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元明] 萬曆駕到 作者︰青橘白衫 (已完結)

 
q781009 2019-7-29 23:00:01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623 85589
q781009 發表於 2019-7-29 23:07
第二百八十六章 藩王表率

    大明萬曆十五年發生了很多的事情,不過大部分事情都集中在上半年,到了下半年,基本上就消停了下來,事情也變得沒那麼多了。

    事實上朱翊鈞是故意的,因為上半年做的夠多了,下半年才如此的。

    進入九月之後,張維賢從山西回到了京城,和他一起回來的還有一船一船的貨物。全都是從山西拉回來了,全都是毛仿品。

    從毛呢料子到毛線全都有,再到各種各樣的地毯,非常非常的多。

    大同那邊已經攢了一年多的貨物,現在正式開始起運了,各大家族可以說摩拳擦掌,準備大干一場,把銀子全都賺到手。

    交割了差事,張維賢在家休息了三天,這才進宮面聖。

    朱翊鈞見到風塵僕僕的張維賢,示意他免禮,然後才笑著說道:“看起來滄桑了不少,也壯實了不少,不錯,不錯,很好。”

    “托陛下洪福!”張維賢連忙說道。

    朱翊鈞笑著擺了擺手:“行了,別說這些了,和朕說說山西和陝西的事情吧!”

    張維賢連忙將自己在山西和陝西的事情對朱翊鈞講了一遍,事實上陝西和山西基本上已經沒什麼大問題了,一切進展的都很順利。

    倒是張維賢提起了三邊的事情,反而多少有些擔心。

    三邊局勢複雜,有很多投降的蒙古將領,在那邊軍改,難度要大得多。加上面對土蠻青海部,局勢很嚴峻,張維賢多少有些擔心。

    朱翊鈞倒是不怎麼擔心,因為土蠻青海部面對的不光是大明。

    在他們的身後是剛剛崛起的莫臥兒帝國,是突厥化的蒙古人帖木兒的後裔巴布爾在印度建立的封建專制王朝。在帝國的全盛時期,領土幾乎囊括整個南亞次大陸以及阿富汗等地。

    莫臥兒帝國上層建築是***,而基礎則是印度教。

    帖木兒帝國崩潰後,其皇室後裔巴布爾率軍入侵南亞次大陸建立莫臥兒帝國,帝國在其子胡馬雍時期曾一度衰落,現在則是莫臥兒帝國崛起的時候。

    反正朱翊鈞是不想在這個時候去和莫臥兒帝國去剛正面。

    戰損大,補給線長,打下來好處又不多,至於地下土地蘊含是有礦藏之類的說法,現在又不能開採,有什麼用。等上幾十年,自己收拾了北邊東邊在西進也不遲。

    當然了,這些朱翊鈞是不會對張維賢說的。

    青海那邊的蒙古諸位為什麼老實,一來是明軍這個時候還很能打,二來就是因為崛起的莫臥兒帝國,比起大明,莫臥兒帝國更讓他們寢食難安。

    倒是經過張維賢的提醒,朱翊鈞想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不能打,可以做點生意啊!

    要知道莫臥兒帝國的地盤可是不小,半個印度加上中亞的一部分,他們的好東西可不少,和他們貿易好像挺不錯的,可以打通路上絲綢之路。

    想了一想朱翊鈞就打消了這個問題,因為投入太大,收入太小,讓民間自己去弄吧!

    比起海貿和殖民,向西利潤太小了,不過等到以後倒是可以打過去。

    聊完了西北的事情,朱翊鈞便把薊遼改制的事情告訴了張維賢。比起其他的地方,薊遼是一塊非常難啃的骨頭,那裡有土蠻,也有養寇自重的李如松,還有野心勃勃的努爾哈赤。

    根據御馬監傳回來的情報,努爾哈赤已經快要統一建州女真了,最遲也就是明年的事情。

    遼東的大小官員全都對此視而不見,也不知道他們是太喜歡努爾哈赤,還是努爾哈赤演戲演的太好。遼東的局勢正在變得複雜,是時候把手伸過去了。

    “在家休息一個月,然後去薊遼上任吧!”

    “先從薊州開始,穩固好基本盤,然後在圖謀保定,最後定遼東。朕要在薊州建立薊州軍區,你是第一任將軍,好好幹。”

    “軍政分離的事情,朕不是第一次和你說了。”

    “這一次在薊州,你來做這件事情,給天下做一個榜樣,好好幹,別讓朕失望。”說到這裡,朱翊鈞伸手拍了拍張維賢的肩膀。

    張維賢連忙跪倒在了地上:“臣定當盡心竭力,不負陛下重託!”

    “好,起來吧!”朱翊鈞伸手將張維賢給攙扶了起來,隨後笑著說道:“京城到通州的水泥直道修通了,明天你賠朕去看看吧!”

    “是,陛下!”張維賢連忙躬身答道。

    第二天,朱翊鈞去視察了新修建的水泥直道,坐在馬車上,絲毫感覺不到顛簸,這讓朱翊鈞大感滿意。木頭輪子的馬車,即便是加了減震,那也顛簸的厲害。

    現在卻不一樣了,馬車非常的平穩,朱翊鈞撩起車簾,看向道路的兩邊。

    雖然沒有栽種各種樹木,但是朱翊鈞已經讓人去弄了。當然了,不會是後世的觀賞樹木,而是楊樹和柳樹,插上一個樹枝就能活。

    相信過幾年之後,這裡將是一條綠樹如茵的道路,定然美不勝收。

    視察了道路,朱翊鈞回到了宮裡面,宣佈開修北京到天津的道路,同時開修的還要北京到薊州的道路,做準備的則是北京到錦州。

    道路採取了分段承包制,由內務府下屬的路橋司承建,分包給各地的商戶。

    一時之間,途經的府縣全都熱鬧了起來,大戶人家全都開始四處託人,想要承包。只不過他們的速度慢了,這塊肥肉早就被人給盯上了。

    京城的勳貴和勳戚一口就撲了上來,那架勢很瘋狂。

    西北發財的機會他們錯過了,這個機會他們可不想錯過,於是這些路段全都被他們給承包了,然後就是如火如荼的開工了。

    萬曆十五年的秋天,大明的秋收完成了很順利,非常的順利。

    賦稅也全都收了上來,官紳一體納糧徹底平穩了下來,在執行兩三年,基本上就不會出現反覆了。修路也進行的很順利,商貿也發展的很快。

    大明的第一家大型鋼鐵廠已經完成了選址,正在進行籌建,基本過完年就開工了。

    進入冬天之後,朝廷依舊很忙,只不過朱翊鈞基本上就不管他們了,而是在皇宮裡面陪著自己的皇后和妃子,王皇后二胎得男,朱翊鈞更是連續一個多月沒上朝。

    倒是年底的一份奏摺,讓朱翊鈞有些吃驚。

    上這份奏摺的是宗室,是藩王,而這個人是鄭王。說起來鄭王一脈也是挺倒霉的,第一代鄭王朱瞻埈是明仁宗朱高熾庶第二子,明朝第一代鄭王,乃李賢妃所出。

    原本只是安安穩穩的藩王,但是到了嘉靖年間,出事了。

    嘉靖二十九年,時任鄭王的朱厚烷上書勸諫明世宗,希望他不要服用丹藥以求長生,希望他不要過於崇信道教,結果被降為庶人,發宗人府,禁錮在高牆內。

    一直到隆慶元年,穆宗繼位後復爵,加祿四百石。

    這份奏摺就是現在的鄭王朱厚烷上的,內容也很簡單。

    朝廷在開藩禁,鄭王府願為藩王表率,遷鄭王府於北京,至於封地王府,全部上繳國家。只希望皇上在京城給一座安身之處即可,言辭非常的懇切。

    紫禁城文華殿。

    朱翊鈞看著鄭王朱厚烷的奏摺,心中感慨萬千,鄭王一脈,在大明之中,堪稱藩王典範,同時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藩王。

    不貪財,不斂財,一家子對學問非常的有興趣。

    這一點不光體現在朱厚烷的身上,同時也體現在他的兒子身上。朱厚烷的兒子名叫朱載堉,字伯勤,號句曲山人、九峰山人,青年時自號“狂生”、“山陽酒狂仙客”,又稱“端靖世子”。

    在歷史上,他的評價很多,但是卻和他藩王世子身份沒關係,他是明代著名的律學家(有“律聖”之稱)、歷學家、音樂家。

    對音律有著深厚的研究,非常有才華的一個人。

    當然了,這還不是最特殊的,最特殊的是他對王位嗤之以鼻,只恨生在帝王家,應該是對朱載堉最好的形容詞了。

    鄭王朱厚烷去世,作為長子的朱載堉本該繼承王位,他卻七疏讓國,辭爵歸里,潛心著書。在父親被囚禁的漠落坎坷19年的漫長歲月裡,朱載堉拜結賢哲,出入俗理,以追逐日月的精神,專心攻讀音律、歷算,並開拓了邊緣學科的廣闊領域。

    朱載堉越祖規,破故習,注重實踐和實驗,一生刻苦求真,嘔心瀝血,共完成《樂律全書》、《律呂正論》、《律呂質疑辨惑》、《嘉量算經》、《律呂精義》、《律歷融通》、《算學新說》、《瑟譜》等。

    朱載堉的成就震撼世界,中外學者尊崇他為“東方文藝復興式的聖人”。因此,朱載堉和郭沫若一起被列為“世界歷史文化名人”。

    如果不是這份奏摺,朱翊鈞都快把鄭王一脈給忘了,也實在是事情太多了。

    現在鄭王朱厚烷上了這份奏摺,朱翊鈞一下子就想起來了,大明的藩王之中,居然隱藏著這樣一位人才。朱厚烷老了,不堪用了,但是他兒子正值壯年啊!

    這是大明藩王的表率,這樣的人不捧起來,朱翊鈞都覺得對不起自己。
q781009 發表於 2019-7-29 23:07
第二百八十七章 入冬

    萬曆十五年的年末,朱翊鈞下了最後一道聖旨,鄭王朱厚烷進京,欽賜鄭王府,賞店舖十間,田地千頃,銀幣十萬。

    其他的別人看來都不多,但是千頃良田,絕對是大手筆啊!

    朱翊鈞倒是不怎麼在意,千頃良田也沒多少,出產也未見得有多少。反倒是那十間店舖,那才是朱翊鈞的重賞,那可是大明京城CBD的店舖。

    很快就入冬了,雖然事情很多,但是一切都在按照計畫有條不紊的推進。

    順天府的改制也進行的很順利,禮部官員也開始在順天府各地行走,開始在各地進行教育改革。各地的學堂也都快速的建了起來,速度非常的快。

    建造學堂的地皮,朝廷出了,但是建造的花費,基本上都是當地大戶捐助的。

    不說內務府的那些商人很積極,其他的大戶也都很積極,很簡單,那就是為了表現自己。加上大戶有捐建學堂的例子,也倒是不怎麼難。

    老師則是公務員調撥的,一共兩百二十三人。

    有的學堂就只有一個老師,學生多的則是兩個。

    至於教材,朝廷也都印刷了準備了,當然了,這些教材都是要反覆使用的。說白了就是一本教材這屆用完了,留下來給下屆學生。

    不像後世你用完了只能拿回去賣廢品。

    後世的免費教學為什麼不免費書本費,因為投資太大,國家出不起。每一屆都那麼多的書,每一屆用完了全都換新的。

    國家要是免了書本費,那得多少錢往裡面扔啊!

    學堂準備了練字室,就是一個個大方形大木檯子,裡面是細沙,學生在裡面練字,而不是真的在紙上寫。即便是書寫課,也是用水寫,而不是用墨。

    雖然簡陋異常,但是對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能有一個免費求學的機會,已經是邀天之倖了。

    當然了,這麼幹也有富戶看不下去了,本地捐資助學的人士也出來了,多少能夠改變一點。至於免費午餐計畫,米飯大餅加土豆。

    像後世的什麼牛奶肉就不要想了,每個月吃兩次肉,初一十五各一次。

    校車是沒有的,學生基本上要走十里地去上學。比起後世人,一百米也得坐車,這個時代的孩子,七八歲走個十里還是能走的。

    條件很簡陋,但是這是朱翊鈞能夠做到的最好了。

    即便是如此,朱翊鈞在順天府的百姓之中,聲望也是如日中天,聖明不過當今天子的說法已經被人們接受了。外出打工,家裡養雞養鴨養鵝,這是朱翊鈞帶給順天府百姓最大的變化了。

    學生的招募也很快也開始了,明年年初正式開班。

    朱翊鈞讓人準備了不少衣服,全都是粗布麻衣,款式也很差勁,但是這是校服。這也是朱翊鈞為貧困孩子準備的,同時還有貧困助學金。

    各個縣城的縣學也進行了改制,接受從各地公塾考上來的學生。

    至於考不上來的學生,學了一些算學,還識字,他們的前程也不會繼續土裡刨食。哪怕是去當兵,也會比別人當得好。

    單單是順天府教育這一塊,朱翊鈞砸進去一百多萬銀幣。

    年底,公務員考試再一次開考,這一次招募三千人,但是考試難度卻更大了。從全國各地趕來的秀才聚集到了北京城,最後統計的報名人數足足有四萬多人。

    震驚了朱翊鈞,也震驚了大明的官員,這也代表著公務員制度正在被讀書人所接受。

    進入十一月,大明開始下雪了,鄭王一行人進京了。

    七十歲的鄭王朱厚烷被接進了皇宮,面見朱翊鈞。

    看著想要下跪的朱厚烷,朱翊鈞連忙走過去,一把攙扶住了朱厚烷。這位鄭王,從大的輩分排行上,這是朱翊鈞的爺爺輩。

    “傳旨,鄭王以後君前免禮,入宮無需通報,欽賜御輦,入宮不下輦。”

    還沒和鄭王說話,朱翊鈞先傳旨了,站在朱翊鈞身後的張鯨連忙說道:“是,皇爺,奴婢這就讓人去準備!”

    “來人,給鄭王賜坐!”朱翊鈞點了點頭,再一次吩咐道。

    鄭王朱厚烷臉上的表情倒是沒什麼變化,他這輩子經歷的事情太多,早就到了喜怒不形於色的地步了。不過他卻抬頭打量了朱翊鈞,臉上帶著笑容。

    十九年的牢獄生涯,鄭王朱厚烷什麼棱角都磨掉了。

    不過看到朱翊鈞的時候,他還是有些激動,畢竟這位少年天子可是能被天下傳頌為聖明天子的。聲望直追太祖和成祖,中興明君的帽子已經戴上了。

    從他對自己的作為來看,單單是這份氣度,已經比世宗皇帝強很多了。

    “臣謝陛下!”鄭王緩緩的開口說道。

    朱翊鈞點了點頭,隨後笑著說道:“鄭王不必客氣,咱們是血脈宗親,鄭王又是藩王表率,朕想見鄭王之心已久。”

    朱翊鈞和嘉靖不一樣,嘉靖是沒安全感。

    畢竟當年他就是藩王之身繼位,對藩王警惕之心很重。這也是為什麼鄭王只是勸諫他不要篤信長生,就被他圈禁了十九年。

    海瑞大罵嘉靖,最後也不了了之了,關鍵是鄭王的身份。

    不過在朱翊鈞看來,這位鄭王也不是什麼有野心的人,估計是實在看不下去嘉靖皇帝折騰了。真心上奏摺,然後落了那麼一個下場。

    “陛下過譽了!”鄭王笑著搖頭:“老朽殘破之軀,怎當的陛下讚譽。”

    朱翊鈞笑著和鄭王聊了很久,還欽賜了宴席,晚上更是將鄭王留宿在了宮中。這些當然就是做給外人看的,或者是給其他藩王宗室看的。

    第二天,朱翊鈞陪著鄭王一起來到了新建的鄭王府。

    這也是朱翊鈞第一次到西郊這裡來。

    朱翊鈞與鄭王到了地方就下了馬車,朱翊鈞拉著鄭王,笑著往裡面走,並且介紹道:“鄭王你看,那邊就是王府。”

    “隔了一條街,則是朕建立的新市場,鄭王府的十家店舖就在那邊。”

    鄭王倒是對這些不太感興趣,自己一個行將就木之人,又能吃得多花多少。倒是對於平整的水泥地面,鄭王大感興趣:“陛下,這就是水泥直道嗎?”

    “是啊!”朱翊鈞笑著點了點頭:“這就是水泥直道!”

    朱翊鈞詳細的向鄭王介紹了水泥以及水泥直道,順便說了自己已經修了京城到通州的水泥直道,而且即將開修京城到天津和京城到薊州的直道。

    鄭王笑的很開心,不時的點頭:“好,好!”

    “大明列祖列宗開眼了,大明有陛下,臣可以安心下去見大明的歷代先皇了。”鄭王感嘆著說道:“真好,真好!”

    聽著鄭王的話,看著鄭王笑的如同孩童,朱翊鈞感覺心裡面被猛戳了一下。

    這是大明藩王也是一個大明老人樸素的愛國主義,這個國家不應該滑落,這個民族不該滑落。朱翊鈞面容嚴肅說道:“鄭王可以多活幾年,好好看看朕如何塑造一個盛世大明。”

    “我大明必將強盛於世,遠邁漢唐!”

    鄭王看著豪情萬丈的朱翊鈞,笑著說道:“好好,陛下很好,太祖皇帝看到今日陛下,想來也是欣慰的。臣等著看那一天,等著看。”

    一行人來到了新建的鄭王府門口,王府的建造,朱翊鈞可是一點沒縮水。

    雖然材料採用了水泥,但是全都是按照王府的規制建造的。朱翊鈞雖然要開藩禁,但是也要安撫宗藩,不能讓他們覺得被苛責了。

    同時這也是做給天下人看得,朕沒有苛責宗藩。

    在這個時代,族長照顧宗族,這是普世價值。或許民間有欺壓同族的事情出現,但是皇上不可以,一旦皇上欺壓宗藩,絕對會扣上刻薄寡恩的帽子。

    前世的萬曆皇帝就是,他整飭了張居正,後果是不能承受的。

    雖然發動了奪嫡,可是依舊沒人站在他這一邊,大臣們全都看得明白,這位皇帝是不值得效命的。張居正即便被很多人腹誹,很多人痛罵,可是他對你萬曆皇帝,那可是有大功的。

    幼年登基,張居正扶大廈於將傾,挽狂瀾於既倒。

    為改革大明嘔心瀝血,結果張居正落得那樣的下場,為國征戰的戚繼光落得那樣的下場。這也導致了李成梁徹底倒向了軍閥,開始養寇自重。

    文官則開始抱團,組建各自的黨派,開始爭權奪利。

    有人說明亡亡於萬曆,事實上朱翊鈞在某種程度上贊成這句話的。萬曆皇帝干的一些事情,徹底打破了一些規則,使得天下士人和武將都和皇室離心了。

    這也是為什麼天啟皇帝會建有偏鋒用閹黨的原因。

    因為你沒人可用了,劍走偏鋒的天啟皇帝也的確拉攏一批人,拉住齊浙楚黨去打東林黨。畢竟東林黨勢大,齊浙楚黨被打不要不要的,拉住他們,他們才能給自己賣命。

    閹黨與其說是閹黨,不如說是太監和大臣的勾結。

    萬曆年間為什麼沒有閹黨?派去地方的太監也不少,但是都被打死了,還不是因為沒有大臣勾結,因為大家覺得勾結了也沒好處,皇上太過刻薄。

    這一點是最要不得的,所以朱翊鈞雖然殺了很多人,幹了很多事,但是他一直很注意這一點,大肆獎勵張居正,重獎戚繼光,凡是給自己做事的,朱翊鈞從來不吝嗇賞賜。
q781009 發表於 2019-7-29 23:07
第二百八十八章 萬曆十六年

    朱翊鈞把鄭王送到了王府,同時還在王府裡面吃了一頓飯,然後才回到了皇宮裡面。這是朱翊鈞萬曆十五年最後一次出宮了,之後基本上連朝都不上了。

    這裡就出現了一件事情,根本沒人彈劾朱翊鈞不上朝的事情。

    顯然大臣們也不想皇上上朝,實在是皇上太能搞事情了,累了一年了,休息一下也好。這個時候,大家都乖一點,別刺激皇上了。

    放假、封衙,然後過年,開年大朝會,這一切朱翊鈞做了十五年了,也沒什麼可說的。

    轉眼間就到了萬曆十六年的二月,春寒料峭的日子。

    紫禁城,文華殿。

    朱翊鈞看著自己面前的王錫爵,臉上露出了一抹笑容,自己這位大學士可真的是辛苦的很。在山西呆了小一年,終於搞定了晉王一系的藩禁事宜。

    哪個王府先遷,王府產業怎麼贖買,這一切全都做好了之後,王錫爵才回京。

    比起去山西的時候,王錫爵整個人都清瘦了不少。

    倒是鬥志昂揚的樣子讓朱翊鈞很喜歡,山西開藩禁的事情基本上已經成定局了,下一步就是藩王的遷徙了,最先走的就是晉王。

    “愛卿辛苦了!”朱翊鈞將王錫爵攙扶了起來,笑著說道。

    “這都是為臣的本分!”王錫爵連忙躬身道。

    朱翊鈞笑著點了點頭:“為臣的本分,如果天下的官都能記得本份二字,那該多好啊!”說著朱翊鈞又說道:“愛卿很不錯。”

    “藩禁這一塊朕就交給愛卿了,三年的時間,慢慢來!”

    王錫爵連忙躬身道:“是,陛下!”

    等到王錫爵走後,朱翊鈞對身邊的張鯨說道:“準備好了嗎?”

    “回皇爺,準備好了!”張鯨連忙開口說道。

    “那就走吧!”朱翊鈞點了點頭說道。

    今天朱翊鈞是準備出宮的,他要幾個地方看一看,第一個地方就是孵蛋場。自從去年開始,孵蛋場就一直在孵蛋賣,基本上也不怎麼賺錢。

    出了皇宮之後,朱翊鈞的馬車很快就出了城。

    走在水泥直到上,雖然早春的天氣還是有些涼,但是朱翊鈞的心情還是很好。馬車停在孵蛋場的外面,張鯨帶著人去找管事的,朱翊鈞從馬車上走了下來。

    孵蛋場距離京城並不遠,算是在京郊,交通倒是很方便。

    朱翊鈞下車之後,四下看了看,這還是他第一次到孵蛋場來。這裡面積倒是不小,人也不少,不時有人從孵蛋場裡面出入。

    一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子從孵蛋場裡面跑了出來,見到朱翊鈞之後直接就跪了下來。

    “臣李琦參見陛下!”

    朱翊鈞點了點頭,沉聲說道:“起來吧!朕今日到這裡看看,你帶著朕走走看看。”

    “是,陛下!”李琦連忙答應道,他的心都快跳出來了。

    李琦無論如何也沒想到皇上居然會駕臨這裡,小心翼翼的在前面帶路。一邊給朱翊鈞介紹道:“陛下,孵蛋場總共有三個區域。”

    “這邊是孵雞蛋的,那邊是孵鴨蛋的。”

    在李琦的介紹下,朱翊鈞詳細的走遍了孵蛋場,還和孵蛋場的夥計聊了聊,然後才帶著人到了孵蛋場的值班房。

    “自從去年到現在,孵蛋場總共出了多少雛仔了?”

    李琦連忙答道:“回陛下,孵蛋場自從第一批出雛仔到現在,總計出了雞仔兩萬三千六百二十八隻,鴨仔一萬四千六百七十八隻,鵝仔一共八千四百三十二隻。”

    聽了李琦的話,朱翊鈞滿意的點了點頭。

    能夠精準的報出數字,顯然李琦是用心在做的。

    “陛下,之前是因為蛋少,孵蛋場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過了年就不一樣了。第一批賣出去的雛仔,應該就快要開始生蛋了。”

    “這些雛仔開始生蛋,那麼蛋的數量就會大幅度的提升。”

    “臣已經給內務府上了文書,要求擴建孵蛋場,上面已經批覆了,銀子也下來了。這一次臣準備建造一座年孵雞蛋二十萬隻,孵鴨蛋十萬隻,孵鵝蛋八萬隻的孵蛋場。”

    朱翊鈞看了一眼李琦,笑著說道:“不錯,很不錯。”回頭看了一眼張鯨,朱翊鈞笑著說道:“賞,回去給提一品。”

    李琦連忙跪倒謝恩道:“臣謝陛下!”

    離開了孵蛋場,朱翊鈞臉上的表情帶著欣慰,雖然數量與朱翊鈞期待的還是有差距,但是這是一個好的開始不是嗎?

    “回去傳旨內務府,讓他們再開幾處孵蛋場。”

    “朕要孵蛋場遍佈整個北直隸,讓北直隸的百姓都能買得起雛仔。”

    雖然政治改革暫時還不能惠及到整個北直隸,但是孵蛋場卻沒問題了。三個雞蛋換一個雞仔,這能夠讓百姓做很多的事情了。

    養上三五十隻雞,百姓的生活就能過的很好了。

    朱翊鈞的下一站是西郊的全聚德,朱翊鈞原本是想改一個名字的,可是想想還是繼續用這個名字了,算是給自己留了一個念想。

    這個買賣的東家是皇后的娘家王家,這是朱翊鈞交給王家的生意。

    當朱翊鈞來到西郊的時候,正趕上這裡的飯點。

    雖然藩王們還沒入京,但是這邊的購物一條街已經開了。內務府在這裡彙集了很多商品,包括香皂香水等等,事實上內務府已經開始向外擴散自己的工廠了。

    比如香皂作坊,順天府的用工實在是太困難了。

    根本就沒用朱翊鈞引導,資本直接就去找有利於他的地方了。內務府也開始了訂單養豬的模式,就是內務府豬仔,然後回收豬肉。

    朱翊鈞聽說內務府已經建立了一個屠宰場,每天能殺幾百頭豬。

    在這個時代,這個規模就很大了。雖然自己打造的是順天府經濟圈,事實上已經向這個北直隸輻射了。下半年,朱翊鈞就要把改制推向整個北直隸了。

    不過在這之前,朱翊鈞還是有幾件事情要做的。

    “皇爺,二樓的包間準備好了!”張鯨笑著從裡面出來說道。

    朱翊鈞點了點頭,對於張鯨來說,進去要一個包間根本就不費什麼力氣。朱翊鈞在張鯨的引導下上了二樓,進入了佈置很素雅的包間。

    飯菜很快就端了上來,烤鴨烤雞和燒鵝張鯨全都要了一份。

    “這裡真的好多人啊!”朱翊鈞站在二樓的欄杆處,向下望著說道。

    “還不是託了陛下的福!”張鯨笑著說道:“這全聚德打出的可是皇家宮廷秘方的旗號,皇上給的那幾個御廚,那可是貨真價實的御廚啊!”

    在這個時代,皇家的地位自然不言而喻。

    全聚德打出的皇家宮廷秘方,自然是吸引了無數人,加上東西也真的好吃,這家剛剛開業了不到半個月的全聚德,徹底火了起來。

    加上周圍商業街的聚攏效應,這裡自然就更火了。

    要知道這條街上,集中很多在其他地方買不到的商品,但是價格也是非常昂貴的。當然了,大明也不缺有錢人,這裡打造的初衷就是高端消費場所。

    吃完了飯,朱翊鈞帶著張鯨在街上逛了逛,然後才回到皇宮。

    夜幕降臨,朱翊鈞在文華殿的黑板前面,面無表情的看著上面寫著的兩個字:商稅!

    商稅是大明永遠繞不過去的坎,土地兼併是阻止不了的,朱翊鈞也不想阻止。官紳一體納糧推廣了之後,國家能收商稅來,那就是好事情。

    如果在把商稅收上來,那大明的國庫就穩了。

    至於失去土地的百姓,正好轉移到其他行業去,不說其他的,單單是一個孵蛋場,擴大之後,用人七千多。這還不算衍生出來職業,比如收蛋人和賣雞雛的。

    加上這些小商販,那就更多了,修路那邊也需要人,順天府都用工荒了。

    西北那邊也一樣,年前毛仿品在京城大火,勳貴們招人都要招瘋了。基本上北七省到處都有招工人的身影,開出的條件都很好。

    甚至有的商號打出了去西北,給房子,給女人的旗號。

    至於女人的來源,張鯨弟弟張勳的奴隸貿易。

    張勳的奴隸貿易可以說做的是如火如荼,男奴隸全都被送去水泥廠那邊了。那真的是供不應求,來多少要多少。

    有倭奴有東北野人,還有崑崙奴,張勳現在是大明最大的奴隸販子。

    其次就是女奴了,新羅婢最好賣,其實就是朝鮮來的,然後就是倭國的女奴,買的人也大把,朱翊鈞甚至見到了不少南邊的女奴,看著像是越南泰國一代的,女奴最大的需求客戶就是西北。

    那邊搶人都搶瘋了,生產起來都不要命了。

    朱翊鈞在得到這個消息之後,他知道得去找銷路了。

    不說其他的,單單是毛仿品,如果他們繼續這麼擴大規模,三兩年之後,肯定會滯銷的。自己還打算在張家口建立新的貿易基地,毛紡織肯定要大搞特搞的。

    “北方開港已經勢在必行了啊!”朱翊鈞喃喃道。

    “開港,收商稅!”朱翊鈞敲打著黑板:“在整個北方七省發展工商業和養殖業,這就是今年的任務了啊!”

    朱翊鈞鬥志昂揚,他已經準備好了。收拾了心情,朱翊鈞轉身回了寢宮,他需要好好休息,然後在明天去上早朝。
q781009 發表於 2019-7-29 23:07
和大家聊聊

    有人說這段沒有以前有激情了,其實我也知道,這種鋪墊最難寫了,不想前面的鬥爭,開幾條線,然後到地方廝殺,那樣很好弄。可是現在卻不一樣,政策下去之後,需要的時間,改變也需要時間,得慢慢來,我狀態也不太好,這段劇情可能寫的不太好。不過基本上調整快完成了,可以劇透一個大致的劇情,下面朱翊鈞要出走了,離開京城了,你們想去哪裡?

    謝謝大家的支持,謝謝,更新不好的時候,也對我不離不棄,謝謝大家!
q781009 發表於 2019-7-29 23:07
第二百八十九章 準備

    萬曆十六年之後,朱翊鈞已經上過幾次早朝了,只不過基本上都沒什麼大事情。大明和後世也沒什麼不同,小事大會,大事則是小會。

    基本上小會研究過之後,大朝會宣佈一下結果。

    除非是黨派鬥爭,大朝會成為戰場,但是以現在朱翊鈞對朝堂的掌控,基本上不會出現這樣的情況。這一次大朝會卻不一樣,因為真的有大事要說。

    早朝的禮儀都是一樣的,等到朱翊鈞坐上龍椅,大臣們就感覺到事情不同的。

    平日裡的早朝,朱翊鈞基本上都是笑呵呵的,畢竟大明現在除了這邊鬧點水患,那邊鬧點幹旱,其他的問題基本上沒有。

    災害雖然多了,可是大明的國庫底子也厚了。

    算上去年的稅收,大明的戶部的存銀已經達到了三千七百萬兩。放在以前,這絕對是震撼掉所有人下巴的銀錢。

    各地的糧倉存糧也非常多,尤其是在收購餘糧上。

    北方幾省隨著新作物的推廣,雖然有的地方有災害,但是糧食還是迎來一個大豐收。為了穩定糧價,朱翊鈞花費了很大的力氣。

    當然了,這也是為了囤積物資,準備應對即將到來的大戰。

    朝廷上下都知道,自己家的這位少年天子絕對不是老老實實呆著的主。

    這幾年,軍改進行的如火如荼,瓦剌的養馬進行的更是讓人瞠目結舌。單單是去年一年,京營擴充了銃騎兩萬,這個數量都快趕上大明所有的銃騎了。

    加上西北各個軍鎮都在擴充騎兵,皇上的目地不言而喻。

    據說最近武備司研究出了一種新的弓箭,叫什麼復合長弓,整個京營的弓箭手都在換裝。銀子往裡面砸的簡直不計其數,如此備戰,要說皇上不想打仗,那恐怕是個傻子。

    雖然這兩年不喊了,可是大臣們都知道,自家的皇上一直都想學成祖皇帝,追亡逐北。

    甚至學漢武帝封狼居胥,誰都忘不了皇家講武堂的口號,封狼居胥,打到狼居胥山,搶奪冠軍侯的爵位。皇上這兩年不提了,可是軍中那些少年武將,那都嗷嗷叫了。

    尤其是參加了對瓦剌之戰的京營將士,全都憋著去發財。

    一個人頭四十兩,多少人一夜暴富,軍官則一心想著馬上封侯。關鍵是軍隊裡面有榜樣啊!那些西北之戰封爵的人,彷彿小太陽一樣的耀眼。

    這些人在軍中的盔甲都不一樣,那閃亮的護心鏡,那特製的頭盔,每一樣都體現出他們的爵位身份。行走在軍營裡面,對其他沒有爵位的軍官,那仇恨簡直拉的紅果果的。

    在這件事情上沒有哪個官員去觸霉頭,這要是去勸皇上,估計第二天就得回家抱孩子。

    朱翊鈞覺得這還不夠,乾隆打一個大小金川,花費了七千萬兩的軍費。自己可是要打大的,估計每個一億兩的軍費,那都不能夠。

    糧食也得囤積囤積再囤積,打仗就是打錢啊!

    倒是有一件事情讓朱翊鈞哭笑不得,今年收上來的田稅,基本上全都是白銀。據說有的商人寧可花費白銀收糧食,然後讓百姓用白銀交稅。

    為了消耗掉手裡面的白銀,可以說是喪心病狂了。

    士紳和勳貴也一樣,清一色的白銀交稅。

    目光從大臣們的臉上掃過,朱翊鈞開口說道:“商貿日益繁盛,福建月港已經成為了朝廷的海貿重鎮,年前就有大臣上書,要在北方在開一個口岸。”

    “以分擔月港繁忙的海貿,今天討論一下這件事情吧!”

    這個話題拋出來之後,下面的大臣臉色全都嚴肅了起來。

    年前在京城的流言,大家全都知道了,內務府在收海外的貨,何家以白銀買貨,然後賣給內務府換銀幣,再以銀幣去換大家手裡面的白銀。

    一筆買賣,那都是幾十上百萬兩的收益,把大家都眼饞的不行。

    勳貴勳戚和北方的大官紳,沒有一個不想插一手的。

    難度又不大,去港口買貨,然後賣給內務府,只要運過來就行了。一倒手,銀子就賺到手了,這種好事那還不得趕快干啊!

    如果不想換銀幣,還能從內務府換貨物。

    不說其他的,單單是內務府的香皂洗髮露香水,那都好賣的不行。從順天府運出去,那都是大筆的銀子,誰不想賺錢。

    只不過月港是南方官紳的,北方的勳貴和官紳想伸手,基本上不可能。

    在北方開港,這個奏疏一上來,立馬就是得到了北方派系的官員的擁護。甚至是勳貴勳戚也全都奔走呼號,極力贊成。

    財帛動人心啊!

    可是南方的官員就不干了,他們撈錢撈的爽到不行,這要是在北方開了港口,自己這些人怎麼辦?

    原本大家就擔心著銀幣的事情,一個何家就使勁的砸錢買貨,加上出了一大堆內廠的貨物,這對他們的打擊就夠大了。

    現在倒好,朝廷還要在北方開港,這個港口開了,那自己這些人還有活路?

    討論從一開始就充滿了火藥味,一邊贊成,一邊反對。

    西北的官員也是大家贊成,他們的毛仿品最近賣的大火,借由內務府的路子,前幾天走了一批給倭國和朝鮮,利潤頗豐。

    “陛下,臣以為開海乃大事,不得不慎重。”

    “倭寇兇猛,朝廷在北方開港,豈不是吸引倭寇北來?北方乃京師所在,京城動盪,則天下動盪,陛下不可不察,北方開港,當慎重啊!”

    這種說法大臣們嗤之以鼻,簡直就是放屁的話。

    不說京城的三五萬京營,十五萬禁軍,單單是薊州就駐紮著七八萬驕兵悍將。

    還倭寇,倭國就算是傾國而來,估計連山東都出不了就被打回去了。還倭寇襲擾,你讓他來一個我看看,這個論調一出來,立馬就被吊打了。

    站出來的是軍方的人,五軍都督府的劉綎。

    “倭寇若敢來犯,臣願意提大軍五萬,全滅之!”

    這話一出來,軍方這邊都聽不下去了,還提大軍五萬,打瓦剌也才動用了五萬吧?你打個倭寇是提兵五萬,你這是想陞官啊?

    “陛下,臣八萬就夠了!”

    “陛下,臣五萬就行了!”

    “陛下,臣三萬!”

    文官們面面相覷,什麼時候大明的武將這麼有求戰之心了?

    朱翊鈞對於他們站出來還是很滿意的,但是對於他們說的話,根本就當沒聽見。一群就知道胡說八道的殺材,這些傢伙估計也想藉著海貿發家呢!

    這些新晉的軍方貴族,家底薄的很,現在有了賺錢的機會,自然要爭搶一番。

    去傳統勢力雄厚的地方搶,那就沒戲,但是去新開的港口搶,那就有戲。不說做什麼大生意,單單是跟著喝點湯,那就了不得。

    最近勳貴之家聯姻之風大盛,對象基本上都是這些新崛起的年輕將領。

    自己家的子弟不中用沒關係,咱們有辦法,聯姻啊!

    新將領根基不深厚,但是有才能,沒關係,咱們老牌勳貴就看重你的才能,根基咱們有。雙方基本上就是一拍即合,聯姻聯的飛起。

    原本朱翊鈞還沒注意,注意到了朱翊鈞也沒去阻止。

    這事情強力阻止只能使得新晉勳貴之間不合,反正你們愛聯姻,那就聯姻吧。大明的勳貴基本上養到明朝滅亡了,也沒出過造反的事情。

    有了朱翊鈞的默許,這些人的聯姻就更連的飛起了。

    在這種情況出現之後,導致了朝堂上這些新人都敢開口,他們都是朱翊鈞的嫡系,皇家講武堂出來的。現在有了老牌勳貴撐腰,那還有什麼不敢說的。

    至於老牌勳貴,你們說吧,出了事我們保護你們。

    對於這些胡攪蠻纏的傢伙,朱翊鈞一拍桌子,沒好氣的說道:“退下,這裡是朝堂,你們當這裡是什麼地方了,菜市場啊!”

    “在北方開口岸,這件事情就這麼定了,內閣找幾個合適的地方,然後在商議。”

    說完這句話,朱翊鈞一甩袖子:“退朝!”然後大步流星的就向後面走了。

    出了大殿,朱翊鈞臉上憤怒的表情就不見了,今天的早朝本來就是演戲。朱翊鈞也沒指望真的能商量出什麼結果。

    至於口岸的地點,朱翊鈞早就選好了,那就是天津港。

    一來那裡設施完備,地理位優越,二來那裡有大明的第一支皇家水師。三來那裡朱翊鈞有大用,那裡將是朱翊鈞發起朝鮮戰爭的海軍基地。

    水師的第一戰就是從那裡出發,那裡也將是水師的後勤基地。

    回到文華殿,朱翊鈞見到李慎行來了,這才對張鯨說道:“選秀的事情準備的怎麼樣了?”

    “回皇爺,準備的差不多了!”張鯨點了點頭說道。

    “那就開始吧!”朱翊鈞說道:“人選你和李慎行商量著定下來。”

    這一次的選秀基本上都是內務府一系的商人,與其說是給朱翊鈞選美人,不如說朱翊鈞給他們一個身份,同時也是加強對他們的控制。

    收拾一個勳戚可比收拾官紳難度小多了。

    張鯨走了,朱翊鈞看著李慎行,開口說道:“讓你們聯繫李旦,聯繫的怎麼樣了?”

    李旦,這個人是繞不開的點,朱翊鈞很想將這個人給招降了。反正你就是想做海貿,那你就做唄,朕給你當後盾。

    你別說做海貿,做海盜都沒問題,朕支持你。

    英國女皇給海盜受過勳,這種事情朱翊鈞也幹得出來。一旦降服了李旦,朱翊鈞就能直接掐住大明海商的脖子,讓這些人乖乖的聽話。

    大明沒有遠洋能力,海商們也只是向外賣貨。

    誰握有海運權,誰就是老大,這一點朱翊鈞在清楚不過了。

    前幾天海軍那邊的殷正茂給朱翊鈞上了奏摺,要求再一次擴充皇家水師,這一次的擴充目標是五萬人,野心大得很。

    據說皇家造船廠那邊,第一批十艘戰艦已經下水了,試航結束之後,各種武器裝備就開始往上裝了。戰艦列裝以後,大明的皇家水師就開始成型了。

    在這個時候,朱翊鈞準備招降李旦,目地也很簡單。

    你聽話,那就收服你,不聽話,那就剿滅你。

    當然了,在朱翊鈞看來,李旦不聽話的可能性很小。歷史上李旦與的明朝官府的關係就不錯,尤其是在大明吊打了豐臣秀吉之後。

    在何家與李旦搭上線之後,朱翊鈞就把這件事情交給李慎行去辦了。

    “回陛下,臣已經和李旦的使者搭上線了。”李慎行連忙說道:“我們約定了半個月之後見面,臣會把朝廷的意思傳達給李旦。”

    “你應該明白怎麼做吧?”朱翊鈞看著李慎行,目光炯炯的問道。

    李慎行連忙說道:“臣明白,李旦心服王化,請罪於陛下階前!”

    朱翊鈞滿意的點了點頭,這才是他要的,至於朝廷主動詔安,根本不可能。大明的臉不能丟,不服沒關係,打到你服。

    低聲下氣不是大明的氣度,也不是自己的氣度。

    如果真的低聲下氣,反而會讓人瞧不起,這種事不能干。現在朱翊鈞也有這個底氣,至於皇家水師能不能打,朱翊鈞一點都不擔心。

    大明現在的水師沒有那麼弱,也沒有那麼虛。

    搭配上自己的戰艦和火炮,打不贏的可能非常小,即便是小有挫折,那也沒關係。反正大明的水師早晚要走出去,拿李旦練練手也好。

    “那就去辦吧!”朱翊鈞點了點頭,對李慎行說道:“別讓朕失望!”

    “陛下放心,臣一定不會讓陛下失望!”李慎行連忙躬身道。

    看著李慎行的背影,朱翊鈞也不知道李慎行能不能做到,畢竟這個時候的大明還沒和豐臣秀吉開打,萬一李旦狂傲的沒邊,那人家就不投降。

    這個時代,拳頭大才是道理,其他的都是虛的。

    “張鯨,給皇家造船廠的宋應昌傳旨,擴大皇家造船廠的規模,年底之前,朕要看到皇家造船廠的規模翻三倍。”

    朱翊鈞語氣嚴肅的說道。

    什麼百艘戰艦的西班牙無敵艦隊,什麼日不落帝國的無敵海軍,朱翊鈞要打造的是千艘戰艦起步的大明皇家水師。

    以大明的體量和實力,養得起!
q781009 發表於 2019-7-29 23:07
第二百九十章 忙碌

    作為李旦的使者,李賀在大明的日子過得還是不錯的,尤其是搭上了何家的線之後,李賀受到了叔叔李旦的表揚,地位越發的穩固了。

    當然了,糟心的事情也有,比如現在的內務府邀約。

    雖然不知道內務府邀請自己幹什麼,可是李賀卻知道,自己沒辦法拒絕。

    內務府誕生之初,在意的人並不多,這個在揚州鹽政改革中登上舞台的衙門,這些年的發展可以說震驚了所有人。

    從西北的毛紡織到食鹽鋼鐵,再到各種各樣的珍惜物品,無論是在江南還是在北方,內務府儼然已經是一個龐然大物了。

    如果說全天下的商人都要仰仗內務府的鼻息有點誇張,可是基本上也差不多了。

    在大明經商,沒人能夠無視內務府,遍佈長江黃河的航運商號,囊括了大明內河八成的航運業務。各地的商品發賣,沒有內務府根本就行不通。

    加上內務府可以調動的銀錢力量,使得內務府絕對成為了大明商業的主導。

    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是李旦也不敢無視內務府的存在。現在內務府邀約,李賀一點都不敢耽擱,一邊派人給自己的叔叔送信,一邊準備去見李慎行。

    自己的這位本家,在大明商界的地位可是一時無兩。

    見面地點定在了南京,李賀雖然不太敢去,可是捏著鼻子也得去。到了南京之後,李賀不得不感嘆,大明的南京更繁華了。

    自從內務府調動全國的商業開始,南京就成了南北的中轉站了。

    商業的繁華,自然帶動了城市的發展,李賀再一次到南京,還是被震撼的夠嗆。

    夜幕降臨,李賀坐著馬車來到了南京內務府衙門。這是一家不怎起眼的衙門,門口也不高,還顯得有些破舊,可是沒人敢小瞧這個地方。

    在衙役的引領下,李賀進入了內務府衙門。

    會客廳裡面,一種清瘦的中年人正微笑的看著自己,李旦知道這個應該就是李慎行了。連忙躬身道:“在下李賀,見過李大人!”

    李慎行點了點頭,笑著說道:“坐下說吧!”

    等到李賀坐下,李慎行緩緩的開口說道:“本官對你早有耳聞,聽說你是李旦的侄子?”

    李賀心中一突突,臉上卻帶著笑容說道:“回李大人,正是家叔!”

    點了點頭,李慎行放下手中的茶杯,然後開口說道:“這就好,本官有一件事情想和你說一說,朝廷計畫在北方開口岸的事情,想必你也聽說了吧?”

    “回李大人,小人聽說了!”李賀連忙說道。

    李慎行繼續說道:“朝廷想要對北方的口岸進行大建,缺一個海貿的合作對象,本官就向朝廷保舉了李旦,所以本官想邀請李旦加入內務府。”

    聽了李慎行的話,李賀頓時一愣,邀請叔叔加入內務府?

    “內務府海外商貿的管事,官職和本官相同。”李慎行又補充了一句。

    說白了,什麼內務府海貿貿易管事,朱翊鈞想做的就是組建大明的遠洋貿易公司。形勢基本上類似東印度公司,採用入股制度。

    內務府和李旦是大股東,加上朝廷的其他勳貴勳戚為小股東。

    至於這個海外遠洋貿易公司幹什麼的,基本上就和東印度公司差不多了。殖民貿易是主流,怎麼幹,朱翊鈞覺得不用自己教。

    只要自己給了強而有力的支持,這些人必然會幹出朱翊鈞想要的事情來。

    這也是為什麼朱翊鈞要詔安李旦的原因,他有經驗,有船隊,可以大大的縮小朱翊鈞探索這方面的時間。至於李旦會不會聽話,朱翊鈞一點都不擔心。

    一旦自己打垮了倭國,在倭國駐軍之後,李旦就成了無本之木,他想不聽話都不行。

    李賀被李慎行說的有些發懵了,內務府居然要招降自己的叔叔,雖然說的是邀請,但是意思一樣,就是要招降,這個李賀就不能不考慮了。

    關鍵是朝廷在這方面的信譽可不怎麼樣。

    當年汪直號稱五峰船主,地位比起自己叔叔也差不多了,被朝廷詔安之後落得什麼下場,還不是被人給殺了,死的不明不白的。

    “茲事體大,小的不敢擅專,需要去信給家叔。”李賀連忙說道。

    李慎行點了點頭:“也好,那你就回去寫信吧!告訴李旦,本官在這裡等著他來相會。”說完李慎行就端起了茶杯,一副端茶送客的架勢。

    李賀也知道,李慎行找自己來,不過是為了讓自己跑腿送信,肯定是不會和自己多說什麼。站起身子對著李慎行躬身行禮,然後開口道:“那小的就告退了!”

    李慎行笑著點了點頭,一點也沒有起身相送的意思。

    以李慎行現在的身份,能讓他起身相送的人可是不多了。等到李賀走了,李慎行站起身子伸了一個懶腰,準備出去逛一逛。

    李慎行也很久沒到南京了,這段時間他一直都在西北,現在到了南京,需要好好出去逛一逛。

    紫禁城,文華殿。

    朱翊鈞翻看著手中的奏摺,看了幾份之後,有些煩躁的扔到了桌子上。

    自從順天府普及教育以來,各地的奏摺就全都上來了。大明的文官,對於教育那真的是非常積極,因為這是刷聲望的好機會。

    各地的官員全都是請建公塾的,數量很多。

    朝中也有不少官員贊成建立公塾,甚至有人還覺得應該向各地招募學子充作公塾老師。公務員都行,沒道理其他的仕子不行啊!

    公塾老師有品級,雖然是九品,但是可以陞遷。

    這對很多的底層讀書人吸引力很大,比起公務員,教書育人名聲好聽的多,也體面,關鍵是一樣陞遷,自然引得無數人趨之若鶩。

    朱翊鈞知道的很清楚,前世教師能夠轉干的時候,教師可是很吃香的。

    在前世大火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之中有一個漢大幫,這個幫派就是以老師和學生為勾結的政治腐敗團體。這種事情在大明要來的更普遍,也更合理。

    這個時代推崇老師,同時也推崇座師和開蒙恩師,同窗同年也是非常重要的政治資源和政治盟友。這一點在大明都是公開的,大家也都覺得合理。

    想了想,朱翊鈞覺得自己是時候成立師範學堂了。

    有了公塾,培養老師也就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了。可以把各地地方召開公塾的事情壓一壓,強壓是不行的,這裡理由相對好一些。

    同時也能夠在吸納一批社會上閒散的讀書人。

    在大明,社會上閒散的讀書人絕對是一個不安定的因素。比起社會上閒散的讀書人,地痞流氓之流根本就上不得檯面。

    社會上閒散的讀書人減少了,不安定因素也少了不少。

    “張鯨!”朱翊鈞喊了一聲張鯨,然後開口說道:“傳旨給內閣,百官奏摺皆言應該推廣公塾,朕以為師者傳道授業解惑,當為公塾尋覓良師。”

    “朕準備在京師建立一所師範學堂,專司培養公塾老師,讓內閣拿一個章程出來。”

    事實上朱翊鈞也不想什麼事情都和官職掛鉤,可是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這裡面的弊端朱翊鈞也知道,那就是冗官。

    冗官會大大的增加朝廷的負擔,可是朱翊鈞也想不到好辦法。

    這個時代人們只對當官感興趣,對於其他的事情興趣不大。別說現在的大明,即便是後世的天朝,哪一次公務員考試不是人山人海。

    就連有編制的掃大街的,那也是一大堆人去,何況是這個時代的大明。

    無論什麼職位,一旦和官位掛上了鉤,那絕對能讓人趨之若鶩。朱翊鈞都能想像,一旦師範學堂開始招生,必然會掀起比公務員考試更大的熱潮。

    到時候說不定還會產生鄙視鏈,考師範學堂的看不起考公務員學堂的。

    如果將來自己在開一個技工學堂,那就是考師範學堂的看不起考公務員學堂的,考公務員學堂的看不起考技工學堂的。

    不過這種事情朱翊鈞也沒辦法,除了儘可能的提高待遇之外,根本沒辦法消除。

    別說在這個時代,在後世這種鄙視鏈也是一堆堆的。

    “是,皇爺!”

    張鯨當然不知道朱翊鈞在想什麼,他只是知道皇爺要見師範學堂,這件事情與他的關係不大,張鯨也就不怎麼關心。

    朱翊鈞吩咐完張鯨,轉身就向著後面走了,夜深了,他也該休息了。

    隨著朱翊鈞的這道聖旨,消息很快就傳了出去。沒有出乎朱翊鈞的預料,消息傳出去之後,瞬間就得到了百官和學子的讚譽。

    朱翊鈞接下來的日子主要盯著的事情除了師範學堂,還有就是匠戶改制。

    去年的時候,朱翊鈞把這件事情交給了工部尚書梁夢龍。梁夢龍建議從軍中開始改革,給予軍中匠人更高的地位。

    朱翊鈞也同意了梁夢龍的想法,自從那個之後,梁夢龍就一直在忙這件事情。

    時至今日,梁夢龍終於拿出了完善的方案,這一次來找朱翊鈞就是為了匯報的。

    紫禁城,文華殿。

    朱翊鈞看著走進來的梁夢龍,微微一笑,擺手示意他免禮,笑著說道:“愛卿辛苦了!來人,給梁愛卿賜坐!”

    “臣謝陛下!”梁夢龍趕忙躬身道。

    等到梁夢龍坐下,朱翊鈞這才開口說道:“愛卿今日進宮來,可是來和朕說軍中軍匠改革的事情的?”

    “回陛下,確實如此!”梁夢龍點了點頭說道:“經過這段時間的瞭解和實行,臣心裡面有了一些不成熟的想法,還請陛下提點。”

    朱翊鈞看了一眼梁夢龍,嘆了一口氣,這些大臣越來越會說話了。

    難道自己是喜歡被拍馬屁的皇帝?怎麼自己手底下的大臣全都往這個方向發展了?不過梁夢龍這話自己也不能說什麼。

    點了點頭,朱翊鈞說道:“愛卿但講無妨,咱們君臣相商。”

    “是,陛下!”梁夢龍點了點頭說道:“軍中的軍匠聽說開放匠籍之後,大部分都不願意在軍中繼續任職,即便是給錢也是如此。”

    聽了梁夢龍這話,朱翊鈞的表情頓時就嚴肅了起來。

    實在是軍中太苦了,加上軍匠在軍中也實在是沒地位。至於給錢,軍匠出去賺的未必比朝廷給的少,與後世一樣,有技術的人到哪裡都能賺到錢。

    軍中的這些匠人,那手藝都沒的說,很多都有祖傳秘方。

    這些人一旦流失了,想在培養都困難,朱翊鈞怎麼可能放他們走。朱翊鈞看向梁夢龍,開口說道:“那愛卿以為該如何行事?”

    “回陛下,軍中匠戶開放匠籍已經是勢在必行了。”

    “陛下英明睿智,改軍戶製為募兵制,軍中廢除軍戶,軍戶無不感恩戴德。軍戶既然已經廢除了,那麼匠戶理當開放匠籍。”

    “只不過匠戶久在軍中,思鄉之心深重,加上以前軍中壓迫過甚,軍匠也想找一些輕巧的活計。加之那些開放戶籍的軍戶都能賺很多錢,匠戶也就想著離開軍中去賺大錢。”

    朱翊鈞聽著梁夢龍的話,一點都沒覺得厭煩,反而覺得梁夢龍這個人可以大用。

    辦事踏實,凡是有果必有因,梁夢龍這樣詳實的查清楚事情的原因,這是值得鼓勵的。雖然花費了一些時間,但是做好準備可以事半功倍,反之則事倍功半。

    “那愛卿的意思是?”朱翊鈞看著梁夢龍,開口問道。

    “回陛下,臣以為,既然給錢無法留住人,不妨從其他的地方下手。”梁夢龍緩緩的開口說道:“臣以為應該從兩個方向下手。”

    “首先是軍匠本人,提高軍匠在軍中的地位為第一要務。”

    “既然解除了匠籍,那麼就應該給軍匠一個身份,要麼和士卒一樣,要麼就是僱傭的匠人,但是臣以為此二種皆不是上策。”

    朱翊鈞看著梁夢龍,這一次朱翊鈞也不說話了,等著梁夢龍自己開口。

    “臣以為與士卒一樣,軍匠的地位依舊不會高,畢竟軍中崇尚勇武,至於僱傭就更不穩妥了,那樣會讓軍中離心離德,人心散了,事情就不好辦了。”
q781009 發表於 2019-7-29 23:07
第二百九十一章 稅律

    對於梁夢龍的說法,朱翊鈞是贊同的,這個時代的官本位思想比起後世可是要嚴重多了。後世雖然有很多人熱衷於當官,但是也不是所有人,只是比例大一些罷了。

    可是在大明,普世價值裡面,除了當官就沒辦法出息人了。

    “所以臣以為,當給予軍中大將一個身份,一個官員的身份。”梁夢龍說了半天,最後拋出了自己的想法:“臣以為這件事情交給工部來做在合適不過了。”

    “一來工部掌管營造,這是工部分內的事情。”

    “二來工部以工匠為官,反對的聲音不會那麼大。”

    朱翊鈞看著梁夢龍,他終於知道梁夢龍前面為什麼要說那麼多的理由了,顯然就是為了最後的說法在做鋪墊,好讓自己同意由工部來做這件事情。

    在六部之中,工部一直都不是那麼受待見的衙門。

    一旦軍中大將有了工部的官員身份,那麼工部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把手伸到軍中去了,這樣一來對於工部來說,絕對是權力上的擴張。

    隨著禮部開始建立公塾,禮部的權勢大漲,顯然工部這是有想法了。

    不過朱翊鈞詫異的倒並不是這個,為自己的部門爭奪更多的權力,這不光是這個時代特有的事物,在任何一個時代都是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朱翊鈞詫異的是軍匠為官的提議,即便是工部的官,估計也會引起很大的波瀾。

    顯然梁夢龍不會不知道這一點,那麼梁夢龍為什麼會提出這個建議呢?朱翊鈞想一想也就明白了,正所謂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自己一直以來的政策,崇漢儒,尊百工,雖然現在只是一個口號,可是下面的人已經看出苗頭了。梁夢龍這是在順著自己的意思做事,希望有所表現。

    朱翊鈞心裡面感嘆不已,自己終於也得到了這種待遇了。

    登基十五年了,親政五年了,這還是朱翊鈞第一次感受到這種待遇。自己這邊還什麼都沒說,也沒表態,下面的人就把事情做出來了。

    “愛卿的提議很好!”朱翊鈞點了點頭說道。

    這個時候自然要給梁夢龍鼓勵,這算是崇漢儒重百工的具體政策。朱翊鈞自然是要支持,也要用梁夢龍樹立一個榜樣。

    “愛卿可有具體的辦法?”朱翊鈞看著梁夢龍,開口問道。

    “回陛下,臣有!”梁夢龍連忙說道。

    梁夢龍沒有絲毫的猶豫,心中大喜,自己果然賭對了。沉吟了片刻,梁夢龍開口說道:“臣以為當在工部成立百工司。”

    “專司工匠冊籍,為朝廷徵調和培訓工匠。”

    “同時掌管全國工匠的考核,對工匠進行品級核定。”

    “根據不同的品級進行錄取,同時給予不同品級工匠不同的待遇。工匠品級與官員等級相同,與待遇掛鉤,可是適當的比文官低一些。”

    “比如見官面跪,子女可入皇家學堂或者師範學堂讀書,犯案需要撤掉品級方可用刑等等。”

    朱翊鈞看著梁夢龍,心裡面忍不住讚歎,古人的智慧當真是不可小覷,一旦思路打開了,什麼辦法都來了,這不就是後世的待遇嗎?

    廖原對這一點可是記憶的很深刻的,因為這個政策在後世可是正經的大行其道過一段時間。

    無論是國企還是學校,又或者醫院,全都是有待遇的,基本上也都是和公務員等同的。比如正科級待遇,正處級待遇,與梁夢龍的說法有異曲同工之妙啊!

    在軍中甚至有文藝軍銜,唱歌的少將大家也不是沒見過。

    朱翊鈞不禁想難道後世也曾經面臨和自己一樣的困境?不管後世情況如何,梁夢龍的提議在大明絕對可行,能夠大大提高工匠的地位。

    當然了,對於頂層的士紳和讀書人來說,還是不入流。

    可是對於普通百姓來說,這就很好了,有品級的官員,你還想怎麼樣?隨著時間的推移,大家也會慢慢接受這件事情。

    等到工匠貢獻大,或者品級高了,可以入皇家科學院。

    到時候自己可以加一個皇家科學院院士的頭銜,享受內閣大學士的待遇。這也算是給工匠為官的官員一個最高的理想,可以大大的刺激大明的百工。

    當然了,這可能要很久,但是這不失為一條好辦法和道路。

    軍中的那些軍匠對這些肯定感興趣,雖然出去賺的多一些,可是有官當,何必去給人打工?在這個時代,這種想法絕對主流。

    “臣準備在軍中先試行工匠品級制度。”梁夢龍沉聲說道:“在有了經驗之後,可以推廣到全國。”

    聽完梁夢龍的話,朱翊鈞半晌沒開口,只是看著梁夢龍。過了很久,朱翊鈞點頭說道:“既然愛卿有想法,那就按照愛卿說的做吧!”

    “這件事情就交給愛卿了,愛卿不要讓朕失望。”

    梁夢龍聽到朱翊鈞這話,連忙夠躬身道:“陛下放心,臣一定不會讓陛下失望!”

    等到梁夢龍走了,朱翊鈞笑了,這件事情解決掉了,真的是去了自己的一塊心病。至於梁夢龍能不能做到,朱翊鈞一點都不擔心。

    實在是梁夢龍過往的履歷太過驚豔了。

    自從做官開始,梁夢龍干的就是事實官,從地方一步一步升上來的。梁夢龍干的第一件出名的事情就是治理黃河,嘉靖年間黃河決口。

    梁夢龍為河南副使,總領河務。其在治河過程中,“考箕誨鍾,與卒同力,晝不敢廬,夜枕幘席衣而處河上”。

    又適逢大暑,瘟疫流行,梁夢龍便拿出自己的俸祿為得病的百姓買藥,“飲諸役徒,活數萬人”。

    在治理黃河的過程之中,梁夢龍不但把河水治理好了,同時還穩定了地方,救災頗有成效。因為夏天鬧出了瘟疫,梁夢龍又控制了瘟疫的流行。

    在治理黃河的過程之中,梁夢龍入了朝廷的眼,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一個能幹事的官員。

    第二件事情就是巡撫山東之時,當時的山東是以“催科重急,農失其業,探丸四起”,可以說距離民變也就是一步之遙了。

    梁夢龍臨危受命,不但穩固了山東,還使得山東快速的恢復了生產,也就是在山東巡撫的任上,梁夢龍在山東試行了海運。

    這是一個非常有遠見的官員,而且是一個能夠腳踏實地的官員。

    遼東饑荒,居民無以謀生,數千人跨海至登、萊,他們在這裡生產、生活,但也不可避免地與當地人產生了矛盾,並步步激化,形成禍患。

    朝廷為此更換了數個巡撫,但都未能平定。梁夢龍任職後,不顧危險,奮然乘船海上,親自考察,在瞭解實情的基礎上提出解決矛盾的招安三策、八事,通過其一系列措施,緩和了兩地人民之間的矛盾,社會秩序逐漸穩定。

    看梁夢龍過去幹的這些事情就知道了,這是一個能吏。

    一個能幹事情,能夠腳踏實地的官員。

    歷史上萬曆皇帝為了反對張居正,配合張四維排除異己,像梁夢龍這樣的能力全都被開革回家了。這也是為什麼大明的形勢急轉而下的原因,朝廷上下都是阿諛奉承爭權奪利之輩。

    指望著這些人能做好事情,那就有鬼了。

    朱翊鈞對於梁夢龍是抱有很大的期待的,如果這一次的事情辦好了,梁夢龍一個內閣大學士是跑不掉了。入閣之後,朱翊鈞也會給與他加加擔子。

    工部成立工匠司的消息自然是瞞不住的,有心人很快就得到了消息。

    朝廷要以工匠為官,賜予工匠品級的事情,自然也是引起了軒然大波。可是上書的人卻沒有多少,民間大喊禮崩樂壞的腐儒雖然有,但是基本上沒人搭理他們。

    顯然崇漢儒重百工的思想開始展現實力了,或者說朝廷中樞的控制能力大大的增強了。

    讓誰都沒想到,工部百工司的郎中居然是李贄。

    這個倡導新儒學的文人,大家都快把他給忘了。誰也沒想到他會以這樣的方式從新出現在大家的視野裡面,這就讓很多人開始琢磨著,這是何意呢?

    這個當然是朱翊鈞的安排,李贄入主百工司,主持工匠改革。

    新儒學雖然被崇古派打倒了,但是那是朱翊鈞不得已的妥協手段。現階段,崇古學派更容易被大明接受,也更容易推廣。

    相比起來,新儒學就顯得要刺眼的多。

    可是朱翊鈞是不會放棄新儒學的,因為新儒學有很多地方是可以讓朱翊鈞隨意塗抹的。在朱翊鈞看來,崇古學派只是過渡,只是文藝復興。

    在文藝復興之後,一定會衍生出很多新的學問,而在這些新的學問裡面,需要一門能夠任憑朱翊鈞塗抹的學問,這門學問那就是李贄的學說。

    思想之戰,朱翊鈞以向官僚集團妥協的手段,並且拿到了階段性的勝利,但是這不是朱翊鈞想要的最終結果,他需要更多新的思想。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等到申時行他們下去了,大明就需要新人了。

    讓李贄去百工司,也正好傳播他的思想,要知道李贄的思想在底層百姓中間可是非常有市場的。崇古學派自上而下,而李贄的新儒學就是自下而上。

    人民群眾的力量是偉大的,朱翊鈞需要把這股力量握在手裡面。

    事情開始推進,朱翊鈞心情也好了不少,他已經準備開始進行下一步的事情了。工匠改革的事情交給梁夢龍,自己需要盯著的就是商稅了。

    紫禁城,文華殿。

    戶部尚書曾省吾,稅務司王用汲,兩個人躬身站在那裡。

    稅務司雖然是歸戶部統屬,但是誰都知道稅務司是皇上親自握在手裡面的衙門,誰碰皇上就和誰急,曾省吾這段時間也深切的體會到了這一點。

    按理說,六部尚書還入了閣,在自己的衙門還是說一不二。

    可是戶部就不是這樣,因為戶部有個稅務司。稅務司的王用汲加的是戶部侍郎的職銜,加上文華殿大學士的職銜,權力很大。

    戶部也是唯一一個一個衙門兩個大學士的衙門。

    這一次皇上把自己和王用汲一起叫來,為的是什麼,曾省吾不知道,但是他知道肯定不是小事情。

    朱翊鈞從後面走了出來,見到兩個人要行禮,擺了擺手說道:“免禮吧!”

    等到兩個人站定,朱翊鈞吩咐道:“賜坐!”

    這兩個人全都是朱翊鈞的心腹之臣,所以朱翊鈞也不像營造什麼氣氛,加上這一次談論的事情已經夠嚴肅了,如果氣氛在搞的很嚴肅,那就沒法談了。

    等到兩個人坐定,朱翊鈞才開口說道:“朝廷在修大明律的事情,兩位愛卿都知道吧?”

    自從去年通過了大明律的修訂決策,這件事情一直都在進行。只不過不想引起一些不必要的麻煩,這個事情一直都進行的很低調。

    朱翊鈞抽掉了六部的人手,加上內廠的人手,全都在秘密修訂。

    到現在為止,保密工作做得很好,一點消息都沒有走漏。經過將近十個月的修訂,大明律的第一項修訂基本上完成了,完成的這部分就是稅律。

    從新制定了稅法,開篇第一句就是“繳稅是大明每一個大明臣民應盡的責任和義務”。

    從土地稅到商稅再到工業稅,全都制定了起來,內廠的人手保證整個制定的過程沒有脫離朱翊鈞的指導思想。雖然還有很多地方不完善,但是也要等到實際工作中去修訂了。

    第一版的大明稅法,已經修訂完成了,朱翊鈞也準備好拿出來了。

    兩個人沒想到皇上居然會問這件事情,這件事情雖然對外是秘密,可是對於王用汲和曾省吾來說算不上什麼秘密,朝廷秘密修訂大明律的事情,他們是知道的。

    雖然外面很多人覺得朝廷沒消息了,可能就那麼過去了,可是曾省吾和王用汲卻知道,修訂大明律的工作一直在做,而且在有條不紊的進行著。

    “臣知道。”兩個人對視了一眼,一起開口說道。

    朱翊鈞點了點頭:“朕今日想和兩位愛卿說的就和這件事情有關係,大明律修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有一部分修訂完成了。”
q781009 發表於 2019-7-29 23:07
第二百九十二章 大明稅務糾察司

    身為戶部尚書和稅務司掌事官,兩個人瞬間就明悟了。皇上說修訂完這個,十有八九就是稅法了,刑法也找不到他們這裡來。

    朱翊鈞也沒廢話,直接開口說道:“那就是稅律!”

    聽到朱翊鈞這話,兩個人也沒詫異,靜靜的聽著。

    “在這不稅律裡面,對稅務進行了詳細的劃分,從土地稅到商稅再到工業稅,全都包含在了裡面。根據不同的情況,確定了不同的徵收標準。”

    “朝廷將土地分為三個種類,分別是農業用地、商業用地和工業用地。”

    朱翊鈞大概介紹了一下稅律,這裡面的東西太多,也不是一句話兩句話能說的清楚的。這一次的重點也不是放在土地稅上,主要就是確定了按照土地收稅。

    免除了人頭稅等等雜稅,對於種地的百姓來說,只需要按照土地來繳納土地稅。

    稅率採取是十稅一,在這個時代,這已經是很輕的稅了。

    從這一點上就能看出來,三十稅一的商稅是多麼的喪心病狂,即便是三十稅一,很多人還不想交稅,這些人是多麼的喪心病狂。

    廢除苛捐雜稅,統一收取土地稅,能夠為朝廷省去很多麻煩。

    商業稅上面主要分為兩個稅種,一個是營業稅,一個是交易稅。營業稅很簡單,針對的就是各大城市的各個店舖。

    收稅的方式自然不可能是按照營業額去去收取,這個時代根本做不到,而是按照店舖面積進行收取。

    當然了,不同的行業稅律是不一樣的,對於賭場妓院等等高消費娛樂場所,採取的是階梯稅制。規模小的,十稅一,規模大的最高可到十稅四。

    敲這些人的錢,朱翊鈞一點心理壓力都沒有。

    交易稅則是針對大規模的貨物交易,這部分賦稅由買賣單位來繳納。比如毛仿品出廠的時候就會被要求繳納交易稅。

    買家需要持納稅單去提貨,否則不能提貨。

    在貨物的運輸之中,嚴查稅單,對於沒有繳納稅務的物品,一律以走私論處。根據走私物品的不同,採取不同的懲罰方式。

    對於生產單位的稅則是工業稅,大體上就是這些稅種了。

    曾省吾一直都在仔細的聽著,可是臉上的表情卻有些糾結。如此收稅的方法,估計會被喊橫徵暴斂了,可是看皇上的態度,想勸說又不知道怎麼開口。

    王用汲倒是無所謂,反而還一副躍躍欲試的模樣。

    看著兩個人,朱翊鈞繼續笑著說道:“當然了,朕也不是不體恤百姓,朝廷將會廢除一切關津之稅,以方便天下商賈。”

    “同時朝廷會成立新的巡城御史衙門,嚴查地痞流氓以及官府勒索。”

    “亂七八糟的分利全都廢除,百姓只需要繳納朝廷的稅就行了,除了朕,大明的百姓不用向任何人繳稅,朕當護佑朕的臣民。”

    聽到朱翊鈞這麼說,曾省吾頓時鬆了一口氣。

    如果是這樣,那還好一些,相比較起來,說不定以前比現在繳納的還要多。

    “土地稅在全國頒行,交易稅和工業稅也在全國頒行,至於營業稅,朕想先在順天府推廣,這件事情王愛卿要用心。”

    朱翊鈞看著王用汲,囑咐道:“別讓朕失望。”

    倒不是朱翊鈞不想在全國推廣,而是力有不逮,巡城御史制度推廣不下去,貿然的推廣營業稅,難度太大了,很容易出亂子。

    地方上勒索橫行,在沒有清理掉這些積弊之前,直接開徵營業稅,那是會出事情的。

    在這些稅裡面,土地稅的難度是最小的,在經過官紳一體納糧之後,土地稅改革反而會讓無數人鬆一口氣。不用交亂七八糟的,只按照土地交稅就行了。

    交易稅和工業稅徵收起來,工業稅難度不會太大,畢竟你的工廠在那裡,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這個稅是不好逃掉的。

    反而是交易稅,貨物販賣本身就是賺錢的大買賣,南北販賣貨物的商人本身根基就得足夠深厚,想收他們的錢難度不小。

    當然了,朱翊鈞也不是沒給他們好處,廢除了關津之稅。

    關津之稅是這個時代地方財政的一大塊收入,比如城門稅就是其中比較典型的一種。當然了,這錢和朱翊鈞沒什麼關係,也沒人給他。

    地方官橫徵暴斂刮地皮,城門稅就是他們下手的好地方。

    商賈深受其中的苦楚,這一點應該會讓很多人叫好。

    剩下的不聽話的,不懂得領會自己好意的,也好辦,直接收拾了也就是了。有內務府的配合,朱翊鈞覺得交易稅這邊還是大有可為的。

    首先內務府要納稅,想和內務府合作的商人也就得納稅。

    以內務府現在的體量,大明五成以上的商業行為都是內務府主導的,不與內務府牽扯的商人很少,尤其是南來北往販賣貨物的這些人。

    畢竟現在大明的內河航運握在內務府的手裡面。

    內務府可不是剛開始的那幾條運鹽船了,經過這幾年的發展,內務府的聲勢可是一時無兩。整個大明的航運基本上都握在內務府的手裡面,是大明最大的航運公司。

    至於後世大名鼎鼎的鹽幫和漕幫,現在還沒影子。當年張士誠就是一個私鹽販子,大明歷代皇帝對私鹽販子都沒有好感,打擊的很厲害。

    加上鹽引制度,使得鹽被大戶人家和勳貴握在手裡面,與其說是販私鹽不如說是走私食鹽。加上朱翊鈞狠狠的殺了一批,鹽幫基本上銷聲匿跡了。

    即便是有,也是小規模的,上不了檯面了。

    至於漕幫,現在根本就沒成型,漕幫正式成型於清朝雍正年間,大明沒有漕幫,現在又被內務府收編了,以後估計也不會再有漕幫了。

    由於內務府按時發放酬勞,給的工錢也高,航運那邊現在已經成了很多百姓找工作的首選了。

    有了前面的這些鋪墊,其他的稅收難度都不是很大,反而是營業稅難度怕是不小。凡是經營店舖的人,那都是各地大戶。

    收這些人的稅,難度不小,加上地方官府的搗亂,難度就更大了。

    朱翊鈞可不會天真的認為地方官會老實的配合,他們冷眼旁觀朱翊鈞都要謝謝他們了。稅務司拿走了土地稅,地方官損失慘重。

    廢除了關津之稅,收入又少了一大塊,如果份例錢也沒了,官員們收入就快被砍的差不多了。地方官要是高興那就怪了,搗亂都是正常的。

    “現在順天府推廣營業稅,然後是整個北直隸,年底之前推廣到整個北七省。”

    朱翊鈞看著王用汲:“愛卿能做到嗎?”

    “陛下放心,臣一定能做到!”王用汲連忙說道。

    朱翊鈞點了點頭,開口說道:“很好,好好做,別讓朕失望!”

    曾省吾和王用汲走了,朱翊鈞看了一眼張鯨,開口問道:“李彪來了嗎?”

    “回皇爺,李大人已經來了!”張鯨連忙說道。

    “讓他進來吧!”朱翊鈞緩緩的開口說道。

    時間不長李彪就從外面走了進來,直接跪倒在地上說道:“臣李彪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翊鈞擺了擺手:“起來吧!”等到李彪站起來,朱翊鈞開口說道:“朕讓你整飭錦衣衛,進行的怎麼樣了?現在的錦衣衛可堪用了?”

    自從去年開始,朱翊鈞就讓李彪整飭錦衣衛,現在終於到了他們派上用場的時候了。

    巡城御史雖然大家都聽說過,可是巡城御史只是京城才有,這一次要推廣到地方,還是為了配合收稅的,地方上自然不會配合。

    這樣一來就需要一個熟悉地方環境,並且不願意得罪人,願意為朝廷做事的人出現。

    這些人自然就是錦衣衛了,朱翊鈞都想好了,直接將錦衣衛併入巡城御使衙門。各地錦衣衛掌事官,轉入巡城御史衙門。

    從都察院派出御使到地方為副手,以錦衣衛掌事官為巡城御史。

    辦事以錦衣衛為首,而朝廷派出去的御使則是以監管為主,這樣一來可以相互監視,不怕出現什麼亂七八糟的事情。

    以錦衣衛和都察院的恩怨,倒也不擔心他們同流合污。

    當然了,這個衙門不能冠以巡城御史的名字,巡城御使的權力太大了。在京城或許沒什麼,但是到了地方,很容易把地方官員的權力給搶了。

    這個是要不得的。

    這個新衙門的主要作用是查走私,朱翊鈞直接把他定位成了查稅的人。

    新衙門的名字,朱翊鈞也已經想好了,大明稅務糾察司。有了內廠和東廠之後,錦衣衛其實顯得有些雞肋的,現在改成稅務糾察就很合適了。

    對地方足夠瞭解,同時不怕得罪人,錦衣衛的人幹著活正合適。

    只不過想到大名鼎鼎的錦衣衛就要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裡面,朱翊鈞還真的覺得有些怪怪的。不過朱翊鈞也知道,這是沒辦法的事情。

    這裡面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廢除錦衣衛為自己刷一波聲望。

    自己搞的事情有點多,聲望有點低,雖然很多人喊自己中興之君,但是還是有很多不好的傳言,藉著這一次的機會,正好刷一波聲望。

    對於皇上要自己做什麼,李彪是不知道的,可是他知道皇上這麼問,必然是要用錦衣衛了。李彪連忙躬身道:“臣已經完成了對錦衣衛的整飭,可以一用了。”

    朱翊鈞點了點頭,隨後開口說道:“朕準備廢除錦衣衛。”

    聽到這話,李彪身子一晃,不敢置信的抬起頭看向朱翊鈞。

    自己費盡力氣整飭了錦衣衛,正是摩拳擦掌大干一番的時候,皇上居然要廢除錦衣衛,李彪有些不敢置信,皇上,是你說錯了還是我聽錯了?

    “你沒聽錯!”朱翊鈞淡淡的說道:“朕的確要廢除錦衣衛。”

    “朕準備建立一個大明稅務糾察司,置於戶部,朕準備以錦衣衛充任,各地錦衣衛掌事官轉為司丞,同時以都察院御使充任副丞。”

    “愛卿入戶部,官職為戶部侍郎,掌糾察司事。”

    李彪一聽這話,這才松了一口氣,不過心裡面還是不太好受。

    這個大明稅務糾察司聽起來權力不小,可是比起錦衣衛差遠了。自己從內廠到錦衣衛,原本還準備大干一場的,可是現在卻被調到戶部去了。

    事實上朱翊鈞知道,李彪肯定是小看了這個稅務稽查司了,或許公佈出去之後,大家都會小看這個稅務稽查司,認為以一個稅務稽查司換錦衣衛是合算的。

    這也是朱翊鈞想讓人有的錯覺,但是朱翊鈞對稅務稽查司的定位卻是非常高的。

    在後世,美國有幾個政府部門是非常有名的,像什麼FBI和CIA之類的,但是還有一個同樣強勢的部門,他的名字叫做美國國稅局。

    朱翊鈞對大明稅務稽查司的定位就是美國的國稅局情報部門。

    想要一支高效的稅務稽查部隊,錦衣衛是最合適的人選了。他們人數夠多,有經驗,而且大部分都是干情報工作的。

    加上本身的派系標籤,以及與文官格格不入的出身,使得稅務稽查司能夠保持很大的獨立性。雖然不是什麼都管,但是卻更加的專一了。

    像錦衣衛東廠這樣的機構,以後肯定是要削權的。

    情報部門要有,國家級別的執法機構也要有,但是絕對不是以錦衣衛或者東廠的形式存在。它們的存在雖然是皇帝意志的體現,但是也是對律法的破壞。

    自己既然要推大明律,要推法制,那就要拿掉一些不該有的東西。

    至於皇權的保證,以東廠和錦衣衛是無法保證的,閹黨一時爽,但是損害也是很深的,情報部門,更隱蔽的內廠是更好的選擇。

    東廠可以成為表面上的皇帝私人執法機構,而錦衣衛去查稅吧!

    雖然心裡面不情願,可是李彪出身內廠,皇上讓做什麼自己就做什麼,這是李彪的宗旨。聽了朱翊鈞的安排,連忙跪地道:“臣領旨謝恩!”

    朱翊鈞滿意的點了點頭,然後開口說道:“朕知道你在內務府的成績,算學很好,努努力,你或許會成為內廠出身的戶部尚書,別讓朕失望。”
q781009 發表於 2019-7-29 23:07
第二百九十三章 錦衣憲兵

    李彪連忙跪倒在地,躬身道:“是,陛下,臣遵旨!”

    “陛下,錦衣衛的暗樁密探如何處置?”李彪略微有些遲疑的問道。

    錦衣衛一直以來的強大的地方就在於暗樁和密探,很多暗樁那都是埋了幾十年了,父死子繼,平日裡在當地生活,只有動用他們的時候,他們才會暴露身份。

    這些人有的甚至是洪武年間第一批暗樁的後人。

    一旦錦衣衛成了大明稅務糾察司,這些暗樁和密探難道也要帶過去?要知道這些暗樁和密探可不光是埋在民間的。

    各地的公侯府邸,宗室藩王,文武大臣,這些人才是錦衣衛暗樁潛藏的對象。

    東廠雖然勢大,可是很多時候東廠只是皇上的刀子,是皇上用來對付文官的。錦衣衛卻不一樣,它更像是皇上伸到地方的軍事機構。

    這個問題朱翊鈞也有些遲疑,說白了他也有些捨不得。

    如果真的就這樣廢了錦衣衛,他有些不甘心,可是錦衣衛如果像現在這樣繼續按照舊有的方式使用錦衣衛,朱翊鈞則是有些遲疑。

    非要給錦衣衛進行定位的話,朱翊鈞想到了一個後世臭名昭著的兵種,它的名字叫憲兵。

    雖然憲兵有著糾察軍紀的職權,但是大部分的時候,憲兵則是地方維穩。職責也很簡單,那就是在佔領區進行維穩。

    說它臭名昭著,那是因為憲兵最有名氣的二戰時期的日本和德國。

    現在大明雖然談不上四海承平,可是也差不多,把錦衣衛定位為憲兵,是不是合適?朱翊鈞一直琢磨,自己是不是要這麼定位錦衣衛。

    “或許可以嘗試一下!”朱翊鈞想了想,嘆了一口氣,他也不知道自己這麼做對不對。

    如果是御馬監是軍事諜報機構,那麼錦衣衛的確可以定位為憲兵。一方面他們是天子親軍,是皇帝最親近的軍隊。

    另外一方面,大明的地方軍隊要進行募兵制度改革,****也的確是一個問題。

    御馬監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一旦成立了憲兵部隊,大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支能夠調查****問題的衙門。

    “希望我沒做錯吧!”朱翊鈞看著李彪,咬著牙下了這個決心。

    要知道憲兵是有它的積極作用的,原本憲兵也不是一個貶義詞。後世共和國也有憲兵,只不過德國人和日本人把憲兵的名聲徹底弄臭了。

    如果真的向外打,大明也的確需要一直地方維穩部隊,錦衣衛或許可以嘗試一下?

    朱翊鈞看向了李彪,開口說道:“朕問你,你可願意留在錦衣衛?”

    李彪一愣,他沒想到皇上居然會這麼問,隨即便面露驚喜,連忙說道:“回陛下,臣願意留在錦衣衛!”

    作為內廠出身的官員,李彪更願意待在錦衣衛,而不是去戶部。錦衣衛什麼權勢,自己在錦衣衛是說一不二的老大,去了戶部自己是什麼?

    朱翊鈞點了點頭:“既然如此,那就把錦衣衛一分為二吧!”

    “一部分人去稅務糾察司,一部人繼續留在錦衣衛。”

    “不過錦衣衛的職權要改一改了,朕將賦予錦衣衛監察軍隊的職權,也就是探查軍中貪腐以及橫行欺壓地方的權力。”

    “當然了,探查反賊,維穩地方的事情也可以繼續做。”

    李彪頓時大喜,這可真是峰迴路轉,錦衣衛不但不削權,反而還拿到了新的權力。李彪連忙跪地道:“陛下放心,臣一定盡心竭力,不負陛下所托。”

    點了點頭,朱翊鈞繼續說道:“拆分錦衣衛,將能打能戰的全都留下,朕會掉一些京營的能戰之兵充入錦衣衛,補齊錦衣衛的編制。”

    事實上錦衣衛現在被削的已經很厲害了,不少衙門都別裁撤了,人數也不滿。

    按照正常的編制,錦衣衛是一個衛,也就是應該有五個千戶所,下轄五千人。但是錦衣衛卻不一樣,有足足十四個千戶所。

    每一個省都有一個千戶所,如果滿員的話,那就是每個省都有一千人。

    事實上錦衣衛之所以出名,是因為他是皇上唯一能夠調動的親軍部隊。在大明成立之初,朱元璋設立了親軍十二衛,全都是皇帝的親信武裝。

    在永樂年間,朱棣再一次擴充了親軍部隊。增加了十個衛所,使得親軍擴充到了二十二個衛所,這二十二個衛所,總計十一萬人,全都是皇帝的親軍,也就是皇帝的私人武裝。

    到了宣德年間,再一次擴充了四衛,也就是大名鼎鼎的騰翔四衛,使得親軍的數量達到了二十六個,皇權也達到了鼎盛。

    他們裝備精良,皆是百戰之兵,是皇帝震懾天下的保證。

    事情的轉折點發正在土木堡之戰,皇帝親軍二十六衛並未出征,仍留守北京的部隊,全部被徵召起來,在兵部侍郎于謙的統一指揮下投入北京保衛戰。

    此後,除錦衣衛,與騰驤左衛、騰驤右衛、武驤左衛、武驤右衛之外,親軍二十六衛的其餘各衛已混同於京營普通部隊,雖然名目未改,但已改為由兵部管理,不再是皇帝親自指揮的禁衛軍。

    在行政、人事、薪餉等方面受制於文官,日見衰敗,在明朝中後期已沒有什麼戰鬥力,也鮮有提及。

    上十二衛,僅剩錦衣衛繼續由皇帝親自指揮。另有宣德八年增設的親軍騰驤左衛、騰驤右衛、武驤左衛、武驤右衛,合稱四衛營,受宮內御馬監太監指揮。

    于謙雖然保衛京城,可是他也是文官,在削皇上權力的時候,可以說是不遺餘力。

    英宗被囚禁,代宗被群臣推上了君位,而代宗能夠登上君位,全賴文官,這也使得他過分的依賴文管,給了文官削減皇權的機會,或者說削減武將全力的機會。

    這也是為什麼英宗寵信太監,導致土木堡大敗,軍方或者說勳貴依舊支持他復辟的原因。文官削權削的太狠,勳貴也是被逼急了。

    英宗復辟,殺了于謙,不是英宗忘恩負義,或者報復于謙,他不那麼幹不行。

    這是支持他復辟的人集體訴求,同時想要拿回自己的權力,不殺于謙是不行的。於是于謙就死了,而且死的很慘。

    即便是如此,皇上也僅僅拿回來騰翔四衛和錦衣衛。

    結果就是皇上只能以太監和錦衣衛來維護自己的權力,然後文官瘋狂攻擊錦衣衛和太監,極盡抹黑之能事,說白了就是君權與臣權的爭奪。

    縱觀整個封建王朝的歷史,君權與臣權的爭奪就沒有停下過。

    前期的代表是君權與相權之爭,等到大明廢除了丞相,直接演變成了文官集團和君權象徵。嘉靖年間的爭端就是其中的代表,大禮議之爭就是君權和文官權力的爭奪。

    嘉靖皇帝開始還親自下場,後來直接物色了一個打手,那就是嚴嵩。顯然嚴嵩這個打手還是合格的,直接將以楊廷和、毛澄的文官集團給打趴下了。

    只不過那也只是一時的,在嘉靖皇帝之後,先有徐階後有高拱,然後出了一個張居正。

    臣權再一次大漲,壓得皇權喘不過氣,萬曆皇帝掙紮了一輩子,最終還是以失敗告終。一直到天啟皇帝,他終於掙扎出來鬆了一口氣,不過用的還是閹黨。

    魏忠賢這個走狗也是合格的,拳打腳踢把東林黨壓下去了。

    縱觀整個明史,整個國家就是在這種權力爭奪之中不斷的消耗的。宋代文官徹底壓過了武將,與士大夫共天下,皇帝權力也被壓縮到了極限,然後文臣之間開始自己斗,一樣斗的亂七八糟的。

    自從朱翊鈞登基以來,任用親信武將掌管京營,自己賺錢,以內庫的銀子擴充了騰翔四衛。到現在,親軍又恢復了二十四衛的舊觀,足足十萬人的親軍部隊。

    文臣掐皇上的脖子,很大一塊就是因為財權。

    國庫沒錢,想擴軍,沒錢,皇上你自己想辦法。

    朱翊鈞成功繞開了這一點,沒事,朕自己出錢。這才是朱翊鈞能夠取得今日這樣地位的重要原因。現在既然要把手伸向地方軍政,那麼錦衣衛的擴充就勢在必行。

    看著李彪,朱翊鈞繼續開口說道:“錦衣衛十四個衛所,力量有些單薄了,增加一些吧!增加到二十個,南北兩京多派些人。”

    “是,陛下,臣遵旨!”李彪頓時大喜,連忙躬身道。

    朱翊鈞點了點頭:“稅務糾察司那邊朕會找人和你接洽,不過要先等幾天,朕要找一個合適的人選來掌稅務糾察司事。”

    “是,陛下!”李彪連忙答應道。

    在這這件事情上,李彪就不準備說什麼了,今日面聖,李彪經歷的大起大落,不過好在結果是圓滿的,這讓李彪很滿意。

    朱翊鈞擺了擺手,示意李彪退下去。

    等到李彪走了,朱翊鈞嘆了一口氣,估計又會掀起一番腥風血雨了。李彪明顯不是老實辦事的主,估計錦衣衛拆分完成之後,他就會有大動作。

    各個地方的世襲軍官,怕是要有麻煩了,估計不少勳貴都會被牽扯其中。

    “收拾一批也好!”朱翊鈞淡淡的說道。

    反倒是擴充錦衣衛朱翊鈞不怎麼在意,自己現在有錢,錦衣衛也不過擴充六個衛所,三萬人而已,算不上什麼大事情。

    “去慈寧宮。”朱翊鈞看了一眼張鯨,開口吩咐道。

    巡視京城都察院衙門。

    海瑞正坐在大廳裡面喝茶,在他的身邊則是徐文長。自從去年被皇上安排了去寫《皇明英烈傳》,徐文長很久沒有這麼清閒過了。

    原本應該年前就完結的,但是有了海瑞搗亂,拖慢了進度。

    雖然徐文長知道海瑞對太祖皇帝很推崇,可是徐文長從來沒想過海瑞對太祖皇帝這麼推崇。聽說自己要寫《皇明英烈傳》,非要幫著參謀,但是卻總想著夾帶私貨。

    要不是他搗亂,自己早就寫完了,看了一眼喝茶的海瑞,徐文長依舊怨氣為消。

    “宮裡傳話了,你準備怎麼辦啊?”徐文產看著海瑞,緩緩的開口說道。

    “什麼怎麼辦?”海瑞看著徐文長,語氣淡漠的說道:“該怎麼辦就怎麼辦,咱們是干什麼的?我已經讓人去叫方明來了。”

    對於方明這個人,說實話徐文長不怎麼看得上。

    說他是酷吏,他還不是,但是總是透著一股狠辣。當初在稅務司的時候,方明就因為不畏權貴而出名,一副玩命的架勢。

    文官不畏權貴是為民請命,而方明玩命看起來更想陞官,總之就是格格不入。

    倒是海瑞對方明很欣賞,自從方明升任五城兵馬司的提督之後,海瑞對方明非常的倚重。宮裡面傳話要配合稅務司的行動,海瑞第一時間就把方明給叫來了。

    一身輕甲的方明壓著刀走進了大堂,見到海瑞和徐文長抱拳道:“見過兩位大人!”

    海瑞點了點頭,笑著說道:“坐!”等到方明坐下了,海瑞這才開口繼續說道:“宮裡面傳話來了,要動手了,你們五城兵馬提督衙門不會誤事吧?”

    雖然之前也管過,可是主要是以清理人事為主。

    想要一批如臂使指的手下,無論是對海瑞徐文長還是對方明來說,難度都很大。在京城為官,本來就是大不易,現在要干的又是得罪的人事情,很多人是不願意幹的。

    “海大人放心,絕對沒問題!”方明笑著說道。

    這麼久了,如果連自己手下都調教不好,方明覺得自己就別幹這個五城兵馬提督了,乾脆還是回內廠做自己的稅役算了。

    海瑞點了點頭:“如此甚好,明天就開始吧!”

    “下官早就等著這一天了!”方明大笑著說道。

    看著方明大笑著離去,徐文長看了一眼海瑞:“難道就任由他由著性子去做?不會出什麼事情吧?萬一事情鬧大了,怕是有麻煩啊!”

    喝了一口茶,海瑞嘖嘖的說道:“這陛下賜予的茶葉就是好。”

    “鬧大?我現在還擔心鬧不大,鬧吧!鬧大越大越好,聽說水泥廠那邊每天都死人,奴隸都跟不上了,送點犯人過去也好。”
q781009 發表於 2019-7-29 23:07
第二百九十四章 行動 上

    徐文長看了一眼海瑞,無奈的搖了搖頭,在一起這麼久了,徐文長對海瑞還是非常瞭解的。對於大明百姓,海瑞絕對當的愛民如子四個字。

    那真的是推食食之,解衣衣之,自己的俸祿,皇上的賞賜,全都被他給了窮苦百姓了。

    同時對於為富不仁作惡多端的勳貴富戶,那是真的沒好感,下起手來一點都不手軟。當年高拱把海瑞派去收拾徐階,海瑞真的是不管不顧,下手狠辣。

    人命什麼的,在海瑞眼裡沒那麼重要,死也就死了,尤其是對於一些亂七八糟的人。

    這一點徐文長也沒想過勸說海瑞,海瑞現在就是一個老瘋子,年紀大了,黃土埋脖子了,根本就是無所顧忌。海瑞也沒後人,即便有後人,估計海瑞也顧不得那麼多。

    方明離開了五城都御史衙門,整個人都精神了不少,終於到了自己大展身手的機會了。

    五城兵馬司提督衙們。

    方明邁著大步走進衙門,對身後的傳兵說道:“聚將!”

    隨著方明這一句話,五城兵馬司的五位指揮使全都彙集到了五城兵馬司提督衙門。對於發明這位新任五城兵馬司提督,五位指揮使原本是不放在眼裡面的。

    可是這大半年以來,方明將三位指揮使弄得罷官了,其中還有一個被充軍發配,一點不講情面,同時出手也異常的狠辣。

    告狀什麼的就不要想了,五城兵馬司提督的位子,方明坐的很穩固。

    直屬上司是巡城都御史衙門,那位海瑞人送綽號海閻王,到他那裡去告狀,基本上沒戲。找五軍都督府的大臣們,那就更沒戲。

    五軍都督府那邊沒人想得罪方明,他們不是下面的人。

    方明的來歷他們在清楚不過了,那是皇上的心腹。這幾年皇上夾帶裡面的人出來的不少,那能打的也是不少,一個個都是心狠手辣,毫無顧忌。

    皇上也是真的為他們撐腰,他們有事了你可以搞一下,什麼事情沒有你去找他的麻煩,你是生怕皇上的刀不鋒利是吧?

    加上他的上司是海瑞,海閻王就更不好惹了,被他盯上,下場不會太好。

    再說五城兵馬司是什麼衙門?雖然名義上為負責京師巡捕盜賊,疏理街道溝渠及囚犯、火禁等事的衙門,但是五城兵馬司那是兵馬司。

    說白了那就是軍隊,一支在京城的軍隊,你想插手?

    換做以前沒問題,文官經常這麼幹,可是當今天是什麼人?兵權是你誰都能覬覦的?今天露出苗頭,估計第二天就有人上門了,誰傻了才會朝五城兵馬司伸手。

    這樣一來,方明徹底在五城兵馬司站穩了腳跟,真正的成為了五城兵馬司提督,而不是有名無實。

    召集了五位指揮使,方明對著身後的人使了一個眼色,那人點了點頭然後就向外面走了出去。從外面把門關上,還能聽到他的話音。

    “百步之外放崗哨,沒人提督大人的手諭,任何人不得靠近,違者格殺勿論。”

    聽到這話,屋子裡面的五個人都是神情一肅。

    這裡原本就是五城兵馬提督衙門,戒備森嚴,乃是商議大事情的地方,在這種地方還要如此戒嚴,可見這一次說的不是小事情了。

    方明的目光在五個人的臉上掃過,緩緩的開口說道:“今日召集你們來,是因為接下來五城兵馬司要做一件大事情。”

    “這件大事情就是嚴打,整個京城的大規模嚴打。”

    方明一邊說著,一邊雙手朝上抱拳說道:“這是宮裡面的意思,重要性我就不多說了,一句話,幹好的陞官發財,幹不好的充軍遼東。”

    “這一次的主要嚴打目標,大街上的混子,小偷小摸,以及京城的各個幫派,還有就是各個犯罪團夥,什麼拐賣兒童,逼良為娼,全都在嚴打之列。”

    “無論牽扯到誰,無論是誰的人,全都打掉。”

    “手上有人命的,全都拉出去砍了,有重罪的,全都送到水泥廠去搗石頭。另外就是嚴查吃拿卡要,在京城各個大街出告示。”

    “凡是買東西不給錢的,吃白食的,無論牽扯到哪個衙門,一律嚴懲不貸。”

    “告訴你們下面的商戶,不要怕,來告狀,凡是查清的,一律治罪。賭坊青樓暗娼,全都給本官查一遍,凡是逼良為娼四下買賣人口的,一律嚴懲不貸。”

    五人聽得是身子直髮麻,方明說的這些,沒有一個好查的。

    京城的幫派、賭場妓院,哪一個身後不站著京城的大佬,勳貴勳戚朝中官員,沒有一個好惹的啊!這要是動起手來,這動靜也太大了。

    “這件事情辦得好,咱們加官進爵,辦不好那就有錦衣衛和東廠來辦,後果你們知道。”

    “順便說一句,錦衣衛和東廠在後面盯著,你們要是誰幹不好,有人抓你們。不過你們五個人倒是不錯,屁股下面倒是干淨。”

    “雖然也有做生意的,但是卻沒有沾染亂七八糟的東西。”

    五個人聽得額頭直冒冷汗,自己這還什麼都不知道,這就被查了一個底掉了?

    方明站起身子開口說道:“我希望你們明白事情的嚴重性,不要自誤,管好自己的手腳。明天開始,先對各大幫派對手。”

    五個人連忙站起身子,躬身道:“是,大人!”

    五個人算是看明白了,這一次是非幹不可了,躲是躲不過去了。鬼知道東廠和錦衣衛會在哪裡盯著自己這些人,要是真的被錦衣衛和東廠抓到了把柄,那就完了。

    心裡面也暗自慶幸,幸虧自己沒做什麼亂七八糟的事情,否則自己現在就不再這裡了。

    “那就好,回去給安排,明日本都會在五城巡視,希望你們別讓本都失望。”方明點了點頭:“今天晚上誰要是走漏了風聲,你們就好自為之吧!”

    “卑職等不敢!”五個人連忙大聲的說道。

    “去吧!”方明點了點頭,然後開口吩咐道。

    這一夜的北京城與往常一樣,可是在五城兵馬司卻在醞釀著一個大風暴,一場席捲全城的大風暴。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q781009

LV:9 元老

追蹤
  • 868

    主題

  • 47982

    回文

  • 13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