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歷史] 清末梟雄 作者:雨天下雨 (已完成)

 
regn13 2018-3-22 22:00:17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714 53636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3
第兩百一十八章 桃源大決戰(一)

    彷彿雙方有著極大的默契一樣,僧格林沁所部的清軍和施清瑄的第一軍在十月二十六號的早上,都是不約而同的早早埋鍋造飯。新奇中文.iniqi.

    而士兵們吃飽了肚子後,也是開始列隊,中華軍那邊,炮兵已經是用馬匹把火炮拉上了兩個小山頭上,眾多的炮兵正在揮動鋤頭鏟子緊張的構築炮兵陣地,這些炮兵陣地除了前頭的掩體外,實際更重要的還是火炮後方的斜坡。

    這道斜坡是用來抵消火炮發射後的向後衝力以及使火炮迅速復原到原炮位上!

    炮兵構築炮兵陣地的時候,趁著大戰爆發之前,後方的民夫也是趕緊把眾多的火藥、炮彈搬上炮兵陣地,然後在火炮附近堆壘起來。

    炮兵們在山頭上忙綠,而山腳下的大量步兵已經是在軍隊的指揮下列出隊形,這些扛著槍的士兵們列出一個個方陣。

    步兵的旁邊,王呂雲帶著第二騎兵團的騎兵們正牽著戰馬緩緩前出,為了讓戰馬保持最佳的體力迎戰,大戰之前騎兵們是嚴禁騎馬的。

    第一軍的各兵種的士兵們做著戰前的準備時,第一軍的高級將領們也是被施清瑄叫到了一起,然後商討著接下來的作戰計畫。

    帳篷會議室內,黎明時分緊急繪製的方圓五公里的詳細地圖放在一個牆架上,由繪圖參謀們繪製的這副地圖,不僅僅標有鄉間小路,溪流,而且還對各個山頭標示了等高線。

    「你們看,這裡,還有這裡兩處小高地,雖然距離我軍和敵軍都有些偏,但是這兩個小山頭卻是練成了一片,其後方又是一片平緩的原野。」

    宋向堂用指揮棒指著地圖邊上的兩個小山頭繼續說著:「如果我軍能夠在這裡部署一支部隊,等到戰況激烈時從該處進攻敵軍側面,極有可能建立奇功,摧毀敵軍的側翼!」

    施清瑄道:「調兵到這裡的話。和主力部隊相距過遠,難以相互支援!」

    此時,在軍事會議中很少說話的王呂雲開口了:「如果是步兵的話,距離是遠了些。不過如果讓我們騎兵去的話,區區三四公里不足為慮!」

    施清瑄聽王呂雲如此說,也是點了點頭,對王呂雲的說法表示同意。

    他知道王呂雲在軍事會議上一般很少說話,同時也算得上是中華軍裡比較異類的人。這個王呂雲是個大老粗,早年是綠林悍匪,後來是林府的護院頭子,被林哲帶到余勝軍後,一直都是帶著騎兵作戰,雖然他也盡力了想要跟上其他軍官的步伐,但是首先文化水平實在有限,連字都認不全所以在中華軍的諸多高級將領中,越來越顯得不合群。

    不過王呂雲這樣就不要以為他是邊緣角色了,王呂雲不僅僅是中華軍僅有的三個騎兵團的團長之一。同時他還是中華軍的騎兵總監,陸軍少將軍銜,在中華軍內是首屈一指的騎兵將領。

    這說話雖然少,但是沒有把握的話王呂雲是不會胡亂開口的!

    當即施清瑄道:「第二騎兵團如果部署在這裡的話,倒是可以,不過這樣的話,我們的步兵方陣預定交戰地點,就要向前推移五百米了,不然的話還是難以打好配合!」

    就當施清瑄、宋向堂、王呂雲、許鵬安等中華軍高級將領們商討著如此進行後續戰事的時候,清軍那邊也是進行著緊張的準備。

    大量清軍士兵已經列出了陣型。然後緩緩向前壓上,在外圍,四千騎兵分成了兩隊,一左一右。

    不多時。清軍正前方的中華軍也是開始動了起來,數萬人分成了數十個小型方陣,而小型方陣又組成一個個大方陣,形成中軍,左翼,右翼的基本陣型。

    得益於蘇北地區的平原地形。以至於雙方交戰的區域都是非常平原,只有一些平緩的小山頭,不過這些小山頭很難作為戰略或者戰術據點而存在,頂多就是稍微阻擋遠距離敵軍的視線而已,但是走近了的話,這些小山頭是不會成為雙方交戰的阻礙的。

    整體而言,雙方預定交戰的區域是一片廣闊的平原,頂多中間就是有一些小溪流以及平緩的山頭而已。

    而此時從天空俯視的話,那麼就會發現清軍和中華軍一南一北,排成了一個又一個巨大的方陣緩緩靠近,而這些步兵方陣的兩側,不時有著騎兵來回掠過。

    中華軍的步兵方陣之後的兩個平緩的山頭上,則是部署著四十餘門十二磅的野戰炮以及大口徑的臼炮,雙方的距離原本就只有兩千米左右,如今清軍又是靠近了數百米後,中華軍的火炮就是開始持續開火,十二磅的野戰炮發射實心彈為主,大口徑臼炮則是發射榴散彈和榴彈。

    當然了,對面的清軍也是有著火炮的,儘管他們的火炮沒有什麼新式的洋炮,但就算是舊式的火炮也是炮,嚴格上來說和中華軍的火炮對比並沒有性能上的代差。

    僧格林沁南下,所屬的那些練軍也是帶著諸多火炮南下,小口徑的劈山炮就不說了,這些劈山炮的作用實際上就和中華軍裡的四磅步兵炮一樣,都是只能推到最前線,直接和步兵一起作戰的。

    此時在後方部署並也開始射擊的乃是清軍中的三千斤以上的大炮,這些火炮由於重量非常的重,清軍一路南下也沒帶多少,也就只有十幾門而已。

    不過這十幾門的火炮持續開火後,以清軍炮手的水平發射的炮彈雖然大多數都落空了,但是對面的中華軍有著好幾萬人呢,對著密集的方陣打過去,怎麼得也會取得命中啊,於是乎,中華軍那邊也是開始出現了死傷。

    隨便一枚實心炮彈命中哦中華軍的步兵方陣,都能夠帶走十餘名士兵的死傷,但是區區十餘人的死傷對於中華軍來說連一點浪花都沒能掀起來。

    相反,中華軍的炮擊卻是給對面的清軍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四十多門火炮一起射擊,不管十二磅野戰炮發射的實心彈,還是說臼炮發射的榴彈、榴散彈,都給對面的清軍帶去了極大的傷亡。

    如果說實心彈還好,對面那些清軍也是見識過的,但是面對大量在頭頂上爆炸的榴散彈或者在地面上爆炸的榴彈。就是讓清軍發生了一些騷亂。

    騎在馬上的僧格林沁看著前方的部隊持續傷亡,心中也是有些著急了,這麼挨打下去可不行,那些練軍還好說。估計能撐得住,但是那些綠營和八旗以及其他團練部隊就很難說了,搞不好就是不戰而潰。

    「這些逆軍的火器果然犀利,看他們的炮都是三千斤以上的,而且數量足足比我們多了兩三倍!」納德看著前方不斷落下的炮彈。面上帶有一絲憂色。

    不過都興阿卻是道:「無妨,不過些許炮擊而已,不足動搖我等大軍的根本!」

    雖然說是這麼說,但是都興阿看著自家的練軍士兵一個接著一個倒下,可是心痛不已!

    他都興阿編練的這些練軍士兵可不是什麼麼便宜炮灰,可都是花費了無數錢糧才編練起來的精兵。

    包括都興阿的練軍在內,國內的新軍幾乎都是效仿余勝軍,而山寨嘛自然是從裡到外,所以清軍的這些新軍士兵,也都是和余勝軍一樣。從良家子中招募而來,招募士兵的時候要發放安家費,然後軍餉也要每月足額按時發放,這些多錢花出去養出來的兵,這一槍都沒放呢,就是被敵人的炮彈給打死了,這讓都興阿如何不心痛。

    但是今日一戰乃是關乎到蘇北歸屬的決戰,都興阿就算再心痛手底下練軍士兵的損失,但是也得咬著牙撐下去。

    而不得不說都興阿以及納德等人編練的新軍還真學了早期余勝軍的一些本事,拋開軍事制度、著裝之類的不談。光光是現在面臨著中華軍的猛烈炮擊,遭到持續性傷亡的時候還能繼續排著隊形前進,這就已經足以說明清廷編練的這些練軍並非八旗綠營可以相提並論的。

    要不你看那些同樣遭到炮擊的綠營八旗士兵,一個個已經是陣型散亂。有些人更是偷偷的想要向後跑,結果被後頭的督戰隊直接砍下頭顱,然後再由將領們驅趕著上前。

    雙方的炮擊在繼續,而雙方的大軍緩慢靠近後,從之前的兩千米,一千五百米。一千米再到五百米。

    由於雙方都想要得到己方炮兵火力的支援,所以雙方很有默契的沒有走太快,而是不約而同的臨近中心線的時候就是停了下來,此時,距離他們的火炮都大約一千米左右,這個距離對於火炮而言雖然還略遠了些,但是已經能夠充分發揮火力了。

    雙方前鋒距離差不多五百米後,只見一排排步兵方陣這種出現了諸多小型的火炮,中華軍那邊推出來的是四磅步兵炮,而對面清軍推出來的是三五百斤之類的劈山炮。

    不過在各自輕型火炮準備著的時候,步兵們卻是沒有停止行動,首先清軍那邊,一個個端著滑膛洋槍的練軍們繼續排著整齊而密集的三排橫隊繼續靠近,不過兩側的一些八旗綠營等冷兵器士兵卻已經發出了各種怪叫,然後朝著中華軍的左翼、右翼衝了上去。

    此時,只見中華軍兩側的皇家陸軍士兵在軍官的口令下,快速裝填,然後舉起了槍支!

    「瞄準,開火!」啪啪聲響起後,那些已經衝到了三百米左右的清軍瞬間就是倒下了一片。

    開火過後的皇家陸軍士兵繼續裝填,緊接著三個協防師所屬的三個火槍團也是在一百米左右開了火!

    隨著槍聲的響起,這一場清軍和中華軍之間的平原決戰已經是不死不休,再也沒有變更戰略的退路。

    對於僧格林沁和施清瑄而言,此戰要麼勝利要麼失敗,沒有第三個可能性!(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3
第兩百一十九章 桃源大決戰(二)

    涼爽的秋風徐徐吹過,團團掀起的煙柱隨風而蕩,彷彿鄉村裡的炊煙升起!

    然而隨著硝煙的升起,陣陣爆炸聲也是不時傳來,如同秋雷奔騰而過,在原野上傳出很遠很遠。 新‧

    隆隆炮聲中,還夾雜著陣陣吶喊以及啪啪的槍聲!

    從天空俯視望去,只見原野上兩股穿著不同顏色軍服的大軍逐漸靠近,清軍之左翼數以千計穿著『兵』字號服的綠營、旗兵等清軍手持著刀劍,火繩槍等快速的向前衝,彷彿浪頭一樣衝向了對面。

    但是這一陣浪潮還沒能沖上沙灘呢,就是在中華軍的步槍聲中快速消散!

    看著對面尚未衝進百米距離就已經崩潰的清軍,負責左翼作戰的許鵬安露出一絲譏笑:「就憑這些貨色也敢主動衝上來!」

    僧格林沁看著左翼如同落潮一樣迅速退下來的綠營八旗,雖然對此早有預料,但是真正看到這些綠營舊軍在中華軍面前不堪一擊的時候依舊露出了深深的失望之色。

    以往僧格林沁就不斷地聽人說過八旗和綠營已經爛到了骨子裡,一旦和新軍對陣的時候完全不堪湧。

    之前的時候僧格林沁對此還沒有太過直觀的感受,因為之前他和太平軍打,和捻軍打的時候手底下除了滿蒙騎兵外,主力還是這些綠營和八旗兵,戰鬥力雖然羸弱了些,但是多少還能打一打。

    至於新軍嗎,無數人都說新軍很厲害,但是僧格林沁可是一次都沒見過新軍的大規模作戰,因此對新軍到底能有多強也是抱有一定的懷疑態度的。

    然而今天,只是看了這左翼的綠營衝擊中華軍的軍陣,還沒能進入百米距離就是徹底潰退的時候,他才是第一次真實的感受都了新軍和舊軍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看來,此戰還得靠那幾支練軍了!

    此時,清軍的各部練軍也已經是開始行動,他們和對面的中華軍一樣。一個個端著手中的洋槍然後逐步靠近,和那些亂糟糟的綠營八旗舊軍不同,這些練軍的隊形完整如一,儘管行軍的途中不時有練軍士兵被中華軍的炮擊擊中。但是很快就有後排的士兵補充上去,隊形絲毫未亂。

    看著前頭隊列整齊如意的練軍,僧格林沁面露欣慰之色的點了點頭!

    而他身旁的幾個幕僚則是先後開口,其中一人道:「這京畿練軍和直隸練軍不愧是朝廷精銳之師,只看這威武陣型就可知道沒有辜負諸位大人們的期望啊!」

    又有一人道:「不錯。如今朝廷諸多新軍中,這京畿練軍和直隸練軍當屬一等新軍啊!」

    此話如果讓李鴻章聽見,肯定要唾他一臉的,國內諸多新軍裡,大家公認的都是中華軍第一,而他李鴻章的江淮新軍第二,至於練軍嗎,就算是情況最好的京畿練軍也是得排在後面。

    武備和訓練上,江淮新軍是要好過京畿練軍的!

    李鴻章編練江淮新軍的時候,清廷尚未和西洋各國撕破臉皮。得以進口眾多的洋槍樣炮,以至於江淮新軍裡裝備的步槍都是清一色的進口滑膛洋槍,火炮也多以進口洋炮為主,還擁有開花彈以及大口徑臼炮。

    訓練上,江淮新軍的早期訓練可是聘請洋人教官進行訓練的!

    儘管李鴻章當初在揚州敗北,但是當初人家從揚州突圍的時候,可是把攔截他們的第九協防師打了個死傷慘重,並順利突圍而走。

    而各省練軍呢,山西、河南、安徽等省的練軍情況太差,說是練軍呢。但是連滑膛擊發槍都沒有多少的,很多練軍士兵拿著的還是火繩槍呢!

    京畿練軍和直隸練軍,這兩支練軍雖然分屬兩個軍,但是都是朝廷直屬部隊。訓練和武備上比較統一,他們的裝備有一部分是當初是為『八旗新軍』所購入的洋槍樣炮,後來八旗新軍爛泥扶不上牆,清廷乾脆就把八旗新軍的武器抽調出來配屬給朝廷直屬練軍了,不過這一部分直接進口的武器也有限。

    朝廷直屬練軍配屬的武器主要還是天津機器局自行生產的燧發槍!

    雖然清廷已經認識到火繩槍落後時代,一開始他們也想要仿製火帽擊發槍。但是對於連機器都沒有幾台,只能依靠手工作坊式生產的清廷來說,火帽擊發槍的技術難度太高了,無法量產,而清廷顯然不可能等幾年,進口到足夠的新式設備完成火帽擊發槍的技術準備後再量產步槍,所以天津機器局以及湖北機器局是能生產什麼就生產什麼,最開始的時候甚至一度生產火繩槍,後來生產的是燧發槍。

    不過燧發槍和擊發槍的最大差別在於點火成功率,擊發槍的點火率提高了,相對來射速也是變相提高了,至於射程,以及威力變化不大。

    這些練軍用的是自產的燧發槍,江淮新軍用的是進口的擊發槍,由此可見兩者之差距。

    此外訓練也是有著一定的差距,因為清廷可沒李鴻章的魄力,敢直接聘請洋人充任教官!

    不管是實戰表現,還是武備又或者是訓練,公平的說,清廷直屬的兩支練軍,即京畿練軍、直隸練軍是要略遜於江淮新軍一籌的。

    而胡林翼新編的山東練軍以及其他各省練軍則是又要更次一些。

    至於湘軍那邊,當初在湖北乃點練軍已經被太平軍打掉,現在曾國藩在湖北雖然也練新軍,不過人家的不叫練軍,依舊是叫著『湘勇』。

    湘軍早就開始倣傚余勝軍進行軍制和武器上的革新了,為了練新軍,人家曾國藩可是在湖南設立了一個湖南機器局,用來仿造洋槍洋炮,其創辦時間比天津機器局還要早幾個月呢,不過產量不高就是了。

    現在的湘軍從軍事制度上來說,其實和新軍差別不大,但是曾國藩對冷兵器是情有獨鍾,他的湘軍雖然也裝備大量的槍支火炮,但是同樣也是裝備大量冷兵器,並且是混合便在一起的,所以說湘軍裡到底有多少新軍是比較麻煩的事,因為他們就沒把新軍和舊軍區分出來,而是混編在一起。

    如果單純說裝備燧發槍、火炮的兵力數量,那麼這些人應該是有上萬人的!

    畢竟沒有這麼多人的話,湘軍也不能在湖南抵抗太平軍的攻勢了。

    受到林哲的影響,受到余勝軍的崛起,目前中國已經提前了大約十年進入純火器時代,原來的時空裡,中國要等李鴻章的淮軍崛起後,才大規模的進入純火器時代,這個時間度大概就是1860年到1864年左右。

    而在淮軍之前的湘軍裡雖然也有槍支和火炮,但是他們同樣也極為依賴刀劍長槍等冷兵器部隊。

    現在的時空裡,歷史已經完全改變,在余勝軍的影響下,清廷方面已經是開始大規模運用純火器,同時使用的槍支也從火繩槍進步到了燧發槍。

    至於說火帽擊發滑膛槍嘛,火帽擊發裝置的技術水平對於清廷來說還是太難,手工作坊式的天津機器局以及湖南機器局連機器都沒有多少,他們的生產無非就是把集中了大量工匠通過手工生產而已,根本無法量產底火,倒是槍管問題不大,鐵匠手工打造也能弄出來。

    而米尼步槍對於清廷而言就更加遙遠了,米尼步槍除了需要火帽擊發裝置外,還需要給步槍拉膛線,製造米尼子彈。

    而上述兩者對於誤差的要求是相當嚴格的,手工打造一兩支還行,但是要想量產的話手工作坊根本不行,只有大規模應用機器設備後才能夠大量生產。

    米尼步槍也算得上是近代機器設備集中量產的一個典型了!

    然而不管儘管清廷無法給手底下的各支練軍裝備米尼步槍,甚至都已經不能進口到擊發滑膛槍裝備新軍,但是使用燧發槍的話,清廷的各支練軍依舊比以往的綠營舊軍大大提高。

    只看他們在持續傷亡中依舊能夠保持隊形不亂,穩步上前就知道了,這些練軍並不是以往的那些綠營八旗可以相比的。

    「朝廷有此雄師,此戰大勝是沒有懸念了!」又有一個幕僚如此說著:「早日就聽聞郭貝爾大人的練軍乃是精銳之師,今日一見果然不假!」

    又有人接口:「是啊,如今兩軍對陣,對面的逆軍遠在兩百步外就已慌亂放槍,然京畿練軍卻能不慌不亂,怕是要到八十步以內才放槍了,屆時逆軍槍已放早了,怎麼抵擋我朝廷大軍?今觀逆軍定力如此低下,往日裡說逆軍戰力過人怕是多有虛言,無非是敗軍之將為了推脫自己的罪責而故意誇大罷了!」

    另一人也道:「不錯,單論這軍陣容貌,忍耐之力,對面的逆軍就是遠不如我練軍也!」

    一大幫子幕僚們正在吹捧著練軍的時候,他們恐怕不會知道,此時在前方統帥京畿練軍和直隸練軍作戰的都興阿看著對面的中華軍打出了一輪齊射後,己方倒下一片人是露出了怎麼樣的驚訝的表情。(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3
第兩百二十章 對決練軍

    身為練軍大臣,都興阿自然是對著各種火器有所瞭解的,他非常清楚自家練軍裝備的燧發槍,只有進入百步內開槍才能有所命中,而要想獲得良好的射擊效果,就必須進入到五十步甚至三十步內開槍,在射程上和以往的火繩槍並沒有太大的差別。{中文.

    }

    但是對面的這些中華逆軍竟然在兩百步外就開槍,而更讓他感到一絲驚慌的是,這麼遠的距離上,竟然還能取得不俗的命中,以至於自家的士兵倒下了好幾百人。

    早聽聞這些中華逆軍用的洋槍和我等朝廷大軍的槍不同,但即便是早先八旗新軍和江淮新軍從洋人手中購買到的洋槍,也沒聽說過能夠在兩百步外就能形成有效命中的啊。

    都興阿心中有著疑惑,但是他沒有退縮,而是催促著部隊加快前進的步伐,如今不過兩百步的距離,只要進入到八十步內,那麼自己就可以讓士兵們進行第一輪齊射了。

    但是在中華軍的米尼步槍面前,這區區一百步的距離是這麼好跨越的嗎?

    只見超過萬人的直隸練軍和京畿練軍邁著步伐繼續前進,按照陣型行進速度以及地形上的限制,這些練軍和中華軍的距離逐漸縮短。

    其最前鋒的一個營直隸練軍士兵已經距離對面的中華軍只有百步距離!

    但是這個時候,對面的一個步兵營的中華軍已經是對他們開了第二輪齊射,隨著槍聲過後,這個營的直隸練軍**聲頓時響起,只見前排的士兵幾乎倒下了半數多,讓前排剩下的士兵都是驚呆了!

    嚇的連手中的槍都快拿不穩了,但是後頭的一個營守備將領依舊大喝著讓他們繼續前進,而往日裡的訓練這個時候也終於是體現出來了效果,這些士兵們一邊抖著手,一邊繼續前進。

    而此時,後方觀戰的那些幕僚們看著前方的中華軍響起一陣又一陣的槍聲後。最前排的練軍士兵成片成片的倒下時,一開始也是被嚇著了,但是當他們看見前頭的這些練軍士兵雖然前排死傷慘重,但是很快就是有後排士兵補充了上去。繼續踏著正步前進著。

    這個時候,他們才是重新露出了笑容:「不愧是朝廷的精銳之師,遭此猛擊依舊不慌不亂!」

    又有人說:「如今逆軍剛放了一陣槍,如今正是衝陣之大好良機,等郭貝爾大人的大軍沖上去放槍後。這些逆軍必然轉身而逃!」

    但是還沒過多久,事情並沒有和他們想像的那樣,只見這些練軍硬扛著中華軍的兩輪射擊後,終於是進入了距離中華軍大約一百米左右的距離,然後前頭領軍的軍官們興許是覺得距離差不多了,當即一個個號令全軍站定,準備射擊。

    但是這個時候,他們又是遭到了來自中華軍各個步兵營之中的四磅步兵炮的集中射擊,瞬間裡,只見他們又是倒下了不少人。

    不過他們依舊沒退。而是隨著軍官們的號令,相繼扣下了手中的扳機,打出了他們此戰中的首輪射擊!

    一百米的距離,儘管已經算是滑膛步槍的有效射程了,但是效果自然是無法和八十米內,甚至是五十米內相提並論了。

    滑膛槍的精度和射程問題,以至於這年頭西方線列步兵進行作戰的時候,往往是在非常近的距離相互射擊的,英法德軍裡,抵近二十米。三十米才開槍射擊的例子多的是。

    這一輪練軍的齊射,毫無疑問是給中華軍帶來了一定的傷亡,只見各三排橫隊中的前排士兵瞬間倒下了數百人之多,但是這點傷亡對於一萬多人的龐大陣型來說。完全不算什麼,只見中華軍裡第二排的士兵上前,補充了前排的缺口位置。

    而其他的士兵們連頭都沒抬,繼續給著自己的步槍進行裝填,現在雙方距離一百米,比拚的就是射速以及精度。

    精度上中華軍無疑要遠遠勝過對面的練軍。百發子彈中華軍如果能夠擊中十個人的話,那麼對面練軍的百發子彈頂多能擊中三四個人,這種武器上的性能差距是無法彌補的。

    不過在射速上,雙方卻是差不多!

    而且此時,中華軍的軍官們已經不再要求部隊統一齊射,而是讓各部隊全力射擊,這個全力射擊一般而言也可以說是自由射擊,士兵們裝填好就開槍,而不用和以往那樣等待戰友也裝填好了,然後才一起齊射。

    不過許鵬安等高級將領下令的全力射擊,一般是特指以營為單位各自射擊,不用苛求一整個團,甚至一整個師統一進行齊射。

    因此中華軍的前線部隊各自以營為單位,展開了全力射擊。

    而到了營以下的時候,則是依舊遵照統一射擊的模式,因為這年頭受限於槍支的實際射速非常有限,要想形成一場彈幕,在一陣齊射給予敵軍最大之殺傷以及威懾,統一的齊射是非常有必要的。

    即便是無法做到三排或者兩排的齊射,但是單排的射擊依舊會得到保持,很少說有同一排的士兵會分開來先後射擊的。

    隨著陣陣的槍聲再一次響起後,對面的清軍練軍又是嘩啦啦的倒下了一大片,此時雙方相聚百米,對於練軍的滑膛步槍來說,這是屬於比較遠的距離,命中率很一般,但是對於裝備米尼步槍的中華軍而言,三百米開外就能夠取得有效命中,而在一百米的距離上,命中精度是相當地高。

    命中精度有差距,同時他們的實際戰鬥射速,或者說單位時間投送的子彈數量也是有著差距,一方面是中華軍的訓練比對面這些練軍時間更長,實際戰鬥經驗非常豐富,戰場上進行裝填的時候出了個別補充的新兵外,其他的老兵大多是能夠做到從容裝填,這樣一來裝填的速度就會更快一些。

    同時中華軍的米尼步槍使用的是火帽擊發,其點火成功率要比清軍的燧髮式高得多,同樣這麼多槍開火,一邊開槍成功的步槍多,一邊開槍成功的步槍少,這樣就造成了同等兵力下單位時間投射的子彈數量造成較大的差距。

    精度和擊發成功率。步槍的心理素質,上述三方面加起來就讓中華軍在和清軍進行線列對射的時候,佔據了極大的便宜!

    這不,清軍這邊剛打完一輪齊射後。都興阿焦急的等待著士兵們完成裝填的時候,對面的中華軍就已經是響起了一陣一陣的排槍。

    而這個時候,距離中華軍先前打出齊射是時間也就只有二十多秒而已,而一些訓練良好的精銳步兵營,更是在二十秒內就打出了第二輪射擊。這代表著他們的每分鐘射速已經超過了三發。

    當代的前裝步槍,通常戰鬥射速一般是每分鐘兩發到三發之間,超過三發的相當少,只有極少數最精銳的部隊才能夠超過每分鐘三發,達到每分鐘四發或者五發的水平。

    現在中華軍裡的少數幾個步兵營儘管還無法做到每分鐘四發甚至五發的水平,但是每分鐘超過三發的射速,就算是放在列強各**隊裡,也算得上的主力部隊的水平了。

    中華軍得以提前打出了又一輪的密集彈幕,不用懷疑,此時他們對面的那些練軍又是嘩啦啦的倒下了一大片。

    如此的近距離射擊。這命中率是相當的多,練軍的前排士兵又是齊刷刷的倒下了一大片,大部分都是至少倒下了十分之一二,而個別倒霉的方陣,其前排士兵都有傷亡過半的。

    當挨了這一輪設計後,如果此時有人在統計數字的話,那麼他就會發現,經過行進中的兩輪射擊,停下對射後遭到的兩輪射擊後,位於清軍中軍方向。即都興阿統帥的中軍所屬的各支練軍部隊傷亡人數已經超過了三千人。

    清軍的左右兩翼是以綠營、八旗舊軍為主,另外還有四千騎兵遊走在兩翼,而中軍主力的話則是都興阿統帥的各部練軍,包括都興阿直屬的京畿練軍六千人。納德統帥的直隸練軍四千人,以及部分胡林翼手底下的山東練軍四千人,山西練軍兩千人,上述各部練軍共有一萬五千人裡頭,而現在戰鬥剛開始,嚴格上來說從炮擊開始。那麼雙方接戰的時間也就半個小時,而雙方的步兵之間進行對射,從開始到現在也就幾分鐘而已。

    然而短短的這幾分鐘裡,都興阿麾下的這支練軍卻是已經倒下了兩千多人,再加上之前被炮擊而死傷的數百人,總傷亡人數已經超過三千,佔據總兵力的百分之二十左右。

    如此巨大的傷亡率如果是換成了那些綠營舊軍,估計早就崩潰了,但是這些練軍就算戰鬥力差一些,但是好歹也算是新軍呢,所以依舊在這裡硬撐著!

    但是眾多士兵已經是被身前身後死傷的戰友們影響,這些練軍士兵可不是對面的中華軍,中華軍士兵尤其是皇家陸軍的士兵都是打了好幾年仗的老兵了,但是這些練軍普遍是這兩年才編練,更加重要的是他們普遍缺乏大規模戰鬥經驗。

    這低頭一看,看見滿地都是戰友的屍體,而倒在地上的那些受傷士兵還在不斷的發出痛苦的嚎叫,如何能讓這些士兵快速完成裝填這個簡短的動作啊!

    很多士兵的手已經是開始抖動,不是火藥沒能倒進槍管反而是灑在了地上,就是把子彈不小心給調了,又或者是用通條壓實火藥的時候用力過猛,等下開槍能不能打響還不好說,就算是炸膛也不是沒有可能的。

    都興阿身為這支練軍的統帥,面對如此情況一時間也是有些慌了!

    他實在是無法理解為何會出現這種情況,他自問從頭到尾都是沒有出現任何差錯,他成功的帶著士兵們衝過了數百米的距離,從而可以就近和對面的中華逆軍進行對射,他也成功的讓部隊繼續堅持下來沒有崩潰,但是為何己方的士兵會一片一片的倒下。

    而對面的中華逆軍到現在為止,才不過死傷了兩三百人而已!

    更讓他無法理解的是,為什麼這麼久了,自家的練軍為什麼還不開槍?按照時間,他們就算開槍的時間會比對面的中華軍晚一些,但是也不至於晚太多時間啊,而現在呢,他沒能聽見整齊如一的槍聲,只能聽見零零散散的槍聲!

    練軍的這些情況,可是被對面許鵬安都看在了眼裡,對此他露出了一絲笑容:「這些練軍,不過爾爾!」

    對面的練軍已經無法組織起大規模的齊射了 ,凌亂的槍聲就代表著他們此時已經陷入混亂之中,而這個時候,只見對面的中華軍幾個步兵營已經通過漸進射擊逐漸靠近,距離對面的練軍大約只有五十米的距離,只見他們齊齊舉槍開了最後一槍後,為首的一個軍官就是單手拉著胯下戰馬的韁繩,然後右手高高舉起了指揮刀:「上刺刀!」

    「中華帝國,戰無不勝!」

    「衝啊!」

    「殺!」

    下一瞬間,最前排的中華軍士兵已經是朝著對面的練軍發起了刺刀衝鋒!

    看著蜂擁而來的中華軍,那些練軍士兵本來就已經快要接近崩潰了,現在看人家端著刺刀如同虎狼一樣衝了過來,就和所有崩潰的線列步兵一樣,他們轉身逃了!

    看著前方如同潮水一般湧上來的中華軍,再看看不斷轉身逃跑的自家練軍,都興阿面如死灰,整個人呆呆的看著前方,彷彿入了魔一樣。(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4
第兩百二十一章 騎兵之衝鋒

    都興阿指揮的練軍在開始的時候,儘管在武器上面不如人,以至於最開始的時候先吃了幾輪中華軍的齊射,但是他們卻是能夠硬扛著上前到百米內,然後才和中華軍進行線列對射。新奇中文.iniqi.

    對射過程中也是吃了極大的虧,他們的一輪齊射依舊後續的零散射擊給中華軍造成的傷亡不過三四百人,但是自身的傷亡卻是超過了三千人以上,傷亡率高達百分之二十。

    但是儘管如此,他們依舊沒有崩潰,而是繼續和中華軍進行對射!

    從這一點來說,他們已經初步具備了線列步兵的要求,但是近代步兵之所以是近代步兵,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子彈,而是他們的刺刀!

    對於一支近代軍隊而言,實際上最為重要的並不是他們線列對射的水平,而是他們刺刀肉搏能力的高低。

    中外諸多戰例中有著許多這樣的例子,那就是雙方在進行線列對射的時候半斤八兩,而決出勝負的往往是最後的刺刀肉搏階段。

    傳統的西方列強軍隊,比如英軍,普魯士軍隊,法軍,俄軍他們都是極為擅長刺刀肉搏的!

    同樣的,中華軍作為一支以英國殖民地陸軍為藍本而創建的軍隊,自然是極端重視刺刀衝鋒肉搏的能力,在中華軍和太平軍的多次交戰中,比如說當年在浙北和林成庭交戰,1854年蘇州城外和太平軍交戰,還有今年在丹陽和太平軍李秀成交戰,這數場大規模的野外戰鬥中,中華軍雖然利用米尼步槍佔據了一定的戰術優勢,但是最後擊潰敵人的並不是米尼步槍的子彈,而是步槍上的刺刀!

    只是因為中華軍的火器實在是太耀眼了一些,以至於很多人都認為中華軍火器犀利,但是肉搏能力很差。

    但實際情況卻並非如此!

    毫不客氣的說,刺刀肉搏才是中華軍的最後依仗!

    而對面的清廷練軍,這些練軍雖然也是倣傚中華軍建立的。多多少少也學到了不少,但是他們大多只注重於對火器的運用上,尤其是火炮運用以及步槍的射擊上。

    但是更深層次的刺刀肉搏,他們對此依舊停留在非常原始的地步。當然了,這也和清軍普遍畏懼肉搏有關。

    這樣的練軍面對中華軍的步槍齊射沒有崩潰,但是現在面臨著中華軍的刺刀衝鋒,他們卻是崩潰了。

    看著前方已經潰敗的自家大軍,都興阿是面如灰色。儘管之前他就已經有了很不好的預感,知道這一場戰役要想獲勝是非常困難的事,但是按照他的預料是,己方在線列對射中被對面壓制,最後傷亡慘重而導致崩潰,但是這一時間段裡,自己的部隊肯定也能夠造成敵軍的大量傷亡,到時候清軍說不準就可以依靠剩下的綠營兵力靠近作戰,依靠兵力取得勝利。

    如果是慘勝的話那麼對於清軍而言就是大勝,如果打了個平手對於清軍而言也算是戰略上的勝利。因為後頭還有源源不斷更多的清軍趕來呢,然後只是小敗的話,那麼問題不大。

    但是現在的完全崩潰,卻是超出了都興阿的預料的!

    更不要說,這種潰敗並不是發生在對射階段由於己方傷亡慘重而崩潰,而是因為對方發起了刺刀衝鋒而潰敗。

    這讓他感到不解的同時也是大為驚慌!

    如果雙方相聚百米時發生潰敗,他還有收攏部隊再戰的機會,但是現在人家是端著上了刺刀的步槍在屁股後面追著,根本就無法停下來,一開始只有幾百人。然後就是帶動了幾千人,以至於到現在,全軍一萬多人全都是轉身就逃。

    任憑那些軍官們怎麼叫喝,都已經無法阻擋這些士兵向後逃跑的舉動了。

    「完了。一切都完了!」後方的僧格林沁看著前方大軍潰敗,他整個人已經是面露絕望之色。

    儘管這一次他南下帶來的大軍兵力足足有五萬餘人,但是誰都知道核心主力是那一萬多人的練軍,此外四千滿蒙騎兵也算得上是主力之一,至於其他的三萬多人清一色是地方綠營、團練以及八旗舊軍。

    如今那一萬多人練軍都慘敗了,只靠那三萬多人舊軍可擋不住!

    「不能這麼下去了。快讓騎隊出擊吧,現在只能讓騎隊衝擊他們的側翼,這樣才能夠把前頭的練軍收攏起來再戰啊!」此時,一旁的胡林翼也是急忙開口,儘管胡林翼對都興阿,納德這兩人半點好感都沒有,但現在大家都是一根線的螞蚱,一旦前方的練軍失敗,在場的他們誰都討不了好。

    僧格林沁也是知道事態嚴重,當即就是道:「吩咐下去,讓左右兩翼的騎隊立即出擊逆軍側翼!」

    僧格林沁的命令傳下去後,清軍的騎兵剛動呢,戰場的左翼邊緣位置的一道低矮平緩山坡上,就是陸續出現了一隊騎兵。

    這個時候能夠出現在這裡的,肯定是清軍或者中華軍的騎兵,而看他們的穿著就能夠輕易分辨出來,這些是中華軍的騎兵!

    這些騎兵中間,王呂雲和以往的時候一樣騎著高頭大馬在隊伍的最前方!

    王呂雲在半個小時前,即雙方大軍展開正式決戰之前就已經運動到了這一片偏僻位置,由於右側兩座低矮山頭的阻擋,清軍如果不走進的話也是很難發現他們的存在。

    此時王呂雲手中的軍刀一揮,第二騎兵團的八百騎兵就是如同潮水一般向清軍右翼方向的兩千騎兵衝了過去!

    近代軍隊裡,要想應對敵軍騎兵的衝擊,最好的不是什麼空心方陣或者其他步兵方陣,而是派出自家的騎兵進行反衝鋒!而己方騎兵不足或者無法及時趕到的情況下,才會讓步兵們結成各種陣型被動應對敵軍騎兵的衝鋒。

    而這個時候,清軍的這兩千騎兵想要向已經隊形散亂,正用刺刀肉搏的中華軍步兵衝過去,王呂雲一開始的任務並不是攔擊這些騎兵,而是和清軍騎兵的任務一樣,都是衝擊敵軍的的側翼,不過現在好了,彼此的任務都是類似的!

    所以王呂雲和對面的清軍騎兵將領做出了同樣的選擇。都是先不管這些步兵,而是朝著對面的騎兵發起了衝擊!

    隨著戰馬小跑起來,王呂雲憑藉著高超的騎術,只用雙腳控馬。而兩手則是一手拿著馬刀,另外一手卻是拿著一併左`輪六響騎兵手槍。

    王呂雲的身後,這些普通騎兵們倒是沒有這麼彪悍,他們清一色的右手提著馬刀,而這些騎兵的裝備實際上並不止馬刀。他們通常還有一桿短槍管的米尼步槍,另外每人腰間還配有騎兵型左`輪六響手槍。

    米尼步槍是用在陣地戰的時候,而馬刀用於集體衝鋒,而左`輪手槍則是用於小規模騎兵交戰以及大規模混戰。

    不過雖然有了手槍當做混戰的武器,但實際上受限於以往的戰例和傳統限制,中華軍的騎兵將領們普遍對這左`輪手槍還抱有一定的不信任感,他們最信任的還是自己手中的馬刀,尤其是這種大規模衝鋒戰中。

    說起來也有意思,中華軍的騎兵不管從那個角度上來看,都只是輕騎兵而已。但在實戰中,中華軍的輕騎兵們卻是經常承擔了重騎兵的任務,那就是發起集團衝鋒!

    除了偵查任務外,中華軍的騎兵作戰,絕大部分都是在正面戰場上的衝鋒,很少有說下馬步戰的的時候。

    這一次,王呂雲率領的第二騎兵團再一次發起了集團衝鋒!

    然而對面的清軍騎兵卻不是如此,他們可沒有和王呂雲的騎兵們一樣直接灰霧著馬刀過來,實際上他們的速度根本就沒跑起來,一直都是只有小跑的速度。當他們靠近了後就會用手中的燧發槍以及弓箭進行射擊!

    這不能說是他們的錯,因為滿蒙騎兵幾百年來都是這麼打仗的,雖然現在用弓箭的人不多了,都換成了燧發槍。但是本質上依舊是騎射!

    但是他們很快就發現,儘管他們的第一輪射擊讓對面衝過來的中華軍騎兵倒下了不少人,但是騎兵衝鋒的速度是非常快的,疾跑的戰馬不用多長時間就能夠載著騎兵衝進敵軍的方陣中。

    而這個時候,中華軍騎兵的優勢就是徹底展現了出來,只見他們排成密集無比的隊形。整個騎兵方陣如同實體一樣,直接插向了清軍騎兵鬆垮陣型的腹地,並持續不斷的向前衝擊,撕裂著清軍騎兵的隊形。

    馬刀不斷的揮下,同時還傳來手槍開槍的聲音,儘管中華軍嚴禁騎兵在衝鋒過程中使用任何之火槍,但是衝鋒完畢,進入混戰之後就允許士兵們使用左`輪手槍,以便近距離殺敵。

    左`輪手槍和以往的單發手槍相比,最大的進步自然是以前的手槍只能打一發子彈,而現在的手槍卻是可以連續開六槍,簡直是騎兵近距離混戰的利器。

    馬刀和左`輪手槍,讓王呂雲的第二騎兵團如入無人之境,從清軍騎兵的前排一支衝到了後排,整個情形就如同火炮發射的實心球炮彈一樣,無情的犁過了敵軍的隊列,趟出了一條血肉橫飛的道路!

    對於這樣的衝鋒,王呂雲已經經歷過多次,當衝鋒之時看見對面的清軍沒有拿起馬刀,提起速度和自己對沖的時候,他就知道對面的這些騎兵死定了。

    就算是對方提起速度來和自己進行對向衝鋒,自己也有信心獲得勝利,畢竟清軍騎兵是鬆垮陣型,而自己的則是緊密隊形下的高速衝鋒,單憑這一點王呂雲就有把握打敗他們。

    更不要說他們竟然還敢在中華軍的騎兵衝鋒下玩騎射了,就算是他們回覆了幾百年前滿蒙祖宗的齊射水平,也擋不住中華軍的這種密集肉搏衝鋒,更別說是已經退化了的滿蒙齊射了。

    渾身是血的王呂雲都沒回頭看敵軍的騎兵已經死傷了多少,而是直接從馬上站起了身子,然後用沾著鮮血的馬刀向著前方的清軍中軍方向指著:「殺啊!」

    第二騎兵團衝過了清軍的兩千騎兵後,造成了大量清軍騎兵死傷後,幾乎毫無停留就是繼續衝向了清軍的中軍位置,也就是僧格林沁的位置所在。(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4
第兩百二十二章 步兵對騎兵

    當王呂雲帶著第二騎兵團衝過清軍右翼騎兵的陣列,直奔清軍中軍方向而去的時候,另外一邊,即中華軍的右翼也是遭到了清軍左翼騎兵的衝擊!

    清軍的四千騎兵在戰前是分別部署於左右兩邊,一邊是兩千騎,其左翼騎兵遭到了王呂雲第二騎兵團的衝擊已經潰不成軍,但是其左翼翼騎兵卻是沒有遭到中華軍騎兵的阻攔,從而順利的抵達中華軍主力右翼方向。

    先不論後續發展如何,只看現在態勢的話,那麼就會發現中華軍在騎兵上的欠缺了,固然中華軍的騎兵戰鬥力要更強一些,但是奈何數量過少,打同樣缺乏騎兵的太平天國還好一些,但是遇上有著大量滿蒙騎兵的清軍時,騎兵不足的缺陷就是被放大了。

    當代要想攔截敵軍的騎兵衝擊,最好的方式就用自己的騎兵去攔截甚至發起反衝鋒,至於說用步兵結成空心方陣或者其他陣型迎敵,雖然說效果也不差,但總歸是屬於被動防守,如果遇上對面的騎兵指揮官及時調整的話,人家的騎兵根本不會傻乎乎的直接衝擊步兵方陣的正面,而是會繞行避戰,重新尋找薄弱點。

    人家的騎兵高速機動,隨時可以對你的薄弱地點發起衝鋒,然而你的步兵只能在原地被動組成陣型防守,如此也就失去了戰略機動性。

    至於說傻乎乎直接衝擊人家的步兵空心方陣,這種傻事最近也只有拿破崙戰爭時代的法軍騎兵才會這麼幹,後來可沒人這麼幹過,而幾十年後的今天,稍懂近代軍事常識將領都不會讓步兵去衝擊完整緊密的步兵方陣。

    但是很不巧,對面的清軍騎兵將領就是缺乏這種近代軍事常識!

    所以他們面對那些已經緊急組成空心方陣的中華軍步兵,依舊是叫嚷著繼續衝了上來!

    對面的兩千清軍騎兵跑動起來,如同秋雨驚雷一樣震耳欲聾,陣陣馬蹄聲形成了波及數里遠的聲波,而距離他們不過七八百米的中華軍步兵們就更是感受緊密了。

    一個個騎在馬上的中華軍軍官們叫嚷著。讓士兵們組成密集的空心方陣,儘管過往的戰役裡中華軍有過直接列出橫隊,依靠米尼步槍的遠射程迎敵並勝利的例子,但是這種戰術並不保險。面對小規模敵軍騎兵還好說,但是遇上今天這種超過兩千騎規模的騎兵衝擊,三排橫隊戰術儘管能夠獲得更密集的子彈投射量,但是陣型實在太過脆弱,很容易就讓敵軍騎兵繞道側翼取得突破。因為近代線列步兵的作戰,尤其是和騎兵作戰的時候極度依賴緊密的陣型。

    如果沒有側翼部隊的掩護,你直接孤零零的列一個橫隊,敵軍的騎兵就會繞過你的正面,然後從你的側面甚至北面發動進攻,而到時候你就得抓瞎了。

    因為當代就算訓練有素的步兵要向變陣,比如說全體轉向九十度,這可不是說每個士兵原地轉向九十度就可以,而是一整個橫隊以中心點的士兵為基點,一側的士兵向後跑。一側士兵向前跑,形成一整個橫隊的九十度轉向。

    因此變換陣型需要士兵不斷跑來跑去,而士兵一跑就是幾十甚至上百米,不但對士兵的體力消耗極大,更關鍵的是你跑不過人家騎兵啊,還沒等你完成陣型轉換呢,人家騎兵就繞到你的側向或者背後發動衝鋒了。

    而步兵的變陣速度緩慢,才是步兵面對騎兵衝擊時,選擇空心圓陣或者空心方陣的最大原因,因為這種陣型一旦組成就不用變換了。簡單方便又使用。

    不過空心方陣的殺傷力相對也就減少了很多,但是這個問題不大,因為沒有那個騎兵將領會傻乎乎的直接衝擊敵人步兵方陣的正面,因此火力減少一些也是可以接受的。

    當對面的僧格林沁剛下令騎兵出擊的時候。中華軍兩翼的步兵已經是同時快速行動了起來,部署在右翼方向的第一師第三步兵團停止了前進追擊,而是就地以步兵營為準,迅速形成了三個空心方陣。

    中華軍右翼的部隊也不只有第一師第三團,同時還有第九協防師呢!

    第九協防師算得上是中華軍裡少數幾支戰鬥力比較靠譜的協防軍部隊,內有標準的兩個肉搏步兵團。一個火槍團。

    他們也是在各級軍官的吆喝下,組成了三個巨大的空心方陣,這三個巨大的空心方陣和皇家陸軍慣用的空心方陣不同。

    因為協防軍和皇家陸軍算得上是兩種體系的部隊,連武器裝備都不一樣,因此他們的方陣都算是比較具有自己的特色,三個方陣成品字形,其中的火槍團空心方陣列在最前面,這個火槍團算是和皇家陸軍的空心方陣比較相似,不過並不是三排,而是四排,這主要是因為中華軍高層對協防軍士兵的戰鬥力有所存疑,所以寧願進一步縮小協防軍火槍團的空心方陣的火力籠罩範圍,也要有限確保安全。

    除了這個火槍團外,還有兩個冷兵器肉搏團,只見他們位於火槍團左右兩側約百米,各自列出了緊密的方陣,以長矛手的長毛為主要防禦武器。

    得益於中華軍往日的嚴苛訓練,皇家陸軍第三步兵團的三個營級空心方陣迅速裂成,擋在了清軍騎兵當面,而在他們的右方則是第九協防師。

    不要衝擊步兵方陣的正面,這算是基本常識,對面的清軍騎兵都知道,所以面臨這些快速組成的步兵方陣,為首的幾個騎兵將領叫喝著不要直接衝陣!

    「分割包抄他們!」衝鋒中的清軍騎兵將領很快就是以為找到了辦法。

    他們沒有去衝擊中華軍的步兵方陣正面,而是從第三步兵團的三個步兵營的方陣之間的空襲掠過!

    而此時,第三步兵團的三個步兵營的正面以及左右兩側的士兵們就是陸續扣下了扳機,眾多子彈潑向了蜂擁而來的清軍騎兵。

    一時間,清軍騎兵就是成片成片的倒下,而中華軍的火槍射擊所形成的真正槍聲和硝煙讓滿蒙騎兵的馬匹受到了極大的驚嚇。

    這些僧格林沁帶著南下的滿蒙騎兵都是從北方各地,尤其是蒙古以及東北方向徵召的民間牧民等,這些臨時徵召起來的滿蒙騎兵實際上都不是職業士兵,除了有著一身自幼練就的出色騎術外以及不俗的勇氣外,他們缺乏有效的訓練。無法拉開強弓,也不能和那些練軍一樣裝備燧發槍。

    他們中的很多人都是冷兵器,也有些是拿著火繩槍!

    但是武備水平來說,他們甚至還不如練軍呢!

    武備差不說。而且由於是臨時徵召起來的騎兵,他們普遍缺乏職業軍事技能的訓練,這從之前他們和王呂雲的第二騎兵團遭遇慘敗,被人家第二騎兵團從頭打通到尾就可以看得出來。

    之前清軍的右翼騎兵和中華軍的左翼方向的王呂雲所部作戰的時候,還有一個問題沒有暴露出來。那就是他們的馬匹由於沒有經過長時間的訓練,很容易因為槍聲,炮聲而受到驚嚇。

    中華軍的騎兵部隊都是職業騎兵,騎兵們訓練日久不說,就算是戰馬也是經過訓練的,畢竟中華軍主要使用的就是火器,如果自家的馬匹因為槍炮聲就驚慌的話,還不得笑掉別人的大牙啊!

    但是這些滿蒙騎兵隊馬匹卻是沒有經過槍炮聲適應性訓練的!

    剛開始的時候還好一些,騎兵還能勉強控制馬匹的驚慌,但是當這些戰馬載著滿蒙騎兵抵達中華軍的步兵方陣之間。遭到第三步兵團的猛烈射擊時。

    陣陣槍聲在這些馬匹耳中,和冬日驚雷也沒有什麼差別了,所以很多馬匹就是受驚到處亂跑!

    當一些滿蒙騎兵分流衝進中華軍的數個方陣之間,試圖進行分割包圍的時候,一些勇武過人的滿蒙騎兵憑藉著出色的騎術,直接騎著戰馬從中華軍步兵方陣的三排步槍的刺刀下一躍而過,試圖越過刺刀陣直接衝入裡頭大殺四方。

    但是三排的刺刀林可不是那麼容易跳躍過去的,相當多的騎兵沒能衝進去,反而是死在了刺刀林之下,而少數實力和運氣出眾的傢伙控制著馬匹跳進去後。也是剛落地就被諸多端著步槍的士兵給圍住。

    然後這些步兵們很沒技術的一頓猛捅,任憑你張飛在世,典韋復活也得飲恨刺刀之下!

    近代兩三百年裡最重要的軍事技術革新並不是米尼子彈的出現,也不是燧發槍的出現。同樣也不是火帽擊發的出現,近兩三百里最重要的軍事技術革新是一個很容易被人忽略的東西,那就是:刺刀!

    刺刀的出現並大規模裝備,使得步兵拋棄冷兵器,完全採用步槍作為唯一的武器,而純火器的步兵部隊就是近代軍隊的最重要標誌。

    而撞上了刺刀的步槍乃是無數近代騎兵的噩夢。你沖也不是,不沖也不是!

    現在清軍騎兵就有幸享受了當年拿破崙戰爭時期法軍騎兵的待遇,遭到了來自多方面步兵空心方陣的火力打擊。

    眾多騎兵圍繞著這些空心方陣掠過,然而一片一片的在運動過程中倒下,那些勇猛試圖衝陣的騎兵也是毫無意外的被刺刀一一捅死,還有一些更傻的竟然停下馬來,然後用手中的火繩槍或者弓箭對中華軍的空心方陣士兵進行還擊。

    不用說,這些站著和中華軍進行對射的清軍騎兵很快就成為了一個個靶子,陸續從馬上栽倒在地!

    清軍騎兵主動朝著中華軍的步兵方陣發動衝擊,這前後不過分來鐘但是卻已經是死傷慘重,等前方的騎兵將領意識到不妥的時候,這兩千騎兵已經倒下了至少半數!

    僧格林沁看著自家的左翼騎兵在前方遭到了幾乎空前的慘敗,他依舊是沒能搞明白,剛才自家右翼騎兵和逆軍騎兵對沖的時候,雖然也很慘但是這還是可以讓僧格林沁接受,畢竟是技不如人,自家騎兵都是臨時徵召過來的牧民百姓,而對面的逆軍騎兵據說是久經戰爭,數量雖然少但是個個都是精銳。

    所以右翼騎兵的失敗他無話可說!

    但是為何左翼騎兵沒有逆軍騎兵的攔截,順利對逆軍的側翼防線發動了衝擊竟然也遭到了慘敗?

    對此僧格林沁實在是有些無法理解!(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4
第兩百二十三章 桃源大捷

    都興阿統帥的練軍已經崩潰,前往側擊中華軍的兩翼騎兵也是遭到了失敗,這讓僧格林沁陷入了徹底絕望。

    儘管當初從宿遷南下之前,僧格林沁就預料到這一次南下救援桃源是火中取栗,一個不小心就會遭到重大的失敗,但是由於桃源縣實在太過重要,不救的話就等於坐視桃源和淮安兩個方向總數六萬多清軍被圍殲。

    這種情況同樣是清軍將領無法接受的!

    所以儘管知道危險重重,但是僧格林沁依舊下了決心率軍南下!

    當然了,促使他做出這個決定的,還有都興阿和納德兩人的自信,他們說自家的練軍足以比肩中華軍中的皇家陸軍,就算到時候無法取得大勝,但是交戰中也足以取得平手的戰略態勢,而到時候己方的四千騎兵以及數量龐大的綠營舊軍就能夠成為壓倒中華軍的最後一根稻草,從而取得整個戰略上的勝利。

    也就是說,僧格林沁做出南下這個決定,是建立在麾下的超過一萬六千人的練軍部隊足以對抗中華軍中的同等數量的皇家陸軍!

    但是真正打了才知道,清廷的練軍儘管已經戰鬥力不俗,這從他們能夠硬撐著百分二十的傷亡率還能夠對中華軍的皇家陸軍進行線列對射就可以看得出來,這些練軍的各方面素質已經遠遠超過了清軍的其他綠營、八旗等舊軍。

    但是這依舊不夠,方才的雙方線列步兵交戰,幾乎就是公平的正面對抗,而這樣的情況下,都興阿的練軍卻是被對面的中華軍徹底擊潰,從而導致了清軍在整個戰場上的崩潰!

    就連僧格林沁投入了四千騎兵進行側擊依舊無法挽回敗局!

    僧格林沁看著前方已經全軍潰逃的練軍,在看看左前方的騎兵正在中華軍的步兵方陣中掠過,然而被接二連三的擊倒在地,而右前方的騎兵同樣是被中華軍的騎兵徹底擊潰,此時那支中華軍的騎兵已經是直奔他的中軍方向而來。

    儘管麾下還有好幾萬的綠營。八旗舊軍,但是僧格林沁卻是已經知道,完了,一切都完了!

    「大人。走吧,再不走就來不及了!」身旁的幕僚已經是面露驚恐之色。

    「前頭徐總兵擋不了多久了,逆軍的騎隊很快就能夠殺到這裡來,全軍安危具繫於大人一身,為全軍將士故。我們走吧!」有一個幕僚說著,語氣中已經露出了明顯的害怕!

    僧格林沁抬頭望去,只見右前方一隊逆軍騎兵如同利箭一樣,直奔己方而來,而途中的綠營大軍如同驚恐之鳥一樣,上萬人竟然被八百騎兵趕著跑,那裡有拚死抵抗的勇氣啊!

    他們非但不抵抗,反而還主動讓出了道路來,以至於王呂雲的第二騎兵團如入無人之境一樣,飛奔著越過清軍右翼的上萬綠營。直奔僧格林沁所在的中軍方向而來。

    而徐總並率領的中軍綠營也沒有好到哪裡去,王呂雲的第二騎兵團還沒殺過來呢,就是被前方的慘敗所影響,一個個叫喊著『敗了』『逃命啊』之類的話開始了崩潰。

    這中軍上萬綠營從頭到尾還沒和中華軍有過任何接觸呢,就是在前軍戰敗的影響下開始崩潰,任憑徐總兵等清軍高級將領怎麼約束,都是無法阻擋這些綠營士兵轉身逃跑!

    僧格林沁閉上了眼睛,不去看前方已經崩潰的大軍,口中喃喃道:「六萬大軍折損在這裡,本王還有何面目面對聖上?」

    隨即他睜開了眼睛。然後一手抽出了腰間的腰刀:「今日本王必定死戰不退,為國而殉!」

    僧格林沁死戰不走,這對於清軍將領以及官員來說並不是什麼稀奇事,說起來也奇怪。滿清在太平天國戰爭時期裡,雖然也有一些縮頭烏龜,逃跑的將領和官員不少,但實際上死戰不退以及自殺殉國的人更多。

    上至總督巡撫,下至普通知縣,死戰不退或者戰敗後自殺者不計其數!

    中低級官員就不說。只說高級官員就好相當多。有1857年六月中華軍攻破揚州,兩江總督黃宗漢戰敗自殺;1856年底中華軍攻破杭州,浙江巡撫何桂清戰敗自殺;1856年初,太平軍林成庭部新軍大破江南大營,督辦江南軍務大臣向榮于于丹陽兵敗自殺;1854年鎮江太平軍吳汝孝部東進蘇州,江蘇巡撫許乃釗戰敗身亡。而上述者僅僅是江蘇、浙江兩省的巡撫,總督外而已,此外湖廣兩省、江西、安徽四省殉者也是極多,太平軍和清軍反覆拉鋸的湖北安徽就有巡撫:陶恩培,常大淳,江忠源,蔣文慶戰死或者兵敗自殺。

    至於為什麼會造成這種局面暫且不提,但是兵敗自殺在清廷官場裡還是比較流行的!

    現在的僧格林沁顯然也是有著這種想法,但是他想要力戰而死不代表其他人也想要和他一樣啊。

    身後的幾個幕僚對視一眼,都是從對方的眼中看到了對死亡的害怕!

    這年頭大家不管是當官還是投入大官幕府中出謀劃策,不就是為了陞官發財嘛,誰沒事和你玩以死殉國啊。

    當即幾個人就是走進了相互一個對視後,一個副將就是悄悄的手一揮,當即就有十餘名親衛走了上來,直接奪過了僧格林沁手中的腰刀,然後這幾個月就是連忙跪下打呼:「還請王爺以大局為重啊,後續還要收攏潰兵再戰,這沒有了王爺主事如何能成啊,為了江山社稷,我等得罪了!」

    當即那十幾個親兵就是把僧格林沁的腰刀奪下後,強行把他按在馬上,最後這一行人數百人就是各自騎上馬匹向後奔去。

    這數百人在現在一片混亂的大軍中只是一個小浪花而已,前頭激戰中的王呂雲也不是神仙,可沒辦法用透視眼之類的看見後方的僧格林沁已經被屬下強行架走!

    現在的他正率領部隊驅散清軍的右翼部隊呢!

    之所以說是驅散而不是激戰,是因為清軍的右翼部隊一萬多人都是綠營舊軍,他們見前頭的核心主力練軍都敗了,而右翼的兩千騎兵也是被中華軍的騎兵給擊潰,那裡還敢迎戰啊,一個個都是爭先恐後的避讓。

    雖然說這敵軍右翼的綠營已經陷入混亂,但是好歹也有一萬多人呢,他王呂雲手底下不多區區一個騎兵團。而且在之前和清軍兩千騎兵對沖的時候也損失了一部分兵力,所以也沒敢輕視這些綠營不管,而是儘可能的用高速運動繼續驅散他們,不讓他們彙集起來。

    要不然的話萬一這些綠營清軍彙集起來。上萬人馬一圍,他這第二騎兵團就得陷入重圍之中。

    所以暫時王呂雲也沒工夫去管前方的清軍中軍中的僧格林沁是不是逃了,而是繼續悶頭驅散清軍之右翼,不讓他們彙集起來。

    實際上,目前的戰場態勢已經非常明朗啊。都興阿統帥的練軍已經崩潰逃亡,兩股騎兵也是分別潰敗,右翼的一萬多綠營也是潰敗了,就連中軍的一萬多綠營清軍也是發生了不戰而潰,唯一還算完好的只有左翼的上萬綠營以及少部分胡林翼的山東練軍了。

    如果沒有出現奇蹟的話,這一場戰役清軍絕無翻盤的機會!

    至於僧格林沁逃或不逃都不是什麼重要的問題,他不逃頂多也就是多殺或者俘虜一個清軍高層將領,逃了這僧格林沁也不可能掀起多大的風浪來。

    所以對於目前的中華軍而言,就是繼續保持目前的這種態勢,徹底擊潰眼前的這六萬清軍。

    只要把這六萬清軍擊潰了。那麼就可以奠定蘇北戰役的戰略勝利!

    對於中華軍而言,僧格林沁逃或不逃影響不大,但是對於清軍而言,僧格林沁這個統帥都逃跑了,自然是讓下面的依舊還在頑抗的清軍大敢絕望!

    都興阿此時也是夾雜在敗軍之中,他一邊逃還不管發出命令,試圖重新穩住潰逃中的練軍,但是抬頭望中軍方向一看,雖然說代表僧格林沁的旗幟還在,但旗幟周圍卻是已經沒有了僧格林沁以及其他高級將領的身影。他就知道僧格林沁已經逃跑了。

    而後不久,都興阿就是看到了位於左翼方向的胡林翼也是帶著剩下的兩千山東練軍以及上萬綠營開始向後逃跑,和左翼以及中軍方向的綠營大軍潰敗不同,胡林翼統帥的左翼清軍撤退還算是比較有章法。很顯然這是有組織的主動撤退。

    看到這一切,都興阿的心中除了絕望二字外,再無其他想法!

    接下來的這場大戰已經不需要用過多的文字去描述,六萬清軍在中華軍的進攻下,崩潰非常迅速!

    中華軍已經遇不到有組織的抵抗,後續的事情大多是追擊逃兵。抓俘虜!

    而這後續戰事一直持續到了夜色臨近的時候才算是告一段落!

    「前鋒的第二騎兵團回報,敵殘餘兵力已經逃入宿遷城內,預計逃入城內的敵軍不會超過一萬人!」大戰獲勝後,第一軍的參謀長邴曲松少將面帶著喜色向施清瑄報告著。

    邴曲松面帶喜色,是因為此戰的大勝,不僅僅對於中華帝國而言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對於他邴曲松個人而言也具有極大的戰略意義。

    身為第一軍的參謀長,他在此戰中出力不小,到時候論功行賞的時候肯定少不了他,到時候軍銜上再進一步興許有著極大的困難,但是因功授爵卻是有著極大的希望的。

    在年初擔任第一軍參謀長的時候,他是才是上校軍銜,揚州戰役以及皖北一系列戰役後,積功被晉陞為少將軍銜。

    這剛升少將軍銜沒多久,自然是不太可能短時間內再升一級,但是授爵的話卻是有著較大希望的。

    如果此戰後能夠被授予爵位,哪怕是最低等的男爵,也足以讓他自傲了。

    要知道邴曲松可不是步兵出身的將領,他是炮兵出身的將領,而中華軍裡炮兵出身的少將只有他邴曲松以及新任第三師師長付林陽,至於其他少將以上的將領,基本清一色是步兵軍官出身。

    如果此戰後能夠封一個爵位,也足以讓他在整個中華軍裡傲視群雄了!

    帶著這種期盼,邴曲松繼續敘說著今日一戰的戰報:「今日一戰中,根據不完全統計我軍一共擊斃敵軍八千五百人,抓獲俘虜一萬八千餘人,除開逃入宿遷的萬餘敵軍外,另有兩萬餘敵軍潰散各地,目前尚無消息!」

    「此外尚繳獲了優等戰馬五百餘匹,次等馬匹、騾子等一共兩千餘頭,馬車一千餘架,皆滿載糧食。又繳獲擊發滑膛洋槍一千六百支,燧發滑膛槍六千支,火繩槍三千支,三千斤以上舊式火炮十二門,其餘五百斤以上到千斤左右的輕中型火炮三十二們,另有輕型劈山炮、抬炮等百門。

    繳獲各式刀劍長槍等冷兵器三萬多件,大小各式旗幟五百餘面!」

    聽到繳獲了這麼多東西,施清瑄道:「此等大捷,必須盡快奏報京師,你來記一記!」(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4
第兩百二十四章 清點戰果

    桃源一戰,第一軍的戰果相當之豐厚,擊斃敵軍八千餘,俘虜一萬八千多,而其他的繳獲更是堆積如山。

    而他們自身的傷亡雖然也有一些,但是相對於戰果而言還是賺大了。

    此戰中,施清瑄的第一軍總傷亡人數大約在三千人上下,其中第一師、第三師這兩支主力部隊傷亡約八百人,第二騎兵團的騎兵們也傷亡了將近兩百多人,上述將近千人傷亡中,有近六百人當場陣亡。

    此外三個協防師雖然是打醬油的,出力不大,但是死傷不小,傷亡了將近兩千人。

    這種大規模戰役,就算打的再順利,也不可能說傷亡小的!

    不過好在作為主力的皇家陸軍只傷亡了千人左右,傷亡比例還不到百分之六,並沒有讓第一軍的主力部隊傷經動骨。

    至於協防軍嘛,傷亡雖然多了些但是實際影響並不大,而且按照中華軍的慣例,戰後接受的這些大量俘虜都是會補充到這些協防軍裡頭的,損失較大的協防師轉眼之間就能夠恢復過來。

    不過這一次接受的俘虜,並沒有和以往那樣一股腦都補充到協防師,隨軍的軍訓部官員在查看了俘虜的那些清軍練軍士兵後,發現這些練軍士兵雖然整體素質上還不如皇家陸軍的士兵,但是比那些綠營、八旗俘虜強得多,甚至比中華軍內的現有協防軍士兵都要強得多。

    畢竟清廷的練軍是效仿中華軍的前身,也就是余勝軍而建立的,招募的兵員也都是優秀士兵,訓練水平也算可以,這些練軍士兵之前可是能夠承受百分二十以上的傷亡繼續和中華軍進行線列對射的。

    這些兵員對於當代中國而言,是一種比較寶貴的兵員,絕對不是那些綠營士兵,甚至也不是中華軍的協防軍士兵可以相提並論的。

    所以隨軍的軍訓部官員當即就是決定,把大約三千名練軍俘虜單列出來,一一勸說他們加入中華軍。這個加入中華軍可不是說讓他們加入協防軍,而是直接加入皇家陸軍,這等待遇尋常俘虜或者主動投誠過來的士兵沒有的。

    一番勸說後,當場有半數人將近一千五百人願意反正。加入皇家陸軍,對於這些人軍訓部的官員大批一揮,直接就補充到了第一師、第三師以及第二騎兵團中去了,甚至補充的人數比戰損的人數還要多出來五百人,以至於戰前還不滿編的第一師都滿編了。

    還有半數不願意反正加入皇家陸軍的。中華軍自然不會好心的直接放他們走,甚至還給他們發放路費之類的,而是一律強制剃了光頭,然後甭管願不願意直接補充進入協防軍中,到時候就是當炮灰的命。

    而更多的一萬五千人的綠營俘虜,這些人就更好處理了,不管願意也好,不願意也好,直接補充或者整編為協防軍,軍訓部的官員都懶得詢問他們願不願意。

    其中挑選了兩千身體條件較好的青壯。補充到第九協防師以及第十九協防師和第二十協防師這三個現有的協防師中,剩下的一萬多人就地整編為三個協防師,分別為第二十一協防師,第二十二協防師,第二十三協防師,未來就是當炮灰的命!

    此外受到現有軍官數量嚴重不足,銓敘司的官員再一次無奈的減少了協防師軍官的比例以及低銜高配的比例,以往一個協防師裡有一個中校師長,一個少校副師長,三個少校團長。三個上尉副團長,九個上尉或者中尉營長,九個少尉副營長,一共約五名校官。二十一名尉官。

    然而這一次要新組建三個協防師,而統帥部那邊顯然不可能新派上百名軍官過來,而如果從第一軍轄有部隊抽調的話,也會極大的損害現有部隊,即第一師和第三師的戰鬥力。

    基於這種情況,駐紮在蘇北方向的銓敘司官員不得不採用變通的方法。一方面是抽調少量軍官過來,而另外一方面則是加大了經驗豐富的士官任職比例。

    比如第二十一協防師,其首任師長不是以往的中校軍銜了,而是一個少校,之前是第一軍的後勤參謀,其副師長更只是一個上尉,而三個團長裡一個校官都沒,只有三個上尉,而副團長更不是什麼軍官,只是三個從軍資歷深厚的士官。而九個營長都只是少尉,之前大部分第一師或者第三師的副連長,而副營長沒有軍官,也換成了士官。

    三個師都這麼搞的話,軍官的需求量就大大降低,不至於太大的影響第一軍主力部隊的戰鬥力。

    畢竟對於中華軍而言,協防師就是炮灰部隊,平日裡裝裝聲勢,打打下手,戰時就充當炮灰,用來偵查敵人的防禦部署,或者乾脆是用來消耗敵人的子彈。

    所以儘管中華軍的協防軍是越來越多,但說實話也越來越得不到重視,這一個協防師裡的軍官人數,連皇家陸軍的一個步兵營的軍官人數都比不上了。

    軍官的不足,也是讓中華軍開始重用一些願意主動反正的清軍或者太平軍投降軍官,這些軍官雖然素質有好有差,但好歹也是軍官呢,大多數也是識字的,如果他們真心投靠的話,那麼中華軍也不介意把他們吸納進來,然後派到協防軍那邊任職。

    這一次就有這麼一批,大約二十來人,他們之前都是在揚州戰役裡被俘虜的前清軍裡千總、守備、甚至游擊這種將領。他們被俘虜後,中華軍可不管他們是大官小官,通通剃頭一股腦編為普通的協防軍士兵。

    這幾個月下來後,一些還活著,同時也比較機靈,哭著喊著要報銷大中華帝國,為大中華王師而戰,嗯,順便也為了不用繼續當炮灰,某一天就被驅趕著去填護城河。

    經過挑選後,湊了二十來人,然後就把他們委任到新編的三個協防師裡頭,充當連長這一級別的軍官,不管以前是守備還是游擊。通通授予陸軍少尉軍銜。

    當這些人從後勤官員的手中領到皇家陸軍的正式軍官的時候,要幾個感動的都哭了!

    熬了好幾個月,終於不用當炮灰了,終於不用提心吊膽。生怕明天就被派到某座城池下去用性命填護城河了。

    中華軍對待文官算是比較優待,只要你願意剃光頭效忠中華帝國,基本上擔任原職是百分百的,幹得好不用多久就能晉陞。

    不過軍隊卻是沒有重用俘虜將領的習慣,少數影響力極大的高層被俘虜了。比如說李秀成這種人,一般都是押回南京投進監獄,不是說你想要反正就可以反正的。而一些中層或者下層的將領乾脆就無視了,直接當成普通俘虜編入協防軍當炮灰了。

    只有極少數主動帶兵反正投誠的敵軍軍官才能夠獲得優待,不過這種優待也不是說讓他們繼續帶兵,而是給他們一個閒職或者文職,並不會說讓他們繼續帶兵,比如說當初在鎮江裡,那些主動獻城投誠的太平軍將領們,大多數都被安排了閒職養老。

    因此目前的中華軍裡。不管是皇家陸軍還是協防軍,少尉以上的軍官通通都是中華軍自身培養的軍官,沒有一個清軍或者太平軍投誠過來的軍官。

    而現在,受限於中華軍的軍官缺口實在太大,同時協防軍由於不斷接受大量的俘虜,造成協防師內的軍官極為短缺,所以銓敘司打算以現在的這二十幾個人為試驗點,試著挑選一些勉強過關的投誠軍官去擔任協防師的軍官。

    中華軍的這種嘗試,就是讓二十多個前清的軍官脫離了炮灰的苦海,成為了中華軍裡最低級的軍官。

    新編了三個協防師。而這些協防師的裝備也不用發愁,直接用繳獲清軍裝備就足夠了,冷兵器多的是,而火器的話也有一大堆繳獲的火繩槍。滑膛槍。

    這一次繳獲的清軍槍支比較多,而且有一部分是擊發滑膛槍,對於這些部隊軍械部的官員已經把他們調走,準備運回上海改裝膛線,這完成改裝的話就是一桿米尼步槍了,這對於米尼步槍產量比較低的中華軍而言比較重要。

    而那些清廷自造的燧發槍。雖然嚴格上來說也能改裝為米尼步槍,但是因為還需要再改裝擊發機構,把燧發換成火帽擊發,成本上有些高,另外嘛,軍械部對於滿清自造的這些燧發槍實在是無法信任,這質量實在是太差,而且槍管大小都統一不了,繳獲的這些燧發槍裡樣式看上去差不多,但最大口徑者和最小口徑者竟然差了三四毫米之多。

    這種手工作坊做出來的東西興許有少數質量非常精良,但是大部分還是質量堪憂的。

    因此軍械部這邊就把這些燧發槍和以前繳獲的燧發槍一樣,直接配屬給了協防軍部隊。

    這一次繳獲的燧發槍有點多,足足六千多支呢,而一個協防師一個火槍團大約一千五百人,足足可以裝備四個協防師呢。

    如今第一軍在蘇北地區有著原來的三個協防師,再加上現在新編的三個,一共六個協防師,其中四個可以用上燧發槍,剩下的兩個就得繼續用老舊的火繩槍了。

    在軍需部以及軍械部的這些人忙著整編俘虜,接受戰利品這些師的時候,實際上施清瑄率領的第一軍已經是再一次行動了起來。

    當天下午,施清瑄留下少部分協防師打掃戰場外,他帶著部隊直接北上宿遷,當天第一軍的前鋒第一師的一個步兵團抵達宿遷城外。

    於此同時當日下午,桃源縣那邊北援的清軍得知宿遷清軍大敗後,嚇得一下子就掉頭縮回了宿遷,據聞當日已經靠近桃源的李鴻章也是打消了北上增援宿遷的鳥頭,而是進入了桃源縣城。

    既然南邊這些人不敢跟上來,施清瑄自然也不會管他們,而是帶著主力部隊直奔宿遷,他要把宿遷給直接拿下來!(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4
第兩百二十五章 攻克宿遷

    早先施清瑄和沈馳雲商定的蘇北戰略乃是,先由第一軍攻克桃源縣,然後掉頭南下淮安,和第五軍一起圍攻淮安,屆時第一軍和第五軍一起合兵的話,將會擁有三個皇家陸軍步兵師,兩個騎兵團以及五個協防師的龐大兵力,圍攻一個淮安自然不在話下。如您已閱讀到此章節,請移步到 :中文.in.閱讀最新章節

    但是這個戰略構想是建立在清軍不會傾巢而出救援桃源的情況下!

    如果說清軍大規模救援桃源縣的話,那麼第一軍就是擇機而動,行圍點打援之事,以求在野戰中擊潰來源的清軍主力部隊,然後再進攻桃源縣。

    但是就連施清瑄也沒有想到,僧格林沁竟然會這麼大的魄力,直接傾巢而出率領六萬人和他在平原野地裡進行正面的對決!

    他是乘勢而為,通過正面決戰直接擊潰了僧格林沁的主力部隊,只剩下萬人清軍逃回宿遷。

    在這種情況下,施清瑄也不著急著打桃源縣了,反而是直奔宿遷而去,一方面是因為根據情報顯示,桃源縣那邊已經得到了沐陽萬餘清軍、淮安八千江淮新軍的增援,使得桃源縣彙集了清軍將近三萬人,而這三萬人裡頭也有著上萬新軍,如果他們固守不出的話也很難短時間攻克桃源,必須有長時間的準備,包括炮擊準備,挖地道炸燬城牆,打造攻城器具等,就算一切順利,估計也得七八天以上的時間。

    相對而言,宿遷那邊只有萬人殘兵,而且裡頭大多數都是綠營舊軍,如果中華軍緊隨而攻的話,拿下宿遷也用不了幾天時間。

    而更關鍵的一點就是,拿下了宿遷就等於斷掉了北方清軍和淮安、桃源方向清軍的聯繫,並可以切斷運河,斷掉清軍的補給。

    到時候清軍固然可以從陸路上由沐陽方向繼續運送糧草等補給,但效率肯定是要大大降低的!

    拿下宿遷的話,從戰略層面而言就等於是半包圍了桃源縣、淮安兩地之敵。如果桃源和淮安兩地清軍無動於衷,那麼中華軍就可以徐徐圖之,徹底把這兩地的清軍給吞下去,如果清軍害怕被圍殲。那麼就得主動放棄淮安以及桃源縣,如此也就等於了中華軍不戰而下攻克上述兩地。

    而且清軍如果要撤退的話,第一軍完全可以追擊或者攔截,從而逼他們和中華軍進行野戰,而打野戰的話對於中華軍而言有利多了!

    本著這些戰略構想。施清瑄沒有去管桃源縣之敵,而是直奔宿遷而去!

    十月二十七號,時隔一天後,施清瑄帶著第一軍主力部隊追擊清軍順利抵達宿遷!

    為了取得突然性,施清瑄沒有等待多久,而是讓部隊簡單打造了一些登城長梯後就是發起了大規模的進攻。

    如今城內的清軍頂多也就萬人出頭,而且是潰兵之師,士氣全無,正是趁機一鼓作氣拿下宿遷的時候,如果多拖幾天。讓城內的清軍緩過氣來,又或者是收攏了更多的潰兵,又或者是得到了北面清軍的增援,到時候可就不太好打了。

    本著一切從速的想法,施清瑄在二十七號上午就是派出了大量兵力進攻!

    最先上陣的還是那些協防軍士兵,第二十協防師全體上陣,僅僅兩個小時後就是填平了宿遷城下的護城河,然後在後方皇家陸軍的火力支援天,直接和第九協防師一起發動登城作戰。

    現在施清瑄用的這種戰術是中華軍用慣的了,皇家陸軍提供火力支援。協防軍負責登城肉搏。

    如果不是敵人太過棘手的話,一般都是這種戰術,只有城內敵軍擁有大量新式軍隊或者兵力實在太多的情況下,中華軍才會動用皇家陸軍參與直接登城作戰。要不然的話都是現在這種老套路。

    由於中華軍打的太急,準備的不算太過充分,所以進攻工程中遭到一定的傷亡也是情理之中。

    不過施清瑄看著不斷倒下的協防軍士兵,眉頭都沒有皺一下,如果這會死傷的是皇家陸軍的士兵,也許會讓施清瑄很心痛。但死傷的只是協防軍士兵,施清瑄可沒有什麼心痛的感覺。

    為將者,如果沒有一將功成萬骨枯的覺悟,無法漠視數以千計,數以萬計的士兵在衝鋒中死去的話,那麼就絕對無法成為一個合格的將領。

    一個接著一個協防軍的士兵在衝鋒路上倒下,而在登城的時候不可避免又是受到了城頭清軍的反擊,以至於不斷有人從長梯上或者城頭上掉下來。

    但是些許傷亡並沒有影響到中華軍對宿遷的攻勢,僅僅是首次進攻,施清瑄就是投入了第九協防師和第二十協防師,總兵力超過八千人登城作戰,而城內的清軍一共也就萬人出頭而已,就算還有著城內緊急發動起來的民壯數千人,但是也很難抵擋中華軍潮水一般的進攻。

    更加不要說城內的清軍都是昨日一戰的潰兵,本來軍心士氣就已經跌倒了谷底,中華軍的協防軍士兵還沒攻上城頭的時候,他們還能勉強進行反擊作戰,但是等協防軍裡的刀盾兵們爬上城牆後,他們很快就是四處潰散,根本就沒有反抗的勇氣。

    此時城外,施清瑄放下了手中的望遠鏡,面露微笑道:「這些刀盾兵倒還算可以,日後協防軍這邊還是要加大對刀盾兵的投入力度啊!」

    一旁的邴曲松也是呵呵笑道:「不錯,協防軍裡也就這些刀盾兵勉強過得去,後續對他們加大投入力度也是應該的!」

    依照協防軍的編練體制,大部分士兵都是當炮灰的命,不過各個協防師裡的刀盾兵卻是不在此列,這些每個協防師只有兩三百人的協防師雖然用著只是長刀、盾牌,棉甲,並沒有說裝備什麼先進武器,但是這些刀盾兵卻是中華軍登城作戰的主力,在登上城頭後的肉搏戰裡他們的作用不可小窺。

    而這些少量的刀盾兵基本也是從協防師中擇優挑選,身體素質以及武藝都是比較優良的人,而且對他們的伙食供應也比較好,此外他們雖然說還是沒有軍餉,但是如果打仗立功的話還是能夠比較豐厚的賞銀。

    比如說順利登上城頭並穩固城頭陣地的話,那麼參戰的刀盾兵一般都會獲得五圓到十圓不等的賞銀。此外在戰鬥中擊殺敵軍的話一律是重賞,基本標準就是殺敵一人賞銀十圓!

    有些彪悍之士一場登場作戰下來,殺敵一二人都是尋常的,極少數也能夠殺敵三五人以上。如此一場戰鬥下來,獲得的賞銀少說也有幾十圓,這賺的比皇家陸軍士兵要多多了,要知道皇家陸軍的士兵是按照集體論功,不會按照殺敵多少論功。同時集體論功也不是說直接發放賞銀。

    因為皇家陸軍的士兵和協防軍的士兵不同,皇家陸軍的士兵乃是職業兵,打仗殺敵是本份,不會說你殺了多少個敵人就給你賞幾十兩銀子的,通常他們的獎賞一般是晉陞軍銜,從二等兵晉陞為一等兵,再晉陞為下士、中士、下士等,軍銜提高一級,這軍餉也會相應提高。

    同樣是善戰之士,協防軍裡的刀盾兵的收入其實是要超過普通協防軍士兵的。不過這些刀盾兵雖然拿的不少,但是風險也是極高的。

    皇家陸軍打仗以線列對射為主,看上去是排著密集隊形給人家當靶子打,但實戰中危險性算一般,除了敵軍的火炮以及少數新軍外,很少有能威脅到他們生命的東西。加上中華軍的將領們一般也不會讓皇家陸軍去冒險,所以整體傷亡率而言是要遠遠低於協防軍的。

    而協防軍呢,別都不說,只說第九協防師的話,這個協防師歷盡揚州之戰、皖北一系列戰事。再到昨天的桃源縣西北之戰以及現在的宿遷之戰,累積傷亡人數早就超過了五千人,而滿編狀態的第九協防師一共才多少人,也就五千人不到。

    也就是說。過去半年不到的戰鬥裡,第九協防師還是那個第九協防師,但是裡頭的士兵基本已經換了一遍。

    尋常炮灰不說,這些刀盾兵的傷亡率也是相當高的,一場戰鬥下來死傷百分二三十是正常的,遇到運氣不好。比如說登上了城頭又被人反攻打下城頭的話,那麼登城的刀盾兵全軍覆滅也是可能的。

    這些刀盾兵是拿著生命去搏高額賞銀,正所謂刀口上舔血說的就是他們!

    今天的戰鬥同樣如此,為了高額的賞銀,同時也因為嚴苛的軍法,這些刀盾兵再一次走在了全軍的前頭,通過長梯攀爬上了城頭,好多人是剛上去就是被清軍城頭兵力用長槍捅死,但是更多的人卻是憑藉著個人的勇武保住了性命,然後揮刀砍向了這些清軍士兵。

    這些清軍士兵在中華軍還沒攻上城頭的時候,還能組織起有效的抵抗,但是等大量的中華軍的刀盾兵登上城頭並大殺四方的時候,他們毫無懸念的潰散了!

    和以往一樣,佔據了城頭的這些刀盾兵沒有第一時間擴大佔領區或者是下了城牆殺向城區,而是掩護著更多的士兵登上城頭。

    隨著肉搏兵之後,是眾多的協防軍中的火槍團士兵,他們可沒有那些刀盾兵那麼彪悍,整體素質上要遜於這些刀盾兵,他們一個個端著燧發槍或者火繩槍,小心翼翼的成群結隊向城牆的兩端清理清軍的殘餘之敵。

    然後更多的士兵開始走下城牆,向城牆內側的城區延伸,在這個過程中,自然又免不了被清軍打一些小反擊,有一個火槍連剛下城牆,準備向前進軍的時候,就是遭到了數百名清軍的抵近反撲,這些手持刀劍長槍的清軍衝向了這些火槍兵,然後雙方就是展開了混戰。

    這種小規模戰鬥還頻繁的發生在宿遷各處!

    等到傍晚時分,入城的協防軍回報,已經肅清城內之敵!

    而激戰一日,第一軍的的主力部隊,也就是第一師和第三師連城都還沒進呢,今日一戰完全是靠著兩個協防師打的!

    肅清宿遷城內之敵後,施清瑄當晚也沒有進城,而是繼續在城外紮營,同時派遣了人馬配合軍需部、軍械部等部隊的官員清點戰利品。

    次日,他都沒有等待城內的人報告繳獲了多少戰利品,就是匆匆帶著第一師和第三師南返桃源!(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4
第兩百二十六章 京師巡警廳

    十月二十八號,南京城外渡口。:.in。

    一艘懸掛著中華帝國皇家海軍紅底藍龍船錨旗的運輸船快速的駛進海軍專用碼頭,船隻堪堪靠上碼頭放下木板呢,船上就是傳來一陣馬蹄聲,緊接著就看見上頭一個身穿皇家陸軍單排扣軍服的騎兵縱馬飛奔而下,越過長長的棧道一路絕塵而去。

    離開了碼頭後,騎士直奔城內而去,路上渾然不管行人、牲口車輛,依舊是縱馬飛奔,騎士一邊架馬飛奔,口中還大喊著:「快讓開!」

    進口城門的時候,些許排隊的人回頭看向這匹快馬,尤其是看見馬背上還插著一桿小三角紅旗,三角旗上有著『報』字。諸多人都是面上露出一絲害怕神情,不用城門的軍士吆喝,一個個都是主動快速向道路兩旁避讓。

    一個興許是看一次看見這軍報快馬的人有些疑惑,問著同伴:「這是什麼人,到了城門還騎馬,這麼多人還不停下來!」

    同伴聽見他這話,連忙拉著他往路邊躲去:「還不快躲開,這可是軍報快馬,撞了你白撞不說,還會押你到衙門裡打板子!」

    這路人競爭相讓的時候,城門的幾個身穿黑色制度的警察已經是連滾帶爬慌忙上前,一個個是抽出了腰間的腰刀,吆喝著城門口的民眾趕緊退往兩邊,把路中心讓了出來。

    同時為首的一個年老警察更是拿下了懸掛在胸口的哨子,尖銳的哨聲立即就在附近的空氣中蕩來蕩起,然後傳進眾人的耳中。

    實際上不用這些警察們催促,這城門口的民眾都已經是主動把路讓了出來,而這個時候,遠方的騎士已經是靠近了城門口,只見他絲毫沒有減速的意思,胯下戰馬依舊是甩開了四蹄疾奔著。

    城門口的幾個警察此時也是和其他人一樣,退往了路邊,幾個警察還下意思的略微彎了彎腰。目送騎士從城外一路疾馳而來,再絲毫沒有停留,直接從眾人面前飛奔而過,然後踏上了城內的石板路繼續向城內疾馳而去。

    而城內的行人更多。少不得又是一陣喧嘩之聲,其中還伴隨著警察的尖銳哨聲!

    城門口的那幾個警察看見那騎士飛奔入了城口,方才吹哨子的年老警察才是放下了哨子,大大地鬆了口氣。

    旁邊的一個年約四十的警察湊近了道:「這些軍報快馬沒來回一次,總是搞的雞飛狗跳的!」

    而他身後一個面孔稚嫩的警察也是走了上來:「馬叔。這剛過去的是什麼人,好大的威風啊,跑這麼快的馬也不怕撞著人嗎?」

    為首的年老警察看著這年輕警察,不禁搖頭苦笑了聲:「李家小子你剛來當差,不知道這軍報快馬的緊要!」說著,他偏頭對著那中年警察道:「三安你給他說說規矩,省得以後怠慢了這軍報快馬,連累大傢伙一起倒霉!」

    那中年警察對著媚笑道:「是,頭,我這就給他說說規矩!」

    然後臉色一正。對著年輕警察道:「當初你爹把你送到北城巡警分局來當差,他應該有跟你說過城內有些貴人是我們不能得罪的!」

    年輕警察點頭道:「嗯,他說凡是穿中華裝的非官即貴,不得怠慢,凡是穿軍服的兵爺都要好好伺候著!」

    中年警察道:「不錯,咱們這江寧是天子腳下,這來來往往的官員權貴多入牛毛,那是數也數不清,所以看見穿中華裝,穿軍服的都得好好伺候著。甭管人家官大官小咱都得罪不起。不過也不是什麼人都得好好伺候著。

    比方說剛才過去的快馬,這叫軍報快馬,朝廷裡專門用來傳遞軍情的,遇上這些軍報快馬。不能上去和人家答話討好,一個搞不好就會被判一個妨礙軍情的大罪。而且遇上這些人的時候,咱們這些當差的還要幫他們提前把路開好。方才你也看到了,這些人從頭到尾都是不會停馬的,到時候如果被路人撞上了,不僅僅被撞的人白撞。反而會被治罪,這還不算,我們這些當差的少不得也會被牽連。

    上個月西城門那邊就聽說同僚因為開路不力,以至於軍報快馬撞了路人,那個被撞的不去說,只說那同僚受此牽連,直接被扒掉了身上的公服,後頭送了上官幾十大洋都沒能把這差事要回來!」

    說到這裡,中年警察道:「所以啊,以後但凡看見這些軍報快馬,就和剛才一樣,別讓人擋住路,把路給空出來,那麼基本就不會有事了!」

    年輕警察點頭道:「小子記下了!」

    中年警察滿意的點點頭:「你也算是咱們衙門裡的世家子弟了,打小起就知道不少,現在多聽多做,不要亂說話,老老實實幹上兩年,補上一等警員的話,這月錢又能升一升,到時候苦學多學,說不準就能夠和你爹一樣,補到廳裡當差呢!」

    年輕人聽著,呵呵的笑著,心裡頭也是幻象著自己有一天能夠父親一樣,進入到京師巡警廳裡當差!

    年輕人的父親在太平軍打過來之前,乃是江寧府的一個鋪快班頭,太平軍佔據南京的時候,他父親和其他人一樣,被編入男營天天當苦力。

    今年中華軍打到南京城下,破城之際眾多對太平天國恨之入骨的人充當其了帶路黨!而這為年輕人的父親就是帶路黨的一員。

    後來中華帝國定都江寧,帝國很快就是倣傚上海商貿區,在南京建立了一系列近代化的政府機構,其中就有新設立的『京師巡警廳』。

    由於南京是首都,這政治地位自然不能對比普通城市,南京脫離了江寧府,成為了國家的直轄縣,行政地位非常特殊,因此建立的各機構也基本上是照比上海商貿區進行,不過各部門不稱為處或者科,而是和省一樣稱『廳』。

    京師巡警廳成立以後,其首批骨幹是從上海商貿區巡警處、蘇松太巡警處以及湖州巡警處這三個巡警制度較為成熟的地區抽調人員,而巡警制度也是一律照舊,巡警廳下設刑偵各科,民事戶籍各科。消防交通各科,各種科室加起來足足有十幾個科,負責刑事案件、戶籍管理、消防、交通等諸多內容。

    整體職權上要比後世的警察要更大一些!

    巡警的制服以及警銜照比軍服,制服以黑色為基調。單排扣上衣,不分變線的褲子,不過袖口採用邊線,也才用肩章,用來表示警銜高地。

    警銜則設立:二等警員。一等警員,三等警尉,二等警尉,一等警尉,三等警校,二等警校,一等警校,三等警督,二等警督,一等警督。

    這整個警察體系也不是什麼新鮮貨色了。實際上早在1853年上海商貿區成立,並籌建巡警處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施行這套警察制度,制度上極大的參考了英國的警察制度,畢竟英國作為世界上最早實施現代警察制度的國家,世界各國的現代警察制度基本都學自英國,哪怕是後來分出了大陸型和海洋型警察的區別,但是追根溯源,這英國還是現代警察制度的起源國。

    當初商貿區成立巡警處後,其制度就是極大的參考了英國的警察制度。其中為了有效改觀商貿區的治安,當時的英國駐上海領事等人還主動幫忙,介紹英國的警察制度並幫忙培養現代警察人才。

    不過學習英國人建立現代警察制度的同時,林哲也因地制宜。也是結合了中國的一些特定情況,比如說英國人玩的是扁平式的警察制度,大體上就是有全國性質的中央警察,也有郡縣上的地方警察,但是中央警察和地方上的警察並不歸屬一個統一的機構,他們是分散的。相互之間並沒有管轄權。

    這種情況早期還可以,因為那時候商貿區就是一個獨立的行政機構,而其他地方雖然也陸續建立了巡警處,比如蘇松太巡警處、湖州巡警處,但是這些依舊是獨立機構。

    但是現在,中華帝國已經成立,並在內閣設立了巡警部,統一管轄全國的陸地、海上巡警機構,所以自然是不能繼續採用扁平式的管理,而是採用金字塔垂直管理。

    同時這種金字塔垂直管理也是財務部、司法部、督察院、**院的管理模式!

    京師巡警廳因為非常重要,不僅僅從其他幾個有著成熟警察制度的地方抽調了骨幹過來,同時還安排了一批輕傷退役的兵員進入京師巡警廳,這些退役的兵員都是經過了最基本的掃盲培訓,雖然文才說不上多好,但是字能夠讀寫的,總比文盲強得多。

    以往的時候林哲還不太重視普通士兵的掃盲工作,只針對性的對技術性兵種,比如炮兵進行基本的教育培養,但是這兩年隨著控制區的擴大,而手底下又是極度缺乏合格的行政人員,高級官員還好說,雖然也缺但是一共也沒有多少人,從手底下的人才庫裡總能找到幾個,但是更多的中低級官員,尤其是府縣級的各部門內的科員缺額卻是非常大。

    現在只能是用以往的吏員,但是這些人總歸是不好用的,如果要想更好的掌控治理這個國家,就需要數以十萬計的普通公務員,如果都靠學校什麼的培養的話,難度太大。

    所以林哲就是把目光投到了軍隊上,讓軍隊進行基本的掃盲,讓士兵們認得字,會一些基本的算數,這樣的話等他們退役了立馬就能夠安排到地方擔任公職,這樣不僅僅可以解決公務員人數不足的問題,同樣還可以解決軍人退役的就業安排。

    另外一方面,這些皇家陸軍的士兵在忠誠度上,總比其他人要強一些。

    給軍隊裡的普通士兵掃盲,可謂是一舉多得!

    有了退役士兵進入京師巡警廳後,人數依舊不足,而且也需要一些地頭蛇才好展開工作,所以就是公開面向社會招募。

    這一旦考中合格的話,立馬就是國家公務員的身份,而且每個月還有月錢,最低的二等警員,每個月也能夠領上三圓的正響,此外節假日的一些福利補貼,錢雖然不算多但是不算少了。

    當然了,和所有朝代一樣,你給官家當差要是沒點灰色收入,那簡直是對不住身上的這身公服,更加對不住國家的栽培,民族的厚望!

    眼前的這年輕警察的父親以前就是捕快的班頭,很快就是應募上了並且由於業務熟練,一去就是給了三等警尉的銜,到北城巡警分局裡當差,負責刑偵事務。此人辦事很得上官的心,不過數月就是連破三起殺人要案,於是月前高昇到京師巡警廳,而且還是被調入了極為重要的刑偵二科,專司刑事殺人案件,乃是一個警察機構裡最為重要的部門之一,而他父親也是搖身一變,從三等警尉升為一等警尉。

    年輕警察也是想著,自己什麼時候才能夠和父親這樣,被上司賞識然後一飛衝天,成為一個天天抓要案罪犯的警尉。

    而他幻想著的這些的時候,身後的馬蹄聲已經漸漸遠去,那軍報快馬已經在尖銳的哨子聲,哭喊聲等各種喧嘩聲中飛奔越過數條大道,然後直奔統帥部之參謀部而去。(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4
第兩百二十七章 捷傳江寧

    傳遞軍報的騎士剛抵達統帥部就是跳下了已經累的口吐白沫的戰馬,然後直接小跑了進步。

    不多時,他就是站在了一個少校軍官面前,從懷中掏出了貼身手中的一個小包!

    隨即少校就是轉身進了屋內,然後把小包放在桌上,先是揭開了外層的布,然後露出了裡面的桐油防水包紙,他先是檢查一遍包紙有無撕開的痕跡,見一切完好後才是揭開了油紙露出了裡面的一個信封。

    信封用印泥封口,封口上該有一個小印,印面書為『子玉』,子玉二字此乃施清瑄的近年改用的字,而在書信上,施清瑄都是用這『子玉』二字的私章作為身份印章所用。

    所以一看這印泥上的子玉二字,這少校立馬就知道,此乃第一軍軍長,蘇北軍務總司令施清瑄的親筆信件,而信封外,還有若干字句,其中最為晃眼的自然是那個『捷』字。

    這定然是蘇北那邊送回來的捷報,當即他不敢怠慢,更不敢親自拆封,而是快步進入了聯合參謀部總長石琅翼的辦公室內!

    「總長,蘇北施將軍捷報!」

    裡頭正在埋頭文案中的石琅翼一聽,當即抬起頭來:「哦,他施清瑄又打勝仗了,這會總該不會拿殲敵擊敗幾千人的小事來糊弄人吧!」

    少校進去了後,把施清瑄的書信送上,同時也是口道:「這是用六百里加急送回的捷報,應該不會是小勝!」

    石琅翼也不理他,拿過書信後就是拿起一把裁紙刀,挑開了信封。拿出了幾頁信紙就是看了起來。

    不過剛開始的時候還沒什麼,但是看著看著他就是臉色大變,從之前的平靜變成了狂喜之色,一邊看還一邊喃喃道:「好個施清瑄,一戰盡滅宿遷之敵。擊殺八千餘,俘敵萬八!」

    面露狂喜的石琅翼當即就是站了起來,然後道:「叫上作戰司的陳科長,和我立即進攻面聖!」

    桃源大捷,此等大勝石琅翼自然是要趕緊進攻稟告給林哲的!

    很快,石琅翼就是帶著聯合參謀部的幾個人入宮覲見林哲。

    由於沒有事先的預約安排。這個時間林哲還在接見內教育部幾個人,聽他們回報近期的教育發展事務,不過既然是軍中有捷報傳來,林哲也是顧不上教育部這邊了,直接就把石琅翼等人領了進來。

    滿臉喜色的石琅翼一進門就是朗聲道:「皇上。蘇北大捷啊!」

    一旁的教育部大臣江道泉看見這幾個身穿軍服的人自顧自的進來,竟然在還沒有向皇上行禮的情況下就大聲叫嚷,還有沒有一點規矩了。不過聽見說是捷報,所以他臉上也沒有表現什麼不滿之意,但是心中卻是更覺得這些軍方的將領們粗魯無比。

    不過雖然對軍方的人阻礙了自己向皇上回報教育事務,但是他也知道如今是軍情優先,所以他也不得不帶著教育部的其他幾個人先出去。

    林哲此時並沒有穿著軍服,而是一身的中華裝便服。說是便服呢,但是這中華裝便服上依舊帶有濃厚的皇家氣息,這身中華裝用的是金扣。袖口有金絲繡龍,這金龍的花紋就足以體現了林哲今時今日的不同身份,他是中華帝國的皇帝。

    他聽見石琅翼的話後,沒有急忙開口,而是略微點頭,當即身旁的秘書處的隨從秘書就是手持銀盤走了下去。

    石琅翼這才恭恭敬敬的把施清瑄的捷報放在銀盤上。隨後隨從秘書用銀盤托著捷報回到林哲身邊。

    林哲這才拿起這封捷報,然後細細的看了起來。

    只見的他表情隨著翻閱書信而慢慢變得舒緩了下來。半晌後放下書信,面上已經帶有淡淡的笑容:「嗯。這一次第一軍那邊做的還算不錯,施清瑄也沒有辜負朕賞給他的中將銜!」

    儘管此時此刻林哲的內心裡已經是狂喜不已,但是表面上他只是略微露出微笑而已,可不能和石琅翼這樣失態。

    如果是幾年前的話,恐怕他當場就要大笑出聲,然後各種封賞就隨口而出了,但是經過多年的上位者磨礪後,現在的林哲和前幾年的林哲已經完全不同,尤其是登基為帝后的今年,他的整個人變化非常大。

    除了在後宮裡還會表現出正常人的喜笑哀怒外,在面見臣下的時候他往往都是臉色平靜,絲毫看不出喜怒。

    身為上位者,要是還無法很好的管理自己的表情以及心情,面對臣下的時候就很難佔據絕對的優勢。

    而今天,面對桃源縣大捷這種喜色,他也只是面露絲絲微笑而已,實際就是看似風淡雲輕的把手中的捷報放下,讓身旁的隨從秘書接了過去。

    而後道:「如今蘇北局勢還算明朗,你們參謀部對後續作戰有何想法?」

    來之前,石琅翼就是預料到林哲會對蘇北方向的戰事提出一些疑惑,畢竟桃源縣大捷也不是說殺傷了幾萬敵軍的事,後頭肯定還會全面影響到中華軍的戰略,必須及時作出適當的調整,以更好的利用桃源縣大捷的利好。

    所以石琅翼才會帶上了作戰司以及戰略司等人,在來的路上他們已經簡單的商討了一二,此時石琅翼開口道:「稟皇上,如今桃源大捷,而施將軍的捷報中也說,他將會率軍繼續北上宿遷,並對短時間內拿下宿遷有著極大的自信。

    基於此,我們參謀部對後續蘇北戰事的判斷是,繼續讓第一軍和第五軍對盤踞在桃源、淮安的殘敵進行殲滅性打擊,一旦攻克上述兩地,第一軍和第五軍將會繼續北上,肅清沐陽、邳州、徐州等地之殘敵。

    而清軍遭到蘇北慘敗後,短時間內很難再彙集起大軍阻擋我們北上,因此我們參謀部的意見是,在後續的三個月內趁清軍沒緩過氣來之前,徹底收復甦北之餘,陳兵於山東。此外可適當分兵進軍皖北地區,然後殺入河南中原腹地,第一軍和第五軍齊頭並進,直奔直隸!」

    林哲聽罷後,沒有直接評價什麼,反而道:「哦,如果繼續北上的話,參謀部這邊可否考慮到了冬季降臨,北方風雪降溫之下,該如何作戰?我記得部隊的冬衣尚未發放,冬衣不足的話,將士是否能夠適應北方的寒冷天氣繼續作戰?」

    「還有,部隊繼續大舉北上,補給線進一步拉遠,到時候如何解決補給問題?」

    「如果繼續保持對北方部隊的優先支持力度,是否還能繼續保障皖南以及福建方向的我軍順利作戰?」

    林哲沒有直接評價,而是提出了一個又一個疑問,他也知道參謀部那邊一大群人考慮著這些問題,但是他還是覺得有必要提醒參謀部的人,不要被大勝而迷惑,也不要和當年的太平天國一樣眼睛都盯著北京,一心想要北伐,其他方向都不顧。

    被林哲的這些問題一一問起,石琅翼下意識的就要說出自己準備的諸多應對之策,但是還沒張口,石琅翼就是敏感的感覺到了林哲在這個時候說這些,興許並不是真的想要問這些,而是想要讓自己對這些問題保持注意。

    當即就是臨時該了口:「皇上訓示的是,微臣方才有些大意,容臣先和統帥部的其餘同僚們商討一二,稍後再呈上詳細方略!」

    林哲點點頭:「嗯,那我就等著愛卿的章程了!」

    等石琅翼走了後,林哲收拾了自己的心情,然後才把教育部的江道泉等人重新召見進來,雖然施清瑄在蘇北打了個大勝仗,但是林哲知道也就足夠了,現在的他還有一堆事呢!

    江道泉進來後,先是恭賀了蘇北大捷,不過江道泉是個典型的傳統文人,對武將素來沒什麼好感,更別提現在中華帝國裡以軍隊為主題,武將的地位本來就非常超然,以至於目前的中華帝國裡是武重文輕,而這種事對於江道泉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

    所以他也只是略微恭賀了後,就是把話頭重新引回了教育事務上,對於江道泉而言,軍事勝利只是一時之勝,要想國泰民安,建立千秋基業首重還得是教育事務。

    怎麼說呢,屁股決定腦袋,身為教育部大臣的江道泉,這政績怎麼來?自然是辦教育啊!

    隨著之前的登極恩科落下帷幕後,教育部這邊就是把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新式教育上!

    「如今各府縣的中小學師資極為緊缺,不說其他地方,就算是蘇州、松江兩府中學裡也沒有多少合格的教師,而籌辦南京、上海、杭州三所高等中學裡的老師也極為緊缺!」

    「為了讓各府縣的學堂有充足的老師,教育部的同僚們認為在現有的小學、中學、高等中學、大學之外,再辦若干所師範學校,專門用於培養教師!」

    林哲聽到這裡,當即道:「辦師範?那麼這師範的老師又從哪裡來?」

    江道泉道:「所缺師資可直接聘請洋人,如若可以的話,微臣斗膽請求皇上,從海陸軍官學校裡抽調若干合格教師充任教師!」(未完待續)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