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元明] 崇禎十七年秋 作者:話淒涼 (已完成)

 
王烏鴉 2018-3-4 13:28:17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414 85663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4 22:03

第1330章 陝北事變(下)

  文士的真真身份是王續,胡笑生只是他的化名。

  在明軍攻下北京後,潛伏多年的王續結束了搜集清軍情報的使命,天地會進一步被錦衣衛收編,他成了錦衣衛的兩個同知之一。

  因為對密諜工作的熟悉,王續繼續在北方主持明朝對金國的情報刺探和重要人員的策反工作。

  金國與明朝在各方面都比較接近,衣冠發服,文化幾乎一樣,要說情報做起來,應該更加容易,不過事實上卻正好相反。

  明朝雖然在金國發展了許多密探,但是金國的上層卻異常的穩定,明朝的密探很少能打探到核心的消息。

  金國攻滅葉爾羌,在中亞與羅刹人爭奪霸權,都是明朝施展的絕佳機會,可惜由於情報不利,沒有第一時間獲得情報,等消息傳到南京,明朝早就錯過了動手的最佳時機。

  王續主持對金國的情報事務後,組織策劃了對幾個大人物的策反,但對方不是保持曖昧的態度,若即若離,就是被直接拒絕,而對唐通的策反,更是讓他栽了個大跟頭。

  在多次行動都失敗後,王續開始尋找原因,很快就發現金國和滿清有很大的不同。

  他在北京時,主要是策反各個大員,成功的概率極高,歸其原因是滿清不信任漢人,這些大臣並不屬於滿清的統治階層,只是個工具,而工具自然想著為自己找個更好的位置,發揮自己的才能,為自己留條後路。這些人只要開出合適條件,都可能反正。

  金國卻不一樣,這些軍頭和大員,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他們就是金國的統治階層。有些軍頭更是如同獨立的諸侯一般,對地盤內的許多事物,都有干預和定奪的大權,他們既然是統治階層,自然很難起來反叛自己。

  在策反唐通失敗,反被擺了一道之後,王續逐漸改變了在金國的情報策略,不再去策反那些大人物和軍頭,而是策反他們身邊的人和底層的金國人,並花錢在金國培養和資助一些人,讓他們快速成長,進入金國的高層和各各行業,走起了迂回的路線。

  這次五德號的計畫能在關中實現,很大程度上與錦衣衛的行動有關,五德號動用的幾家關中背景的商號,都是錦衣衛資助發展起來的,也正是因為這些關中背景的商號,五德號的計畫才能順利實行。

  劉成勇同樣也是在錦衣衛的思路改變之後,策反成功的。

  王永強在陝北做了八九年的土皇帝,劉成勇在他手下當了七年守備,未曾前進一步,也沒有獨鎮一地,王永強是快活,可是下面的人就不一定了。

  金軍的力量主要集中在潼關、漢中一帶,明軍也是如此,雙方正面角力。

  這種情況下,雙方力量集中,通長都很難分出勝負,但如果誰在一些不被注意的邊角取得突破,或許會取得想不到的效果。

  這種情況在歷史上多次出現,用在國家的博弈中也是如此,許多時候老大和老二博弈,雙方各拉著老三、老四、老五抱團對抗,互相敵視,最後旁邊不起眼的老六、老七卻忽然崛起,這樣的事屢見不鮮。

  五軍都督府在研究了明金間的對持局面後,覺得想要正面硬攻,消耗會很大,所以制定了幾個迂回的計畫。

  陝北就在計畫之中,為此錦衣衛很早就開始接觸王永強的屬下,劉成勇就是那時投靠明朝的。

  王續在主持對金國的情報事務以後,一直都沒有太大的建樹,他很在意這次在陝北的行動,所以化名胡笑生,親自上陣。

  如果這次在陝北的行動成功,那金國在關中的防禦,就會出現一個缺口,打亂金國的佈局,明軍就能發現金國的破綻,從而攻入關中。

  吳堡縣在綏德東面,靠近黃河,東面就是山西永寧州,同明軍隔河對持。

  在陝西北段黃河的渡口中,吳堡是最大的一個,北面的剋狐寨、府穀都不太適合渡河。

  陝西北段黃河,沿著呂梁山脈,向南沖刷,河水從高處往下沖,水流湍急,適合渡河的地點並不多,而且也難以架橋,所以潼關和蒲津關才能成為關中要害。

  吳堡是北段黃河上,一個比較容易渡河的地點,所以是金軍防守的重點。

  王永強在渡口築了墩台,還有一千人在此防守。

  一千人看似不多,但是渡口的地形非常險要,兩邊都是山和沖刷形成的斷壁,加上水流湍急,每次能渡的人數有限,一千人足矣把守渡口。

  這麼重要的地方,一般人王永強也不放心,只有用同族或者親戚,他才能放心,所以選擇了妻弟曾玉荃坐鎮。

  王永強是陝北的土皇帝,曾玉荃就是封在吳堡的諸侯,他在吳堡一地,日子過的很舒服,也很平靜。

  不過種棉的糟心事,也影響了他的心情,他正心急錢盡糧空之際,收到了王永強讓派人給他帶來了一封信。

  說是明朝要招降他,會送一批糧食和銀子過來,他已經讓劉成勇來取,讓他好好配合,但是同時又提醒他,糧食和銀子要收,但是絕對不能讓明軍過河,弄得曾玉荃一頭霧水。

  九月二十日,清早,曾玉荃與趕來的劉成勇,來到了渡口。

  曾玉荃望著滾滾的黃河,不禁對旁邊的劉成勇說道,“不是說好了今天麼,送糧的怎麼還不出現?”

  劉成勇看了他一眼,笑了笑,“時間還早,應該快了!”

  兩人正說著話,一支運輸的隊伍緩緩的出現在對面的渡口,隊伍有數百輛騾車組成,滿載著裝好的糧食和一箱箱的銀子。

  陝北的渡口運輸困難,大的商隊都不會走陝北的渡口,這裡水流太急,稍不留神就會被沖到下游,甚至沉入河裡。眼前出現這麼大規模的車隊,必然是約定的糧對無疑。

  這時,墩堡上觀察對岸的士卒看到了對岸出現的車隊,頓時大喊一聲,“來了!”

  曾玉荃聽了頓時興奮起來,他身後的軍官也竊竊私語,棉價暴跌,軍中糧盡,他們都人心惶惶,現在看見糧食來了,一個個都心安了些,紛紛大喜。

  眾人翹首以盼,一個時辰後,五艘船從對河的渡口向吳堡渡口漂了過來,船上的船工奮力的與河水搏擊,先後被沖到了岸邊。

  曾玉荃大喜,忙帶著百來名屬下,沖到了碼頭,他看見船上站滿了漢子,但船上的糧袋卻很少,不禁微微一愣。

  “糧食呢?運這麼多人過來幹什麼,你們在東岸裝糧,我派人在西岸卸就可以了!”曾玉荃大聲責備了一句,他記著王永強的交待,除了船工之外,他不希望東岸的人到西岸來。

  他說了一句,五條船上的兩三百號漢子,卻站著沒動,曾玉荃微微皺眉,“愣著幹啥,快卸了回去裝貨啊!你們大人沒給你們交待麼?”

  空氣一下安靜,船上的漢子依然沒人動,甚至沒有人回他的話,一個個眯眼看著他。

  曾玉荃心裡一凜,不禁後退一步,然後猛然轉身,便疾步往回跑,可他抬頭一看,劉成勇領著數百人馬擋在他身前,同樣眯著眼睛看著他自己。

  一時間,曾玉荃似乎明白什麼,他尬笑一聲,進不能進,退不能退,尷尬無比。

  ……

  綏德州,夜漸漸深了,城內結束了一天的喧囂,慢慢寂靜,家家戶戶關門閉窗,在酣睡中進入夢鄉,城內只有少數巡哨還打著火把在不斷走動。

  總兵府內,王永強抱著小妾,正睡得香甜,一匹快馬卻忽然沖到了綏德城外。

  不多時,熟睡的王永強被人喊醒,一名千戶在節堂內急得團團轉,王永強才披著一件衣服,一臉不快的走進來。

  “什麼事情?”王永強一邊扯著肩上的衣服,一邊往座位走去。

  千戶急忙抱拳,慌聲道:“軍門,明軍從吳堡渡河了!”

  王永強動作一僵,滿臉驚愕,肩上的衣服滑落下來,掉在了地上。

  千戶見此,急忙建議道:“軍門,吳堡渡口一次渡不了多少人,現在過河的明軍因該不多,咱們趕快調集兄弟們,把明軍趕下河,奪回渡口還來得及!”

  王永強似乎沒有睡醒,半晌也沒回過神來,他一屁股坐在旁邊的椅子上,呢喃道,“怎麼會這樣?”

  “軍門?”千戶又呼了一聲。

  王永強抬頭看了他一眼,卻猛然站了起來,疾步就往回走,嘴裡喊道,“夫人,我那套大明參將的盔甲呢?快給我找出來!”

  千戶一人留在節堂,他看著王永強消失的方向,嘴裡驚得能放下一個雞蛋……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4 22:04

第1331章 金國救市

  長安城內,隨著金國朝廷開倉放糧,城中的糧價逐漸趨於穩定,不過還是維持在正常價格的一倍左右,並且呈現出回落後又繼續慢慢上升的態勢。

  雖然相比平常價格高了許多,而且緩慢增長,但是長安附近的百姓見官府放糧,金國朝廷開始介入,有了個主心骨後,情緒逐漸穩定,搶糧的風波便慢慢停歇下來。

  不過這並不是說,關中的這場危機就過去了,事實整個金國的情況依然一片狼藉。

  遍佈各地的種棉大戶,棉花紛紛滯銷,棉農破產,沒有能力買糧,很快就會爆發饑民潮,各個作坊倒閉,雇工失業,數萬人的生計沒有了著落,商號和錢莊倒閉,金國明年的稅收堪憂,這都是問題。

  如果金國的賦稅從一千萬,跌到三四百萬,想一下都讓人頭疼,金國近三十萬大軍的軍閥都開銷不起,整個朝廷根本無法運轉。

  這一次金國的儲糧肯定要耗光,而經濟被重創之後,整個關中大地滿目狼藉,百業蕭條。

  金國出現這樣的危機,內閣要承擔巨大的責任,幾個大學士說話也不如之前硬氣,讓豪格從新掌握了一點主動權。

  不過這種愁雲慘澹下的政治勝利,讓豪格一點也高興不起來。眼下他面臨崩潰的局面,並沒有乘勢追擊扳倒孟喬芳、韓朝宣等人,而是坐下來一起商討怎麼收拾這一片狼藉。

  雖然這次內閣有責任,豪格對他們處置,有輿論的支持,但是豪格的勢力畢竟衰落,他離開了孟喬芳等人,很難控制和處理眼下的局面,所以豪格只能放他們一馬。

  眼下這種情況下,金國朝廷必須要有國策和方案出來穩定人心,所以一場大的議事,就十分必要了。

  長安城,皇宮,勤政殿內,豪格坐在皇位上,近三十多位四品以上的大員,包括六部的尚書侍郎、大理寺和諫台的官員都一起參加,他們分別拿著象牙笏,站在宮殿的兩旁。

  這時戶部上書虞胤出列站在大殿中央,正抱著象牙笏出列道:“陛下,糧價就是定心盤,戶部以對關中的糧號實行的管制,嚴厲禁止囤積居奇,並在情況最嚴重的幾縣,也開倉放糧,基本將糧價壓回到了三兩每石。”

  豪格點了點頭,他是極力想恢復關中的平靜,“戶部的決策還算及時,糧食就是人心,一旦糧價控制住,軍心和民心都會安定,避免出現劇烈動盪。”

  金國細作已經得到消息,明軍正在大規模的調兵,趁勢攻打關中的意圖,已經相當的明顯。

  眼下大戰當前,金國朝廷不能展現出穩定糧價和關中的能力,會對軍隊士氣產生致命的影響。

  豪格停頓一會兒,又補充道:“朕聽懸鏡衛的人稟報,長安城中謠言四起,有聲音在抱怨,這次危機都是官紳大族與民爭利,大肆改種棉花所至。你們聽說了麼?”

  如果沒有明朝的威脅,這將是豪格奪權的重要機會,可是由於大戰在即,他不得不放棄,這次改變金國政治格局的機會。

  孟喬芳抱著象牙笏出列道:“陛下,城中卻有這樣的聲音。這次危機是明國設計,官紳也是受害之人,散播這種謠言的人,顯然別有用心。臣已經派人搜查,抓捕他們了。”

  孟喬芳還是有些緊張,怕豪格以此做文章,所以先站出來定個性,主要的責任在明朝,是他們太卑鄙,官紳也是受害者之一。

  有他這個郡王先定下調子,相信後面也沒有人敢出來推翻他的說法,否則就是與金國的官紳集團為敵。

  豪格皺了下眉頭,在收到明軍調兵的情報後,他已經冷靜下來,曉得現在不是對付漢族官紳的時候。

  這時他看了孟喬芳一眼,冷聲說道:“孟卿說得有理,不過光抓捕散播謠言之人還不夠,朝廷也必須加強宣傳,說明這次事件完全是明人設計,來套取大金的財富,來禍害關中百姓,讓民間仇恨明國與朝廷同仇敵愾。另外開倉放糧時,也要多宣揚朝廷的恩惠。眼下正是大金的存亡之秋,朕希望朝廷能和百姓團結一心,共抗暴明!”

  “陛下聖明!”孟喬芳聽了,心裡鬆了口氣,豪格這樣說,那就代表事情已經定性,不會再追究官紳和內閣的責任,他連忙帶頭行禮,眾多官員也齊齊彎腰行禮,山呼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等行完禮,豪格又看向虞胤,說道:“虞卿,你接著說。”

  雖然沒有追究孟喬芳等人的責任,不過豪格對他們的不滿卻沒有消除,所以主持穩定關中,重振金國商業的事務,交給了虞胤來主持。

  虞胤點了點頭,“陛下,眼下糧價雖然穩定,不過還是有大量的棉農和失業的雇工,吃不起平價糧,如果朝廷發糧賑濟,朝廷的財力卻杯水車薪。另外工坊倒閉雇工失業,也將影響我大金今後的商業和明年的財政收入,朝廷開拓絲路的策略,也會因為工坊大量倒閉,而最終失敗。”

  “戶部可有什麼策略,來改變眼下的情況。”豪格皺了下眉頭,“從情報來看,近期必有大戰,如果朝廷賦稅減少,那將會出大問題。”

  虞胤抬起頭來,看向豪格,行禮道:“陛下,只能朝廷出來救市,才有機會平穩的渡過這次危機。”

  “朝廷救市?”豪格問道:“怎麼救?卿家直說。”

  虞胤從袖子中取出一份奏摺呈上,“臣以擬定了策略。”

  豪格讓旁邊的內侍將摺子取過來,展開觀看,而虞胤則解釋道:“臣的第一條策略是由戶部出價,以正常的價格收購市場上堆積的棉布,讓工坊獲得一定資金,維持一定程度的生產,解決一部分雇工的生計,也為今後全面恢復保存一些作坊。”

  豪格在奏摺上看了看,抬起頭來,問道:“現在關中棉布堆積如山,還要繼續生產?”

  殿上的韓朝宣皺了下眉頭,“按市價收購棉布,那得要多少銀子?明軍在關東虎視眈眈,朝廷本不富裕,銀子用來買布,打仗禦敵的軍餉怎麼辦?”

  韓朝宣是兵相,幾十萬大軍嗷嗷待哺,他必須要先保正軍隊的穩定。

  如果軍隊的供養出了問題,那關中治理好,解決了危機,卻讓明軍打進來,那也是給他人做嫁衣。

  虞胤先給豪格行了一禮,然後看向韓朝宣,回道:“韓相放心,朝廷花出去的銀子,是可以收回的。關中的棉布價格之所以暴跌,是因為一時間銷售不出去,供大於求,所以才堆積如山,無人問津,但是以現在棉布的價格,運往西域、蒙古、青海,還是有銷路的,只是我朝行商的運送能力不足,本錢也不多,無法組織大規模的運送,才導致短時間內關中的貨物無法疏散、搬空。如果朝廷出面,將這些布匹收購,組織人力運輸,應該能把這些貨物運到它處銷售,或者換些牛羊,緩解關中的糧食不足。”

  豪格聽後,似乎有些明白,“虞卿的意思是,朝廷收購之後,再組織人手運送,將關中的布運出去,可是真能賣出去麼?”

  虞胤點點頭,“陛下,據臣的瞭解,現在關中的布匹價格降到了一錢每匹,但明國江南棉布產地卻依然在三錢每匹,河西走廊和西域的棉價雖然下跌,但因為不產棉布,所以還在正長的範圍。明國那邊把手關隘,壓低棉價,可我們還是能往西面運的。”

  危機之後,關中的商號都受到了打擊,商業活動陷入停滯,許多商號都欠下大筆銀子,沒有能力組織商隊,繼續進行貿易。

  這個時候就體現了金國打通絲路的正確性,如果沒有向西的絲路,那金國就只能和明朝貿易,而明軍只要把關隘一封,金國的貨物就沒了銷路,只能低價賣給明朝,但現在有絲路,他們就還有另一條路。

  虞胤的計畫是,由金國朝廷注入資金,將關中的棉布,運到西域、蒙古,甚至莫臥兒銷售。各作坊雖說,還是巨額虧損,但畢竟可以回籠一部分資金,繼續運作,而金國朝廷損失並不大,還能換一些牛羊回來,彌補糧食不足。

  豪格點點頭,抬手示意道:“虞卿接著說。”

  虞胤道:“只要棉布運出關中,布價就會逐漸回升,等作坊恢復後,百姓手中的棉花,就能逐漸出售,而等棉花一賣,他們就能自己買糧,減少朝廷的賑濟費用。”

  這對士紳們來說,也是一件好事,所以沒有人反對。

  虞胤接著說道,“當然,這次危機造成的危害太大,朝廷也只能幫到一部分,不可能恢復到之前的水準。所以朝廷還是需要,從新規劃種植,將棉花種植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內,並將失業的雇工組織起來,説明朝廷修建工事,從是一些勞動,慢慢渡過眼下的危局。”

  豪格微微頷首,很滿意虞胤的策略,於是又翻看了一下奏摺,卻抬頭問道:“虞卿的奏疏上,為何沒有說明朝廷需要多少投入?”

  虞胤躬身道:“因為數目龐大,戶部還沒有得出具體的數目來,不過據臣估算,朝廷救市,只少要撥銀三百萬!”

  殿上大臣聽了這個數目,頓時一陣譁然……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4 22:04

第1332章 大金銀號

  虞胤的策略是想拉金國的手工作坊和商號一把,這些都是金國十年時間,才慢慢積累發展起來的資本,如今被明朝一掃而空,金國的財富可以說大量流逝。

  如果這些工坊和商號全都倒閉,那金國的社會又將退回到傳統的農業社會,而關中的土地比不上明朝,緊靠那點兒田賦,能有幾個錢,想維持朝廷的運轉都難,更別說去和明朝打仗。

  如果這些作坊和商號都倒了,金國等他們再發展起來,恐怕又得十年,金國根本沒有那麼多的時間。

  不過三百萬兩的投入,對於金國來說卻是一筆鉅款,國庫根本沒有那麼多存銀。

  大殿上,眾人議論紛紛,豪格陰沉著臉又拿起虞胤的奏摺觀看,國庫的存銀是金國朝廷用來打仗的,他必須要慎重。

  豪格仔細將奏摺上的每一個字都看了幾遍,虞胤的思路很明確。

  首先金國官府以相對較低的價格,收購市場上過剩的棉布、棉花、染料,由官府組織運往它處出售,或者建倉儲備,以減少關中棉布的數量,提高穩定棉布的價格。

  然後對倒閉的錢莊進行整頓,注入一定銀錢,改為官商和辦,逐步恢復經營和錢莊信譽,並由錢莊給工坊和商號借款,解決他們的資金問題,維持工坊和商號的運轉,幫住他們渡過難關,逐步恢復關中的商業運轉,減少雇工失業。

  除此之外,金國還需對功坊進行規範,防止盲目生產,對種棉百姓給與一定的賑濟,縮減棉花種植,改種糧食。

  當然就算金國朝廷重金救市,金國的商業也不可能恢復到危機之前。

  金國朝廷收上來的棉布、棉花不可能在短期內就消耗完,肯定要進行控制,逐批投放到西域、蒙古,或者開拓新的市場,等待市場慢慢消化之後,金國的商業才有機會走出低谷,所以金國的商業肯定還要萎靡一段時間。

  存貨堆積如山、雇工失業、商店關門的淒涼景象,短期內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那麼以工代賑,興修水利、官道和防禦工事,由金國朝廷發放工錢,恢復民間的消費能力,重新刺激市場,也不可避免。

  豪格不太懂商業,但是虞胤的摺子寫得有理有據,如國順利施行,關中的危機因該可以平復下來。

  只是三百萬兩白銀,確實多了一些。

  如果早一些時間,金國拿出三百萬兩,並沒有問題,可是金國為了應對明朝擴軍二十萬的威脅,咬牙也擴充了五萬大軍,國庫已經沒有餘財了。

  豪格歎了口氣,將摺子遞給內侍,“拿下去給幾位相國也看一看!”

  內侍接過之後,呈給了孟喬芳等人傳閱,豪格沉默了一會兒,等他們看得差不多,歎氣道:“虞卿的策略,朕很讚賞,只是要銀三百萬,虞卿主管戶部,因該知道國庫存銀不到百萬,還是準備應對明軍進攻的軍資,朝廷根本拿不出來三百萬兩白銀出來。”

  殿下孟喬芳、韓朝宣等人,快速將摺子看了一遍,不得不說,治理過河西走廊的虞胤,因為有經略過地方的經驗,處理危機起來,確實很有一套,是個能臣,是個宰相之才,不過策略雖好,可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金國朝廷不可能憑空變出三百萬兩白銀出來。

  韓朝宣看完後,聽了豪格的話,隨即出列道:“陛下明察,朝廷確實拿不出錢來,那一百萬兩白銀,是兵部的軍餉,絕對不能挪用。眼下的情況,潼關和漢中一線已經十分緊張,隨時可能爆發大戰,臣以為相比於關中目前的情況,前線大軍的穩定,無疑要重要百倍!”

  虞胤是韓朝宣一手提拔上來的,關係可以說十分親密,但是虞胤這次沒有和他好好溝通,把事情捅給了豪格,讓他和孟喬芳等人十分被動,他心中還是很有些怨氣的。

  不過他此時站出來,不完全是想要為難一下虞胤,而是明軍確實已在潼關、上庸等地集結,吳三桂催要糧餉的摺子剛到內閣,他作為兵相,不可能將軍費讓出來。

  豪格聽了他的話,沉默不語,他雖然不喜韓朝宣,但是卻認同他的觀點,關中的百姓苦一點沒關係,前線軍隊的餉銀絕對不能少,軍隊必須穩定。

  這時孟喬芳看完之後,卻看向虞胤,眯著眼睛道:“虞相主管戶部,不會不知道國庫的存銀,而既然知道,還寫出這份奏摺來,是不是有什麼解決的方案?如果沒有,那就是戲耍陛下和百官了。”

  孟喬芳等人的心情,同樣是糾結的,從金國的利益也從他們利益出發,他們很希望虞胤有解決的方案,但是同時又反感不喜虞胤這個出賣官紳集團的叛徒。

  “不敢!”虞胤抿了抿嘴,回了夢喬芳一句後,拱手對豪格道:“陛下,臣確實有一個解決的方案!”

  豪格聽了孟喬芳的話之後,就已經向他看來,這時連忙說道:“愛卿快說!”

  虞胤忽然挺直了腰板,左右看了看幾位重臣,才拿起象牙笏對奏道:“陛下,臣請參考明國五德錢莊,設大金銀號,發行大金銀元和銀票,來渡過此次危機。”

  “五德號?大金銀號?”堂上的官員又是一陣譁然。

  金國這次就是被五德號搞垮的,對於五德號並不陌生,知道那是一個下蛋的金雞。

  豪格眼前一亮,五德號的銀元和銀票,金國的一些商人和明朝交易時也大量的使用。

  銀元不用說,至少七成的白銀,可銀票就是一張紙,但是五德號卻可以當銀子使。

  明朝貨幣改革之後,推出了銀票、銅票、金票制度,金國開始並不看好,不少人覺得用不了多久,這些紙鈔就會向寶鈔一樣一落千丈,最後變成廢紙,然而事實卻正好相反,他們不僅沒有變成廢紙,反而盛行起來,極大的刺激了明朝經濟的繁榮。

  大堂上議論紛紛,韓朝宣也眼前一亮,而他多次出使明朝,對於明朝和五德號瞭解比較多,知道金國如果有這麼一家錢莊,絕對是一件好事,但是他同時也知道,五德號之所一能後發展到現在的規模,人人都認五德號,也是又原因的,並非憑空就發展起來。

  “陛下!”韓朝宣開口道:“五德號的銀票之所以為人接受,那是因為持有銀票,在任何一家五德錢莊的分號,都能兌換出等量金銀,有信譽存在,而我朝剛剛經歷了錢莊倒閉,這個時候發行銀票,怕是沒人能夠接受。”

  豪格對於這些東西,只是知道一些皮毛,他看向虞胤,希望虞胤能給他一個滿意的答覆。

  “陛下,韓相國說的不錯!”虞胤想出發行銀票這一策略時,對於許多問題,他自然早就想到了。

  眾人目光都投向他,虞胤稍微頓了頓,便接著說道:“就如韓相所言,想要銀票為人接受,就必須能隨時兌換,樹立信譽,否則銀票就只能像明朝的寶鈔一樣,淪為廢紙。換句話來說,我們只要能夠保證銀票的兌換,這件事就能行得通。”

  豪格點點頭,這個他能理解,可隨即他又立刻問道:“可是朝廷沒錢啊!”

  虞胤接著解釋,“陛下,銀票的信譽一旦確定,後面就不用太過擔心銀票的兌換。這事的關鍵在於,前期銀號內必須有足夠的現銀,來應對民間的兌換。臣以為不用太多,只需要一百五十萬,頂多兩百萬兩足矣。”

  說著,虞胤又看了韓朝宣等人一眼,然後繼續說道:“這筆錢,臣以為可以先將戶部的一百萬存銀放入銀號,印發一百五十萬的銀票,再如五德號一樣,向各商號大族募集一百萬兩白銀,給予他們股份,再印發一百五十萬兩銀票。有兩百萬兩白銀押倉,臣以為銀號的信譽很快就能豎立,到時後再將那一百萬兩還給兵部,另一百萬兩用於兌換,就能解決眼下的大多數問題。”

  豪格頻頻點頭,孟喬芳眼前一亮,這是大好事,他當即出列道:“陛下,臣以為戶相的策略可行,臣願意出一份力,自領三十萬兩的份額,十天之內交至戶部,儘快促成銀號的建立!”

  韓朝宣立刻急道,“臣願意自領十萬兩的份額,也在十日之內交付戶部。”

  孔聞褾看了兩人一眼,一時間沒明白過來,但旁邊又有人出列,說要籌集五萬兩,他這才反應過來,急忙搶出來行禮,唯恐落後于人,“陛下,臣也願意自領十萬的份額,三日交到戶部!”

  豪格聽著他們的話語,微微一愣,見內閣幾個學士一個個的出來,都願意拿錢出來組建大金銀號,而且每個人能拿的白銀還不算少,一個個都是上萬兩。

  豪格不禁皺了下眉頭,沒想到孟喬芳、韓朝宣等人這麼有錢,比他這個皇帝還有錢,一時間不知道該高興,還是不快……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4 22:04

第1333章 緊急出兵

  王永強吹牛皮說手下兒郎近萬,可實際上他只有五千人,其中一千駐防吳堡,一千由劉成勇領著去接糧。

  他不知道明軍怎麼過的河,不過既然過了黃河,那就說明他小舅子曾玉荃和劉成勇的人馬,小兩千人已經不受他控制了。

  這麼一算,他就算領著剩下的三千人,也奪不回吳堡。

  高友才到是還有三千人馬,可是卻在府穀,要幾天的路程才能趕來,估計那時候過河的明軍,早已超過他們應付的能力,所以王永強很識趣的決定立刻反正。

  次日清晨,高有才剛醒就被王永強叫道節堂,高友才等著糧食,所以並沒有返回府穀,而是留在了綏德。

  “軍門這麼早叫我,有什麼事情?是接到糧了麼?”高友才跨進節堂,便見王永強紅著眼睛坐在帥位上,顯然又沒睡覺。

  高友才一臉歡笑的進來,等他看見王永強後,卻不盡微微一愣,臉上一陣驚訝,“軍門這是!”

  王永強順著他的目光,低頭看了下自己身上的明朝盔甲,然後抬起頭來,張開上火的嘴道:“哦,昨天晚上讓你大嫂找出來的,還好沒丟。”

  高友才滿臉驚愕,半晌回過神來,“發生什麼事呢?軍門決定降了麼?”

  王永強點點頭,“娘的,明軍把吳堡占了,我也沒辦法,只能投降。”說著他看向高友才道:“友才,咱們多年的兄弟,我也不強求你,你願意跟我歸降大明,那我們兄弟將來就共同富貴,一起打拼,如果你不想效忠明朝,那你現在就回榆林去,我也不攔你。你考慮一下吧!”

  節堂內一下鴉雀無聲,高友才有些反應不過來,這個情況變化得有點快,不過看王永強壓箱底的明朝衣甲都翻了出來,那他估計是真的要降了。

  高友才舔了舔嘴唇,他忽然看見屏風後面,有一雙腳漏了出來,心裡頓時一凜,忙笑道:“這事軍門還需問我麼,我自然是唯軍門馬首是瞻,軍門說降,我自然也降啊!”

  “哈哈哈!”王永強大笑著站起來,繞過帥案走到高友才身前,抓住他的手道:“好兄弟!你放心,咱們這算是舉綏德、榆林兩地而降,給明軍在陝北提供了一個立足之地,一定能賣個好價錢。”

  高友才臉上不自然的賠笑著,既然王永強決定了,他也沒有其它的選擇。

  就在這時,一名家丁急忙跑過來,“軍門,河東的那位胡先生又來了。”

  王永強聽了,鬆開高友才,忙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大明衣甲,“快請進來!”剛說完,他又揮了揮手,“不,我親自去迎。”

  王永強立時疾步向外走去,高友才見了,也只得連忙跟上。

  兩人來到門前,看見胡笑生站在府門外,王永強便大笑著十分熱情的迎接上來,“胡先生,可把你盼來了,王某已經準備多日,就等為大明效力了。”

  ……

  明軍雖然從吳堡渡河,不過黃河中游水流湍急,並不適合大規模的渡河,再加上物資運送困難,一天下來也就能運十多艘船,限制了明軍渡河的規模。

  陝北一地,千溝萬壑,幾千人往溝裡一藏,找都找不到,明軍進入陝北後,補給全靠運輸,如果不能降服陝北的地頭蛇,很難在陝北立足。

  從吳堡渡河的明軍,由大將李來亨為主帥,王光泰為副將,山西總督李建泰總理後勤運輸。

  兩名將領都是順系出生,李來亨自己就是陝西米脂人,老家就在綏德州附近,對於陝北的情況比較熟悉。

  他們都是五軍都督府制定了五路攻金的計畫後,抽調到山西,已經做了很長時間的準備。

  明軍渡過黃河,這意味著金軍整個防禦體系,出現了一個缺口,而王永強和高友才兩個地頭蛇的投降,又讓明軍迅速站穩了腳跟。

  共治八年十月初,王永強、高友才忽然叛金歸明,給了還在為關中事務焦頭爛額的金國又一記重錘,金國面臨的時局,立時雪上加霜。

  王永強和高友才是陝北的土皇帝,他們一叛,綏德州和榆林府,數縣之地,幾乎同時投降。

  金國安插在王永強身邊的密諜,立刻向延安發出了警報。

  金國境內軍頭不少,他們掌握軍隊和地方的財政,金國朝廷對他們不太放心,所以除了送子來長安武學,本質上作為人質之外,還派了不少細作,監視他們的行動。

  明軍從吳堡渡河,王永強、高友才投降之後,消息很快就傳到了南面的延安府。

  延安是長安北面的門戶,屬於金國朝廷直轄的一座重鎮,由綏延巡撫董宗聖和綏延提督趙良棟鎮守此地,有一萬二千直屬于金國的精銳士卒。

  金國國內的格局,很像是一種分封制度,金國朝廷坐擁富饒的關中平原和要害之地,像吳三桂、唐通、王永強這樣的軍閥,則在週邊像諸侯一樣拱衛中央。

  不過這些軍閥與諸侯還是有些區別,金國對他們的控制力,還算比較強力。

  如果明軍打到延安,那就說明,金國的週邊防線被突破,明軍直接威脅到了金國的中央。

  關中發生混亂之後,延安也受到了影響,不過因為金國的玉米、番薯最先在延安種植,所以種棉對於延安的影響並不大,相反這次延安還向長安運去了不少糧食。

  這日巡撫董宗聖本來在外面巡視,讓延安各縣嚴密監視糧食買賣,百姓只能定量購買,一旦發現大宗買賣,立刻鎖拿下獄,糧食近期只能由官府和有買賣資格的糧行購買,防止他人囤聚居奇。

  他巡查才走到一半,便聽到了明軍從吳堡渡河的消息,讓他大吃一驚,急急忙忙的返回延安城。

  延安城,綏延巡撫衙門,董宗聖憂心忡忡地站在地圖前,為明軍渡過黃河、王永強和高友才反叛而深感擔憂。

  金軍主力正在潼關、蒲津一線與明軍對持,那裡有金國花費重金營造的防禦工事,明軍很難突破,但明軍從陝北殺過來,金軍就沒什麼準備了。

  這時,有親兵在門口稟報,“啟稟撫台,趙軍門來了。”

  董宗聖點點頭,“請他進來吧!”

  趙良棟也得到了消息,疾步走進董宗聖的書房,急聲問道:“綏德出事,撫台上報朝廷了麼?”

  “這麼大的事情,本撫已經派快馬上報長安,這點軍門不需要擔心。”

  趙良棟聽了,放心了一些,也走到地圖前,“如此就好,只希望朝廷的反應能快一些。”

  董宗聖卻搖了搖頭,“關中現在一團亂麻,虞相的救市改革剛剛開始實行,明軍又兵壓潼關一線,朝廷恐怕一時間無法支援。”

  趙良棟聞語心裡一驚,有些慌道:“這可怎麼辦?如果不快速將明軍趕回西岸,一旦明軍站穩腳跟,或者渡河的人馬太多,那關中的防禦體系就完蛋了。”

  董宗聖皺了下眉頭,“明國的財力和兵力遠勝我朝,我朝能與之相抗,是靠著黃河天險和雄關大山才將明軍擋在關中之外,對於地利有很大的倚仗。現在明軍從吳堡渡河,如果任由他們不斷的將人馬送到綏德,然後南下攻擊關中,朝廷將很難阻擋。”

  說著董宗聖扭頭看向趙良棟,“這樣等下去不行,我們多等一天,過河的明軍就多一些。這樣下去,陝北的局勢就會逆轉,我們必須不惜一切代價奪回吳堡,阻止明軍繼續渡河。”

  如果不儘快奪回吳堡,任由明軍繼續渡河,任由明軍不停的將軍糧運到西岸,那進入陝北的明軍就會越來越強,最終在陝北徹底站穩腳跟,到金軍無法將他們趕回河東的地步。

  所以必須要儘快奪回吳堡,趁著進入陝北的明軍還不多,切斷他們與河東的聯繫,將他們消滅在綏德。

  趙良棟也是這個想法,也明白董宗聖的意思,他負手在地圖前走了幾步,忽然停下,一咬牙道:“既然我是綏延提督,那麼奪回吳堡,阻止明軍繼續渡河的任務,就非我莫屬!”

  “好,城中一萬二千人馬,你帶走一萬,留二千給我即可。”董宗聖當即說道,“等朝廷援兵一到,我會立刻帶兵前來接應。”

  趙良棟點點頭,但隨即卻道:“王永強那廝背叛大金,我如去攻吳堡,那廝極有可能南攻延安,撫台兩千人馬能守住延安麼?”

  董聖學擺擺手,“相比之下,我還是比較擔心你。明軍這次行動顯然蓄謀已久,從關中危機,到策反王永強,可以說一環接著一環,他們既然已經過河,肯定有所準備,甚至設下埋伏。你能進則進,不能進,就等朝廷援兵過來,切不可大意輕敵。至於延安你不用擔心,我會立刻召集屯軍守城。”

  延安府有屯戶過萬,屯兵打野戰不行,守城應該勉強頂用。

  “既然如此,那我立刻調兵出發!”趙良棟聽了,隨即抱拳,“撫台放心,我會小心謹慎。”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4 22:04

第1334章 渡口大戰(上)

  延安的金軍反應非常迅速,在得到明軍過河,王永強反叛的消息之後,就一面快馬派往長安報信,一面立場出兵去堵吳堡這個缺口。

  此時明朝一統天下的大勢,就像是洶湧滔天的海潮,而金國為了阻擋明朝,則在明金邊境上構築了一條萬里長堤,來阻擋海潮沖入關中。

  明軍在吳堡渡河,就等於長提打開了一個小口子,潮水破堤而出。

  金軍如果不將這個口子堵住,那整個長堤就出現了一個巨大的漏洞,滾滾大勢便將沖入關中。

  綏延巡撫和提督的決定,可以說十分明智,趙良棟離開了巡撫衙門,立刻快馬前往軍營,僅僅一個時辰後,前鋒兩千人便出了延安城,先一步前往靠近綏德州的延川縣而去。

  趙良棟率領八千士卒,每人背著一卷毛毯,二十斤的糧食和一些肉乾、鹹菜,便緊緊隨前鋒之後,殺往吳堡縣。

  他們只帶了不到二十天的口糧,二十天後金軍主力應該就會趕到五堡,如果沒有,那他就只能退回延安就食了。

  在趙良棟走了之後,董宗聖立刻下令屯軍入城防守,然後又給在河套屯田的金將孫思克寫信,希望他南下攻擊榆林,與趙良棟南北夾擊明軍。

  從吳堡渡河的明軍有一萬人,不過因為水流湍急,渡口窄小,所以運送的很慢,每天大概只有兩千人被渡到吳堡,五天時間才被渡完。

  此時按理來說,明軍因該趁著金國尚未反應過來,迅速南下拿下重鎮延安,不過因為渡口運送物資緩慢,糧草和後勤根不上,明軍便不可能離開吳堡這個據點太遠作戰,否則連飯都吃不上。

  李來亨這一萬人的主要目標,還是在陝北站穩腳跟,急需物資,為後續部隊過河打好基礎。

  董宗聖正是基於對渡口的一個大致瞭解,知道現在渡河的明軍有限,他才敢讓延安的金軍前來爭奪吳堡。

  如果渡口幾天能渡過幾萬明軍和軍隊所需要的物資過河,明軍也不用和金軍在潼關對持,直接把主力拉到吳堡來,金軍也就不用北上,在延安等著挨打就行了。

  吳堡縣衙,李來亨把節堂設在大堂內,正召集眾將商議,王永強、高有才也前來聽命。

  大堂內,十多名將領齊聚一堂,李來亨鋪開一張地圖,那木杆指著吳堡道:“現在大軍雖然已經渡河,但是軍糧和物資運過來還要一段時間,咱們目前只能窩在吳堡,但是本帥估計,金軍知道我們過河,必然前來反撲,所以今日召集大家來商議,我們該怎麼應對。”

  從山西將軍隊和物資運到吳堡,首先要翻越呂梁山脈,然後再渡過黃河,其中困難重重,可以說嚴重束縛了明軍的手腳。

  王續笑著道:“大帥的預料沒錯,據我得道的消息,金國的綏延提督趙良棟已經率領萬餘人馬到了延川縣,殺到五堡也就兩三日的時間!此外,河套和寧夏的金軍,都有可能向綏德殺來。”

  “這麼快!”李來亨心裡一驚,他是米脂人,對陝北的地理十分清楚,延川距離綏德和吳堡縣,已經很近了。河套和寧夏距離綏德較遠,但是半個月的時間,也足以殺到綏德。

  這等於是三面受敵,而明軍又不能打運動戰,必須要守住吳堡這個據點,否則吳堡一丟,明軍和王永強的人馬用不了多久就會糧盡。

  李來亨皺眉看了一會地圖,上面密密麻麻有各種注解,金軍的人數,駐防地點,訓練程度和武器裝備,糧草物資都有詳細的記錄。

  一旁的王永強和高友才看見這副地圖,地形、軍隊什麼都有,比他們知道的還詳細,就知道明軍能算計他們,絕非是運氣,而是下了真功夫的,兩人瞬間服氣,同時也增加了一些信心。

  李來亨看了一會兒地圖後,終於直起身子開口道:“這麼看來,金軍可能三面來攻,不過好在河套和寧夏的金軍距離咱們遠,一時半會兒還威脅不到我們。咱們現在主要還是對付趙良棟的一萬金軍。”

  王光泰看著地圖,開口道:“趙良棟的一萬人馬,是金國的新軍,戰力不弱,而且情報上說,趙良棟為人謹慎,如果打成焦灼,其它兩路金軍又殺到綏德,那情況怕是不妙啊!”

  李來亨摸了摸額下的鬍鬚,沉默一會兒後,看向高友才道:“高將軍你的三千人,就留在榆林,不用南下,準備防備河套南下的金軍就行。”

  “是,末將遵命!”高友才條件反應的急忙行禮,不過領命之後卻又問道:“大帥,河套的金軍屯戶並不少,還有蒙古人,卑職就三千人,不知道是否有援軍。另外卑職的糧草?”

  李來亨揮揮手,打斷了他的話語,“糧草你放心,李總督會從府穀和剋狐寨兩個渡口運過去,同時大同的姜總兵,也會派兵從這兩個渡口過河支援你!”

  高友才聽了當即抱拳,“卑職明白了!”

  李來亨點了點頭,“今天,你就回去準備吧!”

  說完李來亨把目光投向延安,“地圖上標注延安守軍只有一萬二千人,趙良棟帶著了一萬,那延安就只有兩千人,咱們能不能一面在吳堡拖住趙良棟,一面趁著寧夏的金軍未到,派一支大軍進攻延安。如果能攻破自然是好事,如是攻不破,逼迫趙良棟回援,本帥在從後掩殺,打他個落花流水,你們覺得可行麼?”

  李來亨抬起頭來,掃視了一眼眾人,王永強提醒道:“大帥,綏延巡撫董宗聖,經營延安四年,有軍屯過萬戶,如果他招這些屯戶守城,怕一時半會兒打不下延安。卑職想,他可能正是倚仗這一點,才敢讓趙良棟帶走萬人,自己只留兩千人守延安。”

  李來亨微微皺了下眉頭,將木杆丟在地圖上,豪氣道,“那王將軍就留一千人在綏德,把剩下的人馬都拉過來,隨本帥會一會這個趙良棟。”

  從延川向北的道路上,一支萬餘人的軍隊正列隊急速行軍,他們軍旗招展,盔甲鮮明,步履矯健,看得出來是一支精銳步軍,為首將領正是金將趙良棟。

  金軍要反攻綏德和榆林,必然要先拿下黃河沿岸的渡口,斬斷渡河的明軍和山西的聯繫,否則打其它地方都沒有用,明軍還可以接著運兵,最後只會越打越多,所以趙良棟沒玩什麼把戲,一路拿下營田堡、惠家園,便分一千兵馬向綏德進發,而他則率領九千人離開官道沿著黃河向吳堡挺進。

  金軍進入綏德州後,距離吳堡已經只有二天的路程,趙良棟知道遲一天到,渡河的明軍和明軍的物資就會多一些,所以他十分心急,不過他卻並沒強行軍,始終讓士卒保持著足夠的體力。

  吳堡和綏德兩城互為犄角,他相信叛軍和明軍都收到了他北上的消息,而他只派了一千人前往綏德監視,他很擔心綏德的叛軍會包抄他的側翼,所以即便心急,依然讓士卒保持體力,預防被突然襲擊。

  這時他騎馬在隊伍中間前行,一隊騎兵卻忽然向他奔來,翻身下馬稟報道:“啟稟軍門,綏德的叛軍擊敗了趙千戶,往延安而去了!”

  趙良棟聞語一愣,心道,“還真被董撫台說中,叛軍果然趁著延安空虛,想要偷襲延安。”

  他冷笑一聲,隨即揮手道:“好,你讓趙廷伍撤向吳堡,向本鎮靠攏,不用理會南去的叛軍。”

  騎兵行禮之後,翻身上馬,疾馳而去。

  趙良棟則一揮馬鞭,大聲吼道:“傳令,加快速度,向吳堡進軍。”

  道路上的金軍頓時跑了起來,數千人衣甲嘩嘩作響,人頭隨著步伐起伏。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4 22:04

第1335章 渡口大戰(中)

  在綏德的方面的威脅解除之後,趙良棟沒了顧慮,開始讓金軍加快行軍,不過他還是派出了數十支斥候隊伍,散佈開了進行偵查,防止被明軍伏擊。

  數十支斥候隊伍,被他分成兩組,第一組人數較少,對方圓十裡的範圍,進行一個大概的搜索,另一組在五裡範圍內,進行仔細的搜查,以確保不會進入明軍的伏擊圈,而對範圍之外的敵軍,則不必太過擔心,一旦被斥候發現,他有足夠的時間來集結迎戰。

  敵人如果不強,那他就擊破敵人,衝開阻攔繼續向吳堡進軍,敵人如果太多,那他就選一合適的地形自守,等延安方面派兵支援。

  不得不說,在金國的大批軍費的投入下,金軍士卒的訓練和裝備,都有了極大的提升。

  九千金軍穿著黑色棉甲,帶著鐵盔,手持自生火銃、長矛、按著腰刀,背後一卷毛毯、糧袋、有的還有一口大鍋,都是整整齊齊,插著背旗的軍官站在路邊不停的揮拳,給士卒們打起,催促大軍快行。

  道路上只聽見,大軍的腳步聲和軍隊的大呼聲,金軍士卒全都跟著營旗後面,默默的奔跑趕路。

  就在這時,前面的天空中忽然“咻”的一聲,一枚哨箭劃破天空,留下一道青煙,然後猛然炸響。

  這意味著斥候發現了敵情,趙良棟頓時一勒馬韁,舉手喝令道:“停止前行!”

  就在這時,一隊斥候,從前面賓士而來,上面的騎士馬為停穩,便跳下來,單膝跪地,一手指著前方,急聲說道:“軍門,前面十裡,明軍列陣擋住了我軍去路!”

  趙良棟手抓緊馬韁,“明軍列陣迎我?”他微微遲疑,“有多少人馬,周圍有埋伏沒?”

  “有四千多人,周圍並未發現伏兵!”斥候抱拳說道。

  趙良棟皺了下眉頭,揮手道:“再探!加大搜索範圍!”

  斥候一抱拳,便翻身上馬,疾馳而去。

  趙良棟想了想,心道,“吳堡渡口對於山西方向的明軍而言易守難攻,但對我而言卻沒有這樣的問題,我不用去打吳堡縣城,可以直接攻擊渡口,甚至在渡口附近架起大炮,就能阻止明軍繼續運送物資,明軍或許是出於此點,不想讓我靠近渡口,所以才南下阻擊。”

  趙良棟冷哼一聲,既然他是來奪取渡口,明軍又列陣等他,那他便沒有退卻的道理!

  當即趙良棟便揮手說道:“大軍就地休息,士卒檢查器械,準備吃食,一個時辰後,繼續前進破敵!”

  ……

  吳堡渡口之南三十裡,黃河邊上的開闊地帶,當稍微休整後的金軍,繼續前行到這裡時,眼前赫然出現一大片人潮,猶如地面上鋪上了一塊紅色的地毯。

  數千明軍席地而坐,鴉雀無聲,只有秋風吹動旌旗,發出的獵獵聲響。

  一面大纛旗下,李來亨騎馬駐立,正拿冷峻的目光注視著出現的金軍,他見金軍士卒出現在視野中,當即一抬手,身邊的將官立時回頭喊道:“起!”

  數千席地而坐“恭候多時”的明軍,聽見將領聲音,見棋牌官左右舞動令旗,頓時齊齊起身,衣甲嘩嘩作響。

  一瞬間,在四千明軍站起來時,曠野上如出現一片紅色的樹林,一個龐大的步陣立刻就已經形成。恭候多時的明軍,各執兵器,步軍大陣前頭,大批自生銃手,身上著掛藥瓶和彈丸,正迅速的裝填,再用木杆將彈藥倒實。

  距離明軍三裡外,前行的金軍停下了步伐,士卒迅速列陣。陝北的地形溝壑居多,不適合騎兵作戰,雙方都是以步軍為主,在加上少量的哨騎。

  趙良棟打馬來到陣前,拿出千里鏡觀察明軍陣形,是一個個的長方形橫陣,大量的火銃手位居前列,後面有少量的長槍和刀盾兵,未見明軍的火炮,這讓他有些不信,用千里鏡又掃視一變,確定沒有遺漏之後,才確信確實沒有火炮。

  “軍門,明軍沒有火炮,陣前全是火銃手,咱們轟他幾炮,打亂陣型後直接前沖,一定能衝垮他們!”金軍副將盛嘉定也注意到明軍的情況,奔到趙良棟身邊說道。

  趙良棟卻沒有回復,心道難道是明軍的炮還沒運過河來?要知道明軍可是以炮見長,無炮不成軍的。當下趙良棟再次拿起千里鏡,掃視明陣,並沒有發現問題,於是他看向明陣兩邊,左面是黃河,右面是個山坡,明軍的大陣正好在中間,擋住金軍的去路。

  “山後面探查沒有?”趙良棟放下千里鏡,忽然指著明軍又側的山坡,扭頭問道。

  一名金將在馬上抱拳道,“回稟軍門,還沒有,明軍斥候不讓我們靠近!”

  趙良棟當即令道:“你親自去探!”

  那金將聞語領命抱拳,一夾馬腹便領著十多名騎兵,從金陣前沖過,向山坡後面繞去,在軍陣前的金軍探馬,也緊隨著向山坡而去,彙集成一支七八十人的騎兵,不過明軍的哨騎馬上就迎接上去,不讓金軍靠近。

  兩支騎兵便在右側開始廝殺起來,金軍騎兵幾次想要突過去,都被明軍的哨騎擋了回來,雙方精銳騎兵,不斷的墜落下馬。

  趙良棟見此,心中已然有數,山坡後面多半有明軍埋伏。

  明陣大纛旗下,李來亨與王續等人騎馬駐立著,王續看見金軍的應對,不禁感歎道:“這個趙良棟果然謹慎的很。”

  李來亨卻笑了笑,突然揮手道:“吹號,大軍挺進!”

  趙良棟正注視著右面兩軍哨騎的對抗,明軍大陣忽然響起一陣“嗚嗚嗚”的號角。明軍陣內,銃手紛紛端起火銃,便隨著軍中的鼓點,踩著整齊的步子向前進發。

  明軍大陣居然先動了,這讓眾多金將感到驚訝,同時又有些不快,明軍這是看不起他們麼?

  “軍門!明軍動了!”一旁的盛嘉定提醒道。

  趙良棟自然看到了明軍的動作,他已經肯定山后有明軍的伏兵。難道是怕他發現伏兵,不給他思考的機會,所以明軍在這個時候主動出擊?對方的主將是李來亨,幾十年的老行伍,怎麼這麼個水準?

  這時明軍的方陣殺氣騰騰向前推進,他已經沒有時間多想。這李來亨多半是瞧不起金軍,明軍滅了滿清,有些志得意滿,目中無人了。

  狹路相逢勇者勝,既然明軍敢往前沖,那他就給明軍一個教訓。

  趙良棟見明軍接近,終於大聲下令。“傳令火炮轟擊,延長營準備迎擊!”

  說完,他身後的旗鼓便揮舞令旗,十多門被戰馬拖行的火炮拉到陣前,金軍炮隊迅速架炮射擊。

  另外得到出擊命令的一個營,也紛紛裝填彈藥,刀盾和長槍都做好了準備,趙良棟則領著眾人奔回陣中。

  “轟轟轟!”金軍陣前,數十門火炮同時轟鳴,戰線上立時硝煙彌漫,炮身猛退,黑色的鐵彈呼嘯而出,猛然砸到明軍的陣前,濺起團團的塵土。

  指揮炮隊的金軍將官,手搭涼棚,向前觀望,發現炮彈都落在了明軍陣前,頓時扭頭大喝道:“炮口抬高半寸,再放!”

  明軍士卒列成數個長方行的方陣向前推進,士卒們跟隨著鼓點的節奏,忽然清軍陣前再次騰起一團團的白煙,鐵彈呼嘯而來,準確落入明軍方陣中,頓時打得鮮血、碎肉和泥土一起飛濺。

  炮彈在明軍陣中造成一團團的揚塵,不過明軍士卒陣型不亂,僅僅握著手中的武器,穿過塵煙,繼續向前。

  在金國的火炮轟擊的同時,延川營的主將把腰間的配刀抽了出來,向前一指,在隆隆的炮聲中嘶吼,“延川營,出擊!”

  金國的新軍多是同一個縣或者附近幾個縣編成一營,延安有四個營的兵力,番號直接以縣名來命名。

  金軍士卒立刻端起手中的火銃,握緊長矛和戰刀,同明軍一樣,踏著整齊的步子迎接上去。

  明軍的陣型編制,銃手比較集中,喜歡三百多人組成一個個純火器的方陣,再單獨組建一些小單位的長槍兵隨行,但金軍的編制,則是火器和冷兵器都編成小隊,小隊在組成大隊,冷兵器的比例高過明軍。

  兩軍邁著步子,迅速接近,只是明軍要冒著炮火,而金軍則更加從容。

  兩百步,前進的金軍小隊中,抬槍手忽然開火,陣中騰起一片硝煙,前行的明軍應聲而倒,瞬間就被打死近百人,後面的明軍握緊槍桿,從屍體旁邊走過,並未停下前進的腳步。

  抬槍發射之後,裝填困亂,立刻停止前進,射下的金軍接著前行,而接下來一段距離,雙方一直沒有開火。

  等到五十步時,明軍前排銃手終於抬起自生銃,猛然開火,連打兩輪排槍,金軍同樣開火,雙方接受各自的火器洗禮,但明顯明軍的火器要強一些,金軍前陣的士卒被打得成片撲倒,明軍這邊一聲令下,前排士卒紛紛上好銃刺,排著佇列一路向金軍推去。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4 22:05

第1336章 渡口大戰(下)

  明軍的火銃多,整個橫陣前排都是火銃手,而金軍的火銃少,在對射中吃虧就不可避免了。

  明軍兩輪排槍過後,見金軍陣型鬆動,將官一聲令下,士卒便紛紛插上銃刺,列陣突刺。

  一瞬間,如一堵堵紅牆一般的明軍士卒,迅速向黑色的金軍撞去,而金軍陣列中的冷兵器小隊,也立刻迎擊上來。

  很快雙方士卒沖過彌漫的硝煙,已經可以看清了對方的面容,明軍士卒列牆而進,金軍則分成了近百個冷兵器小隊,基本是模仿戚繼光的鴛鴦陣。

  五十步的距離很近,明軍第一排銃手已經挺起了火銃,銃刺在陽光下寒光閃閃,金軍各小隊前的士卒,則將盾牌收攏,貼近身軀,即掩護自己,也掩護後面的長槍手。

  “嘭”的一聲,兩軍撞在一起,剛一照面,明軍就陷入了不利的地位。

  金軍在陣線中,才用的是火槍隊,夾著冷兵器小隊的編制,就像是一架鋼琴的琴鍵,對射時,火槍隊前出,冷兵器落後一些,衝擊時,冷兵器則上前近戰。

  金軍在編制中保留的這些刀盾和長槍手,雖然火力輸出不急明軍,可是近身搏殺,他們立刻就發揮了冷兵器近戰廝殺的優勢。

  金軍小隊前面是刀盾手,中間是長矛,而火槍手則退到了最後。

  他們每十來人為一個小隊,每個小隊間又有間隙,明軍火銃手端著火銃,用銃刺突擊正面,金軍有刀牌手格擋,有火銃手放冷槍,沖到金軍小隊的縫隙間,又有兩面刺來的長矛。

  在對射中取得優勢的明軍,沖近之後,反而陷入了劣勢,前排的明軍銃手頓時就折損大半,特別是沖入金軍小隊間隙的明軍,幾乎很快就被矛兵捅死。

  “不要往裡沖!”一名明軍百戶見此,厲聲大喊。

  他是十多年的老行伍,這是明軍幾年前的戰法,他清楚的很,連忙呵斥屬下不要往裡沖。

  金軍陣中,盛嘉定看見紅色的明軍,猶如撞上了一堵黑牆,明軍在金軍正面突進,誘敵入內加以絞殺的傳統戰法下,被殺得節節後退,他立時拍了個巴掌,大喜道:“軍門,咱們贏了!”

  似乎是為了印證他的話一般,明軍後面忽然一陣金聲響起,衝撞在一起的明軍開始向後撤退。

  鳴金聲一起,在戰場後方的李來亨,便帶著護衛,擁著大纛旗向北撤退。

  戰場上最先轉向的是後面的長槍兵,其次是接觸不深的銃手,然後是陷入廝殺中的明軍,也慌忙後撤。

  三千金軍士氣大振,哪能讓明軍撤退,他們紛紛前湧,攆著明軍追殺,向北而去。

  “哈哈哈……”旁邊的金軍將領見此,都興奮的大笑起來,盛嘉定當即抱拳道:“軍門,全軍追擊吧!咱們一鼓作氣,直接奪下渡口。”

  趙良棟笑了笑,“自然要追,不過不能一起上!盛副將,你帶兩千人,立刻加入追擊。記住了,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都不要管後面,你只管往前沖,一路殺到吳堡渡口,就算一件大功。”

  說著趙良棟看了下山坡方向,然後盯著他,嚴肅道:“明白嗎?”

  盛嘉定微微一愣,片刻間就反應過來,隨即鄭重抱拳,“軍門放心,末將明白了!”

  說完他們便打馬離去,不多時,兩千多金軍便跟在延川營後面,追擊明軍。

  趙良棟一直關注著戰場的局勢,對他來說,金軍勝的有些蹊蹺。

  明軍最拿手的火炮沒有出現,對射中佔據優勢的明軍,在金軍士卒出現一點混亂時,便放棄優勢直接對沖,也太奇怪了。

  金軍將領大多研究過明軍的戰法,中原大戰時,明軍都是火炮轟擊,排槍打到敵軍崩潰後,才進行衝擊,今天明軍衝擊的時間明顯不對,而且就算衝擊,明軍的長槍手應該果斷上前,但這次卻全程都沒參與戰鬥,只是跑來跑去,像是再演戲。

  趙良棟已經斷定,明軍必然埋伏了伏兵,想要引他追擊。

  那他就隨了明軍的意,派五千人追擊,留下四千人,看明軍怎麼辦。

  要是明軍伏兵不出,那五千金軍就攆著明軍一直奪下吳堡渡口,要是伏兵一出,那他立時全軍突擊,拖住伏兵,還是讓五千金軍先奪了吳堡渡口。

  想到此處,趙良棟臉上不禁漏出一股笑意,他對此戰已有了八成勝算。

  ……

  山坡頂上,王光泰見金軍還有四千人馬未動,眼睛眯了起來。

  一萬明軍分成了三股,四千用來誘敵,兩千在北面十裡處壓陣,防止誘敵的明軍,穩不住陣腳,被一路沖到渡口。

  還有四千人則由他率領,埋伏在山坡後。

  明軍一萬,金軍也是一萬,正面對決明軍並不懼怕,可是明軍怕打成持久戰,拉鋸戰。一旦托太久,河套和寧夏的金軍殺到,那明軍就完了。

  所以明軍選擇伏擊,這種能快速擊敗對手的方法。

  “將軍,現在怎麼辦?”一名明軍千戶,見兩千金軍從山坡下面通過,不禁急道。

  王光泰卻很淡定,“意料之中!”他說了句之後,轉身看著那千戶,吩咐道:“本將放輪炮轟擊金陣,你率兩千人立刻沖下山去,攻擊那兩千金軍!”

  ……

  趙良棟手勒緊了馬韁,目光緊盯著山坡,他不相信明軍伏兵能沉住氣。

  就在這時,幾門銅炮,忽然從山坡背面推到了山頂。

  這些炮事先已經裝填好,明軍一推上來,在金軍發現的瞬間,便點燃的藥引,山頭立時一陣“轟”響,騰起幾團白煙,炮彈直射入四千金軍陣中,頓時慘叫聲一片。

  趙良棟的戰馬受驚,暴躁不安的打著轉兒,他忙拉緊韁繩,控制住戰馬,而就在這時,山坡後一陣喧嘩,兩千多明軍呼嘯一聲,向盛嘉定率領的兩千多金軍沖去。

  盛嘉定心頭一驚,金軍也一陣慌亂,不過他得了趙良棟的吩咐,當即便是一聲大喝:“不要理他們,給本將向前猛衝,不沖到渡口,都不許停。”

  兩千金軍不理會沖出來的兩千明軍伏兵,將後背暴露給他們,繼續追著前面的延長營而去。

  穩住戰馬的趙良棟見明軍伏兵沖出,立時大喜,一邊夾馬前沖,一邊放聲大吼道:“全軍出擊!”

  四千金軍緊隨著趙良棟,趨之若鶩,金軍紛紛怒吼著前沖,向明軍的兩千伏兵殺去。

  四千人馬殺到山坡腳下,趙良棟戰刀往山坡一指,一名金將就帶著三四百人,離開大隊向山坡攀爬,去端掉明軍的幾門火炮,他則領著大隊殺向伏兵。

  整個站場,一下成了根甘蔗一樣,前面四千明軍奔逃,後面五千金軍追殺,然後又有兩千明軍追殺五千金軍,最後趙良棟又領著四千人,追殺那兩千明軍,像個幾層的威化餅乾一樣。

  可這還沒完,山頂上又是“轟”的一聲炮響,王光泰領著兩千人,呼嘯一聲,從山坡上沖下,瞬間就衝垮了幾百攀爬的金軍,然後向趙良棟殺去。

  趙良棟急忙勒住戰馬,他沒想到居然還有明軍,不過慶倖人不多,大概只有兩千人,他連忙揮手道:“快列陣!先擊敗他們!”

  戰場上一團亂麻,近兩萬人,在黃河沿岸近十裡長的道路上,廝殺到了一起。

  盛嘉定領著兩千人追上了延長營,五千人攆著四千明軍走了近十裡,前方突然出現兩千列成整齊隊形的明軍。

  李來亨一馬當先,從明軍留的縫隙間,疾馳著進入明陣,後面的明軍也快速通過,明軍立刻合攏了陣型,而追擊的金軍立刻陷入兩面受敵的境地。

  趙良棟被王光泰居高臨下的一沖,雙方絞殺再一起,兩邊的士卒大量死亡,不過金軍人多,逐漸取得了優勢。

  趙良棟暗暗慶倖,還好明軍不多,同時他又十分心急,想要儘快擊敗王光泰,然後趕緊向北突擊,以免盛嘉定兩面受敵。

  他騎在馬上左右砍殺,一刀捅死一名明軍士卒,怒聲吼道:“快,殺光他們!”

  這時,南面的天空卻忽然傳來隱約的悶雷聲,遠處塵土遮天蔽日,大地開始顫抖起來。

  交戰的金軍面面相覷,每個人眼中都露出了恐懼之色,這是騎兵殺來了,金軍對此最熟悉不過了。

  “軍門,背後來了一支人馬!”一名親兵砍殺一名明軍,沖到趙良棟身邊,驚恐地大喊起來。

  趙良棟臉色大變,心頭如遭重擊,但他馬上明白過來,必然是綏德的叛軍,假意突襲延安,實則繞道他的背後來了。

  就在這時,四五百騎兵,後面跟著大隊的步軍,已經出現在金軍後方。

  王永強穿著他的明朝盔甲,一馬當先,手裡揮舞著一把板門大刀,放肆嘯叫道:“殺啊!王某人來了!”

  趙良棟驚得面如土色,後悔不已,顫聲大喝道:“後撤,快隨我突圍!”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4 22:05

第1337章

  趙良棟見叛軍殺至,心裡大驚,他已經足夠謹慎,可未想到還是著了明軍的道。

  他原來以為李來亨大意輕敵,以為明軍驕縱,沒把他放在眼裡,卻沒想到明軍卻是故意賣他一個破綻,伏兵之後還有伏兵。

  他雖然謹慎,但是畢竟算是後起之輩,同打了幾十年仗的明將相比,還是有了一定的差距。

  其實金軍這些年來,也幾乎是年年作戰,攻川蜀,打山西,參加中原大戰,又抵禦准格爾南侵,滅葉爾羌,對陣羅刹國,可以說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將領也都得到了一定磨煉,只怪趙良棟與李來亨、王續這種明軍的老油條相比,他還是差了一點。

  如果是吳三桂、孟喬芳這些金軍的老油條過來,或許又是另一番場面。

  現在九千金軍被明軍分割成了兩快,盛嘉定的五千人已經與趙良棟的四千人,完全隔絕開了。

  王永強領著近四千多人馬,忽然從後殺入,為首的幾百騎兵,飛快的撞入金軍後陣,近四千金軍頓時就陷入兩面夾擊之中。

  王光泰見王永強連著砍翻幾名金兵,金軍開始混亂,他一刀砍死一人,大笑道:“給本將殺!”

  趙良棟知道中計,也管不了前面的五千金軍,他一拔馬韁,便往西面突去。他心裡很清楚,他再不走,就會被明軍和叛軍合圍,現在先撤,或許還能躲過一劫。

  不得不說,金軍和明軍這些年,都有很大的變化,要是以往的軍隊,發現中了埋伏,必然早就混亂,可是金軍雖慌,建制卻都還在。

  這主要是得益于金國像明朝一樣,對於底層軍官的培養,也大辦武學,正是有大批底層的軍官穩住了手下的士卒,金軍才敗而不亂。

  這時金軍都慌了神,可是在軍官的指揮下,卻紛紛跟著帥旗向西突圍。

  王永強很快就發現了金軍的意圖,騎馬賓士著去堵金軍的出路,大隊的叛軍也分出千人,向西面包抄。

  幾百騎兵撞入金軍之中,戰刀揮砍,金軍慘叫著在地上翻滾,瞬間如墜地獄。

  趙良棟見走投無路,眼睛通紅,揮舞著戰刀怒吼,“沖出去,殺出一條血路!”

  他高舉戰刀,一馬當先,身後親衛擁著帥旗緊隨在後,背後插著背旗的金軍軍官和大隊的金軍士卒也跟著他,怒吼著向攔截的叛軍衝鋒而去。

  “砰砰砰”的銃響聲中,金軍被打倒一片,就在這時,在王永強後面,忽然傳來一陣呐喊,數百金軍忽然殺到,遠處同明軍哨騎糾纏的金軍騎兵,也趕來支援。

  趙良棟看見此頓時大喜,那是他派往綏德的一千人,沒想到這個時候殺到了。

  數百金軍在叛軍背後放了一排銃,打死近百叛軍,造成了一個缺口。

  趙良棟不敢遲疑,夾馬沖出,後面近千人馬緊隨著湧出,但缺口很快就被明軍關閉。

  趙良棟騎在馬上,回頭看了一眼被包圍的兩千多金軍,他不敢停留,帶著不到兩千敗兵向西逃竄。

  王永強帶著三百多騎追了一陣,金軍鑽入溝壑,攀爬上高地,擺脫了追擊。

  剩下兩千多金軍,被六千人馬圍困,為首一員金將被火銃打成篩子,慘叫一聲,從馬上載落,他身邊的金軍也被明軍成片射殺。

  戰鬥又打了兩刻鐘,只剩下千余金軍,他們才沮喪的器械投降。

  黃河邊上,到處佈滿了戰死的屍體,金軍士卒在明軍的看押下,排成佇列,丟棄兵器和旌旗,一個個都是垂頭喪氣。

  王光泰踩在一面寫著“延川營”字樣的金軍營旗上,對王永強道:“王將軍在這裡收拾戰場,我率兵去支援大帥。”

  說完,王光泰便翻身上馬,領著兩千明軍,向北而去。

  人馬走了大概十裡,便見一座土山下面,旌旗獵獵,殺聲和銃聲漫天傳來,整個山頭和山腳都硝煙彌漫。

  王光泰疾馳到土山腳下,只見接近八千明軍,將土山圍得水泄不通,大概數千多金軍殘兵,則困守山頂,死戰不降,將攻山的明軍部隊,給攆了下來。

  山頂上,盛嘉定正咆哮著指揮金軍士卒放銃,射殺攀爬的明軍,一名親衛看見南面又來了數千明軍,頓時大驚,“將軍你看!”

  盛嘉定扭頭過來,看了一眼,王光泰領著兩千多明軍,加入圍困的行列。他臉色頓時一寒,知道趙良棟肯定不能來救他了。

  “殺!給本將殺,打死這群直娘賊!”絕望的盛嘉定青筋直跳的怒吼著。

  攻到半山腰的明軍,如同潮水一樣,從山坡上退下。

  此時天色以晚,明軍不再進攻,而是在山下構築工事,搭建營寨,圍困山頭。

  山頂上的金軍則一片淒慘的景象,士卒們抱著兵器,倚靠在一起,都默不作聲,只聽見柴堆燃燒的啪啪聲響。

  山下明軍營寨內,王光泰等人來到李來亨的大帳,裡面被火炬照得通明。

  在李來亨的帥案上,擺著一個簡易的沙盤,展示的正是附近一帶的情況。

  “大帥,山頂什麼情況?”王光泰進來之後,開口問道。

  李來亨招了招手,讓他一起看沙盤,然後說道:“五千金軍被殲滅兩千多人,剩下三千多人,逃到了這座山頂上困守。白天本帥已經攻了兩次,不過金軍意志很頑強,並沒有打下來。”

  這一戰明軍務必速決,怕的就是金軍結寨對持,拖延時間。畢竟兩軍裝備差距並不巨大,軍隊也都經過多年的戰爭磨礪,如果一方採取守勢,那恐怕就要打很長段時間。

  金軍還有兩路人馬過來,他們能耗,但是明軍卻耗不起。

  王光泰心中有些擔心,“大帥,河套和寧夏的金軍,用不了多久就會殺來,咱們可得快些解決山上的金軍。金軍既然被困,陷入了絕境,何不招降試一試!”

  “這個已經試過了。”李來亨道:“不過金將盛嘉定並沒有歸降的意思,還將本帥的使者趕下山,並揚言讓本帥只管攻打。”

  金國朝廷對盛嘉定不錯,他女兒還嫁給了韓朝宣的三公子,長子給豪格做侍衛,次子在長安武學學習,他對金國忠心耿耿,不會投降明朝。

  王光泰皺了皺眉頭,李來亨卻指著沙盤道:“這件事不用急,金軍倉皇敗退到此,選了這座土山,雖說不易進攻,但其實也不利於久守,本帥把他的水源一斷,然後架炮轟擊,金軍撐不了幾天。”

  次日,明軍的火炮拉來,在山腳下一字排開,一團團的硝煙騰起,山頂被打得泥土飛濺。

  三千多金國殘兵,抱著兵器躲在坑道內,不敢出來,明軍也並未攻山。

  當日夜晚,四更時分,近百名金國士卒偷偷下山,摸到土山東面的黃河邊上,便一頭紮入河水中,猛喝幾口,然後又將身上背的水壺裝滿,又用鍋和頭盔裝了些,便往回走,但就在這時,周圍“砰砰砰”的一陣銃聲響起,近百金軍便在火銃噴發的火焰中倒下大半。

  這些金軍片刻間就被殺完,數百明軍從黑暗中走出來,用插著銃刺的火銃或者長槍,撥動金軍屍體,發現沒死透的,便補上一刀,結束他們的痛苦。

  山上的金軍水源斷絕,又被火炮猛轟,被困三日後,盛嘉定領著殘兵連夜突圍,不過明軍早有防備,金軍又被趕回了山頂。

  接下來幾日,金軍嘗試多次突圍,除了極少幾人趁著夜色沖出之外,大多數人都被趕回山頂,金軍取水的行動也都失敗,反而在黃河邊上留下一地的屍體。

  七日之後,水源斷絕的金軍徹底絕望,明軍乘勢攻打山頭,金將盛嘉定自刎而死,剩下的金軍紛紛投降,結束了這場持續多日的大戰。

  趙良棟逃出重圍之後,倉皇奔回延安,一萬金軍只剩下不到兩千人。不久之後,又有金軍逃回,帶來了盛嘉定戰敗自殺,五千金軍全軍覆滅的消息。

  綏延巡撫董宗聖大驚失色,忙命守軍緊守延安城。

  到此時,金軍快速奪回吳堡渡口的計畫已經失利,延安的一萬金軍慘敗,那從河套南下,以及從寧夏東進的金軍得到消息後,必然不敢貿然攻入綏德和榆林,以免遭受延安金軍一樣的挫折。

  明軍在陝北已經站穩了腳跟,綏延巡撫不僅沒有實力再次出兵,連自保都成問題。董宗聖只能立即向長安報告這個不幸的消息。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4 22:05

第1338章 嘗試求和

  延安的一萬金軍損失八千人,折了綏延副將盛嘉定後,從河套南下的金將孫思克帶著四千多屯軍、三千多蒙古騎兵南下榆林府北,他們在長城一線便不敢進入長城了。

  同樣,從寧夏來的三千新軍,四千屯軍到了延安西北面的靖邊縣,也停了下來,兩路人馬都沒有足夠的底氣收復綏德和榆林兩地。

  這讓明軍站穩腳跟,物資不斷的運到了吳堡,並且又有一個營的明軍,到了黃河西岸,使得明軍的力量進一步加強,整個局勢開始向極為不利於金國的方向發展。

  從關中危機到陝北事變,明軍在金軍的防線上撕開一到口子,僅僅只用了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明朝蓄謀已久,算計深遠,而金國則沒有做好足夠的準備,完全被明朝擴軍的假像迷惑,沒想到戰爭來的這麼快。

  十月底,永章十年迎來了第一場大雪,關中大地瞬間一片雪白,天空變得灰濛濛的一片。寒風裹夾著鵝毛大雪,肆虐一天一夜,整個大地立時銀裝素裹,長安城已成了白雪皚皚的世界。

  關中的人們一下進入了寒冷的冬天,可以想像整個關中地區,這個冬天都不好過。

  雖然金國戶部尚書虞胤,推行了一套改革平定危機的策略,可是整個關中還是一片蕭索,危機過後的長安城,商業凋敝,死氣沉沉。

  整個大街上,商店關門歇業,街上空無一人,只有錢莊和糧鋪外,排起了一條條的長隊。

  百姓們裹著棉衣,帶著棉帽,雙手哆嗦著伸到袖子裡,在冷冽的寒風中,絕望的等著一眼望不到頭的隊伍,緩慢前行。

  金國朝廷封鎖了明軍渡過黃河,佔據陝北綏德州和榆林府的消息,長安的百姓還不知道金軍在北面吃了敗仗,否則剛剛趨於穩定的長安局勢,肯定會立刻混亂起來。

  一定程度上,金國還要感謝這場大雪,要是不是大雪封路,陝北的消息肯定早就傳到了長安。不過延安離長安不遠,紙終究是保不住火,明軍佔據綏德、榆林的消息,始終會傳到長安來,金國朝廷隱瞞不了多少時間。

  金國皇宮,禦書房內,豪格緊急召集孟喬芳、韓朝宣、虞胤等人前來商議局勢。

  書房內點著火盆,屋內被烤的暖烘烘的,不過豪格心中卻是一片哇涼,他看了坐在兩邊的幾人一眼,將奏摺丟在桌案上,恨聲道:“明軍在潼關放向動手,朕估計上庸和四川方面也開始了行動,只是因為路程的關係,朝廷還沒收到蜀王的揍報。”

  兩側幾名大學士,臉色紛紛一變,孟喬芳還算淡定,“陛下,如此看來,從擴軍二十萬,到棉價飛漲,再到關中危機,突襲陝北,以及現在攻擊潼關,王賊的動作是一環接著一環,真是處心積慮。這個人內心是在太陰暗,居然用了這麼多陰謀詭計,他怕是滅清之後,就已經開始制定攻打我大金的計畫了。”

  “這次我們完全是被打了個錯手不及,無論是兵力,還是物資都沒有做好充足的準備。”韓朝宣也歎了口氣,“眼下明國的意圖已經非常明顯,先擾亂關中,然後發兵攻打。我朝本就處於被動,現在陝北又出了問題,就更難以應對了。”

  這些豪格現在已經看得明白,不需要兩人多說,他不耐煩的揮了揮手,“這些朕已經知道,朕召幾位卿家過來,是想商議如何應對的!”

  聽了豪格的話,堂上幾人都正了一下身子,確實現在不是訴說困境的時候,大家都長了眼睛,都能看見,現在是需要提供解決眼前困境的策略。

  孟喬芳輕咳了一聲,“陛下,要解決眼前的困境,首先就要解決陝北的問題,如果不能拿回榆林和綏德,過河的明軍會越來越多,整個關中的防禦就會崩潰。”

  豪格點點頭,可是又皺眉道:“是要儘快奪回,不過明軍開始攻擊潼關、漢中,要是調兵少了,奪不回陝北,調兵多了又會影響關中其他地方的防禦,孟卿可有什麼具體的策略?”

  這確實是問題的關鍵,孟喬芳再得到明軍渡河後,就已經想過了。

  他沉吟了片刻,“陛下,說實話,眼下我大金還未準備好,我們首先是要嘗試和明朝講和!看能否讓明軍退出陝北!當然談判的同時,我們也要嘗試武力奪回。”

  “講和?”豪格冷臉道:“條件呢?”

  如果能講,豪格自然願意講和,金國內部現在一團亂麻,陝北又出現了一個缺口,打起來太被動,就像對方已經小兵過河,金國還少了個車一樣,勝算太小。

  豪格也願意講和,可是王某人花了那麼多心思,能和他講和麼?金國也沒是什麼底牌來和明朝講和啊。

  孟喬芳沉默了一下,忽然站起來,行禮道:“陛下,恕臣大膽。要講和的話,只能稱臣、割讓漢中,並且即便如此,明國也有很大的可能不會答應。畢竟王賊處心積慮,現在又奪了陝北一州一府,王賊不會輕易的放過這樣的機會。不過臣以為,只要有一點可能,就可以試一試。”

  “割讓漢中,那可是蜀王的封地!”豪格皺了下眉頭。

  韓朝宣也沒有信心,能求和自然是求和,他站起來說道:“陛下,蜀王那裡好說,關中要是不保,漢中就成了甕中之鼈,只要明國答應和談,臣以為蜀王那裡不是問題。現在關鍵是明國多半不會和談,不過臣贊成孟相的觀點,談還是要談一談。我朝現在沒有準備,國庫無法支援長久作戰,要是大軍能打幾個勝仗,我們或許能在國庫耗空前,逼明朝和談。”

  吳三桂沒在這裡,但孟喬芳和韓朝宣都不太想打,所以直接幫吳三桂決定了。

  豪格點了點頭,用漢中換和平,他不心疼,至於吳三桂會不會同意,現在也不需要考慮,因為和談本就把握不大。

  “好!”豪格微微頷首,然後看向韓朝宣,“韓卿多次出使明朝,此事還是交給卿家!”

  “臣責無旁貸!”韓朝宣行禮領命。

  這時虞胤不禁起身說道:“陛下,和談之事,本身希望就不大,我們不能把希望寄託在這個上面,臣以為無論談的怎麼樣,現在都要嘗試武力奪回!”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3-4 22:05

第1339章 未慮勝先慮敗

  虞胤並不反對和談,金國對於戰爭確實準備不足,他作為主管戶部的相國,對國庫有多少錢糧,比誰都要清楚。

  金國前些年的積累,都用在了擴軍上面,戶部就等著今年的稅收,可是年底的稅還沒有收上來,金國關中就爆發危機,國庫的錢耗完不說,還欠下一屁股債。

  他也希望能夠議和,不過在他看來,議和的可能性並不大,明國沒有什麼和談的意願和動力存在。

  虞胤對豪格拱了拱手,“陛下,臣觀王彥此人,自掌握明國朝政以來,處處興兵,窮兵黷武,其執政八載,出兵日本,同西夷戰於南洋,最近又插手東籲國,資助叛軍反叛,種種行為華夏罕有。臣以為此人的種種行為後面,顯現的是一顆求聖之心。當然也可以說是好大喜功,沽名釣譽。臣以為此人乃是隋煬帝式的人物,好名成疾,明軍既然已經取得優勢,他必然不會輕易放棄一統天下的威名。”

  豪格不得不承認虞胤對王彥的認識很深刻,那廝就是個道貌岸然,好大喜功的匹夫。

  虞胤這麼說,顯然是不想讓豪格和內閣,對於和談抱有太多希望,金國應該把更多的精力用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寄託在和談的幻想上。

  豪格點點頭,“虞卿說的對,王賊好名,一統天下對他的誘惑太大,他能為此害我關中子民,覺對不可能輕易議和。”說著他皺眉頓了頓,沉默半晌後接著說道:“可是眼下,要怎麼應對呢?”

  虞胤只是提個醒,他是戶相,對於軍事還是沒有孟喬芳等人擅長。

  這時孟喬芳只能行禮說道,“陛下,關鍵還是奪回陝北。眼前即將大雪封山,明軍要翻越呂梁山也狠困難,我們還是有機會奪回陝北,唯一的問題就是兵力的問題。”

  韓朝宣隨即道:“據兵部得到的消息,明軍在上庸部署了兩鎮六萬人馬,在川北同樣是六萬人,山西也是六萬人,清海南部有兩萬,河南的明軍最多有三十萬之眾,王彥這次動用的兵力,將近五十萬了!”

  他說著,豪格便從御座上起身,來到掛在書房內的局勢圖前,韓朝宣也走過來,拿起木杆指著地圖說道:“青海南部的兩萬明軍,我們在西寧駐有一萬人監視防備。上庸和川北的明軍共計十二萬,由蜀王的六萬大軍在漢中防守,河南的三十萬明軍,則有唐通三萬人駐守潼關、李本深一萬人駐守盧靈關,王進寶一萬人駐守武關,共計五萬人防備。山西明軍六萬人,其中有近兩萬人已經過了黃河,我們在同州、鄜州和風陵渡各駐兵一萬,共計三萬人。這就有十五萬大軍不能動。此外安西王的三萬人、長安的兩萬人,也不能動彈。”

  韓朝宣放下木杆,“我朝可用大軍共計二十五萬,不能動的就有二十萬,剩下五萬中,延安已經損失了八千,陝北有八千叛變,河套寧夏等地有一萬多人已經到了陝北,只剩下的就只有渭南還有兩萬人可以調動。”

  豪格皺了下眉頭,“渭南的兩萬,是為了防備潼關、盧靈關、武關出現紕漏,準備隨時增援的吧!”

  韓朝宣點了點,“確實如此。”

  眾人一陣沉默,孟喬芳這時慢慢走過來,“渭南和鄜州的三萬抽調出來,再加上延安、寧夏、河套的人馬,能湊足五萬人,由臣親自統帥,應該能嘗試奪回榆林和綏德州。”

  “這麼一來關中就空虛了!”豪格皺眉道。

  孟喬芳道:“只能將各地屯軍組織起來,以備不時之需,另外情況萬一危機,就只有陛下率御林軍親征了!”

  金國雖然不斷的擴充軍隊,可是真到用時,卻還是捉襟見肘。

  “幾位愛卿有什麼可說的沒有?如果沒有,那便按著孟卿的提議決定了。”豪格看向眾人,似乎要奪回陝北,就只有這個方法。

  韓朝宣躬身行禮道:“陛下,臣以為這個時候,還是給安西王發一道令,讓他率軍勤王,最好將玉茲騎兵和蒙古騎兵也帶過來助戰。”

  對於韓朝宣而言,他們的利益在關中,是必須要維護的,所以能提出割讓漢中,還有讓孫可望馳援的策略來。

  孟喬芳聽後,也點點頭,“如果西域沒有問題,可以讓安西王馳援,畢竟我大金的國本在關中。”

  豪格微微頷首,孟喬芳帶走三萬金軍去奪陝北,金國在關中的備用兵力,只剩兩萬漢滿蒙三族組成的禁軍,兵力太過空虛,一旦明軍突破任何一點,那他都將難以應對。

  “好,朕下旨讓孫可望回援!”豪格說完看向虞胤,“虞卿與安西王相熟,就由虞卿去傳旨,去的時候順道將戶部收上來的棉布,運到西域去,價格低一點也沒關係,多換一些牛羊回來。”

  “是,臣知道了!”虞胤行禮領命。

  這時豪格想了想,又吩咐道:“另外,嘗試聯繫一下漠北蒙古,明朝在漠東和漠南步步緊逼,想必他們壓力也大,看能否說服他們出兵南下。”

  這時,金國的應對策略已經清晰起來,逐漸理順,不再是一團亂麻。

  他們首先是要尋求議和,或者寄期望於打兩個勝仗之後,讓明軍的決心動搖,答應議和。如果金軍勝得漂亮,或許連漢中也不用割讓,就像西夏與北宋一樣。

  當然和議的可能性並不大,金國再派出使者的同時,也將主動抽調兵馬去奪回陝北,而由此帶來關中兵力的空虛,則寄希望于孫可望帶著西域的金軍趕回支援。

  在商議結束後,眾人散去,豪格坐回御座上,後背靠著座椅,心情著實抑鬱。

  雖然方才他與內閣已經商議出了一套應對危機的策略,可是王彥調動五十萬大軍攻金,還是讓他感到了一絲恐懼。其實自從多爾袞死後,清國被滅,他內心就一直十分不安,有一種大難臨頭的感覺。

  這時他仰頭靠在座椅上,雙目望著屋頂,不知道想些什麼,一名宦官卻在門口稟報:“陛下,虞相國求見。”

  豪格微微一愣,方才的事情已經議定,虞胤怎麼又去而複返,豪格不禁坐直了身子,“宣他進來!”

  不一會兒,虞胤便走了進來,深深行了一禮,“臣參見陛下!”

  豪格看向他,開口問道:“虞卿是否還是什麼話要對朕說?”

  虞胤去而複返,肯定是有什麼話,不好當著眾人說,所以才折返回來求見。

  “陛下聖明!”虞胤再次行禮,“臣確實有一事要提醒陛下!還請陛下恕罪!”

  “什麼事情?卿家直說。”豪格來了興趣。在幾個漢臣中,孟喬芳他們私心較重,但是這個虞胤,卻是真心為了金國朝廷,想要施展一腔抱負的,所以他很欣賞虞胤。

  聞語,虞胤抬起頭來,真誠道:“陛下,請恕臣直言,為將者未慮勝先慮敗,故可百戰不殆。方才議事,幾位相國都是往好的方向考慮,卻沒有考慮過萬一無法奪回陝北,萬一讓明軍殺入關中,我大金該怎麼辦?”

  豪格聞語臉色一寒,他很不願意去想這個問題,卻被虞胤提了出來。

  虞胤見豪格臉色變得難看,卻沒有停下,聲音反而急了些,上前一步,“陛下,臣以為這一點,我們必須要考慮。事實上,陛下應該清楚,朝廷國庫空虛,關中百業蕭條,而明國則是蓄謀已久,臣以為此次大戰,我們的勝算或許還不到三成。”

  禦書房內鴉雀無聲,一旁的宦官更是嚇得不敢呼吸,豪格也是無言以對,虞胤說道的是實情,明軍準備充分,還拿下了陝北,以有先算無心,以有備攻無備,或許金軍的勝算還沒有三成。

  這些話沒人敢說,或者不想承認,可是虞胤卻說出來了。

  豪格陰沉著臉,過了半晌,才歎了口氣,“虞卿的意思是?”

  虞胤見豪格聽了進去,臉上一喜,躬身行一禮道:“陛下,臣以為我們要做好長安失守,退守隴右和涼州,佔據西夏故地的準備。陛下,臣的話雖然難聽,但事實如此,我們的勝算確實不大,如果事先有所準備,一旦失敗之後,大軍還能退守六盤山一帶。此處地形複雜,西夏與北宋拉鋸百年,只要我們有所準備,萬一失敗後,大軍能有序的向此六盤山一線撤離,保下大多數的軍隊,那我們就還有翻盤的機會。如果不做準備,萬一失敗,臣不敢想像會有怎樣的後果。”

  豪格聞語,不禁站起來,負手踱步,他對接下來的大戰也沒有多少把握,金軍確實很有必要考慮一下戰敗的後果,那麼建立第二道防線,就很有必要。只是建立第二道防線,無疑會耗費金國現在捉襟見肘的資源,孟喬芳等人的利益都在關中,他們顯然不會同意。

  豪格微微歎了口氣,“朝廷沒有兵力,也沒有資源去六盤山再設一道防線啊!”

  虞胤見看出豪格已經動心了,忙繼續說道:“陛下,不需要軍隊,只需要調些屯戶,擇險要之地下寨,起到一個穩定陣腳的作用,以免被明軍直接沖到河西即可。另外再見幾個糧倉,儲備些糧食,接應大軍,起到穩定軍心的作用,大軍便有很大可能從新站穩腳跟。”

  豪格心中一動,只要不需要分兵,那這事就可以做,他當即說道:“虞卿押著布匹去西域,傳了詔旨,換了牛羊之後,便留下一批在涼州、甘州,主持在六盤山一線,構築防線的事宜。”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王烏鴉

LV:16 版主

追蹤
  • 2090

    主題

  • 219146

    回文

  • 88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