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三國] 大秦之帝國再起 作者:榮譽與忠誠 (已完成)

 
王烏鴉 2018-11-5 10:26:14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101 151637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11-7 10:33

第0430章 該做的準備(上)

  其實要是不看裝備不計算後勤可以承受的壓力,列國除了魏韓兩國之外,齊、趙都能湊齊百萬大軍的數量,而楚國要是真的到了生死存亡之際湊出五六十萬青壯也絕對不會是什麼難事。

  哪怕是魏國和韓國,在兩國領地分別增加了七個縣和四個縣之後,魏國想要組織起十萬人雖然困難也不是不能辦到,而韓國組織六萬人也不成問題。兩國因為有呂哲的物資支援,現在魏國的軍隊數量是六萬,韓國是三萬人。

  對於魏韓兩國軍隊數量會有這麼準確的資料,是因為説明兩國訓練軍隊的軍官基本是呂哲派去的將領,其中就有李良的身影。

  戰爭潛力什麼的通常都會是紙面上的資料,很多時候也就是自己看著樂一樂,真正要發揮出紙面上的戰爭潛力不是動一動嘴巴就能完成,還需要看行政班子有多大的能力,預先儲備的軍械和糧秣是否足夠。

  趙國擁有不錯的戰爭潛力,龜縮回邯鄲和巨鹿(大部)之後,趙國朝堂大肆徵兵,將軍隊的規模擴充到四十萬。

  能在短短時間內擴充到四十萬不是趙國的行政班子的功勞,主要是各郡撤向邯鄲人的數量太多,哪怕是官員能力不足到街上隨便抓一抓壯丁也費不了什麼事,但是人員擴充起來了,怎麼去讓這些人擁有戰鬥力之類的事情,那就趙國到底有沒有能人了。

  按照呂哲的預判,王賁偏師短時間之內沒有再戰之力,又因為自己這邊與趙聯姻的消息曝露,徐岩在短時間之內也絕不會再針對趙國發動攻勢。

  中原軍團要再一次針對趙國發動進攻,王賁這支偏師在什麼時間能恢復再戰能力,呂哲是不是會出兵北上,咸陽那邊會不會有什麼命令,有太多種因素會左右徐岩的選擇。

  不過吧,有點倒是可以確認,徐岩不會攻打趙國有兵防守的郡縣,不代表說不會試圖接收那些趙國讓出來的地盤。

  中原軍團缺乏補給,徐岩要是腦袋清醒的話絕對會出兵那些被趙國讓出來的郡縣,許諾拉攏也好,威逼利誘也罷,只要是能獲得補給徐岩都會幹,畢竟中原軍團現在缺的是後勤補給不是兵源。

  在讓出註定無法保住的地盤前提下,趙國得到了喘息之機,呂哲保趙的目標也算是完成了。

  呂哲的想法只是保住趙國不使其滅亡,完全沒有幫助趙國變得強大的念頭,同時建議趙國龜縮也是想將待在旁邊看戲的燕國和齊國拉下水。

  在未來的天下大勢中,燕國對於任何一方的威脅都不是太大,畢竟燕國地處偏境,代州、遼東那一塊地廣人稀,燕國大片的疆土又是傳說中的苦寒之地,哪怕是想要快速發展也壯大不到哪裡去,然而齊國則不然。

  齊國盡復舊土,並且從趙國那裡搶奪了巨鹿局部,更是咬下了燕國易水邊上的廣陽郡大部分地盤。

  在秦統一天下之戰中,齊國是唯一一個不戰而降的戰國,這個國家的疆土並沒有被戰火打的糜爛。齊國恢復疆土且有增加領地,沒有被戰火摧毀的地盤有著充足的生產力,再有黔首並沒有對齊國王室完全失去擁戴,種種的原因相加起來齊國複立後是發展得最快得一個,沒有之一。

  簡單而言,呂哲認為秦國也罷,趙國、楚國、燕國都好,看齊國的發展勢頭若是真的再讓其安穩的發展下去,以後無論是誰想再一統天下就離不開與齊國的一番龍爭虎鬥,並且若是一個不好,要是齊國真的有取代秦國一統天下的雄心穩下來發展,說不準日後天下就落到齊國手裡了。

  齊國在列國相續複立後恢復得快好最快,要是齊王田儋表現出大肚的一面援助列國,肯定是能成為列國的帶頭大哥,最終在齊國為盟主的局面下反撲秦國,恢復戰國的天下態勢,或者攻入秦國都不是沒有可能。

  若真的是齊國懂得拉攏列國將秦國給滅了,秦國一亡天下很快再有抗衡齊國的強國存在,面對在戰爭中元氣大傷的列國,齊國難道真的沒有一統天下的機會嗎?

  讓呂哲有些心理安慰的是齊國總算不是那麼聰明,表現出了列國該有的貪婪,見到楚國勢弱之後立刻伸出了爪子,總算是齊國走差了棋路,在列國之中埋下了破裂的裂痕。

  齊國強而貪婪,列國必然會躲避,那麼呂哲的機會就來了,他全完可以表現出與列國交好的一面,使得列國認同自己存在的同時,也算是埋下了列國無法再脫離他合縱的楔子。

  當然,呂哲沒有天真到拉攏列國,最終成為列國帶頭大哥的荒謬想法,他就是純粹的不願意看見列國形成一個團結一心的陣營而已,畢竟一旦列國同心同德倒楣的不止會是秦國,他這個突然冒出來的傢伙也必定會被排斥。

  趙國破碎,燕國先天不足,齊國走了一步爛棋,魏韓兩國不足為慮,呂哲該重視的物件也換成了依然強勢的秦國,還有那個半殘不死的楚國,當然還有南面的百越。

  對於秦國,呂哲的策略依然不變,仍然是若即若離,不親近到聽命,也會經常下絆子,但是絕對不會做出致使秦國招架不住的事情。

  對於楚國的策略本身就不簡單,特別是答應楚國聯姻之後事情有更加複雜了,呂哲當然不會因為聯姻就與楚國親如一家,只是短時間內因為要針對百越是絕對無法出動大軍進行滅國之戰。

  呂哲會與楚國聯姻的原因比較簡單,除了不讓楚國決死拼命之外,百越迫在眉睫的威脅是最大的原因之一,另外就是貿貿然將楚國滅國也會驚嚇到列國。

  在百越的威脅沒有被降低到忽略不計之前,呂哲針對楚國的策略改變成溫水煮青蛙,既是不出動大軍刺激到楚國,但也絕對不會讓楚國安安穩穩的舔傷口。

  因為聯姻就不能針對?這個是誰規定的!有史以來,無論是春秋還是戰國,互相聯姻還打生打死的事情多了去了,前一刻君主之間聯姻,下一刻聯姻之國出兵滅了姻親之國,這種事情在歷史上發生了不止一次。

  之所以聯姻在很多時候是各國君主保存王室香火的舉動,並不是天真的認為聯姻可以保證不再征戰,也即是說楚國熊心聯姻就是為了保證熊氏的香火能夠延續,楚國朝堂的一些人也覺得有姻親可以為自己留一條後路,僅此而已。

  其實已經確定聯姻的趙國,小道消息傳播說有意下嫁公主的秦國,會有這樣的想法從某些方面來說也認可了呂哲的存在,可能不願意承認但卻認為呂哲的崛起已經勢不可擋,因此才有會那樣的舉動。

  對於聯姻產生的影響和各國的用意蒯通心知肚明,呂哲則是處在半知不解的猜測階段,至於其他人或許是已經有人看出來了或許是一無所知。

  蒯通催促呂哲趕快與趙婉成婚並不是無的放矢,當然蒯通並不是因為聽聞秦皇室要下嫁公主才催促,而是出於配合呂哲向秦國釋放善意的舉動。

  與趙高之女趙婉成婚?呂哲對此並沒有什麼抗拒,他也想清楚了,為了統治的穩定,為了部下的後代有一個可以延續效忠的物件,也是時候應該生下一個嫡子了。

  三天之內呂哲要親率部隊南下征戰,那麼整場婚事也必然顯得急促。

  是急促而不是倉促,畢竟呂哲的部下們早早就已經催了數次,哪有不預先準備的道理。只是呂哲身為諸侯,按照道理或者禮儀無論是友好勢力還是敵對勢力都該派人邀請前來觀禮,但是三天之內就要成婚顯然是來不及了,因此才會說是急促。

  周禮的諸侯成婚手續很繁雜,首先就是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征、請期和親迎。然後是正婚禮,包括親迎、婦至成禮、合巹和餕餘設袵等禮儀。婚後禮(成婦禮)還有婦見舅姑、舅姑醴婦和婦饋舅姑等禮儀。

  趙婉早早帶著嫁妝來到南陵,六禮是完全進行不下去的,另外婚後禮除非是將婚禮延後請來趙高的族人,不然想辦也沒有女方的親族在。

  鑒於趙氏對婚禮的隆重不是那麼在意,蒯通等人才會一而再再而三的催,反正女方都不介意,且日後呂哲的宅內會再添加趙楚兩國的王室貴女,這樣一來趙婉的身份也不是那麼顯貴。那麼趙婉作為正妻之一是夠格了,生下來的男孩也會是嫡子,只要趙婉的孩子會是嫡系主支,哪怕婚禮倉促不夠隆重也絕對算不上是輕視。

  正是因為諸多因素,趙婉得知成婚之禮倉促且不全的時候心裡雖有遺憾,但是情緒上並沒有反感或抗拒。

  呂哲在有些時候不缺體貼,他為了彌補趙婉的遺憾,雖然在婚禮上禮儀空缺,但是用五郡同喜的方式來增加婚禮的熱鬧,向民間發送禮物的同時,對於軍隊方面也增加了相應的福利,一時間哪怕是禮儀缺失趙婉也得到五郡軍民的祝福,算是從這一方面彌補了趙婉的失落。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11-7 10:33

第0431章 該做的準備(下)

  君主成婚向治下軍民發送福利並不是出於呂哲的特立獨行,事實上在歷史中有相當多大方的君主在遇到喜事的時候都會向民間和軍方發送禮物,民間有這麼個詞來形容這種現象,那既是普天同慶。

  相對于歷史上君主邀請治下一起喜慶,呂哲在這一方表現得無比大方,畢竟因為治下礦產出銅的數量太多他並不缺錢,因此一戶發個半兩什麼的,平白無故得到錢財的黔首也不會介意動動嘴巴發出祝福。

  對於軍隊,因為過兩日就要出征南下,呂哲也就停止南下序列部隊的訓練,借著成婚的機會也不吝嗇於酒肉,大大地犒賞了三軍。

  一場婚禮隨是急促,可是在呂哲多方的操作之下,真的是做到了共同歡慶的地步。

  當然,因為消息傳遞的關係,獲得禮物的時間肯定是會存在落差,不過整個南陵並不存在這個問題。因此當婚禮完畢後呂哲刻意牽著趙婉的手來到宮城的城樓上時,下方是一大片自行彙聚到宮城外廣場的黔首,他們自然是沒什麼載歌載舞,只是單純地站在廣場上爆發出漫天的歡呼。

  軍隊得到犒賞的消息已經是人盡皆知,再有呂哲特意的安排,呂哲和趙婉出現在城樓的時候也爆發出“參見主上!參見主母!”的浩瀚呐喊。

  呂哲一直在注意趙婉的神色,看見趙婉興奮得滿臉通紅,得意地問:“熱鬧吧?”

  趙婉看到有如此大的場面還有什麼不滿足的呢?她歡喜激動地連連點頭:“謝謝夫君如此待我。”

  所幸是沒有烽火在點燃,不然這麼勞師動眾的場面,再有軍隊的參與,又該增加一個類似于烽火戲諸侯什麼的典故了。

  其實也不好說啊,要是婚禮過後南征失敗,秦軍也呼嘯南下,原本是好事的事情還真的有可能變成壞事?

  呂哲將腦海中那奇怪的想法驅逐,專心全意地對待新婚的妻子,在宮城城樓上與眾部下飲宴後,什麼洞房花燭夜之類的隔天,他清晨醒來時在新婚妻子的服侍下穿戴完畢,兩人連早餐都沒有一起吃,就要前去議事廳準備出征的事宜。

  “真是……”穿戴完畢的呂哲臉上有著歉意:“剛剛新婚無法多多陪伴,夫人莫要覺得為夫……”

  趙婉一直在笑,從昨夜到現在根本就沒有停過。她阻止呂哲的兒女情長英雄氣短,道:“夫君以大爺為重,妻子只會高興,怎麼會覺得受到了慢待。”

  事實如此,趙婉並不是不清楚呂哲現在面臨什麼樣的局面,他們成親之後是夫妻一體,呂哲的成敗是關乎共同命運的大事,有了普天同慶再有五郡軍民的祝福,再有若是剩下男孩就是嫡長子的身份,她還有什麼好糾結的呢?

  “嗯。”呂哲邁出腳又頓住了:“彩禮我會專門派人送往咸陽,請陛下冊封的事情也會辦理。”

  成親嘛,手續再怎麼缺失總是不能忘記通知一下趙婉之父趙高,另外呂哲怎麼都算是始皇帝的臣子,向始皇帝討一份封賞給予趙婉,至少夫人的身份一定要有。

  趙婉臉上的喜悅更盛,她做了一個蹲禮,福著身子有些顫音:“謝謝夫君。”

  呂哲不是不懂女人,說實話因為沒穿越之前的家世富裕交的女朋友沒有百個也有那麼幾十,對於女人說真話還是假話多多少少能分辨得出來,見趙婉確實理解也就不再多說,很情濃地吻了趙婉的額頭,“呵呵”笑兩聲才轉身邁步離去。

  摸著被呂哲吻過的額頭,趙婉的表情有點錯愕,等待呂哲走遠了才低聲呢喃:“也不是完全不懂風情呐,為什麼妹妹(呂雉)說夫君性情冷淡?”

  能一樣就有鬼了,呂哲因為過往的關係,很能分得清對待什麼樣的女人該用什麼樣的態度,因此在對待不同的女人時當然會有不同的態度。

  心裡裝著軍國大事的呂哲一旦離開就沒有了什麼情濃溫馨的笑容,他來到議事廳的時候,文官方面的蕭何、蒯通、燕彼、娩杓,武將方面的蘇烈、梅鋗、徐志、唐傑,文武早就分坐左右。

  因為昨日自家主上大婚,議事廳內的眾人臉上都帶著喜氣,他們在呂哲沒有來之前都在互相開著玩笑,等待呂哲過來了見到其一臉的嚴肅,這才慢慢靜了下來。

  呂哲走到主位坐下,他向下面看了一眼,看到廳內只有八人皺了皺眉頭,心裡在想:“果然臣屬還是太少了。”

  是太少了,文臣一雙手能數得過來,武將倒是不少可是能獨當一面的也就是那麼兩三個。

  “該加強對文武的培養,要是等待進軍中原時依然是現在這樣的狀況,隨著地盤的擴張肯定是要出現問題。”呂哲心中想罷,眼睛看向坐在右側首位的蕭何,道:“軍械調度,糧秣運輸。”

  蕭何直起腰杆一禮:“南陵為我們的中心,本是軍械和糧秣的集中地,明日早晨軍械就能調度完畢,糧秣也會在正午裝車待發。”

  是這個理,各地的越城造出軍械都是會向南陵集中被裝入武庫,在南陵邊上的衛城也有囤積糧草的糧倉,這麼近的地方只要有足夠的人力準備起來根本沒什麼難度。

  “不錯。”呂哲在頷首,心裡也暗自為自己先前的準備感到正確,畢竟行政都城是一個勢力的根本,誓師出征從來都是在都城進行,不在都城囤積軍械和糧秣選擇其它地方才是腦門被夾了。

  “只是……”蕭何還沒說完,他看了一眼對面的武將,這才重新看向主位的呂哲:“只是軍械因為改制,還有軍隊將領的要求出現了一點點的問題。”

  呂哲下意識看向武將那邊。

  因為對軍隊兵種的改變,呂哲對越城製造器械當然是會提出要求,越城製造兵器需要範本,改變製作的兵器並不是說變就變。在確定兵種之後,什麼樣的兵器需要製造多少囤積多少,那都是有相應的計畫。

  後面製作的兵器主要是以朴刀、戰劍、長矛、長槍、弓、弩、矢為主,但是這一次出征的部隊顯然都不是整編在冊的戰兵,有十二萬會是已經規劃到屯田兵性質的部隊,那麼出現了什麼問題也就很顯然了。

  “戈矛的數量不足。”蕭何道出了問題所在。

  “果然問題還是出在這個身上。”呂哲不得不苦笑了。

  呂哲對於軍隊的整編很大一部分是捨棄了戈矛這一兵種,畢竟戈矛這一兵器並不是誰拿上手就能靈活運用,需要相當時間的訓練才懂得對戈矛的使用。

  在現在,因為戰國的關係,不管是哪一地的男丁多多少少都要服兵役,因此在戈矛的運用上並不是太過陌生。

  呂哲是考慮到在接下來會有長久的戰亂,沒有多少時間來讓徵募的士卒靈活運用戈矛,因此一直在裁減戈矛兵的數量,對於越城兵器的製作也傾向於拿上手就能玩得動的長槍。

  按照歷史潮流,戈矛兵被長槍兵來取代也就是在漢末之後戰亂多發的年代,畢竟戰亂多發士卒死傷速度太快,長槍的用法比起戈矛來說相對簡單,歷史上戈矛兵後期被槍兵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

  “死腦筋的一幫人啊!”呂哲的音量不小,他又是看著武將那邊在說那句話,說的在場的四名將領是一陣面面相覷。

  梅鋗刹那間就反應過來了:“主上的意思是用長槍取代戈矛?”

  “還能是什麼意思?”呂哲有點哭笑不得:“槍的運用比戈矛簡單,用法上有許多也是和戈矛共同,無非就是刺、擋、掃三式,比之戈矛簡化了無數倍。”

  梅鋗點頭:“那關於器械的麻煩就沒有了。”

  南陵的武庫中,長槍的數量足有三十萬杆,各地的越城除了其餘兵器的份額要保證充足之外,對於長槍的製作數量呂哲是要求越多越好。

  呂哲會有這樣的要求比較簡單,季度兵在接受每年夏、冬兩季的時候基本就是操練槍法、槍陣,要是真的到了需要集結所有青壯參戰也需要有足夠數量的長槍,那麼長槍的庫存自然是多多益善。

  器械和糧秣沒有問題,呂哲就要瞭解對軍隊的編制了。

  二十萬即將南下的部隊,五萬東部軍團的建制是已經完善的,三萬禁衛軍和十二萬輔兵則是建制還不完全。所謂的不完全並不是說沒有伍、什、屯的編制,而是說軍官的到位,百人隊(百將)、千人隊(軍侯)、部(校尉)在出征之前都要劃分序列,這也是正規軍和烏合之眾的區別所在,畢竟軍隊是需要協同配合的,那麼職能的確定和軍官的任命就尤其重要。

  “已經在做了,鑒於前期整編都有記錄在冊,所缺的是各部的兵將之間認個人頭。”梅鋗沒說什麼互相熟悉,一再整編下來,軍隊早有固定的號令和軍律,軍隊的運用聽的號令,約束軍隊的軍律,不存在離開某個誰那支軍隊就亂了的情況。

  “該熟悉還是要熟悉,不過這個可以一邊走一邊做。”呂哲心裡還是比較滿意,二十萬大軍說開拔就開拔,說明近期的努力還是有所成效:“那麼……後日軍隊開拔南下!”

  眾人趕忙站起來,同一時間行禮,應:“嘿!”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11-7 10:34

第0432章 謀算(上)

  懂得聞鼓而進鳴金而退可為卒,可以聽命列陣佈陣而戰是為戰兵,無令死戰不退得令且戰且退便是精兵。

  秦國為什麼是列國中最為強大的國家?除去秦人悍不畏死之外,是因為變化而強軍,所謂強軍是就設立練兵基地練出一個又一個懂得聽命列陣而戰的戰兵,在長久的征戰中又培養出一支又一支沒有命令拼死不退但是得到軍令卻能有序邊打邊退的悍卒。

  當然,秦國的耕戰體系保證秦軍後勤補給充足,作戰時不被糧秣缺乏困擾也是秦國之所以強大的重要原因之一。

  呂哲練兵比較系統化,第一步講求的就是士卒要懂得團隊的重要性,在操練中養成服從軍令的習慣,其實這與秦軍的訓練方式沒有什麼不同,所差的就是在實戰中檢驗。

  列國則不然,他們招募男丁進入軍隊也會操練,但是走的是個人武勇的體系,也就是訓練士卒的個人武力,對於士卒協同配合和列陣並不是那麼的講究。

  各有各的優缺點,像是秦軍與呂哲軍,他們的軍隊總是需要一段時間的訓練,看部隊對訓練接受吸收多少才能拉出去作戰,而列國只要組織起足夠的人手就能作戰。

  系統化的練兵依賴於時間,要是訓練完成的部隊消耗完而後方的部隊數量跟不上,那麼就會出現有組織度的軍隊死光之後,後續部隊的戰鬥力下降到一種令人目瞪口呆的程度。同時,這種風格的軍隊對於指揮系統的依賴性也相當強,要是高層的將領叛變下令投降,那麼整支部隊也就會聽從命令真的就投降了。

  歷史上在巨鹿之戰後章邯的部隊還有作戰的能力,但是一道命令之下沒有喪失作戰能力的幾十萬秦軍立刻就廢了,也不知道是要讚賞秦軍對軍令的服從意識,還是該歎息一支精銳明明還有戰鬥力卻被坑殺殆盡。

  也就是系統化訓練出來的軍隊會在一道投降命令下放下武器,要是列國那種散漫的部隊,明明還有作戰能力統帥卻命令投降,那估計是不想投降的將領抗命,下面的士卒也兵變,最終整支部隊逃得逃降的降,不會那麼始終如一的保持一致。

  不是開玩笑,也不是胡編亂造,章邯的兵團出自少府和驪山刑徒,成軍之後是有經過一段時間按照秦軍模式的訓練,結果命令投降就真的投降了。而列國中的趙、齊部隊前面被秦軍長期壓制和按著痛打,不少趙國將領和齊國將領投降,但是趙齊兩國的士卒卻亡命逃跑了。

  若說沒有發生一些什麼令人措手不及的巨變,既是中樞對出征在外的軍隊造成干擾,秦軍絕對是一支令人望而生畏的軍隊。

  就拿王賁奔襲邯鄲失敗一事來說,在秦軍因為過度放縱劫掠分得太散的情況下,張耳是連續擊敗了秦軍,可是秦軍在面臨戰敗的情況下並沒有完全失去戰力,按照訓練養成的慣性秦軍戰敗後並沒有一哄而散,而是且戰且退,所以哪怕是戰敗秦軍的死傷也不是太多,最終各支分散的秦軍還有序地退回到太原郡。

  而張耳呢?張耳的軍隊先是得勝算是士氣正旺的階段吧,可是被王奔帶著兩萬騎兵連續幾次衝殺迂回,結果就是再旺盛的士氣也只是頂了一兩次,最終無論張耳怎麼約束部隊都約束不了,搞得七萬趙軍在王賁的兩萬騎兵連續打擊下四散潰敗。直至王賁帶著騎兵回轉太原郡,大概是十天之內吧?張耳費了很大的勁才將四散而逃的趙卒聚攏回不到兩萬人,有大概三萬的趙卒卻是怎麼都聚攏不回來了。

  軍隊的操練方式決定一支部隊的堅韌性,司馬欣所部中有三萬人是正統秦軍出身,另外的兩萬人也是呂哲從夷陵之戰後一直追隨的六國遺民中挑選出來劃進南部軍團。總體來說,若是按照“卒”“戰兵”“精兵”的等級劃分,司馬欣麾下的五萬士卒雖談不上是“精兵”程度,但也絕對不會是“卒”那麼不堪。

  這麼一支能夠稱為戰兵的部隊,面對百越接近四十萬人的圍城害怕情緒或許會有,但是絕不至於造成恐慌。

  自司馬欣派少艾、翼伽、李珩出城交戰,期間發生了人神共憤的慘事,暴走的士卒與南越一陣慘烈的廝殺略有損失,再到出城而戰的三部士卒冷靜下來恢復陣勢,那之後的一整個白天雙方在進退之間來回的酣戰,三部士卒在自身損失兩千餘人的情況下,包含百越人第一批的試探攻城,僅是一個白天百越大概失去了五萬的戰力。

  第一天被逼得出城而戰,以損失兩千人為代價取得二十五倍的戰果,司馬欣對此其實並不感到樂意。在他看來,自身兵力太少哪怕百越不堪一擊可是人數實在太多並不適合野戰,有羅縣城池作為依託打守城之戰損失少對敵軍的殺傷會更甚。

  夜幕來臨雙方罷兵,戰事稍停的百越眾酋長很粗糙地總結了一下,百越的軍隊構造太亂註定是難以統計出正確的死傷資料,得出的結果是當場戰死約是一萬八千餘人,輕重傷兩萬餘,但是跑了多少真的就無法計算了。

  僅僅是一天就沒了快四萬人,對此譯籲宋和騶無諸是一陣陣冷汗直冒,損失了約兩萬五千族人的開明森則是一臉的猙獰。

  百越對華族作戰劣勢很明顯,這點誰也沒有否認過,只是損了快四萬人只對呂哲軍造成兩千餘的死傷,並且這個兩千餘還不是全部殺死,有相當一部分的呂哲軍受傷後還被搶回,他們對此是真的有些驚恐了。

  實際上因為百越人金屬兵器少,司馬欣所部的士卒基本是有甲胄,鈍器想傷人容易但是想殺人必須連續的擊打,司馬欣所部當場戰死的士卒除非是腦袋受到重創,不然都是內傷居多。

  百越人割下呂哲軍的首級不足五百,自己這一邊死了一萬八千,這是多少倍的差距啊?怎麼會不讓譯籲宋和騶無諸被嚇出一身的冷汗。

  在那麼一瞬間,騶無諸就想到要撤兵,以往百越不是沒和華族軍隊打過,百來年的百越與周室諸侯國的戰爭不算少,戰國末期也經常和楚軍打,近年來也和秦軍交過手,可是之前的雙方戰損比沒有這麼誇張過。

  呂哲軍的裝備齊配,每一個士卒身上至少是有一副皮甲,有銅甲的更是不在少數。

  當然是甲胄充足了,畢竟剛剛崛起的那一段時間呂哲沒少命令軍隊捕殺野獸,有那麼一段時期還針對雲夢澤的野水牛、犀牛、鱷魚進行大規模有效率的捕殺,再有惠民政策的關係,獲得的皮毛在全郡之力的製作下,自然是不會缺乏皮甲。

  百越的士兵有太多是拿著削尖木棍、竹槍了,他們想用這種玩意捅死呂哲軍,說實話真的是稍有難度,還不如鈍器對呂哲軍士卒的殺傷性高。

  譯籲宋對呂哲軍的印象不止是全員配甲,他對呂哲軍的弓弩部隊也有著很深的恐懼感。

  秦軍南下與百越交戰過,向來有弓矢之利名聲的秦軍箭陣十分強大,但是譯籲宋觀看了一整個白天,他發現呂哲軍弓弩手的殺傷力比之秦軍還要犀利。

  譯籲宋所謂的犀利不是說呂哲軍的弓弩手比秦軍射的遠或者覆蓋程度,而是呂哲軍的弓弩手布下的箭陣針對性非常的強。

  百越會在一個白天死傷那麼多,只要是觀看交戰過程的人都能看出雙方近戰過程中呂哲軍士卒的兇悍只是很小的原因,其實對百越造成大規模死傷的是後面出城布下戰陣弓弩手。

  事實上若不是有後期出城的弓弩手,哪怕是有李珩這支騎兵在旁策應,少艾和翼伽的兩部步軍再強也有限度,能擋住數萬百越人的衝擊一次、兩次、三次……也總會被沖亂,畢竟百越人佔據了絕對的數量優勢,沒有弓弩手布下箭陣阻敵和射出空白地帶作為屏障,連續被衝擊來不及整隊的翼伽和少艾所部肯定是要被沖亂,而一旦失去陣型優勢,疲勞之下敗退也就成了定局。

  騶無諸想撤,譯籲宋和開明森卻是反對。

  開明森反對的原因很簡單,南越死傷了那麼多人,要是只打了一陣就撤,那實在是太不甘心了。

  譯籲宋震驚于呂哲軍的戰力其實也有退縮的意思,但是打都已經開打了,勞師動眾地圍過來,後面還有源源不斷的小部落在趕來,現在撤退反而不妥。

  百越擁有絕對的人數優勢,羅縣守軍再怎麼能打也才五萬人,依靠絕對的人數優勢並不是完全沒有打頭。

  譯籲宋在意的是後面不斷湧來的小部落百越人太多了,多到馬上就要是甌越、閩越、南越三族聯軍的一倍,他認為用那些小部落的百越人去和羅縣守軍磨,哪怕是死傷多一些也能將羅縣守軍的體力磨個趕緊,等待羅縣守軍疲憊之時,那機會也就來了。

  就這般,百越依然是在羅縣城外激怒守軍,或大或小的野戰沒有停過。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11-7 10:34

第0433章 謀算(中)

  還能是用什麼方法激怒羅縣守軍呢?也只能是針對華族的種種不堪手段罷了。

  不過這種喪盡天良的手段很有效,次次都能激怒守軍士卒,迫使哪怕司馬欣再怎麼不願意都只有派出部隊交戰。

  出城野戰的部隊開始的時候並沒有進行輪換,到後面少艾和翼伽所部因為連續交戰疲勞過度體力不支吃了一次虧,司馬欣才逐漸輪派部隊出城。

  注意到敵軍體力不支的時候譯籲宋總算是鬆了口氣,他懂得看敵軍的旌旗,連續兩天的交戰中敵軍都是派出同樣的部隊,要是第三天仍然是那支已經吃過虧的敵軍,他就該想想敵軍是不是都是一些不知疲勞的惡鬼,或者是司馬欣手裡的構造特殊只有那麼一支能出城野戰的部隊了。

  部隊輪換,司馬欣是等待翼伽和少艾所部實在不能再戰才做,百越這邊則是幾個小部落集中一下,湊足三四萬人上去打一陣,可能是打個一兩時辰,可能是連一兩個時辰都不到,儼然就是使用車輪戰的戰法。

  司馬欣不知道連續作戰會使部隊過度疲勞嗎?他再怎麼樣也是在秦軍中爬上一路主將的人物,怎麼會連這種基礎常識都不知道呢!

  為什麼要連續使用相同番號的部隊,首先是司馬欣在測試麾下部隊的堅韌性,其二是在不確定百越是否會三面攻城。

  百越佔據了絕對的人數優勢啊,完全可以一邊野戰一邊在其它方向攻城,司馬欣怎麼能不做提防地隨意調動部隊,要是部隊在調動期間城防出現空檔真的被百越人登城殺進來那才叫搞笑呢。

  連續觀察了一段時間,期間司馬欣對僅有的那支騎兵部隊也是能不動用就絕不動用,直至部隊協調完畢,少艾和翼伽那邊也確實是支撐不下去,新的出城作戰部隊才算是被輪換了出去。

  司馬欣是為了什麼在謹慎譯籲宋有自己的理解,為此他拒絕了騶無諸說出野戰的同時其它方向攻城的建議。

  華族人看不起百越人,認為百越人就是一群茹毛飲血的蠻人,對此相當多的百越人憤恨的同時其實內心裡也承認,但是譯籲宋認為被看不起也不全然是壞事,至少作戰時敵軍統帥看不起的時候會露出破綻。

  譯籲宋不斷驅使小部落湊出來的人上去拼消耗且不在其它方向攻城,為的就是要讓司馬欣瞧不起城外的百越聯軍,越是輕視越好。

  為了達到欺騙的目的,譯籲宋明明可以在車輪戰的時候避免己方的傷亡,可是他不但沒有避免甚至有意無意地在交戰的時候該增援不增援該撤退不撤退,對於小部落死傷到一定程度的潰敗也是使用高壓的手段進行屠殺懲罰。

  野蠻,沒有人性,愚蠢到無可救藥,譯籲宋認為華族人既然是那麼看待百越,那就加深羅縣守將對這些的印象。

  說實話,經過連續多天的交戰,司馬欣對每天百越人挑釁守軍出戰,而後在城外進行一場百越人死傷甚重但己方傷亡不是太大的戰事,時間久了真的起了一種看不起的心態。對於什麼譯籲宋什麼騶無諸什麼開明森,司馬欣心裡那種輕視的感覺也越來越重,要不是事先呂哲嚴肅交代哪怕是有絕對的優勢首要也是把守好城池將百越拖在羅縣,他難保不會在看不起和輕視的心態下直接調出大部分攻打百越人的城寨,一舉戰勝城外的百越人。

  連續七日的交戰,羅縣城南的城外單用一片狼藉來形容完全不夠,每日這片土地上都會產生新的屍體,戰死受傷所流的血液早就將土地染得變了顏色。

  呂哲軍是收方,很難出城收拾戰死者的遺體,百越那邊則是根本沒有為死人收屍的習慣,以至於站在城南的城樓向外觀看,一眼看去滿地都是已經腐爛或者新鮮的死屍。

  也就是在蚊蟲不易滋生的寒冷冬季了,戰死者不被收斂僅是散發惡臭而已,要是在炎熱的夏季這樣的場景早該就是一副蚊蟲滿天飛的情景,連帶瘟疫可能已經蔓延起來。

  不為戰死者收斂遺體,從某一方面也加深了華族士卒對百越人野蠻無知的印象,再有連續多天來己方只是戰死不到一千五百人、輕重傷湊起來不足一萬,而百越人至少是失去十萬人的戰力,羅縣守軍上至司馬欣下到普通士卒,每一個人的內心裡對百越的輕視已經累積到一個危險的地步。

  “主上的後續部隊什麼時候會到來?”

  “行軍到州陵的東部軍團五萬人臨時抽調南下,從東側邊迂回,兩天前已經挺近到離羅縣百裡外的泊羅河上游,按照腳程現在該是繼續迂回南下,在臨湘周邊的密林隱蔽吧。”

  “那主力……”

  “主力十五萬是兩天前從南陵城出發,因為百越隨時注意雲夢澤到洞庭湖一路的路線,為了避免打草驚蛇主上選擇的是走南陵鐵索橋到蒼梧郡的那條路線。”

  當然不能打草驚蛇,要是徑直走雲夢澤到長沙郡的路線必然是要被探子察覺,所以繞路成了必然。

  南郡連結蒼梧郡有著三處鐵索橋,一座是南陵城直接連結長江南岸,另外兩座分別在州陵連結廬江方向和南陵最西邊巫縣連結長江南岸的巴東區域。

  大規模調兵無法瞞住有心的探子,差別就在於一個時間差,那麼南陵城那邊被發現其實關係不大,處處封鎖哪怕南陵城的探子想要通報給長沙郡的百越聯軍統帥也不是那麼容易,但是走雲夢澤到洞庭湖那一線,對於設立關卡封鎖則不是那麼容易了。

  除了地形因數無法封鎖之外,更多的是因為洞庭湖已經是在長沙郡境內,長沙郡還不是呂哲的統治範圍,在那邊的控制力度也僅限於保證道路的通暢,無法像是在南郡境內有完善的兵堡關卡和民眾基礎。再則,洞庭湖那邊離交戰中的羅縣也太近了一些,沒有做到迂回而不被發現的足夠空間。

  從南陵城出發的十五萬部隊,三萬訓練不是那麼充足的禁衛軍和五萬輔兵性質的部隊,這八萬人騎馬的騎馬,乘坐馬車的乘坐馬車,早在兩天前已經抵達蒼梧郡的新治所臨沅城,取道資水平原那一片直插羅縣西南方向。

  那剩餘的七萬部隊,他們因為沒有足夠的馬匹(馬車)只能是靠著雙腳走路,慢了先頭部隊大概是每日四十裡的路程,正當呂哲親率的八萬快速反應部隊抵達資水中游,完成渡河稍作休整的時候,後面的七萬人才開進到臨沅。而這七萬人也會在臨沅取得蒼梧郡治所準備的糧秣,在預定的兩天之內急趕一百四十裡跟上先頭部隊。

  得知後方兩路兵馬已經在開來的路上,雖然不太明白死傷那麼慘重百越人為什麼就是不退的司馬欣的心情就更加放鬆了。

  也是啊,管他百越人為什麼不撤退,司馬欣只要百越還留在原地這點就夠了,更別提連日來的輪換部隊出城野戰也算是校檢了南部軍團的部隊,將整支軍團磨合起來的這個好處了。

  騶無諸已經快瘋了,八日啊,圍住羅縣八日,譯籲宋已經驅使十來萬小部落的百越人上去挨砍了,戰場上那些堆得像是小山一般的屍體實在是太刺激人的眼球了,戰爭打到這麼慘烈的地步竟然只是在第一天進行一次試探性的攻城,這算是打得什麼戰啊?

  忍無可忍的騶無諸怒氣衝衝地找到譯籲宋,這一次連修飾都沒有當即表示要帶著閩越自行撤退,並狂罵譯籲宋和開明森都是瘋子,一個是不斷驅使人上去送死的瘋子,另一個是殺百越小部落逃兵殺上癮的瘋子。

  譯籲宋見騶無諸反應那麼激烈反而笑得相當開心,小部落的百越人死傷七八萬算什麼,全死完了對甌越、閩越、南越也沒什麼壞處,要是真的死光了才好呢,那要少多少爭地盤的部落?

  對於那些小部落,譯籲宋威逼利誘著湊起來去打車輪戰,為的就是到達使敵輕視的目標。他見騶無諸相當激動也不過多言語,親自帶著騶無諸來到嚴密封鎖的一座城寨。

  騶無諸看到製作得相對精良的登城梯不是那麼意外,畢竟這玩意要是用點心不難製作,可是看到井闌、沖車、撞門錘等器械的時候眼睛就瞪圓了。

  “意外吧?”譯籲宋有些小得意:“楚國那邊派來的工匠幫忙製作的,這幾天我就是一直在忙活這些事情。”

  騶無諸有點轉不過彎,楚國那邊派人來似乎也不是不可能,畢竟早幾年前百越就一直和一個叫範增的人有聯繫,那就是變相得和項氏有聯繫,項氏視呂哲為生死大敵,那麼派人過來幫忙也不是什麼太過意外的事情,畢竟能削弱呂哲項氏是求之不得的。

  “不斷驅使小部落的人上去消耗守軍體力,也讓守軍輕視我們,為的就是這些攻城器械製作好之後……”

  隨著譯籲宋的解釋,騶無諸算是明白了,那是在用小部落的人命來喂飽羅縣守軍,讓羅縣守軍形成一種百越追求的是野戰也只會野戰的一種思維慣性,在羅縣守軍最為鬆懈的時候,給予意料之外的致命一擊啊!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11-7 10:34

第0434章 謀算(下)

  從春秋伊始,楚國就一直在向南擴張,一度佔據了整個南方,哪怕是百越棲息的區域也為楚國的一部分,不過並不是說楚國對百越有直接統治的控制力度,就像戰國時期的秦國對義渠那樣,百越諸族只是在名義上接受楚王的冊封,是一種類似于周天子對冊封的諸侯那般有著名義上的統治。

  楚國並不是一直都享有百越名義上的臣服,特別是到了戰國末期百越時有反叛,在秦滅趙的那一時期楚國更是失去了對百越諸族哪怕是名義上的控制,也即是說百越得到了各族的獨立。

  在秦滅楚之後,甌越、閩越、南越、桂越相續劃分完自己的活動區域,不過那只是族群人口相對較多的幾個部落聯盟酋長口頭上的劃分,實際上百越分為相當多的族群,部落眾多又沒有誰能壓服眾百越進行立國,因此內部的交戰實際上就沒有停止過。

  在南疆軍團成立之前,既是屠睢出任國尉過度到上將軍這一階段,秦國早有軍隊開進南疆。當時開進南邊的秦軍數量並不太多,習慣打那種兩軍擺開陣勢交戰的秦軍在面對百越人正面打不過就四散而逃,然後躲起來時不時偷襲一下的戰法並不習慣。

  數萬秦軍沒有遭遇像樣的抵抗自然是一路高歌凱進,結果因為太過深入糧道在百越人頻繁的襲擊下糧秣補給不通暢,又因為秦人對南方的天氣實在不習慣,水土不服又屢屢不斷被偷襲,先期南下的秦軍只有灰頭土臉的退了回去。

  列國皆滅,天下為秦所有,但是列國的貴族並沒有因此而放棄抵抗,不與異族接壤的列國舊貴族在四處奔走或者按照積攢實力,與異族接壤的列國舊貴族則是想要借異族勢力來達到攪亂邊疆。或是虛弱大秦國力,或是讓秦軍在與異族征戰中消耗殆盡,只要能達到讓秦國難堪,不管是什麼手段都被列國舊貴族視為正義之舉。

  沒有經過任何的商議或者通氣,實際上列國舊貴族也不敢串通,北方的燕國舊貴族和趙國舊貴族不約而同的聯繫了草原的胡人,南方的楚國舊貴族則是找上了楚國一度需要楚王冊封才能坐穩蠻王之位的百越。

  能說什麼呢?事實上在戰國時期民族的觀念並不是太強,雖然都是這國人那國人的稱呼著,也認同都是周室天子冊封諸侯的臣民,但是華夏大地上的人是同一個族群的概念並不是那麼清晰。再則就是國亡家破的仇恨實在太大了,哪怕知道勾結胡人或是蠻人不太好,可是那些人會在乎嗎?顯然為了奪回失去的權力與特權,一切都是可以先放在一邊的小事。

  燕國舊貴族和趙國舊貴族在匈奴王庭相遇了,他們碰頭之後或許會大笑三聲,然後昂天感歎“吾道不孤”什麼感慨,這才萌生列國的有志之士應該恢復聯繫,從那之後才偷偷摸摸的搭上線,一起為了掀翻大秦的統治籌畫著、密謀著、算計著。

  始皇帝一統天下之後迷戀上了長生,那麼就是一個機會,所以魯人盧生出現了,齊人徐福出現了,眾多有名沒名的術士都出現了。

  列國舊貴族處心積慮的運作之下,術士別有目的的胡作非為下,再有混得非常不如意的各種儒生胡攪蠻纏搞事,各種什麼“祖龍死而地分”“亡秦者胡”等等亂七八糟的讖言就沒有停止過。

  在暗流的陰謀下,當然離不開對於大秦朝堂的破壞,因此楚國舊貴族率先想出一個辦法,那就是讓秦國殘存的楚系多多接觸長公子扶蘇,造成一種一旦扶蘇登基後楚系會崛起的跡象,使得始皇帝遲遲拿捏不定該不該將扶蘇冊立為太子。

  大秦這麼一個幅員遼闊的帝國,有皇帝而無帝后和太子,這種現象一點都跟正常搭不上邊。

  也許是始皇帝昏了頭腦,在讖言或者是種種假像之下真的認為列國皆滅,不需要屯駐太多兵力,將境內的軍隊主要戰兵都調往了邊疆,執行內松外緊的國策,著實是讓那些躲在暗處的列國舊貴族歡喜無邊。

  實際上也不全然是那麼回事,主要是大秦已經“廣收天下之兵”,也就是將各地的兵器制作坊關閉,所有的礦產也都嚴加監督。另外就是大秦對列國的徭役徵調十分的嚴苛,各地青壯不是被拉去修直道就是送去修建驪山皇陵、阿房宮,青壯數量一少哪怕是有誰想要起事也沒有足夠的兵員。同時大秦也將諸國王室嫡系全部控制在咸陽,要知道現在可是血統至上的年代,哪怕是哪個不開眼的傢伙想要起事複國,沒有列國王室嫡系真的起兵的話也不會讓多少人回應。

  其實還有一個可能,那就是用武力統一天下的始皇帝信心爆滿,覺得自己還在世的時候誰也蹦躂不起來,打從心裡瞧不起那些被滅的列國,又有一種自己還活著就該為大秦掃清萬世基業的障礙雄心壯志,所以才將戰兵全部調往邊疆,想要一勞永逸地解決邊患?

  不管如何,大秦真的是將戰兵全部都調往了邊疆,境內只是留下少數的郡縣兵,而且並不是每個縣都有郡縣兵,最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那些郡縣兵還都是本地徵召為主,只是一些秦人作為將領而存在。

  到了這一地步,列國的舊貴族其實已經為未來的起事將被瞬間撲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所缺少的也就是一個起兵的時機。

  大秦一統天下,可以說是如日中天的時刻,只要頭腦清醒都不認為秦軍調往邊疆就是起兵的良機,畢竟那些秦軍只是調往邊境而不是在征戰中消耗完了或是元氣大傷。

  列國舊貴族等待所謂的時機只有一個,那就是讓秦軍在與異族的征戰中被消耗,又或者是秦軍陷入了與異族征戰拔不出來的泥潭。

  在這種迫切的需要下,列國舊貴族與異族的聯繫越加頻繁了,埋在大秦朝堂或者始皇帝身邊的那些術士活動也越來越倡狂。

  就在盧生大肆放言“亡秦者胡”之後不久,匈奴攣鞮頭曼擊敗了大月氏,前去勾結的列國舊貴族也終於說動攣鞮頭曼,使得這個匈奴的單于動了南下的心思,也真的在集結草原牧民,只是因為大月氏的殘餘不斷反撲一時間無法南下,因此也就拖著。

  匈奴單于攣鞮頭曼集結牧民將要南下的消息傳到咸陽,本就相信讖言的始皇帝對“亡秦者胡”更無懷疑,畢竟大秦因為要對付列國在西邊(現代青海一代)和北邊(現代內蒙古一代)的軍隊一直維持在一個相當低的水準,義渠平原和陰山一代早就被匈奴人進行滲透,要是匈奴人糾集草原牧人南下,還真的有可能像是在秦惠文王期間那樣直接被殺到咸陽。

  始皇帝深深覺得是該調兵北上,因此長城軍團的編制運營而生,王氏與蒙氏對於長城軍團的爭奪也從那個時候開始。

  也不知道是大秦一統天下進行得太順利還是什麼,其實是列國舊貴族暗中下絆子,南邊的百越人也對南方邊境進行滲透,結果除了要應付北邊草原胡人迫在眉睫的威脅,大秦還要出兵南下發動對百越的戰役。

  南北要同時開打,大秦剛剛一統天下兵力顯然略微不足,北邊對抗草原胡人秦人拿手,再則是秦人對南方水土不服,始皇帝略微思考再加上一些博士的建議,南方也就決定從列國糾集人手。

  結果很顯然,南疆軍團成了只有五萬秦軍卻有五十萬人編制的兵團,哪怕是沒有呂哲的出現,歷史上大秦面臨生死存亡階段的時候,長城軍團起碼還有回軍平叛的舉動,南疆軍團則是來了個切斷回歸道路的冷眼旁觀。

  分工仔細的列國舊貴族,聯繫或者說勾結草原胡人是以燕、趙、齊為主,南方則是項氏的專場。

  呂哲的出現幹掉了項氏謀主也是對百越人的連絡人范增,無意中不但破壞了項氏針對以六國人為主的南疆軍團之間拉攏,更是讓項氏一度與百越失去了溝通。

  後有呂哲崛起,算是將項氏的謀算擊打得是支離破碎,也讓原有歷史上一起兵就用一種誰也沒有想到誰也沒有料到,那種奇跡般迅速壯大,強大到可以用一家勢力獨抗秦國的項氏楚軍還沒有形成就被揍得半死不殘。

  百越趁呂哲與楚國大戰期間再次北侵不是出自偶然,項氏本是打著一手好算盤,在與呂哲交戰的時候,遣使聯絡百越是要攻擊呂哲領地,迫使呂哲首尾不能相顧。

  在項氏的計畫中,百越應該襲擊的不是長沙郡而是由黔中郡改名的蒼梧郡,只是百越顯然不是項氏能夠控制的棋子,不會項氏說什麼就怎麼做,借著四氏與吳芮的交戰,與之四氏結盟奪取了長沙郡。

  譯籲宋騙得項氏那邊支援的物資和工匠後沒有按照項氏的計畫行事,他有著自己的想法和理想,那就是借著與呂哲對抗的時機,聯盟閩越和南越之後,大陣仗中戰勝華族軍隊(呂哲軍)哪怕是一次,然後再說服另一個大族群桂越,完成百越自己的立國,將所有百越人團結在那一國之中。

  而顯然,忍耐謀劃許久的譯籲宋,在拉著騶無諸來觀看那些攻城器械的時候,顯然是看到了攻陷羅縣取得勝利的時機!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11-7 10:34

第0435章 我叫譯籲宋(上)

  百越一盤散沙,族群林立部落眾多,正是因為這樣幾百年來百越才頓足不前,相較起華族的社會在進步,百越雖然有不少部落掌握了華族同樣的技術,但是大部分族群和部落依然是茹毛飲血到連織布、治煉金屬都不會,搞得屢屢合併出戰只有少部分能穿上華族最普遍的麻衣手中的傢伙也能有幾塊金屬。

  南方不缺礦產,一直都不缺,譯籲宋能看見從呂哲佔據黔中(蒼梧郡),百越人無法發現和利用的礦產資源被開發,並且一樣是種地,華族人對田畝的治理手法也遠要比百越人技術先進。

  有著一樣的存世年歲,可是百越人為什麼比起華族人愚昧?譯籲宋當然不會承認是百越人太蠢,無法發明出華族人的那些技術。他認為百越人之所以落後于華族人,只是因為百越人缺少一個國,只要有國家就能停止百越沒完沒了的內戰,有相對安穩的內部環境就可以集中百越的智者,一樣能發展到華族人相等的社會體系。

  現在雖然還沒有族群的崛起需要用鮮血澆灌這樣的說法,但是並不妨礙譯籲宋有相應的理解,所以他雖然覺得集中大軍北上圍攻羅縣不妥,仍然是暗中做好準備同意北上。

  連續多天集中小部落的人上去消耗,譯籲宋除了讓羅縣守軍養成驕橫心理之外,從某些考慮來說也是在消除立國時的複雜族群體系,想要將自己湊到羅縣周邊的小部落人口消耗到毫無威脅的地步,免得真的立國的時候有無數蒼蠅“嗡嗡嗡”亂叫。

  很顯然,不斷驅使小部落上去消耗果然是讓羅縣守軍對百越變得無比的輕視,譯籲宋這幾天發現羅縣守軍出現在正南面戰場的番號越來越多,那麼也就是說明羅縣守將已經不是那麼重視城防才會頻繁的調動部隊。

  城防的防禦需要兵力,更加需要的是對城防體系,也就是對哪個地段有著充足瞭解的守軍,一支並不太熟悉防守地段優勢和劣勢的守軍和一支瞭解相應優缺點的守軍,防守的時候所發揮出來的防禦力根本無法並論。

  騶無諸此前是知道百越立國的事情,實際上閩越、南越、甌越形成一個大聯盟,自然是贊同譯籲宋關於百越立國的想法,不然也不會走到一塊。

  按照譯籲宋的想法,百越的國與華族的國不會一樣,華族的王室是一直傳承下去直到王室被推翻才會更換。百越也會有自己的王,但是這個王位並不是一直由一個人或者家族佔據著,而是會按照年限來進行更換,同時王也沒有絕對的生殺權力更多的是一種精神上的象徵。王之下還會有一個長老集團,遇事的時候是諸族酋長商議後進行投票表決。

  是不是有點君主立憲的影子呢?譯籲宋不可能知道“君主立憲制”這一些東西,他只是純粹的覺得按照百越的現實情況,只有這樣的行政體系才是最合適的。

  王位輪流坐,但是成為百越之王又沒有至高無上的權力,這樣一來百越諸族的抗拒心理不會太強,他們著眼的只會是長老集團的位置,那麼也就不用擔心立國之後會被哪個王清洗,畢竟權力真正掌握的是在眾長老手裡。

  令人驚訝的想法,不可思議的政體,譯籲宋一個人能想出類似於一千多年後流行的君主立憲政治體系,足以說明這個人非常的不簡單。

  譯籲宋的想法非常好,也已經成功說服了百越中的兩大族群閩越和南越,所差的就是打出一個聲勢來為立國奠定基礎。

  騶無諸是真的震驚了,他看到諸多的攻城器械,再仔細回憶羅縣守軍的諸多舉措,發現譯籲宋已經將局設好,真的只是差那最後一步了。

  “明日,就在明日。”譯籲宋眼眸裡有著一種莫名的狂熱:“付出快十萬人的代價,一切都是為了明日!”

  騶無諸的情緒顯然也被調動起來了,但是有些話還不得不說:“我們已經在羅縣這邊拖了快半個月,呂哲那邊一直都沒有動靜,這點非常的反常。”

  譯籲宋笑了,他“哈哈”爽朗笑了幾聲:“是反常,呂哲不會眼睜睜看著我們圍攻羅縣。”

  “那……”騶無諸只是吐出一個字就頓住了。

  譯籲宋能夠設出這麼大的局,怎麼會不注意後方的三氏。他雖然沒有發現呂哲派人壓服連氏、黃氏、甏氏,可是怎麼會沒有發現三氏那邊有異常,對此他也早就做下相應的準備。

  除了三氏那邊的異常,譯籲宋也能想到呂哲必定是會派兵南下,他估算也就是在五天之後十天之內前來支援羅縣的呂哲軍就會抵達,只是不清楚呂哲派遣南下的援軍是會直撲羅縣戰場,還是做出其它意圖。

  譯籲宋會做出呂哲軍五天之後才會到達的推論是專門研究過華族的軍隊集結,他顯然是按照以往的歷史經驗來作為基礎,全然是忽略了呂哲這一勢力雖然也是華族體系,但是從某些方面來說呂哲軍的行政體系、軍隊系統與通常的列國並不一樣。

  呂哲想要將百越完全殲滅在長沙郡內的大氣魄也是譯籲宋所沒有想到的,因此他是按照常理來推斷,認為呂哲軍哪怕是南下也會積極援救被圍的羅縣,畢竟這是用兵的常理。當然,什麼迂回包抄之類的譯籲宋也有想到,因此在多條路線早已經留下足夠的預警人手。

  “明日清晨開始,按照往常那般湊出人手(小部落)上去與出城的羅縣守軍拼殺,西面和東面進行攻城。”譯籲宋說的智珠在握:“按照這幾日來的觀察,司馬欣明日會將東面的部隊抽調過來,因此東面是我們的主攻方向!”

  騶無諸對此沒什麼反對意見,譯籲宋已經連續觀察了那麼久,顯然是想抓住羅縣守軍調防的空隙發動突然間的襲擊。

  在羅縣城內,守軍從司馬欣到士卒確實都打出一個慣性來了,商議完明日改由哪些部隊出戰,沒有輪換到的部隊可以借此休息,全然沒有發覺危機正在降臨。

  羅縣之外的東面、西面、南面可是被百越設立起來城寨圍了起來,城寨之內的百越人也沒什麼軍紀可言,平時城寨之內人來人往都成了常態。對於那種亂糟糟的窩棚之類建築物複雜地形,哪怕是從高處的城牆向下看,沒有留心的話確實難以發現百越人隱秘的調動。

  今日來與羅縣守軍交戰的都是小部落和南越部落聯盟的人手,甌越和閩越只有小規模的部隊出現在戰場。而甌越閩越恰恰是駐紮在西面和東面,今夜是一個無月色的夜晚,譯籲宋選擇明天攻城顯然是想趁著沒有月光將人手和攻城器械調動到位。

  在羅縣守軍的輕視下,譯籲宋的運氣也沒有差到那麼小心翼翼都會察覺,在離天亮還有一個時辰的時候,甌越和閩越的精銳,還有相應的攻城器械全部被調動到羅縣東面的位置。

  所謂甌越和閩越的精銳,那是五千裝備了青銅兵器的甌越人,三千擁有青銅兵器的閩越人。

  甌越的兵器有三千是得之楚國那邊,不過卻不是全部都是近期才從楚國那邊獲得,而是三年來斷斷續續交易了一些,近期楚國那邊送來的戈矛數量只有一千,畢竟楚國也在大肆擴軍本身的兵器就略顯不足。

  閩越的三千擁有青銅兵器的士兵則是騶無諸用了將近五年的時間籌集,部分是用簡單的工序自己製造出來。

  擁有青銅兵器的甌越和閩越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兵器並不是統一的制式,從戈矛到刀具、長槍全部都有。

  為了能夠對守軍進行箭矢反擊,譯籲宋更是拿出了血本,也就是三百張從楚國那裡購得的強弓分發給善射者,又編制了相當數量拿著竹弓和獵弓的弓箭手。

  對於羅縣守軍來說,今天的清晨與往常並沒有什麼不同,一大早城寨在一片吵雜中,湧出數量眾多身穿獸皮、草裙和手持亂七八糟兵器的百越人。

  今日輪換出去作戰的羅縣守軍在吃完飯後也像前幾日那樣城門大開之後就列隊出城,每個出戰的守軍臉上的表情都比較輕鬆,在他們看來今天又是一場武裝到牙齒的己方軍隊對一幫沒開化野人的屠殺。

  在哄叫聲中,百越人像是往常那樣,幾乎是不帶變的,一大群人悶頭悶腦就沖了上來,然後守軍的弓弩手在機械的重複漫射中一片片的倒下,死的人多了百越人崩潰又重組再次沖上來,反反復複直到守軍撲上去肉搏,真的是和前幾日沒有什麼差別。

  醒來、梳洗、著甲,吃過早餐後打開窗戶看向城外,司馬欣已經習慣這樣的生活規律。他看了城外交戰的場地一會之後,也像是往常那樣會帶著親兵巡視一下其它方向城牆的城防。

  巡視中,司馬欣並沒有發現百越城寨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城外的敵軍城寨該是亂糟糟的亂糟糟,直至回到城南的城樓,正南方向的廝殺依然是那麼的枯燥無味。

  “這樣的日子持續到主上率軍切斷百越後路,完成包抄之後將百越人盡數殲滅在羅縣城下……”司馬欣沒有將那句“能夠一直這樣也不錯說出去”,他該審閱傷亡戰報,然後安排明日的輪換部隊了。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11-7 10:34

第0436章 我叫譯籲宋(下)

  百越荒蠻,荒自然是社會體系落後了,蠻則是人粗暴、野蠻。有一句話叫窮山惡水多刁民,這句話本是貶義詞,但是到了百越這裡會變成讚賞武勇的形容。百越金屬兵器缺乏,能夠擁有金屬兵器的百越人絕對是各個部落的勇士。

  譯籲宋和騶無諸好不容易積攢了兵器,挑選士兵的時候哪能不嚴格甄選,那麼從數十萬人中挑選出來的那幾千人發放金屬兵器,這樣一來他們或許不會什麼佈陣什麼的,但是絕對會是個人武力相對優秀的人。

  羅縣正南面的廝殺與往常沒有什麼不同,小部落湊起來的數萬人與羅縣一萬多守軍的交戰,依然是百越人在衝鋒的過程中被射死一片,好不容易沖上去了又在羅縣守軍的軍陣推進下成了被屠宰的對象。

  一方是沒經過什麼訓練,連軍陣都不知道是什麼玩意,且手裡要麼是鈍器要麼是削尖木棍、竹槍的百越。一方是操練完善,布下完善軍陣,從腳底到腦袋上都被武裝到牙齒的呂哲軍。雙方無論是從作戰意識到裝備都不是一個等級,這樣的交戰對於從秦軍轉變成呂哲軍的司馬欣和許許多多的軍官、士卒來說,一面倒的屠殺真的顯得相當之的無趣。

  想想也是吧,一支拿出來能與強軍酣戰的部隊,面對的竟然是石器時代的野人隊伍,打起來也就是排列成陣勢不斷推進、迂回、緩退,敵軍手裡的傢伙刺來來會甲胄護著卸去大多數的殺傷力,哪怕是受傷也就是被戳破了皮,需要的就是小心一下那些拿著大棍棒的傢伙。

  一次出戰,平均每個士卒至少能殺死一個或者更多連衣服都穿不上的野人,呂哲軍的士卒每殺死一名敵軍依然能夠記功,斬敵首級多了可以升爵,那麼能夠殺死更多的敵軍自然是興高采烈。只是將領呢?到了百將、五百主、軍侯、校尉、俾將、偏將、軍團長以上級別這些無法依靠獲取首級取得軍功的軍官呢?

  要是羅縣守軍將領們知道後世有一種叫電腦遊戲的玩意,他們會形容那是開最容易的難度在刷等級,這樣的遊戲玩著要是能享受通關的快感也就罷了,問題是不能進行通關,一次兩次三次……地重複下去,玩久了誰都會覺得沒意思。

  現在的羅縣守軍之中,有相當多的軍官因為連續多天百越人都顯得不堪一擊將這場戰爭看得非常輕,不然哪怕譯籲宋再小心都會露出的破綻,一個人沒看到兩個人沒看到,羅縣有那麼多的軍官要是提高警覺會所有人都沒有發現什麼嗎?或許是有人看見了夜間百越的調動,但是在看不起的心態下,那些看到的人選擇了最不應該的忽視。

  正南方向那種沒什麼難度和變化的戰事持續了一整個上午,司馬欣也終於將那些繁瑣的公文看完,他呼喚來親兵整理文牘,站起來向外看去,在城外交戰的兩支部隊就像是往常那樣正在進行脫離。

  一場無趣的戰爭……

  一場連變都不帶變的戰爭……

  一場不需要高級將領過多指揮的戰爭……

  一些奇怪的念頭出現在司馬欣的腦海中,或許是因為文牘看得多了還有點遲鈍什麼的,愣愣地看著城外分開後撤的兩軍,足足看到本方的士卒有序地退回到城牆角下,分出部分的士卒警戒,其餘人都排隊領取饅頭和肉湯用飯才將目光收回來。

  就在司馬欣要命人備飯的時候,他人還沒有完成轉身,眼角的餘光卻是借著城樓的高度看見百越城寨中又湧出至少五萬人,耳朵裡也傳來了百越人那極為難聽的嘶吼之聲。

  不止是司馬欣愣了,應該說看到那一幕和聽到百越人嚎叫都愣了。

  快十天了,百越人是第一次在正午退兵之後再次組織人撲上來,而且看那些剛剛湧出來就向城外正在用飯的羅縣守軍撲來的百越人,似乎是那個叫南越的族群?

  打了那麼久,戰場上投降的百越人不少,他們多多少少是知道圍困羅縣的百越大軍的內部構成。差不多四十萬的百越大軍中,是以三個百越部落聯盟為主,分別是甌越、閩越、百越,其餘則是東治、番禹、西甌、句町等等小部落的百越人。城外的百越主將名字叫譯籲宋,是甌越的部落聯盟酋長,閩越的部落聯盟酋長叫騶無諸,南越的部落聯盟酋長叫開明森。三支百越族群中,最為野蠻的是南越,造下那麼多傷盡天良歹事的也是南越。

  南越人凶蠻,這是在百越眾族群中相當有名氣的,百越今天不但反常地再次出兵,且出來的還是以凶蠻為主的南越,在那麼一瞬間只要不是頭腦不清醒,任做誰都能看出反常。

  “快……”剛剛吐出一個字,司馬欣聽到了其它方向傳來的吵雜聲,刹那間那張迷惑的表情轉成驚駭,急促地邁動雙腿之下踢翻了長案,一陣雜物落地的響動之後,他沖出了房間。

  當正南戰場到了正午即將罷戰的時候,西面和東面的百越人早就做好了攻城的準備。西面的百越人除了少數甌越人和閩越人,基本是小部落湊出來的人手,他們之所以也發動攻擊自然是為了策應東面真正的攻城戰。其實正南面出於反常的再攻也不是出於什麼太嚴密的舉動,用意簡單到無需思考,和西面發動的攻擊一樣,就是為了拖住羅縣守軍的兵力而已。

  一場戰事總不是拍著腦袋來個靈機一動就算完事,軍略或者說陰謀的發酵需要鋪墊,也需要在時間的流逝中也進行佈置。

  譯籲宋用了將近半個月的時間來進行鋪墊,也不惜用付出十多萬的傷亡,其中戰死的人數足有五萬餘人,用了這麼大的代價就是為了那麼一刻。

  當西面和東面的百越人發動進攻的一刹那,西面和東面的羅縣守軍如譯籲宋所想的那樣,防禦的兵力正是在輪換吃正午飯的階段,如譯籲宋所料那般守軍也只是保持一個最低限量的兵力,更別提輪換部隊輪換的時候最是放鬆警惕的時刻,因此百越人發動進攻確確實實是讓守軍有點慌了手腳。

  不過再怎麼錯愕和慌了,羅縣守軍基本出自秦軍,哪怕不是出身于秦軍也都是歷經數十戰的人,慌亂僅僅是持續不到一炷香的時間,在百越人扛著梯子來到城下,攻城梯剛剛搭在牆面上的時候,守軍就已經反應過來吹響了警報的號角,士卒們也在軍官的呼喝下各自奔向自己的崗位。

  親自在東面指揮的譯籲宋一開始就用上了手中最為精銳的部隊,那些有金屬兵器且彪悍的甌越人在登城梯搭在牆面的立即就進行攀爬,雖說有相當多的甌越勇士在攀爬的時候被守軍用弓箭或者石塊等物打下來,但是也有不少人趁著守軍反應遲鈍的時候成功殺了上去。

  殺上城頭的甌越人沒有讓譯籲宋失望,他們儘管裝備遜于守軍,可是悍不畏死的打法也的確是拉平了不少劣勢,竟是成功打開了部分城頭的空隙,讓後面的人不斷不斷登上城牆。

  “好!”譯籲宋太興奮了,他用可能是今生最大的嗓門吼:“井闌、沖車、撞門錘,所有的攻城器械分批跟上,爭取一次就破城!”

  不但是譯籲宋興奮,包括騶無諸和看到自己人成功殺上城牆的百越人就沒有一個是不興奮的。

  在興奮情緒的驅使下,本就驍勇的甌越、閩越,參與突然襲擊的百越人變得更加悍不畏死,他們很快鞏固好打開的缺口,不斷湧上城牆的百越人越來越多,竟是在局部形成了人數的優勢。

  調防、掉以輕心、出於意料,將所有劣勢都占了個遍的守軍只是在一開始的錯愕中有點反應不過來,當反應過來之後反撲不可謂不兇猛,只是因此連日來毫無威脅兵力維持在最低限量,他們在百越人越湧越多的情況下想要奪回失去的缺口顯得兵力不足,哪怕在戰力上還是強於百越,但是在百越人前仆後繼的情況下推進速度就是想快也快不起來。

  索性的是百越人雖然造出了井闌、登車等器械,但是對於器械的運用不是那麼熟悉,只能依靠登城梯湧上去,不然只有兩千人卻要防守整個城牆段的守軍再怎麼善戰也要被多出自己至少五倍的百越人給驅趕下去。

  再有,雖然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可是守軍並沒有出現敵軍成功登城就潰散的局面,儘管百越佔據了優勢,但是守軍並沒有完全的放棄,依然艱難地聚集兵力試圖扭轉局勢。

  “這麼大的優勢依然無法將守軍驅趕下城牆,華族人確實能打啊!”譯籲宋不得不感慨。

  事實上百越人已經不止一次試圖爭奪城門的控制權,可是在近百守軍的拼死抵抗之下,前去爭奪城門的百越人戰死的屍體已經鋪滿了地面。

  “無妨了,他們掉以輕心要吃下惡果。”騶無諸的神色比較輕鬆。

  譯籲宋一聽也笑了,是的,布了那麼久的局,他認為登上城牆的百越勇士已經快有一萬五千人,守軍的反撲不過是在掙扎。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11-7 10:34

第0437章 開竅與迷惑

  百越不但正南戰場不斷湧出人在進攻,西面和東面也發動了攻城?瞭解到這一情勢的司馬欣很意外地冷靜了下來。

  大意了要吃虧,所以統兵將領面對的敵軍無論有多麼的廢材都不能放鬆警惕。司馬欣突然想起了呂哲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他是真的大意了也輕敵了。

  東面的百越人殺上了城牆,由於守軍數量不足反撲艱難。西面的百越人也在登城,不過並不像東面的百越人那麼兇猛。冷靜下來的司馬欣馬上就判斷無論是正南還是西面的戰場都是百越統帥用來分散自己兵力的舉動,只有東面那邊才是百越真正的主攻方向。

  司馬欣沒有慌神這點很重要,他當然也是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可是只要不慌神局面就不會失控,畢竟什麼奇謀什麼突襲都是要依靠人去拼殺,而百越人的戰鬥力也就是那麼回事,只要守軍緩過勁來調上軍隊去拼殺,一切還是尤不可知。

  “將軍,東面只有不到三千守軍,還請速速發兵救援!”

  “等!”

  東面城牆都快失守了,面對將領建議速速發兵救援司馬欣竟然只說一個“等”字?

  統帥軍隊久了,特別是有獨當一面的經歷,那麼統兵將領多多少少會形成一種大局觀,司馬欣本來的第一反應也是想要趕緊派兵上去奪回城牆的控制權,可是在那麼一瞬間想到了更多。

  他們為什麼會在羅縣,又為什麼明明能夠出城擊敗人數眾多卻是一群烏合之眾的百越人而不做,一切還不是為了達成呂哲將百越人拖在羅縣周邊的佈置嗎?

  司馬欣一直都在擔心百越人戰鬥力太差,連日來戰死的百越人至少有五萬人,受傷的百越人也肯定是要多餘戰死的數倍,一直都在憂慮這麼大的傷亡之下百越人會撤退。

  在此之前,司馬欣並不太理解百越人為什麼付出那麼大的代價無法得勝還不撤退,心裡不斷地琢磨著思考著,或多或少也在想百越人肯定是有什麼不能撤退的理由,又或者是在醞釀什麼陰謀,但是他很顯然不是神仙,在情報不足、沒有根據的情況下難以推斷出來。

  現在,百越人連續用了那麼多天那麼多代價進行的鋪墊,在突然的時間裡發動了多面攻城,司馬欣終於是明白譯籲宋想要幹什麼了,那些死傷和鋪墊都是在為了今天對東面城牆發動攻勢做準備。

  “我們的任務是將百越人拖在羅縣,對吧?”

  “正是,主上給我們的軍令是將百越拖在羅縣周邊。”

  “我們的戰力要比百越人優秀,對吧?”

  “將軍說的沒錯,我軍士卒,一名士卒勝過至少五個百越人。”

  “很好!”

  是很好,既然百越人沒跑,自己的軍隊也比百越人善戰,不過是發生一件稍微措手不及的事情,並不是全軍崩潰或者整個羅縣都被百越奪了去,那司馬欣還有什麼好擔憂的。

  “命令少艾所部去接應城東的守軍緩慢後撤,同時命令翼伽所部在城東城內設立防線。”司馬欣臉上的笑容不是偽裝,口氣裡的假定也不像是硬撐:“既然百越人想攻進城,那就讓他們攻進來好了。”

  可以說,聽到司馬欣那些話的將領們都懵了,在他們的觀念中,守城最重要的就是守衛城牆不被敵軍佔據,一旦敵軍攻城哪怕是付出再怎麼大的代價都該去奪回來,不然失去了城牆就等於城破。

  這樣的理解一直到清末都還在持續,可是司馬欣再怎麼樣都是有和呂哲接觸時間長的人,他與眾多的將領聽過非常多呂哲關於戰爭的見解,在呂哲不斷的灌輸下,包括司馬欣在內的很多將領明白了一個道理,守城不但是守衛城牆,城牆破了也不代表城池失去,有一種戰法叫巷戰,而巷戰對於守軍來說相當佔便宜,只要不慌了手腳致使麾下部隊失去鬥志,成功扭轉局面並不是不可能。

  守軍的戰力比百越人強,守軍對城內的地形遠要比百越人熟悉,司馬欣對這些情況的認知一點都不差。同時他們的任務是拖住百越人,在呂哲已經發兵二十萬即將完成迂回的階段裡,只要羅縣的守軍沒有崩潰,只要百越人不跑掉,那麼在城內交戰和守住城牆交戰有什麼區別?

  “其實這樣蠻好,百越人殺進城內,那麼就能料定他們是絕對不會跑了。”

  司馬欣不以被打了個措手不及而驚慌失措,反而因為敵軍打進城內而顯得高興萬分,很大一部分也讓眾將領穩下了心神。

  部分比較開竅的將領稍微一想也理解過來了,他們最主要的任務是拖住百越人而不是戰勝百越人,攻進城池的百越人原要比攻不進城池的百越人更捨不得逃跑,從某些方面來說被打了進來還真的要比沒被打進來對他們的任務更有力啊?

  回過神來的將校們有些佩服地看向司馬欣,他們還以為東面城牆的失控是司馬欣刻意為之,為的就是增強百越留在羅縣的心志,好讓自家主上完成迂回後能夠將百越人盡數殲滅在羅縣而故意示弱。

  看到眾將校的目光,司馬欣瞬間就猜出了他們的想法。他也不點破,心裡更是對那些佩服的目光一點都沒有感到不好意思,而是十分利索地分佈任務。

  東面的城牆既然破就破了,其餘的城牆卻是要小心才是,司馬欣想了想覺得也不用其餘三面城牆都死守,現在最重要的是集結兵力過來城南,只要留有退路哪怕是城中失守也沒有什麼關係,他們只要能堅持到呂哲迂回的部隊圍攏過來就是成功。

  羅縣守軍抵抗得很猛,只是後續兵力不足,譯籲宋完全不覺得這裡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他想要的是完成突破殺進城內,用此來提升百越人士氣的同時也在城內站穩腳本。

  當羅縣東面城牆的守軍潰退的潰退死光的死光時,譯籲宋以勝利者的姿態登上了滿是屍體和血跡的城牆,他對著一同登城的騶無諸笑道:“已經有五萬勇士進城,接下來就是等著因為城牆失守變得驚慌的呂哲軍自己慌神,我們再借勢一舉奪下整個羅縣城池了!”

  說的好像沒錯,他們雖然是百越人,可是多多少少也知道華族對城池的固守就是守衛城牆,一旦城牆失守的話就會動搖軍心,只要軍心動搖肯定就心裡恐懼。一支心裡恐懼的敵軍威脅就降到最低,而因為成功攻進城內士氣高漲的百越大軍對上了士氣低落的守軍,那時候士氣此消彼長之下,雙方的差距也該無限量拉近了吧?

  譯籲宋猜對了一些,因為城東的城牆失守,得知這一消息的羅縣守軍確實是慌了神,一度還造成部分建制的混亂,可是司馬欣反應過來並且安撫好將領之後,各部的將領穩下心神後再去控制和約束部隊,各部的典校(呂哲軍中類似于政委的存在)又向士卒說明是刻意放敵軍進城,各支部隊在經過時間不長的慌亂後很快就穩定了下來。

  雖說故意放敵軍進城這個說法有點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士卒們聽著就感到荒謬,可是既然軍官們沒有慌亂,主帥也是沒有驚慌失措地逃出城,那麼軍官不慌身為士卒還有什麼好慌的,聽命繼續打下去也就是了。

  譯籲宋因為計謀得逞成功打進城內興奮得意,派出軍隊要儘快將敵軍驅趕出城佔據城池時,那些被派出去的百越人也是顯得意氣風發且鬥志高昂無比,他們剛開始的時候還真的做到了迅速的推進,只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和百越人因為推進自己拉開距離,譯籲宋得到哪個方向遭遇反擊,哪支派出去的軍隊在敵軍反擊中潰敗了回來,等等的消息是越來越多。

  “有點……”怎麼說呢?騶無諸看著神情怪異且有些迷惘的譯籲宋,遲疑了一下:“有點難纏的樣子啊?”

  何止是難纏啊,譯籲宋十分意外呂哲軍的堅韌,要知道華族人最怕守城的時候城牆失守了,只要城牆失守華族人的軍隊就認為是城破了,歷史上無數次說明華族人在面臨這種局面的時候軍隊會崩潰,羅縣這支呂哲軍怎麼在城牆失守之後和其餘的華族軍隊反應有點不一樣呢?

  想得不太明白的譯籲宋所思考的是怎麼擴大優勢,既然打進來了那就利用優勢繼續打下去。他派人通知城外的百越部隊,讓在城外的百越人調出更多的人手進城,其餘方向也從佯攻變成真正的攻擊,心裡就不信在這樣的局勢下羅縣守軍還不崩潰!

  “圍三闕一啊,我們要的是攻佔羅縣城池的勝利,對於全殲城內守軍就不要太過執著了。”騶無諸顯得相當的謹慎,立刻就提醒譯籲宋:“不如將守軍較多且守軍主將所在的城南讓開空隙,讓他們進行突圍?”

  沒有發生自己想要的局面,譯籲宋既是迷惑也是憤怒,不過並沒有陷入歇斯底里的狀態,想了想也就同意騶無諸的建議。

  要是讓開空隙讓守軍突圍司馬欣依然還不走,那麼譯籲宋就該好好想想這到底是什麼情況了。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11-7 10:35

第0438章 攪局者(上)

  得說一句實話,司馬欣在城破的時候是真的驚到了,那一瞬間腦袋像是被撞門錘狠狠地撞了一下,隨後滿腦裡裡都是一大群蜜蜂在“嗡嗡嗡”叫的聲音。他跑出城樓途中看見出城作戰的部隊並沒有因為意外情況慌亂,而是很鎮定地收起食物開始列隊準備交戰,在那麼一刹那醒悟過來了。

  他們是誰?敵軍是誰?

  他們是華族制式軍隊,有著完善的建制,有著優秀的軍官,有著優良的裝備。

  敵軍不過是一幫還沒有脫離蠻荒的野人,戰場上無數次說明百越只是人多,與華族列陣而戰的軍隊,百越人只要不是誇張到五倍以上,華族軍隊依靠優良軍備和陣勢殺起白越人來不比殺雞屠狗複雜多少。

  麾下軍隊沒有因為意外崩盤,哪怕是意外爆發地點的東面守軍也在錯愕之後履行軍職,那麼司馬欣就更加不能慌了神,一旦他這個統帥心慌了,數萬部隊也肯定會跟著心亂,到時候才是真的要面臨末日了。

  穩下心神的司馬欣做出了正確的舉動,他故作玄虛地用一套說詞穩住了帶兵的將領,說著說著自己也覺得似乎就是那麼一回事,本來還擔憂百越人跑了,可是百越人殺進了城內有奪城的希望應該是不會跑吧,那壞事是不是可以變成好事?

  想將因為疏忽釀成的壞事變成好事,光有扭轉局面的心態還不足夠,需要用實際的行動來穩住局面,先將局面控制下來才有維持戰局的可能性。

  索性的是羅縣守軍的構成真的不錯,無論是秦軍出身的士卒還是其他人,面對變局的時候沒有在那麼一瞬間崩潰,而是下意識地聽從典校的安排。

  在列國的軍隊中並沒有典校這個軍職的存在,列國中典校屬於文官,職責是記錄國中發生的大小事,然後歸納給史官讓其記錄在本國的歷史之中。

  呂哲並不知道典校是幹什麼的,他會在軍隊中設立這個官職也不是出自偶然,最主要的目的是作為心理輔導官而存在,後面他發現士卒經常喜歡找典校嘮叨,慢慢就將典校的職責轉向類似于政委(中式,非蘇式)一般的存在。

  典校、軍法官、將領,軍中的職權分立果然讓軍隊變得更加穩定,若不是條件不允許的話,呂哲連參謀一類的官職都會設立起來,不過那個時候得隨潮流,就像政委取了個符合時代的典校名稱,參謀按照宋明時期的稱呼叫畫贊。

  司馬欣在這一次意外中很明顯發現典校的作用,說實話要不是那幫典校,哪怕軍隊的構造是以老兵為主也不可能那麼快就穩定下來。

  “東面城牆的三千守軍只有千餘撤了回來,戰死者約有七百,其餘是被沖散了。”少艾成功掩護東面城牆守軍撤下來後立即稟告軍情。

  聽到戰死人數有七百左右,聽到的人無一不是臉色變得難看。

  他們出城而戰,十天也不過才戰死三千左右,然而今天百越突然發動攻城,措手不及之下竟是有七百士卒戰死,已經是之前十天的差不多三分之一了。

  司馬欣只是點了點頭,他不能表現出憤怒情緒,應該保持那種一切盡在掌握的淡然:“翼伽所部已經擋住東面不斷湧入的敵軍,西面的百越人多次攻城被打退,正南的敵軍數次衝擊也被擊潰。”說到這,他環視一下在場的將校,“穩定下戰線,這場戰爭現在才剛剛開始!”

  進城了的百越人已經不止一次試圖向城中進攻,不過他們遭到了翼伽所部在內守軍的攔截。

  第一波百越人很明顯是被攻進城興奮得昏了頭腦,沒有保證自己的人數優勢分散而擊,結果碰上了相等人數的守軍,就像是單單一道海浪那般拍在堤壩之上就變得粉碎。

  後面陸陸續續自發衝擊而來的百越人遭遇到的是更多馳援向東城的守軍,兩軍以東面城牆範圍內的三裡方圓展開大規模但卻是小隊形式的廝殺。

  事實證明巷戰果然是對守軍有優勢,熟悉地形的守軍心理沒有崩潰,依然保持著守城的信念,那麼不熟悉地形的敵軍總會在守軍的抵抗下,每前進一步重要付出慘重的傷亡代價。

  守軍城牆陷落依然抵抗得十分堅決,這點對於研究過華族戰史的譯籲宋和騶無諸都十分不理解,不過再怎麼不理解既然都成功殺進來了,根本就沒有重新退出去的可能性。

  向城中進擊的部隊推進得異常不順利,失去了突然性優勢的百越人在與守軍廝殺的時候依然占不到便宜,在複雜的地形下百越人無法形成絕對的人數優勢。在面對戰鬥力本來就不弱的守軍時,經常是那些以數百人規模推進的百越人在遭遇百來人的守軍時,一陣廝殺下來處於興奮狀態的百越人被守軍在腦袋上澆下一盆冷水。進攻無法突破,戰技和裝備都不如人,往往是數百人短時間內被殺掉大部分,剩下的百越人轉身想跑的時候又不熟悉地形自己撞進死胡同被全殲。

  連續有一個部落為建制的百多人、數百人、近千人在進攻中被吞噬乾淨,按照道理來說譯籲宋和騶無諸應該發覺哪怕是攻進城來想要奪下城池都不是那麼容易,可是百越的軍隊構成又不像華族正規軍那樣。

  百越的軍隊沒有什麼伍長、什長、百將之類的官職,他們只有一些精銳部隊會有十人長、百人長、千人長這一類粗糙的官職,相當多的部隊都是以同一個部落成為一支隊伍這種建制,百越人的部落又是茫茫多,在這種情況下哪怕是互通消息都顯得複雜。在落後到連建制都沒有的狀態下,譯籲宋和騶無諸想在短時間內察覺有多支隊伍不見了十分困難。

  當然,失去的隊伍多了必然會被察覺,可是戰場本來就是多變狀態,很多時候早一刻和遲一刻得知戰局的變化是決定勝負的關鍵。

  兩支軍隊從構成到兵員建制、兵器本來就不在一個等級,也恰恰是因為認清這點司馬欣才在城牆被占之後還有信心能守下來,不然光是對“城牆失守不等於城破,巷戰才是守軍優勢”呂哲所說的話理解並不是那麼透徹的情況下,司馬欣能真正鎮定下來才是怪事。

  與百越的混亂不同,司馬欣這支軍隊在哪個位置消滅了多少,敵軍的調動和己方的調動是個什麼情況,等等的消息總是會很快彙集到司馬欣所在的位置。

  在有足夠的情報支撐下,城南城樓上的指揮中樞,他們總是會根據戰局的變化在沙盤之上標注出來。

  沙盤並不是什麼稀奇的東西,也千萬不要以為沙盤是呂哲發明,事實上在春秋時期列國就有沙盤的存在,差別不過是呂哲軍因為有呂哲的存在沙盤製作更為儘量和準確一些,畢竟尺度比例什麼的要是呂哲沒傳授下去那才是搞笑。

  此刻的沙盤,羅縣城外依然都是代表百越軍的小旗子,代表呂哲軍的小旗子依然插在城北、城西、城南,其中以指揮中樞所在的城南小旗子最多,而城東的那塊區域代表百越軍的小旗子和呂哲軍的小旗子基本是混在了一起。

  沙盤之上的每一支小旗子顏色都有自己的含義,例如五千人一部的旗子為黑色,一千人建制的旗子為紅色,千人以下則都是黃色。同樣的,對於百越在哪個地方有多少人也是按照顏色來區分。

  可能會有一些出入,不過整個戰局的情況能從沙盤的旗子分佈看得相對清晰,也正是因為這樣司馬欣從沙盤旗子的變動發現了一點問題。

  “百越人有意在調動城外的軍隊,他們將人手大規模的調動到已經形成突破的東面,在城外的兵力形成空隙。”司馬欣只是道出了實情,但那是譯籲宋的疏忽還是刻意為之就有點拿捏不定了。

  有空隙,那就代表想要突圍比較簡單,而是譯籲宋刻意為之還是因為疏忽造成就顯得很重要了。

  “畢竟是百越人,哪怕有點統兵的才能,在統領數十萬人的時候造成疏忽沒什麼奇怪的吧?”少艾認為是這樣。

  大多數的將領跟少艾的看法一致,畢竟統帥能帶多少兵是與能力有關,每一名將軍都有自己統兵的上限,例如率領十萬人作戰會有很強的掌控力,但是超過十萬人則會變得亂七八糟,在華夏歷史上能夠統帥十萬人作戰的將軍不超過雙手之數,而通常能統帥十萬人以上的將軍必然是名將種子,這就是所謂的能力差距。

  嗯,是名將種子,能夠保持不敗既是名將,敗了的話……

  如果說譯籲宋、騶無諸、開明森或者哪個百越人可以統帥數十萬人而不亂,那司馬欣想都不會想絕對是百越人還沒有形成圍城立刻率軍就跑。而很顯然斥候一再探查之下的情報是百越人亂、很亂、亂得不像是一支軍隊更像是一幫難民,所以哪怕是百越人先是三十多萬,後面變成了四十多萬,司馬欣等呂哲軍的將領們也都是心情輕鬆,畢竟沒那個能力又統帥那麼多軍隊,想打贏的難度很大。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11-7 10:35

第0439章 攪局者(下)

  一名將軍麾下的軍隊從來都不是越多越好,沒有相應的能力人多反而是壞事,這點很多帶過兵的軍方將領都有自己深刻的體會。

  軍隊是一個什麼樣的群體,這個群體是用什麼來形成一個集體,集體的向心力和對命令的執行度是多少。

  其實只要能夠分清軍隊的本質,看清楚所謂的構造,明白軍隊不過是一個金字塔類型的存在,約束是靠著一層又一層軍官向下的軍令延續,只要有足夠合格的軍官,在糧草和器械充足的情況下維持一支軍隊的集體性並不是那麼複雜,真正複雜的是爆發戰事的時候能不能根據戰局的需要來調動手中能夠動彈的部隊,還有對情勢有深刻的瞭解做出的判斷。

  呂哲也不是一開始就能帶兵,說起來可能有些荒謬但絕對是事實,他是進入軍隊後才將腦袋中的知識化為實踐,在實踐中整理出一套符合自己的指揮範本,依靠這個範本又在屢次的帶兵交戰中將那些“理解”真的摸透掌握,逐漸有了一個帶兵將軍才有的素質。

  在知識大爆炸薰陶下成長起來的人,接受事物的時候有著很大的優勢,接下來依靠的就是自己的悟性。所謂的悟性其實就是掌握了知識,然後靈活的去運用那些知識,不然光是懂但是沒有運用的智慧,那也就是一個紙上談兵的貨色。

  很長一段時間裡呂哲其實也能說是一個紙上談兵的貨色,索性的是他前期遭遇的對手,如百越人就是連什麼叫紙上談兵都比不上的傢伙,才能讓一個半吊子的呂哲有一個熟悉的過程。

  呂哲也有自己的帶兵上限,這個上限估計是在十五萬左右,一旦超過十五萬也會出現忽略某支部隊的現象。

  更深透的來解釋所謂帶兵的上限,簡單的說就是,手裡有多少貨,哪一樣貨會有什麼作用,到了什麼時候什麼階段可以將那一樣貨提出來。但是說起來總是很容易,真正的做起來不是誰都能時時刻刻記得自己手裡有什麼籌碼,那樣的籌碼應該在什麼時候丟出去。

  明白自己能力的上限,呂哲比其他人聰明一點的就是掌握自己所能掌握的,那些掌握不住的就只是單純的控制大方向,然後委派人選在定下的大方向前提下去發揮。所以在近階段呂哲又有了新的體悟,那就是他不需要去指揮士卒,只是指揮將軍就足夠了。

  不得不說,身為人主的呂哲有這樣的醒悟很及時,所以在二十萬部隊南下之後,他比之之前的任何時候都要顯得輕鬆,在這種輕鬆的狀態下,南下部隊在各部將領的統帥下或許是會出現什麼問題,但是整個大局上並沒有什麼大問題。

  從南陵出征,繞道蒼梧郡的臨沅又進入長沙郡境內,在這一行軍階段呂哲註定是無法及時的瞭解羅縣的戰局變化,甚至是從州陵向東迂回繞路前往泊羅河中游的東部軍團遭遇什麼也存在資訊的延遲性。

  在某些方面來說,皇帝啊什麼的,只要是人主都不太適合親征正是因為消息的不通暢,要是對內部的掌握力度不夠,率軍出征在外內部發生了什麼不好的事情,人主在外肯定是無法及時得知,那麼因為時間的延遲性本來坐鎮可以迅速平息的禍事因為沒有及時平復總會釀成巨禍。

  呂哲對內部的掌握其實也不是那麼的全面,不過他對軍隊的掌控卻是十足,同時他們這一方勢力因為崛起時間段內部矛盾不多,恰是這樣才能玩什麼率軍親征,要是等到勢力發展的時間久了,內部有著這樣那樣的矛盾,他也不會傻到放下掌握全域的義務去玩什麼親征。

  二十萬南下的軍隊,呂哲親率的八萬已經完成迂回,在資水方向距離羅縣約有七十裡的密林隱秘,他們所差的就是等待後面押送輜重的七萬人前來會合。由蘇烈作為統帥臨時抽調過去作為副手的梅鋗和徐志的東部建制五萬人,他們要是沒有出現差錯的話也該早早預定位置隨時等候信號就撲向臨湘。

  其實是因為呂哲聲在十五萬數量的這邊才會被稱呼為主力,不然除了人數多一些這十五萬人的戰鬥力根本就比不上整編完畢的東部軍團所屬的那五萬大軍。

  軍隊的精銳程度決定所要擔任的任務側重,看兩部所分配的位置,蘇烈的那五萬人很明顯就是負責攻堅臨湘的同時還要保證側翼,呂哲這邊的十五萬人所能起到的作用也就是堵截。

  同時因為呂哲所在的位置靠南,他還起到另外一些的作用,那就是隨時準備會合駱搖之後接過那支部隊的指揮權,也是在用身為人主的“光環”在向三氏施加壓力。

  戰爭打的是廝殺,但是廝殺絕對不會是戰爭的全部,做出這一套佈置的呂哲顯然是有了一方諸侯該有的素質,在關注戰場佈局的同時將政治上的東西也考慮了進去。

  部隊南下,呂哲親征,總數三十七萬(未算羅縣戰損)的軍隊已經即將完成對羅縣百越的戰略包圍,所差的不過是戰術上的部隊調動,這些東西自然會有人去讓連氏、黃氏、甏氏得知。

  三十七萬的軍隊,是華族體系的三十七萬士卒,不是百越人那種湊起來人數龐大但不能稱呼為軍隊的烏合之眾。三十七萬部隊馬上就要完成對百越的圍攏,只要腦子裡面不是漿糊三氏也該明白呂哲佈局馬上就要成功了。在這樣的前提下哪怕是心裡還有猶豫,三氏也真的該好好想想一旦百越人完蛋而自己這邊沒有動靜會有什麼下場。

  對於人心掌握比較熟稔的蒯通是整個佈局的參與者,他時刻都在關注三氏那邊的動靜,接到來自三氏已經開始在領地內撲殺百越人,三個氏族的族長又帶著精銳部隊趕過來會合,他既是開心自己關於人心的揣度實現又不得不痛駡三氏族長腦子有病。

  “酈食其作為一名說客相當稱職,可是對軍略的瞭解是一片空白。三氏撲殺百越,又領著軍隊直挺挺的向我們這邊趕來,那不是告訴譯籲宋、騶無諸、開明森這些百越酋長後路已經被斷了嗎?”

  顯然蒯通真的是被氣得不輕,三氏用撲殺百越人的行動來劃清與百越的界限,然後又眼巴巴地帶著軍隊要過來表忠心,這些都不能說是壞事,只是怎麼看都顯得無比的愚蠢。

  呂哲卻是一點惱火的情緒都沒有,佈局也就只是佈局,總不能奢望所有事情都在掌控之內,要是布完局所有的事情都按照所想的那樣在進行,那不是運氣好到逆天就是肯定有什麼地方不對勁,說不清自己在佈局的時候是不是走入了別人的陷阱。

  “別惱火了,這樣的意外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要是三氏不這麼做我反而要懷疑了。”呂哲是真的心情輕鬆,笑道:“懷疑那些百越酋長洞悉了我們的佈置,反過來聯合三氏挖下一個大坑讓我們跳,將我們要圍住羅縣的百越人,變成我們被北邊的百越人和南邊的三氏、百越人圍起來。”

  蒯通有些發愣了,他不是因為什麼事情發愣,是在為呂哲有這樣的氣度而感概。

  身為一名智者,或許不是當世頂尖的那一層擁有智慧的人,但是蒯通自認能從智慧上超過自己的也絕不會太多。他對於三氏的舉動惱火歸惱火,可是怎麼會不清楚呂哲所說的那些呢。

  呂哲表現出了豁達的一面,也展現出上位者該有的氣度,蒯通對此是心中萬分滿意的。只不過吧,蒯通不會去拍馬屁,他只會催促著趕緊做出決斷。

  “唔?是啊,百越酋長肯定是要知道後路生亂,那麼提前將佈置行動起來也理所當然。”呂哲站起來走到山川輿圖前,看著地圖嘴裡在說:“部隊現在有五日口糧,輜重部隊跟我們的間距是半日路程。”說著頓了頓,看見蒯通注意在聽才繼續往下說,“蘇烈帶兵能力不足,但是有梅鋗和徐志作為副手,哪怕是有什麼意外也必然到了指定位置。我們這邊與蘇烈那邊沒有問題,差別只是會合駱搖所部的計畫落空。”

  蒯通一直在頷首,呂哲的思維清晰對大局掌控力很強,這點包括蒯通等文臣武將早有深刻的認知。

  “駱搖所部最遲也是五日後會到,那麼本來該作為後備部隊的他們哪怕是沒有與我們會合差別也不是太大。”呂哲點了點地圖上的羅縣所在位置,“現在還沒有發現百越人後撤的跡象,說明司馬欣還在履行自己拖住敵軍的職責。”又將手指向東部軍團預計會停駐休整的區域,“這五萬人的整編一直都是我關注的,哪怕攻擊的時間被提前,我對他們攻克臨湘也不會存在疑慮,也定能按照部署那樣攻下臨湘之後回軍支援主戰場。”

  繼續頷首,蒯通的頭就沒有停止過點動,等待呂哲似乎是說完了,這才開口說:“那就不用等三氏了,直接出兵的同時用接替式狼煙通知蘇烈計畫提前。”

  呂哲含有深意地看一眼說不用等待三氏的蒯通,失笑道:“也好,算是做最後的考驗。”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王烏鴉

LV:16 版主

追蹤
  • 2090

    主題

  • 219146

    回文

  • 88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