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歷史] 清末梟雄 作者:雨天下雨 (已完成)

 
regn13 2018-3-22 22:00:17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714 53623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9
第五百三十一章 兩敗俱傷

    下午時分,火奴魯魯港口外海的硝煙味依舊刺鼻,海面上漂浮著幾艘正在燃燒的船隻,這些船隻附近還有諸多跳海逃生的水手們。

    而此時的太原號上,郭易上校的胳膊上被紗布綁著,剛才的戰鬥中,他的座艦被一艘英國軍艦的炮彈擊中,掀起的木頭碎片擊中了他的左手。

    但是此時此刻的他卻是完全沒有感受到手中的疼痛一樣,而是繼續單手拿著望遠鏡,並看著已經逐漸遠去的三艘敵軍戰艦!

    現在的郭易上校都不知道是該高興還是該沮喪!

    在過去長達數個小時的戰鬥中,除了一開始的戰鬥還在郭易上校的指揮下進行之後,後面的戰鬥基本已經是全面亂套,各艦都是各自為戰,根本就沒有辦法執行郭易上校定下的遠距離炮擊的基本戰術。

    到最後,雙方各艦的交戰距離遠的有八九百米,而近的更是只有一兩百米左右,甚至出現過直接撞擊敵艦的情況。

    戰鬥剛開始的時候,帝國海軍夏威夷特遣艦隊雖然依靠著遠距離的精確射擊率先取得了多發命中,但是這年頭的炮彈說實話傷害都不咋地,只能是擊傷敵艦,要想徹底擊沉敵艦還是比較困難的。

    然而儘管帝國海軍先取得了開門紅,但是很快英法美三國的聯合艦隊就是在英國人的指揮下拉近了距離,而當雙方的距離拉近了後,雙方就是徹底失去了陣型,戰鬥變成了混戰。

    接下來的戰鬥郭易上校根本就無法實際指揮自己的艦隊,各艦隻能是各自為戰。

    不過哪怕是各自為戰,但是帝國海軍的各艦指揮官們依舊清晰的記得自己的優勢和劣勢所在,在戰鬥中多次拉開交戰距離。以避免敵軍火力的打擊,同時利用自己的後裝線膛艦炮的射程以及精度優勢進行遠距離打擊。

    一番混戰下來,一艘美國戰艦最先退出了戰鬥。

    這艘木製戰艦比太原號和寧波號聯手夾攻,被擊中了多枚榴彈,而這些榴彈爆炸後摧毀了它的風帆系統,並引爆了他們的火藥。進而造成爆炸和大火。

    爆炸都不算什麼,真正關鍵的是大火,這年頭的木製戰艦對大火的防禦能力是非常低下,一旦發生大火基本上就可以宣告失敗。

    開戰僅僅是一個小時不到,這艘美國戰艦就是因為火光衝天而徹底失去了戰鬥力,一開始他們還能理考蒸汽動力繼續行駛,但是很快他的蒸汽動力也是因為大火而遭到破壞,最後就如同死魚一樣漂浮在海面上,船長很快就是下了棄船的命令。大量的水手主動跳海逃生,只剩下一艘燃燒著的戰艦漂浮在海面上。

    不過帝國海軍也沒有把好運氣保持太久,很快寧波號就是被同樣命中多枚炮彈,炮彈摧毀了他們的多門主炮的炮位,並直接把風帆的桅杆給摧毀,而後又有一枚大口徑的實心球炮彈直接穿透了木甲,然後深入到船艙裡頭,直接破壞了鍋爐艙。

    而後失去了風帆和蒸汽雙重動力的寧波號又是遭到了集中攻擊。它很快就是步上了之前美艦的命運,在經過撲滅大火的努力失敗後。艦長被迫下令棄艦。

    雙方各自有一艘戰艦被打成死魚後,戰鬥依舊在繼續,而戰鬥模式依舊延續之前的戰鬥模式,雙方都是以榴彈摧毀敵艦的上層建築為主,先摧毀風帆系統以及甲板上的火炮,降低敵艦的速度以及火力。然後再集中火力給予致命一擊,或是給予敵艦人員造成大量傷亡,又或是引起敵艦的大火,又或者是大口徑實心球炮彈深入打擊敵艦的內部艙室,摧毀蒸汽機動力系統。

    等到了下午一點後。一艘英國戰艦因為撲救大火不及時,進而引導了彈藥的殉爆,這一次的殉爆威力極大,可不僅僅是摧毀內部艙室,遭到人員傷亡那麼簡單,巨大的爆炸威力直接把船體的一側炸出來了一個大口子,而後這艘一千多噸的戰艦因為進水迅速沉沒,幾十分鐘之後,這艘英國戰艦就是直接沉沒。

    下午一點四十分,帝國海軍之天津號也是發生大火,由於火勢過大,艦長一邊是救火,一邊是試圖沖攤,就此退出了戰鬥。

    等打到了下午兩點多的時候,雙方的各艦都已經是傷亡纍纍,寧波號和一艘英國戰艦已經是直接沉沒,帝國海軍的天津號已經是擱淺在沙灘上,現在正在全力救火,不過看這火勢基本上是沒辦法救回來的。

    但是那艘最先退出戰鬥的美國戰艦,雖然已經在海面上燃燒了數個小時之久,但是這艘船員已經跳海逃生,現在沒人操控或者救火的戰艦卻是一直不小不大的燃燒著,現在都還還在冒著濃煙,沒有沉沒。

    其餘各艦的情況大多也好不到那裡去,郭易上校的座艦太原號的上層建築都是彈孔,還有不少火燒過的痕跡,甲板上是鮮血橫流,人走上去都能滑到,傷員們擠滿了醫務室甚至甲板上。

    戰鬥打到現在這個地步,實際上雙方都已經失去了繼續打下去的能力,聯合艦隊方面雖然剩下三艘戰艦,而帝國海軍卻還保有兩艘戰艦,這打起來肯定也是兩敗俱傷的局面。

    而這種情況對於帝國海軍來說卻是非常有利的,對於帝國海軍而言,他們的任務是攔下聯合艦隊的進攻,守住夏威夷,哪怕是為此全部戰沉都是在所不惜的。

    然而這對於英法美三國聯合艦隊而言,他們的目標是要攻克火奴魯魯港,現在繼續打下去的話他們已經沒有足夠的能力再掩護登陸部隊進行登陸了。

    僵持到下午三點的時候,聯合艦隊的剩餘三艘軍艦開始了主動撤退,和停泊在外海的運輸艦等匯合。

    看著他們離去,郭易上校知道今天的這一關算是撐過去了!

    儘管從戰術上今天的戰鬥算得上是兩敗俱傷,大家都沒討到什麼好處,但是從戰略上來說卻是帝國海軍勝利了。

    為此,他應該是感到高興的,但是此時此刻的他卻是高興不起來。

    這一戰看上去只是戰艦之間的對決,但實際上人員的傷亡卻是非常大的。

    木製戰艦的防護能力對於當代的火炮,哪怕是前裝滑膛炮而言,防護能力都是太渣,尤其是面對當代的殺傷力和可靠性大大提高的榴彈炮,木製戰艦基本可以說是不設防的。

    一場戰鬥下來,郭易上校的座艦上的船員至少減員三分之一!

    而當傍晚時分最終的傷亡結果得出來後,更是讓郭易上校臉色難看。

    今日一戰,為帝國殉國的將士就高達一百餘人,另外有兩百多人受傷,傷亡比例之大比起陸軍最殘酷的線列作戰都要大得多。

    不過根據他們的預測,敵軍也好不到那裡去,由於敵人是主動撤退,這留下的兩艦的船員不是死亡就是後來被打撈起來當了俘虜。

    詳細的敵軍傷亡數字雖然不清楚,但是基本可以判定敵軍的傷亡至少在三百人以上,另外他們還打撈起來了大約九十人的戰俘。

    戰艦方面,擊沉了英國人一艘戰艦,美國人一艘戰艦,重傷其餘三艦。

    帝國方面,寧波號沉沒,天津號雖然沖攤,並最後把大火撲滅了,但是經過觀察後發現船體燒燬實在太嚴重,基本已經沒有修復的可能性,所以也是能算在被擊沉的行列了,不過由於是沖攤成功,這船上的艦炮以及其他物資倒是能夠拆下來繼續使用。

    其餘的兩艦同樣受到重傷!

    而這一場海戰有三個非常驚人的共同點,那就是雙方的風帆系統都陸續在戰鬥中被摧毀,戰鬥進行到一半的時候,雙方都是單純依賴蒸汽動力進行機動了。

    同時雙方的木製戰艦都無法有效防護敵人的榴彈甚至實心彈,防護能力過於脆弱,並頻繁引起大火,被擊中的時候,橫飛的木頭造成了人員的大量傷亡。

    第三就是無防護的艦炮成為了人員傷亡的重災區,往往敵軍一個榴彈炮命中一個炮位的時候,厚重的艦炮沒事,但是炮手卻是會被集體報銷。

    當晚,郭易在寫戰鬥報告的時候,著重提及了上述三個方面,並以第一線軍官的身份建議海軍高層,今後應該儘早取消已經在實戰中用處不大的風帆系統,同時應該進一步加強軍艦的防護能力,加強炮位的防護能力。

    而上述三點,也是目前帝國海軍推行全面鐵甲艦的主要原因,不過以往這些都是理論上的推論而已,而現在郭易卻是給了他們真正的實戰效果,用實戰證明了木製風帆戰艦已經是徹底無法適應這個時代的海戰。

    基本上可以想像得到,郭易上校的這份戰報傳回國內後,將會給帝國海軍今後的戰艦設計帶來深刻的影響,將會更加堅定帝國海軍研發並建造新式戰艦,即集中了『純蒸汽動力、更新式的鍛鐵裝甲、具有全方面防護能力的旋轉炮台』這三個主要要素的新式戰艦。

    不過這一場火奴魯魯海戰對帝國海軍的今後影響先不去提,這些都是以後的事,現在的郭易上校和施業志依舊需要面臨著夏威夷局勢。(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9
第五百三十二章 出兵香港

    第二天,卡瓦哈米哈五世派出代表,要求贖回被中華軍俘虜的戰俘,不過這一要求被拒絕了。

    稍候幾天,雙方又是頻繁進行了外交接觸,不過戰鬥卻是沒有再發生。

    因為一場火奴魯魯海戰後,雙方都已經損失慘重,根本就打不下去了,現在雙方一方面是向各自國內求援,一邊進行外交交涉。

    當施業志一如既往的和英法美三國的代表進行外交扯皮的時候,郭易上校的緊急求援信也是被送往國內。

    這個信息先是被傳遞到了江戶,然後再傳回了南京。

    當林哲得知夏威夷那邊爆發了火奴魯魯海戰後,已經是半個月以後了!

    由於這個年代裡夏威夷還沒有電報設施,通常而言,夏威夷這邊的消息一般會先傳遞到美國,然後通過再通過電報傳遞到英國,然後再逐步傳遞到印度、新加坡、香港、上海,再傳到南京。

    這年頭的電報是屬於接力傳遞的模式,是不可能說在夏威夷拍一封電報,然後南京那邊立即就能夠收到了。

    不過郭易上校自然不可能把消息先傳到美國,然後再繞過大半個地球傳回到國內,他是使用更加直接的方式,那就是派遣了快速通訊船,直接攜帶信件奔赴日`本江戶,再從江戶拍發電報回南京。

    帝國自從發展有線電報後,一方面是快速發展國內的電報,另外一方面也是積極加速帝國和國外的電報通訊。

    皇室產業和外資聯合投資,由皇室產業佔據百分之六十股份的的上海電報公司從建設上海-香港海底電纜開始。先後和外國的大東電報局、盎格魯-法國電報公司等外國的電報公司合作,參與了鋪設上海到香港、上海到琉球再到日`本江戶的海底電纜。

    後續還參與了維護並鋪設了香港到新加坡等東南亞沿岸的海底電纜網的建設任務。

    這一系列聯合的建設由於是和多家外資合作。所以皇室產業也是被迫逐步減低了股份,甚至這個電報公司都已經是改名了。

    1865年。上海電報公司再一次進行融資以及改革,兼併了另外三家在東南亞以及印度的電報公司,並改名為『泛洋電報公司』,主要資本來之於中國的皇家電報公司,英國以及法國的電報公司,皇家電報公司在其中佔據了百分之十八的股份,其餘股份由其他十多家外資企業分別佔據。

    經過兼併融合後,新生的泛洋電報公司已經不能算是中國企業了,這家公司的總部是在倫敦註冊。公司的行政總部則是設立在香港,經營著東南亞甚至到印度的電報網,嗯,主要是海底電纜為主。

    為了爭取資本的利益,甚至是壟斷太平洋到印度洋的電報業務,該公司已經是決定要鋪設一條美洲到亞洲的海底電纜,同時再新鋪設一條新加坡到印度再到中東的電纜,構築一條聯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際通信電報網。

    不過這種大計畫不是一年兩年可以完成的!

    在這之前,帝國和夏威夷之間的通訊。那就只能依賴專門建造的通訊船了。

    所謂的通訊船,就是那種只求速度的船隻,這些船隻不運載貨物以及乘客,只搭載信件。

    比如帝國海軍專門建造的通訊船。依舊採用風帆和蒸汽混合動力,船體不大,只有八百噸不到。無武裝,船體極為修長。而其最高航速高達十七節。

    但是真正恐怖的不是它的最高航速,而是它的長時間續航速度。這種通訊船隻可以以平均十四節的高速進行巡航,這種速度甚至超過了大部分當代主力戰艦的最高航速。

    之所以能夠保持長時間的高速巡航,除了其超大的風帆受風面積,修長的船體外,還和它搭載了大功率的蒸汽機以及眾多的煤炭有關。

    為了長時間使用蒸汽機進行巡航,通訊船上幾乎每個艙室都塞滿了煤炭。

    這種只為速度而生的船隻自然是不可能常規化運用的,其高昂的建造成本,運營成本都不是民間的企業能夠承受的,也就只有海軍這種冤大頭才會去專門建造這種通訊船隻。

    而當通訊船隻把夏威夷的火奴魯魯海戰的消息帶來日`本江戶,然後從日`本江戶拍發電報送到南京林哲手上的時候。

    林哲正在主持一場內閣教育會議!

    當他看到手中的電文後,他就是直接扔下了一群內閣成員,然後緊急召見了軍方的多位高級將領。

    當海軍部大臣林達標抵達會議室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居然是來的最遲的一個,施清瑄和徐言青等人都已經是到了。

    見林達標進來後,林哲不等他開口說什麼遲到道歉之類的話,就是直接揚了揚手道:「既然都到齊了,那麼就開始吧!」

    雖然自己來的最遲,但是這一次的事務是火奴魯魯海戰,身為海軍部大臣,林達標自然是當仁不讓的站了起來,然後說道:「根據目前我們得到的情況,在夏威夷爆發的戰鬥一共有五艘敵艦,他們是英美法三國的軍艦。

    他們試圖進攻火奴魯魯港殲滅我軍戰艦,我海軍夏威夷特遣艦隊司令郭易上校出海迎戰之,經過四個小時激戰後,成功擊沉敵艦兩艘,遭到敵軍傷亡三百人以上,另外抓獲了九十多名的俘虜!

    而我軍方面,一艘戰沉,一艘重創無法修復,兩艦重傷,傷亡將士三百餘人!」

    「英法美三國的軍艦?他們這是要挑起和帝國的全面戰爭嗎?」施清瑄一聽,臉色就是慎重了起來。

    林達標道:「這有些複雜,雖然我們都知道他們是英美法三國的軍艦,但是他們之前都已經是提前接受了卡瓦哈米哈的僱傭。並在戰鬥的時候懸掛了夏威夷的國旗,因此我們暫時無法判斷這一次的戰鬥是否算是和英法美三國的戰爭。而且恐怕英美法三國也不會承認這是他們挑起的戰爭!」

    「那夏威夷那邊,現在有沒有危險。郭易能不能守住?」徐言青也是開口問道。

    林達標道:「根據郭易回報的情況來看,敵軍應該是已經暫時喪失了繼續進攻的能力,他們剩餘的三艘軍艦都有不同程度的傷勢,已經不可能繼續發起進攻了。他們如果要進攻的話,就必須等待增援艦隊的抵達,而這個時間最少也需要半個月甚至一個月以上!」

    「如果他們,尤其是美國人直接從西海岸派遣艦隊增援呢?估計半個月就能夠到,而我們就算現在派艦隊過去,恐怕也要一個月吧?我可是記得日`本那邊已經沒有多少主力戰艦了。要抽調戰艦過去只能從第一艦隊抽調了,這樣時間上還來得及嗎?」施清瑄問著:「如果海戰失利,海軍這邊能否在陸戰上守住夏威夷,包圍帝國領土不失?」

    林達標面對施清瑄的詢問還是有著比較大的壓力的,身為海軍部大臣,他更加清楚自己手底下的艦隊情況如何。

    帝國海軍的主要戰艦都集中部署在第一艦隊,尤其是遠洋戰艦!

    平常要執行遠洋任務的時候,都是從第一艦隊抽調過去,比如之前組建太平洋艦隊。戰艦都是從第一艦隊抽調的。

    但是如今太平洋艦隊的主力艦都已經被抽調一空,用於先後兩次派遣到夏威夷,並組建夏威夷特遣艦隊。導致如今的太平洋艦隊就只剩下一個空架子,只有若干近海炮艦而已。而這些炮艦可沒辦法橫跨六七千公里去夏威夷執行任務。

    所以要派遣增援艦隊的話,只能是從本土的第一艦隊抽調,先不論抽調多少。派什麼戰艦過去但是光時間的話,這單程就至少需要一個月以上甚至更久。而這個時間段裡,人家美國人的增援艦隊早就到了夏威夷。

    而到時候。夏威夷的局勢會如何發展,就非常難以預料的。

    「時間上的確有些困難,不過我海軍的多艘戰艦正在處於常備狀態,隨時都能夠派遣到夏威夷,而在這之前,我相信郭易上校有足夠的勇氣和能力為帝國守住夏威夷不失!」

    說這句話的時候,林達標顯然是已經沒有太過強烈的自信的,要不然的話他不會說郭易上校有足夠的勇氣和能力,而是會說海軍的夏威夷特遣艦隊有足夠的實力。

    很明顯,實力不夠就只能依靠將士勇武和才華來彌補了!

    他們的關注點始終都圍繞在夏威夷上,因為火奴魯魯海戰對於這些軍方將領而言,乃是西蠻赤裸裸的打帝國的臉面,打他們軍方的臉面,這口氣是無論如何也嚥不下去的,所以會議一開始,他們就是討論著如何增援艦隊,大有一場為了夏威夷把英法美三國再來一場大規模艦隊決戰的架勢。

    但是此刻林哲的腦子裡卻是沒有想著夏威夷,對於林哲而言,夏威夷的戰略地位很重要,這是不可置疑的,但是如今的問題卻已經不是在夏威夷自身上頭,而在於英法美三國的聯手上。

    同時,這夏威夷局勢的緊張一開始雖然是因為窺視夏威夷而引起的,但事情發展到現在,影響到的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夏威夷了!

    當這些將軍們討論著夏威夷局勢的時候,林哲卻是思維散發了開來,要不乾脆趁著這個機會把香港收回來?嗯,還有澳門。

    雖然這兩個屁大的地方要啥沒啥,帝國也沒有非得需要這兩個地方的理由,但是帝國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不把盤踞在香港裡的英國人給趕走,他林哲心裡頭不踏實!

    林哲此時一改在會議中途很少說話的習慣,而是直接開口道:「難道帶上了手套就能夠代表他們手上沒有沾上帝國將士的鮮血嗎?」

    「他們必須為此付出代價!」林哲不等將軍們討論出什麼結果來,而是直接就是下達了他的命令:「海軍必須做好準備,以應對任何局勢。陸軍方面加強沿海省份的防衛工作,廣東方面的部隊做好收復香港的準備!」

    林哲此話一出,讓在座的諸多將領們都是一愣,他們顯然是沒有想到區區一場夏威夷那邊的海戰,竟然會讓林哲做出如此激烈的反應,甚至是言語間要軍方做好全面戰爭的準備。

    出兵香港?這是要和英國人徹底翻臉的節奏?

    一旦翻臉,先不論戰爭勝負,被英國人海上封鎖了怎麼辦?內閣那群文官們還不得要死要活啊!(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9
    第二天,卡瓦哈米哈五世派出代表,要求贖回被中華軍俘虜的戰俘,不過這一要求被拒絕了。

    稍候幾天,雙方又是頻繁進行了外交接觸,不過戰鬥卻是沒有再發生。

    因為一場火奴魯魯海戰後,雙方都已經損失慘重,根本就打不下去了,現在雙方一方面是向各自國內求援,一邊進行外交交涉。

    當施業志一如既往的和英法美三國的代表進行外交扯皮的時候,郭易上校的緊急求援信也是被送往國內。

    這個信息先是被傳遞到了江戶,然後再傳回了南京。

    當林哲得知夏威夷那邊爆發了火奴魯魯海戰後,已經是半個月以後了!

    由於這個年代裡夏威夷還沒有電報設施,通常而言,夏威夷這邊的消息一般會先傳遞到美國,然後通過再通過電報傳遞到英國,然後再逐步傳遞到印度、新加坡、香港、上海,再傳到南京。

    這年頭的電報是屬於接力傳遞的模式,是不可能說在夏威夷拍一封電報,然後南京那邊立即就能夠收到了。

    不過郭易上校自然不可能把消息先傳到美國,然後再繞過大半個地球傳回到國內,他是使用更加直接的方式,那就是派遣了快速通訊船,直接攜帶信件奔赴日`本江戶,再從江戶拍發電報回南京。

    帝國自從發展有線電報後,一方面是快速發展國內的電報,另外一方面也是積極加速帝國和國外的電報通訊。

    皇室產業和外資聯合投資,由皇室產業佔據百分之六十股份的的上海電報公司從建設上海-香港海底電纜開始。先後和外國的大東電報局、盎格魯-法國電報公司等外國的電報公司合作,參與了鋪設上海到香港、上海到琉球再到日`本江戶的海底電纜。

    後續還參與了維護並鋪設了香港到新加坡等東南亞沿岸的海底電纜網的建設任務。

    這一系列聯合的建設由於是和多家外資合作。所以皇室產業也是被迫逐步減低了股份,甚至這個電報公司都已經是改名了。

    1865年。上海電報公司再一次進行融資以及改革,兼併了另外三家在東南亞以及印度的電報公司,並改名為『泛洋電報公司』,主要資本來之於中國的皇家電報公司,英國以及法國的電報公司,皇家電報公司在其中佔據了百分之十八的股份,其餘股份由其他十多家外資企業分別佔據。

    經過兼併融合後,新生的泛洋電報公司已經不能算是中國企業了,這家公司的總部是在倫敦註冊。公司的行政總部則是設立在香港,經營著東南亞甚至到印度的電報網,嗯,主要是海底電纜為主。

    為了爭取資本的利益,甚至是壟斷太平洋到印度洋的電報業務,該公司已經是決定要鋪設一條美洲到亞洲的海底電纜,同時再新鋪設一條新加坡到印度再到中東的電纜,構築一條聯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國際通信電報網。

    不過這種大計畫不是一年兩年可以完成的!

    在這之前,帝國和夏威夷之間的通訊。那就只能依賴專門建造的通訊船了。

    所謂的通訊船,就是那種只求速度的船隻,這些船隻不運載貨物以及乘客,只搭載信件。

    比如帝國海軍專門建造的通訊船。依舊採用風帆和蒸汽混合動力,船體不大,只有八百噸不到。無武裝,船體極為修長。而其最高航速高達十七節。

    但是真正恐怖的不是它的最高航速,而是它的長時間續航速度。這種通訊船隻可以以平均十四節的高速進行巡航,這種速度甚至超過了大部分當代主力戰艦的最高航速。

    之所以能夠保持長時間的高速巡航,除了其超大的風帆受風面積,修長的船體外,還和它搭載了大功率的蒸汽機以及眾多的煤炭有關。

    為了長時間使用蒸汽機進行巡航,通訊船上幾乎每個艙室都塞滿了煤炭。

    這種只為速度而生的船隻自然是不可能常規化運用的,其高昂的建造成本,運營成本都不是民間的企業能夠承受的,也就只有海軍這種冤大頭才會去專門建造這種通訊船隻。

    而當通訊船隻把夏威夷的火奴魯魯海戰的消息帶來日`本江戶,然後從日`本江戶拍發電報送到南京林哲手上的時候。

    林哲正在主持一場內閣教育會議!

    當他看到手中的電文後,他就是直接扔下了一群內閣成員,然後緊急召見了軍方的多位高級將領。

    當海軍部大臣林達標抵達會議室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居然是來的最遲的一個,施清瑄和徐言青等人都已經是到了。

    見林達標進來後,林哲不等他開口說什麼遲到道歉之類的話,就是直接揚了揚手道:「既然都到齊了,那麼就開始吧!」

    雖然自己來的最遲,但是這一次的事務是火奴魯魯海戰,身為海軍部大臣,林達標自然是當仁不讓的站了起來,然後說道:「根據目前我們得到的情況,在夏威夷爆發的戰鬥一共有五艘敵艦,他們是英美法三國的軍艦。

    他們試圖進攻火奴魯魯港殲滅我軍戰艦,我海軍夏威夷特遣艦隊司令郭易上校出海迎戰之,經過四個小時激戰後,成功擊沉敵艦兩艘,遭到敵軍傷亡三百人以上,另外抓獲了九十多名的俘虜!

    而我軍方面,一艘戰沉,一艘重創無法修復,兩艦重傷,傷亡將士三百餘人!」

    「英法美三國的軍艦?他們這是要挑起和帝國的全面戰爭嗎?」施清瑄一聽,臉色就是慎重了起來。

    林達標道:「這有些複雜,雖然我們都知道他們是英美法三國的軍艦,但是他們之前都已經是提前接受了卡瓦哈米哈的僱傭。並在戰鬥的時候懸掛了夏威夷的國旗,因此我們暫時無法判斷這一次的戰鬥是否算是和英法美三國的戰爭。而且恐怕英美法三國也不會承認這是他們挑起的戰爭!」

    「那夏威夷那邊,現在有沒有危險。郭易能不能守住?」徐言青也是開口問道。

    林達標道:「根據郭易回報的情況來看,敵軍應該是已經暫時喪失了繼續進攻的能力,他們剩餘的三艘軍艦都有不同程度的傷勢,已經不可能繼續發起進攻了。他們如果要進攻的話,就必須等待增援艦隊的抵達,而這個時間最少也需要半個月甚至一個月以上!」

    「如果他們,尤其是美國人直接從西海岸派遣艦隊增援呢?估計半個月就能夠到,而我們就算現在派艦隊過去,恐怕也要一個月吧?我可是記得日`本那邊已經沒有多少主力戰艦了。要抽調戰艦過去只能從第一艦隊抽調了,這樣時間上還來得及嗎?」施清瑄問著:「如果海戰失利,海軍這邊能否在陸戰上守住夏威夷,包圍帝國領土不失?」

    林達標面對施清瑄的詢問還是有著比較大的壓力的,身為海軍部大臣,他更加清楚自己手底下的艦隊情況如何。

    帝國海軍的主要戰艦都集中部署在第一艦隊,尤其是遠洋戰艦!

    平常要執行遠洋任務的時候,都是從第一艦隊抽調過去,比如之前組建太平洋艦隊。戰艦都是從第一艦隊抽調的。

    但是如今太平洋艦隊的主力艦都已經被抽調一空,用於先後兩次派遣到夏威夷,並組建夏威夷特遣艦隊。導致如今的太平洋艦隊就只剩下一個空架子,只有若干近海炮艦而已。而這些炮艦可沒辦法橫跨六七千公里去夏威夷執行任務。

    所以要派遣增援艦隊的話,只能是從本土的第一艦隊抽調,先不論抽調多少。派什麼戰艦過去但是光時間的話,這單程就至少需要一個月以上甚至更久。而這個時間段裡,人家美國人的增援艦隊早就到了夏威夷。

    而到時候。夏威夷的局勢會如何發展,就非常難以預料的。

    「時間上的確有些困難,不過我海軍的多艘戰艦正在處於常備狀態,隨時都能夠派遣到夏威夷,而在這之前,我相信郭易上校有足夠的勇氣和能力為帝國守住夏威夷不失!」

    說這句話的時候,林達標顯然是已經沒有太過強烈的自信的,要不然的話他不會說郭易上校有足夠的勇氣和能力,而是會說海軍的夏威夷特遣艦隊有足夠的實力。

    很明顯,實力不夠就只能依靠將士勇武和才華來彌補了!

    他們的關注點始終都圍繞在夏威夷上,因為火奴魯魯海戰對於這些軍方將領而言,乃是西蠻赤裸裸的打帝國的臉面,打他們軍方的臉面,這口氣是無論如何也嚥不下去的,所以會議一開始,他們就是討論著如何增援艦隊,大有一場為了夏威夷把英法美三國再來一場大規模艦隊決戰的架勢。

    但是此刻林哲的腦子裡卻是沒有想著夏威夷,對於林哲而言,夏威夷的戰略地位很重要,這是不可置疑的,但是如今的問題卻已經不是在夏威夷自身上頭,而在於英法美三國的聯手上。

    同時,這夏威夷局勢的緊張一開始雖然是因為窺視夏威夷而引起的,但事情發展到現在,影響到的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夏威夷了!

    當這些將軍們討論著夏威夷局勢的時候,林哲卻是思維散發了開來,要不乾脆趁著這個機會把香港收回來?嗯,還有澳門。

    雖然這兩個屁大的地方要啥沒啥,帝國也沒有非得需要這兩個地方的理由,但是帝國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不把盤踞在香港裡的英國人給趕走,他林哲心裡頭不踏實!

    林哲此時一改在會議中途很少說話的習慣,而是直接開口道:「難道帶上了手套就能夠代表他們手上沒有沾上帝國將士的鮮血嗎?」

    「他們必須為此付出代價!」林哲不等將軍們討論出什麼結果來,而是直接就是下達了他的命令:「海軍必須做好準備,以應對任何局勢。陸軍方面加強沿海省份的防衛工作,廣東方面的部隊做好收復香港的準備!」

    林哲此話一出,讓在座的諸多將領們都是一愣,他們顯然是沒有想到區區一場夏威夷那邊的海戰,竟然會讓林哲做出如此激烈的反應,甚至是言語間要軍方做好全面戰爭的準備。

    出兵香港?這是要和英國人徹底翻臉的節奏?

    一旦翻臉,先不論戰爭勝負,被英國人海上封鎖了怎麼辦?內閣那群文官們還不得要死要活啊!(未完待續。)
    如果是在那些議會制國家裡,是否決定開戰,可能會經過諸多人的爭論,然而在君主****國家裡,這種事只需要君主的一個決定而已。◇↓◇↓小◇↓說,

    林哲想著利用這一次的夏威夷事件,把事態擴大化,然後看看有沒有機會把香港給收回來,所以當他有了這種心思後,整個帝國就是根據林哲的意願行動了起來。

    帝國海軍取消了所有軍官以及士兵們的休假,休假中的軍官們被緊急召回部隊,各主力艦也是停止了無關緊要的活動,而是陸續返回港口進行休整,並在開始在港口附近展開密集訓練。

    各大重要港口基地,尤其是廣州、上海這兩大港口也是加大了日常巡邏力度。

    而在第一艦隊開始集結的時候,卻已經是有多艘軍艦陸續從中國沿海前往日`本,其中包括一艘木製巡洋艦紹興號,此外還有半武裝的四艘運輸艦,兩艘運煤船。

    這支艦隊將會首先前往日`本江戶,然後匯合太平洋艦隊的其他幾艘軍艦,組成夏威夷增援艦隊,前往夏威夷,並最後加入夏威夷特遣艦隊的作戰序列。

    按照海軍方面的計畫,增援艦隊以紹興號木製巡洋艦為主力,此外將會攜帶兩艘鎮廣級近海鐵甲艦,八艘運輸艦組成

    增援艦隊的任務主要護送運輸艦,這些運輸艦上將會搭載陸軍特別安排的一個步兵營、兩個炮兵連,海軍陸戰隊一個連等陸戰部隊。

    然後還搭載了大量的補給物資,主要是子彈和炮彈等軍需物資。

    當然了,煤炭也是必不可少的!

    這批增援艦隊抵達夏威夷後,陸戰部隊將會留守夏威夷,如此就能夠讓帝國駐防夏威夷的正規陸戰部隊達到一千兩百人以上,必須時候還可以動員艦隊的水兵等岸協助進行戰鬥,足以擴充到兩千人以上,當然了,水兵上岸的前提是艦隊徹底失敗了。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海軍是不可能放棄戰艦,然後把水兵都抽調上岸作戰的。

    由於駐防夏威夷的部隊會達到一千多人,這個兵力已經不是現有的營級編制能夠搭配的。同時加上派遣過去的部隊主要以陸軍為主,而說實話在陸地上打仗,海軍的陸戰隊還是沒有陸軍那麼精通的,所以軍方打算把夏威夷成立一個夏威夷守備團,團長將會由陸軍軍官擔任。將會轄有一個陸軍步兵營,兩個炮兵連,海軍陸戰隊兩個步兵連,一個炮兵連。

    總數擁有五個步兵連,三個炮兵連以及其他若干輔助部隊。

    該守備團的任務也不僅僅是防守火奴魯魯港,而是包含了整個夏威夷群島,當然了,目前來說他們的任務主要是瓦胡島。

    增援艦隊裡的紹興號木製巡洋艦以及兩艘鎮廣級近海鐵甲艦,將會抵達夏威夷後直接加入夏威夷特遣艦隊。

    之前夏威夷特遣艦隊有四艘木製巡洋艦,然而現在已經損失了兩艘。只剩下太原號和武昌號了,面對隨時可能重返夏威夷的英法美三國艦隊,帝國海軍不可能不加強夏威夷特遣艦隊的實力。

    不過考慮到林哲已經打算利用夏威夷局勢來擴大事態,甚至是想要收復香港,因此帝國海軍的主力戰艦,尤其是那些決戰用的鐵甲艦肯定是不可能派遣到夏威夷去的,這些戰艦都是需要留在國內本土,然後備戰英法艦隊的。

    在夏威夷那邊,不管是帝國還是英法美等國,實際上能夠派遣過去的兵力都非常有限。而且也不會把主力戰艦派過去,去的都是一些老舊的木質巡洋艦。

    但是在亞太地區就不同了,一旦帝國和英法爆發全面衝突,法國人在遠東的艦隊實力倒是不算什麼。但是英國人的海上實力卻是不可小窺,英國人在香港有少量戰艦,但是在新加坡還有不少戰艦,更重要的是他們在印度有著更多的戰艦,而且還有著新銳的主力鐵甲艦,這些才是帝國海軍的真正假想敵。懸掛在帝國海軍頭頂上的一把利劍。

    在這種情況下,帝國海軍的主力鐵甲艦是絕對不能外派的,能夠派遣到日`本或者夏威夷執行任務的,也就只有那些木製巡洋艦了。

    帝國海軍之前一共有八艘正規的遠洋木製巡洋艦,分別是紹興級三艘,南京級五艘,之前派到夏威夷的就是其中的四艘,如今再派一艘紹興號過去,那麼在國內就只剩下三艘了。

    為了補充外海艦隊,尤其是駐防在日`本的太平洋艦隊,駐防在夏威夷的夏威夷特遣艦隊,帝國海軍不得不把原本計畫用於近海防禦的小型近海鐵甲艦給拿了出來。

    尤其是鎮廣級,這款只有四百五十噸的小型鐵甲艦其實並不適合遠洋航行和戰鬥所用,設計的本意是用在近海作戰的。

    但是現在帝國`軍艦不夠用,而在日`本和夏威夷那邊又急需戰艦,再加上帝國海軍也擔心美國人可能會抽調鐵甲艦進攻夏威夷。

    所以也是一咬牙,把鎮廣級小型鐵甲艦也是派到了夏威夷過去了,為了讓鎮廣級順利抵達夏威夷,出發的時候鎮廣級船上可是裝滿了煤炭,然後還在前半段的旅途中專門配屬了運煤船進行補給,中途也會多次停下,然後從一些西班牙控制的島嶼裡進行煤炭等物資的補給。

    只要能夠跨過太平洋,路上不會倒霉的遇上大風暴之類的,那麼鎮廣級就能夠勉為其難的抵達夏威夷,等這兩艘小型鐵甲艦一旦抵達夏威夷,那麼其發揮的戰鬥力甚至要超過那些一千多噸的木製巡洋艦。

    可以說,別看增援艦隊裡的紹興號有著一千來噸,但是抵達夏威夷後,紹興號的作用其實還沒有這兩艘鎮廣級小型鐵甲艦大。

    帝國海軍派遣了增援艦隊前往夏威夷的同時,國內的第一艦隊也是正在進行的備戰訓練。

    各艘主力艦都是被集中到了上海這個港口,然後進行短暫的休整以及補給,以便讓各艦保持在最完美的狀態。

    而剛完成舾裝的炎帝級二號艦,即少昊號更是提前服役,訓練以及試航工作都是直接在進入現役後進行。

    還在施工中的盤古級四號艦伏羲號則是在青島海軍造船廠內,進入了緊張的加班加點施工期,該艦原本預計在今年六月份月份完成舾裝,正式服役的時間應該是在八月份或者九月份。而現在,有希望把完成舾裝的時間提前三個月,即有望在今年三月份完成舾裝,到時候一邊服役一邊訓練試航。

    其實帝國也不只有這艘戰艦正在建造當中,按照帝國海軍這些年的造艦計畫,是始終保持有兩艘主力戰艦在船台上正在建造,而且從前幾年開始是一大一小的配置。

    如今帝國海軍還有一艘基於炎帝級改進而來的五千噸級戰艦正在船台上施工,同時盤古級的五號艦也在進行前期施工,不過這兩艦都還在進行前中期施工,就算加班加點,但是最早也得明年才能夠完工服役了,所以急不來。

    倒是其他一些小噸位的船隻能夠極大的縮短工期,比如說鎮廣級和濟寧級這些小型鐵甲艦,濟寧級小型鐵甲艦噸位只有一百五十噸,對於海戰影響不大,而且定位是內河作戰以及港口巡邏。

    但是鎮廣級小型鐵甲艦倒是有些可取之處,四百五十噸的它火力和防護都還勉勉強強,打比它噸位更大的鐵甲艦自然是不靠譜的,但是對付木製戰艦卻是半點問題都沒有,如果條件許可,這鎮廣級小型鐵甲艦都靠和那些幾千噸的木製戰艦進行戰鬥。

    因為鎮廣級鐵甲艦雖然小,但好歹是鐵甲艦啊,而這年頭的艦炮威力對付木製戰艦還可以,但是要想對付鐵甲艦其實是非常勉強的。

    早期的鐵甲艦其實都是烏龜殼,不管是那種上萬噸的還是幾百噸的,都不是那麼好啃的,要不然也不會讓戰艦的艦炮口徑越來越大,後來更是發展到兩級主炮,依靠掃甲板的方式來消滅敵軍的,理由很簡單,因為在鐵甲艦發展的早期裡,現有的艦炮以及炮彈根本威脅不了鐵甲艦的防護。

    因為艦炮威力不咋地,甚至還導致了撞角再一次被安裝到戰艦上來。

    同時鎮廣級因為噸位小,很多中型船廠都能夠製造,而且技術要求比較低,用的蒸汽機都是舊款的成熟產品,艦炮也是海軍用了好多年的前裝線膛炮,整體上而言成本非常低廉。

    一艘鎮廣級的小型近海鐵甲艦,包括船體、動力系統、艦炮在內,海軍的採購價大約十六萬圓,折合英鎊大約三萬五千多。

    價格並不會比同噸位的木製戰艦高多少,但是戰鬥力卻是天差地別,火力其實不算多強大,只能說一般,但是防護能力卻是相當不錯。

    當然價格便宜肯定也會有缺點的,那就是適航性差了點,續航能力差了點,很難用於遠洋作戰。

    因為鎮廣級比較便宜,而且對技術要求小,加上未來一段時間內帝國局勢緊張的話,對這種近海鐵甲艦的需求也會比較大,到時候在越南、日`本以及國內的沿海都可以用得上,所以海軍除了一開始的多艘訂單外,又是加了六艘改進型的訂單,湊了足足一打十二艘。

    海軍集結第一艦隊之後,很快就是以訓練為名離開上海港,隨後第一艦隊就是奔赴台灣南部的軍港,可以扼守台灣海峽的同時,還能夠隨時南下廣州,配合駐防在廣州的兩艘女蝸級近海鐵甲艦襲擊香港。

    海軍在行動,陸軍方面自然也不可能閒著,得到動員命令後,駐防在廣東的部隊已經是迅速行動了起來,而他們的目標正是香港!(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9
第五百三十四章 進駐九龍

    相對於海軍方面的嚴陣以待的緊張態勢,陸軍方面倒是要顯得輕鬆的多。

    海軍實力不咋地,面對英法海軍,尤其是英國海軍有著龐大的壓力,但是陸軍方面卻不是如此,中華帝國的崛起依靠的就是陸軍,自從1863年林哲創立餘姚縣勇營開始,中華軍可以說是屢戰屢勝,儘管偶爾也會打一個小敗仗,但是在大規模的戰役裡卻是未嘗一敗,鎮壓太平天國和推翻滿清等統一戰爭就不說了,只說對外作戰,1858年在上海迎戰英法聯軍,可是全殲了英法聯軍將近三萬人,俘虜都抓了將近兩萬人。

    後來在北方持續和俄國爆發的中小規模衝突裡,雖然說沒有取得過大規模的勝仗,但是這不能怪陸軍自身,而是因為北方和俄國人的衝突主要以小規模的持續性衝突為主,根本就沒有打過大規模的戰爭。

    而頻繁的邊境衝突,海外爭端,也是讓中華軍在國內統一了以後,依舊能夠獲得豐富的戰鬥經驗,這種經驗對於年輕軍官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

    五年多和平的中華軍的士兵和低級軍官雖然大部分都是沒有參加過戰爭,但是中高級將領依舊是那群統一戰爭裡成長起來的將領,擁有豐富的戰鬥經驗。

    同時軍隊的裝備以及士兵的素質也是有所增加,這從士兵的平均身高就可以看得出來,1860年之前,中華軍的士兵平均身高其實還不足一米六,然而到了1866年的今天。士兵的平均身高已經是達到了一米六多一點,這說明士兵的綜合身體素質比以往有著極大的提高。

    而這個水平在全球範圍來說已經算是平均水平了。人家英法列強的士兵平均身高其實也就一米六多而已。

    後人常說什麼洋人身材高大,其實那是二十世紀以後的事。在十九世紀裡,歐洲人的個子其實也高不到那裡去,真正讓東方和西方人的身高產生較大差距的是二十世紀以後,十九世紀末期以後,因為那個時候歐洲的工業化普遍完成,人均的糧食水平大幅度提高,從以往的食不果腹很快就是提高到人均四百多公斤的水平,而中國人的身高為什麼在近代沒有得到大幅度增長?因為一直到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為止,每年人均糧食水平都停留在三百公斤左右的水平。某些年份甚至只有兩百多公斤的水平,一直要到進入二十世紀末期,人均糧食才達到四百公斤以上。

    而那時候都已經改革開放二十年了。

    所以評定一個國家是否強大,不要去看什麼政績工程之類的面子貨色,直接看人均糧食水平就好了。

    一個人年均糧食只有三百公斤的國家,哪怕你搞出了核彈導彈,擁有千萬強軍,自詡軍力排名全宇宙第一,但是也無法改變這是一個窮國弱國的本質。

    人均糧食水平。這是衡量一個國家富足與否的重要條件!

    而在十九世紀中期裡,大部分歐洲國家還在進行工業革命階段,或者是剛完成工業革命不久,儘管已經有了不俗的工業製造能力。但是社會保障等依舊非常薄弱,人均糧食水平其實想相當一般,要不然每年也不會有那麼多活不下去的歐洲人移民去美洲甚至跑到遠東來尋求生存和發財的機會了。

    即便是當代的世界老大英國也不例外。別看英國這麼強大,但實際上普通英國人的生活並不咋滴。稍微多看基本描寫維多利亞時期普通英國人生活的書籍,就能夠很清晰的感受到當時的英國人。尤其是絕大部分的普通英國人,其實他們的生活並沒有身為一個日不落帝國子民應該有的體面。

    十九世紀前期以及中期,世界各國上的普通百姓過的都不咋滴,誰也別說誰的不是。

    歐洲國家的人均糧食不高,中華帝國的人均糧食水平其實還要更低一些,中國地方雖然大,但是架不住人多啊。

    當代的國人,尤其是農村地區的百姓們,百分之九十以上都存在營養不良的問題,你想想,一個擁有數十畝田地的小地主都無法做到天天吃白米飯的國家裡,你還想要普通農民擁有多麼好的生活?

    不餓死就不錯了!

    雖然普遍性的影響不良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軍方招募士兵,但是這個時候帝國的人口數量就是凸顯出好處來了,人口基數大,適齡的潛在兵源就多啊,而且帝國的軍隊遠遠沒有後世那麼多,海陸軍加起來,算上守備隊,軍隊的總數也就八十萬不到。

    從好幾億人口裡挑選八十萬人?

    這如果還挑不出來的話,軍訓部的那些主官們都得羞愧到自殺謝罪了。

    加上這年頭,當兵對於農村子弟而言還是擁有相當大吸引力的!

    儘管自從帝國統一後,軍方就是開始逐步下調普通士兵的薪資水平,當然了,是不會直接下調的,而是會採用各種名目直接扣除,比如說以往都是軍方直接補貼一部分夥食費,而現在所有的伙食費需要士兵自己出了,而僅僅是取消伙食費補貼這一項,每年就可以為軍方節省至少一千萬的支出。

    帝國統一後,士兵能夠實際拿到手的錢,已經沒有內戰時期那麼高了,不過這依舊無法阻擋農村子弟參軍的熱情。

    為什麼?

    因為哪怕是現在的士兵薪資已經有了較大幅度的減少,但是依舊不少,至少比在家裡種地收入多。

    同時在野戰服役三年後,士兵如果願意繼續服役,可以繼續服役並成為士官,由此成為一名職業軍人,其職業生涯可以一直繼續到四十多歲。

    同時士兵如果無法考取士官,也可以轉入地方守備部隊繼續服役,而這個服役時間則是要短暫一些。只有兩年,然後再退出現役。

    不管是從野戰部隊還是從守備部隊退役。軍方都有著完善的安排,根據士兵自身的意願。士兵將會被優先安排到參軍前的原籍擔任巡警以及各級低級辦事員,當然了受限於他們的文化水平,科員級別以上的職務是和他們無緣的了。

    同時還可以前往國內的各大企業工作,國內的各大企業,尤其是皇室產業下屬的工礦企業,可是非常喜歡招募退役軍人,因為這些退役軍人已經擁有了完善的組織、集體、紀律觀念,乃是當代最好的產業工業來源之一。

    近代裡,產業工人是最好的兵員。同時士兵也是最好的產業工人來源,因為這兩者有著非常大的共同點,稍微訓練之後就能夠適應彼此的工作。

    農村子弟之所以喜歡參軍,上述都還是次要因素,最重要最重要的是,你只要參軍了,那麼就能夠吃飽飯,而且還是白米白面管飽的那種。

    這種飲食水平是當代絕大部分中國人都無法奢望的,甚至就連外人看起來已經算是比較體面的市民階層。甚至部分較低少收的中產階層都是無法奢望的。

    以一個週薪十圓的高等技術工人為例子,薪資加上一些獎金、福利之類的,每年的收入可達五百五十圓甚至六百圓,這種收入水平在當代已經屬於非常高的水平了。但是他的收入通常要養活一家老小,其中光光是在食物上的花銷就得超過三分之一,如果是家裡人口多的話。甚至要拿出收入的一半乃至更多用來購置食物。

    而且即便是這樣,也不可能天天做到吃白米飯或者白面。肉食也只能在特定的時間裡打打牙祭,不可能和軍方那樣三天兩頭就供應肉食。

    當代的士兵伙食水平可是非常高的!

    而這吃得飽。吃得好才是吸引農村子弟參軍的最直接,最原始的原因。

    而有趣的是,很多士兵退役後回到家裡,往往會很難忍受低水平的生活,所以很少有士兵退役了後會說回家繼續重地當農民,一般都會積極爭取留在大城市,當巡警或者工人之類的。

    因為參過軍之後的士兵,各方面已經和普通農民有著極大的差別了,你穿著一身筆挺的軍服回到家鄉,家鄉的人把你當猴子看,而你也把家鄉人當猴子看,彼此相互都看不對眼了。

    士兵服役後,還會定期接受識字等文化培訓,士兵如果要想以後晉陞士官繼續留在軍隊裡當職業軍人,那麼就必須努力學習提高文化水平,不求你能夠和那些軍校畢業的軍官們一樣才華過人,但是至少常用字得認識啊,一些基本的軍事術語要能看懂並瞭解啊。

    給士兵掃盲後,雖然這些士兵大部分都沒有機會考上士兵並留在軍隊裡,不過認得字以後,以後前往工廠工作或者到政府機構擔任低級辦事員也可以了。

    這些年,中華軍的士兵素質,在各方面的綜合提升是非常顯著的。

    對於軍人的綜合素質,軍方可是非常自豪的!

    軍方的數十萬軍人,絕大部分都是認得字的,而其中的軍官們更是當代帝國最優秀的年輕人!

    從帝國初立開始,帝國內最優秀的人才始終都集中在軍方,當初帝國大學開辦的時候,還得求著軍方支援講師呢。

    而後帝國的那些年輕學子們,那些從高等中學畢業的最優秀的學子們,通常有四種選擇,第一種就是報考帝國大學,帝國大學已經被稱為帝國中高級官員的搖籃,前面幾屆的畢業生絕大部分都進入了政界,而且仕途相當順利,但是帝國大學競爭實在太大,不是那麼容易考進去的。

    此外就是報考皇家陸軍軍官學校以及皇家海軍軍官學校,但是這兩艘軍校的對考生的要求其實比帝國大學更高,不是最頂尖的那些學子根本就考不進去。

    帝國大學、陸軍軍官學校,海軍軍官學校,這三所學校就是當代帝國學子們的最優選目標,當然了,具體選哪一所就得看學生自己的意願了。

    這三所學校下來,才是江南大學,上海理工大學、直隸大學等其他大學或者高等師範。

    軍方的豐厚待遇以及崇高的社會地位,一舉改變中國傳統以來的重文輕武的現象,同時軍方為了招納更多的優秀人才,也正在積極的推廣『儒將』的概念,自詡軍方裡的軍官們皆是:『上馬平天下,下馬撫黎民』的棟樑之才。而這也的確沒錯,和歷朝歷代相比,軍方的將領就沒有幾個是傳統武將出身的人,基本上清一色的讀書人出身,很多將領們都是能夠出口成詩,揮筆成章的才子。

    這要是把軍方的軍官們領出來去當文官,這些人也能勝任。

    陸軍人員素質的提高,武器又是清一色的後裝步槍,作戰經驗又有,所以面對和列強之間的戰爭,陸軍可比海軍有信心多了。

    接到命令後,駐紮在廣東的部隊就是迅速行動了起來,不用幾天,原本駐防在惠州府的第二十一步兵師下轄的第四十二步兵旅連通師屬炮兵團的一個炮兵營,騎兵連等部隊組成了一個臨時的第四十二混成旅就是開拔,然後直奔香港而去。

    當中華軍的第四十二旅開拔,然後跨過寶安縣進入九龍地區後,迅速就是引起了香港島上的英國人的強烈的反應。

    英國人迅速的派遣了外交代表詢問中華軍突進進駐九龍半島的意圖,同時也是緊急通過電報報告了新加坡以及印度甚至國內倫敦,說中國人突然派遣大量軍隊進駐九龍半島地區,和香港島隔海相望。

    並且駐紮在香港的英國人還發現,他們發現從北方駛來了一支規模龐大的艦隊,這支艦隊進入了珠江口,而這支擁有將近十餘艘,而且絕大部分還是鐵甲艦的艦隊不用猜都知道,這是中華帝國皇家海軍的本土艦隊,即『第一艦隊』。

    而中華帝國的第一艦隊在這麼敏感的時期抵達廣州,這不管怎麼說都是不正常的!

    一時間,英國上下都是有些愣了,這中國人怎麼回事?難不成要主攻進攻香港嗎?他們這是要挑起一場和大英帝國的全面戰爭嗎?(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9
第五百三十五章 香港登陸戰

    因為夏威夷局勢,帝國陸海軍已經是開始行動,而這種行動並不是特定的針對夏威夷,反而是針對香港乃至整個印度支那半島。●⌒,.

    英美法三國在夏威夷那邊和帝國爆發的火奴魯魯海戰,影響到的不僅僅是夏威夷局勢,而是帝國的全面對外政策。

    林哲希望是藉著這一次的機會,徹底的讓英法美等國知道,帝國絕對不是以往的滿清王朝,面對來自列強的挑戰,帝國絕對不會妥協,同時也有足夠的能力面對任何挑戰。

    如果說1858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讓英法兩國認識到了新生的帝國並不是可以他們隨意欺凌的國家,那麼這一次林哲就是要讓他們,帝國不僅僅是他們無法欺凌的,同時還是能夠和他們爭奪海外利益的強國。

    林哲的這種想法成為了帝國意志後,軍方就是迅速行動了起來,陸軍那邊開始局部動員,駐紮廣東地區的軍隊開始派遣部隊進駐九龍半島,如果有必要的話,下一步他們就能夠直接登陸香港島。

    相對於陸軍方面的行動直接,甚至都只是在廣東這個省份進行局部動員,並且信息十足不同。

    帝國海軍那邊卻是要謹慎的多,甚至在諸多帝國海軍的中高層將領心中,對這一次帝國和英法兩國爆發的衝突保持了一定的悲觀心態。

    為什麼陸軍信心十足,而海軍卻是這麼悲觀呢?

    這和兩者的實力強弱有著極大的關係,帝國陸軍不敢說全球第一,但是自詡在東亞這一片是找不到對手的,高達六七十萬的龐大常備陸軍,而且還是裝備了這個時代最先進武器的陸軍,足以讓任何一個列強在試圖進攻中國本土的時候慎重再慎重,因為到時候極有可能重演1858年英法聯軍全軍覆沒的前事。

    因此帝國陸軍是信心十足,因為他們有信心面對一切挑戰!

    然而海軍那邊卻是不一樣了!

    帝國海軍的假想敵可不是什麼二三流的海軍,而是這個時代最為龐大的海上力量,英國皇家海軍。

    現在的英國海軍有多強大?

    其他的先不去說。只說1860年到1866年這區區六年裡,英國人服役了多少艘鐵甲艦就可以看得出來了,從1860年的勇士號開始,英國海軍到目前為止已經服役了二十多艘鐵甲艦。而且這些鐵甲艦中,大型鐵甲艦佔據了絕對數量。

    其中最頂級的萬噸級別鐵甲艦就有六艘,分別是九千一百多噸的勇士級兩艘,九千八百噸的阿基裡斯號,去年陸續服役。排水量已經超過一萬噸的米諾陶級三艘。

    此外五千噸到八千噸之間的大型鐵甲艦有十三艘。

    再過來則是那些一千多噸到五千噸之間的中型鐵甲艦有七艘。

    上述鐵甲艦的總噸位超過十六萬噸!

    這個數字是足以讓這個世界上其他國家的海軍感到窒息,因為目前為止,全球其他國家的海軍的所有鐵甲艦都加起來,都沒有人家英國佬一家多,其他列強不說,作為對比,帝國海軍從發展鐵甲艦到現在,一共服役了多少鐵甲艦呢?

    目前為止擁有一千八百噸的女蝸級兩艘,兩千四百噸的盤古級四艘,四千噸的炎帝級兩艘。總噸位只有兩萬四百噸。

    至於鎮廣級小型鐵甲艦五艘,濟寧級炮艦八艘這些,不能算是主力鐵甲艦的行列,無法參與到艦隊決戰中來的,但是即便把這些小型鐵甲炮艦算進去,然而帝國海軍的鐵甲艦總噸位也不過兩萬四千噸而已。

    這個噸位和英國人的十六萬噸一比,根本就沒發比!

    同時還有更關鍵的一點就是,英國人的鐵甲艦都是大型鐵甲艦為主,絕大部分鐵甲艦都是六千噸以上甚至九千噸萬噸。

    而帝國海軍呢,最大的炎帝級也不過四千噸而已。盤古級只有兩千四百噸。

    至於萬噸戰艦,現在還只存在紙面上,短時間內並沒有開工建造的計畫,至少在八年甲艦計畫順利成功之前不會開工。

    除了鐵甲艦外。英國人還有著一大票的各類木製戰艦,相對於鐵甲艦而言,人家的木製戰艦更多,更讓其他國家的海軍絕望。

    帝國海軍和英國海軍比起來,總噸位,戰艦性能。甚至官兵的訓練水平都不在同一條水平線上。

    如此也就不難理解帝國海軍內部的將領為什麼會對這一次的衝突那麼謹慎,甚至有著一定的悲觀態度了。

    僅僅是因為潛在的衝突,帝國海軍就是傾巢而出,這支已經駐紮在廣州的帝國海軍艦隊包括了帝國所有的主力艦。

    其中有第一艦隊的所有主力艦,兩艘炎帝級,四艘盤古級,然後還有三艘木製戰艦。

    此外東洋艦隊的女蝸號、兩艘鎮廣級小型鐵甲艦,南洋艦隊所述的的畢方號,一艘鎮廣級小型鐵甲艦也是彙集在廣州。

    這些戰艦將會在帝國海軍部大臣林達標的親自率領下迎戰可能出現的英國海軍!

    帝國海軍幾乎傾巢而出,這就已經足以證明帝國海軍高層對未來可能出現的衝突並不保持樂觀態度。

    但是不管怎麼說,帝國的海陸兩軍都已經是做好了準備,接下來,就得看英法美等國,尤其是英國人的反應了。

    三月十二號,帝國外務部大臣宋關前正式向英國駐華公使遞交了國書,要求兩國就香港問題進行談判。

    帝國方面再一次強調,帝國並不承認前清和英國簽訂的一系列條約,更不承認香港島的割讓。

    為此,帝國方面希望英國人盡快的撤離香港島,並稱帝國將會近期內重新登錄該島行駛主權。

    此舉讓英國方面自然是嚴重不滿,根據雙方在1858年的中英談判裡,可是承諾說暫時擱置香港問題,而這個暫時擱置其實也可以看成是中華帝國默認英國對香港島的所有權。

    然而現在中華帝國方面卻是再一次把香港問題拿出來,而且擺出了一副哪怕是進行戰爭也要奪回香港的態勢,這讓英國人相當的不爽。

    身為世界老大,英國人有著自己的驕傲,面對帝國試圖收回香港的方案,英國人是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並且是直接抽調駐紮在印度、新加坡等地的戰艦前往香港。

    「現在英國人拒絕了。那麼我們現在應該怎麼辦?」軍方的內部會議裡,林達標一臉擔憂的問著施清瑄。

    施清瑄卻是不以為意:「他們的拒絕早在預料之中,沒有誰會輕易放棄已經吃進嘴裡的肉。」

    「他們既然拒絕了,那麼我們就可以適當的展開相關行動了!」

    「什麼行動?直接登陸香港島嗎?」林達標問道。

    施清瑄道:「自然。要不然我們囤積在九龍半島的部隊豈不是白去了!不過登陸一事恐怕還需要你們海軍多多配合!」

    林達標道:「配合陸軍行動,我們海軍自然是責無旁貸的,只是現在直接登陸香港島,恐怕會徹底激怒英國人啊,而且我們已經得到情報。英國人已經正在印度洋集結艦隊了,到時候恐怕我們面臨的壓力不小!」

    和林達標的畏畏縮縮不同,施清瑄卻是道:「怕什麼,他們要是敢來,我們就敢把他們揍趴下!」

    當軍方的內部會議過後,很快軍方的海陸將領就是到了宮內,這是一次是召開正式的御前戰略會議。

    眾人坐定後,施清瑄作為此事的負責人,很快就是直接講解了起來。

    「根據目前的形勢,英國人調遣艦隊過來已經是可以確定了。此外我們還預計,他們有可能還會派遣一定的陸軍兵力過來,但是具體數量有多少暫時還無法得知!」

    「遵照皇上諭旨,聯合參謀部為此做好了詳細方案,具體如下:

    為了順利收復香港島,逼迫英法兩國在夏威夷問題上做出讓步,帝國海陸兩軍將會進行一系列的戰術動作。

    在緬甸方向,對寧王國施加壓力,迫使他們站在我們這一邊,一旦我們和英國人爆發大規模衝突。那麼我們駐紮在雲南的部隊就會第一時間內進入上緬甸,匯同寧王國向下緬甸地區發起進攻,以奪取仰光為首要戰略目標!

    在越南方向,為了迫使法國屈服或者退出。帝國將會從廣西方向增援駐越部隊,稍候和越南王國寧王朝的部隊對南圻地區發起進攻,以消滅南圻地區的法軍為核心目標。

    香港方向,以目前的第四十二旅為核心,直接登陸該島,目前該島上的英軍暫時不多。只有大約千人不到,我軍完全有足夠的能力在短時間內攻克該島!

    除了上述三個方向外,中亞方向也可以適當的動一動,如有必要則是直接出兵印度的西北部地區,給英國人施加壓力!」

    「同時在各地非戰鬥區域,主要是各沿海省份以及台灣島,瓊州島等區域提高到二級戰備狀態,防止敵軍的可能登陸!」

    「夏威夷方向,則是以固守瓦胡島為要!」

    施清瑄說完陸軍的部署後,就是說海軍方面了!

    「海軍方面,以攔截英法艦隊的來襲為要,包圍帝國沿海安全,詳細請林大臣來說!」

    這一次和英法美的衝突,不管是在夏威夷還是在香港等地方,最核心的角色其實並不是陸軍,因為要等到陸軍登場的時候,說明帝國海軍已經失敗了,只能依靠陸軍保衛本土!

    因此這一場衝突最後發生到什麼程度,直接取決與帝國海軍和英法海軍的戰鬥結果。

    林達標當即道:「為迎接可能之挑戰,海軍方面已經集結了絕大部分的主力戰艦於廣州,目前艦隊全員正在進行緊張的訓練當中,船隻也在時刻進行保養維護,以保證敵軍艦隊抵達時我軍有最完好的狀態!」

    此時,林哲開口問道:「如果英法艦隊來襲,海軍是否能夠把他們攔下來?」

    面對林哲如此直接的問題,林達標沒有第一時間回答,因為他自己都不知道能不能做到。

    帝國海軍不過是新生的海上力量,還非常年輕,非常弱小,面對英國海軍這種龐然大物其實勝算是非常小的。

    而且帝國海軍能否攔住英國海軍,並不是取決於帝國海軍有多強大,而是取決於英國人派了多少戰艦過來。

    如果英國人抽調了數量眾多的大型鐵甲艦過來,那麼根本沒有獲得海戰勝利的可能性,如果英國人派的戰艦少了,那麼倒是有希望攔住英國人。

    這個主動權並不是在帝國海軍手裡,而是在英國人手裡。

    所以林達標只能是面露堅毅道:「啟稟皇上,海軍數萬將士必將竭盡全力控衛帝國海疆!」

    這表決心的話聽上去很好聽,但是在場的人都能夠聽得出來,林達標這是間接的說海軍並沒有把握攔住英法艦隊的來襲。

    儘管林哲自己也已經預料到會有這種情況,但是真聽林達標這麼說還是忍不住的嘆氣,海軍建設了這麼多年,什麼時候才能堪用啊!

    海軍建設每年都是投入眾多的資金,但是海軍到底是和陸軍不一樣,陸軍要擴充實力的話,只要經費到位,那麼陸軍有把握在半年內就把現役部隊的數量達到一百萬以上,一年內有把握擴充到一百五十萬甚至更多。

    然而海軍卻是不行,海軍是一個吃老本的軍種,短時間內根本就無法提高戰鬥力。

    一個合格的海軍軍官,需要多年的培養,一艘主力戰艦,其開工到服役的時間動輒三四年,哪怕是再壓縮時間,但是也得兩年以上。

    一個國家的海軍從建設到擁有戰鬥力,經費充裕,船廠等技術能力充足的條件下,至少也需要十幾年甚至二十年以上的時間。

    而要想擁有海軍精神之類的,沒有五十年以上的時間,根本就別想打造出來一支海上強軍。

    現在就算突然冒出來幾十艘鐵甲艦,但是現在的帝國海軍也沒有足夠的人才去把這些戰艦開動起來並形成戰鬥力。

    現在的帝國海軍實力還是太弱小了,主力艦隻有兩萬噸,加上其他亂七八糟的輔助艦,小型炮艦之類的,總噸位也不到三萬噸。而人家英國人光光是米諾陶鐵甲艦就有三艘,三艘加起來就是三萬兩千多噸。

    這根本沒發比!

    不過帝國海軍實力弱小,不代表著就不敢和英國人發生衝突了。

    1858年的時候,新生的帝國甚至連成規模的海軍艦隊都沒有了,當時連長江入海口都守不住,海軍只能退守江陰,但是還不是一樣打贏了?

    甚至還取得了全殲英法聯軍三萬人的戰績。

    而現在,帝國比1858年更強大了,這種情況下,如果林哲還要忍著不敢把香港收回來的話,那就是懦夫了。

    一番御前戰略會議後,林哲直接批准了聯合參謀部的作戰計畫。

    而該計畫的第一步,就是登陸香港島,帝國要在英國人的增援艦隊抵達香港之前,先把香港給佔領了。

    三月十八號,帝國海軍第一艦隊司令向香港島的英軍發去了最後通牒,要求他們在十二個小時內放棄抵抗並撤出香港島。

    英國人自然是毫不猶豫的拒絕了!

    次日凌晨時分,帝國海軍第一艦隊駛近香港島進行炮擊,並掩護陸軍第四十二旅登陸!

    香港登陸戰由此正式展開!(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9
第五百三十六章 利益得失

    自從第一次鴉`片戰爭裡,英國人強迫清朝簽訂南京條約,並由此佔領了香港島之後,香港島就成為了英國的殖民地所在,並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對香港島進行了開發。

    不過這種開發大部分是限於基礎設施,尤其是軍用設施。

    目前的香港島並沒有說和後世的香港那樣,成為一個繁華的城市,實際上在1866年的今天,香港島依舊只算是一個貧瘠之地,也不算什麼貿易大城市,其對英國而言,最大的作用就是充當海軍戰艦的補給港口,並沒有多大的商業價值。

    因為香港距離廣州實在太近了,而廣州一直都是中國對外貿易的主要城市,諸多外國商船從南海北上之後,一般都直接前往廣州,很少會在廣州附近的香港島進行貿易的。

    這一點在中華帝國成立,進一步開放對外貿易後就更明顯了。

    帝國成立之前,清廷雖然被迫開放了廣州,但實際上一直到第二次鴉`片戰爭之前,也就是1858年之前,洋人實際上依舊未能進入廣州城貿易,如此才有了香港島這個中轉港口的一絲作用。

    然而1858年後,帝國和英國、法國等簽訂通商條約後,廣州城正式開放為通商港口,那些洋人才正式大規模進入廣州進行貿易。

    如此一來,香港的貿易作用就是迅速下降。

    歷史上一直到二戰結束之前,香港的作用都不大,頂多算是一個英軍的軍事港口而已,後世的香港之所以成為四小龍,純粹是因為新中國成立後被西方國家封鎖,只留下香港這麼一個可憐的對外交流窗口,由此讓香港成為了新中國和西方世界的交流中轉站,這種政治上的優勢才讓香港發展為四小龍。

    而當這種政治上的優勢丟失以後,香港就是徹底失去了發展的動力,這從進入二十一世紀後香港發展乏力。只能依靠內地輸血才勉強保持發達城市的名頭。

    從地理位置上來看,除了軍事價值外,香港的重要性其實相當有限。

    1866年的香港對於中英兩國而言,其軍事價值要遠遠超過其所為的經濟價值。

    對於中華帝國而言。被英國人佔領的香港就如同一根尖刺一樣,牢牢的卡在中國南部沿海的喉嚨,嚴重影響了中國南部沿海地區的安全,試想一旦和中英兩國發展戰爭,人家英國人就能夠直接利用香港為挑戰。進而從九龍半島殺上大陸,甚至直接登陸廣州。

    而這也是林哲為什麼想要把香港收回來的原因,什麼領土主權啊,經濟利益之類的都不值一提,真正重要的是把香港收回來後,就能夠斷掉英國朝著中國腹地延生的前沿陣地。

    同樣是因為這個理由,帝國才會想到在英國人的增援艦隊抵達香港之前就把香港拿下來!

    為何?

    因為如果現在就把香港拿下來,那麼英國人就無法在中國沿海地區獲得一個完善的港口補給基地,失去了香港,英國人距離中國最近的港口就是新加坡。又或是借用法國人在越南南圻地區的嘉定府的港口,嗯,這地方現在被法國人改稱為西貢,即後世的胡志明市。

    而哪怕是從最近的西貢港出發,距離中國南部沿海也有好一千多公里呢!

    這種距離也許對於遠洋航行來說不算什麼,畢竟這年頭雖然船隻的航速相當緩慢,但是跨洋航行的事多的很,中國的海軍要到夏威夷去,從上海出發得跑上萬公里呢。

    但是情況是不能這麼簡單看的,因為英國人如果從新加坡等港口出發來香港。到時候可不是簡單的航行,他們還得帶著大量兵馬一起過來呢。

    英國人如果下定決心了要開戰,那麼他們不僅僅要調派大量戰艦過來,同時還得抽調大量的陸軍兵力。要不然的話談何反攻香港或者乾脆進攻廣州?

    考慮到中華帝國皇家陸軍的數量和戰鬥力,英國人起碼要派遣兩三萬人來才能有登陸成功的可能性,而後續要迫使中華帝國屈服的話,少說也得五六萬人甚至更多兵力。

    而要維持這麼多兵力登陸中國並作戰,而且還失去了香港這個前沿補給陣地,就算是英國這個世界老大也是得頭皮發麻。這可是非常困難的事。

    因此,儘管知道現在進攻香港有可能引起英國人的強烈反彈,但是林哲依舊打算冒險,只要把香港提前拿下來,後面就算和英國人進行戰爭也有把握。

    退一萬步說,就算是海軍在決戰裡戰敗裡,但是只要帝國陸軍的數十萬大軍不敗,那麼這一場戰爭裡,帝國就始終能夠保持不敗的局面。

    因此奪回香港,風險是有,但是屬於可控!

    至於說長期封鎖,這一點是無法避免的,但是同樣得考慮到另外一點,那就是英國一旦徹底封鎖中國沿海貿易,那麼對於中華帝國而言固然會有極大的損失,但是英國人自己也不好受。

    要知道英國人可是通過了兩場戰爭才打開了中國的國門做生意,才取得了中國的大量茶葉,瓷器以及生絲的進口權,這麼直接封鎖停止貿易,那麼以前的戰爭不白打了啊!

    目前中華帝國和英國人的貿易份額是非常巨大的,中華帝國每年向英國進口大量的機器設備,棉花,煤炭,呢絨,橡膠等物資,同時英國也向中國進口大量的生絲、茶葉,瓷器等產品。

    兩國的每年進出口貿易額已經是達到了八千多萬英鎊,如此一筆龐大的貿易額,不僅僅養活了中華帝國的大量工廠和商人,更養活了諸多英國企業和商人。

    一些從事國際貿易的英國人已經是把中國的市場當成了目前世界上發展速度最快,潛力最大的市場,其潛在的貿易利潤不可估量,重要程度絲毫不亞於歐洲大陸以及美國的市場。

    這種情況下,自然會有眾多的英國人商人去發揮影響力,徹底的封鎖是不可能持續太久的,要不然的話,英國人的怡和洋行、信德洋行這些英資企業同樣得破產,失業工人數以萬計。

    對於香港問題引起的種種可能性,林哲都是詳細考慮過的,而正是詳細考慮過後,他才是做出了接著夏威夷局勢緊張的理由,進而收復香港。

    因此種種情況都表明,收復香港存在一定的風險,但是這種風險是可控的,同時風險和潛在的收益相比,收益明顯要大得多。

    綜合考慮過來,林哲才是做出了最終決定。

    可以說,林哲收復香港,其真正理由並不是說什麼國家民族的自尊心之類的,如果英國人付出足夠的代價,林哲也不是不可能放棄香港,但是很顯然英國人不會為了香港付出巨大的代價。

    這是純粹的利益爭奪!

    而這種爭奪到了最後,都會演變為戰爭!

    三月十九號,在帝國海軍第一艦隊的多艘戰艦掩護下,陸軍之第四十二旅開始乘坐各種船隻橫渡尖沙咀洋面(維多利亞港),進而登陸港灣南岸,即香港島所在。

    由於尖沙咀洋面並不寬,普遍在一千多米到兩千多米之間,這個寬度甚至還沒有長江下游那麼寬。

    因此要橫跨這段港口海域,所用的船隻也簡單的很,不用什麼大型的遠洋運輸艦之類,隨便什麼舢板船甚至竹排之類的都能渡江。

    而在陸軍第四十二旅大規模渡江的同時,海軍的多艘戰艦上也是放下了諸多小艇,海軍陸戰隊的士兵們爬上小艇,然後直接朝著香港島划去。

    一時間,尖沙咀洋面上是千帆競渡,船槳隨著隆隆炮聲舞動著,不是還有岸上英國人的炮台發射的炮彈落在海面上,激起了道道水珠。

    不過英軍的微弱抵抗完全沒能阻攔帝國海陸兩軍的登陸行動!

    為了這一次登陸,帝國海軍是傾巢而出,第一艦隊的大部分主力艦,同時南洋艦隊、東洋艦隊所屬的多艘近海鐵甲艦,包括兩艘女蝸級鐵甲艦等。

    這些戰艦組成了一個臨時的聯合艦隊,劃分為多個支艦隊,其中女蝸號、畢方號為主,帶領三艘鎮廣級小型鐵甲艦以及多艘木製炮艦等組成的第三分艦隊作為登陸支援艦隊,該分艦隊的任務是直接支援陸軍以及海軍陸戰隊登陸。

    同時海軍內的多艘主力艦,主要是那些鐵甲艦則是組成了兩艘分艦隊,以兩艘炎帝級為核心,同時還有三艘盤古級鐵甲艦,組成了第一分艦隊,乃是帝國海軍的精華所在,此外一艘盤古級鐵甲艦即服役的伏羲號,匯同另外三艘木製巡洋艦一起,組成了第二分艦隊。

    上述三支分艦隊,就是帝國海軍用來備戰英國增援艦隊的所有家當了。

    而今天,他們則是要先把英國駐紮香港的中國艦隊練練手!

    在陸軍正式登陸之前,帝國海軍的艦隊就已經殺進了尖沙咀洋面,並和英國人的艦隊進行了戰鬥,擊退了英國人艦隊的反擊後,就是開始對香港島的靠近海岸的設施進行大規模的炮擊。

    而炮擊過後,陸軍才開始大規模登陸!(未完待續。)

    PS:稍候還有一章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9
第五百三十七章 備戰英艦隊

    英國中國艦隊,乃是1864年從東印度艦隊獨立出來的,戰艦數量雖然不少,但是性能都不怎麼樣,大部分都是一些小噸位的炮艦,只有少量幾艘風帆蒸汽木製戰艦,至於中大型鐵甲艦一艘都沒有。◇↓◇↓小說。¥℉

    當然,這並不是說英國人在亞洲和印度洋地區的海軍實力差,實際上英國人在印度洋以及東南亞地區的海上力量還是不弱的,但是大部分都集中在了東印度洋艦隊裡頭,其中包括英國人最新派遣到印度洋的兩艘大型鐵甲艦。

    英國人為什麼不把最新銳的大型鐵甲艦直接派到駐紮在香港的中國艦隊來?

    因為香港距離中國太近,這一個搞不好就會被中國海軍偷襲,到時候莫名其妙就沉沒了可就損失大了。

    因此這幾年,英國在印度洋以及西太平洋的主要戰艦,主要是集中在東印度洋艦隊,而中國艦隊裡的戰艦雖然也不算少,但是都是中小型戰艦居多,並沒有什麼新銳的鐵甲艦。

    一般而言,如果是局勢開始緊張的時候,英國人才會從東印度艦隊裡抽調軍艦增援香港,平常時候是不會常駐太多戰艦的。

    但是帝國對香港的軍事行動太快,自從得知夏威夷那邊的局勢出現變動,導致林哲下決心擴大和英國人的衝突,並收復香港的時候,其中的過程不過數天而已。

    而因為帝國的權力體系,一旦林哲決定了收復香港後,軍方的迅速就是非常快速完成了準備。

    當年英國人發現局勢不妙的時候,帝國的海陸兩軍已經是做好了準備,當英國人開始抽調戰艦準備增援香港的時候,中國就已經是正式發動了對香港的登陸作戰。

    這一整個過程的時間太少,少到讓英國人沒有足夠的時間來反應。

    這種情況下,香港的英軍就只能是孤軍奮戰了。

    面對中國的登陸作戰,尤其是中國海軍傾巢而出的情況,沒有大噸位的鐵甲艦支撐。英國皇家海軍的中國艦隊根本就擋不住帝國海軍的進攻,登陸當天還發揮了英國海軍的大無畏精神主動反擊,但是帝國海軍都不用出動第一分艦隊的情況下,就用第二分艦隊和第三分艦隊粉碎了英國中國艦隊的進攻。並當成擊沉了四艘英國戰艦。

    此後,英國人就是很乾脆的放棄了戰艦,直接把船員都撤上岸,把能搬的艦炮都搬上了陸地,準備著放棄海上的防守。直接固守待援了。

    英國人此舉也是無奈之舉,目前他們駐紮在香港的艦隊只能算是徒有其表,大部分戰艦都是幾百噸的炮艦,僅有的幾艘巡洋艦也都是木製戰艦,這些戰艦如果放在平常時候也足夠應對了,但是面對傾巢而出的帝國海軍,根本就無法抵抗。

    因此在嘗試出擊不敵後,他們就是果斷的放棄了出海作戰,試圖在香港島上固守待援,他們在等待來自東印度艦隊的增援。

    只要東印度洋艦隊抵達。那麼依靠東印度洋艦隊的實力,和中國海軍對抗才有底氣。

    如果英國人再從非洲甚至從地中海等海域抽調戰艦增援的話,也不需要多,在派遣一兩艘六七千噸的大型鐵甲艦過來,那麼就能夠輕易擁有戰艦上的數量以及性能優勢。

    然而這都需要時間,英國人的增援艦隊一時半會可到不了,所需的時間多則半年,最少也得兩三個月。

    而他們能夠在香港島上堅守三個月甚至更久的半年嗎?

    這個可能性並不大!

    依靠中華帝國的陸軍戰鬥力以及數量,只要讓他們登陸上香港島,那麼陸軍就有把握在數天內取得優勢。並攻下該島,按照軍方的預計,最長半個月就能夠結束戰鬥。

    而這種預測並不是陸軍的狂傲,而是事實!

    僅僅是首輪登陸作戰。陸軍就是投入了一個混成旅,同時還有一個守備營,另外海軍也是派遣了一個營的陸戰隊助戰。

    如此首批登陸的陸戰兵力,總數達到了六千多人。

    而駐防在香港島上的英軍只有一千多人,那麼是加上他們退守岸上的水兵,總數也就兩千多人而已。

    在數量上。中華軍佔據絕對的優勢。

    至於雙方戰鬥力上的差距,並不算太大,雙方的武器都差不多,都是使用後裝步槍,火炮的性能以及數量也差不多。

    更不要說,中華軍這些年來一直朝著現代軍隊進行改革,各方面的的戰術和線列時代已經截然不同,而英軍雖然裝備了後裝步槍等新式武器,但是戰術依舊是停留在美國內戰時期,線列戰術依舊是他們的主要戰術。

    這些情況分析下來,就可以發現,中華軍還是佔據了非常大優勢的。

    十九號當天,中華軍就是登上了香港島,並開始向英軍把守的諸多陣發起進攻。

    二十號,第二十一師師長,同時也是這一次香港登陸作戰的總指揮官朱建佳中將踏上了香港島的沙灘,並開始親自指揮登陸作戰朝著香港島縱深發起猛烈進攻。

    朱建佳中將,1853年加入余勝軍,後逐步陞遷,1858年的是為陸軍上校,以第七軍參謀長的身份參與了1858年和英法聯軍的上海之戰。

    戰後晉陞為陸軍少將,調回最高統帥部任職,1860年軍方進行編制改革,所有部隊改為一師二旅四團的標準編制,他重新回到野戰部隊擔任三十六旅的旅長。

    1864,其和其他多名陸軍少將一起,被林哲親自晉陞為陸軍中將,初擔任陸軍第十六師師長,去年調任第二十一師為師長。

    其晉陞以及任職的經歷屬於非常典型和正常的路子,不算快,但是也不算慢。

    不久前軍方決定提前登陸香港島,而部署在惠州府的第二十一師自然是成為了首批,同時也是最主要的參戰部隊,他親自率領了第二十一師奔赴九龍半島。

    如今首批登陸的第四十二旅就是他麾下的部隊,此外他麾下的第四十一旅也已經在九龍半島待命,隨時能夠增援香港島作戰。

    朱建佳中將和英法聯軍在上海之戰的時候就打過一次,後來駐防在廣州多年,其主要任務也是防備從海上登陸的英法等國軍隊。因此這些年來一直沒有放鬆對英法等國軍隊的研究。

    現在,往日的研究終於是排上了用場,這一次的香港島戰役,他朱建佳勢必要讓這些英國佬知道。中華軍能夠在上海擊敗他們一次,現在就能夠在香港島擊敗他們第二次!

    就當朱建佳率領第二十一師登陸香港島,並和島上的英軍進行激烈交戰的時候,海軍方面的第一分艦隊以及第二分艦隊卻已經是悄悄撤離香港,然後開始返回廣州港進行休整補給。

    以求做好萬全的準備迎戰英國艦隊!

    三月二十三號。住在新加坡的華人看見了一支龐大的艦隊抵達新加坡,稍候一封密電就是被送到了廣州的海軍司令部。

    廣州的長洲軍港,這裡乃是帝國海軍南洋艦隊的司令部所在,同時也是帝國海軍在南部沿海的最重要軍用港口,而且中國的第三大造船廠,和上海造船廠,青島海軍造船廠一起為帝國海軍打造戰艦的廣州造船廠也是在這裡。

    在這裡,停泊著一種前所未有的龐大艦隊,那些數千噸的龐大鐵甲艦整齊的排列在這裡,碼頭上的還有不斷的海軍士兵正在為這些戰艦補給煤炭以及炮彈等各種物資。

    由於時局緊張。帝國海軍的聯合艦隊是必須時刻保持在最完美的狀態,一旦英國人的艦隊抵達,那麼立即就出海迎戰。

    如此南洋艦隊司令部大樓的巨大會議室裡,帝國海軍的高級將領們幾乎是齊集一堂,坐在長方桌上的海軍將領們正在商討著該如何迎戰英國艦隊。

    林達標作為海軍部大臣,海軍上將,自然是坐在最上首,但是對目前的戰術討論,他卻是沒有插口。

    這倒不是他要身份高不好直接和屬下一起討論,而是因為今天的討論內容已經超出了他的能力範疇之內。

    林達標早先是陸軍出身。1854年帶著好幾百名陸軍旱鴨子轉行辦水師,從余勝軍水師營一步步擴大,最終置辦下了帝國海軍現有的家當,可以說帝國海軍的發展歷程裡。林達標是當屬首功。

    其人在海軍內部的重要性是不言而至的。

    但是這種重要性並不是體現在他的戰術或者戰略能力上,實際上林達標辦海軍這麼多年,就沒真正指揮過哪怕一場海戰,而對一些海戰的戰術也頂多是略有耳聞,能聽能說,但是你讓他去做就太勉強了。

    這人在海軍內部的作用。是作為海軍代表爭奪軍費,負責海軍的總體發展,至於海軍怎麼打仗,說實話他還真不懂!

    他和帝國海軍的關係,就跟歷史上李鴻章和北洋海軍的關係差不多,這海軍是他發展起來的,但實際上他對海戰並不精通。

    所以今天的會議上,他雖然是身份最高並坐在主位上,但是他卻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不開口,只是聽著下面的海軍軍官們說著。

    實際上不僅僅是他這樣,其實另外的幾艘高級海軍將官也是大多緊閉嘴巴,輕易不開口,嗯,理由也差不多,這些海軍的高級將領的自身戰術素質其實相當一般,尤其是現在進入鐵甲艦時代後,越發是跟不上海戰戰術的發展了。

    他們這三四個海軍中將、上將們的作用,在海軍內部是用來當招牌用的,用來爭奪軍費的,至於海軍的怎麼打仗,甚至怎麼訓練,其實都是由一群往日裡不起眼的中低級軍官負責。

    而這些中低級軍官,尤其是最近一些年從英國留學回來的海軍軍官們,才是當代帝國海軍的實際負責人。

    這從今天的會議場合就可以看得出來,在場的諸多人裡頭,有著一個海軍上將,三名海軍中將以及八個海軍少將,但此時正在開口辯論著各種戰術,討論著該如何迎戰英國海軍的卻是那五六個校官。

    這些人裡頭,一個年輕得有些過分的中校表現的尤為矚目!(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9
第五百三十八章 國運之戰

    只見他手持指揮棒,在一副巨大的南海等周邊海域的海圖上指指點點道:「英國人的艦隊如果要從新加坡直接北上的話,他們中的諸多大型主力戰艦固然是有足夠的儲備煤炭直接來香港,但是他們的艦隊中不可能只有主力戰艦,必然還會有諸多中小型的船隻,甚至還會有諸多運輸艦,這樣的話,他們很有可能不會直接從新加坡北上而不停留來香港。∈↗,他們既有可能會前往越南西貢進行一次中途的補給。

    所以,我們完全可以在西貢附近海域派遣船隻進行偵查,盡快摸清楚他們的艦隊實力

    一旦掌握了他們的實際情況,那麼我們就不能有任何猶豫,必須主動出擊,在珠江口外攔住他們」

    「為了在最後的決戰階段創造有利條件,我們可以在西貢港口外對敵艦隊進行小規模的襲擊,同時在他們北上的時候,進行晚間的小規模襲擊,疲敵之餘,進一步摸清敵艦隊的陣型以及其他詳細情況」

    此人名為林同書,浙江寧波府人的一個沿海小漁村,貧寒出身的他在中華軍其實算是一個相當特殊的例子,因為中華軍的軍官們普遍都是書香門第子弟,真正的貧寒子弟其實並不算多,,不過貧寒的出身並沒能遮擋他的驚人才華,他在1855年僅十五歲就考中前清秀才,不過隨後就是報考了海軍軍官學校。乃是海軍軍官學校駕駛班的第一期學生。

    1857年帝國向英國首批派遣留學生,其中有海軍獲得了兩名留學名額。林同書因為就學期間成績名列前茅,多次考核均名列首名,因此他在正式畢業之前就被選為首批留英海軍軍官。

    留英之前,他就被破格授予了海軍上尉軍銜。

    他在英國留學三年後,於1860年回國,剛一回國就是成為了海軍近代化的實際主導者。鐵甲艦的訓練以及戰術都是他一手制定。初擔任海軍作戰司的作戰參謀,並兼任海軍軍官學校教官。

    當年,他被晉陞為海軍少校

    次年,他被調任海軍軍官學校教務處副處長,開始實際負責海軍軍官學校的教學工作

    由於教務處是實際負責海軍軍官學校教學任務的機構,由此可以看得出來,林同書在海軍內部是多麼受重視。

    1864年,他升任教務處處長,同時軍銜被晉陞為海軍中校。全權負責海軍軍官學校的所有教學任務,向學生們傳遞他在英國所學習到的所有內容。

    同時他還兼任海軍戰略局的局長一職,負責統籌制定現代海軍的諸多戰術以及發展等,在中華帝國海軍的鐵甲艦發展過程中。儘管表面上負責的是林達標等海軍大佬,但實際上主導這些事務的卻是林同書等年輕一代的軍官。

    不久前,由於夏威夷、香港等問題事態嚴峻,海軍方面面臨的壓力極大,於是開始抽調精銳的年輕軍官組成參謀團負責制定詳細的戰術。

    為此,林達標特地成立了聯合艦隊特設參謀組,而聯合艦隊。即用於香港方向,備戰英國海軍的臨時艦隊,包含三個分艦隊。

    而該特設參謀組將會直接負責制定上述三個分艦隊的作戰計畫

    林同書被林達標親自點名,進而擔任該組的組長,全權負責後續對英艦隊的作戰計畫。

    而這一年,林同書才二十六歲,軍銜不過是海軍中校而已。

    在林同書身邊,是幾個同樣年輕的海軍校官,這五六人清一色都是留英出身,年齡在二十五歲到三十五歲之間,都是校官。

    實際上這一場戰略會議,如其說是林達標帶著一大群海軍大佬在開會,實際上倒不如說是林同書和自己的參謀們開會討論,林達標等人不過是旁聽而已。

    這種情況放在其他國家的話海軍裡是絕對不可能發生的,在帝國陸軍裡就更不可能發生了

    造成這種情況的理由非常簡單,那就是海軍高層的綜合素質普遍低下,這些海軍高層,包括林達標在內都是早年從陸軍轉行的,指揮幾艘炮艦支援陸軍進行內河作戰還勉強可行,但是如果讓他們去指揮一直龐大的鐵甲艦艦隊和強大的英國海軍進行決戰,他們是絕對沒這個能力的。

    對於這一點,海軍部總長林達標自己非常清楚,所以今天的會議裡,他只帶了耳朵,但是從頭到尾就沒有參加過詳細的討論。

    一場會議過後,當天下午,林同書帶著最終制定的作戰計畫書來到了林達標的辦公室

    林達標雖然看不太懂這計畫書,但是依舊很認真的看了將近半個小時,並把一些疑問提出來讓林同書解答。

    最後,他拿起了桌上的鋼筆,在簽下自己的名字正式批准這份作戰計畫前,他看著林同書:「中校,此戰關乎帝國百年國運,你可瞭解」

    林同書站直了身子:「同書很清楚此戰對帝國的意義,閣下請放心,此計畫已經經過我參謀組諸位同僚的反覆推演,我對我們的計畫有著絕對的信心」

    林達標深吸了口氣後,不再說話,而是在計畫書上大筆一揮,正式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隨著林同書帶著已經簽訂的計畫書出去,林達標站起身來走到窗前,從窗前看去,是停泊在碼頭上的一艘又一艘戰艦。

    左上位置的乃至帝國目前在役的最大戰艦,炎帝號,其右側方向,乃是它的姐妹艦少昊號。

    再過來則是盤古級的四艘戰艦以及三艘木製巡洋艦。

    上述六艘鐵甲艦,三艘木製巡洋艦,乃是第一艦隊的所有主力艦了,他們再加上歸屬還在香港支援陸軍作戰的兩艘女蝸級鐵甲艦,三艘鎮廣級小型鐵甲艦,就是組成了帝國海軍迎戰英國海軍的所有力量。

    按照作戰計畫,上述戰艦將會在英國人的艦隊抵達後,組成一支規模龐大的聯合艦隊,然後在近海迎戰英艦隊,之所以不出動到南洋甚至到馬六甲等方向出擊,是因為女蝸級以及鎮廣級都是屬於近海炮艦,如果要跑遠海作戰的話很難發揮出戰鬥力來。

    而帝國海軍的主力艦本來就不多,迎戰英國海軍的話就自然不可能放棄兩艘女蝸級鐵甲艦以及三艘鎮廣級鐵甲艦,因此以逸待勞在近海迎戰英國海軍才是最理想的部署。

    按照英國人艦隊的休整和補給速度,他們估計會在,新加坡停留數天以上,然後估計英國人還得等待援軍,因此英國人的大規模主力艦隊抵達香港的時間最少也在十天以後,如果英國人拖延一些的話,有可能是半個月甚至一兩個月以後。

    而在英國人到來之前,林達標能夠做的就是等待

    等待的過程中,帝國海軍的展開了密集的戰前集訓,艦長們以及作戰參謀們整天都是在推演各種戰術,而炮手們不斷的進行炮術的訓練。

    以至於在這短短一段時間內,帝國海軍打出去的訓練彈藥超過了以往一年的份量。

    帝國聯合艦隊做著準備的時候,諸多各種各樣的偵查船隻是活躍在整個南海的航線上,至於新加坡那邊,更是有無數海軍直屬,或者乾脆就是心憂國內局勢的華商們關注著,每當港口有船隻進出的時候,都是會被這些探子們詳細記錄下來,然後偽裝成為普通的商業電報傳遞到國內。

    而新加坡港口外,則是有著兩艘帝國海軍的偽裝漁船一直在那裡,這些漁船都是偽裝的,偵查到敵艦隊消息後,立馬就能夠開動蒸汽機,然後跑上十幾節把消息傳遞迴去。

    帝國海軍為了能夠在英國艦隊來襲的時候掌握詳細情報,甚至動員了廣東沿海的諸多民間船隻,要求他們發現大規模的艦隊後,立即回港匯報。

    這種等待讓人足以煩躁

    甚至林哲都是按耐不住心中的煩躁,已經兩次發電詢問海軍情況如何,對此,林達標都是回覆,海軍上下已經做好全面準備,只要英國艦隊一來,那麼帝國海軍就會立即出海,和敵艦隊進行一場前所未有的艦隊決戰。

    就當帝國海軍等待著英國人的艦隊抵達的時候,香港島上的英國守軍也是等待著增援艦隊的抵達

    過去的幾天裡,香港島上的英軍情況非常不妙,雖然英軍集合了駐防陸軍以及海軍水手,集結了約兩千人的正規軍,同時還動員了香港島上的洋人,短時間內召集了約一千五百人的民兵。

    但是這總數三千五百人的兵力卻是依舊無法抵擋中華軍的進攻

    自從中華軍的第二十一師主力部隊等岸後,僅僅是花了兩天時間就攻克了島上的炮台一座然後快速向島上的城區發起進攻。

    在作戰中,中華軍應該是首次大規模運用了散兵戰術,中華軍的士兵在進攻的時候,沒有和線列時代那樣排列著整齊的隊形發起進攻,反而是以數人為一組的散兵隊形發起進攻,這種打法和以往的正規交戰極為不同,讓英軍抵抗的非常不適應。

    三天後,英軍的大量主要陣地就是宣告失守,現在,英軍已經是不得不退守僅剩下的街區進行死守。

    這種情況下,香港島上的英軍司令已經是連續給新加坡那邊拍發了多封,稱他們已經無法堅持多久,請求新加坡方面立即派遣艦隊增援未完待續。

    ps:  晚些還有一章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9
第五百三十九章 起錨迎戰

    對於香港島方面的求援,新加坡方面的回電卻是,說增援艦隊尚未集結完畢,從印度以及緬甸地區抽調的兩個師增援兵力尚未抵達新加坡,因此暫時無法增援。

    增援艦隊抵達香港最早也要到四月十五號。

    而這個時間自然是讓香港島上的英軍滿意的,別說四月十二號了,就算是這個三月下旬他們都無法堅持下去,他們極力要求新加坡方面立即增援,不求一萬兩萬人的增援,哪怕只有一兩千人的增援也是好的。

    如此也是讓東印度艦隊方面非常難做,他們自己倒是希望儘早增援,但是現在他們手裡的戰艦不足,而且陸軍方面的兵力也沒到啊,這怎麼增援啊!

    「再等下去的話,香港島就要徹底失守了,到時候,恐怕國內就要對我們有很大的意見了!」李斯特少將放下了香港發過來的電文,面帶憂色道。

    》無>錯》旁邊的約翰上校卻是道:「但是我們的艦隊還沒有到齊,陸軍的兵力也還在集結,這樣怎麼增援?」

    李斯特沉思著,半天后道:「根據赫克托號的速度來看,他們應該在後天就能夠抵達新加坡了,這樣一來,我們手中就擁有了三艘中國人絕對無法抗衡的主力戰艦了,到時候再加上一些木甲戰艦也足夠收拾中國人了!」

    李斯特少將乃是今年剛到任的東印度艦隊司令,和龐大的英國本土或者地中海艦隊相比,他手中的東印度艦隊擁有的戰艦數量卻並不算多!

    英國人的海軍戰略一直都是側重於本土海峽艦隊以及地中海艦隊,其他分艦隊都是後娘養的。除非局勢緊張,不然的話平常時候根本就不會派遣主力艦前往印度洋或者亞洲。

    1864年的時候。英國人一度因為中華帝國大力發展鐵甲艦,從而調遣了兩艘萬噸鐵甲艦到印度洋。不過這兩艘巨艦中很快就是被重新調回了本土,因為那個時候,英國和帝國簽訂了關於緬甸的諒解協議,基本上解決了緬甸問題,短時間內英國和帝國的衝突不大。

    加上這個時候法國人正在大規模建設海軍,試圖挑戰英國人在英吉利海峽的霸主地位,拿破崙三世提出了造船計畫草案,計畫要建設二十艘戰列艦,其中十一艘是大型的鐵甲艦。此舉讓英國受到了極大的刺激。

    鑑於這些年法國人給英國人帶來的海軍擴張壓力,所以緬甸局勢平靜之後,英國人就是重新把兩艘萬噸巨艦調回了海峽艦隊。

    當然了,東印度艦隊也不可能沒有主力鐵甲艦,所以就是把地中海艦隊的抵抗號抽調到了東印度,並成為東印度艦隊的新旗艦,匯同一艘舊式木製戰艦改裝,簡單加掛了鍛鐵裝甲的一艘三千多噸的戰艦,一起承擔了東印度艦隊的主力艦重任。

    今年年初因為夏威夷局勢緊張。英國人擔心亞洲會爆發海上衝突,所以再一次派遣戰艦增援東印度艦隊,這裡頭就有一艘新鐵甲艦,即赫克托號。

    這艘赫克托號算得上是抵抗號的後續型號。後者的排水量要比前者多了六百多噸,抵抗號只有六千一百多噸,而赫克托號則是擁有六千七百多噸。

    等赫克托號抵達後。李斯特少將手上就能夠有兩艘主力鐵甲艦,一艘改裝來的半吊子鐵甲艦。擁有三艘主力艦了。

    當然了,這並不是說東印度艦隊只有這些船隻了。哪怕是號稱要全面鐵甲化的中華帝國海軍,現在都還有多艘木製戰艦呢,更何況是家大業大,有著眾多舊式戰艦存貨的英國皇家海軍,他們的各類木製戰艦數量多的到超過其他國家海軍的戰艦總數,即便是在東印度艦隊裡,還有十多艘各種等級的木製戰艦呢。

    而這種木製戰艦並不是說和之前中國艦隊裡的小噸位炮艦,而是真正的遠洋戰艦,五級戰艦到三級戰艦都有,同時還有若干快速巡洋艦。

    若干現在如果已經不是進入了鐵甲艦時代的話,那麼僅僅是這些木製戰艦,就足以對抗當代其他國家的任何一支艦隊。

    但是這年頭的木製戰艦其戰略價值已經是快速下降,從1860年左右開始,短短的五六年時間裡,這些木製戰艦就已經是被鐵甲艦挑落下馬,失去了主力艦的地位。

    從美國內戰以及夏威夷海戰來說,這年頭的木製風帆戰艦已經是徹底失去了戰略價值,已經無法充當海戰核心的角色了,頂多就是湊個數打打雜而已。

    美國內戰裡,南方聯邦的也是有著一艘好幾千噸的風帆木製戰列艦的,可是這艘木製戰艦在戰爭裡,其重用別說無法和訂購自中國的華盛頓號遠洋鐵甲艦相提並論了,就算是美國北方海軍自造的那些千噸左右的近海鐵甲艦也能夠隨便欺負它。

    空有噸位和勉強過得去的火力,但是卻只能被個頭小好幾圈的鐵甲艦欺負。

    由此可見,短短五六年時間裡,木製戰艦,尤其是那些大噸位的木製風帆戰列艦,基本上已經失去了戰略價值。

    這也是為什麼世界各國海軍,不管是英國還是法國又或者是新興的中華帝國、美國等國海軍,都是一股腦的投身到了鐵甲艦中來。

    第二天晚間,赫克托號順利抵達新加坡港,經過一番短暫的休整後,第三天,即三月二十八號,李斯特少將就是正式率領艦隊離開新加坡,然後進入了海洋深處。

    李斯特少將刷領艦隊出港,這個消息在當天中午就是送到了林達標的案頭上!

    隨後林達標緊急召開戰術會議,這一次新加坡那邊是傳來了準確的情報,英國人的增援艦隊擁有超過十五艘戰艦,另外還有若干運輸艦。運煤船等輔助船隻。

    其中為首的是兩艘超過六千噸的大型鐵甲艦,雖然新加坡那邊的人沒有準確觀察大船型以及船名等。但是從其他公開渠道獲知的消息來分析,帝國海軍已經是判定其中一艘為東印度艦隊的旗艦抵抗號。至於另外一艘,不外乎是抵抗號的姐妹間又或者是赫克托號,為啥?

    因為英國人財大氣粗,相對於不上不小的六七千噸的大型鐵甲艦,他們更喜歡九千噸以上,甚至一萬噸的大型鐵甲艦。目前為止,英國人服役的九千噸以上的鐵甲艦數量都已經有六艘之多了,但是六千噸級別的鐵甲艦卻是只有三艘而已。

    英國人一共也就只有三艘現役的六千噸級的鐵甲艦,因此並不能猜測出來東印度艦隊的那兩艘是那兩艘!

    除了這兩艘主力鐵甲艦外。情報人員還匯報東印度艦隊裡還有另外一艘約三千噸的鐵甲艦,另外有千噸以下的鐵甲炮艦至少四艘。

    其次則是噸位不等的木製戰艦十艘左右,其噸位大的有超過兩千噸,小的也有七八百噸!

    總體而言,這一次英國人的來襲的艦隊在總數遠不如1858年的時候英法艦隊總數。

    要知道當時的英法艦隊總數可是超過了兩百多艘啊,戰艦就有好幾十艘之多。

    不過當時英法艦隊之所以這麼多,是因為他們還搭載了兩三萬人的陸軍,而現在,英海軍是輕裝上陣。並沒有搭載多少陸軍士兵。

    由此可以看成,這一次英國人是純粹為了摧毀中國海軍的海上力量而來,此外就是對香港島進行小規模的補給以及增援,幫助香港島上的英軍防守。

    然而英國人的艦隊數量少了。不代表他們的實力弱了,別的不說,光光是那兩艘六千多噸的鐵甲艦。就如同兩座大山一樣壓在帝國海軍的將領心頭上。

    一旦開戰的話,自家的這些小噸位的鐵甲艦能夠和敵艦的大噸位鐵甲艦相抗衡嗎?

    而且自家戰艦數量這麼少。到時候能夠應對嗎?人家英國人的那十多艘木製戰艦也不是拉出來看戲的,而是用來打仗的。儘管到時候發揮的作用可能會小一些,但是架不住人家數量多啊。

    儘管很多人對此戰有所顧慮,但是戰爭已經到來,他們已經沒有任何退縮的可能性。

    次日黎明時分,帝國海軍的聯合艦隊第一分艦隊、第二分艦隊從廣州的長洲軍港起錨,隨後順流而下離開廣州朝著珠江口駛去。

    下午時分,他們和第三分艦隊匯合於香港海域匯合,並在此地展開了最後一次全艦隊的大規模聯合演習。

    各艦艦長等高級軍官登上了旗艦炎帝號,並參加了由聯合艦隊參謀組舉行的戰術會議,會議裡,林同書這個年輕個人充當了艦隊的實際指揮著,給三支分艦隊安排了詳細的作戰任務。

    當然了,這些命令不可能是他直接下達的,他並沒有這個權利,這規模命令是由第一艦隊司令,同時也是這支臨時帝國海軍聯合艦隊司令沈同登海軍中將下達的。

    沈同登,嚴格上說起來,他比林同書更早前往英國留學,不過他並沒有直接進入英國的海軍軍校學習,而是直接作為觀察武官登上英國的軍艦學習,這樣的他固然更早回國,但是到底是沒能和林同書那樣經過系統的理論學習。

    不過他晉陞的非常快速,作為海軍內的堅定的鐵甲派,他歷任諸多要職,一度擔任了御前海軍武官,何謂御前海軍武官?其實就是皇帝的私人海軍顧問,當皇帝有什麼事涉及到海軍事務的時候,這個御前海軍武官就負責向皇帝解答各種疑問。

    這個御前海軍武官的任職經歷,讓他是平步青雲,深受林哲的重視,1865年宋啟南卸任第一艦隊司令,轉任海軍作戰部部長,他沈同登則是接替宋啟南擔任第一艦隊司令,並順利晉陞為海軍中將。

    如此的沈同登在海軍裡的現役高級將官裡,乃是排位前五的高級將官了。

    不過即便這樣,他在這一場即將發生的海戰裡,也只能充當傀儡的角色,命令雖然都是他發出去的,但實際上這些命令都是由聯合艦隊參謀組裡的那些年輕參謀們制定的,和他的這個艦隊司令半點關係都沒有。

    這一場即將爆發的海戰,帝國皇家海軍聯合艦隊的實際指揮官,只是一個年僅二十六歲的海軍中校!(未完待續。)

    第五百三十九章起錨迎戰: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9
第五百四十章 敵蹤初顯

    1866年四月二號,香港尖沙咀港,這座昔日被英國人佔據並開發的港口在各方面的基礎設施並不比帝國海軍在廣州的長洲軍港差多少。

    甚至一定程度上比廣州長洲軍港還要更適合作為軍港使用。

    因為廣州的軍港都是內河港口,來往船隻眾多,很難把軍民船隻區分開來,同時基礎設施也不算很完善。

    而香港島和九龍半島之間的尖沙咀洋面,這卻是一個被夾在中間的小海灣,平均水深相當不錯,達到了十二米,最大水深的航道高達四十多米。

    這個水深足以停泊那些萬噸以上的巨艦,甚至就算是後世的那些十萬噸級的航空母艦也能停泊。

    當代的中型鐵甲艦,比如帝國海軍的盤古級鐵甲艦,吃水只有五米多點,而四千噸的炎帝級鐵甲艦,吃水則是不到六米多。

    英國人的那萬噸鐵甲艦,比如說英國人最新服役的萬噸巨艦米諾陶級鐵甲艦,其吃水也不過八點五米。

    哪怕是後世的世界上噸位最大的戰列艦大和級,其吃水也不過十米多點,美國的最新超級航空母艦福特級,吃水也就十二米。

    因此香港尖沙咀洋面的水深,已經是足以停泊今後至少一百五十年的所有戰艦。

    這個港口如此優良,英國人佔領香港島後自然不會坐視不管,所以也就進行了港口的基礎設施建設,並成為了英國皇家海軍中國艦隊的駐地。

    如今英國皇家海軍中國艦隊已經算是全軍覆沒,前面的一系列交戰中。多艘戰艦被直接擊沉,剩餘的軍艦則是被英國人拆掉了艦炮。一部分自沉在了港口內,一部分則是乾脆仍在那裡被管。隨後被帝國海軍俘虜並接受。

    不過俘虜的這些英軍戰艦都沒有什麼大用,都是一些幾百噸的小規模炮艦之類的。

    如此中華軍已經全面登陸香港島,並已經佔領了該島的大部分區域,英軍只能是退縮到僅有的小部分區域固守待援。

    這香港島的北面,即靠近尖沙咀洋面的港口設施自然也是被海軍所接管,由此成為了帝國海軍聯合艦隊的一個臨時補給港口。

    在這裡,他們準備著最後一次休整,然後就是出海迎戰英國海軍!

    二號的傍晚時分,已經是多艘偵查船隻傳來情報。說在越南沿海等海域陸續發現了英國艦隊。

    並且得知英國人並沒有進越南西貢港口進行大規模休整,而只是在港口外接受了煤炭以及淡水等補給後,就是迅速繼續北上。

    按照英國人東印度艦隊的形成,預計他們將會在明天中午時分抵達珠江口海域!

    因此今天晚上,也是帝國海軍聯合艦隊的最後一個備戰夜晚!

    這一天夜裡,聯合艦隊的很多人都沒能睡著,尤其是林同書,一直和麾下的參謀團隊討論作戰計畫到深夜一點多,然後才是強迫自己去睡。

    次日一大早。即四月三號。

    香港尖沙咀港口就是吵雜無比,眾多拖船開始協助戰艦駛出港口,然後進入外海!

    炎帝號上,沈同登看著自己麾下的這支龐大的艦隊。內心裡卻是沒有激動或者興奮的表情,相反,現在他的心情反而是有些緊張甚至對即將到來的決戰有一定的恐懼。

    沈同登是在英國人的海峽艦隊裡擔任過觀察武官的人。他比起海軍裡的其他人要更加清楚英國人的海上實力,這種實力上的差距並不僅僅體現在戰艦數量以及質量上。同樣還體現在軍官的綜合素質以及水兵的訓練水平上。

    和老牌的世界頭號海軍強國英國相比,帝國海軍無比是一個弱小的新生兒。連能夠指揮鐵甲艦作戰的合格軍官都沒有幾個,要不然的話,何至於讓幾個只有二十幾歲的毛頭小夥子組成參謀組,實際負責這一場決戰呢。

    歸根到底,還是因為帝國海軍嚴重缺乏擁有足夠素質的軍官。

    想到這裡,他看了眼旁邊的林同書,這個年輕中校看不出什麼喜怒哀樂的表情,哪怕是現在艦隊已經出港了,但是他的注意力始終都在自己的作戰計畫上,不時在海圖上寫寫畫畫,然後和旁邊的參謀組同僚們交換意見。

    雖然沈同登對林同書等人還有著極大的懷疑,但是他也明白,這一場海戰要想獲得勝利,還真得靠林同書這幾個人。

    但願他們不要辜負海軍數萬將士的期望吧!

    而自己,要做的就是支持他們!

    自聯合艦隊離開尖沙咀港後,整個艦隊不知不覺中就是瀰漫了一種沉悶的氣氛,尤其是在軍官群體裡,沒有了往日的鎮定風範,而是一個個都是沉默寡言。

    這種情況在聯合艦隊的旗艦炎帝號上尤甚!

    艦橋內的作戰室內,沈同登以及眾多海軍軍官都是待在一起,作戰室內有人低聲說話,有人在抽菸,還有人依舊海圖上寫寫畫畫。

    現在艦隊已經出港,而根據參謀組之前的計算,英國人的艦隊有可能在今天上午到下午這一段時間裡抵達珠江口海域,而現在,他們就是要找到,或者說等待英國人的到來。

    在發現英國人艦隊之前,這支龐大的聯合艦隊只能是無所事事的在海面上慢悠悠的無目的航行著。

    而這種沉悶的等待很容易讓人的情緒崩潰,尤其是在大戰將臨,而且己方還沒有什麼優勢的時候,等待的越久心理壓力就越大。

    等到上午十一點的時候,沈同登也是有些按捺不住了,不動聲色的問了林同書一句:英國人的艦隊應該就在附近了吧!」

    林同書的表情明顯要比在場的其他人更鎮定,只見他面無表情得道:「如果英國人中途不出現什麼意外的話,應該離我們不遠了。不過現在外圍的偵查船隻還沒有傳回來信息,具體什麼情況還需要再等等才能知曉!」

    聽到林同書這樣樣。沈同登也是沒有再問了,他知道。林同書的壓力不比他小,甚至比他更大!

    這一次帝國海軍傾巢而出,組成聯合艦隊出戰,他沈同登名義上是艦隊司令,但實際負責指揮作戰的卻不是他,而是眼前這個林同書。

    而年僅二十六歲,以海軍中校銜就負責帝國海軍有史以來第一場的大規模海上決戰,林同書的壓力是可想而知的。

    海軍上下無數人的眼光都盯著他呢,據說就連皇帝陛下都在聯合艦隊剛組建之初召見了該人。詳細的聽取了林同書對於海軍戰術、戰略的一些想法。

    這一戰,如果勝了,那麼一切都好說,高官厚祿不在話下,但是如果敗了,林同書百分百是要陷入萬劫不復之地。

    不僅僅是林同書,如果這一次的決戰失敗了,那麼今天參戰的所有海軍將領恐怕都不會有什麼好下場,屆時當場戰死恐怕就是最好的下場了。不然後續等待他們的不是被逼著自殺就是被軍事法庭宣判。

    就連海軍部總長林達標,都是會受到嚴重影響,被革職都是輕的,稍微嚴重一些。林達標恐怕就得以死謝罪。

    所以,這一場海戰關乎帝國未來百年國運的同時,也關乎著如今海軍上下諸多軍官們的前途甚至妻女的命運!

    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很快就是到了中午十一點三十分。

    這個時候,沈同登和林同書等聯合艦隊司令部內的軍官們正在從作戰室內離開。準備前往軍官餐廳,和當代的所有近代海軍們一樣。帝國海軍從裡到位也是充滿了英國海軍的痕跡。

    比如說軍官是從來不會隨便下底層艙室的,因為那有辱身份。水兵們也是不得擅自上甲板或者進入艦橋。

    就連用餐,這軍官們吃的也是西餐,旁邊還有一個小型的管絃樂隊進行演奏呢!

    沒辦法,帝國海軍從一開始學習的就是英國海軍,而為了徹底模仿,不至於搞出來一個四不像,所以從戰術條例再到一些傳統風格也都是照搬,因此海軍內部的西化現象是非常嚴重的。

    甚至這些海軍軍官們彼此用英語交流的話,比他們用國語交流還要更方面一些,因為中國存在諸多方言,而且這年頭雖然有官話之稱,但到底不是後世的普通話,國語的普及還是有所欠缺的,所以很經常看到官員們說出一口濃厚地方口音的國語進行交流。

    而海軍的軍官學校是採取英語教育,加上一些才華傑出的軍官普遍都有著留英的經歷,所以他們彼此間用英語交談,其實比用國語更方面。

    當然了,這也只是說說而已,也不會真有人在日常對話裡用英語交談。

    這頓午飯吃還沒開始吃呢,突然外面有一名年輕上尉走了進來,此人的腳步有些急促,說話的語調也是有些快。

    只聽他一進來就道:「報告,偵察艦齊松號傳來旗語,距離我艦右前方三十海里外發現大規模艦隊!」

    一聽這話,在場的諸多軍官們就是坐不住了,當即第一分艦隊司令廖易齋少將就是上前兩步:「確定發現了英國人的艦隊?」

    那上尉此時已經走了上來,把手中的一份報告書遞給了參謀組組長林同書,林同書展開來一看,這是一份距離在聯合艦隊主力艦隊右前方約十五海里的位置進行前出偵查任務的快速偵察艦齊松號的旗語信號!」

    齊松號乃是一艘木製快速巡洋艦,火力和防護都不咋地,噸位也只有區區的五百多噸,但是航速卻是快得很,因此在艦隊裡是充當了前哨偵察艦的地位。

    而該艦發來的旗語表示,他們在右前方發現了大規模艦隊的蹤跡,通過煙柱判斷,該艦隊至少擁有蒸汽船隻十艘以上,同時考慮到地球曲率的影響,應該還有更多的船隻尚未出現在視野之內。

    「這個時候出現在珠江口的艦隊,而且還是一支估摸如此龐大的艦隊,除了英國人的東印度艦隊,再無他人了!」林同書把手中的報告遞給了沈同登。

    然後道:「司令,要開始了!」

    沈同登也是看罷了手中的旗語報告書,然後轉頭看向了在場的諸多軍官們:「諸君,決定帝國百年國運,弘揚我海軍威武的時候到了!」

    隨即他對自己的副官道:「命令全艦隊立即就餐!」(未完待續。)

    第五百四十章敵蹤初顯: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