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生活] 熬鷹航空業 作者:中克希德 (全書完)

 
regn13 2018-1-7 22:43:07 發表於 都市言情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127 65800
regn13 發表於 2018-1-8 20:08
第八百八十九章:頭瞄和操作系統
    這一平四下的航電顯示器設計當然也並非是這次歷雲的獨創設計,至少這時候的美國佬在級雄貓戰鬥機F-14e/F上面就使用的是一平四下的設計方案,那麼說起來還是能夠找到「爹」。

    不過F-14e/F使用的就並非是兩塊中等液晶拼接而成的大型顯示器,這傢伙是直接採用一整塊大型液晶顯示器製作而成,這只能說技術底子雄厚就是牛逼,咱共和國還是不能夠比啊!

    不過使用一整塊顯示器有一整塊顯示器的好處,但二合一的拼接方案也有自己的獨到優勢,這就好像側桿和中置操縱桿之間的爭論一樣,誰也不好吐槽另外一種設計哪裡不夠好,只能說是工業技術基礎和設計思路的不同所導致。

    而這次重四方案真正原創的航電設計,肯定還是要數在這三塊單色壓力觸控屏上面,把觸控屏引入到戰鬥機顯示器上絕對是獨一無二的原創設計,它能夠有效地提升座艙的人機工程,更提升逼格和科幻感,讓人真正感覺到不明嚼栗。

    「這個座艙的設計就很好啊!看來之前讓你們來做這個重四的航電設計是沒錯的,不過我現在最想知道的是,這個航電設計方案當中,頭盔顯示和瞄準系統是不是也有相應的改進之處,之前我們在殲18上面使用的頭顯示已經不足以保證技術優勢,這個該怎麼解決?」

    航電系統說起來也是包括的非常廣泛,畢竟人家這全稱是叫做航空電子設備系統,你只要是電子設備就算是可以了,甚至連機載雷達從廣義上來說也都能夠算作航電系統的一部分,在這樣劃分的範圍之下,把頭顯、頭瞄都算到航電系統也是沒錯的。

    只不過這次楊輝想到了開頭,卻沒有想到結尾,特別是當厲雲把情況說明了之後,讓人更是感到一陣尷尬,原來情況是這樣搞來的

    這也是一副恍然大悟的表情:「原來如此,這也就是說此次重四的航電系統也是採用了子系統分包模式,不過這樣也還好,至少它能夠集中全國上下最優秀的設計和資源,而且聽你這一說,我也覺得洪都那邊要求確實沒錯,就依他們要求的辦吧!」

    其實情況並不複雜,主要是因為國內在這頭顯和頭瞄方面最有權威的絕對不是中航東北,也同樣不是厲雲所領導的航電系統公司,反而是早在八十年代就已經接觸到頭顯,並且引進技術的洪都在相關技術上最優秀。

    想當年洪都同意大利馬基公司合作,雙方共同改進強五的時候,使用的技術裡面就有頭盔顯示技術,只不過後來由於各種原因就沒有把強五改進型持續下去,但是憑藉著當時西南科工殲18的立項,洪都的頭顯技術也終於在殲18項目上實現重生。

    也就是說,國內最早接觸、最早展開相關技術自主研製的就是屬於洪都方面,後開蘇聯解體之後又從蘇聯搞過了更進一步的頭瞄技術,這樣綜合起來之後,才有了洪都將殲18航電系統中使用的頭顯升級到頭瞄的想法。

    能有這樣的想法,那是因為之前決定輕四使用的航電系統為殲18的航電系統改進而來,而殲18的航電設計時並不具備頭盔瞄準能力,它僅僅只能有一定的頭盔顯示能力,而這對於一款注重多用途的戰鬥機而言還剛好合適,只要能夠顯示大家需要的數據就行了。

    一直到了洪都輕四項目的時候,殲18上面使用的頭盔顯示器肯定就不夠用了,畢竟這是一款定位中需要外銷,並且還要有強大對空作戰能力的四代戰鬥機,要說沒有頭盔瞄準系統肯定是不行的。

    新一代的四代機要配合著新一代的大離軸近距離格鬥彈使用,而大離軸格鬥彈又必須要配合著頭瞄才能夠真正揮作用,這也就必須要說到之前洪都所提出的要求:他們為重四研製的頭盔瞄準系統不僅僅要提供給重四使用,還要可以提供給他們自己研製的輕四使用,並且允許出口。

    真要是對於中航西南來說,頭盔瞄準系統並不是什麼需要禁止出口的設備,就算它是重四上面使用的航電設備,但是要說出口也就出口了,反正配合它使用的是老殲18使用的老一代航電構架,在總體設計構架都落後了一代,那你這子系統再先進,不能揮出全部的作戰能力也沒有太大的意義。

    厲雲作為專業的航電設計人士,對這裡面的利害之處知道的也並不比楊輝少:「沒錯,我也認為可以同意洪都的要求,反正輕四的航電構架是我們老一代的寶石柱設計,要給它用上最新的頭瞄系統也無妨,至少我們現在針對老一代的寶石柱航電系統構架設計,又有了最新的改進想法和突破。只是我們現在還存在著兩個最大的問題需要攻克:機載航電的整機操作系統、新一代機載電腦。」

    對於厲雲提出的這兩個最大的問題,其中的一個就是直接涉及到了航電系統中最關鍵的操作系統,要知道這航空航天器使用的操作系統可不是把微軟的問就死系統裝上就可以用的,而是必須要針對這類航電設備特殊使用要求來專門設計。

    戰鬥機的機載操作系統作為一種嵌入式的操作系統,追求的是實時性、穩定性、安全性。國際上主要以美國風河公司的Vorks系統為代表,它們廣泛運用在通信、軍事、航空航天領域,在F-16、F-18、B-2等有人作戰飛機,-47無人機以及各種導彈、太空探測器上都有應用。

    甚至中航西南之前的好幾款戰鬥機使用的機載操作系統,那也是盜版的美國風河公司產品,包括十號和殲18也都是這樣搞的,而這種辦法卻僅僅只能適用於共和國的航電設計能力還沒有完全壯大的時候,但是就現在的重四項目上面,是絕對要杜絕再繼續使用美國的操作系統。

    是需要好好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到了,這關乎到整個中航西南,乃至整個共和國的航空航天產業鏈的展與成熟。

    「這個戰鬥機航電的操作系統極端重要,之前我們沒有足夠的能力和時間來解決這個問題,那是一回事,我們就不說太多了。但現在嘛!我看這個飛機的機載航電操作系統項目完全是應該單獨成立一個攻關項目,總公司這邊會撥款一部分,然後你們自己籌款部分,我也會向科委高層遞交一下申請,看能不能做成了一個重點專項,畢竟這套系統也不僅僅是戰鬥使用,其它種類的運輸機、導彈、甚至航天系統都會用到,是一個很有價值的項目。」(未完待續。)8
regn13 發表於 2018-1-8 20:08
第八百九十.章:天脈系統
    在現代信息社會中,操作系統是電子信息設備的基礎與核心軟件,它於國家信息安全以及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發展息息相關。而作為管理和控制計算機硬件與軟件資源的計算機程序,操作系統是直接運行在「裸機」上的最基本軟件,任何其他軟件都必須在操作系統的支持下才能運行。

    而之所以說微軟的問就死這類操作系統不能直接引入到航空航天飛行器上面使用,主要是因為操作系統它又分為兩種,其一就是桌面操作系統,如問就死之類的,手機上面的智能移動操作系統在90年代還沒有發展壯大起來,但是也還算有一點苗頭了。

    不過以上的操作系統系統和飛機、汽車發動機控制設備的操作系統最大的不同之處,就在於這些工業設備的操作系統是嵌入式,使用起來的靈活度或許海不太友好,但是運行起來之後的穩定絕對優秀。

    並且這嵌入式操作系統所工作的環境也和一般的計算機操作系統大不相同,所以能夠有一款自主研製的機載嵌入式操作系統,這就非常重要。而嵌入式系統通常作為一種專用的計算機系統,它主要在工業控制、國防裝備等領域使用,對各種信息化的裝置或設備進行實時的控制、運行監視。

    就事實上來說,嵌入式操作系統肯定是社會生活中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操作系統,個人電腦的操作系統看起來使用書數量龐大,但和嵌入式的操作系統比起來,那就要說一句呵呵了。

    幾乎所有帶有數字接口和程序控制的設備,如衛星、火箭、飛機、火車、汽車、通訊基站、交換機、智能電視、機頂盒、數碼相機中的計算機設備等等,他們都屬於是嵌入式設備,使用的也都是嵌入式的機載操作系統,由此也就體現嵌入式操作系統在信息安全中具有極端的重要性。

    既然能夠認識到這一點,那肯定是在聽到這次要準備在國產的航電操作系統上使用更加安全的國產系統時,提供大力地支持就順理成章,這讓厲雲非常感動,要知道在他提出研製這套系統的時候,可是受到了很大的壓力,畢竟這種嵌入式的操作系統研製起來是一點不比桌面p的操作系統簡單,要是沒有上億美元的投入,那幾乎是不可能看到任何成果的。

    不過困難又如何,這時候就是再困難也要做:「我們國內所有信息化設備的操作系統都是掌握在少數的幾家西方公司手中,而大量事實也證明了,國外操作系統中存在缺陷和後門,這幾年我們每年找到的國外操作系統數不勝數,而且到現在我們都還不清楚到底還有多少bug還沒有發現,甚至這些系統bug說不定就掌握在敵人們的手中。」

    嵌入式操作系統的後門危險程度是絕對不低的,至少楊輝就知道上一位面的外國黑客曾經僅僅使用了20分鐘的時間,就竊取了位於共和國帝都的外國專家局共計一萬一千名專家的個人敏感信息,而這外國專家局所使用的路由器操作系統就是風河公司的vorks嵌入式系統軟件。

    很不好意思的是,風河公司的vorks嵌入式操作系統軟件在中航西南的多款三代機上面都有使用,要是以後真的對上了美國佬,就殲18雙座的電子戰型號而言,被針對性的對著系統後門來一波攻擊的話,恐怕

    所以說,楊輝知道這操作系統不能夠國產化的極端危險,那就要大力支持國產系統的研製,雖然國產系統還沒出來之前也不見得它的可靠性就能夠有多好,但只要敵人不清楚國產操作系統的具體情況,對抗中也就不可能針對性的來一波精確打擊,而真要說硬拚的話,最終咱還說不定是鹿死誰手。

    「歷總工你這話說的在理,我們現在必須要注重航電的操作系統國產化需要,殲18上面採用了美國風河公司的操作系統,這已經是非危險的舉動,現在我們不能在四代重戰上繼續留下這個危險的設計,這個確實算一個重點攻關項目,要重視。我看這項目代號肯定也還沒有定下來,我覺得就叫做「天脈」系統為好。」

    所謂的天脈系統實際上並非楊輝原創,而是上一位面共和國2000年之後自主研製的嵌入式操作系統,這個「天」字就是天空的意思,天空中不但是鳥兒自由飛翔的空間,也是航空人馳騁的疆場;而「脈」則是脈絡、經絡的意思,它是人體功能的調控系統,使人體各器官聯接成為一個有機整體。

    那麼「天脈」系統的名字寓意也就呼之慾出,而既然這一位面的國產操作系統提前出來,那麼以後計算機所的「天脈」系統還會不會有這件事,肯定就不好說了,不過楊輝認為這名字肯定不能斷了,該繼承的還是要繼承起來。

    沒有猜錯的是,整個系統確實還沒有工程代號,厲雲聽到這名字之後很容易就聯想到了它的寓意:「天脈好啊!這個名字足夠響亮,以後一定能夠名鎮四方,需知我們這套系統做出來之後,那肯定不只是面向航空航天,在其它領域也會大量地使用,要是沒有一個拉風且響亮的好名字,咱走出去都不好意思。」

    一般來說,共和國的個人p電腦存在著大量的盜版操作系統問題,所以在共和國的個人p操作系統是賺不到它應有的巨額利潤,畢竟就算你微軟追究起來的時候,人家生產電腦的公司也可以說這是用戶自己下載安裝的操作系統,和我們沒有關係。

    但是在嵌入式操作系統中,這種藉口是絕對不可能存在的,工業設備、航空航天、路由器、火車、汽車、通訊基站等項目,哪個客戶會自己安裝操作系統,除非是錢多了燒包的慌才會這麼幹,說什麼這是用戶安裝的盜版藉口是會被笑掉大牙的。

    因此嵌入式操作系統一般都是廠家直接安裝調試好之後,隨著設備一起打包出售,這種操作系統除非是有特別必要,一般都是採購正版系統,而這就正是嵌入式操作系統真正盈利的地方,我這東西就是沒有盜版系統,你愛咋咋滴!

    所以說,一但把嵌入式操作系統做出來之後,先依靠國防安全系統的採購訂單做大做強並且成熟之後,進軍民用市場那就是大賺特賺,項目盈利能力絕對不會比個人p電腦的操作系統少,而且還不用苦心積慮地想辦法維持整個生態產業鏈,反正嵌入式操作系統面向的也就是工業設備廠家指定使用的那些程序而已。(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1-8 20:09
第八百九十一章:再難也要啃下來
    嵌入式操作系統的研製是一個需要重點攻關的項目,但是在這重四航電項目上所需要攻關的,其實還有另外一個同樣也是關乎到航電系統能不能完全發揮其應有實力的技術:機載計算機。

    先說操作系統這種東西肯定是需要安裝到計算機上面使用,那麼計算機性能的好壞,也就直接影響到了整個航電系統的反應速度、運行流暢度等等。

    早期三代機使用的計算機其實並不能算是多好,它計算能力是非常地底下,但好在早期的軍用機載計算機也不需要多龐大的運算資源,甚至用更加直白一點的話來說,早期的機載計算機連操作系統都不需要,僅僅是將一個程序植入到計算機裡面就行了。

    但隨著數字式飛控的不斷發展和航電設計的不斷深入,並且戰鬥機也逐漸向多用途方向發展,航電代碼的編寫也開始不斷增加,機載計算機上就出現了嵌入式機載操作系統。

    而伴隨著這些新情況地不斷發展與深入,對機載航電系統最重要的機載計算機性能也提出了新的升級要求,因此這又是重四航電的一個重點項目。但是一想到比操作系統研製起來更加讓人揪心的機載計算機研製,就連在航電領域一直自詡為國內第一人的厲雲也是愁眉苦展,這實在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啊

    「單就說機載計算機這邊,我們現在依舊是落後於世界主流水平,之前我們在閃電、十號、殲18時代是通過各種辦法搞到了還算堪用的機載計算機生產技術,但我們國內的技術其實還遠遠不夠,並沒有辦法對技術進行升級,所以現在已經落後美國人整整一代。」

    電子技術的升級換代遵循摩爾定律,不過在特殊的工業電子控制設備領域倒是有些不一樣,這就主要是因為需求的原因,會導致機載計算機更新換代的速度很慢,但是這機載計算機一旦進行了技術更新之後,同樣也意味著兩代計算機的性能之間差距猶如鴻溝。

    要真的說實話,機載計算機的設計是沒有太多五花八門的花哨功能,要的就是安全、可靠、低功耗,性能上可以滿足基本要求就夠了,所以機載計算機的研製進步和換代,還不如說成是芯片生產商對軍用pu的升級換代。

    也就是說機載計算機的升級,差不多就可以說是pu的技術升級,但要說到共和國在中央處理器上面的自主技術升級,這就只能是

    想到這些楊輝都感覺到頭大:「再困難咱也必須要硬著頭皮上啊!現在整個共和國除了我們中航西南以外,整個航空航天系統就沒有哪個單位有任何的可能會投資到軍用機載計算機的研製當中,所以這次重四的機載計算機我們只能是自己想辦法咬著牙把它啃下來。」

    光是提要求、下命令肯定不行,不能說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一些必要的支持還是要堅決到位的。

    「項目需要什麼要求就直接找我,我能解決就一定是最快時間之內解決,不能解決的也會直接走更高層的路子抓緊時間解決問題,總之就是一定要把東西給我做出來,甚至在製造採購的成本上我們可以接受國外同樣產品報價的十倍以上。」

    給出國外同等產品報價的十倍,這可並不是說著玩兒的,而是屬於真的沒有辦法的辦法,國外研製生產的機載計算機產量大、工藝技術先進,所以人家的賣價可以做到較為低廉。

    但共和國這邊就不行了,要想實現新一代機載計算的研製生產,那肯定是至少70%的新工藝需要突破,而這樣一來,產品就需要承擔所有相關技術的科研成本,價格貴的一逼也是必然。

    再退一步來說,若實在是因為大規模生產的工藝上不成熟,那麼採用實驗室條件下製造其實也同樣可以接受,這才是為什麼楊輝敢說可以接受國外價格十倍以上,這完全就是因為實驗室製造的成本太過於感人。

    當然了,實際上一台機載計算機的國外採購價格也並不是多高,十倍乃至二十倍的採購價格其實也可以承受,至少這機載計算機相比起整個航電系統的價格而言,也並不是佔據了多大的比例,這頂天了就是讓航電的成本增加個幾十上百萬又如何!

    幾十上百萬的價格相比起四代重戰上億元的製造成本,那不過也就一兩個百分點而已,這一點點的整機成本溢價並不是不能夠接受,問題就看最終到底是能不能把東西造出來,楊輝現在怕的就是實驗室環境下也都沒有辦法生產出可供使用的機載計算機pu。

    但不管最後的結果是什麼情況,這項目的攻關是必須要進行下去的,作為一款跨代的重點型號戰鬥機,要是說沒有一定的技術風險肯定是不可能,而像且重型四代機這種大型重點項目,要是說不能夠拉動一兩個關鍵領域的產業發展,那麼就站在整個國家工業系統的角度來看,項目也是失敗的。

    楊輝就不願意再多費口舌:「大概就先這樣就好了,航電系統關係重大,這也是為什麼我要力排眾議把整個中航西南的航電設備領域技術力量集中起來,再重新組成一家專業的大型公司最大原因所在。」

    現在這套航電系統最重要、最有風險的兩項技術就是操作系統和機載計算機,其它的一些儘管同樣也會有一些技術風險,比如原殲18上面使用的內置式紅外導航和激光瞄準系統技術,這技術在重四上面就再一次進行了升級。

    在集成了光電雷達之後,這一整套系統將不再僅僅是為對地攻擊而服務,對空作戰中也能夠實現很有效的超視距目標探測,其它的什麼戰鬥全權限數據監控技術等等也都有使用。

    甚至於整個項目一開始的航電系統設計當中,還非常大膽地提出了使用光纖來傳輸各種實時數據,做到有效地優化戰機內部布線,加快傳輸速度、降低重量等等。

    可惜最終楊輝還是把光傳技術給否決了,這東西在技術上的優點雖說是無與倫比,但是在成熟度上還需要再磨煉上很長一段時間才能夠完全實用,現在重四航電系統所冒的技術風險已經很大,要是再硬著頭皮上光傳的話,楊輝實在是難以想像最後的結果。(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1-8 20:09
第八百九十二章:返銷
    0111所的四代重戰方案配上厲雲帶來的新一代航電系統,至少能夠讓重四方案在航電上不會輸給22。

    至於說氣動外形上面,單就這次的氣動設計而言,恐怕在機動性上也就是和22拼一個不相上下。雖然同為常規氣動佈局設計,但是0111所的設計多了全動的外傾垂尾,這一項技術所帶來的機動性增加,也是必須要承認的。

    但事實上,22的整機推重比肯定又是要勝過0111所的重四方案的,甚至是直接勝過共和國這次參與競標的三種設計方案都有可能。

    這種差距就來源於共和國對重型機體格的認識與美國標準的差距,就22的整機體格而言,大概也和美國當年對15的定位一樣,以重型機中的較小機體來換取更大的整機推重比。

    那同樣以共和國的指標來看,重型機必須要是蘇27那樣的大傢伙才算夠味,就算這次國內重四使用的發動機能夠達到和119的發動機同一個級別,在整體推重比上面肯定也是落後22,這個必須要承認。

    如此看來,之前由全動垂尾帶來的優勢,又因為整機推重比上面的落後,導致在機動性上面算是勉強抵消各自的優勢,大致是能夠打一個平手吧!

    其它的隱身設計方面,這個楊輝倒是不認為0111所的方案會落後於22,甚至是後向的隱身能力也不會弱。

    就隱身這一點而言,恐怕國內其它的兩個設計單位所拿出的方案都是不能比的,那麼總的來說,應該是可以把0111所的方案稱之為整個重四競標中,重最注重隱身性能的設計方案。

    楊輝不清楚軍隊這次對重四的要求,到底是重視隱身還是機動,又或者是要求低風險、超大航程之類的,所以現在也沒有辦法給出0111所方案一些重點優化方向。

    反正一切都只能說是,大家還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把設計方案做到最好,至於軍隊最後會選擇哪一個方案,那就真的是管不著。

    …………

    再次離開0111所的時候,楊輝同樣也是馬不停蹄地趕往了611所進行調研考察,或者說成是去通知軍隊的最新項目進度要求也沒問題,反正說白了這就是要去看一看611所那邊。

    而要說到611所進行調研,楊輝肯定又是把這次的行動安排在錦官城調研之行的最後,畢竟611那邊的才是壓軸大項目。

    按照安排,這次首先是前往420廠進行調研,這次不同以往的一點則是,到420廠不再是關注q160燃氣輪機項目,同樣也不是關注q280。

    反而是之前一直都不被重視的al31發動機大修線,這31在一開始只是做為太行服役之前的一個替代發動機的項目,當時這條大修線也並不太引人注目。

    而現在就不一樣了,空軍馬上就要大批量採購十號做為主力作戰裝備,這就意味著至少31n發動機需要進行大修。

    加上之前國內改採購的蘇27戰鬥機,這款飛機使用的31發動機比較狠,直接就是要到第一次大修點了,第一批準備大修的發動機已經開始從軍隊交到420廠。

    加上這次空軍明顯又對蘇27很滿意,這才有了引進蘇27戰鬥機的技術,準備進行國內生產一事。

    對於國產化的蘇27戰鬥機項目而言,雖然很多子系統都要求國產化替代,但唯有發動機這東西暫時還要繼續依賴31,這個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相應的,這也就造成了國產的殲11同樣也要使用31發動機,那麼就這樣看來,國內的31系列發動機絕對是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之內的主力軍用大推。

    這光是一條31發動機的大修線,就足夠保證延續420廠的主要業務持續發展,更何況這時候的420廠在向巧的主持下,對31發動機的技術改進已經初見成效。

    當走到31發動機大修線項目的科研技術辦公室,明顯看到了一群毛子正在和420廠這邊在討價還價著什麼東西,而且看這樣子還是420廠佔據了上風。

    這就很有意思了,毛子這是打算來幹什麼?這便是悄悄地走到一邊找一個坐位坐下,專心地做了一個傾聽者。

    ………

    「不不,我們要該技術的全套生產能力,而並非是採購你們的成品零部件,這一點是必須搞要清楚的,想想我們兩家工廠之間的距離有多遠吧,光是在運輸成本上來說,我們實在是不能接受,所以請再考慮一下。」

    共和國引進國外的技術是很正常的,但是引進了國外技術之後,能夠很快就實現對引進的技術優化、改進的,420廠的31發動機大修線項目絕對是標竿。

    當然了,實際上要說在共和國找一下這種技術引進之後又有所發展的,其實也不是沒有,只要你願意找,肯定還是能找到。

    問題是像420廠這種改進發展的技術能受到原廠的高度重視,並且實現技術重新出售回去的,那絕對是鳳毛麟角一般的存在。

    只可惜,面對著這種要求,掌握了主動權的420廠卻絲毫不為所動,他們深刻地清楚現在找遍全世界,能夠實現較低成本下對31發動機大延壽的技術,僅僅是只有420廠這一家,除此之外別無分號。

    「不,我們一直堅持只出售成品,至於運費的問題,我認為這從來都不是問題,採用火車運輸的模式,運費其實是非常低廉的,甚至我們420廠可以承擔送貨上門。」

    比起出口這種高端成品零部件的盈利,運費其實已經無足輕重了,這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這個擔子咱擔了。

    毛子面對這種油鹽不進的主,也是徹底沒辦法了,尼瑪我們當年出口大修線的時候,也沒有這麼擺譜過,你現在420廠就不能念舊情一下嗎,咱們可都是老朋友了。

    「貴廠這樣做不好吧,我們出口31發動機大修線的時候,對你們可是掏心掏肺的,而現在你們這樣做,那就是不顧咱雙方的傳統友誼,這樣我們以後的合作恐怕就………」

    「而且我聽說你們正在準備國產化蘇27戰鬥機,到時候免不了還是要再採購大量的31發動機,我們不希望因為貴廠的原因導致31發動機的短暫停產。」

    擦,這是軟的不行,要準備來硬的了嗎?看來毛子是徹底沒有耐心了,不過這種沒耐心之後,要拿31發動機的出口訂單做要挾的籌碼,這恐怕並不是什麼好想法。(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1-8 20:09
第八百九十三章:你這樣要被打屁屁
    作為31發動機的一家生產單位,當年烏法拿到出口共和國十號工程的31n發動機項目的時候,蘇聯還沒有解體,各個航空發動機的科研製造單位還需要遵守蘇聯行政力量的協調。

    但是隨著蘇聯的解體,整個航空工業都是處於混亂地狀態,而配套的航空發動機研製生產單位肯定也都是處於開工不足狀態,這時候唯一逆勢而上的就只有烏法工廠這邊靠著提前通過和共和國搭上了線,甚至在共和國這一位面最早期的一批蘇27採購中,發動機就是由烏法提供。

    後來則烏法就不僅僅是提供了共和國最早使用的一批31發動機那麼簡單,正好現在的十號已經實現定型交付,大批的31n發動機訂單同樣也是源源不斷地飛向烏法工廠,甚至可以毫不猶豫地說:只要來自共和國的訂單一直都能在烏法進行生產,那麼這家工廠只需要靠著共和國的訂單,就可以活的頗為滋潤。

    烏法可以活的滋潤無比,相應的其它幾個同樣有31發動機生產能力的單位就不服或者說是眼紅了,憑什麼你烏法就能夠活的如此滋潤,我們其它的幾單位就要喝風?

    因此這時候俄羅斯境內但凡有能力進行31發動機生產的單位,這是早早地就準備好了金鋤頭,你說一句不好聽的話,這時候共和國要是說需要另外找一家單位來提供31發動機,保證下一刻從俄羅斯到共和國的航班就要被擠爆。

    以上則是非常客觀的一個事實,不過這時候的烏法工廠好像並沒有看到這些潛在的危險,不過作為稱職的合作夥伴,420廠非常有必要幫助著指出此時烏法廠所面臨的巨大危險。

    這種善意的提醒,對於向巧這位幾乎是全權負責了共和國31系列發動機引進和大修的女強人而言,實在是毫無技術含量,那更是張口就來。整個人似乎是在點頭,卻又好像是在對毛子發動無形地嘲諷一般,那種感覺楊輝說不出來,卻真真實實的讓毛子們感覺到一種危險,可惜這已經晚了。

    「烏法的生產能力不足嗎?這個就簡直是太好辦了,之前正好是「留裡卡-土星」公司來我們國家接觸過,他們打算競標我國這次國產化蘇27戰鬥機殲11的動力系統,而且就他們所提出的條件額而言,這可比你們烏法的條件不知道好了多少,現在我也正打算都說給你們聽一聽。」

    其實早在向巧還沒有說話的時候,僅僅是看她的那翻表情,烏法那邊的來人就感覺到了情況的嚴重性,當時就恨不得給自己一個大耳瓜子過去,現在看來,果然是自己哪壺不開提哪壺,明顯是搬起石頭砸自己腳了。

    連忙滿是笑容地陪笑著:「哪裡的話,留裡卡-土星可是沒任何可能同我們烏法相比,我們烏法在31系列發動機的生產中可是絕對的主力,留裡卡-土星僅僅是在設計上有些能力而已,但要說發動機的大批量工業生產,還是得要我們烏法才能夠提供最好的產品。我們烏法工廠現在已經和莫斯科禮炮完成了合併,這是整個俄羅斯乃至前蘇聯在航空發動機製造領域最有經驗的兩家單位,強強聯合之後將沒有誰可以和我們比生產能力、質量。」

    烏法和禮炮的合併並不是什麼怪事,這是在蘇聯解體之前就已經開始的計畫,當時蘇聯的目的就是要整合國內的航空發動機單位,形成蘇聯自己的通用和普惠,只不過隨著蘇聯的解體之後整合進度才又一次放緩,再加上當時計畫中同樣要合併到新公司裡面的馬達西奇公司跳票,所以在90年代初期的禮炮和烏法兩單位同樣也是各行其是。

    不過也好在當時的31發動核心機都是莫斯科的禮炮工廠生產,所以禮炮和烏法就算在90年代初期有些問題,但是隨著兩單位的磨合期的過去,現在要說烏法和禮炮已經完成了合併,實現了新禮炮-烏法公司,這一點楊輝絲毫不懷疑。

    但是,新的禮炮-烏法聯合體是成也加工製造敗也加工製造,禮炮-烏法的強強聯合模式確實可以實現在航空發動製造領域的垂直整合,做到有效地降低發動機製造成本,增加競爭能力。

    不過在前蘇聯,就烏法、禮炮兩單位主要定位為生產製造這一點而言,你讓他們搞生產絕對沒問題,但是讓他們搞發動機技術的改進升級,那他們就是水貨一枚。

    這也是為什麼當年楊輝要選擇同烏法之間展開合作的原因,對方合作單位沒有足夠的技術研法能力,這對於420廠來說就是大好事,也就正是這樣才照成了現在烏法那邊對420廠的31發動延壽技術狂流口水不止,原因在於禮炮-烏法聯合體在科研改進和技術升級上,那真的是連中航西南的聯合航空發動機公司都不如啊。

    同樣的技術,你再看看現在的留裡卡-土星聯合體會不會也表現出這樣大的興趣?、

    深刻地知道俄羅斯那邊航空發動機工業現狀的向巧,對烏法的說法是絲毫不為所動,她懶得扯太多不相關的東西。

    「確實,你們禮炮-烏法聯合體在加工生產能力上遠遠超過了留裡卡-土星,但是你們的對手留裡卡-土星則在31系列發動機改進上非常有能力,甚至他們現在已經開發了增推型的31發動機,而這東西你們可拿不出來。」

    說到了禮炮-烏法聯合體的痛處,這時候毛子臉黑的就跟那什麼一樣,就連楊輝在台下看看都能夠感覺到一陣陣尷尬。

    也還好,向巧不僅僅說了禮炮-烏法聯合體的痛處,下一刻就以同樣的方法,又狠狠地往留裡卡-土星的痛處也撒上一大把鹽,只不過這鹽的當量有點太大,甚至都影響到了禮炮-烏法聯合體這邊。(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1-8 20:09
第八百九十四章:以物易物
    「要說留裡卡-土星的科研能力,我們那是一百個放心和佩服啊,只不過他們的生產能力就實在是不敢恭維,不過他們對於自己的弱點非常清楚的,所以說上次來我們共和國洽談的時候就說了,鑑於他們在生產能力上的弱項,並且在考察了我們聯合航空動機公司的生產能力之後,認為我們的生產能力非常不錯,他們願意把31F動的技術拿出來,由我們雙方合作來建立一條生產線。★」

    留裡卡-土星在生產製造當中確實存在很大的弱點,這是他們自己也清楚知道地弱項,而也正因為是這樣,加上他們也知道自己是在挖牆腳,肯定要拿出比烏法的大修線更好的東西才能打動共和國,那麼生產線也就是他們唯一的選擇。

    當然了,向巧這話還是只說了一半,還有另外一辦沒有說出來,那就是留裡卡-土星要求中航西南拿出巨額的資金用來夠買相關技術,甚至還要求31F的動機生產線中的核心機必須要在俄羅斯進行生產,也就是說就算聯合航空動機公司和留裡卡進行合作,同樣也是沒有可能實現完整的31F動機國內生產製造。

    反正情況上大概就是這樣了,談判的時候肯定是只說對自己有用的消息,況且向巧同樣也不信禮炮-烏法聯合體在俄羅斯那邊就沒有聽到留裡卡-土星想要挖牆腳的消息,這樣一來肯定就更有可能亂了禮炮-烏法的陣腳。

    情況很快就明朗了起來,在聽到留裡卡-土星的大動作之後,烏法這邊是再怎麼也沒有辦法鎮定下來了,向巧這話說的也確實是一點兒也不假,留裡卡-土星在動機的製造中能力不足,因此才選擇同中航西南旗下的聯合航空動機公司進行合作,這樣搞定31F動機的製造恐怕就容易很多了。

    烏法廠也是同42o廠合作了有些時日,雖然還不清楚整個聯合航空動機公司所有單位的技術水平如何,但是光看42o廠所表現出來的能力,就知道這聯合航空動機公司能力不俗。

    之前烏法的毛子也參觀過42o廠,那裡有Fm-56動機的大修線,大修線是直接就負責了整個Fm-567動機在亞太地區的大修工作,而能夠得到通用公司認可,這本身就說明了42o廠在航空動機製造領域很有一套。

    更何況這家聯合航空動機公司還有一款性能十分優秀的中推核心機,整個核心機已經成功地衍生出了軍用小涵道比渦扇、民用大涵道比渦扇、軍民兩用的燃氣輪機,能夠有這樣強大科研製造能力的公司作為合作方,到時候要是有留裡卡-土星在一旁協助,要不了幾年的時間就能夠讓31F動機的生產線運轉起來。

    要說這次留裡卡-土星聯合體和聯合航空動機公司之前的合作項目。若是雙方把生產出來的動機只是交付給共和國這邊使用倒還不算太嚴重,但想想這明顯就是不可能的事,到時候只要留裡卡設計局能夠交付動機,你不管是俄羅斯國內還是國外的其它的蘇27戰鬥機採購國,他們可不會管留裡卡-土星的動機是不是完全俄羅斯國產。

    況且留裡卡作為31F動機的研製單位,在對這款動機改進升級的時候,肯定是要比禮炮-烏法聯合體更具有優勢,等到留裡卡拿出性能更好的動機之後,恐怕也就是禮炮-烏法的大限將至,由此則不能不防啊!

    不需要再回俄羅斯公司那邊請示,這關鍵時刻是絕對不能夠再拖拖拉拉,現在這已經不是簡單的從42o廠引進31F動機延壽技術的問題了,更深層次的則是涉及到禮炮-烏法和留裡卡-土星之間的戰爭。

    「我不知道你們為什麼說留裡卡-土星會把31F動機的技術拿出來合作生產,但是我可以非常明確地說,我們禮炮-烏法雖然和留裡卡-土星之間有競爭關係,但是我們絕對不可能接受這種要挾。現在我們都請務實一些,拿出一個我們雙方都能夠承受的條件來,要不然就算你們是現在、馬上就和留裡卡展開合作,三年之內也絕對不可能大批量生產出31F系列動機,而你們的十號戰鬥機現在是急需動機。」

    還別說,到頭來這話說的也是沒有錯,現在共和國急需大量的31F系列動機裝機使用,而現目前能夠滿足這一點要求的,就只能是禮炮-烏法聯合體,留裡卡-土星就算有技術,並且還掌握著未來,同樣也沒法解決現在火燒眉毛的急需。

    看這樣子,明顯是大家都要準備攤牌了,也就看最後雙方能不能談出一個都能夠互相接受的條件,而這一點就看向巧的能力了。

    「那我看就這樣好了,我們也不要求直接出售成品的動機延壽零部件,你們也不要再想著直接購買技術自己進行生產。正好現在我們42o廠的大修線上同樣也有一些是我們42o廠自己沒法生產,到時候我們雙方就用對方需要用到卻不能生產的零部件作為交換,這樣對大家都有好處。」

    向巧的辦法很簡單,在這邊42o廠的大修線上有些零部件還不能生產的,比如動機的高溫渦輪葉片之類的東西,這個是蘇聯技術路線生產出來的東西,雖然聯合航空動機公司能夠生產出性能更好的高溫渦輪葉片,但是用起來肯定就不匹配,所以在大修中的時候,這些重要部件還需要從烏法進口。

    相應的,烏法現在也需要從42o進口動機延壽零件,那麼當雙方都有對方需要的東西時,以物易物肯定就是最好的解決辦法,誰讓這時候共和國以及俄羅斯都對綠油油的美元非常重視,都不願意花費大量的外匯呢?

    這種以物易物在中蘇、中俄之間都是一直存在的,之前共和國採購的第一批蘇-27戰鬥機中,有很大一部分貨款就是走以物易物的方式,現在也不過是再來一次罷了。

    烏法當然知道這應該是雙方能夠接受的最大限度了,就不多墨跡:「此方案我看是可行的,那就採用以物易物的方式吧。」(未完待續。)8
regn13 發表於 2018-1-8 20:09
第八百九十五章:技術官僚的可貴
    o111所的四代重戰方案配上厲雲帶來的新一代航電系統,至少能夠讓重四方案在航電上不會輸給F22。

    至於說氣動外形上面,單就這次的氣動設計而言,恐怕在機動性上也就是和F22拼一個不相上下。雖然同為常規氣動佈局設計,但是o111所的設計多了全動的外傾垂尾,這一項技術所帶來的機動性增加,也是必須要承認的。

    但事實上,F22的整機推重比肯定又是要勝過o111所的重四方案的,甚至是直接勝過共和國這次參與競標的三種設計方案都有可能。

    這種差距就來源於共和國對重型機體格的認識與美國標準的差距,就F22的整機體格而言,大概也和美國當年對F15的定位一樣,以重型機中的較小機體來換取更大的整機推重比。

    那同樣以共和國的指標來看,重型機必須要是蘇27那樣的大傢伙才算夠味,就算這次國內重四使用的動機能夠達到和F119的動機同一個級別,在整體推重比上面肯定也是落後F22,這個必須要承認。

    如此看來,之前由全動垂尾帶來的優勢,又因為整機推重比上面的落後,導致在機動性上面算是勉強抵消各自的優勢,大致是能夠打一個平手吧!

    其它的隱身設計方面,這個楊輝倒是不認為o111所的方案會落後於F22,甚至是後向的隱身能力也不會弱。

    就隱身這一點而言,恐怕國內其它的兩個設計單位所拿出的方案都是不能比的,那麼總的來說,應該是可以把o111所的方案稱之為整個重四競標中,重最注重隱身性能的設計方案。

    楊輝不清楚軍隊這次對重四的要求,到底是重視隱身還是機動,又或者是要求低風險、大航程之類的,所以現在也沒有辦法給出o111所方案一些重點優化方向。

    反正一切都只能說是,大家還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把設計方案做到最好,至於軍隊最後會選擇哪一個方案,那就真的是管不著。

    …………

    再次離開o111所的時候,楊輝同樣也是馬不停蹄地趕往了611所進行調研考察,或者說成是去通知軍隊的最新項目進度要求也沒問題,反正說白了這就是要去看一看611所那邊。

    而要說到611所進行調研,楊輝肯定又是把這次的行動安排在錦官城調研之行的最後,畢竟611那邊的才是壓軸大項目。

    按照安排,這次先是前往42o廠進行調研,這次不同以往的一點則是,到42o廠不再是關注Q16o燃氣輪機項目,同樣也不是關注Qbsp;反而是之前一直都不被重視的aL31F動機大修線,這31F在一開始只是做為太行服役之前的一個替代動機的項目,當時這條大修線也並不太引人注目。

    而現在就不一樣了,空軍馬上就要大批量採購十號做為主力作戰裝備,這就意味著至少31Fn動機需要進行大修。

    加上之前國內改採購的蘇27戰鬥機,這款飛機使用的31F動機比較狠,直接就是要到第一次大修點了,第一批準備大修的動機已經開始從軍隊交到42o廠。

    加上這次空軍明顯又對蘇27很滿意,這才有了引進蘇27戰鬥機的技術,準備進行國內生產一事。

    對於國產化的蘇27戰鬥機項目而言,雖然很多子系統都要求國產化替代,但唯有動機這東西暫時還要繼續依賴31F,這個也是沒有辦法的事。

    相應的,這也就造成了國產的殲11同樣也要使用31F動機,那麼就這樣看來,國內的31F系列動機絕對是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之內的主力軍用大推。

    這光是一條31F動機的大修線,就足夠保證延續42o廠的主要業務持續展,更何況這時候的42o廠在向巧的主持下,對31F動機的技術改進已經初見成效。

    當走到31F動機大修線項目的科研技術辦公室,明顯看到了一群毛子正在和42o廠這邊在討價還價著什麼東西,而且看這樣子還是42o廠佔據了上風。

    這就很有意思了,毛子這是打算來幹什麼?這便是悄悄地走到一邊找一個坐位坐下,專心地做了一個傾聽者。

    ………

    「不不,我們要該技術的全套生產能力,而並非是採購你們的成品零部件,這一點是必須搞要清楚的,想想我們兩家工廠之間的距離有多遠吧,光是在運輸成本上來說,我們實在是不能接受,所以請再考慮一下。」

    共和國引進國外的技術是很正常的,但是引進了國外技術之後,能夠很快就實現對引進的技術優化、改進的,42o廠的31F動機大修線項目絕對是標竿。

    當然了,實際上要說在共和國找一下這種技術引進之後又有所展的,其實也不是沒有,只要你願意找,肯定還是能找到。

    問題是像42o廠這種改進展的技術能受到原廠的高度重視,並且實現技術重新出售回去的,那絕對是鳳毛麟角一般的存在。

    只可惜,面對著這種要求,掌握了主動權的42o廠卻絲毫不為所動,他們深刻地清楚現在找遍全世界,能夠實現較低成本下對31F動機大延壽的技術,僅僅是只有42o廠這一家,除此之外別無分號。

    「不,我們一直堅持只出售成品,至於運費的問題,我認為這從來都不是問題,採用火車運輸的模式,運費其實是非常低廉的,甚至我們42o廠可以承擔送貨上門。」

    比起出口這種高端成品零部件的盈利,運費其實已經無足輕重了,這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這個擔子咱擔了。

    毛子面對這種油鹽不進的主,也是徹底沒辦法了,尼瑪我們當年出口大修線的時候,也沒有這麼擺譜過,你現在42o廠就不能念舊情一下嗎,咱們可都是老朋友了。

    「貴廠這樣做不好吧,我們出口31F動機大修線的時候,對你們可是掏心掏肺的,而現在你們這樣做,那就是不顧咱雙方的傳統友誼,這樣我們以後的合作恐怕就………」

    「而且我聽說你們正在準備國產化蘇27戰鬥機,到時候免不了還是要再採購大量的31F動機,我們不希望因為貴廠的原因導致31F動機的短暫停產。」

    擦,這是軟的不行,要準備來硬的了嗎?看來毛子是徹底沒有耐心了,不過這種沒耐心之後,要拿31F動機的出口訂單做要挾的籌碼,這恐怕並不是什麼好想法。(未完待續。)8
regn13 發表於 2018-1-8 20:09
第八百九十六章:420廠的野心
    這突然一聽到說讓自己接任如此大的一家公司總經理職位,就算是以向巧這種未來超級女強人而言,那也是一時半會兒都有些沒能反應過來,實在是連她自己也沒有想到過,自己還有機會可以擔當如此重任。

    一想到自己這才多大的年齡,就要執掌如此重要的大公司,光聽起來就感覺有些不太靠譜啊!更何況自己一介女流,雖然國內政治上一直宣稱男女平等、女人也可以頂半邊天,但是事實則是真的涉及到一些重要位置的時候,讓女人擔任領導的機會簡直微乎其微。

    「這個楊總經理,我這沒有聽錯吧,現在我僅僅是當上420廠的廠長沒幾年,而正好這邊420廠也才剛剛步入正軌,更重要的是現在這邊的420廠有一個重大的計畫正在進行當中,我真的抽不開身,所以這聯合航空發動機公司總經理一職是真的沒法接手啊!」

    要說這時候的向巧可謂是意氣風發,雖然拒絕了出任聯合航空發動機公司的總經理一職,但是在她自己的規劃中,此時甚至都已經準備好了要給總公司打報告,直接提出合併或者說是收購東方汽輪機廠的計畫,而這也是她為420廠的未來所計畫的產品路線。

    當然了,就是實際操作可行性而言,她所計畫的合併東方汽輪機廠方案實際上是不太具有可行性的,至少這時候的東方汽輪機廠已經快要完全成氣候了,特別是此時東汽的核電汽輪機方面已經取得了同法國阿爾斯通方面的合作,未來前景則是可以期待的。

    因此這才就又有了:「我們420廠現在燃氣輪機的技術上已經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按照總公司給我們廠的定位,以後應該也是不可能再有拿到航空發動機整機製造的機會了,那麼在綜合了各種情況之後,我們420廠現在只能在燃氣輪機市場進一步發展,這一點總公司倒是也給了我們很大的支持。」

    活未說完,卻又華麗地話風一轉:「不過為了能夠更好地保證420廠的發展,我們工廠內部已經決定未來要把主要精力放到發電設備製造領域,也就是燃氣輪機、蒸汽輪機兩方面齊頭並進。」

    縱觀整個420廠而言,按照現在聯合航空發動機公司的業務分配和現目前技術的發展,首先是各種類型的航空發動機研製都已經分配到位,而且各個單位也都已經形成了自己的優勢,420確實很難在航空發動機業務中折騰出什麼水花,因此要說將420廠的重心轉移到發電設備領域的製造倒也沒問題。

    只不過,這時候的向巧的計畫又真的有可能成功嗎,要知道這時候的東汽不僅是在向核電燃氣輪機發展,自身同樣也已經是自主研製了30萬兆瓦的國產蒸汽輪機並投入使用,上一位面的90年代又引進日立公司60萬兆瓦級汽輪機,想必這一位面的這時候也應該已經是開始了。

    又考慮到共和國多煤少油的事實,使用煤炭為燃料的火力發電站一直都將是主力電力來源,這也就直接導致了東方汽輪機廠的蒸汽輪機產品絕對是不會滯銷,有產品、有市場,並且又富有進取心,還知道從國外引進更先進的技術並且積極搞國產化,這樣的單位效益絕對不會差。

    就不說420廠了,你甚至是以聯合航空發動機公司的名義來向上級提出合併計畫,恐怕人家也不會同意,好呆人家這單位是屬於能夠自己贏利的存在,上級政府主管部門誰會願意把東汽合併到聯合航空發動機公司去?

    楊輝這時候想想就覺得有些不太靠譜,搖搖頭表示對此很不看好:「要說國內的發電類蒸汽輪機製造吧,我承認它確實很有市場,畢竟我們國內的火力發電站終歸是要佔據多數的,不過你們現在要並下東汽這樣的國內汽輪機三巨頭之一肯定是很困難的。就以420廠現目前的情況來說,還是先老老實實地把燃氣輪機做好吧,真要向發電設備行業發展,也並不一定就只能是看著蒸汽輪機,重型燃氣輪機也是一個方向。」

    重型燃氣輪作為燃氣輪機的另一個分支,它從一開始就和航空類燃氣輪機走上了不同的路線,但只要是雙方的原理上沒有大改變,在技術路線和技術困難點上其實也都是差不多的,現在420廠能夠攻克QC-160燃氣輪機,又同美國普惠合作完成了FT-8燃氣輪機項目,那麼此時的420廠就是國內絕對的燃氣輪機第一大廠,不管是技術還是規模,那都是絕對的領先。

    何況於這時候的聯合航空發動機公司在航空發動機行業上已經實現了眾多突破,各種為航空發動機研製的技術也都是可以轉到重型燃氣輪機上面使用的,比如:各種高溫合金、高效率的燃氣輪機葉片製造、效率更高更清潔的燃燒室技術等等,甚至是各種為航空發動機配套的大型加工製造設備,比如現在已經安裝到位的兩台超級大壓機等,當有了這些技術之後,要製造重型燃氣輪機的重點技術至少是絕大部分都具備了。

    當然,既然重型燃氣輪機和航空發動機一脈是早在幾十年之前就分道揚鑣,並且各走各自的路,那麼雙方之間肯定還是有一些差距的,而這些差距自然就只能是看420廠的技術能力了,到底是完全自主研製設計一款重型燃氣輪機,還是說打算先引進國外技術來消化吸收,這些其實都是無所謂的。

    反正對於420廠而言,大力發展重型燃氣輪機才是王道,未來共和國在2000年之後的燃氣輪機市場同樣也是不小,並且隨著國內對天然氣的大力開發使用,海上LNG船的大量建造之後,還能夠從海外運回廉價的油田天然氣,那麼在經濟發達並且開始注重環境保護的沿海地區,使用燃氣輪機發電就更具有優勢。

    再加上2000年之後國家乃至全世界都提倡清潔能源,到時候火力發電終究會成為夕陽產業,這又如何比得上燃氣輪機發電技術來的瀟灑自在。

    向巧作為技術官僚,重型燃氣輪機發電這種非常符合420廠技術基礎的路線,她又如何不知道該大力發展,只不過

    「楊總所說的也同樣是我們420廠所關注的,真要並掉東方汽輪機廠當然很苦難,但我們又必須要具備蒸汽輪機的製造能力,這可不僅僅是因為現在國內對發電設備的急需,造成了蒸汽輪機的製造絕對不虧,那更因為我們420廠就算現在是發展重型燃氣輪機,同樣也不能離開了蒸汽輪機技術,未來我們制定的路線是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機組。」(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1-8 20:09
第八百九十七章:最重要的不是蒸汽輪機
    能源行業,一個從來都是涉及到國計民生的重中之重行業,而能夠掌握能源的分配,則一直都是各種被眼紅和嫉妒的,因為這絕對是屬於相當暴利地行業。

    不過嘛!能源之所以能夠被稱之為能源,那是因為以當時的技術水平可以保證資源開採出來使用,也只有那種能夠被開採出來的能源,才能夠被正式稱之為能源。

    比如在石油資源被開發出來的時候,這才能夠稱之為是能源,人們不能對石油進行提煉的時候,誰會認為這是能源?同樣也是在解決了電力的大規模發電、遠距離傳輸技術之後,電力才會被稱之為能源。

    與之相對應,其它什麼所謂的未來能源、核聚變云云,雖然也都是被直接冠以能源之名,但是在沒有實現穩定開發利用之前,這核聚變能源就只能是遠遠地看著流口水,而這也同樣是引起了各個有志於此的國家不斷投入到核聚變能源的熱潮。

    所以說,能源之所以被稱之為能源,這就是因為可以有足夠的技術完成它開發和使用,而那種沒有足夠的技術開發出來使用的「能源」,肯定也就沒有大規模開發使用的可能,自然不會引起大規模的爭奪。

    能源行業確實是相當重要,這幾乎是一個國家能否保證長治久安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實際上比能源行業更重要的,那就是能源開採技術的掌握與使用,把這一點引申到電力行業當中,指的就是大規模高效率發電設備的研製和掌握。

    就大規模發電設備的未來而言,燃氣輪機當然是重中之重,現在420廠所確定下來的大規模發電設備研發和製造之路肯定是正確的,只不過這大規模電力設備的研製是需要有足夠先進技術作為支撐才行。

    或者換一句話說就是:在能源開採設備研發與製造行業當中,所有的競爭力都是在於開採效率上的領先與否,而這開採效率也就意味著各種新技術的引入。

    燃氣-蒸汽聯合循環,這就是重型燃氣輪機發電設備提高發電效率的不二法寶,現在420廠提出的這個技術路線也不可謂不先進,楊輝承認這確實也是非常有眼光的技術設計路線,只不過這傢伙需要用到燃氣輪機、蒸汽輪機發電兩種技術,實際操作起來確實就很有些難度。

    「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技術確實很有想法,比如我們就單說燃氣輪機技術這一點,我想你們420廠自己應當是能夠完成相關的技術攻關的,倒是蒸汽輪機這方面的研製工作還需要多方面的考慮考慮。你不能420廠這邊設計的燃氣輪機性能一流,配套的蒸汽輪機卻拖了後腿,那麼就這一點而言,你們想要並下東方汽輪機廠也不是沒有道理,但僅僅是以這個原因就想要去吞併東汽,肯定還遠遠不夠。」

    要單說蒸汽輪機的製造技術而言,東方汽輪機廠確實是很有實力,但是他們的實力是建立在燃煤鍋爐-蒸汽輪機技術上面,而燃氣-蒸汽輪機循環發電機組所使用的配套技術卻是:廢氣鍋爐-蒸汽輪機系統,以上這兩者之間實際上是有非常大的差別。

    要想搞清楚這裡面的各種道道,首先就要說清楚燃氣-蒸汽循環發電機組的工作原理。

    首先,使用重型燃氣輪機進行發電是最主要的發電來源,這主要是靠燃氣輪機的燃料產生高溫燃氣之後做功發電,而這就能夠將一部分熱能轉變為高品位的電能。

    但是單一的燃氣輪機發電效率並不高,有非常大的浪費,而這些浪費主要就體現在燃料所產生的大部分能量都變成了高溫燃氣的熱能,而這些熱能在燃氣輪機上面是很難再起到作用的,到最終也只能是被排出到大氣當中。

    現在的問題就是,既然燃氣輪機第一次發電之後的高溫燃氣裡面還含有大量的能量,是不是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這部分浪費,真正做到即冷卻了高溫燃氣,同樣也有效地利用上這些剩餘的熱能,以此來提高發電機組效率?

    答案是:有!

    既然重型燃氣輪會最終排出600攝氏度左右的高溫,那麼就好好地利用這高溫就行了,裝上一具鍋爐在燃氣輪機的廢氣排放道上面,就可以利用燃氣輪機排出的燃氣餘熱,在鍋爐內產生大量蒸汽之後,就又可以用高溫蒸汽來帶動蒸汽輪機的進一步發電,同時也還可以實現對燃氣輪機排放的高溫燃氣進行降溫。

    所以說,在燃氣-蒸汽循環發電機組所需要使用的技術中,需要突破的實際上只是廢氣鍋爐的製造技術,那麼再退一步來說就是:燃氣-蒸汽循環發電機組所使用的蒸汽輪機。它和老式燃煤鍋爐-蒸汽輪機之間並沒有太大的技術差別。

    甚至於要直接使用燃煤鍋爐-蒸汽輪機技術中的蒸汽輪機都能夠行得通,到時候直接就可以使用現在國內生產中的蒸汽輪機,那東西其實也不需要多大的技術改進,直接就可以投入使用。

    說起來這燃氣-蒸汽循環發電機組所使用的蒸汽輪機用的是廢棄鍋產生蒸汽,而這廢氣鍋爐才是最重要的東西,這技術你別說東方汽輪機廠,就連整個共和國翻個遍也找不出相關的研製生產技術。

    現在眼看著楊總經理直接就否定了420廠向蒸汽輪機方向發展的努力,這時候向巧也只能退而求其次。

    「好吧!我們可以放棄對蒸汽輪機方面的發展努力,以後就直接招標國內三大汽輪機廠的成熟產品也行,但是我們國內對廢氣鍋爐的研製完全沒有基礎,所以這次的燃氣-蒸汽聯合循環發電機組中最重要的新技術廢氣鍋爐,這個就只能由我們420廠自己來研製,而要說這技術的來源,我們已經瞄準了烏克蘭那邊,現目前烏克蘭在這方面的技術是世界一流。」(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1-8 20:09
第八百九十八章:為了高效、清潔的60%
    燃-蒸聯合循環技術,你這要說技術到底是有多新,那肯定也不至於,很早之前它就在大型水面艦艇的建造當中運用,在大型軍艦上面這種燃-蒸聯合循環機組也不是沒有露臉風光過。

    就比如蘇聯建造的光榮級巡洋艦,它的動力系統就是採用了這種燃-蒸聯合的設計,而光榮級巡洋艦的整套動力系統則全都是烏克蘭的曙光-機器設計生產聯合體來提供。

    因此就這種燃-蒸聯合循環的動力系統設計而言,這東西還是要屬烏克蘭有那麼一些經驗,只不過烏克蘭的相關技術最早是在軍艦上使用,民用的技術倒還沒有看到使用的跡象,更何況整個蘇聯的重型燃氣輪機行業也確實不咋滴,因此在蘇聯時期就沒有什麼精力來發展燃-蒸聯合的發電技術,更何況蘇聯解體之後的烏克蘭,那就更沒有相關的力量來支持曙光-機器設計聯合體在燃-蒸聯合技術上繼續發展。

    420廠在此之前就已經和曙光-機器設計聯合體方面通過gt-25000燃氣輪機項目取得了聯繫與合作,肯定還是對這家單位有所瞭解的,現在看中了曙光的這一套已經停止發展的技術路線,倒也是再正常不過。

    這一拍屁股啊,楊輝也終於是記起來了:「烏克蘭曙光-機器設計聯合體的燃-蒸聯合循環技術,你這不說我都快要給忘記了,它是作為光榮級巡洋艦上面使用的動力系統而存在,不過我聽說這技術在光榮級上面使用的時候暴露出了很多問題,這些你們都清楚不?刻不能花大力氣把技術搞回來之後,結果卻是一堆不成熟的東西,這樣還不如我們自己埋頭搞來的更實在。」

    對於光榮級巡洋艦的動力系統,這傢伙值得詬病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甚至不僅僅是光榮級巡洋艦,就縱觀整個蘇聯的巡洋艦動力系統其實都是奇葩的設計方案。

    比如光榮級配置的2台m-70巡航用燃氣輪機、2台廢氣循環巡航用鍋爐、4台m8k加速用燃氣輪機的動力系統,這6台燃氣輪機加上兩台廢氣鍋爐帶動的蒸汽輪機組成的整個動力系統,楊輝就想問這到底是要準備裝多少台發動機?再有基洛夫級核動力巡洋艦的核-蒸聯合設計,這也實在是讓人哭笑不得。

    以上的這些設計同樣也導致了蘇聯的兩款主力巡洋艦動力系統極為複雜,那設計簡直就是在挑戰工程師和工廠加工製造能力的極限,基洛夫級都還稍微好說一些,雖然整個動力系統中出現了重油鍋爐與核動力兩種蒸汽發生裝置並存的情況,但好歹這最終都只是由蒸汽輪機來輸出功率,在設計中也還不算太坑。

    但是,光榮級巡洋艦的動力系統在巡航時,燃氣輪機幾乎是和蒸汽輪機同時輸出功率,而最終燃氣輪機和蒸汽輪機所輸出的功率就需要由一具極為複雜的變速箱完成功率的並機,而這才是整個光榮級巡洋艦動力系統在使用中不太可靠的原因。

    這些問題楊輝不太清楚,但是早就眼饞曙光-機器設計聯合體的燃-蒸聯合循環技術多時的向巧,肯定是對這款唯一實際使用中的艦用燃蒸聯合循環系統有很大的關注,對光榮級的動力系統不可靠問題自然也有所耳聞,不過這和420廠需要的技術有關係嗎?

    連忙又搖著頭,卻是一副神神秘秘的樣子,解釋著她從曙光那邊得來的消息:「光榮級的燃-蒸聯合動力系統確實不太靠譜,之前我也通過各種渠道對這東西進行了研究,得出的結論是這整套動力系統不可靠的原因是因為減速器的設計與製造不行,這才造成了整個動力系統的尷尬。」

    艦用的大型減速器,特別是對兩款不同的動力輸出設備所輸出的不同功率進行並機的減速器而言,兩動力系統的功率比是絕對不能差太多,要不然減速器的研製可以逼瘋所有的天才設計師。

    早年柴燃聯合動力的減速器設計如此、燃蒸聯合的減速器同樣也是不差,但凡是需要機械傳動的艦船動力系統都需要用到減速器設計,除非是整個動力系統拋棄掉減速器設計,轉而進入到更加先進的電驅動力系統時代。

    只有採用電驅動力的時候,才不管你是燃氣輪機、蒸汽輪機、柴油機等等,你們全都給我去發電,等到把電發出來之後再通過電纜來傳輸能源,最終靠電動機來驅動螺旋槳,這樣一來就不需要再繼續硬啃並車減速器技術。

    既然艦船上使用的燃蒸聯合動力系統可以通過電驅解決問題,這至少就說明了燃-蒸聯合循環技術用來發電是可行的,這就不會像光榮級巡洋那樣,會因為並車減速器而導致整個動力系統都不可靠。

    「所以,向廠長你所要表達的意思就是說,曙光-機器設計聯合體的燃-蒸聯合循環技術要只是用於發電使用的話,實際上是不存在太大問題的,他們的廢氣鍋爐、燃氣輪機、蒸汽輪機技術都是可行的,是吧?」

    現在已經是徹底的明白這烏克蘭曙光-機器設計聯合體的燃蒸聯合系統的技術水平了,那麼就現在這種情況而言,420廠要是還不趕快把相關技術搞回來,實在是天理難容啊,天予不取、必

    燃蒸聯合在毛子的巡洋艦上面不合適,但是把相關的技術、科研設計人員弄回420廠之後,這直接就可以開始民用大型燃蒸聯合循環發電機組的研製工作,而這一切的技術難點也都能夠有較為穩妥地解決方案,可以看到未來的420廠,只要在這一整套技術上不斷發展,光明的未來也是指日可待啊!

    要知道就單以燃蒸聯合循環發電機組的熱效率而言,這絕對是可以讓單一的燃氣輪機發電機組的效率從30%左右提升到45%以上,而要是技術上再努力一下,稍微壓榨一下發電機組的熱效率,要達到50%的熱效率也不是什麼遙不可及的目標。

    一直是新世紀到來的時候,世界三大重型燃氣輪機三巨頭之一的德國西門子製造了sgt6-8000h型重型燃氣輪機,它是創造了多項世界紀錄的大型發電設備,它把以天然氣為燃料的燃-蒸聯合循環發電機組的淨效率提升到60.75%,從此以更高地效率推動世界清潔能源的前行。

    既然新世紀的燃-蒸聯合循環機組可以達到60%的熱效率,那麼只要420廠認準該技術一直向埋頭髮展,那麼想要在新世紀的時候爆出高效率的發電機組很困難嗎?

    需知420廠是有著整個聯合航空發動機公司的航空發動機技術做靠山,很多航空發動機上面使用的技術只要你願意往重型燃氣輪機上面裝,最終的重型燃氣輪機熱效率絕對是蹭蹭地往上漲,這個絕對是不用質疑。

    而且同樣的技術,420廠背靠著聯合航空發動機公司,就完全可以做到更低的技術使用成本,再加上共和國較低的人工成本,製造出的產品在國際競爭力上絕對是不會低到哪裡去的。(未完待續。)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