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7章 勢在必得
相比起財力、策略這些缺乏足夠情報來推導結論的方面,軍事角度的判斷就顯得比較有根據了。東印度公司與馬打藍國的紙面軍事實力並不是什麼秘密,顏楚傑的分析也是基於海漢所掌握的軍事情報,他所得出的結論的確要比白克思和施耐德爭論的情況更加實際一些。
荷蘭與馬打藍在上一次交手的時候,最終就是依靠海上武裝的優勢兵力擊敗了馬打藍人,而荷蘭人只要能夠保持並放大這個領域的優勢,確保自己能在海上交戰中打敗對手,切斷對手攻擊巴達維亞城的海上通道,那的確不用太擔心對手從海漢這裡購置了多少陸軍武器。
這幾百萬的武器裝備或許的確能讓馬打藍軍的戰鬥力提升一大截,但如果沒有強大的海上武裝作為保證,馬打藍軍也很難直接威脅到巴達維亞城,而關於這一點,荷蘭人的認識顯然要更為清楚深刻。因此顏楚傑認為蘇克易的策略非常明確,就是要在預算資金有限的狀況下集中火力爭奪最重要的項目,而馬打藍一方更類似於暴發戶的操作,對於這次軍備競購的認識不足,只是簡單地想要將所有項目拿下。
在顏楚傑看來,蘇克易的選擇更加貼合東印度公司的實際狀況,在操作層面上顯然是要比對手更為高明一些。但顏楚傑也不得不承認,馬打藍國的財力完美地彌補了他們在操作方面的稚嫩,這種以力破巧的手段是真的難以抵抗。
“你們都錯了。”陶東來輕輕搖頭道:“要判斷最後這個項目誰能勝出,其實不是看預算多少、競購策略、軍事用途這些信息,這些情報頂多能推導出誰的勝出幾率大一點,但未必就是最後的結果。”
“不看這些,那是看什麼?”顏楚傑愕然反問道。
“當然是看我們需要誰勝出。”陶東來的答案既出乎意料,卻似乎又在情理之中。
不管是當初的武器禁售協議,還是今時今日向這兩國重新開放軍售,其根源都在於海漢自身的利益。當初對這兩國禁售武器,是執委會不希望在巴達維亞戰役之後奄奄一息的東印度公司太快消亡,導致爪哇島西部的巽他海峽附近出現權力真空,被其他國家趁虛而入。而如今重新開放,是因為海漢覺得這兩國已經蓄力蓄得差不多了,是時候再撩撥他們進行新一輪的爭鬥來削弱其實力了。至於陶東來先前口口聲聲所強調的“和平”,那其實就真的只是說說而已。
當然了,能夠借助這個機會再把那些生產成本已經降到最低程度的舊式武器再賣出一波高價,執委會肯定也是樂見其成的。雖然還有最後一項競價沒有完成,但僅從已經結束的五項來看,海漢兵工及造船廠能夠從中獲得的毛利應該接近三百萬了,這個數目已經比今年到目前為止海漢所有對外軍售項目的利潤總和還高了,堪稱是一次絕佳的操作了。
站在海漢的立場上,其實並不希望這兩方太快分出高下,維持他們之間的戰略平衡才是對海漢最為有利的局面。特別是在出售武器裝備之後,這兩國今後在軍事方面逐漸都會對海漢產生一定的依賴,而海漢也可以利用軍火貿易,向他們提出某些政治方面的要求。比如在過去泗水港的海漢商棧基礎上,進一步要求馬打藍國給予海漢在指定地點自行修建港口的權力,以達成海漢將航路擴展到南海的目標。
但如果最終的結果一邊倒,那馬打藍國在消滅東印度公司之後,在爪哇一線的海域就基本沒有競爭對手了,對於海漢的依賴程度肯定將會大副降低,而那並不是海漢希望見到的狀況。所以如果要說對海漢最為有利的結果,那自然是讓荷蘭人拿下戰船訂單,以此來保證雙方的實力平衡。
“可要是荷蘭人的預算不夠,搶不過馬打藍人怎麼辦?”白克思問道。
“借錢給他們啊!”陶東來指了指施耐德道:“財神爺就坐在這兒,荷蘭人想要多少就借多少給他們!”
由於海漢所提供的貸款是專款專用,這錢根本不會在荷蘭人手中逗留,純粹只是左手給右手走個手續而已,所以也無需擔心這錢借出去之後出什麼岔子。不管這兩國要從海漢手中借多少,對海漢而言都毫無壓力,無非是到期了催一催還款而已。而海漢要在借款條件上放鬆或是收緊一些,那也不過就是執委會一句話的事情。
陶東來繼續說道:“剛才這個項目的出價,你們也都看到了,蘇克易一上來就出了個一百五十萬拉高報價,打得羅洪前兩輪都沒摸著門邊,到第三輪才堪堪出了個一百七十萬。羅洪對這個項目是勢在必得,但在對手還有兩輪出價機會的時候,只出到一百七十萬。你們想想先前幾個項目他的出價規律,幾乎都不會給對手留下反擊的空間,偏偏這個項目冒了這麼大的風險,這說明什麼?我認為這說明了已經到了他掌握的預算上限!”
眾人聽了陶東來的分析,都是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如果陶東來所分析的屬實,那就不難推算出馬打藍人的預算上限了。
陶東來接著道:“蘇克易第一輪就拉高到一百五十萬,但被馬打藍反超之後,後面兩輪出價就明顯是放棄的態度了,這說明他的第一輪出價並不是衝動,而是有預謀的手段。如果我沒猜錯,他也是在試探馬打藍人的預算上限,就等著看三輪結束之後公佈的對方報價。一百七十萬這麼一個不上不下的數目,蘇克易怕是已經看穿了馬打藍人的底牌了。”
“但他就算知道馬打藍人已經把預算花完了,也沒法推測對方準備向我們借多少,兩百萬三百萬都是有可能的,最後一輪他也是還是沒必勝的把握吧?”施耐德依然還是不看好蘇克易。
“他是沒有把握,但我剛才說了,最終誰能勝出,是看我們需要誰贏。”陶東來將話題拉回到自己先前的觀點上:“貸款這件事我們會幫他,你去跟蘇克易打聲招呼,他是聰明人,自然知道該怎麼贏。”
陶東來的意見,其實已經無關於接下來雙方的出價多少,就是擺明了要黑幕給荷蘭人。至於說這樣做會不會讓造船技術流失出去,海漢這邊其實倒並不是太擔心。荷蘭人買到海漢戰船之後肯定會拿一兩艘拆了來研究結構設計方面的先進之處,就算日後能夠進行仿製,在建造成本和工期時間上也遠遠無法跟海漢相對成熟的造船工業抗衡。更何況船上最關鍵的武器和動力系統,海漢海軍所列裝的才是性能最強大的型號,並且天底下只有三亞的田獨工業區才能生產出來,這是無論如何也偷不走的技術。
“好吧,那我去跟蘇克易說一聲。”施耐德站起身來離開了會議室。
片刻之後,在另一間休息室中,施耐德單獨與蘇克易展開了談話。
“時間有限,我就開門見山的說了,搶最後這一項,你的預算夠嗎?”施耐德提問道。
蘇克易略微猶豫了一下,還是搖搖頭道:“不夠,大概需要向你們借錢。”
“那你需要借多少才能保證勝出?”施耐德繼續問道。
蘇克易從這個提問中似乎品出了特殊的意味,抬頭望向施耐德道:“閣下的意思是?”
“我想馬打藍人的預算已經見底了,如果你大著膽子向我們多借一點錢,應該就能贏下最後一局。”施耐德道明了來意:“你不會放棄這一項的,對吧?”
蘇克易這次考慮的時間更長了,良久才回答道:“就算都要找你們借錢,但馬打藍人會最後這個項目扔多少錢,依然還是未知數。我不會放棄,但我也沒法保證能夠勝出。”
“這就是我來找你的原因。你的預算可能不夠,但你的運氣真的很好……我們希望東印度公司能拿下最後一個項目,所以在貸款這件事情上,我們打算給你一些特別優惠。”一旦進入到商務談判的節奏中,施耐德就如魚得水,可以牽著對方的鼻子走了。
果然蘇克易聽到施耐德的表態,呼吸立刻變得沉重了不少:“你不會在騙我吧?”
“我現在是代表海漢執委會跟你談這件事。”施耐德以居高臨下的語氣對蘇克易道:“只要你想贏,我們就能讓你贏。”
蘇克易本身也是聰明人,立刻便領會了海漢的意圖,臉上露出一絲苦笑道:“這不是為了扶持我們,只是你們不想讓馬打藍人在南邊贏得太輕鬆。你們安排這次的競價,從一開始就是為了這個結果吧?如果我跟羅洪對換位置,那最後你們會扶持的對象大概就是羅洪了……想不到我也變成了你們的道具!”
施耐德沒有理會他的感慨,只是繼續語氣平靜地說道:“你是聰明人,該怎麼做對東印度公司,對你的老闆最為有利,這應該不需要我來教。”
在進行了短暫的休整之後,三方與會人員都重新回到了會議室中,準備最後一項的競價。就在剛才的休息時間內,東印度公司和馬打藍國都按照流程向海漢銀行申請了貸款,並且在第一時間就得到了施耐德的批准。所以在這一輪競價開始之前,這兩方都已經先欠下了海漢一大筆錢。不過他們所簽署貸款合同的具體內容,卻是有著天壤之別。
羅洪跟海漢銀行簽的貸款合同就是正常內容,並無特別之處。但蘇克易的那份合同就有些不同尋常了,不管他在最後出價中有多大的比例需要通過貸款來結算,最終都只按實際數目的一半來執行還款。也就是說如果他最後出價需要向海漢借貸一百萬,那麼交易達成之後實際還款五十萬就行。這個優惠力度就擺明了是要扶持東印度公司拿下最後一局,蘇克易有了這個合同當底氣,自然就更容易操作了。
“這是最後一項競價了,希望不管是哪一方最終勝出,可以讓這些武器裝備給南海帶去和平,而不是無休無止的戰爭。”陶東來演戲演全本,蘇克易和羅洪根本就想像不出安排這個局的人便是面前這位隨時都把“和平”掛在嘴邊的海漢高官。
“那麼雙方代表可以進行第一輪的出價了。”白克思宣佈了這場遊戲最後一個環節的開始。
蘇克易延續了此前取得了極佳效果的出價策略,在第一輪便直接報出了自己的上限出價,並且毫無懸念地壓過了對手的報價。
事實上羅洪在第一輪報出價格並不低,這批戰船的底價就已經高達百萬,而他又在底價的基礎上加價了八十萬,總價甚至已經超過了上一項高達一百七十萬的成交價,為的便是防止對手在第一輪喊出一個高價讓自己陷於被動。然而他的策略卻是徒勞的,白克思看過雙方報價數目之後便宣佈東印度公司在第一輪報價中勝出。
看著對手勝券在握的模樣,羅洪咬咬牙在第二輪報價再次加價八十萬,總價已經超過了二百六十萬。他在剛才的休息時間向海漢銀行申請了三百萬元的貸款額度,認為這超過底價兩倍的預算無論如何都夠了,然而殘酷的現實再次給了他重重一擊,他的第二輪出價依然沒能超過對手。
“馬打藍代表,接下來是你的最後一次出價機會。”
事到如今,羅洪除了將自己申請到的貸款全部押上,也沒有別的辦法可想了。但看到對手依然是一副波瀾不驚的表情,羅洪心裡已經有了不好的預感。荷蘭人的出價牌就反掛在會議室前方的牆上,等宣佈結果的時候會將價高的一方最後出價當眾翻開展示。羅洪見白克思等人看過自己的出價之後竟然根本沒有把出價牌掛上牆的意思,心裡頓時就涼了。
白克思拿起木槌敲了敲桌面,然後宣佈了結果:“本項競價的海軍戰船訂單,最終由東印度公司獲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