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元明] 1627崛起南海 作者:零點浪漫(連載中)

 
Babcorn 2016-11-29 06:34:40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914 620684
Babcorn 發表於 2019-7-7 00:08
第1897章 旅程終點

    李溰的興奮並沒有持續太久,便收到報告說還有一天的航程才能抵達三亞勝利港,當下頓時有點洩氣。這一趟出來走走停停,在路上已經耗了一個多月的時間,上岸一兩天之後都還會感覺腳底下搖搖晃晃站不穩。李溰有生以來還是第一次在海上待這麼久,他現在是真的很想插上翅膀直接飛到三亞,以省去這海上顛簸之苦。

    但講道理海漢為他安排的專用客船在舒適性方面已經算是相當不錯了,船上艙室的居住條件要遠勝這個時代的普通海船,而且後勤保障方面也十分完善,李溰在途中的吃住用幾乎都與在陸地上無異。如果是使用朝鮮自家的帆船遠赴三亞,那這行程恐怕還得再放慢一半的速度,而李溰的疲勞程度也會遠勝當下。

    既然不會馬上抵達終點,李溰決定抓緊時間再好好休息一下。按照海漢的安排,朝鮮使團抵達三亞會有一個比較隆重的歡迎儀式,屆時肯定少不了要打起精神好好與海漢高官們應酬,必須得保持一個比較好的身體狀態才行。

    船隊抵達蜈支洲島附近的時候,在這裡會合了海漢官方派來執行護航任務的兩艘探險級戰船。當然了,海南島周邊海域其實治安環境已經非常不錯,而且李溰所在的船隊中也有兩艘從香港一路跟過來的海軍護航戰船,安全方面肯定不存在問題,三亞這邊派出戰船更多的是作出一種重視的姿態,為遠道而來的朝鮮世子把排場做足。

    實際上與護航戰船會合的位置,就已經屬於三亞周邊海域了,不過船隊還需繞過亞龍灣,才能看到進入勝利港的航道,所以直線距離雖近,但從海上兜一大圈還真是要花一些時間。

    李溰在船上安安心心地睡了一覺起來,沐浴更衣換上禮服,手下便來報告,前方已經可以看到勝利港外榆林角的燈塔了。

    李溰點點頭,照著面前的鏡子又正了一下自己的衣冠,然後在手下人的簇擁之下走上甲板,為即將到來的重要會面提前做好準備。

    船隊正前方已經可以清晰地看到向南延伸到大海中的榆林半島,半島最高處的白色燈塔雖然還沒到點燃燈火的時候,但在夕陽的照射下也是十分顯眼。往來於此的海船隻要從遠處看到榆林燈塔,便知道三亞近在咫尺了。而這個距離上已經能看到附近海面來來去去的船隻相當多了,李溰根據自己一路上的見聞,不難判斷出這正是貿易港應有的景象。

    “我聽說此地是勝利、三亞兩個港口,前方是勝利港,那三亞港又在何處?”李溰好奇地問道。

    旁邊的海漢外交人員立刻解釋道:“回稟世子,請看左舷方向,遠處便是鹿回頭半島,三亞港的入港航道便在鹿回頭半島的西北方向,不過從這裡是看不到的。等世子以後有空了,隨時都可以從勝利港乘坐交通工具前往三亞港參觀。”

    鹿回頭半島距離船隊所在的位置至少還有十里左右,所以從左舷望出去也只能看到不算特別清晰的地形輪廓。不過李溰問這問題其實另有用意,他早前在大同江基地參觀的時候,曾聽說過海漢都城外的軍事基地位於三亞港出口處的鹿回頭半島上,所以才多了個心眼問了一句。

    但實際上鹿回頭半島上的軍事基地僅僅只是陸軍基地,海軍基地卻是坐落於勝利港東側,兩個基地的中間還隔了一整個海灣和橫亙其中的榆林半島。

    李溰所在的船隊因為有兩艘探險級戰船在前方領航開道,附近的民船都紛紛主動靠邊讓出航道。

    當經由狹窄的入港航道駛入勝利港港灣之後,李溰頓時有了一種視野豁然開朗的感覺,同時也立刻注意到了遍佈整個港灣的碼頭和密密麻麻的帆船。

    若論港灣面積大小,這裡未必比得過舟山定海港和台灣高雄港,但港口和碼頭的修建規模卻是遠勝前者。碼頭上有許多高達幾層樓的大型鐵臂吊架和裝卸散裝貨物的傳送帶,可想而知此地的貨物吞吐規模有多大。而北邊遠處港口停靠著一些沒有桅杆和風帆的大船,李溰認為那或許就是傳說中能浮在水上的的海漢大鐵船了。

    為了接待李溰一行人,勝利港裡已經專門清理出了一處碼頭,外交部門提前就組織了一批民眾在碼頭充當迎接貴賓的背景。而隨著船隊緩緩靠港,執委會的高官也乘坐馬車踩著點到了碼頭。

    關於這次抵達三亞的迎接儀式,兩國的外交部門已經提前做過溝通,朝鮮駐三亞大使李希還專門修書一封提前送到香港,讓李溰對此有所瞭解,以免到現場出現應對失據的狀況。所以今天會有哪些頭面人物到港口迎接自己的到來,李溰心裡還是大致有數的。

    船靠岸之後,便有海漢外交官員先上了船,與李溰確認等下會接受海漢高官接見的人員名單。這次作為留學人員來到三亞的朝鮮人都在接見之列,而至於李溰的隨行人員不在此列,除了外交人員和貼身侍衛,其他隨從只能待儀式結束後再登陸上岸了。

    李溰對於這樣的安排並無異議,按照海漢人的說法,這是“國際通行的方式”,其他國家重要人物來訪也是照此流程辦理。

    其實在造訪過途中的多處海漢殖民港之後,李溰對於這類場面活動的內容已經基本了然於胸,就算沒有海漢外交官來打招呼,李溰也可以做到從容應對了。

    從搭建好的舷梯下船之後,李溰便看到了他一直以來都很想見的這些人。陶東來、顏楚傑、寧崎、白克思、顧凱……目前在三亞的執委會高官幾乎悉數到齊,可謂是給足了朝鮮人面子。

    朝鮮大使李希居中引見,讓李溰與這些海漢高官一一見禮。李溰知道海漢沒有皇帝國王這樣的特殊存在,但面前這群人便是真正執掌這個國家的特權階級了,當下也不敢怠慢,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應對。

    陶東來道:“有句俗話說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世子這次從朝鮮國遠道而來,想必一路上也有很多見聞收穫。希望接下來世子在三亞期間能夠瞭解到更多對貴國發展有益的東西,同時加強我們兩國的合作互信,讓兩國關係更加穩定可靠。”

    李溰連忙對海漢安排此次留學表示了感謝,並順著陶東來的話頭也說了些漂亮的場面話。這一路上已經與好幾位海漢高官有過類似的對話,這樣的外交辭令倒是不會難倒他。

    港口的歡迎儀式其實內容還是比較簡單,雙方見禮之後,便乘坐馬車沿港口景觀大道前往勝利堡。因為今天一眾海漢高官集體出行,所以景觀大道也實施了相應的交通管制,專門留出了道路中間供車隊快速通行。

    這種裝有玻璃窗和軟椅的四輪馬車,李溰已經不是第一次乘坐了,早在舟山的時候就曾與石迪文同乘過這種高級馬車。但車窗外的一切,卻是與李溰在沿途幾處海漢殖民港所見的景像有所不同了。

    李溰注意到這裡的港口明顯要比自己先前去過的幾個地方更為繁忙,他能透過車窗看到遠處的碼頭正在通過傳送帶源源不斷地從一艘船體碩大的貨船上卸載煤炭,這種奇特而高效的機械,他在此之前從未見過,但從其運轉的速度來推斷,其工作效率只怕是輕鬆超過上百民工了。

    而當馬車駛離港口,進入景觀大道之後,李溰終於看到了這座沒有城牆的城市究竟是何等的繁華。此時天色已近黃昏,街頭的沼氣路燈開始紛紛被點亮,這種堪稱奢華的配置在當初雖然花費不小,但建成後的使用效果和對城市景觀的提升的確對得起高昂的造價。

    李溰並不知道景觀大道上兩百多盞沼氣路燈每天的點亮和熄滅都需要有專人進行手動操作,但他看到道路兩邊這整齊亮起的照明燈之後,腦子裡瞬間便冒出了“燈火通明”這個詞。

    不過由於沼氣管道鋪設和統一管理供氣的問題,三亞城區的沼氣燈目前也僅限於景觀大道和勝利堡等少數地方才有配備,普通平民還暫時無法在自家享受到這種先進的科技。當然也有少數不差錢的有錢人,花費重金僱請海漢工程人員在自家修建沼氣池並安裝相應的照明設備,享受這種超時代的科技成果。

    但即便沒有這些沼氣路燈,三亞城區也同樣擔得起燈火通明這樣的評價,景觀大道兩側是整個城區最為熱鬧的地方,而這個時候正是華燈初上之時,幾乎所有還在營業的店面都會在門口掛出燈籠招牌,繼續招攬客人。特別是做餐飲娛樂的店面,一家家都設法將店裡的照明亮度提高,以吸引路人的駐足。

    李溰記得之前造訪過的幾處海漢殖民港,入夜之後可沒有這麼熱鬧的場面。舟山定海港據說夜間倒是有不少好玩的地方,不過他自恃身份,自然不可能在晚上偷偷跑去那些亂七八糟的地方。而看三亞這裡的開放程度,很顯然更具商業氣息,也難怪會被稱作南海第一貿易港了。

    李溰想起之前曾聽某些水手說三亞是銷金窟,從眼下所見到的景象來看,倒真是有這樣的味道,起碼李溰自己就很想下車去轉轉,看看這裡到底有些什麼可以花錢買到的快樂。

    李溰的眼神又回到馬車旁邊騎著高頭大馬的武裝護衛人員,雖然這些衛兵並未身著亮閃閃的盔甲,而是一襲修身的黑色棉質軍服,但從其配備的馬刀和手槍來看,應該也不只是裝點門面而已,而是真正具備戰鬥力的內衛部隊。而且李溰很是羨慕這些護衛所騎的馬匹,至少要比本國的馬匹高出兩尺左右,也不知道海漢是從何處弄來了這樣的戰馬。

    正好李希也與他同乘一輛馬車,李溰便開口問道:“像這樣的戰馬,海漢國可有向外出售?”

    李希應道:“世子,其實我初到三亞的時候也曾驚豔於這種高頭大馬,動過與你類似的心思,不過後來做了瞭解,才知道這類戰馬來自西域,在海漢軍中其實也為數不多,海漢騎兵部隊所用的戰馬,也多是北方品種的蒙古馬。說白了海漢人也只是將世子所見的這種戰馬用於特殊機構,比如當下所見這些護衛,便是專門負責為海漢高官出行提供安全保障的騎兵內衛連。只要肯花錢,槍炮戰船都能買到,戰馬當然也一樣,但價格就不是那麼友好了。”

    李希的解釋明確易懂,李溰聽完之後也沒有再追問詳細的價格,既然李希都說不太友好,那想必也是超出了他們所能承受的正常範圍。李溰手頭可沒多少閒錢,這種可有可無的非必要支出自然是不花為妙。

    李溰主動轉移開話題道:“這條路如此寬闊平整,想來便是三亞城中的交通要道了?”

    李希點點頭道:“世子所料不差,這條路被海漢人稱為景觀大道,附近數里城區全是各種商舖,總數不下千家,是整個三亞最為繁華的一片城區。景觀大道北端有廣場名曰勝利,稍後在廣場還會有一個歡迎儀式。海漢高官執政的勝利堡,便也就在勝利廣場旁邊。不過要說城中的交通要道,其實還不止這一條,西邊還有一條鐵路,通行一種名為火車的交通工具,在本地勞作的海漢人也有不少人會乘坐火車出行。”

    “火車……這個倒是已經在別處聽說過了,就是想像不出那東西究竟是什麼樣子,才能拉動萬斤巨物!”李溰對火車的印象暫時都是來自於別人語焉不詳的講述,而他自己又很難憑空腦補出火車的外形。

    李希笑道:“這個倒是不急,海漢人回頭肯定會安排世子去乘坐火車,這可是他們的引以為傲的東西,到時候世子便知道這火車的模樣了。”
Babcorn 發表於 2019-7-7 00:10
第1898章 隆重迎接

    作為本地規模最大的基建項目之一,貫穿整個三亞城區的火車線路一向是被執委會視作了海漢工業化建設的重要成果。雖然這條鐵路的全長還遠不及昌化港到石碌鐵礦的那條貨運線路,但前者因為座落在人口稠密的三亞地區,乘坐人數卻是遠遠超過了後者。往返於田獨工業區、港區和城區之間的民眾,有相當一部分都是乘坐火車來完成通勤,因此這條火車線路的知名度和日常使用率也要高得多。

    而訪問三亞的外國重要人物,也幾乎都會被安排參觀這個來自工業時代的超前基建項目。迄今為止無人能在第一次見到這種工業奇蹟的時候還保持完全的鎮定,而執委會對此帶給參觀者的衝擊效果也非常滿意。畢竟即便是在純粹的外行人眼中,這樣超乎想像的大工程也絕對可以算是國力的象徵了。

    李希來三亞之後自然也少不了被安排了這個行程,對於海漢人能建造出火車這種鋼鐵巨獸,李希是非常佩服的,他一度也很想弄明白這玩意兒的運營原理,還跑去圖書館看過不少資料,但最終還是因為其中涉及的理論知識太過艱深晦澀,他不得不放棄了成為朝鮮國第一個火車專家的打算。

    李溰對火車的好奇,彷彿就是李希自己初到三亞的樣子,他甚至能想像出日後李溰看到火車本體時的驚訝反應。不過等在三亞待的時間長一點,見識過各種不可思議的東西之後,就會知道類似火車這樣的東西也只是海漢人的正常操作。

    在官方對景觀大道實施了專門的交通管制之後,車隊從港區到勝利廣場的行程暢通無阻,很快便到達了目的地。而這裡也與港區一樣,已經由軍方接管,四面八方都有軍人值守,暫時禁止民眾入內。

    當然了,這種清場措施只是禁止民眾入內,但並不阻止民眾在勝利廣場四周圍觀看熱鬧。消息靈通人士早就打聽到今天官方封鎖部分港口,對景觀大道和勝利廣場實施軍事管制,原因便是朝鮮國的世子到訪。

    “世子?那不就是王爺家的兒子嗎?怎麼王爺的兒子也這麼大的排場!”

    “朝鮮國只能稱王,不能稱帝,所以世子就是國王的兒子,王位繼承人,明白吧?”

    “未來的朝鮮國王啊……那就難怪了……”

    “未來國王也沒什麼稀奇的啊,經常來三亞那位安南國小王爺,聽說不也是王位繼承人嗎?”

    “那位小爺來得太頻繁了,可沒法三天兩頭給他弄這麼大的歡迎儀式!”

    關於今天這位貴賓的來歷,圍觀群眾早就開始了討論。如今的海漢已經是南海地區最繁華的城市之一,又是海漢國這個後起之秀的都城,每年來訪的外國政要人物還真是不少。常年居住在三亞的民眾自然見多識廣,對於這些外國大人物的來訪已是習以為常,甚至還能拿這種話題談笑風生。

    關於朝鮮國的存在,三亞的民眾可一點都不陌生了。從去年朝鮮大使抵達三亞之後修建使館開始,這個遠在幾千里之外的國家便開始進入到三亞民眾的視野當中。而之後海漢答應了朝鮮國的求助,出兵援助其抵禦清軍入侵,戰事更是牽動了海漢全國上下的關注。

    海漢出兵期間,包括官方在內的各家報館都設法對這場戰事做了持續報導,讓大量民眾一直保持著對朝鮮戰場的關注。雖說朝鮮在其中是扮演了一個被聯軍保護的弱者角色,但在輿論的有意引導之下,民眾大多將朝鮮視作了如同安南國一樣的“自己人”。

    既然是自己人,那麼出兵庇護朝鮮自然也是海漢作為帶頭大哥的責任,何況敵人正是海漢在遼東地區的老對手,如今換了個身份的清軍。報紙上說了,幫朝鮮打清軍就是幫海漢自己消滅該地區的對手;軍方將領表態,與清軍勢不兩立;執委會發佈多項命令,調動各種資源保障遠征軍的作戰所需。可以說不僅僅只是三亞,海漢國的大部分地區都因為這場戰爭而被調動起來。

    在今年夏天,海漢國民的日常話題中基本都少不了朝鮮這個遙遠的國家,官方每半月通過報紙發佈一次的朝鮮戰報和犧牲人員訃告,都會牽動廣大民眾的情感。雖說海漢軍直接參與的戰事幾乎都是捷報,但期間不可避免還是會有死傷,好在戰事持續時間不長,從開始到結束也就四個月出頭,海漢軍的傷亡尚在可以接受的程度。

    而戰事結束之後不久,就傳出了朝鮮國將會選派精英到海漢國留學的消息,這對海漢民眾而言倒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新聞,畢竟接受外國留學人員已經是海漢的一項傳統。三亞有一種說法,本地的外國人就分為四類——官員、商人、水手和留學生,由此可見三亞的外國留學人員之多。

    不過就外來留學人員而言,倒是的確極少會得到這麼高檔次的隆重接待。別說執委會的高官集體出動,就算是交通管制這樣的措施也極少會在接待留學人員時動用。當然了,這次的朝鮮留學團隊的確比較特殊,是因為世子李溰也在其中,而海漢高層動用一系列高規格的接待措施,自然也是想對這位朝鮮王位繼承人多施加一些影響,讓今後朝鮮能朝著有利於海漢的方向去發展。

    這當然並不是一件容易辦到的事情,即便強如海漢,如果想用軟手段去影響另一國的立場乃至是發展方向,也絕非一朝一夕之功。

    不過海漢有一點很幸運,那就是在朝鮮之前已經有了類似的成功案例,而且不止一個。當初海漢出兵幫助安南清都王鄭梉對付南方阮氏,扶持福建許心素對抗海盜團夥十八芝,其實都與此次為朝鮮助戰的性質有異曲同工之妙。而安南與福建兩處地方正是在戰爭過程中建立了對海漢的依賴和信任,在戰後為海漢提供了大量的生產資源、勞動力,以及工業品的銷售市場,並且在政治立場上堅定地站在海漢一邊。

    與這兩方的合作讓海漢在這個領域得到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在與朝鮮打交道的過程中,便有了廣闊的用武之地。

    用高規格的待遇來抬高對方的身份,執委會認為這是爭取到朝鮮世子好感的一個簡單而有效的辦法。雖然這麼做需要讓有關部門提前作出諸多安排,但對於執委會來說這就是幾道命令的事,只要能達成預想的效果,那麼有一些花銷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海漢方面在勝利廣場為李溰的到來安排了一個小小的閱兵式,規模自然無法與每年國慶期間的大閱兵相提並論,但按照海漢的外交標準,這基本就是接待外國國家元首的禮節了。雖然李溰在此之前就已經得到了相關的通知,但事到臨頭看到廣場一側站得整整齊齊的海漢陸海兩軍,心裡還是不免有些激動——這是他第一次代表朝鮮出訪外國,能得到這樣的接待的確遠超他的預料,看來海漢官方一直宣稱的將朝鮮視為兄弟之邦的說法也並非虛言。

    “世子,請吧!”

    陶東來的邀請讓李溰從興奮狀態中回過神來,勉強在臉上擠出一個笑容作為回應,然後與陶東來一同邁步前行,檢閱廣場上的海漢部隊。

    受閱部隊的士兵們雙手擎槍,槍口斜著向上置於胸前,下巴高高揚起,眼神都是死死盯住自己的前方,雖然只是檢閱但卻隱隱透出金戈鐵馬的氣息。每個小的矩陣都是以排為單位列隊,從廣場南端一直排到北端的勝利堡大門口,雖然受閱兵力不算太多,但帶來的視覺衝擊力卻絲毫不亞於千軍萬馬。

    李溰能感受到這些士兵們身上所散發出來的肅殺之氣,顯然這些人馬並非只是用來裝點門面的儀仗部隊,而是真正上過戰場的職業軍人。

    果然陶東來在行進中主動向他介紹道:“世子所看到的都是參加了今年年初馬尼拉戰役的主力作戰部隊,近期才輪換調回本土駐紮。”

    李溰注意到這些軍人似乎並不全是漢人,其中有一些人的相貌外形與漢人有著較為明顯的差別,這大概便是海漢人口由多國移民構成的體現之一吧。不過之前他在大同江基地參觀的時候,似乎就較少在當地駐軍中發現類似的狀況。

    李溰有所不知的是,他在大同江基地所見到的海漢軍是以錢天敦的特戰團和海軍的陸戰隊為主,而這兩支海漢軍中精銳,近年來都是優先招收漢人士兵。特戰團早期成立的時候雖然招募了大量安南裔和海南島黎苗兩族的青壯年,但後來因為常年在大明沿海地區活動,經過數次擴軍之後,也只有高級軍官中還保持著一定的安南裔比例,普通士兵的人種結構早就已經被有意識地逐步改換為漢裔為主了。

    而海漢因為常年從外國大量徵召移民,並且一直執行著通過入伍獲得國籍的優待措施,所以普通部隊中的非漢裔軍人比例依然非常可觀。像駐紮在星島的南海獨立營中,就不乏有大量來自非洲、中東、印度半島和南亞的士兵。

    當然能夠有資格在勝利廣場得到執委會高官檢閱的部隊,也都已經由軍方對人員進行過篩選,確保這些士兵都是入伍時間超過兩年,並且身世清白,不存在什麼隱患的可靠人員。

    而李溰隨陶東來檢閱部隊的同時,在廣場四周圍觀的數千民眾也都在觀察這位盛裝出席的朝鮮世子。

    相較於那位經常出現在勝利港城區,動不動就會在某間酒樓包下一整層來宴客的安南小王爺鄭柞,這位朝鮮小王爺看上去要拘謹得多,亦步亦趨跟在陶東來身邊的樣子,倒是很像學生或者貼身秘書。不過遠來是客,三亞民眾對於到訪的朝鮮世子還是表現出了極高的熱情,用鼓掌和歡呼來表達自己的情感。

    民眾的反應讓李溰更是興奮了,稍稍又將胸膛挺起了幾分,好讓自己在身材健碩的陶東來身邊看起來不會太卑微。他剛才便已經注意到海漢執委會的這幫高官普遍身材高大,就連幾名文官看著也都挺結實,比自己高了約莫有半頭。好在李溰頭上還戴著紗帽,視覺上倒是保證了身高不吃虧。

    簡單的閱兵儀式結束之後,陶東來便邀請李溰進入勝利堡,享用專門為他準備的接風晚宴。

    根據李希的介紹,李溰大致明白勝利堡在三亞便如同景福宮在漢城一樣,是海漢高官們日常起居和處理公務的地方。這地方雖然面積不大,但對外界卻仍是十分神秘,李希進過數次勝利堡,但也只能去到有限的幾處地方而已。

    勝利堡從外面看就是一座小型要塞,有寬達丈餘的護城壕溝,有錯落有致的城牆,火力強大的城防工事,而進入其中則會發現裡面的規劃更像是一個綜合衙門,許多政務都會在這裡分送至各個機構進行處理。不過堡中到處都有值守的士兵,有許多地方別說是外國人,就算是海漢本國的歸化籍官員都不見得有資格能進去。

    三亞絕大部分地方都會對外國貴賓開放參觀,但這其中並不包括勝利堡在內,李溰也不會例外。陶東來領著他徑直就去到了勝利堡中的宴會廳,這邊早已經準備停當,就等正主的到來了。

    今天這個接風宴會的出席人員基本都是以海漢各個官方機構的公職人員為主,特別是朝鮮留學人員的對口接待單位,都各自派出了要員出席,以便能在第一時間與朝鮮留學人員做好溝通。

    比如軍方便是由國防部長顏楚傑親自出席,而專司軍事培訓的古衛也被特地叫過來,以便在需要時能向朝鮮人說明相關的培訓內容。當然了,有關於朝鮮這批軍官學員的情況,他們也早就收到了錢王二人從前方發回的情報,對此已經有所瞭解。
Babcorn 發表於 2019-7-7 00:11
第1899章 軍官學員

    為外軍人員提供軍事培訓和進修,一向是海漢對外軍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每年到三亞留學的外軍人員一直都保持在百人以上,而這還僅僅只是各國精心挑選出來送到海漢進修的高級軍官,並不包括海漢外派的軍事顧問在當地大批訓練的作戰人員。

    對朝鮮來說,能夠將本國的軍中精銳派到海漢國學習,然後將先進的軍事經驗帶回朝鮮,已經是殊為難得的機會。可惜軍費預算限制了朝鮮的發揮,如果不是考慮到經費問題,朝鮮很有可能不會僅僅派出十八名軍官學員。

    朝鮮將組建新軍指揮班子的希望寄託在了這十八名學員身上,而海漢高層對此則有著更多的想法。根據過去的操作經驗,執委會認為完全可以通過影響軍方高層的意識形態來間接控制這些附庸於海漢的勢力,在軍事裝備和作戰體系方面長期依賴海漢,而這將為海漢所帶來的長期收益是相當可觀的。

    儘管此次海漢為朝鮮安排的留學項目遠不止軍事領域,但毫無疑問的是,不管海漢還是朝鮮,都將軍事培訓視作了留學項目的精髓所在。也正是因為如此,安道石等十八名朝鮮軍官學員,在這場歡迎晚宴上就成為了僅次於李溰的受關注對象。

    對安道石來說,從被選中作為公派留學人員的那一刻開始,過去這兩個多月的經歷就宛如在做夢一樣。在漢城等待出發安排的那段時間,安道石其實每天都在擔心自己會被踢出留學隊伍,因為相比那些家世顯赫的將門子弟,他僅僅只是一個獵戶出身的普通人罷了,人家要擠掉他或許只需動動手指就行了。直到從漢城出發的那一天,安道石才確信自己的好運氣真的來了。不管這是海漢人的安排起了效果,還是兵曹衙門那邊已經沒有比自己更好的人選,總之自己的命運從離開朝鮮的這一刻開始就起了變化,接下來就需要自己好好把握住這個機會了。

    安道石在南下的航程中幾乎沒有一天是閒著的,一有空便去找船上的船長、大副和水手長,向他們求教航海方面的學識。雖然他並非水師軍官,但這一路下來倒也已經學到了不少東西,甚至還按照船長的指點,開始自行撰寫航海日記——當然以他那有限的文化程度,這日記的內容就很簡略了。

    但這些默默的努力並非無用功,且不說安道石在這個過程中學會的各種學識和技能,他在途中的這些表現,自然也會有人在暗中關注,收集起來往上報告。

    而關於這些朝鮮軍官在途中的表現,對此最為關注的便是海漢國防部。安道石等數名平民出身的軍官是王湯姆和錢天敦在朝鮮就初步圈定的培養和拉攏對象,但這並不意味著這批人就值得國防部信賴或是給予其更多的資源,仍然需要較長時間的觀察和不斷地對其作意識形態方面的灌輸,以改變他們原本的一些根深蒂固的觀念。

    國防部高層當然沒有那麼多時間去觀察這些朝鮮軍官學員,只能當作任務交給下屬去執行。但這種任務層層下發之後,最終執行者能夠領會到下令者幾分意圖,回饋到高層的信息又有多少是真正有意義的部分,那都不太好說。所以在今天這個場合,軍方高層可以在近處直接觀察這些朝鮮學員,這第一印象或許就會決定他們今後能從海漢得到的支持力度了。

    酒過三巡,在顏楚傑的主動詢問之下,李溰便讓十八名軍官學員離席來到宴會廳中間,向他大致介紹了這批人的情況。

    朝鮮選拔的這批軍官學員有一個共同特點,便是都參與了今年夏天進行了這場戰爭,並且有與海漢軍協同行動的經驗。這其實也是海漢主動提出的條件,以杜絕某些從未上過戰場的關係戶混進留學團隊。而這個條件也的確給選拔工作立起了極高的門檻,讓很多有心借此鍍金的權貴子弟只能主動放棄。

    “今天能來到三亞,就證明各位都是朝鮮軍中的精銳,但今後的一段時期,各位所將受到的訓練會非常艱苦,可能會讓你們後悔來到這裡!但只要能堅持下來,數年之後,各位肯定會成為朝鮮軍中獨當一面的將領!”

    既然已經照了面,顏楚傑就順勢簡單講了幾句,在給朝鮮軍官們打預防針的同時,也向他們吹噓一下未來的光明前景,順便看看這批軍官有什麼樣的反應。

    安道石對此倒是沒有表現得特別興奮,因為其實類似的話,在大同江基地的時候就已經聽過一遍了。而且當時錢天敦和王湯姆把話說得更加直接,讓他們到了三亞之後好好接受訓練安排,日後必然保他們能在歸國之後進入新軍中帶兵,到時候海漢自會設法安排他們出戰,用刷戰功的方式來獲得快速陞遷的機會。

    這可不是錢王二人誇海口說大話,當初海漢扶持許心素上位,便是採取了類似的策略,設法讓許心素拿十八芝刷戰功,然後許心素自己掏腰包砸錢打通關節,既有錢又有源源不斷的戰功,自然便能以火箭般的速度陞遷上位了。

    而對於朝鮮軍人來說,也不用擔心沒有對手讓他們刷戰功,北邊的清國一直就是朝鮮的天敵。到時候海漢隨便找個理由跟清國開戰,便可以要求朝鮮出兵助戰,而朝鮮肯定不會拒絕這種復仇的機會,屆時順理成章就能讓這些曾在三亞接受過正統海漢軍事訓練的軍官出戰了。

    如果一切順利,安道石等人在完成培訓課程之後回到國內,立刻就會進入新軍中擔任各級指揮官,而具備良好軍事素質且願意與海漢合作的人,自然就會得到更多的出戰機會。想要今後出人頭地升得快,很大程度上就要看他們在三亞期間的表現了。

    然後負責海漢軍訓練管理的古衛也起身對朝鮮軍官們講了幾句:“各位今後這段時間的訓練,就由我古某人負責了。希望各位都明白一件事,你們在這裡學到的本事,今後會終身受用!只要你們在這裡付出了十二分的努力,以後自然也能得到十二分的回報!”

    對朝鮮軍官們來說,古衛這個名字相對還比較陌生,遠遠不如王湯姆、錢天敦、哈魯恭等常年在外征戰的海漢將領名氣大。但如果告訴他們,今年出兵參與朝鮮戰爭的福建水師和安南水師,兩支部隊的帶兵將領許裕拙和鄭廷都曾在古衛手底下受訓,那或許會讓他們對這位海漢軍總教頭更加肅然起敬。

    當然了,古衛可不是表面上看起來這麼好說話,在訓練場上甚至堪稱嚴苛,來海漢進修的外國軍官可沒少被他折騰,私底下還有人送他一個“古魔頭”的綽號。

    海漢軍方兩位大佬的講話倒是讓安道石的情緒稍稍放鬆了一些,他所擔心的不是訓練內容會有多麼繁重,而是海漢是否會真的對培訓朝鮮軍官這件事上心,自己是不是能從這裡學到真本事。但既然海漢將領把狠話說在前頭,他反而覺得心裡踏實了許多。

    李溰則是借此機會小心翼翼地觀察著在場的這些海漢高官,雖然之前得到過李希的提點,但有些事情是李希也不那麼能夠確定,比如說這些高官對朝鮮的真正態度。

    李溰離開朝鮮之前,國王李倧曾向他提及過此事,畢竟就連朝鮮國內對海漢的態度都不是完全統一,仍有一些官員認為引入海漢軍是相當冒險的行為,而海漢國內也不盡然都對朝鮮心懷善意,到了三亞之後須得小心處理人際關係,特別要注意那些可能不喜歡朝鮮的海漢高官。

    對於這類需要察言觀色,揣摩別人心理的任務,李溰其實並不擅長,加上海漢執委會的這些高官幾乎個個都是喜怒不形於色的人精,實在很難從表情言行上推斷其對朝鮮的真正態度。但好在截止到目前,李溰接觸到的所有海漢高官都還是表現得比較友善,就算是不苟言笑的軍方將領,與他說話也都還算態度溫和。

    好在有了沿途那幾站與海漢高官接觸的經歷作為鍛鍊,李溰現在對這種社交場合的適應程度已經相當不錯。他甚至在想如果海漢人沒有安排這沿途的行程,而是乘船直接來三亞,自己還未必能像當下這樣做到從容應對。

    “不知道世子在考察了我國的幾處海外港口之後,對於這次的留學安排有什麼具體的想法?”

    李溰正琢磨著自己這一路上的經歷,便正好陶東來也提出了與此相關的問題。李溰當然知道陶東來的意思,是要詢問自己是否已經考慮好了要在三亞進修的知識領域,但這還真是問到了他的為難之處。

    李溰對軍事比較感興趣,但同時他也清楚自己並不是帶兵打仗那塊料,就算在這裡學兩年軍事,也多半還是只會紙上談兵而已。而且剛才那兩名海漢將領已經說得很清楚,軍官學員在三亞所接受的訓練將會非常艱苦,這個理由也足以將李溰勸退了。

    貿易經營自然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方向,但李溰對此興趣不大,也缺乏經商的頭腦,學這個可能效果跟學軍事差不多,頂多也就只是增加一點貿易和金融常識,讓朝鮮今後在國際貿易中能少踩幾個坑。

    至於學農學工,那就更不用說了,他活了二十幾年連針都沒穿過一次,也從未下過農田體驗耕種,可以說毫無基礎,現在花時間去學也意義不大。而且這次的留學人員中本就有這些行業的從業人員,也用不著他半路出家去學這些粗活。

    先前在香港看《崛起南海》期間,李溰便已經在思考自己留學的安排,但始終就在這個幾個領域中來回打轉,卻找不到讓他自己覺得滿意的學習方向。

    此時陶東來主動問起,李溰猶豫了一下還是老老實實地應道:“不瞞陶大人,在下尚未就此考慮清楚,還望陶大人多寬限些時日,讓在下再想想。”

    陶東來笑道:“這個倒不用著急,世子如果暫時決定不下來,那就再在我國遊歷一番,或許就能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了。”

    在執委會看來,李溰其實想學什麼都不重要,反正以他的學識基礎,高深的東西也不可能在兩年裡就學會,能在某個領域把皮毛學通學透就已經很不錯了。留學這個安排的目的也不是為了把李溰培養成高級人才,而是設法讓他在海漢待兩年,用這段時間來慢慢改變他的思想觀念,讓他在回國之後能對朝鮮的發展方向產生有利於海漢的影響——比如說堅定不移地將海漢奉為宗主國,向海漢開放包括移民在內更多的領域。

    所以海漢從一開始就很大方地表示學習方向可以由李溰自行挑選,全無限制,只要他想學,海漢都可以教。但這樣優厚的條件反而是讓李溰難以抉擇,從漢城一路猶豫到了三亞都還是沒有作出最後的決定。他現在其實想的是與李希商議,聽聽李希是否能給自己一些建設性的意見,但到了三亞之後暫時還沒有機會與李希詳談,便得先面對陶東來的詢問了。

    陶東來對李溰的猶豫不決倒是樂見其成,這正好可以說明這位朝鮮世子的心志並不是特別的堅定,在這麼長的考慮時間之後依然未能作出決定。既然如此,那就繼續安排李溰在海漢國內遊歷,反正海漢現在疆域甚大,光是把南海的各處殖民地轉上一圈就得好幾個月了。

    要是李溰想待在海南島那也好安排,如今島上大規模開發的產業著實不少,每一處都足夠讓李溰大開眼界。他在參觀遊覽的過程中自然會逐步意識到海漢的成就之巨大,屆時再向他灌輸一些海漢價值觀就會更加容易了。
Babcorn 發表於 2019-7-11 17:57
第1900章 李希的建議

    只要李溰願意,陶東來立刻就可以下令給他安排一個環海漢參觀考察的行程,讓他在旅程中慢慢去思考人生,甚至連費用都可以全免。對於海漢來說,如果安排李溰這種外國政要人物在國內遊歷,雖然過程會比較麻煩,但收穫仍將會遠大過支出。

    而在李溰悄悄觀察海漢高官們的態度同時,執委會這幫老狐狸也都在不著痕跡地觀察這位剛剛抵達三亞的朝鮮世子。

    有關於李溰的情況,除了前期由文史檔案中整理出來的一些信息之外,更重要的便是來自於包括朝鮮前線在內的各地高官與其接觸後的印象。史料中記載多是來自於後人的記述,通過這種文字記載來瞭解一個人未必能做到全面和真實,但面對面的接觸就不一樣了,有很多細節可以觀察出一個人基本的品性。

    相較於從小在景福宮中長大,生活環境極為封閉的李溰,海漢這些走南闖北經歷豐富的高官自然更有城府。從朝鮮前線到香港,李溰沿途造訪各地的言行表現,以及各地官員對他的個人觀感,早就已經通過電報發回三亞,並且經由情報部門彙總之後,向執委會提交了專門的書面報告。

    按照情報部門的分析來看,李溰是一個性格比較謹慎,沒有什麼架子的年輕貴族,但和普通的年輕人一樣,李溰對於新鮮事物的好奇心也相當旺盛,在參觀中經常會主動發問。而且根據香港主官游益漢的報告,李溰在港期間花費了很多時間去閱讀《崛起南海》這部書,可見其對於海漢的發跡史有著相當濃厚的興趣。

    這對海漢而言是非常理想的情況,如果李溰對海漢的歷史毫無興趣,那或許要讓他對海漢產生臣服和崇拜的心理就會比較困難。但李溰如果已經心存讓本國全面效仿海漢的想法,那要對其產生影響就相對比較容易了。所以在情報部門提交給執委會的報告中,建議多向李溰展示本國在各個領域的建設成果,越是讓李溰認識到兩國的全面差距,就越容易影響其立場。

    陶東來當然也看過了這份內容詳盡的報告,所以逮著機會便向李溰推薦了一個非常有誘惑力的方案。

    李溰聽到這個建議的確真實地心動了,但他心裡還是牢牢記著這趟遠赴海漢的使命並非遊山玩水,而且海漢的領土極為分散,這遊歷一遊出去搞不好就是三五七個月的時間,必然會讓真正用於留學的時間被大大縮減。到時候就算從遊歷中找到了自己真正有興趣的學習方向,時間上的損失也會很大,而且要是仍然沒有找到目標,那到時候又該怎麼辦?

    李溰只能婉言謝絕了陶東來的這個提議,表示自己想先靜下來思考幾日,再就之後的安排作出選擇。當然了,他想要爭取一點時間的主要用意,還是為了跟更為瞭解海漢情況的李希再就此做一下商量。

    執委會舉辦的這個接風宴其實要比李溰在途中拜訪的幾站應付得更為輕鬆,大部分時間是由李溰向海漢國的高官們介紹本官的這些學員,然後由海漢這邊相關部門的高官出面講幾句勉勵之語。李溰多數時間只需當一名看客,默默觀察海漢高官在講話期間所表現的態度,順便在心裡評估一下海漢方面對這些學員的重視程度。

    當然了,以他有限的人際交往和政治經驗,也很難真正看透海漢高官們的立場。不過他性格謹慎,自知經驗不足就不主動插嘴,以免話多失言,這在旁人看來倒是處事穩重的體現。

    但饒是如此,當這場宴會結束的時候,一直精力高度集中的李溰仍是不免暗暗出了一身汗。當然這也有可能是因為他身上這身厚重的世子禮服所致,雖然這個時間在朝鮮已經入冬了,但三亞的氣溫卻仍有二十度以上,如果不是席間有一年四季都會常年在宴會上供應的冷飲,李溰大概早就已經熱到汗流浹背了。

    宴會結束之後,已經有專用馬車等在宴會廳門口。李溰一到使館,也顧不上參觀這剛剛完工不久的建築,便先將李希召來,打算向他確認一下自己今天在接風宴上的表現。

    李希的評價簡單明了:「世子今日沉著穩重,表現堪稱上佳!」

    李溰聽了之後還有點不太敢確信:「你不會是說漂亮話安慰我吧?」

    李希正色道:「去年我剛到三亞的時候,在接風宴上可沒有世子這麼鎮定自若。當時跟那位陶大人說話,連聲音都是抖的。」

    李溰聞言笑道:「那位陶大人看起來還算是平易近人,你怎麼會如此畏懼?」

    李希道:「世子可莫要被陶大人的儒雅外表給騙了,據我所知,海漢歷年來對外發動的戰事,都是這位陶大人點頭之後才開始動手的。他雖然不帶兵,但海漢軍在海外征戰四方,有不少時候便是來自他的指令。」

    李溰恍然道:「那陶大人這可就真是運籌帷幄,決戰千里之外了。但那位兵部尚書……不對,是國防部長,他與陶大人之間難道不會有意見相左的時候?那時候該誰聽誰的?」

    李希解釋道:「據說陶大人年輕時也曾在軍中服役,那位顏部長與其有同袍之義,如今又同朝為官多年,想必是有默契在的。」

    李希在海漢待了這麼長的時間,所掌握的信息自然遠勝初來乍到的李溰。他所知道的這些有關海漢高層的信息雖不全面,但也的確與事實相差不大了。不過他有一點還是說得不對,海漢對外戰事的確是陶東來簽字之後才會動手,但陶東來其實是代表了執委會在作戰命令上籤字,而不是他個人的行為。

    至於陶東來與顏楚傑及國防部的關係,這裡面不僅僅有他們兩人的私人關係,還有一些歷史原因。當初因為穿越者當中有過從軍經歷的人數有限,所以只要是參過軍的人員都在國防部兼任有職務,這其中也包括了陶東來在內。

    陶東來雖然掌管著執委會的運作,但在國防部他可不是一把手,而且他所管的領域太多,也很難專注於軍事領域,兩人意見不一致的時候是以顏楚傑的看法為準,所以關於戰事的決策,還是顏楚傑拿主意的時候更多一些,不過這些內幕就不是李希這個外人所能知道的了。

    李溰又道:「先前你派人送到香港的書信,是否還有未盡之言?」

    李希點點頭道:「海漢的諜子非常厲害,我擔心密信在途中會被其截獲,所以也沒有寫什麼敏感的東西,以免讓海漢人多心。本來是想告知世子,海漢今年頻繁對外發動戰事所耗甚巨,可能還會找理由向我國索取軍費,須得小心應對。不過今天海漢高官並未提及此事,也可能是我想太多了。」

    李希一力促成了今年海漢出兵援助朝鮮的行動,但為此朝鮮也向海漢支付了巨額經費作為此次行動的軍費補貼。而海漢軍到了朝鮮之後,為了充分利用朝鮮國土的戰略縱深來重創清軍,主動一步步將防線後撤,拉長了整體作戰時間,這也導致朝鮮不得不多次追加支付給海漢的軍費補貼,國庫都已經完全被掏空了。以至於李溰帶的這一批留學學員當中,安排了不少有背後金主的人插隊進來。

    但由於通信手段所限,朝鮮自家的信使往返一次兩國都城至少得四五個月的時間,所以身在三亞的李希還尚不清楚朝鮮在戰爭期間承擔的巨大消耗,以及戰後兩國達成一系列協議的詳細內容。他所知的情況一半是來自報紙上的公開報導,另一半則是由海漢外交部以公對公的形式通知他。比如有關李溰南下三亞的安排,便是外交部先通知了他,他才能預估行程提前送信到香港提醒李溰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所以李溰聽到他的擔憂之後,只能報以苦笑:「你這提醒怕是晚了一些。」

    李希一聽失色道:「難道海漢人已經這麼做了?」

    「不給錢不行啊,海漢人沒軍費就不打了,我國有求於人,只能照他們的要求辦。」李溰不住搖頭道:「這次來海漢留學這批人,險些連經費都湊不出來。」

    「這……」李希在三亞待的時間長了,其實也知道海漢人辦事非常現實,明碼標價的東西,肯定要給錢才行。他早前與海漢達成協議的時候,其實也答應了會由朝鮮承擔後續的大部分軍費,但沒想到僅僅這幾個月時間,自己的國家便被這場戰爭耗空了國庫。

    李希換了個方向問道:「那海漢今後要在我國駐軍,這軍費又將從何而來?」

    李溰道:「海漢已與我國議定了諸多合作項目,開礦、製鹽、造船……屆時由我國承擔的部分軍費也會從這些項目的盈利中扣除,或許壓力就沒那麼大了。不過這些項目要建成盈利尚需時日,希望能撐過這一段最為艱難的時間吧!」

    李溰有所不知的是,在他離開漢城一個多月之後,國庫告罄的朝鮮官方已經面臨國家機關日常運轉所需的經費缺口,而這個時候想再憑藉民間富商的主動捐助來過關極為困難,畢竟這種零碎的資金很難進行統一安排,民間也不太可能借出大額資金給官府長期使用。

    在這種危機關頭唯一能救朝鮮的,自然也只有剛剛才將朝鮮國庫搜刮一空的海漢了。不過海漢肯定不可能把這些已經揣進兜裡的錢直接還給朝鮮,以一貫的精於算計作風,由海漢銀行出面向朝鮮官方提議,用資產來作為抵押,換得海漢提供的應急貸款。

    當然了,用哪些資產才能抵押貸款,這肯定是要海漢說了才算。而朝鮮先現在能拿得出手的優良資產可就太有限了,要嘛是漢城的房產和土地,要嘛就只有大同江沿岸還在開發中的這些產業了。

    原本已經返回舟山的蔡金梅,為了與朝鮮官方談這個大項目,現在又在從定海港再往漢城趕。而執委會這邊得到消息之後,也已經在研討要趁著這個機會從朝鮮拿到什麼樣的好處。

    朝鮮雖然靠著外來的軍援勉強撐過了今年的滅國之災,但國民經濟也因此而幾乎被拖垮,除了南方沒有被直接捲入戰爭的地區還算能夠過活,北方那些被戰火毀掉的城市因為缺乏經費和物資,難以自行完成戰後重建工作。而一旦國家的各級治所因為沒有運行經費而停擺,那所將造成的影響恐怕絲毫不亞於一場大規模的戰爭。

    李溰知道自己的國家已經陷入財政困境,但不會想到形勢如此嚴峻。這雖然並不在海漢戰前的算計中,但這樣的局面的確是海漢喜聞樂見,以援助的名義再乘火打劫一把,儘可能多地控制朝鮮的關鍵產業,對海漢而言正是一個下手的好時機。

    不過對李溰來說,當下還有更現實的問題在困擾著他,那就是自己來三亞留學的學習方向。而李希作為對海漢瞭解最多的朝鮮人,大概是當下唯一能夠幫到他的人了。

    「世子的意思是,還沒想好要在這裡學什麼?」李希聽了他的問題也是有些吃驚,不禁又再確認了一遍。他本以為這種問題應該是李溰在出發之前就已經與海漢議定,但不曾想竟然到了三亞都還沒有作出最後的決定。

    李溰點點頭道:「你熟知海漢國體民情,依你之見,應當學哪一門課目才最合適?」

    這問題還真是將李希給問住了,他從未想過自己要替來留學的世子選課,那要是自己推薦的課目世子不喜歡,或是根本不合適,日後沒學出成績,這責任該由誰來承擔?

    「那海漢人可否給出過選擇的範圍?」李希當下只能先試試縮小選擇的範圍。

    李溰應道:「海漢人說任意選擇,並無條件限制,先前宴會上我又向陶大人確認過一次。」
Babcorn 發表於 2019-7-11 17:58
第1901章 留學生活

    想學的課目可以任意選擇,不設限制,這看起來似乎是海漢大度對待李溰的表現,但對於朝鮮人來說卻是一個不大不小的苦惱。李溰並不知道應該選擇什麼樣的課目才是對國家和自己今後的發展最為有利,所以想從李希這裡獲得一些有用的建議。

    但問題在於李希來到海漢之後也幾乎沒怎麼接觸過留學培訓這個領域,並不瞭解海漢到底設置了哪些課目,這下想給李溰提建議似乎也無從選擇。李希只好硬著頭皮說道:「既然世子還沒想好,那不如先在海漢遊歷一番,慢慢考慮自己興趣所在,再作決定不遲。」

    李溰皺眉道:「陶大人也是與你一樣的意見,但這樣做怕是要花費大量時間。我此次留學是定下了以兩年為限,多在外遊歷一天,便少一天用於學習,這樣怕是不妥。」

    李希想了想,又給出了一個折中的辦法:「反正世子接下來要休整幾日,那不如先在三亞附近參觀遊歷,此事只要跟海漢外交部知會一聲,很快就可以安排。或許世子看一看海漢國的真實景象之後,會對留學一事有更明確的想法。」

    這個建議倒是讓李溰聽得頗為心動,他在南下的途中已經聽過了太多關於三亞的描述和各種神奇傳說,的確有心想要好好地看看這個「南海第一城」到底是怎樣的繁榮景象。

    今天李溰抵達港口的時候就已經是傍晚了,所以除了城區燈火通明的印象之外,並未看清這座城市的真正面貌。傳說中無桅無帆的大鐵船,能拉動萬斤重物的火車,藏於深山之中的兵工廠,訓練無敵海漢軍的基地……有太多的這種特殊「景點」,他都想親眼去看一看。

    想要參觀遊覽這些地方並不是太大的問題,李希當初來到三亞,便曾被安排在三亞周邊到處走走看看,後來甚至還以軍事觀察員的身份隨海漢軍去了馬尼拉前線觀戰。李希知道海漢人非常熱衷於安排外國政要和使節去參觀他們的建設成果,以此來炫耀國力,如果李溰主動提出想參觀三亞,那海漢人必定會很樂於安排相關的行程。

    李希察言觀色,見李溰神色猶豫,便知道他應該是已經動心了,當下繼續勸說道:「世子早先對海漢國的印象,應該大多都是來自書面文字描述或是他人口述,這樣的印象其實並不直觀。既然已經到了三亞,那理應親自去看一看這個國家到底有哪些與我國不一樣的地方。」

    李希這番話其實說得也在情理之中,如果在對海漢的瞭解只流於表面的情況下盲選一個領域作為自己的留學課目,那的確是有點太過於草率了。即便是已經在海漢待了一年時間的李希,也不敢說自己對這個國家已經足夠熟悉,更何況是初來乍到的李溰。

    「那便如你所言,先在本地休整幾日,順便四處轉轉。」李溰想了想又補充道:「如果能安排其他學員一起,那也儘量帶上他們。」

    李溰從朝鮮出發之前,便有人在私下提點過他,這批學員都是本國各個行業中的精英,等學成歸國之後,其中絕大部分人便會成為六曹衙門重點栽培的青壯派官員,如果能夠在留學期間將這些學員儘可能籠絡到自己手下,那對日後李溰順利接掌大權執政朝鮮會是一股不小的助力。

    如何籠絡人心,李溰其實對此也不擅長,他雖然長於宮廷之中,但卻不善這揣摩人心之事。不過他在南下途中倒是想到兩個很簡單易行的辦法,一是有好事的時候儘量把這幫學員帶著一起,二是儘可能為他們的留學生涯提供多一點的經費,讓他們不至於過得太艱難。

    同甘共苦的道理,李溰還是知道的,但畢竟現在的情況是地主家也沒餘糧,即便他身份貴為世子,手頭也並不寬裕。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給學員們創造一些改善生活的機會,基本就是他目前所能採取的手段上限了。

    當然了,等這批學員接下來陸續入學之後,李溰大概也很難像現在這樣隨時將他們召集到一起了。到時候他們聽命的可就不是李溰這個世子,而是各自的老師和教官了。

    朝鮮使館的建築規模雖然也不算小,但當初設計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到會另行入駐數十人的這種特殊情況,所以跟隨李溰而來的這批學員並沒有住進朝鮮使館,而他們的身份又不夠資格去住迎賓館,就只能暫時先住在了距離朝鮮使館不遠的一處旅店中——當然了,這相關的費用仍由朝鮮人自行承擔,海漢可不會代為買單。

    這間旅店本身經營規模也不大,就樓上樓下兩層,總共二十多間房。樓下是普通間,樓上是空間更大,居住條件稍好一些的上房。但朝鮮人因為經費緊張,上房就自動被無視了,全都住進了樓下六人一間的普通房。

    安道石此時還頗為興奮,倒不是這裡的居住條件有多舒適,這種小旅店的普通房間頂多也就是干淨整潔罷了。他所興奮的原因,是剛才結束的接風宴上見到了諸多海漢的大人物,特別是國防部長和即將成為他們教官的兩名海漢高級將領,讓他不由得心生仰慕。

    身為軍人,他已經在朝鮮戰場上見識過海漢軍的實力,當然也很羨慕海漢軍的裝備和訓練水平,在大同江基地受訓期間,他就曾設想過如果能夠到條件更好的海漢本土接受軍事培訓,或許能讓自己的本事再漲上幾分。剛才在宴會廳聽兩名海漢將領訓話的時候,他意識到自己的夢想已經成真,接下來的一段時間,他將有機會接受到最高級的軍事培訓。

    儘管在這裡住的是六人一間的小旅店,但朝鮮軍官們對此倒是沒什麼怨言。反正接下來很快就要住進海漢軍營,到時候條件多半會比這裡還更為艱苦。眾人安頓下來之後,便開始議論起今天的所見所聞了。

    「先前進港的時候,你們可曾看到了港灣東邊停靠的大鐵船?真想找機會去看一看啊!」

    「那大鐵船可不是凡物,應該不會讓外人靠近吧?」

    「那倒未必,早先聽船上的海漢水手說過,這大鐵船是可以去參觀的,但能不能上船就是另說了。安道石,你怎麼看?」

    安道石從思緒中回過神來,笑著搖搖頭道:「我哪知道能不能上船,不過如果海漢人安排世子去參觀大鐵船,或許我們也能有機會跟著去開開眼界吧!」

    安道石倒是不知道自己無意中就扮演了預言家的角色,不過他個人對於參觀大鐵船的興趣倒是沒那麼大,因為他入伍之後便在陸軍服役,極少有乘船的時候,前面二十多年坐船的時間加在一起都沒有這次南下三亞期間在船上待的時間長,對他來說乘船出海是一種不小的煎熬,順帶也就對船舶沒什麼興趣了。如果可以選擇的話,他倒是更願意去參觀榆林半島上那顯眼的岸防炮台,看一看海漢自家裝備的巨炮究竟是什麼樣子。

    翌日,眾人在旅店裡吃過早飯之後,便都有些蠢蠢欲動,想要去外面逛一逛這號稱南海最繁華的城區,但昨天李溰便已經下了命令,在接到進一步的安排之前,任何人不得擅自離開駐地。所以眾人也只能在旅店等著,看通知什麼時候來。

    他們並沒有等待太長的時間,外交部就來了人,讓他們準備一下,上午將會安排他們隨同世子李溰去參觀勝利港的「新世界」號——就是他們口中的那艘大鐵船。

    「還真是讓安道石說中了啊!是不是昨天世子給你透露了什麼消息啊?」當下便有人想起了昨晚安道石的預言,便與他開起了玩笑。

    安道石自然不敢吹這種牛皮,連忙表示自己只是瞎貓碰上死耗子,運氣使然而已。

    不多時便來了幾輛大篷馬車停在旅店門口,將這幫朝鮮學員悉數接了,然後朝港口方向駛去。

    新世界號和另外幾艘鐵殼漁船停靠的位置在田獨河入海口一片單獨劃出來的港區,而昨晚朝鮮人抵港的時候只能隱約看到船體最為龐大的新世界號,今天到了近處,才發現這裡其實還有另外幾艘船體稍小的鐵船。

    不過興奮的朝鮮學員們還得在這裡等上一陣,因為正主李溰還沒到。約莫一盞茶的時間過去之後,幾輛黑色馬車在武裝騎兵的護衛之下抵達了這裡,從車上下來的除了李溰和李希之外,還有專司外交事務的海漢高官寧崎。

    海漢方面本來就想為李溰先安排一下參觀考察的行程,這一大早李希到外交部一提這事,雙方一拍即合,寧崎立刻表示那就先就近從勝利港看起。至於朝鮮方面要求把學員也全部捎帶上,寧崎也是很樂於成全這樣的要求。讓這些朝鮮人親眼見證工業創造的奇蹟,遠比聽那些信息不全的傳聞更具效果。

    「世子,這艘船說起來其實大有來頭,十年前我海漢族人漂洋過海,來到這裡落腳生根,這艘新世界號就是最大的功臣。但這艘船使用不易,所以在抵達這裡之後我們就封存了這條船,讓它繼續作為我們海漢一族的精神像征。」

    寧崎一邊帶著李溰往前行去,一邊向他介紹有關於這條大鐵船的情況。新世界號目前基本處於封存狀態,只定期對引擎等核心部分作保養。而其他的幾艘鐵殼漁船,則是早就已經將引擎部分拆解下單獨封存了,港口這裡只留了個殼子唬人而已。

    但隨著海漢政權的越發鞏固和近年來的快速擴張,新世界號再次啟用的可能性也逐漸趨近於無了。這艘船停放在勝利港中比較顯眼的位置,除了讓穿越者們不要忘記當初是為何來到這裡,更重要的作用還是充當了一個對外的圖騰,讓所有來到勝利港的人都能意識到,海漢的造船和航海技術獨步天下。

    對於李溰和這些朝鮮學員來說,他們早就通過各種途徑聽說過海漢大鐵船的存在,但真正在近處看到了這艘船的真身,仍然不免在視覺上受到了極大的衝擊。畢竟這艘船的體積之大已經超出了他們對船舶的認知,而且這還是一艘通體用鋼鐵建造的大船,光是其為何能浮在水面而不沉,就讓很多人撓頭了。

    李溰也忍不住問出了那個很多人都曾經提過的問題:「請問寧大人,這艘船無桅無帆又無槳,就算能浮在水上,但真能在大海中航行嗎?」

    寧崎沒有正面回答他的問題,而是反問道:「聽說世子在朝鮮的時候,曾登上過我國海軍的威嚴級戰艦,並且參觀過船上的動力系統?」

    這事李溰當然忘不了,他腦海中立刻就浮現出了當時在海漢戰艦的底艙中見到那轟隆作響的鋼鐵裝置,還有酷熱難當的渾濁空氣,以及到現在都沒弄明白的運行原理。人家把機密裝置展示出來了,但自己看不懂,這也就沒什麼好說了。

    不過寧崎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提及這件事,李溰的反應倒是極快,立刻恍然道:「莫非這艘船上也有與貴國戰艦上相同的裝置,可以無需風力人力就能推動這艘船在海上行進?」

    「世子真是舉一反三的聰明人!」寧崎立刻誇讚道:「基本的原理就是世子所說的這樣,不過這艘新世界號上的動力裝置要遠比威嚴級戰艦上的更為複雜,能發揮的效力也更大,我這樣解釋,世子可聽得明白?」

    李溰點點頭道:「這艘船上的裝置更加高級,所以能推動更大更重的船體,甚至連風帆也不需要了,我這樣理解,寧大人覺得如何?」

    兩人相視大笑,都覺得對方是個聰明人。寧崎也帶過不少外國政要來參觀這條船,但能夠如此之快理解到這船的運行原理,李溰還真是數一數二了。當然了,這也是因為他之前參觀過威嚴級的蒸汽動力系統,對這種他尚不能完全理解的機械動力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
Babcorn 發表於 2019-7-11 18:00
第1902章 超乎想像

    李溰有寧崎親自陪同講解,而其他朝鮮學員限於身份,自然就享受不到這麼高的待遇了,不過外交部還是為他們配備瞭解說人員,向他們介紹新世界號的情況。當然這群參觀者的問題也不少,特別是來海漢學造船技術的幾名學員,提出的很多問題是連講解者都難以回答的,比如這艘船到底有多重,這麼多的鋼鐵構件是如何連接拼裝起來,為什麼不用更易加工的木材來建造它等等。

    李溰倒是並不關心這艘船到底是怎麼建造出來的,因為他很清楚這種造船技術並非目前的朝鮮所能掌握,就算海漢人願意教,那頂多也只是一項屠龍技而已。這船看著的確厲害,但是連海漢人自己都已經不使用了,朝鮮可沒條件用這麼多的鋼鐵去打造一艘只能擺在港口當作圖騰的大船。

    執委會特許了朝鮮留學人員可以登船參觀甲板以上的部分,這是李希先前也未曾享受到的待遇,他雖然來參觀過大鐵船,但當時並未獲准登船,所以只是在碼頭上就近看了看,今天也算是托李溰的福,可以真正觸碰到這艘船了。

    不過當朝鮮人沿著舷梯上到甲板上之後,很快就發現這上面其實也沒什麼特別驚人的地方,沒有想像中的武器或者其他厲害裝備,只有幾個高大的吊架和甲板上的巨大艙蓋,表明這艘船的貨船身份。但伸手可及之處,的確全是冰冷的鋼鐵,這倒是半點都沒摻假。

    寧崎頗為感慨地介紹道:「雖然這艘船現在已經不會再出海,但當時承載了我們數百海漢人的希望,如果沒有這艘船,也就不會有今時今日的海漢國了!」

    李溰好奇地問道:「聽說各位大人出身的國度在海外萬里,那考慮過今後重返故土嗎?」

    寧崎苦笑道:「是有很多人想過這個問題,但太遠了,我們已經回不去了。而且我們當初離開故土,就是為了要開創一個新的世界,目前看來進行得還算順利。至少在這裡,我們已經建立起了屬於自己的國家。」

    海漢人的故土到底有多遠,李溰對此沒有一個確切的概念,但海漢兵鋒能直指數千里之外的遼東,卻連他們都覺得遠到回不去的地方,那估計真得數萬里之外了。再想想這幾百人帶了幾條船就能在南海開創出了如此之大的局面,其原本所在的國家會有多麼強大,李溰就更是難以想像了。

    但寧崎既然不願主動提及故國的情況,李溰也就很知趣地沒有再就這個話題追問下去,而是轉移到自己很感興趣的另一個話題上:「貴國既然能有建造這大鐵船的本事,若是再造幾艘這般大小的鋼鐵戰船,豈不是連火炮都不用裝了,交戰之時只需一路撞過去就無人能敵。」

    寧崎笑道:「世子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這樣一艘大船的建造和維護費用遠遠超過一整支武裝艦隊,而且要培訓出合格的操作者也極為不易,再說我們目前還沒遇到能在海上一戰的真正對手,對我國而言現階段實在沒有必要去費這麼多事。」

    李溰恍然道:「我明白了,這就是殺雞毋須用牛刀的道理了!」

    海漢海軍現有的實力的確已經在東亞地區首屈一指,即便是來自西方的幾個海洋殖民國家,在這一地區的海上武裝也遠不及海漢。所以現階段即便海漢手上掌握有製造更先進戰艦的技術,也依然還是選擇了維持現狀,海軍仍以風帆戰艦為主力,只在少數戰艦上裝備了蒸汽動力系統。

    而在大型戰艦上安裝蒸汽動力系統,也不完全是為了在作戰中進一步擴大船隻的性能優勢,還有一個很重要原因便是培訓相關的技術人才。畢竟能使用和維護大型蒸汽機和動力推進系統的人才,在海漢軍中也並不算多,而且軍方也需要提前做好技術人才的儲備,為今後真正的蒸汽鐵甲艦入役提前做準備。

    當然了,實際上海漢海軍中已經有一艘准鐵甲艦黑鯊號在秘密服役,並且還參加了數次作戰行動,但礙於各種客觀原因,黑鯊號並沒有再繼續建造後續艦隻,目前只是作為海軍的一艘特殊的訓練艦,用於調校船用動力引擎、試驗新型艦載武器和培訓作戰人員。不過黑鯊號與李溰想像之中的鋼鐵戰船,就根本不是一回事了。

    但李溰的理解也算是歪打正著,海漢現在由於攤子鋪得太大,擴張速度過快,軍費開支已經上漲到不得不加以控制的程度,雖然更換先進的裝備有助於部隊戰鬥力的進一步提升,但就當下的國際局勢而言,海漢軍的確沒有必要急於在武器裝備的升級換代上投入巨資。

    真正來到這艘船上之後,眾人便發現其實還不如遠觀時受到的衝擊大,甲板上很多地方都已經可以看到斑駁的鐵鏽,常年停靠海邊被海水海風侵蝕的痕跡非常清晰。而且最關鍵的是這玩意兒大則大矣,但只能停在碼頭不動,關於它在海上航行的雄姿就只能全靠腦補,這就不免讓人感覺有點洩氣了。

    雖說這艘船對海漢國有著十分特別的紀念意義,但對參觀這艘船的外國貴賓來說,這更像是一個鏽跡斑斑的歷史遺蹟。而作為外國人,其實也很難理解這艘船對海漢統治階級的特殊意義,他們只知道這是海漢人從故國帶出來的眾多物品中個頭最大的一件,僅此而已。

    這一批參觀者當中真正略微瞭解到這艘船意義所在的,恐怕也只有李溰了了,在寧崎的陪同解說之下,他倒是意識到了這艘船的存在體現了海漢超越時代的造船技術,而且因為海上武裝艦隊的戰鬥力優勢巨大,海漢似乎根本就不打算在現階段啟用這些先進的技術,這也就意味著在今後的很長一段時期內,海漢依然會在其海軍所及的活動範圍內扮演海上霸主的角色。

    當然了,這對朝鮮而言可以算是一個好消息,因為這就意味著海漢將能夠繼續充當朝鮮的海上庇護者,無需擔心別國從海上對自己發動侵略。

    造大鐵船的技術的確很先進,但李溰不會將其選為自己的留學課目。所以在參觀完下船之後,寧崎向他問及觀後感時,李溰很直率地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貴國的造船術的確厲害,但建造這種大鐵船已經超出我國所能效仿的範圍,我也只能當個看客了。」

    離開港口之後,寧崎又帶著這幫朝鮮人去了勝利港火車站。毫無疑問,停在港口動彈不得的大鐵船,肯定不如奔馳在鐵道上的火車更具視覺衝擊力。

    眼見長長的火車從遠處吐著白煙呼嘯而來,感受到腳下的地皮都在微微顫動,李溰終於理解了為什麼每個到過三亞的人都會提及火車這種特殊的交通工具。如果不是親眼所見,他也的確很難相信世間會有這樣一種奇特的存在,海漢人的奇思妙想真是遠遠超乎了他的想像,竟然能製造出這樣的鋼鐵猛獸。

    「世子,請吧!」看到李溰明顯走神的表情,寧崎就知道這個參觀環節已經獲得了極好的效果。與過去那些第一次看到火車的外國政要一樣,李溰在這種工業奇蹟面前也不免有些失態。

    李溰回過神來,隨寧崎一起緩緩走近火車頭,發現這車頭上上下下果然都是精鐵所制,心中不禁感嘆海漢的冶鐵能力——用精鐵造車鋪路,這得要消耗多少資源才能做到啊!

    這大概就是強國吧!李溰對此只能再次發出了感嘆。他當然也很快就注意到了火車頭後面還拉著數節裝載貨物和人員的車廂,看樣子傳說中火車可拉動數萬斤負載並非吹噓,而是實情。

    由於他們先前去了港口參觀大鐵船,已經錯過了早上駛往田獨的班列,當下在勝利港火車站見到的這班列車是從田獨駛出,經勝利港最終抵達三亞港。早上從田獨駛出的班列幾乎都是裝滿了各種貨物,而搭乘這趟車的人員則並不算太多。

    「寧大人,造這樣的車,還要修建這樣一條特殊的道路,花費應該相當巨大吧?」李溰試探著問道。

    寧崎笑道:「花費豈止是巨大,就算是以我國的財力物力,到目前也只建成了兩條鐵路,總里程才百里出頭而已。世子現在所看到的,就是其中一條。這條鐵路貫穿了三亞最繁忙的區域,不但每天要輸送上千人員,還承擔了本地一半以上的貨運量。」

    李溰追問道:「既然投資如此巨大,那為何不修建普通道路,用馬車來完成人員和貨物的輸送?」

    寧崎解釋道:「我們要運送的貨物一是數量龐大,二是馬車裝卸不便。世子請看,這趟車第二節車廂裡裝的全是從內陸深山中採伐的原木,目的地是勝利港造船廠,為了製成船上的構件,這些原木都必須要儘可能保持原樣運輸才能保證構件的尺寸,普通的馬車可沒法把它們從幾十里外的山地運出來。」

    李溰看那斜支在車廂內的粗大原木,直徑都在三尺左右,長度都在三丈以上,一根怕不就得兩三千斤重,這種尺寸重量,的確不是一般的馬車能拉的。

    寧崎又指向站台上的一大堆煤道:「每天從勝利港碼頭運往內陸田獨工業區的煤炭都多達數萬斤,如果完全依靠馬車來一車一車的拉,那真的是費時費力且效率低下。但用火車裝載,只需一早一晚兩趟就拉完了。」

    李溰聽到這個數字稍稍吃了一驚,他不知道三亞的內陸究竟藏著什麼秘密,竟然需要消耗如此之多的燃煤。但寧崎說的話的確有道理,馬車的裝載能力有限,如果這條線路上需要每天固定輸送的貨物太多,那可能的確效率不及這一次就能拉動數萬斤重物的火車。

    寧崎最後指向了站台上正在上下火車的這些民眾:「相比馬車,火車的通行費用其實要低得多,需要每天往返這條火車沿線的民眾才能承受得起這筆開支。住在三亞城區,每天勞作的地方在幾十里之外,這樣的生活方式也只有我國才有。」

    關於火車通勤,寧崎其實也有點吹噓的成分在其中,雖說這種交通方式的確勝過普通車馬,費用也還算低廉,但也並不是所有民眾都能輕鬆承擔,而且也沒有他所形容的那麼方便。這一早一晚兩趟通勤火車在路上往返仍需耗費不少時間,萬一遇到火車頭出點故障還會耽擱更多的工夫,很多在田獨工業區上班的民眾近年來都在逐漸遷向距離工作單位更近的聚居點,以省下這些麻煩。

    當然了,從總體來看,這條交通大動脈對三亞發展所起到的推動作用仍然無可置疑,特別是物資的輸送,在現階段還沒有其他更為有效的辦法能夠代替貨運列車的存在。

    即便是以李溰這種外來人的非專業眼光來看,也不難理解火車對物流輜重所能起到的特殊作用。當然了,考慮到建設這個項目所需耗費的大量物資,李溰很有自知之明地意識到這並非本國所能效仿的項目——至少在冶鐵產業得到高速發展之前,朝鮮是不太可能搞這種基建項目的。

    因為有大量貨物要在這裡卸下,所以這班車在勝利港停靠的時間也相對較長,這幫朝鮮人得以有比較充分的時間在近處好好觀察了海漢火車的真容。相較於先前所見那艘一動不動的大鐵船,這火車和供其馳騁的鐵路明顯更具話題性,朝鮮學員們一邊看一邊議論紛紛,對這火車的運行原理作出各種猜測。

    他們的衣著與海漢流行的對襟短衣有著明顯的差異,本地民眾一看便知這群人是外國人,甚至有些昨天在勝利廣場看過熱鬧的民眾已經認出了他們的身份。當下朝鮮人研究火車,本地民眾圍觀朝鮮人,倒也是一幅奇景。
Babcorn 發表於 2019-7-11 18:01
第1903章 三亞港見聞

    其實近年因為各種原因來到三亞的外國人一直呈現越來越多的趨勢,而貫穿三亞地區的這條海漢最早修建的鐵路是本地規模最大的基建工程之一,也就不免成為了這個時代的「網紅景點」,吸引了各國人士前來打卡。幾乎每天都有新近抵達三亞的外國人來到火車站,買張站台票到近處參觀這奔馳在鐵軌上的鋼鐵巨獸。也會有一些膽大的人幹脆就買張票,親身體驗一下乘坐這種交通工具的滋味。

    當然了,因為保密方面的原因,去往田獨方向的列車並不是所有外國人都能有資格乘坐,絕大多數好奇的外國人只能乘坐勝利港和三亞港之間的路段。而只有得到執委會特許,在有專門人員陪同的情況下,才能乘坐前往田獨工業區的列車班次——這當然就不是普通人能享受的待遇了。

    李溰和這批學員當然能享受到這種待遇,不過因為時間上不合適,暫時沒有去往田獨工業區的班次,只能先乘車去三亞港轉一圈。雖然這兩地間的行程不長,但體驗乘車倒也夠了,而且三亞港本身也是值得參觀的一處所在。

    相較於普通馬車的舒適度,李溰倒是覺得這火車在行進期間似乎更為平穩,而且速度的確要明顯快於馬車。與其他首次乘坐這種交通工具的外國人一樣,李溰首先想到的便是這玩意兒要是用來運載軍隊,那一日行軍數百里也不在話下。

    不過無需向寧崎求證這種想法是否可行,李溰很快就想明白了一件事,既然以海漢的能力,十年來也只修建了兩條鐵路,那顯然是因為海漢目前也無力將鐵路系統作大面積推廣。這樣一來,這種特殊的交通方式就很難在戰時發揮作用,除非是戰場正好就在鐵路沿線所覆蓋的範圍。

    當然了,以海漢軍的情況,通過航運從海上投放兵力的效率可能比火車還要更高一些,沒有必要一定得依賴於這種特殊交通工具。

    望著窗外飛快倒退的景物,李溰不禁問道:「寧大人,按時間推算,你們是當年抵達這裡之後不久便開始修建鐵路了,看來是早就有所規劃,所以這種交通方式在你們的故國應該是很常見吧?」

    寧崎驚訝於李溰思想的敏銳:「世子,你是第一個對我提出這個問題的人,以前還從未有人想到過這一層。你想的沒錯,這在我們的故國的確是很普通的交通方式,但通行里程要比我們這兒長幾百上千倍,整個國家的所有大城市都有鐵路通達……不過那樣的便捷交通還暫時沒法在這裡實現,或許再過幾代人能做到吧!」

    第一次乘坐火車的外國政要大多會驚嘆於這種交通工具的運行方式,有些心比較大的人還會打聽一下造價,以及海漢是否能夠出售這種技術。但的確沒有人打聽過這種技術在海漢人故土的運用情況,因為大概很多人都忘了,海漢所掌握的各種常理無法解釋的黑科技都是源自於那個據說在海外萬里之遙的故國。

    但寧崎很清楚能夠跨時代複製到這個時空中的鐵路技術水平有限,再加上海漢的工程能力和國力所能支撐的鐵路運行規模都很有限,這種交通方式在可見的一段時期內都很難實現太快的發展速度。建設部甚至還有海南島環島鐵路的規劃,但其所需投資的資源遠非目前的國力所能滿足,只能先封存起來等待今後有合適的條件再說。

    對於這個時代的農業社會而言,流動人口不多,很多人甚至終其一生都沒出過自己生活的州縣,所以火車這種特殊交通工具其實沒有太大的客運需求,海漢目前所建成的兩條鐵路,也都是以貨運任務為主。而今後海漢建設鐵路也不會脫離這個基本需求,有固定大宗貨物運輸需求的地區,才會有修建鐵路運輸系統的必要。

    當然了除了這兩條大型鐵路之外,其實很多地方都因地制宜修建了小型軌道運輸系統,比如黑土港煤礦的礦場與港口碼頭之間,目前就已實現了蒸汽機車牽引的軌道運輸。類似這樣的小型軌道運輸系統,其實在海漢治下各個大型貿易港都在慢慢地普及之中,只是因為其里程極短,執委會沒有將其列入到正式運營的鐵路當中。

    從昌化到儋州,以及儋州和海口之間的鐵路都仍在論證之中,距離建成使用還遙遙無期,所以目前正式運營的鐵路依然只有三亞和昌化兩地。不過對於外國人來說,鐵路系統的存在本身就已經足夠震撼了,至於通行里程多少,並不是大多數人會去關心的問題,更別說像李溰這樣喜歡刨根問底的了。

    李溰聽了寧崎的回答,臉上雖然沒什麼表情,但心裡受到的震撼可著實不小。按照寧崎的說法,海漢人的故國還要比現在的海漢國強大千百倍,世間真的有如此厲害的國家嗎?那如果這樣的國家起了征伐四海統一天下的野心,被其兵鋒所指的國家豈不是如同螻蟻一般。

    李溰想到這一節,不免覺得後背微微一涼,以朝鮮的國力,遇到這種情況恐怕連抵抗的機會都沒有。但想想那個國家應該極為遙遠,當下又稍稍鎮定了一些。關於這個問題,他不想向寧崎求證答案,萬一寧崎來一句沒錯指不定哪天就打過來了,那今後豈不是一直都要活在戰爭陰影之下。

    「世子,從你的左邊看出去,就是勝利港造船廠了。」

    寧崎的提醒讓李溰從沉思中回過神來,轉頭望向車窗外,能隱約看到不遠處的海岸邊有數艘正在建造之中的大船,其中似乎便有他比較熟悉的威嚴級戰艦。

    李溰差點脫口而出要停車去看看,但旋即反應過來,寧崎先前已經說過,這火車只能在到站的時候停靠,中途是不會停下的。而且那造船廠能不能去參觀,肯定也不是他自己能說了算。

    彷彿是看透了李溰的心事,寧崎又補充道:「如果下午有時間,我們可以一起去造船廠轉一轉。」

    「那就有勞寧大人安排了。」李溰自然不會主動推辭這樣的安排,趕緊謝過寧崎。

    不多時這班列車便已經抵達了鹿回頭半島北端的三亞港火車站,李溰隨寧崎下車之後,便見到了已經在站台上等候的另一名海漢高官周恆行。

    周恆行本身就是海南島儋州人,算是貨真價值的本土官員了,不過穿越之後他曾經去黑土港當了一段時間的民政官,後來才調回本土,出任三亞港管委會主任。而這個職位從他坐上去之後就一直沒換過人,他自己也沒有挪窩的打算。畢竟他已經出國幹過一段時間,知道這個時空生活條件最舒適的地方還是當屬三亞,他個人也沒什麼太大的政治野心,安安心心在這裡當個不高不低的實權官員就已經很不錯了。

    昨天給李溰一行人舉辦接風宴的時候,周恆行因為有其他事情並未到場,所以今天還是第一次與李溰碰面,不過他很清楚寧崎為什麼要安排自己來陪同李溰參觀三亞港,畢竟這樣的政治任務也不是第一次接到了,他所負責的任務便是讓李溰充分感受到三亞港的商業氛圍和運作水平,從而對本地的貿易環境有更深的認知。

    「世子既然來參觀三亞港,我建議先乘船遊覽,以觀港區全貌。」周恆行與李溰見禮之後,便主動提及了今天的安排:「三亞港區面積比較大,估計轉一圈下來正好到午飯時間。先說好了,我已經定好了地方,你們中午可別走,讓我來做個東!」

    周恆行安排的遊覽路線是在三亞港登船,然後沿臨春河逆流北上,至上游交匯處轉入三亞河,然後順流南下返回三亞港。這樣一圈走下來,差不多就能對三亞港區有一個大致的印象了。

    「受限於本地的地理條件,三亞港的港灣要比勝利港小很多,這一點相信世子也注意到了。為了充分利用這裡空間,我們在兩條河流的沿岸也規劃了大量的碼頭,這臨春河兩岸基本上都是外來商人自行修建的碼頭,大大小小有上百個了。」

    登船之後,周恆行便熱情地向李溰一行人介紹起三亞港的狀況。其實有關這裡的情況,李溰先前在書面資料上看過一些,又聽李希說過一些,多少也算是瞭解一點。他知道這個地方要比勝利港開發得更晚一些,但與部分承擔了官方港口使命的勝利港有所不同,三亞港的商業氣氛更為濃郁,除了入海口附近這片港區是由官方修建並運營,兩條內河沿岸的諸多碼頭和各種設施幾乎全是私人產業,甚至其中大部分是由外國商人在掌控。

    在海漢的有意扶持之下,大量商人在這一區域投入資源,圈地建港,僅僅只用了幾年時間,便將這裡打造成了三亞的一個新興貿易區。

    臨春河寬度不過幾十丈,李溰在船上很清楚就能看到兩側河岸上成片的倉庫和商棧,而且這些建築的頂上往往都做有極為顯眼的碩大招牌,甚至在一里地之外就能看到。

    「這些大招牌主要是為了進港的客商能夠方便地看到他們的目的地,因為這裡的碼頭實在太多了,必須要採取一些措施來獲得存在感。」周恆行向李溰解釋了這些招牌存在的理由。

    李溰問道:「聽聞本地每逢春夏多有大風,這些招牌到了風季,豈不是很容易被吹倒刮翻?」

    周恆行點頭承認了李溰的猜測:「的確是有世子所說的這種情況,不過對商人們來說,無非就是再花錢重新立一塊招牌的事。在我們這裡,只要花錢能夠解決的事情,都不是什麼大事。有錢製作這種大招牌的商人,都不會介意再多花一點錢在維護和修補上。」

    李溰聽了這話覺得哪裡不妥,但又說不上來,過了半晌才回過味來,是自己對金錢的認識與海漢人存在差異。不過這種分歧也沒什麼好爭執的,這裡是海漢人的地盤,那麼一切自然是照著海漢人的規矩在運行了。

    李溰想起昨天傍晚在前往勝利堡的馬車上,似乎也看到道路兩邊的店舖掛有許許多多的顯眼招牌,令人目不暇接,這或許便是海漢做買賣的一種模式吧。

    不過沿臨春河越往上遊走,這些招牌就越少了,岸邊的碼頭密度也明顯比下游要低一些。周恆行對此毫不掩飾:「下游的地勢更好,所以扎堆的商家更多。但上游的開發空間其實更大,相關的費用也會更低,慢慢還是會有商家來這邊落腳生根的。」

    到了上游的兩河交匯處,臨春河東岸靠內陸的方向只有零星的碼頭了,取而代之的是遠處大片的田地。在臨春河的上游是大量的農業用地,除了國有集體農場之外,也有大量的私人種植園。而在這裡開設種植園的,幾乎都是第一批在三亞投資農業的商家,如今這邊的種植園都已經進入到收穫回報期,上游這些碼頭也大多是種植園的附屬產業。

    船從兩河交匯處拐進三亞河之後順流而下,李溰一行人又再次見證了從零零星星的碼頭到繁華港區的變化。三亞河下游河面要比臨春河更寬一些,所以這裡沿岸停靠的船舶個頭也明顯要勝過了臨春河,李溰看到有幾艘船甚至比海漢海軍的探險級戰船還要大一些。

    也正因為三亞河的內河碼頭主要停靠大船的原因,這邊的私人碼頭數量反而是要比臨春河少一些,只有其三分之二左右,不過繁華程度倒是相差無幾。

    在駛回到三亞港官方港區的時候,李溰看到鹿回頭半島的江岸上也有顯眼的岸防炮台。不過比炮台更為打眼的是其上方那幾塊足足兩層樓高的字牌,「海漢銀行」四個大字直入眼底,進出三亞港的人恐怕很難有人能無視這碩大的廣告。
Babcorn 發表於 2019-7-11 18:02
第1904章 繁榮背後

    海漢銀行當然不可能在岸防炮台附近開設辦事機構,這樣巨大的廣告招牌就真的純粹只是為了刷一個存在感罷了。不過這種存在也不是有錢就能刷到的,鹿回頭半島和出入三亞港的航道都是軍事管制區,要在這裡佈置廣告必須得先得到軍方的特許,僅這一條就足以勸退絕大部分有想法的商人了。

    李溰當然很清楚海漢銀行的特殊地位從何而來,事實上從舟山島開始,他此次南下途中逗留的每一站,甚至包括了仍在大明統治下的福建漳州城,都能在顯眼的地方看到海漢銀行的招牌廣告,足見其影響力之大。各國商人能放心將錢財存入海漢銀行,甚至連交易都通過銀行來進行結算,這些廣告多少也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如果李溰知道朝鮮目前正在準備以國家名義向海漢銀行借款,那他一定會對這個海漢金融機構有更深刻的觀感。海漢銀行的營業對象可不僅僅只是私人而已,必要的時候像朝鮮這樣的國家也一樣會成為其客戶。

    不過朝鮮也並非第一個以國家名義向海漢銀行借款的國家,早年大量購入海漢軍火的幾個國家大多經濟條件有限,除了以物易物和以人口、地皮抵押貨款之外,還有一種解決方案便是由海漢銀行提供專項借款,即款項只能用作向海漢採購軍火。但因為國庫空虛無法維持國家機關運行而申辦借款,朝鮮的確是第一家無誤。

    「貴國這銀行的招牌……還真是氣派啊!」李溰猶豫了一下,才想到了一個比較合適的形容詞來誇讚眼前所見到的景象。

    寧崎應道:「或許等日後世子回國的時候,在貴國也能看到類似的招牌。」

    李溰心想這種可能性應該不是「或許」,而是「必然」才對,自己離開漢城之前,海漢銀行在漢城的機構便已經開門營業了,以海漢人一貫的做法,說不定這個時候已經在漢江沿岸物色適合用來豎招牌的地方了。但這種金融機構將觸角伸進朝鮮,究竟對朝鮮未來的發展是好是壞,李溰因為缺乏相關的金融知識,也難以有一個明確的判斷。

    有了私人碼頭作為對比參照物,轉完一圈重新回到三亞港港灣,李溰便注意到由官方運營的港口的確才是整個港區最為繁忙的區域,停靠在碼頭的船舶密密麻麻,高矮參雜的桅杆遠看就如同一片密林一般。

    這其實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官方運營的港口正位於出海航道旁邊,又是兩條河的交匯之處,位置和環境遠非內河碼頭可比。而且官方港口的裝卸貨設施齊全,運轉效率要遠勝那些只能單純靠人力背負來完成裝卸貨物的私人碼頭,火車站便在港口旁邊,完成轉運也要遠比私人碼頭更為方便。當然了,享受到這些便利的同時,也需要支付更多的費用,所以一部分商人還是會選擇在私人碼頭完成貨物裝卸。

    得益於擁有不少專業人才的海運部門,海漢對港口運營的專業化程度同樣也是領先於這個時代。西方同行們還在為自己能在東亞地區尋得一處天然港灣而沾沾自喜的時候,海漢已經在短短十年時間裡開發建設了超過十處大型港口,並且其中的大部分地方已經進入到良性運轉階段,擔當著區域海貿樞紐的角色,每年為海漢創造出大量財富。

    再次回到岸上的時候,李溰注意到碼頭上從事重體力活的幾乎都是膚色黝黑,裸著上身的外國勞工,而工頭倒基本都是漢人裝扮,便向周恆行問及此事。

    周恆行解釋道:「世子真是細心,其實這些勞工都是沒有海漢國籍的外來務工人員,有一些甚至還是奴籍。他們不懂漢語,不識漢字,所以也沒辦法從事要求更高的技術工作,只能安排他們做這些簡單的體力活。他們可以靠出賣勞力來養活自己,甚至是脫離奴籍,得到申請加入我國國籍的機會。」

    海漢歷年來一直在港口、礦山、種植園等地方大量使用外來勞工,這已經成了一種約定俗成的做法,官方也默許私人業主大量購入和使用奴隸勞工。但為了照顧民情,給這些處於本地社會最下層的苦力們一點念想,海漢官方依然還是在各種公私勞動營中施行勞動積分制,並對脫離奴籍和申請入海漢籍等特殊待遇設置了相應的標準,以鼓勵這些外國勞工奴隸工作。

    當然了,不管是哪一項標準,想實現都極為艱難,最終也只有極少數人能夠堅持到條件達成的那一天。而絕大多數非海漢籍的底層勞動者只能用他們出賣的勞力混個勉強溫飽,能從這些地方混出名堂的,要嘛是千里挑一的狠角色,要嘛是上輩子修夠了福報的幸運兒。

    李溰自然沒有這麼深刻的認識,他只是感嘆於海漢對勞動力的需求如此之大,會特意收容這麼多的外國勞工。回想自己在南下途中參觀過的幾處港口,似乎都沒有這樣的景象,這或許也是因為那些港口距離大明更近,引入漢人移民更為便利的緣故。

    因為朝鮮團隊人數眾多,周恆行提前在港區一家酒樓裡預定了一整層樓,否則倉促之間還真是不好安排這麼幾十號人。不過雖然這是以他個人的名義邀請朝鮮團隊吃飯,但招待費用肯定還是會走公家的賬,好在三亞港管委會本身也是肥的流油的衙門,這一頓飯錢只需周恆行自己簽個字就能報銷了。

    寧崎對此心知肚明,所以他根本就不會去問周恆行是不是打算自掏腰包。這本來就是外事接待的基本操作,要是換作是由他來做這個東,肯定也是同樣的處理方式。

    宴席的內容免不了又是一貫的大魚大肉,李溰看著自己這幫手下大快朵頤的樣子,心裡不免有點擔心這幫傢伙之後的生活。據說等到入學之後,學員們就只能統一吃集體食堂供應的伙食了,到時候怕是一整月下來都沒有這麼多油葷了。

    「世子今天看過三亞港之後有什麼感受嗎?」周恆行向李溰敬酒之後,便主動提出了這個問題。

    李溰想了想之後應道:「三亞港就是地方小了一些,不免顯得有些侷促,如果地方再大一些,想必會比當下更加繁華。但這裡一城兩港,三亞港不足的地方,也能通過勝利港來補足,而且兩邊的港口各有分工,倒也不失為一種獨特的發展方式。」

    周恆行讚道:「世子眼光不錯,說的問題也都在點子上了。三亞港限於地形,沒法像勝利港那樣修建多個大型貨運碼頭,所以只能另闢蹊徑,以開發私人碼頭的方式吸引商家,這樣在發展自身的同時,也算是對勝利港起到一定的補充作用。」

    執委會對於這兩個港口的規劃其實始於穿越行動之前,不過實際開發建設的過程中也因為這個時空的具體狀況而做了不少調整。三亞港的開發模式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外來資源,大大減輕了海漢的負擔,並且也有效地縮減了開發時間。

    但有得必有失,由於港區出現了大量私人產業,海漢在三亞港區的佈局規劃和具體執行上就遠不如勝利港那麼完善了。加之現在到埠的移民大多都是從三亞港登陸,所以很多移民會就近選擇在三亞港這邊尋找落腳地,兩河上游河岸附近由此便自發形成了大片的貧民窟。

    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超過一萬名外國勞工暫住在這些貧民窟當中。由於居住者的國籍和人種眾多,海漢官方對於這些地方的管理也很困難,不可避免地會影響到本地的治安狀況,近年來已經逐步成為了三亞本地的治安案件高發區。

    鑑於海漢的人口和戶籍政策在短時間內都很難有大的變化,三亞港所存在的這些社會問題也難以得到根治,周恆行目前所能採取的措施也不多,除了加強治安措施之外,也在嘗試給這些外國勞工提供更好的生活設施,以及職業培訓教育機會,通過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和文化水平,來改變其原有的觀念,學會遵守海漢的法律法規。

    這些軟措施不會有立竿見影的效果,但從長遠來看,對於改善本地的社會環境還是會起到正面作用。也得虧了周恆行在這個位子上坐的時間夠久,如果是兩三年就換一任主管官員,那多半會人走政熄,難以取得長期效應。

    不過這些包裹在光鮮亮麗外衣之下的陰暗面,像李溰這種走馬觀花的行程是看不到的。海漢官方向他展示的是繁華的碼頭,醒目的招牌廣告,豪奢的宴席,以及各種來自工業建設的成果。他所能看到的海漢是一個繁華、富足又安全的所在,是一個值得朝鮮投靠和效仿的存在。

    當然了,李溰會在海漢待兩年時間,他遲早會接觸到那些不見光的所在,但先入為主的印象非常重要,只要他認為海漢是一個發達昌明的國家,那麼很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也會被其自動忽視掉。

    而朝鮮學員們不會考慮到這麼高的層面,他們都還沉浸於今天的所見所聞當中。相較於他們人生中曾經去到過的地方,海漢這都城的繁榮程度已經超乎他們的想像,這也讓他們對海漢的國力有了更為明確的認知。

    安道石填飽肚子之後,注意力便轉移到酒樓之外,從他坐的位置往外看出去,正好能夠看到鹿回頭半島的丘陵。

    根據他目前所知的情況,海漢軍的陸軍基地和軍校便坐落在鹿回頭半島上,也就是說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裡,他將會去到那裡接受軍事培訓。距離最終的目的地如此之近,安道石真的有些迫不及待想去看看丘陵另外一邊的基地到底是什麼模樣。

    不過今天的行程安排中並沒有參觀陸軍基地這一項,所以他的想法也暫時還沒辦法實現。在結束這頓豐盛的午餐之後,按照先前預定的安排,他們將會去參觀勝利港造船廠。儘管安道石對於造船並無興趣,但這是官方定下的安排,他也只能選擇服從。

    但就在這幫人酒足飯飽準備離開酒樓前往下一站的時候,卻在酒樓外遇到了正乘馬車前往陸軍基地公幹的顏楚傑。

    顏楚傑在車上看到了寧崎,便主動停下來詢問了一下他們的安排,見朝鮮的軍官學員似乎都在場,顏楚傑便主動說道:「要不就讓水師軍官跟著你們去,其他軍官學員跟我去鹿回頭基地,先熟悉熟悉環境,把入學手續給辦了。」

    雖然這個安排有點突然,但李溰還是一口就答應下來,讓安道石等人跟顏楚傑走。他其實也不知道顏楚傑為何臨時更改了軍官學員的安排,但想想讓學員們有機會能跟海漢這位國防部長套套近乎總是沒什麼壞處的。

    其實顏楚傑這麼做還真就是心血來潮而已,他去陸軍基地的原因是今天下午是一批外軍學員的受訓成果考核,由他親自擔任主考官以示海漢軍方對此的重視程度。原本這個活動根本就沒把朝鮮人計算在內,但這麼巧就在離基地不遠的地方碰到了,顏楚傑便想順便把朝鮮學員帶過去開開眼界,讓他們瞭解一下接下來這段時間將會受到怎樣的訓練,以及在接受海漢培訓之後,軍事技能會得到怎樣的提升。

    安道石等人自然頗為興奮,由海漢軍方的一把手親自帶著去基地辦理入學手續,這說出去也是不小的排面了。至於這種安排背後有什麼深意,當下倒是沒人敢去詢問顏楚傑。

    為了帶上這幫臨時加入的成員,顏楚傑的下屬就近雇了兩輛拉貨的大板車。反正從這裡到基地也就三四里地了,將就一下很快就到了。朝鮮學員們雖然覺得坐這板車招搖過市有點跌份,但倒也沒人敢開口抱怨。
Babcorn 發表於 2019-7-15 23:50
第1905章 陸軍基地

    自從海漢在1628年開始接收安南軍事學員,為外國培訓高級軍事人才已經成為了海漢對外提供軍援的固定內容之一。除了派出軍事顧問團協助所在國訓練軍隊之外,歷年來已經陸續有數百名外**官跨海來到三亞,在這裡接受了海漢軍方提供的高級軍事培訓,並在回國後迅速成為各自國家建立新式軍隊的中堅力量。

    儘管派人到三亞進修的費用頗高,而且只有海漢的軍事盟友才能享有這樣的機會,各國也仍是對此趨之若鶩,希望能夠通過這樣的方式來加速提升自身的軍事實力。

    各國之所以不惜血本派出軍事人員到三亞留學,是因為這種軍事培訓的成效的確非常顯著,能夠讓裝備了海漢武器的新式軍隊迅速形成戰鬥力,並且在部隊作戰編制和指揮體繫上與海漢軍完成對接,實現在作戰過程中的協同行動。

    安南、福建兩支武裝勢力是從這種模式中受益最多的對象,也成為了海漢軍事模式對外推廣的最好範本。朝鮮願意派軍官到三亞留學,很大程度上也是見證了這兩支武裝在今年抗清戰爭中的表現之後,才下定決心也要走這條升級之路,按照已有的成功模式來組建一支新的作戰部隊。雖然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實現拳打皇太極腳踢崇禎帝這樣的目標,但起碼下次與海漢軍聯手作戰的時候,不用再在戰場上扮演一個墊後打雜的角色。

    當然了,這僅僅只是朝鮮的目標底限而已,不管是國王李倧還是安道石等留學軍官,對於這次的留學前景都有著更高的期望。既然安南人和漢人都能按照海漢的指點訓練出戰鬥力頗強的部隊,那朝鮮應當也能做到同樣的程度,這樣才能實現有朝一日殺過鴨綠江復仇的心願。

    而對於安道石個人來說,這不僅僅是改變朝鮮國運的機會,也是他改變自己命運的機會。他在途中便已經設法打聽過有關軍事培訓的信息,知道自己的最終目的地便是位於鹿回頭半島上的這處陸軍基地,可到了三亞之後似乎仍舊還是無休無止的參觀行程,而安道石只想趕緊進入軍營開始自己的課程。今天能夠隨同海漢將領顏楚傑進入這處基地,對他來說也是一種造化了。

    陸軍基地的入口處位於鹿回頭半島北端兩座丘陵之間,順應地形修建了一個小小的關口,而進出鹿回頭半島的主要通道便得經過這處關口。由顏楚傑親率的車隊自然通關極快,幾乎沒有接受任何的檢查便順利通過了這處關口。看到關口上下的衛兵們都默默地舉起手向已經通過官歐的顏楚傑專車行軍禮,安道石也不禁感嘆其權威之盛。

    而經過這處關卡之後,實際上便已經進入到了陸軍基地的範圍之內了。以今時今日的海漢軍規模而言,鹿回頭軍事基地的面積其實已經有點偏小了,營區面積還不到三平方公里,甚至大大地小於今年才新鮮出爐的大同江基地。還好海軍基地是與陸軍基地分開的,否則兩軍駐地擠在一起,空間就更小了。

    而鹿回頭半島上除了陸軍基地之外,還有一個不得不提及的機構便是移民營地了。初到三亞的外來移民都必須先進入這裡隔離數日,以確保不會有急性傳染病進入三亞城區,同時也會趁這段時間對新移民們進行遵紀守法的教育,讓他們瞭解這裡的社會規則。但隨著本地外來流動人口的逐年增多,外來人口進入城區的規定已經沒有以前那麼的嚴格,這個移民基地的接收對象也從普通移民變成了成批運至此地的奴隸人口——在民政部門看來,這個群體由於來源複雜,最需要加強管理。

    原本移民營地是位於鹿回頭半島北端,不過在陸續發生了多起外來移民逃離營地混入城區的事件之後,這營地便被遷至了靠近鹿回頭角的南端,與三亞城區之間正好隔了一個陸軍基地。這樣一來,這些新來的移民想從營區借道混進城區就基本不可能了,只有完成了民政部門所有檢疫和登記手續的人員,才會被統一安排送去某處工地或者種植園開始他們的新生活。

    不過安排給外軍學員的營區都在半島北端,離移民營地有好幾里地,朝鮮軍官們進駐基地之後也不太可能有跟那些奴隸移民打交道的機會。

    營區內的景象倒是很符合安道石之前的想像,寬闊筆直的大道旁是修剪得極為平整的草地。不遠處便是一溜溜的磚瓦營房,外形和規制都是整齊劃一。走在路上的海漢軍人都是兩人成排三人成列,應該是平時嚴格訓練所養成的習慣。

    安道石在馬車上便能聽到遠處傳來的尖利銅哨聲和整齊的呼喊聲,這讓他想起了早前在大同江基地受訓的日子,那時候整天伴隨在耳邊的也是教官不斷吹響的銅哨聲,而他們則被要求在行進時不斷地呼喊各種口號,以此來保持所有人的行進節奏和速度一致。一天訓練下來,往往會覺得喉嚨嘶啞,但的確這種訓練措施的效果非常顯著,即便是中間因為南下中斷了一個多月的訓練,他腦子裡也還是非常明確地記得該如何掌握好行進的速度。

    車隊駛入營地之後,很快便停在了一處兩層小樓前面,然後有軍官過來讓安道石等人下車候命。

    安道石下車之後,見顏楚傑已經在向另一名軍官下達指令,不多時那名軍官便過來招呼他們集合:「朝鮮國的各位,請跟隨我去辦理一下登記手續。各位的個人行李,稍後我們就會派人去旅館那邊取過來。」

    安道石大著膽子問道:「請問這位大人,我們是登記之後就開始接受訓練了嗎?」

    「你倒是挺著急啊!」那名軍官看了一眼安道石,笑了笑道:「剛才首長已經安排了,辦完登記手續,帶你們去看最近這批外軍學員的結業考核現場。訓練嘛,最快明天就可以開始,到時候吃不了苦可別叫喚!」

    安道石道:「我們這些人都曾在國內受過王將軍和錢將軍的訓練,吃苦肯定沒問題的,大人可別小瞧了我們!」

    「行啊!那我會給你們的教官打招呼,好好給你們上課!」軍官意味深長地回應了一句。

    安道石覺得似乎哪裡不對,但當下又說不出來。倒是旁邊幾個同僚恨不得撲上來堵住他的嘴,免得他再招惹是非。

    安道石以為所謂的登記手續就是簽名畫押完事,但實際過程要遠比他所想的複雜,完全就是現場給他們每個人現做一份檔案,除了個人信息要登記得清清楚楚之外,還要給他們每人製作一塊用於鑑別身份的掛牌,不過這個東西因為加工時間比較長,就得多等一天才能拿到了。

    這一批來到三亞的朝鮮軍官學員總共十八人,其中有四人是水師出身,所以就跟著李溰參觀造船廠去了,剩下的十四人中,又有包括安道石在內的八人是提前便與海漢軍方高層達成了某種默契。所以海漢方面對於朝鮮派來的這批學員還是很上心的,加之有顏楚傑親自督辦,就連登記工作也做得更為細緻了。

    儘管調了好幾名文書過來給朝鮮學員登記,但前前後後還是耗了快一個小時的時間才把這十幾人的手續辦完。先前那名軍官便一直守在旁邊等著,直到最後一個人的手續辦妥,他才站出來說道:「行了,接下來就請各位去觀看考核現場。各位請跟著我走,軍營之內不可隨意走動,違者軍法處置,切記切記!」

    安道石等人在帶領之下橫穿了幾乎整個營區,而他們的服飾也不免在路上引來了不少關注的目光。雖然朝鮮國已經在三亞建了使館並駐紮了數名軍人,但畢竟朝鮮國的軍人還是第一次出現在鹿回頭基地之內,也算是難得一見的景象。

    「等你們住下來了,會發統一的作訓服給你們,到時候就不會有人盯著你們看了。」軍官說著指了指身上的灰色軍服:「作訓服大概就是這樣子,你們在這裡留學受訓期間,都必須一直穿著。」

    對於海漢這種無盔無甲的棉布軍服,朝鮮軍人最初是很不能理解的,穿著這樣缺乏防護的軍服上陣打仗豈不是與找死無異?但後來見識了海漢軍如何與清軍交戰之後,便明白了如此託大的確是有資本的,清軍連將交戰距離縮短到自己的攻擊距離上限都十分艱難,海漢軍的確沒有必要穿著沉重的盔甲上陣。

    當然了,以海漢的精明,發給外軍學員的作訓服自然也不可能是免費贈予的,這其實都包含在了高昂的留學費用當中。不過好在這部分的費用都是由官方承擔,倒不需安道石等人傷腦筋了,否則光是兩套作訓服的價格,就足以讓這些軍餉並不算高的朝鮮軍官肉疼好久了。

    安道石對於這個安排不但不排斥,反倒是隱隱有些興奮,雖然只是作訓服而非海漢正規軍的軍服,但穿上身之後想必也多少能夠感受到作為強大軍隊一員的特殊力量。不過當下去觀看其他外軍學員的結業考核,他們還是只能先暫時以本國的服飾出場。

    考核場地位於鹿回頭半島東側的海岸邊,安道石一見之下倒是覺得有些眼熟,這分明與大同江基地的訓練場有六七分相似,特別是場地中的那些訓練設施,各種各樣的障礙物,他都曾在大同江基地見到過。

    場地的一側搭建了帶遮陽篷的看台,安道石遠遠看到顏楚傑便端坐其上,身邊還有其他幾名高級將官,看樣子便是由他們負責給這批學員們打分考核了。

    而參加結業考核的外軍學員們此時已經在操場邊集結完畢,看上去人倒是不多,安道石大致數了一下,也就不到五十人而已,排成了一個小小的方陣,似乎是準備先表演隊列行進。在場邊充當觀眾的除了他們這十多名朝鮮軍人之外,倒是還有幾十名身著灰色作訓服的軍人,但安道石一時也難以分辨這些軍人是海漢人還是來接受培訓的外國軍人。

    果然不多時便聽到急促的銅哨聲響起,接著這個方陣便開始踩著步點朝看台的方向行進過來。這種左手托步槍右手隨步伐擺動的行進姿勢,安道石曾在大同江基地見過,之前抵達三亞在勝利廣場上也再次見到過,算是海漢軍的標準閱兵行進式了。既然其他外軍學員都得會這個,安道石知道自己接下來肯定也會學習這個課目,當下便開始仔細觀察這些學員的動作。

    「各位看到的這幾十名學員,其實是分別來自大明、安南、佔城三個國家。不過他們的入學時間比較接近,所以就集中在一起接受結業考核。我提醒各位一句,他們當下的考核課目,今後也很有可能會是各位學成結業時候必須要面對的一關,所以希望各位不要只看個熱鬧,更要用心琢磨,想一想自己是不是能夠完成,能不能完成得比他們更好。」

    帶隊的軍官不失時機地向朝鮮學員們說明了結業考核的情況,其實即便他不提此事,絕大多數人也已經想到了這一節。而且他們也的確很在意其他國家的軍人在經過了這種培訓之後,軍事技能到底達到一個怎樣的水平。

    說話間方陣已經走到了顏楚傑等高官所在的看台前,隨著一聲發喊,方陣的行進步伐也轉為了更有力度的正步,學員們抬起右手行海漢軍禮,看台上的顏楚傑等人也抬手還禮。

    學員們此時齊聲呼喊口號,不過他們的海漢官話顯然也並不標準,各種口音夾雜在一起聽得並不真切。安道石在大同江基地的時候曾被教官誇過有語言天賦,學海漢官話的速度要比其他人快得多,但他也僅僅只勉強聽出了「殺敵立功」、「保家衛國」等兩三句口號。
Babcorn 發表於 2019-7-15 23:53
第1906章 結業考核

    對於這種帶有濃重海漢色彩的閱兵儀式,安道石也說不上什麼好惡,但他知道自己日後必然也得過這一關,所以還是認認真真地看完了整個過程。

    閱兵結束之後,這批外軍學員重新回到看台前列隊站好,顏楚傑起身發表了一個簡短的講話。因為使用了擴音器,所以離得稍遠的朝鮮學員們也能清楚地聽到講話的內容。

    「我國有一句俗語,命運總是會青睞最勇敢的人!我認為在場的各位都是各自國家千里挑一的勇士,所以才能擁有來到這裡接受培訓的機會!但我希望各位今後不僅擁有過人的勇氣,更要學會如何去作一名有勇有謀的優秀指揮官,率領你們的部隊打贏每一場戰鬥!」

    「希望各位能把在這裡所學到本事都帶回去,為自己的國家打造一支戰無不勝的強軍!今天的考核只是一個小小的測試,今後我們在戰場上並肩作戰之日,才是真正檢驗各位的學習成果之時!各位,接下來請盡力而為吧!」

    顏楚傑的講話雖然簡短,但卻極為鼓舞人心,點明了受訓學員今後的大好前程,就連尚未正式入學的朝鮮學員也被感染到。安道石暗暗攥緊了拳頭,他其實已經有過與海漢軍一同作戰的經驗,但那段經歷遠遠還稱不上是「並肩作戰」,只是充當海漢軍的隨軍嚮導和翻譯罷了,但這次來三亞受訓的目的之一,便是要在今後的聯合軍事行動中能真正與海漢軍形成配合,戰後論功行賞的時候,朝鮮軍人也能理直氣壯地擁有一份鐵血軍功。

    當然了,要做到這一點,朝鮮僅僅送一批軍官到三亞培訓是遠遠不夠的,戰鬥部隊的編制、訓練、裝備、指揮,各個方面都得要逐步跟海漢軍接軌才行,而這些事務就不是安道石這種級別的軍官所能處理的了。實現這些目標所需的資金和時間都不是小數目,對朝鮮而言仍然有許多的具體困難要慢慢去解決。

    以朝鮮的條件而言,安道石已經算是非常幸運的人了,他本身的資質不錯,又吸引了兩國同時在他身上投入資源。只要自己多努力一點,日後不主動做大死,成為朝鮮軍高級將領也只是時間問題了。不過當下他還得先完成這裡的培訓課程,讓自己擁有晉陞將官的資格。

    顏楚傑的講話結束之後,古衛便宣佈考核開始。其實外軍學員的考核也分了文考跟武考兩個部分,不過考核軍事理論知識和指揮能力的文考環節在三天前就已經結束了,今天這個設在戶外的考核就全部都是「武考」的部分了。

    所謂武考,主要便是考驗外軍學員們的單兵作戰能力了。雖說這些學員歸國後都會很快得到提升,今後親自在火線廝殺的機會並不見得太多,但仍然要求他們掌握基本的作戰技能,以便能將這些技能傳給由他們負責訓練指揮的部隊。

    考核的項目也都是一些基本的項目,步槍定點射擊、武裝越野、百丈障礙賽等等,幾乎都是這些學員在留學期間時時要操練的內容。

    安道石在大同江基地也曾見過類似的訓練科目,不過當時可沒有專門的教官給朝鮮軍人提供詳細的指導,都是他們看著海漢兵練習然後自行效仿。通過這種模仿學個表皮沒問題,但要掌握技術要領就不太可能了,這也是為何他們要不遠數千里來三亞取真經的原因。而當下這場考核也正好可以證明,在三亞接受了正統的海漢軍事培訓之後,到底能讓受訓者的軍事技能提高到什麼樣的水平。

    外軍學員們所使用的步槍是三一式燧發槍,也是目前海漢主要的外銷燧發槍型號,就連朝鮮這批軍官也曾在軍中使用過這種步槍。這種步槍結構簡單易於維護保養,而且準頭和射程也都還不錯,所以海漢的幾個軍事盟友都曾大批採購。

    不過朝鮮經濟條件有限,從海漢採購的大部分單兵武器仍以火繩槍為主,到目前為止總共也只採購了不到兩百支三一式步槍,幾乎都裝備在禁衛軍中,這些朝鮮軍官也僅僅只用來打過靶練練槍,對於這種步槍的性能還談不上有多熟悉。

    朝鮮軍官們很快就發現這些外軍學員的裝填彈藥和射擊姿勢都與他們自行琢磨出來的動作有著些許差別。雖然大家都是效仿海漢軍的戰術動作,但安道石能感受到這些外軍學員的操作與海漢軍更加接近,這或許便是來三亞接受培訓的成果之一了。

    而隨後的打靶成績似乎也驗證了這一點,安道石聽完三輪報靶之後,自忖自己的槍法還難以達到這些外軍學員的平均水平。這樣的差距除了平時用大量子彈來練手感之外,恐怕更重要的還是從海漢軍中學到的正統作戰技能起了作用。

    安道石想起在大同江基地的時候,曾聽高橋南談論過軍事訓練水平的差異。朝鮮軍的一大問題在於日常訓練不夠貼近實戰,但他們實戰經驗又遠遠不足以提煉總結出有效的訓練方式,而海漢軍的實戰經驗就可謂相當豐富了,形形色色的對手都遇到過,由此所總結出來的訓練方式也就更具實戰效能,甚至可以針對不同的對手準備不同的訓練方式,而朝鮮軍就不具備這樣的實力了。

    當然這還僅僅只是單兵戰鬥技能的層面,如果上升到指揮、戰術乃至戰略的層面,那朝鮮軍被拉出的差距就更大了。高橋南當時很明白地告訴安道石等人,就算他們想學,在大同江基地能夠學到的東西也極為有限,只有去到三亞接受更為專業的培訓,才有可能讓他們的戰鬥技能和軍事素養得到真正的提升。

    接下來的另外幾項考核也是如此,這些基本的作戰技能,恐怕在場的軍人都會,但能不能達到考核的標準,那就不好說了。

    安道石自恃武裝越野的能力不錯,自己在這一項上應該能夠比較輕鬆地達標,但不曾想海漢這武裝越野的途中也有數次打靶,沒有打中標靶就不能繼續行進,這對他來說倒是一個不大不小的難題,恐怕會因此而在途中耽擱不少的時間。

    由於參與人數不多,這場考核也沒有持續太長的時間,一個多小時便宣告完結。從結果來看,所有人的考核成績都通過了及格線,也算是皆大歡喜。當然海漢軍方設置的及格線本來就比較低,並不會人為地給這些外軍學員製造太大的障礙,只要能完成平時的訓練任務,基本上都能輕鬆過關。

    而除了及格這一檔之外,軍方還設置了「優異」一檔,成績能進到這一檔的學員,即便是在海漢軍中也算是中上水平了。而今天參加考核的四十多名學員當中,也僅有兩人達到了這個標準,福建明軍和安南軍一家一個,佔城軍則是白板一張。

    按照以往的慣例,達到「優異」成績的學員有資格接受顏楚傑親自頒發的結業證書,這對於學員而言也算得上是極大的榮耀了,甚至足以讓旁觀的朝鮮軍官們眼紅耳熱。

    但榮譽還不止於此,顏楚傑接著又當眾宣佈了一個消息,海漢與各個軍事盟友已經初步議定,將於明年成立一個專門負責聯絡、協調和指揮盟軍行動的機構,其總部將設在三亞,而在歷年來的培訓中取得「優異」的外軍學員,都將會接到這個機構的任職邀請。

    「是的沒錯,我們會向各個盟友開放更多的軍事資源,而被我們選中的這些優秀的軍官今後甚至有機會去指揮一支海漢的部隊作戰,那將會是真正意義上的並肩作戰!」

    顏楚傑這番話立刻就引起了在場所有人的關注,如果有生之年能夠指揮一支海漢部隊打仗,對於這些外軍學員來說無疑將是極為難得的境遇。當然了,這種待遇的門檻相當高,即便他們在各自的國家都已經算是精英軍人,但想進入顏楚傑所說的這個機構恐怕還得再經歷一次百里挑一的激烈競爭。

    安道石幾乎有點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心想要是真能實現這樣的安排,那豈不就是變相讓外國軍人在海漢軍中服役了?

    但這樣的誘惑恐怕沒有人能夠一口拒絕,而且海漢的盟友們應該也不會對此有太多的反對聲音,畢竟跟海漢結盟的國家幾乎都是將海漢視作了保護傘,如果讓海漢軍中有能出聲的自己人,那今後出現什麼狀況,與海漢的溝通也能多一個有效渠道。而且安排高級軍官與海漢軍保持這種密切合作的關係,所能學到的東西恐怕比軍事觀察員和留學人員還要更多。

    顏楚傑看到外軍學員們的反應也頗為滿意,這件事國防部已經籌劃了很長時間,與各方的談判也持續了很長時間,近期才終於劃定了大體的框架。

    簡單來說這就是將以前海漢牽頭的南海聯盟中軍事領域的合作獨立出來,行成一個更為緊密更高效的軍事組織,由海漢牽頭成立聯合司令部,專門負責籌劃和指揮聯軍的軍事行動。

    這樣的軍事機構肯定需要各國出人出力,而海漢對人選的要求當然是要能夠與本國的軍事制度銜接,歷年來為各方培訓的軍事人才自然就成了首選對象。當然了,海漢這種做法也未嘗沒有「天下英雄盡為我所用」的打算,把各國的軍中精英都收攏到自己麾下,讓他們的才能在海漢的軍事體系中充分發揮作用。

    至於說未來是不是真的會有外軍軍官指揮海漢軍作戰的情況,這只是理論上存在的可能,在戰場上直接指揮的情形恐怕不會發生。比如今後聯合司令部下屬的外軍參謀們制定了某個作戰計畫,而具體的執行者是海漢軍的某支部隊,這種間接完成指揮作戰大概就算是兌現顏楚傑的話了。

    但外軍學員們當下可沒什麼人能夠考慮到這些狀況,他們甚至自動忽略了顏楚傑所說的「有機會」三個字,直接將這種可能性視作了客觀現實。只要想想能夠在戰場上指揮一支海漢部隊攻城拔寨,這簡直就是個人軍旅生涯的巔峰了。

    安道石比絕大多數人冷靜一些,他第一時間不是做夢自己今後要如何去指揮一支海漢部隊,而是在想海漢人要成立這個機構到底是出於什麼樣的目的。但以他的眼光和見識,即便能想到海漢人的目的不是那麼單純,也還是難以觸及到事情的真相。

    而當下這批接受結業考核的外軍學員,已經在向那兩名提前獲得資格的幸運兒表示祝賀了。如果事情能夠如顏楚傑所說那般順利發展,明年此時他們應該已經是在這個聯軍機構中服役了。

    「安道石,我們這幫人,可就看你表現了!」

    同僚的話讓安道石從沉思中一下清醒過來,他連忙搖頭道:「剛才你們也看到了,想達到優異的標準絕非易事,我自認還沒這個水平。」

    「你可是大同江比武第一名,要是你都不行,那我們就更不行了……」

    「你要加把力啊,我朝鮮國可不能像那佔城國一樣,連一個出頭的人都沒有!」

    同僚們卻不肯就此放過他,你一言我一語,要激勵安道石盡力而為。安道石這才意識到海漢成立這個機構之後,無疑會成為各國軍事實力的另一個比拚舞台,哪一國接到海漢邀請的人數最多,那自然面上有光走路帶風。如果到時候連一個合格的人選都沒有,只能勉強湊合著選人去佔個位,那在這個機構中勢必也很難有話語權。

    朝鮮作為後來者,軍事實力毫無疑問要比海漢的另外幾個盟友差上一截,甚至都未必比得了佔城這樣的小國,如果不努力爭取,到時候還真的很有可能會因為人選問題而出現比較尷尬的狀況。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Babcorn

LV:9 元老

追蹤
  • 986

    主題

  • 920465

    回文

  • 38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