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圖》全解並歸序(修定版 多圖)

news 發表於 2007-12-13 20:40:57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364 76558
news 發表於 2007-12-22 22:09
2. 解讖

  【天馬當空】:指「泥馬渡江」的靈異故事,諷刺趙構自我標榜。

  諷刺的筆法,在12象預言后晉「兒皇帝」石敬瑭時也用過。趙構賣國自辱的行徑不亞于石敬瑭,《推背圖》這樣譏諷他并不奇怪。
  【否極見泰】:「否」:64卦中的兇壞之卦。「泰」:64卦中的吉祥之卦。

  本句與成語否極泰來意義一致,指倒霉到了極點就開始見好運了。

  趙宋王朝和趙構本人的命運都是「否極見泰」。

  北宋滅亡,王室都被金國掠走,漏網的趙構,延續了趙宋王朝。

  趙構1127年建南宋后,一直向金國搖尾乞憐,以為金國放他一馬。他逃到揚州后茍安淫樂,1129年二月,兀朮派兵奔襲揚州,趙構驚逃,因驚嚇過度,從此無能生育。三月的苗劉之亂,趙構被迫讓位于自己的幼子,兩月后亂平。九月,兀朮南侵,史稱搜山檢海,趙構一路逃竄,在海上逃了4個月不敢登岸。1130年兀朮北撤,被韓世忠、岳飛殺得大敗[1],從此再不敢渡江。趙構才開始「否極見泰」。

  【鳳鳳淼淼】

辨析:「鳳鳳」

  有一個版本作「 fanfan.gif 」(音:飯),大多數版本作「鳳鳳」(簡體「鳳鳳」)。《康熙字典》注:「引古讖記:鳳鳳」。因為有名的傳世古讖只有《推背圖》,故很可能本句為「鳳鳳」。

  若原文是「鳳鳳」,似指岳飛。「飛」繁體為「飛」,形如雙飛之鳥;岳飛字鵬舉,鵬是傳說中的「百鳥之首」——展翅九萬里;鳳也是百鳥之王,似以此暗喻。

  「淼淼」:水勢盛大,對應頌中的「禍水汪洋」。

  「鳳鳳淼淼」:似指南宋以岳飛為代表的抗金派和以秦檜為代表的投降派的斗爭,岳飛遭禍水,進一步喻指岳飛被投降派所害。

  【木冓大賴】:南宋高宗趙構是個「大賴」子。

  「木冓」:「構」字。「冓」:音够,宫室深密处。

※ 趙構「大賴」的三個表現:

第一,國恥、家恥不雪,投降稱臣,賣國割地。

  上一象注解已經說過,北宋亡國,趙構父兄、皇室、宗室盡被北掠,金國竭盡所能羞辱趙構,趙構的家室成了「洗衣院」的重點。傳說其母韋妃曾一天接客105人;趙構妻邢妃被俘時已孕,路上被強迫騎馬,「墮馬損胎」,又被奸淫,在「洗衣院」被凌辱12年后死去;趙構妾田氏、姜氏都被凌辱致死;趙構5個幼女,最小的失蹤,三、四女死于途中,長女、次女自幼進了洗衣院。更可憤的是,金太宗命人「編造穢書,污蔑韋后、邢后」,寫出她們的妓院生活,廣播于中原及南方。

  喪國之仇不共戴天,辱君之恨不共日月。在崇尚忠義的時代,仁人志士都象岳飛一樣盼著「直搗黃龍」、「還我河山」,誓死不忘洗雪大恥。

  而趙構一味向金國搖尾乞憐,向金國自稱康王不敢稱帝。岳飛北伐時,趙構就只讓他打偽齊,不得進犯金國。金國1140年撕毀和約南侵,屢敗于岳家軍,倉皇逃回東京(北宋故都,今開封)。岳飛進軍朱仙鎮(開封西南),趙構派人「日行四百余里」,先后12道金牌調岳飛回師。1141年兀朮再犯中原,趙構再降十多道御札詔岳飛赴前線,金軍聞岳飛而退。兀朮向趙構示意議和,趙構立刻召回了岳飛、韓世忠、張浚[2],罷了他們的兵權,全力向金國乞和。

第二,虛迎欽宗回國,殺罷忠良保帝位

  趙構數次向金國乞和的談判中,屢屢提出索要欽宗、邢后(趙構母),以及徽宗的棺槨。可是,要回欽宗只不過是不得不提的政治辭令而已,就象趙構說他「愿同越勾踐」等等巧語一樣,刁買人心的。他兩度貶李綱,殺歐陽澈、太學生陳東,都是遏制抗金迎帝歸宋的行為。

  1141年兀朮被岳飛殺得聞風喪膽,慨歎「撼山易,撼岳家軍難」之時,向趙構提出除掉岳飛和岳家軍。趙構立刻授意秦檜,秦檜構陷、搜羅、編造罪證無果,以「莫須有」之名殺了岳飛父子和張憲。岳飛「盡忠報國」[3]萬民敬仰,死訊傳出,宋人無不痛哭,投降派則如釋重負。

  殺岳飛后,能敵兀朮者唯有名將吳玠、吳璘兄弟,他們曾兩度大敗兀朮。趙構又遵從兀朮的指示,讓吳氏兄弟退兵,兀朮得以橫行川陜。

第三,尊嚴丟盡,靠神話樹立天子威望。

  1139年,秦檜就代表趙構跪拜在金使面前,向金稱臣、割地、進貢。1141年殺岳飛后,再次向金國稱臣割地、納貢乞和,史稱「紹興和議」,與金國正式以淮河為界,與北宋相比,割讓了近1/3的國土。

  南宋詩人林升的《題臨安邸》諷喻道:

             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
             暖風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趙構開始就不思進取,茍安淫樂,民心喪盡,編出「泥馬渡江」的神話來標榜身價。如此賣國辱家,昏庸兇殘,可謂「大賴」[4]。

  儘管秦檜大改史料[5],也粉飾不了他們的嘴臉,掩蓋不了岳飛的光輝。歷史的方向,最終卻是順合民心的。權傾天下又如何?奸党最終鑄成鐵像跪拜在嶽飛墓前。墓闕上的楹聯堪稱千古絕唱: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鐵無辜鑄佞臣
news 發表於 2007-12-22 22:32
注:

--------------------------------------------------------------------------------

  [1] 兀朮北撤,10萬金兵以小船裝財物走水路。至鎮江,被韓世忠8千水軍的大船撞潰——「梁紅玉擂鼓戰金山,金兀朮兵敗黃天蕩」。黃天蕩是死水,金兵突圍無功,就以刀槍向東開挖淤塞的老鸛河故道,挖出水道30里逃入長江。到建康(南京)又被岳飛擊潰。兀朮再入黃天蕩,屢攻屢敗,后用漢奸之計火攻,得以突圍逃脫。

  [2] 張浚:和陷害岳飛的張俊不是一個人,如今常被人弄混。張浚是南宋愛國將領,文武兼備,曾四任右相,總領兵權。

  [3] 史料記載:岳飛背上刺的字「盡忠報國」,而非「精忠報國」。岳飛沒有小說中的武舉出身,他從一個農家小兵以戰功一點點升至一品重臣,從一個無敵的勇士成為文韜武略的大帥,其歷程遠比小說中的艱辛。岳飛的忠孝仁義、廉正無私,已溶為中華文化的血脈。

  [4] 趙構有一點是不賴的——傳位給太祖趙匡胤的後人。
  趙構驚嚇過度,喪失了生育機能,幼子早喪。一次他夢見了太祖趙匡胤引他去看了當年「斧聲燭影」之實——趙光義弑兄奪位的場面,趙構嚇壞了,於是立趙匡胤的七世孫為太子並傳位。北宋趙匡胤開國,趙光義奪位;南宋是趙構所建,皇位歸還了太祖的後人。

  [5] 秦檜空前地大肆刪改官方歷史記錄,銷毀公文,嚴禁民間修史。致使後人修「宋史」很困難。人們可以從當世的書信筆記中看到嶽飛北伐的英勇,在宋史中卻找不到相應的內容。秦檜這樣刪改,對嶽飛也只是淡化形象而已,未敢扭曲史實給嶽飛栽贓。而今大陸御用文人改史,是遠勝於其祖師。義務教育標準試驗教科書《歷史教師教學用書》(七年級下冊)98頁赫然寫著:「嶽飛能不能被稱為『民族英雄』?(提示:不能。因為『民族英雄』應是代表整個中華民族利益同外國侵略者進行鬥爭,而岳飛僅僅代表了我國境內的一個民族,宋金之戰是兄弟之戰……)」

  完全蒙混了當時國家的概念,等於在說:宋朝全國人民的抵禦侵略都是錯的,只有昏君、投降賣國的貪官污吏最「愛國」!不能象嶽飛一樣,抵逆朝廷的意志……
luck 發表於 2007-12-22 23:49

大陸改歷史課本,早有耳聞啦!

大陸改歷史課本,早有耳聞啦!

和這裏的歷史課文差別很大啊!
jliou0228 發表於 2007-12-22 23:57
呀  終於做到沙發了@@
之前就看到推背圖的相關訊息了
好玄阿!!
乳酪 發表於 2007-12-23 00:26
請問這本書

現在是哪家出版社    出版的阿..


人家看了想買耶.感謝告知.
mpo12 發表於 2007-12-23 03:48
政客雖然決定一時的時局,但歷史的走向最終是要順和民心的,這一句話真是說的好,所有當政者當以此句為戒阿!

大大所po的文章有《推背圖》的預言,又有歷史的佐證,並且加上了作者本身對《推背圖》中的認知及看法和歷史知識,有系統呈現出不同以往的解釋,真令人大開眼界阿,不知此書台灣有的買嗎?或者對岸有哪個出版社有出版?想買回來好好的品味一番的說!
news 發表於 2007-12-23 14:02

等待大家的妙解和指正!謝謝!

回上面列位:

  本稿修訂版現在還是徵詢意見,已經納入了一些反饋,大家精妙見解將收入正式版,再尋出版。

  等待大家的妙解和指正!謝謝!
news 發表於 2007-12-23 14:08
第23象 丙戌(兌下乾上 履)蒙古崛起 南宋將傾


 讖曰
似道非道
乾沈坤黯
祥光宇內
一江斷楫


  頌曰
胡兒大張撻伐威
兩柱擎天力不支
如何兵火連天夜
猶自張燈作水嬉

New_23_FT_9-24.gif
news 發表於 2007-12-23 14:10
  金圣嘆:「此象主賈似道當權,汪立信文天祥輩不能以獨力支持宋室。襄樊圍急,西子湖邊似道猶張燈夜宴,宋室之亡其宜也。」

一、眾解精華


  本象的預言,已經到了蒙古崛起時。蒙古滅了夏,又聯合南宋滅了金,轉而揮兵南下攻取南宋。

1. 解讖

  【似道非道】

  「非道」:一語雙關,既指「假道」,假、賈同音,喻斷送南宋的奸臣「賈似道」;又指賈似道無道。

  賈似道禍亂朝政甚于蔡京[1],他無德無才,靠姐姐為宋理宗的貴妃而騰達。誘主荒淫廢政,大權獨攬,賣官鬻爵,朝中逆之者貶。1264年理宗死,度宗沉迷酒色、軟弱昏庸,賈似道更加肆無忌憚。他10日一上朝,甚至退朝時度宗要起立目送他走遠。所有國家政務都在賈家處理,基本由門客替他批示。他派人天天獵尋美女,連宮女、妓女、尼姑都不放過。他天天在西湖上和群妓華燈歌舞,夜宴豪賭,歌舞升平。

  蒙古1235年第一次伐宋大敗,1257年第二次伐宋,蒙哥大汗御駕親征。 1259年蒙哥在合州(今重慶合川)戰死,忽必烈久攻鄂州不克,欲回國爭汗位。前往鄂州救援的賈似道趕去向忽必烈乞和,謊稱「割地、稱臣、納貢」。忽必烈退兵,賈似道編造大捷報功,成了大英雄。

  蒙古國爭奪汗位的四年內戰期間,賈似道在南宋一手遮天,正直的大臣,尤其是抗蒙將領相繼被他下獄,甚至害死,四川守將劉整被逼反。

  1268年,蒙古第三次攻宋,圍攻襄陽、樊城 6年。賈似道隱瞞了5年,以各種手段不發救兵[2],直到1273年兩城失陷,南宋門戶盡開。

  1274年度宗死,賈似道公然不執行遺囑,自立4歲的趙顯為帝,謝太后垂簾聽政,實權仍在賈似道手里。

  同年,伯顏率元軍20萬(蒙古1271年改國號大元)順長江東下,宋軍或降或逃。賈似道率13萬大軍迎敵,實際是去乞降,伯顏不允。一交戰,賈似道和親信就逃竄了。賈回京后被貶廣東,途中被整死。

  【乾沈坤黯】

  朝政昏暗,南宋要天塌地陷了。「沈」:古字,同「沉」。

  【祥光宇內 一江斷楫】

  「祥」:指文天祥。
  「一江」:「汪」字,指汪立信。
  「楫」:短的船槳。
  「斷楫」:短槳斷了,無法前進。

  二句指南宋末年靠文天祥、汪立信等忠義之士苦苦支撐,亦難起色,如江舟斷楫,形勢一瀉千里。

※ 汪立信:

  1273年任兵部尚書、江陵府知府,勸賈似道聯兵固守,被賈罷官。1275年,元兵直逼建康(今南京),汪立信又被啟用,率兵增援建康。元兵一到,南宋守臣望風降遁,全線崩潰,汪慟哭而亡。

※ 文天祥:

  1256年中狀元,后因得罪賈似道,被貶贛州知州。1275年正月,元軍直逼臨安,朝廷發「哀痛詔」,號召各地進京勤王,基本無人響應,文天祥盡出家資招募義軍。義軍雖英勇,仍不能抵擋元軍。1276年正月,元軍兵至臨安,文天祥被臨時任命為右相,出城講和,被扣留。

  謝太后領幼帝投降,宋家皇室再次被劫掠而去。文天祥不降,初以絕食抗議,后在鎮江逃脫。

  陸秀夫等擁立9歲的端宗在福州即位,文天祥奉詔入福州,任樞密使。1277年,文天祥率軍挺進江西。在雩都(今江西南部)大勝元軍,攻取興國,收復贛州10縣、吉州4縣,人心大振,江西各地響應,全國抗元斗爭復起。元軍主力來攻,文天祥敗撤福建。1278年,文天祥在五坡嶺(今廣東海豐北)兵敗被俘,服毒自殺未果。1279年被押解經過「零丁洋」[3]后,寫下《過零丁洋》千古傳誦的名句: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被囚禁于大都(今北京),始終堅貞不屈,1283年就義。

2. 解頌

  【胡兒大張撻伐威】:指蒙元四外擴張侵略,所向披靡。

  「撻」:音踏,用鞭棍等打人。「撻伐」:武力大規模伐。

  【兩柱擎天力不支】:南宋末期,靠忠義的文天祥與汪立信,難以支撐。

  【如何兵火連天夜 猶自張燈作水嬉】

  指襄陽、樊城被元兵圍攻6年,賈似道封鎖軍情不發兵救援,依然在西湖上泛舟夜宴,張燈結彩,和姬妾、群妓歌舞淫樂。

3.解圖

  圖中文官,喻文天祥。腰配寶劍,喻文天祥是文官,帶兵打仗。只身雙臂支撐屋宇,喻以文天祥代表的忠義之臣,苦苦支撐宋室天下。
news 發表於 2007-12-23 14:48
二、文征解卦

  卦為「履」,下為兌 ,指澤;上為乾,指天。

  「履」卦為「如履虎尾之象,險中求勝之意」,意為踩在老虎尾巴上,想險中求勝,正是本象所預言的歷史階段南宋的表現。

  「履」卦大象為「柔弱遇剛強,欲行卻難行之象,難且危也」:正合本象南宋將亡,朝廷投降之史實。


--------------------------------------------------------------------------------

  [1] 蔡京:北宋亡國的巨奸,參見第20象注解。

  [2] 襄陽僅在被蒙軍圍困的第5年得到了宋將李庭芝的一次救援。

  [3] 零丁洋:在今廣東中山縣南。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news

LV:3 士兵

追蹤
  • 4

    主題

  • 352

    回文

  • 1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