二百五十一章灌江口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轉眼到了年末歲尾。
這一日,貫穿炎黃邊隅九黎之地和東洲另一大國天竺遙遙相通的恒河中段,一艘通體朱紅,外表瞧著已經頗有些年頭,但那沒有絲毫開紋的甲板和吃風十足的風帆卻顯示保養得宜的三層樓船,順風行駛在漫天飛雪之中。
天竺濕熱,四季如夏,連帶著周遭氣候也是溫潮,蔓延數千里的恒河沿岸百年難得落雪一次,極是稀罕。
樓船上,一個身穿藏青色長袍,手中抓著把細骨雨傘,樣貌雖不算出類拔萃,氣質卻沉靜、安詳的年輕人,遙望著河畔村鎮,隱隱看著那一個個凍得哆哆嗦嗦,卻奔走不息的人影,忍不住笑著說道:“身穿稠衫、布衣還要賞雪。
九黎之民真真是古風濯濯,好生雅緻。”
他身後一位跟隨有撐傘僕役,捧爐小廝,豪商打扮的中年人聞言臉色微微一變,忍不住嘆了口氣道:“君子久居海外又是貴人,怕是早就忘了人間疾苦。
此處已在九黎之末,自古以來便冬日如春,百姓根本就不備厚衣,哪裡會想到今冬會突降大雪,需的御寒。
冷還只是小事,庶黎無知,卻也懂得生計艱難,這時頂風冒雪的出門怕為的不是風雅,而是趁著食糧未因天災漲價前多買些存下。
唉,九黎都會飛雪,炎黃的凍災必然更是厲害,貧賤小民怕是沒活路了。”
青年聽到這話不置可否笑 ,輕聲說道:“未想到蔣兄身為商賈,卻有憂民之心,真是難得。”
那富商是經一個專營海貨的好友介紹,認識的青年人,知道他是孤懸海外的一個炎黃天子新封諸侯小國張國的權貴之後,因為'**玄功'遇到關隘,便異想天開的要趕往灌江口'真君宮'求教突破之法。
說起張國本是默默無聞的無名小邦,最近市井間卻漸漸有了些傳說,雖然大都荒誕不堪,離奇無比,小半說的有鼻子有眼卻也虛實難辨。
但因為其地處荒蠻大洋之中本應是死地,硬靠著開埠迎商化身為四洲通商的樞紐這件事卻是不假。
富商專營炎黃至天竺的生意,並沒有轉為海商的想法,但買賣人處事總是八面玲瓏,既然有朋友的囑託,又有以後生意大了未必不開通海線,提早埋下個人脈總有好處的心思,便熱情的留下了青年,許諾帶他趕往灌江口,一路招待的也算妥帖。
沒想到此刻因為青年揶揄雪中九黎庶黎,身為鄉黨的富商一時間禁不住暗暗諷刺的還了幾句嘴。
但商人骨子裡到底重利輕義,話音落地心裡就有些後悔,恰好遠遠看到遠方鵝毛飛雪間,一道懸於空中的大河透過天光闖進眼眸,馬上'哈哈…'大笑著抬起手來,直指著大聲道:“君子,咱們先莫談風雪了。
萬里跋涉,灌江口已快到了。”
青年聞言眼睛一亮,扭頭順著富商手指的方向望去,見天河倒懸,大江逆流,不覺愣住。
灌江口乃是中古大賢,二郎顯聖真君的道場,亦是他流傳法統的凡俗之國,由真君開拓的洞天福地演化而來。
雖然傳說中自上古時代起,東洲之地靠在識海埋下洞天種子,最終由虛化實,創造出一方可以容納萬物生息小世界的大德聖賢,超過二十之數。
其中炎黃二帝、道祖、佛祖創造的更是中千世界,據傳面積廣大到和小半個炎黃之地相若,足以養活億萬庶黎。
但別的聖人開創的世界對於普羅大眾來說都是傳聞,唯獨顯聖真君將自己實化的洞天世界入口,明明白白開在恒河中游,萬千年來,任人隨意進出。
有心者只需乘舟遨遊,自然而然便可成行。
望到天河之後又臨風前進一會,樓船便被一股潛流控住,再也不受風帆指使,航速猛然加劇數倍不止,快若奔馬的破浪疾行。
此時一道橫於河道中的巨大瀑布已是清晰無比,風雪交加、水霧升騰中能詭異的看到,其與尋常那種飛濺直下的瀑布截然不同,水流乃是由下而上逆行著直沖天空。
一盞茶的功夫,樓船已衝到瀑布底下,船帆早已落下,滿船人也盡都躲回了艙房,用與甲板相連的結實繩索將自己固定,只那青年悄然溜出船艙,仰頭望著倒懸的天河露出饒有興趣的神情。
舟船順著逆流的河水升空之際,他伴著那震耳欲聾的'隆隆…'水流,大笑起來,鼓掌而歌道:“萬丈輕泉升,迢迢半紫氛,奔流飛雜樹,灑落出重雲…雪映有虹霓,天清誕風雨,靈江多秀色,空水共氤氳。
好個中古大德顯聖真君,好個洞天福地,灌江口!”
歌聲中樓船直飛天際,凌空倒灌進一條大江之中,繼續緩緩航行,四周的寒氣雖然不變,但狂風暴雪卻一下子不見了踪跡。
“五行俱全的洞天世界由虛化實後果然可以自成一體,天時雖與外界大世界等同,氣候卻完全獨立。”環顧四周雲淡風輕之像,那青年人漸漸熄了臉上的亢奮之色,心中有些鬱悶的想到:“可惜我開拓出的洞天乃是陰冥世界,永遠都不可能容納活物生存。”
念頭這麼一轉,他突的啞然一笑,搖搖頭喃喃自語道:“人心不足蛇吞象。
張還生啊張還生,你不過二十餘載修行便打下了可以成就無上正果的根基,心裡卻還有不滿,這般貪心卻不該了…”
樓船既已穿過天河逆流,駛進灌江口小千世界,船夫們便重又出現,揚起風帆操舟前進,傍晚時分,停靠在了一座繁華的河港岸邊。
張還生隨著那富商下了樓船,港口自有管事之人靠了過來,拱手行禮道:“貴客請了,我們太平埠乃是官港,商船停靠需按著大小繳納'泊錢' 。
你這樓船不小,一日得要金珠兩枚。”
“小哥怕是新來的吧,”富商笑笑,從衣袖中摸出根雕工精緻的銀簽子遞了過去,“我名叫蔣廹祜,於咱們太平埠的廟官老爺算是朋友,蒙其不棄,捐了個'外門護法'的位子,可免泊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