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穿越] 異世明皇 作者:半介過客(連載中)

 
dneidnei 2016-5-23 19:25:14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30 22827
vicent3011 發表於 2016-6-28 07:59
第五卷  战火烽烟  第九十章  说服

既然想到联合林丹汗对付皇太极,那我就得早作打算。如何结盟呢?估计林丹汗提出互市那是肯定的,中原的茶叶,盐巴都是他们的必须品;原先每年的百万赏银自然也少不了。虽然这笔花费很大,但要是能从蒙古人那里得到优良的战马,并且在辽东战场上得到他们的兵力援助,那么还是很值得的。

    只是谁去合适呢?我把朝中大臣都过了个遍。不过无论派谁去,都要先说服朝中的大臣。第二日早朝,就此事我征询了下臣子们的意见。但没想到,一开始就遭到了反对。

    先站出来的是礼部右侍郎温体仁,老实说我不是很喜欢这个臣子,一个在明史上位属奸臣的人实在让我实在没有好感。要不是他资格老,又没有什么把柄让我抓,我早就让他回家养老去了。

    “皇上,老臣以为我大明乃天朝上国,蒙古不过边患而已,与其和谈有失国体!再者现在顺义王(明朝册封俺达汗的王位,现指其后裔)已被辽东的察哈尔人所杀,察哈尔人犯我国威,如何能与其行款和谈!自万历朝年间开始就有边臣以重金谋求蒙古人对付女真人,但花费了数百万,蒙古虏人未见其破敌相报,反而数次扰我边境。老臣以为,应该檄文到九边,严命边城总兵整饬兵备方是正道。辽东建虏有袁崇焕在广宁驻守,已不成心腹大患,况且借虏人之力终究是冒险之举。人言: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若蒙古女真两虏暗中勾结,则我大明危矣。因此除广宁一线外,山西大同,宣府,延绥须得部兵以防万一。我大明政通人和,厉兵秣马才是取胜之道!”

    这个温体仁啊,我还以为他要老生常谈一番,宣扬下大明上朝的面子,但后面所说的却也不是一无是处。至少整顿八边是我一直来就想作的事情,但边防不比内地,一旦边防崩溃,不单是士卒作乱,而是外侵会随之而来,须得谨慎才行。除了辽东,其他八边最重要的要塞莫过于大同,宣府。因为大同直接面对的就是察哈尔的老窝归化城,而宣府则受到蒙古跟女真人两路的压力。

    温体仁讲完,其他的大臣也点头附和。蒙古人背信弃义那是满朝皆知,在遵化之战的时候,林丹汗就曾经率兵到大同,想乘机讹诈边防将领,直到大明取胜他们才退去。再者大明如今财政入不敷出也是不言而喻。如今再用银百万去接纳林丹汗,反对者居多。

    “其他大臣的意见呢?”

    各部大臣都相互低声交耳,他们在等最有说话权的人出来。这个人自然是内阁大臣孙承宗。边事上,孙承宗的意见一向为皇上所看重,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事情处理的办法。好一会孙承宗才出班,各个大臣都安静了下来。只见孙承宗道:

    “皇上,微臣以为温大人所言极是。”

    其他大臣们都松了口气,既然孙内阁支持,自然就不需再跟那个什么林丹汗去讨价还价什么的。跟蒙古人和谈对他们而言,决不是什么光荣的事情。

    孙承宗继续讲道:“微臣以为在大同,宣府两处重兵布防是必须的。蒙古人与我大明相持两百余年,太祖皇帝置九边就是为了防止北虏入侵。英宗,世宗时蒙古都率兵来犯京师,大同作为京师北面门户,应当严防小心。”

    “大同,宣府布防朕是同意的,这点你不用再讲,与林丹汗的结盟你怎么看?”我急于知道这老臣子对于和谈的态度,要是内阁都反对,那就几乎没有戏了。

    孙承宗看出了我的意思,连忙奏道:“皇上,微臣以为如今辽东战事处于相持阶段,若是能加入蒙古人参战自然是极利于我大明。但蒙古人反复无常,臣以为须得稳重才是。”

    这算是一个中规中矩的回奏,也没有把话说死!我正思虑如何说服臣子的时候,又有人出来说话了!

    “皇上,微臣以为不可!”说话者是詹事府少詹事郑以伟,这位老夫子修洁自好,书过目不忘,文章奥博,大道理一套一套,我就是顶他不顺才让他到詹事府去。他可以说是明朝科考八股培育出来的典型学究。几乎说行事言行都引经据典,你也找不到毛病。但要他拿出办法的时候,他们就会说人心,天意,要仁德服人的话。我不是很想听他现在讲大道理,但朝会上我又不好阻止大臣上奏,只好打起精神道:

    “郑爱卿为何觉得不可?”

    郑以伟没有说话,而是直接跪了下来叩头道:“臣认为结盟不可议!皇上难道忘了两宋朝的前车之鉴了吗?”

    此话一出,下面的臣子无不肃然,都替他捏了把冷汗。郑以伟所说两宋朝,就是指北宋与南宋。明人都以继宋为正统,根本就没有承认元的地位。北宋末年,北宋联合金国攻打辽国,结果连京城都给了人家,南宋末年,联合蒙古攻打金国,结果连宗庙社稷都给蒙古人占去了。这是一个很明显的例子。虽然很多人都知道,但都不敢讲出来。毕竟拿大明跟亡国的两宋相比是十分忌讳的事情!满殿的大臣都在看着我,看我如何处置这出言无状的郑以伟!

    我看了下跪着的郑以伟,不禁有些佩服他的勇气,可惜他不是我现在所需要的人。对于一个皇帝而言,他的人才要求往往就是那样的矛盾。对于一个有能力的君主,自然要求臣下的能力也是出众,而且最好都是能独挡一面的人才。但皇帝往往考虑身后事的时候,为所谓的千秋万代考虑的时候,他们选的臣子就是些愚忠有气节的。但是,往往这部分的臣子,大都是些空谈而无干才的。就拿大明而言,太成二祖建就的繁荣帝国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下,慢慢的削弱。

    “起来吧!郑爱卿也别跪着了。”我望着有些错愕的臣子道,“此时不比宋朝,朕也不是那糊涂之君,不可比,不可比!既然大家对于大明与蒙古结盟的事心存疑虑,那朕决定先派出使者到察哈尔部探探虚实。至于几位爱卿讲的布防之事,大同,宣府两处朕也觉得应该派人前去整治,大同方面朕已经有了人选,对于宣府各位有何意见?”

    兵部尚书王永光道:“启禀皇上,宣府总兵侯世禄甚是称职,臣以为只要兵部文整饬便可!”

    兵科给事中李觉斯道:“微臣以为王尚书此言不当,若侯总兵称职,宣府又怎会兵员虚浮,士卒鼓噪呢?”

    虽然李觉斯说的是天启朝旧事,但朝中皆知。王永光给问了个大红脸:“这……”

    我暗思这个侯世禄看来是带兵打战有一手,却懒于宣府后勤,要是能换一个好一点的将领也不错。

    “其他大臣还有什么人选吗?”

    “微臣以为抚宁伯张承翼可任!”说话的是中军督府提督郑其心。

    “抚宁伯?”我有些疑惑,这是懿安皇后的堂兄,礼部尚书英国公张惟贤的侄子。若不是他们讲起我倒实在没有什么印象。

    “皇上,抚宁伯原是滦平的守备,向来治军严谨,因魏党作乱朝纲之时被罢免闲住,臣以为抚宁伯可任。”

    嗯,这也算是一个可用之人,  对此其他大臣见孙承宗没有说话,也就没有什么意见。毕竟现在能有干才的人不多,其他的都已经身居要职。唯有英国公出来道:

    “皇上,臣恐抚宁伯不能胜任,请皇上另选贤明!”

    “哎,举贤不避亲,抚宁伯是懿安皇后的堂兄,朕是信得过的。朕就决定让抚宁伯去宣府作个协守,配合侯世禄整治好宣府的驻兵。”

    “臣代舍侄叩谢隆恩!”

    “好了,此事商议到此,退朝!”

    朝堂上我没有公布把一些重要任命说出来,虽然我是要和谈,但大同作为一个防范蒙古人的重要堡垒,自然要找一个主战派。毕竟防范是很重要的,戒备之心不可无。在我心目中,张宗衡是第一人选,对蒙古人的政策上他一直都是主战派,由他任大同巡抚,再给他配一个总兵张翼明最合适不过。至于去察哈尔部结盟的人,我已经想好了,就由宋献策去!

    宋献策即使脑瓜子转得再快,他也没有想到我会交给他一个这样的任务。但我尊为皇上,说出的便是旨意,容不得他推辞。

    “皇上,微臣为皇上分忧自当鞠躬尽瘁,但微臣方受恩未久,所知甚浅,微臣恐误了皇上的大事!”

    看着还抱着一丝回避想法的宋献策,我不禁有些偷笑道:“此事也算不上什么大事,你去林丹汗部看看就是了,当然你也别空手去,旧年朝廷尚有八万一千两的赏银未给,你这次带过去便是,蒙古人重利,自然不会为难你。你呢,主要是看看林丹汗对结盟的态度,以及察哈尔部落的状况。至于结盟的条件,你到时再上折子请旨便是。朕这回便是让你以礼部郎中出使!”

    可能是最后的官衔打动了宋献策,他有些颤抖的叩谢恩。毕竟不是经过八股出来的臣子,多少还是带有很多功利性。要想找一个没有私心,又善于变通的人这实在是太矛盾了!!

    随后几天我让宋献策到鸿鲈寺学习礼仪,等到八月大同的粮饷京运,就让宋献策顺路先去大同,然后由兵丁护送到归化城!
vicent3011 發表於 2016-6-28 08:00
第五卷  战火烽烟  第九十一章  南国方略

南京兵部尚书的人选在拖了一个月后才任命下来,原先郑三俊他们所推举的钱象坤改任为国子监祭酒,南京兵部尚书却是由南京户部右侍郎吕维祺当任,吕维祺空出来的缺位照吏部考功档案择优补上。这个任命又让朝中的大臣愕然了好一阵,这是继曹文诏驻守朝鲜,宋献策出使察哈尔后的又一出乎意料的旨意。

    曹文诏领兵也就罢了,偏这声名都碌碌无闻的宋献策出使察哈尔,这委实让人匪夷所思,即使这宋献策在襄阳救驾有功,那也不能这么快就升到礼部郎中,而且出使察哈尔关系到大明在辽东的局势,如何能轻易交给一个连政务都还不熟悉的江湖骗子!朝中稳重的大臣自然少不了联名上奏,但奏折上去都没有消息。更令他们郁闷的是,内阁大臣与皇上保持了高度的一致;对此大臣们也不敢做出什么过激行为,毕竟皇上在用人方面还没有出现什么大错,而且从登基以来所提拔的小吏都有一番作为。

    这不,从一个户部小官升上来的李原吉带着郑芝龙几兄弟回京述职了,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皇上对他们是恩典正隆,每年过节都是赏赐不断,李原吉的官阶更是做到了正三品,这次回来自然又是加官进爵!朝中的大臣们眼热的,嫉妒的,鄙视的不一而足。但这些登科进仕的大臣私下仍旧对他们不屑得很。‘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这才是读书人所信奉的,李原吉他们却是破坏祖制靠行商来沽宠取媚皇上。仕,农,工,商,商是在末尾,读书人行商已是丢了面子,何况郑芝龙他们几个还是海盗出身!

    不过无论他们心里怎么想,可皇命不可违,在李原吉他们进京的那天,六部四品以下都要求去崇文门迎接。当中领头的是户部尚书程国祥,一则李原吉是他们户部的人,二来李原吉为户部分担了极大的财政压力。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

    李原吉他们改用官船到了崇文门外,正想着先到城外的驿站住下,然后才请旨求见,却没有想到在崇文门外居然站着黑压压的一片官员。官员们按着六部分列站好,顺天府衙门的兵丁守立两旁,周围更有不少围观的百姓。李原吉看着心里一阵激动,这是来迎接他们的吗?!特别是站在位的就是他的本部长官,今日南边除了他们已经没有其他人进京,这自然是来迎接他们的。李原吉边走边极力保持镇静,郑家兄弟作海贼惯了,何曾有过这种荣耀,差点就忘记了自己姓啥,耀武扬威的走了过来。

    程国祥见到他们上了岸便吩咐奏乐,在一片礼乐声中李原吉几人走近,未待出声,众官员躬身道:“恭迎李大人,郑将军!”

    李原吉顾不得走什么官步连忙上前道:“下官  见过各位大人,各位大人在城外远迎,下官惶恐之至!”

    程国祥笑呵呵道:“李大人及诸位将军一路南来,舟马劳顿的就不必客气了,这是皇上的恩典。皇上命我等在此迎接你们,你们就此随我前去面圣吧!”

    李原吉躬身道:“下官遵命,大人先请!”

    一行人都做轿上马,六部官员待李原吉他们远去才散了回各部。

    而此时我坐在乾清宫正有点郁闷,对于我如此规格的安排官员去迎接李原吉他们回京,内阁大臣们虽然没有正式上折子,但今天一早都过来跟我表的异议。他们都认为这么做会让外边的臣子怀有不满之心。

    “今日皇上以四品官员恭迎李原吉,若九边将士回京,江南各省巡抚,湖广巡抚述职,皇上又以何礼迎接?若具按四品,外臣不满,众京官无面,亦伤及朝廷礼制,皇上不可不慎啊!”

    这就是韩鑛给我苦口婆心说的一番话,老实说韩鑛讲的很有道理。我确实没有考虑到这么多,也许各处的封疆大吏都认为自己劳苦功高,既然一个小小的李原吉没出什么力气都可以获得这样的恩宠,那么他们也是应当的。要是没有则心里怀有对朝廷的怨恚,以后也不实心办差了;如果朝廷的都如此一视同仁,不仅挫伤了李原吉他们的积极性,也让京官们没了面子。

    但这事实上是我也是没有办法,李原吉他们是立了功劳,近千万的银子为我解决了多少的烦恼。如果朝廷拿不出让他们感恩戴德的恩宠,只怕后面就难了。如今辽东的事情悬而未决,各处地方都要用银子。大明除了福建水师,浙江水师,辽东水师外都还没有再另外组建新的舰队,在南洋,郑芝龙的家族舰队可以说的上是一家独大,这几年更是联合福建水师把南洋海面上的海寇清了个干净,就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几国也不敢轻易挑衅大明船队。

    李原吉尚好,毕竟是从京官里提拔上来的。但郑家的人可就不一样了,若他们心怀反心,乘机兼并了福建水师,就单凭浙江水师,只怕南国海域内无人能制得住他们。如此一来,不仅朝廷每年少了几百万的收入,以后要想剿灭他们也大费周折。所以要拢住郑芝龙他们的心,朝廷不能不做出些姿态来。

    另外海贸上还有田弘遇一家,田家虽然是外戚,但每年从关外贸易回来的银子也不比李原吉他们的少。这几年,田家不仅把商业的触角伸到了朝鲜,还连接到了日本。从辽东运回的皮毛,人参不仅运到江南,甚至还直接出口到日本换回白银;在大明许多繁华之地都有田家的商铺分号。对于田家我也不能吝啬,再封田弘遇爵位是不行,只能封荫妻子。

    正当我还在思想之际,内侍就来禀报李原吉他们到了。我宣了他们进来,李原吉几年不见,人还是老样,多了点风霜之色,郑芝龙也差不多,随他们来的还有一个孔武有力的鲁汉子低着头紧跟在郑芝龙后边,应该是奏折上说的郑芝豹,也只有这样的人才敢在运河开炮,现在他一副局促的样子,看来天子的威仪还是有些作用的。

    “臣,李原吉(郑芝龙,郑,郑芝豹)叩见我皇,愿我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他们说话有些激动,脸上放着红光。可以看的出他们应该被城外的迎接喜得激动异常,到这都还没有平复下来。

    “三位爱卿平身,自元年一别,朕已有三年未见爱卿。众爱卿在南三年,出行万里扬威海外,朕着实欢喜。卿等三年劳苦,为大明增数百万赋税,朕必为你们表功。”

    “此乃皇上圣明,臣等不敢邀功。”

    “呵呵,有功必赏,这没有什么好推辞的。福建巡抚熊文灿来的奏折写得很详细,你们把沿海四省的海关建了起来花了不少力气。另外你们能够想到开台湾,朕高兴得很啊。”

    “皇上…”李原吉说话有些哽咽,开始他还担心言官就此事来弹劾他们,不想得到的是皇上的表扬,心中感恩之情油然而生,差点掉下泪来。

    “你们都是大明海外贸易的先行者,来,跟朕说说,如今跟南洋一带的外贸如何?”

    李原吉平复了下心情道:“臣等在南疆紧遵皇上圣谕,建立海关,引导民众出海。先时海关所得都是靠朝廷船只,百姓见官家获利后,不少大的乡绅也出资造船,其后百姓更是争先出海,载着货物到渤泥(今加里曼丹)、满剌加(今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彭亨(在今马来半岛)、苏门答腊、旧港(今苏门答腊岛巨港)、三佛齐(今巨港一带)、爪哇、苏禄(今菲律宾苏禄群岛)、占城(今越南中部),真腊(今柬埔寨)、暹罗(今泰国)、榜葛刺(今孟加拉)交易,船队最远的还去到了古里(今印度西海岸科泽科德)。这全耐郑将军的水师扫除了海域内的匪患,百姓们才敢放心出航。”

    “恩,郑将军果然是我大明的水师将才。”

    “皇上谬赞,臣愧不敢当。”郑芝龙谦逊道。

    “你们做得不错,不过怎么没有船队去日本的?”我顺口就问出了这一句话,我记得史书记载早在郑芝龙归顺前,他们就已经跟日本开展贸易了。

    没想到皇上会有这么一问,委实让郑家兄弟头上有些冒汗。因为国内的船只对于日本这条航线不清楚,一直来都还是郑家兄弟所属的商队所垄断。这件事李原吉也是知道的,因为他们也缴税,所以只好睁只眼闭只眼。但这确实严重违制,如今皇上问起,能不紧张吗?!

    郑芝龙吞了吞口水道:“因为由福建到日本,航线难行,只有臣的水师方可挡得住风浪,是以百姓尚未敢前往。臣如今正率领水师勘探航线,相信不久可以通航。”

    看他们的表情也知道怎么一回事,我没有多说什么,毕竟是鞭长莫及。我不想纠缠这个问题便转移话题道:“怎么只有你们两兄弟前来述职?郑爱卿其他的手足呢?”

    郑芝龙见皇上并没有追究,不禁松了口气:“回禀皇上,臣弟郑芝虎领着水师操练,郑鸿逵在台湾安定福建过来的移民,只有臣的三弟郑芝豹跟臣前来陛见圣颜。”

    “好,果然是朕之忠臣良将!你们在江南的的表现朕很满意,朕已经决意让你们再迁一任,有功之人都升一级,希望你们把大明的南疆经营好!”

    李原吉他们等我说完,赶紧谢恩,又说了些歌功颂德,感恩图报的话。

    “至于其后海域的事情,你们要留心那些西边来的夷人,若是些有能力的,懂得造船炮的夷人都给我请到京师来。大明要用他们造船造炮!”

    “臣等遵旨!”

    “台湾如今有佛朗机人在筑城,如今台湾又迁入这么多大明的子民,你们可要看好了。大明乃天朝上国,跟那些夷人争执,有失我大国体面。不可故意挑衅,须得以和为贵。”

    “臣等遵旨!”

    “朕上回听闻安南内战又起,不知现在如何?”

    李原吉回道:“回皇上,如今两家陷入僵持阶段,安南国主虽实力较强,但要灭去叛臣阮潢只怕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

    “恩,旧年朕不是批准你们卖了些火绳枪给安南国吗?怎么得到大明援助仍旧打不下来!”

    “回禀皇上,大明火绳枪较安南原先的火绳枪火力更猛,携带方便。三月出兵之时,安南国势如破竹,但到了六月,安南国兵进入山林,其时安南多雨,火药常湿,火绳枪空有其利,被阮潢打了个措手不及,就此相持下来。”

    “哦,这事只怕使得安南国内已无多少米粮跟我大明交易了吧!”

    “皇上英明,今年海外运粮全靠暹罗,老挝及苏禄等南洋诸岛。”

    “对于这些南洋诸国,大明要示以友善,安南力为我大明藩国,如今他们内乱,朕也不忍见。你们到安南时,可向他们国主转达朕的意思。听闻安南郑氏乃跋扈之臣,他若敢行陈朝外戚胡季嫠之事,朕必不会坐视不理。”

    郑芝龙兄弟自小未曾多读书,是以皇上说的后面几句他们也只是听得半懂,李原吉可是正经的科考出身,自然知道皇上话语其中的含义。陈朝外戚胡季嫠专权,乘机杀死陈朝皇子,谎称无嗣,骗过了大明篡夺王位,得到大明的册封建立胡朝。其后谎言揭穿,大明兵攻打安南,占领了当时的府升龙。由于无嗣,大明曾设置郡府归到了大明统治之下。领兵的将领就是英国公张惟贤的先祖张辅,英国公的爵位也是因为那一次战功才有的。如今皇上这么说,也就是暗示大明支持的是黎氏,让郑氏不要轻举妄动。而在军备上援助安南国,剿灭阮家,确保安南国主的名位。

    李原吉不敢多做深想,躬身道:“臣等遵旨!”

    只是李原吉没有想到,我只所以这么说就是不想这么快在南疆出现一个统一的安南国,虽然卖武器是为了盈利,但只要他们朝廷内不合,不能统一行事,我就不用担心安南人闹事。

    之所以不支持顺义的阮潢,是因为安南长期内乱也不利于贸易,何况如果大明支持一个叛臣,这名声委实不好,怎么说忠君爱国可是我要提倡的。

    “好了,今天就谈到这吧,几位爱卿一路辛苦,朕特意让光禄寺准备了午膳,你们用过饭再到各部报到。”

    “臣等谢皇上赐宴!”

    我满意的看着他们的表现,安顿好南边,我才有精力来对付北面的女真跟蒙古人。只要大明朝廷全力对付辽东,还怕女真人不亡国?
vicent3011 發表於 2016-6-28 08:02
第五卷  战火烽烟  第九十二章  结盟

宋献策出使察哈尔很快有了消息,大同六百里加急的度给我来了宋献策的奏折。因为这次只是协商,也就没有什么国书之类的东西。在奏折中,宋献策详细的叙述了此次跟林丹汗接触的结果。

    林丹汗倒没有想象中那么难缠,收了银子之后,有模有样的跟宋献策开始商讨关于结盟的事情。察哈尔方面也没有提出什么特别要求,都是按原先的旧例,要求开放大同,宣府互市,除了茶,盐,布匹外还要一定数量的铁器,察哈尔方面则以马匹来交换;另外就是要大明方面把给其他三大部的赏银,马价银都给察哈尔部;察哈尔部每年的赏银为八万一千两白银;联合会战中,蒙古兵每月粮饷一两五钱,斩八旗兵丁一级,赏白银五十两。

    这个结果恐怕是宋献策费了不少心思才争来的,毕竟在林丹汗看来,大明主动跟察哈尔结盟,就是为了联合他对付女真人,大明是有求于他,他可以狮子大开口的向明朝要价,特别是其中提出要大明提供铁器。蒙古自身产铁甚少,铁器又是军备物资,大明至成祖开放马市起,从没有向周边输出过铁器,大明炼铁厂都是实行军管,各处用铁由兵工两部调配。历来蒙古从大明所得到的铁器都是民间私自偷运,所得不多。林丹汗便是想乘此机会大捞一把,装备他的蒙古骑兵。可以看得出他对此次结盟倒是心思不少,在打大明的主意了!

    因为跟蒙古人和谈事关重大,即使我是皇帝也不能自专,更何况里面的条款有违祖制。若是我私自答应,少不得几个大臣要跪死在午门外。所以接到宋献策奏折的第二天早朝,我就这件事专门跟大臣们商议。但这次的朝议却是上回的重演。以温体仁,郑以伟为的一派坚决反对跟察哈尔结盟,以兵部尚书王永光为的一派就支持和议,剩下的都是中间派,还在左右观望。

    “皇上,察哈尔竟要求输入铁器,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若皇上同意便是太阿倒持,最终便是要伤及大明啊。大明若重蹈覆辙,皇上亦无面去见大明列祖列宗啊!老臣今日口出不敬,皇上若能纳谏,臣甘愿受罪死而无憾!”讲到后面,郑以伟是老泪纵横,伏地不起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这是郑以伟第二次在朝堂上苦谏了,他的表现确实是让人觉得是一个刚直的忠臣,不管他的见解是对是错,无需太久,很快他敢于劝谏的名声就会传遍仕林,说不定后人写史书也少不了一笔,这大概就是大明文臣们所重的名吧。名利总是诱人的,经郑以伟这么一来,以后大臣们会不会议事的时候不管对错都死谏一下呢?!我是不是该在这个时候堵住这个风气?!

    我也不知道我这是第几次走神了,朝中两派争来争去都没有说服对方。

    “这…郑爱卿请起。此事尚在商议中,大伙权衡利弊方做决断。若确实有害于大明,朕又怎会答应!爱卿快快请起!”

    听到我这么说,郑以伟才颤抖的站起来,颤巍巍的回到班列。我见到如此,面对这这个年龄都可以做我祖父的郑以伟,我又不忍心再呵责什么!

    “其他大臣的意见呢?!”

    下边的大臣互相观望了下,最后是兵部尚书王永光出来道:“皇上,微臣以为郑大人所言虽不可不虑。但同时也要考虑到,如果大明不与察哈尔部结盟,其害大于利!大明将在辽东,大同两线受敌。如今大明在辽东集兵十八万,每年花费军资四百余万两白银。若察哈尔部乘机要挟,九边兴兵,臣恐国库难以支撑。到时京师背腹受敌,大明危矣。若是这样,我等才是大明的罪臣!两权相害取其轻!皇上,微臣以为可以与察哈尔部再议,务必结盟。”

    王永光的话得到主和派的附和,此时郑以伟因为心情激动,岔了气无力反驳,好一会才听到有人说:

    “皇上,臣以为此事王大人危言耸听了。”说话的是翰林编修文震孟,他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文征明的从孙,素有名声。郑以伟博学多才,文震孟甚是敬服,平日以师礼侍之。他见郑以伟被王永光一番话说得还没有回过气来便出言相助。

    “如今辽东乃是鼎足之势,察哈尔不与大明结盟,却也未必与女真人狼狈为奸。成祖设置九边便是为了防备蒙古,每年耗粮饷无数,如今即便大同披兵,难道其余八边数十万人马不足抵挡察哈尔部?天启二年,王化贞便是依靠蒙古人,方导致广宁之失。前事可鉴,臣以为整饬九边方是正道。”

    震孟的话说得堂堂正正让王永光不知如何反驳,毕竟在大同,宣化,延绥,等八府驻有四十余万大军,是专门用以防备蒙古人的。可王永光也知道,这四十万里面不知藏了多少的水分,剩下的士兵战斗力极为有限,怎么挡得住蒙古的铁骑呢?!北面长城年久失修,骑兵很容易就从当中关口突破而入,直指京师。可以说,北疆长城防线是处处有漏洞,根本就经不起折腾。可这话,他作为兵部尚书是不能说的,尽管朝中大臣也彼此心知肚明。他支吾了半会才道:

    “皇上,蒙古人领兵胁赏,杀伤民众之事就在天启朝有过。若大明与女真人开战,察哈尔人必然会前来胁赏。与其如此,微臣以为不如结盟。”

    震孟直接道:“蒙古人好利而背信,天启年间于我大明有约共击女真人,但蒙古人却乘广宁之失,派兵胁赏,王大人可有保证,察哈尔人拿了大明的赏赐就不会再旧病重犯。”

    “若是不结盟,察哈尔人更有借口来犯!”

    “既然如此大明又何须资敌!”

    “皇上,若是两边作战,国库难以支撑。”户部尚书程国祥说了句实在话。

    双方仍旧是僵持不下,这个局面只能等我来收拾。

    “既然各位爱卿各持己见,朕觉得这件事情就先商议到这。此事先交给内阁大臣,等他们议定了再说。退朝!”

    回到乾清宫之后,我心里更是难以平静。原本我还想着林丹汗应该会诚心跟我结盟的才是,因为此时大明跟察哈尔部都难以单独抵挡女真人的兵锋。林丹汗要是不跟我结盟,再过两年说不定就有灭国之祸。他不应该对大明有什么想法!但朝堂上,臣子们的一番话让我醒悟过来。遵化一战之后,历史的许多东西已经改变,如今的林丹汗心里恐怕仍旧想着统一蒙古,恢复成吉思汗的骄傲。大明只怕也是他心中所要对付的仇敌,难道现在结盟就等于资敌吗?!大明又有第二条路可以选择吗?!

    这两天我详细的研究了下王承恩零星收集到关于察哈尔部落的情报,无一不在显示林丹汗这几年都在厉兵秣马。

    他已经连续数次派遣使者到漠西蒙古准噶尔等部,至于取得什么样的协议还不得而知。我想林丹汗很可能是借兵,毕竟经过赵城之败,林丹汗的实力削弱了不少。而且跟皇太极的八旗比起来,他自己也应该知道蒙古骑兵在战斗力上不及女真八旗,所以他向漠西蒙古示好。

    再者林丹汗这些年的军事行动也慎重了很多,他甚至放弃了原本是察哈尔部的一些辽东部落,转而派兵收服一些蒙古右翼的部落。显然林丹汗明白了一个道理,那便是辽东蒙古里那些摇摆不定的部落,若林丹汗去讨伐,他们便投降皇太极,若女真人进攻他们,他们就会倒向林丹汗。在历史上,林丹汗四处出兵讨伐各部,却间接的把蒙古人推给了后金。这一次他倒是学精了,先把后方整理好,才来对付辽东。

    现在跟大明结盟,林丹汗又狮子大开口的索取财物,那更是有利于察哈尔部的崛起。谁能保证林丹汗就不会是下一个的努尔哈赤呢?!

    这个林丹汗跟历史上所描述的好像已经不一样了?怎么会这样呢?!

    但是,若明蒙能夹击皇太极,那效果也是显而易见的,说不定大明便可在五年内平辽。这能节约出多少时间跟金钱来整治大明内部,这样的设想确实太诱人了。

    结果朝中大臣分成两派,内阁递上来的意见也是模棱两可,他们把最后的决定权还是交给了我。

    因为这结盟的事情我仍没有下定决心,这次的中秋也是没有什么心情。按例赏了百官,然后在园子里设宴请了些宗亲外戚。既是中秋佳节,下边臣子们也是少不了些称功颂德的话,按着规矩折腾了好一会。因为我没有心情,只是敷衍了下,好容易等到罢宴,我便让方正华去清场,曹化淳去送客,自己便到乾清宫看看折子。

    宫内案台上有不少各地大员上的奏折,他们也就与察哈尔结盟的事情上书意见。这里面袁崇焕是第一个递来的奏折,他在辽东经营就注重跟蒙古人的关系,因此他也是支持大明跟察哈尔部结盟。他提到了原辽东经略熊廷弼的主张:“蒙古可扶不可恃,扶之免资敌,恃之必误事,惟坚守待机,徐图进取。”就是要避免蒙古人在大明长城一线骚扰,使他们处在一个中立的位置。

    我又翻了其他人的几个奏折,多是觉得不应结盟。可能英宗被俘给明朝官员留下太大的印象,对于蒙古人的很是戒备。

    “皇上,”不知什么时候,方正华进来了。

    “什么事?”

    “英国公在宫外求见!”方正华小心翼翼的回道到。

    “哦!”我放下手中的折子,他还没有回去吗?!这个时候来见我,有什么事情呢?!

    “宣他进来!”

    很快,张惟贤迈着稳健的步伐,这几年,他倒是养的白白胖胖,红光满面的。对于张惟贤,我心里总有一种难以言谕的感觉。从助我登基看来,他是一个很有心计谋略的人,能够在纷乱中把火候跟分寸掌握得恰到好处。要是能用得好,不失为一个国家栋梁。但他是皇亲,又是世袭的公侯。我不愿把他放到政治漩涡中心,让他势力扩大,尔后又成为我改革的阻力。张惟贤倒也识趣,虽然贵为太师,又是礼部尚书,但于军国大事,人事任免向来都极少开口。若偶有进言,却是直中要害。

    “老臣叩见我皇!”

    我笑道:“张爱卿平身,外边的宗亲都散了吧,恐怕他们回去自己都还是要团圆一下的,怎么张爱卿这么晚还有事情来求见朕?”

    张惟贤起身回道:“老臣方才蒙太皇太妃跟懿安皇后召见,因为席间见皇上面有忧色,知皇上必是为朝堂上的事情烦忧,故斗胆来见驾。”

    “既是如此,不知英国公有何教朕?”

    张惟贤躬身道:“老臣不敢,老臣知皇上尚在权衡与察哈尔结盟之事,现进一言以供皇上参考。”

    “张爱卿见识不凡,但讲无妨!”

    “老臣以为,如今无论朝野内外都在争论是否结盟,但都立场鲜明,只看到彼此的害处,却不知行中庸之道。盖因大明与蒙古对峙数百年,彼此忌惮太深,然林丹汗再雄心壮志,也不如当年的努尔哈赤。先不论其两人勇略如何,便是时间上,林丹汗就输了一筹。如今女真人团结一致建立汗国,这是努尔哈赤跟我大明对抗三十年得到的结果,也是我大明三十年的失策。而此时林丹汗虽占有漠南蒙古,但人心浮动,手下部落多有投靠女真人。林丹汗自身根基不稳,又面对女真人的蚕食,他要立足必然寻求外援。而大明正是最为合适的选择。”

    讲到这张惟贤停顿了下,看我听得认真,他又舔了舔嘴唇,思绪了下又继续讲道:

    “故臣以为,林丹汗也急于寻求结盟,宋献策的奏报更是体现了这点,林丹汗只不过为了掩饰,才狮子大开口而已。大明自皇上登基,便未予察哈尔部旧例的赏银,但林丹汗仍没有什么举动。因此大明修改掉一些条件,他仍旧会同意。况且在大明,女真,察哈尔中,察哈尔是最弱的。大明即便财力上支援察哈尔,他仍旧不及女真人。老臣听闻女真敌酋皇太极在沈阳开科取仕,设立六部九卿,笼络士人,野心恐怕不只是辽东。相反,蒙古人向来都是好利无厌,尚不成气候,最多也不过让他统一漠南。两百年来,漠南蒙古即便统一,也难有作为,旋即又会分裂。因此要以女真人为要解决的威胁。再者,女真人拉拢蒙古部落,身为蒙古部落共主的林丹汗怎么会善罢甘休,他们打起来是肯定的。面对如此微妙局势,微臣以为可以用小利使得林丹汗处在一个中立的位置,只要袁崇焕在辽东取得优势,蒙古人自然会配合作战捡取渔翁之利。”

    张惟贤的话使我豁然开朗,便接着问道:“那不知张爱卿这结盟的合约如何修改呢?”

    “这铁可以少量供应,老臣以为只要给予每年千斤数量便可;岁赏按旧制;开放大同,宣府外,马价银不再统一拨给,由马市现银交易。另外三大部的赏银九万两也可以在大同放,可以告诉林丹汗,唯有其他三大部使者不来领取,方可归于察哈尔部。”

    “果然妙计!若林丹汗想的话,大明即便封他个王也可以!”

    张惟贤谦虚道:“皇上夸奖,老臣不敢当。这封王甚好,就封他作个顺义王,让他们蒙古部落去争好了。”

    “呵呵,在朕面前你就不必客气了。嗯,朕明日便旨给宋献策,让他再跟林丹汗好好谈谈。朕现在给你说动了心思,你就陪朕再聊聊,把其中细节想想。方正华,你去给英国公府上的人传个话,就说朕留英国公一会,晚些再回去。”

    “奴才遵旨!”

    接着,方正华就出乾清宫传旨去了,我邀英国公秉烛夜谈,尽兴而散!
vicent3011 發表於 2016-6-28 08:03
第五卷  战火烽烟  第九十三章  歃血

尚在归化城的宋献策这几天心里也是惴惴不安,他倒不担心自己的安危,而是紧张皇上对自己奏折的意见。见过林丹汗几次后,宋献策现林丹汗并没有外界所传的那么凶暴,反而还有些刻意收敛出来的斯文。大明使团也没有受到什么刁难,会谈完毕后,他们就直接给安排到公馆。相反的是,这次出使是他自己第一次被赋予重任,又没有相关经验,若有什么闪失便是死罪难逃,宋献策心里不紧张才是奇怪。

    又过了几天,朝廷仍旧没有消息。宋献策有些坐不住了,不禁站起身来急急的走了两步,然后转身对这一个中年人说道:“凌大人,你看朝廷会不会接受我等商议的条件?”

    此次出使,除了宋献策,还有个礼科给事凌义渠做副使,剩下的就是一队卫士。等了几天后还没有传回消息,宋献策再没有那么自信,便忍不住找凌义渠商量一下。这凌义渠是天启二年的进士,对本朝典制比较熟知。他作副使,一是辅助下宋献策,二来则有些监察的意味。

    “大人不必着急,此事事关重大,朝廷必然会有争执,所以迟几天也属正常。”凌义渠在朝廷里多呆了几年,知道朝廷的习惯运作。

    得到这个回答,宋献策长嘘出一口气。他倒不是没有想到这层,只是身上责任重大,关心则乱。问凌义渠也是想找个人证实他的想法,当他知道凌义渠也是跟他一般想法时,顿时轻松下来。同时又暗怪自己太沉不住气,差点在属下面前失了方寸。宋献策走回座位,端起几子上的茶杯,缓缓喝了口茶方道:“唉,我也是觉得责任重大啊!希望能快点接到旨意,咱们顺顺利利把这差事给办了,才不负皇上所托。”

    “那是,那是!”

    正当宋献策还要讲点什么的时候,门外便响起了急急的靴声。人还未进门,便有气喘喘的喊开了:“大人,朝廷来旨意了。”

    宋献策与凌义渠闻言大喜,都站起身来赶忙设香案接旨。这可是他们千等万等要的消息,但真等到跪下听旨的时候,两人心里又不住的担心起来,谁知道皇上的旨意里面说的是什么呢?自己的一生荣辱也都在这旨意的字里行间!好在,让他们放心的是专使带来的是皇上褒奖勉励的圣旨,同时还有一封盖有玉玺的密函。

    宋献策知道事关机密,小心翼翼的拆开……看完里边的旨意,宋献策陷入思虑之中。他转手将密函给了凌义渠,凌义渠迅浏览了一遍,然后郑重的重新包好交还给宋献策。

    “宋大人,此事有些棘手。原先的条件都是大人费尽心思争来的,现在朝廷还要削减,恐怕蒙古人不会轻易答应啊!”

    宋献策虚应了一声,旨意所论的局势以及相关厉害都在他脑里转了一遍,片刻间打定主意道:“凌大人不必忧心,朝廷既然如此说自然大有道理。咱们只要按旨行事便可。”

    “眼前只有如此了!”

    明朝廷来旨意的事情很快就传到了林丹汗那边,第二天中午,林丹汗就派他的女婿贵英前来接宋献策他们去会谈。这贵英是早先见过,使团刚来归化城的时候便是他接待的。

    宋献策与凌义渠也没客套,跟着贵英上马出了公馆,行不到一会,却见开路的蒙古士兵没有转向王宫,反而出了城。凌义渠不禁询问道:“贵英大人,不是去觐见林丹汗王吗?这是……?”

    贵英哈哈笑道:“使者不必惊慌,我家大汗正在大青山下射猎,请两位使者前去。”

    “原来如此。”

    出得城来,只见城外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蒙古包,驻扎着林丹汗的嫡系人马,不及细数,大概也有数万之众。大青山在归化城外不远处,山下便是连着一片极空旷的草原,归化城便是建在这草原之上。因为林丹汗在山下会猎,草原中游骑来去,络绎不绝,个个都衣甲鲜明。

    宋献策看到蒙古人非凡骑术,心下暗叹。大明虽有百万将士,但真能一战的恐怕只有辽东的人马,内地的卫所兵士更不值一提。大明若是跟蒙古人,女真人两线作战,那可真是危险。宋献策正暗自计较,转身一瞥,只见后边的凌义渠脸色数变,知道他此时的想法跟自己差不多。

    走了半会,他们一行人转过山坡,眼前旌旗招展,一片大草原上密密层层的到处都是营帐,成千上万骑兵步卒,围住了中间一大片空地。林丹汗便高坐在当中的大帐内,旁边还分坐着各部落的领。

    到了大帐外,贵英和宋献策他们下了马,贵英先行禀报,其后宋献策他们两人方进去。到了帐前,宋献策行过礼,落了座位后便道:“今日大汗田猎,不知召见本使是因何事?”

    此时林丹汗方过而立之年,又一统蒙古右翼,报了当年俺达汗相逼到辽东之仇。这是他们察哈尔部数代都没有做到的事情,却在他手里完成了。这几年又把土默特部的人吞并得差不多了,就连大明也不敢为顺义王出头。有如此功业,他颇有些志酬意满。前几天明朝来结盟,更让他着实欢欣鼓舞了一阵。

    “长生天在保佑成吉思汗的子孙!”

    此时他正需要得到财力支持,今年年初他从准噶尔部那商议借一万骑兵,这花了他不少的牛羊。明使来结盟便是意味着有人送上钱财来,这对他的霸业无异于如虎添翼。林丹汗满含笑意的看着下面的宋献策,“宋使者不必着急,本汗这几天有事要做,也就没见你们。你们在这住的还惯吗?”

    “多谢大汗关心,本使还好。”

    林丹汗甚是豪气的遥指归化城道:“宋使者觉得本汗的王城如何?”

    这归化城是建于明隆庆六年(1572),驻牧于土默川的蒙古族领阿勒坦汗召集各族能工巧匠,模仿元大都,在大青山之阴,黄河之滨,破土建设具有八座楼和琉璃金银殿的雄伟美丽的城池。该城竣工后,明廷赐名为“归化城”。作为蒙古右翼土默特部的都城,归化城一直都是漠南蒙古的繁华之地。三年前林丹汗占领这里,便打算以此为他扩张的基地,这几年可是下本经营,特别是把城墙也修缮一番,比起以前,更多了几分气势。

    宋献策走南闯北自是见过不少场面,归化城虽是漠南繁华大城,但比起中原诸地,市集廊坊层台楼榭都较为简陋,也没有什么出奇之处。只是蒙古人向来与马为伍,城内多了不少马匹。归化城内几乎是人一半,马一半,熙熙攘攘的。

    宋献策不知这林丹汗是何意,便不置可否的朗声道:“城内马多!”

    林丹汗也不知这句话是称赞还是贬低,两边坐着的头领更是不知所以然,便继续问道:“不知使者以为我蒙古勇士跟你明朝军士比起来又是如何?”

    听到这,宋献策听出点味道来了。这林丹汗今日是要摆出军威了镇服住他们,以便能要到更多的好处。宋献策想通之后便哈哈一笑道:“本使还未到过辽东镇,但大明近年数败女真人是天下皆知,辽东铁骑更是军中锋锐,满洲八旗也不能挡其锋芒,不知大汗以为蒙古勇士与满洲八旗比较起来又如何?”

    宋献策没有直接回答,这话却是说得够清楚,虽然八边镇上,蒙汉互攻,各有胜负。但总体来说,蒙古人的战斗力要比边军强。宋献策撇开这点来说,而是让明蒙跟女真人来比。自天启六年锦宁大捷开始,辽东军连胜满洲八旗,而相反,女真人曾数度攻打辽东蒙古,都是大破而归,察哈尔部也不得不避其前锋。

    林丹汗听了面上一红,偏又不知如何反驳,便大口的喝了一碗酒才道:“这个就不讲了,我们说正事吧,本汗召你们来便是为了结盟的事情。你们考虑得怎样了?”

    “尊贵的林丹汗王,本使节接到旨意,正式与贵部会谈,商讨结盟事宜。上回汗王所提条款不合旧制,要作些修改方好结盟。”

    “修改?那你们南朝不想跟我察哈尔结盟了?”林丹听到宋献策说条款有变,不禁眉头一挑,瞬间又高声喝道。

    宋献策不卑不亢道:“大汗,我等千里迢迢到大汗帐下来,便是为了两家结盟。”

    林丹汗冷哼道:“你们既然想要结盟,就该按照本汗定下的条件!你们难道没有见到我这的蒙古勇士?”

    面对林丹汗的威势宋献策强自镇定,毕竟在江湖上混了十几年,面上的功夫做得十分老道。他不缓不急的说道:“大汗还是听听本使所提的条款再说。条款中,我大明将开放大同,宣府马市;马价银不再一次交清,而在马市现金贸易;给予察哈尔部每年八万一千两的赏银;每年允许生铁一千斤交易;联合会战中,蒙古兵每月粮饷一两五钱,斩八旗兵丁一级,赏白银五十两;其他三大部的赏银若三大部无人来大同领取方可给予察哈尔部。”

    林丹汗听宋献策一条一条的说完,顿时了面色一沉,寒声道:“你们敢小看我蒙古勇士吗?这马价银跟三大部的赏银要全部给我们察哈尔部。否则今日本汗会猎大青山,下回便是大同。”

    “大汗,本使提的条款中马价银跟三大部的赏银也是会给察哈尔部。大汗已经一统漠南,三大部哪还能来领取赏银。只不过大明与三大部有约,不好先强自革除赏银。若大汗以三大部共主来领取,大明断无不给之理。”

    林丹汗听了面上方稍微缓和:“你们汉人就爱闹这些虚文,如今本汗连你们封的顺义王也灭了,难道还不是漠南的共主,这银子本汗要定了!还有马价银,你们都要给察哈尔部。”

    “大汗,这马价银都是在马市现银交付,若大汗赶马来互市,这银子自然会给。”宋献策继续解释道。

    “你先前不是说要按旧制吗?原先的马价银就是一次给清的,怎么现在又变了?”

    “可大汗也别忘了,至万历年间来,蒙古诸部多次拿了马价银后却并未送来马匹。”

    “难道我林丹汗也会欺骗你们吗?”

    “本使未曾这样说过,但如此才是公平交易。”

    “那你给还是不给?”林丹汗厉声问道。

    “有马便有银子!”宋献策丝毫不惧,争锋相对的应道。

    双方说完,大帐内登时静了下来。林丹汗居高临下的瞪着宋献策,旁边的蒙古武士已经按住刀柄,只要大汗一声令下,便把这几个汉人拉出去砍了。

    林丹汗绷紧着脸,觉似乎这样没有什么效果又话道:“马价银的事可以再说,但我察哈尔部的赏银却是太少,旧例可是给到了十万,如今才八万两,而我察哈尔部又扩大了数倍,有部众四十万。这岁赏太少,你们要增加,至少要给四十万。”

    “这断无此理!即便按王化贞任巡抚之时,灭了女真人,察哈尔部每年也是领取岁赏十万。今日若大汗敢告天起誓,察哈尔部全力起兵灭金,本使便可保有十万之数。除此,绝不再多。”

    林丹汗仰天大笑数声,怒道:“你就不怕本汗自己率四十万之众去取吗?”

    这就是很直接的威胁了,宋献策知道自己已经没有退路,若是认输便要按他们的条件,到时皇上…为今只有相信林丹汗也想着结盟。他打了个哈哈道:“前几年两家也曾交锋数次,都是各有胜负。若大汗有这兴致,我大明必鼎力相陪。若我大明关闭互市,不知大汗能支持多久?我辽东数十万人马昼夜防守边境,若女真人闻我等两家交恶,皇太极领兵由东来攻,大汗又能否顶住?”

    “你……你不怕本汗斩了你!”林丹汗已经有暴怒的倾向。

    “大汗要杀易如反掌,但本使全权代天子结盟,你若杀了我,这盟约恐怕就谈不拢了,从此两家绝交,这对明蒙两家都不利。女真人侵占辽东,吞并蒙古诸部,方是你我共敌。若大汗一意孤行,你我两家相攻只会两败俱伤,这样女真人便会从中取利。望大汗三思!”

    宋献策看自己说完这番话,林丹汗开始冷静下来,便知自己性命保住了。此时不乘机游说下更待何时,宋献策继续鼓动舌簧:“大汗难道忘了科尔沁相攻之仇,敖汉,巴林投敌之恨吗?如今喀尔喀,喀尔喇等部都已投降皇太极,女真兵锋也直指察哈尔部。难道大汗还要任由女真人蚕食蒙古诸部吗?!大汗应秉承成吉思汗之武烈,将女真人逐回黑山老林去!”

    宋献策说道了林丹汗心中的痛,尽管他吞并了蒙古右翼,但自身左翼的部落却给女真人吞并不少。这是他身为蒙古诸部落共主所不能忍受的!林丹汗突然脸色一变,扫了一眼宋献策,便不再理会,对着传令官下令道:“回城!”

    林丹汗说完抬脚边走,数万人听令后,很快上马分成左中右三军,林丹汗一离大帐,众护卫立即营,片刻间收拾得干干净净,行李;辎重装上了驼马大车。数万人整齐有秩的开拔,只留有宋献策一干人等。这林丹汗变脸之快,让他们都措手不及,宋献策呆滞在原地。

    难道出使失败了吗?还是自己把话讲过头了,让这蛮汗恼羞成怒?

    凌义渠见宋献策这样,心有不忍便安慰道:“宋大人,我们也回去吧。”

    宋献策点了点头,他们一行人来时都是坐贵英的马匹,现在倒好,要自己走回去。因为刚才的突变,大家都没有谈话的兴致,结果都一声不吭走回归化城。

    会谈的不欢而散让会馆笼罩着一股沉闷,一连几天,林丹汗也没有再召见他们。伙食马料都不供给,原先跟他们还很亲热的贵英也不见踪影。

    这一次宋献策倒沉得住气,开头几天只是整日把密函看了又看,后来便找凌义渠两人谈诗下棋。凌义渠是进士出身,自然也是聪明人,旋即就明白宋献策的心思。于是两人安然等待,一副闲情逸致的样子。

    公馆的一切自然有人报到林丹汗那里,最终双方耗了十天,林丹汗便派人来请宋献策。林丹汗的王宫虽然也是土木结构,但四周都是皮毛,不改蒙古人的习性。宋献策到时里面已经盘坐着几个将领,宋献策顺着打量了一下,在座的差不多都见过,唯有一个却是面生得很。虽然他穿着蒙古服,但其文质彬彬的样子却更像一个汉人。宋献策见他特别,忍不住又看了他一眼,却现他同时也在打量自己。此时容不得宋献策多想,只听见林丹汗开口说道:“今日本汗请宋使者来便是为了两家结盟,既然宋使者不愿增加条款,本汗也不想为了些金银货物使得察哈尔跟明朝失和。你去告诉你们的家主,就说我蒙古共主——林丹汗愿意结盟。”

    宋献策没有想到条约如此就达成了,他还以为今日到此还有一番交锋。不过林丹汗既然答应,也就了却他心中的大事。当即应道:“大汗如此高瞻远瞩,乃是两家之大幸。不知大汗准备何时举行盟誓?”

    “三天后,宋使者可满意?”

    “那就一言为定!”

    “那好,既然说定,本汗还有事就不留你了。三日后在城外盟誓,本汗将派贵英护送你们到大同,而且你们要交付察哈尔下半年的赏银。”

    原本宋献策还想套一下那个蒙古人的底细,但既然林丹汗这么说了,他也只好退下。三日后,在归化城五十里外,双方刑白马盟誓共击女真人。其后,宋献策等人启程返回。

    到了大同,宋献策从大同巡抚张宗衡那里才知道,就在他们回来之前,蒙古人曾数次来人,要求更换使者和谈,都被张宗衡顶了回去。张宗衡上任之际便得到旨意,结盟之事全由宋献策负责处理,其余都不必理会。宋献策没有想到蒙古人私下还搞了这么多小动作,心中忍不住暗骂了几声;等听到皇上如此信任他时,宋献策热泪盈眶,遥拜京师谢皇上知遇之恩。

    在大同处理完结盟的一些事宜,宋献策他们便回京见驾,奏报结盟的情况。张宗衡派了一队兵丁护送,然后由驿站快马往京师报讯。
vicent3011 發表於 2016-6-28 08:04
第五卷  战火烽烟  第九十四章  调动

能以如此低的代价跟察哈尔部结盟,这让朝中不少大臣大跌眼镜。现在唯一能作的就是上表称颂皇上英明,他们不愿意让所有的功劳都加在这个‘江湖骗子’身上,这样也可以把宋献策的风头压下去。我收到这么多的贺表也只能苦笑不已。

    士大夫出身的人对于我不拘一格的用人才自然是有成见,虽然不敢对我表露不满,但对我所用之人还是有排挤的现象。不要说宋献策,就是在南京的李原吉他们这些人,只怕也是给人孤立了。

    都抱成团了!崇祯朝的新旧两派会抱团相争吗?!

    皇帝不是那么好当的!

    察哈尔部的事情刚告一段落,辽东袁崇焕又来奏折,这已经是他第七次上书了。来的奏折里面洋洋洒洒的讲了一遍,内容却是很简单,要兵,要钱!

    自从抢占广宁得手后,筑城,铸炮花费巨大,就是五万守军每月所需粮草便要数万石。女真人为了减轻沈阳的压力,几乎是时不时就派数千轻骑来回骚扰运输粮草的队伍,弄得明军防不胜防。用来冲锋陷阵的关宁铁骑不得不抽调来作护卫,双方骑兵也小战过几场。八旗见明军势大,也是一沾即走绝不恋战,但女真人的触角却直伸宁-锦-广一线。明军的粮草都是从内地运往山海关,然后经宁远城运往锦州,锦州再转运广宁。八旗不但在锦州到广宁一线偷袭粮队,就是在宁远附近也出现了他们的身影。关宁铁骑只好分成两部分,满桂带着一部护送宁远一线,祖大寿带另外一部护送锦州一线。

    女真人的这一招很是厉害,不仅在骚扰中有时让他们得手,而且使得明军在对沈阳地区的试探变得毫无进展。袁崇焕见次不是办法,只好加大每次运输的分量,减少运输次数,使得骑兵们有多点时间训练。同时就是向朝廷申报,希望能够增加编制,将辽东的人马扩充到二十万。

    不过兵部跟户部都是表示反对。

    户部尚书程国祥很直接了当的回绝道:“皇上,如今每年辽饷在四百五十万,若再扩充一年非六百万不可。今年大明收成欠佳,陕西仍旧干旱。国库委实承当不起。”

    兵部尚书王永光接着说道:“皇上,辽东自设立边镇起,原不过十万之数,女真鞑子叛后,辽东兵马不断增加,现在已有十八万。合九边之兵数倍于京营。若再行增加人马,微臣以为此乃有违祖制。”

    其他大臣也是持这两种意见,对此我也没有多说,而是直接问道:

    “那众位爱卿对于袁崇焕所提兵力不足的问题如何解决?”

    我这么讲就是认同两位尚书大人的话,毕竟现在国库只能勉强基本的持衡,先看看朝中的大臣有没有其他的方法。

    因为已经是第六次袁崇焕上折子,王永光已经想好了应对的主意。作为兵部尚书,若是皇上问起无以应对,岂不是要被责骂。

    “皇上,微臣以为可以不必增加辽东镇的军马,仍旧可以解决兵力不足的问题。”

    “爱卿有何良策快快说来!”

    “微臣以为,如今随着广宁城的收复,战线已经推进,山海关到宁远已经没有战事。山海关仍驻有两万辽东军,这可以调往广宁。山海关的防御可以交给蓟州都督张鹤鸣,由地方抽调卫军驻防。”

    “不可,地方卫军战斗力不及边军,用他们驻守,若是出现敌警,如何御敌?”出言的是遵化巡抚王元雅。

    这些问题王永光自然考虑过,他马上反驳道:“若是广宁一线加调两万人马都无法固守,那么两万人守在山海关也于事无补。何况一旦前方失事,闻报后蓟州精锐可以火赶往山海关布防。袁崇焕用兵稳妥,如果有七万人布防在广宁,微臣相信,山海关必不披战火。”

    “皇上,山海关乃是京师最后门户,岂可布以虚兵?”

    “蓟州有十万人马,京营仍六万精兵,难道京师毫无防御能力?崇祯二年,女真敌酋在遵化翊杀而归。至今尚未回复元气,山海关已有数年没有遭遇战火,微臣以为如此可以节省两万人马,近百万的粮饷。”

    嗯,这个王永光也还有点办法。山海关现在两万人马放着是有些可惜,能够把他们全用上也是件不错的事。

    皇帝做事也要精打细算!

    我心里也有些倾向这个办法,不过我还是惯例的问了下有没有其他办法。

    “孙爱卿,你以为呢?!”

    孙承宗见皇上点到名后,只好站出来。他在辽东做过督师,自然知道对抗女真人实非易事。要有足够的兵力才能保证平复辽东大业。于是他提出了个折中的办法。

    “皇上,微臣以为若要持续对辽用兵,兵力充足是必要保证。虽然辽东镇只有兵额十八万,臣以为可以将皮岛两万人马抽调出来,划入京营与驻守朝鲜的曹文诏将军袭扰女真人后方。空余的两万兵额从内地各卫抽取,卫所的空缺可由义务兵制募选。此举可以节省将士安家等费用,又可增加辽东兵力。”

    礼部尚书张惟贤道:“孙内阁的办法虽善,但辽东防务本是一体,若强加分离,更不易于统筹。一旦广宁一线出动,皮岛便要出兵制衡,分开统属则难以配合。用兵贵在神,若还需来回请示岂不是贻误军机。若归于袁崇焕统属,那还分什么!”

    张惟贤说的很有道理,孙承宗也是心中明白。可这里面有一条大家都没有提出来,那就是大明历来都不会让边将统领太多人马,至少不能多于京师附近的驻兵。女真人兴起后,辽东人马一再扩充,袁崇焕有统兵之能,那更需要制衡一下。

    如果一个边将手中有二十万的人马,而且还是朝廷最精锐部队,多少有点让人不放心。虽然平辽尚未成功,但等到袁崇焕平复辽东后,若有些异动,那时已经无法制衡了。

    这都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唉,孙承宗叹了口气,然后就没有再出声了。

    能听到这样的意见我已经比较满意了。对于辽东人马的调动我还是倾向于第一种,这是从财政上考虑。袁崇焕是个忠臣,这一点我是相信的,即使把二十万的精锐辽东军交在他手上,我相信他也不会做出谋反的事情。何况现在女真人这个强敌尚在,就搞什么防备的话实在让将士寒心。

    “嗯,既然两位爱卿提出不同的意见,朕也一时难以决断。这样吧,咱们君臣在这纸上谈兵,不若把这两个意见给袁督师,他在前线,自然知道如何才有利于平辽,他选择哪个就是哪个吧!”

    “皇上圣明!”众臣见我这么一说都没有意见。

    迎着落日,一匹快马奔进了广宁城。

    在督师府的袁崇焕拿着塘报慢慢的来回踱步,他没有想到会是得到这样的回复。他们抢占广宁城已经差不多有两年,这两年他将城池修筑一番,训练士卒。女真人虽然有些小动作,但对广宁防线并无什么影响。如今广宁城内已经存有百万石的粮草,兵精粮足的。袁崇焕不等坐等女真人回复元气,便想着如何攻下沈阳!他所面临的便是兵力的不足,因为现在若要进攻沈阳,就必须得有十万人马。锦州,大凌河有六万,广宁城有五万,虽然进攻兵力够了,但缺乏守城部队。即使每处留兵一万,那也还差两万人马。

    “皇上是什么意思啊?”袁崇焕皱着眉头比较了下两种补充兵员的方法。

    “第二种方法虽然能够提升兵力,但对于进攻而言,刚抽调的新兵没有多大的战斗力。第一种方法虽然没有总兵力增加,但自己能用来调动的兵力却多了。山海关,只要自己把女真人挡在阵前,那山海关便没有丝毫危险。”

    还是第一种方法集结人马吧!

    袁崇焕第二日便把奏折快马递了上去,里面他详细叙述了下他构思进攻沈阳的战略,战略是在两个月前按皇上的要求策划的,这次已经是第五次修改了,每回皇上都想把各种可能性都考虑齐全。袁崇焕想着可能还要修改时,出乎意料之外的是,朝廷很快就把奏折准了。

    袁崇焕不敢轻慢,连忙召集辽东的将领准备战前会议。

    “各位将军,本督自受命以来,夙夜想的便是如何平复辽东,咱们在广宁已近两年,如今军马训练纯熟,本督已经向朝廷请旨,准备集结十四万人马分三路讨伐女真人。只要人马集结完毕,即可出。”

    “请督师下令!”

    “祖总兵率一万骑兵做前军,负责前探,一旦遭遇大规模敌军不可交战。现在你将骑兵招回,休息三日后出。”

    “是!”祖大寿高声应道。

    “祖副将与吴参将各领一万人马负责粮草,你们即日便着手准备车辆。”

    “末将遵令!”祖大弼跟吴三桂齐声应道。

    “吴副总兵就跟我随中军出!”

    吴襄跨出一步:“遵令!”

    “另外山海关的人马很快就赶到,赵总兵也率兵前来会合。满总兵驻守广宁,防备女真人偷袭。黄龙总兵,镇江总兵也将派兵接应。各位接令后去准备,违令者,军法从事!”

    “遵督师将令!”
vicent3011 發表於 2016-6-28 08:05
第五卷  战火烽烟  第九十五章  平沈战前

军事会议之后,辽东兵马全部调动起来,来往战马嘶嘶。传令官不停的出入督师府,报告各军位置。袁崇焕站在地图前沉默不语,也不知在思虑着什么!

    “参见督师大人!”一个英姿勃的年轻将领进了督师府的内堂。

    “哦,三桂来了!”袁崇焕没有抬头,而是仍旧在仔细的观看地图,上面标着各总兵所在区域。“可知本督唤你来是为了何事?”

    “末将不知,还望督师示下!”吴三桂说得不卑不亢。

    袁崇焕抬头盯了眼站得笔直的吴三桂,然后面带微笑的说道:“三桂年轻有为,又是我朝一员大将啊!”

    吴三桂正要谦虚,袁崇焕摆了摆手阻住他继续说道:“此次开战事关重大,本督在沈阳西面集结十万人马,此兵力已经高过女真人,若是步步为营自然没有什么大碍。大军之中,以粮草为重,你三番五次立下战功,是以本督才让你护送粮草。女真人若要破我大军,也必然会派骑兵前来截粮,使我军不战而溃。”

    “承蒙督师错爱,三桂以项上人头作保,必保粮草供应!”

    袁崇焕点了点头道:“本督没有看错人!祖大弼是你舅父,你要规劝住他,莫要再象攻打广宁时那样,给女真人钻了空子!”

    “末将知道!”

    “嗯,吴祖两家世居辽东,抗击女真人是劳苦功高,本督也极为倚重。你父辈一代已有三位总兵官,堂兄子弟也多在军中任职。当今天子重视武功,三桂要戒骄戒躁,日后必青出于蓝!”

    “多谢督师赞赏,将士们能立功建业全赖督师指挥得当。此番讨伐女真人,末将必当效死力以报督师知遇之恩。”吴三桂的这番话说得诚挚无比。先前督师派人来传,他便猜到是出兵沈阳的事情,心里早做了个计较,有心在督师面前表现一回。不想令人敬畏的袁督师并非单纯的议论战事,一番话中既包含有对属下的重视,又有长者的规劝,让吴三桂心里感动不已。

    “三桂驽钝,尚有一事不明,还望督师指教!”

    “哦,是何事?”袁崇焕略感有些意外。

    “末将以为,兵者,诡道也!如今我军全线动员,只怕女真人早有防范。敌酋若乘我军尚未立营而攻,只怕士卒损伤过多。”

    袁崇焕欣赏的点头颌许道:“那你以为如何?”

    “末将以为,先以骑兵扰袭前方,每日来回奔袭,敌人势大则我军退守,敌退我军再来,这样以攻代守!同时可命皮岛总兵率兵登岸,兵锋直指敌军后方,使其不得不分兵据守;骚扰月余混淆视听后,督师可集结大军于后出,可避免女真人沿途偷袭。”

    “呵呵,不错!本督也曾想过,可是等不了这一个月的时间,现在已经晚秋,若再等到严寒季节,只怕要过了年才能进兵了。辽东将士中有一半是客兵,向来不惯严寒,就是本督也是畏冷得很。在雪地作战将士们的实力都要大打折扣,是以本督不能再拖。再者,所谓阴谋,都是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辽东混战多年,双方的探子都杂处期间,要想不走漏风声很难,特别是我十万大军的调动难以掩人耳目。你可知天下之事,尚有阳谋一论!”

    吴三桂有些错愕,便虚心道:“末将孤陋寡闻,请督师详解!”

    袁崇焕微沉吟了一下道:“所谓阳谋可以说是大势,也可以说是天道。阳谋乃是顺天而行,即便敌方知晓,也无计可施!从大的方面来说,我大明跟女真人比起来,地大物博,人口多他数十倍。只要我大明君臣同心,女真亡国便指日可待。这其中就不容女真人掌控,便是阳谋了。从小的方面而言,如今本督率十四万大军讨伐他们,何总兵由义州直捣他后方,黄龙总兵攻盖州一带,本督亲率十万大军正面直攻沈阳。女真人现今也不过九万人马,能抽调出来正面拦截我军的不过六万,兵力上便不可比。我方两日可到沈阳城下,只要粮草相继,凭借红衣大炮,女真人便抵挡不住,所以待我军集结完毕,攻其必救之处,也成阳谋之势。”

    吴三桂果然颇有将才,听了片刻便明白过来:“听督师一言,末将茅塞顿开,不过末将以为敌酋必不会坐以待毙!”

    “嗯,本督先前便在想此事,倒也不是没有办法,前面本督也说了,粮草乃是至关重要的一节,一旦遭遇女真人之后,本督会调祖大寿的骑兵作为机动护卫。你们要小心从事,不可掉以轻心!”

    “末将遵命!”

    “你下去准备吧!”

    吴三桂走后,袁崇焕看了看地图沉思起来。“凡事一立一废,都不能说是万无一失,皇太极会如何做呢?”袁崇焕忙把督师府里边做军前赞画的参军们找来,再次把双方的兵力,后勤相比较,详细讨论可能生的情况。

    最后袁崇焕一锤定音,还是把护卫的重心放在粮草辎重,他要逼女真人前来决战。女真人兵力不足,死一个便少一个,即便用辽东兵两个换一个,他皇太极也耗不起。沈阳乃是他们所谓的新都,出兵沈阳便是攻其必救之处。以袁崇焕对老对手皇太极的了解,他们肯定会利用骑兵的机动性来破坏粮道,使得明军军心不稳而溃逃,然后再用骑兵追击。所以袁崇焕加大对粮草的护卫,使得女真人无计可施。

    “大人,我们的探子已经有三天没有传来消息了。”一个负责整理情报的幕僚报告道。

    “嗯,看来女真人可能已经得到我军调动的消息,将沈阳一带都封锁住了!祖大寿的骑兵到了哪里?”

    “昨日刚出,祖将军往东探路,刚到黑山一带!”

    “命他派斥候打探女真八旗动向,对方可能已经兵,让他注意,一旦现女真人大军就立即退回,不可恋战!”

    “是!”

    “满总兵到了哪里?”

    “快到锦州了!赵总兵于今晨到达,屯于广宁城南面!”

    “再去打探!随时回报。”

    “是!”

    到现在为止一切都还是按照计划进行,袁崇焕看了看外边的天气,再过两天,便要誓师出。这次不比上回作战,上次从皮岛出,目的只是骚扰,而现在却是要攻城略地,跟令人色变的女真人做最后的实力较量。想着想着,袁崇焕不禁有些激动起来。当年皇上启用他时,他言五年平辽,今年是崇祯四年,想不到当初夸下的海口可以实现。大丈夫就该立功沙场,扫除外患。

    袁崇焕又想起了东路军的近况:“今天九月十六,何可纲已经从皮岛出三天了,不知他们现在到了哪!最近的探子回报他们已经占了镇江,他们此行的目的是赫图阿拉一带,最大可能性的骚扰女真人后方,所遇人口全部带回,村庄悉数烧毁。只要何可纲他们威胁到了他们女真人所谓的龙兴之地,便势必要分兵。就算是皇太极,恐怕也由不得他了,这样自己西路也就没有那么大的压力了。南路的黄龙有姜弘立领着一万多的朝鲜兵拦截,恐怕也是作为有限。”

    袁崇焕又联想到赵率教刚领兵到,自己在锦州呆得少,也不知锦州的兵训练得如何?虽然他信得过赵率教,但他不愿放过任何一个自己没有掌控的细节。想到这,袁崇焕对着台阶外的亲兵喊道:

    “来人,备马!同我出城视兵!”

    广宁还在集兵的时候,何可纲领着一万五千人马已经离开了镇江,镇江这座城堡已经在这两年内给他们攻破了三次,女真人后来干脆放弃了,没有在这里驻兵。沿着镇江往西一带,年年都给明军扫荡过,现在已经很少看到人烟,留下的只是破败的村庄。

    按照袁崇焕布置的路线,他们先往沈阳方向出击,然后再转向女真人的老窝赫图阿拉,以尽可能的吸引女真人的兵力。为了避免给女真人合围,何可纲准备大量的斥候骑兵,成弧状的散出去,随时知道自己周围的动静。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在辽阳以南的区域内,丝毫没现女真人骑兵的踪影,连协防的蒙古人都没有。所经过的城池都空空如也,连百姓也没有几个,偶尔看到的都是些老弱之人。这一切太过奇怪了!难道女真人已经知道他们要来扫荡吗?

    何可纲听着斥候回来的报告,不得不想下是否还仍旧按照原定计划出击!
vicent3011 發表於 2016-6-28 08:06
第五卷  战火烽烟  第九十六章  过河棋子       

到底生了什么事情呢?!即便是动乱也不该是这样啊!难道女真人自己放弃了大片的领土吗?!

    望着空荡荡的清河堡,何可纲觉得自己身上的担子异常沉重。先前在镇江一带看到的荒凉可以说是明军骚扰的结果,但如今到了清河堡——已经是深入腹地了,情况仍旧如此,这就显得有些诡异了。如果他要是遇到敌人的拦袭,那么他还会毫无顾忌的冲锋陷阵,他会尽最大的力气搞乱女真人的后方。然而他所遇到的是,一个已经仿佛给人扫荡了数遍的荒蛮之地。这反常的一切让何可纲颇觉惊讶,他如何骚扰,不仅关系到身后一万五千人的性命,也关系到袁督师进攻沈阳的战略。

    何可纲扯了扯手中的马鞭,对着后边的亲兵叫道:“你们去四周找找,看看还有没有百姓,找个过来问问?”

    “是!”后边的亲兵不敢怠慢,调转马头去搜寻遗留的百姓。

    被亲兵抓来的是个汉人老头,不仅年纪老迈,还瘸了条腿。身上穿得破破烂烂,见到这么多兵爷,吓得鼻涕眼泪齐流,一个劲得喊着饶命。何可纲原本板着脸孔,见他委实可怜,不好再吓他,便温言问道:

    “老人家,这清河堡怎么这么破落?女真人去哪了?”

    那老头看阵势也知道这个当头骑着大马的就是官老爷,连忙磕头道:“老爷饶命啊,小的只是种地,是…是本分的百姓,那些野人蛮子来收粮,结果他们疯了,不仅要了我们的粮食,还把村里的大人都带走了,房子也烧了。只留下我们这些不中用的,老天爷,寒冬腊月的,这下怎么活啊?”说到后边,差不多要干嚎起来。

    “女真人自己干的?!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呢?”何可纲的眉头皱成了一团。“老人家,他们是什么时候走的?”

    “官老爷,那伙强盗是…初七来抢的。附近的村子都给他们抢空了!”

    “初七,今日十六!初七的时候袁督师的将令都还没有出广宁城,这里便已经有人在做坚壁清野了。难道有人事先知道他这一路军会深入内地?不,不应该是这样!女真人没有可能比自己还早知道!那唯一的解释就是女真人面对广宁的压力,不得不重兵防守沈阳。这样就使得他们后方兵力单薄。所以他们用坚壁清野的办法,迫使偷袭的明军要继续深入腹地。只要侦察得当,那么只需一支女真人骑兵便可以维持南面的防卫。无论明军攻哪,以八旗骑兵的行军能力,都可以迅前去拦截。若是分点防守,即便以女真人的强悍,也会给明军各个击破。可怕的女真人啊!”何可纲心里暗暗吃惊,他也没有耐性听那个老头还在呜咽的说着什么!挥手对亲兵道:

    “给他点粮食,让他走吧。通知下去,再过半个时辰,全军整队往鸦鹘关进!”

    “是!”

    何可纲开始有些头疼了,因为坚壁清野是对付骚扰的绝佳对策。女真人明显的兵力不足,他们想着在重点区域防守,至于其他的地方却不等明军来扫荡,自己就进行了清理。从女真人的方面来看,这是一个损失极大的办法。使得赫图阿拉到辽阳一线以南,都成了缓冲区,而女真人只能将原先这里的汉民迁往北面的辽河平原。

    这种壮士断腕的决心让何可纲感到自己的女真人对手绝非一般的人物,就是何可纲他觉得自己也没有这样的魄力,可笑朝中不少大臣都以为女真虏人都野蛮无知。这样棘手的敌人,只有袁督师是其对手吧!

    为了赶度,何可纲没有在这搭帐,匆匆吃了几口饭,就翻身上马,去查看士卒。

    这些鲜活的面孔,都还是一群年轻人,不少恐怕连媳妇都还没有娶,自己能把他们带回来吗?何可纲不禁感叹了一声,他们这一次的任务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即便赫图阿拉没有多少女真人马,攻克之后,他们仍旧要在那死守,一直等到吸引了更多敌人方能撤退,可到那个时候还能撤得了吗?

    何可纲收回有些散乱的思绪,自从他到辽东抗金以来,就帮袁崇焕典备中军,他们一起挨过最艰苦,最危险的日子,也一起迎来了宁锦大捷。他信服,敬佩袁督师。平定辽东乃是袁督师的平生之志,也是他何可纲的目标。他已将自己的身家性命卖给了辽东,不管如何,他也要拖住女真人的一队人马。

    他们已经是过了河的棋子!

    “为了袁督师能够攻克沈阳,无论如何都在所不惜!”何可纲打定主意!

    很快部队集结完毕,他们在十七日赶到了鸦鹘关。从清河堡兵出鸦鹘关,他们不是第一支明军,萨尔浒之战中,李如柏率领的南路军也是由此出进攻赫图阿拉,最后四路军中,也只有这一路没有全军覆没得以安全返回。何可纲取道这条路并非想图个吉利,而是要大张旗鼓的引起敌人注意。

    但斥候的回报却让何可纲失望了,他们自从清河堡出后,四周仍旧没有现女真人的动向。

    太安静了!在镇江他们还可以现一些女真探子,到了这附近,却是丝毫不见踪影!难道女真人在等着他们去进攻吗?何可纲拉着马缰的手不禁渗出汗来!

    “来人,哨校带一百轻骑往东北方向分散开打探。其余各部全线戒备!毛承祚,尚可喜你们率本部人马占据前山两处高地。陈继盛,李应元率后军守住后边。”

    “是!”众将听令后都点兵去了,中军只留孔有德,金日观二将!

    但出去侦察的轻骑却没有了讯息,过了半天,仍不见有斥候回来。在旁座的孔有德,金日观忍不住向帐外望去。正中端坐的何可纲心里越来越冷,如此大规模的侦察轻骑都不能回来,那只能说明敌人已经在前面等着他们了。

    这是最坏的打算,他们还要打吗?!

    正在此时一声“报”由外一直传来,来人血迹淋漓,径直跪倒在中军帐前。

    “禀报总兵大人,在前方三十里处地形崎岖,有敌人埋伏,人数尚不知详,出去的兄弟们只有属下一人回来!”那哨校说得甚是刚毅,但眼中却是含着热泪。

    “下去好好休息吧!”军中之人见惯了生死,何可纲挥手让这哨校先出去。

    “传我将令,命尚可喜率兵前去探营。领三百名鼓手,擂鼓呐喊以作虚应。只要得报便收兵回营,不可恋战。”

    “是!”传令官飞骑而出。

    很快,前边就传来隐约的击鼓呐喊声,然后间杂着明军的火炮声,到后来渐渐消寂下去!帐内的人都在等待前边传来的消息。

    “报~,尚游击已经探明,前边大约有万许人马埋伏!”

    “这么多?!可知是哪部人马?”

    “看旗帜是正白旗!”

    一万人!便是一旗的兵力。何可纲倒吸一口冷气:在这里怎么会有整支的正白旗?在清河堡的时候,他们并没有遇到女真人的探子。自己领兵一路奔来,他们怎么知道自己就是来攻赫图阿拉?

    左边的金日观听了不由有些焦急,便出言道:

    “大人,女真人已经知晓我军要攻打赫图阿拉,我军已深入腹地,不可盲目进兵~”

    “恩!”何可纲虚应了一声。

    坐在右边的孔有德却是另一副想法,他低沉着声音说道:“大人,有人出卖了我们!不然那些女真鞑子怎么会知道我们不是去打抚顺又或者是辽阳,而是赫图阿拉。咱们刚到这,前边就已经有埋伏了!大人,不可不查!”

    孔有德的说法吓了何可纲一跳,他疑惑的看了孔有德一眼。孔有德继续说道:

    “大人,咱们是作为详攻。为了能够打下沈阳,恐怕有人就怕女真人不知道咱们要去打他的老窝。反正只要能把女真人吸引到就行了,哪用得管我们这边的死活。只怕……”

    孔有德原是毛文龙的部下,何可纲见他能征善战就留在身边,这两年到辽东后方袭扰,都是孔有德领兵前去。他跟尚可喜几个都是矿徒出身,为人粗鄙不文,有什么就说什么,丝毫不忌讳!何可纲爱惜他们将才,对他还算规矩,也就没有刻意呵责!

    在清河堡的时候,何可纲已经怀疑自己这一路的作战计划泄漏了出去,但稍即就否决了这个想法。现在再听孔有德一说,心里开始没底了。虽说这只是推测,但也是唯一说得通的解释!

    何可纲越想越惊:“袁督师为了大局会这样做吗?辽东的将领哪个不是出生入死的兄弟,他们真的会把我何可纲送到敌人的刀下吗?”

    “不,他们不会的!督师也不会这样对待他的袍泽!”何可纲紧紧握住他的佩刀,心中却是在仰天呐喊!
vicent3011 發表於 2016-6-28 08:07
第五卷  战火烽烟  第九十七章  广宁之失(一)

静穆的帐中弥漫着悲愤,孔有德与金日观两人没有作声,只是静待主将话。随着踱步的节奏变慢,何可纲已经镇定下来!

    “有德不可乱作猜测!督师为人光明磊落,怎会陷害一起出生入死的弟兄!你们不了解督师,本总兵追随督师将近十年还不了解吗!?这话不可再提,现在敌人就在前方,想想如何致胜之策才是紧要的。”

    何可纲虽承认孔有德讲的不无道理,但作为主将,他不能作任何表态,不然这消息传出去,军心将立刻溃散。何况他已做好必死的决心,即便袁督师为了大局出卖他们,他也毫无怨言。他们十八万的弟兄戍守辽东不就是为了平辽吗?!

    孔有德见总兵这么说也不敢多嘴,现在他们形势并不乐观。尽管有一万五千人马,但他们深入腹地,战斗力也不及女真人。对着精锐的正白旗,他们仍处于劣势。若是出去野战,明军很快就会给骑兵冲散。孔有德想也不想就道:“大人,此处不可战。我军虽然人多,但也非敌手。末将以为,还是撤!”

    何可纲听了不置可否,便转身问金日观道:“金守备又以为如何呢?”

    “属下以为孔参将所言极是,敌人又占有地利,在此与女真人相持,必会陷入困境。若我军能拒其于险要,辅以火器倒也无碍。只是现在……我军储粮不多,属下觉得可以先退出险境。”

    这算是明将正常的反应,恐怕也是女真人所要看到的。只要明军一移营,满山遍野的女真人就会冒出来。何可纲又开始在帐内不停的踱步,想寻个万全之策。过了一会,他才道:“若要攻,便让他们来攻我方险要之地,若是退,也要他们跟着我军后追。袁督师攻沈阳在即,绝不能让正白旗回援!”

    “总兵大人的意思是…?”

    “有德你率两千骑兵作为前军,引女真人来攻鸦鹘关,其余人马在关上严防,只要痛击女真人一回,咱们便撤回皮岛。吃了亏的女真人便会一路跟来,咱们就打打退退跟他磨!”

    两人听了何可纲的话都沉思不语,凭险要击退女真人还好说,但要安全撤离可就有难处了。何可纲见他二人吞吞吐吐,知道他们心里在想什么。只是他现在也没有想到好的办法,便道:“你们先去布防,架好大将军炮。先给女真人来个下马威!撤退之事,待我再作策划”

    “是!”

    埋伏在前山的女真人果然不受激,看到明军只有两千轻骑便出兵来合围。孔有德立即率兵撤退,追出埋伏区的女真人马分为前后两部,前部的女真人追逐明军甚是冒进,紧跟着孔有德的人马不放;后边的女真人则较为谨慎,只在后边作策应。

    何可纲听了回报,便知道这支正白旗的女真人有两个统领,每人各领一部,前边这个只是有勇无谋之辈,倒不足惧,后边那个统领倒有些棘手,不但谨慎,而且领兵也颇有法度,是个难缠的人物。何可纲暗想:看来只有在前边多下些功夫!

    不出何可纲所料,追在前边的女真人一直尾随孔有德到了鸦鹘关,二话不说就直接攻关隘。鸦鹘关处于两山之间,当初建关的时候曾炸山垫高,使得关下呈陡坡之势,坡后才是平地,来犯之敌只能冲上斜坡攻关,端的易守难攻。时人常言唯有鸦鹘(当地一种常见鸟类)才飞得过去,久而久之,遂名鸦鹘关。此时明军居高临下,女真人只有五千人马,他们又无好的攻城武器,结果被一顿火炮炸得人仰马翻。若非有后部的女真人靠近,明军便要冲出去杀敌了。吃了亏的女真人也不撤离,而是退到远处一座山脚下扎营,两军开始相持起来。

    何可纲站在关口城墙上终于看到了自己的对手,敌方中军帐外一群头目拥着两个年轻将领,正对自己这边的关隘指指点点。年纪大的大约二十六七,小的那个才十**岁。两人穿着银白的甲胄,倒也显得英气勃勃。  何可纲年过不惑,想不到让自己如临大敌的对手居然是两个刚出茅庐的小子,心中不由一丝苦笑。

    何可纲用单筒望远镜也四处观察了下敌方,扎营布阵颇得精要。看来对方也不是无能之辈,特别是原先的后军。何可纲心中盘算:这两人大概是努尔哈赤的子侄辈,应该也随着父兄经历沙场。不过毕竟他们还是太年轻了,先前那个统领前军的大概是这个少年人,自己要破敌便要从此人下手!

    回到中军帐,何可纲已经打定主意。到了当天夜里,何可纲便命尚可喜率精锐前去袭营。

    一声炮响,尚可喜带着人马由侧面杀入敌营。这是第一次夜袭,所选的又是精兵,女真人翆不及防,给明军冲破了前阵。双方杀声阵阵,就在敌营中展开白刃战。女真人毕竟身经百战,经过一会慌乱后,很快稳住了阵脚,凭借的兵力的优势要将明军合围。尚可喜见形势不利,连忙呼喝退兵。

    此番夜袭双方损伤相近,当尚可喜领着人马回来的时候,何可纲却是好生嘉奖,其余人都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第二日大早,憋了一肚子气的女真人前来挑战。何可纲只是全力防守,女真人若攻,便炮迎敌。女真人奈何不得,只好怏怏收兵。

    到了晚间,何可纲又命尚可喜前去袭营,不过此次却是擂鼓并不进攻。女真人前夜给偷袭,今晚便有了防备,听到鼓声早已上马出营迎敌。可他们冲出营门后却丝毫不见明军的身影,连鼓声也停了。女真人见如此只好回营,可偏偏他们刚躺下,鼓声又起,而且喊声连连,但他们一出营鼓声又停了,通夜搞得女真人惊疑不定。

    第三日仍旧如此!女真人不敢大意,只是昼夜防范。

    众将知道这是何总兵要以此来疲惫敌军,待女真人疏于防范之际便要倾巢而攻。正当所有人都在秣马厉兵的时候,何可纲出乎意料的命众人连夜退兵,只留下一小队骑兵在城墙上巡视。

    女真人现的时候,明军已经退到了离鸦鹘关六十里的东南面,在靠近阿布达里岗的地方扎营。知道自己被愚弄的女真人哪肯善罢甘休,可他们追到的时候,明军已经在高地垒好营寨等他们了。狂攻无果的情况下,正白旗只能继续扎营相持。

    女真旗兵跟明军就好像一只恶狼遇到卷成一团的刺猬,实在无从下嘴,要是就这样放弃又心有不甘,只好等明军行动。好在女真人料定明军粮食不够,所以象猎人一般耐着性子,寻找攻击的时机。

    何可纲自然知道女真人的想法,虽然他们的统领是个年轻人,但他不敢小看这支正白旗,这原先可是努尔哈赤的亲军,八旗中精锐的精锐。要是掉以轻心的话,说不定就给这正白旗给吞了。

    此时已经十月二十一,何可纲估算着日子,袁督师应该已经兵沈阳。如不出什么意外,少了一旗精锐的满洲八旗根本就无力对抗十万辽东军,何况里面还有辽军的二宝——关宁铁骑与红夷大炮!不用三日,敌酋皇太极便会召正白旗回援。那时,他们这路军是继续骚扰还是退回皮岛都有了很大的余地。

    但事情出乎何可纲的意料之外,到了二十四日,女真人丝毫不见回兵的迹象,明军的粮食却支持不了多少天了!何可纲虽不知道问题出在哪,但他不得不考虑退兵的事宜。当日他召集军中将领,商量如何撤离!

    “先前本帅击鼓惊敌,此计常见于三国。女真人熟读此书必以为我军会虚实相攻,岂料本帅用以撤兵。此计用过就不能再用,如今女真人缠着不放,各位有何良策?”

    如何跑路,原来的皮岛将领自有一套本事,他们的意见是:丢掉辎重,轻骑夜遁。

    这样的做法虽可以轻易逃脱,但损失过大。若是给女真人追击,恐怕半数人都回不到皮岛。昔年毛文龙败逃,都是差不多只剩下一些心腹。何可纲如何舍得自己训练起来的人马,便否决了这个主意。

    “本帅查探过附近的地形,若大军乘黑从东面小路撤出大营,然后再转回南路,女真人就难以现。当然要使大队顺利回岛,须得拖住女真人两日。这样中军便可到达宽甸堡,然后再回镇江。为此本帅欲让两千轻骑留守大营,两日后轻骑到宽甸堡会合。不知各位以为如何?”

    众将领见总兵大人定下计策,自然没有意见,他们更关心的是总兵会派谁留下!何可纲环视一周后,缓缓说道:“此事关系到大队能否安全返还,因此留守的将领须得勇谋兼备,熟悉地形。有德,可有信心担此大任!”

    孔有德是皮岛军中最善战之将,他虽然心里知道总兵大人极可能留他下来,但等到问到的时候还是有些不甘。不过军令如山!孔有德当然不敢违抗将令!

    “遵大人将令,末将一定守足两日!”

    何可纲见孔有德表态,心中大喜:“有德乃是军中柱梁,待回岛本帅便为你请功!”

    “谢大人!”孔有德眼中透出一丝喜色。

    这一日,明军象往常一样,只是加固大营,骑兵也只是在周围巡查,而后营的士兵则全部在做木人。他们要给木人穿上兵服,立在较里的营房旁制造假相。

    三更过后,清一色的轻装步兵出,乘着夜色而去,只留下孔有德和他的两千轻骑。营内虽然四处篝火闪烁,但孔有德心里完全没有底,若是远处的女真人起蛮来,再次强行攻营,那自己如何迎敌,难道靠这些木头人吗?!想想他便觉得心里寒!

    所幸的是,第二天女真人没有现明军营中的异常,数次有探子接近都给派出的骑兵吓走。心惊胆战的过了一天,孔有德实在支持不住。当晚,他便召集手下夜遁。

    出了大营东门,孔有德也不敢跟着何可纲的路线走,只带着骑兵一直往东疾驰,打算过了浑江在往南走。他不敢即刻往南,一是派追上何可纲,让他现自己私自撤退,二来派给女真人现后,顺着追上。他们现在往东逃走,女真人现了也是去追大队,这样他的逃命机会就大了许多。

    毫不知情的何可纲领着大队人马经过一天一夜的赶路已经到达了暖阳堡,距离宽甸不过二十几里。听完探子回报,他便放慢了队伍。这一次他们北上骚扰说不上成功也说不上失败,能把正白旗拖住也算是完成了任务!

    “战斗力还是有很大的差距!”何可纲作为一个主帅,自己领着人数多人家一半的兵马都只能撤退,这对一个将领而言简直就是耻辱!

    “回到皮岛,练兵仍旧是要问题!”何可纲暗暗打算。

    脱离了险境,士兵们也明显放松了很多。这些士兵是毛文龙死后,何可纲从辽东难民中选出来的,不少人都是安家在皮岛。知道快要回岛,自然喜形于色。

    队伍沿着山路蜿蜒而行,待何可纲的中军走过一个峡谷口时。突然,倏的一声,一枝羽箭射中了一个将官,将其撞下马来。事突然,这突兀的变化使得明军尚未做出反应,漫天的飞箭如飞蝗般便从两旁射来,许多士兵一排一排的倒下。无数女真人蜂拥从山丘顶杀奔下来,把何可纲的中军强行冲断!

    “是女真人!”

    听到这个声音,何可纲的心顿时沉到了底!

    袁崇焕的战略并无问题,然而事情却没有按照他策划的那样展。

    十月十八日,就在何可纲还在鸦鹘关跟正白旗相持的时候,祖大寿带回来一个惊人的消息:敌酋皇太极倾其全部兵力来攻广宁。

    “督师,末将率兵刚过黑山,便遇到了女真人的前锋,是敌酋的镶黄旗。末将遵从将令不敢恋战,往北撤出后再行打探。现女真人主力尽出,人数在十万间!不过此番虏人较以往来看,行军度颇慢,是以末将得以迅赶回。估计今夜,他们前军就可到达城下!”也不知是一路狂奔还是因为内心激动,祖大寿说得颇有些急促。

    “十万?”袁崇焕沉吟了会。

    “是的,督师!末将恐斥候打探有误,亲自前去查看过。”祖大寿怕袁崇焕不信便详加说明。

    袁崇焕心里虽然有些吃惊,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祖大寿在他帐下多年,自然不会探错敌人兵力。可那女真人合族不过三四十万,如何来的十万兵丁?难道是皇太极又再次组织汉兵了?!

    “嗯,若非祖将军及时回报,我们恐怕就低估了女真人的实力!皇太极能凑齐十万之数来攻,看来也是破釜沉舟。天幸女真人早来,要是我军于平原上遭遇他们,以十万对十万,胜负之数难料啊!”

    这番话说得众将心里凛然,那负责情报的参议更是涨红了脸连连告罪!

    袁崇焕也没有多做计较继续道:“眼下女真人就要直逼城下,各位有何良策!”

    此时督师府内除了满桂因为要整编山海关的人马还在来广宁的路上,帐下已经站满赵率教,祖大寿,吴襄等一干武将。诸将中以祖大寿职位最高,便开口道:“我军可守住城池,待女真人师老疲乏之际,再进兵破敌!”

    祖大弼接着说道:“督师,女真人来了更好,当年督师领着咱们,一万对着十一万,那老敌酋努尔哈赤还不是翘了腿。只要架起大炮,让他们这些女真鞑子尝尝炮弹的滋味!咱们现在有九万弟兄,女真人是来找打!”

    众将见他说得粗鄙,无不呵呵大笑,袁崇焕听了也不禁莞尔!笑过后,袁崇焕正容道:“皇太极谋略不在其父之下,这次全力来攻恐怕没有这么简单。女真人自老敌酋努尔哈赤死后,这是第三次大举来犯,第一次女真人攻锦宁不胜,便想绕过咱们进关,结果在遵化圣上亲征让他们吃了大亏。女真人在这个时候进攻广宁,自然是有备而来,大家切不可大意!”

    “是!”众将肃然!

    “祖总兵守北门,赵总兵守东门,祖参将守西门,吴副总兵守南门,本督在城墙策应!此次以背城而守为主,女真人若苦攻不下便会撤离,我军将按原先的策略进兵沈阳!”袁崇焕将各将的驻防任务做了安排。

    “遵督师将令!”

    “督师,咱们要通知满总兵虏兵来了,满总兵现在领着两万人马,不然要是有虏兵漏过去偷袭,那可不值!”赵率教提醒道。

    袁崇焕道:“嗯,不过现在广宁城的人数防守倒也够了,本督担心女真人会挥师南下,先攻下锦州大凌河断了我军的归路。是以本督决定火派人持本督令旗,让满总兵回守锦州。”

    迂回进攻,围点打援向来都是女真人的惯用战术,众将听罢袁崇焕的分析尽皆拜服。大家都知道大战将即,连忙带着队伍布防。

    女真人的大军终于在地平线出现了,这次他们果然如祖大寿所言有很大的不同。精锐的八旗没有驰骋而来,也没有凭借刚来的锐气冲锋攻城。而是做了一件让人不明目的的事情——-远远的扎营下栅,慢慢,女真人的营地人数越来越多,看过去黑压压一片。

    在城墙上的明军面面相觑,不明白女真人再搞什么鬼!袁崇焕看了半响,心中也是有点纳闷:女真人要这样跟自己耗吗?广宁城内还有百万石的粮食,丝毫不惧这招。但皇太极不是笨人,没理由这样做,那他们应该是……等人!

    袁崇焕想通后呵呵一笑,对祖大寿他们道:“女真人现在没有来进攻,是因为他们正在等人啊!女真人已经收服了不少辽东蒙人,这次如此大规模的进兵怎么会不找帮手。”

    “督师大人,要不要末将乘蒙古人未来,率铁骑前去冲杀一阵!”祖大寿没有想到女真人还会继续增兵,便想着乘对方还没有会合前去厮杀。

    “大寿,算了!”袁崇焕淡淡的说道,“辽东蒙古方面可能也就是出两三万人,攻城他们也奈我们不何,若你出去,说不定就中了敌人的计策。他们巴不得咱们出去跟他打,咱们还是等他来攻吧!”

    “是!”

    果然,过了一天后,广宁城的北面又出现了骑兵,他们跟女真人的营地扎得很近,从旗纛的样式来看是科尔沁部落。接着又有不少的队伍断断续续加入,从兵力来看,女真人的联军有十三万之多。晚间的营火把天际边烧得通红,数里连绵不绝,甚是壮观!

    见女真人势大,明军不敢掉以轻心,各城门都是日夜巡防。因为赵率教带了锦州四万驻兵过广宁,现在城内已经有九万兵丁。人数虽略比女真人少,但广宁经过袁崇焕修饬,已经不逊于宁远城。那些跟着袁崇焕守过宁远的老兵更是口沫四溅的讲述当年的威风史,明军将士各个都想着再立一次宁锦大捷那样的大功。

    在相持了三日后,女真人终于有了动作:一阵战鼓过后,号角四起,数万人马都整列有序的排开,兵士都牵着马匹挎着战刀,随时准备上马进攻。明军得报后,立刻全线进入戒备。

    “来吧,让老子给你们这些鞑子一炮!”在北门城墙的炮手擦了擦红夷大炮忍不住暗叨了一句。
vicent3011 發表於 2016-6-28 08:07
第五卷  战火烽烟  第九十八章  广宁之失(二)

城下的明军都紧紧握着手中的武器,除了前边的据马,他们便是阻挡女真八旗的血肉长城。虽然女真人还没有冲锋,但战场上紧张的只剩下粗重的呼吸跟战马的响鼻。就在这时,轰~~~,火炮巨大的出筒声震住了战场的所有人。明军都立起身举目往对面望去,过了半会轰的一声,炮弹却是落在祖大寿军的阵前,吓得前排士兵倒了一片,战马嘶鸣不已。

    “城墙上的那些王八羔子怎么放炮的,竟然对老子下黑手!”查看情况后的祖大寿破口大骂!可他还没有把下一句脏话喊出口,又是轰的一声,这回炸到祖大寿阵地边角上,当场打死三个人!明军完全蒙了,这炮手是怎么搞的,居然打到自己人身上来,城下的明军无不破口大骂。

    远处的女真人却是高声欢呼,甚至吹起了号角庆祝!听到有对面有异动的明军渐渐明白过来:这炮是女真人打的!

    这个距离炮,也只有红夷大炮才有这么远的射程。祖大寿惊得瞪圆了眼睛,红夷大炮乃是他们辽东军的镇守之宝,打死他也不愿意相信女真人居然会有!但事实却是:在明军一愣之间,数炮弹又打了过来,掀起一阵泥土落得明军满头满脸都是!

    难道这样站着给人打,祖大寿哪肯吃这瘪。他转身骑上战马,高喊:“郎儿们,给我……!”

    此时一个传令官快马奔来,高叫道:“袁督师有令,命祖总兵率部入城!”

    在城墙北楼上,袁崇焕拿着单筒望远镜不停的变换方向了望,他身边的亲兵都护在周围,满脸的警戒。方才的炮火给明军极大的震撼,祖大寿一下马,就沿着城墙的阶梯一口气跑了上来。

    “督师,女…真人有红…夷大炮,咱们该怎么办啊?!”跑得气喘吁吁的祖大寿还没有站稳就喊道。

    袁崇焕正收起单筒望远镜,脸上看不出一丝表情,他没有回应祖大寿,直接下令道:“立刻从军匠中找来最好的炮手,找到他们大炮的位置,将他们炸了,不要怕浪费弹药!”

    “是。”一旁的亲兵连忙传令去了!

    北门的四尊红夷大炮跟二十门将军炮纷纷出怒吼,密集的炮弹虽没有落在女真人的阵中,却也把他们的吓得够戗。前边的阵型都惊得有些散乱,连他们的火炮也给压制得哑了半天火。

    因为两边都进入了火炮的射程,战场上出现了一个极为滑稽的场面,数十万的兵马按兵不动,只有几十门大炮在阵前你来我往的轰鸣。女真人目的明确,那就是要炸开广宁城的城墙。一旦有了缺口,女真八旗便会蜂拥而入。明军则是要轰掉对方的红夷大炮。

    然而这个时代,无论是明军的还是女真人的红夷大炮命中率都极低,女真人过来的炮弹不少都偏离城墙,只有少数打进了城内。明军唯一不便就是大炮不能前后移动,等于一个靶子在给人轰,若非命中率不高,明军便要损失惨重。好在大炮安装在城墙上,比起女真人的火炮高了十几米,射程自然要远了许多。

    连续的炮使得炮身热得烫,双方的炮火渐渐零星起来,再也没有开始数炮齐的威势。到了午后,女真人便停止开火了,整个战场恢复了平静。这一场炮仗,明军伤亡数百人,气得众将牙齿咬得咯咯响!

    袁崇焕离开城楼后径直回了督师府,诸将都不敢去打搅,到了傍晚时分,袁崇焕才召集众人。此时袁崇焕神情憔悴,像是老了好几岁,他环视了一圈后,沉声道:“广宁乃本督与诸位苦心经营方有现在的规模,女真人不知从何处弄来红夷大炮,虽只有十余门,但只怕轰倒城墙也是迟早之事!”

    众人听了都是神情一黯,原本他们要是去攻破沈阳,不想却是给女真人打破自己的城墙。

    袁崇焕继续道:“本督身受皇恩,即便敌人猖獗,也誓与广宁城共存亡。此次不比当年在宁远,城破后难料生死。各位随本督出镇广宁,都是我的好兄弟。满总兵现在锦州,那是辽东第二道防线,你们可有人愿意到那边协防的?”

    此时城内兵力已然少于女真人,袁崇焕还提出调人过锦州,用意很明显,这一次他抱有必死之心。他手底下的将领们都是守辽的中坚,他不愿意将军中精锐在此役中损失殆尽。自己阵亡后,总要替皇上留下点底子,让平辽大业后继有人!

    诸将追随袁崇焕久的有八年,从袁崇焕出关便在一起抗金,近的也有三四年,都是同生共死过来的,哪肯抛弃主帅独自偷生。祖大寿高声叫道:“大人,谁不是上有高堂下有妻儿的,末将们愿誓死相随!”

    众将齐呼:“末将们愿誓死相随!”

    袁崇焕看着这些满脸豪情的铮铮铁汉,声音有些哽咽道:“好,好,好!”

    袁崇焕顿了顿,话音一转开始部署他的战略。“既然各位愿随我守城,辽东军来日就放手一搏!以女真人的放炮来的次数看,他们最多不过二十门红夷大炮,而且弹药有限。本督认为最后的决战将会在外城上展开,一旦炸出缺口,女真骑兵就会开始攻城。我军则要以内城为依托,重创女真人。祖总兵的骑兵要在城门口一带截住对方骑兵,赵总兵护在外城内,一旦虏兵破了外城就全力堵住。大弼守在城墙上,其余人都跟本督守内城。”

    “是!”

    “诸位,此战难料,我等身后就是大明锦绣河山,若不拼死杀敌,鞑虏长驱直入,遭蹂躏的便是我们的父老乡亲。本督怎么也忘不了在十三山惨死的十几万百姓,那都是我们大明的子民啊!”

    将领们听了都回想起当年十几万从辽东逃出来的百姓在十三山被数万女真人困住,高第不敢救援,导致只有六千人逃了出来。想到这些,众人无不咬牙切齿。

    袁崇焕慨然道:“就是我们为国捐躯,也要打残女真人的八旗!咱们弟兄九万,只要歼敌六万,就可保我宁锦十年无事!大伙齐聚英魂祠,十八年后再来跟鞑子杀过!”

    “十八年后再跟鞑子死过!”

    “好了,你们都去准备吧,今日女真人试探后,明日将会有场硬战!”

    “是,督师大人!”

    众将出去后,袁崇焕现自己眼角湿润,忍不住抹了抹眼睛!

    祖大寿回到自己帐中,他的儿子祖泽润、祖泽溥,义子祖可法,侄子祖泽洪,以及祖宽,刘良臣、刘武、孙定辽、张存仁一干游击将军都在帐内等候。

    祖大寿便把袁崇焕的将令传达了一遍,最后道:“督师之言你们也听了,咱们是关宁铁骑,明日一战咱们不能让女真人小瞧了,给我狠狠的砍这些鞑子!听到没有?!”

    “是!”

    祖大寿想了想又道:“明日凶险远过于在当年宁远,若是有机会你们就带督师走,督师虽有必死之心,然辽东不能没有督师。”

    “是!”

    没有一句废话,祖大寿满意的看了下自己的属下。“好了,你们还有什么事嘛?”

    祖泽润上前道:“爹爹,明日危险,孩儿愿为前部!”

    祖泽溥,祖可法,祖泽洪也道:“孩儿也愿为前部!”

    祖大寿爱惜的看了看自己的几个子侄,他自跟随袁崇焕后忙于练兵打战,这几个儿子都是成年后来到军中才见上面。所幸他们还算成才,立了不少战功,没有丢了他们祖家脸面。

    “难得你们一片孝心,明日就泽润任前部吧,咱爷们都不是孬种,痛痛快快杀一场!等会问下大伙有什么书信要送回家的,让他们就今晚写了,都交到书记那。祖宽,你也写封信给你爹娘吧!”

    “是,大人!”

    祖宽原本是祖大寿家的家生奴才,祖大寿看他孔武有力就把他提拔到身边,果然凭着军功,年纪轻轻就当了游击将军。现在祖宽虽不在祖家为仆,但对祖家人都礼敬有加。祖家上下都跟他相处的不错,只是他天性不喜言语。

    因为明日便要苦战,很多事情都还没有到位,祖大寿就吩咐道:“你们下去办事吧!”

    帐内众人闻言正要告退,祖宽突然道:“大人,为何不夜战?”

    “夜战?”祖大寿不禁站了起身。明军跟女真人开战以来就极少用到夜战,因为女真人善射,点着火把无疑是给他们当靶子,所以只要有点军事常识的人都不会提出这个战法。但祖大寿知道自己的这个手下向来不喜言,如果说了,往往都有一番道理,他便问道:“如何夜战呢?”

    “大人,敌人不过二十余门火炮,我军有大将军炮八十门,十一门红夷大炮。既然是死战,何不主动出击夜战,晚上以马匹拖动大将军炮,只要离城三里便可轰到虏人帐营。此时天上无星无月,女真人若是出来追击那便是一场混战,如此打法女真人不见得占优。何况在伸手不见五指中,军情不明,他们未必敢出来。让女真人晚上输一阵,也好失了他们的锐气!”

    祖大寿一拍大腿道:“好!我这就跟督师说去,今晚你小子就准备立功吧!”

    袁崇焕听了这个主意也是连连点头,他们有八十门的大将军火炮,射程都在七里左右。只要他们把火炮拉到城下就可以对着女真人来个百炮齐!

    为了给女真人当头一棒,当天晚上,整个广宁城都不着一丝***。祖宽带着两万人马偷溜着出了城,待到三更后,一排轰得巨响把睡得正香的女真人从梦中打到了地狱,女真人的帐营中火光冲天而起。只见对方营中人影晃动,人马嘈杂。

    放过数排炮后,在漆黑中虽看不到敌人踪影,但震天的马蹄声越来越近。明军都知道将有一场生死之战,这次来夜袭的全是关宁铁骑,佩带着长刀利刃,已做好夜战的准备。他们拔出了战刀,只待一声令下便要冲锋。

    袁崇焕站在城墙上,关注着夜袭的形势,可除了女真人帐营中还有点火光,跟广宁城相隔的十里战场上都漆黑一片。他知道这个时候炮兵应该退回来了,接下来就是一场骑兵的恶战。

    突然,明军前方亮起了一排的火球,就好像凭空而来。一会间,却只见火球象一颗流星般直飞入明军这边。

    “火箭!”

    女真人想凭借火箭,将明军暴露出来,然后再引弓射人。明军岂能不知女真人所打的算盘,此时两军全靠夜色掩护,谁暴露出来便是自己找死。是以女真人的火箭一落地,明军就迅将其扑灭。

    随着几声惨叫,明军已经知道要冲锋了。这是他们事先埋下的据马,刚才的惨叫表明敌人离他们的距离在一里间。祖宽高叫道:“冲锋!”

    黑暗中两军骑兵驰骋冲锋,很快就交织在一起。这是一场混战,刀兵相碰,惨叫混杂其间。夜战中难分敌我,明军早做了准备,混战中明军一律口呼“啊~”的呐喊以示区别。女真人不知所以,只是一味不顾南北的砍杀。这方法还可以让城墙上的明军知道下边战况如何,若是声音减弱则表明敌军众多,便要红夷大炮轰敌。天幸明军的呐喊声没有消沉,反而渐渐有了气势,袁崇焕总算松了口气!

    这一战直打到了天亮,等天明之时,借着微弱的晨光,只剩一万多点的关宁铁骑终于回到了城下。经历了一夜的苦战,将士们都精疲力尽,身上的战甲浸满了鲜血,许多人甚至没有脱掉就直接躺倒在炕上。在四面漆黑的环境中作战,更考验的是心理。身处战场中,旁边的任何人可能是同袍也可能是敌人,能确认到的只有自己,前面的黑夜更像是无尽的敌人,唯有狂号着不停的杀伐才能解脱!

    受伤不轻的祖宽躺在担架上给抬了回来,袁崇焕看视后便让人送往锦州。然后带着手下将领登上城墙,望着那战场中央交横接错的尸体,袁崇焕问道:“可知昨夜是哪部女真人出来迎战的?”

    一个出战的将领答道:“报告督师,看战甲是镶红旗!”

    女真人八旗不仅每旗的军旗不一,就连他们身上穿的战甲颜色也是不一样。辽东军跟女真人作战多年,自然是知之甚详。

    “嗯,好在女真人也不敢妄动,只是一旗之力来阻截,不然此战胜负之数就很难说了!不过他们这一战却让本督有了新的想法。”

    袁崇焕遥指前边道:“乘着女真人士气大落,本督决定乘胜轰击。赵总兵率四万步兵带齐所有大将军炮至昨夜处再行攻击,女真人必会派兵来攻。我军便以红夷大炮伤敌!赵总兵所率部以战车在前,火枪居后,长枪兵次之,中间辅以火炮。女真人即便骑射强悍也战不到什么便宜!”

    众将听后都沉默了下,祖大寿言道:“督师大人,女真人也有火炮,恐怕伤亡过大!”

    袁崇焕叹了口气道:“所谓杀敌一万自损八千,如果能如此我又有何舍不得!并非本督长他人志气,女真人的剽悍你们也是知道的。前些年敌酋皇太极曾言,明军一万,他们一千便可破敌!此话虽有些夸大,但拿大明其他处的兵丁来说,只怕就是这样了!他们唯一的弱点就是人少,是以本督才想以本伤人!只要拖过这几年,圣上便可以抽出更多的精力来解决这些女真人!好了,现在烧火造饭,一个时辰后出战!”

    “是!”

    经过昨夜一战,皇太极烦躁的坐在宝座上。他原以为只要火炮出手,广宁城便是手到擒来,谁想袁蛮子居然大胆到夜里来偷袭。  因为事突然,他也不敢派太多人出去,就让镶红旗的岳托带着本旗人马出去截杀,谁料结果只剩下几百人回来,贝勒杜度竟然还战死了!镶红旗虽不是他的亲信,但也是他八旗的子弟。镶红旗给打残,他能不心疼嘛?!

    皇太极拍着桌子道:“你说,怎么会这样?”

    此时帐内没有其他的八旗将领,只有一个佝偻的身影。只见他躬了躬身子道:“汗王,咱们这是把袁蛮子给逼急了,那明朝的封疆大将向来最重守土攻城  ,如今他已知广宁不保,失土之责足以让他们人头落地。所以才拼着命来进攻,是以广宁势在必得!”

    皇太极听了之后脸色渐渐缓和下来道:“若是能治死袁蛮子那也行,他死了,看那大明痴儿天子手上还有几个这样能知兵的文臣。本汗也可高枕无忧了!”皇太极可能意识到自己刚才失态,言语间恐怕就得罪了这个为自己效力的汉人,便和声道:“方才本汗失礼了,还望范先生不要见怪!本汗只是心疼伤亡的子民!”

    帐内的人便是久不见音讯的范文程,至从他给免职后,皇太极却给了他一个新的任务——秘密造红夷大炮。范文臣知道这是自己翻身的最后机会,尽心尽力的做这件差事。他征集了原来明朝的军匠,整日整夜的铸炮,但效果极差。最后范文臣破釜沉舟乘船过到了倭国,寻找会铸炮的红夷。范文程倒也运气不坏,居然给他找到了几个在倭国碰运气的夷人铸炮师,以十万张皮毛的代价,范文臣把他们带回了盛京(沈阳)。在红夷人(其实是西班牙人)的指导下,女真人终于造出了仿制的红夷大炮,其射程,威力都不弱于明人!

    自从努尔哈赤被袁崇焕用火炮炸伤后,女真人一直很眼红明军的红夷大炮。一旦八旗也有远距离的火炮,女真人则不用再竖云梯,挖地道,推冲撞车来攻城了。伤亡也可以大规模的减少,宁远也不再是一座无法逾越的城堡。有了红夷大炮后,皇太极特为其改名给红衣大炮,以避讳这个夷字,另外又让佟养性从原先辽东投降的汉兵里,挑选出有经验的炮兵来。很快,女真人的炮兵营迅组建完成。

    凭借着这点,范文程重新回到了金国的朝堂。当然这只有极少的贝勒才知道。有了火炮,使得女真人将将其固有的那种突然、凶猛的骑兵战术与持续、猛烈的炮兵技术结合起来,实力大增。但唯一的不足是,现在八旗人员不足,加上归附的蒙古人也才九万。范文程献计,让女真八旗兵士出征的时候,都带一个自己的汉人家奴。这些家奴大都全家在主人家为奴,丝毫不敢反抗,否则只会给家人带了噩运。这样的汉兵不仅极易于管理,也可以使兵力得到大规模的提高。皇太极听后欣然同意,女真人也只当多带了个奴仆在身边侍侯。所以此次来攻广宁,皇太极可以抽调十万人马前来,这其中却夹藏着大量的汉兵!

    “大汗体恤将士,真是仁主之心。奴才怎敢有怨怼!袁蛮子用兵虽不如大汗,但也还颇有些胆色。此人一去,八旗铁骑将无敌手了!大汗,奴才以为,现如今应该避免跟袁崇焕在城下较量。广宁城北面防守严密,不如从东面进攻,只要炸开城墙,他袁崇焕就毫无凭借之力!”

    “好,就这么办……”

    “报,大汗!明军有数万人马出城前来挑战!”一个探子火来报。

    “什么?”皇太极不禁站起身来,这些明军居然敢出城来战!在沈阳失守后,女真八旗的大规模出击中,已没有敢主动出战的明军!现在他们居然敢出来,一向凭城而守的袁崇焕沉不住气了?!

    “走,出去看看!”

    ※※※

    注:女真人是以西班牙的火炮作为仿造,明人的大将军炮则是以葡萄牙的火炮仿造。作者凭借网上资料,查到西班牙火炮性能略高于葡萄牙。是以,女真人所造的红夷大炮稍胜于大将军炮。
vicent3011 發表於 2016-6-28 08:08
第五卷  战火烽烟  第九十九章  广宁之失(三)

皇太极出了御帐,代善,阿敏,莽古尔泰,济尔哈朗,阿巴泰,萨哈廉等一批将领都在营外了望。他们看到皇太极来都忙让出通道,代善指着远处人影晃动的地方道:“大汗,明人派出三四万的人马前来挑战,据探马回报,明人后面都拖有大量火炮,看来他们是准备用火炮作战!”

    皇太极边看边点了点头,他知道这是明军逼女真人出战的招数,对此法他不是没有办法,不过他不愿袁崇焕过早知道他还有大量的火炮,他要等真正攻城战的时候再给袁崇焕致命一击,让他无从变招!皇太极正权衡间,回过身却见一旁的莽古尔泰正面带冷笑,心中一动便道:“莽古尔泰,本汗让你带着正蓝旗去破敌,你可有办法嘛?”

    莽古尔泰为人鲁莽,哪知其中深浅,扬言道:“大汗,这有何难!凭借马匹斜插到后方,多转几次,那些明猪哪应对得过来。露出破绽后,就让骑兵冲锋突破。冲了进去,那还不是砍菜一般的容易!”

    皇太极尚未答话,大贝勒代善接口道:“莽古尔泰的计策如果在野外倒也可行,不过现在明人离城墙太近,只怕我女真男儿一靠近,那城墙上的火炮便要伤人。即便我女真勇士以一换三,那都划不来。不如我们用大炮轰开城门,那时冲锋陷阵伤亡要少很多!”

    皇太极没有想到代善会出来说话,有点耐人寻味的瞟了一眼代善,故作叹气道:“唉,可惜各贝勒都举荐多尔衮,阿济格去守赫图阿拉了,多铎也带镶白旗去了辽阳。不然凭借父汗留下来的亲军,攻这广宁城也是易如反掌!”

    莽古尔泰一听这话以为皇太极瞧不起他,反而还提那两个嘴毛都还没长齐的小子,心里大是不爽。也全然没有注意对面的代善正在给他暗示,让他不要出声。他吭声道:“大汗,你莫小瞧我!不用两白旗,就正蓝旗就可以破那几万明猪!我现在就领兵破给你们看!”

    莽古尔泰说完就要去点兵,却给代善一把拉住道:“大汗都尚未话,五弟你急什么!”  莽古尔泰虽是个蛮汉,但在大贝勒前也不敢放肆,只好乖乖的站在一边。代善说完还望着皇太极道:“现女真八旗兵力不足,昨晚我儿的镶红旗又损失很大,若这样强攻,只怕是我女真承受不起。大汗,你说是不是?”

    代善是先汗王努尔哈赤的次子,长子褚英死后,代善作为大贝勒一直管理其他弟兄。他极早便随努尔哈赤四处征战,立功颇多。若非当年他曾犯错,引起努尔哈赤的猜忌。汗位更可能会传给代善!当他自己没有机会继承汗位后,他便转而支持文韬武略的皇太极。但是这几年皇太极的所作所为,却让他心里产生了疑惑。皇太极即位后,没有像努尔哈赤父汗所希望的那样实行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反而连四大贝勒共坐制也给取消了。代善年事渐高,他对权力的**也已经消融。如果皇太极能够将父汗的大业扬光大,那么他也没有任何意见。但事情却没有像他所希望的那样,皇太极屡屡对明作战都损兵折将,特别是上次他听了那个汉人的话,居然长途跋涉的进攻明人京师,结果四万女真男儿就这样丢在关内。若继续这样下去,女真人迟早要给明军耗干净,他不忍父汗一生所建立的大金国就这样没了,他必须阻止这可怕事情的生。

    女真八旗实力最强劲的是两白旗,但旗主多尔衮,多铎年纪还小,说话还没有什么份量。皇太极现在手上有两黄旗,加上济尔哈朗的镶蓝旗,共有三旗的人马支持他。莽古尔泰素来与皇太极不合,这两年代善凭借自己的两红旗制衡着皇太极一家独大。但昨夜一战,把代善所构建的平衡给打破了。现如今两红旗只还剩下他的正红旗,他儿子岳托可以说是一个光杆贝勒!他现在倒是后悔当初皇太极整治阿敏的时候,自己作壁上观了。如果现在阿敏还是镶蓝旗主,就是一个极好的同盟,比莽古尔泰这个蛮汉不知好多少倍。不过这也只是想想,现在阿敏给皇太极调到镶黄旗作豪格的副手,还能有多大的作为。代善这边的已然实力大损,现在皇太极又激莽古尔泰出战,只怕莽古尔泰稍有点闪失,皇太极便要作,所以代善不得不替自己这个傻弟弟说话!

    皇太极倒不是真要莽古尔泰出战,听代善这么一说不由脸色一暗,他继而呵呵一笑道:“  嗯,本汗也跟大贝勒想的一样。我女真八旗宝贵,明人多多都不够换!既然明人要出来作战,他们出来便是,本汗也无心跟他们耗着。众贝勒听令:莽古尔泰率正蓝旗往南门,济尔哈朗率镶蓝旗往东门,你们都无需攻城,只要在那边扎营,若有敌人逸出便出兵追击就可以了。其余各贝勒随本汗退后五里,今天休息一日,明日再战!”

    “是!大汗!”

    看着众人离去的背影,皇太极心中重重一叹。原先他父汗努尔哈赤在的时候,对着明军作战那是无往不利。到了他手头上却来了个袁崇焕,虽屡次兴兵,但在他手底下愣是没有占到便宜。计划重重的奔袭给他破去,连辽东后方也给他派人骚扰不断。八旗子弟伤亡惨重是历年来之最,仿佛袁崇焕就是上天降下来专门对付他皇太极的克星!

    代善这几年总是劝着他暂时不要伐明,要修养生息经营辽东!连其他的小贝勒也支持这个论调,两年来都只是派兵前去收服北面的野人女真。可皇太极心里清楚,以辽东的底子,如果不以劫掠作为补充,极容易出现饥荒。而这些贝勒们各个花天酒地的,只顾着眼前。女真,难道女真人还要再到深山老林去过活吗?

    皇太极自少看到汉人的书籍,知道唐宗宋祖,也知道成吉思汗的文治武功。他心中把父汗努尔哈赤比作了成吉思汗,而以忽必烈自居。明朝皇帝昏庸无能,却占着大片的锦绣河山。他不仅要恢复前大金朝的国威,还要象忽必烈那样征服整个中原。

    但女真人太少,要想伐明就得联合蒙古,但一座广宁城几乎挡住了向漠南蒙古进兵的方向。他需要胜利来巩固他的汗位,他也需要胜利来扩宽金国的领土,他同时也需要胜利来获得财物充实国库。不管出于何种目的他都要攻破这广宁城。

    大贝勒已经对他不满,皇太极自然心里清楚。但现在他还不能翻脸,也没有翻脸的实力。现在女真八旗大不如前,要再搞个内讧,只怕不用袁崇焕动手,女真人就四分五裂了!但要实现他的理想,唯有绝对的权力才能使得他的意志能够完全得到执行,集权是必然的,他继承汗位后,一直都在做这件事情。

    昨晚的兵败让皇太极心疼了好一阵,不过总算也给他带来了一个意外的收获。镶红旗损失惨重后,代善的底气也没有那么足了。只要再解决掉莽古尔泰,八旗就是他皇太极的八旗!他准备把这一旗兵力给十一弟阿巴泰,阿巴泰自幼追随皇太极,对他忠心耿耿。阿巴泰又是太祖之子,一切都名正言顺。不过莽古尔泰作战勇敢深入人心,他要把正蓝旗夺过来还要动番脑筋。范文程虽有谋略,但这涉及到女真旗务,不好让汉人参与进来。皇太极要另寻计策,不由得一路苦思!

    女真人的撤退让明军没有找到对手,赵率教也不敢太过脱离广宁,这样的情况下只能率兵回城。然而女真人分兵两路,弃北面而转攻东南二门。此法明军无计可施,只能分兵抵御,这一日双方无战!

    十月二十三日的清晨,冲天的炮声将明军震醒,女真人开始新一轮的进攻。这一次女真人却不再试探,四十门红夷大炮连续打击东城门。袁崇焕修建广宁城的时候,从宁远调来了十尊红夷大炮,除了北门,其他各门都只有两尊。面对女真人四十门火炮轰炸,明军的回击显得苍白无力。

    突然广宁东门大开,数万明军蜂拥而出,后面拖着八十门火炮。明军意图明显,就是重复昨日的战略。如果他们缩在城内,就只能眼睁睁看女真人轰垮城门。

    女真人既然下决心攻城,自然不会给明军机会。明军离城后尚未布好阵,济尔哈朗跟豪格率着两旗人马左右夹攻而来,后方的炮兵也抽调出十门火炮直轰明军阵地。明军要通过圆阵才能抵挡女真骑兵的冲击,由于兵士密集,给火炮击中后往往死伤数百。而女真骑兵却是凭借骑兵的优势迅移动,使得明军的火力攻击收效不大;明军一旦给火炮击中后,阵与阵之间就露出缺口,女真骑兵乘机冲入,明军多被杀伤!总算赵率教布阵严谨,冲进去的骑兵有死无生,双方打得血肉横飞。

    城墙上的明军将领看得是咬牙切齿,但除了这样更没有办法。鏖战一个时辰后,袁崇焕见赵率教渐渐抵挡不住,便鸣金收兵。等明军退入城中时,已经伤亡过半。没了明军火炮的压制,女真人又开始大规模的轰炸城墙。

    虽然女真人的火炮命中率很低,但在四十门大炮的轰击下,东城门轰的一声给炸开了一个缺口。城墙上的数百士兵都给震了下来,摔得粉身碎骨!

    女真人‘嗬嗬’高呼,所有炮火都集中在缺口上,将缺口越炸越大,足有十来尺见宽。原来在炮阵后面的正红,正黄旗,蒙古骑兵都举刀嚯嚯,只要皇太极一声令下,便要攻城!

    皇太极站在高处,望着豁大的缺口,强压心中的狂喜,喝令道:“八旗听令,强攻东门,第一个攻入者赏千金,赐号巴图鲁!”

    如潮水般的八旗骑兵立刻蜂拥涌向东门缺口,赵率教守在城内,尽管刚才出战损失惨重,但仍率着残兵堵在缺口上。原来的东城门早给明军用石头填了,在外边进不去的女真人开始架起云梯登城。此时攻城的是皇太极的亲军,一心想要在其他旗面前立功,打得异常勇猛,巴图鲁的称号引得女真士兵毫不畏死的爬上城墙。祖大弼跟吴三桂两人在城头领着明军死死把虏兵杀下去。

    随着女真人骑兵不断的冲击东门缺口,赵率教的人马开始给冲散,明军被迫后撤。虏兵踏着地上的尸体涌进城后,还未来得及辨别方向,四周就响起了火枪的声音,密集的枪弹将这些前锋打成马蜂窝。明军事前做好了防御,在城内房屋,围墙上打孔然后以火枪歼敌。内城的明军更是用佛郎机,碗口铳,喷筒等短距离的火炮直轰缺口处。女真人哪想到这广宁城内有这许多弯弯曲曲的道路围墙,一次一次的进攻,又一次接一次的给打退!

    过了大半时辰,当女真人再一次从缺口退出来后,皇太极不由心中大恨!他原想着自己火炮弹药不足,节约剩下这一批留来进攻锦州。不想袁崇焕却在城内借着工事拼死抵抗,大量杀伤他女真兵士。

    “所有兵马退开,让炮兵营给本汗狠狠的炸,看那袁蛮子还能支撑多久!”

    很快,佟养性所率的所有红衣大炮再一次出怒吼,炮弹飞入广宁城内响起一阵阵的轰炸声。由于目标如此之大,大部分的炮弹都打进城内。稍让人意外的是明军并没有再次出战,任由女真人一味的炮轰。一个时辰后,女真人的炮弹告罄,广宁城犹如一座死城一般,城头上丝毫不见明军的身影。城外的女真骑兵再一次上马准备冲锋!

    随着女真人炮火的渐渐稀落,祖大寿揭开盖在头顶上的木板,落得满头满脸的灰尘。在他不远处,不少明军都从地坑里爬了出来,各个骂骂咧咧的。这也是,从来都是他们用火炮打鞑子,不想今天却给人困在城内用炮轰。

    祖大寿查看了四下情况,只见自己一干下属都还在,心里稳妥了一些。城外号角响彻天际,女真人即将又要攻城,祖大寿来不及清点便下令再次布防。

    虽然女真人的炮弹是盲打,但在这密集的城内给明军造成颇大的损伤。面对密密麻麻而来的虏兵,明军火力明显不足。很快两军再一次短兵相接,此番虏兵更是攻势迅猛,为的将领更是左冲右突,渐渐把明军逼到了内城。

    此时事态紧急,外边杀声阵阵,赵率教及祖大弼,吴三桂等人勉强在内城门外守着,祖大寿也顾不得那么多了,他带着几个亲兵径直入内城,他要说服袁督师先去锦州,这里让他祖大寿来顶着。

    他刚到城楼,还在督战的吴襄忙迎了过来。不待祖大寿说话,吴襄便急道:“大寿,你可来了,督师受了重伤,你看如何是好?”

    “什么!”祖大寿没想到袁督师会在这当头身受重伤,抬脚边走边道:“怎么你不来通知我一声?督师怎么受伤的?现在怎样?”

    “督师怕影响军心,没有让我通知你。督师巡视城墙的时候给炮弹激起的石块打中头部,现在已经让郎中在医治!”吴襄紧跟在后边。

    此时袁崇焕已经昏迷过去,脑袋上包扎的布襟上透着刺眼的血红,站在一旁的郎中也是摇头不已。

    祖大寿看过后劈头就问:“袁督师的伤势怎样?”他瞪着大眼,就盼郎中嘴里吐出‘无事’来。那郎中是军中最好的医官,他连连躬身道:“祖总兵,小人无能啊,袁督师伤在额角,现在只能靠天意了,七天内督师若是醒来那还有得救,不然便是……”

    那郎中的话虽未说完,但在场的人都明白是什么!祖大寿身负袁崇焕大恩,岂能白白等候!他要将督师送回后方,延请天下名医。况且现在广宁危在旦夕,能否撑过今日还是未知之数。祖大寿深吸了口气道:“妹夫,大哥拜托你件事!”

    吴襄乃是祖大寿的妹夫,但在军中祖大寿从不以此作为称呼,今日祖大寿这般开口,自然有了重大决定。

    “大哥有事就说!”

    “袁督师不能再呆在这,大哥想借你手下将士一用。你带着其他人护送督师到锦州,然后再回宁远,一定请人医好督师。这里就交给大哥!”

    此时明军各部都受损严重,只有吴襄的一万人马驻守在内城,没有什么伤亡。祖大寿想凭着这一万的生力军将女真人再阻击一阵,让其他人好安然回锦州。

    吴襄知道自己这个大舅的脾气,只怕是抱了必死之心。祖大寿他们这几日来连番血战,身上的战甲都划开了口子,此刻又慨然殿后做掩护,吴襄不由顿生豪气。他也是辽东将领,开战来他还尚未正面杀敌,他按了按佩剑道:“大哥,还是你护着督师走吧,这里是本将的防地,祖大人护着督师离去!”

    “这…”祖大寿顿了一顿,吴襄的话已然把两人拉回到军职中来,吴襄是副总兵,虽祖大寿高他一级,但也无权夺他兵力。

    “祖总兵就不要再迟疑了!何游击,你在城上指挥,其他人随本将出去接应其他兄弟。”

    “好,好兄弟!”祖大寿满眼含泪,“咱们在锦州会合,保重!”

    “保重!”

    吴襄领着人马杀出城去,由于明军是生力军,硬生生的把女真人逼退,在内城脚下再一次生激战!祖大寿的亲兵已经将袁崇焕小心的抬上担架,前去探路的是关宁铁骑,赵率教跟祖大弼的人马作为后队护着担架。吴三桂原本要跟父亲共同殿后,吴襄不愿儿子跟自己涉险,强命他随队出!

    明军大开南城门后,未见有虏兵的踪影,一行人迅朝锦州出,留下一个仍在厮杀的广宁城!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