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歷史] 清末梟雄 作者:雨天下雨 (已完成)

 
regn13 2018-3-22 22:00:17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714 53644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8
第四百九十九章 華盛頓號的一生

    1864年五月十八號,美國東海岸,一艘冒著淡淡白煙的戰艦率領著後面兩艘略小一些的風帆戰艦正自南向北航行。◇↓◇↓小◇↓說,

    前面的那艘蒸汽戰艦一眼就可以看得出來,這是一艘鋼鐵戰艦,厚實的鐵甲給人一種堅不可摧的感覺。

    這艘戰艦就是美國南方聯邦從中華帝國購入的鐵甲艦華盛頓號,美國南方聯邦海軍為了把這艘戰艦駛回美國,可謂是花費了極大的功夫。

    該艦首先是從上海起航,然後在中國沿海的台灣海峽和美國北方政府海軍的懷俄明號風帆戰艦進行了交戰,並順利擊沉該艦。

    隨後華盛頓號就是一路躲躲藏藏,由於是交戰期間,很多國家都不允許美國的戰艦進港,所以只能停泊在近海,然後用專用的運輸艦進行補給。

    如此一路航行,越過了馬六甲,然後進入印度洋,隨後又是繞道非洲南海岸,橫跨南大西洋,然後抵達南美洲。

    在巴西進行了一次修理和補給後,再一次進入加勒比海,這個時候也是遭到了美國北方海軍的兩次攔截,不過都依靠高航速以及夜色突圍,最後一路回到了莫比爾港。

    而莫比爾港已經是南方聯邦控制的墨西哥灣的最後一座大型港口,因此對於1864年的南方聯邦海軍而言,莫比爾港的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

    失去了這座港口,那麼僅剩的南方聯邦海軍就失去了出發陣地,最後只能是被北方海軍徹底封鎖。

    而當華盛頓號回到莫比爾港的時候,已經是1864年三月份了,也就是說,華盛頓號的回國旅程整整持續了半年。

    不過花費如此龐大的代價以及時間這一切都是值得的,華盛頓號的回國,成為了南方聯邦海軍手中僅有的一艘快速遠洋鐵甲艦,而論起作戰效能來,遠遠要比北方聯邦海軍手中的新甲號強得多。

    至於說那些近海、內河鐵甲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莫尼特鐵甲艦,而該型美國自造的鐵甲艦乃是典型的近海內河鐵甲艦,噸位又小,只有千噸不到。火力以及防護上自然是遠不如華盛頓號的,至於航速那更是沒法比。

    華盛頓號那十三節的航速,放在當代裡已經是第一等的航速了,比它快,而且防護和火力也比它號的戰艦。只有英美以及中華帝國裡的少數幾艘主力遠洋鐵甲艦了。

    如果沒有那十三節的航速,華盛頓號也不可能在墨西哥灣突破北方海軍的攔截,順利回到莫比爾港。

    華盛頓抵達莫比爾港後,並沒有第一時間出戰,而是休整了將近半個月,主要是人員休整,同時對船體進行維修,畢竟華盛頓號已經是穿越了大半個地球,各方面的性能都有所下降。

    三月低,修休並補充了作戰物資的華盛頓號匯同另外一艘風帆木殼戰艦出海。試圖打破北方海軍的封鎖,隨後數天裡,華盛頓號和北方海軍的多艘戰艦進行了交戰,並取得了擊沉一艘北方海軍風帆戰艦,擊傷多艘戰艦的戰績。

    這一戰績,讓南方聯邦海軍大感興奮,因為這讓他們看到了破除北方海軍封鎖的希望,儘管這個希望很小,但是總比沒有好不是。

    於是乎,背負著襲擊北方海軍。解除封鎖的重任,華盛頓號在四月份又是連續出海兩次,擊沉了兩艘北方的運輸艦,另外還順順道擊沉了北方海軍的一艘小噸位鐵甲艦。

    五月份。華盛頓號接到最新的命令,要求他們沿海岸北上,襲擊一切能夠遇見的北方政府船隻,同時為了支援華盛頓號作戰,南方聯邦海軍把僅有的兩艘風帆快速巡洋艦也是派了出去,用於支援華盛頓號作戰。

    五月十四號。華盛頓號以及另外兩艘風帆快速巡洋艦離開莫比爾港,然後一路沿著海岸線北上!

    而他們並不知道,當他們離開港口的第一時間,美國北方海軍就已經是快速行動了起來,他們要把華盛頓號這艘給自己製造了巨大麻煩的戰艦給消滅掉。

    儘管美國內戰打到1864年,基本上已經可以斷定雙方勝負,南方聯邦已經不可能贏得戰爭,要不然的話英國和法國也不會拒絕向美國南方聯邦交付訂購的戰艦了。

    但是儘管從大局上已經是敗像已露,南方聯邦的陸軍只能是苦苦被動防守著北方軍隊的進攻。

    然而沒有人願意甘心就這麼失敗了,現在南方聯邦海軍就是把打破戰爭劣勢的希望寄託在華盛頓號上。

    這樣的想法雖然很不現實,但卻是人們在無奈之下的最後一絲希望了。

    五月十八號,就在華盛頓號北面一百多海里之外,一支不算龐大,但是卻極為精銳的艦隊正在向南航行著。

    這支艦隊的戰艦數量並不少,包括了三艘莫尼特鐵甲艦以及五艘木製戰艦!

    從他們的航向來看,他們的目標非常明顯,那就是華盛頓號!

    次日,也就是十九號下午時分,華盛頓號上的瞭望員從望遠鏡著看到了遠方的煙柱後,立即就是向船上的軍官們發出警告。

    十分鐘後,瞭望員再一次確認,對面的船隊乃是北方海軍,為首的有三艘莫尼特鐵甲艦!

    這個時候,華盛頓號已經是開始了戰備狀態,同時船長開始變更航向,試圖利用自己的蒸汽機所取得的高航速來佔據有利陣位。

    同時,對面的北方海軍的艦隊也是開始進行陣型轉變,他們倒不是為了佔據有利站位,而是為了仿製華盛頓號逃跑。

    下午三點,雙方已經非常接近了,華盛頓號利用自身後裝線膛炮的射程優勢率先開火!

    由此宣告了這一場墨西哥灣海戰的爆發!

    南方聯邦海軍三艘戰艦,北方海軍八艘戰艦,就在這片海域進行了慘烈的廝殺。

    隆隆的炮聲從響起的那一刻起就從來沒有停下來過!

    下午三點二十分,隨著交戰距離的進一步拉近,雙方開始有所損傷,這個時候,雙方的鐵甲艦就是體現出來了巨大的優勢,普通炮彈根本就對那些鐵甲沒有什麼效果,但是那些木製戰艦卻是被擊中後就面臨極大的麻煩。

    採用新式榴彈炮的艦炮,命中敵艦後,就能夠讓那些木製戰艦遭到嚴重破壞。

    交戰不到一個小時,南方聯邦海軍的兩艘木製戰艦就已經是先後被重創,一艘被打掉了風帆,而且蒸汽機似乎也遭到了破壞,失去了動力的它只能無能為力的漂浮在海上,另外一艘則是上甲板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水兵以及火炮都是損失慘重,名副其實的喪失了戰鬥力,最後不得不脫離戰線。

    也就是說,等到下午四點的時候,華盛頓號已經是獨自作戰!

    而此時,它需要面對的是七艘美國北方海軍的戰艦!

    這個時候,硬拚是絕對不理智的,於是乎華盛頓號的船長果斷的提高了航速,然後拉開了距離,然後就憑藉著後裝線膛炮的射程以及精度優勢進行交戰。

    北方海軍見此,自然是各自追上去,要不容易抓住了華盛頓號,怎麼可能讓它逃掉!

    這一場海戰不管是對於華盛頓號還是對於北方海軍而言,都是無比漫長的!

    雙方你追我趕,一支傍晚時分!

    而這個時候,追擊的北方海軍已經只剩下三艘戰艦,其中只有兩艘莫尼特鐵甲艦以及一艘木製戰艦。

    其他戰艦那裡去了?一艘莫尼特鐵甲艦被華盛頓號重創水線部分,然後進水沉沒,另外一艘木製戰艦也是因為被擊中後引起的大火無法撲街而焚燬,另外幾艘木製戰艦則是先後被重創,或是損失動力或是損失了火力,陸續退出了戰鬥或者掉隊。

    以一對七,尚能製造如此戰績,這已經是無愧於華盛頓號鐵甲艦的實力了,不過此時的華盛頓號情況也不太好。

    首先是風帆被摧毀,現在只能依靠蒸汽動力航行,造成航速有所下降,此外雖然船體厚實沒遭到什麼破壞,但是上層建築,尤其是火炮的炮位遭到了嚴重的打擊,已經順勢了一門主炮和,兩門副炮,更重要的是大量炮兵的傷亡,使得殘餘的火炮也是無法得到有效利用。

    晚上七點,華盛頓號已經是趁著夜色逐漸開始撤退,這一戰從戰術角度上來說,華盛頓已經勝利了,它已經沒有必要繼續強行戰鬥下去,趕緊逃回莫比爾港才是王道。

    但是返回的旅程上,華盛頓號卻是沒有繼續保持自己的好語氣,由於是晚間進入莫比爾港,它不甚撞上了北方海軍為封鎖該港口而鋪設的水雷。

    隨著一聲轟然巨響,歷盡多次戰鬥,甚至連船體都沒有遭到太大傷害,反而擊沉擊傷敵艦多艘的華盛頓號整個被炸上了天。

    水雷的巨大威力甚至沒能讓華盛頓號堅持漂浮三分鐘,就在這三分鐘之後,華盛頓號就是迅速沉沒,艦上官兵多數死傷,只有極少一部分獲救。

    如此一艘戰鬥力強悍,甚至讓北方海軍無能為力的戰艦沒有死在艦炮的交火中,反而是在家門口被敵人的水雷擊沉,這不得不說是一個極大的諷刺。(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8
第五百章 八年甲艦試驗艦

    獲知華盛頓號撞上水雷而沉沒後,南方聯邦海軍上下是哀嚎不已,自此已經是徹底喪失了挑戰北方海軍的勇氣和勢力,只能是被動的防守最後些許海岸線。∷∷,

    而北方海軍那邊自然是欣喜若狂,儘管不是堂堂正正擊沉的華盛頓號,但是華盛頓號不管怎麼說都是沉沒,而這對於北方海軍而言是一件極大的喜事。

    要知道過去的幾個月裡,華盛頓號可是給北方海軍帶來了龐大的壓力,這種壓力甚至比二戰中的卑斯麥號給英國海軍帶來的壓力都要大。

    因為卑斯麥號固然強大,但是英國海軍卻是有可以相抗衡的戰艦,而且還不少。

    但是華盛頓號呢,它的航速,火力並以及防護,在北美地區可以說是無敵的,能夠在綜合性能上超過它的,只有英法以及中國的那些主力鐵甲艦。

    要不然美國人也不會集結了多艘戰艦,試圖依靠數量來彌補質量的不足來圍剿華盛頓號了,而更關鍵的是,八艘戰艦圍剿華盛頓號,自身當場戰沉一艘鐵甲艦,兩艘木製艦,另外還有兩艘戰艦重傷,剩下三艦也是個個帶傷,他們固然是擊沉了南方聯邦海軍的一艘木製戰艦,並重創了另外一艘木製戰艦,也是把華盛頓號的上層建築打了個稀巴爛,但到底是沒能夠給華盛頓號帶來什麼太大的傷害。

    如果讓華盛頓號返回了港口,不用半個月就能夠恢復過來,補充水兵後就能夠再一次出戰。

    現在華盛頓觸雷沉沒,這讓北方海軍大大的鬆了一口氣,如果讓華盛頓號繼續這麼晃悠下去,儘管單憑一艘戰艦是無法挽回南方聯邦整體上的劣勢,但也會給北方合眾國帶來極大的麻煩。

    華盛頓號從去年九月份被美國南方聯邦海軍接受並服役,再到今天戰沉,整個過程只有短暫的八個多月,而且其中有六個月都是處於躲躲藏藏的回國路程。真正回到美國進行戰爭的時間只有短短的兩個多月而已。

    然而其短暫的生涯並不會影響華盛頓號的傳說!

    毫無疑問,華盛頓號是美國內戰中擊沉敵艦最多,戰功最顯赫的一艘戰艦!

    關於華盛頓號的一些情報也是迅速傳遍了全球,由此引起了最直接影響就是。世界各國首次正視了中華帝國的造艦能力。

    儘管英法兩國等國家的造船界以及海軍人士普遍認為,中華帝國的鐵甲艦性能一般,而且噸位過小,根本無法和英法兩國的那些動輒六七千噸甚至近萬噸的鐵甲艦相提並論,但是他們也不得不承認。中華帝國製造的鐵甲艦已經是追上了世界的潮流。

    所欠缺的就是大噸位的鐵甲艦了!

    同時,他們也是調高了帝國海軍目前擁有以及正在、未來建造的鐵甲艦的威脅!

    英國海軍反應最為迅速,儘管和中華帝國目前並沒有戰爭爆發,但是這年頭誰也不知道戰爭什麼時候就打起來了,所以有備無患最重要,英國海軍向印度艦隊派遣了兩艘鐵甲艦,用以加強印度艦隊的實力。

    而英國加強印度洋上的海軍實力,又是直接讓帝國海軍感到到了龐大的威脅,要知道英國海軍始終是一把懸在帝國海軍頭上的尖刀,英國皇家海軍的一舉一動都會引起帝國海軍的極大反應。

    這不。外交部門剛得知英國派遣了兩艘鐵甲艦前往印度洋的時候,帝國海軍就是迫不及待的下了兩艘新鐵甲艦的訂單。

    從去年開始,帝國海軍開始建造四千噸級別的炎帝級鐵甲艦,其首艦以及二號艦已經陸續在1863年下半年、1864年的二月份動工,其首艦由上海造船廠承建,被命名為二號艦的少昊號則是在青島海軍造船廠承建。

    這一次海軍的兩艘鐵甲艦訂單,雖然受到了英國人的刺激提前了幾個月,但是依舊算得上是海軍本年度的預定發展規劃,根據海軍預定的發展計畫,是要在1864年訂購併動工一艘更大噸位的遠洋主力艦。同時還會採購一艘噸位小一些的鐵甲艦。

    畢竟隨著帝國海軍的發展,主力艦的噸位也是越來越多,從一千多噸到兩千多噸,而如今在建的炎帝級兩艦已經是達到了四千噸。今年動工的主力艦噸位還會更大一些,基本可以預見今後每年的主力艦其噸位都會更大一些,但是海軍也不可能抱有一支全都是大噸位主力艦的艦隊啊。

    一支成熟的海軍,除了決戰用的主力艦外,還得有其他各種各樣的輔助艦,比如巡洋艦。近海內河戰艦,甚至運輸艦之類的。

    因此1864年預定的兩艘鐵甲艦並不是同一類型,而是一艘大,一艘小。

    其中大的乃是海軍最新的野望,設計噸位超過五千噸的新型遠洋決戰鐵甲艦,值得注意的是,該艦的設計並不是從原來的炎帝級延續改進而來,而是從頭開始的全新設計,意圖進一步優化船型,加裝更大馬力的蒸汽機以獲得更高的航速。

    這艘尚未被命名,預定代號為『八年甲艦』的戰艦其實是一艘試驗艦,它除了進一步試驗林德機械公司的新式蒸汽機系統外,還會實驗純蒸汽動力,封閉式炮塔等各項還在研究當中的新技術。

    而且海軍給下的建造週期也是非常長,預定1864年開工,順利的話將會在1868年左右下水服役,不順利的話估計得到1870年後了。

    之所以建造時間長,因為是諸多的新技術都不成熟,甚至都還在研發當中,比如說新一代的蒸汽機,要知道八年甲艦的設計航速是要求達到十四節,而這艘戰艦可是沒有風帆的,要依靠純蒸汽動力達到十四節,要求可不低,同時這艘戰艦的噸位也是達到了五千噸,對船體設計的考驗也是更高了。

    此外,隨著船體的擴大,海軍方面是要求給這艘戰艦安裝至少兩百五十毫米以上口徑的主炮,而不能再用以往的那些一百五十毫米的火炮了。

    不然就是大船扛一個牙籤炮,根本就沒有任何意義。

    因此該艦屬於試驗艦。而且建造週期預計會非常長,普通船廠自然是不願意自家的船塢都霸佔這麼久,所以該艦將會有青島海軍造船廠承建,目前青島海軍造船廠已經正在進行兩個萬噸級船塢的建設工作。預計八月份其第一個萬噸船塢就能夠投入使用,而有了這個大型的船塢,就能夠承建這些五千多噸的大噸位戰艦了。

    一旦這艘實驗戰艦獲得了成功,那麼後續海軍就會立即上馬萬噸巨艦的計畫,到時候建造的就是足以比肩英法兩國海軍強國的那種萬噸巨艦。

    不過這種實驗艦的建造周建非常長。而海軍是不可能一直這麼等下去的,所以依舊會持續訂購噸位較小,技術成熟的鐵甲艦。

    這就是盤古級鐵甲艦了的後續型號了,自盤古級鐵甲艦服役後,帝國海軍對這種噸位適中,但是各方面的性能都相當不錯的戰艦非常滿意,而且噸位只有兩千多噸的鐵甲艦建造週期比較短,兩年基本上就夠了,造價也便宜,只要大約十三萬英鎊就能夠拿下來。

    因此海軍方面根據盤古級。進行了部分優化設計,噸位變化不大,只要是一些細節進行了變動,為了控制成本依舊使用原來的火炮以及蒸汽機等,所以儘管內部有些變化,不過外形以及基本性能變化不大,因此海軍內部乾脆也就進行劃歸為盤古級,稱之為盤古級的三號艦。

    不過這個三號艦和前面兩艘還是有著區別的。

    在那些萬噸巨艦服役之前,帝國海軍的主力依舊會是這些兩千多噸或者四千噸的戰艦為主。

    至少在六十年代,帝國海軍的主力依舊會是這些兩千多噸到四五千噸的鐵甲艦。

    不過大噸位近海鐵甲艦的建造卻是停了下來。帝國海軍自從建造了兩艘女蝸級近海鐵甲艦後,就對這種要航速沒航速,要航程沒航程的『炮台戰艦』沒多大的興趣了。

    轉而開始設計一些小噸位的鐵甲艦充當近海、內河作戰所用。今年的規劃裡,將會設計建造一型噸位三百噸左右的小型鐵甲艦。作為海軍的新一代內河、近海炮艦使用。

    畢竟現在已經是1864年了,很多五十年代期間建造的一些木質小型炮艦,比如興吳級炮艦已經是無法滿足海軍的需求,而且這些船隻早年的服役強度普遍非常大,而早期中國的造船能力說實話不咋地,製造出來的船隻早些時候還看不出什麼劣勢來。但是時間一場船體老化現象非常嚴重,甚至已經是出現了一艘1854服役的興吳級炮艦在航行中遭遇風浪,然後竟然直接船體破裂而沉沒的事情。

    海軍內部已經是決定在1870年之前,把尚餘的十幾艘興吳級炮艦全部給退役了,並建造新一代的小型炮艦取代,而隨著時代的發展,等進入七十年代後,興吳級後續的兩款木製炮艦也會無法滿足海軍需求,到時候也會陸續退役。

    等這些木製炮艦退役之後,海軍裡的炮艦將會有清一色的鐵甲艦組成。

    而開始退役的也不止興吳級炮艦,同樣還有海軍裡的早期的幾艘木製戰艦。

    比如早年購入的外國商船改裝而來的兩艘戰艦,早在前幾年就已經是改裝為武裝運輸艦,而現在由於船體老化,現在連充當武裝運輸艦的資格都不夠了,海軍已經決定在今年把這兩艘改裝商船給退役掉。

    剩下的四艘木製較大噸位的炮艦的狀況也是不怎麼好,每年的維護費用比較高昂,而且他們還是蒸汽明輪船隻,所以也是已經準備陸續改裝為運輸艦等輔助艦,等過幾年也會陸續退役。

    畢竟蒸汽明輪的船隻,都已經是三四十年代的技術水平了,在各國都是已經屬於淘汰的貨色,即便保存下來,也是成為了輔助艦等,要麼就是乾脆進行技術升級,把明輪改裝為暗輪,同時加裝更大動力的蒸汽機。

    然而問題又來了,現在已經是鐵甲艦的時代了,那怕是炮艦帝國都已經是準備建造並採用鐵甲艦了,這木製戰艦的改裝價值其實相當有限。

    如果這木製戰艦都是幾千噸的大傢伙,那麼海軍還會動心,但帝國海軍擁有的這幾艘大噸位木製炮艦都是四百噸和五百噸的小傢伙。

    進行技術升級改裝的話,價格昂貴實在是劃不來,所以海軍內部根本就沒有對他們進行技術升級改造,準備改為武裝運輸艦,充當輔助艦使用,過上幾年等海軍內部的輔助艦數量多了後,就直接把他們退役。

    帝國的軍費雖然不少,但是大頭都被陸軍拿走了,海軍只拿了一個小頭,而且這部分經費海軍還得不斷投資建造新式戰艦,擴建港口等基礎設施,還得維持艦隊規模,這經費可是非常緊張的。

    所以一些明顯沒有改裝價值的東西,該拋棄就拋棄,省的浪費海軍為數不多的經費。

    倒是那多噸千噸木製暗輪巡洋艦,它們的價值要大一些,現在不可能就退役,怎麼得也會服役到七十年代以後,甚至為了保障艦隊規模,估計還會在二線艦隊一直服役到八十年代。

    至於對於它們的改裝,也就是1870年以後的事了,現在說還太早。

    目前海軍淘汰並改裝的戰艦主要是早期戰艦,尤其是帝國成立之前建造的那一批,技術落後而且不成熟的情況下打造出來的這些戰艦其實保留的價值相當有限。(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8
第五百零一章 中亞危機

    進入1864年的夏天,美國南北內戰依舊持續著,儘管從整體上來看美國北方合眾國已經取得了戰略優勢,在陸地上牢牢的壓制了南方聯邦,海上持續保持著封鎖,中間雖然出了華盛頓號這麼一個意外,但是北方海軍也是迅速反應過來並展開圍剿。↑,

    最後華盛頓號雖然沒被北方海軍在海戰中直接擊沉,但是依舊沉沒在北方海軍佈置的水雷上。

    這一切都是充分表明,現在的美國內戰已經是局勢非常明朗,南方聯邦的戰敗是肯定的,剩下的就是南方聯邦還能支持多久了。

    美國內戰的勝敗與否,和帝國的關係說大不大,但是說小也不小,從長遠考慮,美國重新統一後就會掀起西部開發,鐵路建設等新高潮,進而徹底奠定工業革命,再發展幾十年後妥妥就是世界老大的預備國,美國的崛起,勢必會和帝國在太平洋地區發生嚴重的衝突,這一點可以參考後世美日之間的衝突。

    日俄戰爭之後,美日兩國就是徹底進入了敵對關係,日`本海軍的擴張其實就是以美國海軍為假想敵,而放在這個時代裡,如果林哲真的能夠率領帝國崛起並工業化,到時候帝國就會取代日`本人的歷史軌跡,進而和美國在太平洋上進行競爭。

    如果說這些事還太過遙遠,現在多想無益的話,那麼只說短期利益。

    對於帝國而言,怎麼樣的美國內戰才是最符合帝國利益的?

    持久甚至永無盡頭的美國內戰才是符合帝國的最大利益,因為美國目前是帝國軍械外銷的第一大國,從美國內戰爆發以後,帝國向美國南北雙方銷售了大量軍火,以1858年型林德步槍為主,再加上前裝線膛炮以及其他一些戰爭物資幾乎是充滿了美國南北兩軍。

    過去幾年裡,帝國已經累計向美國南北兩軍銷售了大約五十萬支1858年型林德步槍,另外帝國庫存的一些米尼步槍也是在戰爭的早期銷售頗多,另外還銷售了以十二磅為主的各口徑前裝線膛炮將近五百門之多。然後彈藥,被服等其他軍用物資無數,然後還有一艘鐵甲艦華盛頓號。

    除了直接出口銷售外,還針對美國人的要求。先後進行專利授權,以便讓美國人自行生產1858年型林德步槍以及前裝線膛炮、新式榴彈炮等。

    要知道美國內戰數年,雙方的軍隊加起來超過兩百萬了,而這些軍隊除了早期還在使用燧發槍外,中期是米尼步槍和後裝步槍混裝。而到了1864年的今天,已經是清一色的後裝步槍,其中又以1858年型林德步槍為主。

    南北兩軍累計裝備(包括之前裝備但是已經損壞等)的1858年型林德步槍總數超過一百萬支,其中半數是從中國直接進口,半數是美國根據專利授權自行生產。

    出口銷售的利潤以及專利授權的專利費,就幾乎是足以養活帝國國防工業,更別說帝國國防工業還有著國內的龐大訂單,因此這幾年對於帝國國防工業來說,是一個豐收的年份,三大武器公司的規模都是連接翻倍。不僅僅規模擴大,產量更高,而且也擁有了更多的基金進行技術升級,引進培養技術人才。

    如今三大武器公司裡,除了皇家武器公司擁有完善的各類武器研發機構外,北方武器公司和湖廣武器公司也是陸續建立研發機構。

    這將進一步提高國內各類武器研的技術水平。

    同時國防工業並不是一個單獨封閉的產業,國防工業依舊是屬於重工業體系的一環,並設計到部分輕工業產業。

    國防工業的發展,同樣會帶動大部分重工業,尤其是鋼鐵。化工產業的發展。

    製造槍支大炮以及戰艦可都是需要大量鋼鐵的,而大量的鋼鐵需求也是促進了帝國鋼鐵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工業發展,從來都是一環套一環的,一個產業發展起來就能夠帶動相關的諸多產業一起發展。最後形成一個工業體系的循環發展。

    由此可見,國防工業的發展帶來的好處並不是止能夠為軍隊提供更多,更先進的武器,同時也能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

    而國防工業的發展,就是美國內戰給帝國帶來的最好好處。

    可惜的是,現在美國內戰已經局勢明朗。南方聯邦就算繼續強撐下去,但是估計也就只能撐到明年,了不起就是拖到1866年。

    美國南北之間的差距並不是中華帝國對美國進行軍售就能夠,歷史上人家英國人同樣對美國南北大規模軍售,但是照樣也沒有影響美國內戰的實際進程。

    美國南北雙方在工業規模,人口上的巨大差距早已經是奠定了雙方的勝負。

    如果美國內戰結束後,失去了美國那邊的訂單,國內的三大武器公司就會失去最大的利潤,到時候只能是薄利多銷為國內軍方生產軍火了。

    嗯,偶爾還儘量開發國外的一些小市場,到時候外銷訂單雖然少,但是總比沒有好,畢竟軍火外銷的利潤非常高,外銷一支步槍,比給軍方生產六支步槍的利潤都要高。

    只是外銷市場並不多,歐洲那邊基本不用指望了,人家隨便拿出一個來,工業基礎都比帝國強,他們也許工業規模不齊全,但是普遍具體自行設計生產後裝步槍的能力。

    非洲和中亞的話,根本就沒有什麼獨立國家,有少數幾個也是沒有什麼錢的。

    南美那邊帝國的影響力實在太差,而且這世界上又不止帝國才有後裝步槍,英國和法國都已經是開始小規模試驗列裝全新設計的小口徑後裝步槍。

    而且這些新式步槍帝國方面雖然還沒有得到太多的情報並進行試驗,但是可以判斷的是它們的性能並不會比帝國的1858年型林德步槍差多少,甚至有可能還更先進。

    畢竟1858年型林德步槍是多年前的產物了,而這些年來皇家武器公司雖然對該槍進行了技術升級改進。

    不過改進後的步槍已經不是1858年型林德步槍了,新式步槍使用金屬子彈,重新設計,專門配屬後裝步槍的刺刀,同時更重要的是,這款步槍使用的材料是江南礦務公司提供新型鋼材。可以承受更高的膛壓,所以在射程上上表現超過了舊槍,同時使用金屬子彈後,其精度更為優良。

    漏氣問題得到了極大的改善。不用和以往那樣一場戰鬥結束後,就得更換橡膠墊了,槍手們也不用太過擔心自己的眼睛會因為瞄準而變瞎。

    唯一的缺點就算是後坐力比老款林德步槍略大一些,造價更為昂貴一些。

    這新款林德步槍依舊沿用以往的命名方式,被稱之為1864年型林德步槍。去年開始小規模試驗服役,今年開始正式批量列裝。

    而這種最新式的步槍自然是不可能現在就拿出去外銷的,這外銷的主力依舊會是1858年型林德步槍。

    如此就會面臨著國際上其他後裝步槍的競爭!

    這種情況下,國內的軍火外銷市場只剩下亞洲地區裡的日`本、越南,緬甸,和泰國等地了。

    不過這些國家的經濟實力有限,根本就買不起太多的後裝步槍,其中最大的客戶算的上是林成庭了,他這幾年累計購入了超過一萬五千支1858年型林德步槍,用以對抗英國的進攻。

    而越南那邊。也是累計採購了大約八千支後裝步槍,用於維持和法國人的戰爭。

    日`本那邊,主要是幕府那邊採購了三千支的後裝步槍。

    後裝步槍對於他們而言還是比較昂貴的,一些價格低廉的前裝步槍如果能用的話,他們更樂意接受。

    不過如今全球範圍內已經進入了後裝步槍時代,在緬甸作戰的英軍,在越南南部作戰的法軍,都已經是普遍裝備後裝步槍。

    如果林成庭或者越南人的軍隊還繼續用米尼步槍的話,下場會很不妙的。

    但是值得注意的,經過前幾年的頻繁戰爭。不管是在緬甸還是越南,實際上大規模的戰爭行為都已經結束了。

    緬甸方向,英軍這幾年和林成庭交手多次,卻是都沒能在大規模戰役裡取得比較體面的勝利。更別說徹底摧毀了林成庭所部了。

    法國在越南雖然經常獲得戰術上的勝利,但是奈何阮王朝死活不投降了,大有後世歷史上的越南戰爭的架勢,死都要撐下去。

    持久不下的戰爭,也是讓英法兩國的上層對這些戰場充滿了懷疑。

    英國人已經是嘗試著和林成庭進行和談,試圖通過外交手段來結束戰爭。

    法國人的話。他們早就想要和談了,阮王朝也是想要和談的,再打下去的話,法國人固然不好受,但是越南人自己更不好受,為了籌集這幾年的戰爭費用,阮王朝基本上是把該買的都差不多賣掉了,而且國內的賦稅非常高昂,民眾普遍反抗,甚至出現了小規模的起義,試圖推翻阮王朝。

    奈何中華帝國卻是堅持要讓阮王朝打下去,阮王朝自己要是敢單獨和法國人議和的話,估計停泊在順化外海的中華帝國海軍的戰艦就會直接派遣直接殺進順化,然後扶持另外一個越南國王把戰爭繼續下去了。

    在越南拖住法國人,打消法國人試圖在東南亞地區殖民的打算是帝國的既定策略,是阮王朝都無法抗拒的決定。

    於是乎就造成了目前的這種狀況,法國人和阮王朝依舊保持戰爭狀態,但是法國人已經停止了繼續向北發起進攻,阮王朝同樣沒有能力反攻,所以雙方只能持續保持軍事對持的局面。

    即不打不和!

    如此情況帝國方面雖然不太滿意,但是阮王朝自己都不想打了,自然也是無法強迫他們打下去,只能是保持現狀。

    而在1864年的夏季,除了美國和東南亞局勢外,中亞那邊也是事情頻繁,牽扯了帝國,尤其是帝國軍方的部分精力。

    1864年五月份,俄軍從北方發起進攻,繞過了中國控制的皮什別克,從土爾克斯坦地區發動了大規模的南下進攻。、

    並在中華軍反應過來之前,就是殺進了塔什干。

    此時,戰略重鎮塔什干的失守,也就代表著浩罕汗國徹底失去了阻擋俄軍大規模南下的能力了。

    如果放任俄軍繼續南下的話,俄國吞併浩罕汗國就會成為定局!(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8
第五百零二章 戰爭一觸即發

    對此,中華軍方一方面是通過電報快速報告南京方面,另外則是採取了果斷而迅速的軍事行動。⊙,

    派兵西進搶佔了塔什干西部的部分重要地區!

    六月十六號,林哲親自指示新疆方面的駐軍,要採取果斷而迅速的措施,保障帝國的西部利益不受損害,必要時候可發動一場旨在威懾俄軍的軍事行動。

    接到南京的電諭後,六月下旬,當地駐軍連接派出了兩個混成旅級別的部隊,分兵西進浩罕汗國的西部領土。

    中間自然也伴隨了不少外交上的扯皮,比如外交部門正在努力爭取浩罕汗國接受帝國的條件,成為帝國的屬國,這樣帝國的出兵就是名正言順。

    但是對於浩罕汗國來說這卻是一個非常艱難的選擇,成為俄國的屬國和成為中華帝國的屬國根本就沒有本質區別,若干年後都是被吞併的結局。

    現在浩罕汗國自身的意見已經是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俄軍和中華軍的交鋒。

    七月初,中華軍殺進了浩罕!

    而此時,俄軍已經是進軍到距離浩罕不足五十公里之外!

    搶在俄軍攻佔了浩罕的中華軍立即就是展開了防禦工作,隨後俄國人也沒有絲毫放棄他們的既定戰術目標,果斷髮起了針對浩罕的進攻。

    於是乎,將近四千名中華軍士兵和大約六千人的俄軍在浩罕進行了一場長達半個月的攻防戰。

    而在這個過程中,浩罕汗國也是被徹底終結,中華帝國和俄國先後單方面宣佈浩罕汗國成為自己的保護國。

    而過了沒幾天,俄國宣佈浩罕汗國已經永久的併入俄羅斯,但是中華帝國也是迅速宣佈,正式成立浩罕省,轄前浩罕汗國的所有領土,並稱浩罕省自古以來就是中華領土,屬於偉大的中華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對中亞地區的浩罕汗國的爭奪,再一次直接引發了俄國和中華帝國的大規模戰爭!

    七月十四號。從西北地區增援的一個步兵師、以及一個騎兵師抵達伊犁。

    同時俄國方面也是開始抽調兵力增援中亞方向!

    截止到七月低,帝國已經是在新疆省以及新成立的浩罕省集結了超過三個步兵師,一個騎兵師,若干獨立騎兵團。炮兵以及守備部隊等,總兵力達到了三萬五餘人,其中超過萬人都是騎兵。

    俄軍也是不甘示弱,他們已經相繼增援集結了超過三萬人的兵力,其中相當多一部分也是騎兵。

    雙方的戰備實際上不僅限於在西北方向。同時在遠東的外興安嶺地區,在大草原上的烏台地區同樣是集結了大量的兵力。

    其中中華軍已經在黑龍江省集結了超過兩萬人的兵力,在烏台省集結了超過一萬八千萬人的兵力。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三個方向的兵力裡頭,騎兵佔據了相當大的比例,防備俄軍的這七八萬兵力中,有三分之一都是騎兵。

    對面的俄軍也不差,和中華帝國這麼多年的軍事對持和武裝衝突,俄軍也是在上述三個方向囤積了大量的兵力,大名鼎鼎的哥薩克騎兵就至少有兩萬騎以上。

    從五月份俄軍攻佔塔什干開始。再到中華軍搶佔浩罕,經過這兩三個月的準備後,雙方已經是擺開了架勢,隨時都能夠爆發全面的大規模戰爭。

    為此,帝國已經是在過去兩個月裡連續召開了多次御前戰略會議,商討對俄作戰的可能性以及準備事宜。

    儘管現在還無法確定這場戰爭到底能否徹底打起來,但是早早做準備卻是沒錯的,這樣到時候不管是打還是和,都能夠有充分的應對手段。

    面對著中華帝國和俄國之間一觸即發的戰爭,各國的外交官們也是奔走了起來。

    其中最有意思的是就是英國人了!

    儘管英國人為了緬甸以及西藏等和帝國有著極大的矛盾。但是在其他很多方向上,帝國和英國卻是有著諸多共同利益的。

    比如說遏制俄國的擴張!

    縱觀英國在十九世紀後期的全球戰略,其中有兩點是核心中的核心,第一個就是保持歐洲大陸的均勢。避免任何一個歐洲大陸國家強大起來並統一歐洲,這一點暫時和帝國沒啥大關係,先不去說。

    第二點嘛,就是在全球範圍內遏制俄國的擴張,具體表現為不久前的克里米亞戰爭,人家英國人為什麼大老遠跑到高加索和英國人打仗。這打下來的領土他們英國佬又拿不到。

    理由非常簡單,那就是遏制俄國在高加索以及中東方向的擴張,阻止俄國在中東以及地中海等地區獲得出海口。

    然後歷史上英國入侵伊拉克,也是這種戰略下的具體產物,不過後來失敗了而已。

    再過來,後世上的日俄戰爭,同樣是英國在背後推動,為的就是讓日`本充當打手,把俄國在遠東的擴張勢頭給打回去。

    當你理解了英國在十九世紀中後期的對俄戰略,那麼就會明白,英國佬為什麼會在聽說俄國和中華帝國即將爆發一場大規模戰爭的時候,就是屁顛屁顛的跑上來說:大英帝國堅定的支持中華帝國捍衛領土的行為。

    並很直接的表示,你們的軍費夠不夠?要不要向你們提供貸款?

    軍械武器夠不夠,要不要賣點給你?

    總之英國人是非常樂意,甚至是希望看到中國和俄國爆發戰爭的。

    一個是英國人在東南亞地區的敵人,一個是英國在中東、裡海地區的敵人,這兩個國家要是打起來,英國人做夢都能笑醒。

    隨手打發了看似好心,但實際上不懷好意的英國人,林哲再一次召開了御前會議,不同的是前幾年都是商討軍事問題,參加會議的都是軍方將領,而這一次參與會議的文武要員都有。

    和往常一樣,林哲依舊是高高坐在上面的龍椅上,而下方的長方桌兩側,則是分列坐著文武官員,將領們坐在左邊。文官們坐在右邊,可謂是涇渭分明。

    不過有著一個比較明顯的區別就是,將領那邊基本胸前都掛著代表著貴族的家族徽章,而文官那邊則是只有少數幾個佩戴著貴族徽章。其他的依舊帶著國家僱員佩戴的牡丹徽章。

    這場御前會議從上午十點開始,如今已經是進行了足足將近兩個小時,這些文武要員們你來我往,一個個發表著自己的看法,有的說要打。不僅要打,而且還要來一場大規模的戰爭,徹底把俄國人打痛,一勞永逸解決北方邊境之患。

    也有的人說不管是中亞浩罕省還是草原烏台省還是說黑龍江省的外興安嶺地區,都是距離帝國腹地千里之遙的邊地,一旦打起來仗來,運往前線的十份補給有九份都得消耗在路上,這毫無疑問將會給帝國帶來沉重的負擔,將會給目前這幾年帝國的大好局面帶來不可抹滅的負面影響。

    對此,江道泉就是堅定的反對進行一場大規模戰爭!

    「戰地距離京師萬里之遙。以帝國的底蘊支持一兩萬人的戰爭尚可,但是如果要支持五萬人以上甚至超過十萬人的戰爭,這對於帝國來說乃是極為沉重的負擔,將會對帝國的財政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戰爭之下,今年和明年我們的工商業還要不要發展了?教育事業還要不要投入了?鐵路還修不修了?土地改革還要不要進行了?」

    江道泉見眾人的目光已經投在自己身上,就連陛下的目光也是看向自己的時候,他繼續道:「而且非常重要的是,如果我們和俄國人進行大規模的戰爭,先不輪勝敗的幾率有多大。就算是我帝國將士勇武無比,獲得了戰爭的勝利,但是帝國能夠獲得什麼?只是區區那些不毛之地嗎?」

    「為了獲得這些不毛之地,就犧牲帝國未來數年的工業發展。這樣一來,我們付出的代價和收穫根本就不成正比!」

    江道泉的話音落下後,引起了一群文官的思索,沒錯,在文官們看來,戰爭不外乎是政治的延續。而政治就是利益的直接代表,這戰爭的根本目的還是為了獲得利益。

    如果沒有明顯的利益,那麼帝國和俄國人來一場大規模的戰爭到底是為了什麼?

    但是一旁的軍方將領卻是一個個都是群情憤湧,當即施清瑄就是道:「利益?一旦戰爭獲勝,我們能夠收復外興安嶺以及中亞地區的數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這就是利益!」

    「不錯,開疆擴土,還有什麼比這更重要的?」

    好幾個將領是連接開口,連接說著開疆擴土的重要性,說什麼一旦戰爭獲得勝利,帝國的領土至少也能夠擴張上百萬甚至兩三百萬平方公里以上。

    但是一旁的文官們卻是不由得露出了譏笑,開疆擴土,說起來好聽,還不是你們這些將領想要軍功這才挑起和俄國的大規模軍事對抗。

    然後中亞那邊還好一些,但是西伯利亞那些不毛之地就算扔給帝國也沒有多大用處啊。

    受限於現在的技術水平以及人們的目光,人們對那些不毛之地根本就沒有多大的興趣,要不然歷史上俄國人也不會這麼幹脆的就把加拉斯加給賣掉了。

    花費無數的軍費,死傷眾多的將士,更重要的是耽誤了帝國未來數年的工業經濟發展,就為了獲得那一片不毛之地?

    有這閒心,乾脆直接掏錢向俄國人買算了,估計出個幾千萬圓的話,人家俄國人未必不會鬆口。

    「就算是要,但是也必須控制規模,給俄國人一個教訓讓他們安分一些就足夠了,沒有必要為了些許邊地衝突就引發全面戰爭!」這是郭龍雲的態度。

    聽到這裡,林哲把目光投向了內閣總理薛煥!

    雖然沒有直接詢問,但是薛煥非常明白,這是陛下要自己表態了,當即略微沉思了後就是開口說了起來。(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8
第五百零四章 瓜分中亞

    薛煥自從當上內閣總理後,行為處事和以往相比要謹慎保守得多,因為內閣總理這個職位乃是文官系統裡的一把手,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很多事情薛煥都是不能只單純的考慮自己的的政治傾向以及利益。●⌒,

    他需要考慮到整個帝國的發展,只要是對帝國有好處的,那麼不管是自己喜歡的還是不喜歡的,他都得支持。

    對於近期內和俄國方面的軍事衝突甚至未來可能的戰爭,薛煥個人是保持謹慎態度的,他和諸多文官們一眼,認為現在,尤其是最近幾年帝國的工作重心應該依舊放在工商業發展上。

    不管外面如何亂,帝國的外部局勢如何危險,但是只要帝國自身的實力強大了,那麼這些所謂的威脅都是浮雲。

    但是身為帝國總理大臣,他同樣也是看到了俄國對遠東以及中亞地區的狼子野心,而這種野心如果不進行遏制的話,那麼未來將會對帝國的北方安全造成重大影響。

    斟酌了片刻後,薛煥才是開口道:「就目前來看,我們和俄國的矛盾已經是到了一個臨界點,即便是我們不打算發動戰爭,但是從俄國人的舉動來看,他們也是準備著發動戰爭的!」

    這是事實,如果不準備進行戰爭,俄國人為什麼要在上述地區籌集大量的兵力!

    當然了,也有可能是俄國人也是在擔心帝國主動發起進攻,所以是籌集兵力用來防守。

    而不管是出於什麼樣的緣由,雙方在各自邊境已經陳兵十萬以上都是事實,而這一點是不能無視的。

    「鑑於俄國人的舉動,我們必須做好迎戰的準備!」這一句話,幾乎就是表明了薛煥的真實態度。

    那就是『迎戰』而不是主動發起戰爭!

    「如果俄國人有足夠的自知之明,並保持克制的話,那我們也沒有必要大動干戈,犧牲帝國未來數年的國內發展主動發起戰爭,如果俄國人當真以為是他們可以通過軍事行動來奪取屬於帝國的利益。那麼我們就必須給予迎頭痛擊!」

    薛煥繼續道:「此外,在中亞浩罕省那邊,我們應當繼續保持目前的態勢,必要時候採取果斷的措施來守護帝國領土!」

    「另外。我認為要想徹底解決北方的安全問題,核心並不在於現在進行一場我們難以維持的大規模戰爭,而在於解決運輸問題。試想,如果帝國的鐵路能夠直抵黑龍江省、烏台省還有新疆省,那麼現在困擾我們的一切問題都不會是問題。如果有了鐵路這種便捷的運輸渠道,我們隨時都能夠向上述地方增援大量兵力,並讓駐防部隊得到充足的補給。如此一來,不管以後是否和俄國人發生戰爭,那麼帝國軍隊都能夠立足於不敗之地!」

    聽到薛煥的話題從對俄作戰轉移到了鐵路建設上,讓周圍人有所不解。

    自從帝國前幾年大規模建設鐵路開始,歸功於林哲的大力推行以及宣傳,現在帝國的上層基本上已經是認識到了鐵路的便捷性。

    尤其是現在寧滬鐵路即將完工,預計見面秋天就會正式通車,這讓帝國無數官員們對鐵路抱有極大的希望。

    普通文官官員們自然是希望能夠借助鐵路帶動國內經濟發展。而軍方軍方那邊也是覺得如果有鐵路的話,那麼未來調兵遣將就會更加快速和辯解。

    但是誰都知道鐵路好處的情況下,為什麼薛煥還特地說起鐵路呢!

    當眾人疑惑的時候,薛煥此時看向了林哲,並道:「以臣愚見,目前並不是和俄國進行大規模決戰的時機,目前而言,保持在北方地區的必要軍事威脅,並不斷的遏制俄國人的擴張野心就已經足夠,而真正解決俄國人威脅的時候。應當是在帝國修成抵達上述三地鐵路之時!」

    他這話剛落下,旁邊的施清瑄就是道:「這要等到什麼時候去,修建鐵路是千難萬難,在國內最為繁華。同時地形平緩的江南地區修建一條寧滬鐵路尚且要好幾年,如果要修築到北方,甚至到新疆的鐵路,怕是至少需要二三十年的時間了!」

    對此薛煥道:「要想解決北方邊患,是一項長期工作,難不成你們軍方有把握在短暫兩三年內就通過軍事行動擊潰俄國人?」

    聽到薛煥這麼說。施清瑄雖然想要張口反駁,但是也知道自己不能瞎說,頭頂上的陛下可不是什麼白痴皇帝,他可是一手建立中華軍的皇帝,對軍事問題可是清楚的很。

    目前軍方根本就沒有足夠的能力,或者說沒有足夠的後勤補給能力來維持帝國陸軍徹底擊潰俄國。

    即便是在外興安嶺或者烏台、中亞等地區戰勝了一次兩次俄國人,但是這也影響不了大局,因為俄國和帝國一樣,都是幅員遼闊的國家,短時間內損失幾萬兵力,丟失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根本就不算什麼。

    到時候繼續打下去的話,很有可能雙方就會陷入一場拉鋸戰,到時候誰也贏不了,最終活生生的被拖死。

    這種情況誰最高興?

    英國人!

    群臣討論的時候,林哲和以往的御前會議一樣,基本上都是不主動開口,只是聽著手下大臣們的討論。

    而到了他開口的時候,那基本上就已經是到了做出決定的時候!

    「和俄國人的矛盾,暫時還是以保持克製為要,不過軍方也要做好一切準備,要有能力應對一切挑戰,確保帝國利益不失!」林哲還是同意了薛煥的意見,現在對於帝國來說,沒有什麼比發展工業更加重要了,只要完成工業革命,那麼帝國才能夠崛起。

    而發展工業的過程是絕對不能夠被外界影響到的。

    如今北方局勢雖然看似危險,但實際上並沒有軍方描述的那麼誇張。

    為什麼?

    因為帝國縱然難以在北方以及中亞等方向集結大量兵力,後期補給跟不上來,但是俄國人自己也好不到那裡去,大家都是半斤八兩,要想真正的通過戰爭來擊敗對方,那基本上是不太可能的事。

    而不發生全面的大規模戰爭,那麼目前的這種所謂的危險局勢就不危險,至於些許的武裝衝突,那麼幾千人之間的中小規模戰爭根本就算不了什麼。

    帝國自從餘姚縣勇營時代開始就一直在打仗,哪怕是帝國成立,並統一中國之後,中華軍也沒有停止戰爭,依舊還在持續小規模的戰爭。

    各類的軍事行動每年都會有!

    戰爭,對於十九世紀而言是常態,並不算什麼稀奇事。

    當林哲做出了做好準備,但是保持克制的決定,也就代表著整個帝國做出了相應的決定。

    最先動作的是外務部,他們向俄國駐上海領事館首先發起了強烈的抗議,抗議俄國人擅自挑起了中俄兩國在中亞方向的衝突云云。

    俄國人自然也是相應的發來抗議。

    於是乎,雙方的外交人員就是開始了新一輪的扯皮。

    而軍事部署方面,軍方認為目前派遣到中亞方向的部隊數量已經不算少,三萬五千人的武裝部隊對於帝國的後勤維持能力而言,已經是差不多到了極限,再多的話,帝國兵力倒是有,但是送上去也養不活,還不如不送了。

    同時,在浩罕省那邊,軍方依舊保持了高壓態勢。

    在八月份對浩罕城外的俄軍發動了一次反攻,殲敵約三百人,俄軍看見已經沒有拿下浩罕城的希望,而一直待在浩罕城外也不是辦法,所以很乾脆的退回了塔什干,同時構築防線防備中華軍的進攻。

    中華軍方面雖然說是整體上保持克制,但是帝國也要求軍方保證在中亞地區的利益,為了威脅俄國人,駐防新疆伊犁方向的中華軍在八月中旬針對俄軍的兩大據點之一的科帕爾進行了試探性的進攻。

    不過俄國人在科帕爾的防備甚為嚴密,中華軍並沒得到突破的機會。

    隨後前線的中華軍不甘心,又是嘗試派遣了一支六千多人部隊襲擊維爾內,此戰戰果倒是不小,擊斃擊傷了至少五百多名俄軍士兵,不過俄軍很快就派了一支五千多人的部隊增援維爾內,所以後來也是沒能打下來。

    隨後俄國人也是嘗試派兵進攻中國控制的皮什比克,但是對於這個突出的橋頭堡,中華軍是構築了大量的防禦工事,並且駐防了一整個加強團,俄國人也是沒能打下來。

    如此基本上也就宣告了從七月到八月,中華軍和俄軍在中亞方向的一系列大規模戰事都沒能取得預期效果。

    並且經過這一系列的戰事後,都受限於補給能力有限的雙方軍隊已經是沒有什麼能力繼續發動大規模進攻了,這打仗是要消耗大量物資的,一場大規模的戰役就有可能把囤積了好幾個月的物資給消耗掉。

    於是乎,在雙方吵吵鬧鬧,甚至有可能爆發全面戰爭的情況這個夏天又是重新歸於平靜。

    雙方和以往一樣,偶爾還會打一兩場中小規模的戰爭,邊境的武裝衝突不說每一天,但是每個月都會發生。

    但是也只侷限於此了。(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8
第五百零五章 鐵路通車

    北方局勢略微穩定之後,帝國的精力已經是再一次放到了國內方向,至於俄國人也是可能覺得和中國人在浩罕地區繼續進行戰爭是一件得不償失的事,現在中亞地區還有著其他地方等著他們征服呢,所以很乾脆的掉頭對布哈拉汗國以及希瓦漢國發起了進攻,試圖征服中亞三國裡剩下的這兩個國家。Π∈Π∈,.

    看家俄國人掉頭西進,中華軍也沒閒著,也是派兵搶佔並控制了浩罕靠近阿富汗、印度的南部地區,並嘗試著派遣了騎兵等機動性比較強的部隊繼續西進,陸續控制了部分原浩罕汗國的中部地區領土,搶在俄國人前頭控制了洽扎克、撒馬爾罕等重要城鎮。

    不過很可惜的是,西進兵力太少,遠遠沒有俄國人那麼多,所以在遭到當地一些土著的抵抗後,就是失去了繼續西進的能力。

    倒是俄國人一路西進殺了過去,很快就是攻佔了布哈拉。

    由此宣告了布哈拉汗國就此成為俄國人的保護國,其國土被俄國和中國算得上是平分掉了。

    中國控制了靠近浩罕省的布哈拉汗國的東部地區,而俄國人則是控制了其中部以及西部。

    歷史上,中亞三國面臨俄國的入侵,還勉強抵抗到了七十年代,但現在又加起來了一個中國,去覆滅的時間要更早一些,尤其是浩罕汗國以及布哈拉汗國的覆滅比歷史上提前了好幾年。

    不過某種程度上來說,隨著這兩個汗國的覆滅,中國和俄國在中亞方向的衝突和爭端也就告一段落了,中亞三國裡,希瓦汗國對於中國而言太遠,而且中間還有著俄國人擋道,沒有什麼機會插手,而其他的兩個汗國都已經是被俄國、中華帝國瓜分掉了。

    所以也沒有什麼可搶的了,接下來不管是中國還是俄國人,在中亞方向的重心都是消化已經佔領的果實。畢竟搶佔下來的國土如果不好好經營一番的話,是不可能徹底的融入版圖的。

    但是一旦雙方都完成了對已經佔領的地區的消化,那麼接下來中俄兩國必然會掀起更大規模的衝突,屆時就有可能爆發大規模的戰爭。

    而根據薛煥的意見就是。帝國要在未來和俄國爆發大規模戰爭之前,把通往中亞方向的鐵路給修起來。

    為此,內閣那邊是制定了一個超大規模的鐵路修築計畫。

    這份鐵路修築計畫的核心是修築一條東起沿海港口,西至新疆伊犁的東西大動脈鐵路。

    同時修築一條從南至北,然後延伸到烏台省的南北大動脈鐵路。

    第三。則是修築一條抵達黑龍江的東北鐵路。

    由於這三條鐵路除了固有的帶動經濟價值外,還有著龐大的國防作用,軍方那邊已經承諾,未來這三條鐵路的修築,尤其是鐵路線脫離了繁華地區後,延伸到邊地的路段,軍方會適當的提供部分資金以及人力上支持。

    內閣那邊既然已經是提出了這三大鐵路線規劃,那麼肯定是要把這三大鐵路線整合到全國鐵路網建設當中去的。

    為此,交通部鐵路司那邊是提交了一份初步的全國鐵路修築規劃!

    首先是東西大動脈,東西鐵路將會從江蘇海州港開始。然後經過徐州、開封、鄭州,蘭州、涼州、哈密、迪化,基本上和後世的隴海鐵路相似。

    然後是南北大動脈,南北鐵路將會從廣東的廣州為起點,然後途經湖南、湖北、進入河南、山東、直隸。

    到了直隸天津後,向北延伸一條直線,途經北平、張家口、包頭、最後直抵烏台省的庫倫。

    東北支線則是從天津繼續向東延伸,途經唐山、山海關、錦州、瀋陽、然後一直抵達黑龍江省。

    然後是西南鐵路,該鐵路計畫從浙江杭州開始,然後進入江西南昌、湖南長沙。和南北鐵路交匯後繼續向西延伸抵達貴州,在貴州分道,一部延伸進入西川重慶、成都、一部分向西南延伸進入雲南昆明。

    同時這份規劃還特地註明了,以後如果可以的話。則是修建一條昆明到越南河內的鐵路。

    又比如寧滬鐵路也會繼續向西延伸,然後沿著長江一路西進抵達武昌,連接南北鐵路。

    同時南起南京,然後向北延伸,途徑滁州、蚌埠、徐州、然後到濟南、再北上天津的第二條南北鐵路。

    這份全國規劃裡都是一些大動脈性質的鐵路,除了這些外當然還會有大量的支線鐵路。

    比如山東青島開始。然後一路向西延伸連接南北鐵路的山東支線。

    同時東部省份,尤其是江蘇、浙江這些重要省份,則是會規劃諸多的支線鐵路。

    其他地區的一些重要礦區,也會相應的修築一些支線鐵路。

    這份龐大的全國鐵路建設規劃,基本上是涵括了全國範圍,如此龐大的計畫涉及的資金可不是簡單的幾千萬或者幾個億,而是高達幾十個億的投資,建設時間可能長達三十年以上。

    因此這份計畫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一個幻想計畫,短時間內是不可能大規模施行的,尤其是一些施工難度非常高的鐵路段,比如東西鐵路西北段,比如西南鐵路的湖南到貴州、雲南、四川的部分,都是施工難度非常高的。

    因此帝國的全國鐵路規劃雖然是做出來的,但是前面執行的還是一些施工難度比較簡單,同時能夠帶來豐厚鐵路運營利潤的鐵路線。

    比如寧滬線以及向西繼續延伸的路線,在一些平原地區的鐵路線也是可以先行修築,比如南京到天津的津浦線,還有天津到湖北武昌的南北鐵路北段。

    太過遙遠的先不去說,目前帝國鐵路司和中華帝國鐵路公司預期等寧滬線修建完畢後,如果運營成功,嗯,這個成功的意思就是運營不虧本,至於盈利嘛,雖然預期會有,但是哪怕沒有盈利也無妨。

    只要鐵路運營不虧本,那麼中華帝國鐵路公司就會立即開始津浦線的修建。之前中華帝國鐵路公司已經對津浦線進行了長達兩年的前期勘察,已經是基本確定了沿途路線,現在就等著正式破土動工了。

    而萬眾矚目的寧滬線在經過漫長的施工期後,又完工施工後又是進行了將近兩個月的各種檢查和測試後。九月二十號,終於是迎來了首次全線通車的日子。

    為了彰顯自己對鐵路的重視,林哲在這一天親自為寧滬線的京師火車站舉行揭幕運營儀式,並會在後續試乘寧滬線的第一趟正式運營的客運列車。

    當林哲攜帶著多名皇室成員抵達火車站台的時候,看到站台上已經是停著一輛嶄新的蒸汽火車。

    「這種火車被稱之為二型客車。從火車車頭到車廂,都是由我們鐵路公司自行製造,其中火車頭的蒸汽機採用的是林德機械公司的產品,提供的動力並不會比進口產品差多少,我們自行製造的客車以及貨車在性能和質量上已經足以滿足國內的鐵路運營需求!」

    站台上,站在林哲身後兩步的中華帝國鐵路公司總經理馬龔文小心翼翼,但同時還帶著一絲自豪的語氣向林哲介紹著:「我們此前在徐州鐵路還有株萍鐵路、唐津鐵路已經是先後運行過我們自行製造的火車,其中的貨運型號已經是先後改進三次,客運型號的火車也是改良了一次。

    目前我們的二型客車在速度上還有安全性上已經不亞於當年我們從英國進口的那一批列車!」

    雖然說著自豪,但是馬龔文還是沒有完整的說明了自造火車的一些優劣勢。優勢嘛是顯而易見的,純自造的火車比進口便宜多了,價格上至少可以便宜百分之三十以上,而且這還是帝國鐵路公司下屬子公司的產品,基本上就是左手倒右手,綜合上來看,採用自造的火車在成本比進口要少一半以上。

    不過缺點也有,一個就是速度和安全性,雖然這兩項和早年進口的英國火車已經差不多了,但是早年進口的英國火車本來就是人家的二手貨。說起來都是五十年代初期的水平了,而現在都是1864年了,各國的的新式火車在技術上肯定要進步不少。

    除了性能有所差距外,運營成本也是有著較大的缺點。由於火車頭採用的國產蒸汽機效率比較低,這後續使用的煤炭肯定要更多。

    而且這火車對於帝國來說還是新玩具,平時的故障率肯定低不到那裡去,到時候維修起來也是麻煩事。

    如果把全壽命成本算進去的話,其實採用自造的火車比直接用進口的火車還要更貴一些。

    但有時候用什麼東西斌不是單純的利潤問題,還會被其他問題影響到。

    這就好比帝國海軍一直堅持採用國產的艦載蒸汽機動力一樣。他們不是不知道林德機械公司的蒸汽機動力不如進口貨,而且價格還很貴,但是海軍依舊這麼做,這主要目的還是為了扶持國內的蒸汽機發展。

    反正對於帝國海軍來說,多浪費點錢並不算什麼,動力小一些就小一些,只要能夠扶持國內的蒸汽機產業發展起來,以後還怕沒有好蒸汽機用?

    如果不扶持一直進口的話,以後還不得受制於人啊,萬一某一天英法等國不向帝國出口艦載蒸汽機了,那麼帝國海軍還要不要造軍艦了?

    火車製造產業也是處於同樣的考慮,如果說仿製不出來也就算了,但是既然仿製了出來,而且勉強還能用那麼就用國產的唄。

    未來中國的鐵路市場那麼大,對火車的需求是非常高的,有了充足的訂單和利潤,不愁火車製造業發展不起來。

    看著這輛還散發著油漆的光澤,渾身都充滿了蒸汽朋克的猙獰氣息的火車,林哲也是大感興趣,前後兩輩子,他還是頭一次坐蒸汽火車了。

    待馬龔文介紹完畢後,他就是率先登上了火車。(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8
第五百零六章 寧滬線試運營

    和林哲同樣充滿興趣和好奇的還有他身後的一眾皇室成員以及諸多大臣們。¥℉。¥℉

    之所以帶著皇室成員一起來參加這個通車儀式,是因為林哲考慮到帶著自己的家庭成員一起參加,能夠在政治上更加體現自己以及皇室對鐵路發展的支持。

    另外他的嬪妃以及子女們長年累月待在深宮之中,雖然皇宮也足夠大,但不客氣的說就是一座佔地面積大一些,吃喝待遇好一些的監獄而已,平日是很少有機會能夠外出的。

    諸多嬪妃裡,也就只有方德嬪才能夠偶爾跟著林哲一起外出,甚至年初的時候還能夠跟著林哲一起外出巡視數月,而這情況可是被後宮的裡的嬪妃羨慕嫉妒恨,就連皇后陳靜都是婉轉的表示,自己很久沒有出宮玩過了。

    此外他的幾個女兒也是從小待在宮中,都是小屁孩正是貪玩的時候。

    所以他乾脆一股腦的全都帶了出來,皇后加上九嬪,然後七個女兒,此外太后林老太太也是來湊了個熱鬧。

    這基本上就是全家旅遊的模式!

    倒是近期讓林哲非常著迷的齊琳沒來,原因無他,她的身份有些尷尬,毫無疑問她是皇帝的女人,但是她卻是一直非常抗拒進入宮中生活,甚至連林哲要封她為妃都是被拒絕。

    這是一個依舊嚮往著自由,而且個性相當獨特的女人,雖然時常入宮,但是卻依舊自己住在外面。

    她父親齊瑄雲得知這個情況後,也是時常嘆氣,都不知道該說女兒的這種行為是好還是壞了。

    好處是,如果齊琳真的入宮為妃,那麼對於齊瑄雲的仕途而言毫無疑問是重大的打擊,一旦齊琳入宮為妃,他就是正式在冊的外戚,而帝國政壇對外戚的防備幾乎是全方面的,除了之前皇后陳靜的舅舅畢余同算是一個例外外。其他外戚根本就沒有一個跨過了省級官員的門檻。

    哪怕是生下二皇子的安莊嬪的父親安怒平,雖然他是靠著自身的出色政績一步一步爬到副省級道員這一級別的,而後續幾年他的政績依舊頗為出色,但是他這幾年卻是一直原地踏步。

    如果他不是安莊嬪的父親。頭頂上沒有一個外戚的帽子,現在的他最少也是一個省級布政使了,再幹幾年說不準就是一省巡撫。

    組織部的那些官員彷彿是把他忘記了一樣,他已經是在副省級的道員職務上做了足足五年,已經換過了兩任道員。卻是半點陞遷的跡象都沒有。

    不用說大家都知道,這已經是政壇上的潛規則了,為了避免出現第二個畢余同,他安怒平這輩子根本就不可能跨過省級官員這道門檻,不管他的政績有多出色。

    同樣的情況也適用於其他外戚身上,如果說齊琳入宮為妃,那麼齊瑄雲的心情將會極其複雜,一方面是如果齊琳入宮為妃後,那麼齊瑄雲肯定會獲得爵位,哪怕是最低等的男爵也是爵位。

    後續如果齊琳生下皇子。那麼齊家的榮華富貴基本上就可以獲得保障,萬一真走了大運,齊琳所生的皇子日後登基為帝,那麼齊家的榮華富貴就可以頂天了。

    但是這也是有著代價的,代價就是他齊瑄雲這輩子不可能在仕途上更進一步,別說是擔任一省巡撫主政一方,或是進入內閣,就算是布政使也和他無緣了。

    齊瑄雲煩惱這些,而齊琳則是不願意被後宮生活所約束,所以她一直堅持不入宮居住。

    而這一次的活動乃是公開的政治活動。得以參加的都是正式的皇室成員,所以身份尷尬的齊琳是不可能出現在這個場合裡的。

    皇室這一大家子陸續上了專門預備的火車車廂,這還沒上火車呢,被各自的母親牽著的幾個小屁孩就是睜大了眼睛。用著無比好奇的目光打量著火車內外。

    年紀最大,同時從小到大性子都很野的林芝璇,即淑純公主一蹦一跳,很快就是帶著幾個弟妹圍著火車打轉。

    說著一些嚇人的話,說這是吃人的大蛇,等下要把他們一口一口吃掉。嚇得幾個年紀更小的弟妹哇哇大叫,只有六歲,而且一直性子都比較柔弱的皇三女芝疑更是被嚇得不敢上火車了,在她母后陳靜拉著她上火車的時候,直接哇哇大哭了起來。

    這帶著一大家子外出,總是會出現這些亂七八糟的事,不過林哲的心情卻是沒有被影響到,反而還覺得挺好的,這才有一家人出來玩的感覺嘛。

    此時的他隨著馬龔文以及另外幾個人前往火車頭,親自登上了火車頭的操控式,還嘗試著親自用鏟了一鏟子煤炭投向煤炭燃燒室。

    如此作秀一番後,他才是登上後頭的車廂!

    這一列試運營列車的車廂並不少,除去火車頭外還有六節客輪車廂,前面四節是隨行的護衛以及大臣們座,而後面兩節則是皇室專用車廂。

    之所皇室的車廂在最後頭,那是因為現在的火車都是燒煤的,而燒煤的過程中會散發出來諸多的煤灰甚至煙塵,此外還有一個噪音問題,大功率的蒸汽機在運行過程中都是隆隆作響的,因此這個時候裡的火車裡的頭等車廂都是在最後頭。

    實際上這一趟火車裡的六節車廂,都是帝國鐵路公司專門製造,裝飾上甚為豪華,最初的定位就是充當皇室專列。

    隨著大家陸續上了火車,這火車也就是緩慢開動了起來。

    隨著煤炭的不斷投入,蒸汽機裡的水壓不斷升高,火車的速度也是越來越快,從一開始比人步行還要緩慢的速度逐漸提升到時速五公里,十公里,然後十五公里,一直提速到了二十公里後就是穩定運行了起來。

    原本按照現在的技術能力以及當初的設計規劃,其實速度還可以再提高一些,畢竟帝國鐵路公司的火車雖然技術上和英國還有所差距,但是這主要是一些維護可靠性等問題,而其中比較關鍵的火車頭動力上,其實差距不會太大。

    帝國鐵路公司下屬公司製造的火車頭以及車廂,基本上都是仿製品,整體上參考的是國外五十年代時期的技術水平。

    而五十年代和六十年代之間的火車技術發展並不大,近代的火車頭的設計早在三十年代就已經確定了下來,那就是史蒂文森父子設計的蒸汽機車。後續的技術進步主要是製造工藝,材料上的進步,但是蒸汽機車的整體外觀已經是基本確定了下來。

    目前帝國鐵路公司製造的客運火車,可以達到每小時四十公里以上的速度,不過由於帝國是剛開始大規模運營鐵路,各方面的經驗還不太足,所以初期的運營速度會很慢,基本上限定在三十到四十公里之間,積累了足夠多的運營經驗後,同時火車以及鐵路的安全性得到考驗之後,才會大規模提速運營。

    現在的試運營列車上搭載的是皇室一家以及大量軍政要員,帝國鐵路公司的負責人可沒膽子把速度飈上去,所以把速度限定在了每小時二十公里,這速度不管是在後世還是在現在的人看來,都是緩慢無比的。

    但是人們對此依舊充滿了興奮,軍方的施清瑄更是充滿了希望,如果軍隊乘坐火車進行機動的話,那麼人員可以得到充分休息,下車後就可以立即投入作戰,而且速度也不滿啊,即便是按照每小時三十公里計算,每一個白晝走十個小時,那麼就是三百公里啊,哪怕是途中要加水加煤,然後再打一個大大的折扣。

    但是哪怕是每天的機動距離打個對折,那也有一百五十公里啊!

    更關鍵的是,這火車它不會累啊,可以天天連續跑!

    而這是步兵徒步或者騎兵騎馬都是無法超越。

    徒步步兵的話,長途行軍的時候每天的行軍距離也就二十公里到三十公里之間,近代單騎的騎兵也好不到那裡去,甚至長途行軍的速度還不如徒步步兵,能夠在長途行軍裡佔據優勢的,也就只有古代的遊牧騎兵了,可人家那都不算是行軍,而是趕這一大堆的馬群徒遷。

    如果是短距行軍的話,輕裝步兵可以強行軍五十公里左右,騎兵的話也會更遠一些,不過一天走下來都得累個半死。

    火車對於軍隊的機動毫無疑問是具有重大的戰略作用的。

    對於火車軍方如此看重,而那些文官們還要更加看重。

    在他們看來,一旦火車大規模運營,那麼就可以把一些交通不便的地方裡的產品運出來,同時那些工業產品就可以沿著鐵路線不斷深入內陸市場,進而帶動全國的經濟發展。

    要想富先修路,這一句話不僅僅在後世有效,在十九世紀裡同樣有效,甚至作用更加明顯。

    其他的長途鐵路沒有修成,暫時不去說,只說這寧滬鐵路,這條鐵路修成後,將會連接南京這個政治中心和上海這個工業、經濟中心,同時沿途的鎮江、常州等府縣也是傳統的江南魚米之鄉。

    這將會給沿途的百姓出行,貨物運輸帶來極大的便利。

    如果說寧滬鐵路的旁邊就是長江,其巨大的作用一時間還不能夠體現的話,那麼如果是把津浦鐵路修建完畢,那麼將會給沿途的地區的經濟發展帶來龐大的好處。

    看到了鐵路的巨大前景後,帝國方面上下很快就是開始了新鐵路的修築計畫!(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8
第五百零七章 津浦線開建

    九月二十號,帝國的第一條長途鐵路寧滬線開始正式運營,雖然鐵路是一個純新鮮的事務,但是一經出現依舊吸引了大量的旅客乘坐。↗,

    九月二十號到十月二十號,也就是寧滬線正式運營的第一個月裡,帝國鐵路公司驚人的發現,拋開了運營成本外,寧滬線竟然是創造了高達十萬元的淨利潤。

    要知道這還是第一個月的正式運營啊,民眾的認知和接受度還比較低,同時前期運營的成本也比較高,然而就是這樣也依舊產生了高達十萬圓的淨利潤。

    這樣豈不是說一年下來淨利潤能夠超過百萬之巨?而後續等寧滬線的運營進入成熟期後,運營成本還會進一步下降,同時旅客以及貨運的數量還會進一步增加,到時候利潤可就更多了。

    這樣算下來,恐怕當初投資寧滬線的千萬投資,怕是不用當初預計的十五年就能夠收回,有可能是十年,甚至有可能是七八年就能夠收回投資。

    儘管這個七八年和十年的時間對於普通投資而言已經是非常漫長的時間了,但是對於動輒上千萬的鐵路投資而言,十年時間算不了什麼,十五年甚至二十年才能收回投資也不算什麼。

    如果能夠在十年內收回投資並把貸款還完,那麼十年後寧滬線每年就能夠給帝國鐵路公司帶來上百萬的純利潤。

    寧滬線的龐大利潤收入瞬間就是引爆了國內資本的投資熱情,其中最為明顯的就是津浦線了。

    已經進行了前期勘測,就等著正式動工的津浦線在十月初正式動工,同時寧滬線的延長線也是會繼續施工,短期內延伸到當涂,後續計畫延伸到九江,再分支線南下南昌、西進武昌,不過這涉及到了要橫跨潘陽湖,這對於帝國目前的橋樑設計以及施工能力而言是非常大的挑戰。而且目前帝國用於鐵路投資的資金也是有限,大頭將會被用於津浦線上。所以寧滬線一直延伸到九江的計畫雖然也會展開前期計畫,但是距離實際施工還會有一段時間。

    因此目前寧滬線的支線前期主要是延長到當涂,這樣就可以溝通當涂這個鋼鐵基地和上海這用鋼大型工業城市的陸地交通,而不用和以往一樣只能依賴水運。

    相對來說。更為重要的還是津浦線的修築,津浦線沿途都是東部平原地形,雖然要橫跨黃河,不過只要捨得花錢也不是不可能建起來,受限於國內的橋樑設計以及施工能力有限。帝國鐵路公司是準備面向全球進行招標,津浦線項目剛確定下來,就已經是向全球十餘家具備超大型橋樑設計以及施工能力的企業發起了招標電報。

    整個津浦線的投資金額高達四千萬圓,這些巨資將會被用於鐵路以及沿途車站等配套設施的施工,徵用鐵路沿途土地所需的賠償款,購入未來運營用的火車頭以及車廂等。

    除了黃河大橋需要外聘國外的企業進行設計和施工外,其餘路段的鐵路施工和設計都由帝國鐵路公司一手包辦。

    資金主要來源於貸款以及民間籌資!

    一開始帝國鐵路公司可是沒指望過能夠從其他渠道獲得多少資金,他們是打算著依舊靠皇家銀行提供貸款來進行鐵路修築。

    為此,皇家銀行也是準備提供津浦線修築所需要的資金。

    但是寧滬線的龐大收益,瞬間就是引導了國內資本的投資熱情。雖然說在如今的帝國只要敢投資進行工商業,那麼十有八`九都是賺的,但是這只是說實業投資,而且也非常考驗企業家的經營能力。

    而這說的乃是資本投資,目前國內的龐大資本市場裡,主要是投入生絲、紡織等輕工產業居多,但是隨著國內工商業經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民間資本開始流向市場。

    雖然這個時代的中國官府不算有錢,但是民間的資金卻是非常多的,每年大量流入國內的白銀很多都是在民間沉澱了下來。而最近這些年這些資金開始重新流動起來,並逐步進入資本市場。

    甚至一定程度上遭到了通貨膨脹。

    更多的資金進入資本市場,也就代筆著這些資金需要尋找更多的投資方向!

    恩,投資還必須獲得穩定的利潤收益!

    而現在。國內掀起的鐵路潮就是成為了這些新興資本的一個選擇!

    可惜的是如今帝國並沒有允許民間資本直接進行鐵路建設,目前全國範圍內的鐵路修築以及運營業務都是由帝國鐵路公司壟斷。

    畢竟林哲也知道,未來鐵路國有化是全球範圍內的大趨勢,現在讓民間資本摻和進來,等到以後還是要進行國有化的,還不如一開始就直接國有化呢。

    不過民間資本雖然無法直接投資修建鐵路或者入股鐵路公司。但是他們卻是可以購買帝國鐵路公司發行的鐵路建設債券啊,這些債券的利息雖然不算太高,但是也不存款利息高一些,而且風險極小。

    如果是五年期甚至十年期的長期債券,那麼年利率並不會少到那裡去,基本上比國債還有略高一些。

    畢竟能夠掏出大量資金購買鐵路建設債卷的,都是一些資本機構,錢莊,銀行,甚至是一些公司之類的,他們的資金數量比較大,少則數萬,多的話就是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而數量一多的話,能夠有四五個點的年利率收入就已經不錯了,如果有七八個點的話,他們就會搶去扔錢過來。

    別看才那麼幾個點,投入一萬圓的話,一年的例子不過幾百圓,但如果是一千萬呢?那麼可就是幾十萬了。

    此外大額資金的投資其實對風險控制更為嚴格,有時候寧願少一些收益,但是也必須保證本金的安全。

    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大型資本喜歡購買各類債券甚至國債的原因。

    如今民間資本市場上對鐵路建設債卷比較追捧,所以帝國鐵路公司乾脆就是順勢提高了建設債券的發行規模。

    首期就是五百萬之巨,而這五百萬的債券剛出來呢,就是被各大金融機構搶購一空,很多人甚至聽都沒聽說過這個鐵路建設債券,但是人家就已經賣光了。

    這一批建設債券再加上皇家銀行提供的五百萬貸款,一共一千萬圓的資金就成為了津浦線的啟動資金。

    原本計畫貸款資金以皇家銀行為主,他們將會提供了高達兩千五百萬圓的貸款,另外國內的其他多家民資銀行,同時一些外資銀行也有參與提供貸款,總共貸款三千萬圓,另外還會向社會公開籌集資金大約一千萬圓。

    當然了,這一批高達五千萬圓的巨款是不可能一次性就到位的,帝國鐵路公司預計津浦線的修築時間可能長達五年,最快也得四年以上,因此這些資金也是分批撥款。

    不過現在發行建設債券的情況比較喜人,所以帝國鐵路公司那邊也是會適當降低貸款的數量,並加大建設債券的發行。

    按照改動後的計畫,帝國鐵路公司將會皇家銀行以及其他部分外資,民資銀行一共借款兩千萬圓。

    而剩下的兩千萬圓則是會通過發行建設債券的模式進行籌集。

    為了加強建設債券以及貸款的信用保障,鐵路公司將會用現有的京滬線、株萍鐵路,唐山鐵路的運營收益作為抵押,這主要是為了保證津浦線在建成通車錢的本息償還能力。

    人家資本可不管你津浦線什麼時候通車,他的本息償還是從第一年就開始的。

    啟動資金到位後,由於龐大的資金代表著的就是每年龐大的利息支出,所以帝國鐵路公司半刻都不敢耽擱,爭取儘早的建成並通車。

    當年的寧滬線建設,創造了帝國成立以來的最大投資,而現在的津浦線更是把這個投資記錄刷新了四倍以上,高達四千萬的投資,這個數字幾乎達到了1864年財政收入的百分之十。

    要知道1864年裡,帝國的財政預算收入也不過四億圓罷了。

    但是修一條鐵路就得花四千萬,由此可見如果是直接動用政府財政來修鐵路的話,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

    為了加快施工速度,帝國鐵路公司同時在多個地方同時修築,分別是從天津開始向南,南京開始向北,同時在徐州、濟南等中間沿途站點同時進行施工。

    如果不是同個地方同時施工的話,估計工期會大大延長,到時候五年就修不完了,而長時間不完工並投入運營的話,僅僅是那四千萬的貸款以及債券的利息就會直接拖垮整個帝國鐵路公司。

    馬龔文等帝國鐵路公司的一群高管們自然不會允許發生這種事,所以津浦線剛開始動工呢,就是多點同時動工。

    第一個月就有超過上萬名工人在各段沿線上進行施工!

    1864年,對於帝國的鐵路發展而言,毫無疑問是值得紀念的年份,這一年寧滬線通車,津浦線正式開建,代表著帝國經過了早期的礦區小鐵路的試探發展後,正式進行了大規模的發展期。

    這一年不僅僅對於鐵路自身有著重大的意義,同時對於帝國經濟發展也有著重大的積極意義。(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8
第五百零八章 林成庭的野望

    南京碼頭,一個穿著西服的中年男子走下蒸汽客輪,然後踏上了木棧橋,和其他的旅客們一起踏上南京的土地。…≦。…≦

    這名男子並沒有在碼頭停留多久,而是很快就是在碼頭上坐了一輛雙輪馬車,然後向城內而去。

    約莫半個小時後,此人就是出現在一棟兩層磚石小樓面前,而這座小樓和旁邊的樓房有些不同,這棟小樓面前懸掛著一面小旗,這面旗幟花紋有些繁雜,普通人第一眼看上去定然是不知道是什麼旗幟的,但如果是熟知緬甸局勢的人肯定就會看得出來,這面旗幟乃是林成庭建立的緬甸寧王朝的國旗、軍旗。

    在這旗幟下,掛著一塊不起眼,但是字跡卻是極為清晰的招牌,上書:「大寧機械公司駐南京辦事處!」

    這招牌上的後面幾個字自然是讓人一眼就能夠看懂的,而何謂大寧?這便是林成庭建立的緬甸大寧王朝了的國號了。

    林成庭建立的大寧王朝沒有向帝國稱臣納貢,也沒有得到帝國的正式承認,由於大寧王朝帝國的屬國,同時這個大寧王朝有和帝國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帝國之前為了顧忌英國人的抗議,雖然暗地裡支持林成庭,但是一直沒有在正式外交關係上接受大寧王朝有接納林成庭的稱臣,也沒有建立正式的外交關係。

    不過大寧王朝上和帝國關係密切,這來往外務自然是不少的,由於沒有正式的外交關係,因此就借用了商業公司的辦事處來充當實際上的外交領事機構。

    而所謂的大寧機械公司,實際上就是林成庭成立專門用來向中國進口各類武器的貿易皮包公司。

    只見這中年男子進入了辦事處後,徑直上了二樓!

    約莫兩個小時後,他才是重新出來,不過這一次出來的不止是他,還有另外兩個男子。

    這一行三人出了門後,坐上馬車直接前往帝國外務部大樓。

    中午時分,他們就是見到了帝國外務部亞洲司的司長。而後不久他們又是在亞洲司的司長陪同下,約見了帝國外務部藩屬司的司長等要員。

    這幾人在外務部的會議室內商談了一會後,又見外務部協辦大臣,並兼任負責歐洲相關事務韓慶升匆匆趕來。

    一時間。外務部裡的官員們都是察覺到了空氣裡似乎有一些不同尋常的味道。

    下午三點,外務部大臣宋關前和外務部協辦大臣韓慶升就是聯袂入宮,並親自覲見了林哲!

    而當林哲聽罷他們的話後,不由得面露沉思之色!

    這一次宋關前和韓慶升一起來緊急覲見,匯報了一件關於林成庭的大事。

    那就是林成庭打算和英國人議和了!

    「他們那邊的說法是。他們已經和英國人進行了多年戰爭,雖然在戰爭裡控衛了國土,大事也沒有能力扭轉目前的局勢進軍下緬甸,同時多年的戰爭已經是讓他們控制的北緬甸千瘡百孔,他們急需把這場戰場結束掉,然後恢復民生建設!」

    「此外他們也已經和英國人進行了多次談判,但是英國人卻是要價太高,林成庭無法接受,所以這才找上我們,要讓我們進行周旋進行調停!」

    林哲聽罷宋關前的話後。眉頭不由的皺了起來,緬甸人的死活?他不關心,他關心的是林成庭是被打怕了,現在想要結束戰爭,而這對於帝國而言並不算什麼好事。

    林哲還指望著林成庭能夠在緬甸把戰爭繼續下去,從而拖住英國人呢。

    不過林哲也清楚,以目前帝國的影響力,不可能真正的影響林成庭的決定,人家林成庭又不是傻子,怎麼可能為了帝國分散英國人的注意力。就把這場注定是沒有勝利希望的戰爭繼續下去?

    沉思了會後,他道:「他們現在談的條件是怎麼樣的?」

    「英國人要求寧王朝全面開放和英國人的貿易,同時接受英國人的軍事駐紮、保護,並賠款一百萬英鎊!」

    林哲聽罷一笑:這英國人倒是好胃口。戰爭都無法獲得的東西竟然想要通過談判桌獲得!」

    就算是林成庭想要答應英國人的條件,那麼帝國也是絕對無法接受英國人把勢力染指到整個緬甸,同時還在上緬甸駐軍,隨時都能夠威脅帝國的雲南地區的。

    如果林成庭真答應了,那麼恐怕帝國就會立即出兵大寧王國,先把林成庭滅掉。再把英國人擋在上緬甸之外。

    更別說林哲一直還奢望著能夠建設一條雲南到緬甸沿海的鐵路線,從而為帝國西南部地區獲得印度洋的出海口。

    所以不管情況如何,帝國都是無法忍受英國人徹底控制上緬甸的!

    「那林成庭那邊呢?他們是怎麼想的?」林哲繼續問道。

    「林成庭那邊自然是不願意淪為傀儡的,更加不想賠款的,他們現在還欠著我們差不多兩百萬圓呢,再賠上百萬英鎊的賠款,林成庭把整個緬甸搜刮乾淨了都拿不出來!所以林成庭那邊的意思是,是想要保持現狀議和:不賠款,不割土,不駐兵。」宋關前繼續道:「他這意思就是單純的結束戰爭,但是不改變現狀!」

    林哲這麼一聽,倒是不由得佩服起林成庭來,這人的態度倒是比古往今來大部分君主都要來的強硬啊,而且這膽子也不小。

    要知道林成庭面對的可不是什麼小國,而是當代的世界老大英國啊,和英國人打了戰爭後,竟然還能夠做到不賠款不割土不駐兵,這等本事一般人可沒有。

    不過仔細想想也就理解了,人家林成庭也不是沒有底氣的。

    這幾年裡他和英國人的戰爭斷斷續續,雖然也經常吃敗仗,但是卻一直保持著整體局勢,英國人已經是累計投入了近萬兵力,據說已經是累計死傷兩三千人了,然而這樣還是沒能拿下林成庭,甚至連林成庭的主力部隊都沒能擊潰。

    由此可見,除非英國人真的下定了決定,然後再抽調好幾萬兵力過來。要不然的話是別指望能夠徹底擊敗林成庭了。

    然而英國人能夠下這樣的決心嗎?不太可能,前面幾年在緬甸進行的戰爭就已經是讓英國國內掀起一片反對之聲。

    這上緬甸有什麼?不毛之地,啥都沒有,如果隨便派兵就能夠攻佔。那麼大英帝國自然是不嫌殖民地多的,但這上緬甸不好打啊,現在都已經死傷兩三千人了,如果要打下來的話,豈不是得死傷上萬人?這費那麼大的精力打下來值得嗎?

    經濟上的價值幾乎是沒有。而外交政治利益?不外乎就是能夠從雲南威脅中華帝國而已,但是這些東西對於英國國會的那些議員來說算個屁啊。

    威脅中華帝國?甚至打算和中華帝國進行戰爭?為什麼?難道是嫌棄英國和中華帝國的貿易利潤太刺眼?

    要知道中華帝國的第一大貿易國不是英國,也不是法國或者普魯士,更不是俄國,而是英國啊!

    中華帝國早些年有一半以上的進出口貿易額都是同英國進行的,近幾年雖然大力開闊了其他市場,英國佔據的比例有些降低,但是帝國和英國的貿易額依舊佔據了帝國總進出口貿易額的百分之三十五以上。

    這明明不用戰爭就已經有大量利潤了,為什麼還要進行戰爭?

    那些背後站著參與東方貿易的商人們的議員們,是絕對不會允許發生這種事的。

    正如帝國在和英國人的交往中都保持了比較大的克制一樣。其實英國人也不願意平白無故和帝國發生衝突從而引起戰爭。

    甚至這幾年帝國和英國的合作還不少,比如在對美軍械出口上,中英兩國雖然彼此是競爭對手,但同時也是合作者,中國大量出口美國的武器,基本清一色都是通過英國人的商船運輸過去的。

    和英國人佬一樣,為了讓美國的內戰持續下去,帝國和英國的對美軍械貿易始終是採取平衡措施,給北方政府出售了一萬支步槍,那麼肯定就會向南方聯邦出售同樣的步槍。

    這從北方政府軍和南方聯邦軍使用的武器都是相同武器就可以看得出來了。過去幾年裡,英國和中國一直努力的維持美國南北雙方的的平衡。

    只是這種努力的效果不大而已,美國北方政府擁有的優勢太大,美國南方聯邦根本就抵擋不住北方軍的攻勢。

    除了對美軍售進行合作外。這兩年帝國和英國在日`本問題上也是保持了相同步調,甚至是組建了聯軍直接干涉日`本內戰。

    這一系列的合作,也是讓帝國和英國人的外交關係得到了極大的緩和!

    為了釋放善意,帝國已經是很久沒有把香港問題拿出來扯皮,而作為對應,英國人也是不在堅持西藏的獨立地位了。

    因此儘管帝國和英國在多個方面依舊存在著矛盾和衝突。但是雙方都是努力保持克制,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是不會打破這種表面和平的。

    英國和帝國的關係也是直接反應到了緬甸戰爭中來,英國人如果要擴大在緬甸的戰爭規模,那麼就不得不考慮帝國的反應。

    同樣的,如果帝國想要直接向林成庭派遣軍事教官,甚至派遣志願軍部隊的話,那麼就不得不考慮英國人的強烈反對了。

    作為被英國和帝國夾在中間的林成庭,他並不是什麼笨蛋,也許以前他的目光只侷限在國內的話,那麼和英國人打了這好幾年的仗,他的目光也是擴大了,關注全球局勢不敢說,但是至少對東南亞這一片的局勢是看的非常透徹的。

    在這片地方,英國、法國和中華帝國的爭鬥才是本質,而他不過是夾在中間的一個棋子而已,但是這不能說棋子就不能為自己謀取利益了。

    現在,他就是希望在帝國和英國的爭鬥之中,為自己的大寧王朝爭取最大的利益!(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8
第五百零九章 中英寧上海條約

    在大國之間搖擺走鋼絲,這是小國的生存之道!

    你可以罵他們是牆頭草,朝秦暮楚搖擺不定,但是他們有著自身的無奈,被大國夾在中間,很多時候不是想要怎麼樣就能夠怎麼樣的。●⌒,.

    現在的林成庭,明顯就是想要利用英國和帝國的衝突以及矛盾,從而按照他預定的方式來結束掉這場讓寧王朝已經不想繼續下去的戰爭。

    林哲知道林成庭是希望借助帝國的力量來擺脫英國的威脅,但是林哲卻是不能拒絕。

    因為帝國無法忍受英國人插手上緬甸,所以哪怕是林成庭不開口,有些是帝國都是需要去做的。

    十月下旬,帝國充當了調停人,調停英國和寧王朝之間的戰爭。

    十月二十八號,帝國、英國以及寧王朝三方的代表在上海外灘飯店舉行了首次議和談判!

    談判的過程自然是不可能多麼順利的,英國代表的態度依舊強硬,堅決要求在上緬甸駐兵,而這一點同樣是引起了寧王朝和帝國的強烈反對。

    同時,英國方面也是不知道從哪裡獲知消息,說帝國和寧王朝之間有一份秘密協議,說是要修築一條雲南到緬甸的鐵路,對此英國人是明確反對,聲稱帝國和寧王朝必須取消在雲南和緬甸之間修建鐵路的打算,不然的話這將會極大的威脅英國在下緬甸地區的利益。

    此外,對於中華帝國堅持要求緬甸是中國自古以來的屬國,寧王朝自然也是帝國的屬國,帝國擁有在緬甸地區毫無爭議的宗主權。

    這一點,寧王朝早幾年是想要成為帝國屬國了,如果成為帝國屬國的話,那麼林成庭也就不用擔心帝國會吞併寧王朝,同樣帝國也有可能派遣援兵幫助自己抵抗英國人了。

    不過寧王朝現在的想法又不同了,對於林成庭來說,最困難的幾年已經是過去了。現在的議和談判不管談的怎麼樣,但是寧王朝和英國之間的戰爭已經算是落下了帷幕,這種情況下林成庭怎麼可能甘心居於人下?

    如果不是怕引起中華帝國的不滿和反彈,他都想要直接稱帝了。也不用現在還頂著一個寧王的頭銜。

    寧王朝不願意,英國人更是強烈反對。

    所以這三方會談短時間內不可能談出結果來!

    但是就算是三方的意見和分歧再大,但是也不可能一直僵持下去,談判總歸是有結束的那一天的。

    經過三方長達半個月的扯皮後,十一月十四號。中華帝國、寧王朝、英國總算是達成了一個初步協議。

    這份三方協議的主要條款如下!

    自條約簽訂後,大英帝國和大寧王國正式結束一切軍事對抗等戰爭行為,雙方恢復和平狀態。

    中華帝國、大英帝國正式承認林成庭建立的大寧王國對上緬甸地區的統治權,同時註明,大寧王國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大英帝國、中華帝國都需要放棄對其的宗主權要求。

    同時大寧王國向大英帝國、中華帝國開放通商,允許兩國商人進入大寧王朝經商,居住等,並在大寧王國的首都建立相關領事館等機構。

    鑑於大寧王國沒有完善的司法體系,兩國的人民在大寧王國擁有領事裁判權。

    同時要求不管是那個國家想要在大寧王國投資修築鐵路。開礦等,都必須同時得到中英兩國的准許,中國和英國要在大寧王國修築鐵路也同樣需要對方的准許,不過大寧王國為發展自身經濟所需,而自行修築鐵路、開礦發展的話則不受限制。

    同時大英帝國和中華帝國在大寧王國擁有限定額的駐兵權,用以保護兩國商人,原則上各自派遣的武裝人員不得超過一千兩百人。

    同時為了緩解中英兩國的潛在矛盾,帝國承諾將會逐步減少在雲南方向的駐軍,英國也會承諾會在下緬甸地區逐漸減少部署的兵力,具體數額以及施行時間由中英兩國另行商議。

    大寧王國和大英帝國將會按照一比一的比例無償交換戰俘。鑑於英軍抓獲的俘虜數量遠遠超過寧軍抓獲的英軍數量,所以多餘部分將會有大寧王國出資五萬英鎊一次性全部贖回。

    這一份三方協議的正面條款就是高達一百多項,此外還得加上大寧王國和英國的友好通商條約,大寧王國和中華帝國的友好通商條約的諸多條款。然後還有中英兩國的緬甸事務諒解協議。

    這些加起來可是厚厚的一大疊!

    而這些條約對於三國而言都是有利有弊,對於大寧王國來說,最大的收穫就是結束了戰爭,並取得了獨立國家的地位,獲得了英國和中華帝國的正式承認。但是他們也付出了諸多東西,首先是儘管林成庭叫嚷著把戰爭進行下去也要拒絕的駐兵權。林成庭最後就是不得不唉聲嘆氣屈服了,英國和中華帝國都是取得了在大寧王國駐兵的權力,儘管只有一千兩百人,但是這已經是足夠了。

    然後還有通商、鐵路等條約,雖然說這是英國和中華帝國為了防備對方而簽訂的條約,但是毫無疑問是極大的損害了大寧王朝的利益。

    唯一幸運的是,經過大寧王國的極力爭取,總算是把海關關稅的稅率爭取到了一個比較良好的範圍,所有商品的關稅是不得超過百分之八,至於大寧王朝如果要降低海關關稅則是他們自己的事,反正不超過百分之十就行了。

    這一點比日`本。泰國等國的三四個百分點要好得多!

    對於中華帝國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保住了大寧王朝,並成功的把英國人攔在上緬甸之外,雖然說英國人還會在上緬甸駐兵,但是帝國同樣也有駐兵權,兩者相平衡之下也就沒有什麼了。

    對於英國而言,體面的結束掉這場戰爭,然後還獲得了一份用於贖戰俘的五萬英鎊賠款,並斷絕了中華帝國想要通過修築鐵路直接插手上緬甸,甚至染指下緬甸的野心。

    這一份條約對於三國而言,都是有利有弊。不能簡單的用好或者壞來形容。

    然而不管怎麼樣,持續多年的緬甸戰爭總算是結束了。

    三方初步協議確定並簽訂了後,就是很快向外界正式公佈,公佈的條約主要由『英寧友好通商條約』。『中寧友好通商條約』『中英緬甸事務諒解備忘錄』『中英寧友好協定』四份條約。

    由於四份條約是同一時間簽訂,並還是在上海外灘飯店簽訂的,所以又稱『中英寧上海條約』,『中英寧外灘條約』等。

    看著這些條約文本,林哲都不知道該說高興還是說鬱悶好。這一次緬甸這邊的解決嚴格上來說並沒能夠達到林哲的心理預期。

    至少英國人的駐兵權就是讓林哲相當不爽。

    但是他也明白,這已經是帝國能夠爭取到的最好條件了,畢竟從事實上來說,英國人並不是沒有打贏緬甸戰爭的實力,而是他們覺得能夠通過談判獲得的東西,還用大規模戰爭來取得不划算罷了

    再者,林成庭也不是任人拿捏的軟柿子,逼急他,他可真有可能徹底投降英國人,然後調轉槍口就對上帝國了。

    帝國其實和英國人一樣尷尬。雖然對這份協議不滿意,但是卻不打算直接發動大規模的戰爭來獲得更多,因為那樣劃不來。

    嚴格上說起來,得到好處最多的還是林成庭!

    儘管林成庭讓出來了諸多利益,但是卻得到了最為重要的兩樣東西:中英兩國正式承認他對上緬甸地區的統治權,第二就是戰爭的結束。

    只要結束了戰爭,那麼林成庭才能夠騰出來手了恢復民生發展經濟,這樣他的大寧王朝才有著未來可言,要不然的話只要戰爭繼續拖下去,他的大寧王朝遲早得完蛋。

    避免了覆滅危機。並且名正言順獲得了上緬甸統治權的林成庭毫無疑問是獲得了最大好處。

    罷了,既然這條約都已經簽訂了,那麼自己也是沒有必要繼續操心了,大不了以後直接撕碎這份條約。然後再來一場戰爭就是了,並沒有什麼大不了了。

    相對於緬甸那邊的事務,林哲更加關心日`本那邊的局勢!

    緬甸那邊儘管就在帝國的邊上,但是緬甸這地方就注定了無法影響帝國的大舉,哪怕是有著一個林成庭主政上緬甸,但是也不可能給帝國造成什麼威脅。

    反而是日`本這邊。其實對帝國的潛在威脅更大!

    林哲一直都是對日`本保持著極高的警惕,任何一個知道後世歷史的中國人,都是會對日`本的狼子野心抱有極大的警惕。

    所以林哲這幾年一直幹涉日`本的內部發展也就可以理解了。

    在林哲的干涉下,日`本現在已經是進入了內戰,長洲藩和薩摩藩以及部分中小大名已經和幕府進行了大規模的戰爭。

    這途中中英聯軍登陸了薩摩藩,並逼著薩摩藩簽下了城下之約,這極大的削弱了倒幕聯盟的軍事實力。

    但是這並沒有影響到幕府和長洲藩之間的戰爭,幕府的新軍在長洲藩的新軍進攻下敗像頻露。

    此時,法國人也不知道是發來什麼瘋,竟然是和長洲藩以及薩摩藩眉來眼去,絲毫不顧列強之間的默契配合,竟然向長洲藩以及薩摩藩出售了大量軍火,而這些軍火裡還有大量的後裝步槍。

    歷史上在1864年時期,幕府軍隊可是能夠擊敗長洲藩軍隊的,但是現在歷史已經截然不同,中英兩國的插手,而法國人因為越南方面和帝國的矛盾、在泰國和英國的衝突,導致他們在日`本事務上積極拆中英兩國的台。

    這一批後裝步槍出售出去,直接影響就是幕府軍隊不敵長洲藩軍隊!

    如果中英兩國不努力努力的話,估計幕府政權都得比歷史上提前好幾年倒台,這不得不說讓林哲非常意外。

    林哲就是一個歷史變數,他的出現導致了滿清的覆滅,中華帝國的崛起,大寧王國的成立,法國陷入和越南的戰爭泥潭裡,讓美國內戰裡的主力武器從米尼步槍變成了後裝步槍,並讓後裝步槍提前了好幾年在全球範圍內服役。

    日`本也是因為林哲的出現有了變動,而且這種變動還不是什麼好事,而是壞事。

    依舊使用米尼步槍的幕府新軍不敵使用了後裝步槍的長洲藩新軍,這使得了幕府政權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未完待續。)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