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節反攻(2)
宣傳很快就起到了作用,因為宣傳是真實可信的。國王告訴士兵們說,他派出希臘軍官,在非洲招募了五萬僱傭兵,並且聯合埃及已經從背後殺入了奧斯曼帝國領土。現在聯軍正在小亞細亞作戰,現在可以說,奧斯曼帝國正在被希臘本土軍隊和希臘僱傭兵夾攻。
同時國王解釋了他為什麼消失了三個月的原因,他表示他去南非和埃及進行外交活動,一直在為希臘努力工作,不是病了,也不是被軟禁了。接著國王又一次跟康妮女王聯合出席各種活動,粉碎了各種謠言。
五萬希臘僱傭兵攻入奧斯曼本土,這具有極大的政治宣傳意義,同時國王的行動頗富傳奇色彩,大大提高了國王的威望和士兵打贏戰爭的信心,他們的防守更加穩固了。
奧斯曼帝國的情況卻開始不妙,當滿清帝國進攻兩河流域的時候,他們還能夠通過動員後備兵員阻擋,但更強大的埃及軍隊從敘利亞出擊直接進攻小亞細亞,他們卻無法在以後備兵員應付了。
奧斯曼帝國終於開始從前線撤出精銳部隊,前線的壓力進一步降低。
戰爭打到現在,奧斯曼帝國對希臘佔領區的統治也開始出現問題,哪怕有地方實力派做傀儡,抵抗也一直沒有熄滅。各地自發的起義活動一直沒有間斷,不斷偷偷越過前線進入希臘的後方的佔領區民眾也在加入希臘軍隊,讓國王掌握的希臘軍隊數量慢慢達到了五萬人。隨著自己的實力壯大,奧斯曼軍隊的撤退,國王決定發起真正的反攻。
反攻十分困難,奧斯曼軍隊的實力還在,希臘軍隊的戰鬥力堪憂,但慢慢也開始收復一些失地,終於逼迫奧斯曼軍隊在沒有打敗的情況下撤退,奧斯曼軍隊撤退,希臘軍隊前進,每一步都要付出生命的代價。
希臘軍隊收復的,是一個個殘破的希臘國土。奧斯曼帝國雖然在佔領期間,並沒有十年前那麼野蠻,沒有進行大屠殺和種族滅絕,可一些壓迫當地民眾的事情還是常態,姦強一兩個希臘小姑娘之類的事情不值一提。因為奧斯曼新軍建立不久,軍紀還算良好。加上上次鎮壓希臘革命,讓整個歐洲都反對他們的暴行的情況,讓奧斯曼蘇丹十分重視維持軍紀。
但在他們撤退的時候,就開始進行大肆的破壞。此時已經顧不了什麼了,燒毀一座座橋樑、穀倉甚至城市,遲滯希臘軍隊的追擊,甚至是蘇丹直接下達的命令。
北上收復失地的希臘軍隊,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副淒慘的模樣,周成功親自領兵,每到一地,必先清洗當地的地方實力派,這些人現在已經翻不了身了,在佔領期間跟奧斯曼帝國的合作,把他們置於死地,真正有實力的地方派權貴們,其實已經跟著奧斯曼軍隊撤退了。留下的,都是一些不上不下的中間階層,他們是土地所有者,是基層的傳統精英階層,屬於偽軍小隊長那一級別的較多。
憤怒的民眾將怒火全部撒在了這些人身上,許多人都不用等正規軍前來,當地民眾就撕碎了他們,沒有審判,沒有辯護。
周成功需要做的,就是將這些盤踞地方幾百年上千年的名門家族連根拔起,沒收他們的土地,收編他們的軍隊。
正規軍的人數持續擴大,收復了中西希臘之後,周成功掌握的兵力已經達到了十萬人,以現在的希臘人口數量,可以說幾乎全民皆兵了。其中的骨幹也在不斷變化,一開始還有正規軍官來組織軍隊,很快後備軍官就不敷使用,周成功開始啟用那些後方的起義軍士兵充當基層軍官。希臘人參軍的熱情很高,能做到全民皆兵的原因,未必是他們有多愛國,而是迫於生計,因為奧斯曼軍隊的撤退,毀掉了地方上的經濟,讓大多數人不參軍就無以為生,更無法養家糊口。
周成功也敞開了招兵買馬,至於財政問題,現在已經不考慮了。希臘獨立革命期間,借了英國人110萬英鎊的債務就打了近十年,周成功通過非洲公司和歐洲公司,借到了1000萬英鎊的貸款,應付短期內的招兵買馬綽綽有餘。
奧斯曼帝國在塞薩利和伊庇魯斯停止後撤。就整個希臘而言,塞薩利的農業條件是最好的,這裡的平原面積最大,一直就是希臘最大的糧食產地,因此人口數量也最多。伊庇魯斯則是一個山區為主的地區,但地理位置重要,往北就是阿爾巴尼亞,阿爾巴尼亞的農牧業是相對發達的,人口也比希臘多,奧斯曼帝國一直就是通過阿爾巴尼亞人組成的軍團在統治希臘。
現在奧斯曼帝國則依托阿爾巴尼亞和馬其頓後備軍團開始防守兩地,主力則抽調回到了小亞細亞抵抗埃及軍隊。埃及軍隊戰鬥力強大,而黑人僱傭兵則是破壞力驚人,由於周成功並沒有打算約束這些僱傭兵,奴隸主和補奴隊出身的黑人僱傭兵軍官們,甚至開始大肆圍捕奧斯曼帝國的平民,然後把他們販賣到美洲做奴隸。滿清帝國則攻占了整個兩河流域,也已經殺入了小亞細亞半島。
面對這種情況,馬哈茂德二世不斷抽調希臘前線的精銳,一邊還開始向列強求援。
英國是支持馬哈茂德二世的,俄國也因為埃及的步步緊逼,開始跟英國溝通,只要英國同意俄國獲得海峽通行權,同時承認俄國在黑海建立海軍的權力,俄國就會轉而支持奧斯曼帝國。
英國考慮了俄國的意見,他們只能同意俄國商船在海峽地區有通行權,但拒絕俄國軍艦也有不受限制的通行權。
英國覺得俄國靠不住,轉而聯合法國,法國也反對俄國勢力滲透進入地中海,在這個問題上英法達成了共識,可法國又堅持支持希臘。
奧地利堅持反對俄國在黑海恢復軍事力量。
因此在抵制俄國進入地中海上,三國態度一致,可在是否支持希臘問題上,英法奧三國又開始接近一致。
英國人支持奧斯曼的原因,主要是限制中國勢力通過希臘加強對地中海的影響;奧地利則擔心希臘的擴張會帶來自己境內說希臘語的羅馬尼亞、波斯尼亞族群的獨立訴求;俄國對希臘的感情一直很複雜,因為俄國歷來自認是東羅馬帝國的繼承人,沙皇就是凱撒的俄語發音。俄國的東正教就是從希臘傳入的,俄國一直宣揚莫斯科是繼羅馬和君士坦丁堡(伊斯坦布爾)之後的第三羅馬。希臘是唯一有能力在東正教教權上,挑戰俄國的國家。因此出於宗教認同,支持希臘是可以的,可讓希臘太過強大又不符合俄國的利益。
英法俄奧四大強國利益不一致,埃及、奧斯曼帝國的回教內戰更加複雜,英國提出建議,召開國際會議來討論這個問題。
會議選在距離南歐最近的維也納進行,由奧地利外交家梅特涅主持會議。
跟上次不一樣,這次他們邀請了奧斯曼帝國和希臘的代表參加,至於滿清帝國和埃及,他們則無視了。這是英國和奧地利經過謹慎協商後做出的決定,他們希望將這次戰爭的意義局限在歐洲範圍內,對外統一口徑是協調歐洲和平,埃及是一個非洲國家,滿清則完全是一個亞洲勢力。顯然英奧兩國不希望歐洲之外的勢力介入進來,防備誰是顯而易見的。
會上四大強國一致認為,希臘跟奧斯曼帝國之間的戰爭應該停止,迅速恢復和平。
奧斯曼帝國是願意接受的,他們已經放棄過希臘一次,不在乎放棄第二次。反正希臘貧瘠的國土和人口,對奧斯曼帝國都沒有太大的價值。如果能夠跟希臘恢復和平,奧斯曼帝國可以抽調更多的力量去阻擋滿清和埃及的進攻。
但希臘代表不同意,周成功跟滿清和埃及都有共同進退的協議,如果撇開這兩方單獨跟奧斯曼帝國媾和,如果奧斯曼帝國這次戰爭中被滅亡了還好說,如果他沒有滅亡,以後希臘還需要繼續依賴跟滿清和埃及的同盟關係來對抗奧斯曼帝國,他不能也不敢毀約。
四大強國給希臘施壓,希臘轉而提出了一個奧斯曼帝國難以接受的條件,那就是歸還曾經的東羅馬帝國首都君士坦丁堡。這怎麼可能答應,君士坦丁堡被改名伊斯坦布爾,也是奧斯曼帝國的首都,東正教聖地索菲亞大教堂現在則是一座回教大寺。
希臘人提出的要求很麻煩,消息通過報紙報導之後,是很能贏得底層民眾的同情的,不管是新教還是天主教或者是東正教,大家都對聖索菲亞大教堂被異教徒佔領並轉為回教寺廟耿耿於懷。民眾的感情,給了政治家很大的壓力。
維亞納會議的談判陷入僵局。戰場上同樣也是僵局,臨時組建的希臘軍隊,空有龐大的規模,其實平均戰鬥力是有所下降的。根本就無法突破奧斯曼軍隊的防線。但是在另一個戰場,滿清帝國和埃及向奧斯曼帝國腹地不斷逼近。
這種情況下,戰爭打成什麼樣,希臘都很難有進一步的進展。所以周成功一方面拒絕跟奧斯曼帝國單獨媾和,另一方面卻開始跟埃及和滿清帝國商談戰爭結束的問題。
維也納會議的召開,並且將埃及排除在外的情況,給了阿里極大的壓力。就像滿清帝國對中國一直很擔憂一樣,阿里王朝對歐洲列強則一直很擔憂。
因此阿里願意考慮在不消滅奧斯曼帝國的前提下,跟奧斯曼帝國恢復和平的;志在奪取整個兩河流域的滿清帝國,目前的戰略目標也達成了,對於是否消滅奧斯曼帝國,他們也沒有強烈的動機。
於是維也納會議期間,一場小型的希臘、埃及和滿清聯盟內部的討論也在進行,並且很快達成了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