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九章:河南有個狄青天
本來他是想借此機會敲一筆『竹槓』的,當然,這也不算是什麼竹槓,其實用秦少游的話來說,不過是大家『貿易』『貿易』,做點利益交換什麼的,畢竟這秦少游現在遠離了朝廷嘛,自己在朝廷裡,偷偷的給秦少游一丁點方便,瞞著那韋家,既可以讓秦少游欠自己一個人情,同時還可以讓秦少游這廝手上得點好處。
只是這個心思,卻是全部被破壞了。
他突然意識到了什麼,這才開始走神。
這秦少游做的好大的『貿易』啊,任何事,不管是新鮮也好,是其他也罷,其實一旦做到一定的程度,那麼事情就沒有這樣簡單了。
就比如原本這最簡單的做買賣,一個小買賣人算的了什麼,在朝中諸公的眼裡,這種人就像螞蟻一樣,隨便捏一捏,也就死了。
可是這裡的巨賈,實在讓楊再思印象過於深刻。
在錢莊裡,他親眼看到有人兌換十萬貫的錢票,就這眉頭都不曾眨一下。
這意味著什麼?什麼人敢輕易的拿十萬貫的真金白銀出來,而後送到別人手裡,換來一堆廢紙?
這就意味著,那些巨賈對錢莊的信任,比自己的爹娘還大,錢莊何以取信呢?自然是意味著,人家若是守信,賺取的利潤,比存放在金庫中別人的金銀更多。
楊再思更是心裡在琢磨,那錢莊一年的買賣,只怕不下數十億貫吧,那麼利潤會有多少呢?
還有那些工坊,今日他去的那家工坊,有匠人和學徒五千餘人,每日生產的布匹就有九千多匹,這是一個何等大的數字,這天下的財貨,豈不是都聚在了一個小小的縣裡。
那神策府。又有多少錢?
難怪這秦少游要修河了,這麼多的工坊,這麼多的匠人,無數的巨賈。錢莊裡流通了這麼多的錢,若是不將運河修起來,讓這些人和財貨流通的更廣,如此大的生產量,靠什麼消化?
他看秦少游的目光開始變得不同了。
這是一條前所未有的路。這種路對於士族門閥的子弟或許理解的不多,可是貧寒出生的楊再思卻是知道,這個世上,再沒有人比布匹、糧食、牛馬更重要的了,別人是不食人間煙火,而楊再思卻是久被煙火熏陶,深知實實在在的東西的美妙之處。
錢糧錢糧這滿天下,不就是靠著錢糧來維繫的嗎?
秦少游不會是池中之物。
這就是楊再思的判斷,甚至他隱隱開始擔心起來,每日生產這麼多的東西。每日賺取如此多的利益,那些從中分到了好處的人,當然不會覺得輕鬆。
一個窮漢子,自然不會想明日後日的事,就算是想,也不過是想著下一頓飯的著落罷了。
可是那些腰纏百萬的巨賈,難道不會去想?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秦少游就是這樣的巨賈,秦少游下頭的那些工坊主,那些走商。那些從中得到了巨大好處的人也就是這樣的巨賈。
人有了錢,就少不得會不踏實,所以他們才開始需要安全感,安全感靠什麼呢?當然是神策軍!他們的錢越多。神策軍的規模就會越大,就會越精良,因為這是他們平安的保證,可是一旦大到一定的程度,一旦他們有了足夠保護自己的力量,又會如何呢?
這眼前生的事。真是細思恐極啊,一個人擁有了力量,自然而然,會需要更多的權利需要與自己力量相符的地位,可是天下的權柄滿打滿算就只有這麼多,你多一些,別人就少一些,你的力量壯大一分,別人的力量就減弱了幾分,一旦這個矛盾不可調和,接下來呢
喝酒的時候,楊再思沒來由的打了個冷戰。
天要變了,可笑的是,長安城的袞袞諸公,居然尚不自知。那麼韋家是看出了其中的端倪嘛這只怕未必,韋家的打壓,不是出於如此,只怕不過是因為他們的私念罷了,朝堂之上,豺狼當道,這些豺狼未必都是為了高遠的理想而去吃人,只不過是為了吃下血淋淋的肉去果腹罷了。
楊再思最高明之處就是,明明他是個很不要臉的人,卻偏偏總能把別人想的很不要臉,而總是認為自己品性高潔。他把別人想成是狼,卻是忘了,他也是狼族中的一員。
他眯著眼,心不在焉。
他在權衡這場天變之後的勝利者會是誰?是秦少游只怕未必,他雖然財可通天,雖然佔據河南府,可是畢竟,人心不在他,而朝廷固然是弊病纏身,可是朝廷有大義的名分,有天下三百多個州府在手,這不是任何力量可以撼動的。
可問題就在於,朝廷是死物,人卻是活著的,朝廷依舊還在,可是掌握他的人,就未必屹立不倒了。更確切的說是,韋家能撼動嗎?
這個很不好說。
楊再思猛地,和秦少游熱情起來,不只是如此,他還決心,在這洛陽多待一些時日,反正也不急著去。
秦少游哪裡想到,楊再思會有這麼多的心思,他連續作陪了楊再思幾日,也就實在奉承不起了,這傢伙的意思,有點樂不思蜀,想多住半月,他既然想多住半月,那就住著吧,秦少游是實在抽不開空了。
眼下襬在秦少游面前的事有許多,不過眼下最急迫的卻只有一件。
出大事了。
狄仁傑這廝自成了河南通判,便佔據了河南的通判治所,這位兩袖清風的狄判官是個很不客氣的人,既然朝廷已經任命,他立即便開始掌握了河南府的刑獄之事。
既然上任,第一件事就是處理神策府這些年的積案,其實但凡是積案,許多案子,倒未必就是案子有多難破,事實上裡頭許多的案子,幾乎都很清晰,只需要看一遍案卷,大致就可以宣判了。
可是偏偏這樣的案卷還是積累在那裡,這也不是原先的刑獄官很忙,這裡頭的原因只有一個,那便是沒有人願意去宣判。
不願意宣判的原因,大抵理由也只有一個,那就是誰也不願意得罪人。
比如狄仁傑處置的第一個積案,就是有人狀告神策軍的退役下來的一個隊官喝酒鬧事,還打傷了人。
但凡是牽涉到神策軍的案子,一般人沒有人願意管的,雖然那位隊官已經退役去,而且得到了頗為妥當的處置,被安排在了商隊裡做一個護衛的頭目,看上去,似乎也和軍中無關,可是神策軍的操練很嚴格,而且當初大家待在一起,可謂是同生共死的袍澤,從前也有一些退役神策軍官兵喝酒滋事的事,有人要管,結果鬧得神策軍中許多人出了面,無論是方靜還有軍中的其他幾個將軍,都對此義憤填膺,甚至有人索性哭告到秦少游那兒,秦少游不得已,只好念在當年老兄弟的份上,親自出面把這事兒圓了過去。
有了秦少游如此,下頭的人誰還敢觸神策軍的霉頭,索性也就置之不理了。
因此這些積案,牽涉到神策軍的居然高達兩成,還有不少,都是士族子弟的,以及一些神策府官吏的不軌之事。
官官相護,這是上下幾千年來積攢的舊習,你非要說它醜惡,卻也未必,因為人有七情六慾,每一個人也都有許多的面孔,就比如那個武官,可能在被他揍的酒保眼裡,此人可謂是凶神惡煞,完全不講道理,可是在他的袍澤眼裡,這個人或許就成了有擔當的好兄弟,或者是一個有義氣的手足,所以酒保挨了揍,前去狀告,可是那隊官的『兄弟』『手足』們,有的依然還在神策軍中服役,早已成為了將軍,有的雖然也退了下來,不過卻也進入了某個官府或者商隊、工坊中任事,多多少少,都有一些能量,有一些關係在,這時見跟自己穿一條褲襠的兄弟手足要吃虧,可能要面臨牢獄之災,哪裡還坐得住。
不過狄仁傑是不講道理的,於是立即叫了捕役直接拿人,選定了日子就要開審。
這一下子,真是炸開了鍋。
這事兒先是十幾個武官出了面,緊接著各縣退下來的『老兄弟』也開始串聯,最後各種說情,終於還是鬧到了方靜那兒。
第一章送到了,馬上好像是小年了,想必這個時候大家都已經到家了,先在這裡祝大家新年快樂,啦啦啦啦。 本帖最後由 九臉龍王 於 2016-2-2 03:33 編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