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三國] 策行三國《原名:三國小霸王》 作者:莊不周 (連載中)

   
noriko1026 2018-4-3 15:20:18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2268 4930873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11-3 18:35
三國小霸王 第1570章 以直報怨

  周異到達宛城後,孫策很快與他見了面,主動到他的住處拜訪。

  周瑜在荊州幾年,一直沒有置辦產業,不是住公廨就是住軍營,現在他的駐地在夷陵,回宛城時便住驛舍。他自己住得比較簡單,但大婚不能太隨意,所以買了一座宅院,不算很大,卻很精緻,收拾得乾乾淨淨。蔡琰親自過來看過,也非常滿意。

  孫策很恭敬,以子弟禮拜見周異,向他請教洛陽的形勢,詢問楊彪路過洛陽時的表現。周異一五一十,如實道來,又主動表明年老體衰,承擔不起河南尹這麼重的任務,此次參加完周瑜的婚禮後,他就想致仕了。離開洛陽之前,他已經向朝廷提出了辭呈,官印都封存在洛陽。

  孫策欣然同意。致仕當然是不可能的,但周異主動辭去河南尹,表明他已經做出了選擇,要與朝廷劃清界限。廬江周氏從此一分為二,他與周忠各為其主,互不干涉。

  周異到達後不久,蔡邕也趕到了宛城。為表示尊師重道,孫策親自出城迎接。蔡邕是坐船來的,坐船溯淯水而上,既平穩又安逸,比坐車舒服多了,還方便他讀書作文。

  幾年不見,蔡邕的氣色非常好,江湖的十年風雨留下的痕跡幾乎看不到了。他身邊跟著兩個書生,一個三十出頭,一個二十多,頭戴進賢冠,身著儒衫,看起來文質彬彬,風度翩翩。孫策倒也沒太在意,襄陽書院如今也是人才濟濟,實力比南陽郡學更勝一籌,以蔡邕的名望,有幾個得意門生也很正常。

  不過這兩人報過名之後,孫策才知道並不怎麼正常。這兩人不是別人,正是當初拒絕了他邀請的路粹和阮瑀。聽完這兩人的名字,孫策盯著他們看了半晌,然後笑了。他一個字也沒說,但鄙視之情也毫不掩飾,連瞎子都看得見。

  阮路二人很尷尬,蔡邕也很尷尬。襄陽書院那麼多人,他帶著這兩個人來,就是想引薦給孫策,現在孫策這麼不給面子,他這老臉有點掛不住。

  “孫將軍……”

  “先生不用這麼客氣。”孫策挽著蔡邕的手臂,很客氣地說道:“我與公瑾是好兄弟,與令嬡也如兄妹一般,先生若是不棄,稱我字即可。”

  蔡邕鬆了一口氣,臉色緩了一些。“元瑜和文蔚都是書生,不諳世事,你不要和他們一般見識。”

  孫策瞅瞅蔡邕,笑了一聲:“先生放心,我不會和他們一般見識的。他們沒來,不是不給我面子,是不給先生面子。現在他們來了,既然先生寬宏大量,不與他們計較,我又何必置氣,不值當啊。”

  蔡邕語塞,不知道如何說才好。阮瑀、路粹來襄陽找他,當然不僅僅是想跟著他修書,而是想通過他引薦,在孫策麾下任職做官,現在一見面,孫策就把話堵死了,視他們如無物,根本沒有招攬的意思,這還怎麼往下說?

  見蔡邕和孫策談得不愉快,蔡琰走了過來,笑道:“將軍,這可是我請來的幫手。”

  孫策打量了蔡琰一眼,咧嘴一笑。“很好,這二位年富力強,西域、天竺走一遭應該沒什麼問題。”

  “西域?天竺?”路粹的臉頓時白了,拼命的衝著蔡邕眨眼睛。蔡邕也是一頭霧水,不知道是怎麼回事,聽起來很像是孫策懷恨在心,要將他們流放萬里之外。蔡邕連忙問蔡琰是怎麼回事,蔡琰笑著把孫策要她研習天竺、西域文字的事說了一遍,蔡邕這才安心了些。天竺、西域雖然遠一些,畢竟是遊學,不是流放。身為學者,萬里求學雖然辛苦一些,只要有所得,卻也不是不能接受。

  見蔡邕言語之間有贊同的意思,阮瑀和路粹很絕望,後悔莫及。天竺,西域,聽聽就讓人絕望。

  孫策根本沒興趣關心他們,他將蔡邕請上車,蔡琰也上了車,周瑜騎著馬隨侍車旁。孫策隔著窗戶,打量著周瑜,又瞅瞅蔡邕,打趣道:“先生,你覺得這女婿怎麼樣?”

  “嗯,不錯,不錯。”蔡邕撫著鬍鬚,非常滿意,老臉笑得像朵花兒。

  “那你準備怎麼謝我?”孫策翹起二郎腿,抱著膝蓋。“這件事我也有功,這你總得承認吧?”

  “你有什麼要求就直說,沒必要轉彎抹角。”蔡邕哼了一聲:“不用拿我的女兒、女婿來說事。”

  孫策哈哈一笑。“那我就直說啦。李儒的那篇《己巳之亂親歷記》你應該看過的,他的文章寫得不錯,但他是董卓的舊部,士林名聲也不能和先生你相提並論,有些事他也不太清楚,說服力遠遠不夠,我想為後人留下一個相對完整的記載,你能不能擔起這個責任,寫幾篇文章?”

  蔡邕臉色微變,耷拉下了眼皮,沉默不語。蔡琰剛要說話,孫策不動聲色地搖了搖頭。蔡琰會意,將湧到嘴邊的話又咽了回去,只是用眼神企求孫策不要逼得太緊,給蔡邕留點面子。孫策點頭示意,讓蔡琰放心。他要的是蔡邕承擔這個任務,而不是要讓蔡邕難堪。逼得太緊,就算蔡邕迫不得已,勉為其難,寫一半留一半,他也沒辦法。他需要蔡邕認識到這件事的意義,主動寫出整件事的真相。

  這件事不僅涉及到對袁紹及王允等人的評價,為董卓鳴不平,更涉及到文武之爭。不處理好這個問題,不對儒生鄙視武人的心理加以糾正,重提尚武之風就永遠只能是權宜之際,不可能真正落到實處。

  “先生,我不是要為董卓飾功掩過,我只是想讓世人知道真相,只有知道真相才能從中吸引教訓,才能避免重蹈覆轍。如果沒有這份勇氣……”

  “將軍。”蔡邕抬起頭,打斷了孫策。“將來你也會留名青史,你願意史家將你做的事,一五一十的全部記下來嗎?”

  孫策盯著蔡邕看了片刻,嘴角微挑。“先生,如果史書可以枉顧事實,那還有什麼敬畏可言?如果勝利者就可以隨意塗改歷史,用所謂的春秋筆法為尊者諱,我又何必在這裡和你浪費口舌?你真覺得除了你,我找不到能夠寫出真相的人嗎?我相信先生的才華,更相信先生的史德,所以才希望由先生來完成這項偉業,為後人著史立一個榜樣。先生以為什麼,以為我要藉著史的機會污衊袁紹、王允?”

  蔡邕無言以對。他迎著孫策的目光看了很久,微微頜首。“行,我寫。”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11-4 08:18
三國小霸王 第1571章 針鋒相對

  孫策咧嘴一笑。“我就知道先生有擔當,敢為天下先。”

  蔡邕繃著臉,不苟言笑。“你別急,我還有一個條件。”

  孫策眨眨眼睛,笑容依舊。“你說說看,只要是我能辦到的,一定盡力而為。”

  “你應該知道我要說什麼。”蔡邕緩了語氣,籲了一口氣。“從洛陽到長安,已經有一半典籍毀於兵火,這剩下的一半還是王子師的功勞。我不想看著這樣的事再來一遍。秦燔詩書,項羽燒秦宮,先賢典籍百不存一,今古文之爭因此而起,幾百年都沒爭出個勝負。將軍,既然你這麼看重真相,這些典籍就值得你拯救。這些宮裡收藏的秘檔、公文一旦毀了,就沒人知道真相了。”

  孫策撓了撓頭。“先生,朝廷有沒有說,他們怎樣才肯出借這些典籍?他們要是太過份,那我可不能答應。說實話,我不相信他們敢燒了這些典籍,我願意和他們交易都是為了先生,希望先生能在有生之年完成這部巨著。先生,這應該是一項德政吧?將來你為我作傳,可不能忘了這一筆。”

  蔡邕“噗哧”一聲笑了出來,瞪了孫策一眼。“還說你不怕?”

  “你寫真的,我當然怕。正因為怕,我才不敢肆意妄為。史書的作用不就這個麼?如果你們亂寫,我就沒必要怕了,不管是軟的還是硬的,你們都不是我的對手。”孫策挑挑眉。“先生,我比你年輕喲,你要是敢亂寫,別怪我……嘿嘿,你懂的。”

  蔡邕哭笑不得,蔡琰也不知道如何應付。她平日所接觸的都是文質彬彬的讀書人,縱使是軍中將領也沒人會在她面前放肆,即使孫策本人和她說話也是很客氣的,忽然看到孫策和蔡邕耍賴撒潑,甚至出言威脅蔡邕,她束手無策。

  “嗯咳!”蔡邕強作鎮靜。“這麼說,你願意交易了?”

  “我從來沒說過不願意啊。只是交易嘛,總得一個漫天要價,一個就地還錢,你說對吧?先生你在襄陽著書,兩耳不聞窗外事,可能不知道情況。回頭你問問你女兒、女婿,就知道我背了多少債,最近手頭的確有點緊,不敢亂花錢。”孫策看了一眼外面的周瑜,故意壓低了聲音。“周公瑾要攻取益州,你知道嗎?先生,這件事你會不會記在史書裡?”

  蔡邕的臉頰抽了抽,把頭扭了開去。“呃,昭姬啊,有幾句話,我想跟你單獨談談。”

  孫策大笑,擺擺手。“行行,你們父女倆說悄悄話,我就不打擾了。”他推開車門,招了招手,郭武牽著坐騎過來,孫策直接跳上馬背,輕挽韁繩,和周瑜並肩而行。周瑜看看他,笑道:“怎麼說得好好的,突然出來了?”

  “被老先生趕出來了。”孫策抹抹鼻子。“公瑾,這件事你怎麼看?”

  “典籍?”

  “嗯。”

  周瑜回頭看了一眼馬車,輕挽馬韁,坐騎停住腳步,和馬車漸漸遠離。“我覺得你說得對,漫天要價,就地還錢,錢糧難得,不能用於資敵。如果有可能,最好不用錢糧交易,如果能找一種他們急需,又無法用來作戰的物品,那就再好不過了。”

  “公瑾,你這樣很危險啊。”孫策伸手拍拍周瑜的肩膀。“你就不怕蔡公將來在史書裡對你不利?還是說你娶了昭姬,有恃無恐?”

  周瑜不動聲色地晃了晃肩膀,想將孫策的手晃開,不料孫策的手就像粘在了他肩膀上一樣,怎麼也甩不脫,偏偏又沒有一絲用力的跡象。周瑜很驚訝,半晌才明白過來。“文子俊所言不虛,你這空手入白刃練得真好,已入化境了。”

  “過獎,過獎。反正你是逃不出我的手掌心了。”孫策微微一笑,用力捏了捏周瑜的肩膀,收回手。“公瑾,我知道你精通兵法,但山地叢林作戰凶險異常,生死只在瞬息之間,變生肘腋是常有的事,大意不得。當初若不是仲康,我說不定就死在太史子義箭下了。益州山地比丹陽更險,你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多花一點時間沒問題,反正我們有的是時間。”

  周瑜點點頭,悶悶地應了一聲。

  ——

  黎陽。

  袁譚翻身下馬,幾步趕到楊彪、袁夫人面前,深施一禮,只喊了一聲姑父、姑母,眼淚就湧了出來。楊彪嘆了一口氣,搖搖頭。袁夫人扶起袁譚,看著他身上的孝服、消瘦的面龐和充滿血絲的眼睛,露出不忍之色,怒意也散了大半。

  “顯思,你還好嗎?”

  “有諸位叔伯輔助,顯奕支持,情況還算穩定。”袁譚再次拱手施禮,又走到袁權面前,深施一禮。“妹妹能來,我感激不盡,當初在平輿時多得妹妹照顧,今天能有機會回報妹妹,略盡地主之誼,是我的榮幸。”

  袁權還禮,從容說道:“兄長知恩圖報,自是好的,只不過照顧你的是孫將軍,如果不是他,我也沒有機會關照你,你也沒有機會做東道主。”

  “是,是,我這條命都是他救的呢。”袁譚抹著眼淚,強笑道:“只是殺父之仇不共戴天,將來如果在戰場上再遇,萬一上天護佑,給我報仇的機會,我會還他這個人情。”

  袁權嘴角微挑。“兄長,你孝心可嘉,不過我建議你還是不要有這種想法,免得舊債未去,又添新債。”

  袁譚尷尬地笑了笑。“妹妹說得有理,伯符勇冠天下,我的確不是他的對手。不過父仇不能不報,只能盡力而為,還請妹妹見諒。”

  “行,我會轉告拙夫,讓他等著你,也希望你不要讓他失望。”袁權看了一眼不遠處的楊彪。“既然你這麼有孝心,看來姑父此行要白費辛苦了。兄長,你不要用擔心,還是想想怎麼回答姑父吧。”

  袁譚打量著袁權,一聲輕嘆。“可惜妹妹是個女兒身,否則……”他擺擺手,強笑道:“不說了,妹妹且上車,到鄴城再說。”

  袁權轉身上了車,又拉開車窗,眼神譏諷地打量著袁譚。“不是女兒身又如何,同父兄弟尚且不能同心,還能指望從兄弟斷金?兄長,你若真想像個大丈夫一樣與拙君一戰,還是從大處著眼,別把心思用在這些雕蟲小技上。要不然他勝之不武也就罷了,白白冒著生命危險,救你於泥沼之中。”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11-4 11:41
三國小霸王 第1572章 暗流

  袁譚被噎得無言以對。

  遠處的許攸雖然聽不清袁譚和袁權說些什麼,見袁譚站在袁權的車前,神情尷尬,估計是與袁權的交鋒中吃了苦頭,暗自嘆了一口氣。袁譚被孫策俘虜了一回,行事是比以前沉穩了不少,但有利必有弊,飽受摧折之後難免消沉,沒有年輕人應有的鋒芒。連袁權一個女子都應付不了,將來如何面對孫策?

  許攸下了車,扶了扶冠,又整理了一下衣服,將腰間的長劍撥正,負著手,緩步走了過來。袁權已經關上車窗,等待出發,袁譚也轉身欲走,許攸咳嗽一聲,示意袁譚等會兒再走。袁譚不解,但還是停住了。

  袁權從車窗裡看到了許攸,卻一動不動。她當然認識許攸,也知道許攸想幹什麼,卻沒有給他面子的興趣。在袁紹和袁術之間,許攸是袁紹的支持者,從來沒給過袁術好臉色,她現在當然也沒有必要給許攸好臉色。

  見車窗半天沒開,許攸只得再次咳嗽一聲:“夫人不認識我了嗎?”

  袁權緩緩拉開車窗,淡淡地掃了許攸一眼。“恕我眼拙,不知足下是哪位?”

  “南陽許攸,曾與令尊往來,你沒聽說過?”

  “南陽許攸,莫非是浚儀城外築壘不成的許攸許子遠將軍?”袁權轉身看了許攸一眼,露出意味深長的淺笑。“家父沒有提起過將軍,浚儀周邊的百姓可記得你。”

  許攸的臉頓時火辣辣的,像是被抽了一耳光似的。官渡之戰,袁紹大敗,回到鄴城後難免要論功過,他在浚儀城外築壘的事成了他的污點。審配自殺,袁紹還留下遺令要殺田豐,冀州系豈能善罷甘休,他們緊緊抓住許攸貪污軍費的事不放,要追究許攸的責任,是袁譚從中斡旋,以赦免田豐為條件保住了許攸。雖然逃過一劫,但這件事卻讓許攸好久抬不起頭來。

  現在袁權一見面就揭破了他的傷疤,讓他忍無可忍。他伸手握住劍柄,聲色俱厲。“夫人不愧是袁公路的女兒,既無長幼之序,又無尊卑之禮,更無同族之情,言辭如刀,咄咄逼人,就不怕招惹禍殃嗎?”

  “保護夫人!”一旁的萇奴厲聲大喝,摘下盾牌,一躍下馬,護住袁權的馬車。其他騎士也迅速行動,近處的舉盾持刀,護住馬車,遠處的摘下手弩,上弦上箭,瞄准許攸,“嘩嘩”的上弦聲、腳步聲、甲胄撞擊聲不絕於耳,也就是一兩息的功夫,兩百名騎士就將許攸、袁譚四面圍住,劍拔弩張,一觸即發。

  許攸倒吸一口冷氣,臉漲得通紅,卻一動也不敢動。他劍術是好,單挑不懼任何人,可是面對這兩百全副武裝的騎士,他沒有任何勝算。他一點也不懷疑,只要他敢有一絲輕舉妄動,這些騎士會毫不猶豫的射殺他。他甚至有一種感覺,袁權這是有備而來,要不然這些騎士的反應怎麼會如此迅速?

  袁譚也措手不及。突然被人圍起來,數十具弓弩指著,換了誰都有些心慌腿軟。

  “妹妹,不可!”

  袁權隔著車窗,靜靜地看著袁譚。“兄長,你這是為我準備的百戲表演嗎,是吞劍還是弄丸?只可惜我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女子,不喜歡這種舞刀弄劍的把戲,劫後餘生之人,也受不得如此驚嚇,難免反應過激,還請兄長見諒。”

    “妹妹誤會了,許將軍並無此意。”袁譚一邊示意許攸趕緊鬆開劍柄,免得發生誤會,一邊說道: “許將軍是先父與叔叔都是故友,是你我的長輩,他怎麼會傷害你呢?”

    袁權輕笑一聲:“先父沒有與許將軍為友的榮幸,我也沒有許將軍這樣的長輩,不過拙夫麾下倒有幾個勇士,許將軍如果喜歡百戲就算了,如果喜歡與人比武,將來倒是有機會。萇奴,散了。”

    “喏!”萇奴收起刀盾,緩緩退後,卻依然虎視眈眈地盯著許攸。許攸鬆了一口氣,狠狠地瞪了袁權一眼,轉身就走。袁譚嘆了一口氣,拱拱手,正準備要走,袁權叫住了他,眼神譏誚。

    “兄長,我還能信任你嗎?”

    袁譚連忙拱手說道:“妹妹,這真是一場誤會,你放心,絕對不會再有。”

    袁權沉默片刻,勉為其難地點了點頭。“好吧,再信你一回,希望這只是許攸自己的荒唐之舉。”

    袁譚嚅嚅而退,回到車上,關上車門,命令起程趕往鄴城。他靠著車壁,眼神閃爍。他不明白許攸這是什麼意思,年過半百的人了,怎麼會如此荒唐,居然當著楊彪夫婦的面對袁權拔劍。難道是有人在背後佈局,要藉許攸之手製造與孫策的衝突,造成緊張局勢?

    官渡大敗,袁紹傷重而死,對袁譚來說是一個機會,更是一個考驗。他是嫡長子不假,但他有被孫策俘虜的污點在身,如果不是郭圖從中運作,袁紹又死得突然,他未必有機會如此順利的繼位。郭圖幫了大忙,但他卻因為田豐和郭圖有分歧,還利用許攸的事和郭圖交易,強行救下了田豐。如果說郭圖想給他一點顏色看看,他一點也不奇怪。

    不管是許攸被袁權的尖刻所激怒,還是有人在背後佈局,這件事都暴露出許攸的不可控制,是個隱患。

    楊彪坐在車裡,將袁權車外發生的一切看得清清楚楚。他沉默了良久,輕聲嘆息。“夫人,冀州的形勢很複雜啊。”

    袁夫人漫不經心。“冀州的形勢複雜不好嗎,顯思內憂外患,急需朝廷道義上的支援,你才有斡旋的機會。”她頓了頓,又道:“還是說,你擔心手段不如阿權,反讓冀州倒向孫伯符?不過說得也是啊,換了我,我肯定願意與孫策結盟,而不是向朝廷臣服。與孫策結盟,他可以得到孫策的支持。向朝廷臣服,卻只能充當朝廷的鷹犬,四處征伐,無暇休養生息。”

    楊彪很無語,也很無奈。“夫人,你這麼說,將置我於何地啊?”

    袁夫人斜睨了楊彪一眼。“你以為你是朝廷的忠臣,別人怎麼想,可真不好說。夫君,我一直想問一句話,如果德祖不聽你的,你打算怎麼辦?”

    “他是我兒子,他能不聽我的?”

    “我是說如果,如果他不聽,你是準備殺了他,大義滅親,還是準備聽之任之,父子各為其主?”

    楊彪沉默了良久。“不瞞夫人說,我也不知道。”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11-4 18:59
三國小霸王 第1573章 造化弄人

  袁夫人本來咄咄逼人,一副要和楊彪嗆兩句的姿勢,沒想到楊彪戰意全無,一句話就掛了免戰牌,在失落的同時又有些心疼。她看看楊彪,赫然發現他又瘦了很多,眼神也充滿迷茫,心裡不免有些酸軟。

  “夫君,別想太多了,等見了他再說吧。或許……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嚴重。”

  “但願如此。”楊彪擠出一絲笑容,面容卻更加淒苦,鬢邊一絲白髮隨著馬車的前進輕輕晃動。袁夫人看了他片刻,從一旁的夾櫃裡取出梳子,示意楊彪到她面前來。楊彪有些猶豫,指指外面,搖搖手。袁夫人眼睛一瞪。“有什麼好擔心的,剛剛中午,不會在黎陽住宿,到下一個傳舍至少需要半個時辰。半個時辰梳個頭還不夠?”

  “不是,老夫老妻的……”

  袁夫人黛眉倒豎。“你才老呢。我還有幾個月才滿五十,人生尚未半百,豈敢言​​老。”不由分說地將楊彪拽了過來。楊彪無奈,只得解開冠纓,去了冠,抱在手中,背對著袁夫人坐著。袁夫人一看,驚愕不已。出長安之前,楊彪還只有少許白髮,現在卻幾乎白了一半。她遲疑了一下,解開束髮的髮箍,將楊彪的頭髮解開,用梳子慢慢地梳理著。梳子每一次滑落,上面都有一團黑白相間的頭髮,她悄悄的握在手心,藏在袖子裡。

  楊彪有些走神,沒注意到袁夫人的小動作。他開始還挺身坐著,後來不知不覺的靠在袁夫人的身上,閉上了眼睛,輕輕打起了鼾聲。袁夫人停止了梳理,將楊彪摟在懷中,讓他躺得舒服一些,眼淚卻不知不覺的湧出了眼眶,順著臉龐滑下,又滴在楊彪的臉上。楊彪動了一下,袁夫人小心翼翼地抹去淚水,吸了吸鼻子,仰起了頭。

  她知道楊彪為什麼而發愁。這一路走來,所見所聞,實在太讓人糾結。正值金秋,沿途不是秋收,就是即將秋收,浚儀以西和以東完全是兩個形勢。洛陽周邊因為戰爭,百姓流失,三萬多屯田兵被徵發作戰,大部分屯田都荒廢了,到處是野草。洛陽城裡被董卓縱火焚燒的痕跡隨處可見,殘垣斷壁,野草叢生,一派淒涼景象。浚儀以東則是另外一番風光,因為沒有捲入戰事,百姓生活還算安定,今年的收成比去年好一些,戰事又結束了,百姓們忙著秋收,眉宇間充溢著喜氣,戰爭的痕跡也在不知不覺中褪去。

  兗州如此,豫州的情況應該更好一些。任城之戰後,孫策將戰線推到了兗州境內,去年大疫,曹昂無法自救,只得放開關禁,任由百姓逃往豫州,所以不論是人口還是生產情況,豫州都要比豫州強很多。這當然是好事,可是對朝廷來說,這卻意味著孫策不僅在實力上佔據上風,在民心的爭取上同樣優勢明顯。

  即使是兗州百姓,提起孫策時也是讚不絕口。民心所向,一想到這四個字,楊彪就很糾結。上蒼真的拋棄了大漢嗎?果真如此,那天子表現出的英主之相又該如何解釋?

  這些天,楊彪常常輾轉難眠,有時候甚至徹夜嘆息。

  袁夫人抱著楊彪,轉頭看著車窗外,官道兩側是一望無際的金黃麥田。一河之隔,冀州的天氣比兗州要冷一些,秋收還沒有開始,不過看莊稼的長勢,今年應該收成不錯。官渡之戰,冀州損失了幾万精銳,武力受損嚴重,對生產卻沒有太大的影響。不過這也說明,袁譚一時半會沒有能力和孫策開戰,僅是黑山軍就夠他應付的了。在必要的時候,他可能還要向孫策低頭求和。

  一想到這一點,袁夫人心裡就非常不是滋味。袁家經營了幾十年,最後卻因為袁紹與袁術的衝突便宜了孫策。孫策不僅繼承了袁術的實力,娶了袁權、袁衡,還打敗了袁紹,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這是上蒼給袁家開的玩笑嗎?

  ——

  當天晚上,楊彪等人在黃澤旁的傳舍住宿。

  在路上睡了一個多時辰,楊彪看起來精神了不少。晚飯之後,他讓袁譚陪著他到附近的黃澤轉轉。袁譚欣然從命。見楊彪高興,袁夫人也湊趣,拉著袁權一起去觀賞黃澤夜景。

  夜風輕拂,湖水蕩漾,吹去了白天的燠熱,添了幾分涼意。秋意漸濃,冀州很快就會迎來冬天。

  楊彪背著手,看著月光下波光粼粼的湖水,一聲輕嘆。“今天十三了吧?”

  “姑父記得清楚,今天正是十三,後天便是中秋了。”袁譚笑道:“能在鄴城陪姑父、姑母過中秋,於我而言,是一個難得的安慰,也是難得的壯行。”

  楊彪遲疑了片刻。“要……出征了?”

  “秋高馬肥,不得不防。”

  楊彪眉頭皺得更緊。“你防誰?”

  袁譚苦笑道:“姑父,冀州四面受敵,哪一面我都不敢放鬆,不過最讓我擔心的還是公孫瓚。張則是臥虎不假,但他在幽州沒什麼根基,控制不住公孫瓚這個梟雄。界橋、龍湊兩戰是公孫瓚畢生大辱,如今冀州遭受重創,渤海的主力又增援平原,他如果不抓住機會南下,那他就不是公孫瓚了。”

  楊彪剛剛好起來的心情一下子變得極其惡劣。他還沒開口,袁譚就開始訴苦,顯然是有備而來。他想了想,決定放棄之前準備的婉轉說辭,單刀直入。現在只有他和袁譚,有些話還可以直接說,等到了鄴城,人多口雜,他再想開口就沒那麼容易了。

  “顯思,我的來意,你清楚嗎?”

  聽了楊彪的話,袁譚很平靜,默默地點了點頭。“大致清楚。”

  “你打算怎麼辦,說說看。”

  “我可以向朝廷稱臣,也可以向朝廷輸入賦稅,但父親的一切都由我繼承,朝廷不能派人插手。”

  楊彪轉身盯著袁譚。“還有呢?”

  “在確保冀州安全之前,我不會渡河作戰,更不會與孫策發生正面衝突。”

  “還有呢?”

  “將公孫瓚調離幽州。”

  “還有嗎?”

  袁譚低下頭,看著自己的腳尖,沉默了良久。“還有一個條件,想必我不說,姑父也清楚,但我不知道朝廷能不能認可。”

  楊彪冷笑一聲:“原來你還知道這些都需要朝廷的認可?”

  “當然,畢竟這件事涉及到孫策,朝廷如果不敢與孫策發生衝突,一意委曲求全,我也無可奈何。”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11-5 09:12
三國小霸王 第1574章 忽悠

  楊彪沉默了,心裡有說不出的情緒在翻湧,直欲噴薄而出,卻又被理智牢牢鎖住,只能憋在心裡。他緊緊的咬著嘴唇,鬍鬚在夜風中瑟瑟發抖,連整個身體都在顫抖。

  他知道袁譚的要求是什麼,但讓他難受的卻不是這個條件,而是袁譚不經意露出的對朝廷的不屑。這件事是需要朝廷認可的,其他的事根本不需要朝廷認可,朝廷同意我要辦,不同意我也要辦。很顯然,袁譚稱臣只是策略,只是迫於形勢的選擇,一旦他穩住了冀州,他會和孫策一樣選擇割據一方。朝廷的條件對他有利,他就接受,對他不利,他根本不予考慮。

  袁譚只能成為朝廷的盟友,而且只是暫時的。

  剛剛戰敗,只有一州在手的袁譚都不肯向朝廷臣服,孫策又怎麼可能聽朝廷的號令?袁譚要求朝廷否決孫策對袁紹的指控,那孫策能答應嗎?

  “顯思,雖說我無權做最後決定,但我認為朝廷不可能接受這個要求。”

  袁譚反問道:“朝廷不願接受,還是不敢接受?”

  “這個……”楊彪一聲長嘆。“顯思,不願接受也好,不敢接受也罷,這有區別嗎?”

  袁譚拱拱手,神情恭敬。“當然有區別。姑父,朝廷放棄了洛陽,遷都關中,想來有再受命之意。既然如此,所謂正朔不過是優勢之一,而不是理所當然。承認這一點,也許尊嚴掃地,至少有勇氣面對現實,或許能知恥而後勇。不承認這一點也改變不了事實,只能自欺欺人。我寧願與勇者結盟,哪怕將來對陣沙場,也不願意與自欺欺人者為伍,以免被他連累。”

  楊彪品味著袁譚的話,雖然覺得很刺耳,卻不得不承認袁譚所言有一定道理。

  “先父以詔書行事,這是事實,袁家有意鼎立新朝,這也不是什麼秘密,就算我向朝廷臣服,朝廷就能忘過記功嗎?我要求朝廷否定孫策的指控,並非請求朝廷的寬囿,只是想穩住文武之心,也有一個和朝廷結盟的餘地。如果朝廷認定先父矯詔,我身為逆臣之子還能掌控冀州,還能朝廷結盟嗎?所以,這個條件我們結盟的前提,若朝廷不同意,結盟就無從談起。”

  “好計謀。”楊彪微微頜首。“顯思,這是誰的妙計?穩健老辣,讓人無以反駁。”

  袁譚微微一笑。“姑父過獎了。我麾下雖然沒有姑父這樣的大臣,謀士還有是幾個的,且形勢並不復雜,即使我資質愚笨也能說出大概。長安人才濟濟,我想早就應該分析得一清二楚了吧。姑父,朝廷究竟是什麼計劃,能不能透露一二?”

  楊彪輕笑一聲:“顯思,既然你都說了,你不可能真正臣服,只能做盟友,那朝廷的計劃又怎麼能告訴你呢?你還是想想,如果朝廷不接受你的條件,你該如何生存下去吧。”

  袁譚轉身看向遠處的袁權和袁夫人,淡淡地說道:“姑父,朝廷不接受我的條件,我就去和孫策談。叔父之死與先父有莫大關係,我想從妹此來絕不僅僅是祭拜先父。反正都是權宜之計,向誰稱臣有什麼區別?說實話,如果不是孫策實力太強,我真沒興趣和朝廷結盟。割肉飼虎,智者不為。 ”

  袁譚笑了笑,又道:“姑父想必也知道,我與孫策亦敵亦友,我們麾下的謀士亦多有瓜葛,如果和他結盟,我的阻力要小得多。”

  楊彪無語,苦笑不已。他打量著袁譚,有一種非常不好的感覺。袁譚不僅比袁紹年輕,而且比袁紹更踏實。也許是有被俘的經歷,他身上看不到袁紹的傲氣,但鋒芒內斂,如寶刀藏於鞘中,更令人不安。如果讓他度過危機,他的危險不亞於孫策。朝廷與他結盟,會不會是與虎謀皮?

  “姑父,你考慮一下?”袁譚指了指不遠處的袁夫人和袁權,示意要去和袁權談談。楊彪嘴角抽了抽,故作不屑,甩甩袖子。“你去吧,看看孫策給你帶來了什麼條件,正好參詳參詳。”

  袁譚笑著拱拱手,向後退了兩步,這才轉身離開。他走到袁夫人和袁權面前,拱手施禮。“姑母,這黃澤風光如何?”

  “很安靜,很不錯。”

  “姑母虧得是先來冀州,如果是先去了豫州,就看不上這黃澤了。冀州風光雖好,終究不如豫州,尤其是葛陂被阿權經營得美崙美奐,宜居宜聚,姑母可得多住幾天。”

  “是嗎?”袁夫人拍拍袁權的手,笑道:“怎麼沒聽你說起過?你這孩子,可真是沉得住氣。”

  “姑母別聽兄長說,他剛忽悠完姑父,又來忽悠你了。”

  袁夫人一頭霧水,像小姑娘似的睜大了眼睛。“忽悠?什麼意思?”

  袁權恍然,捂著嘴笑了起來。“與姑母說得開心,一時把吳地方言說出來了。這是吳會一帶方言,就是……嗯,我一時也找不到合適的詞語來代替,大概就是騙的意思吧。”

  “你看看,哪有這麼說兄長的。”袁夫人忍俊不禁。“不過這詞倒是形象,我看你姑父已經被他忽悠得站立不穩了,得過去看看,你們倆先說著。好好說話,可不准吵架。”

  袁權道:“姑母放心,我現在是客,可不敢放肆。”

  袁夫人嘆了一口氣,搖搖頭,向楊彪走去。袁權躬身送袁夫人遠去,回過頭看,瞅了袁譚一眼,撇了撇嘴。“兄長如今可是英氣內斂,重劍無鋒了,我有些後悔了。”

  袁譚苦笑。“妹妹不必取笑我,我現在是焦頭爛額,早知會是這個結果,不如在平輿養老,安度餘生。”

  袁權不置可否,看著遠處的袁夫人和楊彪。兩人肩並肩,手挽手,沿著小道慢慢地走著。楊彪微躬著背,說不出的頹喪。

  袁譚把剛才和楊彪說的話簡單複述了一遍,最後說道:“妹妹覺得如何?”

  袁權淡淡地說道:“我哪裡懂這些,你身邊有那麼多謀士,與他們商量便是了,我是女子,只關心相夫教子,閒來無事便和閨中蜜友說說閒話,找點事做消遣消遣。”

  “妹妹做的事如果只是消遣,那天下就沒什麼大事可言了。”袁譚自嘲道:“聽妹妹這意思,你莫不是來談生意的?”

  “算是吧。”袁權收回目光,瞅了袁譚一眼。“我受人之託,來冀州接一些人回豫州,還望兄長能予以配合。”

  “如果我不配合呢?”

  “我相信你會的。”袁權笑笑。“你是個聰明人。”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11-5 11:28
三國小霸王 第1575章 無事即福

  袁譚苦笑,一聲長嘆,意甚怏怏。

  袁權嘴角微挑,既有幾分得意,又有幾分不屑。“兄長大可不必在我面前掩飾,否則我會覺得這是對拙夫的污辱。如果你真這麼無能,送你回來幹什麼,就為了那三千金?兄長,就算拙夫不知恩圖報,也不能容忍你如此羞辱吧?”

  袁譚連連搖手,哭笑不得。“妹妹,你可千萬別這麼說,再說我就直接跳黃澤算了。”他拍拍額頭。“既然如此,那你說說,我有什麼好處?”

  “相安無事。”

  “還有呢?”

  “兄長,你不要貪心不足。”袁權笑道:“你應該清楚,如果拙夫傾力北進,你支撐不了多久。相安無事,讓你有時間安內攘外,整頓河北,然後堂堂正正的一戰,這就是拙夫最大的善意。當然,青州會一直繃著,讓顯奕無暇與你爭權,至於其他的就要你自己處理了。如果連那些人都擺不平,你還是回平輿做客吧,我給你在葛陂留一個小院。”

  袁譚沉吟片刻,又道:“你和姑父、姑母說過這些嗎?”

  “沒有。”袁權轉身看向遠處。“姑父一心想做大漢的忠臣,延續劉氏天下,姑母則一心希望你能重振旗鼓,建立袁氏新朝,他們哪會聽我的。這些話,我只和你說,你心裡有數就行。老一輩的恩怨情仇,該報的也差不多報了,只剩一個曹操,也是遲早的事。接下來,你們幾個各施手段,看看誰能笑到最後。”

  “好。”袁譚用力的點點頭。“一言為定,我不反對你接走那些人,但如何做,還要你自己想辦法。”

  “你放心吧,我不為難你。說不定,我倒能順手幫你解決點麻煩。為了救下田元皓,你可把郭公則得罪狠了,趁這個機會緩和一下吧。郭公則雖然私心甚重,在潁川人中尚有威望,你要想扶持潁川系,與冀州系保持平衡,還需要他的幫助。”

  袁譚苦笑,無奈地點點頭。他心中明鏡也似,袁權此來,肯定是奉了孫策之命,藉著弔祭名義行事,傳遞一些孫策只能和他說的話。所謂相安無事,並不是孫策關照他,而是這個結果對孫策更有利。戰後復盤,他就覺得孫策有這樣的想法,現在聽到袁權說出『相安無事』四個字,心裡就更加肯定了。

  至於給他機會與郭圖緩和關係,也不是純粹為他著想。郭圖是老臣,又倚仗擁立之功,一心想獨攬大權,這並不是他期望的結果。但他現在又不能和郭圖決裂,他還需要郭圖幫他穩住局面,給冀州系增加壓力,讓他有時間真正掌握權力,消化袁紹留下的遺產。

  兩人隨即又商量了一些細節,討價還價,在所難免。

  ——

  八月十四,袁譚一行到達鄴城,楊彪以親友的身份祭拜了漳水側的袁紹墓,又在袁譚的陪同下觀看了鄴城附近的幾個工坊,和郭圖、沮授等重要的文臣武將見了面,了解冀州的情況。

  大儒鄭玄就在鄴城,故北海相孔融也在,楊彪也以私人身份拜訪。孔融是楊家故吏,他是楊彪的父親楊賜任司徒時闢召的司徒掾,和楊彪早就相識、禀性相投。董卓亂政時他們都是反對派,互相聲援,有著與一般人不同的情誼。這一次在鄴城再會,感慨良多。

  幾乎沒什麼猶豫,孔融就接受了楊彪的建議,收拾行裝,起程去長安。與他同行的還有禰衡。袁譚沒有攔著,設宴為他們餞行,還送了一筆豐厚的程儀。他對這兩個人都沒什麼好感,一是名不副實,誇誇其談,而且嘴特別臭,搞得人人側目,影響團結;二是這兩人都是袁熙引薦的,在鄴城到處為袁熙說好話,對他並不友好。

  但是對於鄭玄,袁譚堅決不同意他離境。他採用了軟硬兩手,軟的一手是為鄴城設立學堂,請鄭玄為祭酒,登堂開講,並承諾為他著書注經提供人財協助,仿蔡邕例,又徵召他的弟子為官,其中尤以崔琰為最,出任車騎將軍府長史,其他幾個弟子如國淵、許慈等也分別各隨所好授予官職,縣令長不乏其人。

  楊彪忙於拜訪冀州名流、賢士的時候,袁權也沒閒著,她拜見了郭圖妻李氏,轉達了郭嘉妻鐘夫人的問候,並奉上豐厚的禮物。在此之前,李氏對郭嘉夫妻都沒正眼看,可是時移事遷,如今郭嘉成了孫策身邊的心腹,鐘夫人也成了袁權的閨蜜,她自然不能再掉以輕心,拉著袁權拉起了家常,了解潁川的情況。

  官渡之戰後,孫策對潁川世家進行清洗,郭家也不例外。郭圖早就將家人遷到了鄴城,人員沒有傷亡,只是家裡的產業都被沒收了。不過袁權向李氏保證,這只是公事公辦,郭家的損失已經用其他的方式補償,暫時由鍾夫人保管、經營,獲利甚厚,只要李氏需要,鐘夫人隨時可以將這些產業以私人的名義逐步轉到鄴城,保證他們的生活不會受到影響。

  李氏倒也不擔心。事實上,郭圖的生活一直很優渥,郭嘉從來沒有停止過對他的孝敬,各種新奇貨物源源不斷的送來。有了袁權的承諾,將來如果在冀州呆不下去,郭圖大可以拂袖而去,回到潁川養老,做個富家翁。

  袁權隨即提出了自己的來意:接辛氏族人離開鄴城。

  李氏將袁權的要求轉告給郭圖。郭圖權衡了一番之後,找到了袁譚。袁譚心知肚明,嘴上卻再三推辭,直到郭圖說,孫策這麼做自有其險惡用心,他願意花代價來接辛氏族人,不管成不成,辛氏兄弟都會感激他,如果因為你的反對而不成,辛氏兄弟就會恨你。不僅辛氏兄弟恨你,荀攸也會恨你——荀攸的姑姑嫁入辛家,生有一子辛韜,現在也在鄴城。與其如此,你不如接受孫策的要求,而且要做得比他還到位,禮送辛氏族人離開鄴城,留個善緣。

  袁譚很勉強地答應了,算是給郭圖一個面子,化解兩人之前的尷尬。

  經過一番運作,袁權見到了辛毗的家人,其中包括辛毗五歲的女兒辛憲英和四歲的兒子辛敞。辛毗​​離開鄴城時,辛敞還在娘胎裡,出生之後就沒見過辛毗,現在終於能離開鄴城,一家團聚,他們都非常開心。袁權與辛憲英最為欣賞,從這孩子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數日後,楊彪再次起程,趕往兗州。

  袁權帶著辛氏族人相隨。剛過黃河,還沒進濮陽城,袁權便安排人將消息用快馬送往南陽。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11-5 16:47
三國小霸王 第1576章 睜眼看世界

  八月的宛城熱鬧無比。

  先是周瑜大婚,整個宛城都為之騷動。不僅雙方父母趕來參加婚禮,孫策也親自從汝南趕來慶賀,荊州文武只要能抽得出時間的都趕來祝賀。周瑜是鎮南將軍,荊州地區的最高將領,英俊儒雅,少年得志,自不必說,蔡琰是南陽幼稚園祭酒,既有淵博的學識,又有女子特有的溫柔和耐心,因材施教,成績斐然,幾乎每一個幼稚園學生都對她贊不絕口,每一家有小兒的都希望能將孩子送到幼稚園,由她親自啟蒙。

  這兩人成親簡直是天作之合。即使有無數少女哭紅了眼睛,也不得不承認這是一樁幾乎完美的姻緣。唯一的遺憾就是蔡琰有過一段不成功的婚姻,倒不是因為她再婚漢人根本不在乎這一點而是因為她受過苦,遇人不淑。好在如今苦盡甘來,從此與周瑜雙宿雙飛。

  成親當晚,周家賓客盈門,周瑜不得不在屋外搭起了敞棚,招待客人,能夠在堂上落座的只有孫策等貴賓,大部分人只能坐在外面,幾乎坐滿了,有一部分甚至不得不坐在屋外的大街上,可謂盛況空前。

  隨後便是八月節,家家團圓,共度佳節。太守府、縣寺出面,由各地商戶出資贊助,舉辦流水宴,招待那些因家貧無力採購酒食的貧民,一起飲酒賞月。宛城大戶不甘落後,有的出資襄贊,有的乾脆自己操辦,宛城的主道幾乎被排滿,與宴者近萬人。

  八月十六,講武堂迎來了屬於自己的盛會,孫策應邀出席講武堂的畢業典禮,並將即席演講。

  聽到這個風聲,宛城駐軍中的往屆畢業生聞風而動,紛紛趕來聽課。開辦講武堂是孫策的創舉,不少將士因講武堂的成立有機會接受正規的兵法教育,跨出了從都佰、曲長邁向都尉、校尉的關鍵一步,但他們都有一個遺憾,雖然平時沒少讀孫策的戰記,但他們從來沒有人聽過孫策本人講課。這次有機會,他們當然不願意放過,千方百計的向上官請假,希望能補上這個遺憾。

  雖然有一大半人最終不能如願,講武堂還是被圍得水洩不通。

  孫策非常重視這件事,帶著尹姁、麋蘭早早的來到講武堂,在後院與尹端說話。回到講武堂,尹姁就像回到了娘家一樣,陪在一旁,眉眼間掩飾不住笑意。剛剛成親的周瑜、蔡琰夫妻也來了,陪坐一旁,荀攸與辛毗站在廊下,和郭嘉、張纮說閒話,賓主盡歡,其樂融融。

  尹端對蔡琰贊不絕口。三年前,南陽幼稚園開始招收學生,今年第一批學生畢業,有一部分人選擇進入講武堂學習用兵之道。尹端之前教的都是軍中士伍,大部分人沒什麼文化,領悟力都很一般,有很多問題要尹端反复講才能明白。尹端自己出身行伍,倒也沒覺得有什麼問題,直到這一批幼稚園畢業生進入講武堂,他才意識到人和人之間有多大差距。這些由蔡琰啟蒙,接受了三年系統學習的孩子整體水平比軍中士伍要高一大截,很多問題一聽就懂,而且思維敏捷,好奇心又超強,喜歡發問,經常問得連尹端都無法解答。

  尹端說得開心,對蔡琰挑起大拇指。“如果說這些孩子裡面將來再出幾個名將,我一點也不奇怪。能在致仕之前有機會教導這樣的英才,是我此生最大的榮幸。”

  蔡琰謙虛道:“祭酒過獎了,我和祭酒一樣,都是適逢其時,這才得以一展所長。若非將軍,哪有講武堂、幼稚園這樣的事物,普通百姓家的孩子又哪有機會讀書學武。”

  “是啊。”尹端感慨不已。“豈止是這些孩子,若非孫將軍,就算是我也只能寂寂終老。”

  孫策笑著搖搖手。“你們二位就別客氣了,我只不過是讀書少,沒什麼規矩,覺得有什麼不足就想辦法解決。能得到你們二位襄助,也是我的榮幸。”

  正說著,諸葛亮匆匆走了進來,手裡拿著一封公文,遞給孫策,又附在孫策耳邊說了幾句。孫策接過公文,打開看了一遍。公文是袁權用六百里加急發來的,說已經將辛氏​​族人接出冀州,其他的一切順利。

  孫策鬆了一口氣,對周瑜使了一個眼色,然後轉身對站在階下的辛毗說道:“佐治,你的家人安好,正在趕往南陽。十天之後,你們就可以一家團聚了。 ”

  辛毗​​愣住了,眼睛直勾勾地看看孫策,幾次欲言又止。最後,他雙手舉過頭頂,向孫策躬身一拜。

  “多謝將軍。”

  荀攸聽了,也抑制不住喜色,難得地露出笑容。

  蔡琰不解地看向周瑜,周瑜側著身子,湊到她耳邊,低語了幾句。當著這麼多人,蔡琰有些不好意思,臉上泛起羞紅。不過當她聽說孫策費心費力,​​派袁權深入冀州,只為接回辛毗的家人時,她也很驚訝。她重新打量了孫策兩眼,就像剛剛認識他的一樣。

  “將軍好度量,難怪能得屬下死力。”

  “那當然。”孫策嘿嘿一笑。“要不然我費心費力的撮合你們倆?蔡祭酒,如今你心想事成,家庭美滿,該努力為我做事了。”

  蔡琰撇了撇嘴,忍笑道:“恕我愚鈍,我不是太懂將軍的意思,怎麼你撮合我們,反倒是為了我?”

  孫策朗聲大笑。“蔡祭酒,你沒聽錯。公瑾雖然是難得的將才,可他不是唯一的,與他伯仲之間的雖不多,至少也有二三人。可是能和你蔡祭酒相提並論的又有幾個?別說女子,就算是將男子都算在一起,恐怕也屈指可數。所以嘛,我撮合你們主要是為了你,公瑾只是順帶沾光而已。”

  孫策揚了揚眉,又道:“蔡祭酒,你千萬不要低估你要做的事,打個不太恰當的比方,你就是眼睛,要分清敵友,要確認方向,我們將來往哪個方向走,這條路走得順不順,全看你能不能看得遠,看得準。要是方向錯了,或是搞錯了敵友,這後果可是嚴重得很。”

  尹端聽得有趣,撫鬚而笑。蔡琰也忍不住笑了,轉身對周瑜低聲說道:“你可聽到了?以後你可得聽我的。”

  “聽到了,聽到了。”周瑜連連點頭。“在公聽將軍令,在私聽夫人言。”

  眾人開懷大笑。正說著,外面有人進來,典禮已經準備妥當,孫策等人可以登台了。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11-5 18:34
三國小霸王 第1577章 口才

  孫策穿過中門,出現在講堂之上。

  講堂寬敞,寬約三丈,徑深兩丈,能坐二十人左右,堂下的院子大得多,寬七丈,深五丈,能坐百餘人。不過今天人太多,人與人摩肩接踵,水洩不通,不僅堂上、院中全是人,就連四周的院牆上都是黑壓壓的人。這麼熱的天,這麼人聚在一起,實在不是什麼舒服的事,但此時此刻,沒有人願意有心情叫苦,更不敢輕易挪一下,生怕一動就再也找不到立足之地。

  這一期畢業的學生依舊是短訓班,有一半是剛剛在官渡之戰中立功的將士,他們身著軍禮服,身姿筆挺地站在廊下,眼光熱烈地看著緩步走出的孫策,就像是準備接受檢閱。在講武堂學習期間,所用教材是孫策指揮的戰鬥整理而成的戰記,他們大多有參戰的經歷,有的甚至不止一次,比起戰記上的理性描述,他們的所見所聞更有感染力,也讓他們成為同期學員中最有優越感的一群。畢業之時,有幸由孫策來為他們頒發證書,他們激動萬分,熱血沸騰。

  孫策看著眼前一張張笑臉,頗有幾分得意。幾年的戰鬥經驗證明,哪怕只是最基礎的系統教育,對整個部隊的戰鬥力提升都是非常明顯的,有了這些訓練有素的中下級軍官為中堅力量,就算遇到不利局面也不太可能崩潰,常常能咬牙堅持更長的時間,直到耗盡對手的士氣,迎來反擊的時機。

  碾壓式的優勢可遇不可求,勝利通常都是由一點點看起來微不足道的優勢積累起來的。將領指揮能力、士卒訓練水平和軍械質量都是其中必不可少的關鍵因素,他已經在後兩項上取得了先發優勢,接下來可以著手下一步,建立真正的軍校,培養高級將領。

  他剛才說蔡琰是眼睛,但有一點他沒說,他是大腦。大腦不僅決定眼睛想看到什麼,還決定著要不要走過去,又如何走過去,走過去之後又怎麼處理。他在不動聲色的調整著民族的前進方向,而且到目前為止,看起來還算順利。一想到此,他就有一種油然而生的驕傲。

  不枉此生。

  以魏延為首一群在校生捧著托盤走了過來,托盤裡放著一摞摞畢業證書。孫策走了過去,從托盤中取出畢業證書,打開看了一眼。

  “王敢當?”

  站在廊下的王敢當大步上前,抬起右臂,用右拳輕擊心口,目光炯炯地看著孫策。“果毅營第七校第五曲軍侯王敢當,見過將軍。”

  孫策舉手還禮,雙手將畢業證書遞給王敢當。“恭喜你以優異的成績畢業,再接再厲,再立新功。”

  “喏!”王敢當接過證書,“啪”的一個轉身,邁著正步回到廊下,再次轉身,站在原處,目不斜視,只是微黑的臉龐脹紅,難掩驕傲之情。

  孫策接過另一份證書。“李大雷?”

  站在廊下的李大雷應聲出列,邁著正步,雄赳赳、氣昂昂的來到孫策面前,舉手行禮。“折衝營第一校第八曲軍侯李大雷,見過將軍。”

  孫策還禮,遞上畢業證書,致以祝賀之辭。李大雷退下,捧著證書,與王敢當並肩則立。

  一百餘名畢業生依次上前,從孫策手中接過證書,又回到廊下,站在講堂兩側,像一排青松,享受著被往屆畢業生羨慕的目光。雖然官方沒有任何消息,但他們堅信,孫策之所以這時候出現在講武堂,就是為他們頒發證書而來,以表彰他們在官渡之戰中的優越表現。

  發完畢業證書,孫策走到廊下,站在畢業生們之間,打量著面前黑壓壓的人群,忽然有些恍惚。即使指揮過千軍萬馬,立下赫赫戰功,得到了小霸王的威名,面對這些講武堂畢業生時,他還是有點不真實感。

  這些人中,有多少將因為我的到來改變命運,又有多少人將封侯拜將,成為縱橫八方的名將?

  “諸君,接到尹祭酒的邀請,我非常緊張。說實話,我和諸君一樣,這隻手拿慣了環刀、長矛,卻拿不慣筆,寫一篇講稿比陷陣更難,糾結了幾天,不知道揪掉多少頭髮,還是沒寫出一篇像樣的文字。你們都寫過畢業文章,應該能體會這種感覺。”

  堂下的觀眾哄堂大笑,原本肅穆的氣氛一下子變得熱烈起來。他們大多文化有限,識字不多,畢業文章對他們來說簡直是煎熬,不知道有多少人被險些逼瘋,到處央人代筆。此刻聽孫策這麼說,頓時心有戚戚,和孫策的距離立刻拉近了不少,彷彿孫策不是高高在上的將軍,而是和他們一樣的勇士。

  站在後面的蔡琰微微一笑,湊到尹姁耳邊,低聲說道:“孫將軍的口才原來這麼好啊。”

  尹姁含笑不語。她明白蔡琰的意思。孫策雖然算不是滿腹經綸,但他的學問比這些講武堂畢業生不知高出多少,尤其是他一手書法,就連蔡邕也是表示認可的,此刻自承文盲只不過是為了和這些講武堂的學生拉近距離。這當然也是一種口才,而且孫策在這方面有著普通人難以企及的天賦。周瑜風度再好,他的平易近人中總有一種與生俱來的優越感,孫策則不然,他是真正地和將士們打成一片。

  作為孫策的身邊人,尹姁比其他人更清楚孫策對講武堂的重視。孫策即將移駐南陽,此時出現在講武堂,並且要發布演講,自然不是心血來潮,而是他整體戰略的重要一步。以周瑜、蔡琰的聰明,他們當然不可能不明白,說不定心裡還有點不自在,但是這又能如何呢?

  講武堂是孫策一手建起來的,講武堂的畢業生也只能向孫策效忠。

  孫策抬起手,輕輕向下一壓,剛剛還笑得前仰後合的畢業生們頓時閉上了嘴巴,講堂上下只剩下呼吸聲。孫策環顧四周,輕聲笑道:“好在我比諸君輕鬆一些,不需要拿畢業證書,所以索性就不寫講稿了,信口開河,和諸君講幾位心裡話,興之所至,說到哪裡便是哪裡,如果有什麼不當之處,還請諸君見諒。至於這幾位飽學之士……”孫策轉身看向張纮、周瑜等人,揚揚手。“反正我就算寫得再好,也無法和他們一樣出口成章,也就不強求了。”

  畢業生們再次大笑,張纮等人也笑著搖搖頭,相顧無語。

  孫策呷了一口水,等畢業生們再次安靜下來,這才朗聲說道:“我今天要講的題目是:我們為何而戰?”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11-6 08:31
三國小霸王 第1578章 為何而戰

  講堂上下鴉雀無聲,無數雙目光看著孫策,既有好奇,又有疑惑。

  為何而戰?這個問題聽起來很簡單,但細想想,似乎又不那麼簡單。不僅這些沒什麼文化的武夫說不清楚,就連一旁的張纮、周瑜等人都若有所思。

  “為何而戰?要說簡單也非常簡單,最簡單的理由莫非是不得不戰。我們要活下去,可是有人要我們的命,不讓我們活。他們或是想奪我們的土地,或是想奪我們的財產,或是什麼也不為,就是嗜血好殺。對這種人,或者說這種野獸、畜牲,我們能和他們講道理嗎?”

  “不能!”一個學生不知道想到了什麼,漲紅了臉,舉起拳頭,大吼道:“跟畜牲哪有道理可講,只有拿起刀,和他們戰鬥。”

  “對,沒錯,講道理才沒鳥用,只有殺才有用。”另一個學生大聲應道。

  “說得對,就是幹!”更多的學生義憤填膺的叫道。

  孫策點點頭,再次示意安靜。南陽靠近洛陽,這些學生不是來自洛陽,就是來自關中、潁川等地,被董卓的部下禍害得不輕,還有一些人出身黃巾,未必和董卓有關,卻和朝廷、官府有著血海深仇。說起仇恨,他們三天三夜也未必說得完。

  “沒錯,誰想要我們的命,我們就先要他的命,戰刀在手,不死不休。為生存而戰,這是最簡直的回答,也是最無奈的回答。那麼,當沒有人要殺我們、要搶我們的時候,我們還要不要戰鬥?”

  眾人沉默了,面面相覷,過了一會兒,又有人叫道:“當然要啦,我們讀不了經,做不了官,要想發財,只有拼命了。與其窮一輩子,不如捨命一搏,說不定運氣好,能博個一官半職呢。”

  “對對對,我們運氣就不錯啊,遇到將軍,再努力幾年,能掙個都尉、校尉的,就算是退伍回家,能做個縣尉什麼的也算是光宗耀祖啦。”

  眾人再次哄笑起來,一個個眉開眼笑。不久前,孫策剛剛宣布政策,因傷致殘的,或者是久戰生厭,想回家安穩度日的,可因功授職——按照在軍中的職務和功勞授予相應的官職,差的能做個里正、亭長,好的能做縣尉,如果是以校尉之類的中高級軍職退伍,或者軍功卓著,甚至可以做到郡尉,那可是二千石的高官。對這些出身寒微的百姓來說,這簡直是不敢想像的事,完全稱得上光宗耀祖。

  孫策笑瞇瞇地的擺擺手。“沒錯,即使沒有人威脅我們,我們也可以通過戰鬥積累軍功,封侯拜將,光宗耀祖,封妻蔭子。為生存也好,為立功也罷,這都是為了個人,為了家族,可以算是第一重境界,可稱之為為自己。”

  孫策豎起一根手指頭,隨即又豎起第二根。“那麼,如果既沒有人威脅我們,也不愁仕途,我們還要不要戰鬥?比如說,你們做了校尉,做了將軍,甚至封了侯,是不是就可以卸甲歸田了?”

  眾人面面相覷。這個問題對他們來說太遙遠了,根本沒有人想到過這個問題。

  孫策停頓了片刻,讓所有人都有個思考的時間,然後才轉身看向周瑜、黃忠等人。“比如說周公瑾,他現在已經是鎮南將軍、舒侯,還娶了蔡大家這樣的才女,是不是就應該馬放南山,安心養老了?再比如黃漢升,他官拜中郎將,封關內侯,是不是就可以致仕了?難道他們沒有致仕的唯一的原因就是做更大的官,封更高的爵?”

  眾人齊唰唰地看向周瑜、黃忠等人,孫策笑道:“公瑾,你來說說,既已封侯拜將,為何繼續戰鬥?”

  辛毗​​和荀攸互相看了一眼,有些不安。孫策當眾拋出這個問題,又指定周瑜回答,莫非有所指?

  “喏,謝將軍。”周瑜緩步出列,不緊不慢地說道:“我等之所以戀棧不退,只是想追隨將軍征戰天下,建太平,興盛世。至於加官晉爵,順其自然吧,來者不拒,去者不追。不義而富貴,於我如浮雲。義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

  “說得好。”孫策拍掌叫好。“諸君,周將軍此言正是我要說的第二重境界:為義。何為義?就是應該做的事。身為武人,面對天下大亂,我們應該做什麼?”

  一個畢業生舉起拳頭,大叫道:“以暴制暴,以戰止戰,平定天下。”

  孫策連連點頭,再次鼓掌。“說得好,和周將軍所言異曲同功,我們應該為他和周將軍鼓鼓掌。”

  畢生們大笑,紛紛鼓掌。那個畢業生有點不好意思,又有些得意洋洋。能和周瑜相提並論,足夠讓他驕傲一陣子了。掌聲雷鳴,周瑜笑笑,退了回去,面色平靜,宛如春風。荀攸和辛毗不約同而同的鬆了一口氣,剛剛提起到嗓子眼的心總算放了下來。不管孫策是什麼用意,周瑜的應對沒有任何問題。他們交換了一個眼神,會心而笑,也抬起手拍了兩下。

  孫策等掌聲稍息,接著又舉起第三根手指。眾人再次安靜下來,豎起耳朵,聽孫策這第三重境界。就連張纮等人都有些好奇,不知道孫策想說些什麼。第二重已經是為義,要平定天下。天下既已太平,還需要戰鬥嗎?難道是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如果是這樣的話倒也不錯,雖然換了說法,別出心裁,終究不離正道。可如果是窮兵黷武,一意開拓四方,那就是麻煩了。事實上,孫策已經露出了這樣的苗頭,他要求蔡琰研習天竺、西域文字,未嘗沒有為征伐做準備的可能,雖說這個想法看起來太遙遠了些,可是以孫策深謀遠慮的禀性,卻也不能說一點可能也沒有。

  “天下太平,諸君加官晉爵,是不是就可以馬放南山,解甲歸田了呢?”孫策舉著三根手指,環顧四周。見夫人能夠回答,他再次轉向周瑜等人,笑容滿面。“諸君皆是俊傑,哪位能給我一個答案?“

  張紘等人很無語。這是你自己提出的問題,除了你自己,誰能解答?就算說得再好,你說不是,那就不是。不過話又說回來,雖然問題是孫策提出的,孫策卻不是胡攪蠻纏,故作玄虛,他此舉顯然另有深意。第一個問題問講武堂的畢業生,因為講武堂的畢業生大多出身寒微,要為生存而戰,第二個問題問周瑜,因為周瑜胸懷大志,要為天下而戰,第三個問題自然要比第二個問題還要再高一層,問別人似乎也沒有意義,只有他們幾個讀書人能答。

  可是這怎麼答?張紘轉身看向郭嘉,郭嘉搖搖頭,聳聳肩。張紘再看辛毗、荀攸,辛毗也覺得困難,沒有合適的答案。荀攸沉默著,眉頭微蹙,一動不動,見張紘看過去,他愣了一下,略有遲疑,隨即也眨眨眼睛,搖了搖頭。

  這時,蔡琰突然哦了一聲,若有所思,正準備開口,又覺得不妥,連忙用手掩住了嘴。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11-6 17:24
三國小霸王 第1579章 三重境

  孫策笑了。“蔡大家,不如你來解答一下吧。”

  蔡琰有些窘迫,求助地看著周瑜。周瑜笑道:“但說無妨,即使錯了,能與將軍高見印證一番,也是好的。”

  得到周瑜的鼓勵,蔡琰心中大定,上前一步,落落大方,朗聲道:“為道。”

  孫策點點頭,笑容更盛。“何為為道?”

  “司馬法云:國雖大,好戰必亡。天下雖安,忘戰必危。”

  孫策再次點頭,轉身看向張紘。“子綱先生以為如何?”

  張紘也覺得這個答案不錯,而且孫策也點了頭,應該就是這個答案了。雖然沒有超出預料,多少有些失望,但若孫策真這麼想也是一件好事,他可不希望孫策是個窮兵黷武的君主。儒家講中庸,不喜歡秦始皇、漢武帝那一類功業心太強的君主,更願意看到光武帝、孝明帝這類符合儒家理想的君主,即使不可得,退而求其次,孝宣帝那樣的也行。

  孫策轉身看向畢業生們,笑道:“你們看,巾幗不讓鬚眉,蔡大家的見識要比周將軍更甚一籌。”

  眾人忍俊不禁,笑出聲來。蔡琰有些不快,卻無法阻止。她偷眼看看周瑜,周瑜卻滿不在乎,見她看過去,回以淡然一笑。蔡琰咬了咬嘴唇,退了回去,轉著眼珠,打定主意,無論如何要找個機會為難一下孫策,報他今天當笑調侃周瑜之仇。

  “你們能明白蔡大家的意思嗎?”

  “明白。”有畢業生大叫道:“尹祭酒講兵法時,提及此言,我們都記得呢。”

  “你們記得,卻未必有人真的明白。”孫策收起笑容,不緊不慢地說道:“我說句不知天高地厚的話,即使是子綱先生這樣學問淵博的名士,或者是蔡大家這樣的才女,也未必能體會這為道而戰的真義。”

  有人叫道:“既然如此,那誰才能真正體會呢?”

  孫策哈哈一笑,抬起雙手,示意眾人安靜。“請諸君稍安勿躁,容我拋磚引玉,略作解說。等我說完,如果哪位有不同意見,歡迎指正。”

  眾人連連點頭。不僅講武堂的畢業生們好奇心大起,就連張纮都被勾起了興趣,甚至還有些擔心。官渡之戰,孫策擊敗袁紹,穩定了中原形勢,再次見面時,他便明顯感覺到孫策的心態與以前不同。往好處說,是更自信從容了,不再像以前那麼緊張。往壞處說,則有些自負,難免獨斷專行。他很想聽聽孫策這第三重境界的解說,然後加以評價,好讓孫策有所警醒,不要太目中無人。

  “在解說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岔開一下話題,說說士。”孫策說道:“諸君,你們覺得自己是士嗎?”

  畢業生們沉默以對,心情有些複雜,有人瞟向孫策身後的張紘等人。什麼是士?張紘、荀攸那樣的人才是士,士不僅要有學問,還要有道德,要有名望,被士林所承認,才可以被稱為士。按這個標準,就連郭嘉、周瑜都未必能被稱為真正的士。郭嘉名聲不好,是有名的浪蕩子。周瑜學問不足,更多的被人看作武夫,只不過是比普通武夫儒雅一點罷了。

  至於他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會和士有什麼關係。

  “看來諸位沒有這樣的自信。”孫策笑笑:“雖然你們常被稱為將士,或士卒,或士伍,可是你們這個士已經不是聖人所說的士,別人不把你們當士看待,你們也不會用士的標準來要求自己。可是你們忘了,士從來就不是讀書人獨占的榮譽,你們固然不能稱為士,讀書人同樣不能稱為士。”

  眾人都有些措手不及。畢業生們固然沒聽明白,張紘等人也懵了。聽孫策這意思,他們也不配稱士?

  “將軍何出此言?”張紘忍不住問了一句。

  “敢問子綱先生,士當以何為志?”

  張紘微愣,隨即說道:“士志於道。”

  “如何才能志於道?”

  “這……”張紘轉念之間已經明白了孫策的意思,一時無言以對,卻有恍然之感。夫子說過,士志於道,但他沒有明確地說志應該如何志於道。他當然可以從其他的經典裡找出很多志應該如何志於道的理由,但他沒有必要和孫策在這種場合爭論這個問題,況且孫策的想法未嘗不是一家之言,雖然手段有點粗暴,甚至有些強辭奪理,用心卻著實良苦。

  “如何志於道?”孫策轉身眾人,再次發問。見張紘都被他問住,自然沒人敢自找沒趣,只是睜大眼睛,豎起耳朵,聽孫策講解他的理論,再看看他的第三重境界。孫策環顧四周,提高了聲音,放慢了語速,幾乎是一字一句地說道:“士不僅要讀書,更要習武。讀書是知道,習武是行道。不知道,固然不可,知而不能行,亦是枉然。​​為何習武方是行道?習武不僅僅是為了強身健體,禦侮折衝,更是體悟大道之根本。天地生人,有人而家,有家而國,有國而天下。不修身,何以齊家?不齊家,何以治國?不治國,何以平天下?是以有志於道者,不僅要讀書,更要習武,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是為行道。不讀書,不知道。不習武,難行道。不讀書的人固然不能稱為士,只讀書,不習武,同樣也不能稱為士,因為他們只能坐而論道,不能起而行之,他們甚至不知道他們所論的道是真是偽。”

  孫策停住,目光炯炯地掃視一周,大聲說道:“人如此,國亦然。習武不一定要與人廝殺,習戰也不一定是要征伐。剛才蔡大家說,天下雖安,忘戰必危,庶幾近乎,但不忘戰不應該僅僅因為恐懼,更應該成為強國的一種手段,正如習武之於人一般。人習武,國習戰,皆是行道之本。諸君皆是講武堂的學生,一定聽過不可勝在我,可勝在敵的道理。孫子說,百戰百勝,非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用兵之道的最高境界。習戰不是為了戰,而是為了不戰。”

  孫策舉起手,用力一揮。“這就是我要說的第三重境界:為道而戰,為不戰而戰。”

  講堂上下一片死寂,既沒有叫好聲,也沒有質疑聲,每個人都在沉思,堂下的畢業生如此,堂上的張紘、周瑜等人也如此。

  過了一會兒,角落裡傳來一聲朗笑。“陽春白雪,曲高和寡。孫將軍,此等高論,只可對二三子言之,方能會心一笑。面對這些俗人,你不覺得寂寞嗎?”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noriko1026

LV:8 領主

追蹤
  • 26

    主題

  • 29668

    回文

  • 5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