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二期規劃
對於自己下屬們該怎麼解決自己家中各種「猛獸」或者是小婦人,張嘉師沒有太大的興趣八卦一番。
反正他已經說得很清楚,這樣的事情要是到時候還沒有解決,就不要怪張嘉師不給他們面子。
畢竟這樣的事情,也許被其他人知道都沒有什麼大不了,但是無論如何,終究是一個不啥好聽的一個事兒。為了很多方面的考慮,張嘉師自然不得不對這種事情進行處理或者是責罰。
………………………………………………分割線…………………………………………
公元前209年10月1日,時間進入到大秦帝國的秦二世二年歲首。
雖然說,用公曆換算,在明年的四五月份才是那一場逐漸席捲天下的秦末大亂興起之際,但是,在年份而言,也就是大秦帝國的秦二世二年六月七月之間的事情,讓張嘉師不得不在這次左將軍府一年一度的高層總結會議上,進行了響應的安排。
……
部隊由於擴大了超過一倍的現役官兵的編制人數,張嘉師不得不在這兩天前跟陳平等人進行相應的人事調動安排商討。
在這個初步商討當中,張嘉師更多的是提升了軍官的軍職以及相應的部隊調作出安排。
其中,遼東郡以及朝鮮地區分別以蘇角以及渉間兩人擔任郡守。這一點本身沒有什麼變化,但是在其麾下人員指揮方面,則是不得不作出相應調動。
以每一支三千人級別的部隊安排而言,其軍官則是統一提升為校尉級別,而每兩個校尉或者三個校尉的部隊指揮,則是安排一個都尉。
以左將軍府由上至下的部隊編制以及駐紮地點的安排,則是在這次正式會議上,進行通報。
遼東郡方面的情況,則是:
蘇角擔任郡守兼任郡尉,而張蒼擔任郡功曹,曹參擔任郡司馬。
其下管理四支都尉級別部隊,分別是駐守在西面鄰接遼西郡的桓硫,轄三校尉,人數九千人;駐守在北面長城地區的蘇騰,轄三校尉,人數九千人;駐守在遼東郡南面以遼東半島為主的秦敏,轄三校尉編制,以及樓船士部隊,輔以姚勇作為副都尉,主要負責遼東工業區附近的防務;韓信擔任遼東郡地區機動部隊都尉,下轄兩校尉,負責指揮機動部隊,相機支援遼東郡地區各處有可能作戰的區域為主。平時駐紮在遼東郡東面原蘇騰防區。
總計兵力分佈為:桓硫所部九千人,蘇騰所部九千人,秦敏所部一萬三千人,以及韓信所部六千人,總計三萬七千人。
而朝鮮地區方面的情況,則是:
渉間擔任郡守以及郡尉,李左車擔任郡司馬,而王陵擔任郡丞。
其下管理五支都尉級別部隊,分別是駐守朝鮮地區北面與肅慎人接壤的長白山區為主的子家,下轄三支校尉級別部隊,但是並不算入秦軍部隊編者當中;管理朝鮮地區東面的聞家,下轄三支校尉級別部隊,但同樣也不算人秦軍部隊編制當中;朝鮮地區南部,主要以原來的三韓地區為主,則是暫時以李蒼的刑徒軍代管,畢竟這個地區正在處於由超過一萬人的刑徒以及陸續安排的遷移民眾進行開發階段,避免出現各種問題的前提下,張嘉師也就只能夠做出這種安排;而朝鮮西部以及王儉城附近地區為主,包括與遼東郡接壤的朝鮮西北部地區,則是由阮翁紹擔任都尉,下轄四支校尉部隊。而朝鮮地區的機動部隊相應安排,張嘉師只能夠放棄由子付以及聞慶兩個朝鮮地區新生代管理的想法。
這一點最主要是陳平等人堅決反對,而孫頗更加是直言不諱:「大人,所謂防人之心不可無,子家以及聞家雖然已經表示效忠於大人,但是一旦對方實力過大,對於大人的管理統治,完全沒有一絲一毫的好處。再者,朝鮮一地處於後方,對於機動部隊的需求也不是那麼的迫切。」
看到了自己的謀士團一致反對這樣的事情之後,張嘉師也就只好放棄自己原來的計畫。
這並不是說陳平等人一點也信不過聞胥以及子安遜兩個族長,而是一旦張嘉師進行那樣的安排,在「臣大欺主」的前提下,出於很多方面的考慮,陳平等人也不希望看到這種事情的發生。
維持現在這種「均勢」就是一種維持朝鮮地區統治力的最好手段。
而朝鮮地區的部隊,在刨除了給子家以及聞家兩個臣服實力的18000人編制之後,其他地區的駐軍兵力則是:李蒼所部的六千人,阮翁紹所部的一萬二千人,合計一萬八千人。
若是算上兩家的編制,則是可以算三萬六千人。
當然,除了編制上的限制,張嘉師也允許兩家能夠用相對優惠的價格購買相應的武器以及裝備。除了一些具有相對威脅性的武器之外,張嘉師都沒有什麼限制。
當然,編制給了對方,對方養不養得起,這個就不是張嘉師注重的問題了。
……
刨除了兩郡的常規兵力,也就是五萬五千人的部隊數量之外,張嘉師將剩下編制當中的四萬五千人暫時歸入到自己的直接指揮當中。
當然,這些部隊因為相當一部分都是新兵部隊,張嘉師也就只有將這些部隊暫時按照比例,劃分到自己的下屬當中,進行管理以及訓練。
不是張嘉師貪圖省事,而是在這個情況下,由主要負責防務的下屬管理訓練這些部隊,反而是更有效的事情。
而在進行這樣的安排之後,張嘉師身邊的人手,將會被調動到自己的新的崗位上。
這個情況在某個意義上,也說明了一點,那就是張嘉師麾下的人才,還是不太足夠。
儘管,以陳平,張蒼,李左車等人的能力而言,很多都是萬中無一的,但是本來人員儲備相應缺乏的張嘉師,還真的沒有什麼好辦法能夠在短時間內擺脫這種困局。
而這樣的安排,怎麼著都算是有點大材小用,但是在很多意義上說明了張嘉師現在的人手確實是非常不充足。
………………………………………………分割線…………………………………………
在說明了下一年初期最主要的人事調動之後,張嘉師接下來的安排,則是說明了接下來的相應民事發展安排。
根據初步的統計,張嘉師現在有著大約接近八十萬的軍民,分散居住在遼東郡以及朝鮮地區當中。
其中,以朝鮮地區的人口比率,反而相應更高一些。
畢竟,遼東郡地區雖然平地較多,但是開發時間以及相應的人員安排調動,要遠比箕子朝鮮晚的多。在這個前提影響下,張嘉師也不奇怪箕子朝鮮的人口為何會比遼東郡更多。
這也沒有辦法,畢竟箕子朝鮮再不濟都是一個國家,發展了幾百年的國家,在人口方面的繁衍生息當中,自然有著一定的優勢。
而按照張嘉師在經過長時間進行的思考,以及進行過多次與陳平等人的商討之後,還是決定了將遼東郡東部以及朝鮮地區主要是南部平原地帶,進行相應的合作規劃。
這並不是張嘉師的一時心血來潮,而是張嘉師很清楚,有些事情他不得不儘可能的進行思考。
與陸地方面所出現的危險相對,遼東郡西部與遼西郡接壤的地區,張嘉師都不清楚會不會跟遼西郡一旦燃起戰火,而變成了交戰地區。在這個前提影響下,張嘉師在進行的第一期,也就是在去年的長城之戰結束之後,就著手進行的建設安排,主要就是在遼河東岸的土地上開展的。
而對應著這樣的情況,張嘉師也在苦惱著一個問題,那就是以張嘉師現在作為左將軍府總部的定襄城,就等於是處於遼西郡的間接威脅下。
一旦跟西面的秦二世部隊交戰,或者是對面不宣而戰,定襄城的情況怎麼樣都讓張嘉師覺得很難放心。
張嘉師也不是沒有因為這樣的因素而思考過「遷都」什麼的因素。但是在眼下以及接下來的行動當中,「遷都」這樣的安排反倒是一著敗筆。
所以,張嘉師在經過白起的勸說下,放棄了這個想法。說實話,以遼河作為西面的天然屏障,佔據主場之利的張嘉師,也不擔心對方能夠直接從西面向東突襲定襄。當然,北面的話,也有些可能。但是就算是長城,也無法讓遼西郡的秦軍部隊,靜悄悄的發動奇襲。
可以說,在儘可能避免被西面的潛在敵人直接突襲定襄這個可能性之後,張嘉師才會這麼放心的將自己的家都安在這個地方。
而相比起這個,本來出於遼河西岸地區的遼東郡管轄村落,張嘉師還是決定將對方遷移到遼河東岸,然後進行相應的設施修建。
而在北疆道的兩旁,張嘉師讓先前負責這地區防禦的桓硫,修建了一連串的塢堡烽火台,以防萬一。
這麼做若是被有心人看在眼裡,當然不是一件好事兒。但是相比起這個,張嘉師也自然不擔心會出現什麼問題。畢竟有些事情,張嘉師正所謂死豬不怕開水燙。
當然,若是真的發生這一幕,很明顯,雙方已經直接撕破臉面,然後就差正式開打了。
而在最近派遣到中原的墨家劍手所探聽或者是跟王離交流所得到的消息,遼西郡郡守換成了一個張嘉師似乎有些印象的人。
那就是在阿房宮時期,被張嘉師斬掉首級的范重族兄范平。得到了這個消息之後的張嘉師,很顯然的明白一個事情,那就是咸陽方面對於他的信任很明顯已經不復存在。
而讓張嘉師奇怪的是,正當他打算逐漸斷絕陸路商隊的派遣計畫之時,遼西郡反而反向派出了一支商隊,進入到遼東郡進行煤炭貿易。
張嘉師現在非常缺煤,對方這樣的安排,完全算得上是雪中送炭。但是張嘉師可是一點都高興不起來。畢竟這樣的事情,沒有什麼問題的話,張嘉師真的一點都不會相信。
張嘉師面對著這個事情,不可謂不謹慎對待,不是說對方會不會用些劣質煤資源來敷衍敲詐他,而是對方是不是有什麼陰謀。畢竟以現在的情況而言,范家自然也不會如此大方的給他帶來這樣的安排。這樣的事情有違張嘉師的認識。
只不過,當桓硫當時派遣一隊騎士親自護送一封信函出現在郡守府,遞交給張嘉師之後,張嘉師對於這樣的疑惑很快就消失了一大半。
這一隊商隊,並不是來自遼西郡,也不是來自咸陽,而是來自三川郡李由組織的一支商隊。
這一份竹簡上,記載著李由從一些方面探聽到張嘉師缺煤的消息之後,才有了這一次幫助。但是在竹簡最後,李由很清楚的說出了一點,那就是這些煤炭他只能夠幫張嘉師一次,因為這需要冒的風險太大。
李由沒有說為何會幫助他,但是張嘉師很清楚,李由不會無緣無故幫他。而張嘉師怎麼也想不到,在一條位於定襄城西南面的小村子當中,一個小男孩以及一個小女孩在一個老僕人的帶領下,定居下來。
而根據這條村當中的三老記載,這是一對兄妹,姓李……
……
暫時緩解了煤炭需求的張嘉師,自然要將兵器大量生產,要知道,現在他手下的很多新兵手上,都沒有足夠的兵器,只能夠拿一根長木棍充當武器,進行各種訓練。
雖然說,在張嘉師的麾下,很多兵員的相應訓練,也有使用木質兵器的範疇,但是在缺乏兵器以及相應甲冑的情況下,想要進行更多的訓練以及得到更有效的成果了,是一件不太可能的事情。
畢竟,什麼全裝備負重越野跑步,以及相應的操練,使用應急的方式來應對,往往沒有太好的效果。
遼東兵造早就因為相應的煤炭資源短缺,不得不處於半停工的狀態。優先進行甲冑相應生產的命令,是張嘉師在權衡再三的情況下,所能夠做到的抉擇。
儘管一件鎧甲或者是一塊鐵盾所需要的相應資源,在很多方面確實能夠生產更多的武器。但是,武器方面還可以使用青銅兵器應急的情況下,很明顯要比只能夠暫時大量列裝庫存牛皮札甲的情況,要好得多。
張嘉師現在也體味到什麼叫做缺乏物資的苦楚。
有很多事情,張嘉師都能夠在經過商討之後,用應急的方式做到相應效果。但是在這種不可再生資源的短缺情況下,張嘉師也就只能夠用朝鮮地區挖掘出來的劣質煤進行應急。
結果,那些生鐵因為爐溫不夠,質量要比兵造在之前一段時間冶煉出來的礦石要差得多。
而這種劣質的生鐵,只能夠進行灌注鍛打,少量生產之後,作為質量真心不怎麼樣的鎧甲製作零件。
有了這次李由操作,並且運輸過來的大量煤炭,張嘉師可以恢復一定武器的日生產量,並且逐步用生產出來的武器,武裝起沒有兵器的部隊。
同時,苦於這些煤炭資源終究會有消耗完的一天,張嘉師只能夠繼續進行這些質量不太好的鎧甲甲片生產,而將優質的煤炭資源運用在兵器生產方面。
……
位於朝鮮地區東北面山區那幾個小型煤礦附近的一個山谷盆地當中,一座中等大小的城邑正在逐步興建當中。
這一座被後世稱呼為商新城的城邑,在城邑修建方面,反而沒有太大的困難,很多原料,包括大量的石材木料反而能夠儘可能做到就地取材,很多設施的建築根本不需要花費太多的額外消耗。
只不過,困難的地方,卻是道路的修築。畢竟朝鮮東北部地區的群山延綿,要從逐漸修築的那一條北疆道支線當中,延伸出一條道路,是很困難的工程。
張嘉師在派遣相應的老工匠進行詳細考察之後,他終於明白了陳平等人反對他這個建議的原因,那就是要從延綿不斷地山區當中,修建一條馳道級別的道路,完全是花費以及民力消耗相當多的事情。
知道了這個結果的張嘉師,一時之間也打算要放棄自己的這個計畫,畢竟這種距離要修建一條道路,絕對不是一件簡單而輕鬆的事情。
但是,白起在說出了一個問題之後,張嘉師不得不咬牙堅持自己的意見。
這個問題就是:「難道你就認為這個地方只有幾個小煤礦嗎?」
白起說的沒錯,張嘉師依稀一件事情,那就是這一片山區,可是朝鮮半島的礦產集中分佈帶。為了幾個小煤礦修建這麼一條道路,固然是得不償失,但是從長遠來開,這樣的做法,確實是非常有必要。
不為其他,光是為了那些日後(不知道何年何月)總會發揮出巨大作用的礦產,張嘉師就很清楚,他這樣做是功在千秋的事情。
而無論修建會遇到什麼問題,需要花費多長的時間,張嘉師都很清楚,他必須要在自己能夠控制住朝鮮地區的時候,做好這一件事。
於是,在這次會議上,張嘉師正式開啟了這一條在後世被命名為「資源之路」的小型馳道修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