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章戰爭陰雲
鐵山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戰爭的烏雲卻慢慢籠罩在了朝鮮上空,一場幾乎顛覆李氏政權的入侵正在醞釀之中,身在鐵山的陳雨,也不可避免捲入其中。
朝鮮和後金之間的關係,因為種種原因,極不和諧。早在天啟五年,雙方就曾經發生過戰爭。
1627年丁卯(明天啟七年,朝鮮仁祖五年,後金天聰元年)正月初八,皇太極以朝鮮“助南朝兵馬侵伐我國”、“窩藏毛文龍”、“招我逃民偷我地方”、“先汗歸天……無一人吊賀”四項罪名,對朝鮮宣戰。他命阿敏、濟爾哈朗、岳託等人率軍東征,阿敏率領三萬餘騎渡過鴨綠江,在很短的時間內攻占義州、安州、平壤等地,直逼漢城,仁祖倉皇之下帶領嬪妃逃往江華島避難,並命使臣到後金營中投書求和。
經過談判,基本上答應了後金提出的入質納貢、去明朝年號、結盟宣、約為兄弟之國、在邊境開市、索還後金逃人、追增貢物等要求,惟有永絕明朝一條不同意。這次入侵,在朝鮮歷史上被稱為“丁卯胡亂”或者“丁卯虜亂”。
丁卯胡亂之後,後金和朝鮮所謂的“兄弟關係”並不和睦。後金軍一退,朝鮮馬上向明朝“疏奏被兵情節”,崇禎在答詔中對朝鮮被迫與後金媾和的行為表示諒解,同時表彰朝鮮“君臣大義,皎然日星”。同時,在與後金的交往中,朝鮮多次表現出厭惡、不情願的情緒。邊境開市,被朝鮮以邊地殘破、百姓乏食為由一再拖延;定期交納的貢物,朝鮮也找一切機會削減其數額。崇禎六年春,孔有德、耿仲明等人叛逃後金,途經旅順等地,皇太極命朝鮮助以糧餉,朝鮮非但拒絕,而且還幫助明朝追殺。以上種種,導致雙方的關係日漸僵化。
等到皇太極準備稱帝,通知朝鮮參與“勸進”時,朝鮮卻明確拒絕,並宣布不承認天啟七年簽訂的城下之盟,成了雙方關係徹底破裂的導火索。
1634年3月丙子(明崇禎七年,朝鮮仁祖十四年,後金崇德元年),皇太極正式由汗改稱皇帝(注1),改國號大清,族名滿洲。他事先將此事通報朝鮮,希望朝鮮以“兄弟之國”的身份參與勸進。
朝鮮聞訊大嘩,“丁卯胡亂”以來積累多年的憎惡、羞辱情緒一併迸發,臣僚紛紛痛切陳詞,“使彼虜得知我國之所秉守,不可以乾紀亂常之事有所犯焉。則雖以國斃,可以有辭於天下後世也”,朝鮮奉大明為宗主,對於曾經同為附庸的後金稱帝是不能接受的,認為這種行為屬於“幹紀亂常”,大逆不道。換成白話就是,大家本來都是跟明朝這個大哥混的小弟,你現在要自立門戶,騎在我頭上,我不要面子的嗎?
在一片慷慨激昂的氣氛下,仁祖拒不接見後金使團,不接受其來書。後金使團憤然離開漢城,沿途百姓“觀者塞路,頑童或擲瓦礫以辱之”。該年四月,皇太極在盛京正式舉行稱帝大典,朝鮮使臣羅德憲、李廓拒不下拜。皇太極非常氣憤,認為這是朝鮮國王有意構怨,便朝鮮違背盟約為由,準備入侵朝鮮。
滿清與朝鮮之間明爭暗鬥,身在鐵山的陳雨自然也感受到山雨欲來風滿樓的勢頭。雖然他對明末歷史大事件發生的具體時間並不清楚,但是根據種種跡像還是嗅到了戰爭的氣息,出於自保的考慮,他開始籌劃一系列動作,以便在可能到來的戰爭風暴中盡可能減少損失。
從去年11月到現在,除了途徑皮島並做短暫停留外,陳雨帶領部隊在鐵山已經呆了三個多月。在高效的運作下,近萬畝田畝從無到有遍布荒野和山腳,宿舍和議事廳等建築拔地而起,八千多名遼民(含鐵山本地漢人)入駐,集體農莊已經初具規模。
三月的春風中,鄧范正站在一個木架高台上,注視著下方農兵的操練。數千人以旗、隊、什、伍為單位,分成區塊,在教官的指導下各自進行著自己的操練內容,廣場上人數雖多,但多而不亂、井然有序。
這是在當地內河入海口不遠處的一處砂質地平整出來的操練場,佔地很寬,同時可以容納三千人。這種土壤過分疏鬆、漏水漏肥、水分蒸發量大,不適合耕種,就被改造成了操練場。
進行隊列訓練的農兵或是排成筆直的橫列一動不動,或者列成縱隊,滿頭大汗地從這頭走到那頭;正在練習刺殺動作的農兵端著木槍,聚精會神地盯著對面一排人型靶,按照教官的口令,完成刺殺的分解動作;端著木頭槍模型擺出瞄準姿勢,槍頭吊著一個沙袋,這是在練習射擊動作……
得益於遼民健壯的體魄和吃苦耐勞的性格,除了訓練量略小於正規部隊、沒有配發製式武器之外,這些經過了幾個月訓練的農兵已經具備了優秀士兵的基礎,假以時日,並經過實戰的考驗,他們就會成為精銳的軍隊。
鄧範是這幾千人的總教官,他負責這些人農閒時的訓練,這樣千人級別同時操練的壯觀場面已經持續了不短的時間,成了當地一大景觀。百姓們初始對這樣規模的軍事化組織感到害怕,後來見他們除了墾荒就是操練,對民間秋毫無犯,慢慢地也就大著膽子來圍觀。見沒人制止,發展到後來,百姓幹完活計,乾脆就攜家帶口來到操練,指點比劃,彷彿是看西洋鏡。
直到後來很長時間,圍觀農兵的大規模操練成了當地百姓勞累枯燥的生活中一道不可或缺的調劑品,一直持續到集體農莊搬遷為止。這些都是後話。
鄧範居高臨下,俯瞰著整個操練場,監視有無隊伍偷懶。忽然,他看到遠處一行人穿過操練的隊伍朝這邊走來,等走近一看,卻是陳雨。當下連忙從高台上下來,迎了上去。
——————————————————
注1:皇太極稱帝本為兩年後,即崇禎九年,因為小說節奏的需要,改為崇禎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