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生活] 回到山溝去種田 作者:二子從周 (全書完)

 
V123210 2018-3-16 19:56:30 發表於 都市言情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009 912926
V123210 發表於 2018-4-9 19:05
    第二百八十一章掛紅鋪床

    話沒出口就被周素英一把摀住在嘴裡:「新年大八節的!也不顧忌!」

    我靠終於得分了!艾瑪這豬隊友半天不吭氣,把我累得喲!李君閣趕緊閃人:「旺財叔,嬸子,昭娃,你們再談談,我,我就先走了!花我看過了,沒問題!過完年就準備拿去送展!」

    等到李君閣出來,老太太們已經散了,林奶奶正在高高興興的做飯。

    司星准和秋丫頭還沒走,等著李君閣呢。

    見到李君閣過來,林奶奶問道:「皮娃?那花咋了?我看著好著吶!」

    李君閣笑道:「好著吶好著吶!這不留他們在裡邊好好聊聊嘛,我可不好意思再在裡面當燈泡!我們先走了啊!」

    林奶奶說道:「欸,吃了飯再走吧!」

    李君閣連連擺手:「你一家團聚,我們就不打擾了,改天吧,改天再來吃您做的包子!」

    推著秋丫頭跟司星准離開,路上秋丫頭還嘻嘻直笑:「二皮哥,那素英嬸子就是旺財叔的老婆吧?」

    李君閣翻著白眼說道:「前老婆,能不能再討回來還兩說呢!」

    秋丫頭說道:「肯定沒問題,老太太們都在幫旺財叔說好話,我看素英嬸子其實很喜歡旺財叔的。」

    李君閣說道:「理論上講,其實他們感情道路上的絆腳石已經清除了,現在就看旺財叔的表現了,哎喲我怎麼跟你扯上這個了,心累!丫頭啊,有個事情我想問問,這煤砂罐的造型你會設計不?」

    秋丫頭沒聽懂:「啥?」

    李君閣說道:「就是我們燉湯熬藥那種砂鍋!你看我們一直用的那些都很粗笨,不好看,你能不能設計出一些簡潔好看的造型出來?還要兼顧實用性,對面白米鄉我大舅家是干這個的,我想幫他一把。」

    秋丫頭想了一下,說道:「熬藥那種砂罐啊?那種材質充滿了原始的氣息,質地粗糙,顏色青黑,嗯,只適合極簡主義風格,用最簡潔的線條打動人。」

    李君閣高興地說道:「可以呀秋丫頭!這才一學期就整得滿嘴兒新詞頭頭是道了啊!那就是你三筆兩筆就能搞定的事情嘍?」

    秋丫頭說道:「哎喲你可太看得起我了,這個才是頂級難度的設計好不好!」

    轉頭又道:「不過我師傅正在李家溝寫生,要不我去求求他去?」

    李君閣訝異道:「你不是美術學院嗎?怎麼也有師傅?」

    秋丫頭嘻嘻笑道:「還是您導師孫老爺子的面子大啊,我們學院嘉州畫派的丁一山丁大師,收了我做他的小弟子。」

    李君閣皺著眉頭:「秋丫頭,這個我就要說你兩句了,這份機緣可來之不易!既然認了流派傳承,那就要執弟子禮,你怎麼把師傅丟下一個人跑來跟老太太們打擠做堆啊?!」

    秋丫頭一吐舌頭,小手一攤說道:「這個可怪不著我,我那師傅性子古怪,說我現在根基不牢,看他作畫相當於拔苗助長,壓根不准我跟著。還說自己揣摩山水更自在,每天家裡把飯菜做好就行,不用管他。」

    李君閣手扶腦門:「高人行事真是看不懂,呃,要不這樣,國畫大家是吧?嘿嘿嘿,我們李家溝還真有能讓國畫大家夢寐以求的好東西,這樣,空手求人總不好,待會我給你個硯台,你拿去送給你師傅,求他出手幫助設計幾個器型!」

    秋丫頭笑著答應了,司星准這才插得上話:「小秋,好久沒看到你了!」

    秋丫頭笑道:「小准你好,你的電視劇開拍了?」

    司星准面對秋丫頭啥機靈勁都沒了,老老實實說道:「還沒,現在還在跟技術小組收集素材呢,後期御劍的場景要用到大量這樣的素材。」

    秋丫頭說道:「喲!那可很難拍吧?」

    司星准洋洋得意:「那可不!不過我們的方式不一樣,我們有麻頭做幫手,你等著瞧吧,最後出來那效果,絕對震撼……」

    秋丫頭大奇:「怎麼還跟麻頭扯上了?」

    司星准一說到專業的東西就來勁了,終於能在秋丫頭面前侃侃而談:「我們給麻頭裝上了攝影機,讓它飛行拍攝……」

    「喲,麻頭這麼厲害?」

    「你還不知道,前些時間來了一頭大雕,跟麻頭打了幾場架……」

    「哎呀誰贏了啊?」

    「當然是麻頭贏了,不過這幾場架給了我們很多啟發,我們差不多搞明白飛劍空戰應該是怎麼回事了……」

    兩個小的一路言笑盈盈,就跟李君閣不在身邊一般,李君閣在旁邊翻白眼,今天期會不好,老子就是躲不開當燈泡的命!

    ……

    初十這天宜搬家,篾匠叔,石頭叔,劉三高,三家齊搬,李君閣又是東家拉了拉一家,忙得一塌糊塗了。

    三塊招牌掛了起來,分別是「蠻溪竹坊」,「青玟玉坊」和「豐年斗碗」。

    前兩個好理解,後一個取的「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的詩意。

    老石頭跟石頭嬸可沒有良子那麼講究,啥都往新家搬,一個精美雅緻的新木樓,愣是給重新佈置成了村頭尋常人家。

    石頭嬸還報怨,豬圈沒了,豬沒法養了。

    對對門篾匠叔家的院子,羨慕得不得了,但是到了自家這裡,還是準備種上瓜果蔬菜。

    對於石頭嬸這種思路,李君閣一時半會是改變不了的,只能等以後慢慢來了。

    現在還是該忙婚禮。

    從今天起王婆婆就開始拘著良子了,飯不能多吃,水不能多喝,吃的也清淡,這叫「餓嫁」,主要是怕新娘在婚禮那天活動較多,如果老是方便會影響婚禮的進度。

    場面分兩頭,娘家一頭,婆家一頭。

    娘家這邊相對簡單,主要是要備嫁妝,敲定送親對伍,準備娘家早席。

    婆家那邊事情比較多,鋪床,掛賬,花霄,接親,正酒,洞房都在這邊,需要的人手有媒人公,媒人婆,接親娘,抬禮人,旗手,鑼手,傘手,轎伕,司儀,知客師,油廚班子……

    李君閣一看單子:「王婆婆您這是要鬧多大?怎麼花轎都出來了?!」

    王婆婆得瑟壞了:「這是阿音交代的,說有外國友人來調查民俗,要我弄一套全須全尾的民俗婚禮出來,這轎子我還是花了好大功夫才在柴房裡掏出來的呢,好些年沒用過,都壓柴房最底下了!」

    李君閣笑道:「那你要檢查好喲,別到時候轎底通了,那就成元宵節劃花船了!新娘子費鞋底子!」

    王婆婆哈哈大笑:「怎麼可能!您就瞧好吧。」

    李君閣又問道:「我這該算婆家人還是娘家人啊?」

    王婆婆手扶腦門:「這還真是傷腦筋呢,最搞笑的是村子裡好多一家兩口子,媳婦要做娘家人,男人想做婆家人!最後我也懶得管了,愛咋弄咋弄,反正最後還不是湊一處吃飯。」

    李君閣一想說道:「阿音肯定要做娘家的,那我就做篾匠叔這邊的了!接下來有啥活路儘管支使!」

    婚禮正席的前夜叫「花霄」,花霄的前一天,男方這邊的幫手就要到男方家聚齊了。

    掌總的人是大伯,稱為「提調」,將具體事務落實到人頭,還貼出了榜牌,將「幫忙弟兄」的職務都列了上去,所謂「榜上有名,各執其事;榜上無名,見事做事。」

    今天主要的任務就是準備正席食材,推豆、打粑、備菜這些事前工作。

    還要商定流程,預演程序,防止出錯。

    收「人親錢」的櫃檯要立起來,村會計唐少平掌總這一攤子。

    司儀是藥師叔,巫醫不分家,新娘子到婆家的一些儀式有巫術成分在內,有藥師叔就不用另請道士了。另外藥師叔古文底子好,需要說四言八句的時候那是張嘴就能來。

    李君閣就是萬金油,哪裡需要往哪裡抹。

    黑白棕司徒三人剛剛夠用,一個在婆家拍攝,一個在娘家拍攝,一個在九斗碗場地拍攝。

    佈置新房,先要請舅舅「掛紅」,將新房張燈結綵裝飾起來,那一套儀式太繁瑣,跟上樑差不多,無法細說。

    篾匠叔輩分高,這事情由二毛他爺爺出馬。

    然後是鋪床,掛賬,這個需要兩個「全福奶奶」來做。

    李家溝是長壽村,全福奶奶有的是,最後選定人是唐少平和萬大力他們媽媽。

    兩個老太太笑眯眯地在新房裡頭忙活。

    先鋪床草,邊鋪邊念:「良辰吉日喜洋洋,我代黃家來鋪床,兩頭鋪的金絲草,中間鋪的子孫塘。子孫塘呀子孫塘,一代更比一代強!」

    接下來再掛帳子:「新掛帳子四角方,新郎新娘睡中央,早開花來早結果,早生貴子喜洋洋。」

    之後安帳沿:「新掛帳沿六尺長,中間有對小鳳凰,鳳凰不落無寶地,狀元出在你府上。」

    裝帳鉤時說:「新掛帳鉤亮堂堂,賽如月亮和太陽,日裡照見四海明,夜裡照見子孫塘。」

    折被單時說:「新摺被子四層連,主家福壽都齊全,恭喜主家春常在,富貴榮華萬萬年。」

    安枕頭時說:「大紅帳子高高掛,鴛鴦枕頭並成雙,新人一對睡床上,輕聲細語好商量。」

    最後將紅棗,花生,桂圓,蓮子藏到床被底下,出來掛上門簾:「新掛門簾著地拖,量量足有六尺多,六六大順事事順,恭喜奶奶做婆婆。」

    兩個全福奶奶還要總結陳詞:「新床新被新羅帳,新郎新娘福壽全;恭喜主家春常在,富貴榮華萬年長!」

    這話是對著篾匠叔剛認的乾娘,李君閣的奶奶說的。

    奶奶樂得見眉不見眼:「少平媽跟大力媽辛苦了,皮娃,快把紅包給兩位全福奶奶。」

    李君閣趕緊笑嘻嘻地遞上紅包。
V123210 發表於 2018-4-9 19:05
    第二百八十二章押禮先生和知客師

    少平媽說道:「篾匠也不容易啊,總算是守來了一房好媳婦啊。」

    大力媽笑道:「三十多年看著篾匠長大,楞沒看出來他還是個人物,還是良子丫頭眼毒啊。」

    奶奶也笑道:「當真是好親事,良子他們家也是篾匠,這還真門當戶對了。」

    大力媽捂著嘴笑道:「就是新姑娘回門有點遠,要坐船坐車坐飛機!」

    幾個老太太說起家長裡短就沒完,李君閣又去看接親班子的安排。

    來到接親班子一看:「喲!阿沖叔,銅娃!你們咋也混隊伍裡了?」

    阿銅笑道:「你們李家溝可被我們比下去了啊,居然沒有會嗩吶的,哈哈哈,我們來當嗩吶手!」

    李君閣轉念一想還真是,玩樂器,人家苗寨裡的人甩山下人幾條街都不止。

    拱著手正要給阿沖叔道謝,萬大力一把將他扯過去,說道:「皮娃別跑!你這把子力氣,不做轎伕都浪費!明早你要主槓!」

    李君閣哈哈大笑:「侄兒抬嬸子過門,沒這說道!明天我還是背彩禮去!」

    最忙活的還是劉三高的油廚班子,光湯都吊了三四口大鍋,蒸菜籠子也有四五個灶台。班子一幫人忙得就像陀螺一樣亂轉。

    大家都興致高昂,沒有休息,顧不上娃子們,村裡的娃子就都放敞了,哪裡熱鬧哪裡鑽,有他們調節氣氛,那叫一個熱鬧。

    按輩分來他們得管篾匠叔叫爺爺了,那良子就該叫奶奶,爺爺跟奶奶結婚,一說起來娃子們就忍不住的好笑,這可是李家溝頭一遭!

    兒歌更是一會兒一首,淨是調戲篾匠叔的。

    「丁丁貓兒,海扒子,婆婆帶個幺娃子!

    公公好歡喜,婆婆留來吆鴨子!

    鴨子下田打哈哈,雞公下土啄枇杷!

    枇杷葉子翠,活像良子妹!

    良子生得白,嫁給黃家客!

    銀子二百兩,爹媽捨不得!

    轎子打回轉,二回又來接!

    接到燕兒窩,又殺雞、又殺鵝,梳妝打扮見公婆!

    公婆不吃油炒飯,打雞蛋、打鴨蛋,打到鍋頭團團轉!

    公一碗、婆一碗,兩個幺姑大半碗!

    只有哥兒不爭氣,打爛噶公紅花碗!」

    要不就是:

    「月亮走,我也走,走到我娘家門口!

    我娘倒杯油,

    大姐梳個分分頭,二姐梳個妹妹頭!

    只有三姐不會梳,黃毛辮子甩悠悠!

    大姐嫁到順河場,二姐嫁到桃花崗!

    只有三姐不會嫁,嫁給一個老篾匠!

    大姐回來睡金床,二姐回來睡銀床!

    只有三姐最倒霉,拖根扁擔搭涼床!

    長的長,短的短,拖床蓑衣搭腳桿!」

    李君閣哈哈大笑,將娃子們拖過來,一人屁股上一巴掌:「還能不能唱點好的了!每人去撈兩塊喜糖,都甜甜嘴!」

    忙到清晨,迎親隊伍就該出發了。

    二毛噼噼啪啪放起了鞭炮,嗩吶吹響銅鑼打起,篾匠叔穿得周吳鄭王的,後邊跟著旗鑼傘轎,彩禮背篼,接親抬盒,押禮先生,媒公媒婆,這就出發了。

    快到篾匠叔老房子邊,那邊主要是女眷們呆著,Alice跟Shirly的身份是送親姑娘,一看就拍著手嘻嘻哈哈往回跑:「來了來了!迎親隊伍來了!」

    今天是「正酒」,按老禮俗女方辦在早上,男方辦在中午。

    然後女方這邊主要是請自家的親朋好友,男方不參與,然後收的禮金加入到陪嫁當中,送親時一起給男方家送去。

    因為這場婚禮男女雙方的親朋基本上都是一個村的,因此女方這邊就不用辦席謝彩禮,簡簡單單做了頓醪糟雞蛋粉子算完事。

    說起接親還有個好笑的地方,結婚雙方距離較遠的,迎親隊伍走近路自不必說;但是如果兩家距離較近,迎親隊伍就要故意繞道走遠路,這或許是為了向大家宣告的緣故。

    李家溝還有過兩親家僅隔一道牆,迎親隊伍卻抬著嫁妝繞了幾里路的事情。

    接親隊伍離著篾匠叔的老房子還有幾十丈就停了下來,這時候該押禮先生出馬了,站在隊伍前邊,等待女方來「接路」。

    押禮先生由李君閣的大姑爺充任,大姑爺馬玉樹語文老師退休,能說會道、品貌端正,文質彬彬,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了。

    女方知客師是二毛他老爸李思信充任,迎親姑娘由秋丫頭充任。

    只見秋丫頭笑嘻嘻地來到隊伍前,鋪上紅毯,大姑爺跟思信叔各站一頭,這就是要開始「投柬對話」了。

    對話又稱「說禮」,基本是用對四言八句的形式。

    就見思信叔對大姑爺作了一個揖,說道:「我今接路,受主所托。先生辛苦,我把揖作。禮節當行,撇脫撇脫。」說罷一個鞠躬,將請柬交給了大姑爺。

    大姑爺接過請柬說到:「我今押禮,才學淺薄。禮貌不恭,還望撮合。喜事喜辦,雙方快樂。」說完也是作揖,鞠躬,投報柬。

    「撇脫」夾川土話裡就是簡單方便的意思。說是撇脫,其實這套有時很不撇脫,上述二則對話,僅僅是個開場白而已。

    看似客客氣氣,其實就是周星馳扮演的唐伯虎遇到對穿腸,斗文要開始了。

    如果是在樓門前或院壩接路,雙方各說七、八則或十來則,方可入屋就坐,如果在幾十丈外的地點接路,雙方就要說幾十則才能到達終點。

    何況接下來的升階、進屋、接簡、坐席等各個環節雙方還要對說許多禮話。

    光接簡一道禮節,就有神簡、人簡、稟簡、禮簡、廚簡、梳簡之分,禮話套套不同,這對押禮先生和知客師雙方都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接路儀式走完,思信叔領著接親隊伍去女方家,這就要行接禮了。

    篾匠叔這邊除了花轎彩禮,還備有幾個抬盒,其中有糖食抬盒、菸酒抬盒、新娘的穿戴抬盒。還有兩個半邊豬肉。

    新娘的穿戴包括四季穿的衣、褲、襪、頭飾、腰帶和上轎穿的花鞋。

    總之,新娘出閣上轎的當天早上,從頭到腳、從內到外都要換上從男方抬來的新的穿戴。

    過去窮人無錢準備齊整,往往要向鄰近姊妹相借,接回新娘過幾天再還。而借的衣服一旦被新娘發現,新娘就要哭述。如「太陽出來照四壁,抓把白米喂金雞,金雞不吃這把米,小兒不穿這件衣。......婆家有錢買來衣,婆家無錢借來的,這家進來那家出,才把衣服借到屋。借件衣服爛了領,不知穿了幾代的……」

    這就讓人啼笑皆非了。

    值得一提的還有糖食抬盒。

    老時間裡除一對梳頭饃是用表面實實在在做的外,其餘都是用麥芽紅苕麻糖吹制而成。三、四斤糖就可裝滿相當於大號箱子那麼大的一輛抬盒。

    其糖五顏六色,各形各樣:有豬、牛、羊、馬、雞、狗、貓、兔;有苞谷、南瓜、茄子、蘿蔔。以示五穀豐登,六畜興旺。

    每樣糖食,看起來多大,吃一個似乎就能脹破肚子,實際上裡面是空的,只有外表很薄的一層,用手一捏,就成了粉末,幾口就可以吞下。

    這種吹制大糖食的工藝,目前已經失傳了,不篾匠叔實在,如今又不差錢,直接用現代的各種糖果點心將糖食抬盒裝得滿滿噹噹。

    接下來交接禮物上也有一番禮儀。大姑爺向女方交禮時,女方知客司思信叔還要假裝指責:「先生善為辭說,結親原靠媒妁。久聞親戚仁義,這回才不灑脫。禮物也要像樣,這又太為菲薄……」

    然後就是考驗現場發揮了,要就著男方送來的禮品一樣一樣說起來。意思是你們帶來的這些東西不怎麼樣呀。這樣才算盡到知客師的職責,為女方多要好處。

    押禮先生也不是善茬,窮的就會說:「愚兄家道寒,制不起妝奩。冷熱粗布衣,略略有幾件。都是好親戚,大家撇脫點。就是有簡慢,總望其笑顏……」

    篾匠叔用不著這樣,大姑爺意氣風發將男方帶來的禮物一通好誇,也是盡自己的職責:「禮上來得不簡單,自動手錶金耳環。四季衣服樣樣有,冰箱彩電件件全……」

    看著兩人拿四言八句鬥口,周圍人都是轟然叫好鼓掌,高興異常。

    最後鬥得差不多了,思信叔這關才算通過,只見他又作揖說道:「承得先生金句,結親原是結義。何須備起謝情,簡駕切莫見氣。奉迎之子于歸,後又邀請早賜。去者不知禮儀,還須望乞指示。」

    大姑爺交完禮物回言:「吉日良辰,來到府門。主人咐托,過府儀程。來到貴地,氣象一新。人人和氣,很講禮性。男榮女貴,壽有千春。親家親家,似若瓜藤。」

    接下來就該「出親」了,出親第一道禮儀是「坐歌堂」。

    坐歌堂俗稱「哭嫁」,這是農村姑娘出嫁前的開口歌,一般要哭三天三夜,多者七天乃至七七四十九天。

    出嫁的姑娘叫新娘,由姊妹或親友把她牽出來坐在桌子上方中央,用手巾蒙臉,開始哭唱請拜。

    哭的內容相當廣泛,主要哭離爹娘、離哥嫂、姐妹,也要哭外公外婆、姑、舅、姨、表,還要隨著出嫁的禮儀程序,哭罵殺豬、進廚、接客、出席、梳頭、上轎等內容。

    哭詞格調有抒情的,有說吉利的,有訴苦的,有罵媒的。

    總之,新娘通過哭嫁,把埋在心裡的苦樂與恩怨儘量地傾吐出來,意思是捨不得這個家,不想嫁。
V123210 發表於 2018-4-9 19:05
    第二百八十三章婚禮進行時

    新娘出來後,要按照知客司點名的程序,先拜神、後拜人,對三親六戚從最高長輩到平輩兄弟姐妹一一邊哭邊拜,受拜者要給喜錢。

    這一套良子可不會,就由唐少平老媽代唱。

    Alice跟Shirly將身穿嫁妝,蓋著蓋頭,戴上花冠的良子牽出來。

    四爺爺作為女方的代理家長坐在堂屋正中接受良子的拜辭,少平媽就帶著哭腔唱了起來:

    「今夜堂前一盞燈,小兒離別在天明。

    我把爹娘喊眼前,細聽你兒敘根生。

    正月懷胎在娘身,水上浮萍未定根。

    二月懷胎在娘身,水上浮萍才定根。

    三月懷胎在娘身,桃花太陽悶娘心。

    四月懷胎在娘身,白米細面不想吞。

    五月懷胎在娘身,腳耙手軟路難行。

    六月懷胎在娘身,火紅太陽熱得很。

    七月懷胎在娘身,頭髮深了扎娘心。

    八月懷胎在娘身,上坡下坎娘擔心。

    九月懷胎在娘身,娘奔死來兒奔生。

    自從女兒生下地,洗屎洗尿盡操心。

    一天喂奶七八道,兒哭一聲痛在心。

    白天抱兒不離手,夜晚引兒不熄燈。

    兒有病痛忙熬藥,求神拜佛請醫生。

    帶兒帶到十四五,你就叫兒學用針。

    漿洗衣裳煮茶飯,樣樣講給女兒聽。

    齊麻紡線我學會,勤儉持家牢記心。

    帶兒帶到十七八,爹娘為我操碎心。

    穿起新衣離爹娘,顆顆淚珠滴衣襟。

    爹娘見兒要分離,難捨難分淚淋淋。

    我勸爹娘莫傷心,定報爹娘養育恩……」

    句句酸辛,唱的情深意切,以四爺爺的豁達,都不禁兩眼含淚。

    周圍良子平常的好姐妹,更是哭得淚人似的。

    良子拜畢,少平媽又遞給良子十二雙筷子,良子轉身結過,在過堂屋門檻時候,前甩六雙由爹媽揀,後甩六雙由哥嫂弟妹揀,這個風俗叫「甩筷」。

    接下來就該上轎了,一般是舅舅背新娘入轎,由親哥哥、表哥等四人起轎,在院壩周圍走一圈,然後交與轎伕。

    良子這裡只能由獵戶叔代勞,然後李君閣幾個堂哥表哥抬轎,轉了一圈後笑嘻嘻地交給萬大力何苗等人。

    少平媽又開始代唱上轎的哭詞,大姑爺又說幾句簡短的啟程禮話,大家開始簇擁著花轎踏上回程。

    氣氛到此就一變,從女方的依依不捨哭哭啼啼變成男方的歡天喜地鑼鼓喧天。

    只有少平媽還在代替新娘哭中帶罵,一會罵媒人:「媒人是條油嘴狗,這邊吃了那邊走……」

    「哪個興的媒說親,喪你媽的鬼良心……」

    一會兒罵押禮:「往回押禮騎白馬,這回押禮騎掃把。往回押禮吃得好,這回押禮吃青草……請姐拿根青岡棒,把押禮打在牛滾幽!」

    一會兒又罵轎伕:「一乘轎子四角方,四個龜兒抬姑娘,燈籠火把兩邊排,看你噶婆上轎來……」

    唱詞具有非常深刻的幽默性、諷刺性、刺激性,聽起來好像把人挖苦得無地自容。

    然而大家不但能接受,還特別愛聽,被罵的人竟然怡然受之,心裡反而高興得不得了。罵道精彩處,被罵之人還會哈哈大笑,得意洋洋地喝彩:「誒這首罵的我,這首罵的我,好巴適!」

    周圍人都跟著哄然叫好。

    回程路上彩禮變嫁妝,押禮先生和知客師角色互換,思信叔還是女方的,不過身份變成押嫁妝的押禮先生了,大姑爺則轉換成男方的知客師。

    這套禮儀叫「回車馬」。

    一路吹吹打打喜氣洋洋,結果才到半路萬大力就開始帶頭,何苗幾個轎伕跟著起鬨使壞。

    腳步隨著吹打節奏浪了起來,一進三退,把轎子抬得前顛後倒,左搖右擺。

    可把篾匠叔急壞了:「哎喲你幾爺子要不得!」

    李君閣作為儐相,趕緊摸出紅封封塞過去,才算把玩「顛轎」玩得興起的幾個妖孽安撫住。

    饒是如此,轎子中的良子已經被嚇得花容失色。

    周圍人看得喜笑顏開,不住地指指點點,拿篾匠叔打趣。

    遠遠才看見蠻溪竹坊,那邊鞭炮就噼噼啪啪地放了起來。

    直到轎子抬到路邊,正對堂屋正中站好定還沒有停放的時候,押禮先生就要表示接親任務圓滿完成,說幾句有所交待的禮話:「日吉時良,天地開張,新人到此,車馬回鄉,馬頭三寸插紅旗,炮響三聲人盡知,人人說是神仙過,卻是黃家娶親回。」

    大姑爺代表篾匠叔以禮話回謝:「娘家車馬請進屋,婆家車馬請回鄉,一張桌子四角方,張郎設起魯班裝,四邊鑲起銀牙板,中間插起三柱香,吉神吉祗都來到,祝賀新郎與新娘。」

    凡梅嫂子和玉蓮嫂子笑眯眯地上前,她們的身份是「牽親娘子」,是催促新娘下轎的角色。

    只見凡梅嫂子手持纏著紅花的柏樹椏,前去撩開花轎門簾,笑道:「東方一朵紫雲起,西方一朵紅花開,紫雲起,紅花開,請新人,下轎來。」

    良子從花轎裡出來,玉蓮嫂子趕緊拿一個婆家的大簸箕遮住良子頭頂,凡梅嫂子取下良子的花冠,交給萬大力拿著,蓋頭不去,讓良子站在轎前。

    新人運旺,氣焰衝天,容易驚嚇到婆家祖宗,需用婆家的米簸箕遮擋才行。

    這時候該藥師叔出場了,開始「退煞」儀式。

    這是一個驅邪儀式,傳說這個時候小鬼愛添亂,娘家故去的親戚不放心的有時會跟來,還有黃大仙狐狸精對男女之事最為好奇,也喜歡跟來,都得送走才行。

    轎前安上一張小桌,桌上置一盛滿米的小斗,插著香,良子站立於前。

    藥師叔抓起米來往簸箕上撒,口中唸唸有詞:「米撒遍地百花開,迎接新人到堂來。新人到堂,三星拱照,兩腳踏地,百無禁忌。一張桌子四角方,張郎設下魯班裝,四邊雕起銀牙板,中間焚起一爐香。道香得香,靈保回鄉。一撒轎頂百花開,二撒新人下轎來,三撒螽絲衍慶,四撒麟趾吉祥,五撒百年偕老,六撒兒孫滿堂,七撒榮華富貴,八撒五世齊昌,九撒光宗耀祖,十撒金榜輝煌。」

    撒完米,再殺雞滴血繞桌行一圈,這才算退掉煞氣。

    撤去香桌,幾個娃娃上來鋪上紅蓆子,大姑爺又唱到:「鋪一條來接一條,來得路遠又山遙。相請新人席上過,榮華寶貴天天高。」

    接著要把剛剛進屋盥洗一新的新郎請出來在堂屋內等著:「一重門內一重房,一重門內請新郎。今日洞房花燭豔,請來堂上結成雙。」

    然後是新人跨鞍子:「馬是君王馬,鞍是霸王鞍。相請新人鞍上過,平平安安到百年。新娘美貌賽嫦娥,八幅羅裙順發拖。昨日家中辭父母,今日堂上拜公婆。」

    玉蓮嫂子繼續拿簸箕遮擋著良子頭頂,凡梅嫂子將做有兩個花結的紅色綢帶,一頭遞交新娘手中,一頭自己牽著,一步一步地把新娘引進堂屋。

    這就是「牽新娘」了。

    大姑爺繼續高言:「打鑼鼓,吹嗩吶。接新人,到婆家。上院壩,大紅花。上階沿,遞錢花。跨門檻,進堂屋,腳踩金雞和金鴨!」

    結果堂屋沒進得去,倆嫂子腳蹬著門檻,哈哈大笑著作妖:「沒得封封,硬是邁不動腿喲!」

    李君閣趕緊又遞上兩個大紅包,良子這才進得屋來。

    進堂屋後仍由大姑爺喊禮拜堂。就位之後唱道:「桃之夭夭配鳳凰,之子于歸正相堂。牛郎織女鵲橋駕,夫妻雙雙拜高堂。」

    先是拜天地:「一叩天長地久,二叩麟趾呈祥。三叩福祿壽喜,四叩金玉滿堂。」

    接著是拜祖宗:「今日參祖考,夫婦百年長。二人結鸞鳳,雙雙成鴛鴦!」

    然後是拜奶奶:「詩首關睢章,男女日月長。良辰並吉昌,顯發大禎祥!」

    奶奶收拜,笑眯眯摸出一對手鐲給良子戴上,大姑爺唱到:「日吉時良,天地開張。夫妻同光,地久天長!」

    鞭炮就是噼噼啪啪放了起來,周圍人都在齊聲歡笑做賀。

    大姑爺笑道:「吉日參神事已周,相請新人轉回頭。相請新人房中去,房中結納保千秋!夫妻交拜情意濃,才子佳人兩相逢。便把玉簾高捲起,雙雙進入洞房中!」

    篾匠叔都已經樂得昏頭了,還傻笑站在原地。

    就聽見有人在高聲喊:「篾匠都樂傻了喂!趕緊牽新姑娘上樓哇!幾下搞完我們還等著新姑娘來敬酒喲!」

    一群人圍著門口起鬨。

    篾匠叔這才趕緊牽著紅綢轉頭。

    又惹來一陣哄笑:「哎喲喂老子們都替你著急!樓梯在右邊!」

    篾匠叔這才又訕笑著從右邊樓梯上樓。

    大姑爺跟在後邊念道:「腳踏樓梯步步高,新人恩愛日日長。夫妻雙雙把樓上,情意綿綿福滿堂!」

    林奶奶守著新房,見新人過來趕緊將門鎖打開。

    大姑爺在門外唱到:「新姑娘,新房到,頭戴一頂遮羞帽。一對蠟燭亮堂堂,一代還比一代強!」

    待得新人進屋,大姑爺又跟進來:「一進洞房亮堂堂,魯班造就好新床;新床新被鴛鴦枕,春風一度花放香。」

    篾匠叔牽著良子坐到全福奶奶鋪好的新床上。

    這就是坐床儀式:「牛郎織女會佳期,床公先拜床母揖;配合鴛鴦分左右,男坐東來女坐西!金童玉女自天來,鸞鳳和鳴德配才;新郎新娘雙合掌,恩愛夫妻永和諧!」

    接下來就是挑頭帕了,玉蓮嫂子給篾匠叔遞上一根稱桿,還在打趣:「篾匠!該挑新姑娘的頭帕了!曉得咋用不?」
V123210 發表於 2018-4-9 19:06
    第二百八十四章四言八句

    看新姑娘的人多得在門口擠不開,篾匠叔舉起秤桿就要去挑頭帕,慌得大姑爺趕緊制止:「哎喲,這新郎硬是心慌得很喲!等著還有四句!」

    門口一群人肚子都笑痛了,起鬨道:「大姑爺你快點!篾匠都等不得了喲!」

    大姑爺高聲念道:「蓋頭紅綾蘇州紗,美人將來頭上搭;便將秤桿高挑起,現出新娘一枝花!」

    隨著唱詩聲,頭帕挑下,露出良子嬌美的容顏,雙眼含淚,笑靨盈盈。

    門口眾人齊聲喝彩:「硬是要得!篾匠好福氣!新姑娘漂亮得很!」

    篾匠叔看到身著紅衣,人比花嬌的新娘,整個人都痴了。

    門口又鬧開了:「哎喲晚上有的是時間看,篾匠快站起來,該新姑娘解紅花帶了!」

    篾匠叔這才站起身來,痴痴地對良子說道:「良子,你真美!」

    門口又笑成一堆:「老子服了你了!該喊媳婦!喊媳婦!」

    一群人都跟著起鬨:「喊媳婦!喊媳婦!」

    篾匠叔摳了摳腦門,傻傻地笑道:「媳婦,你真美!」

    良子也撲哧一笑,伸手給篾匠叔解下了胸前的紅花帶。

    大姑爺的聲音又響起來:「天上玉女下瓊瑤,來會新郎在今朝;相請新人起貴手,解得新郎帶一條。男摘花來女解帶,夫妻百年多恩愛!」

    眾人又在外頭轟然叫好。

    接下來是「倒寶瓶」環節,敬子倫跟王美嫻穿得喜喜慶慶,一人端著放著兩個酒杯的茶盤,一人端著一個酒壺,從屋外進來:「外地進來一寶瓶,新人捧寶進門庭;男人是個抓財手,女人是個聚寶瓶。」

    再下來當然就是交杯酒了:「夫妻雙雙飲交杯,一杯兩杯案齊眉;飲了三杯同心酒,百年偕老不分離。一杯飲盡二杯重,兩杯合來共一盅;夫妻同飲交杯盞,將軍掛印滿堂紅。二杯飲完敬三杯,三杯美酒古人為;三杯喜酒齊喝下,白頭到老不分離。」

    最後就是灑帳了:「天財地寶是五穀,拿它灑帳滿堂紅。灑帳東,現出美女似桃紅;朵朵鮮花齊開放,洞房花燭喜成龍!灑帳南,福如東海壽南山,天長地久成雙對,子孫發達做高官!灑帳西,佳偶天成好夫妻,寶貴榮華樣樣有,百年偕老共眉齊!灑帳北,子孫發達中高魁,五輩同堂齊發展,壽如彭祖有八百!中央灑帳且停留,一朵牡丹映日頭;共結絲羅山海固,房中結納保千秋!」

    到此洞房禮儀方算完畢,大姑爺又朗聲道:「灑帳已畢,百事大吉!周公制禮在人間,男婚女嫁結髮緣;子孫發達多寶貴,壽比南山到百年!加官進祿,閒人請出;百年偕老,萬代福祿。」

    大家這才轟然一聲散去,到樓下入座,準備開席,留著新郎新娘在此更衣,待會出來敬酒。

    酒席開在豐年斗碗院子和底樓,外加斜對面石頭叔的院子也被徵用了,這才將席面擺齊。

    各種菜水流水般送了上來。

    首席來人身份還不低,羅書記薛縣長,還有文化局的古長川都出席了,縣裡首位工美大師的婚禮,也算大事,因此都在。

    下來一些縣城的老交情也在,梁慧麗王從軍朱朝安他們都來了,任曉芊小美也在其列。

    硌豆二狗把小白小紅也帶來了,年輕人也不管人數,密挨密擠在一處笑鬧。

    不過這些跟李君閣阿音沒關係,李君閣司星准忙著當儐相替篾匠叔提酒擋酒,阿音秋丫頭作為伴娘也陪在良子旁邊,一桌桌敬過去忙得不可開交。

    大姑爺作為知客師也是不得休息,每桌都要念叨幾句,諸如:「親朋高昇請落坐,餘下替主把話說,主家干子鸞鳳喜,多承紅葉來作合。叔伯嬸娘和哥嫂,外婆姑舅同姨表,左鄰右舍與團轉,還有朋友與同學。嘗駕卻步來寒舍,接待不周欠添恪,在此主家把步告,淡酒十斟莫推卻。」之類。

    一直敬到四五點鐘,這九斗碗才算「吆台」。

    到了晚間,就是各位幫手,還有喜歡熱鬧留下鬧洞房的一群人嬉鬧了。

    李家溝婚禮的特點,一是禮,二是文。

    先說禮,李家溝婚禮沒有什麼開箱儀式誇富顯寶的情節,但是禮儀手續繁瑣,這就是重禮輕財的民風。

    再說文,首先是什麼唐文、簡文、禮文,各種古文體貫穿於婚禮的全過程當中。

    更有趣的則是斗文。

    李家溝老時間裡接路與鬧房,實際是斗文比賽。

    就接路而言,男方押禮先生要作充分的準備,如果對女方知客司的說禮對話應付自如,那麼必然被請進堂屋坐上席,並由知客司陪坐喝酒;相反,就只能在街沿上的席桌就坐。

    如果更搞笑的話,女方甚至會在磨盤上專為押禮先生擺一席,諷刺男方押禮先生跟磨盤一樣粗笨,讓男方現醜,供大家一笑。

    不過這會大傷押禮先生的光彩,也會使男方的接親隊伍臉上無光,輕易不敢開這樣的玩笑。

    如果女方知客司沒搞好,那知客司就得再三向押禮先生敬酒,而沒有同屋同席相陪的資格。

    對無文才輸得明顯的,賓主不僅深感遺憾,心底裡會說知客師或者押禮先生沒有請得好。

    不過這次婚禮搞得巴適,大姑爺跟思信叔愣是鬥了一個旗鼓相當精彩紛呈。

    兩人早已化干戈為玉帛坐在了一處,大姑爺對思信叔敬酒道:「老哥承讓了啊,好傢伙你貶彩禮那一通,愣是嚇得我毛毛汗都下來了喲!」

    思信叔哈哈大笑:「老弟你也了不得啊,女方過來從頭到尾一趟詞下來愣是沒打一個擱拌,穩得很!」

    朱朝安跟王從軍也跟這桌湊熱鬧,還有李君閣,藥師叔,獵戶叔跟大伯。

    朱朝安說道:「你們李家溝真好玩呢!四句四句的順口溜整得挺溜!」

    李君閣笑道:「順口溜?這叫四言八句!你以為好弄?」

    朱朝安撓著腦門說道:「這個,其實也不是多難吧?」

    李君閣慫恿道:「那就在這桌上鬥一場唄,你跟王從軍一對,思信叔跟大姑爺太厲害就不參加了,讓藥師叔跟獵戶叔跟你們對仗,不算是看不起你們吧?」

    藥師叔跟獵戶叔連連擺手:「要不得要不得!你們不是大學就是大專,我們鄉下把式搞不過你們,認輸認輸!」

    朱朝安哈哈大笑:「沒關係沒關係,玩玩嘛,篾匠叔結婚,我們就圖一樂!」

    李君閣說道:「那就定個規矩,只說這桌席上面的東西,一人一首輪著來,所說的東西不能重複,說不出來的喝一杯,簡單粗暴,行不行?」

    朱朝安笑道:「我可不怕,八婆,你敢不敢?!」

    王從軍笑眯眯地說道:「難得豬兒蟲這麼橫,我就陪你吧!」

    李君閣笑道:「那就從獵戶叔開始吧,我們其餘幾個當裁判。」

    獵戶叔笑眯眯的地那筷子點著裝糖果瓜子的方盤:「那就來了喲?一個盤子四個角,上頭擺些好吃活,說得出來吃米米,說不出來吃殼殼。」

    藥師叔哈哈大笑點著另一個方盤:「該我了,一個盤子四個角,兩個狗兒坐對桌,光是看到嘴巴動,只會吃來不會說。」

    這是李家溝宴席上常玩的遊戲,獵戶叔跟藥師叔肚子裡的四言八句多得不要不要的,朱朝安不知道厲害,這是自己急著往坑裡邊跳。

    朱朝安正直著眼眼睛看酒杯想詞兒,王從軍賊笑著截胡道:「一個杯兒好稱手,裡面裝的苞谷酒,說得出來英雄漢,說不出來癩皮狗。」

    朱朝安剛想酒杯想了一半,這下子傻眼了,再換東西現想也來不及了,只好喝了一杯。

    獵戶叔又笑眯眯地說道:「又來了喲!一張桌子四四方,幾個盆子擺中央,說得出來吃嘎嘎,說不出來吃湯湯。」

    夾川土話嘎嘎就是肉,莽莽是飯,有個對聯「肥肉瘦肉嘎嘎,乾飯稀飯莽莽」,只有夾川人才對得上來。

    朱朝安將眼睛落在席間那隻雞上,藥師叔立馬拿筷子指著雞笑道:「一隻公雞兩隻腳,這只起來那隻落,說得出來吃翅膀,說不出來吃嘴殼。」

    朱朝安又轉眼看魚,王從軍更快,笑道:「人之初,性本善,這條鯉魚該我幹!」

    這下又沒活路了,朱朝安只好又硬著頭皮灌下去一杯,喊道:「不行不行,你們不准再搶我的了!這個紅燒肉給我留下慢慢想!」

    獵戶叔一下子開始加速:「折耳根,裝滿盆,說不出來好焦人!」

    藥師叔也跟上:「銀酒壺,魯班裝,說不出來好心慌!」

    王從軍緊接著道:「瓢兒短,筷兒長,說不出來你要完!」

    三人三句五秒鐘結束,然後一起安安靜靜地看著朱朝安。

    朱朝安一下子目瞪口呆,我靠!還有這樣的坑人方式!

    支支吾吾地看著三人,眼睛咕嚕嚕亂轉,說道:「這個,這個……紅……燒肉,呃,嗯,味道香……味道香……」

    王從軍拍桌子:「豬兒蟲你快點!你抖花椒面呢?!」

    朱朝安被憋得狠了,一拍桌子叫道:「你們吃肉我吃糠!」

    李君閣瞪大了眼睛,扭頭一口湯噴了出去!

    一桌子人笑得東倒西歪,大伯笑得酒都抖掉了一半,人也抽抽了:「哈哈哈哈,安娃……安娃你可以!」

    李君閣拿著餐巾紙擦衣服:「哈哈哈哈!豬兒蟲現在才算剛開始喲,你趕緊想點詞兒,一會兒鬧洞房還得用上四言八句喲!」

    朱朝安又傻眼了:「啥?」
V123210 發表於 2018-4-9 19:06
    第二百八十五章鬧洞房

    李君閣笑道:「李家溝的老話,『能說會唱的往洞房拉,說不出子曰的門口打哈哈』,不好好想幾個,鬧洞房的資格都沒得喲!」

    朱朝安怒了:「要不要搞得這麼絕?!」

    大姑爺笑道:「安娃沒有這麼耍過,我先給你講講啊!我們這裡都是以文鬧房,以文開心,以文祝賀,以文逗趣,只要你能說出一樣來都算能鬧。」

    「比如『酒杯酒杯圓圓,新娘新郎團圓,夫妻白頭偕老,主人一家平安。』這種就是規規矩矩的。」

    「比如『一床絲被四個角,上面兩個豬腦殼,牙豬兒拱進去,母豬兒跑不脫。』這種就是搞笑的。」

    朱朝安聞言大喜,信心倍增:「嘿嘿嘿,後邊這種,我來得!」

    酒足飯飽,大家開始往新房鑽,這就要開鬧了!

    篾匠叔跟良子坐在床上,阿音跟秋丫頭守著門口,屋子裡擺著菸酒茶糖。

    一群娃子在屋子裡鑽進鑽出,嬉笑打鬧。

    奶奶四爺爺這些老輩兒,只笑眯眯地看這不參與,都是些同輩小輩在鬧,好些人已經嘻嘻哈哈地從房裡領了菸酒茶糖出來。門口擠著一堆笨口拙舌的看熱鬧,還在努力想詞兒呢。

    李君閣這隊人一加入,門口就堆了個滿滿噹噹。

    大伯笑著打頭,邊走邊念:「鬧新房來鬧新房,鴛鴦夫妻結成雙。良辰美酒佳偶配,來年定生好兒郎!」

    阿音跟秋丫頭也笑著不攔,篾匠高興地敬了大伯兩支菸,良子劃燃火柴,點燃一根香菸,大伯又笑眯眯地走出來,看著別人鬧。

    朱朝安說道:「哎喲大伯就這樣放過新娘子了啊?」

    李君閣笑道:「這就是晚結婚的好處了,已婚的同輩都不會鬧他,剩下的小輩又不敢鬧得太厲害。」

    這時就見獵戶叔也進了屋,說道:「新郎新娘慢上床,我們特來鬧新房。今夜吃你鬧房酒,明年得個狀元郎。」

    這就是點名要酒了,篾匠叔端起一個酒盤,裡邊擺著兩個小酒杯,良子斟滿酒,笑眯眯地端給獵戶叔。

    獵戶叔哈哈大笑,也是一口一杯喝了,然後施施然地走出來。

    藥師叔也是一笑,走進去說道:「酒有點高了,我來杯茶吧!細瓷茶盅一朵花,他愛你來你愛他,夫妻倆個齊努力,明年得個胖娃娃。」

    朱朝安摳著腦門:「靠!個個都這麼厲害啊!」

    藥師叔喝了茶,也退了出來。

    王從軍正要往裡進,李君閣卻偷偷使壞,一把將朱朝安先推了進去。

    朱朝安一個踉蹌撲進屋裡,嚇得擋門的阿音跟秋丫頭趕緊閃開。

    「我靠!誰推我!二皮肯定又是你!」朱朝安說著就要往外走。

    阿音卻一把把門擋住:「哪裡跑!四言八句還沒說呢!」

    朱朝安目瞪口呆:「我是被你男朋友陷害的!」

    阿音臉一紅,立刻又振振有詞:「進門不給新人道賀,那就是失禮,說不出來就罰!」

    朱朝安問道:「怎麼罰?」

    秋丫頭取出兩根裹著紅布的青岡棒,丟了一根給阿音,興奮地說道:「姐姐,我們的喜棒今晚還沒開張呢!」

    阿音將棒子一橫,對朱朝安壞笑道:「進屋說不出四言八句,那就是來攪臊的!只有大喜棒打出啊!」

    朱朝安一看那棒子粗細:「我靠!你們太狠了!」

    屋外人已經笑崩了,齊齊把門堵住,準備讓朱朝安被揍個結實。

    朱朝安慌了:「等等!等一下等一下!不就是四言八句嘛!我說還不行?」

    秋丫頭嘿嘿笑著拿棒子在手上一下一下拍著:「那你快說!」

    朱朝安眨巴著小眼睛,不管三七二十一先來上一句:「今晚……今晚我把四句說……」

    阿音一揮棒子,笑道:「趕緊!接著來」

    朱朝安眼珠子滴溜溜亂轉,一下子看到了紅枕頭:「鴛鴦……鴛鴦一對……床上落……」

    秋丫頭跟阿音笑得棒子都捏不穩了,屋外的人也笑著鼓勵:「安娃,咋比生娃兒都費勁喲!快點,要得吃了!」

    秋丫頭一個勁催促:「豬兒蟲哥哥,你快點哈,再不說棒子下來了!」

    朱朝安突然文思泉湧,一拍大腿喊道:「關燈熄火上了床,翻來覆去睡不著!」

    說完就朝門外跑,一群人哈哈大笑把他攔住:「說得這麼好,你跑啥子?!趕緊進去討賞!」

    阿音跟秋丫頭笑得肚子痛,對著朱朝安直招手:「哈哈哈哈!算你過關了,快進來,菸酒茶糖選一個。」

    這下子朱朝安得瑟了,背著手對李君閣得瑟道:「你看看,曹子建七步成詩,也不過如此了。」

    接下來朱朝安讓篾匠叔敬煙,偷摸將煙嘴上方弄出一個口子,良子點煙的時候光看他使勁嘬就是點不燃,火柴都廢了五六根,直到玩夠了才出來。

    出來就把李君閣脖子卡住:「你龜兒又陷害老子!」

    李君閣哈哈笑著猛躲:「不逼你一下,還看不到你才氣嗖嗖地往外冒!哈哈哈別鬧,繼續看繼續看……」

    笑鬧了一陣,朱朝安才將手搭在李君閣肩膀上,看王從軍進去。

    王從軍先對篾匠叔拱手,笑道:「篾匠叔,洞房無老少,得罪莫怪。」

    篾匠叔沒開口,外邊一群人先起鬨了:「軍娃說得對!洞房無老少!我們聽聽你咋個說!」

    王從軍哈哈笑道:「嬸子也別見怪啊!咳!新娘臉上一點紅,夫妻今夜喜相逢,不到天明不睡覺,插秧播種怕誤工。」

    一群人哄地一聲笑開了:「哈哈哈軍娃這個說得巴適!篾匠必須謝雙份!」

    良子鬧了個大紅臉,篾匠叔呵呵傻笑,直接給了王從軍一包煙。

    王從軍得意洋洋地顛著一包中華煙出來,對李君閣說道:「二皮,看你的了喲!」

    李君閣一進去,朱朝安就開始起鬨帶節奏:「大家說,讓二皮念個葷的好不好?!」

    一群人都哈哈笑著喊好。

    王從軍又喊道:「不能光是葷!淨是葷的膩人,還要雅!大家說要得不?」

    一群人看熱鬧不嫌事兒大,都喊要得要得,皮娃跟四祖宗學過古的,必須葷素搭配才算過關!

    等眾人鬧夠了,李君閣才哈哈大笑,說道:「來就來,聽好了!保證不見髒字!」

    說完對篾匠叔作了一揖道:「新郎天上一條龍!」

    然後對良子也作了一揖道:「新娘地下花一叢!」

    說完對著門外一抬下巴:「龍不翻身不下雨,雨不澆花花不紅!」

    門裡門外直接笑倒了一大片,轟然叫好!前頭兩句還好說,後面兩句真他麼絕了!

    就這樣攪擾到了深夜,眾人才笑著散去,留下篾匠叔和良子洞房花燭。

    春宵一刻值千金,自是不必多說。

    ……

    第二天一早,吃過早飯,大姑爺帶著王婆婆上門,這還要謝媒呢!

    媒人又叫「紅葉」,這還是來自「御溝題葉」的典故。

    謝媒又叫「謝紅葉」,這事也好玩,謝媒禮品有糖、酒、煙、豬腳、鞋子、現金,公雞。

    別的都好理解,豬腳跟鞋子是感謝媒人來往牽線跑斷了腿,跑破了鞋,特意給媒人的補償。

    公雞則是去煞,據說媒人從拉媒那一刻起,就要變成「黴人」,因此需要成事後送上大公雞,衝去霉運。

    當然這是好親事的待遇,要是婆家對這道親事不滿意,那就直接給個豬頭,意思是格老子的把我們當豬頭,現在豬頭還你!公雞老子們不給你,讓你黴上一輩子!

    謝媒地點在新房客廳。王婆婆理當上首,篾匠叔良子站在下方,奶奶坐旁邊。就位後大姑爺唱到:「二姓結親聯眷,操勞紅葉無限。如今事已成圓,主人一點薄念。恐有酬謝不到,還望高鑑高鑑。」

    篾匠叔對王婆婆作揖道:「費了紅葉精心,屢次把你勞神。昨日我們結緣,今日酬謝大恩。望其笑納賞收,明天好去回門。」

    當然這是大姑爺事先教會的,然後王婆婆才笑眯眯地說道:「謝媒到這裡,就此把禮畢。明年生個胖娃娃,一定向我道個喜。」

    如此,這場婚禮才算基本完畢,然後三天後篾匠叔帶良子回門,就算完事了。

    李君閣一家一直在旁觀禮,直到現在才算把事情辦得圓滿,大家都齊齊鬆了一口氣。

    黑白棕三人這回可算是撈著了,中華文明博大精深啊!一個婚禮,十篇論文題材都還有多!

    奶奶拉著篾匠叔和良子的手說道:「篾匠啊,守得雲開見月明,孤苦了這麼多年,現在總算是有個家了!你可要好好珍惜這媳婦,人家為了你跑這麼遠來,實在是難得啊!早日開枝散葉才是正經!」

    說完又對說道:「丫頭啊,篾匠這孩子,我是看著長大的。不是他喊了我一聲乾娘我就說嘴,真是個好脾性的!以前他手藝雖然不值錢,可村裡哪家要點啥,卻也是連賣帶送,人性真是沒得說的!現在能掙錢了,可脾性還是以前那般,這就難得了!以後你們倆就好好過,你爹媽隔得遠,有啥不習慣的地方,就儘管來跟我說,跟皮娃說,可不要自己忍著藏著,聽見了沒?」

    良子眼圈紅紅的,低聲喚了一聲「乾娘,我記住了。」

    篾匠叔說道:「我這場婚事,實在讓乾娘操心了,還有四祖宗,嫂子,王婆婆,很是辛苦,給我辦得這麼熱鬧,」

    李君閣插話道:「那篾匠叔,嬸子,你們就歇著,等十五過完,我們就要準備去日本的事情了,嘻嘻,到時候嬸子你才是真正的回門!」
V123210 發表於 2018-4-9 19:06
    第二百八十六章果山師傅

    大年十五轉眼就到,這天一早,篾匠叔帶良子來回門,那正好全家人出門踏青,也一起了。

    李君閣跟老爸弄了一副滑竿,奶奶杵著篾匠叔送她的杖子,由阿音扶著,老媽背著香燭,一起往五表叔家走。

    五表叔已經在溪邊準備好鐵皮船了,還特意設了一塊跳板,那是給奶奶上船用的。

    等大家都上了船,鐵皮船開始往白米鄉開。

    船到白米鄉,老爸跟李君閣將奶奶抬上滑竿,然後大家開始朝法王寺走。

    其實一行八個人,只有奶奶跟良子是正兒八經信佛的,老爸老媽是挑自己信的信,李君閣是「敬而遠之」,阿音是半信半不信,篾匠叔是可信可不信,五表叔是不信佛但是信果山師傅,一行八人都分出了好幾個分類,卻都不排斥不牴觸,開開心心地朝法王寺走。

    這就是佛家「方便之門」的魅力了。

    山路彎彎,沿著石板路往上,路邊還有一條清清的溪流,一會兒在路左邊,一會兒在路右邊。

    泉水潺潺,加上竹林中的鳥聲,時而響起的風聲,構成了一曲山間小調,配合著沿途的景緻,讓難得出門的奶奶開心不已。

    這路不短也不長,從白米鄉往山上走,有八里上坡。

    轉過八里坡就是一片楠木林子,一根根楠木筆直向天,大的有兩人合抱,小的有水桶粗細,約摸有百十來根。

    這個是蜀州特產的好木料,大名鼎鼎的金絲楠,學名小葉楨楠,資源珍稀且生長極為緩慢,木質堅硬耐腐,自古有「水不能浸,蟻不能穴」之說。《博物要覽》中記載「金絲者出川澗中,木紋有金絲,楠木至美者」。

    金絲楠被衝到山溪裡埋入泥下千年後,樹幹中的部分物質被溪水攜帶的礦物替換掉,就成為金絲楠陰沉木,那價格就不一般了。

    金絲楠陰沉木,埋入地下千年不腐,那是全天下最頂級的壽材。

    不過一般鄉下不會拿陰沉木雕財神擺店裡,做手串帶手上,那是城裡人才幹得出來的事情。

    看到這些楠木,李君閣才想起來自己空間靈泉裡還泡著一根呢,那是自己的金手指發現的第一樣東西,現在都不知道咋樣了。

    楠木林盡處是一片丹霞石鋪就的石坪,條石排成竹蓆紋路,兩邊各是一個鐵香爐。

    前面是入廟的石階,石階前是一座簡陋的山門,年頭比較老,也是丹霞石造就,上邊用青瓷碎片嵌成「法王寺」三個魏碑漢字。

    李君閣對阿音說道:「這就是法王寺的第一個特色了,所有建築,除了瓦木部分,牆體礎柱,山門石階,路兩邊的雕像,都是丹霞石造就,所以都是紅色的。」

    阿音點頭,對古老的石階和山門嘖嘖讚歎。

    李君閣繼續對阿音和良子介紹道:「這裡的山石是紅色的,泥土是紅色的,就連山下的紅水河,名稱的由來也和這片丹霞地貌相關。」

    門坊底下有一對石頭獅子,頭頂已經被青苔侵染成綠色,與其它廟宇的莊嚴不同,獅子似乎在咧嘴微笑。

    阿音笑道:「這對獅子似乎在歡迎我們呢,你看它們在笑,跟白大它們差不多!」

    李君閣笑道:「這就是法王寺的第二大特色了,這是一座喜歡笑的寺廟!」

    扶著奶奶穿過門坊,前面是很多級紅石階梯,兩側分立著四大金剛。

    一般廟宇的四大金剛都是嗔目橫眉,所謂「怒目金剛」,這裡的四大金剛卻是四個萌貨,面帶微笑,大腦袋小身子,憨態可掬,有點卡通形象的味道。

    阿音覺得很新奇,跑去金剛旁邊要跟他們挨個合影:「哈哈二皮,這個太好玩了,從沒在哪個寺廟見過呢!」

    良子也喜歡,跟著跑過去,兩個女生在金剛腳下比二。

    李君閣給她們拍完照,笑道:「金剛是一切牛鬼蛇神之敵,但他們內心是善良的,悲天憫人的,因此對他們想保護的人,他們卻含笑和藹。很多寺廟只注重塑造其忿怒的一面,卻往往忽略其悲憫的一面,法王寺的金剛卻反其道而行之,我估計跟這周圍妖精德行好也有關係。」

    奶奶趕緊合什:「阿彌陀佛,皮娃你不要在佛祖面前還胡說八道!」

    李君閣哈哈笑道:「法理不外人情,佛祖平等看待一切眾生,以山下蛤蟆大仙的人性,還當不得金剛一笑?我這可真不是胡說八道。」

    就聽見身後一聲佛號:「阿彌陀佛,小施主看得透徹。」

    眾人轉頭,卻見身後是一位灰衣僧人,四五十歲年紀,袖子挽到了胳膊肘,一手拿著鋤頭,背後背著一個背簍,裡面都是蘿蔔青菜,還丟著一把鐮刀,腳下穿著一雙筒靴,上邊全是紅泥。

    五表叔趕緊合什:「果山師傅。」

    其餘幾人也趕緊合什,李君閣自己卻只是點了點頭。

    果山笑道:「眾生平等,懷慈悲心,這是我佛家的要義,李溝主果然是妙人。」

    說完對李君閣施了一禮。

    這下把李君閣方慘了,趕緊也手忙腳亂地回了一禮,摳著腦門笑道:「哎喲剛剛丟人了,只想著儒釋之分,卻忘了長幼輩分,著相了,該打,該打!」

    阿音捂著嘴笑道:「果山師傅,能一句話方住二皮的人,您可是頭一位!哈哈他這個稱呼你怎麼知道的?」

    果山笑道:「鄰居幹出這麼大動靜,我怎麼會不關心?你們那網站我可沒少去!首頁上那些閃爍的生靈圖標,用顏色標示出瀕危程度,提醒大家保護,這個想法就很好,跟我佛家的經義相合啊!」

    李君閣有點糊塗了,自己可從來沒想過這些,於是老老實實合什問道:「大師傅,還請解惑。」

    果山笑道:「你們李家溝慎清公一支,世代走的是儒家路子,對人心講究一個『育』字,我們法王寺這邊,是佛家一脈,對人心講究一個『誘』字,這麼說,李施主你明白了麼?」

    李君閣恍然大悟:「只要人們點開我們網站,自然就會看到不平等的眾生,有的活得很好,有的卻幾近瀕危,『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心亦是如此,這自然會誘發人們的同情,也就是『慈悲心』的發端,師傅,是這個意思嗎?」

    果山再次合什:「善哉善哉,聞一知十,李施主果然家學淵源。」

    李君閣這次正兒八經地合什躬身:「三人行,必有我師,果山師傅,君閣受教了。」

    果山師傅哈哈大笑,拍著李君閣的肩膀說道:「難得有這麼談得來的,走走走,我們邊走邊聊。來到我的地盤,今天中午豆花飯的招待咋也要辦起。」

    果山師傅坐在石階上脫下筒靴扔進背簍裡,換上乾淨的僧鞋,這才踏上石階。

    大家於是慢慢往上走,五表叔在後邊暗自搖頭讚歎,這皮娃當真要得,幾句話就跟果山師傅搞得親叔侄似的。

    這份能耐,滿李家溝除了他也再沒誰了。

    李君閣扶著奶奶一路往上,一邊對果山師傅說道:「師傅,你對世事也很關心嘛!」

    果山笑道:「必須的,我還是縣政協委員呢!不過主要精力議題都是放在人心教化上,也算是我宗教界人士的一項修行。」

    走完石階,又是一道山門,山門後面是兩百多級台階,其上一片巍峨的寺廟,規制宏大,古樸滄桑,好些紅牆和青瓦都侵染了青苔。

    山門前是又一片紅石鋪就的石坪,條石同樣排成竹蓆紋路,兩邊又各是一個鐵香爐。

    石坪非常乾淨,一張落葉都沒有,看得出來時時有人打掃,但是一些草葉還是頑強地從石縫中露出頭來,倔強地顯示著自己的存在。

    旁邊竟然還有一個停車場,李君閣大為驚訝:「村村通竟然已經修到法王寺了?」

    果山哈哈笑道:「方便之門嘛,自然是要大大打開的。」

    李君閣看到停車場邊上掛著一個小木牌子,上面寫著一首打油詩:「停車留空間,將來好回轉;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又不由得暗自點頭,這廟跟網上罵的那種油和尚廟還真不太一樣。

    經過文昌宮,來到新山門下,門上四個大字「如來道場」。

    果山介紹道:「這是中國佛教協會會長傳印長老手書,傳印長老為虛雲老和尚弟子,後蒙授為仰宗法系第九代傳人。我教中,法王即如來佛主。法王寺,顧名思義,即為如來佛主之寺。」

    「每年農曆四月初八佛主誕生日,我們這裡早晚鐘磬相聞,四里八鄉的善信都要來雲集朝拜,我們舉齋的豆子都要磨幾十斤,那真是熱鬧非凡。」

    接著又說道:「法王寺有兩座山門,你們最先經過那座,是二二年時蜀州老軍閥楊森題寫的。」

    李君閣點頭道:「老軍閥們的毛筆字,那是可以的,老馮在馬街子旁邊隸書的『還我河山』,也算地道。」

    果山師傅笑道:「楊森此君頗好植樹,駐軍一處就植樹一處,尤其喜歡種植香樟。我寺後邊林子裡有幾株就是他種的,還曾下令保護法王寺珍貴樹木,說來好笑,愛樹木勝過愛民。」

    李君閣哈哈大笑,對周圍人介紹道:「此君雖然也有許多舊軍閥的陋習,可人家在抗日戰爭中愣是立下過大功的!三七年全面抗戰爆發後,此君曾率部徒步行軍出川,硬是用腳板從蜀州量到了上海。」
V123210 發表於 2018-4-9 19:06
    第二百八十七章法王寺

    「淞滬抗戰,全軍血戰五個晝夜,守住了陣地,而所率川軍一萬八千餘人,傷亡高達七千多!除了德械中央八十八師、稅警團直屬隊外就數他!被評為淞滬戰場最能打的五個師之一!」

    「後面武漢會戰,三次長沙會戰,長衡會戰,愣是一場沒拉下。」

    「最後光頭敗退台灣前夕,楊森是渝州市長,在炸掉渝州重要設施的軍令前,他選擇了保全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此君在民族大義和大是大非的問題上,是經受住考驗了的!」

    說完唏噓道:「老山門上的題字,為什麼歷經動亂而能保留至今,也算是當年抗戰跟保渝州的一份遺澤了。」

    五表叔也感嘆:「我們川軍子弟,當年硬是要得!」

    李君閣說道:「五表叔,可不光是抗日啊,再往前數到南宋滅國後,我川人也是獨力抵抗了幾十年,一直抗到元末大起義!明末抗清也是,抗到當時的蜀州人基本被屠完!可以說在民族氣節的大是大非面前,我川人從來都是硬骨頭!」

    五表叔摳著腦門道:「龜兒蜀州的風水硬是怪哈!不打戰的時候,一個個吊兒郎當的,打牌比吃飯都重要;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時候,劉家那倆叔侄上午放槍,下午就坐一起打麻將,對路過的部隊也是能放水就放水;非要到對抗外族的時候,那才是跟瘋狗一樣,老子死都要啃你一塊肉下來!」

    兩人正說得熱鬧,就見阿音不住給李君閣使眼色,嘴裡不住地假咳嗽。

    李君閣一下子反應過來,靠,隊伍裡還有個日本人呢!

    良子眼淚汪汪地說到:「李桑,對不起,我們國家曾經帶給你們的傷害,太深了……」

    李君閣撓頭道:「呃,嬸子啊,這個不是在說你,對於友好的外國人士,我們的態度也是歡迎的。只是當時我們國家積貧積弱,誰都想上來咬一口,別說你們國家了,後來五幾年的聯合國軍裡邊,特麼的盧森堡,菲律賓,埃塞俄比亞,都是什麼鬼?」

    「所以一個民族,首先要努力進取,自身強大起來才行。老話說得好,人必自辱然後人辱之。「

    」至於最後是誰來辱你,我認為那真的已經不重要了,反正都是遲早的事情。」

    「因此被欺負,不怪外人,只怪自己。」

    「但是有一點,不知道你們國家的政客是怎麼回事,也是我一直沒想通的地方。」

    「國家的存亡,一是地理縱深,二是民族構成,三是人口基數,四才是國家實力。」

    「地理縱深夠的,或者地形複雜的,拖都拖死你,這例子我就不對著你明說了,也可以參看阿富汗。」

    「民族構成是單一民族為絕對主體的,即使被征服了,征服者稍不留神控制不力就會被翻盤,遠可以參看元清,近可以參看北極熊以前控制的那些小國。」

    「民族人口基數大的,那翻盤也是分分鐘的事情,即使犬儒如阿三,也能做到。」

    「最後才是國家實力,擁有能夠震懾他國的東西,也是關鍵。」

    「然而不好意思,這幾樣,咱都有。」

    「這就是兵書上說的立於不敗之地了。」

    「所以牌面就是這樣,天生兩個王四個二,即使打牌的人牌技再矬,甚至如南宋滿清一般一度被趕出局,也很快會有大佬來抓牌翻本。」

    「說不定坐上來的骨骼精奇,或者打上幾圈領悟了牌技,然後當莊吃三方,這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因此我一直為你們國家政客們的智商捉急,幾個天生好牌面的大佬打牌,旁邊人端茶送水就好了,最多再不設立場地東買一注西買一注撿點小便宜也行。非要親自上桌惹怒兩方,失敗後不思悔改,又砸鍋賣鐵地跟一方懟一方,老是想加入牌局之中。這樣的生存方式,縱然一時得意,遲早也是會哭瞎的。」

    「幾道海溝,總有不能成為障礙的那一天。」

    說完這些,李君閣揮揮手說道:「在佛祖跟前說這些個,阿彌陀佛,罪過罪過。果山師傅,還是繼續替我們介紹法王寺吧。」

    果山啼笑皆非:「你剛剛這一番說辭,是你自己想出來的?真不是胡說八道?」

    李君閣也是撲哧一笑:「這個……算是我的胡思亂想吧。」

    ……

    兩百多級台階,眾人一邊走,果山一邊開始講法王寺的故事。

    「法王寺為蜀南黔北名剎,四川八大叢林之一。始建於中唐,聞知於宋元,興起於明清,歷經戰亂匪禍,時毀時建。」

    「我們腳下這座山叫鳳凰頂,這寺院所在的地形地貌之環境,正是風水學裡邊枕山、環水、面屏的吉地,有個名目叫『鳳還巢』。」

    「寺院佔地八千四百平方米,建築面積四千八百平方米,重建建於清初。當年的設計者依循山勢巧妙地將整個建築組群設計為四進院落的復合四合院,並按佛教禪宗的廟宇形式佈局,在主軸線上按山門、關聖殿、萬壽亭、大雄寶殿、藏經樓排列,在次軸線上分別安排廂房、僧舍、禪堂,採用規整式佈局的規制。」

    「從山門到藏經樓的整個序列中,空間不斷變化,對稱、和諧的寺院建築在周圍高大的古楠木映襯下形成『一體空間』,營造出了莊重、祥和的氣氛。」

    「寺院的建築結構、建造風格獨具一格,整體採用木石穿斗結構。整個建築中最令人稱奇的是,我法王寺的整體承重,是由二百四十八根紅色石柱來支撐的。」

    「這些石柱均為整石開鑿,無有接拼。柱上鑿有孔洞,與殿內的木製平梁、串梁相穿,細膩堅硬,雖逾百年滄桑,全無風化痕跡,巍然聳立數百年而毫無偏斜。」

    「寺內基石、平台、院壩、石雕均為相同紅色石料刻砌而成。全寺工程浩大,造型雄偉,結構嚴謹,雕刻精湛,氣勢恢弘,當時就有『天下第一石工』的美譽。」

    「周圍樹木蔥鬱,竹海濤湧,溪水縈迥,鳥語花香。林子裡有紅豆、銀杏、岩紅、福建柏、楠木等名貴樹種,以及古樟、古柏、古松等國家保護樹木,枝繁葉茂,遮天蔽日。」

    「寺院後邊是上百畝的楠竹林,四季青綠,也是消夏納涼的好去處。」

    「過去的法王寺有石燕飛旋、殿井海潮、玄珠吐露、天地水碧、迥龍吸浪、月亮長明、蓮花現瑞、大佛環顧、白馬常現、觀音龍珠十大自然勝景,不過這些是來自於古籍,具體所指為何,還在探究之中。」

    「明末時候法王寺幾經戰火,十分衰敗。清初,佛教禪宋臨濟正宗破山大師高足丈雪禪師,選定法王寺為蜀南黔北傳法布道寺院,以宏揚佛法。清乾隆庚申年,蜀都三聖寺高僧文逐禪師來法王寺任主持,承傳臨濟法系。後經奐宇、慧源、悟蓮、德峰等數代高僧勤勉創業,法王寺開始興隆。」

    「其後,果端大師至京師,歷盡艱辛,向皇帝奏請大藏經一部,皇帝賜下七百二十四函、七千一百六十八卷,令其『永遠供奉,以光佛法』。並賜法王寺為『十方叢林』,諭其開期傳戒。太后親賜『法王禪寺』牌匾一塊及半副鑾儀護送藏經回寺。」

    「當時為報皇恩浩蕩,歷經十餘年,法王寺建成萬壽亭,以供奉聖旨、鑾儀,當時記載我寺『香火之盛甲於蜀南』。」

    這些典故名目果山師傅如數家珍信手拈來,聽得一行人連連點頭。

    說話間就到寺廟門前了,廟門是一座恢弘的巨大木門,木門上一邊雕鏤著一位門神,工藝精湛,讓人一望而生敬畏之心,提醒來客從現在開始,就要正心誠意了。

    據果山師傅介紹,這是清代的淺浮雕工藝。

    門上是一方四個大字的匾額「十方叢林」。

    這個就了不得了,是皇帝手書,也是法王寺「敕賜十方叢林」的由來。

    進門第一眼看見的就是一尊彌勒菩薩,大肚寬腸笑容可掬。

    果山師傅合什禮敬後,對眾人介紹道:「彌勒菩薩,意譯為慈氏,佛教八大菩薩之一,是釋迦牟尼佛的繼任者。被唯識學派奉為鼻祖,深受中國佛教大師玄奘的推崇。」

    「我祈願,我能跟大家一起上升到彌勒菩薩身邊,去奉侍彌勒菩薩。我發願,當彌勒佛下生的時候,我願意跟著他下來『廣作佛事』,去追求無上菩提,追求最高的智慧。」

    「這是玄奘法師最後的遺言,也是他最後的發願。」

    進廟燒香,奶奶老媽良子一行人就忙活開了,就李君閣不參與,心懷敬意,對著佛像卻只是點頭完事兒,這是他自己心中的一份執著。

    果山師傅洗淨雙手,親自過來為一眾善信引禮。

    這份面子讓奶奶覺得非常榮幸,臉上笑紋更是深刻了。

    彌勒菩薩拜完,沿著十七級台基而上,又是一座殿堂。

    果山說道:「這裡以前供奉的是關羽,因此被稱為『關聖殿』,重建於清嘉慶年間。現在供奉的是西方三聖,即阿彌陀佛,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

    三位菩薩法相莊嚴滿目慈悲,不過李君閣關心的是建築格式。

    仰頭看去,殿堂為硬山式屋頂,木石穿斗結構。

    待得大家禮敬完畢,李君閣對果山師傅說道:「這也算是三教並存的例子了吧?」

    果山師傅說道:「哈哈哈,釋儒道三教,雖各立門戶,但血脈相通。儒教提倡仁恕愛人,佛教提倡慈悲善良,道教提倡清靜無為,全都重在精神的追求而忽略物質的享受。」

    李君閣點頭道:「三教聖人幾乎同一時間橫空出世,珠連璧合,星運長空。也算是人類歷史上一奇了。」
V123210 發表於 2018-4-9 19:07
    第二百八十八章講法

    再往上走,就到了萬壽亭。

    萬壽亭是牌樓式建築,木石結構,李君閣最感興趣的是它的重檐歇山式屋頂,別具一格。

    大家駐足觀看,室內正中立著「法王寺記恩碑」,碑高三米多,寬一米多,碑額刻「聖旨」二字,碑文是當時敕賜法王寺的旨意和官員的謝詞。

    正樓上有木質雕花圍欄。後壁上繪有水墨山水人物畫,簷下正**九龍鏤空雕「當今皇帝萬歲萬歲萬萬歲」牌位。

    李君閣暗自好笑,這「當今」二字當真是用得妙絕。

    整個亭樓構思巧妙,木雕精緻,繪畫生動,將建築藝術與木雕,彩繪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看得一行人嘖嘖稱奇。

    老時間裡見了這聖旨碑和九龍牌位,那是必須文官下轎武官下馬,行三跪九叩大禮的。

    接下來經過院壩,兩廂是廂房,正前就是法王寺的主體建築——大雄寶殿了。

    果山師傅介紹道:「大殿重建於清道光七年,木石結構,通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通高十五米。踏道七級,建築面積五百七十五平方米。」

    大雄寶殿內供奉釋迦牟尼佛像,佛像背後為觀音、文殊和普賢菩薩,造像莊嚴優美,明顯能看出川南佛教石刻造像的藝術特徵。

    一行人又是禮敬上香,李君閣繼續研究古建築。

    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在李君閣眼裡,這大雄寶殿的屋頂為重檐歇山式,四架櫞前後搭牽,用四柱支撐的結構。

    屋面施灰瓦,屋脊的正中塑寶珠和卷草紋,兩側塑行龍,尤其是大殿的屋簷和簷柱木雕,如吻獸、戲劇人物、瑞獸等,造型精美絕倫,令人歎為觀止。

    從木雕的手法上來看,垂脊和斗栱之間為鏤空木雕,八角起翹修長,給人以輕盈飛昇的視覺藝術感。

    心裡暗暗點頭,啥時候還得請自己導師再來一趟才行,這裡的古建和盤鰲鄉的古建,李家溝的祠堂遙相呼應,一體貫穿宋元明清四朝,珠聯璧合,是非常值得一觀的。

    再往後就是法王寺的最後一殿——藏經樓了,修建於清光緒十七年,硬山式屋頂,磚木結構樓房,八架椽,屋心前後扶搭,共用五柱,面闊五間。

    果山師傅引著眾人觀看藏經樓,一邊介紹說道:「一般寺院的藏經樓沒啥說道的,明間為殿堂,次間為僧舍,如此而已。」

    「可法王寺的藏經樓是為供奉『欽賜龍藏』而修建的,這就不一般了。」

    「《龍藏經》,即《乾隆版大藏經》,是清代唯一由朝廷頒印的漢文版大藏經。」

    「因為由雍正發起雕印,直到乾隆時方才完成,歷經兩代帝王,因此得名。龍藏經採用雕版印刷而不是活字印刷,也是示以莊重並希望傳之久遠之意。」

    「《龍藏經》共計七百二十四函,七千一百六十八卷,被分別存放在這十二藏經櫃中。」

    李君閣放眼看去,經櫃上刻繪五爪龍祥雲圖,彰顯著皇家雍容典雅的富貴氣息,卻又出現在這荒僻的山鄉,結合這殿內粱柱和槅扇上雕繪的造型生動,具有典型的川劇瞼譜藝術特徵的戲劇人物故事畫,其中的味道,也值得細細品味。

    看完藏經樓,一行人重新從大雄寶殿出來。

    果山師傅帶路,引領一行人去禪堂喝茶。

    除了杯子,全套茶具是煤砂器,非常有特色。

    李君閣訝異道:「果山師傅,你這套茶具相當別緻啊。」

    果山師傅笑道:「我這也算是因地制宜了,山下白米鄉的特產。」

    在炭爐裡點起松果碳,果山師傅用煤砂罐燒了一小罐山泉水,然後拿出一個竹筒,拿起一個竹片從裡邊鏟出一些茶葉放入一個帶蓋子的小砂罐內。

    待得泉水開始冒魚眼泡了,果山師傅將熱水倒入茶杯裡,蓋上蓋子,又擺好幾個小白瓷杯子,開始給眾人分茶。

    滿室飄香,果山將茶端給眾人,李君閣喝了一口讚道:「好喝!這是什麼茶?」

    果山師傅笑道:「我們法王寺一脈,主張農禪合一,茶是我們自己種的,自己采的,自己炒的,就連這燒茶的松果,也是我們自己燒的,包括我們五個僧眾的日常稻米菜蔬,都是自己栽種。」

    李君閣讚道:「這才是真正的修行之人嘛!你們法王寺這規矩,也跟我們儒家思想相合,『四體不勤,五穀不分,孰為夫子?』哈哈哈,孔子也曾求問老農稼穡之道。」

    說完又腦洞打開想到一個問題:「對了果山師傅,我一直有個問題想不明白,沒遇到過真正的出家人也沒法打聽,遇到你就又想起來了。」

    果山師傅笑道:「你說。」

    李君閣摳著腦門道:「先聲明不是無禮啊,純粹是好奇,我就想問,這雞蛋如果還沒受精,那應該就不算是生命吧?那吃它就不應該算殺生,這樣說來,佛門中人是不是可以吃雞蛋?還有牛奶,羊奶,是不是也可以?」

    就聽奶奶老爸老媽一起申斥:「胡說八道!」「亂說!」「趕緊跟師傅道歉!」

    果山師傅哈哈大笑著擺手:「皮娃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你們善信也該聽一聽才對。」

    說完又給眾人添上一杯茶,耐心說道:「關於比丘能不能吃雞蛋,早在晉朝時就有人辯論過這個問題。我只能根據我的修行經驗來跟大家說一說。」

    「首先是不殺生是什麼道理,佛教經論戒律之中,世尊已經說得很清楚,佛弟子持『不殺生』戒,是慈憫一切眾生。」

    「記住了,不殺生是戒律手段,培育慈憫一切眾生的『大慈悲心』才是根本。」

    「古代僧團修行,實行托缽制度,托缽時,齋主供養什麼就吃什麼,並無分別心。現在泰國、錫蘭這些小乘佛教國家,依舊保持托缽制度。」

    「大乘佛教國家,如中國、日本、韓國、越南等地區的出家人,已不再托缽了。然而古代物資匱乏,因此不能挑剔,所以三淨肉,在不得已的時候是可以吃的。」

    「三淨肉指的是不見殺、不聞殺、不為我殺,這就是平常齋主們所供養的。有時還因為是在深山中修行,總有缺乏食物的時候,因此佛還又加上兩種:一是『鳥殘』,即鳥獸吃剩下來的動物肉;一是『自死』,自己死的。合稱為『五淨肉』」

    「記住第二個概念,食『五淨肉』的前提是『不得已』。」

    「相傳梁武帝讀《楞伽經》,經雲『菩薩大慈大悲,不忍心食眾生肉』,他讀了非常感動,自己發願吃長素。他是佛門的大護法,又以帝王之尊推動『素食』,於是很快就影響了華夏整個僧團。這個運動推展得非常成功,不但出家的佛弟子接受,連在家信徒也接受了,形成中國佛教的這一特色。」

    「記住了,這裡又出現了一個關鍵詞,『不忍』。」

    「接下來我們說葷素,葷所指的不是肉類,肉類有個單獨的字,叫做「腥」,《梵網經》講得更具體:「若佛子不得食五辛。大蒜、蔥、慈蔥、蘭蔥、興渠是五辛」,葷就是這五種蔬菜。這是因為佛家戒絕一切肉體享受,帶濃烈氣息的菜蔬也是享受的一種,因此需要戒絕。俗話裡的『不沾葷腥』其實是說的兩種戒律。」

    「知道了這幾個概念,我們再來說佛法,佛法的根本是什麼?是保護『清淨心』、『平等心』、『大慈悲心』。」

    「再說回雞蛋和牛奶的問題,雞蛋是雞辛辛苦苦生出來的,牛奶是牛身上產出來哺育小牛的,我不是因為懷疑它們有生命,吃了會犯殺生戒而不食,我是因為我自己『不忍』,而不食。」

    「雖然雞生蛋後可能就忘了,牛奶擠出來幹什麼用牛自己也不知道,但是因為『我』,『不忍』,因此我依然不食。」

    「同樣以理推之,雖然最初只規定佛子不得食五辛,那辣椒,胡椒之類的就沒問題了?既然我們理解了戒五辛的目的是戒絕肉體享受,那麼該不該吃後來這些東西,那就是顯而易見的了。」

    李君閣合什道:「明白了,先賢經典上的『慎獨』,李家『敬對先祖,但思己事』的家訓,跟師傅你說的這個道理有相通之處。」

    果山師傅滿意地點頭道:「哈哈哈,跟你說話真是相當容易!剛剛那道理反過來說,如果一個佛教徒,為了能吃到雞蛋牛奶,而去研究沒受精的雞蛋是不是生命,喝牛奶算不算沾了腥,這本身就已經跟培育『大慈悲心』的目的南轅北轍了。」

    說完又對奶奶良子她們擺手道:「當然這些,只是我自己對自己的要求,我不會強行要求信眾戒葷腥,如果修為不到,強行持戒,反而會生出『嗔怨心』,這就不但不是進步,反而是大大的退步了。」

    奶奶跟良子都合什稱善。

    果山師傅接著對李君閣說道:「大乘經上主張,一切事相上可以通權達變。如果沒有高度的權智,應用在待人接物上,如何能弘揚佛法利益一切眾生呢?」

    「因此,弘法利生必須『觀機』,認識時代與眾生的根性。這也是我為啥關注時政,關注你們李家溝發展的原因。」
V123210 發表於 2018-4-9 19:07
    第二百八十九章齋飯

    「瞭解了眾生對於宇宙人生的想法、看法,才能契合眾機,應機說法,佛法才能得到廣大群眾的歡喜接受。剛剛這席話,其實就是我們之間一場緣法,皮娃,我佛家的法門,你覺得如何?」

    李君閣佩服得五體投地:「高!實在是高!師傅法理深湛,我聽得是如沐春風啊!」

    五表叔摳著腦門問道:「還是聽得似懂非懂,果山師傅,這番道理平時沒怎麼聽你講說過啊?」

    李君閣說道:「剛剛果山師傅才說了『觀機』的法門,對於奶奶良子來說,陪著她們虔誠敬香,就是弘法利生;對於老爸老媽,滿足他們祈福還願,就是弘法利生;至於你我嘛,哈哈哈,一頓豆花飯,那也是弘法利生!」

    五表叔更糊塗了,李君閣哈哈大笑,果山師傅卻笑眯眯地連連點頭,知我者,皮娃也!

    這時外邊的魚梆響了,果山師傅站起來說道:「各位不要嫌棄,就和我們一起吃道齋飯吧。」

    領著眾人從禪堂出來,沿著大雄寶殿向左走,就見到一個彩色的魚梆懸掛在那裡。

    所謂魚梆,就是那木頭雕刻的一個龍頭魚身的飛魚。

    果山大師順便說起魚梆的講究,原來十方叢林是魚頭朝山門,而子孫廟則是魚尾朝山門。

    看到魚梆就知道來到五觀堂了。

    五觀堂又叫香積廚,也就是平日裡僧眾們的食堂。

    之所以叫五觀堂,是因為吃齋時,僧眾們不僅要肅靜,而且還要集中思想作「五觀」:一、計功多少,量彼來處;二、自付德行,全缺應供;三、防心離過,貪等為宗;四、正事良藥,為療形枯;五、為成道業,應受此食。

    翻譯過來的意思就是,僧人用齋時應該思考:施主供應這碗齋飯來之不易,我今天認真修行沒有?應把這些飯菜看作是醫治飢渴的藥物,吃「藥」不能貪圖口福,只要能達到維持生命、完成修行的目的就行了。

    因此,齋堂又叫五觀堂。

    佛教行齋是有規矩的,寺院吃飯要有一個召集令,會敲掛在五觀堂外的魚梆和雲板。

    所謂雲板是拿鐵鑄的雲形的一塊鐵板,做召集之用。

    佛教用的雲板,多用銅、鐵鑄成,直徑三尺左右,形狀像雲紋,故稱雲板。

    一般掛在齋堂廊下,每到用齋時敲擊,屬於飲食報時用的板,又叫火板、火典。

    雲板上鑄有「南無吉祥王菩薩」幾字。

    法王寺因地處深山,不逢佛誕之類的大日子,有善信來訪,一般都會在此和僧眾們一起用餐。

    齋堂窗外是蒼翠的綠樹,環境幽雅,在齋堂裡,則是東西走向按序相對,擺放著一排排狹長的桌凳,桌面上整齊地擺放著餐具。

    三陣梆後,又敲響齋堂前的雲板,僧眾們就到齊了,看架勢也是各忙各的,這麼大一個寺廟,五個人管理,不算農活,光這打掃一項就夠累的。

    悅耳的引磬聲起,僧值帶領僧眾一齊念《供養咒》,還要向寒林餓鬼施食。

    施食時要由敲梆和雲板那位僧人用飯勺盛著幾粒飯走出齋堂,向左側的寒林台位上撒去。然後默念:「大鵬金翅鳥,曠野鬼神眾,羅剎鬼子母,甘露悉充滿。唵,穆帝莎訶!」

    之後才能開始用餐。

    除了李君閣還在好奇地左顧右盼之外,其餘人都低頭順目,等待齋飯開啟。

    不過用齋的基本規則李君閣還是知道的,特別是肅靜,也就是止語這一條,那必須守得牢牢的。

    齋飯很簡單,素油燴蘿蔔片;青菜和蘿蔔纓切碎後鹽漬,再擠掉水分清炒;剩下就是豆花飯了。

    僧眾們吃的豆花飯,蘸料就是醬油和一點香油;李君閣他們的,為了照顧善信的口味,法王寺的調料倒是按六合豆花飯的基本配置,生菜油蔥姜蒜餈粑海椒配齊了的。

    不知道是不是春節大魚大肉吃太多的關係,李君閣覺得這頓素餐太合胃口了。

    蘿蔔很甜,軟中帶一點點滑,一點點脆,青菜清香,豆花更是綿中帶韌,吃得李君閣暗呼過癮。

    齋堂吃飯有規矩,把碗中的飯或菜吃完,需要添加時,就把飯碗或菜碗推向桌前,行堂僧就來添加;若不需要添滿,則用筷子指示一下,指到需要的位置,行堂僧就給你添到那個位置。

    李君閣吃得上癮,推了一次,行堂僧過來添了,吃了覺得還不過癮,又推了第二次。

    等到推到地三次時,三分之二的人都已經吃完了,僧值站起身來,合掌,響磬,然後大家都站了起來。

    啥意思?這是不讓吃了?李君閣莫名其妙地也只好放下筷子跟著站了起來。

    接著大家開始念《結齋偈》,唸完之後,有兩個還沒吃完的僧人又坐了下來接著吃,李君閣這才放心了,也跟著坐下來開開心心吃起來。

    果山師傅不地道,這就是不准我再推第四次了,李君閣默默地腹誹道,他也沒細想自己這已經是第四碗了。

    用餐完畢,李君閣也有樣學樣,自己到洗碗台把碗筷洗乾淨後放歸原處。

    被譽為「近代以來最偉大的歷史學家」英國歷史學家湯恩比說:「能夠拯救世界的只有中國的儒家思想和大乘佛法。」

    這話李君閣不敢認同為絕對的真理,但是今天跟果山師傅一席話談下來,卻也感覺得佛家教義頗有可取之處。

    放好碗筷出來,一行人都在屋簷下的魚梆底下等他。

    李君閣不好意思地摳了摳腦門:「呵呵,齋飯太好吃了,一不小心多吃了幾碗。」

    果山師傅笑道:「禪宗裡有則故事,有個人問慧海禪師:『禪師,你可有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慧海回答:『有。』那人又問:『是什麼呢?』慧海回答:『我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那人又問:『這算什麼與眾不同的地方,每個人都是這樣的,有什麼區別呢?』慧海回答:『區別在於,我吃飯的時候只是吃飯,睡覺的時候只是睡覺。』哈哈哈,皮娃,剛才看你那樣子,和慧海禪師有一比喲!」

    阿音拍著雙手,笑得腰都直不起來了:「嗯!二皮剛剛吃飯的時候,肯定啥都沒想,吃在當下!」

    李君閣拍著肚皮說道:「別說,吃了一個春節的大魚大肉,今天這一頓齋飯,還真有點『今日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的滋味了。」

    大家都哈哈大笑起來,果山師傅提議說法王寺背後的竹林也是個清幽去處,準備領著大家去逛逛竹林。

    一行人都興致高昂,於是大家又跟著果山師傅去後山遊覽。

    沿著石階向上,一路全是高大粗壯的大毛竹,綠意森森,又是一番景緻。

    不少新筍開始偷偷破土而出,試探春天是否到來。

    果山大師照顧奶奶,走得很慢,一邊走一邊給大家講法王寺的典故:」說到西太后何以對法王寺如此垂青,就得說說法王寺所在地鳳凰頂。」

    「夾川與瀘納交界之地,有一座七丁山。」

    「從七丁山往四方延伸,有五條山脈:仙頂,普照,羊蹄,雲盤,龍掛。」

    「從七丁山起脈,以龍掛山為首,蜿蜒向東北三十里,徒經九座山峰,在最北端結成一座渾圓雄峙的山峰叫龍胯山。」

    「從龍胯山折而向東南又經過九座山峰,逶迤二十多里到達石佛鄉境內的公婆佬,結成最後一峰。那裡就是龍尾了。」

    「整條山脈恰如一條巨龍橫空出世,莽莽蒼蒼,君臨紅水市,雄踞西鄉。」

    「奇就奇在,這龍掛山之上,東南第七峰叫鳳凰頂,形似一隻展翅鳳凰,騰飛於龍背之上,向東而鳴,迎接初升的朝陽。」

    說完踏了踏腳下,說道:「就是這裡了,鳳凰凌駕於龍脊之上,自然暗合了西太后的心意。於是才有了賜下半幅鑾駕重建法王寺的後續。」

    李君閣聽了哈哈大笑:「這個風水看得全無毛病!我夾川耙耳朵如此之多,也是一個完美的側證!」

    這下惹得老爸篾匠叔五表叔都在罵他胡說八道,都感覺這皮娃是在暗諷自己。

    李君閣翻著白眼,這麼著急忙慌地對號入座,你們不是心虛那是啥?!

    來到山頂涼亭,俯視著整個寺廟,看著法王寺的眾多雄偉殿堂,以及古樸的紅牆碧瓦,飛簷翹角,迴廊曲徑;耳中聽著下方傳來的磬音梵唄,轉頭對阿音說道:「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禪房花木深。阿音,是不是這個味道?」

    阿音似乎也深深地感受到了寺院內原始自然、寂靜空曠、萬物和諧的自然禪境,接口道:「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但余鐘磬音。二皮,到這裡來,感覺整個心都靜了呢。」

    李君閣笑指遠處山下:「鵝黃,瘦綠,朝雨,夕陰,草木叢林、稻麻竹葦、游魚飛鳥,山石微塵,是否都有知有情?」

    阿音合什虔誠地說道:「我有。」

    恰好陽光從雲層中穿透出來,照到阿音臉上,身上,頭髮上,給阿音披上一層聖潔的金光。

    一行人都默然無語,只聽見果山師傅在後邊低低一聲佛號:「我佛慈悲……」
V123210 發表於 2018-4-9 19:07
    第二百九十章偷青

    遊覽結束,一行人準備返程了,果山師傅將一行人送到了老山門,相約擇日拜訪李家溝,這才轉身返回。

    回到水邊,大家又嘻嘻哈哈上船,開始往李家溝走。

    五表叔扶著船舵,哈哈笑著問奶奶:「五嬸,今天開心了哇?」

    奶奶看著水面上的風景,笑得見眉不見眼:「開心,啷個不開心喲!開心得很!」

    開心不光光是因為上了香禮了佛,最開心的事還是臨下山前果山師傅將奶奶拉到一邊,偷偷告訴她阿音佛心天成,是李君閣的良配。

    這孫媳婦可要好好抓住了。

    當天晚上還有過大年最後一項風俗——「偷青」。

    這個風俗也是莫名奇妙,吃過晚飯天黑後,要偷偷溜出家門,跑人家地裡偷幾棵青菜回來,據說這樣翻年自家菜地的菜才長得好。

    沒說的,李家溝最金貴的菜地,那非皮娃那幾十畝地莫屬了。

    因此李君閣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將白大它們領回家裡拘著,大呆它們也趕到自家後山上去。

    開玩笑這倆群小氣巴沙的傢伙,只有往自家拉東西的份,別人要動自家的東西,那真是不會客氣的!

    偷青這事情大人們還好說,娃子們是最興高采烈的,好不容易撈到一次幹壞事兒還能被表揚的機會,可不能錯過了哇!

    要是被白大他們傷著,那就高興事變傷心事了。

    晚上吃過晚飯,李君閣就拿著手電出門了。

    老爸問道:「幺娃你要去哪?!你這麼大了還要去偷青?」

    李君閣哈哈大笑:「我去逮賊!」

    來到蘭場找到旺財叔,只見他紅光滿面,笑道:「喲!印堂發亮,旺財叔你今年要走大運啊!」

    林旺財還害羞,說道:「嘿嘿……皮娃,那天多謝你了!」

    李君閣哈哈大笑,牽著旺財叔的手道:「這麼說,那就是好事兒近了?恭喜恭喜!咦?嬸子跟昭娃呢?」

    林旺財假模假樣地一揮手:「嗐!女人家面子薄,先回縣城了,說是……說是等忙完蘭展這攤子事兒,她才過來!」

    林奶奶也笑眯眯地上來給李君閣倒茶:「還是皮娃能耐,三言兩語就說得我媳婦回心轉意了,旺財三棍子打不出兩屁的,靠他,黃花菜都要涼!」

    李君閣連連擺手:「跟我可沒關係,嬸子的心思一直就在旺財叔身上,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只是少了一個回轉的契機而已。」

    林奶奶笑道:「不管咋說,我就認皮娃你這個福星了!對了,你大年夜不擱家裡呆著,跑蘭場來做啥?」

    李君閣笑道:「不是吧林奶奶,你待縣城久了,鄉里的習俗都忘了?今晚要偷青啊!」

    林奶奶笑道:「剛誇你兩句就沒正型了!你都多大了還偷青?!」

    李君閣哈哈大笑:「我不是來偷青,我是來逮賊的!」

    林奶奶一聽就明白了,也抿著嘴笑,說道:「那你待會可悠著點,別真把娃子們嚇著了!」

    三人閒聊了一會,就見菜地那頭出現十來根光柱,整在胡亂舞動。

    李君閣笑了:「喲!還是團夥作案!」

    娃子們偷青也是看人的,二皮叔最好了,平時沒事兒還給自己買書包買文具,被他抓到也沒事,聽說他家菜最好,是全都要賣到蜀都的,因此全跑這裡扎堆了。

    這邊三人笑眯眯地看著那邊一團亂,旺財叔笑得打跌:「這幫娃子不會做賊啊,這不是在給人家發信號嘛!」

    李君閣今天晚上帶的是船頭用的那種大燈,笑道:「得,估計那邊差不多了,輪到我出發了。」

    林奶奶也笑著再次叮囑:「你真的得悠著點,都是乖娃,別鬧得太過了!」

    李君閣偷偷摸摸來到地頭一片西風竹旁邊蹲下,悄悄往地裡看,就見一群娃子正撅著屁股挖菜呢。

    中間還撅著倆大號屁股,Alice跟Shirly居然也在其中。

    李君閣一腦門子黑線,王曉松李芸秋他們還罷了,這怎麼家裡的幾位也來了啊?

    既然這倆都在,那粽粑跟芋頭指定也沒跑,多半在某處望風。

    果不其然,沒一會就發現倆縮頭縮腦的身影,在一叢玉米秸稈垛子邊上,說是望風,結果都在那裡興高采烈地看娃子們挖菜呢。

    Alice跟Shirly邊偷還邊聊:「哇!好大!」

    「喲真的呢又白又大!倆手都抓不過來」

    「咦?怎麼一摸就裂口了?」

    「管他的,來,我們一起用勁,嗯,嗯,哎喲斷了!」

    ……

    李君閣哭笑不得,看見的知道你們在拔蘿蔔,沒看見的還不曉得你們幹啥呢!

    還是王美嫻跟小表叔最貼心:「我們都偷了這麼多了,這就回去吧?小表叔的菜賣得可貴了!」

    Shirly頭都不回:「這才多少啊!沒過癮!我們繼續!」

    李君閣看著地頭邊一堆菜,心想你們弄這麼多,待會拿得回去嗎?!

    村裡幾個娃子聰明,菜都已經裝到籃子裡了,這是經驗豐富的,隨時做好了扯風的準備。

    就幾個外國友人傻,光知道偷不知道裝,怎麼看待會也來不及帶著菜跑。

    不想再等了,李君閣將大電瓶燈一打開,大喝一聲:「哪些娃兒在偷菜!」

    這下子就炸鍋了,大的小的尖叫著就開始四散奔逃。

    Alice跟Shirly都傻了,不是安排好了放風的嗎?怎麼一點動靜都沒有就給抓現行了?

    也跟著尖叫著跳起來就開始跑,跑了兩步又跑回來,一人抱著半截大蘿蔔,一人抱著一個大包包白菜,然後撒丫子狂奔。

    粽粑跟芋頭也傻了,還以為鬧著玩呢,我靠真有來抓賊的!

    這要是被逮到,那就是髒國際班子了,於是也開始逃跑。

    李君閣不追娃子們,就指著棕白二人追。

    芋頭的銀發在黑夜裡最顯眼,就跟個指示燈似的,這娃也不知道戴個帽子,李君閣不用打燈都看得清清楚楚。

    粽粑也算老奸巨猾,一看跑不過,跟芋頭分兵,瞅著一個小竹林嗖地一聲鑽了進去,貓著不動了。

    芋頭被追著跑了兩片菜地,眼看著要上大路了,突然「哎喲」一聲,身形一下子矮了半截!

    「我靠!」李君閣追上去一看,趕緊掩住鼻子,這娃掉漚肥坑裡了!

    農村的漚肥坑一般都在菜地邊上靠大路的地方,將糞水挑進去,風一吹日頭一曬,表面常常幹出一層硬殼,晚上看去就跟菜地差不多,踩上去可就哭瞎了。

    芋頭被臭得都要暈過去了:「Oh……shit!Jungle快拉我上去!」

    李君閣笑得都要暈過去了:「我靠就你這本事還來望風?老子可不敢拉你,等著!」

    拿電瓶燈左右看了看,找到一根粗長的木棒,抓住一頭遞過去:「來之前不探路的?這都能掉坑裡?」

    芋頭都哭瞎了:「我為什麼要跑?我為什麼要跑?我又沒偷菜為什麼要跑?」

    李君閣帶著芋頭往蘭場走,笑得站都站不穩了:「你現在才反應過來?早幹啥去了?」

    ……

    領著芋頭來到蘭場,拿了一個盆子,先讓芋頭脫成光豬把衣服都丟盆子裡,說道:「手機錢包都摸出來,你這衣服可沒法再穿了,待會都給你扔了啊!」

    芋頭邊脫邊罵:「Shit!Jungle你們這個風俗!一點都不好玩!」

    讓芋頭站在溝邊,李君閣拎開水龍頭,拿著管子就開始沖,凍得芋頭哇哇直叫。

    三五兩下衝乾淨,李君閣又丟給他一塊毛巾裹上,帶他去洗澡。

    水溫調得高高的,大冬天的凍著可不得了。

    林奶奶正在給竹鼠加料,聽到動靜出來問道:「這是咋了?哎喲這是咋的了,這是掉糞坑裡了?!」

    李君閣笑得捧著肚皮喊痛,將事情跟林奶奶一說,林奶奶也是忍俊不禁,拍了李君閣一巴掌,笑罵道:「叫你悠著點悠著點!你看還是鬧出這事情!」

    李君閣還在揉肚子:「哈哈哈這真是潑天冤枉啊!當賊娃子不先看好逃跑路線,這能怨我?!」

    等到芋頭將自己搓得紅頭花色的出來,林奶奶已經煮好了一碗紅糖醪糟粉子荷包蛋,對芋頭說道:「娃子可憐的喲!趕緊把這個吃了,加了姜,驅寒的!」

    芋頭穿著李君閣的衣服緊巴巴的,剛開始還一臉幽怨,等到醪糟粉子一進嘴,立馬好了傷疤忘了痛:「哇Jungle這是什麼東西?太好吃了!」

    林奶奶笑道:「鍋裡還多著呢,覺得好吃待會又加,咦?還有個外國娃子呢?」

    就見院子邊上撲過來一個人,滿身的竹葉平青苔,看到芋頭就抱著哇哇哭,大家一看,正是粽粑!

    芋頭一臉納悶,老子掉糞坑都沒叫喚,你娃怎麼哭得稀里嘩啦的?

    就見粽粑說道:「嚇死我了!竹林裡邊全是墓碑!我在裡邊繞了半天都繞不出來……哇哇哇太嚇人了……」

    好在林奶奶的紅糖醪糟粉子荷包蛋居然還可以安心定神,兩碗下肚,粽粑立馬渾身冒汗臉色紅潤,陽氣充旺諸邪退避,啥壞事兒都拋於腦後了。

    ……

    一場鬧劇過後,新年終於結束,李家溝又開始了新一年的忙碌。

    村後山上沉寂已久的梯田重新開始熱鬧起來。

    大伯還是沒過上農開公司農業部部長的癮,因為大家還是習慣性地叫他「提調」。

    這幾天村子裡歡聲笑語不斷,大伯通過大廣播發話了,誰家租的地,誰家趕緊將田裡的稻花魚撈走,將草割掉,田坎修好,等待統一安排翻地,不白干,五十一畝。正月三十一過,誰家要是還沒有清理好水田,那就是放棄這部分利益,李家溝農開公司請人弄,不過田裡的鯉魚鯽魚黃鱔泥鰍就歸別人了。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V123210

LV:9 元老

追蹤
  • 291

    主題

  • 279508

    回文

  • 36

    粉絲

黃庭堅-如果一天沒有看書,在鏡子看到自己就會覺得討厭自己另一句是說;三日不讀書,便覺言語無味也是說;如果三天不念書,說出來的話便失了水準都是說人要多讀書,增加自己的智慧以及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