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調薪》同業:一石三鳥 郭董真高明

fc681083 2010-6-9 18:28:51 發表於 觀點討論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32 15677
csuhedu3 發表於 2010-6-12 12:22
本帖最後由 csuhedu3 於 2010-6-12 12:26 編輯
只要GDP跟經濟成長率都有穩定發展.慢慢拉升薪水的話 ...因為你沒有考慮到物價膨脹率以及生活水準提高後產生的各種支出費用
當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時GDP會不斷提高.而經濟成長率也會不斷提高.相同的物價也會不斷上升
861 發表於 2010-6-12 08:23



861, 我又忍不住要吐你槽啦
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有两样, 一是需求上升, 二是货币贬值 '
需求上升带领的通货膨胀是有利的, 货币贬值的通货膨胀才是有害的
我们也早就提醒过你, 不要把富士康的情况扩大到中国整个社会
中国整个社会有10%的增长幅度就不错了
如果我们整个社会都加薪122%, 那当然有问题. 为什么? 因为政府也是发薪的, 它有印钞票的权利, 通过印钞票来加薪, 必然导致货币贬值带来的通货膨胀.
但这次, 只是以企业为主导的加薪行为. 企业没有印钞票的权利,因此它只能通过牺牲利润和提高产品价格来吸收成本. 这里单纯地提高产品价格, 还要受到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的制约, 并不是那么容易抵消人民收入增加所带来的经济好处. 更何况, 这次加薪的主体主要是外向型的加工企业, 因此所谓的提高产品价格更多地是针对海外市场.
最后, 想说一下, 郭台铭的加薪并不是简单地加班加122%, 其中的一个目的是减少加班时间, 让工人有时间和空间舒缓压力. 因此, 富士康工人的收入并不可能都升122%, 因为没那么多的班可加了!
861 發表於 2010-6-12 12:35
本帖最後由 861 於 2010-6-12 12:48 編輯
861, 我又忍不住要吐你槽啦
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有两样, 一是需求上升, 二是货币贬值 '
需求上升带领的通货膨胀是有利的, 货币贬值的通货膨胀才是有害的
我们也早就提醒过你, 不要把富士康的情况扩大到中国整个社会
中国整个社会有10%的增长幅度就不错了
如果我们整个社会都加薪122%, 那当然有问题. 为什么? 因为政府也是发薪的, 它有印钞票的权利, 通过印钞票来加薪, 必然导致货币贬值带来的通货膨胀.
但这次, 只是以企业为主导的加薪行为. 企业没有印钞票的权利,因此它只能通过牺牲利润和提高产品价格来吸收成本. 这里单纯地提高产品价格, 还要受到市场需求和市场竞争的制约, 并不是那么容易抵消人民收入增加所带来的经济好处. 更何况, 这次加薪的主体主要是外向型的加工企业, 因此所谓的提高产品价格更多地是针对海外市场.
最后, 想说一下, 郭台铭的加薪并不是简单地加班加122%, 其中的一个目的是减少加班时间, 让工人有时间和空间舒缓压力. 因此, 富士康工人的收入并不可能都升122%, 因为没那么多的班可加了!
csuhedu3 發表於 2010-6-12 12:22


懶的再說什麼.真的拜託你先去讀書吧
不然只會一直讓人見笑的

不懂沒關係.但是不懂卻硬要裝懂.只會丟自己面子
--------------------------------
通貨膨脹的原因

(一)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
需求拉上的通貨膨脹是指總需求過渡增長所引起的通貨膨脹,即"太多的貨幣追逐大小的貨物",按照凱恩斯的解釋,如果總需求上升到大於總供給的地步,此時,由於勞動和設備已經充分利用,因而要使產量再增加已經不可能,過渡的需求是能引起物價水平的普遍上升。

所以,任何總需求增加的任何因素都可以是造成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的具體原因

(二)成本推進的通貨膨脹
成本或供給方面的原因形成的通貨膨脹,即成本推進的通貨膨脹又稱為供給型通貨膨脹,是由廠商生產成本增加而引起的一般價格總水平的上漲,造成成本向上移動的原因大致有: 工資過渡上漲 ; 利潤過渡增加 ; 進口商品價格上漲。

⑴工資推進的通貨膨脹
工資推動通貨膨脹是工資過渡上漲所造成的成本增加而推動價格總水平上漲,工資是生產成本的主要部門。工資上漲使得生產成本增長,在既定的價格水平下,廠商願意並且能夠供給的數量減少,從而使得總供給曲線向左上方移動。

在完全競爭的勞動市場上,工資率完全由勞動的供求均衡所決定,但是在現實經濟中,勞動市場往往是不完全的,強大的工會組織的存在往往可以使得工資過渡增加,如果工資增加超過了勞動生產率的提高,則提高工資就會導致成本增加,從而導致一般價格總水平上漲,而且這種通脹一旦開始,還會引起"工資---物價螺旋式上升",工資物價互相推動,形成嚴重的通貨膨脹。

工資的上升往往從個別部門開始,最後引起其他部分攀比。

⑵利潤推進的通貨膨脹
利潤推進的通貨膨脹是指廠商為謀求更大的利潤導致的一般價格總水平的上漲,與工資推進的通貨膨脹一樣,具有市場支配力的壟斷和寡頭廠商也可以通過提高產量的價格而獲得更高的利潤,與完全競爭市場相比,不完全競爭市場上的廠商可以減少生產數量而提高價格,以便獲得更多的利潤,為此,廠商都試圖成為壟斷者。結果導致價格總水平上漲。

一般認為,利潤推進的通貨膨脹比工資推進的通貨膨脹要弱。原因在於,廠商由於面臨著市場需求的制約,提高價格會受到自身要求最大利潤的限制,而工會推進貨幣工資上漲則是越多越好。

⑶進口成本推進的通貨膨脹
造成成本推進的通貨膨脹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進口商品的價格上升,如果一個國家生產所需要的原材料主要依賴於進口,那麼,進口商品的價格上升就會造成成本推進的通貨膨脹,其形成的過程與工資推進的通貨膨脹是一樣的,如20世紀70年代的石油危機期間,石油價格急劇上漲,而以進口石油為原料的西方國家的生產成本也大幅度上升,從而引起通貨膨脹。

(三)需求和成本混合推進的通貨膨脹
在實際中,造成通貨膨脹的原因並不是單一的,因各種原因同時推進的價格水平上漲,就是供求混合推進的通貨膨脹。
假設通貨膨脹是由需求拉動開始的,即過渡的需求增加導致價格總水平上漲,價格總水平的上漲又成為工資上漲的理由,工資上漲又形成成本推進的通貨膨脹。

(四)預期和通貨膨脹慣性
在實際中,一旦形成通貨膨脹,便會持續一般時期,這種現象被稱之為通貨膨脹慣性,對通貨膨脹慣性的一種解釋是人們會對通貨膨脹作出的相應預期。
預期是人們對未來經濟變量作出一種估計,預期往往會根據過去的通貨膨脹的經驗和對未來經濟形勢的判斷,作出對未來通貨膨脹走勢的判斷和估計,從而形成對通脹的預期。

預期對人們經濟行為有重要的影響,人們對通貨膨脹的預期會導致通貨膨脹具有慣性,如人們預期的通脹率為10%,在訂立有關合同時,廠商會要求價格上漲 10%,而工人與廠商簽訂合同中也會要求增加10%的工資,這樣,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每單位產品的成本會增加10%,從而通貨膨脹率按10%持續下去,必須然形成通貨膨脹慣性。

(五)結構性通貨膨脹
由於社會經濟部門結構失衡而引起的物價普遍上漲。這種類型的通貨膨脹一般在發展中國家較為突出。

主要表現為3種情況:
一是國內某些部門,甚至某些大宗關鍵產品需求過多而供給不足,導致價格猛漲,並且只漲不跌,進而擴散到其他部門產品的價格,從而使一般物價水平持續上漲。

二是國內各部門勞動生產率發展不平衡,導致勞動生產率提高較快的部門貨幣工資增長後,其他部門的貨幣工資也會隨之增長,引起價格上漲,從而使一般物價水平普遍上漲。

三是開放型經濟部門的產品價格,受國際市場價格水平影響而趨於提高時,會波及到非開放型經濟部門,從而導致一般物價水平的上漲。

(六)輸入型通貨膨脹
由於輸入品價格上漲而引起國內物價的普遍上漲。這種類型一般出現在世界性通貨膨脹的情況下,並通過國際貿易、跨國公司、開放型經濟部門等途徑在國際間傳播。

(七)抑制性通貨膨脹
在市場上存在著總供給小於總需求,或供求結構性失衡的情況下,國家通過控制物價和商品定額配給的辦法,強制性地抑制價格總水平的穩定,這是一種實際上存在,但沒有發生的通貨膨脹現象。
csuhedu3 發表於 2010-6-12 12:58
懶的再說什麼.真的拜託你先去讀書吧
不然只會一直讓人見笑的

不懂沒關係.但是不懂卻硬要裝懂.只會丟自己面子
--------------------------------
通貨膨脹的原因

(一)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
需求拉上的通貨膨脹是指 ...
861 發表於 2010-6-12 12:35



正因为我有读书, 所以我基本上不靠GOOGLE
理论是靠理解, 然后装在脑袋里的, 不是靠搜索搜出来的
COPY & PASTE, 小学生都会做, 好不好?
回归问题, 我早就告诉你,
1) 温和的通货膨胀是有利经济的, 等政府无法支付公务员的工资增长时,我们再来讨论恶性通货膨胀吧(现在公务员有加薪122%吗?)
2) 这次大幅加薪目前只有富士康, 对全社会而言, 远远谈不上工资过度增长. 事实上, 农民工在过去的10年中, 工资的增长幅度是远远落后于经济增长的!
云走了 發表於 2010-6-12 13:01
本帖最後由 云走了 於 2010-6-12 13:08 編輯

quote]

懶的再說什麼.真的拜託你先去讀書吧
不然只會一直讓人見笑的

不懂沒關係.但是不懂卻硬要裝懂.只會丟自己面子
--------------------------------
通貨膨脹的原因

(一)需求拉動的通貨膨脹
需求拉上的通貨膨脹是指 ...
861 發表於 2010-6-12 12:35 [/quote]
1960年7月。在岸信介下台后,池田勇人以绝对高票当选自民党总裁。

  在大平正芳和宫泽喜一的建议下,1960年12月27日,日本内阁会议通过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为什么实行“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1953年,日本国民生产总值已经超过了二战前的水平。20世纪50年代可以被认为是日本60年代经济高速增长的准备和过渡阶段。资源从生产力相对低下的部门转移到生产力更高的部门,通过国外技术的进口加快了发展的脚步。在新技术革命的条件下,电视机等家用电器已经大量生产,但另一方面又出现产品积压,失业率增加。1957年12月日本的完全失业者为49万人,1958年3月增加到92万人。日本社会不稳定,当时日本的劳资关系也十分紧张。在南九州岛Miike矿场发生了长时间的停工。

  深受凯恩斯主义影响的池田勇人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理论依据是:在国家高速增长的同时,如何能够使民众有更强购买力?如果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没有随着GDP的增长比例而增长,社会生产力与消费水平的巨大反差会阻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反之只有工人和农民收入倍增才能解决国家经济中内需不足、产能过剩问题。 

  这一计划规定: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7.8%,人均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为6.9%。引入了“最低工资制”,同时扩展了社会保障计划,完善养老保险金,提高健康保险付给率。政府还增加了公共投资,制定了从1961年开始的公路建设五年计划、国有铁路的柴油机化和复线化,60年代初日本政府公共开支平均每年增加25%左右;在减税方面,计划从1961年开始,每年在个人收入调节税和企业税上共减税1000亿日元,同时降低利息、扶植公债和公司债的债券市场。
  另一方面,池田内阁1961年制定了目的为“增加从事农业者的收入,使其达到从事其他产业者的生活水平”的《农业基本法》。1963年政府又制定了《中小企业基本法》,通过各种措施推动中小企业的设备现代化和专业化生产,以便提高它们的劳动生产率

  当时,包括很多著名的经济学家都对“国民收入倍增计划”中设定的7%的年经济增长目标表示反对,认为这可能会加重通货膨胀的压力。普通的日本人一开始也并不相信这一计划。他们认为,虽然从表面上看,人们的收入翻一番是有可能的,但是通货膨胀会抵消名义上的收入增长。                
  在这个人口数字达到美国一半的国家发起了一场消费者革命,成为了日本经济起飞的基础和转折点。在“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期间,国民生产总值计划目标为7.8%,实际年增长11.6%,重要的是国民收入年增长率也达到11.5%,二者实现了同步增长。至1967年,日本提前翻一番,国民收入增加了一倍。至1968年就成为西方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2大经济强国。从1960年到1973年,日本人均实际国民收入甚至增加了2倍。失业率也保持在1.1%-1.3%的低水平。


  实践证明,当一国经济基础达到一定条件时,国民消费与生产同步增长才是社会快速发展的动力。20世纪90年代,日本再次出现了与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实施前类似的机遇———住房、医疗、城市建设和城市交通都出现短缺,但是日本政府没有选择60年代那样的拉动内需为主的发展道路,而是选择将日本经济更加紧密地与美国联系起来,并且试图通过扩大产能保持单向的贸易优势。但是其实际结果却是与国际和国内需求不相一致的巨大产能过剩。而这导致了日本至今尚未克服的银行危机和经济萧条。

   没什么问题的。不管是经济结构还是承受通胀的能力,现在的中国远高于当时的日本。
   而且现在大幅加薪的还在沿海地区,人口大约也就1亿左右,跟当时日本的人口相当。
   只要能监督好高收入者的税收,这次中国版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成功是毫无疑问的。
faska 發表於 2010-6-12 13:27
正因为我有读书, 所以我基本上不靠GOOGLE
理论是靠理解, 然后装在脑袋里的, 不是靠搜索搜出来的
COPY & PASTE, 小学生都会做, 好不好?
回归问题, 我早就告诉你,
1) 温和的通货膨胀是有利经济的, 等政府无法支 ...
csuhedu3 發表於 2010-6-12 04:58


我蠻好奇的!!
富士康這動作帶動了中國勞工連鎖反應
也給了廠家壓力,廠家給勞工加薪增加自己的成本
相對的廠家要如何吸收成本平衡收益?
沒有人願意做虧本生意吧?
csuhedu3 發表於 2010-6-12 13:45
本帖最後由 csuhedu3 於 2010-6-12 13:55 編輯
我蠻好奇的!!
富士康這動作帶動了中國勞工連鎖反應
也給了廠家壓力,廠家給勞工加薪增加自己的成本
相對的廠家要如何吸收成本平衡收益?
沒有人願意做虧本生意吧? ...
faska 發表於 2010-6-12 13:27



以富士康的例子来说, 企业成本吸收一部分, 对外报价再吸收一部分
短期内, 富士康的利润会受到影响, 长期的影响现在则很难判断
但目前来说, 这是富士康的必然选择
因为中国的市场, 劳动力结构, 和基础建设, 对富士康的经营而言, 在目前都是不可代替的
厂家当然不会做亏本生意, 但即使短期来言, 富士康也并没有亏本. 如果它真的亏本到无法经营, 它自然会退出, 这点我们根本不需要替郭董来担心
至于其他的企业, 当然有些会无法跟进, 以导致被淘汰. 而这些企业, 必然是利润率极其低下的企业. 淘汰效率低下的企业, 这是和我们优化资源配置, 提升产业结构的大目标所相符的. 而政府在中间需要做的是, 好好调控一下度和量的问题便可.
总之, 只有人民收入和经济建设同步发展, 才是良性的发展, 事实上我也说, 农民工的工资增长在过去的10年, 甚至于20年中, 都是落后的. 而对企业而言, 也不能一直靠低工资来赚钱. 这次对富士康来说, 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同样, 放到两岸来说, 基于两岸的经济依存度, 大陆工人工资增加, 对台湾其实也是有好处的. 因为大陆的消费力更强了, 台湾的出口就会更顺畅. 还有就是, 两岸的工资水平就犹如流水的道理一样, 大陆工资不增加, 台湾的工资也不会增加, 因为资本和就业机会会一直由台湾流向大陆. 只有两岸都以同等水平发展了, 才是良性的发展! 所以, 台湾人要真的为自己着想, 就应该希望大陆人的收入快点赶上台湾人. 不要老是小鼻子小眼睛的.....事实上,美国在和中国的有关经济和政府的交流时, 除了劝说人民币升值外,还提出提高收入,建立更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等建议. 目的为何? 就是为了扩大中国人民的消费力, 因为这对美国也有好处!
faska 發表於 2010-6-12 15:47
106# csuhedu3


別說富士康未來很難判斷,光短期內給其他商家壓力就讓他們吃不消
富士康會這麼選擇沒有其他理由!!
富士康會在中國設廠理由不也很簡單其他商家也是
一個國家起步發展全都是靠這些廠家然後基礎建設建構
不要跟我說一個國家沒有這些廠家帶動可以發展甚麼建設
或說回來根本不需要替郭董擔心這些問題,他很硬拉
你也提到很多企業沒辦法跟進,那就代表他會被淘汰
相對的他們訂單會跑到有實力的廠家做,可是薪資有可能依舊停擺嘛
這才是最好奇的地方?
我不相信看到其他人能加薪別人不眼紅的,尤其是多數人都加薪
另外多數人不會思考?
你說大陸工資增加對台灣有好處?這點蠻有趣的
台灣自從破萬點到現在,工資真有上揚?
隨便一個石油漲價物價跟著上就哀哀叫,說大陸薪資上升
對台灣有好處?
csuhedu3 發表於 2010-6-12 16:44
本帖最後由 csuhedu3 於 2010-6-12 16:53 編輯
106# csuhedu3


別說富士康未來很難判斷,光短期內給其他商家壓力就讓他們吃不消
富士康會這麼選擇沒有其他理由!!
富士康會在中國設廠理由不也很簡單其他商家也是
一個國家起步發展全都是靠這些廠家然後基礎建 ...
faska 發表於 2010-6-12 15:47



这个世界只有一个富士康
就如同这个世界只有一个GOOGLE和MS
GG和MS在美国付的薪水比一般的科技公司都高
那难道其他科技公司的员工就不眼红嘛?
当然眼红,但问题GG和MS他们进不去
回到富士康也一样,其他公司的工人眼红归眼红, 但他们的公司出不起这个价钱,那这些工人可以离去,到富士康去(如果富士康要他们的话)
如果这些工人离去了,这些公司以原有价钱请不到人的话,就证明它的工资水平太低,不加工资,敬请关门
在中国,由于工会只具摆设功能,资方和劳方的博弈,远远不如西方世界来得激烈。 西方都OK,中国这10年来给民工加点薪的又算什么?
回到台湾,台湾是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体,台湾的未来是建筑在外部消费力的基础上的~
由于原材料,人力成本等关系,世界的物价会一直上涨。所以,台湾人不要把希望放在石油价格走低,输入商品价格走低的基础上,而应该把希望放在增加自己收入的基础上。外部世界买台湾越多的商品,台湾人制造的商品有越多的附加值,台湾人就越富裕!如果只把希望放在希望不要通货膨胀的基础上的话,对不起,除了不切实际以外,就是死路一条!
faska 發表於 2010-6-12 18:08
108# csuhedu3


那要看他的員工屬於哪個國家不是嗎?每個國家的行情標準不一樣
物價也都不一樣!!怎麼比?
其他生存不下去的廠商員工到富士康去?不是說能去就去吧
嘿嘿所以你也知道員工認為薪水太低他不願意做嘛
那麼也就證明薪水不得不漲,那麼物價呢?
我是不知道在上海買一罐可樂跟在其他地方買一罐可樂價錢是不是一樣
台灣本來就是以出口導向,地理位置好吧
外加上起步的快,但是不代表台灣經濟好,薪水就好
台灣很多產業本來就有規劃如何走附加價值高的產品
問題是。。。。呵呵
石油反映成本很直接吧,沒有所謂基礎不基礎
大家都要用到,當成本一提升沒有人會笨笨的虧本賣錢吧
csuhedu3 發表於 2010-6-12 18:39
108# csuhedu3


那要看他的員工屬於哪個國家不是嗎?每個國家的行情標準不一樣
物價也都不一樣!!怎麼比?
其他生存不下去的廠商員工到富士康去?不是說能去就去吧
嘿嘿所以你也知道員工認為薪水太低他不願意做嘛 ...
faska 發表於 2010-6-12 18:08



我已经说过很多次了~
大陆的农民工的工资增长幅度,是远远低于大陆的经济增长水平的
而且,已经成为了提升内需的bottle neck~
如果说经济发展了50%,同时间全社会的工资增长了100%,那当然会有问题
但事实上,不但民工的收入赶不上GDP的增长速度,大陆全社会的平均收入也赶不上GDP的增长速度
这些,媒体上早有各种数据,不必再一一罗列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fc681083

LV:4 遊俠

追蹤
  • 12

    主題

  • 134

    回文

  • 0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