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明代科舉
明太祖朱元璋,是元末農民大起義中產生的地主階級政治家,他很懂得人才對於奪取政權和鞏固政權的意義。早在明王朝建立之前,他就十分重視爭取地主階級的知識份子。以朱升、宋濂、劉基為首的一批儒生在他的帳下效力,備受尊重。為了迎接即將取得的全國性的勝利,1367年,朱元璋發佈了“設文武二科取士”的命令,要求各級地方官“勸諭敏健秀士及智勇之人,以時勉學。俟開舉之歲,充貢京師”(《明史》卷七十,《選舉制》二),解開了明代科舉制的序幕。
明朝科舉,分鄉試、會試和殿試三級進行。
鄉試,是由南、北直隸和各布政使司舉行的地方考試,又稱鄉闈,每三年一次,於子、卯、午、酉年舉行。鄉試的地點,在南、北京府和各布政司駐地。主持鄉試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調一人,此外還有負責受卷、彌封、謄錄、對讀、巡綽監門、搜檢懷挾的官員。
考試分為三成:第一場,試《四書》義三道,經義四道。第二場,試論一道,判語五條,詔、誥、表內科一道。第三場,試經史策五道。三場考試,分別在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進行。考生入場,要經過嚴格的搜查,不許挾帶。入場後,每一名凱勝由一名號軍監視,防止作弊。黃昏時交卷,如果沒有作完,給蠟燭三枝,蠟盡還沒有完卷,就要被扶出考場了。考生交卷後,經過彌封、謄錄、對讀等程式,然後送主考、同考批閱。批閱的時間,名義上是十天,但是,真正用在批閱上的時間不過三四天而已。因為試卷很多,不能遍閱,試管往往“止閱前場,又止閱書義”,如果第一場所寫的三篇《四書》義得到試官的賞識,就可以中式,成為舉人了。
鄉試的錄取名額,是由朝廷決定的。洪武十七年,詔“不拘額數,從實充貢”。洪熙元年規定了名額,各考區從十名到五十名不等。後來逐漸增加,明朝後期,南北直隸增至一百三十餘名,各布政使司的名額也大大增加了。
會試是由禮部主持的全國考試,又稱禮闈,在鄉試的第二年,也就是在醜、辰、未、戌年于京師舉行。參加會試的必須是鄉試中式的舉人。會試也分三場,分別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舉行。考試的內容和程式基本上和鄉試一樣。因為會試是比鄉試更高一級的考試,明統治者對它更加重視。所以,同考官的人數比鄉試增加了一倍。主考、同考一級提調、監試等官,都由級別較高的官員擔任。舉人入場時的搜檢,在明初較寬。朱元璋曾說:“此已歌鹿鳴而來者,奈何以盜賊待之?”所以,搜檢之法時行時不行。到了嘉靖末年,舉人挾帶的情況日益嚴重。1565年,嘉靖“使命添設禦史二員,專司搜檢,其犯者,先荷校(戴枷)於禮部前一月,仍送法司定罪,遂為厲禁”。對此,沈德符頗有感慨。他說:“四十年來,會試雖有嚴有寬,而解衣脫帽,一搜再搜,無複國初待士體矣。”
會試的錄取人數,明初沒有定額。最少的一次,只有三十二人,最多達到過四百七十二人。名額說的增減,“皆臨期奏請定奪”。成化是一年以後,一般取三百名,有因題請及恩詔而另增五十名或一百名的,屬於特殊情況,並非“恒制”。
明代初年,禮闈取士,部分南北。洪武三十年,學士劉三吾、紀善、白信蹈任會試主考,錄取了宋琮等五十二人,全部是南方人。放榜之後,北方考生不服,說考官是南方人,如此取士是偏袒同鄉。朱元璋知道後,非常生氣,派侍講張信等十二人複查。又有人說張信使在劉三吾的指使下有意將水準不高的卷子送給皇帝審閱,朱元璋聽了更加生氣,將白信蹈、張信處死,劉三吾年老免死,充軍邊疆。朱元璋親自閱卷,錄取了任伯安等六十億人,全部是北方人。當時人稱之為“南北榜”或“春秋榜”。但是,事過之後,並沒有對被錄取者的籍貫作出什麼規定。知道洪熙元清,仁宗朱高熾才命楊士奇定南北錄取名額,男人占十分之六,北人占十分之四。宣德、正統年間,又分為南、北、中卷,在一百個名額中,南卷取五十五名,北卷取三十五名,中卷取十名。景泰初年,曾一度飛出這個規定,但不久又恢復了。以後雖然比例有一些變化,但“分地而取”的原則卻沒有改變。
殿試,是明代科舉的最高一級考試,因考場在奉天殿或文華殿而得名,凡是會試中式的人都可以參加。殿試是“天子親策于廷”,所以又稱廷試。殿試的時間,按科舉成式的規定是三月初一,從成化八年起,改為三月十五日。
殿試的內容很簡單,僅試時務策一道。試題一般由內閣預擬,並在考試前一天呈請皇帝圈定。殿試以一日為限,日落前必須交卷。完卷後,受卷官以試卷送彌封官,彌封畢送掌卷官,掌卷官立即轉送到東閣,由讀卷官進行評閱。
殿試由皇帝親自主持,皇帝就是主考官,所以評閱試卷的人只能稱為讀卷官。讀卷官從進士出身的高級朝官中選拔。按照明初的規定:“殿試畢,次日讀卷,又次日放榜。”在一天當中,人數不多的幾個讀卷官要評定幾百份試卷。讀卷官的任務,只要是在試卷中挑出三份卷子,以便確定一甲三名的人選,其他分等定名次是無關緊要的。
明代殿試的名次分為一、二、三甲。一甲三人,稱【狀元】、【榜眼】、【探花】,賜進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賜進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賜同進士出身。
當時士大夫又通稱鄉試第一名為【解元】,會試第一名為【會元】,加上殿試一甲第一名的【狀元】,合稱三元。連中三元,是科舉場中的佳話。
有明一代,連中三元的只有洪武年間的許觀(後複姓黃)和正統年間的商輅二人而已。
放榜後,皇帝賜諸進士宴于禮部,稱“恩榮宴”。接著,這些進士們就分別被授予官職了。
殿試之後,還要選拔庶起士。
選拔庶起士,在洪武年間即已開始。但是,那是選出的庶起士還不專屬翰林院管理,到了永樂二年,庶起士就專屬翰林院了,所以稱選庶起士為館選。中選者由一名教習負責培養,教習由職位高資歷深的翰林院或詹事府官員擔任。三年學成,優秀的留翰林院任編修、檢討,其餘出任給事、禦史,叫做散館。庶起士出身的人升官很快。到明英宗以後,朝廷形成“非進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內閣”的局面,甚至“南、北禮部尚書、侍郎及吏部右侍郎,非翰林不任”,所以“庶起士始進之時,已群目為儲相”了。通計明朝宰輔一百七十餘人,由翰林出身的占十分之九。所以《明史•選舉志》說,明朝“科舉視前代為盛,翰林之盛,則前代所絕無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