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隋唐] 唐朝工科生 作者:鯊魚禪師 (已完成)

   關閉
九臉龍王 2016-3-22 22:41:31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793 1836165
九臉龍王 發表於 2019-2-7 03:39
第十六卷 檢點河山揮一袖 第八十五章 防微杜漸(大年初二第一更!)

  室韋人的部落大多不大,表親最厲害的,就是契丹人,當年契丹十部生活的地方,就是所有室韋人最好的地盤。

  契丹尚且如此,北地室韋人什麼光景,可想而知了。

  蒙兀室韋生活的地方,不但遠離肥美的草場,連稍微太平一點的林地都不怎麼靠近。真正算是跟著突厥人吃上肉的,也只有烏羅護部、烏素固部。

  但與其說是跟著突厥人混,倒不如說給突厥人做狗做奴才,當年部族被盤剝極其厲害,族內頭人的妻女隨時都會被監督室韋人的突厥貴族享用。要說烏素固人會如何真的歡喜這種境況,怕是沒人會信。

  日子真正好轉起來,要到唐朝擊敗突厥,然後把契丹人蹂躪了一遍,這才是真正讓室韋人可以喘口氣。

  漢人固然也殺人,但因為競爭模式的不同,漢人更多的是以「調停者」的身份出現,整個室韋諸部,漢人的名聲一向不錯。

  最重要的是,鴻臚寺當年出了個長孫沖,在靺鞨諸部浪了一圈之後,更室韋諸部也是有不錯的交情。

  大表哥的室韋方言能說七八種,整個望建河流域,就沒有大表哥不認識的部族頭領。

  其中包爾熾烈·安吉斯這個蒙兀部的豪帥,雖說沒真正去中國朝貢過,但也拜過大表哥的碼頭。

  能在長孫沖那裡露過臉,至少做皮草生意是不成問題的,還能販賣一些鹿角牛角魚膠之類的特種貨物。

  只是當年黑水靺鞨有索尼在,蒙兀人大多不敢順著望建河南下,沒那個膽子。黑水三星洞最厲害的時候,一天過手的糧食能有七八萬斤,扯旗造反綽綽有餘。

  誰曾想索尼罪大惡極,居然欺瞞背後的恩主,整個靺鞨部這麼多年都沒緩過來。而室韋人也逐漸南下,像烏丸人,前往遼東給府兵當親隨,然後砍靺鞨人撈功勞的,並不在少數。

  包爾熾烈·安吉斯後來因為有個兄弟在唐朝做了官,還混得相當體面,能跟帝國公爵級人物說得上話,蒙兀部也從萌物變成了猛物,翻山越嶺撈過界也就成了常態。

  畢竟,誰也不敢得罪一個在帝國中央有靠山的。

  只是人心再怎麼努力,也敵不過天數。室韋人的地盤實在是太過糟糕,每隔幾年,就會來一場超強的白毛風,直接把幾年積累都衝垮。

  幾次下來,包爾熾烈·安吉斯就動了內附的念頭,只可惜他要是想要內附,就繞不過其它室韋諸部。

  從蒙兀部到幽州,隔著大大小小部落幾百個,沾親帶故的,到時候別人求帶吃雞,結果他滿口回絕,夜黑風高做了他都算是良心好。北地諸蠻只要是得罪狠了的,往往就是一場火並。

  於是包爾熾烈·安吉斯就尋思著,自己全族出去打工,這總可以了吧。想著的是順著望建河南下,可望建河流域其實也不咋樣,安吉斯最想去的,還是遼東。

  這事兒靠他自己是不行的,但他有在洛陽的兄弟,於是讓人過來商量了一下。

  好在他兄弟包忠沒有忘本,聽大哥說了家裡的情況後,尋思著這樣也算是改頭換面,有了身份,最後就變成了砸鍋賣鐵。

  男女老少加起來人數並不多,六七千的光景,再加上點家當牛羊,組一支馬隊,怎麼地也能從北地出來。

  只是包忠到底是外來戶,沒有什麼根基在,掏空家底之後,也只是堪堪能組個隊伍幫忙搬家。

  至於搬家去哪裡,怎麼疏通關口,怎麼落腳安置,他是半點能耐都沒有。砸鍋賣鐵稍微疏通了一下,也只是能打探點消息,真要說能使力的,連見他一面都沒有。

  到後來,安吉斯讓人去洛陽探探弟佬的消息,本想問什麼時候好動身,再晚的話,夏秋一過,入冬也來不及安置。

  只是他哪裡曉得,包忠包二郎現在為了給家裡吃飯,外加招待老家來的親眷,已經是把能變賣的都變賣了。就剩了房子還沒有動,連車馬都降了檔次,只是用綢子遮掩,旁人看不穿罷了。

  也是運數,他咬牙把當年的黑狼大袍子賣了之後,居然就碰上恩主認出來。在洛陽家裡成天唉聲歎氣的包二郎看到唐儉親隨前來之後,很是訝異,都是故人,聊了幾句之後,包二郎知道恩主出手幫忙疏通,當時就哭了出來。

  「讓茂約公操心了,讓茂約公操心了!忠……慚愧,慚愧啊!」

  「都是兄弟,說這話可是見外了。你有難處,怎地不跟公爺去說?便是公爺如今比不得從前,說是落魄也不為過,可畢竟是國公,是能上達天聽的。你這廝偏要自己藏著掖著,何苦來哉?」

  「忠到底是蠻夷之身,這事體讓茂約公去操辦,只怕是上頭定一個勾連外族的罪過。前幾年那行情是何等的酷烈,我哪裡敢去害了茂約公?」

  「……」

  親隨沉默了一會兒,拍了拍包忠的臂膀,「你有心了。」

  絮叨了一會兒,包忠這才擦了眼淚,關切地問道:「家兄如今也是焦急,還不知道茂約公安排了哪裡,我好早早地告知家人。」

  「包耕那裡你不必去說了,自有人去跟他接頭。去年一場大雪,北地死了恁多人,蒙兀部居然只剩下六七千,簡直匪夷所思。不過如今也算是出頭了,鴨綠水河口有片林場,已經掛了牌子,就這地界。」

  「甚麼?!茂約公竟是做到這般地步!這……這讓我如何回報啊!」

  「回報個屁。」

  親隨瞪了他一眼,「好好做事就是最好回報。」

  言罷,親隨猶豫了一下,還是跟包忠小聲道:「這一回,是公爺求了張江漢,外間是不知道內情的。原本我想著不和你說,但又怕包耕重蹈索尼覆轍,既是去了林場,就老老實實做事,勿要生別的念頭。張江漢不同旁人,蠻夷但有反覆,可不會再給機會,從來都是趕盡殺絕……」

  「……」

  聽到老弟兄的提醒,包忠整個人都愣住了:「茂約公竟然求到了此君頭上……」

  片刻,他跟老兄弟鄭重道:「舊年家裡糟了白毛風,當真是元氣大傷,想來家兄肯定是要琢磨開枝散葉的,有點別的念頭,也是難保。我還是親往鴨綠水一趟,這種事體,不怕一萬就怕萬一。」

  「這樣最好。」

  部落頭人要是一點點野心都沒有,這才是不像話。只是有時候野心和實力不匹配,就很容易錯判局勢,如果惹惱的是朝廷,還能招降納叛走一遭,可惹惱的要是某個利益團體,從來都是要殺雞儆猴,否則怎麼辦事?

  包忠自然不想舉族覆滅,索性親自前往自家老哥那裡,把事情攤開來講清楚,免得真落得索尼的下場。 本帖最後由 九臉龍王 於 2019-2-7 15:29 編輯

九臉龍王 發表於 2019-2-7 03:40
第八十六章 新式林場(大年初二第二更!)

  貞觀朝對於林木資源的需求量非常龐大,除了皇帝要大建行宮之外,一次軍事行動投入的木料總量,往往能夠滿足最少五百戶左右百姓的住房用料。

  而隨著營造技術的提升,金屬轉接口和特種木材的配合,木材選料選樣加工更加細緻。到大量開採礦石資源,以及修橋鋪路造船,這種木材用量的增加,就是幾何倍數。

  但貞觀朝並沒有因為用量大,就濫用林場開闢資格,其中伐木工的選擇,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安置的。

  和礦工一樣,伐木工天然要將組織紀律,而且因為伐木是個重體力活,伐木工往往要表現出比普通人強壯的多的體魄。即便是一個弱雞,只要能在林場挺過一年,出來就是一條硬漢,從無例外。

  林場伐木還需要用到金屬工具,貞觀朝的冶金技術每日俱進,在初步解決鋼鐵性能之後,一個貞觀朝的伐木工,可以靠一把「半月斧」,一天出十五棵左右直徑一尺的大樹。

  這種斧刃寬度半尺到一尺的特種伐木斧,重新回爐打造,就是一把「神兵利器」。

  朝廷自然不可能放開了讓林場這種組織變得扭曲,因此貞觀朝專門設有監察林場的衙門。而且林場的所有伐木工具,不管是管理還是保養,都和伐木工隔絕,每一片林場,還設有輪換的府兵,可想而知朝廷對林場看重。

  到貞觀二十年之後,伐木工具逐漸升級,武漢造的雙人拉鋸和彎把鋸,就成了林場伐木的主力,其效率是「半月斧」的兩到五倍,鋼鐵用量還更少,而且保養更加麻煩,鋸齒需要專人維護。

  圍繞伐木鋸,還誕生了一個新的職業,叫做「銼齒工」,「銼齒工」就是專門維護鋸齒的特種工匠。一般鐵匠還真沒辦法維護保養伐木鋸,除非把伐木鋸回爐重造,但也不能打造鋸子,最多做一把砍刀。

  有了雙人拉鋸和彎把鋸,一個運行脫產的林場,平均每天一個伐木工能出三十到四十棵直徑一尺的大樹。

  貞觀朝在遼東大大小小林場有三四十個,平均每個林場每日出大樹一千棵左右,但一千棵大樹要變成木料,花費的時間就不是一天,而是一個月左右。

  其中最艱難的,就是把木頭運送出去。大樹修整成圓木就要消耗大量工時,而運送巨木就更加痛苦,非常考驗人力物力。

  如果當地林場不能夠輕鬆接入官道,那就只能通過畜力運輸來解決問題,而承載巨木想要用普通的牛馬車,基本沒戲。普通的爛地,只能靠鋪設滾木,然後通過人力來運送。

  有錢的林場,自然是可以效仿礦山,鋪設軌道,然後通過軌道,將巨木運輸到官道旁的庫房。到了官道,就能用大型馬車,通過前後分離的方式,緩慢運輸到港口碼頭。

  整個過程相當耗費時間,一般都是有錢沒權的人物,才會用這種費錢費力的方式。

  真正能夠吃到林木盛宴的權貴,往往都把林場設置在河流旁邊,當年全家資產翻數倍不費吹灰之力。

  可以說,整個遼東、朝鮮道、海東都督府……都找不到有哪怕一家蠻夷部落能夠把林場設置在大江大河之畔的。

  所以當唐儉親隨跟包忠包二郎詳細說了安置情況後,包忠會如此震驚。

  不僅僅是震驚待遇這麼好,更加震驚自家恩主怎麼做到原本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這種安置,早就超出了唐儉的能力,哪怕唐儉在朝鮮道還有個兒子在做軍官。

  等聽說是通過張德發力,包忠就忙不迭打算親自前往鴨綠水,就是生怕事情一旦玩脫,整個蒙兀部,大概是真要的滅族。

  旁人並不知道張德的狠辣,但包忠是在蘇烈手下混過的,定襄軍中那點消息,瞞得住外面,肯定瞞不住內部。

  包忠並非不知道蘇烈曾經去草原看看,看完之後回來,夷男就死了……

  幾十萬鐵勒尚且如此,何況六七千人規模的蒙兀部?當年鐵勒諸部,凡是做炮灰的小支,全部死了個乾淨,但凡活下來的,不是跑路快就是跳反強。

  能夠像契苾部這樣混得有聲有色的,獨此一家別無分店!

  可不管契苾家的崽子,還是說返回定襄都督府的蘇烈,可都是對放著一支穿雲箭的「小張公」推崇不已。

  包忠尋思著蘇定方也沒吹牛逼說夷男是他摁死的,這背後的故事,大概只有說書匠才能編個令人信服的出來。

  「大人,包二郎啟程去了東北,說是等返轉之後,再來大人這裡問候。」

  「他是個厚道人,雖是蠻夷出身,卻當真是忠厚。老夫非是揶揄了他,而是真誇他忠厚。須知道老夫幾十年生涯,行事極盡狡詐,他跟著走南闖北,還能留存這般性子,殊為不易。」

  「也不知道他家裡的兄弟如何。」

  「蒙兀部是個小族,再如何折騰,也就那樣。」

  老唐隨口說著,卻不知道遠在武漢的某條工科狗還在感慨,這往後,豈不是真的會出現孛爾只斤·光頭強?

  時勢變換,當真是不可捉摸啊。

  要不說蝴蝶千萬別亂撲稜翅膀呢,遇上個亂入歷史的么蛾子,這比颶風那是強多了。

  「也就那樣」蒙兀部,要是沒老張這條亂入唐朝的工科狗,其成就能把老唐驚呆。

  安排蒙兀部這個事情瞞不住太多人,「忠義社」內部還覺得奇怪,蒙兀部這是得獻上多少幼女,才能讓老大哥安排這麼個肥美位子?

  「哥哥,這要是傳揚出去,怕不是惹來非議啊。」

  「惹甚麼非議?不就是個林場麼。要是惦記,都去圈地啊,誰還攔著了麼?一個六七千人的小部落,去了老弱婦人,怕也剩不下二三千青壯的。除了砍樹,剩下的都是苦力,這也要惦記,那還能成甚麼大器?扶桑恁多金銀不想著挖出來……丟了西瓜撿芝麻的廢物。」

  「……」

  「……」

  跑來吐槽的「忠義社」小弟們一時無語,想想老大哥罵的還真是正確,黃金白銀不撈,反而眼熱那點木頭,卻是有點不成器。

  「可這遼東,不也是有礦麼?」

  「有礦怎地了?有礦那也得有人去挖啊,遼東才幾個人?老夫一口氣就增補六七千人過來,少說也有兩千青壯,總比中國遷人過去要容易得多吧。」

  「……」

  小弟們尋思著老大哥說的還是有道理,可還是有點不甘心,便道:「哥哥,好說歹說,你給個差事,這林場,小弟想去湊湊熱鬧。」

  「早說麼。」

  老張橫了一眼,然後道,「新辟林場,總有缺位出來,你們若是跑得勤,可走兵部和東宮的路子。」

  前來打聽的小弟們一聽,頓時瞭然,嘿嘿一笑:「有勞哥哥指點。」 本帖最後由 九臉龍王 於 2019-2-7 15:50 編輯

九臉龍王 發表於 2019-2-7 03:40
第八十七章 小盤算(年初二第三更!)

  「安吉!你們要離開草場?」

  室韋蒙兀部的圍欄大帳口,正掰扯著馬駒嘴巴的矮狀漢子扭頭看到來著,放下手中的活兒:「勒勒,你想要這片草場?『達默樓』的人會讓你們過來?」

  來著滿頭的金髮,只是和西域白奴不同,大概就是正常的室韋人,換成了金髮碧眼。這樣的形象,和周圍的蒙兀人看上去格格不入。

  這就是室韋黃頭部,也叫黃頭室韋,受地理氣候環境的影響,自然而然地出現了這樣的外貌特徵。

  雖說叫「黃頭部」,但實際上金髮室韋人還是少數,只是因為前幾代有個首領是金髮,於是被稱呼為「黃頭部」。最近兩代首領,都是黑髮,並非是金髮。

  整個室韋人追逐的優質草場,其實就是呼倫貝爾大草原的東部邊緣。但唐朝的氣候特徵顯然和後世不同,大量的草場被森林切割,整片嫩江流域並沒有後世那麼休整平坦的土地。

  不動用大量勞力,根本無法改造現在的環境,只能依托遊牧和漁獵才能生存。

  即便唐朝現在的農耕技術大大提高,但也只能保證一季產出,而為了這一季產出,需要動用百萬量級的青壯勞力規模,才能夠改造這片土地為耕地。

  突厥巔峰時期,後世的呼倫貝爾大草原,其實主要產出就是「糜子」,給幾十萬下等人吃的,其中就包括全部的室韋人。

  人們印象中的牛羊肉管夠草原部落,這年頭並不存在,蒙兀人的主食,也是野菜攪合小米,再高點魚肉蘑菇……

  牛羊,在這個時代,大部分時候都是用來保值的財產。其食物屬性,是要排在後面的。

  「安吉!去年白災太厲害了,我們那裡死了好多人,今年都緩不過來,糧食今年可能不夠了。」

  「勒勒,你到底想要說什麼?」

  蒙兀部豪帥孛爾只斤·安吉斯有點奇怪,今天老朋友在他眼裡很奇怪。

  「安吉!你們是不是要去大海那裡做工?」說著,勒勒邁著羅圈腿,將鞭子捲成一圈插在腰間,「漢人給糧食,聽說糧食管夠?」

  「你怎麼知道的!」

  安吉斯驚的跳了起來,「誰跟你們說的!」

  「你的弟弟從唐朝回來了,他說他在遼東等你,現在南方人也都知道了,我們離得近,也知道了。」勒勒一把攥住安吉斯的胳膊,「安吉!你跟我說,你們是不是要離開這片草場,再也不回來了?」

  「是!再也不回來了!我恨透了白災,辛苦幾年,幾萬牛羊一場風一場雪,就什麼都沒了。我要去海邊!」

  「我們那裡……你也帶點人走。」

  「沒有糧食!」

  「女人、孩子,你們帶走。」

  聽到勒勒的話,安吉斯很驚訝,「那男人怎麼辦?」

  「搶別的部落的,實在不行,去靺鞨人那裡買。」

  安吉斯沒搞明白這其中的道理,自家的女人孩子送走了,再去搶別人的,這不是多此一舉嗎?

  「勒勒,我不懂。」

  「你的弟弟說了,蒙兀人以後也會和漢人一樣讀書識字,你們也會有自己的房子,自己的土地。我在這裡受苦,不想孩子也受苦,走吧,帶走,將來我帶人去搶夠了牛羊,也南下投奔你。」

  「……」

  一時間,安吉斯有點懵圈,他腦子轉的沒自己弟弟快,有點小野心,但蒙兀部從來沒吞併過多大的部落。

  可黃頭部絕對算得上「大」部落了,按照勒勒的說法,黃頭部早晚不還便宜了蒙兀部?要知道,黃頭部在鴻臚寺的記錄中,那也屬於是「強部」,屬於人手充沛,還算能打能沖的。

  蒙兀部這年頭就是萌物,唐朝官僚連多看一眼的心思都欠奉,可想而知兩者的差距。此時勒勒跟安吉斯說的話,就相當於一個兩百來斤一米九的壯漢,跟一個一米四九的癟三說要做你小弟……

  安吉斯當然不信了,可一想自己有個弟弟在唐朝做「大官」,整個室韋,不就是獨一份麼。

  一時間,安吉斯有點飄飄然,尋思著蒙兀部說不定能做大,然後跟漢官說的那樣,跟東胡祖先一樣牛逼。到時候,吞併室韋諸部,東踩靺鞨,西打鐵勒,稱霸草原,唯我獨尊……想想還有點小激動呢。

  「安吉!要是我們的人跟你走了,去了大海,他們都跟著唐人改姓,我去過督府,聽說漢人有姓黃人,就姓黃。」

  嗯?!

  孛爾只斤·安吉斯一頭霧水:?????

  勒勒的這句話出來之後,就像是一盆冷水澆到頭上,頓時讓他清醒過來。這時候才他想起來,黃頭室韋那是在室韋諸部裡面嗓門大的,他們能隨隨便擺給人做小弟?勒勒說他去了督府,那肯定不是室韋人自己的督府,肯定是唐朝的督府。

  至於是哪個督府,安吉斯也不想去知道了。

  「勒勒。」

  「怎麼了?」

  勒勒覺得奇怪,安吉斯怎麼臉色都變了。

  「以後不要叫我安吉,我在唐朝叫包耕。」

  嗯?!

  勒勒一臉懵逼:?????

  雖然是個小部落的頭領,但安吉斯總算是清醒了過來,沒有繼續意淫。他突然也明白過來,為什麼自己弟弟要不遠千里從中國趕回來,看來就是怕他癡心妄想啊。

  「勒勒,你沒有跟別人說吧?」

  「沒有,烏丸人、那禮人從來都瞧不起你們,怎麼可能過來。」

  「你們有多少女人孩子?」

  「四百帳。只要你答應,我給你二十欄牛,五十欄羊。」

  「太少了。」

  「四百帳女人孩子還少?再多就要……」

  「不是,我是說牛羊太少了。」

  「……」

  安吉斯也不是沒有準備的,馬隊是弟弟幫忙聯繫好的,但是蒙兀部真正要在大海邊生存,得有拿得出手的物資。牛羊就是相當重要的物資,因為遼東很多達官貴人,都喜歡吃牛羊。

  除此之外,就是皮子。牛皮羊皮都是好東西,尤其是牛皮,朝鮮道那裡有專門的軍需官採購,賣牛皮是能夠認識唐朝官員的。

  在安吉斯看來,這次去南方打工,牛羊必須多多益善。
九臉龍王 發表於 2019-2-7 15:24
第八十八章 自己人(年初三第一更!)

  「草場太苦了。」

  安吉斯手裡攥著一根新鮮的茅蔗,這是北地為數不多的便宜甜味,蘆葦粗細的茅蔗只有夏秋時節才會在遼東以北的地區出現,量少且細,糖分有時候也不夠。但茅蔗在江南,卻多的厲害,但凡丘陵向陽的一面,大多都跟象草也似的草本科長在一起。

  「包大郎!」

  「王大使!」

  有張德發話,遼東自然也有上心的官吏前去幫忙跑流程,別的大人物一般不會記住小人物的人情,但張德二十多年口碑,東西南北只要接觸過的,都是深有體會。

  太原王氏的身份並不能讓「伐柯大使」在遼東如何耀武揚威,更何況,「伐柯大使」這名頭聽著就相當的糟糕。

  大老爺們兒跑來東北做媒人……也是沒誰了。

  「伐柯大使」領的是雙餉,一是「伐柯」這個做媒的月俸,除了基本工資之外,沒做成一單媒,就有提成。這錢是各個東北督府開的,屬於兵部的福利。因為主要是安置駐軍府兵,解決生理需要的同時,也要響應國家號召。

  二是「伐柯」的字面意義,「柯」是草木,管的就是草木。

  林場管理、劃分片區、分類樹種……這些活兒都是「伐柯大使」來幹。具體上業務產量上,跟他們沒有關係,他們就是幫閒打雜的。

  這筆錢是一月三領,也就是分上中下旬,十天領一次,當然了,有這樣的要求,也是讓「伐柯大使」十天就要巡視一次自己管理的林場。

  樹木不能亂砍,跟保護森林熊熊有責無關,而是朝廷在修建大型建築的時候,對木料尺寸要求是有標準的,太細不能砍。

  再者,擇選樹種也有要求,因為還涉及到造船業,出口物料也是有標準的。再者,一些硬木,是特種材料,很多兵器都會用到硬木,這種木料嚴格管制,亂砍是重罪。

  「伐柯大使」能領雙餉,錢是不缺的,日子也好過,但當的心可比一般流外官要多得多。再者,「伐柯大使」是臨時差遣,體制裡只有遼東各督府還有朝鮮道有這樣的位子。

  像劍南道,同樣是木料重要輸出地,但並沒有這樣的位子,而是直接攤派給地方州縣或者軍寨。

  老張聽說遼東「伐柯大使」的業務範圍時候,心說自己要是做這樣的差事,怕不是天天嘴裡罵著「伐柯」「伐柯」「伐柯」……

  「既是自己人,我就不說虛的。包大郎的人到了地頭,甲具都要上繳,上頭會看著料子折算現錢,不要現錢,也可以要些工具。」

  「這個放心,王大使,我等都是良民。」

  安吉斯笑呵呵地看著王大使,不遠處包忠微微點頭,安吉斯頓時瞭然,又壓低了聲音問道,「王大使,這你看我們是要錢還要工具?」

  說著,摸出一顆金子,指頭大小,大概是野地裡撿來的,然後塞到了王大使手中。

  「噯!見外,見外!都是自己人,不必客氣……哎哎哎,那我就受之有愧……」

  把狗頭金塞到腰帶裡,王大使對安吉斯道:「老哥從外邊過來,想要攢個家底,若是以為拿了現錢最划算,那就是想錯了。包老哥,到時候上頭讓你選,你就選工具,工具裡頭千萬不要選雙人的拉鋸,那物事瞧著大,可砍樹浪費的很,選彎把鋸,清一色的『漢陽造』!」

  安吉斯眼睛一亮,心說這金子塞了不虧,有些底下的小行情,一般人還真未必能夠吃透。

  只說選擇工具,有好幾撥。

  上繳甲具算是嘉獎,因為你是良民啊,良民當然要發良民證……不是,當然要嘉獎了。

  這一批工具,是唯一算是自有財產的。

  後續林場管理的工具,那就不能帶回去,屬於林場資源,專人看護保養。

  而往後吃飯傢伙是什麼?除了一把子力氣,就是砍樹工具。「半月斧」也不是不能湊活,可一天卯足了勁,也不過是十五棵樹,能不能砍好,那還是兩說呢。

  但同樣搞一把彎把鋸,情況就大不相同。一個伐木工提高兩倍效率,一代人就能完成積累,遠比普通家中有一二百畝的小農強得多。

  伐木固然是要考慮市場波動,但帝國正處於高度擴張高度膨脹的時期,這個時期可以預見的是,因為人口太過「稀少」,很有可能會是五十年甚至一百年來完成有序或者無序的擴張。

  擴張是必須的,最多只有形式上的差別。

  帝國內部的學者們能夠清晰地感受,這種和前隋迥異的發展方向。人們追逐利益的方式發生了變化,帝國內部利益版圖的結構也發生了變化,帝國中高層的權貴更迭速度,在這二十年中是前所未有的。

  一個邊陲小部落的「請求內附」,不過是這種變化的另類折射,孤立來看微不足道,但這種微不足道大量累積起來,就是漠北的現狀。

  大量的富餘青壯不會死在內部部落兼併中,而是跟隨帝國擴散,尋求上升渠道,而帝國也願意給予上升渠道。

  「多謝王大使提攜!」

  「噯,都是自己人,應該的,應該的。」

  王大使說罷,又摸出一張名片,遞給安吉斯,「包老哥,這是『大行城』故地有名的『銼齒』老手,你家鋸子要是壞了,尋他去修,三兩天就能修好。這地界換作別人,怕是要十天半個月的。」

  「王大使,這……這如何使得……」

  「自己人,自己人……」

  安吉斯心中驚訝,這種消息,還真不是一般人能夠打聽到的。什麼樣的工匠好用,哪裡的料子最實在,哪個胥吏吃人吐骨頭……不折磨一二年,很難在地方上號出脈來。

  一張名片是不值錢,可少了安吉斯不知道多少人情。

  「待家裡安頓好了,王大使,到時候請你吃飯,包氏別的沒有,羊肉管夠!」

  「一定,一定……」

  又是一番客套,送走了王大使,包忠這才跟安吉斯說話:「大哥,這幾日管理衛生的人也會過來安置,要聽他們的,家裡人都約束好。」

  「放心,我就想帶著族人過上好日子,草場……太苦了。」

  言罷,安吉斯看著遠處正在豎立起來的「包家林場」牌子,很是感慨道,「若非唐朝滅了突厥,怕是我早死了。」

  此時他沒有說蒙兀方言,而是半熟不生的幽州話,帶著點洛陽腔調,還是跟自己弟佬學的。

  「突厥不死,哪有好日子。」

  包忠小時候也是從突厥惡棍的陰影中過過來的,從記事起,但凡是突厥貴族看上的東西,就沒可能保得住,女人、牛羊、兵器、珍寶……

  直到唐朝擊敗突厥,這一切才發生改變。

  「往後都要好好活。」

  「是哩。」

  兄弟二人語氣陡然就輕鬆了起來。 本帖最後由 九臉龍王 於 2019-2-7 15:57 編輯

九臉龍王 發表於 2019-2-7 17:54
第八十九章 遷徙(年初三第二更!)

  貞觀朝的東北地區有大量的沼澤,這種年代久遠的沼澤區域,有一個非常噁心卻又恐怖的地方,那就是遠遠看去一馬平川,一腳踩上去也很嚴實,但走兩步突然人就沒了。

  人馬只要陷入,生還概率極低。

  蒙兀部歷年遊牧的地方,大概就是後世的嫩江流域。這一片地區,如果動員人力深刻改造,自然會成為糧倉。但此時此刻,卻是時不時就會有沼氣自燃,入秋之後一燒一大片的鬼地方。

  儘管對這片地區已經相當熟悉,而且包忠僱傭的馬幫,所有把頭都曾經給鴻臚寺官吏當過差,但舉族搬遷,還是意外頻發。

  兼顧老弱的緣故,每趕一段路,就要休整。而只要休整,明明很平常的駐地,陡然冒個深坑出來,老人孩子掉進去,連呼救都來不及,不是溺斃就是因為缺氧窒息而死。

  穿過草原沼澤地之後,也並非就是太平無事,山地密林又是新的挑戰。常人大多以為有樹木就不會缺氧,但實際上,特殊的少空氣流動密林環境,依舊會出現缺氧。甚至在夏秋交替時節,還會出現大量的一氧化碳。

  一氧化碳的來源,卻是因為落葉層腐植層內部焚燒不完全,燒穿就是森林大火,內部悶著……就成了天然的燒炭環境,誤入其中,運氣好死的安詳,運氣不好死成烤豬模樣。

  有經驗的馬隊,基本都有成熟的已開闢路線,實際上室韋人、扶餘人、漢人經過幾百年的努力,在這片地區,大多都共享了成熟的通道,盡量避開了人煙稀少的地區。

  只是即便如此,也並非完全安全,因為整個片地區的猛獸數量之多,超出想像。

  高句麗敗亡之際,曾經出現過幾十頭老虎因為食物豐沛,組團刷屍體的事件。規模最大的時候,百幾十頭大大小小老虎因為覓食相安無事,一度成為貞觀朝的奇景。

  當然,此事絕非祥瑞,僅僅停留在石城鋼鐵廠員工的閒聊中,是否為真,卻沒人真的願意去證實。

  但歷年虎皮數量不斷增加,還時常有老虎害人事件發生,可想而知這片地區的猛獸數量何等可怖。

  隊伍遇上狼是非常安全的,狼最多叼走小孩,但入夜之後的老虎,可以輕鬆把一個成年男子無聲殺死,然後輕鬆拖走。

  一般人想要追回來也很難,因為和大多數人的固有印象不同,猛虎在必要時刻,是能夠跟花豹一樣,拖拽獵物上樹……

  種種特殊的習性,使得入夜之後,所有營帳的佈置,都是要防備這種猛獸。

  要解決這種情況也不難,把人集中到城市中,自然而然就不用擔心虎豹豺狼。只可惜,整個東北地區的總人口,還比不上一些中國雄州。

  包忠各種囑托,馬隊各種小心,蒙兀部各種防備,最終歷時兩個月的遷徙,還是死了幾十人,男女老少都有。

  隊伍龐大本該是安全一點,但並不適用這種完全沒有開發的地界。

  「老女人死的多一些,畢竟路途遙遠。」

  愁眉苦臉的安吉斯啃著芋頭,吃了幾個感覺有點飽了,這才搓了搓手,「好在黃頭部給了不少女人。」

  「又不是我們的,高興什麼。」

  包忠搖搖頭,但安吉斯卻很高興的樣子:「能賺點『伐柯』中人錢,不少了。」

  「都是石城過來的脫籍漢子?」

  「好些個脫籍的契丹奴,聽說還能去平壤當差,是行軍大總管的調令,這真是發達了。」

  「豈不是還要走?勒勒那邊怎麼說?」

  「黃頭部的女人在老家就是畜生,怎麼不願意走?契丹奴脫籍之後,那就是良人。朝鮮道那裡做工匠,也算是工頭。弄幾百畝地,養活幾個女人不成問題。」

  安吉斯笑呵呵地盤算了一遍,對包忠又道,「聽來的幾個脫籍契丹奴說了,遼東要改制遼州,督府很快就要裁撤,說不定,就要轉移到靺鞨人的地盤上去。」

  其實東北地區的羈縻州已經有了相當數量,但是因為人口因素,想要全部有效控制,難度係數不小。但朝廷還在仔細經營,並沒有半點放棄的意思,實在是皮貨生意實在是賺。

  皮草在幽州就能變現,一根貂皮就能換全家口糧吃上個把月的。要是有一張熊皮,堪稱一夜暴富。

  最上等的熊皮帽子,洛陽能賣出一千貫來,羽林軍中最最頂尖的那一撥,全套熊皮裝備價錢,不比全身罐頭要便宜。而且保養費用更貴,和護甲一樣,都是家族的傳家寶,只是想要保住這種傳家寶,掏不出天價保養費用,也是白搭。

  「大哥,你在這裡,要好好做。做好了,朝廷會給你封賞。茂約公說了,朝廷肯定要樹立榜樣,你若是榜樣,咱們家就算是在唐朝站穩腳跟。」

  包忠神色很是鄭重,又對安吉斯道,「現在朝廷的意思,就是把朝鮮道的土著和室韋、靺鞨諸部混雜,切不可動了歪念頭。如今牛總管殺紅了眼,動不動就給朝鮮道土著勾一個高句麗、百濟餘孽,你要切記!」

  「你放心,我們『包家林場』,都是良民!」

  安吉斯不傻,唐朝意思很明確,就是信不過蠻夷,除非你不再是蠻夷。

  他也沒想過一代人就完事兒,「包家林場」是個長久事業,兩三代人之後,差不離能混出頭。琢磨跟黑齒部的黑齒秀一樣,那是沒可能了,畢竟人家投靠早,但做個地方「鄉賢」,還是很有希望的。

  「秋收的時候,我就要返轉京城,眼下京城也是熱鬧,皇后大肆起用女人為官。茂約公因此屢為皇后傳召,興許還能得到重用。」

  「起用女人為官?!」

  安吉斯一臉驚悚的模樣,「現在中國是女人做主麼?」

  「自然還是大皇帝做主,只是今時不同往日。」

  包忠也懶得解釋,只是對安吉斯道,「倘若這回茂約公能因此得到重用,我也混個差事,到時候對家裡也有幫助。」

  「要真是能女人做官,弟弟去中國看看,能不能把咱們家裡的女人也帶幾個過去,伺候大皇帝是不成了,伺候這個皇后,也能試試嘛。」

  「大哥說的有理,我記下了。」
九臉龍王 發表於 2019-2-8 11:00
第九十章 落腳(年初三第三更!)

  和大多數有後台的林場的一樣,「包家林場」日常用度都是賒欠,當然賒欠肯定是有中人擔保的,包忠的資格還不夠,給「包家林場」擔保的,是太原王氏出身的一個「伐柯大使」。

  旁人聽了,只會覺得奇怪,一個胥吏,怎麼還比國朝入了品級的武勳還要厲害?這就是家世的好處,太原王氏人脈廣,還不鬧事,況且,老王珪留下的政治遺產相當豐富,結了很多善緣。

  其中最重要的一個關係,就是張德。

  王家二郎不但跟魏王李泰有交情,跟太子李承乾也算親善,而在張德面前,喊一聲「哥哥」,老張是應的。

  有人給「包家林場」做中人,一般知根知底的商社行會,就願意把物資先行交割給「包家林場」,至於將來怎麼支付,一般都是用原木沖抵。

  除了上繳給朝廷的,剩下的,一部分用來自己建造各色屋舍,大部分就是欠款。

  「包家林場」的寨主包耕暫時也沒有經驗去發賣木料,一年半載主要工作就是安頓好原先蒙兀部的族人,然後保證大家今年冬天都能活的漂漂亮亮,也就完事兒了。

  「大人,能不能不刮乾淨?留兩搓打個辮子,成麼?」

  啪!

  一巴掌拍在禿瓢腦袋上,刮毛的漢子罵罵咧咧道:「褲襠裡的鳥毛給你留著就算不錯了,滿腦袋的臭毛,不刮乾淨等著養虱子還是跳蚤?這要是傳了疫病出來,全家都得死。你莫要以為老子是甚麼河北來的,老子是契丹人,以前也是髡發小辮,後來在廠裡做了五年,都是光著頭。」

  「大人還在廠裡上過班?那大人一定很厲害,不然怎地在衛生局當差?」

  整個遼東諸督府共用一個衛生局,原先是石城鋼鐵廠的單位,後來因為修路,就被薛大鼎升格,李皇帝特批。

  本質還是武漢的那一套。

  「老子算個鳥的官,小吏一個。」

  嘴上謙虛著,給人刮頭皮的漢子卻是滿臉的自得。能夠以契丹奴身份,短短幾年就脫籍,不但脫籍,還混成流外官,簡直跟神話一樣。

  低著腦袋被剃毛的蒙兀小哥其實沒說錯,這契丹人還真是厲害。

  「大人身邊卻跑腿的麼?小的能說漢話,也能騎馬,還能佈置陷阱,著鳥兔都還成。」

  「嘿,你這狗崽子真是機靈。」

  又拍了一下蒙兀小哥的禿瓢腦袋,「好了,刮乾淨了,自己洗洗。還有,叫甚名字?你對老子胃口,真要是想出來混,去碼頭打聽『賀宅』,就說找賀老三。」

  「賀老三?」

  「老子姓賀,家裡排第三。」

  「賀三爺放心,明日就去尋你。」

  「快滾,叫下一個進來。」

  「好勒!」

  整個「包家林場」中,千幾百個老少排著隊等著把頭髮刮乾淨,不刮乾淨不行,容易生蟲子。出了剃毛之外,有些幾百年沒洗的衣物都是一併焚燒掩埋。劃分好的區域都用石灰點過,然後大量艾草熏了一遍,夯實的平地上,架空了大量狀頭,準備鋪設木製地板。

  地板是不能直接接觸土地的,因為是應急之用,這些地板本身也沒有做防腐防蛀處理,一旦直接接觸土地,很容易腐爛生蟲。

  施工人員經驗豐富,大量蒙兀人只是來打下手做小工的,隨處可見站著吆喝的翻譯官,用奇怪的蒙兀方言提高了音量指揮著蒙兀人幫忙。

  女人肩挑手提也來幫忙,有些在外面廝混過的,則是架著獨輪車運輸著物料。不遠處還有牛馬車隊運輸石塊,「包家林場」的規模不算小,夠得上一個袖珍縣了。

  要不是沒趕上好時候,怎麼地包耕也能混個羈縻州縣的縣令當當。

  「人畜糞便要集中處理,不聽話的用鞭子抽。」

  「是,一定鞭子抽!」

  「排水渠不要胡亂開挖,上頭大工說怎麼挖就怎麼挖。」

  「是,都聽上頭的安排。」

  包耕點頭哈腰伺候著一個督府過來的軍官,之所以是軍官,那是因為這個軍官跟唐五郎是過命交情。包忠既然受到了唐儉關照,唐儉自然也幫他張羅一番,結果發現家裡五郎還有個鐵兄弟在遼東當差。

  「萬事開頭難,剛剛落腳,不要怕使錢,能使錢就使錢。你有恁大的林子,不要愁賺不回來,這是長久的事業。倘若生意紅火,說不定還能混個官身。」

  「這生意紅火,還能當官?」

  「若是漢人,反而不便當。說句老實話,老哥莫要介懷,蒙兀部能夠安安穩穩落腳,朝廷眼下是不說甚麼,可日子久了,就有比較,到時候,遼東這裡總歸會有人上報上去的。到那時,老哥這地界,混成一個縣都不是沒可能的事體。」

  言罷,這軍官還用羨慕的眼神看著包耕,「只要置縣,老哥很有可能就是縣令,管個幾年,朝廷才會另外委派新的縣令。到那時,老哥怎地也是本地名流,新來的縣令,不還是得仰仗老哥支持?」

  聽完軍官的話,包耕眼睛一亮,心中暗忖:不若我也去讀書識字,免得到時候被朝廷的人小瞧,能讀書識字,說不定還能高看我一眼。

  那軍官指了指周圍一片林子:「生意只要紅火,朝廷一定會安插人手進來,你們只要不鬧事,錢不會少賺,還能改頭換面,可比那些死不悔改的突厥雜種強多了。」

  林場生意好,朝廷一定會過來收稅賦,這些保護費繳納到位,給包耕一個邊遠地區「鄉賢」的頭銜,又有何妨呢?

  而包耕也不會說朝廷要收保護費就扭扭捏捏不給,要知道林場木頭的買家,大頭從來不是小門小戶,大宗物資,永遠吃政策飯是最穩的。

  真要是包耕腦抽,說不肯繳納林木稅賦,朝廷也未必真的如何整治他,只要不採購「包家林場」的木頭,就足夠讓包耕帶著全家去跳海。

  「環渤海高速公路」都修到了這個地步,哪怕包耕造反,本地諸君就算全部打瞌睡,遼東隨便那個軍寨的部隊,趕過來要多久時間?

  「有勞兄弟提點,若非兄弟特意前來指教,哪裡曉得還有這好處?不消多說,正好殺了牛羊,吃肉,喝酒!」

  「都是兄弟,不須這般客氣。」

  話是這麼說,但一聽有酒肉,軍官摸了一把鬍鬚,笑呵呵地招呼了一聲,就有一隊便裝大兵小跑過來,一邊搓手一邊樂呵呵地看著軍官:「哥,開整?」

  「先見過包大哥!」

  一群大兵嘻嘻哈哈地上前抱拳行禮:「見過包大哥!」

  「不敢當不敢當,都是自家兄弟,快去吃肉喝酒!」

  「好勒!多謝包大哥!」

  「多謝包大哥……」
九臉龍王 發表於 2019-2-9 13:01
第九十一章 慢慢來

  能夠在鴨綠水一帶落腳的林場,往往還有額外的勞役攤派,主要形式就是上工。修橋鋪路、修堤築壩,約定十年或者二十年,然後輪流上工。各分段都有專門的標識,比如鴨綠水有一段堤壩,就叫「包堤」,就是劃分給包家林場的分段。

  修橋鋪路不算個長久的辛苦活,但修堤築壩,那真是開了頭就沒有收尾。

  修築簡單,保養不易。

  大概得益於「專款專用」的概念逐漸形成,貞觀朝的朝廷也是很有想法。比如鴨綠水通航陸續開始設置卡口,津渡收的錢,主要也是反補給修築堤壩。有監察監督機構,也有突擊檢查的中央牲口。

  但毫無疑問,朝野內外都清楚凡事只要跟錢沾邊,就不能夠杜絕貪污。貞觀朝內部也只是在判斷朝鮮道和遼東的回報將來會相當不錯之後,決心把兩地經營成中原一樣的核心地帶。

  「咱們家每年要上的工,不少啊。」

  「畢竟是新來的,又佔了恁好的地盤,不多吃點苦,怕是別人要不服。」

  「也是。」

  包耕包忠兄弟二人跟朝廷使者聊過之後,就知道包家林場的壓力不小。而且朝廷還給了長期規劃,將來的目標,就是把包家林場徹底改造成農場。爭取二十年之內,就把本地林木資源清空。

  打的注意麼,就是盡量在鴨綠水「大行城」故地這一帶開發出足夠數量的農田。林場生意照舊,但林場的業務,就要開始朝著大山推進。

  章程都是擺出來的,長期還要修一條路進入沼澤腹地,毫無疑問還想著繼續改造那片草場,最終也變成良田。

  只是想法歸想法,這不是一代人可以搞定的事情,貞觀朝全國總人口,也不過三千來萬人,真要是填個幾百萬過去整飭,倒也不是不可能改造成功。成功之後麼,唐朝亡了。

  相較開發東北的困難度,朝廷更願意在西南地區砸錢,至少那裡可以穩定產出「貴金屬」,回報率相當可觀。

  而且茶馬道開闢之後,儘管環境依舊惡劣,因為寶石、貴金屬、香料、皮草、藥材等等高回報物資,朝廷是很願意改造西南,並且投入資源維持茶馬道的。

  東北固然也有貴金屬,且各種資源也豐富,但氣候的特殊性,朝廷不可能去指望暴風雪年年不來。五年積累,一場暴風雪就能徹底交代。

  終究是要求穩。

  別說是朝廷,哪怕是非法穿越的某條工科狗,也從來沒有動過這個念頭。要知道,哪怕是非法穿越之前,絕大多數人聽說巴黎和哈爾濱居然在一個緯度上的時候,都是一臉懵逼的。

  高緯地區的開發,哪怕是工業化時代,依舊是個大難題。

  當年老張南下跑路去沔州,在不少人看來是失心瘋的同時,朝廷也樂見其成。因為商周以來的開發模式,都是中心開花逐漸南下。到秦漢時,才算是真正有了相當的積累,但即便是漢朝巔峰時期,長江流域大體上還是「珍珠鏈」形態。

  老張在武漢搞了這麼大的規模,可江南地區依然有老虎、大象出沒,像福州建州,「象災」更是一種每年都要治理的農業災害。

  連自然界動物的生存空間還沒有擠壓到,談開發度還是有些遙遠。

  「弟弟,我想順便種些豆麥,你看成麼?」

  朝廷的願景計劃如何,包耕沒有心思再去揣摩,眼下的要求,就是活過這個冬天。

  「這裡地不甚好,種來作甚?」

  「牲口太多,除了發賣吃掉的,留下一些總得養活。」

  蒙兀部帶來的物資中,主要還是牲口。只是離開草場,想要養活幾萬頭牲口,無異於癡心妄想。

  好在來的時候早就有打算,其中一多半早早就賣了出去,不單單是賣給漢人,也賣給沿途的各個部落。牛羊交換成馬騾,林場是很吃畜力的地方。

  只是即便交易發賣了大半,剩下的依舊壓力很大,包耕爽快地請各路「友朋」來吃肉喝酒,不純粹是為人爽氣,而是再不趕緊吃掉,就是浪費。

  雖說也能做肉乾,但現在條件有限是一個原因,捨不得全殺了才是根本。總歸要留點家底的,包家林場不可能全靠木頭過活,牛羊馬騾多少要保存一些,將來抵抗風險也能容易一些。

  現在他又想著種點粗糧雜糧,也不純粹是為了給牲口留點飼料,這年頭,不是誰都能拿雜糧加工成飼料的。每一顆糧食,它的本職工作,就是糧食,是要被人吃掉,而不是牲口。

  包耕顯然不想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蒙兀部落腳之後,他還組織了一支捕魚隊,不管是河魚海魚,朝廷只要不攔著,他都想試試。

  「留點口糧就行,多出來的牛羊,殺了做肉乾,五郎那裡有門路,可以賣到扶桑去。」

  聽到哥哥所說,包忠本能地朝著防止哥哥「作死」的方向上操作,給朝廷表忠心這件事情,包忠門兒清,熟的很。

  整個包家林場未來好幾年吃飽肚子得靠外邊,這才是忠心,有了這份忠心,別人要是拖欠糧食拖欠工資,朝廷才能給包家林場撐腰。

  正值包忠給包家林場運作「國朝榜樣」的當口,他怎麼可能讓包耕幹出惹人注意的事情來?

  「恁多牛羊,殺了可惜啊。」

  「哥哥,這時候別可惜,只管殺。殺得越多越忠心,殺光了就是大大地忠心。須記住,唐朝不比突厥,不會眼睜睜看著咱們餓肚子的。」言罷,包忠正色道,「餓肚子就要鬧事。」

  包耕點點頭「聽你的。」

  雖說還是覺得可惜,但自家弟佬講的很有道理。本來周圍林場就眼熱包家林場的地界,這要是給人誹謗一個「蠻夷反覆」,那就什麼戲都沒得唱。

  「今年就先過個好年,其餘的事情,慢慢來就是了。」

  包忠拍了拍兄長的臂膀,「等今年過去了,來年就安排家裡的小孩去幽州或者平壤宮讀書,不能讀書的,就去朝鮮道尋個伴當差事,興許還能混個軍功出來。」 本帖最後由 九臉龍王 於 2019-2-9 14:57 編輯

九臉龍王 發表於 2019-2-9 13:01
第九十二章 信息反饋

  「累!真入娘的累!」

  像一條死狗癱軟在短亭的長凳上,短亭裡正在煎茶的雜役見張貞疲憊的模樣,討好地笑著「四郎吃些奶茶,去去乏。」

  「有奶茶?」

  「前頭送牛奶的路過,留了一桶,油脂撈過了。」

  「這天氣牛奶放一會兒就壞了。」

  「要不都緊著用,做成奶干,還能窖藏,學堂裡都不敢隨便吃奶,就怕吃壞了肚子。」

  奶茶全程都是熱著的,就怕變質。熱奶茶用井水迅速降溫,流水沖刷了一番陶制杯子,很快就能入口。

  喝了一口,張貞坐起來抹了一把汗「這日娘的天氣,熱得不行,喝甚麼都不如喝涼水。」

  「涼開水有的。」

  短亭裡的雜役拎著一隻水壺,抽了一隻竹筒杯子,給張貞倒了之後遞過去,「四郎這幾日查案子可有眉目?」

  「該抓的都抓起來的,就是小毛賊跑得快,這些個外來戶也是靈醒,居然摸熟了咸寧市的地形。不過也逃不過幾天,下了懸賞,還能比那些數學先生能跑?」

  說起數學先生,連雜役都笑了。全天下大概只有武漢才會懸賞數學先生,給的錢還不少。

  作為外勞辦的主任,張貞是吃喝拉撒睡都要管,柴米油鹽醬醋茶都要盯著。外勞初到武漢之後發生的衝突事件多不勝數,很多小矛盾直接升級為惡事件,把張貞搞得焦頭爛額。

  一個外勞辦受理的調解案件,比整個漢陽縣還要多,可想而知張貞現在的壓力。

  從入夏到入秋,張貞基本沒有一天休息,長期在外辦公,整個武漢地區,只要是工商業稍微發達一點的地方,其官道沿途長亭、短亭一應雜役,都認了個遍。

  也不知道算是好事還是壞事,因為長期在外奔波,勤於公務,倒是給短亭、長亭做事的人留下好印象。有外地來的客商落腳,也多有聽短亭、長亭的人誇讚張貞張四郎。

  「四郎作甚這般的拚命?如今連南昌人都知道武漢有個『拚命四郎』。」

  「吃甚麼飯,當甚麼差,自來的道理。」

  又灌了一口涼白開,張貞忽地看到短亭內售賣的物件,拿了一本小人書翻了翻,「現在這些物事好賣麼?」

  「都好賣,糖豆、小人書,莫說是孩童,就是大人,也愛捎帶些許。前頭還有艷情的貼畫,有廣州來的客商,一口氣把咸寧大道所有亭子裡的都買了去。」

  「賣了甚麼,可做了計較?」

  「都是記了的,畫了『正』字,數目也不知道准不准。」

  說著,雜役捧了個本子出來,遞給了張貞。張貞接手翻了翻,略作計算,就把賬本還了回去。

  「有勞。」

  「噯,哪裡說得上這個。」

  雜役也不明白張貞為什麼要看這玩意兒,他年歲漸長,奔著五十而去,家中早有兒孫,能有一份「體面」的差事,已經是相當的滿意。別說張貞對他們相當和氣,就是頤指氣使,也沒什麼好計較的。

  短亭、長亭中一些小商品的統計,算是武漢內部對這些商品銷售的風向標。短亭的東西少一些,大多數都是零碎。但長亭稍微要寬泛些,大宗商品也有寄賣或者可以下單,然後在江夏縣或者咸寧市提貨。

  比如「湖南」來的財主,往往喜歡在咸寧市購買筆墨紙硯等等文化學習用品,也喜歡團購教材和教學工具。這一點,「湖南」土財主算是非常有特點的。因為整個江南地區,除了文化氛圍相對較高的江東,土財主中,只有「湖南」產的尤為重視教育。

  反應到武漢的大宗商品銷售中,那就是「湖南」的學習文化用品散貨銷量極高。

  根據這個反饋,江漢觀察使府,就衍生出了新的行當,教書匠速成班,主要針對的,就是「湖南」地區。

  這些速成班出來的教書匠,四書五經也就是聽說過,讓他們念個一二句出來,大概率是不知道的。但他們大多識字,也會算術,這就足夠了。

  土財主們的要求,也不是讓子弟們一飛沖天科舉做官,而是開拓眼界繼承家業。根據這個要求,那麼武漢來的速成班教書匠,就非常符合了。

  武漢來的教書匠能教孩子讀書認字,還能把武漢的見聞傳播給「湖南」土鱉,對土財主們而言,比什麼飽讀詩書的大儒都要來得有用。

  實際上現在市面上行走的「湖南」土老財,有兩三成已經是第二代「湖南」地頭蛇。他們都是「貞觀後」,年紀二十歲上下,有闖勁也有見識,伴隨著徐孝德在「湖南」大興土木,對未來的樂觀,「湖南」人遠比荊襄老鄉要強烈得多。

  略作休息的張貞跟短亭雜役道了別,然後前往江夏,秋收之前,張德按照慣例都會在江夏辦公,因為江夏、武昌、永興等地開闢的田畝總量比江北多,而且還要收一批秋茶,還要制備脫水桑葉以及青料,在相對落後的辦公手段下,張德即便有龐大的幕僚團隊,依然會忙的沒有空閒。

  「無為而治」為什麼會成為主流?因為想「有為」而治,技術條件不允許……

  武漢最繁忙的行業,不是什麼航運業、造船業或者其它什麼製造業,而是郵政系統。整個江漢觀察使府每天跑腿忙碌的車馬人員總量,長期保持日均一千五百人以上,府內短途傳遞公文還是靠快馬或者人員。

  這個短途,指的是一縣之地,而每年新增的信號機卻又非常有限,除了工程量大糜費高之外,人員培訓實在是困難,受制於用工荒,信號機長期處於通信繁忙狀態。

  可以說,武漢的狀況,大概就是這個時代的極限,再往上,老張能清晰地感覺到,不可能再突破了,除非換個地理位置更加優越的地盤。

  「宗長。」

  到了江夏駐地,張貞見到張德後,直接道,「我查了查這幾個月驛站訂單,似乎有人在大肆囤積糧食?」

  「哪裡人?」

  「登萊、淮揚來的船東,江東也有,但不多。」

  「唔……」

  張德思索了一番,用懷疑的語氣道,「可能入冬之前要囤積糧食,然後轉賣到東北去。不過這也是老夫的猜測,待老夫詢問一下李兄看看。」

  揚州都督府長史是老搭檔,淮揚有什麼行情,是瞞不過老李的。

  「遼東、朝鮮道新辟恁多林場,多出來幾萬張嘴,怕不是糧價要漲。」

  「這幾年都是豐年,倒是不怕。咱們本地糧食就算差一點,南昌也能運一點過來。怕的是有人在遼東搞事,萬一逼得人造反,那真是罪該萬死。」

  「不至於吧。」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自古真理。」
九臉龍王 發表於 2019-2-9 18:08
第九十三章 「一視同仁」

  揚州的消息很快就傳了過來,老李那邊略作調查,就把行情摸了個七七八八。原來楚州揚州諸地豪商因為手上錢太多,又沒辦法大肆收購土地,貞觀二十四年把銅銀埋地裡又是瞬間貶值,至少在長江中下游是瞬間貶值,於是逮著個投資渠道就往死裡搞。

  新辟林場有一個好,林木資源是長期有需求且是大量需求,而新辟林場幾乎全部都要外購糧食,除了總人數少於五十人的微型林場,才能靠自留地和散養一些家畜家禽就能自給自足。

  像包家林場這種情況,一年基本口糧消耗五六萬石總歸是要的。因為林場不同於別的單位,是屬於收入較高,福利較好的。

  假如林場員工家屬還有副業,比如蒙兀部自來的放牧生活習慣,在林場附近肯定還要開闢小型牧場,最不濟,一個中大型養殖場肯定要的。而這種情況,粗糧雜糧的消耗只會比主糧高得多。

  而整個地區,除了遼東部分土地可以穩定產出麥豆,絕大多數地方的維持糧食產出都比較困難。朝廷又有心長期經營,顯而易見就需要在初期進行糧食輸入。

  其中有一個在西北地區運行有效的政策,那就是「糧食換產本」,只是在東北,這些產本可能就從鹽業產本變成木業產本。

  淮揚的豪商往往就是鹽商,他們敏感的商業嗅覺,立刻就從中發現了商機。於是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既要從已經誕生的林場身上賺一筆,還要通過「商屯」從朝廷身上賺一個木業許可證。

  這種情況,明知道他們在大撈特撈,朝廷還是會默許的。

  相較帶來的敗壞影響,正面意義還是要高得多。

  只是指望商人有什麼良心,那總歸是想太多。如果逮著一隻羊死命薅不會被抓,那很顯然商人們都會往死裡薅羊毛。

  「還真是逮著一隻羊往死裡薅啊,不怕薅禿了麼。」

  老張也是無力吐槽,商人的節操當真是半點沒有。雖說其中大部分都是權貴的「白手套」,可這些商人終究也是要有自己落袋的好處,否則哪來的動力。

  遼東和朝鮮道是長期缺糧的,對倭戰爭和朝鮮道內部的治安戰,對糧食的消耗極大,每年從河北道調撥的糧食,幾乎搾乾了河北道的農事潛力。再多出更多的人力畜力去開發新的田畝,基本是沒什麼資源。

  要不是一口吃掉了范陽盧氏,朝廷想要這麼鬆快地吃下朝鮮道然後經略環渤海,還真是夠嗆。

  這幾年雖說也有朝鮮道的糧食外出,但主要是對倭前線的供給,統籌這項工作的是朝鮮道行軍總管府。維持朝鮮道治安戰的糧食,除了很小一部分是來自平壤大開發之外,就是通過大量的船隊,靠國力底蘊來硬上。

  要是沒有前面十幾年的大建,李董這樣的玩法,早把財政玩的崩潰十幾遍。

  真正把海運糧食壓力下降的原因,也是因為薛大鼎的「環渤海高速公路」,沒有這條欽定的超級國道,北方必定出現十分恐怖的糧食危機,而且必定會引發大動亂。

  繳納夏糧之後,淮揚豪商多出來的運力,自然是要有去處的,加上本身資金雄厚,急於尋找投資渠道,東北地區的糧食缺口,被盯上也是在所難免的事情。

  即便他們不盯上,朝鮮道行軍總管府也會有人提醒老家的鄉黨,內外勾結玩上一票。

  「遼東糧價要是拉的太高,只怕會搾乾諸林場的利潤,真要是讓林場賠本賺吆喝,定是要出事的。」

  「朝廷難道不知道嗎?」

  「朝廷自然是知道的,所以『糧食換產本』在東北亦是取了敦煌宮成例,只是商賈行事,貪得無厭是在所難免。況且,淮揚商賈背後,多是洛陽新貴。如今洛陽居行大不易,也都是缺錢少用度的。京城奢靡成風,要維持這富貴體面,明知道這般行事大大不妥,可住在京城的權貴,何必去在意東北的蒼頭黔首?」

  「說的在理。」

  「知道是一回事,知道之後怎麼去做,又是另外一回事。」

  府內幕僚很是感慨,設身處地去琢磨了一番,他們要是淮揚商賈,怕不是也要吃相這般難看。

  再換一個身份,假如他們自己是洛陽權貴,為了維持體面,為了保證地位,又怎麼可能在意東北底層的死活呢?倘若真的鬧大了事端,出了叛逆,東有朝鮮道行軍大總管,西有安北都護府大都護……勾一支輕騎,只管鎮壓了了事,容易的很。

  至於底層如何掙扎如何慘烈,跟他們沒有一個開元通寶的干係。

  真要有人背黑鍋,那也是李世民,和他們無關。

  「觀察,咱們怎麼做?」

  忽地,有人看向沉默不語的張德。武漢內部的意見也是比較分裂,有人想著跟著撈一把,反正東北那邊就算敗壞,也敗壞不到哪裡去,本就是「窮鄉僻壤」,武漢對東北的業務往來,連劍南都不如;有人則是想著幹上一炮,跟洛陽權貴反著來,只是目的不純,並非是為了穩定國事,而是為了顯露一下武漢的實力。

  偶爾抖擻一下威風,震懾一下雜碎,也是必須的事情。

  總之,一片公心這種事情,前幾年還好,自「九鼎」這玩意兒被房玄齡上繳之後,這公心的範圍,也就是落在武漢一畝三分地上,含金量那是大大地不行。

  「你們的想法,本府多少都是知道的。」

  張德組織了一下思路,對眾人道,「但不管甚麼想法,須明白一個道理,武漢的這一套,靠的是填人,人越多越好,多多益善。以前蠻夷不算人,但在武漢的工坊裡,蠻夷就算個人,當然你們有人眼裡,無所謂人不人,橫豎就是個做工的勞力,不作他想。」

  眾人一愣,有人竊笑有人嚴肅,但都是認真聽著。

  「正因為要填人,需要人多,那就亂不得。亂了,流離失所總要死人,多點少點而已。鬧事的多且大,死的人就多一點;鬧事的人少,死的人就少一點。你們想要撈錢也好,想要立威也罷,終歸要有一條線在心裡,不能隨便死人。」

  老張說到這裡,兩手一攤,「.養一個工人出來,最少也要十三四年吧。這東北諸部怎麼算,幾百萬人口沒有,幾十萬總歸是有的,都不需要十三四年,真要是放開了抓,幾個月就能弄個幾萬人回來,現在要是逼死了他們,從哪裡再去弄這幾萬人十幾萬人呢?總不能讓你們現在就去生養,怕也是來不及吧。」

  話說到這個份上,一眾幕僚也是回過味來,頓時明白了老大的想法。 本帖最後由 九臉龍王 於 2019-2-10 14:59 編輯

九臉龍王 發表於 2019-2-10 14:59
第九十四章 小操作

   信號機的作用,在這個時代得到了放大,儘管朝廷陸續自營自建,但當世「幹線」,依舊是老張用來打時間差的利器。而且即便朝廷管制,實際上張德依舊擁有最高權限。

  沒辦法,所有圍繞信號機吃飯的人,吃的這碗飯,都是老張從手指縫裡漏出來的。如果沒有老張,他們不僅僅是一無所有,絕大多數人,不過是混跡在「賤業」上下,永世不得翻身可能不至於,但這輩子活得不如權貴家的一條狗,那是大概率事件。

  「薛先生。」

  幽州並沒有設置宮室,但因為皇帝在「天津」逗留,幽州還是有權柄不小的皇家奴婢存在。消息傳到「天津」,留守此地的大監除了存檔之外,就把亂碼發給了薛大鼎。

  此時薛大鼎已經掛了弘文閣學士的頭銜,本地閹人一年要在他跟前「求學」聽講一二十次,按照關係,這些閹人稱呼薛大鼎一聲「先生」,那是絕對夠資格的。

  而本地大監是薛大鼎修路的助手,除了監督用度之外,還要幫薛大鼎擺平一些不必要的麻煩,算是互相扶持。

  於是薛大鼎稱呼天津諸倉監令曹德爽為「曹師傅」,能夠幫著遮擋風雨的人,稱呼一聲「師傅」,也不為過,更顯薛大鼎氣度。

  「曹師傅,怎地有空過來?」

  「這是漢陽發來的消息,都是亂七八糟的玩意兒,看也看不懂。」

  說著,曹德爽把亂碼遞給了薛大鼎。

  薛書記看了一眼,便知道這些亂碼要先破譯,他也知道曹德爽這其中肯定有門道,但雙方都不會說破。薛書記又不是要造反,頂天就是有些事情,不怎麼方便對外人說。

  當下薛大鼎就笑道:「這是甚麼言語,莫不是發錯了。」

  「想來也是,不過到底是漢陽發來的,也不好扔了,還是拿過來。」

  「有勞曹師傅走一趟。對了,可曾備份歸檔?」

  薛大鼎彷彿是突然想到了一樣,提醒曹德爽。

  老閹人淡然一笑,微微點頭:「吾是聖人家的奴婢,凡事哪敢自作主張,自是留了檔。」

  「那就好,老夫最怕的,就是引人非議啊。」

  「說的是呢,人言可畏啊。」

  兩人笑著打哈哈,又廢話了一會兒,曹德爽告辭,薛大鼎送他離開之後,便差人去了華潤號,叫了人過來。

  來人是幽州的大檔頭,老張本家的小弟兄,破譯之後,薛大鼎這才知道傳來的消息是什麼內容。

  「竟是讓老夫上疏朝廷?」

  薛大鼎微微一愣,張德很少提要求,但只要提,就說明事情還是比較重要的。

  詳細的內容又傳遞了幾回,薛大鼎把前因後果都瞭解之後,這才又拜訪了一趟曹德爽,把遼東和朝鮮道的事情說了一通。

  「曹師傅,東北糧價不但要穩,口糧還得管夠,秋糧在即,這個冬天,得過個好年。」

  「地方施政,吾是一竅不通的,這其中有甚門道,還望薛先生指點一二。若是上疏,吾定會署名就是。」

  能外放的皇家奴婢,哪怕是目不識丁,但也肯定有兩把刷子,最不濟,做人肯定是沒問題的。

  這年頭,也不至於有什麼內廷爭鬥失敗的倒霉蛋閹人。

  皇權至大的當口,出不了奴大欺主的戲碼。

  二人主要業務本來是修路,只是權柄相較當年,到底是不一樣的,略作調查,二人把調查獲得的狀況,匯總了一些消息,直接成文上疏。

  沒過多久,洛陽就有了反饋,很快,朝廷就有了公文下達,佈告東北之後,整個東北地區的市場,一片哀鴻。

  「使君,朝廷這是甚麼說道?」

  「管制而已,能有甚麼說道?」

  老張笑了笑,「任你千般手段,這天下是大唐朝廷的,中央說要在遼東物資管制,誰敢放個屁?橫豎這光景也是有幾萬蠻夷歸順,又新辟了恁多林場,為防暴亂,管制一番,又有甚麼過錯?」

  頓了頓,老張又道,「再者,朝鮮道已經管制一二年,也沒見出甚麼差池,旁人便有甚麼說道,也只能乾瞪眼。」

  整個遼東,朝廷處理起來簡單的很,不管新老林場,所有成員的生活物資供應都是憑票購買。

  而生活物資的供應商,在此期間想要發賣,就得有人背書。要說有人冒險,那肯定是不缺的,但要說敢在這種時候猖狂抬價,這大概是生怕被人看得不夠清楚,就差大喊全世界來看他。

  政府耍流氓也不是不可以擺平,只要比這個政府牛逼即可,當然這家政府不行,換一家政府繼續玩,也不影響。

  只是這年頭唯一稱得上靠譜政府的,也只有唐朝。

  講白了,哪怕大唐朝廷厚顏無恥一百遍,在貞觀二十四年,也依舊是全世界最有信用的政府。

  再者,洛陽也沒有說是軍事管制,而是有限物資管制,稍微卡一下想要囤積居奇的牲口罷了。

  當然大商人依舊可以通過資本來鬧上一場,只是這種行徑實在是不划算,惹惱了朝廷是次要的,關鍵是遼東和朝鮮道有賺不到什麼大錢。這一回操作糧食,掙的錢那也是將來的錢,不是現在的。

  朝廷規定各大林場的糧食供應由政府調劑而不是市場,這就隔絕了第一道風險。然後朝廷又在遼東、朝鮮道按照一個固定價格採購糧食,只要略微有點賺頭,一般中小型糧商,賣了就是賣了。

  想要炒價格的豪商如果這時候故意不賣,跟朝廷頂牛,就算朝廷不出手,老張調撥的蘇州、流求兩地糧船,也足夠把他們一波幹死。

  也許會有淮揚豪商恨的牙癢癢,但也只能躲在家裡咒罵張德不得好死,真要是有什麼動作,揚州都督府長史反手就是來個殺全家。

  鹽商而已,哪家不是一屋子的黑歷史,哪個不是屁股底下都是屎……

  只要是消息靈通頭腦清醒的,到了這時候,也知道事不可為,賺點辛苦費,略有盈餘,也就夠了。還能給遼東、朝鮮道的百姓留個好印象,結個善緣,也算是投資未來。 本帖最後由 九臉龍王 於 2019-2-10 15:03 編輯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九臉龍王

LV:15 支援小組

追蹤
  • 8

    主題

  • 12484

    回文

  • 2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