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學] 李宗吾厚黑學:全本珍藏版 作者:李宗吾 (全文完)

 
VEGASIRIUSVEGA 發表於 2017-3-5 20:41
第五十章 《中庸章句・序》

    細繹朱子之意,小孩搶母親口中糕餅是人心,愛親敬兄是道心,人心是氣,是人慾,道心是性,是天理,人心是形氣之私,道心是性命之正。這些五花八門的名詞,真把人鬧得頭悶眼花。奉勸讀者,與其讀宋元明清學案,不如讀厚黑學,詳玩甲乙二圖,則小孩搶母親口中糕餅也,愛親敬兄也,均可一以貫之,把天人理氣等字一掃而空,豈不大快!
    最可笑者,朱子《中庸章句·序》又曰:「必使道心常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聽命焉。」主者對仆而言,道心為主,人心為仆。道心者,為聖為賢之心,人心者,好貨好色之心,聽命者,僕人職供驅使,惟主人之命是聽也。細繹朱子之意,等於說,我想為聖為賢,人心即把貨與色藏起,我想吃飯,抑或想「男女居室,人之大倫」,人心就把貨與色獻出來。必如此方可曰:「道心常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聽命焉。」總而言之,宋儒有了性善說橫亘胸中,又不願抹殺事實,故創出的學說,無在非迂曲難通。此《厚黑叢話》之所以不得不作也。予豈好講厚黑哉,予不得已也。
    怵惕與惻隱,同是一物,天理與人慾也同是一物,猶之煮飯者是火,燒房子者也是火。宋明諸儒,不明此理,把天理人慾看做截然不同之二物,創出去人慾之說,其弊往往流於傷害天理。王陽明《傳習錄》說:「無事時,將好色好貨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尋出來,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復起,方始為快。常如貓之捕鼠,一眼看著,一耳聽著,才有一念萌動,即與克去,斬釘截鐵,不可姑容,與他方便,不可窩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實用功,方能掃除廓清。」這種說法,彷彿是:見了火會燒房子,就叫人以後看見了一星之火,立即撲滅,斷絕火種,方始為快。《傳習錄》又載:「一友問:欲於靜坐時,將好名好色好貨等根,逐一搜尋出來,掃除廓清,恐是剜肉做瘡否?先生正色曰:這是我醫人的方子,真是去得人病根。更有大本事人,過了十數年,亦還用得著。你如不用,且放起,不要作壞我的方法,是友愧謝。少間曰,此量非你事,必吾門稍知意思者,為此說以誤汝,在座者皆悚然。」我們試思:王陽明是很有涵養的人,他平日講學,任人如何問難,總是勤勤懇懇地說,從未動氣。何以門人這一問,他會動氣?何以始終未把那門人誤點指出?又何以承認說這話的人是稍知意思者呢?因為陽明能把知行二者合而為一,能把明德親民二者合而為一,能把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五者看做一事,獨不能把天理人慾看做一物。這是他學說的缺點,他的門人這一問,正擊中他的要害,所以他就動起氣來了。究竟剜肉做瘡四字,怎樣講呢?肉喻天理,瘡喻人慾。剜肉做瘡,即是把天理認作人慾,去人慾即未免傷及天理。門人的意思,即是說:「我們如果見了一星之火,即把他撲滅,自然不會有燒房子之事,請問拿甚麼東西來煮飯呢?換言之,即是把好貨之心連根去盡,人就不會吃飯,豈不餓死嗎?把好色之心連根去盡,就不會有男女居室之事,人類豈不滅絕嗎?」這個問法何等厲害!所以陽明無話可答,只好忿然作色。宋明諸儒主張去人慾存天理,所做的即是剜肉做瘡的工作。其學說之不能饜(yan)服人心,就在這個地方。
    以上一段,是從拙作《社會問題之商榷》第二章「人性善惡之研究」中錄出來的,我當日深疑陽明講學極為圓通,處處打成一片,何至會把天理、人慾歧而為二,近閱《龍溪語錄》所載「天泉證道記」,錢緒山謂「無善無噁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四語,是師門定本。王龍溪謂:「若悟得心是無善無惡之心,意即是無善無惡之意,知即是無善無惡之知,物即是無善無惡之物。」時陽明出征廣西,晚坐天泉橋上,二人因質之。陽明曰:「汝中(龍溪字)所見,我久欲發,恐人信不及,徒增躐(lie)等之弊,故含蓄到今。此是傳心秘藏,顏子明道所不敢言,今既是說破,亦是天機該發泄時,豈容復秘?」陽明至洪都,門人三百餘人來請益,陽明曰:「吾有向上一機,久未敢發,以待諸君自悟。近被王汝中拈出,亦是天機該發泄時。」明年廣西平,陽明歸,卒於途中。龍溪所說,即是把天理、人慾打成一片。陽明直到晚年,才揭示出來,由此知:門人提出剜肉做瘡之問,陽明憤然作色,正是恐增門人躐等之弊。《傳習錄》是陽明早年的門人所記,故其教法如此。
    錢德洪極似五祖門下的神秀,王龍溪極似慧能,德洪所說,時時勤拂拭也,所謂漸也。龍溪所說,本來無一物也,所謂頓也。陽明曰:「汝中須用德洪功夫,德洪須透汝中本旨,二子之見,止可相取,不可相病。」此頓悟漸修之說也。《龍溪語錄》所講的道理,幾與《六祖壇經》無異,成了殊途同歸,何也?宇宙真理,只要研究得徹底,彼此所見,是相同的。
    就真正的道理來說,把孟子的性善說、荀子的性惡說合而為一,理論就圓滿了。二說相合,即成為告子性無善無不善之說。人問:孟子的學說,怎樣與荀子學說相合?我說:孟子曰:「人少則慕父母,知好色則慕少艾。」荀子曰:「妻子具而孝衰於親。」請問二人之說,豈不是一樣嗎?孟子曰:「大孝終身慕父母,五十而慕者,予於大舜見之矣。」據孟子所說:滿了五十歲的人,還愛慕父母,他眼中只看見大舜一人。請問人性的真相究是怎樣?難道孟荀之說不能相合嗎?
    性善說與性惡說,既可合而為一,則王陽明之致良知,與李宗吾之厚黑學,即可合而為一。人問:怎麼可合為一?我說:孟子曰:「大孝終身慕父母。」《厚黑經》曰:「大好色終身慕少艾。」孟子曰:「五十而慕父母者,予於大舜見之矣。」《厚黑經》曰:「八百歲而慕少艾者,予於彭祖見之矣。」愛親是不學而能,不慮而知的,好色也是不學而能,不慮而知的。用致良知的方法,能把孩提愛親的天性致出來,做到終身慕父母,同時就可把少壯好色的天性致出來,做到終身慕少艾。昔人說:王學末流之弊,至於盪檢逾閑,這就是用致良知的方法,把厚黑學致出來的緣故。
    依宋儒之意,孩提愛親,是性命之正,少壯好色,是形氣之私。此等說法,真是穿鑿附會。其實孩提愛親,非愛親也,愛其飲我食我也。孩子生下地,即交乳母撫養,則只愛乳母不愛生母,是其明證。愛乳母,與慕少艾,慕妻子,其心理原是一貫的,無非是為我而已。為我為人類天然現象,不能說他是善,也不能說他是惡,故告子性無善無不善之說,最為合理。告子曰:「食色性也。」孩提愛親者,食也,少壯慕少艾慕妻子者,色也。食、色為人類生存所必需,求生存者,人類之天性也。故告子又曰:「生之謂性。」
    告子觀察人性,既是這樣,則對於人性之處置,又當怎樣呢?於是告子設喻以明之曰:「性猶湍水也,決諸東方則東流,決諸西方則西流。」又曰:「性猶杞柳也,義猶桮棬也,以人性為仁義,猶以杞柳為桮棬。」告子這種主張,是很對的。人性無善無惡,也即是可以為善,可以為惡。譬如,深潭之水,平時水波不興,看不出何種作用。從東方決一個口,則可以灌田畝,利行舟;從西方決一個口,則可以漂房舍,殺人畜。我們從東方決口好了。又譬如,一塊木頭,可製為棍棒以打人,也可製為碗盞裝食物。我們把它製為碗盞好了。這個說法,真可合孟荀而一之。
    孟子書中載告子言性者五:曰性猶杞柳也,曰性猶湍水也,曰生之謂性,曰食色性也,曰性無善無不善也,此五者原是一貫的。朱子注《食色》章曰:「告子之辯屢屈,而屢變其說以求勝。」自今觀之,告子之說,始終未變,而孟子亦卒未能屈之也。朱子注《杞柳》章,以為告子言仁義,必待矯揉而後成,其說非是。而注《公都子》章則曰:「氣質所稟,雖有不善,而不害性之本善。性雖本善,而不可以無省察矯揉之功。」忽又提出矯揉二字,豈非自變其說乎?
    朱子注「生之謂性」章曰:「杞柳湍水之喻,食色無善無不善之說,縱橫繆戾(li),紛紜舛(chuan)錯,而此章之誤,乃其本根。」殊不知告子言性者五,原是一貫說下,並無所謂縱橫繆戾,紛紜舛錯。「生之謂性」之生字,作「生存」二字講,生存為人類重心,是世界學者所公認的。告子言性,以「生存」二字為出發點,由是而有「食色性也」之說,有「性無善無不善」之說,又以杞柳湍水為喻,其說最為合理。宋儒反認為根本錯誤,一切說法,離開生存立論,所以才有「婦人餓死事小,失節事大」一類怪話。然朱子能認出「生之謂性」一句為告子學說根本所在,亦不可謂非特識。
    宋儒崇奉儒家言,力辟釋道二家之說,在《尚書》上尋得「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四語,詫為虞廷十六字心傳,遂自謂生於一千四百年之後,得不傳之學於遺經。嗣經清朝閻百詩考出,這四句出諸偽古文《尚書》,作偽者系采自荀子,荀子又是引用道經之語。閻氏的說法,在經學界中,算是已定了的鐵案。這十六字是宋儒學說的出發點,根本上就雜有道家和荀學的元素,反欲借孔子以排道家,借孟子以排荀子,遂無往而不支離穿鑿。朱子曰:「氣質所稟,雖有不善,而不害性之本善。性雖本善,而不可以無省察矯揉之功。」又要顧事實,又要回護孟子,真可謂「縱橫繆戾,紛紜舛錯」也。以視告子扼定「生存」二字立論,明白簡易,何啻天淵。
VEGASIRIUSVEGA 發表於 2017-3-5 20:42
第五十章 告子不知何許人

    王龍溪說是孔門之徒,我看不錯。孔子贊《易》,說「天地之大德曰生」,告子以「生」字言性,可說是孔門嫡傳。孟子學說,雖與告子微異,而處處仍不脫「生」字。如云:「黎民不飢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又云:「內無怨女,外無曠夫,於王何有?」仍以「食色」二字立論,竊意孟子與告子論性之異同,等於子夏、子張論交之異同,其大旨要不出孔氏家法。孟子與告子之交誼,當如子夏與子張之交誼,平日辨疑析難,互相質證。孟子曰:「告子先我不動心。」心地隱微之際亦知之,交誼之深可想。宋儒有「道統」二字橫亘在胸,左袒孟子,力詆告子為異端,而其自家之學說,則截去「生」字立論,叫婦人餓死,以殉其所謂節,叫臣子無罪受死,以殉其所謂忠。孟子有知,當必引告子為同調,而斥程朱為叛徒也。
    孟子說:「人少則慕父母,知好色則慕少艾,有妻子則慕妻子,仕則慕君。」全是從需要生出來的。孩提所需者食也,故慕飲我食我之父母;少壯所需者色也,故慕能滿**之少艾與妻子;出仕所需者功名也,君為功名所自出,故慕君。需要者目的物也,亦即所謂目標,目標一定,則只知向之而趨,旁的事物是不管的。目標在功名,則吳起可以殺其妻,漢高祖可以分父之羹,樂羊子可以食子之羹。目標在父母,則郭巨可以埋兒,姜詩可以出妻,伍子胥可以鞭平王之屍。目標在**,則齊襄公可以淫其妹,衛宣公可以納其媳,晉獻公可以烝(zheng)父妾。著者認為:人的天性,既是這樣,所以性善性惡問題,我們無須多作爭辯,負有領導國人之責者,只須確定目標,糾正國人的目標就是了。我國現在的大患,在列強壓迫,故當提出列強為目標,手有指,指列強,口有道,道列強,使全國人之視線集中在這一點。於是乎吳起也、漢高祖也、樂羊子也、郭巨也、姜詩也、伍子胥也、齊襄公也、衛宣公也、晉獻公也,一一向目標而趨。救國之道,如是而已。全國四萬萬人,有四萬萬根力線,根根力線,直達列強。根根力線,挺然特立,此種主義,可名之曰「合力主義」,而其要點,則從人人思想獨立開始。
    有人問我道:「你既自稱厚黑教主,當然無所不通,無所不曉。據你說,你不懂外國文,有人勸你看西洋心理學譯本,你也不看,像你這樣的孤陋寡聞,怎麼夠得上稱教主?」我說道:「我試問,你們的孔夫子,不惟西洋譯本未讀過,連西洋這個名詞,都未聽過,怎樣會稱至聖先師?你進文廟去把他的牌位打來燒了,我這厚黑教主的名稱,立即登報取消。我再問,西洋希臘三哲,不惟連他們西洋大哲學家康德諸人的書一本未讀過,並且恐怕現在英法德美諸國的字,一個也認不得,怎麼會稱西洋聖人?更奇者,釋迦佛,中國字、西洋字一個都認不得,中國人的姓名,西洋人的姓名,一個都不知道,他之孤陋寡聞,萬倍於我這個厚黑教主,居然成為五洲萬國第一個大聖人,這又是甚麼道理?吁,諸君休矣!道不同不相為謀,我正在劃出厚黑區域,建立厚黑哲學,我行我是,固不暇同諸君嘵(xiao)嘵置辯也。」
    我是八股學校的修業生,生平所知者,八股而已。常常有人向我說道:「可惜你不懂科學,所以你種種說法,不合科學規律。」我說:「我在講八股,你怎麼同我講起科學來了?我正深恨西洋的科學家不懂八股,一切著作,全不合八股義法。」我把達爾文的《種源論》,斯密士的《原富》,孟德斯鳩的《法意》,以評八股之法評之,每書上面,大批二字,曰:「不通」……
    天下文章之不通,至八股可謂至矣盡矣,蔑以加矣,而不謂西洋科學家文章之不通,乃百倍於中國之八股。現在全世界紛紛擾擾,就是幾部死不通的文章釀出來的。因為達爾文和斯密士的文章不通,世界才會第一次大戰,第二次大戰。因為孟德斯鳩的文章不通,我國過去廿四年,才會四分五裂,中央政府,才會組織不健全。人問:「這部書也不通,那部書也不通,要甚麼書才通?」我說:「只有厚黑學,大通而特通。」
    幸哉!我只懂八股而不懂科學也!如果我懂了科學,恐怕今日尚在朝朝日日地喊:「達爾文聖人也,斯密士聖人也,孟德斯鳩聖人也,墨索里尼、希特勒,無一非聖人也。怎麼會寫《厚黑叢話》呢!如果要想全世界太平,除非以我這《厚黑叢話》為新刑律,把古之達爾文、斯密士、孟德斯鳩,今之墨索里尼、希特勒,一一處以槍斃,而後國際上、經濟上、政治上,乃有曙光之可言。」
    中國的八股研究好了,不過變成迂腐不堪的窮骨頭,如李宗吾一類人是也。如果把西洋科學家,達爾文諸人的學說研究好了,立即要「屍骨成山,血水成河」。等我把中國聖人的話說完了,再來懷疑西洋聖人。
    我之所以成為厚黑教主者,得力處全在不肯讀書,不惟西洋譯本不喜讀,就是中國書也不認真讀。凡與我相熟的朋友,都曉得我的脾氣,無論甚麼書,抓著就看,先把序看了,或只看首幾頁,或從末尾倒起看,或隨在中間亂翻來看,或跳幾頁看,略知書中大意就是了。如認為有趣味的幾句,我就細細地反覆咀嚼,於是一而二,二而三,就想到別個地方去了。無論甚麼高深的哲學書和最粗淺的戲曲小說,我心目中都是一例視之,都是一樣讀法。
    我認為世間的書有三種,一為宇宙自然的書,二為我腦中固有的書,三為古今人所著的書。我輩當以第一種、第二種融合讀之,至於第三種,不過藉以引起我腦中蘊藏之理而已,或供我之印證而已。我所需於第三種者,不過如是。中國之書,已足供我之用而有餘,安用疲敝精神,讀西洋譯本為?
    我讀書的秘訣,是「跑馬觀花」四字,甚至有時跑馬而不觀花。中國的花圃,馬兒都跑不完,怎能說到外國?人問:「你讀書既是跑馬觀花,何以你這《厚黑叢話》中,有時把書縫縫裡細微事說得津津有味?」我說:「說了奇怪!這些細微事,一觸目即刺眼。我打馬飛跑時,瞥見一朵鮮艷之花,即下馬細細賞玩。有時覺得芥子大的花兒,反比斗大的牡丹更有趣味,所以書縫縫裡細微事,也會跳入《厚黑叢話》中來。」
    我是懶人,懶則不肯苦心讀書,然而我有我的懶人哲學。古今善用兵者,莫如項羽,七十餘戰,戰無不勝,到了烏江,身邊只有二十八騎,還三戰三勝。然而他學兵法,不過略知其意罷了。古今政治家,推諸葛武侯為第一,他讀書也是只觀大略。陶淵明在詩界中,可算第一流,他乃是一個好讀書不求甚解的人。反之,熟讀兵書者莫如趙括,長平之役,一敗塗地。讀書最多者莫如劉歆(xin),輔佐王莽,以周禮治天下,鬧得天怒人怨。注《昭明文選》的李善,號稱書簏(lu),而做出的文章就不通。書這個東西,等於食物一般,食所以療飢,書所以療愚。飲食吃多了不消化,會生病;書讀多了不消化,也會作怪。越讀得多,其人越愚,古今所謂書獃子是也。王安石讀書不消化,新法才行不走。程伊川讀書不消化,才有洛蜀之爭。朱元晦讀書不消化,才有慶元黨案,才有朱陸之爭。
VEGASIRIUSVEGA 發表於 2017-3-5 20:42
第五十一章 世界是進化的

    從前的讀書人是埋頭苦讀,進化到項羽和諸葛武侯,發明了讀書略觀大意的法子。夫所謂略觀大意者,必能了解大意也,則並大意亦未必了解。進化到了陶淵明,好讀書不求甚解,則並大意亦未必了解。再進化到厚黑教主,不求甚解,而並且不好讀書。將來再進化,必至一書不讀,一字不識,並且無理可解。嗚呼,世無慧能,斯言也,從誰印證?
    我寫《厚黑叢話》,遇著典故不夠用,就杜撰一個來用。人問:「何必這樣干?」我說:「自有宇宙以來,即應該有這種典故,乃竟無這種典故出現,自是宇宙之罪,我杜撰一個所以補造化之窮。」人說:「這類典故,古書中原有之,你書讀少了,宜乎尋不出。」我說:「此乃典故之罪,非我之罪。典故之最古者,莫如天上之日月,晝夜擺在面前,舉目即見。既是好典故,我寫《厚黑叢話》時,為甚躲在書堆中,不會跳出來?既不會跳出,即是死東西,這種死典故,要他何用!」
    近日有人向我說:「你主張思想獨立,講來講去,終逃不出孔子範圍。」我說:豈但孔子,我發明厚黑學,未逃出荀子性惡說的範圍;我說「心理變化,循力學公例而行」,未逃出告子「性猶湍水也」的範圍;我作有一本《中國學術之趨勢》,未逃出我家聃大公的範圍;格外還有一位說法四十九年的先生,更逃不出他的範圍。
    宇宙真理,明明擺在我們面前,任何人只要能夠細心觀察,得出的結果,俱是相同。我主張思想獨立,揭出宗吾二字,以為標幟,一切道理,經我心考慮而過。認為對的即說出,不管人曾否說過。如果自己已經認為是對的了,因古人曾經說過,我就別創異說,求逃出古人範圍。則是:非對古人立異,乃是對我自己立異,是為以吾叛吾,不得謂之宗吾。孔子也、荀子也、告子也、老子也、釋迦也,甚至村言俗語,與夫其他等也,合一爐而冶之,無畛(zhen)域,無門戶,一一以我心衡之,是謂宗吾。
    宗吾者,主見之謂也。我見為是者則是之,我見為非者則非之。前日之我以為是,今日之我以為非,則以今日之我為主。如或回護前日之我,則今日之我,為前日之我之奴,是曰奴見,非主見,仍不得謂之宗吾。
    老子曰:「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則大笑,不笑不足以為道。」滔滔天下,皆周程朱張信徒也,皆達爾文諸人信徒也,一聽見厚黑學三字,即破口大罵。吾因續老子之語曰:「下下士聞道則大罵,不罵不足以為道。」
    日前我同某君談話,引了幾句孔子的話。某君道:「你是講厚黑學的,怎麼講起孔子的學說來了?」我說:從前孔子出遊,馬吃了農民的禾,農民把馬捉住。孔子命子貢去說,把話說盡了,不肯把馬退還。回見孔子,孔子命馬夫去,幾句話說得農民大喜,立即退還。你想,孔門中,子貢是第一個會說的,當初齊伐魯,孔子命子貢去遊說,子貢一出而卻齊存魯,破吳霸越。以這樣會說的人,獨無奈農民何。其原因是子貢知識太高,說的話,農民聽不入耳,馬夫的知識與之相等,故一說即入。觀世音曰:應以宰官身得度者,現宰官身而為說法。應以婆羅門身得度者,現婆羅門身而為說法。你當過廳長,我現廳長身而說法,你口誦孔子之言,我現孔子身而說法。一般人都說:「今日的人,遠不如三代以上。」果然不錯。鄙人雖不才,自問可以當孔子的馬夫,而民國時代的廳長,不如孔子時代的農民。
    有一次我同友人某君談話,旁有某君警告之曰:「你少同李宗吾談些,謹防把你寫入《厚黑叢話》!」我說:「兩君放心,我這《厚黑叢話》中人物,是預備將來配享厚黑廟的,兩君自問,有何功德,可以配享?你怕我把你們寫入《厚黑叢話》,我正怕你們將來混入厚黑廟。」因此我寫這段文字,記其事而隱其名。
    我生怕我的厚黑廟中,五花八門的人,鑽些進來,鬧得來如孔廟一般。我撰有《敬臨食譜序》一篇,即表明此意,錄之如下:
    我有個六十二歲的老學生,黃敬臨,他要求入厚黑廟配享,我業已允許,寫入《厚黑叢話》第一卷。讀者想還記得,他在成都百花潭側開一姑姑筵,備具極精美的肴饌(zhuan),招徠顧主,讀者或許照顧過。昨日我到他公館,見他正在凝神靜氣,楷書《資治通鑒》。我詫異道:「你怎麼干這個事?」他說:「我自四十八歲以後,即矢志寫書,已手寫《十三經》一通,補寫新舊《唐書》合鈔,李善注《文選》,相台《禮記》、《坡門唱和集》各一通,現打算再寫一部《資治通鑒》,以完夙願而垂示子孫。」我說:「你這種主意就錯了。你從前歷任射洪、巫溪、滎經等縣知事,我遊蹤所至,詢之人民,你政聲很好,以為你一定在官場努力,干一番驚人事業。歸而詢知,退為庖師,自食其力,不禁大讚曰:『真吾徒也。』特許入厚黑廟配享,不料你在干這個生活。須知:古今干這一類生活的人,車載斗量,有你插足之地嗎?庖師是你特別專長,棄其所長而與人爭勝負,何若乃爾!鄙人所長者厚黑學,故專讀厚黑學,你所長者庖師,不如把所寫《十三經》與夫《資治通鑒》等,一火而焚之,撰一部食譜,倒還是不朽的盛業。」
    敬臨聞言,頗以為然,說道:「往所在成都省立第一女子師範學校充烹飪教師,曾分『熏、蒸、烘、爆、烤、醬、酢(cu)、鹵、、糟』十門教授學生,今打算就此十門條分縷析,作為一種教科書。但茲事體大,苦無暇晷(gui),奈何!」我說:「你又太拘了,何必一做就想做完善。我為你計,每日高興時,任寫一二段,以隨筆體裁出之,積久成帙,有暇再把它分出門類,如不暇,既有底本,他日也有人替你整理。倘不及早寫出,將來老病侵尋,雖欲寫而力有不能,悔之何及?」敬臨深感余言,乃著手寫去。
    敬臨的烹飪學,可稱家學淵源。其祖父由江西宦遊到川,精於治饌,為其子聘婦,非精烹飪者不合選。聞陳氏女,在室,能制鹹菜三百餘種,乃聘之,即敬臨母也。於是以黃陳兩家烹飪法冶為一爐。清末,敬臨宦遊北京,慈禧后賞以四品銜,供職光祿寺三載,復以天廚之味,融合南北之味。敬臨之於烹飪,真可謂集大成者矣。有此絕藝,自己乃不甚重視,不以之公諸世而傳諸后,不亦大可惜乎?敬臨勉乎哉!
    古者有功德於民則祀之。我嘗笑:孔廟中七十子之徒,中間一二十人有言行可述外,其大半則姓名亦在若有若無之間,遑論功德?徒以依附孔子末光,高坐吃冷豬肉,亦可謂僭(jian)且濫矣。敬臨撰食譜嘉惠後人,有此功德,自足廟食千秋,生前具美饌以食人,死後人具美饌以祀之。此固報施之至平,正不必依附厚黑教主而始可不朽也。人貴自立,敬臨勉乎哉!
    孔子平日飯蔬飲水,後人以其不講肴饌,至今以冷豬肉祀之,腥臭不可嚮邇。他日厚黑廟中,有敬臨配享,後人不敢不以美饌進,吾可傲於眾曰:吾門有敬臨,冷豬肉可不入於口矣!是為序。民國二十四年十二月六日,李宗吾,於成都。
    近有某君發行某種月刊,叫我作文一篇。我說:我作則作,但有一種條件,我是專門講厚黑學的,三句不離本行,文成直署我名,你則非刊不可。他惶然大嚇,婉言辭謝。我執定非替他作不可,他沒法,只好「王顧左右而言他」。讀者只知我會講厚黑學,殊不知我還會作各種散文。諸君如欲表彰先德,有墓誌傳狀等件,請我作,包管光生泉壤,絕不會蹈韓昌黎諛墓之嫌。至於作壽文,尤是我的拿手好戲,壽星老讀之,必多活若干歲。君如不信,有謝慧生壽文為證。壽文曰:
    慧生謝兄,六旬大慶,自撰徵文啟事云:「知舊矜之而錫之以言,以糾過去六十年之失,乃所願承。苟過愛而望其年之延,多為之辭,乃多持(慧生名)之慚且悗,益不可仰矣。」等語。慧生與我同鄉,前此之失,惟我能糾之,若**其年之延,我也有妙法。故特撰此文為獻。
    民國元年二三月,我在成都報上發表《厚黑學》。其時張君列五,任四川副都督,有天見著我,說道:「你瘋了嗎?甚麼厚黑學,天天在報上登載,成都近有一夥瘋子,巡警總監楊莘友,成都府知事但怒剛,其他如盧錫卿、方琢章等,朝日跑來同我吵鬧,我將修一瘋人院,把這些瘋子一齊關起。你這個亂說大仙,也非關在瘋人院不可。」我說:「噫!我是救苦救難的大菩薩,你把他認為瘋子,我很替你的甑子擔憂。」後來列五改任民政長,袁世凱調之進京,他把印交了。第二天會著我,說道:「昨夜謝慧生說:『下細想來,李宗吾那個說法,真是用得著。』」我拍案叫道:「田舍奴,我豈妄哉!瘋子的話,都聽得嗎?好倒好,只是甑子已經倒了。今當臨別贈言,我告訴你兩句: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哪知他通道不篤,后在天津織襪,被袁世凱逮京槍斃。他在天牢內坐了幾個月,不知五更夢醒之時,會想及四川李瘋子的學說否?宣布死刑時,列五神色夷然,負手旁立,做微笑狀。同刑某君,呼冤憤罵。列五呼之曰:「某君!不說了!今日之事,你還在夢中。」大約列五此時,大夢已醒,知道今日之死,實系違反瘋子學說所致。
    同學雷君鐵崖,留學日本,賣文為活,滿肚皮不合時宜,滿清末年跑在西湖白雲寺去做和尚。反正時,任孫總統秘書,未幾辭職。作詩云:「一笑飄然去,霜風透骨寒。八年革命黨,半月秘書官。稷下竽方濫,邯鄲夢已殘。西湖山色好,莫讓老僧看。」他對時事非常憤懣,在上海,曾語某君云:「你回去告訴李宗吾,叫他厚黑學少講些。」旋得瘋癲病,終日抱一酒瓶,逢人即亂說,常常獨自一人,倒卧街中,人事不省。警察看見,把他弄回,時愈時發,民國九年竟死。我這種學說,正是醫他那種病的妙藥,他不惟不照方服藥,反痛詆醫生,其死也宜哉!
VEGASIRIUSVEGA 發表於 2017-3-5 20:43
第五十二章 列五、鐵崖,均系慧生兄好友

    渠二人反對我的學說,結果如此。獨慧生知道,瘋子的學說,用得著,居然活了六十歲。倘循著這條路走去,就再活六十歲也是很可能的。我發明厚黑學二十餘年,私淑弟子遍天下,盡都轟轟烈烈,做出許多驚天動地的事業,偏偏同我講學的幾個朋友,列五、鐵崖而外,如廖君緒初、楊君澤溥、王君簡恆、謝君綬青、張君荔丹,對於吾道,均茫無所得,先後憔悴憂傷以死。慧生於吾道似乎有明了的認識了,獨不解何以蟄居海上,寂然無聞?得非過我門而不入我室耶?然因其略窺涯涘,亦獲享此高壽,足征吾道至大,其用至妙,進之可以干驚天動地的事業,退之亦可延年益壽。今者遠隔數千里,不獲登堂拜祝,謹獻此文,為慧生兄慶,兼為吾黨勸。想慧生兄讀之,當亦掀髯大笑,滿飲數觴(shang)也。民國二十四年元月,弟宗吾拜撰。
    後來我在重慶,遇著慧生侄又華新自上海歸來,說道:「家叔見此文,非常高興,說道:『李先生說我還要再活六十歲,那個時候,你們都**十歲了,恐怕還活我不贏!』」子章骷髏不過愈瘧疾而已,陳琳檄文不過愈頭風而已,我的學說,直能延年益壽。諸君試買一本讀讀,比吃紅色補丸、參茸衛生丸,功效何啻萬倍!
    民國二年,討袁失敗后,我在成都會著一人,瘦而長,問其姓名,為隆昌黃容九。他問了我的姓名,而現驚愕色,說道:「你是不是講厚黑學那個李某?」我說:「是的,你怎麼知道?」他說:「我在北京聽見列五說過。」我想:列五能在北京宣傳吾道,一定研究有得,深為之慶幸。民國三年下半年,我在中壩省立第二中校,列五由天津致我一信,歷敘近況及織襪情形,並說當局如何如何與他為難,中有云:「復不肯伈(xin)伈,乞憐於心性馳背之人!」我讀了,失驚道:「噫!列五死矣,知而不行,奈何!奈何!」不久,即聞被逮入京。此信我已裱作手卷,請名人題跋,以為通道不篤者戒。
    列五是民國四年一月七日在天津被逮,三月四日在北京槍斃,如今整整的死了二十一年。我這瘋子的徽號,最初是他喊起的。諸君旁觀者清,請批評一下:「究竟我是瘋的,他是瘋的?」宋朝米芾,人呼之為「米癲」。一日蘇東坡請客,酒酣,米芾起言曰:「人呼我為米癲,我是否癲?請質之子瞻。」東坡笑曰:「吾從眾。」我請諸君批評,我是不是瘋子?諸君一定說:「吾從眾。」果若此,吾替諸君危矣!且替中華民國危矣!何以故?曰:有張列五的先例在,有民國過去二十四年的歷
    我發明厚黑學,一般人未免拿來用反了,對列強用「厚」字,搖尾乞憐,無所不用其極;對國人用「黑」字,排擠傾軋,無所不用其極,以致把中國鬧得這樣糟。我主張翻過來用,對國人用「厚」字,事事讓步,任何氣都受,任何舊賬都不算;對列強用「黑」字,凡可以破壞帝國主義者,無所不用其極,一點不讓步,一點氣都不受,一切舊賬,非算清不可。
    去歲元旦,華西報的元旦增刊上,我作有一篇文字,題曰《元旦預言》。我的預言,是「中國必興,日本必敗」八個字,這是從我的厚黑史觀推論出來,必然的結果,不過其中未提明「厚黑」二字罷了。今年華西報發元旦增刊,先數日總編輯請我作篇文字。我說:作則必作,但我作了,你則非刊上不可,我的題目,是「厚黑年」三字。他聽了默然不語,所以二十五年華西報元旦增刊,諸名流都有文字,獨莫得厚黑教主的文字,就是這個原因,我認為民國二十五年,是中國的厚黑年,也即是1936年,為全世界的厚黑年。諸君不信,且看事實之證明。
    昔人說:「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亦當遺臭萬年。」我民國元年發表《厚黑學》,至今已二十五年,遺臭萬年的工作,算是做了四百分之一,俯仰千古,常以自豪。所以民國二十五年,在我個人方面,也可說是厚黑年,是應該開慶祝大會的。我想我的信徒,將來一定會仿耶穌紀年的辦法,以厚黑紀年,使厚黑學三字與國同休,每二十五年,開慶祝大會一次,自今以後,再開三百九十九次,那就是民國萬年了。我寫至此處,不禁高呼曰:中華民國萬歲!厚黑學萬歲!
    去年吳稚暉在重慶時,新聞記者友人毛暢熙,約我同去會他。我說:「我何必去會他呢?他讀盡中外奇書,獨莫有讀過《厚黑學》。他自稱是大觀園中的劉姥姥,此次由重慶,到成都,登峨眉,游嘉定,大觀園中的風景和人物,算是看遍了,獨於大觀園外面,有一個最清白的石獅子,他卻未見過。歡迎吳先生,我也去了的,他的演說,我也聽過,石獅子看見劉姥姥在大觀園進進出出,劉姥姥獨未看見石獅子!我不去會他,特別與他留點憾事。」
    有人聽見「厚黑學」三字,即罵曰:「李宗吾是壞人!」我即還罵之曰:「你是宋儒。」要說壞,李宗吾與宋儒同是壞人,要說好,李宗吾與宋儒同是聖人。就宋學言之,宋儒是聖人,李宗吾是壞人,就厚黑學言之,李宗吾是聖人,宋儒是壞人。故罵我為壞人者,其人即是壞人,何以故?是宋儒故。
    我所最不了解者,是宋儒去私之說。程伊川身為洛黨首領,造成洛蜀相攻,種下南渡之禍,我不知他的私字去掉了莫有?宋儒講性善,流而為洛黨,在他們目中視之,人性皆善,我們洛黨,儘是好人,唯有蘇東坡,其性與人殊,是一個壞人。王陽明講致良知,滿街都是聖人,一變而為東林黨。吾黨儘是好人,唯有力抗滿清的熊廷弼是壞人,是應該拿來殺的。清朝的皇帝,披覽廷弼遺疏,認為他的計劃實行,滿清斷不能入關,憫其忠而見殺,下詔訪求他的後人,優加撫恤。而當日排擠廷弼最力,上疏請殺他的,不是別人,乃是至今公認為忠臣義士的楊漣、左光斗等。這個道理,拿來怎講?嗚呼洛黨!嗚呼東林黨!我不知倉頡夫子,當日何苦造下一個黨字,拿與程伊川、楊漣、左光斗一般賢人君子這樣用!奉勸讀者諸君,與其研究宋學,研究王學,不如切切實實地研究厚黑學。研究厚黑學,倒還可以做些福國利民的事。
    宋儒主張去私,究竟私是個甚麼東西,非把它研究清楚不可。私字的意義,許氏說文,是引韓非子之語來解釋。韓子原文,是「倉頡作書,自環者謂之私,背私謂之公」。環即是圈子。私字古文作厶,篆文是,畫一個圈圈。公字,從八從厶,八是把一個東西破為兩塊的意思,故八者背也。「背私謂之公」,即是說:把圈子打破了,才謂之公。假使我們只知有我,不顧妻子,這是環吾身畫一個圈;妻子必說我徇私,我於是把我字這個圈子撤去,環妻子畫一圈;但弟兄在圈之外,弟兄又要說我徇私,於是把妻子這個圈撤去,環弟兄畫一個圈;但鄰人在圈之外,又要說我徇私,於是把弟兄這個圈撤去,環鄰人畫一個圈;但國人在圈外,又說我徇私,於是把鄰人這個圈撤去,環國人畫一個圈;但他國人在圈外,又要說我徇私,這隻好把本國人這個圈撤了,環人類畫一個大圈,才可謂之公。但還不能謂之公。假使世界上動植礦都會說話,禽獸一定說:你們人類為甚麼要宰殺我們?未免太自私了!草木問禽獸道:你為甚麼要吃我們?你也未免自私。泥土沙石問木道:你為甚麼要吸取我的養料?你草木未免自私。並且泥土沙石可以問地心道:你為甚麼把我們向你中心牽引?你地心也未免自私。地球又問太陽道:你為甚麼把我向你牽引?你未免自私。太陽又可問地球道:我牽引你,你為甚麼不攏來!時時想向外逃走,並且還暗暗地牽引我?你也未免自私。再反過來說:假令太陽怕地球說它徇私,它不牽引地球,地球也不知飛向何處去了。地心怕泥土沙石說它徇私,也不牽引了,這泥土沙石,立即灰飛而散,地球也就立即消滅。
    我們從上項推論,繪圖如丙,就可得幾個要件如下:
    (1)遍世界尋不出公字。通常所謂公,是畫了範圍的,範圍內人謂之公,範圍外人,仍謂之私。
    (2)人心之私,通於萬有引力,私字除不掉,等於萬有引力之除不掉,如果除掉了,就會無人類,無世界。無怪宋儒去私之說,行之不通。
    (3)我們討論人性善惡問題,曾繪出甲乙兩圖,說:「心理的現象,與磁場相像,與地心引力相像。」現在討論私字,繪出丙圖,其現象仍與甲乙兩圖相合。所以我們提出一條原則:「心理變化,循力學公例而行。」想來不會錯。
    我們詳玩丙圖,中心之我,彷彿一塊磁石,周圍是磁場,磁力之大小,與距離成反比例。孟子講的差等之愛,是很合天然現象的。墨子講兼愛,只畫一個人類的大圈,主張愛無差等,內面各小圈俱無之,宜其深為孟子駁斥。
    墨子志在救人,摩頂放踵以利天下。楊朱主張為我,叫他拔一毛以利天下,他都不肯。在普通人看來,墨子的品格,宜乎在楊朱之上,乃孟子曰:「逃墨必歸於楊,逃楊必歸於儒。」認為楊子在墨子之上,去儒家為近,豈非很奇的事嗎?這正是孟子的卓見,我非宜下細研究。
VEGASIRIUSVEGA 發表於 2017-3-5 20:44
第五十三章 凡人在社會上做事

    總須人己兩利,乃能通行無礙。孔孟的學說,正是此等主張。孔子所說「己立立人,己達達人」,《大學》所說「修齊治平」,孟子所說「王如好貨,與民同之」,「王如好色,與民同之」等語,都是本著人己兩利的原則立論。叫儒家損人利己,固然絕對不做,就叫他損己利人,他也認為不對。觀於孔子答宰我「井有人焉」之問,和孟子所說「君視臣如草芥,則臣視君如寇讎」等語,就可把儒家真精神看出來,此等主張,最為平正通達。墨子摩頂放踵以利天下,捨去我字,成為損己利人之行為,當然為孔門所不許。
    楊子為我,是尋著了中心點,故孟子認為他的學說高出墨子之上。楊子學說中最精粹的,是「智之所貴,存我為貴;力之所賤,侵物為賤」四語(見《列子》)。他知道自己有一個我,把他存起;同時知道,他人也有一個我,不去侵犯他。這種學說,真是精當極了,然而尚為孟子所斥,這是甚麼道理呢?因為儒家的學說,是人己兩利,楊子只做到利己而無損於人,失去人我之關聯。孔門以仁字為主,仁字從二人,是專在人我間做工作,以我之所利,普及於人人。所以楊子學說,亦為孟子所斥。
    我因為窮究厚黑之根源,造出甲乙丙三圖,據三圖以評判各家之學說,就覺得若網在綱,有條不紊了。即如王陽明所講的「致良知」,與夫「知行合一」,都可用這圖解釋。把圖中之我字作為一塊磁石,磁性能相推用引,是具有離心向心兩種力量。陽明所說的良知,與孟子所說的良知不同:孟子之良知,指仁愛之心而言,是一種引力;陽明之良知,指是非之心而言,是者引之使近,非者推之使遠,兩種力量俱具備了的。故陽明的學說,較孟子更為圓通。陽明所謂致良知,在我個人的研究,無非是把力學原理應用到事事物物上罷了。
    王陽明講「知行合一」,說道:「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這個道理,用力學公例一說就明白了。例如,我聞友人病重想去看他,我心中這樣想,即是心中發出一根力線,直射到友人方面。我由家起身,走到病人面前,即是沿著這根力線一直前進。知友人病重,是此線之起點,走到病人面前,是此線的終點,兩點俱一根直線上,故曰:「知行合一。」一聞友病,即把這根路線畫定,故曰「知是行的主意」。畫定了,即沿著此線走去,故曰:「行是知的功夫。」陽明把明德親民二者合為一事,把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五者合為一事,把格致誠正、修齊治平八者合為一事,即是用的這個方式,都是在一根直線上,從起點說至終點。
    王陽明解釋《大學·誠意章》「如好好色,如惡惡臭」二句,說道:「見好色屬行,好好色屬行。只見好色時,已自好了,不是見后又立個心去好。聞惡臭屬知,惡惡臭屬行。只聞惡臭時,已自惡了,不是聞后別立一個心去惡。」他這種說法,用磁電感應之理一說就明白了。異性相引,同性相推,是磁電的定例。能判別同性異性者知也,推之引之者行也。我們在講室中試驗,即知磁電一遇異性,立即相引,一遇同性,立即相推,並不是判定同性異性后,才去推之引之,知行二者,簡直分不出來,恰是陽明所說「即知即行」的現象。
    歷來講心學者,每以鏡為喻,以水為喻,我們用磁電來說明,尤為確切。倘再進一步,說:「人之性靈,與地球之磁電同出一源。」講起來更覺圓通。人事與物理,就可一以貫之。科學家說:「磁電見同性自然相推,見異性自然相引。」王陽明說:「凡人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弟。」李宗吾說:「小孩見母親口中有糕餅,自然會取來放在自己口中,在母親懷中吃乳吃糕餅,見哥哥近前來,自然會推他打他。」像這樣地講,則致良知也,厚黑學也,就成為一而二,二而一了。
    萬物有引力。萬物有離力。引力勝過離力,則其物存;離力勝過引力,則其物毀。目前存在之物,都是引力勝過離力的,故有「萬有引力」之說。其離力勝過引力之物,早已消滅,無人看見,所以「萬有離力」一層,無人注意。地球是現存之物,故把外面的東西向內部牽引;心是現存之物,故把六塵緣影向內部牽引。小兒是求生存之物,故見外面的東西,即取來放入自己口中;人類是求生存之物,故見有利之事,即牽引到自己身上。我們曠觀宇宙,即知天然現象無一不是向內部牽引,地球也,心也,小兒也,人類也,將來本是要由萬有離力的作用,消歸烏有的,但是未到消滅的時候,他那向內牽引之力,無論如何是不能除去的。宋儒去私之說,等於想除去地心吸力,怎能辦得到?只好承認其私,提出「生存」二字為重心,人人各遂其私,使人人能夠生存,天下自然太平。此鄙人之厚黑學所以不得不作,閱者諸君所以不得不研究也。
    人人各遂其私,可說是私到極點。也即是公到極點。楊朱的學說,即是基於此種學理生出來的。他說道「智之所貴,存我為貴」,即是「各遂其私」的說法;同時他又恐各人放縱其私,妨害他人之私,所以跟著即說:「力之所賤,侵物為賤。」這種學說,真是精當極了,施之現今,最為適宜,我們應當特別闡揚。所以研究厚黑學的人,同時應當研究楊朱的學說。楊氏之學,在吾道雖為異端,然亦可借證,對鈍根人不能說上乘法,不妨談談楊朱學說。
    地球是一個大磁石,磁石本具有引之推之兩種力量,其被地球所推之物,已不知推到何方去了,出了我們視覺之外,只能看見它引而向內的力量,看不出推而向外的力量,所以只能說地球有引力,不能說地球有推力。人心猶如一塊磁石,是具備了引之推之兩種力量,由這兩種力相推相引,才構成一個社會,其組織法,絕像太空中眾星球之相推相引一般。人但知人世相賊相害,是出於人心之私。不知人世相親相愛,也出於人心之私,人但知私心擴充出來,可以造成戰爭,擾亂世界和平;殊不知人類由漁獵,而游牧,而農業,而工商業,造成種種文明,也由於一個私字在暗中鼓盪。斯義也,彼程朱諸儒,烏足知之!此厚黑學所以為千古絕學也。
    「厚黑」二字,是從一個私字生出來的,不能說它是好,也不能說它是壞,這就是我那個同學朋友謝綬青跋《厚黑學》所說的:「如利刃然,用以誅盜賊則善,用以屠良民則惡,善與惡何關於刃,故用厚黑以為善則為善人,用厚黑以為惡,則為惡人……」我發明厚黑學,等於瓦特發明蒸汽機,無施不可。利用蒸汽,造成火車,駕駛得法,可以日行千里,駕駛不得法,就會跌下岩去。我提出「厚黑救國」的口號,就是希望司機先生駕駛火車,向列強衝去,不要向前朝岩下開,也不要在街上橫衝直撞,碾死行人。
    物質不滅,能力不滅,這是科學家公認的定律。吾人之性靈,算是一種能力,請問:其生也從何而來,其死也從何而去,豈非難解的問題嗎?假定:吾人之性靈,與地球之磁電,同出而異名,這個問題,就可解釋了。其生也,地球之物質,變為吾身之毛髮骨血,同時地球之磁電,變為吾之性靈;其死也,毛髮骨血,退還地球,仍為泥土,是謂物質不滅。同時性靈退還地球,仍為磁電,是謂能力不滅。我們這樣的解釋,則昔人所謂「浩氣還太虛」,所謂「天地有正氣……下則為河嶽,上則為日星,於人曰浩然」,所謂「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種種說法,就不是空談了。倘有人問,靈魂是否存在?我們可以說:「這是在各人的看法:吾人一死,此身化為泥土,性靈化為磁電,可謂之靈魂消滅。然吾身雖死,物質尚存,磁電尚存,即謂之靈魂尚存,亦無不可。性靈者吾人之靈魂也,磁電者地球之靈魂也,性靈與磁電,同出一源。」我所繪甲乙丙三圖,即基於此種觀察生出來的,是為厚黑哲學的基礎。至於實際的真理是否如此,我不知道,我只自己認為合理,就寫出來,是之謂宗吾。
    我雖講厚黑學,有時亦涉獵外道諸書,一一以厚黑哲理繩之。佛氏說:佛性是不生不滅,不增不減,無邊際,無終始;楞嚴七處征心,說心不在內,不在外,不在中間。我認為吾人之性靈,與地球之磁電,同出而異名,則佛氏所說,與太空磁電何異?佛說:「本性圓融,周遍法世。」又說:「非有非無。」推此與磁電中和現象何異?黃宗羲著《明儒學案》自序,開口第一句曰:「盈天下皆心也。」高攀龍自序為學之次弟云:「程子謂『心要在腔子里』,不知腔子何所指,果在方寸間否耶?覓注不得,忽於小學中見其解曰:『腔子猶言身子耳。』以為心不專在方寸,渾身是心也。」我們要解釋黃高二氏之說,可假定宇宙之內,有一至靈妙之物,無處不是灌滿了的。就其灌滿全身軀殼言之,名之曰心,就其灌滿宇宙言之,名之曰磁電,二者原是二而一,一而二的。佛氏研究心理,西人研究磁電,其途雖殊,終有溝通之一日。佛有天眼通,天耳通,能見遠處之物,能聞遠處之語。西人發明催眠術,發明無線電,也是能見遠處之物,能聞遠處之語,這即二者溝通之初基。
    我們把物質的分子加以分析,即得原子,把原子再分析,即得電子。電子是一種力,這是科學家業已證明了的。我們的身體,是物質集合而成,也即是電子集合而成。身與心本是一物,所以我們心理的變化,逃不出磁電學的規律,逃不脫力學的規律。
    人類有誇大性,自以為萬物之靈,彷彿心理之變化,不受物理學的支配。其實只能說,人是物中之較高等者,終逃不出物理學的大原則。我們試驗理化,溫度變更,或摻入他種藥品,形狀和性質均要改變。吾人遇天氣大熱,心中就煩躁,這是溫度的關係。飲了酒,性情也會改變,這是摻入一種藥品,起了化學作用。從此等地方觀察,人與物有何區別?故物理學中的力學規律,可適用到心理學上。
VEGASIRIUSVEGA 發表於 2017-3-5 20:44
第五十四章 知行合一

    王陽明說「知行合一」,即是「思想與行為合一」。如把「知」字改作「思想」二字,更為明了。因為人的行為,是受思想的支配,所以觀察人的行為,即可窺見其心理,知道他的心理,即可預料其行為,古人說:「誠於中,形於外。」又說:「中心達於面目。」又說:「根於心,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這都是心中起了一個念頭,力線一發動,即依著直線進行的公例,達於面目,跟著即見於行事了。但有時心中起了一個念頭,竟未見諸實行,這是甚麼緣故呢?這是心中另起一種念頭,把前線阻住了,猶如我起身去看友人之病,行至中途,因事見阻一樣。
    陽明說的「知行合一」,不必定要走到病人面前才算行,只要動了看病人的念頭,即算行了。他說:「見好色屬行,好好色屬行。」普通心理學,分知、情、意三者,這「好好色」,明明是情,何以謂之行呢!因為一動念,這力線即注到色字上去了,已經是行之始,故陽明把情字看做行字。他說的「知行合一」,可說是「知情合一」。
    人心如磁石一般。我們學過物理,即知道:凡是鐵條,都有磁力,因為內部分子凌亂,南極北極相消,才顯不出磁力來。如用磁石在鐵條上引導一下,內部分子,南北極排順,立即發出磁力。我國四萬萬人,本有極大的力量,只因內部凌亂,致受列強的欺凌。我們只要把內部力線排順,四萬萬人的心理,走在同一的線上,發出來的力量,還了得嗎?問:內部分子,如何才能排順?我說:你只有研究厚黑學,我所寫的《厚黑叢話》,即是引導鐵條的磁石。
    我國有四萬萬人,只要能夠聯為一氣,就等於聯合了歐洲十幾國。我們現受日本的壓迫,與其哭哭啼啼,跪求國聯援助,跪求英美諸國援助,毋寧哭哭啼啼,跪求國人,化除意見,協助中央政府,先把日本驅逐了,再說下文。人問:國內意見,怎能化除?我說:你把厚黑學廣為宣傳,使一般人了解厚黑精義及厚黑學使用法,自然就辦得到了。
    我發明厚黑學,一般人未免拿來用反了,對列強用「厚」字,搖尾乞憐,無所不用其極;對國人用「黑」字,排擠傾軋,無所不用其極,以致把中國鬧得這樣糟。我主張翻過來用,對國人用「厚」字,事事讓步,任何氣都受,任何舊賬都不算;對列強用「黑」字,凡可以破壞帝國主義者,無所不用其極,一點不讓步,一點氣都不受,一切舊賬,非算清不可。然此非空言所能辦到,其下手方法,則在調整內部,把四萬萬根力線排順,根根力線,直射列強,這即是我說的「厚黑救國」。
    人問我:對外的主張如何?我說:我無所謂主張,日本是入室之狼,俄國是當門之虎,歐美諸強國,是宅左宅右之獅豹,請問諸君,處此環境,室內人當如何主張?
    世界第二次大戰,迫在眉睫,有主張聯英美以抗日本的,有主張聯合日本以抗俄國的,又有主張如何如何的,若以我的厚黑哲學推論之,都未免錯誤。我寫的《厚黑叢話》第二卷內面,曾有「黑厚國」這個名詞,邇來外交緊急,我主張將「厚黑國」從速建立起來,即以厚黑教主兼充厚黑國的國王,將來還要欽頒厚黑憲法。此時東鄰日本,有甚麼水鳥外交、啄木外交,我先把我的厚黑外交提出來,同我的厚黑弟子討論一下:
    我們學物理化學,可先在講室中試驗。唯有國家這個東西,不能在講室中試驗,據我看來,還是可以試驗,現在五洲之中,各國林立,諸大強國,互相競爭,與我國春秋戰國時代是一樣的。我們可以說:現在的五洲萬國,是春秋戰國的放大形,當日的春秋戰國,即是我們的試驗品。
    春秋戰國,賢人才士最多,他們研究出來的政策,很可供我們參考。那個時候,共計發生兩大政策:第一是春秋時代,管仲「尊周攘夷」的政策。第二是戰國時代,蘇秦「聯六國以抗強秦」的政策。自從管仲定下「尊周攘夷」的政策,齊國遂崛起為五霸之首;後來晉文稱霸,也沿襲他的政策;就是孔子修春秋,也不外「尊周攘夷」的主張。這個政策,很值得我們研究。戰國時,蘇秦倡「聯六國以抗強秦」之議,他的從約成功,秦人不敢出關者十五年,這政策,更值得研究。我國現在情形,既與春秋戰國相似,我主張把管仲、蘇秦的兩個法子融合為一,定為厚黑國的外交政策。管仲的政策,是完全成功的,蘇秦的政策,是始而成功,終而失敗。究竟成功之點安在?失敗之點安在?我們可以細細討論。
    春秋時,周天子失了統御能力,諸侯互相攻伐,外夷乘間侵入,弱小國很受蹂躪,與現在情形是一樣的。楚國把漢陽諸姬滅了,還要問鼎中原,與日本滅了琉球、高麗,進而佔據東北四省,進而佔據平津,是一樣的。那個時候,一般人正尋不著出路,忽然跳出一個大厚黑家,名曰管仲,霹靂一聲,揭出「尊周攘夷」的旗幟,用周天子的名義驅逐外夷,保全弱小國家的領土,大得一般人的歡迎。他的辦法,是九合諸侯,把弱小民族的力量集中起來,向外夷攻打,伐山戎以救燕,伐狄以救衛邢。這是用一種合力政策,把外夷各個擊破。以那時國際情形而論,楚國是第一強國,齊雖泱泱大國,但經襄公荒淫之後,國內大亂。桓公即位之初,長勺之戰,連魯國這種弱國都戰不過,其衰弱情形可想。召陵之役,竟把楚國屈服,全由管仲政策適宜之戰。我國在世界弱小民族中,弱則有之,小則未也,絕像春秋時的齊國,天然是盟主資格。當今之世,「管厚黑」復生,他的政策,一定是:「擁護中央政府,把全國力量集中起來,然後進而聯合弱小民族,把全世界力量集中起來,向諸大強國攻打。」基於此種研究,我國當「九一八」事變之後,早就該使下厚黑學,退出國際聯盟,另組一個「世界弱小民族聯盟」,與那個分贓集團的國聯成一個對抗形勢,由我國出來,當一個齊桓公,領導全世界被壓迫民族,對諸大強國奮鬥。
    到了戰國,國際情形又變,齊楚燕趙韓魏秦,七雄並立,周天子已經扶不起來,紙老虎成了無用之物,「尊周」二字,說不上了。秦楚在春秋時,為夷狄之國,到了此時,「攘夷」二字更不適用。七國之中,秦最強,駸駸(qin)乎有并吞六國之勢,於是第二個大厚黑家蘇秦,挺身出來,倡議聯合六國,以抗秦國,即是聯合眾弱國,攻打一強國,仍是一種合力政策,可說是「管厚黑政策的變形」。基於此種研究,我們可把日俄英美法意德諸國,合看為一個強秦,把全世界弱小民族看做六國,當然組織一個「弱小民族聯盟」,以與諸強國周旋。
    諸君莫把蘇秦的法子小視了,他是經過引錐刺股的功夫,揣摩期年,才研究出來。他這個法子,含有甚深的學理。他讀的是《太公陰符》,陰符是道家之書。古陰符不傳,現行的陰符,是偽書。我們既知是道家之書,就可借老子的《道德經》來說明。《老子》一書,包藏有很精深的厚黑原理。戰國時厚黑大家文種、范蠡,漢初厚黑大家張良、陳平等,都是從道家一派出來的。管子之書,《漢書·藝文志》列入道家,所以管仲的內政外交,暗中以「厚黑」二字為根據。鄙人發明厚黑學,進一步研究,創一條定理:「心理變化,循力學公例而行。」還讀老子之書,就覺得處處可用力學公例來解釋,將來我講「中國學術」時,才來逐一說明。此時談厚黑外交,談到蘇秦,我只能說,蘇大厚黑的政策,與老子學說相合,與力學公例相合。
    老子曰:「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這明明是歸到一個平字上。力學公例,兩力平衡,才能穩定。水不平則流,人不平則鳴。蘇秦窺見這個道理,遊說六國,抱定一個平字立論,與近世孫中山學說相合。他說六國,每用「寧為雞口,毋為牛後」和「稱東藩,築帝宮,受冠帶,祠春秋」一類話,激動人不平之氣。孫中山說:中國人,連高麗、安南等亡國人都不如,位置在「殖民地」之下,當名曰「次殖民地」。其論調是一樣的,無非是求歸於平而已。蘇秦對付秦國的法子,是「把六國聯合起來,秦攻一國,五國出兵相救」。此種辦法,合得到克魯泡特金「互助」之說。秦雖強,而六國聯合起來,力量就比他大,合得到達爾文「強權競爭」之說。他把他的政策定名為「合縱」,更可尋味。齊楚燕趙韓魏六國,發出六根力線,取縱的方向,向強秦攻打,明明是力學上的合力方式。他這個法子,較諸管仲政策,含義更深,所以必須揣摩期年,才研究得出來。他一研究出來,自己深信不疑地說道:「此真可以說當世之君矣。」果然一說就行,六國之君,都聽他的話。《戰國策》曰:「當此之時,天下之大,萬民之眾,王侯之威,謀臣之權,皆決於蘇秦之策。」又曰:「廷說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抗。」你想:戰國時候,百家爭鳴,是學術最發達時代,而「蘇厚黑」的政策,能夠風靡天下,豈是莫得真理嗎?
    管蘇兩位大厚黑家定下的外交政策,形式雖不同,裡子是一樣的,都是合眾弱國以攻打強國,都是合力政策,然而管仲之政策成功,蘇秦之政策終歸失敗,縱約終歸解散,其原因安在呢?管仲和蘇秦,都是起的聯軍,大凡聯軍,總要有負責的首領。唐朝九節度相州之敗,中有郭子儀、李光弼諸名將,卒至潰敗者,就由於莫得負責的首領。齊國是聯軍的中堅分子,戰爭責任,一肩擔起,其他諸國,立於協助地位。六國則彼此立於對等地位,不相統轄,缺乏重心。蘇秦當縱約長,本然是六國的重心,無奈他這個人,莫得事業心,當初只因受了妻不下機、嫂不為炊的氣,才發憤讀書,及佩了六國相印,可以驕傲父母妻嫂,就志滿意得,不復努力。你想,當首領的人都這個樣子,怎能成功?假令管大厚黑來當六國的縱約長,是決定成功的。
VEGASIRIUSVEGA 發表於 2017-3-5 20:45
第五十五章 蘇秦的政策

    確從學理上研究出來,而後人反鄙視之,其故何也?這隻怪他早生了二千多年,未克複領教李宗吾的學說。他陳書數十篋(qie),中間缺少了一部《厚黑叢話》,不知道「厚黑為里,仁義為表」的法子。他遊說六國,純從利害上立論,**裸地把厚黑表現出來,忘卻在上面糊一層仁義,所以他的學說,就成為邪說,無人研究,這是很可惜的。我們用厚黑史觀的眼光看去,他這個人,學識有餘,實行不足,平生事迹,可分兩截看:從刺股至當縱約長,為一截,是學理上之成功;當縱約長以後,為一截,是實行上之失敗。前一截,我們當奉以為師;后一截,當引以為戒。
    我們把春秋戰國外交政策研究清楚了,再來研究魏蜀吳三國的外交政策。三國中,魏最強,吳、蜀俱弱。諸葛武侯,在隆中,同劉備定的大政方針,是東聯孫吳,北攻曹魏,合兩弱國以攻一強國,仍是蘇大厚黑的法子。史稱:孔明自比管樂。我請問讀者一下:孔明治蜀,略似管仲治齊,自比管仲,尚說得去,惟他平生政績,無一點與樂毅相似,以之自比,是何道理?這就很值得研究了。考之《戰國策》:燕昭王伐齊,是合五國之兵,以樂毅為上將軍。他是聯軍的統帥,與管仲相桓公,帥諸侯之兵以攻楚是一樣。燕昭王欲伐齊,樂毅獻策道:「夫齊霸國之餘教,而聚勝之遺事也,閑於兵甲,習於戰攻,王若欲攻之,則必舉天下而圖之。」因主張合趙楚魏宋以攻之。孔明在隆中,對劉先帝說道:「曹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以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因主張:西和諸戎,南撫夷越,東聯孫權,然後北伐曹魏,其政策與樂毅完全一樣。樂毅曾奉昭王之命,親身赴趙,把趙聯好了,再合楚魏宋之兵,才把齊打破。孔明奉命入吳,說和孫權,共破曹操於赤壁,其舉動也是一樣,此即孔明自比樂毅所由來也。至於管仲糾合眾弱國,以討伐最強之楚,與孔明政策相同,更不待言。由此知孔明聯吳伐魏的主張,不外管仲、樂毅的遺策。
    東漢之末,天子失去統御能力,群雄並起,與春秋戰國相似。孔明隱居南陽時,與諸名士討論天下大勢,大家認定:曹操勢力最強,非聯合天下之力,不能把他消滅,希望有春秋時的管仲和戰國時的樂毅這類人才出現。於是孔明自詡有管仲、樂毅的本事,能夠聯合群雄,攻打曹魏。這是所謂「自比管樂」了。不過《古史簡略》,只記「自比管仲樂毅」一句,把他和諸名士的議論概行刪去了,及到劉先帝三顧草廬時,所有袁紹、袁術、呂布、劉表等,一一消滅,僅剩一個孫權,所以隆中定的政策,是東聯孫吳,北攻曹魏。這種政策,是同諸名士細細討論過的,故終身照著這個政策行去。
    「聯合眾弱國攻打強國」的政策,是蘇秦揣摩期年研究出來的,是孔明隱居南陽,同諸名士討論出來的,中間含有絕大的道理。人稱孔明為王者之才,殊不知:孔明淡泊寧靜,頗近道家,他生平所讀的,是最粗淺的兩部厚黑教科書,第一部是《韓非子》,他治國之術,純是師法申韓,曾手寫申韓以教後主,申子之書不傳,等我講厚黑政治時再談。第二部是《戰國策》,他的外交政策,純是師法蘇秦。《戰國策》載:蘇秦說韓王曰:「臣聞鄙諺曰:『寧為雞口,無為牛後。』今大王西面交臂而臣事秦,何以異於牛後乎?」韓王憤然作色,攘臂按劍,仰天太息曰:「寡人雖死,必不能事秦。」《三國志》載:孔明說孫權,叫他按兵束甲,北面降曹,孫權勃然曰:「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我們對照觀之,孔明的策略,豈不是與蘇厚黑一樣?
    「聯眾弱國,攻打強國」的政策,非統籌全局從大處著眼看不出來。這種政策,在蜀只有孔明一人能了解,在吳只有魯肅一人能了解。魯肅主張捨出荊州,以期與劉備聯合,其眼光之遠大,幾欲駕孔明而上之。蜀之關羽,吳之周瑜、呂蒙、陸遜,號稱英傑,俱只見著眼前小利害,對於這種大政策全不了解。劉備、孫權有相當的了解,無奈認不清,拿不定,時而聯合,時而破裂,破裂之後,又復聯合。最了解者,莫如曹操。他聽見孫權把荊州借與劉備,二人實行聯合了,正在寫字手中之筆都落了。其實孫劉聯合,不過抄寫蘇厚黑的舊文章,曹操是千古奸雄,聽了都要心驚膽戰,這個法子的厲害,也就可想而知了。
    從上面的研究,可得一結論曰:「當今之世,諸葛武侯復生,他的政策、決定是:退出國聯,組織世界弱小民族聯盟,向諸大強國進攻。」
    我們倡出「弱小民族聯盟」之議,聞者必惶然大駭,以為列強勢力這樣的大,我們組織弱小民族聯盟,豈不觸列強之怒,豈不立取滅亡?這種疑慮,是一般人所有的。當時六國之君,也有這樣疑慮。張儀知六國之君膽怯,就乘勢恐嚇之,說道:「你們如果這樣干,秦國必如何如何地攻打你們。我勸你們還是西向事秦,將來有如何的好處。」六國聽他的話,遂聯袂事秦,卒至一一為秦所滅。歷史俱在,諸君試取戰國策細讀一過,看張儀對六國的話,像不像拿現在列強勢力,去恐嚇弱小國一般?六國信張儀的話而滅亡,然則為小民族計,何去何從,不言而決。
    蘇秦說六國聯盟,是從利害立論,說得娓娓動聽;張儀勸六國事秦,也是從利害立論,也是說得娓娓動聽。同是就利害立論,二說極端相反,何以俱能動聽呢?其差異之點:蘇秦所說利害,是就大者遠者言之,張儀是就小者近者言之。常人目光短淺,只看到眼前利害,雖以關羽、周瑜、呂蒙、陸遜這類才俊之士,尚不免為眼前小利害所惑,何況六國昏庸之主?所以張儀之言,一說即入。由後日的事實來證明,從張儀之說而亡國,足知蘇秦之主張是對的。今之論者,怕觸怒列強,不敢組織弱小民族聯盟,恰走入張儀途徑。願讀者深思之!深思之!
    蘇秦與張儀同學,自以為不及儀,後來回到家中,引錐刺股,揣摩期年,加了一番自修的苦功,其學力遂超出張儀之上,說出的話,確有真理。孟子對齊宣王曰:「海內之地,方千里者九,齊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異於鄒敵楚哉?」這種說法,宛然合縱聲口。孟子譏公孫衍、張儀以順為正,是妾婦之道,獨未說及蘇秦。我們細加研究,公孫衍、張儀教六國事秦,儼如妾婦事夫,以順為正,若蘇秦之反抗強秦,正是孟子所謂「威武不能屈」之大丈夫。
    孟子之學說,最富於獨立性。我們讀孟子答滕文公「事齊事楚」之問,答「齊人築薛」之問,答「事大國則不得免焉」之問,獨立精神,躍然紙上。假令孟子生今之世,絕不會仰承列強鼻息,絕不會接受喪權辱國的條件。
    宇宙真理,只要能夠徹底研究,得出的結果,彼此是相同的,所以管仲「尊周攘夷」的政策,律以孔子的《春秋》是合的,蘇秦「合眾弱國以抗一個強國」的政策,律以孟子的學說,也是合的,司馬光著《資治通鑒》,也說合縱是六國之利,足證蘇秦的政策是對的。我講厚黑學有兩句秘訣:「厚黑為里,仁義為表。」假令我們明告於眾曰:「我們應當師法蘇秦聯合六國之法,聯合世界弱小民族。」一般人必詫異道:「蘇秦是講厚黑學的,是李瘋子一流人物,他的話都信得嗎?信了立會亡國。」我們改口說道:「此孔孟遺意也,此諸葛武侯之政策也,此司馬溫公之主張也。」聽者必歡然接受。
    大丈夫寧為雞口,無為牛後,寧為玉碎,無為瓦全。我國以四萬萬民眾之國,在國聯中求一理事而不可得,事事惟列強馬首是瞻,亡國之禍,迫於眉睫。與其坐以待斃,孰若起而攻之?與其在國聯中仰承列強鼻息,受列強之宰割,曷若退而為弱小民族之盟主,與列強為對等之周旋?春秋之義,雖敗猶榮,而況乎斷斷不敗也。
    晉時李特入蜀,周覽山川形勢,嘆曰:「劉禪有如此江山而降於人,豈非庸才?」我國有這樣的土地人民,而受制於東鄰三島,千秋萬歲后,讀史者將謂之何!余豈好講厚黑哉,余不得已也,凡我四萬萬民眾,快快地厚黑起來,一致對外!全世界被壓迫民族,快快地厚黑起來,向列強進攻。
VEGASIRIUSVEGA 發表於 2017-3-5 20:45
第五十六章 《孫中山演說集》

    日俄戰爭的時候,俄國把波羅的海的艦隊調來,繞過非洲,走入日本對馬島,被日本打得全軍覆沒。這個消息傳出來,孫中山適從蘇伊士河經過,有許多土人,看見孫中山是黃色人,現出很喜歡的樣子來問道:「你是不是日本人呀?」孫中山說道:「我是中國人。你們為甚麼這樣的高興呢?」他答應道:「我們東方民族,總是被西方民族壓迫,總是受痛苦,以為沒有出頭的日子。這次日本打敗俄國,我們當如自己打勝仗一樣,這是應該歡喜的,所以我們便這樣的高興。」我們試想:日本打敗俄國,與蘇伊士河邊的土人何關?日本又從莫說過要替他們解除痛苦的話。他們現出這種樣子,世界弱小民族心理,也就可想見了。威爾遜提出「民族自決」的口號,大受弱小民族的歡迎。我們組織弱小民族聯盟,於「民族自決」之外,再加以「弱小民族互助」的口號,對內自決,對外互助,當然更受歡迎。且威爾遜不過徒呼口號而已,我們組織弱小民族聯盟,有特設之機關提挈之,更容易成功。
    威爾遜「民族自決」之主張,其所以不能成功者,由於本身是矛盾的。弱小民族,是被壓迫者,威爾遜代表美國,美國是列強之一,是站在壓迫者方面。威爾遜個人雖有這種主張,其奈美國之立場不同何?我國與弱小民族是站在一個立場,出來提倡「民族自決」,組織弱小民族聯盟,彼此互助,是決定成功的。
    至於和會上威爾遜之所以失敗者,則由威爾遜是教授出身,不脫書生本色,未曾研究過厚黑學。美國參戰之初,提出「十四條原則」,主張「民族自決」。巴黎和會初開,全世界弱小民族,把威爾遜當如救世主一般,以為他們的痛苦可以在和會上解除了。哪知英國的路易·喬治,法國的克利滿梭,都是精研厚黑學的人,就說克利滿梭,綽號「母大蟲」,尤為兇悍,初聞威爾遜鼎鼎大名,見面之後,才知黔驢無技,時時奚落他,甚至說道:「上帝只有十誡,你提出十四條,比上帝還多了四條,只好拿在天國去行使。」威爾遜只好忍受。後來義大利全權代表下旗歸國,日本全權代表也要下旗歸國,就把威爾遜嚇慌了,俯首帖耳,接受他們要求,而「民族自決」四字遂成泡影。
    假令我這個厚黑教主是威爾遜,我就裝痴賣獃,聽憑他們奚落,坐在和會席上,一言不發,直待義大利下旗歸國,日本下旗歸國,已經出了國門,猝然站起來,在席上一拍巴掌說道:「你們要這樣幹嗎?我當初提出『十四條原則』,主張『民族自決』,你們認了可,我美國才參戰,而今你們這樣干,使我失信於美國人民,失信於全世界弱小民族,而今只好領率全世界弱小民族,向你們英法意日四國決一死戰,才可見應諒於天下後世。你母大蟲說我這十四條應拿在天國行使,你看我於一個星期內,用鮮血將這個地球染紅,就從這鮮血中現出一個天國,與你母大蟲看!」說畢,退出和會,應用我的補鍋法,把鍋敲破了再說,三十分鐘內,通電全世界,叫所有弱小民族一致起來,對列強反戈相向,由美國指揮作戰。這樣一來,請問英法敢開戰嗎?當日事實俱在,我們不妨研究一下,德國戰鬥力並未損失,最感痛苦者,食料被列國封鎖耳。只要接濟他糧食,單是一個德國,已夠英法對付。大戰之初,英法許殖民地許多權利,弱小民族拋棄舊日嫌怨,一致贊助。印度甘地,也叫他的黨徒幫助英國,原想戰勝之後,可以抬頭,哪知和會上,列強食言,弱小民族,正在含血噴天。有了威爾遜這樣的主張,他們在戰地,還有不立即倒戈嗎?兼之美國是生力軍,國家又富,英法已是精疲力倦,如果實行開戰,可斷定:一個星期,把英法打得落花流水。這個戰火,請問英法敢打嗎?如果要我美國不打,除非十四條,條條實行,並須加點利息,格外增加兩條。何以故呢?因為你英法諸國,素無信義,明明白白地承認了的條件,都要翻悔,所以十四條之外,非增加兩條,以資保障不可。威爾遜果然這樣干,難道「民族自決」之主張,不能實現嗎?無奈威爾遜一見義大利和日本的使臣下旗歸國,就手忙腳亂,用「鋸箭法」了事,竟把千載一時之機會失去,惜哉!惜哉!不久箭頭在內面陸續發作,我國東北四省,無端失去,阿比西尼亞,無端受義大利之摧殘。世界第二次大戰,行將爆發。凡此種種,都由威爾遜在和會席上少拍了一巴掌之故。甚矣,厚黑學之不可不講也!
    上述的辦法,以威爾遜的學識,難道見不到嗎?就說威爾遜是書獃子,不懂厚黑學,同威爾遜一路到和會的,有那麼多專門人才,那麼多外交家,一個個都是在厚黑場中來來往往的人,難道這種粗淺的厚黑技術都不懂得,還待李瘋子來說嗎?他們懂是懂得的,只是不肯這樣干,其原因就是弱小民族是被壓迫者,美國是壓迫者之一,根本上有了這種大矛盾,美國怎能這樣干呢?
    威爾遜提出「民族自決」四字,與他本國的立場是矛盾的。日本是精研厚黑學的,窺破威爾遜有此弱點,就在和會上提出「人種平等」案,朝著他的弱點攻去,意若曰:「你會唱高調,等我唱個高調,比你更高。」這本是厚黑學的妙用,果然把威爾遜制住了。然而威爾遜畢竟是天稟聰明,他並莫有讀過《厚黑學》譯本,居然懂得厚黑哲理,他明知「民族自決」之主張為列強所不許,為本國所不許,竟大吹大擂起來,鬧得舉世震驚,此即是鄙人「辦事二妙法」中之「補鍋法」也,把鍋之裂痕敲得長長的,乘勢大出風頭,迨至義大利和日本全權代表要下旗歸國,他就馬馬虎虎了事,此「辦事二妙法」中之「鋸箭法」也。威爾遜可以昭告世界曰:「民族自決之主張,其所以不能貫徹者,非我不儘力也,其奈環境不許何!其奈英法意日之不贊成何!」是無異外科醫生對人說道:「我之只鋸箭桿而不取箭頭者,非外科醫生不儘力也,其奈內科醫生袖手旁觀何!」噫,威爾遜真厚黑界之聖人哉!
    中國八股先生有言曰:「東海有聖人,西海有聖人,此心同,此理同也。」鄙人發明補鍋法、鋸箭法,此先知先覺之東方聖人也。威爾遜實行補鍋法、鋸箭法,不勉而中,不思而得,雖欲不謂之西方聖人,不可得矣。
    我當日深疑:威爾遜是個老教書匠出身,是一個書獃子,何以會懂得補鍋法、鋸箭法?後來我多方考察,才知他背後站有一位軍師,豪斯大佐,是著名的陰謀家,是威爾遜的腦筋。威爾遜之當總統,他出力最多。威爾遜的閣員,大半是他推薦的。所有美國絕交參戰也,山東問題也,都是此公的主張。他專門唱後台戲,威爾遜不過登場之傀儡罷了。威爾遜聽信此公的話,等於劉邦之聽信張子房。我們既承認劉邦為厚黑聖人,就呼威爾遜為厚黑聖人,也非過譽。
    一般人都以為巴黎和會,威爾遜厚黑學失敗,殊不知威爾遜之失敗,即是威爾遜之成功;他當美國第二十八屆的總統,試問:從前二十七位總統,讀者諸君,記得幾人姓名?我想除了華盛頓、林肯二人鼎鼎大名而外,第三恐怕要數威爾遜了。任人如何批評,他總算是歷史上有名人物。問其何修而得此,無非是善用補鍋法、鋸箭法罷了,假使他不懂點厚黑學,不過混在從前二十七位總統中間,姓名若有若無,威爾遜三字,安能赫赫在人耳目?由是知:厚黑之功用大矣哉!成則建千古不朽之盛業,敗亦留宇宙大名,讀者諸君快快地與我拜門,只要把臉兒弄得厚厚的,心兒弄得黑黑的,跳上國際舞台,包管你名垂宇宙,包管你把世界列強打得棄甲曳兵而逃。
    巴黎和會,聚世界厚黑家於一堂,鉤心鬥角,彷彿一群拳術家在擂台上較技。我們站在台下,把他們的拳法看得清清楚楚,當用何種拳法才能破他,台下人了瞭然然,台上人反漠然不覺。當初威爾遜提出「民族自決」之主張,大得弱小民族之歡迎,深為英法意日所不喜,可知「民族自決」四字,可以擊中列強的要害。及後日本提出「人種平等」案,威爾遜就啞口無言,而「民族自決」案就無形打消,可知「人種平等」四字,可以擊中歐美人的要害。我國如出來提倡「弱小民族聯盟」,把威爾遜的「民族自決」案和日本的「人種平等」案合一爐而冶之,豈不更足以擊中他們的要害嗎?
    美國和日本,是站在壓迫者方面的,威爾遜主張的「民族自決」,日本主張的「人種平等」,不過口頭拿來說說,並無實行的決心,已經鬧得舉世震驚,列強大嚇;我國是站在被壓迫者方面,循著這個路子做去,口頭這樣說,實際上就這樣做,並且猛力做,當然收很大的效果。
    譬之打仗,先要偵探一下,再用兵略略攻打一下,才知敵人某處虛、某處實,既把虛實明了了,然後才向著他的弱點猛攻。陸遜大破劉先帝,就是用的這個法子。劉先帝連營七百里,陸遜先攻一營不利,對眾人說道:「他的虛實,我已知道了,自有破之之法。」於是縱火燒之,劉先帝遂全軍潰敗。威爾遜提出「民族自決」案,舉世震動,算替弱小民族偵探了一下,日本提出「人種平等」案,就把威爾遜挾持著了,算是向列強略略攻了一下。他們幾位厚黑家,把自家的弱點盡情暴露,我們就向著這個弱點猛力攻去,他們的帝國主義,當然可以一舉而摧滅之。
    劉先帝之失敗,是由於連營七百里,戰線太擺寬了。陸遜令軍士每人持一把茅,隔一營,燒一營,同時動作,劉先帝首尾不能相顧,遂至全軍潰敗。列強殖民地太寬,彷彿劉先帝連營七百里一般。我們糾約世界弱小民族,同時動作,等於陸遜燒連營,遍地是火,列強首尾不能相顧,他們的帝國主義,當然潰敗。英國自誇:凡是太陽所照之地,都有英國的國旗。我們把「弱聯會」組織好了,可說:凡是太陽所照之地,英國人都該挨打。
    劉先帝身經百戰,矜驕極了,以為陸遜是個少年,不把他放在眼裡。不知陸遜能夠忍辱負重,是厚黑界後起之秀,猝然而起,出其不意,把這位老厚黑打得一敗塗地。列強自恃軍械精利,把我國不看在眼,矜驕極了。我國備受欺凌,事事讓步,忍辱負重,已經到了十二萬分,當然學陸遜,猝然而起,奮力一擊。
VEGASIRIUSVEGA 發表於 2017-3-5 20:46
第五十七章 弱小民族,極形渙散,不易聯合。

    這也不必慮,以歷史證之:嬴秦之末,天下苦秦苛政,陳涉振臂一呼,山東豪俊,群起響應,立即嬴秦滅了。這是甚麼道理呢?因為人人積恨嬴秦已久,人人都想推倒他,心中發出的力線,成為方向相同的合力線,所以陳涉起事之初,並未派人去聯絡山東豪俊,而山東豪俊,自然與之行動一致。現在列強壓迫弱小民族,苛虐情形,較諸嬴秦,有過之無不及,嬴秦亡國條件,列強是具備了的。我國出來,當一個陳涉,振臂一呼,世界當然聞風響應。
    劉備、孫權兩位厚黑家,本是郎舅之親,大家的眼光注射在荊州上,劉備把他向西拖,孫權把他向東拖,力線相反,其圖如a。於是郎舅決裂,夫婦生離,關羽被殺,七百里之連營被燒,劉先帝東徵兵敗,身死白帝城,吳蜀二國,幾成了不共戴天之仇。後來諸葛亮遣鄧芝入吳,約定同齊伐魏,目標一變,心理即變,其圖如b。於是仇讎(chou)之國,立即和好。心理變化,循力學公例而行。a圖力線,是橫的方向,彼此是衝突的,b圖的力線,是縱的方向,是合力的方式,彼此不生衝突。
    我國連年內亂,其原因是由國人的目光注射在國內之某一點,彼此的力線,成了橫的方向,當然生衝突。我們應當師法諸葛武侯,另提目標,使力線成縱的方向,國內衝突,立即消滅。問:「提甚麼目標?」答曰:提出組織弱小民族聯盟之主張,全國人一致去干這種工作。譬之射箭,以列強為箭垛,四萬萬人,有四萬萬支箭,支支箭向同一隻箭垛射去,成了方向相同之合力線,每支箭是不生衝突的。於是安內也,攘外也,就成為二而一、一而二了。奉勸讀者諸君,如果有志救國,非研究我的厚黑學不可。
    我們學過物理學,即知道凡是鐵條,都有磁力。只因內部分子凌亂,南極北極相消,才顯不出磁力來。如用磁石在鐵條上引導了一下,內部分子,南北極排順,立即發出磁力。我國四萬萬人,本有極大的力量,只因內部凌亂,故受外人的欺凌。我們只要把內部排順了,四萬萬人的心理,走在同一的線上,發出來的力量,還了得嗎?問:「四萬萬人的心理,怎能走在同一的線上呢?」我說:我發明的厚黑學,等於一塊磁石,你把它向國人宣傳,就等於在鐵條上引導了一下,全國分子,立可排順,以此制敵,何敵不摧?以此圖功,何功不克?只要把厚黑學研究好了,何畏乎日本?何畏乎列強?
    日本的厚黑家,可以反詰我道:據你說,吳蜀二國結下不解之深仇,諸葛武侯提出伐魏之說,以魏為目標,二國立即和好。而今你們中國人仇視日本,我日本提出「中日聯合,抵抗蘇俄」的主張,以蘇俄為目標,豈不與諸葛武侯聯吳伐魏的政策一樣嗎?怎麼你這個厚黑教主,還說要攻打日本呢?我說:你這話可謂不通至極!荊州本是孫權借與劉備的,孫權取得荊州,物歸原主,吳蜀二國,立於對等地位,故能說聯合伐魏的話。日本佔據東四省,進窺平津,純是劫賊行為,世間哪有同劫賊聯合之理?必須恢復了「九一八」以前的狀況,荊州歸還了孫權,才能說聯合對俄的話。日本是入室之狼,俄國是卧門之虎,歐美列強,是宅左宅右之獅豹,必須把室中之狼驅逐出去了,才能說及門前之虎,才能說及宅左宅右之獅豹。
    我講厚黑學,分三步功夫,諸君想還記得。第一步:麵皮之厚,厚如城牆;心子之黑,黑如煤炭。第二步:厚而硬,黑而亮。第三步:厚而無形,黑而無色。日本對於我國,時而用劫賊式,武力侵奪,時而用娼妓式,大談親善,狼之毒,狐之媚,二者俱備。所謂厚如城牆,黑如煤炭,他是做到了的,厚而硬,也是做到了的,唯有黑而亮的功夫,他卻毫未夢見。
    我是八股學校的修業生,中國的八股,博大精深,真所謂宗廟之美,百官之富。我寢饋數十年,只能說是修業,不敢言畢業。我作八股有兩個秘訣:一曰:抄襲古本;二曰:作翻案文字。先生出了一道題,尋一篇類似的題文,略略改換數字,沐手敬書的寫去,是曰抄襲古本。我主張弱小民族聯盟,這是抄襲管仲、蘇秦和諸葛亮三位的古本。人說冬瓜做不得甑子,我說,冬瓜做得甑子並且冬瓜做的甑子,比世界上任何甑子還要好些。何以故呢?世界上的甑子,只有裡面蒸的東西吃得,甑子吃不得,唯有冬瓜做的甑子,連甑子都可以當飯吃。此種說法,即所謂翻案文字也。我說:厚黑可以救國,等於說冬瓜可以做甑子,所以我的學說最切實用,是可以當飯吃的。
    剿襲陳言,為作文之大忌,俾斯麥唱了一出鐵血主義的戲,全場喝彩;德皇威廉第二重演一出,一敗塗地;日本接著再演,將來決定一敗塗地。諸君不信,請拭目以觀其後。
    抄襲古本,總要來得高明,諸葛武侯,治國師法申韓,外交師法蘇秦,明明是縱橫雜霸之學,後人反說他們有儒者氣象,明明是霸佐之才,反說他們是王佐之才。此公可算是抄襲古本的聖手。
    剿寫文字的人,每喜歡剿寫中式之文,殊不知應當剿寫落卷,「鐵血主義」四字,俾斯麥中式之文也,我們萬不可剿寫,「民族自決」四字,是威爾遜的落卷,「人種平等」四字,是日本的落卷,如果沐手敬書出來,一定高高中式。「九一八」這類事,與其訴諸國聯,訴諸英美,毋寧訴諸非洲澳洲那些野蠻人,訴諸高麗那些亡國民,表面看去,似是作翻案文字,實在是抄寫威爾遜的落卷,抄寫日本的落卷。
    川省未修馬路以前,我每次走路,見著推車的、抬轎的、邀馱馬的、挑擔子的,來來往往,如螞蟻一般,寬坦的地方,安然過去,一到窄路,就彼此大罵,你怪我走得不對,我怪你走得不對。我心中暗暗想道:何嘗是走得不對,無非是路窄了的關係。我國組織、政權集中在上面,任你有何種抱負,非握得政權施展不出來,於是你說我不對,我說你不對。其實非不對也,政治舞台,地位有限,容不了許多人,等於走入窄路一般。無怪乎全國中志士和志士,吵鬧不休。
    以外交言之,我們當辟一條極寬的路來走,不能把責任訴諸當局的幾個人。甚麼是寬路呢?提出組織弱小民族聯盟的主張,這個路子就極寬了,舞台就極大了,任有若干人,俱容得下。在國外的商人、留學生和遊歷家,可以直接向弱小民族運動;在國內的,無論在朝在野,無論哪一界,都可擔任種種工作。四萬萬人的目標,集中於弱小民族聯盟之一點,根根力線,不相衝突,不言合作,而合作自在其中。有了這種寬坦的大路可走,政治舞台,只算一小部分,不需取得政權,救國的工作也可表現出來,在野黨、在朝黨,也就無須吵吵鬧鬧的了。
    民主國人民是皇帝,無奈我國四萬萬人,不想當英明的皇帝,大家都以阿斗自居,希望出一個諸葛亮,把日本打倒,把列強打倒,四萬萬阿斗,好坐享其成。我不禁大呼道:陛下誤矣!阿斗者,亡國之主也!有阿斗就有黃皓,諸葛亮千載不一出,且必三顧而後出,黃皓則遍地皆是,不請而自來。我國之所以瀕於危亡者,正由全國人以阿斗自居所致。我只好照抄一句《出師表》曰:「陛下不宜妄自菲薄。」我們何妨自己就當一個諸葛亮,自己就當一個劉先帝。我這個厚黑教主,不揣冒昧,自己就當起諸葛亮來,我寫的《厚黑叢話》,即是我的「隆中對」。我希望讀者諸君,大家都來當諸葛亮,各人提出一種主張,四萬萬人就有四萬萬篇「隆中對」。同時我們又化身為劉先帝,成了四萬萬劉先帝,把四萬萬篇「隆中對」加意選擇。假令把李厚黑的「弱小民族聯盟」選上了,我們四萬萬劉先帝,就親動聖駕,做聯吳伐魏的工作,想出種種法子,去把非洲澳洲那些野蠻國,與夫高麗、安南、緬甸那些亡國民聯為一氣,向世界列強進攻。
VEGASIRIUSVEGA 發表於 2017-3-5 20:47
第五十八章 欲求我國獨立

    必先求四萬萬人能獨立,四萬萬根力線挺然特立,根根力線,直射列強,欲求國之不獨立,不可得矣。問:四萬萬力線何以能獨立?曰:先求思想獨立。能獨立乃能合作,我國四萬萬人不能合作者,由於四萬萬人不能獨立之故。不獨立則為奴隸,奴隸者,受驅使而已,獨立何有!合作何有!
    野心家辦事,包攬把持,視眾人如奴隸,彼所謂抗日者,率奴隸以抗日以謂也。日本在東亞,包攬把持,視中國人如奴隸,彼所謂抗俄者,率奴隸以抗俄之謂也。既無獨立的能力,哪有抵抗的能力,所以我們要想抵抗日本,抵抗列強,當培植人民的獨立性,不當加重其奴隸性。我寫這部《厚黑叢話》,千言萬話,無非教人思想獨立而已。故厚黑國的外交,是獨立外交,厚黑國的政策,是合力政策。軍商政學各界的厚黑家,把平日的本事直接向列強行使,是之謂厚黑救國。
    孔子謂子夏曰:「汝為君子儒,無為小人儒。」我教門弟子曰:「汝為大厚黑,無為小厚黑。」請問大小厚黑如何分別?張儀教唆六國互相攻打,是小厚黑。孫權和劉備,互爭奪荊州,是小厚黑。要管仲和蘇秦的法子,才算大厚黑。日本佔據東北四省,佔據平津,是小厚黑。歐美列強,掠奪殖民地,是小厚黑。鄙人主張運動全世界弱小民族,反抗日本和列強,才算大厚黑。孟子曰:「小固不可以敵大。」我們的大厚黑成功,日本和列強的小厚黑,當然失敗。
    我國只要把弱小民族聯盟明定為外交政策,政府與人民打成一片,全國總動員,一致去做這種工作,全國目光,注射國外,成了方向相同的合力線,不但內爭消滅,並且抵抗日本和列強,也就綽綽然有餘裕了,開戰也可,不開戰也可。惜乎諸葛武侯死了,恨不得起斯人於地下,而與之細細商榷。
    我們一談及「弱小民族聯盟」,反抗列強,聞者必疑道:列強有那樣的武力,弱小民族如何敵得過?殊不知戰爭的方式最多,武力只佔很小一部分。以戰爭之進化言之,最初只有戈矛弓矢,後來進化,才有槍彈,這是舊式戰爭。再進化有飛機炸彈,這是日本在淞滬之役用以取勝的,是墨索里尼在阿比西尼亞用以取勝的。再進化則為化學戰爭,有毒瓦斯、毒菌、死光等,這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一般人所凜凜畏懼的。再進化則為經濟戰爭,英國對意制裁,即算是用這種戰術。人問:經濟戰爭之上,還有戰術莫得?我答道:還有,再進化則為心理戰爭。三國時馬謖曾說:「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心戰為上,兵戰為下。」這即是心理戰爭。心理戰爭的學說我國發明最早。戰國時,孟子說:「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此心理戰爭之說也。又云:「……則鄰國之民,仰之若父母矣,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生民以來,未有能濟者也,如此則無敵於天下。」此心理戰爭之說也。我們從表面上看去,這種說法,豈非極迂腐的怪話嗎?而不知這是戰術中最精深的學說,一般人特未之思耳。
    現在列強峙立的情形,很像春秋戰國時代。春秋戰國,為我國學術最發達時代,賢人才士最多。一般學者所倡的學說,都是適應環境生出來的,都是經過苦心研究,想實際地解決時局,並不是徒托空談,所以他們的學說很可供我們今日之參考。即以兵爭一端而論,春秋時戰爭劇烈,於是孫子的學說應運而生,他手著的《十三篇》,所談的是軍事上最高深的學理。這是中外軍事家所公認的。到了戰國時代,競爭更激烈,孫子的學說已經成了普通常識。於是孟子的學說,又應運而生,發明了心理戰爭的原則,說道:「可使制挺,以撻秦楚之堅甲利兵。」無奈這種理論太高深了,一般人都不了解,以為世間哪有這類的事!哪知孟子死後,未及百年,陳涉揭竿而起,立把強秦推倒,孟子的說法居然實現,豈非很奇的事嗎?
    現在全世界兵爭不已,識者都認為非到世界大同,人民是不能安定的。戰國時情形也是這樣,所以梁襄王問:「天下惡乎定?」孟子對曰:「定於一。」也認為:非統一是不能安定的。然則用何種方法來統一呢?現今的人,總是主張武力統一,而孟子的學說則恰恰相反。梁襄王問:「孰能一之?」孟子曰:「不嗜殺人者能一之。」主張武力統一者,正是用殺字來統一,孟子的學說,豈非又是極迂腐的怪話嗎?後來秦始皇并吞六國,算是用武力把天下統一了,迨至漢高祖入關,除秦苛政,約法三章,從「不嗜殺」三字做去,竟把秦的天下奪了。孟子的學說,又居然實現,豈不更奇嗎?楚項羽坑秦降卒二十餘萬人於新安城南,又屠咸陽,燒秦宮室,火三月不絕,其手段之殘酷,豈不等於淞滬之役,日本用飛機炸彈任意轟炸嗎?豈不等於墨索里尼在阿比西尼亞種種暴行嗎?然而項羽武力統一的迷夢,終歸失敗,死在漢高祖手裡。這是甚麼道理呢?因為高祖的謀臣,是張良、陳平,他二人是精研厚黑學的,懂得心理戰爭的學理,應用最高等戰術,故把項羽殺死。這是歷史上的事實,很可供我們的研究。
    秦始皇和楚項羽,純恃武力,是用一個「殺」字來統一;漢高祖不嗜殺人,是用一個「生」字來統一。生與殺二者,極端相反,然而俱有統一之可能,這是甚麼道理呢?因為凡人皆怕死,你不服從我,我要殺死你,所以殺字可以統一;凡人皆貪生,你如果擁護我,我可以替你謀生路,所以生字也可以統一。孟子說的「不嗜殺人者能一之」,完全是從「利害」二字立論,律以我的厚黑學,是講得通的,所以他的學說,能夠生效。
    當舉世戰雲密布的時候,各弱小國的人民,正在走投無路,不知死所,忽然有一個國家,定出一種大政方針,循著這個方針走去,是唯一的生路,這個國家,豈不等於父母替子弟謀生路嗎?難道不受弱小國的人民熱烈擁戴嗎?孟子說:「鄰國之民,仰之若父母,率其子弟,攻其父母,自生民以來,未有能濟者也。」就是基於這種原則生出來的。不過我這種說法,道學先生不承認的,他們認為:「孟子的學說,純是道德化人,若摻有『利害』二字,未免有損孟子學說的價值。」這種說法,我也不敢深辯,只好同我的及門弟子和私淑弟子研究研究!
    秦始皇、楚項羽,用「殺」字震懾人民,漢高祖用「生」字歆動人民,人之天性,好生而惡死,故秦皇、項羽為人民所厭棄,漢高祖為人民所樂戴。秦項敗,而漢獨成功,都是勢所必至,理有固然。由此知「殺」字政策敵不過「生」字政策。日本及列強,極力擴張軍備,用武力鎮壓殖民地,是走的秦皇、項羽的途徑。大戰爆發在即,全世界弱小民族,正在走投無路,我們趁此時機,提倡弱小民族聯盟,向他們說道:「這是唯一的生路,所謂民族自決也,人種平等也,掃滅帝國主義也,唯有走這條路,才能實現。你們如果跟著列強走,將來大戰爆發,還不是和第一次大戰一樣,只有越是增加你們的痛苦的。」我們倡出這種論調,弱小民族還有不歡迎的嗎?我們獲得弱小民族的同情,把弱聯會組織起,以後的辦法就很多很多,外交方面,就進退裕如了。
    楚漢相爭,項羽百戰百勝,其力最強,高祖百戰百敗,其力最弱,而高祖卒把項羽打敗者,他有句名言:「吾寧鬥智不鬥力。」這即是楚漢成敗的關鍵。漢高祖是厚黑界的聖人,他的聖訓,我們應該細細研究。日本和歐美列強,極力擴張軍備,是為鬥力,我們組織世界弱小民族聯盟,採用經濟戰爭和心理戰爭,是為鬥智。我們也不是廢去武力不用,只是專門研究經濟和心理兩種戰爭的方術,輔之以微弱的武力,就足以打倒帝國主義而有餘了。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VEGASIRIUSVEGA

LV:16 版主

追蹤
  • 1801

    主題

  • 12065

    回文

  • 7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