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元明] 水滸逐鹿傳 作者︰任鳥飛 (已完結)

 
q781009 2019-7-6 16:36:34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905 75147
q781009 發表於 2019-7-13 20:51
第七百六十九章 燕雲決戰(終)(求訂閱!)

    …

    大決戰之初,雙方各自列陣。

    劉錡和韓世忠擺出了中軍最常用的防守反擊陣型新月陣。

    而完顏斜也和完顏婁室也擺出了草原民族最習慣用的錐型陣,並且由完顏婁室和他的兒子完顏活女親任先鋒。

    雙方都想戰勝對方,所以也不廢話,上來便戰。

    牛角聲一響,完顏活女便率領三千鐵騎殺入中軍的新月陣,而完顏婁室則率領兩萬四五千精騎在新月陣外一邊觀敵瞭望、一邊準備隨時殺入陣中。

    完顏婁室、完顏活女父子比李良輔不知高明多少,他們根本不像當初的李良輔一樣跟中軍硬碰硬,而是由完顏活女率領十幾股小股騎兵中陣四處亂衝亂撞。

    這就讓中軍總指揮劉錡很為難了。

    若是包圍這十幾股小股金騎,他們只有三千多,根本不值得包圍一次的。

    關鍵是,包圍了這三千金騎之後,新月陣也就廢了,而金軍,別說主力未動,就連前軍都還未進入陣中。

    反之,如果不消滅掉這三千金騎,他們又跟蒼蠅一般,在中軍的陣中亂衝亂撞,說不準哪一刻就叫他們找到了戰機,然後僅隨其後的完顏婁室就沒準就可以直搗黃龍殺到劉錡的中軍大帳。

    另外,完顏婁室、完顏活女父子的這個戰術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讓中軍的火器(如沒良心炮、飛天神雷、轟天雷)幾乎變成無用之物他們太過分散了,機動性還非常強,因此,除非是正中目標,否則這些重火器能起到的作用是很有限的。

    這麼說吧,完顏婁室不愧是當今第一戰術天才,他竟然摸到了後世攻擊縱隊加散兵線的精髓。

    而從完顏婁室拿出來的戰法上,也不難看出完顏婁室一定是仔細研究過中軍的新月陣的。

    不過

    劉錡也不是一般的將領。

    完顏婁室會變,劉錡也會變。

    見完顏婁室以攻擊縱隊加散兵線攻擊,劉錡一搖手中的令旗,李顏光立即親率五千義勇軍從生門殺入陣中與完顏活女所率領的金騎在陣中對戰。

    義勇軍是由遼族、溪族、渤海、羌族等善騎射民族的勇士組成的精騎兵,其戰力一點都不遜色於金騎。

    更何況,陣中義勇軍的人數還比陣中的金騎多,兩邊又有弓弩手助攻。

    所以,怎麼看都是中軍這邊的優勢大一些。

    可完顏婁室見此,不僅沒有擔憂,反而一喜。

    等金騎和義勇軍膠著到了一起、難解難分、中軍的沒良心炮、飛天神雷、轟天雷徹底成了擺設、甚至就連床弩和伸臂弓都不敢亂射之際,完顏婁室果斷帶著他手下的兩萬多騎兵全都殺入陣中。

    劉錡似乎是料到了這種情況會發生,見完顏婁室也率大軍殺入陣中,他手中戰旗連擺。

    很快,得了劉錡命令的盧俊義、杜壆、史文恭,便率領鐵浮屠、枴子左右軍並其餘義勇軍一塊從生門殺入陣中。

    雙方最精銳的騎兵在陣中展開血戰。

    不過

    雖然陣中打得熱鬧,可劉錡卻知道,此戰真正的威脅,並不在陣中,而在遠處的完顏斜也那裡。

    “左翼,右翼,還是中軍?虎水(完顏斜也)到底會選擇攻擊哪裡?”劉錡一邊觀看陣中的騎兵大戰、一邊猜測著完顏斜也的最終目標。

    完顏斜也冷靜得可怕,哪怕陣中的金騎從三萬打到只剩不足兩萬,他都一動沒動,甚至連眼睛都沒睜。

    劉錡這邊也是最精銳的中騎也折損了一萬多,可他也一動沒動。

    忽然!

    劉錡手中的令旗飄動了起來。

    劉錡一看,當即就道:“南風!金軍要動手了!”

    沒錯!

    完顏斜也之所以一直沒動手,為得就是等這南風。

    如今南風已來,閉目良久的完顏斜也,終於睜開眼睛,隨即道:“擂鼓,目標……中軍右翼。”

    其實

    完顏斜也本想直撲劉錡的中軍,破釜沉舟跟中軍徹底一決勝負。

    可完顏斜也到底不是當年那個不顧一切的單純將領了,他現在還是大金國的諳班勃極烈,也就是皇太子,他不能拿整個大金國當賭注。

    所以,完顏斜也最後才選擇了攻打中軍的右翼這樣一旦發生意外,他還能及時止損,使大金國不至於一敗塗地。

    見數萬金騎向自己的右翼襲來,劉錡其實是有些失望的。

    劉錡很希望完顏斜也能直撲他的中軍,那樣他就可以與完顏斜也真正的一分勝負了。

    劉錡暗道了一聲“可惜”,然後給右翼的韓世忠傳去消息:金軍主攻右翼。

    得了劉錡傳來的消息,韓世忠便知,此戰的勝負,落到了他的頭上。

    韓世忠再確認一遍自己的部署:

    “床弩線沒……有問題。”

    “飛雷炮線……沒有問題。”

    “轟天雷線……沒有問題。”

    “重甲步兵線……沒有問題。”

    “神臂弓線……沒有問題。”

    “長槍陣線……沒有問題。”

    “反攻的騎兵……沒有問題。”

    “一切都沒有問題。”

    三箭之地,金騎慢行,大地也隨之震動起來!

    一箭之地,金騎縱馬衝鋒,沒有戰鼓,但萬馬奔騰的威勢,卻比戰鼓更加震懾心魄,那轟隆的響聲彷彿上萬個驚雷一起爆發!

    可面對這恐怖的威勢,韓世忠一點都沒慌張,他很冷靜的命令第一線的中軍將士用床弩射殺金軍鐵騎。

    在床弩可怕的攻擊之下,大批大批的金騎落馬。

    然並卵

    此次攻擊的金騎實在是太多了,整整五萬。

    而且,最前端的金騎所使用的正是完顏婁室、完顏活女兒子之前所使用的攻擊縱隊加散兵線。

    所以,中軍的床弩能給金軍造成的傷亡還是很有限的。

    很快,在韓世忠的命令之下,中軍將士將床弩橫過來充當拒馬樁,同時沒良心炮分段齊發。

    因為有拒馬樁的緣故,金騎被壓縮了一下,使得前軍變得密集了一些。

    這就導致,鋪天蓋地的轟炸過後,金騎的前線部隊遭到了重創。

    可活下來的金騎,挑飛拒馬樁,或是縱馬跳過拒馬樁,然後繼續執著往前衝鋒!

    不多時,金騎到了轟天雷的射程範圍內。

    但韓世忠並沒著急讓人扔出轟天雷,而是先讓重甲步兵手持大盾擋下金騎,然後數萬棵轟天雷才在幾息之內全都被扔了出去。

    韓世忠的這一手,讓金騎的前線部隊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幾近全軍覆滅。

    可難纏就難纏在,這次攻擊的金錡真是太多了,即便折損了這一萬多,也不能阻止他們繼續攻擊。

    韓世忠似乎早就料到了這一切。

    沒等金騎再殺上來,在韓世忠的命令下,近兩萬重甲步兵混合數千火兵就大踏步的上前。

    韓世忠準備以此擋下後續的金騎,然後以神臂弓和長槍跟金軍分勝負,最後以騎兵反擊。

    其實,韓世忠這次所使用的戰術,總得來說就是當初中軍戰勝聯軍的戰術。

    按照韓世忠的劇本,接下來,就是重甲步兵和火兵大破金騎了。

    可就在這時,變故卻突然發生了!

    一直拚命往前衝的金軍鐵騎,在即將與中軍重甲步兵接戰之際,突然往兩邊一閃,然後數百組連環馬從金軍鐵騎後殺出,再然後不要命似的往中軍的大陣裡沖。

    見此,韓世忠心中頓時就湧出了一種很不好的預感!

    韓世忠趕緊用千里鏡去看這些連環馬。

    一看之下,韓世忠大驚!

    你道為何?

    這些連環馬上竟然綁滿了炸藥包!

    韓世忠根本沒有時間去想,金軍從哪弄來的這麼多炸藥包,他連忙下令,讓一線的重甲步兵和火兵快點往兩邊閃!

    只可惜

    現在已然晚了!

    為了贏得這場大決戰的勝利,完顏斜也將金軍這大半年來繳獲的炸藥包全都拿了出來,並且還用上了大量金軍自己研製的山寨炸藥包!

    六、七匹馬為一個單位,連人帶馬,至少能帶幾十個炸藥包。

    這幾十個炸藥包同時爆炸,別說重甲步兵,就是碉堡也扛不住這種大殺傷性武器。

    更為可怕的是,完顏斜也竟然喪心病狂的弄出來了大幾百組這樣的大殺傷性武器。

    要知道,拋開這六七千匹馬不說,這可是還需要至少三四千死士啊!

    “轟!”

    “轟轟!”

    “轟轟轟!”

    “轟轟轟……”

    “……”

    中軍本來堅固無比的防線,竟被這大殺傷性武器硬生生的炸出了一個老大的缺口。

    數萬金騎順著這個缺口殺了進去!

    與此同時,完顏婁室一直按著的三千親兵,突然縱馬向劉錡的中軍殺去!

    完顏婁室的這三千親兵,讓劉錡根本無法改變陣型,他只要改變陣型,很可能被久於戰陣的完顏婁室找到機會衝破中軍,所以,劉錡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完顏斜也帶領數萬金騎在自己布下的新月陣中左衝右殺!

    可以說,中軍之前戰無不勝的新月陣,被完顏斜也和完顏婁室這兩個當世一等一的名將給破了。

    率領金騎衝殺的完顏斜也,終於露出了一個勝利的微笑他以為此戰他贏定了。

    而中軍指揮台上的劉錡,慌了,真慌了他以為此戰他輸定了。

    不過

    劉錡很快表現出來了一個一流統帥最優秀的素質勝不驕,敗不餒。

    劉錡壓下心底的恐慌,先給準備反擊的騎兵下令,讓他們上前纏住金騎,然後給左翼的牛皋等人下令,讓他們向右翼包抄,準備將這場大戰變成一場大亂戰。

    而只要劉錡的目標達成,然後他們再挺到天黑,就不可能被金軍完全擊潰,進而不會輸個徹底。

    很快,接到劉錡命令的王勝、牛皋等人,先是指揮中騎迎戰金騎,然後左翼的兵馬又以重甲步兵開路大踏步的來戰金騎。

    對於劉錡的選擇,對於中軍的敗而不亂,完顏斜也打心底讚賞不已。

    “可惜!勝負已分!區別只在於中軍此戰到底敗到甚麼程度!”

    念及至此,完顏斜也就準備下令發動總攻,給中軍致命一擊!

    可就在這個關鍵時刻,竟然有萬馬奔騰的聲音從東方傳來……

    ……
q781009 發表於 2019-7-13 20:51
第七百七十章 中金格局定(求訂閱!)

    水滸逐鹿傳正文卷第七百七十章中金格局定…

    時也,運也,命也!

    眼見就要贏得這場關鍵之戰的勝利,遠處突然奔來了兩三萬騎兵大中騎兵。

    這讓原本意氣風發的完顏斜也,身體不禁一晃,險些沒從馬背上掉了下來!

    與完顏斜也正好相反的是劉錡。

    見己方的援軍在這個關鍵時刻到來,原本準備承受重創的劉錡,大喜,緊接著,劉錡立即叫停了牛皋等人,讓左翼停止包圍右翼己方的援軍已經到了,這仗就不能再往輸裡打了!

    劉錡很快就開始調整陣型,將新月陣變成圓陣,準備全殲這些已經入陣的金軍。

    當然,全殲指定是不可能了,因為中軍的新月陣已經被金軍破了,中軍的右翼已經被金軍折斷了。

    但話又說回來,如果來的援軍能夠配合好劉錡,那中軍贏得這場大決戰的勝利還是沒有問題的。

    另一邊,緩過來了的完顏斜也,很希望來的這兩三萬中騎可以直接殺過來!

    如果真是那樣的話,此戰就會變成一場大亂戰,到了天黑以後,雙方各自鳴金收兵,金軍就可以不用承受大敗了。

    近了!

    更近了!

    馬上就要出結果了!

    完顏斜也的心都快提到嗓子眼了!

    可就在這時,增援的這兩三萬中騎竟突然停了下來,然後所有騎士下馬!

    見此,完顏斜也的心徹底涼了,暗道:“完了,這支援軍的主將,也是一個用兵高手!”

    劉錡見此,則“哈哈”大笑,然後對左右道:“來人必是岳鵬舉!”,之後急而不亂的改變戰陣。

    你道完顏斜也和劉錡為何會有如此反應?

    首先,這支來增援的騎兵,必是長途奔襲而來,因此馬力一定是消耗得七七八八了,現在停下來休息,可以恢復一部分馬力,進而可以真正放手一戰。

    其次,增援也是有方法的,亂入只會壞事,而只有找到最恰當的切入點參戰,才能將戰果最大化。

    再次,增援可不僅僅是兵力上的增援,還有士氣上的增援,以及對敵人士氣上的打擊,而懸而不動恰恰能將這點發揮到最大。

    最後再來說這支騎兵所停的位置,他們停得不遠不近,可攻可擋,關鍵是其方向正好堵上了金軍殺入陣中的缺口,換而言之,金軍若想原路返回,勢必要遭到這支援軍的截殺!

    看了看不遠處如猛虎窺食的大中援軍,又看了看眼前有條不絮變著陣型的中軍,完顏斜也心急如焚!

    如果被劉錡成功將陣形變了,將他們全都吃進去,那他們必敗無疑,甚至有可能被中軍全殲!

    完顏斜也很快就意識到,為今之計,要麼他跟劉錡之前的選擇一樣將這場戰鬥變成亂戰,要麼及時壯士斷腕從原路撤走。

    而不論完顏斜也怎麼選,此戰他都輸定了,區別只在於,他到底輸到甚麼程度選擇前者,他這邊的死傷必定不小,甚至有可能全軍覆滅,但他也可以給中國造成一定的重創。選擇後者,他這邊應該能少死傷一些,不至於全軍覆滅,但同樣的,中軍那邊也不會有太大的損失。

    換而言之,完顏斜也和劉錡的處境完全調換過來了。

    剛才,劉錡選擇了同歸於盡,這是超一流統帥的選擇,因為這樣雖然會輸,但卻不失敢戰精神,輸也輸得精彩,輸也讓敵人重創,沒有再戰之力。

    可完顏斜也卻不能這麼選。

    倒不是說,完顏斜也不是超一流的統帥,而是他心中的牽掛太多了他除了要考慮戰場上的勝負以外,還要考慮大金國的處境。

    對燕雲戰場極為瞭解的完顏斜也,其實已經隱隱猜到,這兩三萬中騎是從哪來的了。

    而一旦完顏斜也真猜對了,那麼他們這支金軍可就尤為關鍵了,興許,他們如果被中軍全殲了,大金國也會隨之而亡!

    所以,儘管極為不甘心,可完顏斜也還是果斷下令:原路撤離,立刻馬上!

    此時,拖得越久,對金軍越不利拖得久了,不僅劉錡的大陣將變得越來越嚴密讓他們無法脫身,他們的馬力也會慢慢耗光,另外,來援的中騎的馬力將會恢復得越來越多。

    如果形勢真演變到了那種地步,將比跟中軍死戰到底,還致命。

    得了完顏斜也的命令之後,金騎立即不管不顧的調轉馬頭,然後從原路往外殺。

    不過

    戰場之事,可不是一家說得算的。

    見完顏斜也率領的金騎想要逃跑,劉錡連連下令,想讓右翼的殘軍攔住他們,然後全殲他們。

    只可惜

    右翼已經遭到了不可恢復的破會!

    甚至就連那裡的總指揮韓世忠都受了重傷!

    以至於那裡的中軍實在是無法及時攔截完顏斜也和他所率領的三四萬金騎逃出中軍的大陣。

    見此,劉錡也只能是頗為遺憾的將目標放在還在陣中與中騎纏鬥的完顏婁室、完顏活女父帶進陣中的那些金騎的身上,至於完顏斜也和他所率領的三四萬金騎,只能交給援軍來處置了。

    接下來的戰鬥,其實沒甚麼好說的了。

    劉錡命令左翼的牛皋等人和右翼的殘部合圍起來困住陣中的金騎。

    之後就是一場單方面的屠殺。

    大金國的戰神完顏婁室及其子完顏活女皆亡於陣中。

    最後,只有不到一萬金軍,下馬跪降。

    而另一邊,完顏斜也和完顏斜也所率領的三四萬金騎,退而不亂,雖然遭到了岳飛所率領的兩三萬中軍的阻截和咬殺,但最終仍有近三萬金騎向雲州方向退去。

    此一戰,大中殲敵近四萬,俘虜了八千多,繳獲了完好能戰的戰馬近兩萬。

    這是大中大一統過程當中至關重要的一戰,史上稱為“御河之戰”。

    御河之戰結束了之後,劉錡和岳飛碰到了一起。

    兩人一商量,由岳飛暫時接管昏迷不醒的韓世忠的兵馬,然後由岳飛帶領這些兵馬向東殺去,收復蔚州、新州、武州、媯州、儒州,而劉錡則率兵繼續攻打雲州,二人準備一舉收復雲地。

    等劉錡率領大軍追到了雲州之後,金人已經開始從獨石關撤退了,另外完顏斜也率領五萬金騎擋住了劉錡,為金人斷後。

    劉錡與手下將領和參謀商議過後,一致認為,金人這是準備放棄雲地了。

    基於此,劉錡只是率領大軍逼近雲州,做出攻打雲中府的架勢,並沒有阻攔金人撤退,也就是說,劉錡只是逼迫金人趕緊滾,並沒有追擊窮寇。

    不久之後,金人從雲中府全部撤出,緊隨其後,蔚州、新州、媯州、儒州、武州的金人也全都陸續撤出了雲地。

    在這之後,完顏斜也才帶著所有金軍出了獨石關,然後護著金人往北安州撤去。

    雲地被大中收復。

    ……

   
q781009 發表於 2019-7-13 20:52
第七百七十一章 你們大金得做好大出血的準備(求訂閱!)

    …

    那夜中軍攻佔燕京之前,岳飛與手下將領和參謀商議過後,一致認為,中軍只要能攻佔至關重要的燕京,就是大勝,不能將戰略目標放在殲敵多少上。

    因此,負責攻城的王德,在率兵攻進了燕京之後,並沒有選擇去佔領燕京的各個城門,而是直撲燕京中的皇城。

    也正是因為如此,當時城中的金軍,選擇巷戰的很少,絕大部分都從迎春門以外的各個城門逃了出去。

    不得不說,當時那種情況下,中軍那麼選擇是對的,否則,當時有六七萬金軍駐守的燕京,不可能那麼輕易的被攻佔,也不會有之所的御河大捷了。

    不過

    話又說回來,由於當時中軍擊殺的金軍較少,也留下了一個很大的隱患。

    那就是,撤出去的金軍,分別逃去了檀州、順州、景州以及古北口。

    這就為中軍收復這些地區曾加了不小的難度。

    更為麻煩的是,完顏斜也率領雲地金軍從雲地撤出去了之後,又從古北口進入燕地。

    在那之後,在完顏斜也的指揮之下,金軍牢牢的佔據著燕北。

    這也是大金國最後的談判籌碼。

    ……

    時進十二月底,燕雲地區的形勢終於完全穩定了下來。

    與此同時,大量的女真俘虜被押解到了東京汴梁城。

    對於如何處置這些俘虜,李衍很快就頒下命令:將女真男女分開處置。男人一律閹割,然後送去北海、九州等郡挖礦。女人則通過層層篩選,先選出兩百個最好的送進宮,稍次一些的,選出一千人,送入教坊司,加以訓練,以供李衍賞賜有功之臣,其餘的,全都送入妓營,犒賞三軍。

    其實

    除了女真女人以外,這次送到東京來的女俘虜中,還有不少契丹、溪族、渤海、蒙古、甚至是漢兒女子她們也是女真人的妻妾。

    對於這部分人,除了一些身份特殊的,李衍大手一揮,全部都赦免其罪,讓她們,有家的可以回家,沒家的可以由禮部安排嫁於漢人為妻、為妾。

    從李衍對於這些俘虜的處理上不難看出,李衍依舊那麼討厭女真人。

    而且,由於形勢發生了嚴重的變化,李衍已經不壓制自己對於女真人的厭惡了。

    對於李衍如此粗暴的處理女真俘虜,完顏昌代表大金國發出了嚴重的抗議。

    可李衍連理都沒理完顏昌。

    由於形勢發生了的巨大變化,李衍對於跟女真人議和,興趣已經不大了,至少是對於原來大金提出來的議和條件已經不感興趣了。

    這讓完顏昌無比後悔,沒有早一點敲定中金議和的條件,非得跟大中一爭再爭!

    現如今,中軍將金軍趕出了雲地,收復了雲地,並收復了至關重要的燕京和居庸、紫荊二關,讓大金陷入極為被動的局面!

    這還怎麼談?

    完顏昌甚至已經失去了方寸!

    可這時由不得完顏昌不談!

    很快,完顏吳乞買就派人來通知完顏昌:繼續議和,而且一定要議和成功,不惜一切,另外,一定要竭盡全力救出被俘的女真人。

    面對這樣的命令,完顏昌苦笑不已!

    因為上京離東京實在是太遠了,金人的通訊又不夠發達,以至於,完顏吳乞買根本就不知道,他的這個命令已然下晚了,女真人已經遭到了李衍的毒手就在完顏吳乞買的命令到達完顏昌的手上的前一天,近兩萬女真男人,不,現在應該說是兩萬女真太監,已經被裝上了船出海了,他們被送去哪裡,完顏昌也不知道。而女真女人,早已經被大中文武瓜分一空。

    形勢至此,完顏昌已經不敢擅自做主了,他只能將這一切的一切全都寫在信中,然後派人趕緊送回上京,請完顏吳乞買定奪。

    在這之後,完顏昌又跑到李綱府上來拜見李綱。

    最近這段時間,已經回到燕京的岳飛,一連向檀州、順州、景州等州發動了數次攻擊,想要收復燕北地區。

    可無一例外,這些攻擊全都以失敗而告終,金軍在這些地區守得是相當的堅決。

    因此,李綱接見了完顏昌,想看看大金國能拿出甚麼樣的議和條件,如果條件合適,就由他李綱來完成燕雲地區的最後一塊版圖。

    完顏昌已經沒有了當初的氣焰,姿態放得很低,一見到李綱,就道:“李相公,中金之間不能這麼一直打下去,您還得再想想辦法。”

    李綱聽言,一臉為難道:“因為你們南下時,在我漢地作惡多端,陛下恨你們入骨,說句不當講的,陛下恨不得滅你們女真滿族,如今你們又錯過了談判的最佳時期,我能想出甚麼辦法?”

    完顏昌道:“當初是因為宋皇屢次違約,我們才南下……”

    李綱打斷完顏昌道:“就不要再老生常談了,雖然宋朝是宋朝,我大中是我大中,可兩朝的人,都是一波人,都是漢人,所以你的理由根本就講不通,陛下執意要滅你女真一族,也並非沒有道理。”

    完顏昌道:“好,就算您說的全對,可兩國總不能這樣一直打下去吧?我再說一句不當我說的話,你們大中難道不準備滅南宋統一南國了嗎?”

    “這……”

    完顏昌抓住了問題的實質,也就是,現階段,需要休養生息的大中,跟大金無法一直打下去,另外,大中一統天下的第一目標是南宋而不是大金。

    遲疑了一會,李綱道:“你說的有道理,可陛下不討厭宋人,討厭你們女真人,你也知道,為了保住你的家眷,我險些被陛下罷免,如今哪還敢再為你們大金國再爭了?”

    當初,女真俘虜剛被押解到東京之際,完顏昌就找到李綱,求李綱無論如何都要救出他的家眷。

    李綱就此事進宮面見李衍。

    君臣一商量,最後弄出了這麼一出苦肉計,讓李綱賣了一個人情給完顏昌。

    順便說一句,雖然有李綱出面,可完顏昌的三個女兒最後還是被送進宮裡去了,等完顏昌後來得知此事,他已經成了李衍的無數丈人之一。

    可即便如此,相比其他女真人而言,完顏昌還是要幸運得多,至少他還有兒孫能為他傳宗接代。

    當然,這個前提必須是,完顏昌能夠議和成功,否則,他的家眷也只不過是暫時安全罷了。

    這也是完顏昌積極議和的原因之一。

    聽李綱提起救出他家眷這茬,完顏昌拜謝道:“謝謝李相公救我家眷之恩,他日我必定會報答李相公,還煩請李相公再發發慈悲,救救金中兩國的百姓,對於百姓而言,沒有甚麼是比和平更可貴的了。”

    李綱其實很清楚,別看大中在燕雲地區取得了這麼大的勝利,可這和最終還是得議的。

    所以,李綱沉默了一下,道:“好吧,我再試試,不過……你們大金得做好大出血的準備。”

    ……
q781009 發表於 2019-7-13 20:53
第七百七十二章 女真女人(求訂閱!)

    …

    在李衍的眼中,女真女人是方外野人,不可能有甚麼美女,就算有幾個美女,估計也都是一些粗鄙不堪的村婦。

    可即便有這個錯覺,李衍還是要了兩百個女真女人。

    為何?

    彰顯皇權。

    換而言之,甭管女真女人好不好看,李衍這個大中皇帝都必須先挑兩百個,然後再拿剩下的去賞有功之人,這能顯出李衍這個皇帝的尊貴。

    再有,這也是前線將士孝敬李衍這個大中皇帝的,不要,會寒了將士們的心。

    可等這些女真女人進宮了之後,李衍才發現自己大錯特錯,原來女真女人中,也是有美女的。

    而且,這些女真女人並沒有像李衍之前所想像的那樣都是一群野蠻村婦她們的行為舉止,與漢人女子相比,雖然要開放一些,說話也要大膽一些,但也不失基本禮儀,並無村婦之態。

    想想也是,從完顏阿骨打起兵反遼至今已經過去十五年了,就是從大金建立至今,也已經十多年過去了,經過大金國中的漢、契丹等族中的貴族的十幾年熏陶,而且她們中的一些母親甚至就是漢、契丹等族中的貴族女子,她們又怎麼可能粗鄙不堪?

    而這些女真女人中最漂亮的三個分別是:完顏宗望的長女完顏什古,完顏宗望的次女完顏蒲剌,以及完顏宗翰的兒媳、斜保的妻子唐括穎兒。

    這三個女人的美貌,就是在李衍的妃嬪之中,也能排進五十之列。

    除了完顏什古、完顏蒲剌、唐括穎兒以外,其她被送進宮的女真女人其實也都不錯,像完顏斜也的一個小妾,像完顏活女的妻子,像完顏昌的三個女兒,等等,都是上等美人,就是其中最差的,拿到宮外,也能讓所有男人流口水。

    而且,女真女人身上還有一些李衍的其她女人所沒有的特性野性。

    以完顏什古為例。

    李衍臨幸過完顏什古之後,完顏什古竟然很大膽的跟李衍說:“我雖然沒有過男人,但我相信你一定是這個世上最強壯的男人。”

    完顏什古這話,很漲李衍的虛榮心。

    而且,女真女人普遍比較高大,身體素質也好,耐糙,讓李衍能放開了玩。

    並且,女真女人在床上還很大膽,有些還很主動,讓李衍多了不少互動的樂趣。

    更為關鍵的是,這些女真女人是李衍討厭的完顏宗望、完顏宗翰、完顏斜也等南侵女真人的妻妾、女兒,有精神加成。

    綜上種種,這些日子,李衍大多時間都是在金宮中渡過的。

    這一日。

    李衍給幾個女真小姑娘開完苞之後,發現,她們非但沒有悲傷的神情,但彼此之間還嘰嘰喳喳的說個不停,似乎很開心。

    這一幕被李衍記在心裡。

    等李衍玩夠了,又沒有睡意,便問自己懷中的一個女真少女,也就是完顏阿骨打的孫女、完顏宗雋的女兒完顏阿里虎:“你們你不恨朕嗎?”

    讓李衍沒想到的是,完顏阿里虎連想都沒想,就道:“我們為甚麼要恨你?”

    李衍道:“朕殺了你們的親人,將你們奪來,還佔有了你們,你們不該恨朕嗎?”

    完顏阿里虎眨了眨她的大眼睛,道:“我們女真女人向來依附強者而生,你打敗了我們的父兄、丈夫,我們就該屬於你,為甚麼要恨你吶?”

    隨後,完顏阿里虎跟李衍說了很多她們女真女人的價值觀。

    而後,李衍才知道,這個時代的女真人,嗯……準確說應該是所有草原民族,實行的都是,我將你打敗,你的妻女全都是我的,而草原女人也大多都接受這種事。

    當然,完顏阿里虎等女真少女之所以高興為李衍所佔,主要還是因為李衍俊朗、強壯、手下強兵猛將多,符合她們女真女人的擇偶標準。

    這看起來很奇葩,但卻是這個時代的女真女人真實的價值觀。

    還有更奇葩的。

    那就是,現在的女真人竟然還實行收繼婚。

    “父死,妻其後母;兄死,則妻其嫂;弟死,皆取其妻妻之;叔伯死則侄亦如之。”

    這其實是一種很落後的婚制。

    但在女真人中,這種婚制還在大行其道。

    如果李衍沒出現,趙玉盤等帝姬、宗姬就飽受這種婚制的迫害,嫁了一茬又一茬女真人,直到她們年老色衰。

    而女真一族既然還有這麼落後的昏制存在,那女真女人如此輕易的就接受李衍成為她們的男人,也就不難理解了。

    女真女人的思想如此開放,倒是省了李衍不少事,也讓李衍更開心。

    慢慢的,李衍將這二百個女真女人禍害了個遍……

    時間也來到了大統二年。

    正月十七。

    完顏昌派回上京向完顏吳乞買請示的人終於回來了,並為完顏昌帶來了完顏吳乞買的親筆密信。

    面對被俘虜了的女真男人皆被李衍閹割送去挖礦、女真女人皆被李衍和李衍的臣子瓜分了的情況,完顏吳乞買還是要跟大中議和,而且,完顏吳乞買還明確指示完顏昌:條件再苛刻,也必需要和,而且要快!

    完顏吳乞買為甚麼如此“有誠意”,又為甚麼如此迫切?

    這當然是有原因的。

    大金國要亂了。

    因為金軍一敗再敗,女真人要麼戰死,要麼被俘,完顏吳乞買的統治,甚至昌完顏氏的統治,已經遭到了女真貴族的質疑,不久前更是有女真貴族跳起來說:重新商議聯盟長的人選!

    當初,遼道宗耶律洪基時,隸屬於遼朝的女真諸部逐趨統一,形成擁有十萬戶的部落聯盟。

    自那以後,一個以完顏部為核心的強大統一的軍事聯盟逐漸形成。

    而聯盟長就是那些女真人的最高領導人。

    完顏阿骨打正是因為接替他哥哥烏雅束之後任聯盟長,才能對遼發起反抗戰爭,進而建立大金。

    完顏阿骨打死了之後,由完顏吳乞買繼為聯盟長,同時也繼承了完顏阿骨打的皇位。

    如今,女真人要重選聯盟長,這是明擺著是要推翻完顏吳乞買的統制,甚至是推翻完顏氏的統治。

    這還得了?

    為今之計,唯有軍隊才能鎮壓這一切。

    而完顏氏在上京的部隊雖然比其他女真貴族的部隊佔優一些,可奈何,因為一敗再敗,完顏氏的內部也出現了分裂,一些完顏氏的人,也認為完顏吳乞買不適合當這個皇帝。

    這就導致,叛亂隨時都有可能發生,進而推翻完顏吳乞買甚至是推翻完顏氏的統治。

    現如今,能避免這一切發生的,就只有燕京完顏斜也手上的十幾萬人馬。

    所以,完顏吳乞買才迫切希望跟大中議和,然後調完顏斜也和燕京的十幾萬人馬回去鎮壓隨時都有可能爆發的叛亂!

    ……

    ……

    PS:今天我媽和我老婆都有事,我負責帶孩子上各種特長課,上完最後的口才課回來,已經七點多了,實在是不夠寫出兩章來,所以今天就只有這一章了。
q781009 發表於 2019-7-13 20:54
第七百七十三章 霸王條約(上)(求訂閱!)

    …

    大統二年三月初。

    歷經了近半年時間的打與談,中金兩國終於達成一致,議和罷戰。

    議和條件如下:

    一、限金軍在四月一日之前無條件從燕地撤出,包括古北、松亭等所有燕地的關口,限金人在六月一日之前,無條件從恩州-圍場以南撤出,雙方以恩州-圍場為國界,換而言之,金國將其大定府(即遼中京)以南的土地全都割讓給了大中。

    二、金國賠款,金五百萬兩,銀五千萬兩,上等人參兩萬斤,鹿茸一萬斤,貂皮一萬張,馬牛騾各一萬頭匹,駝一千頭因為所賠數額太大,金國不可能一下子拿出來,金國於七月一日之前暫付金五十萬兩、銀五百萬兩,上等人參兩千斤,鹿茸兩千斤,貂皮兩千張,馬一萬匹,牛、騾各三千頭,駝五百頭,其餘賠款分十年賠給大中。

    三、以後金國年年向大中納貢,歲歲來大中朝賀,歲幣每年七百萬兩白銀。

    四、金國為大中的藩屬國,金國皇帝尊稱中國皇帝為伯父。

    這個議和條件一出,世舉大嘩!

    你道為何?

    只因這份議和條約實在是太不合理了,簡直就是霸王條約。

    就拿第一條來說。

    如果真按照這個議和條約來執行,那麼大金國比南宋也大不了多少,可以說,女真人辛辛苦苦了十幾年,死傷了數十萬,全都白費了。

    再說第二條。

    這條完全是當初金人勒索北宋的翻版。

    當初,趙桓可是將趙宋兩百來年積攢的珍寶全都給了金人,都還不夠,最後硬是將所有趙宋皇室和宗室之女全都抵押給了金人,才勉強湊夠了這麼多賠款。

    還有年年納貢歲歲來朝歲幣七百萬兩白銀、金國稱藩、完顏吳乞買管李衍叫伯父。

    這些全都是毫無議和誠意的勒索。

    不少人都大搖其頭,曰:“此非仁君所為。”

    關鍵是,這樣的條約絕對是大金國不能長時間忍受的,大金國之所以答應這樣的條約,就是一個緩兵之計,等大金國將其內部的隱患消除掉,勢必要復反,勢必還要攻打大中。

    這樣的條約怎麼能永保和平?

    當然,也有支持這一條約的。

    支持的人認為:

    割讓恩州-圍場以南的土地怎麼了?這些地區原來也不是女真人的,最早就是我們漢人的,十幾年前是遼國的,是女真人仗著自己的武力強大硬從遼國手中搶走的,如今大中的武力比金國強,這些地區理應歸大中所有,要這裡,沒甚麼不合適的。

    至於戰爭賠款、歲幣、稱藩、兩國皇帝以伯侄論,全都是當初金人向北宋提的,許你做初一,就許我做十五,咋的,就許你們金人逼得趙宋傾家蕩產、用自家的妻女老媽抵債,就不許我大中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了?

    不服,復反?

    那就打好了,我大中,兵強馬壯,武器先進,難道還能怕你一個小小的藩國?

    面對議論紛紛,李衍毫不動搖,吩咐下去,立即貫徹這議和條約。

    李衍為何要堅持這霸王條約?

    這當然是有原因的。

    正像那些贊成這一條約的人所想的那樣,李衍也覺得,許你女真人做初一,就許我李某人做十五。

    當然,作為一國首腦,一個勢力的最高決策人,李衍不可能這麼膚淺,也不可能這麼意氣用事。

    李衍之所以堅持這個條約,主要還是因為:

    首先,大中前前後後殺死了十幾萬女真人,還閹割了數萬女真人送去無休止的挖礦,並掠奪了大量女真女人,已跟睚眥必報的女真人結下了不死不休之仇,這種滔天傾海的仇恨,除非一方滅絕,否則絕對不可能終了,對此,李衍比任何人都清楚,所以,就算大中現在甚麼都不要跟金國議和,等金國緩過來勁之後,也一定會找大中報仇。

    既然如此,那大中索性趁女真人之危多向女真人勒索一些,因為這樣可以此消彼長,推遲女真人找自己報仇的時間。

    其實,這些全都不是李衍跟金國簽署這個霸王條約的真正原因。

    說實話,別看金五百萬兩,銀五千萬兩,上等人參兩萬斤,鹿茸一萬斤,貂皮一萬張,馬牛騾各一萬頭匹,駝一千頭,以及每年七百萬兩白銀的歲幣不少,可李衍根本就看不上這些財物。

    這次燕京被岳飛攻克了之後,李衍得到的可不僅僅是燕京和一些女真女人,還有大量的財富。

    金人欲北歸,他們想帶走的,當然不僅僅是他們的家眷,還有他們從北宋包括他們從遼國掠奪的大量珍寶、財物。

    而那些金人在上戰場之前,又將他們的家眷和財物全都放在了燕京。

    結果,這些全都岳飛、王德一鍋端了。

    後來,在獻俘的時候,王德將這些珍寶一併獻給了李衍。

    可以說,金人南下,不僅寸金未得,還要搭上不少。

    當然,李衍看不上這些戰爭賠款和歲幣,更多的還是因為李衍掌控了海上國際貿易。

    去年年終,蔣敬跟李衍報了一筆帳。

    這筆帳中,有兩筆是最耀眼的。

    一是,去年一整年,大中的海關收入高達一億兩千多萬元。

    二是,大中官家海商,也就是以扈成為首的官商,去年一整年賺了兩億八千多萬元。

    僅這兩項,大中去年一整年,就收入了四億元!

    緊緊抱住海上國際貿易這個聚寶盆的李衍,哪裡還看得上金人答應的那點戰爭賠款和歲幣,更何況,金人最後到底能給多少戰爭賠款和歲幣,還未必可知,興許,給了第一筆戰爭賠款和歲幣之後,兩國就再次開戰,後面的全都變成了一堆永遠都兌現不了的數字。

    所以啊,李衍真正想要的根本就不是錢。

    那是甚麼?

    答案是……領土。

    準確的說是恩州-圍場以南到燕雲以北的這部分領土。

    在這個時代的很多人眼中,長城以外的地盤,對於漢人而言,毛用沒有,漢人只要得了燕雲,把胡人鎖在長城以外,就可以過自己的幸福快樂生活了。

    而有著超越這個時代眼光的李衍,卻清楚的知道,這麼想是大錯特錯的。

    ……
q781009 發表於 2019-7-13 20:54
第七百七十四章 霸王條約(下)(求訂閱!)

    …

    在這個時代的絕大多數人看來,漢人只要收復燕雲,將胡人鎖在關外,他們就可以安居樂業。

    而在李衍看來,這是非常短視的。

    時常有人拿李衍跟唐玄宗相比。

    那這次還以唐玄宗為例。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國力空前強盛、疆域空前遼闊的王朝。

    大唐帝國戰功赫赫,自開國始便積極進取,以鋼鐵般的意志,打垮一個又一個對手在北方,廓清漠北,使中國聲威遠達北西伯利亞;在東方,征服朝鮮,並在白江口海戰中大敗日本海軍;在西北,降服西突厥,使得西域在漢之後又一次回歸中國;在中亞與南亞,大破中天竺、遠征小勃律、大勃律,戰勝阿拉伯等。

    到了唐玄宗時,大唐帝國迎來了第二個春天開元盛世。

    這是中國古代最鼎盛的一個時期,沒有之一。

    盛世之盛,主要在於經濟及文化。

    若論武功,唐玄宗時代仍然不及唐太宗時代,唐太宗的戰略是大縱深的圍殲,不打則罷,一打勢必要一戰定勝負,貴在速決,而不打持久戰。

    唐玄宗時的戰略格局沒那麼大,多是陷入曠日持久的苦戰,或是一城一池的爭奪,或是邊界線上的拉鋸戰,難以看到初唐行雲流水、勢如破竹的戰爭場景。

    可雖說如此,但在唐玄宗早期,他的功績仍絲毫不辱沒他的先祖。

    唐玄宗早期的戰爭十分頻繁,而且範圍很廣,與突厥、吐蕃、契丹、突騎施、大食、南詔均有軍事衝突,幾乎與周邊有實力的政權都交鋒過,幾乎都是大勝而歸。

    而其中戰果比較大的是平突厥之役與中亞爭奪戰。

    與唐太宗平突厥有所不同,唐玄宗平突厥更多倚靠回紇等遊牧部落的力量,實際上是以夷制夷的手段。

    這是一種非常高明的政治手段。

    中亞爭奪戰則是盛唐軍事史最精彩的篇章,唐、大食、突厥、吐蕃四大勢力角逐於中亞,盡顯縱橫捭闔的智謀,高潮迭起、險象環生,精彩紛呈。

    由此可見,初時的唐玄宗是多麼睿智神武。

    然而

    唐玄宗能善始,卻不能善終。

    在唐玄宗晚年時期,爆發了著名的安史之亂。

    很多人將安史之亂爆發的原因強安在了楊玉環身上,說因為楊玉環勾引唐玄宗,使得唐玄宗無心朝政,才爆發了安史之亂,這也造就了中國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羞花。

    其實這是錯的。

    明朝那麼多皇帝很久很久不上朝,其統制不也照樣持續了很多年嘛。

    清朝是外族入侵,其統制同樣持續了很多年,如果沒有趕上那個大時代,興許會持續更多年。

    所以,究其原因,還是在制度上。

    唐玄宗以前的唐朝之所以強盛,那是因為那時期的唐朝牢牢的控制兩原,即中原和草原,也可以說唐玄宗以前的唐朝是二元帝國。

    到了唐玄宗時期,可能是因為唐玄宗在即位之初太過“英明神武”了,有些飄飄然,亦或是被那些文臣所蠱惑,他竟然主動放棄了草原。

    結果,導致草原脫離了唐朝的控制。

    最終導致安史之亂的發生。

    再舉個例子,舉個跟李衍切身相關的例子。

    那就是金朝的滅亡。

    世人皆知,金朝亡於蒙古。

    可很多人卻不知道,本在金朝控制下的蒙古是怎麼崛起的?

    蒙古之所以可以崛起,那是因為金朝的皇帝跟唐玄宗一樣,自己放棄了草原,才導致蒙古崛起,最後滅掉金朝。

    說得具體一點就是,金朝的皇帝,一再漢化,將都城先從上京遷到燕京,然後又將都城從燕京遷到了東京汴梁,最後徹底放棄對草原的控制,然後蒙古崛起,滅掉金國。

    當然,金朝遷都,也是有其必然的原因,那就是金朝的那些軍事貴族權力太大,他們牢牢的限制住了金朝的皇權,因此,金朝的幾任皇帝才不得不漢化、不得不向南遷都,以此來擺脫金朝的那些軍事貴族的控制。

    而明清兩朝,前者雖然出了好幾個長久不上朝的昏君,後者雖然是入侵的外族,可其朝的統治卻是非一般的長久,並且在統制其間相對較為安穩,這很大程度是因為他們既控制了中原,又控制了草原。

    所以,要想讓自己建立的王朝長久一些,能禁得住一些風雨,李衍除了要坐穩這中原的江山,也一定要控制好草原。

    而只要李衍得了恩州-圍場以南到燕雲以北的這部分領土,就可以將自己的手伸進草原之中,擁有草原視野,然後李衍就可以利用和操縱草原上的部落矛盾,分而治之,操控草原,這才不會給蒙古、女真滅亡自己江山的機會。

    所以,李衍才堅持這個霸王條約。

    李衍想幹的事,誰能阻止得了?

    很快,中金議和的條約就正式開始實施。

    不久之後,金軍就撤出了燕京,大中全面收復燕雲地區。

    緊隨其後,岳飛、劉錡、吳玠親率二十五大軍一直護送金軍撤到達赤峰府,逼迫金軍盡快交付赤峰府大有,“你們金國如果不交付,我們就自己動手搶”的意思。

    迫於中軍帶來的強大壓力,也迫於大金國目前的尖銳形勢,不到六月,僅僅是五月中旬,金人就從赤峰府全部撤走,將赤峰府交給了劉錡。

    可這並沒有完,岳飛和吳玠隨後繼續率兵北上。

    金國的高層哪能不知,岳飛和吳玠此舉是逼迫他們盡快將答應給的金銀財物交付?

    不久之後,金國發生一場規模不小的內亂,幸得完顏斜也及時帶兵回去,才鎮壓下了那場叛亂。

    這場叛亂過去不久,金國就將該交付的戰爭賠款和歲幣全部都交付了,中金兩國也正式遞交了國書,雙方休兵,暫時和平相處。

    誰都知道,中金兩國的和平是暫時的,等雙方準備好了,還得再戰。

    換而言之,雙方隨時都有可能再起戰端。

    而最先爆發戰爭的,一定是地處兩國之間、蒙冀遼交匯處的赤峰府。

    因此,赤峰府變得至關重要,非猛將、能官不能鎮守這裡。

    李衍在自己手下一眾文武中篩篩選選了一番之後,親自點劉錡為赤峰節度使鎮守赤峰,並任命陳遘為赤峰知府,二人為大中鎮守北方邊境。

    李衍選劉錡和陳遘鎮守赤峰府,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情理之外。

    劉錡穩重善戰,由他鎮守赤峰府自然是合適的,可事實上還有比劉錡更合適鎮守赤峰府的人,這個人就是在收復燕雲過程當中立功最多的岳飛。

    然而

    不知為甚麼,李衍選了劉錡,沒選岳飛。

    至於陳遘。

    從能力上來說,陳遘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可問題是,陳遘原來是宋臣,不久之前才投大中的。

    任用這樣一個人,駐守這麼關鍵的地方,真的沒有問題嗎?

    劉錡比不比岳飛更適合鎮守赤峰府,陳遘有沒有問題,這都得等以後再說,因為這項任命很快就塵埃落定了,沒有任何懸念。

    與赤峰府相比,大中的人現在更關心,誰來鎮守更為重要的燕地?

    要知道,這裡才是漢人安全的真正保證,萬萬不容有失!

    對此,人們有很多猜測。

    而人們猜得最多的還是,由岳飛來鎮守燕地,這也能解釋為甚麼是由劉錡而不是由岳飛來鎮守赤峰府。

    可不知道為甚麼,李衍卻遲遲沒有下達讓岳飛鎮守燕地的命令……

    ……
q781009 發表於 2019-7-13 20:55
第七百七十五章 和平時期(求訂閱!)

    …

    隨著中金議和,大中迎來了難得的和平時期。

    趁著這好不容易才爭取到的和平時期,大中大力發展。

    年初,李衍以鐵腕手段在河北、魯地、河南三地強行推出的玉米和紅薯,如今大發神威河北、魯地、河南三地的紅薯多是一年兩熟,春薯如今已經收穫,在這個時代的人看來,其產量著實是高得有些嚇人,其畝產量竟然是原來年頭好的時候種植水稻等農作物的一倍還帶拐彎,而夏薯的長勢,甚至比春薯還要好,如果不出現意外,紅薯的畝產將是原來年頭好的時候種植水稻等農作物的三倍,有可能更多。至於玉米,雖然還未收穫,但根據去年實驗田的經驗以及目前的長勢,其畝產有可能還要高於紅薯。

    當然,這也是因為天遂人願,今年的雨水不多也不少,注定了是一個大豐年。

    在這麼好的年頭,不僅河北、魯地、河南三地大豐收,江淮,荊楚,陝西,河東,包括燕雲、平灤營三州,也都會有很不錯的收成,至於高麗、日本、台灣、中南半島,更是大豐收或是將要大豐收。

    這讓李衍大大的鬆了一口氣。

    由於天災人禍,前年,中原地區的很多地區都是顆粒無收,去年,雖然大中官吏竭盡所能的勸農,但因為該播種的時候很多地區都還未被大中收復、收復的地區人心也還未穩定,進而導致很多地區都錯過了播種的時間,以至於去年中原地區也沒有收穫多少糧食。

    這麼說吧,這兩年,中原地區所需的糧食幾乎全都靠日不落艦隊從高麗、日本、台灣、中南半島等地運送,給大中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要知道,中原地區可是有幾千萬人口!

    如此巨大的人口基數,單靠外面救濟,根本就救濟不過來。

    不用多,如果再像去年一樣,中原地區吃得每一棵糧食,都得靠從高麗、日本、台灣、中南半島運,最多兩年,高麗、日本、台灣、中南半島就全都得被中原拖垮了。

    萬幸!

    李衍挺過了這最難的一關!

    也正是因為如此,李衍時常對左右說:“收復燕雲、遼州(李衍將恩州-圍場以南、松亭關-榆關以北的大中地盤,包括赤峰府,畫到了一起,成立了一新州,李衍為之命名“遼州”),朕固然高興,但朕更高興的是玉米和紅薯能在我大中移植成功。”

    家裡有糧,心中不慌。

    大中的政策再好,也不如實實在在的糧食能安定人心。

    大中朝建立僅僅一年半多一些時間,李衍取代趙氏當皇帝僅僅一年半多一些時間,中原人就不再挨餓了,很多人家甚至還攢了一些餘糧。

    再加上,大中收復了燕雲、遼州,與西夏結盟,與南宋議和,讓天下太平。

    如此大中、如此李衍,慢慢為飽受苦難的中原百姓所接受,趙宋慢慢被中原人所忘記。

    大中和李衍的統治趨於穩定。

    不過

    李衍並沒有因此而沾沾自喜,甚至都沒敢放鬆警惕,因為,除了東面的大海,如今的大中,北面是金國、蒙古諸部,西面是西夏,南面是南宋,沒有一個讓李衍可以掉以輕心的。

    時進九月,應李衍所調,岳飛和他所統率的七八萬義軍從北面撤了回來回來的,只有岳飛私自招募的河北、燕地的義軍,至於岳飛原來所統帥的中軍,則繼續留在燕地駐守。

    李衍雖然沒有跟岳飛說調這些義軍回來是做甚麼的,但根據中軍的傳統,岳飛大致也能猜到,李衍調這部分人馬回來,應該是想讓他們接受新兵部和政治部的輪訓,這也是所有中軍將士都必須經歷的訓練。

    對此,岳飛很支持。

    因為,經過新兵部和政治部訓練過的將士,普遍服從性更高,歸屬感也更強。

    按照李衍頒下的聖旨中交代的,升王德為副都統,岳飛將燕地的兵權暫時移交給了王德,然後就帶領他自己招募的義軍南下。

    其實

    對於朝廷招他們回京,龐榮、傅慶、曹成、梁興、趙雲、李進等義軍頭領,心裡其實很沒底。

    可岳飛卻拍著胸脯保證,他們此行,只會有升賞,不會有其它。

    事情果然如岳飛所說,李衍和朝廷果然也沒讓岳飛失望,龐榮、傅慶、曹成、梁興、趙雲、李進等義軍頭領,到了東京汴梁城之後,李衍親自一一接見了他們,並給了他們大量賞賜,房產、錢財、美人,應有盡有,同時依照他們以往的功績升了他們的官職。

    在這之後,李衍也親自跟龐榮等人解釋了,去新兵部和政治部進修的重要性。

    有李衍這個皇帝親自出面跟他們說這事,而且還是在升賞了他們之後,別說龐榮他們心裡本沒有太大的心理障礙,就是有,也全都能過去。

    李衍擺平了龐榮、傅慶、曹成、梁興、趙雲、李進等義軍頭領,剩下的將士就好處理了。

    大中的新兵部和政治部是非常成熟的,在岳飛、龐榮等人的配合之下,他們很快就將這七八萬義軍分成若干部分,分別整訓。

    處理好這七八萬義軍之後,岳飛也就暫時閒了下來,每日就是上上朝或是去圖書館看看書。

    在這期間,李衍一直沒有召見岳飛,也沒有升賞岳飛,就好像故意曬著岳飛一般。

    有些人見此,再結合李衍親自處理了岳飛招募的義軍一事,認為李衍這是在懲罰岳飛,還有些人甚至悲觀的認為,今年還不到二十六歲的岳飛,仕途可能已經走到了進頭,更有甚者,認為李衍這是準備效仿趙匡胤杯酒釋兵權開始收攬武將的兵權,而岳飛只是開始,很快吳玠、韓世忠、楊沂中、王彥、張憲等將的兵權也將被李衍收回,以後大中將與四臨和平相處。

    對於這些議論紛紛,不論是李衍,還是岳飛,都沒有發聲。

    這一日。

    早朝結束了之後,李衍叫住了準備隨人群一塊離開的岳飛,“岳愛卿,朕有話要同你說。”

    其他文武大臣見狀,心知這對君臣可能是要攤牌了。

    岳飛應道:“諾。”,然後就隨李衍離開了捶拱殿。

    在李衍的帶領之下,君臣二人沒有去後殿,而是去了垂拱殿後面的花園當中。

    走了一會,李衍突然停下來,然後轉過身看著岳飛說道:“朕沒想過讓你岳鵬舉鎮守燕地。”

    岳飛聽言,拜道:“諾。”

    李衍看著岳飛,問道:“你就不好奇朕為甚麼不讓你鎮守燕地?”

    岳飛答道:“簡在帝心,臣只需遵命行事即可。”

    李衍聽言,一邊道:“這是朱武跟你說的吧?”、一邊在一旁的木椅上坐下。

    如今,錦衣衛和脫胎於軍情部的都尉府已經將眼線安插得到處都是,李衍怎麼可能不知道老好人朱武已經找岳飛談了好幾次安撫岳飛?

    岳飛沒否認道:“臣也是這麼認為的。”

    李衍聽罷,不置可否的又道:“對於外面的那些傳言,你怎麼看?”

    岳飛沒有猶豫也沒有拐彎抹角而是直接說道:“他們不瞭解官家,官家絕不是他們所想的那種沒有進取心的帝王!”

    李衍不動聲色的說道:“哦?你是這麼認為的?”

    岳飛點了點頭,道:“臣敢拿臣的向上人頭擔保!”

    李衍看著岳飛問道:“你對朕就這麼有信心?”

    岳飛道:“就像官家對臣有絕對的信心一樣,臣對官家也有絕對的信心。”

    李衍聽罷,笑道:“你怎麼知道朕對你有信心?”

    岳飛道:“如果官家對臣沒有信心,不可能一直支持臣,而沒有官家的支持,臣也絕不可能收復河北和燕地。”

    李衍上下打量了岳飛一眼,道:“你岳鵬舉也學會溜鬚拍馬了?”

    岳飛道:“臣說的是心理話,臣可以指天發誓。”

    李衍沒讓岳飛發誓,而是又道:“那你再猜猜看,這段時間朕為甚麼不安排你職務?”

    換一個人,肯定會說:“臣猜不到。”,不管他能猜到,還是不能猜到。

    可岳飛沒有,他直接說道:“官家應該是想讓臣帶兵伐宋。”

    ……

    ……

    那個……因為我賺得太少,我們倆又吵架了。

    寫書真是一個需要心情的事,因此,雖然我倆現在已經休戰了,但我還是進不了寫書的狀態,所以,就只能將吵架之前寫好的這章上傳了,第二章今天就不寫了。

    再順便勸諸位一句,沒有一定的經濟基礎,莫要跳進婚姻這個火坑。
q781009 發表於 2019-7-13 20:56
第七百七十六章 遷都(上)(求訂閱!)

    “官家應該是想讓臣帶兵伐宋。”

    聽了岳飛很肯定的猜測,李衍盯著岳飛的眼睛看了好一會,才不置可否的說道:“你還真敢猜……你知不知道,擅自揣摩皇帝的心思,後果可是很嚴重的,古往今來,有多少臣子是因此而死的?”

    岳飛言之鑿鑿的說道:“官家絕不是這樣昏庸的帝王,而且,官家一定知道,臣擁有鐵血丹心,致力精忠報國,所以,官家一定不會因為臣亂猜官家的心思,而誅殺臣!”

    甚麼都讓岳飛給說了,還將李衍說得無比英明神武,搞得李衍都不知道該怎麼將這次談話進行下去了。

    最終,李衍只能略帶調侃的說道:“你倒是一點都不自謙。”

    岳飛道:“臣所說之話,無一句違心之言,自無不敢說之理。”

    雖然岳飛說得每一句話都是發自肺腑、都是謙恭有禮,可李衍總覺得跟岳飛說話有點費勁,甚至有點難受。

    基於此,李衍也就不想再跟岳飛繞彎子了,進而直說道:“你猜對了,朕是準備讓你率軍伐宋。”

    岳飛聽罷,頓時喜笑顏開,隨即保證道:“臣保證替官家滅了趙宋!”

    李衍道:“你先別忙著保證,今年,朕無論如何都得讓軍民修養一年,伐宋,最快也得等到明年。”

    岳飛聽了,不改笑顏道:“無妨,這都九月份了,離明年只有不到三個月,臣等得了。”

    李衍又道:“還得等一個合適的機會。”

    岳飛道:“臣明白,臣也等得了,只要官家讓臣去伐宋就行。”

    既然已經說了,那李衍索性也就跟岳飛說透,道:“朕準備讓你組建一支平南軍,用以伐宋,這支軍隊,初步定為三十萬,包括楊沂中手上的十五萬大軍和你這次帶回來的七八萬大軍,另外,朕準備再從北線掉回來幾支部隊,給你湊足了三十萬大軍。”

    岳飛聽言,在心中盤算了一會,然後說道:“從北線調回來的部隊,能不能讓臣來選?”

    這其實也是一個禁忌,因為但凡是當權者,都討厭手下人搞山頭主義。

    李衍不動聲色的問道:“那你都想要誰啊?”

    岳飛張口就來,道:“臣要王貴、吳、王德、牛皋、王勝、李寶、李彥仙、盧俊義、杜、史文恭、楊再興、李顏光……”

    聽了岳飛索要的人,李衍放心了。

    岳飛要的並不全都是他的老部下,而是能打的將軍和將領。

    由此可見,岳飛的出發點,還是在於能一舉伐到南宋,一心為公。

    李衍打斷岳飛道:“好了,好了,你也得給劉、韓世忠、吳他們留點能戰的將領,這樣好了,回頭我讓許貫忠和朱武好好研究一下,儘量多給你調點能打的將領。”

    岳飛搓搓手,又道:“官家,您也是行伍出身,清楚,打仗這種事,得有一個說得算的,那我和楊沂中我們倆……”

    大中五虎上將,包括大中現在比較能打的將領,幾乎全都是李衍親自招募,親自提拔的,甚至是親自帶出來的,所以,他們可以說全都是李衍的親信。

    不過

    這親信與親信之間,也是有一些差別的。

    就以大中五虎上將為例。

    他們之中,跟李衍相處最久的,無疑是之前一直保護李衍安全的楊沂中。

    所以,在外人看來,跟李衍最親近的無疑是楊沂中,甚至就連岳飛等其餘四個五虎上將都是這麼認為的。

    再加上,楊沂中也一樣很能打。

    所以,跟楊沂中爭權,岳飛多少有點心虛。

    李衍也沒廢話,直接說道:“你為元帥,他為副元帥。”

    岳飛聽言,眉開眼笑,道:“諾!”

    笑了一會,岳飛又道:“臣仔細研究過長江以南的地勢,又仔細研究過以往平定長江以南的戰爭,發現,若想徹底平定長江以南,勢必要先下蜀地,否則,我這邊一打,宋康王那邊逃到蜀地去了,那麻煩可就大了,您也知道,蜀地易守難攻,若屯上三五十萬大軍,再想打下,將千難萬難,所以,張憲和王彥勢必也要同我們一齊進退……”

    李衍還能不知道岳飛心中想的是甚麼?

    李衍已經受夠了跟岳飛拐彎抹角,因此直接說道:“他們也歸你調遣。”

    這回岳飛徹底高興了,一拜在地,道:“臣保證為官家平定南宋!”

    李衍沒逼岳飛立軍令狀,而是說道:“你只管打仗的事,其它所有事,朕都會為你擺平,必教你後顧無憂。”

    岳飛聽言,道:“如此,臣若是還不能為官家平定南宋,必提頭來見官家!”

    李衍語氣一緩,道:“再休息幾日,你就開始著手組建平南軍吧。”

    岳飛道:“臣已經休息夠了,一會便去與許相公和朱相公商議調動軍隊的事,然後盡快去與楊沂中見一面,再然後臣就去陝西見張憲和王彥。”

    見岳飛如此雷厲風行,李衍也不好打消岳飛的積極性,進而默認了岳飛想法,然後轉移話題道:“聽說你把雲兒帶入軍中了?”

    岳飛答道:“這小子在鄉里常常與人廝鬥,時不時的就將人打傷,他母親,唉,不說也罷,免得污了官家的耳朵……老母年紀大了,雲兒在家,沒法管教他,所以我只能將他帶在身邊,自己管教。”

    劉氏到底還是沒能耐住寂寞,在岳飛不在家期間,她拋棄了婆婆姚夫人及幾個孩子,獨自離開,然後下落不明。

    這樣不忠不孝的女人,也難怪信奉忠孝的岳飛不願意提起她。

    李衍道:“你還未到三十,有合適的,就找一個,要不然,朕再賞賜你幾個?”

    岳飛道:“謝謝官家的好意,可您賞賜給臣的那些女子,各個吃不了苦,與臣實非一路人。”

    說起來,這事還真不怨李衍賞給岳飛的那些美人。

    岳飛的俸祿和賞賜都不少,在大中文武百官當中都能數得上數,可他對手下將士和百姓太大方了,搞得他家裡卻清貧得不要不要的,美人去了他家之後,全都得當老媽子使喚,那些沒吃過苦的美人怎麼可能受得了?

    最終,那些美人全都被岳飛給退回來了。

    這事要是放在別的皇帝那裡,一定會有對岳飛有甚麼想法,“岳飛不好女色,又不好財,還將自己的財物全都分給手下將士和老百姓,這不是在收買人心嘛,他想幹甚麼,是不是想要造反?”

    這也是前段時間,人們都猜測李衍要冷藏岳飛的主要原因。

    可李衍沒有,很懂岳飛的李衍,清楚的知道,岳飛這種人,所追求的是那種更高層次的精神追求,而不是俗不可耐的物質追求。

    所以,李衍並沒有冷藏岳飛,並且還更加重用岳飛。

    也正是因為如此,見岳飛不要自己賜的美女,李衍也沒有堅持,更沒有多想,而是道:“那你就自己找一個……不過朕醜話說在前面,我大中的上將軍,不能連個夫人都沒有,朕給你兩年時間,你如果還找不到,朕就賜你一百個。”

    岳飛苦著臉應道:“諾!”

    李衍不再繼續這個話題,又道:“朕聽說岳雲這孩子天生神力,才十歲,就是尋常將校難敵的猛將了?”

    岳飛的臉上很難得浮現出了一絲慈禧,道:“這小子,天生就是一個軍人。”

    不過岳飛很快就語氣一轉,又道:“不過這孩子到底才十歲,官家若是捨不得他,就留他在身邊吧。”

    雖然心中為岳雲可惜,可岳飛也知道,李衍要將三十萬大軍交給他,他給李衍留一個人質,也是應該的。

    不成想,李衍卻連想都沒想就道:“天生的軍人就應該屬於戰場,就該金戈鐵馬去、馬革裹尸還,再者說,岳雲是你兒子,留在朕身邊作甚,朕二百多個兒子,難道還能搶你兒子?你岳鵬舉,休要試探朕的心思,朕說了將婉兒給你岳家,就給你岳家,怎會反悔?你這是以小人之心度朕君子之腹。”

    要是別人聽了這話,肯定立即跪下向李衍請罪!

    可岳飛沒有,他很高興的跟李衍確認道:“官家您這是同意臣將雲兒帶在身邊歷練?”

    李衍悠悠地說道:“一個王朝要想興盛,不可能只靠一兩代人,所以,咱們除了要打江山以外,也要培養年輕人,你做的是對的,朕為甚麼不支持?”

    岳飛聽言,拜道:“臣替雲兒謝過官家。”

    李衍讓岳飛起身,然後說道:“朕雖然有四百多個兒女,但嫡長女就婉兒這一個,所以,朕不希望她嫁一個庸庸碌碌的人,你好好培養雲兒,要讓他像你一樣,成為一個赤膽忠心、驍勇善戰的將軍。”

    岳飛聽言,已經沒法再用任何言語表達他對李衍的尊敬了,千言萬語最後只化為一個字:“諾!”

    李衍不想岳飛對自己不讓他駐守燕地還有芥蒂,再加上這事也快要對外公佈了,李衍又道:“鵬舉啊,朕之所以不讓你駐守燕地,其實還有一個原因,朕要遷都了,新都城就是燕京……”

    ……
q781009 發表於 2019-7-13 20:57
第七百七十七章 遷都(下)(求訂閱!)

    …

    李衍的確是要遷都了。

    事實上,李衍早就想遷都了。

    只不過,在此之前,燕雲一直沒有完全收復,以至於,李衍就是有心遷都,也沒法遷都。

    那李衍為甚麼要遷都燕京?是因為,幽州之地,左環滄海,右擁太行,北枕居庸,南襟河濟,誠天府之國?

    這當然是原因之一,不過卻不是李衍要遷都的最主要原因。

    李衍之所以要將國都從開封遷到燕京,主要有以下原因:

    第一,燕京乃天府之國,很適合當國都,這是經過歷史證明的,沒必要再多說。

    第二,這條是最重要的,雖然李衍已經將金人攆去北方,可李衍對金人絲毫都沒有放鬆警惕,還有現在還沒有顯山露水的蒙古人,也是李衍的心頭大患,另外,不僅東北和正北,還有西北的羌人,也就是西夏,也不得不防,所以定都上必須重點考慮對北方的輻射,而燕地,龍蟠虎踞,北控關東平原和蒙古草原,西連雲地,同控朔漠,能非常好的輻射整個北方地區。

    第三,與以往的中原王朝不同,李衍所建立的大中,還擁有高麗、日本的十幾個州,開封離那十幾個州太遠了,無法輻射到那十幾個州,而燕京相對要好很多,它東連山海,毗臨渤海灣,交通便利,能較好的控制高麗、日本的十幾個州。

    第四,燕地除在華北平原的最北方,俯視整個中原,南控江淮,再輔以發達的交通,對南方的掌控未必會比在開封差多少。

    第五,燕雲地區,這幾百年來,一直在外族的掌控之下,並且其地的人員組成極為複雜,契丹,溪族,渤海,蒙古,哪族的人都有,就是其地的漢人,也不是傳統的漢人,而是漢兒,因此,燕雲地區的人,對中原的歸屬感普通不強,這也是北宋得燕雲而又復失最後滅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這種情況下,李衍就是派幾個能官、幹吏去管理燕雲地區,短時間內也無法改變這種現狀,唯有李衍將那裡變成國都,變成全國的中心,才能立竿見影的改變,才能讓那裡的人找到歸屬感。

    第六,漢武帝之後的中原地區,豪族開始大力發展,這豪族歷經漢、晉、隋、唐,直至北宋,不僅沒有滅亡,反而越來越強盛。

    這些豪族到底強盛到了甚麼程度?

    他們強盛到了,可以左右皇權,甚至是推翻皇權的地步。

    翻開歷史,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這裡就不過多贅述了。

    李衍在建立大中的過程當中,滅掉了無數豪族,可以說,豪族是李衍崛起過程當中最大的對手。

    在得到高麗、日本、中南等地時,李衍全都是以鐵血手腕將這些地區的豪族趕盡殺絕,所以,大中在這些地區的統治,才這麼安穩。

    可到了中原之後,出於這樣那樣的顧慮,李衍並沒有痛下殺手。

    以至於,僅僅過了不到兩年時間,這些豪族竟然就又有抬頭之勢,甚至意圖影響大中的政策,那次逼李衍更換修纂大典人選,其實就是他們的手筆。

    一直以來,李衍都是非常強勢,哪容得了那些豪族對自己指手畫腳?

    關鍵是,熟讀歷史的李衍,太清楚這些豪族的為害了。

    所以,李衍絕不允許這些豪族勢力抬頭!

    而這些豪族比較集中的地區,就是北宋原來的國都開封,這裡集中了大大小小數百個豪族,他們通過結黨、聯姻、聯盟、互利、共惠等等手段牢牢的綁在一起,即便是李衍,想要徹底打碎這種捆綁,都是非常不容易的。

    而且,這些豪族,現在已經開始朝大中的文武百官下手了,試圖跟大中的文武百官綁到一起,形成新的豪族。

    面對這種情況,遷都是一個非常好的解決至少是緩解的辦法。

    燕地這些年來屢遭戰火,當地豪族勢力遭到了極其嚴重的破壞,尤其是當初李衍控制燕雲地區的時候,對那裡的豪族進行過大清洗。

    因此,燕地那裡的豪族勢力,小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所以,若是將國都從開封遷到燕京,能很好的控制豪族勢力。

    第七,北宋在開封這裡經營了二百多年,早已深入人心,雖然李衍和大中已經贏得了開封大多數人的心,但還是有不少被洗了腦的人希望趙宋可以復國,而燕京那裡的人,對哪方都沒有歸屬感,因此不存在這種的情況。

    第八,大中若是宣佈將國都從開封牽到燕京,能在一定程度上麻痺時時刻刻都在防著中軍渡江伐宋的南宋君臣。

    第九,從戰略防禦方面來講,開封比燕雲也安全不了多少,燕雲若失,開封這裡也很難保全,金人兩次南下,已經能很好的證明了這一點。

    第十,遷都燕京,只要宣傳好,能為李衍加不少政治分。

    第十一,從李衍的個人情感上來說,京都永遠都只有一個,那就是後世的北京,現在的燕京。

    有這十一個原因,李衍怎能不遷都?

    不久之後,突然爆發了三件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事。

    第一件事就是,因為國界線劃分得不太清楚,也因為兩國仇怨積累得實在太多,中軍和金軍在邊界發生了一場規模不小的摩擦。

    第二件事就是,韃靼的一個部落,帶著上萬騎兵跑到關前,聲稱要跟大中借糧過冬許貫忠、朱武等人分析,這有可能是蒙古眾部在試探大中對他們的態度。

    第三件事就是,燕京漢人屢屢欺負燕京漢兒,終於惹得燕京漢兒對燕京漢人發起攻擊,雙方爆發了一場不小的械鬥,死傷了幾十人。

    這三件事發生後不久,就到了冬至日。

    照例,大中朝廷也舉辦了祭天大典。

    在祭天大典上,李衍面對文武百官、天下百姓、自己的四百多兒女,朗聲道:“朕,平東夷,定南蠻,驅北狄,問鼎中原,收復燕京、遼州,續中華之正統,今日祭拜李家列祖列宗,以告其事,再者,朕在此再給後世子孫立一個規矩:我大中,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李衍這話,讓很多人血沸騰的同時,又有些莫名其妙,不太明白李衍這到底是甚麼意思?

    李衍並沒有讓這些人納悶太久,很快就又宣佈道:“朕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決定……遷都!朕決定將都城從東京遷到燕京……”

    ……
q781009 發表於 2019-7-13 20:57
第七百七十八章 大興土木(求訂閱!)

    …

    “我大中,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

    細究起來,李衍說的這話,其實是給自己以及自己的後世子孫全都套上了一個緊箍咒,這大大限制了自己和自己後世子孫應對困難時的手段,也大大增加了自己和自己後世子孫渡過危急的難度。

    這樣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

    像,漢朝,先是皇帝被圍,走夫人路線才保住條命,然後該和親和親,但始終沒有忘記這個恥辱,忍辱負重,等待時機,等終於強壯了立刻反擊,封狼居胥,通西域,最終喊出“犯漢者雖遠必誅”。

    像,唐朝,也曾被異族欺壓,不過該借兵借兵,該和談和談,緩過氣來就反攻,直接滅了突厥,終成霸業。

    而反例也不少。

    最顯著的就是明末崇禎皇帝,他如果思想靈活一點,跑到南京去繼續抵抗,最差最差,他也能效仿趙構,跟李自成或是滿清來一個劃江而治,不可能成為亡國之君。

    可雖然李衍清楚喊出這句話的種種弊端,但李衍仍是義無反顧的喊出了這話!

    為何?

    首先,喊出了這話之後,能立竿見影的讓李衍贏得到大中百姓的認可,能讓李衍盡收天下人心。

    “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也就算了,這只能說皇帝有骨氣,敢硬鋼,誰想來我大中打劫,最好好好掂量掂量,沒有好處且不說,還得遭到我大中的頑強抵抗。

    而對百姓而言,讓他們大大受益的是,“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一直以來,中原王朝的百姓都飽受來自北方胡人的侵擾,很多百姓,尤其是河東、河北的百姓,全都是提心吊膽的活著,哪怕就是河南的百姓,這次也遭到了金人很嚴重的侵害,好幾個城池,都遭到了金人的屠戮,現如今,李衍這個皇帝,要親自替全天下的百姓鎮守國門,要親自替全天下的百姓抵擋北方的胡人,國防線再被胡人攻破了,李衍這個皇帝和朝中那些大佬才是先死的,不是他們這些百姓先死,因此,中軍不可能不盡心守衛燕雲、守衛邊疆,還有比這更安全的嘛?

    所以,天下百姓有甚麼理由不支持李衍這個致力保護他們的帝王?尤其是在發生了靖康之難漢人飽受金人欺凌之後!

    這也就導致了,李衍這個新皇的聲望很快就高到無邊無際的地步,甚至,以前不少期待趙宋復國的人,現在都高舉雙手支持李衍當皇帝!

    其次,喊出了這話之後,那些想阻止李衍遷都的人,連嘴都不敢張他們如果敢阻止,幾乎等同於是與全天下為敵,試問,他們的腦袋得進多少水,才敢犯這天下大不為?

    再次,喊出了這話之後,是能將李衍和李衍的子孫逼上絕地,可有句怎麼說來著,“置之死地而後生”,也正是因為如此,才能逼得李衍和李衍的子孫不敢懈怠、不敢荒廢朝政、不敢不思進取,甚至是可以逼得很多守城、喜歡主張議和的大臣,都得好好掂量掂量他們自己的主張,要知道,國都被攻破了之後,皇帝固然要與國陪葬,他們這些亡國之臣,也都很難有太好的下場。

    最後,如果李衍的子孫當中真出現那種生活在這種生死邊緣之地還敢荒淫無道的皇帝導致大中最終亡了,甚至哪怕大中只有他李衍這一朝,李衍也要讓大中鐵骨錚錚的立在歷史之上,換而言之,李衍信奉的是,人死鳥朝天,不死萬萬年!

    李衍計畫遷都可不是一天兩天了,所以,在喊出“我大中,不和親,不賠款,不割地,不納貢,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第二日,李衍就下達了一系列的人事任命。

    李衍任命,李綱兼任燕雲總管,立即趕赴燕京,全面負責燕雲地區(包括平灤營三州)的所有政事和民事。

    李衍任命,朱武兼任燕雲總防禦使,立即趕赴燕京,全面負責燕雲地區的軍事佈防以及防禦設施的建設。

    李衍任命,李光為燕地總管,負責燕地的政事和民事。

    李衍任命,胡銓為雲地總管,負責雲地的政事和民事。

    李衍任命,張孝純為平州知府中軍攻破燕京之後,救出了不少原趙宋的官員,像蔡靖、許采、張中孚、張中彥、鄭億年、李正民、畢良史等等數十個北宋時期的高官、將領,這其中也包括張孝純。這些被中軍救出來的官員和將領幾乎全都加入大中,只有極個別的幾個人,不願侍奉大中,選擇成為平民。不過,那極個別的幾個人當中,並不包括張孝純。李衍很欣賞張孝純和王稟堅守太原城,因此召見張孝純覲見。李衍與張孝純談過之後,發現張孝純其人很有才幹,於是這次讓他充當了平州知府,兼管灤州和營州的民事。

    李衍任命,王時雍兼任皇宮監造總管,全權負責燕京皇宮的建設。

    李衍任命,陶宗旺和金大堅為皇宮監造都監,監督燕京皇宮質量和建造進度。

    從李衍對燕雲地區官員的任命上,就不難看出,李衍對燕雲地區的重視程度,可以說,李衍是用一群宰執人員去治理燕雲地區。

    世人也因此看出來了,燕京取代東京成為新的國都已經不可改變。

    的確不可改變。

    很快,李衍就又下了一個命令在全國範圍內高薪招募匠人,去燕雲地區修建皇宮、修建長城、修建城防、修建官員的宅邸。

    隨著李衍的這個命令一下。

    隸屬於工部的十幾萬匠人和他們的家眷最先北上。

    緊接著,當初李衍從中南半島掠奪來的二十萬匠人和他們的家眷也從全國各地開始聚集,然後紛紛北上。

    與此同時,戶部以高薪聘請民間的匠人北上這裡不僅僅有大中各個地區的匠人,甚至是有印度地區、阿拉伯地區、西方國家的匠人應召,簡單點說,只要是大中能觸及到的地區,皆有匠人應召。

    最後,戶部硬是給李衍招募了四十多萬匠人。

    為甚麼會有這麼多匠人應召?

    無它,待遇實在是太好了。

    包吃住,報銷往返路費,三到十倍的工資(按名聲和手藝給),允許他們帶家眷,家眷也供吃供住,也報銷往返路費。

    而且,戶部的人還上門去請那些著名的匠人。

    這麼說吧,沒被戶部的人找上的匠人,都算不上是一流的匠人。

    除了匠人以外,戶部又以三倍的工資招募了五百萬民夫這民夫亦是包吃住,報銷往返路費,允許他們帶家眷,他們的家眷也供吃供住,也報銷往返路費。

    七八十匠人、五百萬民夫!

    李衍這是準備建多大的皇宮?

    動用了這麼多人,李衍想建的皇宮自然不會小,不,準確的說,李衍想建一個規模浩大空前的皇宮!

    其實

    李衍之所以要遷都,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他現在住的這個皇宮,也就是北宋皇宮,實在是太小了,根本住不下他這一大家子。

    宋代皇室所居住的宮城,可能是歷代統一王朝中格局最小的,既不如漢唐長安宮城之恢宏,也不及明清北京皇城之寬闊,甚至站在汴梁的酒樓“豐樂樓”上,就可以俯視宮禁,所以後來官府乾脆禁止市民在豐樂樓的頂層眺望,以免他們“下視禁中”。

    汴梁是從唐代的州城發展起來的,宮城的前身只是節度使的治所,自然不可跟長安、洛陽這樣的故都相比。

    宋立國之後,宋太祖曾按洛陽宮殿的模樣,擴建了汴梁皇城的東北隅,“建隆三年,廣皇城東北隅,命有司畫洛陽宮殿,按圖修之,皇居始壯麗矣”。

    雖然號稱“壯麗”,其實北宋的皇宮,其周長也不過才五里明代北京城的皇城周長為十八里,對比一下,就知道,北宋的皇宮有多小了。

    宋朝的皇帝不想將皇城擴展得更加闊氣、大氣一些嗎?

    檔案是肯定的當然想。

    但如果這麼做,首先必須面臨一個問題:拆遷。

    汴梁城跟宋代之前的城市有點不一樣,以前的城市是權力規劃出來的,顯得工整而呆板,而汴梁則是自發“生長”出來的,顯得雜亂無章,而又生機勃勃。

    這就導致,汴梁宮城之外,都是密密匝匝的民房、商舖。

    因此,不論從哪個方向擴展宮城,都勢必要拆掉一大批民居、商店。

    宋朝的皇帝不是沒有想過要擴建皇城,讓自己住得更舒坦點。

    宋朝的第二任君主趙匡義,就曾下了決心欲廣宮城,甚至下了詔書,提出了建設規劃,讓殿前都指揮使劉延翰等人測繪圖紙。

    不久,圖紙便畫了出來,趙匡義一看,按照那圖紙所建,要拆遷的民居實在是太多了,便讓官員去找拆遷徵地範圍內的居民徵詢意見。

    而那些居民,根本不願意搬走。

    退一步說,就算那些居民願意遷走,朝廷也要付出不菲的代價。

    要知道,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那時的汴梁城可以說是寸土寸金,更何部是皇城邊上的黃金地帶。

    而趙匡義又沒有搞強拆的魄力。

    最終只好作罷。

    到了最愛大興土木、最愛享受的趙佶上台,也想擴建皇宮。

    可到了趙佶這一時期,汴梁的房價就更貴了,以至於趙佶更動不起了。

    萬般無奈之下,趙佶只能擴建相對獨立的延福宮。

    可即便是這樣,北宋的皇宮,也是小得可憐。

    如今,李衍有封號的妃嬪就有兩千多,沒有名號的宮女已經一萬多了,再加上四百多子女以及他們未來的妃嬪、使應,這小小的宋皇宮哪裡夠他住?

    而一旦李衍要擴建這宋皇宮,勢必也要面臨有宋一朝的所有皇帝所面臨的問題。

    宋代宮城之所以格局不夠開闊,更重要的原因在於:宋朝的君主,不管是明君還是昏君,都對拆遷民居的事情頗為顧忌,不敢放開手腳大拆大建。

    為什麼貴為天子都不大敢搞拆遷?

    趙宋的皇帝當然不可能個個都長著菩薩心腸,都會言念赤子,為之惻然。

    他們的這種共識,是經過培育、累積、感染、沉澱,形成為一種無形卻時時可感知的風氣,讓皇帝在展開拆遷圖紙的時候感受到強大的道德壓力,不得不有所節制。

    再者,宋朝的皇帝不敢擴建皇宮,也是因為有宋朝士大夫的阻攔。

    舉個例子:

    宋仁宗繼位時,因為年幼,由章獻太后垂簾聽政。

    天聖八年,玉清昭應宮發生火災,幾乎燒成灰燼。

    章獻太后向大臣哭訴說:“先帝竭力成此宮,一夕延燎幾盡,惟一二小殿存爾。”

    大臣們全都聽出太后的意思,是想重修玉清宮。

    宰相呂夷簡當即反對,說上天的懲戒如此,萬不可重修。

    給事中范雍說得更為激烈:“這玉清宮還不如燒光了。如因其所存,又將葺之,則民不堪命。”

    另一位宰相王曾也反對重建玉清宮。

    章獻太后只能息了念頭,只是將燒剩的兩殿略為修葺。

    直到二十五年後,才增建另兩殿。

    李衍的魄力當然不是北宋那些胸無大志的皇帝可比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李衍要是擴建趙宋的皇宮,也是麻煩重重這麻煩主要體現在,汴梁的一切都已經成了定局,因此,擴建的代價實在是太大了,並且還會觸及到那些豪強的利益。

    而且,不管李衍在不在意,都有趙宋歷任皇帝對比著。

    而燕京就完全不存在這種問題。

    燕京已經被戰火摧殘過無數次了,其燕京的皇城附近原來住得又全都是金朝的達官權貴、大中朝的罪犯,李衍搶他們的住處天經地義,一個子都不用給。

    燕京又沒有甚麼豪強。

    即便真有幾個小豪強,李衍也不用考慮他們的態度。

    所以,在燕京,李衍想建多大的皇宮就能建多大的皇宮。

    那李衍到底想建多大的皇宮?

    答案是: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

    李衍要把自己的皇宮建的規模浩大空前,僅比凌霄殿少半間,李衍要將朱棣都沒能實現的想法實現了。

    朱棣原來也想將他的皇宮建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

    可是後來,因為種種原因,朱棣取巧了他將四個柱子就算一間(也可能是,那時的人,就是那麼算的房間),不過,即使按照這種算法,他建的皇宮也沒有達到他想要的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

    而李衍則準備按照後世的算法,建足了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

    有人可能會問,李衍這麼幹,得花多少錢?不怕別人說他驕奢淫逸?

    花多少錢,說實話,李衍也不知道,總之,指定不會少。

    可李衍不在乎,因為他有錢,非常有錢。

    這些年來,李衍可以說是得了遼、宋、高麗、日本、中南半島、朱羅國的絕大多數財富。

    這些年來,李衍的人在日本發現了大大小小數百個金銀礦,那裡每天產出的金銀,都得用噸來計算。

    李衍掌控的海上國際貿易,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聚寶盆。

    這些財富,再加上李衍弄出來的錢莊,李衍可以說是擁有數之不盡的錢。

    所以,花多少錢來修建自己的皇宮,李衍都花得起,甚至都不需要動用國家的錢。

    至於,怕不怕別人說自己驕奢淫逸?

    秦始皇修建阿房宮的時候怕了嗎?

    劉邦修建未央宮的時候怕了嗎?

    李世民修建大明宮的時候怕了嗎?

    李衍為甚麼要怕?

    而且,李衍這麼大興土木,這麼斥巨資大興土木,還有一個原因。

    那就是,這些年來,飽受戰火洗禮的燕雲地區,人口凋零。

    更為關鍵的是,燕雲地區的漢人太少了,甚至可以說是,燕雲地區根本就沒有多少漢人那裡的漢人,多是漢兒,並非傳統意義上的漢人。

    作為一國都城,尤其是以漢人統治為基礎的都城,這是絕對不行的。

    所以,李衍才大興土木,以經濟手段促使全國各地的精英湧向燕雲地區,充實燕雲地區的人口漢人人口,進而使得燕雲地區成為大中真正的中心。

    ……

    ……

    ps:這是二合一的大章,所以今天就這一章了。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q781009

LV:9 元老

追蹤
  • 868

    主題

  • 47982

    回文

  • 13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