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節商戰和商業文化
皇家鐵路公司採取的措施是,禁止山陝鐵路公司的火車,直接開上他們的鐵軌。→
這個消息瞬間讓剛剛合併的山陝鐵路公司股價下降了一小半,基本上就跟合併之前的山西鐵路公司一個市值,整整跌去了一個陝西鐵路公司。
陝西和山西兩省的運輸,對鐵路的依賴很大,所以兩省格外關心鐵路建設。兩省都有勢力強大的商幫,工農業實力都不行,但商業勢力強大。
晉商依賴皇家鐵路公司的張庫鐵路跟俄國人做生意,陝商依賴西北鐵路跟中亞做生意,之前兩家地方鐵路公司的業務不多,跟皇家鐵路公司也有協議,皇家鐵路公司的火車可以在地方鐵路上運行,地方鐵路公司的火車也可以在皇家鐵路公司的鐵路上跑,雙方按照車次差額定期結算。現在皇家鐵路公司等於撕毀了這個協議,目的就是打壓兩家公司,將地方鐵路網跟自己的鐵路網聯系切斷。阻止這些公司打造自己的鐵路網。
由於山陝兩省過於依賴皇家鐵路公司的干線,他們不得不退讓,跟皇家鐵路公司簽訂了協議,不再打造兩省自己的鐵路線路,而是將連接兩省鐵路的線路,交由皇家鐵路公司來修建。
另外皇家鐵路公司的其他鐵路計劃也相繼推出,不再考慮到盈利和財務壓力,發行大筆債券,大肆擴張。
首要的是在東北,因為東北三省由於人口稀少,一直都作為一個獨立的政治單元,設一個遼東總督管轄,遼東總督區也合併了三省鐵路公司,決心營建自己的鐵路幹線,從寧古塔一路南下到錦州,途徑瀋陽等重鎮,幾乎在一條直線上,並且跟河北鐵路公司談判,希望將雙方鐵路線連通。
對此皇家鐵路公司,一面利用自己的授權,決定在東北修建鐵路,一方面又利用壟斷地位威脅河北鐵路公司,現在河北出海港口大多數貨物,都是從蒙古、山西方向運來,走的都是皇家鐵路公司的線路,東北能提供的貨物不過是一些糧食,蒙古的皮毛、山西的煤炭,現在才是最大宗商品,斷了貨源,對河北影響很大,而且河北鐵路公司的貨物很多都是走皇家鐵路公司出口俄國,權衡利弊之下,他們決定放棄跟東北鐵路合作,不允許對方的鐵路接入河北鐵路網,利用河北的港口出口。
這讓遼東鐵路公司迫不得己,只能開闢本省港口,改為營建大連,因為只有大連的港口是不凍港,遼河河口附近的港口,每年都會冰封。
皇家鐵路公司的南下戰略也重新開啟,但放棄了在運河沿線跟運河公司衝突,而是深入內陸,從北平(北京)經保定、正定(石家莊)、歸德、大名通到徐州,從徐州經鳳陽往南通到江寧(南京)。
因為運河公司已經得到了江蘇鐵路公司的鐵路修建權力,不是買來的,而是租借來的,江蘇鐵路公司不打算修建自己的鐵路了,成了一家收取租金的皮包公司,不過他們也收不了幾年,因為授權都是有期限的,國家級的授權是十五年,地方商業公司的特許權只有十年。
各路勢力殺入鐵路領域,用盡各種手段進行搏殺,之前是運河公司頑固守舊,讓周瑯不滿意,現在反而是之前的受打壓著皇家鐵路公司成了打壓別人的人,商業中的好惡轉化之快,讓人無所適從。
週瑯感情上一開始惱恨,但很快他就接受了,草莽時期的商業發展不就是這樣嗎,沒有規矩,無所不用其極。最終贏者通吃,輸者出局,優勝劣汰,這不正是商業的本質?
他一直推動的商業時代竟然就此不期而至,卻讓周瑯一時間有些無所適從,這些惡劣的商業資本,會運用自己的能量,突破道德的底線,在商業原始時代,做出挑戰各種傳統道德的劣跡,然後在各種勢力的博弈之下,開始約束自己,形成各種規範,最終誕生出一個良好的商業文化,這是任何國家都必須經歷的時代,強行約束,扼殺了這股野蠻,也就斷送了從野蠻中誕生出文明的可能性。
週瑯雖然接受了這種野蠻的廝殺狀態,不打算過早用強權予以乾涉,但他還是決定從這股原始商業資本中抽身,鬼知道這些人會做出什麼天怒人怨的事情,他的名聲不能被這些人利用,伊麗莎白可以資助海盜,那是英國人的德性,他是一個大國的君王,週瑯至少比英國國王更要臉。
於是周瑯召見了皇家鐵路公司的董事會主席,告訴他們,皇室將從鐵路公司撤股,並收回皇家冠名,要他們儘早做好準備。
對方頓時面如死灰,皇家鐵路公司目前在虧損狀態下還能大肆擴張,靠的就是皇帝的名頭,皇帝要撤股,還要收回冠名權。
作為一家普通的商業公司,他們的財務狀況幾乎要破產,可以想像,一旦皇帝撤股和收回冠名權的消息披露,公司的股價馬上就會爆跌,債券會被拋售,發行新債將無人問津,公司甚至無法為債務支付利息,之後資金鍊斷裂,宣布破產清算。
鐵路公司主席馬上回去開會,大股東們馬上驚慌了,作為大股東,尤其是可以進入董事會的大股東,他們是無法隨意出售股份的,必須要做出說明,所以他們覺得自己的家產可能會因為皇帝的撤股而破產,經過連續三天不間斷的關門會議,他們做出了一些列決定。
他們請求皇帝撤股延遲一個月,然後他們馬上開始發行新的債券,名義是要修建新的鐵路,實際上則是為了為渡過難關籌集現金。他們發行了300萬金兩債券,哪怕引起債券價格下跌,利息升到了9厘,還是無無返顧的批發給了各大金融集團。
手握300萬金兩現金,讓他們在目前的虧損狀態下,可以堅持一年,然後停止大量的高投入施工,盡量開源節流,將目前的資產盡可能盤活,盡量爭取在一年時間之內,達到財務平衡。
一個月後,週瑯宣布撤出鐵路公司股份,並取消鐵路公司的皇家冠名,鐵路公司更名為全國鐵路公司,瞬間股價爆跌三成以上,債券無人問津,到處都是拋售鐵路債券的,還波及到了其他公司的股票和債券,畢竟相比全國鐵路公司,各省鐵路公司的財務狀況只是更差,不會更好。
一時間大量鐵路公司陷入危機,甚至破產的境地,拖累大量持有鐵路公司債券的金融機構跟著步入危機,一場金融危機陡然而至。其實這也是必然的事情,大量商業公司這幾年密集開辦,金融市場上的泡沫很大,危機是遲早的事情。
週瑯也沒想到影響會這麼大,於是立刻著手救市。但救市不是大水漫灌一般的撒錢,而是用政策引導和針對性救濟。甚至危機本身就是一種改革的良機,他藉此整頓金融體系。
中國金融體系這些年野蠻滋長,主要形態還是那三種,錢莊、當舖和新興的票號,錢莊以貨幣匯兌業務為主,當舖做的是抵押貸款,票號做異地匯款業務,但三種金融機構,都持有大量可以方便變現的信用證券,因為他們手裡都有大量的積壓資金,單純存在金庫,是十分浪費的,股票和債券的利息是一筆額外的收入。可是一遇到金融危機,他們就首當其衝,尤其是大家投入股票、債券的資金都不是自有,大多都是客戶的資金,馬上資不抵債。
錢莊、當舖和票號跟西方銀行有什麼不同?其實沒有什麼本質的不同,西方銀行的金融手段更多一些,但做的無非也是貨幣兌換、貸款和匯兌的業務,但他們在風險控制方面,更加嚴格,這才是最本質的區別。而且由於一些法國人開辦的銀行,在江南地區已經出現,中國本地的金融機構,也已經開始大量開展存款業務,不管是錢莊、當舖還是票號,都已經退出了有償存款業務,跟法國人的銀行爭奪民間資金。
可以說本質上的區別極小,但由於缺乏風險意識,中國金融機構擴張更加盲目,一兩萬資本開一家錢莊,他們就敢發出幾十萬兩的莊票,不顧自己的規模,能做多大的生意,就做多大的生意。經濟良好的時候,他們擴張極快,經濟危機時候,他們破產的也快。
伍秉鑑管理的公行一直都是管理這些金融機構的央行,週瑯找到他,向他提出了幾個原則,公行可以對破產機構進行清算和救濟,資不抵債的小錢業,讓他破產清算,收回執照,大的,經營良好的給予資助,讓其繼續營業。同時讓他們商議出一個風險控制的規範,公行定期進行查賬監督,不能讓他們野蠻生長了。
國家對公行的致支持則是,允許他們超發大量紙幣,必要時刻可以停止兌付黃金,等度過這次危機之後,在恢復跟黃金的兌換。
金融危機對金融機構的意義就在於,促進他們成長,這也不是什麼了不得的事情,沒有必要過於懼怕。
在公行平穩有力的措施之下,市面雖然蕭條,但並沒有失去控制,有序的緩慢恢復,擠出了泡沫之後,也許更加健康。
就在中國因為鐵路問題引發經濟危機的時候,皇太子率領的龐大艦隊也到了美洲,開始對美洲這塊富庶的海外領土,進行管控,結果會發生美國獨立戰爭那樣的內戰,還是平穩的完成控制,實行州縣制改革,誰也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