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背圖》全解並歸序(修定版 多圖)

news 發表於 2007-12-13 20:40:57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364 76582
news 發表於 2007-12-23 20:46
第24象 丁亥(兌下巽上 中孚)南宋滅亡

 讖曰
山厓海邊
不帝亦仙
二九四八
于萬斯年

  頌曰
十一卜人小月終
回天無力道俱窮
干戈四起疑無路
指點洪濤巨浪中  
New_24_FT_9-24.gif
news 發表於 2007-12-23 21:03
一、 本象背景

  南宋末年選擇了聯合蒙古,剿滅金國的戰略,結果重復了當年北宋聯金滅遼,隨后被金所滅的命運。

  前一象已經說到1276年臨安被元軍攻陷,謝太后攜幼主恭帝趙隰(音:習)投降,皇室被掠去——重演了「靖康恥」的一幕。

  好在恭帝的哥哥,9歲的趙昰(音:是),和恭帝的弟弟,5歲的趙昺(音:丙)被人提前帶出臨安。1276年五月,陸秀夫、張世杰等在福州立趙昰為帝,組建了南宋小朝廷。1278年趙昰落海,嚇病而死,謚為端宗。趙昺即位,退守厓山,以張世杰、陸秀夫為左右相,陸秀夫整頓內務,張世杰帶兵抗元,以20萬軍民建立了基地……

二、眾解精華

1. 解讖

  【山厓海邊】:「山厓」:倒讀破解,指當時的厓山,「厓」:同崖。

  厓山,南宋的地名,在今廣東新會縣南近海一個大島南端,西與湯瓶山夾銀洲湖對峙如門,今稱崖門。

  【不帝亦仙】:指厓山海戰南宋全軍覆沒,帝不為帝,仙逝歸天了。

  厓山海戰:元將張弘范率軍2萬兵抵厓山,南宋率20萬軍民決戰。張世杰錯誤的戰術導致全軍覆滅,陸秀夫背著8歲的趙昺跳海而死,張世杰突圍后遇颶風而死,宋朝滅亡。

  宋丞相文天祥在此戰前,兵敗五坡嶺(今廣東海豐北)被擒,被押到厓山。他在船上目睹了這次海戰,曾作詩悼念。

  【二九四八】「二九」:指北宋九帝,南宋九主。

  「四八」:40乘8為320,指宋朝國運歷經320年(960~1279年)。

  【于萬斯年】:「斯」,此,在這里。萬年:萬古,死了。

2. 解頌

  【十一卜人小月終】:「十一卜人小月」,繁體「趙」,喻趙宋王朝終結。

  【回天無力道俱窮】

  再如何努力也無力回天了,特別是厓山海戰南宋的戰術,自陷絕路。

  【干戈四起疑無路】:宋軍民被圍,腹背受敵,出海口都被元軍封死。

  「疑無路」:宋軍船陣大敗后,張世杰派人駕輕舟去救幼主。時近黃昏,風雨大作,陸秀夫怕奸細賣主邀功,也懷疑無路突圍,隧拒絕。

  【指點洪濤巨浪中】:宰相陸秀夫背負著九歲的皇帝投海。

  「指點」:「陸秀夫為幼主指路:當為國死,不可再受他人凌辱。」說罷,先催妻跳海,再以素白的綢帶將趙昺緊束在背,蹈海殉國。

  楊太妃等大批軍民相繼投海,據《宋史》:厓山海戰七日后,十余萬具尸體浮出海面。悲壯至極!
news 發表於 2007-12-23 21:13
三、陳曦解圖

  圖中,喻厓山海戰的結局。

  海上一木,喻「宋」字。「宋」字的寶蓋兒頭「宀」,該部首有天穹如蓋的意思,和圖中的天相應。喻宋室亡沒于海上。

  圖中的太陽,按地圖方位,是偏向西,故喻黃昏時分——正是陸秀夫負趙昺投海的時間。同時,幼主趙昺的「昺」字,古同炳,是光明之意。日落海中,喻趙昺投海。

四、文征解卦

  卦為「中孚」,下為兌,指澤;上為巽,指風。

  「中孚」卦的本意「風吹在澤水上」,正是本象預言的厓山海戰,海上風云突變,風雨大作,最后張世杰突圍了,也死于海上颶風。
news 發表於 2007-12-23 22:12
第25象 戊子(艮下巽上 漸)元朝國運



 讖曰
北帝南臣
一兀自立
斡離河水
燕巢捕 image110.gif

  頌曰
鼎足爭雄事本奇
一狼二鼠判須臾
北關鎖鑰雖牢固
子子孫孫五五宜

New_25_FT_9-24.gif
news 發表於 2007-12-23 22:15
  金圣嘆:「此象主元太祖稱帝斡難河,太祖名鐵木真,元代凡十主。斧鐵也,柄木也,斧柄十段即隱十主之意。」

一、眾解精華

1. 解讖

  【北帝南臣】:蒙古忽必烈在北方稱帝,建立元朝,南方漢人稱臣。

  【一兀自立】:「一兀」為「元」,指忽必烈改蒙古為元,建立元朝。

  【斡離河水 燕巢捕 image110.gif 】(陳曦試解)

   image110.gif 字已失傳,故從句意破解。本句似指離開了斡難河(今蒙古鄂嫩河) ——會盟建國之后,就開始了四外的劫掠擴張,象捕燕巢一樣。

  「斡離河」:斡:音握,指斡難河,1206年,斡難河源頭舉行庫里臺選汗大會,鐵木真被推選為大汗,尊號成吉思汗,建立大蒙古國。

  本句并非對「斡難河」的名稱預言有失誤,而是刻意做些微改動以掩飾天機。正如第5象用「金環」喻指(楊)玉環。唯恐天機盡泄,讓當世人看破,這是預言之道。

  「燕巢捕」:似喻蒙元攻滅他國,象捕燕巢一樣容易,戰術也是象捕燕巢一樣合圍攻伐。捕、端燕巢至少要從兩邊下手,成吉思汗確立的「大迂回」戰術,就是先不直接正面作戰,而是通過遠距離快速包抄迂回,分進合擊來擊垮對手。

2. 解頌

  【鼎足爭雄事本奇】

  局勢出乎意料。弱小蒙古崛起,后來居上堪稱奇。

  「鼎足爭雄」:蒙古、西夏、金國三國,如鼎的三足,鼎力「爭雄」。

  【一狼二鼠判須臾】

  「一狼」:指蒙古。
  「二鼠」指西夏、金。
  「須臾」:很快。

  三國爭雄很快見了分曉,蒙古迅速滅了夏和金國。

  【北關鎖鑰雖牢固 子子孫孫五五宜】

  「鎖鑰」:軍事要塞。此為借代用法,指元的軍事力量。「五五」:十。

  雖然北國蒙古軍事強大,但是忽必烈建元朝后,只能傳十帝。
news 發表於 2007-12-23 22:22
二、文征解卦
  卦為「漸」,下為艮,指山;上為巽 ,指風。

  「漸」卦為「草木漸茂之象,積小成多之意」,大象為「山上種有草木,逐漸生長,比喻循序漸進」,正合本象。

  「草木漸茂之象」:喻指蒙古這個草原國家,漸入繁盛,欲「把天下都變成蒙古人的牧場」,四處擴張,版圖空前絕后。

  蒙元的攻城滅國,也是有規劃的「循序漸進」。

三、陳曦解圖

  本圖四層含義,前兩層意已基本由金圣嘆解出。

  其一:斧頭為「鐵」,柄為「木」,斧頭背很特別,兵器、工具中的斧頭背沒有圖中這么平整的——形似鐵砧,「砧」、「真」同音,故這里喻建立大蒙古國的「鐵木真」,他的孫子忽必烈建元后謚他為元太祖。

  其二:柄為10節,喻忽必烈建元朝后,傳10帝。

  其三:以「斧」預示,而不用別的兵器,是借成語「伐性之斧」,喻蒙元征伐屠殺,滅絕人性。「伐性之斧」出自《呂氏春秋·本性》,意指砍絕人性的斧頭。

  這把斧的「鐵頭」,代表著蒙古從成吉思汗到忽必烈的五位大汗。忽必烈滅南宋時,蒙元已經至少滅亡、征服了66個國家。他們破城之后常常是除了要掠走的年輕女子外,殺得一人不留,盡掠錢糧,有的民族被滅絕。蒙元的擴張屠殺了約2億人,其中殺「中國」人7000萬。元朝實行「四等人」制度[1],還保留奴隸制度[2],堪稱「伐性之斧」。

  其四:為何以10節斧柄,比喻忽必烈以后的皇帝?因為忽必烈以后的元朝皇帝,和「斧的鐵頭」不一樣,他們已經成了中華民族的一部分,也很少征伐外國。

  忽必烈是從蒙古大汗到中國皇帝的轉折。他推行漢法,導致后來蒙古四大汗國(見下圖)與他形式統一、實質分裂。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元」,取自《易經》「大哉乾元」。盡管元朝在一些形式上抵御漢化,但實質上,在政治、文化、生活方式等諸多方面,不可抗拒地漢化了。
25-1.GIF
news 發表於 2007-12-23 22:25
四、征服者被文化「征服」

  《推背圖》本象把蒙元喻為「狼」。自鐵木真建國開始,大蒙古國就成了一部戰爭機器。這個奴隸制的草原國家物產有限,戰爭不斷。鐵木真清楚地看到:如果不侵掠別國,又會陷入無休止的部落爭戰,于是開始了四外擴張。鐵木真一生征滅了40個國家,使大蒙古國的疆域擴張到約3000萬平方公里,橫跨歐亞大陸,從波羅的海到太平洋,從西伯利亞到印度洋的波斯灣。元朝時進一步擴大,雖然四大汗國各自為政,但形式上,依然尊大元皇帝為「共主」。

  蒙元「狼」的戰爭是徹底的反人性。成吉思汗發起的「征服運動」,屠殺了各國共2億人,無數的城市變成了無人區,對東西方先進的文明都是空前絕后的災難,它所帶來的文明的傳播和民族的融合都是被動的副產品。前蘇聯稱成吉思汗使他們的科技倒退了一百年,巴格達人稱他們的祖先差點被滅種……南宋幾位名將頑強的抵抗,牽制蒙元,在一定程度上挽救了西方。也正是漢文化影響了忽必烈,使他的濫殺和屠城有所收斂。即使這樣,元朝也是中國歷史上災難最深重的時期,7000萬「中國」人死在了蒙元的「鐵斧頭」之下,元朝統治期間的壓迫是歷史上最深重的,農民起義也就最頻繁,使元朝建國98年就滅亡了。

  「征服運動」的祖宗成吉思汗,被當今紅朝冠以「一代天驕」的美名大加歌頌,對他反人性的暴虐諱莫如深——這是借古贊今的手段——紅朝在和平時期的各種運動,造成了8000萬人的非正常死亡。

  當然,排斥蒙元,甚至認為蒙古帝國和中國無關之說,似也極端。畢竟蒙古曾是金的屬地,宋、夏、金、遼、大理、吐蕃都是中華民族在那個歷史時期演變的產物,蒙古也不例外——別忘了,割掉蒙古是一個歷史的錯誤,如果不是那個錯誤,恐怕很少有人會排斥蒙元了。

  任何掩飾歷史真相的做法,都不是在研討歷史,而是在「講政治」。

  正視歷史,正視這段古代中國曾經淪為亡國奴的歷史,不難發現:中華民族的凝聚力,在于她悠久深邃的文化——我們祖先博大的胸懷和先進的文明同化了蒙古,使這個古老的民族第一次成為中華民族的一部分,使大元也溶入了中華歷史文化之中。

  回過頭來,再看看《推背圖》這一象,在中國的歷史上給予鐵木真的大蒙古國一個「狼」的預示,給蒙元一個「伐性之斧」的比喻,給元太祖鐵木真一個斧頭的畫謎,給元朝繼任者10段圓木的象征,都是恰如其分、毫厘不失的。

--------------------------------------------------------------------------------
  [1] 四等人制度:將人分為4等,蒙古人第一等,色目人(西北的外族人)第二等,漢人(漢、遼、女真人)第三等,南人(南宋各族人)第四等。在各方面歧視漢人、南人,甚至長期禁止他們有兵器,20家合用一把菜刀。蒙人殺死漢人,只被罰杖刑、充軍而已。

  [2] 元朝承襲了大蒙古國的奴隸制度,約有1000萬奴隸,占全國人口的1/6,主要是劫掠來的。主人可以買賣奴隸,殺死無罪的奴婢,只罰87仗(私宰牛馬者仗100),奴隸控告主人要被官府處死。
news 發表於 2007-12-24 19:03
第26象 己丑(震下震上 震)元朝亡于淫
[size]

讖曰
時無夜
年無米
花不花
賊四起

  頌曰
鼎沸中原木木來
四方警報起邊垓
房中自有長生術
莫怪都城澈夜開  

New_26_FT_9-24.gif
news 發表於 2007-12-24 19:27
  金圣嘆:「此象主順帝惑西僧房中運氣之術,溺于娛樂,以致劉福通、徐壽輝、方國珍、明玉珍、張士誠,陳友諒等狼顧鴟(音:吃,鷂鷹)張,乘機而起。宦官樸不花壅不上聞。至徐達、常遇春直入京師,都城夜開。毫無警備。有元一代竟喪于淫僧之手,不亦哀哉。劉福通立韓林兒為帝,故曰木木來。」

一、眾解精華

  本象金圣嘆的注解過于「簡略」,讀者大多因此誤解了這段歷史。

1. 解頌

  【鼎沸中原木木來】

  指元末「紅巾軍」起義,引發了全國性的起義,中原紛亂如鼎沸。

  「木木」為林,指韓林兒,他是「紅巾軍」立的帝王——小明王。

  韓林兒是韓山童的兒子。1351年,韓山童和劉福通發動起義,因泄密被圍,韓山童就義。劉福通突圍后組織起義,義軍以紅巾裹頭,稱為「紅巾軍」。1355年,劉福通立韓林兒為帝,稱小明王[1],國號「大宋」。「紅巾軍」迅速壯大,朱元璋都曾是「紅巾軍」的部下。

  【四方警報起邊垓】:「垓」,音該,疆土。

  各地起義風起云涌,警報頻頻傳向元大都(今北京)。

  【房中自有長生術】:指元順帝[2]沉迷于房中術,荒淫廢政。

  《元史》:元順帝封兩個喇嘛僧人為司徒、大元國師,以學習男女雙修之法。搜集民女,日日習演,與寵臣在后宮公然行淫。喇嘛僧、徒「出入宮中,無所禁止,丑聲穢行,著聞于外,雖市井之人,亦惡聞之」。

  【莫怪都城澈夜開】

  金圣嘆的解釋過簡了,絕大多數讀者以為本句是說京城無防備,晚上還開著門,被義軍殺了進來——有誤!

  《推背圖》原文也沒有這個意思。考證史實,應對應下述解釋:

※ 陳曦試解:

  頌中后兩句的意思為:既然元順帝如此荒淫亂政,在徐達[3]大軍直撲大都的前夕,也難怪順帝會半夜打開健德門逃往元上都[4]了。

  史書記載:1368年徐達率明軍大舉北上。閏七月二十八日攻克通州(今北京通州區)。當晚,元順帝率后妃太子開健德門[5]奔上都。八月初二,明兵攻入大都,元亡。
news 發表於 2007-12-24 20:19
2. 解讖

  【時無夜】:元順帝沉溺于房中術,日夜不停,晨昏顛倒。

  【年無米】:指饑荒。

  1358年紅巾軍戰于山東、河南、河北,大批難民避居京城,造成京城發生嚴重饑荒,死者枕借。宦官樸不花被派去買地,葬尸20萬具。

  【花不花】:指宦官樸不花。

  從上下文可判斷是指樸不花,而不是指另外幾個也叫不花的大臣。

  樸不花,高麗(朝鮮、韓國)人,7歲時做了太監,和小伙伴高麗女奇洛入宮,奇洛后來成為皇后,提拔樸不花為榮祿大夫,加資正院使,掌管財政。后來順帝耽于聲色,托朝政于太子,樸不花又推薦自己的人為宰相。從此樸不花開始權傾朝野,百官十分之九都投靠他。

  樸不花玩弄權術,瞞上欺下。1351年紅巾軍起義時,他壓制各地告急文書和將臣功狀。《元史·列傳第九十二·奸臣》記載:皇帝不理朝政,樸不花乘間機專權……四方警報及將臣功狀,都被他扣下不報。致使人心渙散,忠臣被陷害。

  【賊四起】:義軍起于四面八方。

3.解圖

  圖中一僧,喻指那些教、惑元順帝習房中術,君臣行淫的喇嘛僧人。跟著的4個女子,指「供養」給該僧行淫的女子。

  《元史》記載:「帝乃詔,以西天僧為司徒,西番僧為元國師。其徒皆取良家女,或四人,或三人,奉之,謂之供養。」

二、文征解卦

  卦為「震」,上下都是八卦中的「震」,指雷。

  「震」卦為「雷驚百里之象」,「震」卦大象為「有驚無險,亦有變動、動蕩之意」,正合本象的大動蕩。

  「雷驚百里」:元順帝知徐達大兵壓境,嚇的逃往540里外的上都。

  「有驚無險」:順帝和亡國陷身的皇帝不同,他有驚無險。

  他逃到上都,雖然丟了中原,由于蒙古帝國疆域遼闊,他形式上依然是蒙古帝國的大汗共主,繼續中原以外的元朝轄區的統治,史稱北元。

  1369年明朝大將常遇春率軍直搗上都,元順帝又被迫逃往應昌(今內蒙古克什騰旗西北)。次年四月死于痢疾。

  北元[6]雖幾經頑抗,甚至曾發兵攻到了大都,終是末路之朝,無力回天了。歷史已經翻到《推背圖》的預言新的一頁——明朝立國。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news

LV:3 士兵

追蹤
  • 4

    主題

  • 352

    回文

  • 1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