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0.第720章 南海異變
不過羅傑的這個打算在近期恐怕還難以實現,相比目前海漢民團存在的軍官需求缺口,各海外領地對於農業技術人員的供需差距更加明顯。
海漢農業部的核心成員就是由農業專家袁若修一家人組成,老兩口近年隨著年歲增加,身體狀況日漸衰老,已經很少離開三亞外出,多數時間都是在勝利堡待著,只在重要的會議上露露臉,幫著後輩們制定和審議一些大型農墾項目的計畫。目前農業部挑大樑的是袁若修的獨子袁秋業和徒弟高歡,袁若修的專業領域是經濟作物,但繼承父業的並不是專攻家禽家畜的袁秋業,而是徒弟高歡。
穿越後這五年當中,高歡自然也收了不少歸化籍的學徒,將自己所掌握的經濟作物知識傳授出去。但區區幾十名學徒,根本不足以覆蓋海南島的農業開發需求。海南島陸地面積有三萬多平方公里,粗略算下來他手下的每一名高級農業技術員竟然要負責幾百平方公里的範圍。
當然了,這樣的計算方式並不準確,海南島上可開發為農業用地的區域並沒有那麼多,而農業用地中又有一半以上是糧食耕地,用於種植經濟作物的土地面積其實比較有限。海漢在穿越後是從三亞開始發跡,所開發的經濟作物種植區也基本都集中在南部沿海地區和中南部的山區,高歡和他手下的這幫學徒技術員腿腳勤快一些,倒也勉強能夠覆蓋瓊南及瓊中部分地區的經濟作物種植園了。
不過隨著近年海漢勢力範圍,特別是海外領地的不斷拓展,經濟作物種植園也逐步成為了海外領地創收的重要項目。就連香港島這種以轉口貿易為主要經營項目的地區,也試圖要在島上的太平山、金馬倫山、小馬山、渣甸山等地帶開工建設山地種植園區。
目前僅在香港小小一島上所規劃的種植園,就已經囊括有超過二十個品種的經濟作物。其中油料作物有油棕、腰果等;香料作物有香茅、胡椒、羅勒、香根等;纖維作物有蕉麻、番麻、苧麻、爪哇木棉等;飲料作物有咖啡、可可、茶樹;藥材有砂仁、巴戟、檳榔、三七等;水果的品種最多,有香蕉、荔枝、菠蘿、芒果、油梨、龍眼、番瓜、番石榴等。
當然這些作物也不盡然都適合在香港島的自然環境中進行種植,首批栽種的這些經濟作物還是具有一定的試驗性質,如果種植效果不盡理想,幾年之後大概還會換種其他作物。而以安南南部幾處沿海港口為依託的海漢領地,大致也是同樣的做法,只是清單上多了橡膠樹、椰樹和一些熱帶地區所特有的作物品種。
相比孤懸海中的安不納群島,不管是香港還是安南,大規模開發種植園所產生的勞動力需求都更容易依託大陸而得到解決,而安不納群島則不得不通過大量購買奴隸的方式來緩解本地的勞動力缺口。從短期來看,安不納群島的種植園開發成本無疑將會高於大陸地區。羅傑如果想讓農業部對安不納群島的種植園進行特別照顧,那麼大概也只能付出更高一些的報酬來聘請農技人員南下了。
然而這個申請流程並不是從安不納島到農業部這麼點到點的簡單操作方式,事實上由於農技人員的稀缺,以及他們所掌握的農技知識在這個時代仍屬於極少數人才能接觸到的黑科技,所以相關的申請和調動還必須要獲得安全部的首肯,然後才能報執委會審批。
值得慶幸的是安不納群島地方雖然又小又偏,但島上卻有黎大貴這個前安全部外勤人員在當幹部,於是安不納港管委會與海漢安全部之間就有了一條非官方的溝通渠道。有黎大貴從中進行斡旋,安全部那邊也就對安不納群島的申請默默地放行了。
安不納群島現在有駐軍,有產業,有源源不斷增加的人口,要說還有什麼讓羅傑放心不下的事情,那大概就是南邊的荷蘭人了。儘管雙方在去年年底就已經達成了停戰協議,但也僅僅只是停戰而已,由於荷蘭去年已經在戰場上吃了不止一次悶虧,雙方之間的關係還遠遠談不上融洽。海漢派駐到安不納島的軍隊,主要的防範對象依然是巴達維亞的荷蘭人。
儘管巴達維亞距離安不納群島超過600海里,但實際上荷蘭人最近的一處海上據點淡美蘭群島就在安不納群島以南不到200海里的地方,滿打滿算也就兩三天的航程而已。
這個地方在去年年中東印度船隊攻打安不納港的時候都還是被島嶼土著所佔據,但荷蘭人在安不納港一戰中吃癟敗退之後,很快就意識到了失去安不納群島的嚴重性。在去年荷蘭人與海漢商談停戰協議期間,東印度公司就再次派出了武裝船隊,攻擊並奪取了淡美蘭群島的控制權。荷蘭人的目的是在距離安不納群島比較近的地方設立一處前進基地,一方面監視安不納港的動向,另一方面也是為下一次的反擊作準備。
不過荷蘭人的這一手並沒有起到多大的實際作用,因為他們很快就得知安不納群島的控制權已經易手,那群打敗他們的神秘海盜被海漢民團逐出了當地,而相比無根無底的海盜,顯然近年在南海戰績顯赫的海漢民團要更加難以對付。以東印度公司當時的狀況,跟海漢全面開戰肯定是極不明智的選擇,荷蘭人最終也只能啞巴吃黃連,默認了海漢對安不納群島的掌控。
淡美蘭群島的主權易幟也沒有瞞過海漢的眼睛,去年年底就已經有大明海商主動向海漢告知了這個變化。不過相比荷蘭人的緊張,去年下半年接管安不納群島的羅傑倒是沒有那麼在意淡美蘭群島上的荷蘭人。這是因為相比北邊的安不納群島和南邊的邦加島、勿裡洞島,淡美蘭群島的條件實在談不上是一處適合進行開發建設的地方。
淡美蘭群島雖然是有十七個島嶼組成,但其中勉強夠得上建港標準的也僅僅只有主島淡美蘭島上的天然港灣。但這個港灣中有大量的淺海珊瑚礁分佈,並不適合作為大型商港或軍港來建設,勉強也就是個漁港的水平。其次島嶼面積實在太小,島上又沒有什麼值錢的物產,也沒有適宜開發為糧食耕地的自然環境,沒有荷蘭移民自願到這種地方定居,就更談不上駐軍的條件了。因此雖然知道荷蘭人拿下了淡美蘭群島的控制權,羅傑其實對這個地方倒並不是特別擔心。如果形勢需要,他隨時都可以帶駐島部隊南下,把駐紮當地的少量荷蘭人一網打盡。
羅傑所真正擔心的,還是荷蘭人在東南亞地區緩過勁之後,重新組織海上武裝力量來搶奪安不納群島。雖然羅傑並不害怕打仗,但這不代表他會樂意在自家地盤上跟敵人過招——即便今後要打,他也希望這個戰場能放在南邊的荷蘭人地盤上,而不是在安不納群島這個灌注了他不少心血的地方。
羅傑從去年8月接掌安不納港開始,除了中間去福建參戰這段時間之外,幾乎每天都是在忙於本地的各種建設開發事務。而且安不納群島因為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比較特殊,在開發方面受到諸多的限制,比如說申請高級農技員駐島就得通過安全部的審批,這導致羅傑不得不拿出更多的精力去協調各方面的關係。如果未來的海荷交鋒要把安不納群島作為戰場,那站在羅傑的角度上是肯定不能接受的。
海漢目前的政策是要從外界大量引入移民,其主要來源肯定是戰亂之中的大明。海漢提前出兵攻打澎湖,一部分目的也是為了能夠盡快打通從南海通向北方的航道,吸納來自大明北部戰亂地區的難民。可預見的未來兩三年之內,海漢的主要擴張方向大概都將會放在北邊的大陸,不會再在南海地區主動地挑起爭端發動戰爭了,頂多也就是軍方逐步增加安不納島的駐軍數量,以便讓更多的部隊能夠適應熱帶海洋地區的作戰環境。
荷蘭人在台灣島上的據點,可以就近監視海漢的動向,如果荷蘭人意識到了海漢戰略重心在向大明轉移,並且有介入大明內戰的跡象,說不定他們就會再次動了奪回安不納群島的心思。而一旦再起戰端,羅傑在安不納港的所有施政措施就全變成泡沫了,哪怕能夠在這裡打敗荷蘭人,島上的產業也會大受影響,這正是羅傑所不願看到的景象。
不過這種擔心在7月4日早上就徹底消失了——從巴達維亞返回大明的一艘商船帶來了一個讓羅傑目瞪口呆了足足半分鐘的消息。
荷蘭東印度公司現任總督,巴達維亞城的掌控者彼特森‧科恩已經於半個月之前因病逝世。當然了,由於穿越眾來到這個時空所引發的蝴蝶效應,他去世的時間已經比歷史上原本的1629年9月21日推遲了足足兩年又九個月,已經算是相當幸運了。
不過科恩的離世並不是讓羅傑吃驚的主要原因,畢竟這件事早就在海漢的預料之中,只是不知道何時發生而已。問題的關鍵是科恩總督的離世十分突然,這導致東印度公司對繼承者的選擇上出現了一些問題。
東印度公司的總部雖然座落在巴達維亞,但其管理層的股東卻幾乎都在荷蘭國內,這就導致了科恩死後到股東們接到消息通過董事會討論任命下一任總督這個期間,巴達維亞會在一定程度上處於權力真空狀態。
儘管巴達維亞城也有各家股東代表所組成的議事會,但議事會沒有權力直接任命或罷免總督這種級別的官員,而科恩離世後所留下的這個位子,只要是能夠得著的人,又有誰會一點都不動心呢?
科恩離世之前當然也有幾個比較中意的繼任人選,比如說曾經作為他手下得力幹將的雅克‧斯派克斯和亨德里克‧布勞沃。不過這兩個傢伙很不幸地在去年的安不納島戰役中折戟沉沙,斯派克斯雖然逃得一條性命,但顯然敗軍之將已經不適合成為東印度公司的總督人選——如果他打勝了那一仗或許還有這個可能。而倒霉的布勞沃在亂軍中被海漢民團擊斃,直接就出局了。這兩個在原本歷史中相繼出任巴達維亞總督的武官,就因為海漢的出現而莫名其妙地失去了攀上人生頂點的機會。
除去這兩個人之外,還有一個人選就是曾被科恩委以重任,在遠東地區進行多年海上探險的安東尼‧范‧迪門。范迪門在馬魯古群島所作出的貢獻,讓他得到了來自荷蘭共和國議會的海軍上將任命書,論地位、實力、成就,范迪門的確都算是目前最為適合接任總督職位的人選。當然了,在原本的歷史中,他的確也是東印度公司的第九任總督。
不過在這個時空中由於種種原因,他的接任時機已經跟原本的歷史軌跡大不相同,這個節骨眼上有意跟他爭奪總督寶座的大有其人。巴達維亞的議事會裡至少有四人,都宣佈自己將會競爭這個總督職位,而范迪門雖然手裡掌握著兵權,但卻不敢輕易動用這種權力鎮壓其他幾名競爭者,因為這些人都代表了公司的的各位大股東,而這些大人物可不是他這個從庫倫博格鄉下出身的平民能惹得起的。
但范迪門也不會輕易放棄這個機會,因為在他看來,其他的幾名競爭者不過是只會在城堡裡誇誇其談耍耍嘴皮子的文人官員,這些人既不知道怎麼跟東南亞的土著打交道,也不明白北邊的大明帝國究竟對東印度公司是懷著怎樣的態度。把公司交到這種人手中,那是真的遲早要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