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元明] 明末英雄 作者:女俠獨孤雯 (已完成)

 
王烏鴉 2018-3-10 18:35:29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474 48172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00:26

第1300章 少年義勇(二)

    從平定國內的“堪亂”,到日朝長時間的治安行動,新軍在這方面也算擁有了不少經驗。新的少年義勇軍怎樣在可以接受的成本要求和技術要求內編制兵種體系,並沒有太大的爭論,在最終確定的時候也是如此。

    在特定的國情環境下,什麼兵種體系最為有效也往往會是經過考驗且在歷史上有先例的。

    從歷史上看:一支戰鬥力很強的冷兵器隊伍至少在中國必然是以弓手為主體並配近戰長兵的通用性步兵,很可能還配馬匹。李世民時代是如此,即便民間訓練條件不是很好的朱元璋時代也是如此。一旦一支軍隊開始大規模裝備弩兵,往往就是戰鬥力開始滑坡的代表。

    弓箭的成本不高,普通人或三流官兵手中也很廢,可是它的戰鬥力拓展潛力是很多兵種無可比擬的。首先一張少數精銳才能拉的開的大型強弓往往也不會超過兩斤,加上幾十支重箭頂多也就七八斤,這就為攜帶弓箭的同時攜帶其他長兵器提供了很大便利,弩手在特定條件下雖然也可以攜帶長兵器,但卻在武器切換和攜行負載方面終究會帶來負面影響。

    新朝也曾經研究過此時代的歐洲開始出現並重新對弓占具優勢的絞盤弩、杠杆上弦器弩箭等。但結論卻是:這些弩類兵器在文藝復興時代的西方曾經重新煥發青春實際上是長弓在破甲潛力方面受到很大局限的結果。

    上弦器單兵強弩可以讓箭矢的威力達到三四百焦爾,在有效射程威脅大多數板甲,甚至比一些時候的火繩槍中距離上的破甲性能還要強,這種能夠破防的效果就使它對的起成本了。一名長弓手訓練到可以普及化的極限,也只能射出一百三四十焦爾的箭,面對精良的新式防護實際上是無力的。

    而清式複合長弓發射合適的箭以一石二三鬥的力量發射,可以達到二百四五十焦爾的初動能。即便依舊遜色於一些上弦器或絞盤弩,卻因為在存能、射速、拋射和其他優點而最終勝出。使弓對弩的優勢又回到了原點。二百四五十焦爾的初動能或許無法威脅有效射程上一些極為精良的騎士級板甲,卻能對普遍裝備這時代文藝復興時代西方正規軍的大多數鐵制板甲構成有效威脅。

    而一些單兵武器不論如何也不可能威脅的防具,比如盾車、金屬盾牌加鎧甲等等,在火器時代卻可以用一定普及的度的輕炮來應對。這也是另一位面同西方打交道不少的鄭家於收復臺灣的時候,主要作戰力量依靠還是輕炮加弓手的原因。

    因為年齡段和成本的限制,少年義勇軍大多數學生的弓箭訓練七成及格線標準沒有一石二三鬥那麼高,特別是拉力包線優秀的清式長弓在肌肉力量不足的情況下比同等拉力的其他弓費力很多的情況下。七年級也大概只有八鬥左右的及格線標準,只有不到一成左右的少數突出者才能達到戰弓標準。當然局限這點兒的主要是也十四五歲左右的少年骨骼與肌肉潛力上的局限。少年義勇軍的弓箭極格線標準並不僅僅是“最大開弓力”,還必須是能夠保證一定一分鐘內射速和基本準確度的實戰標準,這樣一來即便是自中年級開始經過幾年鍛煉的學生兵們也僅僅是新朝遠征部隊主力出發後經過三個月的補訓才面前達到標準。

    除了弓箭之外,炮兵體系也是一支軍隊的重要支撐。在十五六世紀的時候,炮兵火器還只是支撐垃圾軍隊戰鬥力的“骨幹支撐”和類似弩炮床弩一類的“工程兵器”,而到了十七世紀中葉的時候就開始體現出在強軍交鋒之中也有相當野戰支撐作用。

    而依靠相對嚴格的管理理念,新朝的銃炮製造即便是並非跟隨大軍遠征的那些專業工匠,普遍替代了滑膛時代的頂級水準。在有至少數百發壽命要求的前提下,單位身管重量的銃炮標準能量也可以達到一千焦爾上下的標準。

    依眾多經驗得出的結論在考慮成本和工藝熟悉度問題,火炮口徑仍然被確定在一寸左右,而彈丸的重量也被確定為接近六兩左右的水準。在這個規格之下發射出估算初速四百五六十米每秒極限射速的彈丸,能量超過兩萬焦爾,能夠有效威脅戰場上常見的盾車和大多數內河航行的船隻。而在一輛二百五十公斤左右載重、全重四百公斤左右的車輛上,可以安排十聯裝這種優質虎尊炮規格的聯裝銃炮。這種輕炮車在沒有馬匹的情況下也可以在大多數相對平坦的地方以四個稍微強壯一點兒的少年拉載並保持正常的行軍速度。整個火炮的炮足及後勤人員兼護衛及軍官也控制在十人以內。

    按照明初軍制,一個百人隊通常只有十人操作火器,不過在新的青年義勇軍,每個百人隊左右則配備了三門這種炮車,另外加強一個新增的野戰炮兵分隊約二十人左右,依靠少量動員起來並經過一定訓練的輕型馬使用最低規格的三斤彈野戰炮,用於威脅野戰中的大多數可能的目標。

    近戰兵器也比強調火力的新軍遠征部隊遜色不少,沒有那工藝要求不低的套管鋼矛,僅僅只有尋常的包鐵短矛做為輔武器,近戰用途的重手榴彈倒是帶了一些,不過也不算多,平均到每人身上不過兩枚左右。

    這種火力與後勤配置同西征部隊相比可謂是寒酸無比,不比起事初期強多少。但是按照作戰任務想定:當極西之地的強敵被大部解決,遼闊的西域不存在太強有力的規格之敵後,後續的少年義勇軍還是能夠以規模不小的數量優勢及一定的軟戰鬥力在盡可能短的時間裡完成所期望的任務的。

    因為缺乏輜重之外足夠的馬力,西北地方在承擔了西征部隊路過所需要的後勤負擔後,已經沒有太充裕的存糧,少年義勇軍也只能在大軍出發三個月後的春季以常行軍的速度起程,踏上有可能改變人生的遠征之路。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00:27

第1301章 少年義勇(三)

    一般來說行軍速度怎麼也不太可能慢于一路征戰的速度。再為輕鬆的征戰也至少要偵察敵情和追殲殘敵,還要有一定的時間來恢復傷患和訓練補充入部隊的新兵。長距離角度看,行軍如果能達到每日六七十裡左右的速度,那麼征戰能平均每日戰略上前進二十裡就不錯了。如成吉思汗時代的西征那樣一次遠征最理想的情況也要幾年才能打到最西之地,而一次往返通常則需要七八年到十年的時間。

    可是依靠在舊時根本不可能有軍隊能具備的戰鬥效率和戰鬥力,乃至整個軍隊訓練有素卻又不失的吃苦耐勞的精神,西征部隊則創造了一個奇跡,征戰推進的長距離速度幾乎不比常行軍的速度慢多少。

    當新朝少年義勇軍的最前鋒在入冬時節抵達南俄草原的時候,張海所率領的西征部隊主力已經完成了對西班牙新軍主力部隊的最後一戰,後續部隊同西征部隊則來開了三個月常行軍大概五千里左右的距離。

    伊朗薩法維王朝境內的殘敵被留守的幾萬新軍主力部隊在連續多月的掃蕩和打壓下在入冬之前的時候就已經漸漸勢威,而衛拉特諸部也承擔了從伊朗北部到以哈薩克汗國為首的中亞諸邦的清掃任務。

    不過從土耳其境內到整個歐洲,遠征部隊並沒有能夠建立任何牢固的統治基礎,在地中海及其沿海的不少地方,當舊中央或舊軍隊被瓦解之後,或是陷入了風起雲湧的混戰,或是大量的軍隊展開了新的訓練並積蓄力量準備迎接新的挑戰。

    少年先鋒部隊的先頭力量在抵達黑海附近的土耳其境內一帶的時候就開始遭到當地新興武裝的基層抵抗。

    其實:如果新朝的政策僅僅是徵稅而已,這些豪強武裝不是沒有可能像宋蒙戰爭之時的前金境內勢力那樣被利用甚至暫時安撫下來的可能,不少崛起勢力的主要目的也是“殺人放火求招安”,可是新朝從來不是一個講究妥協的王朝。大軍所聲稱中征討的地方,就一定要下定決心即便變成千里無人煙的白地也要建立起新朝的鞏固統治,這就不可避免的同地方上的敵軍發生了激烈的衝突。

    第一梯隊的少年先鋒部隊總兵力也多達二十萬人左右的規模,代價是這些主力大軍並沒有配備多少馬匹,而是以三百多個輕型合成營為主,主要戰略目標就是完成對奧斯曼帝國勢力與俄國等東歐勢力範圍內的基層統治。

    為了盡可能的節約時間,隊伍也進入土耳其境內之後很明智的集中起來並分兩路,一路展開對奧斯曼各預定地區的佔領,而另一路由黑海北上烏克蘭,並繼續分兵展開對烏克蘭與俄國境內基層的清理。

    最初的時候,新朝少年義勇軍的將領們以為這一路上的敵軍大股力量都被消滅了,隊伍在前行過程中並不需要太為集中,清理各個地方才是最重要的,不論在土耳其境內還是波蘭或烏克蘭境內都無不上演著新朝少年義勇軍初入異域的時候,同當地新興勢力的激烈衝突。

    俄國方向上的五萬新朝少年義勇軍按照計畫登陸的地方也是黑海沿岸東北處的羅斯托夫。羅斯托夫在黑海沿岸曾經是個非常繁華的地方,可是在波蘭軍隊的東擴戰爭中遭到洗劫;又在東歐這些年來的戰爭中受到不小的影響,在新朝十年大概西曆1633年的時候已經開始衰敗下去,歷史上這個地方再次興盛起來要到俄國輝煌和工商業大發展的年代了。

    不過即便如此,羅斯托夫也算是個比中原尋常縣城稍微大一點兒的城市。

    新朝義勇軍留在這裡的遠征部隊僅僅只有三個營群不到兩千人左右的兵力,似乎就像荷蘭等不少地方的殖民據點一樣。這些少年義勇們因為讀過新軍主力部隊的不少戰史,竟然托大的沒有住紮在城內,而是選擇在城外一個並不是制高點和有利地形的地方建立方圓半裡左右的據點。據點僅僅只有低埃的胸牆,形同野外駐紮的野營工事一般。

    這麼薄弱的防禦卻又囤積了不少錢糧物資,暴露出了新成立的軍隊雖然相比傳統軍隊有著種種優勢,可還是一支稚嫩的新生力量的事實。

    經過哥薩克人的幾次襲擾與試探在瞭解到羅斯托夫一帶的新軍主力似乎並不算強大,火力和戰力同之前的新軍遠征部隊是天壤之別後,俄軍把羅斯托夫附近的那看似既外行又幼稚的“據點”做為了主要的進攻方向。

    同其他一些地方所不同的是,新軍遠征部隊只是在基輔附近擊潰了干預的俄軍主力,並沒有對俄國展開像對波蘭那樣的清剿,因此即便已經臨近冬季,還算在地方上擁有完整政治體系並且擁有大量正規軍隊的俄國人還是輕易的集結起了三萬多人的兵力展開了對羅斯托夫的進攻,其中甚至包括不少頗有戰鬥力的俄軍。

    在之前同深入俄國腹地的新朝少年義勇們有了不少次的交手之後,俄軍隊伍中最一開始那種嚴重的悲觀失望和對東方強敵的恐懼心理也削弱了不少。

    沒有誰有信心對付那些用線膛武器全副武裝起來,幾乎每個人都相當於最精銳職業武士戰力的新朝主力部隊,但是這些新軍的戰鬥力雖然也很強,卻不是那種根本無法對抗的強悍。而且這些人在軍事建制和軍官指揮等多方面都似乎還很不完善。以包括不少精銳的三萬主力部隊吃掉不到兩千人的守敵,大多數俄軍將領都是有信心的。因為那些新來的敵軍所謂的“據點”根本就沒有像樣兒的工事,甚至連陷馬坑與一些基本的障礙物都沒有挖。而新來的新軍似乎還認為一兩裡的目視警戒距離就足夠了。連一些在據點周邊的哨所和遊騎也沒有派遣,這些人的表現就更增加了俄軍作戰成功的信心。不在視這些人為幾個月前那些令人恐怖的對手了。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00:27

第1302章 少年義勇(四)

    近代條件下接受過以軍事化為重要目的之一的少年們同心理早熟而且有更多的管道來形成自我思考的現代青少年不同,甚至同那些“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的傳統時代少年也不一樣,屬於心理上最為晚熟的一群人。很多人從那些有關新軍主力部隊的書刊和課外材料上瞭解到很多東西,又對長期以來的訓練頗有信心,因此並不覺得戰鬥是多麼令人可怕的事情。這也是近代歐洲軍隊的年輕化義務兵曾經有突出表現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們還沒有被軍隊內的種種問題乃至戰場上的真實恐懼所教育。

    而新軍義勇部隊只有各營連的軍事主官是曾經參加過戰爭的新軍主力部隊老兵,更基層的骨幹也大多由同齡同屆來負責管理,上下級之間的鴻溝要小的多。在擁有核心意識形態所帶來的凝聚力的前提下,也無需像舊軍隊那樣通過高壓的辦法來使士兵喪失自我意識。

    “聽說要殺十個人以上才能擁有最低水準雲麾勳章的資格,上百人以上的折算斬首戰績才有一絲可能獲得英勇勳章?”一個名戰士見到遠處的敵軍似乎正在集結的時候不僅沒有太大的緊張,反而有些興奮的說道。

    很多人都從不少材料中瞭解到:除了一些模擬新軍隊伍建立的強敵外,新朝大軍同外軍交戰在很不利的情況下也往往是一比幾十近百的損失比,如果是白天進行的防禦作戰,那戰鬥力的優勢就會更大,因此絲毫沒有把這遠處整隊並準備進攻的群敵放在眼裡。

    不過一名少年義勇軍步兵營的營長還算有過一些見識,對少年戰士們鄭重的說道:“不要大意,新朝大軍是大軍,戰鬥經歷和訓練不說,就是火力裝具也不是我們這些人可比的。對於我們來說,根本用不著那麼高的門檻,這個要求可以降低為遠征部隊的十分之一……。”

    聽到這樣的話,不少少年戰士們甚至歡呼起來,似乎沒有意識到這是一場嚴酷的惡戰。

    “我聽說最精銳的近衛部隊有不少官兵也用的是弓箭?”

    “同樣是弓手,但是你們能和人家比麼?聽說那最精銳的神箭隊,平均每天的訓練就要用廢一張戰弓,還有模擬各種實戰戰場環境的演習性訓練場地,條件根本不是我們能比的,你們用的大多不過是八九鬥的弓,而且也還很勉強;聽說那神箭隊可以用一石二鬥的弓在三分鐘的時間內命中三十個靶子……。”

    就在這個時候,集中到臨時火力群並由第701營群負責指揮的野戰炮兵展開了火力。配屬給三個營群集中起來運用的三個加強炮排三十六門三斤彈輕型野戰炮就這樣向遠處的敵軍展開了火力。

    輕野炮營單位技術骨幹和指揮人員是南京一帶經過專門訓練的新軍正規人員,而非尋常的學生,因此在很多實戰意識方面要好不少。因為隊伍乘船而來,通過炮兵們的備制每門三斤彈輕型野戰炮都配備了二三百發左右的炮彈。不少人也都瞭解這次出兵的規模在戰略上並不是什麼以少對多,因此在展開火力的時候沒有太多的顧慮。在兩裡左右距離的時候就以強裝藥展開了猛烈的開火。

    並不算重的炮彈在猛烈的試射中飛過兩裡距離之後落高足有四五十米之大,加上這個距離上必然的測距誤差,散佈範圍足足超過一百米左右的距離。不過這麼大的誤差對於集群目標來說顯然也足夠了。

    試射之後短短幾分鐘之內的近二百餘發輕炮炮彈有一半左右落到了遠處的敵陣中,至少造成了四五百人俄軍傷亡,更多的馬匹損失,這一下就打亂了進攻之敵原本的節奏,迫使敵軍不得不提前在比正常距離遠一倍有餘的距離上展開進攻。

    相比這個時代的歐洲,即便並非最精良的工兵場所生產,炮兵武器從運用理念到對彈道的瞭解也超過了此時代的歐洲炮兵。

    在幾萬敵軍的進攻過程中,接連不斷繼續展開二十多輪開火打出了四百餘發炮彈的輕炮群發揮了越來越大的作用,使規模不算小的俄國人僅僅在進攻之中就付出了上千傷亡損失的代價。

    不過在透支使用馬力的情況下,哥薩克人的騎兵還是以最為迅速的速度就逼近了少年義勇那並不算牢靠的陣地。

    不少的少年都曾相信在炮火下不得不提前進攻的敵軍會在猛烈的弓箭之下付出巨大代價並屍橫遍野,就想那一個個新軍主力部隊的傳奇戰例一樣。可是這些絕大多數只經歷過訓練場和演習場的部隊還是太過高估了自身的在戰場上的表現。

    面臨敵軍騎兵衝擊的情況下,即便是這些出生牛犢不怕虎的少年們沒有多少人動搖,也根本不可能發揮出訓練場上的水準。托大的單排防線雖然有利於最大限度的展開火力,但在火力密集上還是明顯出現了問題。

    當敵軍三千多人的馬隊以連綿幾十排的規模在一個方向上大概半裡做的戰線上展開接連不斷的衝擊的時候,只能以兩三個連群內的輕炮和弓箭來對付敵人進攻的時候還是讓這些騎兵的大多數人都逼近到極近的距離上用手臼銃和投矛展開了猛烈的攻擊,隊伍在並不算長的時間裡就遭遇到了上百人的傷亡。

    新軍的“十連銃”戰鬥效率極其表現雖然相比當年明軍的那些火器強出不少,不兩個連的六門炮六十多個早已填裝要彈藥的銃管也不過造成幾十名敵騎的落馬而已,隨後來襲之敵的標槍和手臼銃發射的彈丸就將至少一半少年戰士們的弓箭火力壓制住了。

    沒有大量輕小而有威力的待發火器,沒有精良的防護裝具,這些新朝的動員武裝在稍微像樣兒的對手面前已不再像幾個月前的新軍主力部隊那樣堅不可摧。除了依靠炮兵贏得不少損失比優勢外,在近戰中面對騎兵的衝擊甚至連優勢的死傷比都沒有。如果沒有簡陋的胸牆,那但單薄的防線就有可能在優勢兵力的傳統騎兵衝擊下瓦解。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00:27

第1303章 少年義勇(五)

    利用望遠鏡進行觀戰的俄軍將領看從側面看到了衝擊方向上接戰的一幕,心中才大定下來。

    “看起來,這些剛剛到來的東方之敵的確不像幾個月前的那些難以對抗的強敵一樣。”

    “這當然了,東方的那個國家是個大國。但即便是大國也是有限度的。怎麼可能擁有幾十萬像幾個月前那樣裝備精良戰力強悍的大軍?真有那樣的力量,我不相信這樣的軍隊不會分裂掉……。”

    “趕緊準備進攻吧!這次可說好了!一些東西讓手下人先別急著動,戰後再按之前的規矩分……。”

    前來的俄軍實際上也是以幾股地方貴族勢力為守的聯軍,並沒有宰執型的統領,但即便如此在哥薩克人的這場試探性進攻之後人們也都知道這新來之敵的強點和弱點在什麼地方了:他們擁有的炮火實力比過去那些強敵弱,但弱不了太多。而近戰中的火力與實力就差的遠了。因此,無需專門的下達命令,各部在準備展開進攻的時候都把戰線拉的更廣了,幾乎從四面八方進行圍攏準備展開最後的攻擊。

    在兵力的安排上,也並沒有把全軍的主力壓上,而是分成幾個波次展開漫長的縱深,目的是盡可能小的減少那些犀利的炮火可能帶來的危害。

    付出了百餘死傷才打退敵手試探性進攻的不少少年義勇營的官兵們這時候沒有新軍主力部隊在惡戰之中也常有的坦然,而是陷入了迷茫與最初的恐懼之中。炮兵們沒有受到直接的威脅,但壓力也不小。見到遠處敵軍似乎開始準備行動之後,炮隊裡的一些少年戰士似乎有些按捺不住起來。

    負責指揮701營群也是羅斯托夫一帶據點負責人的前新軍軍官只得表現出平時不曾有過的強勢一面當場處決了幾個完全失去控制的少年才讓這些官兵們能夠有了清醒的意識並按照自己的命令來行事。

    “各隊兩路橫隊集中!聽明白了沒有?”701營群的軍官以自己最大的努力親自來到各處下達著命令,才讓這些有過一定對列基礎的官兵們用不算長但也不算短的時間完成了相對集中,並集中在方圓六七十步左右的中心區域範圍內,同重新展開不斷射擊的炮兵在一個位置上。

    按照戚繼光那時代的傳統軍陣原則,要組成具有基本抵抗力的近戰牆,即便是類似空心方陣一類的東西至少也得五排才行,如果加上投射兵器恐怕要更多。僅僅只有兩排左右的近戰兵是根本夠不成強有力的防線的,而如今的勝負也只能指望這些年輕的官兵們心中能真正有新軍主力部隊的榮耀,不會在面臨這些強敵的情況下瓦解了。

    當三個營群只有一千七百多名堪戰力量的隊伍在方圓六七十步左右的範圍內組成相對比較密集的人牆的時候,因為人與人之間距離的貼近,才稍稍隊伍更為安慰了一些,而在這個時候,敵軍已經逼近到距離週邊方向不過一裡左右的地方了。如果不是俄軍打算從各個方向上同時展開進攻,通過擴大進攻寬度的方式減少炮火帶來的殺傷,可能更早一些的時候羅斯托夫郊外的新軍少年官兵們就會陷入惡戰之中。

    因為實心彈轟擊一裡以外分散開來展開進攻的目標實在沒有什麼效果,所以炮擊主要集中在一裡以內的範圍內,使用的彈重也以霰彈開火為主。新軍輕炮兵使用的霰彈為五十克左右的輕霰彈,才不惜壽命的開火中也能一次發射六十到八十發左右的彈丸向來襲的敵軍展開射擊。比拿戰時代普遍使用的一百克重霰彈其實要科學不少。

    在這種情況下,炮兵再一次體現出了有效的價值。僅僅不過三輪左右的開火,十八門三斤彈炮展開的火力就把數千枚重霰彈發射了出去。五十克上下左右以強裝藥標準發射的霰彈其實依舊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形成輕微的跳彈從而增加命中率,而不是火銃發射的霰彈那樣僅僅在近距離擁有一定命中能力。

    這數以千計的重霰彈對那些以並不算密度很大隊形逼近過來的俄軍也造成了四五百人左右的傷亡。但這連續三波內才造成的數百殺傷雖然將前面的一些敵軍逼退,卻最終不能從根本上瓦解擁有絕對兵力優勢之敵的進攻。

    當敵軍逼近到百步以內距離上的時候,火銃銃發射的彈丸夾雜這一些簡陋的弓箭就射了過來。在這個時代,火藥武器與火繩槍在很多地方已經大行其道,不過也倒沒有完全替代弓箭等傳統兵器。

    這些對於新軍主力部隊來說基本不會造成多大影響也形不成壓制的“敵軍火力”,對多半少年們都構成了巨大的影響。只有不到一成的弓手在認真開火。

    不過或許是受軍官和骨幹影響更大的原因,此時少年義勇軍步兵營的連屬炮隊即便不能算是訓練有素的,也還算是合格的。重新填裝好彈藥的幾十輛十聯裝車銃在近距離打出的火力再一次擊倒了數百名雲集在最前面的敵人,效果當然也比之前的輕野炮散彈轟擊更為明顯。更給了普通少年官兵很大的振奮,在壓制火力有所削弱的情況下更多的人把手中的箭矢射了出去。

    在訓練標準本來就比較高的情況下,雖然大多數人同樣在戰場上發揮戰鬥力比較困難,但那些能夠有效發揮戰力的少數人就起到了巨大的作用。百餘名左右還算靠譜的少年在持續兩分鐘左右的近距離高潮中射出了一千二百余支箭,殺傷了幾百名逼近過來的敵人,加上其他一些零散的發揮,在殺傷輸出上還是逼近到了火炮的標準。

    不過,這也帶來一個問題,完成了衝擊的俄軍雖然付出了巨大代價,但是在潰敗的時候,兵力嚴重不足的少年義勇軍官兵們也很難有效的展開擴散衝擊,只能讓那些俄軍在一百五十步左右的距離上重新站穩腳跟,並把後面的一些重型盾牌與火炮移動到了陣前。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00:27

第1304章 少年義勇(六)

    如果此時羅斯托夫一帶的少年義勇軍們面對的是波蘭地方武裝或瑞典軍之類相比俄軍雖然戰鬥力更強,但作戰意志卻不堅韌的對手,或許還能憑藉之前火力戰帶來的殺傷讓對手的士氣降入穀底而陷入消耗戰。

    而此時面對重新樹立了取勝信心的俄軍,雖然之前的戰鬥給帶來了超過兩千人、逼近有效投入兵力一成左右的傷亡,卻因為大多是火力戰殺傷而不是更有威懾力的白兵進攻,而並沒有使集結起來的俄軍潰退。

    戰局也就在這時開始逆轉起來。俄軍的炮術雖然遠遠不能跟新軍主力部隊相比,也不是諸如一些西歐對手那樣習慣于攜帶炮兵的對手,可是幾萬人的大軍還是攜帶了在火力上明顯壓倒少年義勇軍的炮火,並依託車盾展開射擊。

    四面八方襲來的火力很快就讓少年官兵們陷入了極大的被動之中,大多數官兵在擁有明顯兵力火力優勢的俄軍面前很快不得不蹲下身子,只能把底線放在數十步外的那道低矮的週邊防線上。那是整個隊伍僅存的防禦工事。

    然而甚至用不著敵軍專門的對付,連綿不斷的密集重火繩槍與騎炮的轟擊之下,沒用多長時間就已經變的殘破不全,俄軍步兵也在這時候展開了最後的衝擊。

    而在這個時候,整個並不算大的核心軍陣內還在認真準備著同俄軍進行最後較量的人也不過只有兩成左右的比例。

    701群的新軍主力部隊老兵已經明白:這個時候除了孤注一擲外,被動的防禦已經毫無意義。親自以最大的氣力吹響了那準備展開近戰肉搏的號角。

    在火力甚至防護裝具方面,這些增援過來的少年義勇們同真正的新軍主力部隊有著懸殊的差距,不過那短矛雖然不是套管三棱型制的,卻長了不少,在近戰肉搏中多少能夠做為主力來使用。

    而且在平時,因為訓練成本更低的緣故,槍矛之術也是軍體課程上的重點之一,相比即便在後來也並不以白忍占而聞名的俄軍占具不少出人意料的優勢,在短暫的反擊之中就把敵軍擊退到原來那殘破的胸牆之外。

    在敵軍被擊退的時候,一些勇敢的官兵也開始紛紛將手中早已準備好的重手榴彈投向了潰敗之中的敵人,雖然這並沒有真正的殺傷多少俄軍,甚至因為操作失誤的緣故還給自己帶來不少意外傷亡,但這也同樣是撤退之中的敵軍變的更慌亂起來,給了少數戰鬥中能夠保持狀態的弓手以射殺敵軍的機會。

    此時負責指揮戰鬥的新朝義勇部隊軍官們也明白:如果敵軍以及擁有繼續作戰下去的決心,在這種情況下已經很難重新收攏好隊伍的隊伍很快就會陷入崩潰之中。

    也就在這個時候,似乎如同雨前的雷聲一般的隆隆的炮聲從遠方隱隱傳來。四五裡距離上射來的重火繩槍彈丸一般重量的霰彈誤差足能有方圓一裡左右的範圍,不過這也恰恰覆蓋了整個據點及附近的大部分俄軍。

    十二門並不算有多重的三斤彈野戰炮每一次開火打出數百發霰彈,大概只能打倒不到二十人以及近二十匹馬左右的樣子。

    不過在這種情況下:在之前的戰鬥中承受了不少嚴重消耗的俄軍終於沒有信心和決心再次打一次勝負未占卜的鏖戰,不得不向馬匹集中的地方撤退。

    在這個時候,緊張到極限的不少少年義勇部隊官兵才真正的把心松下來。

    並不激烈卻很危險的戰鬥給羅斯托夫附近據點的官兵帶來了四五百人接近兩成上的傷亡損失,上百人在戰場上戰死,還有不少人重傷或殘疾。因為各部隊相互之間的距離不算遠,給人沒有在戰鬥中傷亡的人帶來的影響也更大。

    直到從恐懼中回過神來的時候,不少人都陷入了沉默之中。

    負責指揮隊伍的701營群軍官同很多新軍主力官兵一樣,也並不是個善於言談與講話的人,不過在帶領隊伍之前多少進行過一些必要的培訓,專門的學習甚至是背誦過不少東西。在撤的敵軍漸漸遠去到不構成威脅的距離上的時候,才對眾人鼓舞道:“你們沒有必要為自己的表現而自責。仔細想想看:我們的訓練和武器雖然比敵人精良一些,並且還有防守之利,但優勢並沒有多麼懸殊。而這十幾倍於我軍的強敵就這樣被戰勝了。我軍的炮術更為突出是主要原因,但你們能在面臨強敵的情況下擊敗那些逼近到近處的強敵,作戰表現同樣突出。新軍主力部隊是集天下精工之力,在不少省份進行優選,又在西征以前進行了十分嚴格的訓練和鍛煉的結果。十個指頭各又不同長,天性也有平庸軟弱和英勇之分。我們遠遠不如西征大軍的表現並沒有什麼說不過去。我不希望的事情知恥而不後勇,認為在戰場上耍滑頭才是一件正常的事情。而且我想,我們相比敵人並不在兵力上擁有弱勢,這裡的地形也並不複雜,這樣的惡仗在之後並不會是尋常……。”

    說這這些雖然邏輯不是很完善,但多少還是在鼓舞人心的話的時候,讓人有些尷尬的時候竟然開始有人在這種情況下低聲的哭了起來。

    見到這樣的現象,負責指揮701營群的新軍主力部隊骨幹徹底的無語了:怎麼會發生這樣兒的事兒?他想到過這些動員起來的隊伍必然不可能像新軍主力部隊一樣堅韌,卻沒有想到還存在這樣兒的人,並且為數還不少。

    當然他隱隱的開始擔心道這種情緒很可能並不是少數人才有,一旦應對不對,就可能傳染起來,因此也只能對官兵們撩下了最後一句話:“我希望這是有些人對之前自己在戰場上的行為而進行的自責,而非軟弱和恐懼……。”

    增援而來的隊伍並不多,大概只有兩個營群,使羅斯托夫一帶的守軍增加到兩三千人左右的規模,這當然不能完全讓人放心,針對之前的教訓。軍官和將領們只能強令那些驚魂未定的官兵忙碌起來,徹底的加強據點的守備工事。因為這才是之前的戰鬥中最大的教訓。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00:27

第1305章 增援新軍

    類似羅斯托夫據點附近的戰火在南俄大地各個地方都不停的上演著。

    除了少數時期的個別名將外,俄軍不以軍事貴族們的指揮能力而突出。或者說除了普魯士以外所有軍事貴族旺盛的國家,包括有武士傳統的日本,在軍事指揮方面都比崇文抑武的宋明軍隊最多略強一些而強不了太多。俄軍也不以強悍的戰鬥力表現而突出,沒有波蘭或瑞典又或者奧斯曼新軍那樣精兵,然而卻有著農耕化民族深藏在深處的韌性,還有民眾對專制化政權堪比漢人一樣的服從。這些內在文化上的優勢使得俄國最終征服了周邊諸多桀驁不馴或野蠻或團結而開化的強手。在面臨巨大民族危機的時候,也表現出了民眾對於政權或主動或被動的極大協同能力。

    新朝並沒有傳統王朝那些弊端,但相比連獨立戰役單位和建全中高級軍隊建制都沒有的少年義勇軍來說,卻一樣在最初的時候陷入了被動的戰爭泥潭之中。如果不是軍事化的義務教育賦予了這些少年們至少超過尋常軍隊的戰鬥表現,外加有領先這個時代技術水準的輕炮兵,很可能在最初的時候就會陷入巨大失敗。

    在入冬後的不到一個月時間內,第一批入進入南俄的少年義勇軍各營官兵在最初的攻勢中累計有多達五六個營群遭到殲滅性打擊,十余個營群遭到重創。傷亡損失超過萬人,多達幾千人被俘虜。不過懸殊的基層戰力差距並沒有讓俄國在本土抗戰中所擁有巨大優勢轉化為最終的勝勢。就像朝戰最初入朝的志願軍一樣,優秀的中下指揮能力使隊伍經常能贏得開放戰線下對美軍優勢的戰術態勢,可是後勤、彈藥、乃至火力等方面的匱乏卻終不能將優勢的戰役戰術態勢化為大的勝利。最好的態勢下殲滅一倍兵力的美軍往往要付出一倍半至兩倍半於敵的代價,自身在戰區又沒有抗戰國軍對日軍那種層次的兵力優勢的時候,終究因為傷患和彈藥供應的負擔而失去主動。

    在把第一批進入南俄的八十多個少年義勇營營群的壓縮至羅斯托夫附近方圓五十裡左右內的區域的時候,俄軍動員全國之力與十數萬兵力的反攻也在付出了四五萬傷亡損失代價後達到了頂點,並沒有意識到當新朝少年義勇部隊兵力收縮後一場巨大的危機正等待著通過一系列慘烈的勝仗的俄軍。

    在得到來自北方的敗報之後,伊朗薩法維王朝境內一直肩負清理殘敵任務的第三暫編師師長王新盟以最快的速度率領四千左右規模的先鋒部隊在南俄戰役展開後的不到一個月內就趕到了黑海東北新朝少年義勇部隊雲集的羅斯托夫附近。只所以只能帶四千多人不大一個滿編旅群的力量,實際上同當年新軍精銳部隊基輔決戰的時候原因類似。在攜帶不少馬匹的情況下,水路的運力終究是有限的。奧斯曼或薩法維雖然也是古老文明地帶的大國,但是在經濟與物力上卻根本無法與此時的西歐相比,甚至不能跟運河與長江下游的中國核心地帶相比。

    王新盟率領的上岸隊伍規模並不算龐大,即便那些軍事經驗並不算豐富的人也能看出來,不過這幾千新軍主力部隊到來卻使得不少情緒低落的少年義勇先鋒部隊的信心好轉起來。雖然經歷了嚴重的失敗,也瞭解到了真正戰爭的危險,但是絕大多數少年官兵還是並沒有把戰局在最初的不利歸於俄軍的強大而是自身的懦弱。而對於那鮮有敗績幾乎自起事以來戰無不勝的新軍主力部隊,自幼在象牙塔里接受教育的少年們依舊有著近乎崇拜的信心。

    見到羅斯托夫一帶不少以前新軍主力部隊中的骨幹也多少有一些自責和內疚的情緒,王新盟並沒有像人們所想像的批評或者教訓些什麼,而是對羅斯托夫一帶的眾人說道:“這一個月來的一系列失敗放在新軍主力部隊身上,那或許是從未有過的事情,是巨大的恥辱。但這個責任並不需要你們來背,是後方的人沒有瞭解到俄國境內的正規武裝主力並沒有被真正消滅。你們原本的任務只是對付那些地方上的牛鬼蛇神而不是同規模龐大的敵人正規主力做戰略決戰……。”

    可越是王新盟這樣說,那些前來請罪的少年義勇營負責人卻心情越是沉重。

    王新盟並不是一個輕浮而過度追逐功利的人,可是大軍在伊斯法罕城下的嚴重消耗還是使隊伍喪失了參加西征主力並立下更多功勞的機會,這一點不少的第三暫編師官兵都覺得遺憾,因此王新盟率領數千新軍主力部隊精銳前來的目的也是再簡明不過的:讓官兵們在回鄉的時候不至於被以前的戰友所取笑。至於那些俄國人,王新盟也看過不少戰報,包括同這些少年義勇部隊的交戰情況也瞭解一些,因此並不覺得在這些敵人的頭上刷戰績是怎樣困難的事情。

    當王新盟提出針對俄軍展開反攻決戰的意見之後,很多營群的少年義勇營的負責人都踴躍的請戰以求以雪前恥。

    王新盟並不打算同這些新來的部隊搶功,不過思索了片刻還是把自己的憂慮講了出來:“俄國人不算有多麼精明,可是如果我軍立即如同來了強有力生力軍一般的全面逆轉,恐怕那些強敵未必願意同我們決戰。幾個月前,新軍真正精銳的時戰力他們是領教過的。因此,不是我打算搶功,只有我軍出戰的兵力最多不超過七千人,並且還不能同義勇營的裝具裝束看起來區別太大,敵軍才有上鉤的可能。你們對敵人的態度轉變太大,我怕嚇走了這些雲集起來的俄軍,在以後清剿的時候會帶來更大的麻煩。那樣的話,可就得不償失了……。”

    這時還是有一些人似乎有些擔心,似乎想說些什麼。王新盟卻笑道:“你們放心好了。我想就算這次出擊不利,也一定能給敵軍足夠的損失扭轉戰局的。”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00:27

第1306章 誘敵決戰

    扮豬吃虎是新軍主力部隊起事後不久就有的老套路了。兵力的局限決定了以少勝多易而以少殲多難。在擁有巨大戰鬥力優勢的情況下也必須依靠敵軍在戰場判斷上犯錯誤才有可能達到“以少殲多”的目標。

    到了當年國內戰事末期的時候,這一套即便在那些反應遲鈍的軍隊身上都快有些不靈了,靠著骨幹部隊一次又一次的刷新敵軍的認知紀錄才創造了輝煌的戰績。

    在這資訊閉塞的年代,王新盟並不認為俄國人會同當年那些被刷足了人頭的“老油條敵軍”一樣難以對付。不過必要的偽裝工作前來的官兵們還是懂得一二的。

    為了最大限度的取得欺騙敵軍贏得決戰的效果,新來的第三暫編師骨幹部隊的官兵們只在內襯和梭甲的基礎上套上了胸甲半大腿甲等簡單的防護裝具,頭盔方面也以借用少年義勇軍隊伍裡一些較大規格的頭盔為主。

    第三暫編師沒有在之前的數個月裡跟隨張海劉洪濤等人所率領的新軍主力部隊一起繼續西征,也沒有按照主力大軍作戰需求強化部隊的線膛化火力能力。不過在這近半年的時間裡依靠留守下來的工匠營官兵還是在火力方面有所改善。除了改造一些口徑擴大壽命將盡的待發槍銃並進一步加大彈丸威力之外。也開始試製一些輕型的臼炮火力以適應薩法維王朝境內山地戰的需求。並且通過放大規格來降低製造難度的辦法生產了千余支成本並不算低的前裝線膛抬炮。

    幸運的是這些雙人使用的前裝線膛抬炮還有那為山地作戰所需的輕型臼炮及其彈藥都不算太大,能夠利用新朝義勇軍那些由人力負責推動的車輛進行戰鬥負載,所以在偽裝方面難度並不是很大。

    新軍主力部隊並不是神箭隊,在箭術方面遠遠達不到神箭隊那樣的標準。這方面的訓練卻並非完全沒有,畢竟實戰證明在一些諸如夜戰一類的場合,弓箭也有其獨有的優勢。因此大多數新軍主力部隊官兵雖然難以把一石二鬥力的清式長弓運用的自如,不過使用少年義勇軍的那些弓箭和兵器並沒有遇到太大的障礙。

    就這樣,在經過各部隊抽出的人手大概一整天的準備之後,一個由新軍主力部隊為主力,一些戰鬥中表現突出的少年義勇基幹連排為基礎組成的“偽裝旅”就這樣形成了。

    “偽裝旅”由八個五百人左右的營步兵基幹、一百餘輛各型炮車和二百五十餘輛輜重車組成,總兵力多達七千人左右;看起來似像雲集在一起又加強了炮兵單位的“車營”。只不過比一般明軍那種“車營”似乎更缺乏騎兵輔助力量。

    這些炮車實際上很多都是偽裝成炮車的輜重車,攜帶了一千支左右第三暫編師所屬的前裝線膛抬炮、五十門左右的車載輕臼銃,全炮重約二百五十公斤。傳統意義上重炮與普通意義火炮的界限標準附近。一百五十公斤的身管可以把相當於身管四分之一重量如同萬人敵一般的炮彈發射到一裡高或兩裡遠左右的距離上,以越過一些普通的山丘進行有效的殺傷。每門輕臼炮還配備了十發左右的炮彈。而其餘百餘輛左右的車輛,則攜帶了四萬管左右早已填裝好彈藥的輕型槍銃,每個士兵還隨身攜帶了兩枚左右的重手榴彈和必要的弓刀冷兵器。

    這樣一來:攜帶了眾多車輛的“偽裝營”似乎也根本攜帶不了多少食水等給養了。不過王新盟並不憂慮給養的問題。如果再隊伍離開防守的其他各路人馬兩天左右的行軍距離上那些俄國人還不展開全面性的進攻行動,就說明敵人另有打算,隊伍也只能依靠一路上水源和當地就地給養條件的被影響情況再做打算了。

    在羅斯托夫城外聚集起足夠的兵力後,王新盟就開始率領著七八千人的隊伍利用一天左右的行軍越過了數十個少年義勇軍營群所構成的“週邊線”向著二十裡外的俄軍主要營壘方向展開了進攻。

    在這遼闊的南俄草原上,即便相隔二三十裡左右的距離,大軍的動向也幾乎是不用派遣多少斥侯就能輕易偵察到的事情。在之前的交鋒中,俄軍對少年義勇軍的戰鬥力還是多少有一些瞭解的。除了在組織指揮上體系不健全也比較稚嫩外,按照傳統的眼光來看這其實是一支戰鬥力頗為不俗的隊伍。如果在局部沒有至少十倍以上的兵力優勢與足夠的精銳武力,這平坦遼闊的地帶上大軍會在與這些強敵交鋒之前就在犀利的炮火下傷亡慘重。這規模看起來似乎十倍于一般營群並配屬了重多車輛的隊伍絕對不是當年的單路俄軍所能抗衡的,哪怕是防禦中也一樣。

    因此,王新盟所率領的大軍一出外線,自知不可能是對手的近兩萬多俄軍就不得不放棄了已有的營壘向後退去,同時最大限度的通知臨近的力量準備應對這些東方強敵的反攻。因為這些少年義勇部隊的戰鬥力似乎更多依賴於炮兵,而再輕的炮兵也會給機動力帶來局限。加上新軍這次前來的隊伍似乎沒有多少馬匹,因此在掌握戰場的主動權方面俄軍並沒有多少顧慮。

    在適當的向後撤退並且不追求對羅斯托夫一帶新朝義勇部隊的包圍對峙的情況下,很容易就集結了七八萬人左右的機動力量。

    “前出的這些東方強敵似乎已經與其他的隊伍拉開一日左右的距離了,我們要不要同這些強敵再展開一次決戰?我想,如果能夠再一次殲滅七八千左右的敵軍,就能……。”

    “算了吧。你當我們之前沒有俘虜過這些少年並得到最基本的情報資訊麼?這些人都是來自於東方的動員部隊罷了。這樣的軍隊,他們每年新增的人數就可能有幾十萬人之多,我們付出之前那樣嚴重的代價再消滅七八千人又有什麼用?我們必須要改變之前的戰術了,擁有足夠的人力和兵力乃至經驗上的優勢,就要充分的利用這種優勢。”

    當見到這數千雲集在一起的“少年義勇部隊”的時候,之前打了不少勝仗的餓國諸勢力其實也開始頭疼起來,已經沒有多少人願意像之前那樣付出巨大的代價了。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00:27

第1307章 誘敵決戰(二)

    南俄的寒冬同樣嚴酷,行軍中的官兵不小心沒有穿好手套或內襯或者讓臉部暴露的皮膚碰到頭盔的時候都有可能不知不覺的引起一塊凍傷的傷痕,在北上兩晝夜左右的時間而沒有發現能夠徵集糧食和水源的任何村落後,王新盟所率領的數千人的隊伍似乎不得不在淩晨的時候準備向南原路返回了。

    然而在天亮的時候,擁有絕對兵力的俄國人不惜代價的在大軍並不算廣闊的營壘四周堅硬的土地硬是以不少人凍傷甚至累死為代價挖掘了多道壕溝甚至修建類建議的胸牆工事,以十多萬大軍將王新盟所率領的七千餘人團團圍困起來。

    俄軍顯然不打算再像以前那樣展開總攻擊了,而是企圖用攔截和圍困的辦法使自己處於防守的一方。

    這一點當然難不到以第三旅為基幹的新軍主力部隊,在逼近到距離敵人一二十步左右的時候,隊伍裡就準備了捆綁有重手榴彈的前段包鐵的竹竿展開“爆破攻擊”,攻擊和掃蕩那些掩蔽物後的敵手。

    比起重手榴彈來,這種“爆破杆”在後勤上有其局限,然而局部掌握火力優勢和戰場主動權的情況下卻比沒有靠譜碰炸引信的重手榴彈更容易準確的在合適位置上爆炸,通常使一枚爆破杆必能殺傷一名全副武裝的敵人,並能使三四個人在短時間內失去戰鬥力。這樣的效率,是在擲重手榴彈的情況下很難做到的。

    俄國人的“包圍防線”大概在方圓一裡周長左右的樣子,雖然以十幾萬大軍來說兵力也算的上充足,可在沒有料到這股“少年義勇”部隊在重手榴彈近戰攻擊方面似乎比以前的對手突出了很多的情況下也瞬間就面臨崩潰了。

    不過,那些俄國人利用兵力優勢和冒著非戰鬥減員的代價在夜間挖掘的壕溝和防禦工事雖然難以抵禦第三暫編師官兵的突擊,卻還是給不少車倆的通過帶來一些麻煩。在官兵們忙碌著架起簡單的橋樑並推著一輛車渡過壕溝的時候,整個並不算太大的包圍圈內的俄軍也重重的逼近過來,從而在包圍圈的南面防線上重新形成了包圍。

    擁有機動力和兵力優勢的俄國人把主要的力量部署在大概八十步左右的位置上,在這個距離上不少重火繩槍和輕炮乃至拋射的弓箭都能帶來不小的威脅和壓制作用。然而在重型盾牌或車輛的掩護下,弓箭的效能被最大限度上的削弱了。就是一些輕炮發射的重彈殺傷效能似乎也進一步下降起來。

    王新盟命令隊伍依舊以弓箭和銃炮在利用少數幾個銃管重新填裝的情況下同對手展開對峙作戰,這種對峙作戰也不可避免的帶來一些並不利於新朝軍隊的傷亡損失。不是說不佔便宜,而是明顯不如雙方兵力上的差距。

    “這樣不行,給對手的壓力太小。讓步兵以弓箭為代價展開幾次突擊作戰吧!”王新盟下令道。

    就這樣,一些雖然並非弓手但比較擅長射箭的官兵以精銳散兵的方式脫離軍陣對圍困之敵展開了多次試探性攻擊。這些有勇氣逼近到三四十步左右距離上展開近射的弓手。乃至白兵突擊的威脅終於迫使俄軍把兵力越來越多的圍攏過來,增加了包圍圈的厚度和應對能力。同時,俄軍也開始展開類似的散兵突擊。

    在進行了幾次精兵突擊試探之後,俄軍也開始相信:面對這些對手,只要自己不逼近到三四十步以內的近距離上,對手就應該不會造成太大的傷亡代價了。

    經過不少時候的忙碌,當隊伍內的車輛也逐漸雲集到前線同俄軍形成車陣與火炮之間的對峙的時候,王新盟見到周圍連綿數裡戰線上的強敵在人頭方向上都似乎密不頭風,似乎一堵將自己軍隊圍困起來的人牆的時候,就大致確定了俄軍除了部分預備隊外,主力已經將自己所率領的隊伍圍困起來了。

    王新盟在指揮覺悟戰場天賦方面沒有劉洪濤那麼突出,不過這半年以來在薩法維王朝境內卻打了不少的仗,知道戰機有可能稍縱機逝的道理,在確定了俄軍主力已經集結過來,並且似乎那些騎兵也不算太遠的時候就下達了展開進攻的命令。

    為了防止誤傷,首先展開火力的五十門早已填裝好彈藥確定了引信與距離的輕型臼炮。

    這個時代臼炮的精度比後世的滑膛還要低不少,不過在距離不超過百步的時候還是能夠把炮彈拋射到敵群之中。三四十斤重的炮彈在膛壓並不算大的情況下還可以盡可能的加強裝藥。在這樣的情況下,五十餘門輕臼銃的第一輪開火就殺傷了六七百名近距離為了抵禦新軍部隊而不得不變的密集的敵兵。

    而在幾乎與此同時,步兵的突擊就在這些臼炮開火的掩護下展開了。

    本來的時候,新軍主力部隊集中于方圓不過二百步左右的傳統軍隊密度範圍內,擁有著雄厚縱深,而按照新軍主力部隊單路橫隊展開的時候,進攻的極限其實能夠達到方圓兩裡左右,這大大超過了俄國人的預料。

    讓人們更為驚訝的是:這些展開突擊的新軍主力部隊竟然連基本的陣形都似乎沒有嚴格維持的打算,而是小跑著在六七十步左右的距離上展開反擊,似乎根本不打算保留體力準備肉搏似的。

    第三暫編師不算新軍主力部隊中比較精銳的,但也是中上水準的隊伍,雖然沒有配屬近衛部隊官兵但是在之前的一年時間裡也經過了不少的作戰,隊伍裡也有不少參加過過去其他一些戰事的戰鬥骨幹,在西征前也受到過比較嚴格的訓練,當然清楚要想保證這些重手榴彈成功率的辦法就是在很近的距離上展開接近爆破攻擊一樣的投擲。尤其是在對手有一些野戰防護車盾的時候就更可以在掩護下逼近到拼刺的距離上展開“重手榴彈爆破攻擊”。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00:28

第1308章 誘敵決戰(三)

    為了迷惑敵軍,在展開擴散反擊的時候還是有一些持弓的官兵在前面。不過在這樣的距離上俄軍也開始發現一些沖過來的敵軍雖然也身背弓箭和近戰兵器,但卻不是拿在手中的,明顯不準備在近距離運用。而持在手中的是一種似曾相識的東西。

    這時候終於有人反應過來,乃至感覺到了巨大的惶恐。

    因為很顯然:這些人手中的一些兵器恰恰就是幾個月前那些遠征而來的新朝強敵手中所曾經出現過來的。不過在快速攻擊的情況下,六七十步的距離不過是半分鐘的時間而已。醒悟過來的俄軍官兵們還來不及提醒身邊的人,這些人的慌亂所起的作用僅僅是近一步加劇俄軍臨敵時的惶恐和不安而已。

    之前猛烈的臼炮彈轟擊已經把敵軍的車盾的不少地方炸開了缺口。掩護下逼近到敵軍近距離的官兵們繼續以重手榴彈的猛烈轟擊來擊潰那些還企圖依託胸牆和工事抵擋的敵軍。

    幾千名突擊步兵手中的近萬枚重手榴彈就這樣在很短的時間覆蓋了那些還打算抵抗之敵所在的位置。猛烈而連綿不斷的爆炸聲中,俄軍以車盾形成的防線終於在這樣前所未有的攻擊中向後潰退開來,但卻還不是真正的崩潰。

    在這個時候,就連車上觀戰的王新盟也不得不佩服這些俄軍的任性,在這樣猛烈的攻擊之下短時間內遭受萬餘人的傷亡竟然沒有崩潰掉,比起薩法維乃至之前不少的亞洲之敵來說的確堅韌了不少。

    不過,也就是僅此而已了。第三暫編師精幹們的臼炮攻勢與手榴彈攻勢的目的僅僅是為了攻破俄軍的堅固車盾防線而已。之後隨之展開的燧發排槍連綿不絕如同暴雨一般的攻擊之下,曾經堅韌的俄軍在也支撐不住,在連續多排的人被打倒在地之後終於發生了無可挽回的潰敗。而這一切僅僅是很短時間內就發生的戰局逆轉。很多俄軍官兵甚至在這種驚人的戰鬥力爆發面前還沒有明白是怎麼回事就被突擊而來的散兵線所淹沒。

    三千名正規步兵攜帶了累計七八萬管早已填裝好彈藥的槍銃近距離開火之下又在很短的時間內就被殺傷了幾萬人。這裡面有一半左右是被猛烈的槍銃所打倒的,但也有約一半的人是因為恐懼中不得不就地怕下身來裝死而被後續的隊伍補槍。在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之後其餘的人才在放棄了一切輜重的情況下拼死逃離了火力範圍。

    在西歐甚至東歐的戰事中,這種曾經立下過汗馬功勞的聯裝排槍戰術暴露出面對歐洲優良防護裝具時的很大局限。不過此時的俄軍在防護裝具方面甚至比崇尚冷兵器的奧斯曼土耳其人還要差一些,因此在這樣的槍銃射擊面前似乎又時第三暫編師的官兵們重溫了往日的榮光。

    本以為安全了的敵人沒有想到即便逃離到八十步的距離之外,依然會遭到接連不斷的火力。在這個時候,上千門填裝好彈藥的線膛抬炮也開始展開了火力,射速雖然同西歐一帶已經更新了武器裝備的作戰率有差距,但是在提前填裝好彈藥的情況下也能在一分半種左右的時間內就展開四輪左右的火力,在俄軍還沒有潰散到兵力很稀疏的時候就接連不斷的打倒了上萬人。

    而在此時,輕臼炮也開始以全裝藥標準將火力延伸到遠方,主要攻擊兩裡距離以外做為預備部隊和看守馬匹部隊在內的殘敵。

    這一連串連綿不絕的火力打擊,讓十余萬俄軍在並不算長的接戰中就損失過一半左右的兵力,十二萬人馬只有五萬多人逃了出去。這些損失的人並非所有都是被殺傷而倒下,還有很多在驚慌失措之下被俘虜甚至因為裝死而被後續的新軍主力部隊清洗的人。

    直到這個時候,驚魂未定的殘餘俄軍似乎才終於明白了一些事情:這支火力戰力都異常強悍的隊伍絕不可能是之前那些東方來的少年義勇部隊,而是曾經讓歐亞不少國家都吃過大虧的新朝主力部隊。不過到了這個時候,大多數也明白了盡可能的逃跑和遠離戰場,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因為那猛烈的銃炮追逐著人群似乎在兩裡遠的距離上也能對企圖集結起來穩住腳跟的人以不少的威脅。

    為了達到最大限度誘殲敵軍的目的,王新盟所率領的第三暫編師為主力的隊伍還是在接戰之前就付出了幾百人死傷的代價,而在之後的反攻中,隊伍也有上百人犧牲和四五百人的傷亡,加上一些寒冬作戰下的非戰鬥減員,這一仗各方面算下來的死亡人數也超過兩百人,而傷亡人數逼近千人,同當年在中亞伊朗的一些仗相比,似乎並不是很完美,而且還是讓數萬俄軍帶著不少馬匹最終逃離了戰場。

    可是在跟隨隊伍一同出征,並且經歷過少年義勇部隊之前一些戰鬥的那些少年們看來,這簡直是一場不可想想的勝利,同時也終於重新相信:之前的失敗並不是因為俄軍有多麼強大,而是大部分人的臨戰表現太差了,並不僅僅是在武器裝備方面有差距。

    “我們要不要繼續進攻?”一些跟隨第三暫編師新軍主力部隊出戰的少年義勇部隊骨幹們在這場勝仗之後有些興奮的問道。因為逃亡的俄軍幾乎把大部分輜重也都留了下來,曾經為了決戰而不得不在給養攜帶有所妥協所帶來的問題已經不是問題了。

    寒冷的冬季對於有所準備的第三暫編師來說並不是問題,只是王新盟還是有些不放心那些少年義勇部隊,按照王新盟的看法:整個第三暫編師的主力集結過來,並以其為骨幹讓那些一般散沙一般的少年義勇部隊真正變成能夠應付一定規模之敵的野戰單位的時候再展開對俄國人的攻勢不遲,因此就說道:“敵人的這些廣闊的土地肯定不是我們現有的力量能夠真正控制的。等後續部隊的消息吧,”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11 00:28

第1309章 掃蕩俄國

    第三暫編師的先頭部隊通過黑海水路趕到羅斯托夫一帶之後,整個第三師外加不少工匠營主力增援過來雖然相距了至少半個月的時間,不過也不算拖的太久。畢竟在征服了從中亞到西亞遼闊的大地後,維持幾萬人快速機動的馬匹所需並不是問題。在敵情威脅並不嚴重的情況下趕路,即便是馬術並不算精通的初學者也可以用不俗的速度趕路。

    不過:伊斯法罕城距離羅斯托夫畢竟不是水路可以直接抵達的,輜重和炮兵的抵達比先頭部隊晚了足有一個月之久。

    在整個第三暫編師及其加強力量雲集過來,又完成了對各少年義勇軍重新的整訓特別是連以上軍事主官的軍事補訓的時候,已經是最為寒冷的隆冬季節了。不過因為準備的充分,王新盟並不認為這樣就不能對整個俄展開真正意義上的攻勢了。恰恰是因為寒冷的冬天,人員才大多數只能躲避在據點,更缺少植備的偽裝,對於清剿和真正控制這樣的地方也有有利的一面。當年對草原的征討能夠達成前所未有的效果,固然有新軍主力部隊戰鬥力量變帶來質變的因素,但是在寒冷的冬季,即便是那些遊牧民族活動的區域也會受到局限也是重要原因。

    在完成了新的加強與整頓之後,王新盟並沒有為了保守起見讓各個隊伍再次集中起來前進,而是依然如同少年義勇部隊剛剛抵達南俄那樣以加強的營級單位展開行動,殘餘的俄軍或許依舊有能力吃掉營規模的少年義勇部隊,不過恐怕也要集中其殘餘的主力才有可能。這樣做的很可能的結果卻是帶來再一次殲滅性的打擊。

    兵力增加到八萬人左右規模的對俄治安戰兵力以營戰鬥群為基礎形成七十多個營戰鬥隊和一個主力旅群,在寒冷的隆冬季節于兩千餘裡的戰線上像當年清理蒙古漠北集團那樣展開了嚴密的掃蕩。

    這時的俄國不是日後那個全歐洲擁有最多人口的國家,而僅僅是一個人口不到千萬,還不及波蘭或奧斯曼核心人口多的中等國家,且以農耕為非遊牧為主。出動七八萬規模的力量進行掃蕩,在很大程度上已經體現出了王新盟的戰略決心:那就是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徹底的控制這個開始逐步恢復並走向新興的國家。

    而在這七八人的掃蕩兵力之後,還有至少四萬人以上的少年義勇部隊用於對掃蕩之地的真正控制。

    近代殖民戰爭中,亞洲貧困地區的基層控制並不好進行。其一是很多亞洲貧困地區的地形複雜,交通通道有限。但這卻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耕地和農業資源並不怎樣富餘。搞“戰略村”或者“集存並屯”就會面臨經濟上的巨大透支。

    而人口僅有後世十分之一的俄國顯然不是這種情況下,整個地區擁有充足的農業潛力和耕地把大量的人口集中起來。更別說在這個時代,很多納粹時代可以看做是戰爭罪行的行為卻是再尋常不過的了。

    俄軍本來以為新軍積蓄力量是要以大軍沿著河道直逼莫斯科,卻沒有想到王新盟之所以要積蓄力量,實際上根本目標在於短時間閃電般的控制整個俄國基層的鄉村。

    雖然此時的新朝武裝在很大程度上分散開來,可是還至少擁有數萬機動兵力的俄軍殘餘力量在經歷了羅斯托夫附近的大敗後卻再也不敢像當初的哈薩克人那樣立即展開反撲了。一些消息面更廣的軍事貴族們甚至喪失了為自身利益而戰的信心,因為人們開始得知:從西洋到東方,整個世界似乎都要快要已經淪陷。那個東方大國的戰略潛力竟然是如此的龐大。龐大到足以在一年有餘的時間裡閃電般的橫掃當年成吉思汗化了十年都沒有能夠做到的事情……。

    俄軍雖然在也不敢同新軍進行集結大量的兵力的會戰,可是激烈的抵抗卻在嚴冬之際遼闊的原野上展開了。整個俄國境內的幾萬個村莊大多數都爆發了激烈的抵抗,因為新朝的目的並不僅僅是像當年蒙古人那樣僅僅滿足做一個太上皇,而是企圖在這寒冷的冬天把不少地區的人成片的趕走,據說要劃到遙遠的“保留地”去。

    有著更多冬季生活經驗的人們很顯然的意識到了這是那些兇惡的東方人企圖進行“民族滅絕”的打算。

    不過在這冬季裡無所掩蔽的荒野平原,往往俄國人集結了足夠龐大的兵力,卻總能被人數更小也更靈活的新軍少年義勇部隊提前回避掉,並在不算長的時間內雲集起數個營群的兵力給予其殲滅性的打擊。

    而更多的情況下是新軍主力部隊對集中起不差於一些村落青壯總數的兵力進行閃電式的掃蕩,將青壯與老幼強行分開並向遠方押送而去。上百萬拿起武器抵抗的動員兵最終卻最僅僅造成掃蕩部隊數千人的作戰傷亡,還沒有這樣的季節裡掃蕩部隊的非戰鬥減員要多。

    冬季裡浩浩蕩蕩的“人口大遷徙”也導致無數人的人倒在那寒冷而堅硬的土地上,而有意或無意中這些人往往不是那些婦女或兒童,而是被視為“連坐分子”“危險分子”的青壯。

    不過讓王新盟有所憂慮的嚴重性犯罪與違紀問題卻沒有廣泛的發生。俄國的冬天並非江南的冬天,在任何細節上不注意都有可能引起凍傷的季節裡,本身就大幅度的降低了這類事的概率。當年起事的時候不少少年人組成的隊伍紀律問題也並不盡如人意,因為這時代就是十四五歲的少年很多也是有過人事的人,而且生活經歷也決定了要比象牙塔里的人堅韌一些卻也要早熟一些。可是這些自幼在“象牙塔”裡度過成長時光的新一代,在部隊的紀律性養成方面顯然就要突出很多了。這些絕對以處男為主體的隊伍雖然一路上面臨了巨大的考驗,但是總體表現卻比當年國內戰爭中的新軍主力部隊在戰場以外的方面強不少。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王烏鴉

LV:16 版主

追蹤
  • 2090

    主題

  • 219146

    回文

  • 88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