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元明] 明末瘋狂 作者:再次等候 (連載中)

 
mk2258 2013-4-20 08:58:30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967 68537
GGCMEAT 發表於 2017-3-12 19:41
第七百五十一章大戰之前

    “老爺!這件怎麼樣?”常柳琴穿著一條湖綠色的長裙,腰間系著一條鵝黃色的腰帶,她盛裝濃抹,宛如精靈般原地輕盈地旋了一個圈,靚麗的容顏立刻向四周發散,讓人驚艷地有些喘不過氣來。

    屋里和床上都堆滿了各色的服飾,吳世恭在床沿邊上坐著,很耐心地看著常柳琴的“時裝表演”。

    “不錯!”吳世恭再次微笑地點點頭。笑得發酸的臉頰也有些發緊。今天的吳世恭就是要讓常柳琴高興,所以不惜陪著她一整天。

    常柳琴轉著、轉著,速度卻越來越慢。“老爺!”常柳琴突然嬌喝一聲,接著滿臉是淚,撲到了吳世恭的懷中。

    抱著吳世恭,常柳琴是萬分不舍。因為明天吳世恭就要出征了。在這長達一年的時間內,常柳琴早就把吳世恭當成了依靠,所以她就感覺這次就是生離死別。

    在吳世恭第一次救援錦州時,因為常柳琴與吳世恭話都沒說上幾句,所以那次的她對吳世恭也沒什麼感情。可現在倆人相處了這麼長的時間,而且是雙宿雙飛,根本沒有其他女人來分寵,再加上吳世恭對家人的態度向來是十分和善,所以現在的常柳琴感到是相當幸福。

    而且一年的時間也不短,這里早就成為了除了京城和汝寧,吳世恭的第三個家。所以這次的分離使得常柳琴有種不知未來的恐懼感。

    因為如果吳世恭出征失利,就很可能有生命危險,沒有名分的常柳琴又要飄離失所,不知命運如何了。就是吳世恭得勝歸來,最好的結果也就是把常柳琴帶回家。可是吳世恭家里的情況怎麼樣?自己是否會被大婦欺壓?這也讓常柳琴是擔心異常。說到底,她還是個不懂世事的小姑娘。

    “哭什麼?”吳世恭根本不知道,現在的常柳琴心中在千絲百繞,他輕輕地撫摸著常柳琴的背,柔聲安慰道︰“這次打韃子又沒什麼危險。老爺我身經百戰。怎麼保護自己總是知道的吧!乖!乖乖地等著我回家吧!”

    沒想到這句話一說,常柳琴卻哭得更歡了︰“老爺——!”

    ……

    現在的遼東,被清軍圍困,由祖大壽防御的錦州城就是最前哨。在其身後是松山、杏山、塔山一連串堅實的小城堡,再後則是關門外的重鎮寧遠。自錦州至寧遠五座連成一線的城池,依山傍海。是明軍在遼東防線上的防御重點。

    清軍幾次入塞,在畿輔一帶如入無人之境,但進出中原卻不得不繞過山海關防線,取道北京北面的長城各關口。有寧錦諸城在,山海關就堅如磐石;山海關牢固,清軍通向中原的道路就不能暢通。取明而代之的戰略意圖就無法順利實現。

    因此,皇太極對明作戰的基本戰略,一方面是不斷派兵深入中原撼動明朝根基,另一方面就是要拔除遼東的一串明軍據點,首先是拔除寧遠以東的四座堡壘。

    到崇禎十四年春,清軍完成了堅實的包圍,在錦州四面各設八座大營。已經完成了所有圍困的工事。而此時防守錦州的,是有過一次假投降的歷史的祖大壽,他抵抗清軍圍攻是很堅決的,錦州城的防御設施很好,存糧也比較充實。祖大壽的戰術就是憑城死守,靜待援軍。

    而此時的洪承疇也拖延不下去了,看到清軍不困死錦州就不退兵的決心,洪承疇能夠采取的唯一對策,只有集中兵力在錦州一帶同清軍進行一番大戰,才能保住關外的各個堡壘。

    雖說洪承疇是名聲遠播。但到底有多少取勝的把握,洪承疇也是胸無成算。可是清軍逼到面前,也只有迎敵一戰了。

    于是洪承疇一面先派小股部隊沿海岸抵近錦州,騷擾敵軍以緩和錦州被圍的勢態,一面親自統率山海關附近的各路官軍出關進駐到寧遠。隨時準備對清軍進攻。

    可當洪承疇正在寧遠集結兵力的時候,錦州的守城局勢卻越來越嚴峻了。三月下旬,駐守在錦州外城的蒙古軍將領諾木齊、吳巴什暗中同濟爾哈朗聯絡,準備獻城投降。

    祖大壽發現了這個情況,正要捕殺兩個蒙古將領,蒙軍卻先動了手。祖大壽的親信部隊和蒙族部隊在錦州的內外城之間進行了一場大戰,清軍趁機攀城而上,把祖大壽部逼進了內城。外城被清軍佔領,錦州的城防更顯得岌岌可危了。

    但是祖大壽還是決意固守。五月,他派人溜出圍城向洪承疇報告說,城中的糧草還能堅持半年,希望援軍不要輕舉急戰,要用戰車步步為營,穩健推進。

    而遼東的緊張局勢也使得崇禎皇帝緊張起來,但他從來對軍事一竅不通,對于到底該如何組織這次重大軍事行動完全沒有主見。

    五月十八日,崇禎皇帝在中極殿召見了兵部尚書陳新甲,問他應該如何決策,如何安排。陳新甲幾個月來一直為寧遠方面調兵輸餉,很想打一個漂亮仗,煞一煞清軍的銳氣。他向崇禎帝報告說,現在洪承疇在寧遠已經集中了寧遠總兵吳三桂、前屯衛總兵王廷臣、山海關總兵馬科、玉田總兵曹變蛟、薊鎮總兵白廣恩、密雲總兵唐通、宣府總兵楊國柱、大同總兵王樸、汝寧總兵吳世恭共九鎮兵馬十五萬人,軍糧軍餉也即將運齊。

    陳新甲以為,明軍集如此雄厚的兵力在錦州一帶的山海之間狹窄地帶同清軍進行決戰,可以避敵鐵騎奔馳之長,是多年來沒有過的極好時機,又有洪承疇沉勇機智進行指揮,正可望取得一次大捷。

    為此陳新甲建議︰以松山為中樞,分兵四路,一路出塔山經大勝堡攻敵西北;一路出杏山繞過錦州由北面進攻;一路出松山渡小凌河阻敵東側;一路作為主力直接由松山攻敵南翼。四路合圍,聚殲敵寇。

    陳新甲的這個作戰計劃當然是紙上談兵。他對兵力對比和地理形勢的判斷都是正確的,卻沒有考慮到明軍戰斗力極差這個關鍵因素。將領懦弱腐敗,兵卒士氣低落,器械破敗,軍政紊亂,這好不容易湊在一起的十五萬大軍能夠集合起來嚇一嚇敵人已經很不錯了,想要分進合擊大獲全勝則簡直是在做夢。

    而洪承疇身在前線,很了解自己部隊的這些痼疾,因而一直反對兵部意想天開的作戰計劃。但崇禎皇帝听了陳新甲的一番侃侃而談卻十分開心。多年來只是不斷接到失利的戰報,很少能听到奏捷的聲音,如果能在遼東前線一銼敵鋒,不但可以出出多次被清兵橫掃京畿的惡氣,也可以乘勝抽調兵馬到中原圍剿流賊。這樣的前景不正是他多年來夢寐以求的嗎?

    于是崇禎皇帝在原則上全力支持陳新甲的方案。但他也不是當年那個初等皇位的“初哥”了,不會再那樣急躁和自以為是,于是崇禎皇帝就希望兵部還是能多考慮前方統帥的意見,盡量作到中樞和前線協調一致。

    陳新甲于是在這次召見後又同內閣幾位輔臣以及兵部侍郎吳、前兵部尚書傅宗龍一起商議,最後決定派遣兵部職方郎中張若麒到寧遠軍前作為特派員了解情況,參預決策。後來又增派了一個前綏德知縣馬紹愉,以兵部職方司主事的身分到軍前贊畫機務。

    從這年夏初起,明軍幾鎮官兵先後開出山海關,在松山一帶集結,並且在松山附近同清軍進行了幾次小規模的接觸,在石門地區還取得了小小的勝利。洪承疇對這點有限的勝利並不抱樂觀態度,仍然堅持持久戰的方針,在給朝廷的報告中說︰“久持松山、杏山以資轉運糧餉,而且錦州城守頗堅,不易被攻破。若敵軍再過今秋,不但其國內無以為繼,就是朝鮮供應的糧餉也不能保障。這就是可以堅守而後再戰的策略。今兵部尚書議戰,臣豈敢遷延不前,只是怕糧餉運輸困難,鞭長莫及。事關國體,不如稍待,使敵人自困,較為有利。”

    但已經到達關外前線的張若麒卻被幾次小勝仗沖昏了頭腦,以為可以迅速進軍,一舉大敗清兵。他在向兵部和皇帝遞送的秘密報告中痛陳機不可失,希望朝廷立即下令進行決戰。

    作為朝廷和兵部尚書陳新甲的代表,張若麒如此迫切是有著以下原因︰

    首先當然是錦州城確實特別危險了;

    其次是洪承疇拖延的時間太長,讓朝廷的後勤壓力是苦不堪言,所以也不能夠再拖下去了;

    第三是陳新甲要證明自己全軍決戰的計劃是正確的,要在崇禎皇帝面前顯攻,並在朝廷商議軍略的影響力上壓洪承疇一頭;

    最後也當然是張若麒自己想表現,表現出在此次大戰中,他能夠發揮極大的作用。

    本來就傾向于速戰速決的崇禎皇帝這時候再也沉不住氣了,他渴望多年的大捷既然唾手可得,當然不能再作拖延。 本帖最後由 GGCMEAT 於 2017-3-12 19:55 編輯

GGCMEAT 發表於 2017-3-12 19:41
第七百五十二章走過去很順利

    崇禎十四年七月,崇禎皇帝密敕洪承疇火速進軍援救錦州,伺機重創敵軍。陳新甲也在給洪承疇的書信中通報近來有清軍再欲由京城以北的長城諸口入塞的消息,威脅說︰“閣下督關門一年,費餉數十萬,如果錦州之圍未解,內地又遭困擾,不入山海則內地空虛,若撤兵遼西則無功而返,怎能對得起皇上,又如何向文武百官解釋呢?”

    在這樣如燎原之火的催逼之下,洪承疇只能全軍出動,志在決戰了。七月二十一日,各路明軍陸續出發到寧遠集中。吳世恭也告別了哭哭啼啼的常柳琴,率領全軍一萬八千余人趕赴寧遠。

    七月二十六日,洪承疇在寧遠誓師。率本營標兵和馬科等部魚貫東行。但他沒有按陳新甲的方案分兵四路,而是把全部力量集中起來,保持著整體優勢。全軍的糧草輜重則屯集于杏山和塔山之間的筆架山,

    筆架山正好處在寧遠與錦州中間的位置。洪承疇這樣的安排顯然還是從持重方面考慮的,雖然擺出了進攻的姿態,卻還是先求自身的穩固,確立一個糧餉充實、隊伍整齊的不敗之勢。

    而吳世恭對于這次出征,雖然談不上是雄心萬丈,但也是很有信心。十五萬人,那場面鋪天蓋地,給人的壯膽指數也不用多說了。

    更讓吳世恭鼓舞的是,這次出動的明軍確實稱得上是“精兵強將”。當然,這種“精兵強將”要看和誰比,比汝寧軍和清軍比肯定差一些。但如果只看武器裝備的話,那絕對是盔甲鮮明、戰馬和車輛眾多、火炮和火銃等利器也是武裝到了牙齒。可以說是大明朝最精銳、最強大的一支大軍。

    但是吳世恭根本不知道,在原先的歷史上,此次松錦大戰的結局是多麼的悲慘。他走上的是一條危險之旅、未知之旅。所以現在吳世恭的意氣風發完全是一場無知者無畏。

    而吳世恭穿越時對歷史的無知,也說不上是好是壞。畢竟除了一些莫名其妙地把穿越歷史事件背得滾瓜爛熟的穿越者以外,其他絕大多數穿越者也只是歷史論壇上的愛好者,如果用他們的二把刀歷史來決定行動的話。這些人的殘骨上早就長白毛了。

    比如︰知道登萊孔有德叛亂的人很多,可很少人知道他們叛亂了一年多?如果某個穿越者只知道孔有德他們被平叛,為了搶功,在孔有德叛亂的一開始就扎了進去,而且踫上孔有德全火器的精銳部隊,他早就玩完了。

    又比如︰知道此次松錦大戰的穿越者,他們在剛到遼東的時候。就知道明軍的結局就是全軍覆沒,而在此戰中是吳三桂他們先逃。所以這些穿越者就在上次譚泰夜襲的時候,以為是真實歷史的全軍潰逃而滑腳先溜,那不是出了大洋相嗎?但這也不能責怪這些穿越者,因為誰知道松錦大戰有著幾次反復,延續了長達一年的時間呢?

    但不管怎麼說。此次的無知就要給吳世恭帶來危險了。

    不過也要允許老天爺給明軍一個回光返照。這次奔赴錦州的過程是相當順利。也許是洪承疇指揮得當,也許是明軍兵強馬壯,所以在這一路上根本未遇上清軍的任何阻截。

    二十九日,洪承疇和他的全部軍隊抵達了離錦州只有十幾里路程的松山,而在當天夜里就搶佔了離錦州五六里的乳峰山西側,在那里扎下大營。清軍的主力正在乳峰山東側。

    八月最初的幾天,明清兩軍以乳峰山為爭奪重點。進行了幾次激戰。由于明軍在兵力上佔有優勢,洪承疇指揮得當,雖然雙方各有損失,明軍宣府總兵楊國柱陣亡,但在總的形勢上清軍較為不利。

    而在這些小規模的戰斗中,吳世恭的汝寧軍並沒有什麼發揮。明軍采取的戰術,就是在軍隊前方放置大量的車輛,依據車輛的掩護。以火銃和弓箭遠程射擊,緩緩推進。完全是野戰中的守城戰。

    而清軍雖然在錦州城外壘砌了兩道外土牆,可他們沒有依牆防御,反而是集中兵力出擊,放棄了防御,而選擇了野戰。這一攻守異位,使得明軍就好打了。再加上清軍還要派出一部分的兵力。看管住錦州城內的祖大壽部,這讓兩軍的兵力人數就更懸殊了,所以明軍就佔得了上風。

    等到宣府總兵楊國柱按捺不住性子,主動沖出車陣與清軍交戰而不幸陣亡以後。明軍的戰術就更保守了,就是依車而行,就是不出擊,一步一個腳印,向著錦州城緩緩推進。

    而汝寧軍更是無驚無險了,在他們負責的那條防線,清軍根本不可能在強大的火力下靠近,到了最後,清軍也放棄了這段防御最嚴密的防線,讓汝寧軍更是無所事事了。

    而且在這樣的防御戰中,汝寧軍也體現不出高其他明軍一籌的水平。畢竟明軍的野戰不行,可守城、挨打慣了以後,防御戰可就都成了行家,所以他們的防御的時候,表現得並不比汝寧軍差。

    這樣子的鈍刀割肉戰術相當有效,就是消磨清軍的實力和士氣。于是在八月初二,明軍奪取了清軍正紅、瓖紅和瓖藍三旗的陣地。而這時候也看得見錦州城內的明軍的身影了。

    為了配合救援的明軍,祖大壽也分兵三路出城突圍,在闖過了兩道防線之後,在第三道防線上受阻,只得退回錦州。不過在這時候,打破清軍的圍困已經是觸手可及了。

    清軍在受挫後采取守勢,死守營壘不再出戰,同時向盛京的皇太極急報求援。而張若麒立即向朝廷上報了大捷的佳音,崇禎皇帝見報大喜,更加緊催促洪承疇乘勝急進,務求痛殲。

    洪承疇在初戰有所收獲之後卻更加謹慎小心。在軍前贊畫的馬紹愉建議趁著敵人援軍還沒有到來之前全力組織進攻,他沒有采納,仍然以堅固對堅固,用營壘同清軍對峙。他在乳峰山和松山之間結起七座大營,掘壕設壘,並且命騎兵分駐于大營的東、北、西三面,成為一個鞏固的防御體系。
GGCMEAT 發表於 2017-3-12 19:41
第七百五十三章急轉直下

    但不知為何,洪承疇的指揮有著兩大致命的疏忽。

    一個就是明軍未曾隨身攜帶足夠的糧草。在明軍中,除了一直保持著良好習慣,攜帶著足夠全軍使用一個半月糧草的汝寧軍,其他的明軍只是隨身攜帶了三天的糧草,而糧草的供應都需後方筆架山來運送。

    這個疏忽很讓人費解,因為明軍的騾馬和車輛都是足夠,完全可以隨身攜帶足夠一個月的糧草。而且明軍與寧遠的距離也只有一百里出頭,這樣的距離也並不遙遠,五十里糧道也與一百多里糧道的危險程度也差不多,根本沒必要在筆架山設糧站,完全是多此一舉。

    可能洪承疇希望縮短糧道再保險一點吧!也可能有著其他原因,但從戰爭指揮的角度來看,統帥應該未勝先慮敗,而洪承疇就完全沒有做到這一點,因此,在這里他是失責的,並且已經在明軍頭上懸上了一把寶劍。

    另外,雖然明軍看似成為一個鞏固的防御體系。但在錦、松、杏、塔這道生命線北側有一條長嶺山脈,不十分險峻,騎兵完全有可能繞山路而過,包抄到松山以西,切斷明軍的補給線。

    為此,大同監軍張斗曾提出分兵一支駐扎在長嶺,防止清軍繞道包抄。

    可洪承疇卻傲慢地說︰“我作了十二年總督,你們這些公公懂得什麼!”拒不接受張斗的意見,而長嶺方面一直沒有設防。

    對于洪承疇的一意孤行,明軍中所有的官員都難以反對。因為明軍前面的獲勝,造成現在的洪承疇是如日中天,所以現在的洪承疇已經從自信心不足轉變成自信膨脹了。

    而吳世恭也在听聞這個爭論以後,專門尋找到哈丹巴特爾,想要通過這位了解遼東道路的本地人口中,得知長嶺那里是否如此?

    可是哈丹巴特爾的回答相當含糊,他承認那里有著山路可以通行。但又說明了長嶺是一座山脈。而在山脈中,有山路可通過行人和可以通過大軍是兩個概念,因為山路中很難通行大軍中的騎兵和車輛。

    而筆架山畢竟是明軍的重要糧站,那里也修建有堅固的堡壘,沒有火炮和攻城器械,根本奈何不了堅固的城牆。因此,吳世恭也認可了洪承疇的判斷。

    其實說到底。洪承疇往日的名聲和他現在指揮的表現,確實帶給了包括吳世恭在內的明軍官員們以很大的信心,使得大伙兒對他的判斷就有些盲目。

    尤其是洪承疇選擇的車陣緩進的戰術,是現在明軍所能夠選擇的最好、最恰當的戰術,這就更體現出洪承疇的指揮功底,也讓人佩服萬分。當然。這種戰術也很合吳世恭這種烏龜流武官的胃口。

    反正在這時候,就算是有些明軍官員有些疑惑和擔心,但沒人再會當面辯駁,所以這個致命疏忽也就再也沒辦法彌補了。

    而皇太極在接到錦州方面的戰報後,立即決定親率大軍馳援,並且打算借此機會一舉消滅明朝在山海關一帶的主力部隊。他調集各部兵馬匯集于盛京,本來準備十一日出發。但因為鼻子出血嚴重,拖了幾天。

    到十四日,皇太極的鼻血還沒有完全恢復,他就帶病出征了。在臨行前他召集貴族和大臣,很興奮地說︰“朕只是怕敵人听說朕將親征,會倉促逃竄。倘若上天眷佑,敵兵不逃,朕一定讓爾等大破此敵。如同縱犬逐獸,易如拾取,不會過于勞苦。朕所定攻戰機宜,爾等慎無違誤,勉力識之。”然後先帶三千精騎,一路用白手絹兜著留下的鼻血,晝夜兼程趕向錦州。

    “快些挖!誰敢停。爺就抽誰!”牛錄額真馬佳顏揮舞著纏著鐵絲的皮鞭,他接著用皮鞭一指賣力地挖著壕溝的白豬,說道︰“白豬!這些奴才就交給你了,天亮前務必挖好這一段。完事了以後。爺一定把你抬旗。”

    “放心吧!爺!”白豬用袖子擦了擦自己的滿頭大汗,道,“不會誤了爺的事!”

    在當時被福佳氏打昏了以後,得到消息的牛錄額真馬佳顏就把白豬討要了過去。而那時候的白豬已經是遍體鱗傷、奄奄一息了,所以福佳氏也就把白豬放了手。她以為白豬是肯定不行了,自己還能夠節省一張草席。

    沒想到白豬的生命力十分旺盛,在馬佳顏的養護下,竟然活了過來,而且還完全恢復了健康,沒留下什麼後遺癥。

    而這麼一來,白豬也就變成了馬佳顏的包衣了。那馬佳顏倒也記著白豬的救命之恩,對白豬也挺好,所以他也成為了包衣中的一個小首領。

    這次圍攻錦州城,滿清是八旗總動員,牛錄額真馬佳顏和白豬都被抽調到圍困錦州的部隊中。而馬佳顏就給白豬配發了戰馬、盔甲和兵器,完全把他當成了旗丁看待,並且讓他負責所有自己的包衣,使得白豬也成為了包衣的一個小頭目。

    當皇太極趕至錦州以後,熟知寧錦一帶地理形勢的皇太極果然沿著長嶺山脈繞到了洪承疇的背後,在十九日,于松山西側的戚家堡扎營。

    第二天皇太極就命令士兵在明軍身後挖掘了三道深八尺、寬丈余的大壕,對洪承疇的十五萬大軍實行了反包圍,並且切斷了明軍的糧草補給線。同時,他還派其弟多羅武英郡王阿濟格率軍攻擊筆架山,奪取了明軍屯集在那里的十二堆糧食。

    皇太極這幾個有力的軍事行動使得本來還算有一點士氣的明軍一下子蒙了頭,將士們人心惶惶,戰斗意志立時下降到冰點。洪承疇好像也沒想到清軍的援師來得這樣快,而且一來就繞到自己的背後,只得集中全力先對付身後之敵,希望能重新打通運輸線,奪回軍糧。

    二十一日,明軍對皇太極的營地發起攻擊,雖然兵力佔優勢,卻沒有取勝,有些將領見到清軍中皇太極的黃蓋,知道是皇太極來到軍中,竟然還沒有交鋒就潰退下來。

    “你這犢子養的,見到了皇太極的黃蓋腿都嚇軟了,連上去撒泡尿都不敢,有什麼臉來說我啊?”

    “你又怎麼樣?都打到壕溝邊上了,連派人填溝都做不到。又不是讓你填,你手中的刀是吃草的?砍幾個腦袋就能逼著兵丁上前了,就是把他們的尸體填進去也行!真是豬腦袋。”

    “你倆別嘈嘈了。筆架山那里怎麼回事?放群羊在那里也可以擋韃子一陣,怎麼會被韃子打下來呢?”

    “草!也別說筆架山了,韃子挖壕溝的動靜都發現不了,長嶺那面又是怎麼回事?……”

    ……

    二十一日晚,洪承疇的中軍大帳內是一片嘈雜,各路明軍總兵是相互指責,吵到最後,眾人之間也有了些火氣,竟然用話語有舍到洪承疇的無能。被清軍一截了後路,一斷了糧道,洪承疇那高大的形象是轟然坍塌,這時候的明軍中就陷入了一片混亂。

    吳世恭躲在大帳的角落中暗自打量著,他發現洪承疇的臉色是越來越青。到了最後,洪承疇終于按捺不住大拍了一下大案,這巨響聲終于讓大帳內暫時恢復了安靜。

    “都吵些什麼?都吵些什麼?”眼見著洪承疇的額頭和脖子上青筋都爆出,臉色也是青里透紅。洪承疇深吸了一口氣,努力壓抑住火氣,放低音調說道︰“諸位立誓報效朝廷,目前正是機會。雖然糧盡被圍,應告明吏卒,守亦死,不戰亦死,若戰或可求生。我決心孤注一擲,明日望諸君盡全力破敵。”

    洪承疇的一番話,終于使得大帳內恢復了正常的氣氛,而明軍也終于開始了緊急軍事會議。首先當然討論下一步的作戰方向。因為軍中存糧頂多夠維持三天,所以幾乎所有的將領都主張先撤回寧遠,再圖長策。

    張若麒和馬紹愉也同意這個意見。其實即使決意撤兵,也必須先突破清軍在西側的戰線,因而總難免要有一番大戰。所以洪承疇最終決定第二天傾全軍進行一場決戰。

    但是這次決戰就要拼老命了,而且將會決定明軍撤退的順序。毫無疑問,先鋒和斷後的兩支部隊最危險,所以一說到這里,大帳內是一片安靜,都不願意做那出頭鳥。

    吳世恭也保持著沉默,不過他眼角觀察到洪承疇不斷地在注視著自己,忍不住在心中長嘆一聲,首先打破了沉默︰“督師大人!末將不才,就做個先鋒吧!”

    這話一說,讓洪承疇的臉色頓時緩和了下來,而大帳內凝固的氣氛也緩和了不少。這最麻煩的問題總算是解決了一個了。

    “好好好!本督知長敬素來忠勇無雙,必會馬到成功。本督也不能虧待,來來,你有何要求盡管提。”洪承疇微笑道。

    “無他,多給騾馬,多給麻袋即可。”吳世恭說道。要通過壕溝,必定要先填埋,而用騾馬馱著裝滿土石的麻袋,就可大大地提高速度,所以吳世恭就提出了這樣的要求。

    “可!”
GGCMEAT 發表於 2017-3-12 19:41
第七百五十四章安定軍心

    吳世恭也不是個愣頭青,他當然不會在這種時候逞英雄。可現在的明軍中,也就是吳世恭的汝寧軍最強,所以開道的任務也只有當仁不讓了。在這種危難的時刻,也沒心情玩什麼保存實力的那一套,能夠選擇的,當然就是同舟共濟、共渡難關了。

    而且汝寧軍到了遼東以後,督師洪承疇確實對吳世恭不錯,到最後,經常多撥給吳世恭糧餉。雖然與汝寧軍的需求還有些不足,需要吳世恭就地購買,但相比其他各路明軍,汝寧軍的待遇已經是很不錯了。所以在這時候,就不說知恩圖報吧!起碼吳世恭也要做到將領的本分,要服從洪承疇的命令。

    而吳世恭開了一個頭,另一位將領也自告奮勇了。玉田總兵曹變蛟自願斷後。雖然薊遼總督洪承疇是屬意實力第二強的吳三桂來斷後,但是曹變蛟的部隊實力也不錯,又是洪承疇的親信將領,值得放心,所以洪承疇對這個結果也能夠滿意。

    之後就是其他各路明軍了。他們之間也沒有發生什麼爭執,都服從了洪承疇的安排指定的順序,于是這場緊急軍議就很快結束。洪承疇就早些放那些將領回自己的大營,讓他們安排部隊休息好,準備明天的決戰。

    當那些憂心忡忡的將領走出大帳時,其他將領都沒有發現,落到最後的吳三桂和王樸心領神會地對看了一眼,接著他們倆又同時露出了了然在心的微笑……。

    憂心忡忡的吳世恭回到了自己的大營,卻驚訝地發現余繼他們這些軍官正在等待。他們都是眉頭緊鎖,同樣是憂心忡忡。

    “怎麼了?”面對著不知不覺圍上來的軍官們,吳世恭勉強地擠出一個笑容。

    軍官們安靜了一會兒,遲明突然叫道︰“大人在,沒什麼大不了的。我們跟著大人一起沖出去。”也只有遲明這樣盲目崇拜吳世恭的青年軍官,依然對吳世恭是盲目崇拜。

    “可是……可是我們後路被截了啊!”余繼猶豫了一下,說出了自己的擔心。

    目前的汝寧軍可是遇上了成軍以來最大的危機。他們與其他明軍一起,完全是被清軍給包圍了。說實話,遇上這樣的情況,就是最強悍的軍隊也不會無動于衷,所以汝寧軍的這些軍官就感到十分擔心。

    “放心吧!督師大人已決定,明日全軍撤退,由我們汝寧軍作為先鋒。”吳世恭還是保持著微笑。要顯示出自己的胸有成竹,“你們等會兒都下去部隊,讓兒郎們早些歇息,讓他們養足精神,準備一鼓作氣撤回寧遠。”

    “諾!”軍官們異口同聲地立正道。

    “你們也無需擔心。”吳世恭接著說道,“我們來遼東就是打仗的。明天的戰斗。無非就是朝著另外一個方向打仗嘛,性質並無什麼不同。而且我們汝寧軍平日都訓練熟了,該怎麼過壕溝、該怎麼破障礙、該怎麼沖陣?現在都不用教了吧!而且在出發之前,我們全軍還練了這麼久的時間,所以沒什麼大不了的,就按平日里訓練的打。”

    “諾!”听了這話,軍官們也稍稍有些安心。

    可軍官們依然沒散去。余繼又皺著眉問道︰“大人!兒郎們有些軍心不穩,大人您就說幾句,讓小人們傳下去,也能夠安穩一下軍心。”

    “這樣啊!”吳世恭也皺起了眉頭,他想了一會兒說道︰“就這麼說吧!告訴兒郎們,我們汝寧軍從來沒拋棄過一匹戰馬,所以更不會拋棄一名戰友!”

    說實話,這句話很樸實。並不是什麼激昂的口號,不會讓人听了以後熱血沸騰。可就是這句樸實的話,卻讓人相當安心,用在此地也效果極好。

    被截了後路,被斷了糧道,說不害怕那就是謊言,所以在這時候就很需要集體的力量。如果身處在一個團結的集體中。作為個體的兵丁就會安心,他們相信自己不會被拋棄,也就能夠發揮出正常的戰斗力。

    而汝寧軍一貫采取的不拋棄每一位兵丁的做法已經是深入人心。更有說服力的是,汝寧軍竟然會不惜代價把戰死的戰馬都火化帶回埋葬。更何況人乎?所以現在吳世恭的這句話不僅僅是對士兵的承諾,而且士兵對這句承諾也是深信不疑。

    最後為了安定軍心,吳世恭還花費了小半個時辰親自巡視大營,並讓自己的親兵分成十幾隊到大營各處大聲宣告,就是宣告他剛才所說的承諾。而听了這承諾以後,兵丁們也都進入帳篷內休息,都安心地養精蓄銳,準備著明日的大戰。

    “大人!外面有人來送騾馬和麻袋!”一名親兵跑到正在巡視大營的吳世恭身前,輕聲地稟告道。

    “好!一起去看看。”

    吳世恭隨著那名親兵快步走到大營門口,只見一位游擊服飾的武官帶著幾百名兵丁,牽著馬,拉著裝有麻袋的大車,等待著汝寧軍的接收。

    吳世恭連忙行禮道︰“謝過這位將軍了。不知可否知曉尊姓大名?”

    見到吳世恭的行禮,那游擊也忙不迭地還禮道︰“末將嚴三齡,吳總兵客氣了。末將是標營的,正尊督師大人令,給吳總兵送來騾馬五百一十二匹、大車五十一輛、麻袋五千多。請吳總兵清點。”

    總督洪承疇在這時候也不惜血本了。那些麻袋大多數是空的糧袋和鹽袋,所以很好搜集,可是那些騾馬和大車就是總督標營里調撥出來的,由此可見洪承疇對于吳世恭的厚望。

    “哪里還不相信嚴大人。”吳世恭立刻笑著說道。接著他揮揮手讓自己的親兵去交接馬匹、大車和麻袋。

    “嚴大人!到本官大營里去喝杯茶?”吳世恭客氣地邀請道。

    “謝過了!要早些回去。”嚴三齡當然不會在這時候答應,“等回寧遠後,末將再厚顏向吳總兵討杯酒喝?”

    “那是一定!那是一定!”吳世恭也不挽留。他們倆在這時候都無心交際,都忙著準備明日的大戰呢。所以在客套以後,倆人就拱手準備告別了。

    可就在這時候,大營外突然響起了一陣震天的喧嘩聲。
GGCMEAT 發表於 2017-3-12 19:41
第七百五十五章 全軍潰敗

    隨著這喧嘩聲,明軍各營也頓時騷動,那喧嘩聲也越來越蔓延、越來越大聲。而汝寧軍的大營中也保持不了安靜了,喧嘩聲也逐漸響亮,有些兵丁甚至沖出帳篷,要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情況。

    “都安靜!”吳世恭大吼道,“緊急集合!多點火把!”

    反應過來的親兵們也急忙飛奔,要到大營各處傳令。吳世恭看著四周的人臉色都很難看,知道自己的臉色也不怎麼樣。這樣的全軍騷動,肯定是發生了大的意外,可這黑燈瞎火的又不可能了解外面的情況,所以現在的吳世恭就要盡快做出決斷。

    吳世恭心中在暗恨︰自己這次到遼東簡直是昏了頭了。也沒必要去責怪總督洪承疇和友軍,就想想自己的判斷吧!過分相信洪承疇的指揮能力,也過分相信了其他明軍的戰斗力。洪承疇沒在長嶺派兵,難道自己不能安排偵騎到長嶺啊?起碼不會被清軍截斷了後路,被打了個措手不及。

    吳世恭奮力地甩了甩頭,把這些有用沒用的想法都甩到腦後。現在也就面對現實了,要及時做出一個正確的決定。

    “來人!快出去看一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到了現在,吳世恭還是認為最大的可能是清軍劫營,所以他就想先了解清楚其他各營明軍的情況。

    有些親兵立刻牽過了馬,準備出大營,可是汝寧軍安排在營外遠處的暗哨,已經不顧隱藏自己的身影,他們飛奔而來,對著吳世恭大叫道︰“大人!都逃了!他們都逃了!”

    “誰逃了?”遲明立刻迎上前,著急地問道。

    “其他各營的官軍。”

    “有沒有韃子出現?”遲明又問道。

    “沒看見!就是官軍在逃。”

    “那總督大人那里呢?”吳世恭也忍不住插話問道。

    “看不清!大人!小的不知道!”

    明軍的各營是一字排開的,而汝寧軍的大營是在比較靠邊上的位置。所以並不能觀察到居在中央的洪承疇的中軍大營。

    這時候的吳世恭也就不再猶豫了。現在最壞的情況就是其他明軍不听從洪承疇的指揮,在夜間擅自逃跑,不再遵守軍議中制定的——明日決戰全軍突圍的計劃了。

    所以現在的汝寧軍也肯定不會待在原地,要立刻準備全軍突圍。至于總督洪承疇那里,那就爹死娘嫁人,個人顧個人吧!汝寧軍也沒辦法在這混亂的明軍中,找到總督洪承疇,再把他的命令傳遞回來。如果浪費了這麼多的時間,可能汝寧軍的危險程度就更大了。

    再說,現在的吳世恭也已經不再相信洪承疇的指揮了。所以他現在也就不花費其他力氣,就準備自己全軍逃亡了。

    正當吳世恭下定決心,準備發令的時候,他卻一眼看到還待在大營門口的嚴三齡。那嚴三齡臉色慘白,嘴唇哆嗦著。一副手足無措的模樣。

    吳世恭也不可能硬著心腸立刻趕他走,于是就問嚴三齡道︰“嚴大人!你是回督師大人那里呢?還是跟本官一起走?”

    那嚴三齡听了這話是一激靈。他是總督標營中的人。按道理應該去尋找洪承疇並听從他的命令。可是現在這種情況,讓嚴三齡有什麼膽子敢回去呢?

    于是嚴三齡一咬牙,道︰“就麻煩吳總兵了。末將……末將就先派人回去看看情況!”

    吳世恭對嚴三齡道︰“那就先集合好你們的人,待在大營的邊上,等會兒跟著我們一起走。”說完以後,吳世恭就向嚴三齡是一擺手。轉身向著自己的大帳走去。他也不去關心嚴三齡是否會派人尋找洪承疇。既然嚴三齡留下了,那就跟著自己一起走吧!

    汝寧軍長年訓練的夜間緊急集合確實有效,沒多大功夫,已經全軍集合完畢。因為要準備明日的撤退。所以汝寧軍的輜重也早就安放到了大車上,現在也不需要多費手腳。唯一沒辦法收拾的就是那些帳篷了。不過幸運的是現在正是盛夏,野外夜宿也凍不到兵丁。

    但不管怎麼樣,全軍集合需要時間,全副武裝也需要時間,列隊點名更需要時間,等到各支部隊的軍官都向吳世恭報告後,其他各營的明軍也都跑得稀稀拉拉了。吳世恭也不廢話,他大聲下令道︰“全軍出營!”接著騎上了親兵牽過來的黑腳,檢閱著汝寧軍的部隊,按著事先預定好的順序依次出營。

    只有跑到吳世恭身邊的人來瘋依舊是搖頭晃腦,一副興奮的模樣。吳世恭看著人來瘋,心想道︰“現在可能只有它是無憂無慮吧!”

    在軍議剛剛結束之後,大同總兵王樸根本就不打招呼,一回自己的大營就集合部隊,接著帶著自己的隊伍逃跑了。而與王樸在軍議後形成默契的寧遠總兵吳三桂,他也早就集合好了部隊,一見王樸逃跑,也緊跟上的腳步。

    之後,山海總兵馬科、密雲總兵唐通、薊州總兵白廣恩和接替楊國柱主持本鎮軍務的李輔明等四鎮總兵紛紛逃跑,

    而在明軍自我造成的一片慌亂中,洪承疇的軍令不再起作用,只能望著逃兵頓足捶胸。好在玉田總兵曹變蛟和前屯衛總兵王廷臣以及遼東巡撫邱民仰還沒有逃走。可是這時候到底是走是留,洪承疇已經是亂了方寸。他的腦中是一片混亂,暫時也失去了指揮明軍的能力。

    就在這種情況下,吳世恭的汝寧軍也在一片混亂中,最後踏上了逃亡的路。

    王樸等各路明軍一開始的逃跑,還能夠維持自己隊伍的完整。他們都知道,明軍維持著個架子還能支撐,如果全軍潰退,那接下來就是面臨清軍的大屠殺,那就誰都跑不了了。

    而逃跑的一開始也有些順利,雖然清軍在退路上挖了三道壕溝,但白天的作戰畢竟把第一道壕溝填埋了一部分,再加上清軍也要夜間休息,沒想到明軍會立刻潰敗,所以並沒有全軍出動,所以王樸他們就很順利地通過了第一道壕溝。

    可是到第二道壕溝的時候,填埋壕溝的明軍就遇上準備好的清軍了。清軍在挖壕溝的時候,是把挖掘出來的土石堆壘到壕溝後,造了一道土牆,所以現在的明軍也就變相地變成了攻城。

    隔著壕溝和土牆,兩邊的軍隊互射著火銃和弓箭。可是有著土牆的掩護,清軍的傷亡並不大,而壕溝旁已經擠滿了密密麻麻的明軍,清軍的每一次射擊,幾乎沒有不命中目標的。可是為了奪取一條生路,壕溝邊上的明軍已經沒耐心躲避了。

    一些背著用麻袋、布匹、甚至自己衣服包著土石的明軍兵丁,紛紛把這些土石扔進壕溝,接著連被清軍射死射傷的明軍兵丁也被扔下的壕溝,作為了填埋物。

    後排的明軍擠壓著前排,有些站立不穩的前排明軍兵丁也被身後的人給推了下去。可是沒有人去理睬這些摔進壕溝的兵丁,更沒有人伸手拉上他們一把,只有土石和尸首不斷地扔下,有些在壕溝底下的兵丁就這麼被活埋了。不過在這樣一番努力下,明軍在付出了大量的傷亡以後,壕溝也就漸漸地被填平了。

    壕溝邊上的明軍沒有一個人能夠保持安靜,各鎮總兵的親兵和直屬部隊都是在大聲喝罵,讓前面的兵丁向前,前面的兵丁同樣是大聲的吆喝,就這麼一層層像是波浪一般向前。終于,第一位、第二位……,一隊隊明軍踏著填埋好的道路終于是過了壕溝。

    雙方立刻是圍著土牆前後進行著慘烈的搏殺,明軍的這近十萬多人馬,沒什麼花巧,沒什麼偏師,就這麼蠻橫的,不管不顧的驅動,直接是撲向了正面的清軍。

    而在清軍據守的土牆那邊,很多兵丁也顧不得什麼土牆的遮蔽了,他們是直接把身體探出去,拼命的拿著長矛亂刺。現在的土牆其實已經成為了雙方的阻礙,如果不露頭去打,稍微遲疑就會被翻過來的明軍居高臨下,使得自己落在不利的位置上。

    “射箭!射箭!靠近些!”雙方的將領都在大叫著。而在一線戰斗的那些明軍兵丁,其實已經被自己的主將給拋棄了。

    但前排的那些明軍兵丁依然紅著眼,他們拼命地向前殺去,死了也就死了,一了百了,可萬一沖出一條活路呢?反正現在也不可能回頭了,就是要拼命出一線生機。

    而在這種情況下,明軍的火銃手和弓箭手就一直無法在突前兵丁的身後列成陣勢,所以射擊也是零零散散的。而清軍的弓箭手則是盡可能的列隊上前,把弓箭射到對面去。

    幾乎是每一次地箭雨灑下。都會有明軍慘叫著倒下。可這樣的損失根本不會讓人看在眼里,這樣的傷亡也引不起其他明軍兵丁的害怕。倒下去地尸體,甚至只是倒下去地活人,都會很快地被後面地人踩踏下去。這麼不停頓地沖擊,正對著明軍的土牆也被尸體逐漸地墊高。而一開始處于劣勢被動地明軍,他們反而在地利上佔有了幾分優勢。
GGCMEAT 發表於 2017-3-12 19:41
第七百五十六章 第三道壕溝前

    無論是居高臨下地白刃格斗,還是居高臨下的火銃、弓箭射擊,都讓明軍佔了上風。再加上清軍在第二條壕溝後的兵力並不足,所以在猛烈地沖擊下,明軍終于突破了。

    雖然明軍是花費十幾條人命才能換掉對方一個人,可一來明軍的人數太多,二來在第二道壕溝後面的清軍人數少,所以這樣一消耗,清軍也就支撐不住了。

    很多清軍兵丁被蜂擁而至的明軍淹沒,剩下的也沒有了戰斗的勇氣,向著第三道壕溝而逃。他們通過架設在第三道壕溝上的木板退了回去,接著立刻抽掉了木板。幾位腳程快的明軍也跟隨著腳步踏上了木板,但他們立刻被清軍射死、刺死,沒有搶奪到任何通道。于是雙方的對峙場景又恢復到攻打第二道壕溝之前的狀態。

    而戰場也恢復了短時間的平靜。清軍在第三道壕溝的土牆後面準備著。而明軍繼續填埋著第二道壕溝,讓通過的道路越來越寬敞。涌過第二道壕溝的明軍也是越來越多。不多時,同樣形成了擁擠的狀態,再次開始推搡著一排排地向前壓進。

    “貝勒爺!明狗那邊已經瘋了,拼命地沖上來,在前面打生打死的都是咱們旗的兒郎,其他旗都在後面待著,這不是要把咱們耗干淨嗎?貝勒爺!這樣下去可不行,快去皇上那邊求求,找其他旗把咱們換下來吧!”在土牆後面第一排的一位參領,帶著惶恐的聲調,低聲對指揮的清軍將領說道。

    那位貝勒看了看自己的旗丁,又回頭看了看皇太極的黃蓋,神色是十分冷漠。他沒理睬那位參領,立刻大聲下令道︰“把火炮、火銃和弓箭都準備好。準備好輪射。都到前面來。誰敢懈怠,立刻正法。”

    現在是皇太極在督戰,所以那位貝勒絕不敢懈怠。再說,清軍的軍法很嚴,就是事後因為保存實力而沒有丟腦袋,也會被剝奪牛錄和財產,與自己旗實力受到損耗的結果差不多。所以那位貝勒又有什麼必要保存實力呢?還不如拼命奔個前程呢。

    可是手下的那位參領還是沒明白,他就更急了︰“貝勒爺!都是您的貼心奴才!把咱們的奴才們都打光了,將來在八旗中還會有貝勒爺您的位置嗎?到時候吃虧的是咱們……”

    可話說到一半,那位貝勒就一個耳光扇過去了。他一把揪住那位參領的前襟,惡狠狠地說道︰“你沒看到八旗的國族兒郎都開到錦州了嗎?你以為皇上不在後面看著嗎?這一仗決定大清的國運,如果今天咱們不按皇上的要求打,死無葬身之地!死無葬身之地!連家人都保不住了。快滾上去,督促著他們不能後退!”

    那位參領嚇得是臉色慘白。一等那貝勒吼完放開他的前襟,那參領軍就立刻轉身打馬。向著自己的部隊跑去。

    而這次清軍的火力就強大多了。不間斷的弓箭弦響聲、火銃轟鳴聲,夾雜著“隆隆”的火炮射擊,把沖鋒的明軍一排排地打倒。

    在清軍的部隊中,已經在八旗的每個旗中都組建了一個炮營,所以火炮和火銃都大量裝備。經過了在河間的與汝寧軍一戰以後,本已經是很重視火器的清軍。他們更加快了火器的裝備速度,因此,在今天的火器對抗中,清軍就並不落下風。再加上有著弓箭補充,有著土牆掩護,清軍的殺傷力是成倍的增加。

    而明軍前排扛著土石的兵丁紛紛被打倒。因為在填埋第二道壕溝時已經使用了大部分的土石,所以現在明軍的土石並不多。見此情況,後排的明軍在軍官們的督促下撿起掉在地上的土石,甚至搬起了倒在地上的明軍尸體,依然向著壕溝前行。

    清軍的火力雖然密集,但總有漏網之魚。突前的明軍不斷地把土石和尸首扔下壕溝,而壕溝也逐漸地被人填了起來。很多被驅趕到前面的兵丁甚至還沒有來得及傾倒,就被後面的人連人帶土的推擠了下去,掉在深溝之中。

    再次出現了這種活埋的悲慘狀況。但也不得不承認,眼下這種狀態雖然很瘋狂,但也確實有效,在刀槍和死亡的威脅下,每個人都是在瘋狂的忙碌,眼見著這壕溝迅速地又被填平了。

    總兵王樸、吳三桂等人身邊的親兵都給派出去督戰,那些親信們都知道自己沒有被主將拋棄,也知道只有倚靠前面的炮灰們和被舍棄的同伴們,才能夠沖開面前的這道障礙,自己才能有一條活路。

    因此,這些親兵們督戰起來是格外瘋狂,每個人都是六親不認地拿著刀劍吆喝打殺,整支隊伍就是在他們的驅動下,不顧一切地一味向前。

    明軍陣中,騎馬的傳令兵也不斷地來回奔馳,他們要把戰場上的情況溝通傳達給自己的主將。而听到那些傳令兵的回報,幾位總兵都是欣喜之間帶有一點不可思議,因為照這個狀態打下去的話,再過一段時間就可以突出去了。

    可清軍就這麼擋在前面,那完全是一副針鋒相對的模樣。而這幾名總兵也都是熟知兵事,知道窮寇莫追是打仗的基本道理,在亡命逃跑的軍隊面前,阻擋就是下下策,要用極大的傷亡才能堵住這股逃亡洪流,一不留神甚至會被這洪流沖垮,完全是一種事倍功半的打法。而清軍的那些軍將也都是熟知兵事,他們又怎麼會不知道這個道理?難道這里面有詐?

    但這時候明軍的那些總兵也沒有猜測清軍心思的意思了。不管是什麼原因,只要能突破出去,大家能逃得活路,這才是最最重要的事。

    在這時候,幾位總兵之間,隱隱為首的吳三桂就當仁不讓了。他听了傳令兵的稟告後,稍作沉吟就開口說道︰“各位!本來還以為要多費手腳,沒想到事情的進展這麼順利。那就趁熱打鐵吧!如今這正面的戰場上是被本將和王總兵的兵馬佔據,可壕溝很長,不能擠在這短線上博命,其他各位總兵不如率軍在左右兩側填壕,也是做個牽制,大家馬隊都是在這邊,也不耽擱什麼!”
GGCMEAT 發表於 2017-3-12 19:42
第七百五十七章 死亡通道

    吳三桂那意思說的是很明白︰要跑大家一起跑,可是也要其他總兵把自己的部隊驅趕上前去填壕,加大逃跑通道的寬度。

    眼下的場面,自己能保命就萬事大吉。只要保住了自己的親兵,完全可以重新拉起部隊。這天底下什麼都不多,就是沒飯吃的流民多。擺個粥桶,敲敲飯盆,要多少人就有多少人。所以死傷些兵丁算得了什麼呢?于是其他幾位總兵都紛紛點頭,並連忙帶著兵馬前去布置。

    邊上的壕溝也不斷地填平,明軍投入到正對面陣線上的兵丁也是越來越多,很快的,明軍就沖過了壕溝,沖到了土牆邊,而清軍就在土牆後直接擺開了陣線,準備通過肉搏把明軍給堵回去。

    看著自己的旗丁不斷地倒在明軍兵丁瘋狂的搏殺下,那位貝勒心中好像是刀絞一般,這些都是他的老本,而在今天就要全部扔進去了。

    可從旁觀者來看,那貝勒的神色依然是十分冷漠,他冷眼看著深溝逐漸的變成了平地,大批明軍兵丁張牙舞爪地撲過來。不知為什麼,那貝勒的心中突然冒出了“垂死掙扎”這四個大字。

    又看了一會兒,那貝勒就忍不住回頭看看皇太極的中軍本陣,可是中軍的旗幟依然是巍然不動,沒有任何動作。那貝勒在心中又是不禁暗嘆道︰“看起來皇上真的要把自己的兵馬都耗盡在這邊了。皇上難道是瘋了嗎?這些可都是國族健兒啊!就這麼打下去,早晚會被明軍給沖垮,到了那時候一切可都完了。”

    “皇上!差不多有將近千步的壕溝都被明狗給填平,和貝勒那邊死傷慘重!”皇太極身邊的索尼低聲稟報道。停頓了一會兒,他又多說了一句,加重了語氣。道︰“明狗都瘋了!”

    雖然八旗內有著矛盾,可大多數都是上層之間的事,而各旗旗丁之間通婚的情況卻很普遍,多少都有些交情。所以索尼也忍不住開口求情,讓皇太極不要再消耗前面的部隊了。

    清軍這邊,同樣是傳令兵在穿梭,要把戰場上發生的各種情況通報給皇太極。而現在的局面,看著倒好像是清軍在戰斗中弄巧成拙一般,皇太極真的選擇了最糟糕的互耗實力。而出現了這種情況,對于久經沙場的皇太極就太不可思議了。

    皇太極沒理睬索尼。他回頭問鰲拜道︰“方才傳令的部隊都出去了嗎?”

    鰲拜立刻躬身道︰“早就出發了。皇上一下令,他們就即刻動身。都保證過,絕不會誤了皇上的事。”

    當發現明軍大營一片混亂後,阻截的清軍也在皇太極的號令下緊急地集合了起來。不過皇太極也只率領自己親衛三千和其他各旗一萬五千人馬來到了壕溝防線,其他的清軍就在皇太極的命令下。反向進入夜色,到各個明軍撤退所要路過的關鍵地點埋伏去了。

    就是在壕溝兩邊戰斗的時候。皇太極依然在不斷地下令。讓各支清軍部隊向後埋伏,所以在前方戰斗的那位貝勒才觀察不到中軍的動作。

    听完鰲拜的稟告,皇太極接著下令道︰“即刻傳令,讓和貝勒把手中的箭都射完之後,全軍向西,不得停留!”

    傳令兵打馬飛奔至前方的那位貝勒處。而那位貝勒也在接到這個命令之後。也不管自己這一跑,防線會不會崩潰,眼下只有盡快地從這條死傷慘重的防線上撤下去。

    清軍的火炮突然又是齊聲轟鳴,火銃手和弓箭手都簇擁上前。拼命地射擊。而突然密集起來的火力,再次把明軍越來越瘋狂的勢頭,稍微打下去了點。等到明軍稍稍後退,那貝勒就一聲鳴金,所有的清軍人馬都向著西邊撤去。

    而稍微後退的明軍卻突然發現自己面前的抵抗已經完全消失,他們頓時愕然地一呆,接著都是狂喜,也沒有什麼遲疑和錯愕,反正是沖出了活路。

    戰斗到了現在,那第三道壕溝和土牆這一線已經成為了一道死亡之線。打到了現在,雖然肉搏殺傷了不少清軍,可一直到現在,明軍還沒有一個人突過那道土牆,都是被身後的人擁擠到前面,然後悲慘的戰死,

    但後面的催動卻是一波緊接著一波,這邊稍微的停頓都會讓後面的人砍殺過來,完全是進不得退不得。從戰斗開始到現在,已經不是一個人精神崩潰在那里大喊大叫、亂竄亂跑了,明軍全軍都處于一種發瘋的狀態。

    可突然間,好像是銅牆鐵壁一般的防御卻突然是空空如也,剛才還大喊廝殺的清軍兵丁忽然間猶如潮水般撤去。這個情況簡直是太突然了一些,以至于一直向前突進的明軍兵丁,在中央廝殺攻打的位置完全安靜了下來,而讓他們恢復過來的是身後同伴的推擠。

    明軍後面的“督戰隊”又是一喝罵動作,前陣明軍兵丁猛地間都反應了過來,他們全都是發出了興奮的吶喊和嚎叫,齊齊地向前撲去。

    不少的明軍兵丁心中是一片空白,而在空白中又充滿興奮,有了活命的機會,就快向前跑,快向前沖。整個明軍的部隊,都由前向後向前加速著,這是近十萬人的大軍洪流,看著威不可擋,能沖垮面前地一切阻擋。

    而那興奮也是從前向後蔓延著,每個人都是撒開了雙腿向前跑,唯恐自己跑的慢了被大軍甩下,剛才地戰斗已經充分說明了一個道理︰什麼同袍之義完全就是扯蛋,昨天還在一個大鍋里攪馬勺的戰友,就會因為自己稍微走慢了一步動手殺人。反正已經是逃出生路,就各自風緊扯呼吧!

    可這一跑就糟糕了。在剛才,明軍的兵丁們雖然是士氣低落,可還勉強維持著一個陣型。部隊也各有軍官統屬,還是一支軍隊。而清軍的陣線就像是堤壩一樣,不僅擋住了明軍的洪流,而且幫助明軍維持了部隊建制。

    而現在,那座堤壩卻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明軍洪流蓄積的勢能完全無處發泄,只有拼命地向前涌去。擁擠不堪的明軍部隊,也都失去了前面的阻礙。眾人都是向前跑,越跑越散。

    而壕溝填埋的距離畢竟有限,再怎麼長,都不能讓近十萬明軍暢通無阻,于是現在明軍的部隊就從那狹小的瓶頸處蜂擁而出,隊列也猛地散開。

    而且明軍兵丁的心態也驟然而變,剛才是緊張得要發瘋,現在眼前雖然還有敵人,卻有種逃出生天的輕松感。所有人都把那條壕溝和土牆當成了死亡界線,過了這條界線就是生,不過這條界線就是死。

    于是通過壕溝的明軍也沒有了秩序,兩邊過壕溝的兵丁不斷地被推搡掉落,壕溝中也不斷地發出慘叫聲。而那些掉落的兵丁也越積越高,有些不耐煩的兵丁就從他們的頭頂踏過,踐踏之下,更是使得場面混亂。

    而在這樣的混亂下,部隊已經是收不住了,經過一段距離地奔跑,讓本來還有些隊形的部隊徹底的亂成一團,將找不到兵,兵找不到自己的同伴,每個人都是拿著兵器在跑,完全是沒有章法,十萬大軍頓時變成了十萬個體,完全就是失去了組織性了。

    在這時候,明軍前後觀察情況的傳令兵就被阻擋住了。他們本來是通過隊列之間的縫隙通行的,可在這樣的大勢前,他們都已經是被亂糟糟前沖的士兵們給擋住,完全就是進退不得。

    在後面壓陣督戰的吳三桂他們也有些發愣,本以為是殘酷血腥的突圍戰,沒想到突得是如此輕松。事出反常即有妖,所以這些總兵心中都浮現出一片陰影。

    “讓開吧!”皇太極面無表情地下令道。他的中軍本來就在中間偏東的位置,所以也不需要多運動,就立刻到達的東側,與左側的清軍一起,給逃亡的明軍讓開了一條大通道。

    現在這戰場的景象就很詭異了。清軍是一東一西,分別列陣,而明軍的大軍洪流就通過清軍讓出的通道而行。仿佛剛才兩軍之間沒發生什麼激戰,清軍就目送著明軍逃亡,而明軍也沒有任何兵丁敢撲向兩邊的清軍。那些兵丁恨不得自己長有一雙飛毛腿,就想著早些離開這條通道。

    “射箭!”清軍陣中傳來一陣大喊。

    如雨蝗般的箭枝飛入逃跑的明軍洪流中。雖然在遠處看起來仿佛是洪流中消失了很多點,但是在實際上,卻給予明軍以大量的殺傷。

    可混亂不堪的明軍也根本組織不起戰斗了,所有人都想著逃,都把自己的戰友往身邊推,就想掩護著自己逃出通道。

    一排排的箭枝、一陣陣的火銃,使得逃跑的明軍大批倒下,可畢竟明軍人數太多,列陣在兩旁的清軍也不敢冒然沖下阻擋住洪流。他們就是在兩旁,很輕松地收割生命。

    而吳三桂這些總兵也帶著自己的親兵們出動了。他們倒是能夠集合在一起,並且在明軍洪流的中間位置跑,所有阻擋在他們面前的明軍兵丁都被踩死、砍死。有著馬匹,又有著兩邊明軍兵丁的掩護,所以吳三桂他們就很快地通過了這條死亡通道。
GGCMEAT 發表於 2017-3-12 19:42
第七百五十八章汝寧軍出行

    清軍中的火銃手還好,可弓箭手就有些吃力了。十幾輪的拉弓射箭以後,除了少數疑似吃過大力丸的,其他的弓箭手手臂上的肌肉都已經發酸,已經沒辦法拉滿弓、射勁箭了。

    見到了清軍火力減弱,明軍的步伐又加快了。可等到明軍走過三分之二部隊的時候,皇太極高舉起手臂,用力向下一揮,他身後的鼓手立刻敲擊起了戰鼓,所有的清軍也立刻發出了興奮的吶喊聲。

    首先是各牛錄打著旗的騎兵跑在前。他們的馬速並不快,僅是小跑著出陣,可他們這一動,可就天崩地裂了,一直是在那里蓄勢的清軍騎兵大隊人馬,開始全部向前移動。

    開始是控制著馬速小步走,接著是快步,調整好了馬的節奏。只听到蹄聲隆隆,騎兵線性陣形像是一堵牆似的,緩緩的向前壓進。就是標準的騎兵沖鋒,隨著一聲尖哨聲,所有的清軍騎兵立刻加速,提速至沖刺跑,向著明軍的兩側沖鋒而去。

    清軍騎兵原來就在火銃手和弓箭手的身後,離明軍的隊伍也就幾百步。上萬匹馬匹的馬蹄的撞擊聲已經蓋過了戰場上所有的聲音,整個戰場也震動起來,地面也發出了一陣顫抖聲。

    明軍沖過壕溝時,死斗的心思已經完全松懈,方才還有些模樣的明軍陣列,完全都是跑散了。可清軍的騎兵則是養精蓄銳,蓄勢待發。所以此時沖出來,正是打到了明軍最虛弱、最混亂的時候,仿佛是打蛇打到了七寸,一下子就擊到明軍的致命要害。

    混亂不堪的明軍更是散亂了。他們根本沒辦法結成有效的陣型來對抗,甚至兩側最邊上的明軍,都沒辦法分散開躲避騎兵的沖擊。

    除了向前跑,根本沒其他方向躲避。只要一轉向,明軍的兵丁就會被身後的人給推倒、砍倒,而倒在地上的人。立刻就會被自己的同伴活活地踩死。

    沒有任何阻擋,清軍的騎兵就和明軍的兵丁踫撞到了一起,最前面的明軍兵丁有些人直接被撞飛。更慘的是被撞中倒在地上的人,他們都來不及爬起來就被後面的騎兵踩踏而死。兩側的明軍向著中間擠壓,使得中間的人已經到了摩肩擦踵的地步,根本沒有什麼騰挪的空間。就這樣,撞擊和慘叫聲是鋪天蓋地。

    可這還沒完。見到馬速已經減緩。清軍的騎兵抽出了兵器,對著底下的人群大砍大殺,沒有人在抵抗,所有明軍兵丁滿腦子都是逃跑,而這時候割命比割草還容易。

    擠壓在中間的明軍兵丁很多就拼命往前推擠,有些看出了前路不通。就轉身向後跑去。清軍砍殺了一陣,明軍的隊列終于有了空間,只听“轟——!”的一聲,最後剩余的明軍向著四處飛散出去。

    這些分散出去的明軍,很多都被兩邊的清軍騎兵殺死,但總有些人幸運地沖入了夜色,離開了這個修羅場。就在這麼短時間的戰斗中。明軍尾部二萬多兵丁就喪失了生命。逃走的反而是寥寥無幾。

    “鳴金吧!”見到戰斗已經進行到了尾聲,皇太極就下令收兵。

    “皇上!難道不追殺?”一旁的鰲拜奇怪地問道。

    “逃走的就讓埋伏的健兒收拾吧!咱們就不去管他們了。”確定勝局的皇太極心情是很舒暢,他微笑著說道︰“折騰了半夜,咱們也該休息了。你和譚泰領著八千人留在這里,防住還有明軍從這里脫逃。索尼!你先陪朕回去!”

    雖然是精神振奮,但皇太極也感到有些疲憊,剛才他又流鼻血了。而這些戰斗了小半夜的清軍也很勞累,人可以支撐一下。可馬就受不了了,所以皇太極也就不再掩殺,讓這些清軍抓緊時間休息。

    雖然逃脫的明軍數量很多,可皇太極並不能肯定還有沒有其他明軍接著逃,于是他就把鰲拜這八千人馬留在了這里,防止著有漏網之魚。

    不過在這場戰役中擊潰了這麼多的明軍,所以清軍已經是勝局已定。就是再有什麼戰斗,明軍也絕對翻不了盤。因此,皇太極也就不需要再指揮,他要帶著親兵回大營休息去了。

    在離開之前。皇太極得意地指著戰場,對左右說道︰“此乃國戰,大局已定!”周圍頓時響起了一陣歡快的笑聲……。

    當所有的汝寧軍離開大營,在大營外整隊好外圍車隊,里面兵丁的行軍隊列,時間已經過去半個時辰了。雖然吳世恭的心很急,但他還是堅持著不整隊完畢人不走。在這時候可千萬不能心急出錯,寧願是磨刀不誤砍柴工,也不能夠露出絲毫破綻,造成萬劫不復的後果。

    等到整隊完畢,汝寧軍終于踏上了歸途。可是沒走一會兒,有些散落的明軍兵丁就圍了過來。那些都是掉隊的人,當他們看到了汝寧軍的大隊人馬,肯定是要過來結伴而行。

    對于那些兵丁,吳世恭倒也沒有拒絕收攏。不過他把那些兵丁分成了兩類,一類是沒有兵器,這說明那種兵丁就沒個當兵樣,于是吳世恭就把他們扔到工兵團作為了輔兵;另一類是逃跑不忘帶兵器的,這樣的兵丁現在還能起些作用,起碼能夠執行一些低烈度的戰斗任務,于是吳世恭就從親兵隊中抽調出一些親兵,作為軍官為那些人編組,組成臨時的部隊。

    而這麼一收攏,等到接近第一條壕溝的時候,吳世恭已經收攏了四百多輔兵和三百多戰兵了。不過這麼一來,汝寧軍行軍的速度也就更慢了。

    當汝寧軍走到離第一條壕溝一里左右的地方,他們頓時被戰場上散落的車輛、雜物阻止住了腳步。明軍車輛、以及所裝載的輜重根本沒辦法過壕溝,所以前面走過的各鎮明軍都不約而同地把這些車輛、輜重給扔下了。

    “快些看看有什麼有用的東西,好的大車也都套上騾馬,把這些東西都帶走!”吳世恭是見獵心喜,在這種時候照樣不忘撿便宜。
GGCMEAT 發表於 2017-3-12 19:42
第七百五十九章撿物撿人

    不過剛走過的明軍遺留下的車輛、輜重也太多了一些,那價值簡直是天文數字,也怪不得吳世恭心動。再說,本來就要情理這些車輛和輜重,要不然,根本無法通行,所以吳世恭也就準備把這些東西都給帶上了。

    還有一點也很重要。其他各鎮明軍是想著快逃,根本就沒有組織,因此帶上這些車輛、輜重就捆住自己的手腳了。而汝寧軍是作為一個整體撤退的,多些車輛,反而能加強自己的車陣,因此這些車輛、輜重留在汝寧軍手中就能夠發揮出作用。

    在現在這種情況下,汝寧軍當然不可能浪費很多時間,去清掃戰場的每一個角落。可就是這麼在附近一搜集,就搜集了一千多輛大車。這還是汝寧軍把所有損壞的大車和手推的車輛都放棄的結果。

    不過那些大車基本上都是空的,可就算是這樣,小部分裝滿的大車上,裝載的物資、輜重也是堆積如山。最令人意外的是還有許多糧草和燒酒(可消毒療傷用),這讓吳世恭也是驚喜不已。

    還有,那些明軍還扔下了大量的火器。汝寧軍搜集到四十幾門火炮,三百多把火銃、鷹銃和三眼火銃。至于鳥銃汝寧軍也就扔掉了,沒那麼多功夫帶上這種東西。雖然這些明軍所用的火器使用起來很麻煩,但在戰斗中,還是能為汝寧軍增加火力的。

    也不用多說了,給那些大車套上馬帶走吧!可就在這時,前方突然傳來了一陣喧嘩聲,被驚動的汝寧軍立刻停止了搜集、套馬,立刻排好戰斗隊形,準備迎接戰斗。

    可令吳世恭驚訝的是,戰斗並沒有打響。過了一陣,前方的部隊帶回幾名明軍的潰兵,並向吳世恭稟告道︰“大人!這些是被打散的官軍。他們說,前面有韃子阻攔,他們後隊的人幾乎都沒有沖出去。”

    “嗯!”吳世恭點點頭。前方有著清軍阻截那並不奇怪,沒有埋伏反而是有問題了。于是吳世恭就招招手,把那幾名潰兵叫到眼前,開始詳細詢問起前方的情況。

    就在吳世恭問話的時候,汝寧軍已經展開部隊。做好了沖破阻截陣線的準備。而且最前頭的兩個營在一個騎兵營的掩護下,越過了第一道壕溝,為汝寧軍建立了翻越壕溝的橋頭堡。

    “嚴游擊、黃定,只要逃過來的官軍全部由你們率領。要把他們編隊,先建立部隊的指揮。不管官職是否比你們高,全部要听從你們的指揮。有多嘴反駁的。一律斬首,我們現在也沒有听道理的閑工夫。”吳世恭大聲令道。

    “諾!”

    “還有,地上如果有兵器和盔甲也都要搜羅過來,失去兵器的潰兵也給他們武裝上。你們這支部隊就走在大部隊的後面。不過要甄別清楚,別讓韃子的探子混入。有些看上去可疑的,寧殺錯、莫放過,一定要保證所有人听話。”

    “諾!”

    “黃定!工兵團也劃給你。再給你三百輛大車。剛才搜羅的火炮和火銃也都給你。你也到潰兵中挑選一下,挑些精銳補充到工兵團。以工兵團為核心,組織起這支部隊的戰斗。還有,如果遇上障礙要動用工兵團的,你們也要及時拉到前方。給那些潰兵都說清楚了︰齊心協力一同撤回寧遠。如果想單飛的,本官不阻攔,但只要留下的,絕對要服從本官的命令。否則的話。別怪本官翻臉。”

    “諾!”

    吳世恭的這一連竄命令,只是以嚴三齡為幌子,卻讓黃定去實際指揮這支部隊。為此,吳世恭更把工兵團劃給了黃定,讓他有實力成為這支部隊的核心。

    當然,吳世恭也不會只有這些手段。到了現在,軍中的糧草全部掌握在汝寧軍的手中。而掌握了糧草也就掌握住了這些潰兵。

    收攏這些潰兵,是有些講袍澤之誼的原因。但吳世恭也不是給心慈手軟的人,在回去的一百多里路上,清軍肯定會層層阻截。而許多地方就需要有民夫勞作、需要有炮灰拼命。有了這些收攏的潰兵以後,吳世恭就可以節省一些汝寧軍的寶貴人手了。

    也不要說,吳三桂、王樸等總兵先行潰逃,確實給汝寧軍開闢了一條路。所以汝寧軍越過第一條壕溝的時候,完全沒有遇上什麼敵情。只是大批的潰兵從前方潰逃而至,讓汝寧軍有些手忙腳亂。不過在收攏了以後,黃定那兒就膨脹到了六千多人(包括工兵團和嚴三齡那二百多人)。

    而在第一道、第二道壕溝之間,剛過去的明軍依然扔下了大量的輜重。而且在這里也有著大量明軍的尸體,所以汝寧軍的前行速度依然不快。

    所以一邊走,汝寧軍一邊搜集著可用的東西。而黃定、嚴三齡則加緊編組部隊,並把撿來的兵器武裝那些潰兵。

    可是走到接近第二道壕溝的時候,汝寧軍就遇上一些傷兵了。有些傷兵的傷雖然不致命,但是他們都是傷了手腳,根本沒辦法遠距離跑動,所以也就留在原地等死了。還有些就是重傷員了,他們更是淒慘地躺在地上,等待著自己的生命一點點消失。

    見到了汝寧軍的過來,那些傷兵是絕望中帶有一些希望。他們對著汝寧軍的大隊人馬大喊大叫,盼望著汝寧軍救治並帶上他們。

    但是這些傷兵也知道這希望很渺茫,現在可是在逃跑的途中,帶上這些傷兵就是累贅,可能會拖累到汝寧軍。因此,如果汝寧軍能夠扔下一些食物和藥材,那就是很有良心了。可是留在了原地,就是有了食物和藥材,那還不是同樣在等死嗎?

    “大人!對那些傷兵怎麼辦?”余繼探過頭,小聲地問道。現在沒有吳世恭的命令,誰也不敢冒然去救治、收攏這些傷兵。可是那些傷兵確實也很可憐,因此,余繼也是動了惻隱之心。

    “什麼怎麼辦?”吳世恭仿佛從來沒考慮過這樣的問題一樣,輕描淡寫地說道,“只要有口氣的都給帶上。有傷的就去治。反正空車也多,車不夠,就把馬給空出來。”

    汝寧軍不拋棄任何戰友的規矩,其實已經是深入骨髓,吳世恭無非是再次強調一下。再說,還要安那些收攏的潰兵的心呢?說再多的好听話,也不如讓他們親眼看一看汝寧軍連傷兵也不放棄的做法。要不然,那些潰兵組織再好,軍心不穩還是一盤散沙。

    而且汝寧軍帶上傷兵也不影響什麼戰斗力。汝寧軍是集團撤退的,要照顧步兵和大車的速度,所以肯定沒騎兵速度快。因此在回撤的路上,也肯定會被清軍阻截、包抄。既然已經是速度慢了,那再慢一些也無妨。反正汝寧軍沖破阻截依靠的是部隊的戰斗力,不是部隊逃跑的速度。

    還有一點也很幸運,汝寧軍正好剛搜集了這麼多的空大車,能夠有足夠的運力帶上這些傷員。而且在撤退回去的路上,汝寧軍的騎兵發揮的作用並不大。因為已經知道清軍在退路上會一路阻截了,那就根本沒有派出偵騎偵察的必要性,更不用說進行絞殺戰進行戰場掩蔽了。

    所以現在的汝寧軍只要留有一部分騎兵,配合著車陣掩護的步兵作戰就行了。這個情形,就宛如一塊堅硬的隕石般,以集團的兵力沖破清軍的一層層阻截。因此,汝寧軍就可以調出一部分戰馬,用它們來拉車和運送傷員。而剩下的那些騎兵就可轉為步兵,也並不影響汝寧軍集團作戰的戰斗力。

    又是忙亂了大半個時辰,把一千多受傷的明軍抬上了大車。而且在這段時間內,也不知道又從哪里冒出來一些潰兵。也不需要吳世恭再下令了,汝寧軍的各支部隊都駕輕就熟,把他們都編組到黃定的潰軍部隊中去。並且這段時間也沒有遇上任何戰斗,汝寧軍通過已經填埋好的第二道壕溝,全軍準備向著第三道壕溝而進。

    “多謝大人相助!末將必以大人的馬首是瞻,必不負大人所望!”在吳世恭面前下跪著十幾名剛收攏來的明軍武官,他們在領頭的那位守備的帶領下,向著吳世恭是連連磕頭。

    領頭的那位守備名叫王聲,他與這十幾位武官都帶著少則十幾人,多則二百多人的殘軍。因此當王聲他們提出要拜見吳世恭的時候,吳世恭也就答應了下來。

    “都起來吧!”吳世恭虛扶道,“你們遇上了本官也算是有緣。這一路只要能走出去,那你們就隨意。但在這一路上,本官不想听到什麼雜音。”

    吳世恭對這些武官也沒什麼可客氣的。要不是了解到他們所率領的殘兵都是他們的家丁、親兵,戰斗力也都比較強,吳世恭連拜見的機會都不見得會給他們。在這時候,吳世恭也根本沒有什麼收買人心的想法。

    “那是一定!那是一定!”王聲他們在又磕了幾個頭以後,才站起了身。這時候王聲他們是人在屋檐下,他們絕對不敢對吳世恭冷淡的態度而不滿的。
GGCMEAT 發表於 2017-3-12 19:43
第七百六十章 迎敵

    吳世恭考慮了一會兒,覺得還是要直接指揮這支部隊。那些武官都是有著官餃的,而潰兵中也肯定有這些武官所在的部隊,所以那些武官是有些號召力的。如果安排到黃定那兒,可能會影響黃定順暢地指揮軍隊。

    “那好吧!你們這七、八百人也編成一隊,暫時先由王守備指揮。有什麼要領用的,報個數目,先到軍需處領。如要你們作戰,本官會直接下令!”吳世恭說道。

    “諾!”

    對于王聲的部隊,吳世恭可不會放手。如果遇上什麼戰斗任務,這支部隊是可以發揮應有的效果的。對于吳世恭來說,現在的炮灰可是多多益善。

    當來到第三道壕溝前,汝寧軍避開了正面的修羅場,他們全軍轉向,向著西側而行。

    在剛才從潰兵口中得知︰清軍是在第三道壕溝後安排有大軍的。汝寧軍當然不會去一頭撞上防御最嚴密的正面,所以就準備躲到西側,沖破側翼較薄弱的防線。

    而且西側的壕溝也被明軍填埋了大半,汝寧軍也並不需要多費手腳。而在這時候,汝寧軍剩下的所有空大車也都裝載了裝滿土石的麻袋,做好了填埋前的一切準備。

    “傳令給黃定,讓他先帶人上去填埋。讓傅勝帶著他那兩個營加三十輛戰車掩護。如遇韃子,寧願慢一些,也不要枉然送命。韃子總不會再把溝中的土石再挖出來。”吳世恭下令道。

    “諾!”

    在這時候,吳世恭就要用那些潰兵當民夫了。

    但是走到第三道壕溝之前,對面的清軍依然沒什麼動靜。潰兵們很快就填埋出一條通道,並把壕溝後的土牆扒出一個缺口,于是傅勝就在戰車的掩護下,帶著自己的兩個營先行越過了壕溝。而潰兵們依然在加緊填埋壕溝、扒開土牆。要擴大這條通道。

    呯呯呯——”壕溝對面突然傳來了一陣槍聲。吳世恭一直在緊張地看著對面的動靜,可黑燈瞎火的什麼也看不清。聽到槍聲以後,他倒是忍不住長吁了一口氣。

    沒想到這長吁聲還有回音,吳世恭驚訝地打量著左右,卻發現余繼他們也都是疑惑不解地在四處打量,原來剛才大家都是不約而同地長吁了起來。而這意外的情況倒讓緊張氣氛為之一緩,四周頓時爆發出一陣笑聲。

    該來的總會來,汝寧軍填壕溝的動靜這麼大,在黑夜中又點了這麼多的火把,如果對面有清軍的話。他們肯定會發現。既然總要面臨,那面對敵人總比面對未知的危險好上不少吧!

    沒一會兒,傅勝派的傳令兵就飛奔回來,他大聲稟告道︰“大人!已經遇上韃子的探子,韃子大隊人馬應該馬上趕過來了。”

    “填溝、扒牆的事先停一停。再過去一個團,多拉些大車、火炮過去。不能讓韃子堵住我們。其他的部隊也全部警惕。預防韃子從其他地方過溝,打我們的身後,來個措手不及。”吳世恭大聲令道。

    “諾!”

    “大人!就讓小人帶那個團先過去吧!”余繼主動請纓道。

    吳世恭點點頭,道︰“那好!就辛苦你了。”

    當鰲拜、譚泰完全結束了戰斗時,皇太極早就帶著自己的親兵回營去了。到了此時,雖然大勝使人亢奮。可是鰲拜、譚泰這八千清軍也有些勞累了。

    白天就是在戰斗,夜間又戰斗了小半夜。于是鰲拜也決定不再收拾戰場,讓所有的兵丁都下馬休息。可是剛一粘地,有些清軍就癱倒在地上不想動了。

    而那些額真、參領等武官就不斷地踢打著癱在地上的兵丁。讓他們都爬起來,抓緊時間喂馬夜食。要不然,戰後馬就是不廢,也要落膘生病了。

    所以當遠遠地望見汝寧軍的火把時,清軍並不能很快集合隊伍。而鰲拜、譚泰看著自己手下疲憊的神色,他們也知道不可能去主動迎戰了。于是清軍就停留在原地,等待著汝寧軍的到來。

    但沒想到汝寧軍在過第三道壕溝時,卻偏轉向西。這讓清軍就有些準備不足。鰲拜一邊開始調整自己的部隊,一邊就先派出了偵騎,要確定一下汝寧軍的兵力。

    無論是從火把的數量來看,還是從火把覆蓋的範圍來估算,汝寧軍的數量都應該是好幾萬。但鰲拜、譚泰也害怕這只是這股明軍的虛張聲勢,于是他們一定要派人抵近觀察,要了解清楚這股明軍的數量,以此來選擇正確的應對。

    鰲拜、譚泰也知道,勞累的清軍根本不可能與這股明軍來場持久作戰,于是他們就決定要一錘定音,以一次猛烈的打擊,完全把這股明軍給擊潰。

    但是派出去的探子根本沒有靠近。他們離傅勝的車陣還有百步左右的距離,就被警惕著的,傅勝派出去的暗哨給打了回去。

    這消息一回報,就讓鰲拜、譚泰他們犯疑了。猜測討論了半天,最後鰲拜還是決定先用近千騎的清軍沖擊一下,以此來試探這股明軍的實力。當然,如果能一沖擊潰這股明軍,那就更美妙了。

    可鰲拜他們不知道,他們猜測討論的時間,卻讓汝寧軍又加派了一個團過了壕溝。而且同時加緊運送過去上百輛大車,並且把已經運過壕溝的大車排成了前後兩排,在大車與大車之間,還架設了一些火炮,已經完成了一個嚴嚴密密的車陣了。

    所以這次清軍的沖陣是相當悲催。黑夜中,遠遠地又看不清車陣,可等到清軍靠近,又只能勒住馬,看著高大的車陣傻眼了。緊接著又要迎接密集的火力。所以等到沖鋒的清軍敗下來,一清點,才發現有四百多騎沒回來。而汝寧軍在這次戰斗中完全是毫發無傷,這結果就讓鰲拜、譚泰他們猶豫不定了。

    但汝寧軍不會停止腳步,也不會等待鰲拜他們猶豫完畢,他們依然是熱火朝天地填溝、扒牆,井然有序地通過壕溝,等到鰲拜、譚泰準備再做行動,他們卻驚訝地發現︰汝寧軍的大多數部隊已經過了壕溝了。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mk2258

LV:9 元老

追蹤
  • 1120

    主題

  • 100531

    回文

  • 46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