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歷史] 清末梟雄 作者:雨天下雨 (已完成)

 
regn13 2018-3-22 22:00:17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714 53647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4
第兩百四十九章 一追一逃

    十一月九號晚間,距離桃源東南方向約八公里外,一匹自西往東而來的戰馬載著一名身穿深藍色、單排扣軍服的騎士疾馳東進!

    而在他的前方則是緩緩前進著的大軍,其中有著穿著深藍色軍服的皇家陸軍士兵,還有穿著同樣款式,但顏色卻是灰色的協防軍士兵。◇↓三◇↓江◇↓閣◇↓小說。¥℉

    只見騎士越過大軍,然後直奔前方,不用多時他就是在一群騎著戰馬的軍官面前停下,然後從懷中掏出了一封書信交給對面的一個上尉。

    上尉接過書信後,又是策馬向後而去,走了兩步就是到了沈馳雲面前!

    「軍長,第一軍司令部來信!」

    騎在馬上的沈馳雲接過書信,直接在馬背上撕開了信然後看了起來!

    這封軍報是第一軍司令部派遣傳令兵送過來,但是等沈馳雲細看了後卻是臉色大變!

    「這個李鴻章倒是反應夠快,竟然在今日凌晨時分就棄城而逃了!」說著的同時,他把信遞給了身旁的第五軍參謀長宋向堂。

    宋向堂看過後也是皺起了眉頭:「沒想到還是遲了一天,如果再給我們一天時間,等今日晚間我們就能夠徹底包圍李鴻章於桃源城內了!」

    這封軍報上說,今日凌晨時分,桃源城外的第一軍就是發現了清軍有撤退的跡象,並在黎明時分緊急發動了進攻。

    但是很明顯李鴻章是在桃源縣留下了斷後部隊的,留下的那些斷後部隊很顯然是被當成了棄子,清一色的綠營等舊軍,一個新軍都沒見著。

    今日早上七點種,施清瑄做出了決定,除了留下一個皇家陸軍步兵團以及部分炮兵,會同兩個協防師繼續進攻桃源縣外,施清瑄已經親自率領大部分主力北上追擊!

    第一軍那邊傳來的軍報說,請求第五軍也加快速度北上,並且不用去桃源。而是轉道去沐陽一帶,追擊北逃之張國梁,同時掩護第一軍之右翼。

    面對這種情況,沈馳雲當即傳令第五軍主力部隊改變方向。不再去西北方向的桃源縣,而是轉道北方,同時命令主力的第五步兵師先行青壯北上,除了必要之彈藥外,其餘輜重暫且留下。和第十二協防師等部隊後面走!

    同時派遣了第五騎兵團作為前鋒,先行北上追擊!

    這個第五騎兵團如果能夠趕得上的話,應該能夠和第二騎兵團匯合,最後聯手追擊並纏住北逃的李鴻章所部。

    李鴻章帶走的那萬人可都是江淮新軍以及新納入進來的原河南、山西練軍,重要性遠遠不是幾萬綠營清軍可以相提並論的。

    如果放任他順利北逃,那麼後續中華軍要想北上山東就會遭到極大的阻力。

    所以施清瑄才會緊急進行追擊,而沈馳雲也才會做出讓第五步兵師輕裝追擊的決定!

    他們要把李鴻章給追上,不能讓李鴻章帶著上萬新軍逃回沐陽,更不能讓他們逃回沂州!

    而輕裝追擊是否會遭到伏擊之類的,會不會孤軍深入脫離後方輜重部隊太遠而不及不通暢。這些風險都是有的。

    但是也不能因為有風險就不這麼做,打仗不可能一直都是穩步推進的,必要的軍事冒險也是需要的!

    更何況,中華軍北上追擊是青壯追擊,但是逃跑的李鴻章所部萬人新軍,以及從淮安北逃的張國梁所部五千骨幹綠營也是輕裝逃跑。

    他們要逃跑是絕對無法帶上太多輜重的,估計著連軍糧都只帶了幾天而已,要不然的話他們的行軍速度就慢到和烏龜爬一樣,那裡還逃得了啊。

    如今逃的這麼快,那麼就可以判定逃跑的張國梁和李鴻章是絕對沒有攜帶太多輜重的!

    施清瑄和沈馳雲是不知道。李鴻章今日凌晨帶領部隊撤出桃源縣的時候,甚至連那些原屬於清軍綠營等軍的大口徑火炮,也就是那些什麼三五千斤以上的將軍炮之類的都直接扔下了,只帶著輕便的十二磅以下的洋炮北逃。

    就連口糧除了士兵隨身攜帶的三日口糧外。輜重部隊也只額外帶了三日軍糧而已,滿打滿算六天都不到!其他什麼帳篷之類需要輜重部隊攜帶的物資一律扔下,走之前還把歸屬於綠營的所有馬匹牲口都帶上了。

    如此才能夠迅速北逃,甚至連第一軍尾隨追擊一時間都無法追上!

    十月九號,李鴻章所部萬人新軍一日竟然行軍達到三十公里之多,這個行軍速度對於一支徒步步兵來說是非常難得的。這個時代通常來說,一支步兵行軍普遍在二十公里左右,很少能夠超過二十五公里的行軍速度。

    而逃命的江淮新軍顯然是比平時提高了許多,這也就怪不得後頭的第一軍追不上了!

    九號晚間,第一軍臨時駐地裡,施清瑄聽著偵騎的回報,臉色有些不太好看!

    根據偵騎回報,前頭的李鴻章所部已經抵達宿遷縣城正東約三十公里外的劉集鎮,距離自己大約有五公里的距離。

    而且偵騎說,臨近傍晚時分的時候,那些清軍竟然還沒有停下步伐,顯然是要繼續走夜路!

    得知這些情況後,讓施清瑄有些鬱悶!

    什麼時候國內的其他軍隊也能夠和中華軍比徒步行軍的速度了,要知道今天裡施清瑄帶著第一軍主力北上追擊的時候,前前後後加起來已經行軍二十五公里,雖然整體速度要比前頭的李鴻章所部快一些,雙方的距離從七八公里縮減到了五公里。

    但是由於第一軍追擊的時間比較晚,這追了一天都沒能追上。

    現在清軍如果晚上繼續行軍的話,那麼不用多久就能夠抵達沐陽了,到時候他們就會和張國梁的五千人匯合到一起。

    張國梁從淮安城帶出來的五千人雖然說還是綠營舊軍,但是能夠被張國梁帶出來的這部分人馬肯定也是綠營中的骨幹,都是這幾年跟著張國梁南征北戰的老兵了,雖然武器裝備要差一些,依舊以火繩槍和冷兵器為主,但是打起來比起尋常綠營舊軍強得多。

    如果張國梁沒有這支老骨幹部隊,已經多次打了敗仗的他早就被清廷撤職了,他之所以今天還穩坐總兵之位,兼任江南北軍務協辦大臣職務,和他手底下的這支骨幹部隊是分不開的。

    顯然張國梁和李鴻章都是想的非常明白的人,他們的權勢來之於手底下的軍隊,所以每當看到情況不對的時候,立馬就帶著自家人馬逃跑了,然後把其他清軍留下當棄子扔給中華軍。

    對於中華軍而言,要擊敗李鴻章和張國梁容易,但是要想把他們逮住,殲滅他們的骨幹部隊卻是非常困難,揚州一戰沒留下他們,淮安和桃源一戰同樣沒留下他們。

    這兩個人和僧格林沁以及都興阿等人不同,其他的清軍將領說是目光前短也罷,說他們愚忠也罷,但實際上還是很少人會和李鴻章、張國梁他們稍有風吹草動,就跑的跟兔子似的。

    如果把僧格林沁和李鴻章的位置調換過來,李鴻章是絕對不會帶著六七萬主力部隊南下救援桃源的,只會一心死守宿遷,撐不下去了就跑路。

    為了追上,後頭的中華軍累得不輕,而前頭逃跑的李鴻章也是累得跟狗似的!

    傳統文人出身的李鴻章雖然說帶兵打仗呢,但實際上他就和以前的黃宗漢等人一樣,是個正兒八經的文官,這身體素質自然也就好不到那裡去,以往的時候他指揮大軍作戰可是很少騎馬的,一般都是做轎子。

    但是現在逃跑路上,也是顧不上坐舒適性更好的轎子了,而是和其他武將們一樣乘馬。

    這一天馬騎下來,這大腿內側摩的火辣生痛,旁邊的一個馬弁走進了些:「撫台大人,可還受得住,要不要卑職去後頭趕輛馬車來?」

    李鴻章聽罷搖頭,這從桃源縣逃出來的時候就沒選擇坐轎子或者馬車了,現在都走了一天自然就更不會選擇了。

    現在還沒有脫離危險,他自然不會去坐馬車或者轎子的,說得好聽一些就是和將士同甘共苦,說的直接一些就是,萬一敵軍追上來來一個襲擊,這待在轎子或者馬車上,那不是等死嗎?

    要知道從中午開始,後面殿後的騎兵部隊就已經數次和追擊而來的中華軍騎兵接戰,而且是敗多勝少,已經數次讓中華軍的騎兵靠近後隊,所幸的時候後頭的中華軍騎兵也沒有狂妄到只憑藉偵騎的數十騎就敢發動襲擊,只是突圍江淮新軍的騎兵攔截後,抵近偵查一番就是飛馳離去。

    如此的一切都表明,自己的屁股後頭有著一支中華軍正追著呢!

    抬頭看看周邊的環境,現在天色已經完全黑了下來,天上也沒有什麼月亮,為了繼續行軍,江淮新軍已經打上了簡易的火把,在夜色上猶如一條火龍彎彎曲曲的向前蠕動!

    江淮新軍的夜間行軍也沒有持續多久,畢竟士兵們也不是鐵打的,從昨日凌晨時分開始到現在已經十幾個小時,只在中午的時候略微休息了一個小時,這走了一天後一個個雙腿都如同灌注了鉛塊一樣,行至亥時三刻,江淮新軍就是停下了前行的步伐。

    而這個時候他們後方大約六公里外的第一軍營地裡,除了值守的部隊外,其餘將士早已經是進入了夢鄉!

    整個宿遷縣東部的夜色平靜了下來,完全看不出來前後不過五六公里之間,有著兩支大軍正在相互追逐。(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4
第兩百五十章 半斤八兩

    次日,即十一月十號凌晨四點,第一軍的營地裡就是亮起了火把,伙伕們開始埋鍋造飯,而不用多久其餘將士也是開始起床,把薄毯子疊好重新綁好然後塞進背包裡,再穿戴整齊後把背包以及其他個人裝具背上,提上米尼步槍摸著黑列隊。『≦,

    然後開始以步兵連為單位集體吃飯!

    整個軍營雖然有著火把,但卻是沒有太多的喧嘩,士兵們都是按照往常的紀律做著開拔前的準備工作!

    時間一點一點地過去,很快第一軍的將士們就是用完造反,然後天色尚未完全涼透呢,大軍就已經是開始向前。

    此時就看出了皇家陸軍的素質來,如果是換成了協防軍的士兵,少不了喧嘩和軍官的喝罵,但是皇家陸軍的隊列裡卻是安安靜靜的,只有腳步聲迴響在眾人的耳朵中。

    皇家陸軍和協防軍的差距不僅僅體現在紀律等自覺性上,同樣還體現在訓練、體能等!

    為何這一次施清瑄和沈馳雲在追擊清軍的時候,都只帶上了皇家陸軍而沒有帶上協防軍呢?

    那是因為協防軍的體能普遍偏差,讓他們慢悠悠行軍還行,但是如果讓他們和皇家陸軍一樣在凌晨四點就起床開拔,然後一天走個三十多公里以上的話,先不說這些協防軍士兵會不會鬧情緒,但可以肯定的是一路上會有諸多協防軍士兵倒下,累的站不起來。

    協防軍士兵都是清軍俘虜以及太平軍俘虜,這些俘虜的來源非常複雜,但是都有著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體能偏差,老少殘弱皆有。

    追根到底,自然是天天沒飽飯吃的結果,雖然被整編為協防軍後,中華軍加大了對他們的伙食供應,根據每支部隊的後勤充足與否可能會有些差別。但是最基本的一天三餐,兩頓乾飯是可以保證的,如此也能緩慢的恢復他們的體能。

    但是這種事無法短時間內取得成效,只有幾支早年就建立的協防師內的士兵經過這兩年的鍛鍊後。體能恢復到一個尚可接受的地步,但是絕大部分的協防軍士兵還是和以前差不多,說是被風一吹就到興許是誇張了些,但是也絕對無法和皇家陸軍的士兵一樣,連續數天高速行軍還能保持一定的體能和高昂的士氣。

    皇家陸軍的士兵在各方面都是要遠勝協防軍士兵的。在體能上,皇家陸軍的士兵在應募的時候,就必須具備優良的體能素質,而加入皇家陸軍後,在幾乎不限量的伙食供應,再配合高強度的體能訓練,足以讓他們短短數月內就練出一身肌肉來。

    這些皇家陸軍的士兵穿上軍服還看不出什麼,但是如果讓他們把上衣脫下,胳膊都是凸起的肌肉,有著健壯腹肌的人一抓一大片。哪怕是從後世角度來看,這些皇家陸軍士兵在身高上雖然普遍不算高,平均下來估計也就一米六三左右,但是身上的肌肉絕對是沒話說的。

    皇家陸軍的募兵標準除了必須要有村長、莊長擔保,確係家中有家屬,無劣跡,確保是良家子外。還要求士兵的最低身高必須達到一米六,平舉達到一百斤,一小時內必須跑十公里以上,吸食或曾吸食洋煙者不收。狡者不收,五官不全體質羸弱有暗疾者不收。

    上面的狡者不收是挺有意思的,這是說太過狡猾,有著太多自主思維的人不收。為啥,因為軍隊的士兵不需要你太聰敏,太多想法,相反愚笨一些的士兵更好訓練,管教以及執行命令。

    太聰明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這裡頭諸多條件,大部分對於當代的中國來說都是非常高的。倒是身高是最寬鬆的要求了。

    皇家陸軍的募兵身高標準最低為一米六,這個高度對於江蘇以及浙江兩省的百姓來說算一般,當代中國的平均身高也就一米六幾,從北到南依次身高減少,比如北方諸省的平均身高有著大約一米六九左右,而江蘇和浙江雖然地處南方,但是歷來是重要的產糧地,民眾生活相對而言還過得去,營養水平比其他省份要略微高一些,而這一帶民眾的平均男子身高可以達到一米六三左右。

    不過這個水平如果只限定在農村地區的話,其實平均身高還得再降低一二釐米。

    而皇家陸軍的募兵都是集中在農村地區,對於城市居住的小市民階層是不收的,這也是為什麼皇家陸軍的募兵標準裡,身高要這麼寬鬆了!

    現在的皇家陸軍士兵,平均身高大約在一米六三,但是一個個都是粗壯結實,體能要遠遠超出這個時代的普通軍人。

    也只有這樣的合格軍人組成的軍隊,才能夠持續高強度的行軍,而不用擔心跑個幾公里就累趴下。

    第一軍的第一師和第三師在天色還沒有涼透就出發北上追擊,而前頭的江淮新軍的士兵們還沉浸在夢鄉里。

    他們一直到昨夜亥時才休息,如今也不過睡了幾個小時而已!

    不過這些普通士兵們可以睡下,但是一些外圍的警戒部隊自然是不會躺著睡覺的,就和第一軍派出偵騎嚴密監控數里外的江淮新軍一樣,江淮新軍同樣派出了偵騎密切關注著後方的追兵。

    畢竟這雙方才相聚五六公里而已,又不是什麼說幾十公里的差距,因此也就造成了對於雙方而言,彼此的動向都是透明的。

    後頭的中華軍開始埋鍋造飯的時候,而後火把的數量增加時,夜色中嚴密監控中華軍的江淮新軍騎兵就是連忙向回報信。

    只是夜色路難走,一直到將近半個小時後才把相關消息傳到了江淮新軍的高級將領中。

    不用多久,李鴻章就是被人從睡夢中叫醒了過來,聽聞後頭的中華逆軍已經開拔追擊而來的時候,頂著黑眼圈的李鴻章忍不住咒罵了一聲:「該死!」

    低聲咒罵了後,他也沒有顯得多慌亂,這中華軍追在後頭也不是一時半會了,昨天早上的時候他們就開始追擊自己,這追了一天不也沒追上嗎。

    「立即傳令下去,全軍緊急開拔!」李鴻章沒有太多的猶豫,很快就是下達了命令讓部隊啟程!

    甚至他都沒有讓部隊的伙伕們埋鍋造飯。因為時間已經不允許,這要是埋鍋造飯的話沒有一個小時是不夠用的,而一個多小時的話人家都直接追到了你屁股後頭了。

    此時雙方的距離不過五六公里,他一追你就必須立刻走。要不然的話就被人家給追上了。

    而一旦被追上,李鴻章可沒有信心在野戰裡擋住中華軍的進攻!

    他可不是都興阿和納德這些人,腦袋一發熱就主動和中華軍在野外進行決戰進而導致慘敗,他李鴻章是和中華軍交手多次的人,而他自己的江淮新軍都是效仿中華軍的新軍部隊。因此他對中華軍的戰鬥力到底有多強是深有感觸的。

    如果沒有絕對的必要,他是絕對不願意在野地上和中華軍的皇家陸軍堂堂正正打一場野戰的。

    在軍官們的吆喝下,那些只睡了五六個小時的江淮士兵一個個都是被叫了起來,而後也每一天吃早飯,直接列著一個個縱隊開始行軍。

    此時天色雖然還沒有完全涼透,但是已經可以辨認地面而不知摸黑趕路了!

    一個穿著淺藍色軍服,頭纏著同樣淺藍色布條的江淮新軍士兵一邊吃著手中的又冷又硬的麵餅一邊口中嘀咕著:「這都沒睡幾個時辰呢就趕路,要走死人了!」

    說著的時候,還拿出腰間的皮質水壺喝一口,好讓自己能夠嚥下那難吃至極的野戰乾糧!

    其他士兵也是和他一樣。一個個都是一邊行軍一邊吃著乾糧!

    也好在這些士兵都是李鴻章訓練多時的新軍士兵,這要是換了其他清軍的舊軍來,估計早就鬧騰起來了。

    相對於一邊吃乾糧一邊趕路的江淮新軍來說,中華軍之第一軍則是因為昨夜準時紮營休息,雖然起的有些早,但是依舊讓士兵睡足了八個小時,同時還讓士兵們能夠享受了一頓熱飯。

    在戰鬥期間,特別是這種追擊作戰的時候,能夠吃上一頓熱飯可不容易!

    雖然說中華軍裡米糧不缺,特別是對皇家陸軍那基本是不限量供應。麵粉、大米這些主糧都是不限量供應,除了不能浪費外你想吃多少都可以,總之就兩個字:管飽!

    而沒有戰鬥的時候,軍需部還會從當地籌集諸多肉食以及果蔬等讓士兵補充營養。之前第一軍在桃源、宿遷一帶作戰的時候,軍需部為了供應第一軍的肉食需求,幾乎把當地的豬羊雞鴨等肉食牲口橫掃一空。

    但這說的只是沒有戰鬥任務的時候,而一旦打起仗來的時候,即便是皇家陸軍的伙食供應也是極大的受到軍需部的後勤供應能力影響,當初第一軍進軍六安的時候。就是一度供應不足,導致皇家陸軍的第一師軍糧不足,不得不就地自籌。

    同時在進行目前這種追擊的時候,部隊本身沒有攜帶太多軍糧,除了士兵自身攜帶的三天乾糧外,部隊的輜重部隊只額外攜帶了三天口糧,這些軍糧說是要吃上三天,那就一定要吃上三天,甚至必要時候還會壓縮軍糧的供應數量,以拖延到四天甚至五天以上。

    而另外更重要的是,目前的追擊狀態下,部隊根本就不可能停下來太多時間,然後等伙伕們做好熱飯讓大家吃。

    能夠吃上熱飯的時候也就只有晚上休息以及早上出發之前了,而白天,尤其是中午的時候,如果不出現什麼意外情況的話,第一軍的將士們也只能和江淮新軍的士兵們一樣,一邊行軍一邊啃軍糧。

    這一場追擊,前面逃的江淮新軍不輕鬆,後面追擊的中華軍也不容易!

    這是一場比拚雙方耐力的時候!

    大家正常行軍速度都是半斤八兩,皇家陸軍固然是強悍,但是李鴻章的江淮新軍也不是吃素的,裝備是不如皇家陸軍,但是士兵的訓練其實未必要比皇家陸軍差多少!

    怎麼說呢,大家都是請洋人教官進行訓練的,都是蒐羅讀書人從軍然後培訓當軍官的,士兵也都是選的良家子,可以說江淮新軍的山寨還是很成功的,除了武器方面實在沒辦法外,其他方面皇家陸軍還真不敢說比江淮新軍強多少。

    畢竟林哲也不是神仙,而且更重要的別人都不是笨蛋,你林哲知道請洋人訓練軍隊,人家李鴻章也會啊,你林哲開始用綁腿,開始用軍銜,人家李鴻章也不問為什麼要這麼用,直接抄就是了。

    總不是說就允許你林哲用,不讓他李鴻章用不是!

    說起來,皇家陸軍面對江淮新軍,訓練以及體制上並沒有強多少,勝出的只有武器,尤其是步槍方面,雙方一個是火帽擊發步槍以及燧發步槍混合的滑膛步槍,而一個則是火帽擊發的線膛步槍,這裡頭的差距已經足以改變戰略局勢。

    其次就是戰爭,尤其是大規模戰役的經驗了,中華軍自從余勝軍時代開始,就和太平軍頻繁交手,從1853 年開始余勝軍就沒有停下過征戰的步伐,而頻繁的戰鬥不僅僅培養了大量具有豐富指揮經驗的軍官群體,而且也是使得皇家陸軍內的老兵大多有過數年的戰爭經驗!

    而戰場上,一個經驗豐富的老兵所發展出來的戰術價值足以比肩十個新兵!

    就在中華軍之第一軍和李鴻章之江淮新軍在太陽尚未升起時有展開相互追逐的時候,在第一軍的右後方,沈馳雲也是冒著清晨的涼氣率軍開拔!

    和江淮新軍以及第一軍從沐陽西部直接北上不同,似乎有過沐陽而不入不同,他沈馳雲的第五軍卻是直奔沐陽而去!

    昨天傍晚施清瑄以『欽命江北軍務總司令』的身份給副司令的沈馳雲直接傳達命令,而不是以往的商量口吻,命令要求沈馳雲即刻起率領本部奔襲沐陽,仿製沐陽之敵李鴻章匯合,前後夾擊第一軍所部,要求第五軍務必掩護第一軍側後位置之戰略安全!

    第一軍和追擊李鴻章,而李鴻章並沒有前往沐陽,而是從沐陽西方大約十公里的方向直接越過沐陽,然後直奔北方而去,至於說李鴻章是想要去邳州和都興阿的殘兵匯合,還是說直接繼續北逃,一直逃回山東都難說。

    但是第一軍定然是死死追著不放的,這李鴻章的一萬江淮新軍對中華軍的威脅,比十萬甚至二十萬的綠營舊軍都要打,不把李鴻章給滅掉了,他就會嚴重影響到後續中華軍北上山東、河南的戰略規劃。

    第一軍既然要死死追上去,但是這後路也不能沒人掩護,要掩護第一軍的後勤補給線以及戰略退路,避免讓第一軍孤軍深入陷入包圍圈中,就必須有一支強力部隊來保障他們的側後位置。

    而在目前的蘇北地區,能夠擔任這個重任的除了第五軍之第五師外,別無他家!

    為了保障第一軍的側後位置安全,沈馳雲就得先把沐陽給拔掉了,免的逃入沐陽的張國梁出來搞事,如果讓他一不小心繞到第一軍的背後,然後和江淮新軍來一個前後夾擊的話,那麼可就不太妙了。

    時值午後時分,連續狂奔了數天才逃回沐陽的張國梁這剛睡了一個安穩覺,還沒來得及搜刮地方財物以補充兵員呢,就是聽到手下報告,城外出現大鼓逆軍,而看旗號顯然是在揚州和淮安都把張國梁打的朗貝爾的沈馳雲所部。

    聽到這個消息後,張國梁整個人都覺得一陣慌亂!

    怎麼這麼快,這才幾天功夫呢,他沈馳雲就到沐陽城下,難不成他是沒打下淮安,直接追著自己北上了?(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4
第兩百五十一章 望風而逃

    張國梁猜測沈馳雲是直接追著自己北上的,而實際情況雖然不是如此,但是也差不多了。{中文.

    }

    沈馳雲是在徹底拿下淮安新舊聯三城後才率領主力部隊離開淮安北上,並沒有說是為了追擊張國梁而北上,初始目的是為了去桃源縣,和第一軍一起包圍李鴻章所部。

    但後續的情況發生了變化,李鴻章直接逃了,導致第一軍緊急追擊的同時,第五軍也是被迫改變方向轉道沐陽,以求拿下沐陽後掩護第一軍的側後安全。

    此外,張國梁當初從淮安北逃的時候雖然比沈馳雲的北上提前了兩天時間,但是他麾下都是綠營舊軍,雖然這些人在綠營舊軍中已經算得上是精銳,但是依舊無法和皇家陸軍的輕裝連續行軍的速度相比。

    也就是說,第五軍和張國梁都是從淮安到沐陽,但是前者花費的時間要少了將近一天!

    如此也就讓張國梁非常懷疑,這個沈馳雲是直接追擊自己北上,甚至有可能連淮安都沒去打而繞了過來。

    不過心中不管怎麼疑惑,張國梁的心中都是非常明白一個事實,那就是和中華軍對著打自己是佔據不了便宜的。

    這並不是張國梁性格膽小懦弱,而是事實如此!

    張國梁比李鴻章、都興阿等人要更加瞭解中華軍,早在林哲舉旗造反之前,還是余勝軍時代的時候,他張國梁就曾和余勝軍並肩作戰,在常州城下他可是親眼看見中華軍是如何憑藉萬人不到的兵力就把常州城內的數萬太平賊軍壓得死死的。

    更加清楚當初余勝軍的一支偏師不過兩千多人,卻是一路過關斬將,奔襲數百里。連接攻破金壇、丹陽、鎮江,最後兵臨南京城下,而這一次的奔襲,也成為了南京太平賊軍的內訌的直接導火索。

    林哲舉旗後,余勝軍為基礎的中華軍只花了片刻功夫就拿下了江陰。迫使張國梁和黃宗漢渡江北逃退守揚州。

    揚州一戰,張國梁和李鴻章以及德興阿三人一共五萬多兵力,其中還有李鴻章的江淮新軍一萬五餘人,但是依舊沒能擋住中華軍三四萬兵力的進攻,最後被迫狼狽而逃,那一戰裡。江淮新軍折損數千人之多,只帶了八千人狼狽而逃,而張國梁更是丟下了好幾萬人只帶著萬人不到逃到淮安而已。

    前兩天的淮安一戰,己方空有四萬人的龐大兵力,但是面對只有萬人不到的中華軍之皇家陸軍以及一萬不到的協防軍。總兵力不足兩萬人的中華軍第五軍的進攻,己方苦守多天依舊不敵。

    在城破後的第一時間裡,張國梁就是不得不率領五千精銳骨幹再次北逃!

    這一連串的戰事足以讓張國梁深刻地知道中華軍的戰鬥力到底有多強,中華軍的協防軍還好說,不算什麼大的威脅,但是那些皇家陸軍卻是真正的狠角色,按照張國梁自己的判斷,即便是守城作戰。自己率領的如果只是綠營八旗,地方鄉勇等舊軍的話,沒有五六倍的兵力根本就不要妄談守城。如果是野戰的話,哪怕是有著十幾倍的兵力優勢也難說就能夠獲得勝利。

    這些皇家陸軍根本就不能用舊時常識來判斷,這是一支使用全新武器,擁有全新作戰模式的軍隊,和中國數千年歷史中的任何一支軍隊都不一樣。

    這不僅僅是他張國梁的判斷,實際上國內的聰明人很多。他們都是非常清楚中華軍的不一樣,要不然國內也不會短短幾年內就掀起一番編練新軍的風潮了。

    林成庭。李鴻章,都興阿。胡林翼這些主持編練各式新軍的人不說了,就算是世人認知裡極為迂腐的清廷部堂高官們,也是一個個都知道這未來是新式軍隊的天下,要不然清廷也不會下那麼大的力氣編練各種新軍了。

    這天下人,尤其是站在權力頂層的那一小群人,哪怕是再迂腐但也擁有常人難以觸及的眼光,站得高一些,看的也就更遠一些。

    至少現在是沒有什麼清廷高官或者武將會繼續堅持騎射無敵,洋槍洋炮不過繡花槍中看不中用這些言論。

    相反,現在的人張口閉口就是新軍,幾乎每天清廷那邊都有朝臣上奏摺方略,闡述著各種編練新軍的方法,他們並不會說因為一些東西是中華軍那邊擁有的就加以排斥,說什麼反賊逆軍的東西不能用,相反他們抄襲的非常愉快。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自然就是這江淮新軍、各省練軍了,同時還有附屬於新軍的天津機器局,然後還有督辦練軍大臣都興阿為瞭解決京畿練軍、直隸練軍軍官問題所辦的『兵部將弁學堂』

    這所學堂1856年就開始籌辦,一開始效仿余勝軍隨營學堂創辦的京畿練軍隨營學堂,今年年初就是從京畿練軍**了出來,歸屬兵部直轄,並更名為『兵部將弁學堂』,並責令各省督撫優選賢才前往該校報考就讀,旨在為京畿練軍、直隸練軍以及其他各省練軍提供合格的新式陸軍軍官人才。

    而有意思的是,這所學堂開辦後,入讀的學生將近半數都是朝廷官員子弟,真正的平民士子極少。

    新軍,機器局,軍校這些東西都是以往從來都沒有出現的東西,但是在短短兩三年內確實讓清廷上下極為重視,然後迅速開辦。

    從這個角度上來看,這個滿清朝廷雖然已經搖搖欲墜,但是客觀一些說,本年代的清廷高層還是具有一定戰略眼光的,而且也沒有外人想像的那麼排斥改革,只要這種改革並不危害到他們的切身利益,並對維護他們的統治有利的話,那麼他們是不會介意去推動這些改革的。

    歷史上的洋務運動,辛丑年後的新政改革都已經可以說明,這片土地的統治者眼光還是有的,改革的心也是有的,只是他們的利益和普通民眾的利益不在同一個層面,並且得不到有效的協調,所以改革的越多死的越快。

    歷史時空裡的滿清王朝,可以說是被自己的改革給改死的!

    不管後來的滿清是怎麼滅亡的,但是現在,滿清絕對不會是因為改革而自己滅亡的,因為從目前來說,滿清的最大威脅並不是什麼改革,而是來之南方中華軍。同時如果不進行軍隊的改革,如果沒有練出現在的這些新軍來,估計去年人家林哲的大軍就已經打進北京了,那裡有還以後擔心改革過多引起自己統治覆滅的機會啊。

    不管什麼時代,站在那權力頂層的那些人都不會什麼庸才,哪怕是靠各種小手段爬上去的奸臣,媚臣那也一個個都是人精啊。

    在這些人裡頭,張國梁不算什麼頂尖的,但是身為清廷在江南地區少數幾個主要將領之一,張國梁比朝廷的大臣們要更見清楚的瞭解中華軍的現狀。

    而有時候知道的多一些也不是什麼好事,當初都興阿對中華軍瞭解不深,但是之所以這樣他才有足夠的膽量率領一萬多練軍以及四五萬舊軍南下和中華軍第一軍決戰,最後縱然敗了,但好歹是敢堂堂正正的打一場。

    但是李鴻章和張國梁呢,這兩個是清楚中華軍的戰鬥力的,所以他們連正面對敵的勇氣都沒有!

    淮安和桃源縣兩地,不管是張國梁還是李鴻章,都沒敢出城主動迎戰,而最後一看形勢部隊,立馬就逃跑了。

    從這個角度上來看,他們已經是被中華軍打破了膽!

    現在,張國梁聽手下報告城外來了一支中華軍,而且還是沈馳雲的第五師時,第一反應不是備戰,而是想要逃跑!

    「傳令下去,讓兄弟們立即從北門出城!」

    張國梁的話沒有引來什麼反對,以往張國梁如果做出這種決定的話,手底下的幕僚和將領們興許還會提出不同的意見,但是現在他們和張國梁一樣,已經是聽見中華軍皇家陸軍的名字都是一陣心驚膽顫,那裡還敢提什麼頑守沐陽之類的話啊。

    張國樑下了命令撤退後,那些逃了好幾天,好不容易才安穩睡了一晚,這白天剛起來準備來個全城大搜刮,好強徵部分壯丁加入軍隊,同時搜刮錢財補充軍費的時候,就是聽說城外的中華軍已經來了。

    不用軍官們下令,他們自己就是跟炸營了似的,有的士兵扔下手中的雞鴨布匹等財物,然後神色慌張的從民宅中跑了出來,也有的士兵趕緊從哭著的民女身上爬起來,把褲子匆匆一提就是轉身慌張離去。

    不用半個時辰,城內的張國梁所部的士兵們都是已經彙集在街道上,然後爭先恐後的朝著北門而去。

    張國梁看著亂哄哄的人馬擁擠一團,不由得心生一陣悶氣,這可都是跟著自己征戰多年的老兄弟啊,平日裡那裡會是這個樣子,但是今天就彷彿像是一個受驚的兔子一樣,聽見中華軍來了的消息就是爭先恐後的逃跑。

    看見這些人,張國梁就是知道,以後這些人是絕對沒有膽量和中華軍面對面作戰的了,因為不用中華軍打過來,他們自己就先跑了。

    埋怨著這些將士的時候,張國梁並沒有察覺到,他自己也是這些人中的一員!

    半天后,看著城頭上一個清軍士兵都沒有,城門大開的沐陽城,沈馳雲有些不太理解,自己還沒開始攻城了,那些清軍就全跑光了白送自己一個沐陽?

    莫非其中有詐?(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4
第兩百五十二章 搶一搶壓壓驚

    由不得沈馳雲如此懷疑,雖然說和清軍交手多次,也多次擊敗清軍的頑抗,但是不管是揚州還是淮安,清軍的大規模撤退都是在己方破城之後,清軍面臨全軍覆沒的情況下才發生的。Π∈Π∈,

    這一槍不發就拿下一個城池,這對於中華軍來說還是頭一次!

    而此時此刻沐陽城內也是一片慌亂,張國梁帶著所屬的五千綠營北逃後,城內的官員以及士紳們更是驚慌失措!

    沐陽位於蘇北地區,雖說前些年有著太平軍的北伐,但是那時候太平軍的北伐並沒有經過這裡,因此可以說百年來,這沐陽還是頭一回經歷大規模戰爭。

    先前沐陽駐紮了上萬清軍,這些清軍可不是和中華軍那樣有著大量的輜重部隊運輸補給的,這年頭的清軍以及太平軍都是比較『就地自籌』這幾個字,一般來說除了槍炮以及大批的軍餉等會朝廷供應外,糧草朝廷雖然也會盡力湊集,但是大部分還是要靠在戰區自籌。

    太平軍打仗如此,清軍打仗同樣如此,實際上早期的余勝軍也是如此!

    為了供應上萬清軍所需的糧草,沐陽縣以及周圍幾個縣的官員苦不堪言,當地的士紳富商更是一個個被強行攤派諸多軍費以及糧食。

    原本想著這麼多錢花了下去,雖然讓人很心痛,但是如果能夠保一方安寧的話那麼也算值了,但是沒想到不用多久駐紮沐陽的清軍就是南下宿遷,昨天更是跑來了一支更當初的清軍更加狠的張國梁所部。

    雖然張國梁只在沐陽停留了不超過二十四個小時,但是張國梁所部的士兵本來及時打了數年仗的老兵,一個個都是刀口上喋血的狠人,平日裡就沒少幹這些劫掠民眾的事,所謂的人性早已經泯滅。

    前幾天從淮安狼狽而逃,將士除了人人隨身攜帶的些許金銀外,其餘多年劫掠皆丟失於亂軍之中。

    再加上一路上也是擔驚受怕,讓這些綠營士兵心中都憋著一股火,所以這到了沐陽縣城後。這些綠營將士就是忍耐不住了,而那些高級將領雖然說和曾國藩或者石達開那樣公開說什麼「三天不封刀」之類的話,但是也沒有進行大規模的彈壓,算得上是默認了士兵們的劫掠行為。

    興許他們心裡的想法就是:這一路上被中華軍打怕了。先搶一搶壓壓驚!

    如此的張國梁所部給城內百姓造成的破壞絲毫不亞於戰火!

    僅僅昨夜和今日上午這短暫的時間裡,城內就有上百名良家女子被玷污,數百戶百姓的宅院被亂兵掠奪而過,甚至一個致仕官員的家中都遭到了亂兵襲擊,一家二十餘口盡數被殺。年輕女眷盡數被玷污。

    面對張國梁縱兵作亂,當地的知縣,同知等縣衙官員和士紳富商是有心阻擋卻是無能為力,一個個只能是縮卷在家中聽聞外面的哭喊嚎叫!

    當地的知縣應陽顯甚至是害怕亂兵直接劫掠縣衙,而沐陽縣衙裡的衙役以及本縣鄉勇隊共兩百餘人都待在縣衙。

    這些擔驚受怕的人突然聽聞今天午時那些張國梁的兵馬呼嘯而出的時候,一開始還以為他們是要和城外的中華軍打仗了呢,但是沒想到這些綠營士兵一個個提上褲子,手裡抓著金銀財物就是奪北門而逃,這逃跑的速度比昨天還要快上一些,也就半個小時而已。五千多人就走的乾乾淨淨,一個不剩。

    留下一個飽受兵亂,民眾哀嚎不已的沐陽縣給中華軍!

    張國梁走,而城外的中華軍已經進抵城下,知縣應陽顯帶著人上了城頭稍微一看,不用細看,也看不懂這些中華軍的裝備或者陣型之類的,只是稍微數一數中華軍的人數就知道,這城根本就沒法子守。

    城外中華軍近萬人之多,先不提這些中華軍戰鬥力強弱與否。關鍵的是沐陽縣現在沒有哪怕一個正規的士兵,只有衙役以及本縣縣勇兩三百人而已,哪怕是發動城內士紳富商集合青壯,但是頂多也就湊上幾百人而已。根本就無法抵擋城外的大軍。

    看著城外的大軍,應陽顯沒有露出太多的害怕神色,而是面露不甘!

    他只是個舉人出身,這知縣的實缺還是向上頭送了好幾萬兩銀子才買來的,剛當上縣太爺沒一年呢,連買缺的本錢都沒撈回來。自然是不甘心這麼把官帽子給丟了。

    一旦城外中華軍來攻,己方擋是肯定擋不住的,到那時候自己逃跑固然可以暫時保得一命,但是誰也說不準朝廷會不會把他正法,以禁傚尤,這幾年清廷斬殺逃跑的地方官員多了去,數都是數不清啊。

    就算朝廷不殺他,但是這逃跑了後續這官帽子自然也就沒有了,不繼續當官的話,他還怎麼把買官的好幾萬兩銀子給收回啦?

    如果收不回來的話,豈不是虧大了!

    只是微微考慮後,應陽顯就是很乾脆的做出了決定,那就是投誠反正!

    自己只是當官撈錢而已,給滿清朝廷當官和給中華帝國當官區別都不大,只要自己能夠繼續做這個官,他並不介意是效忠一個異族人,也不介意效忠什麼反賊,哪怕是效忠洋人他都不在乎,只要能夠繼續當官,讓他家裡的老母親賣了都行!

    而這種情況也不是應陽顯一個人的特例,實際上江蘇浙江以及福建安徽四省裡有著數以萬計的滿清官員投誠反正,轉眼間就從大清官員成為了中華帝國官員。

    儘管他們的直接出發點可能不同,比如有的人是為了百姓民生,又比如有的是為了光宗耀祖,又比如是有的人為了更好的前程,但是他們都有著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他們都希望保住官位,甚至想要更進一步。

    由此可見,官本位裡的中國,上下兩張口的官對人來說有多麼大的誘惑力,尋常人等根本無法拒絕當官的誘惑。

    現在的應陽顯就是其中的一員!

    確定了自己要投誠之後,應陽顯也聽說蘇南等地投誠中華軍的地方官員不在少數,而且大部分人投誠後都能官居原位,還有人深得南京那邊的部臣大佬們賞識,從而陞遷者不在少數。

    所以應陽顯不僅僅想要投誠,而且還想要博得中華軍的好感,所以當即就是給城外的中華軍送去了書信,城城內已經開始對接到鋪土灑水,他應陽顯和城內士紳屆時會親自到城門口喜迎王師!(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4
第兩百五十三章 沈馳雲入沐陽

    當沈馳雲騎著棕紅色的高頭大馬在一群軍官門的陪同下緩緩入城的時候,他看見了應陽顯等人!

    此時的應陽顯明顯可以看到他那剛剪髮的痕跡,身上的衣服也不是什麼滿清的官府,而是一套非常標準的中華裝,而跟在應陽顯後頭的幾個官吏以及士紳們,一個個也是剃著寸頭,那些官吏們則是穿著中華裝,而普通士紳們而是穿著馬褂長袍的常服。    ..

    這些人沒有投降或者戰敗者的羞恥感以及害怕心理等,反而是一個個都是滿面紅光,尤其是為首的應陽顯更是帶著一臉的喜色!

    中午時分應陽顯得知張國梁所部逃跑出城後,他迅速就做出了反正歸順中華帝國的決定,而後更是聯絡城內的士紳富商們,引誘脅迫各種手段使了出來,還把幾家死活不肯和他一起歸順中華帝國的士紳家族來了一個抄家滅族。

    整合了城內士紳後,他迅速親自讓親信帶了自己的書信出城求見中華軍的將領,宣佈全城官員士紳已經決議歸順大中華帝國,請求王師善待城內百姓云云!

    對於這種事沈馳雲也是遇過多了,中華軍所到之處除了極少數城市的官員和士紳會頑抗到底外,大多數在大勢已去的時候這些地方官員和士紳們會做出順應局勢的行為,那就是投降!

    所以沈馳雲很爽快的大營了沐陽城官民的投誠行為,並大大的讚賞了應陽顯的忠心行為,並許諾城內官員一律會得到重用。

    得到了沈馳雲的承諾後,應陽顯回城後就是組織民眾準備迎接中華軍入城,他更是親自帶著那些主動歸順的官員以及士紳們在城門口迎接。

    並且他自己以及其他的官員士紳們用著迅速無比的速度,把頭髮給剃掉了,成為了沐陽城內第一批剃寸頭的人。

    而應陽顯等幾個官員身上的中華裝,更是在短短數個小時內趕製出來的。

    畢竟中華裝乃是目前中華帝國官員的最明顯標誌,自從林哲推廣中華裝以來,中華帝國內的所有公務員除了巡警等執法人員外。其餘的文職官員清一色的穿上了中華裝,為了表示自己的反正之心,應陽顯讓縣城內的裁縫在最短時間內就是做出了幾件中華裝來,讓自己以及縣衙的其他幾個官員穿。

    至於對於普通的士紳們或者普通的頭髮以及服裝。除了在少數幾個抵抗激烈的城市採取懲罰性的剃髮令措施外,對於其他地方中華帝國倒是沒有什麼強制要求,基本上是你喜歡怎麼樣就怎麼樣,並不會過多的干涉。

    如今在上海商貿區裡頭,還依舊有眾多人留著一頭的辮子呢。民眾的服飾實際上也依舊以滿清時代的馬褂長袍為主。

    不過帝國對於國家公務員群體以及軍人,卻是實施嚴格的剃髮令,只有剃掉了頭髮你才能夠做帝國的官員,當帝國的軍人。

    唐末之南漢要當官必須要把子孫根給咔嚓掉,還不是有著無數的讀書人苦讀數十年應考,考中後高高興興的把下面給割掉了成為太監去當官……

    和被閹比,區區剃髮算什麼!

    古代的讀書人,尤其是那些想要當官的讀書人,可沒有傳說中的那麼風高亮節,除了極少數人能夠堅持儒家所提倡的六德六行外。幾乎絕大部分的儒家士子們對儒家的仁義道德大體上只會嘴上說說而已,真到了要當叛徒的時候,他們比誰都快,明末的官員士子階層如此,先反朱明投李順,後反李順投滿清,到了如今這清末時期的官員士子階層也不例外,前腳還叫嚷著為滿清死忠呢,後腳就投誠了中華帝國。

    而且這種叛徒的行為不是單一的,而是一種普遍性的群體行為。歷朝歷代更迭的時候,最先當叛徒的總是這些人。

    數遍中外數千年歷史,這天底下就沒有那個學派的學子能夠比儒家學子更不知廉恥了。

    眼前的這個應陽顯只是這類人的其中一個而已,不能說他有多壞。他只是當代官員乃至讀書人群體的一個典型代表而已。

    不過話又說回來,如果沒有這些人,這一兩年也不會有這麼多人投誠中華帝國了,中華帝國也就無法短時間內建立有效的行政統治了。

    所以說,人的壞或好與否其實真不那麼重要,重要的是對他們對自己有利於否。

    沈馳雲騎著馬進城。城內的的街道兩旁,已經有著諸多民眾跪在兩旁迎接大軍入城,沈馳雲對這些視如不見。

    作為一個征戰四方,已經攻克諸多城池的高級將領,作為一個征服者踏上某個城市的土地已經不是第一次了,第一次第二次的時候還會感覺到興奮,不過次數多了感覺也就那樣。

    沈馳雲甚至都沒有太多搭理應陽顯以及城內官紳等人,他直接入城了就是先住進了縣衙休息,至於城內的後續事務自然有下面人處理。

    如今的沐陽剛下,按照中華帝國的慣例,短時間內的沐陽會處於軍管之內,等後續組織部對沐陽做出妥善安排後才會結束正式的軍管。

    不過中華帝國的軍管力度其實非常有限的,林哲近年來對軍政分離是非常重視的,平常時候軍方根本就沒有權利插手地方政務,而哪怕是軍方剛攻克某個城市,該城市處於軍管的時候,軍方的權力大體上只有維持的當地的安穩,不至於出現大規模動亂,但是具體的政務實際上也沒有權力管轄。

    沈馳雲更加沒有權力委任應陽顯為沐陽的知縣,沈馳雲的承諾實際上只是會向後續抵達沐陽的組織部官員建議一二而已。

    而不出意料的話,三四天內位於淮安的組織部官員就會北上沐陽,然後統籌組建沐陽縣的行政機構,而按照對主動投誠官員的處理,一般會把應陽顯委任為知縣,也就是原職留任,不過肯定也會從其他地方調過來一位縣丞,同時各科的科長們也會安插幾個組織部調過來的人,總不會出現沐陽縣的官方機構裡清一色是該城的投誠官吏的情況。

    對於這些地方政務,沈馳雲歷來是不太管的,實際上他也沒那個權力管!

    進入沐陽後,沈馳雲先是下令部隊好好休整一晚,反正現在時間已經是下午了,再趕路也趕不了幾個小時,而且自從淮安北上後,他帶領的第五師以及第五騎兵團就一直沒能好好休整過,天天都趕路對將士們的體力消耗極大。

    實際上也不僅僅是對將士們的體力消耗大,對諸多馬匹騾子等牲口的體力也消耗極大,實際上這些馬匹等牲口的耐力還不如皇家陸軍的士兵呢,這一路上趕路皇家陸軍的士兵沒有出現大規模掉隊的現象,但是軍隊裡的諸多馬匹卻是出現了不少傷病的情況。

    一路上,拉十二磅火炮的馬匹都已經活生生累斃了三十多匹之多,就連軍官和騎兵們乘坐的戰馬也是掉瞟嚴重,再不好好休整的話估計傷病的戰馬就會多很多。

    這就是騾馬化部隊的一大制約了,如果只是輕步兵,士兵們只有一支步槍沒有太多負重,也沒有後勤部隊的拖累,一天行軍三十公里是輕鬆的,甚至走上四五十公里都不是不可能的。

    但是對於一支裝備齊全,擁有大量輜重的騾馬化部隊來說,實際行軍速度是遠遠比不上人的普通行走速度的。

    普通人的步行速度是每小時五公里左右,一天走十個小時那就是五十公里,但實際上大規模的步兵部隊行軍根本無法達到這個速度,如果再有輜重,炮兵等部隊拖累的話就更難了,一天行軍二十多公里才是正常的,超過三十公里都是非常勉強,而超過五十公里的話基本是奢望。

    走了這麼多天,讓士兵以及馬匹休息是非常重要的!

    當晚,應陽顯等沐陽城內的投誠官紳們主動捐獻了大量米糧果蔬以及肉食,讓第五軍的將士們好好的吃了一頓。

    米糧好說中華軍裡的皇家陸軍基本不缺基本的主糧,但是肉食以及果蔬這些在作戰時期就比較難得了。

    不是因為軍費不夠,而是在行軍打仗的時候很難蒐羅到這些東西,總不能說一邊行軍,一邊派出部隊到處購買豬羊雞鴨之類的不是,一般只有在休整的時候才有機會吃上這些東西。

    一夜無話,次日一大早,沈馳雲就是率領第五軍離開沐陽繼續北上,留下了一群剃了頭髮,換上了中華裝的投誠官員,不過應陽顯等人自然不會以為這沈馳雲走了就能夠恢復原樣,因為不用幾天時間,第五軍的協防軍部隊就會趕上來,組織部的官員也會抵達沐陽。

    所以一個個不敢心存異心,而是老老實實的等著第五軍協防軍以及組織部官員的抵達!

    而沈馳雲呢,自然是已經把沐陽拋之腦後了,征戰數年,他攻克的城池眾多,沐陽這種小城對於沈馳雲來說,不過是北上追擊途中的一個小黑點而已,根本就無法讓他關注什麼。

    現在的他要繼續率軍北上,掩護第一軍的側後位置的戰略安全!

    而在第五軍的前方,第一軍的施清瑄也是率領著第一軍的主力部隊繼續北上追擊,前頭數公里外,則是李鴻章的江淮新軍!

    如此也就導致了前後三波大軍正在緊咬著向北進軍,而他們繼續向北走的話,那麼就會進入山東境內!(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4
第兩百五十四章 一夜寒風起

    邳州以東的宿遷北部,即後世新沂地區原野上,李鴻章忍受著大腿內側的痛疼繼續堅持騎在馬上,他的身前身後是排著長長縱隊的江淮新軍士兵們。

    只是和前幾天相比,現在這些江淮新軍的士兵們一個個都是垂頭喪氣,有的人一邊走著一邊還搓著手試圖讓雙手更暖和一些,有些士兵一再試圖裹緊身上的單薄淺藍色軍服,但是依舊無法阻擋北面吹來的寒風。

    而大軍的更後方,李鴻章麾下的炮兵們正在奮力的推動者火炮在泥濘路上行走,今早凌晨時分的一場風雨讓蘇北原野上的道路瞬間變成了難走的泥濘道路,將士們步兵的時候還好一些,頂多就是踏足泥濘之中而已,但是對於炮兵部隊來說就非常難受了,一但有沉重的火炮陷在泥濘之中,任憑炮兵怎麼抽打挽馬,都是無法把沉重的火炮拖拉出來。

    不得不讓炮兵們直接上陣去推,去抬,依靠人力把這些上噸重的火炮艱難的向前推進!

    效仿中華軍建立的江淮新軍,早期向洋人進口的火炮也是以十二磅和六磅炮的洋炮為主,六磅炮還好一些,但是那些十二磅的火炮的炮管以及炮架,輪子等在內,重量可是有著一噸多,平日裡走乾燥的平路還行,但是遇上現在這種下雨天,道路滿是泥濘的時候,就跟在沼澤地裡行軍一樣,其速度慢到讓人難以忍受。

    這十二磅洋炮其實還算好了,原本江淮新軍還從其他綠營清軍手中接過了十來門舊式將軍炮,那可都是號稱三五千的大傢伙,比十二磅的洋炮還要重得多。遇上現在這種天氣和道路根本就沒辦法趕路,早上的時候李鴻章就已經是忍痛把十來門的舊式重炮給拋棄了,為了不讓後頭的中華軍繳獲這些重炮,李鴻章拋棄這些重炮之前還把炮管給炸燬了。

    這一路逃亡就夠打擊士氣的了,偏偏又是風雨天就更是讓逃亡中的江淮新軍士氣跌至谷底。

    這一場大雨讓道路變得泥濘無比不好走之外。其實更重要的是造成了溫度驟降,讓缺少冬衣的江淮新軍士兵們難以忍受。

    如今已經是十一月了,農曆是九月底,乃是屬於真正的深秋時分,還有十天左右就是『小雪』了,這氣溫本來就一天天下降。不過沒有北方冷空氣大規模南下之前,人們的感覺還不明顯,只是覺得深秋涼爽些而已。

    但是今天凌晨時分的那一場雨,以及帶來的溫度驟降,很明顯就是北方的冷空氣已經開始南下。這深秋時分是有可能今天還好好,但是晚上一陣北風吹過後,氣溫立馬就會驟降。

    如今白天十來度的溫度雖然只是讓人感受到有些寒意,但是等到夜色降臨的時候,到時候估計溫度就會下降到十度以下,甚至只有七八度的地步。

    這個溫度雖然不足以說天寒地凍,但是對於依舊一身夏秋單薄軍服的江淮新軍士兵們而言,這種天氣可不好熬。

    江淮新軍撤退的有些急。加上前幾天還是豔陽高照呢所以也沒太擔心,但是現在的話氣溫驟降,李鴻章他自己自然有手底下人的及時送來冬衣。一些高級將領們也不用操心這個問題,但是上萬普通士兵該怎麼解決冬衣問題?

    對此李鴻章是皺緊了眉頭!

    他也不是沒有想過派出部隊散出去到附近的村子,直接購買或者劫掠百姓的冬衣以供將士所需,但是後頭的施清瑄根本就不給他這個機會!

    中華軍的第二騎兵團以及第一師、第三師的兩個騎兵連,加起來超過一千名的騎兵經過數天追擊後,可是已經追了上來。昨天傍晚時分甚至試圖強行襲擊李鴻章所部,迫使李鴻章不得不放緩前進的速度。收縮行軍的隊形,防止中華軍的騎兵前來突襲。

    而這種情況下。李鴻章根本就不可能說派出小規模的部隊外出劫掠,因為人家騎兵固然不會主動來衝擊江淮新軍的主力軍陣,但是江淮新軍要是敢分散出去一小部分兵力的話,這些騎兵就會和餓狼一樣毫不猶豫的撲上去。

    看著左後方大約千米外的那股騎兵,李鴻章內心裡深深的嘆了口氣!

    昨天下午時分這些騎兵追上來的時候,他就是感到了不妙,如果被這些騎兵纏上的話,很容易就會被後方的中華軍主力給追上,到時候自己就不得不和這些中華軍打一場了,而這個事情是他一直避免的!

    為此今天上午他也是派出了麾下的騎兵試圖去阻攔這些中華軍騎兵,江淮新軍裡的騎兵數量也不算少,前後大約也有千五百騎左右,而且訓練體制也是效仿中華軍騎兵的,甚至騎兵用的軍刀都是中華軍的那種彎刀,以往作戰的時候江淮新軍的騎兵發揮也算不錯。

    按照道理說雙方應該是旗鼓相當,甚至江淮新軍的騎兵還要略強一些的,但是山寨貨始終是山寨貨,對上中華軍這個正版貨立馬就縮了。

    剛開始進行對沖的時候還好好的,不算落入下風,但是雙方進入混戰之後,雙方的訓練水平就是提現了差距,而更重要的是混戰之中中華軍騎兵的騎兵左`輪六響手槍帶來了極大的戰術優勢。

    雙方騎兵的第一次大規模接觸交戰,江淮新軍折損至少三百騎,而中華軍的騎兵損失只有六十騎,從戰術上來說,江淮新軍的騎兵自然是毫無疑問的遭到了慘敗,同時江淮新軍的騎兵部隊也沒能夠達到驅趕中華軍騎兵的戰略目標。

    戰術和戰略上的雙雙失敗,這些江淮新軍的騎兵們也就不敢隨意迎戰了,只能是坐視外圍的中華軍騎兵尾隨。

    但是這種情況絕對不會一直持續下去的,因為李鴻章知道這些中華軍的騎兵不可能一直在後頭跟著無所事事。

    而李鴻章猜得不錯,因為這個時候在後方數公里外的第一軍行軍隊列裡,王呂雲正在和施清瑄等人商討著最新的戰術。

    「稍候我部會再一次出擊。定然能夠拖延敵人繼續行軍步伐,而到時候只要你們幸苦一些,足以在晚間徹底追上來!」王呂雲如此說著。

    施清瑄也是點點頭:「嗯,如此就拜託王兄了,只要王兄的騎兵能夠拖住他們一到兩個小時的時間。那麼我們就能夠追上來,迫使他們和我們進行決戰!」

    江淮新軍和第一軍的主力之間的距離其實非常短,大體上只有六公里上下,這個距離天氣和地形好一些的話一眼就能夠看見,但是一追一逃之下,而且雙方士兵的體能素質都不算差。你追他逃,你休息了他也休息,這種情況下這區區六七公里的距離正常情況下根本就無法縮短。

    現在唯一的希望就是,王呂雲的騎兵部隊能夠突破江淮新軍的騎兵攔截,從而糾纏住江淮新軍的主力部隊。不需要多長時間,最多兩個小時,甚至只需要一個小時那麼就足夠讓第一軍的主力步兵們趕上來,只要等江淮新軍的士兵們進入了第一軍士兵的米尼步槍射程之內,到時候李鴻章就算不想打也得被迫迎戰!

    王呂雲站了起來,然後緊了緊身上的外套,順手彈了彈並不存在的灰塵:「放心,我王呂雲辦事你放心!」

    說話的時候。王呂雲帶有極大的自信,這種自信是建立在無數勝利之上的!

    身為中華軍內騎兵第一人的他,率領騎兵作戰多次。未嘗一敗!

    起身後,王呂雲繼續道:「時間有些緊,我就先回去了,預計一個小時後我部就會發起進攻,到時候還望諸君給予最大之配合!」

    言罷,王呂雲就是大步走了出去。長筒馬靴踩在泥水之中,濺起點滴泥水。只見他接過衛兵遞過來的馬韁繩,然後走了兩步到他那匹棕色的阿拉伯戰馬邊上。翻身一躍就是躍上了馬背。

    帶著皮手套的手揮起了馬鞭,受到鞭打刺激的戰馬如同利箭一樣,揚起馬蹄就是飛奔而去,幾個跟著王呂雲一起來的騎兵軍官以及衛兵們也是感覺翻身上馬,追趕王呂雲而去。

    施清瑄看著飛奔而去的王呂雲等人,臉上露出一絲苦笑:「這個王呂雲倒是和以前一樣!」

    一旁的邴曲松也是呵呵笑道:「王總監不愧是我軍騎兵的典範啊,這一舉一動都是絕世悍將的風範!」

    施清瑄聽罷也不說話,王呂雲在中華軍裡比較特殊,他算得上是唯一一個連字都認不全的高級將領了,中華軍的軍官們基本清一色都是軍校生出身,而這些軍校生以往都是書生出身,總體而言中華軍的軍官群體其文化水平還是比較高的,論經學大多也能夠說之乎者也,當然水平無法和那些進士舉人出身的文官相比,但是近代科學水平在當代中國而言絕對是屬於頂尖的群體。

    而王呂雲呢,綠林出身,投軍前只是一個護院頭子,他能夠積功到今天這個位置,所靠的並不是軍事才華之類的東西,他靠的就是自己的一身勇武。

    當今中華帝國裡,敢親自揮舞著軍刀和敵軍貼身肉搏的高級將領,也就只有他一個了!

    今天的王呂雲和往常也一樣,騎著他的高頭大馬在己方騎兵的最前列,口中大喊著:「今天,為帝國、為陛下死戰的時候到了!」

    「中華帝國,戰無不勝!」

    麾下的騎兵們也是一個個大喊著:中華帝國,戰無不勝!

    王呂雲抽出了自己的指揮刀:「全體都有,拔刀!」

    一片金鐵交鳴後,千名騎兵的方陣中齊齊豎起了一片刀林,刀林在陽光下反射出道道光芒!

    騎兵們胯下的戰馬開始以正常的速度行走著,然後在軍官們的命令中,騎士開始催動戰馬小跑!

    當戰馬的速度逐漸提起來後,王呂雲已經是把指揮刀向前指著,口中大喊著:「殺!」

    千名騎士控制著戰馬,用著統一的速度快速跑動起來,千騎跑動起來,其聲勢如同冬日奔雷一般,讓人膽顫不已!

    於此同時李鴻章睜大了眼睛看著如同激流一樣的中華軍千名騎兵從一個低矮的山頭冒了出來,然後衝向了前方的己方千名騎兵!

    下一瞬,雙方的騎兵大戰再一次爆發,雙方加起來超過兩千名騎兵發起了最直接,最殘酷的衝鋒,明晃晃的馬刀折射出來的光芒幾乎比太陽更耀眼!(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4
第兩百五十五章 近代騎兵的對決

    中華軍之第一軍所屬的第二騎兵團以及兩個師屬騎兵連組成的騎兵方陣大約千騎,如今這千名騎兵就是揮舞著騎刀朝著對面的江淮新軍騎兵發起了衝鋒!

    雙股騎兵如同激浪一樣對沖在一起,然後引發了爆炸一樣掀起陣陣波浪,雙方衝在最前面的那些騎兵在剛接觸的那一瞬間,就是嘩啦啦的倒下了一大片。

    雙方騎兵的訓練體制是一樣的,用馬刀也都是倣傚法軍驃騎兵的制式馬刀,用的戰馬也都是蒙古馬為主,除了實際戰鬥經驗以及軍官水平不一樣外,實際上這兩個騎兵的作戰模式比較相似。

    這從他們都選擇了密集隊形,並直接用馬刀發起衝鋒就可以看得出來。

    然而當這看似半斤八兩的騎兵衝撞到一起後,一開始雙方還是用馬刀對砍,但是很快陷入混戰後這些騎兵中間就是響起了密集的輕聲,混戰的騎兵中飄起了陣陣白煙。

    而隨著槍聲響起後,大量穿著淺藍色軍服的江淮新軍士兵一個接著一個倒下!

    看到這一切,後方的李鴻章閉上了眼睛,他知道上午的那一幕現在又重演了,上午的時候,中華軍的騎兵追擊而來,他不得不派出己方騎兵進行攔截,原本他對己方的騎兵攔截還有著一定自信的,但是雙方騎兵的接戰最初階段還好,但是等進入混戰階段後,對面的中華軍騎兵卻是捨棄了馬刀,然後一個個掏出了手槍,這手槍也不算什麼新鮮貨色了。但是李鴻章知道的都是單發的手槍。

    然而那些中華軍騎兵的手槍卻都是可以連接發射六響的手槍!

    中華軍的騎兵早在去年就開始大規模裝備左`輪六響手槍,不過中華軍的騎兵卻是很少把手槍直接運用到戰場上。以往作戰的時候都是依靠馬刀衝鋒或者下馬用步槍射擊取得勝利的。

    這種傳統的近代騎兵戰術也是讓中華軍騎兵面對太平軍以及清軍騎兵的時候頻繁取勝,從未失手過。

    但是自從今年下半年和江淮新軍的騎兵頻繁交手後。這種傳統戰術雖然依舊可以發揮一定的作戰,但是面對訓練模式和冷兵器都一模一樣的江淮新軍騎兵,根本就很難佔據絕對的戰略優勢。

    而後在多次的小規模交戰中,騎兵們發現左`輪手槍在混戰中,比馬刀還要更好用一些!

    這種情況迅速被反應了上去,如此才有了今天上午王呂雲所屬的騎兵衝擊江淮新軍的時候,首次在混戰之中大規模運用手槍,並一舉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以往和江淮新軍的小規模騎兵交戰中,雖然也是勝多敗少。戰損比往往有一比二,但是今天上午的一戰裡,戰損比卻是出身了大幅度上升,達到了一比五以上。

    這個數據就讓王呂雲更加重視左`輪手槍的作用了!

    今天出戰之前,他甚至還特地請求了施清瑄配合,把那些配屬給軍官們的1855年型軍官手槍都是臨時集合了起來,好讓自家的騎兵做到一人雙槍。

    目前中華軍的騎兵裡,標準準備是一柄彎式馬刀,這種馬刀一開始是法軍驃騎兵的制式馬刀。不過這幾年也是根據實戰進行了細微的改進,以便更適合中華軍騎兵的使用,其中的刀身彎度變小了,重量也有所減輕。由此形成了帶有西式騎刀痕跡,但是卻是富有中華軍騎兵特色的騎刀。

    這款被稱之為1856年式騎刀的馬刀,規定製式為全長九十六釐米。把手有護手,重一點七千克。值得注意的是,這款軍刀就和其他冷兵器一樣。並不是由林德機器廠或者金陵兵工廠機制生產的,而是軍方指定規格和工藝後,下訂單由民間一些具有一定規模的作坊手工或者小型的機器廠打造。

    由於生產比較分散,這質量自然是有壞有差,質量最好的乃是鎮江的一傢俬人打鐵作坊生產出來的,利用機械動力輔助,加上他們自行鍛鍊鋼材精益求精,所以打造出來的各種軍刀質量非常不錯,不過質量好的同時也就代表著產量低價格高,從他們這些購買的軍刀往往是配屬給軍官的,普通士兵一般用不上。

    大部分騎兵用的還是普通鐵匠們打造出來的騎刀!

    除了1856年式騎刀外,騎兵還有一桿短槍管的騎兵專用的米尼步槍,然後就是每人還會配屬一柄1855年型騎兵專用左`輪手槍。

    而在上午一戰嘗到了左`輪手槍的甜頭後,王呂雲就是覺得自家騎兵的手槍不夠用了,這一場混戰下來往往六法子彈打出去還不夠用,所以就把配屬其他兵種的軍官們以及炮兵們的手槍也給抽調了過來,雖然這些配屬給軍官的手槍在威力上要略遜一些,但好歹也能讓騎兵多上六發子彈可以用呢。

    這不,現在這些手槍就是體現出來了他們的價值,只見第二騎兵團的騎兵們揮舞著軍刀發起衝鋒,並用軍刀進行第一輪亂戰後,一個個就是用另外一隻手掏出了掛在馬背並,並早已經裝填好的手槍。

    然後槍口對準了敵軍騎兵後就是叩響扳機,槍聲響起後,大量的江淮新軍的騎兵開始倒下!

    看到這一切,李鴻章心中充滿了無奈!

    上午一戰的失敗他就已經察覺到了不妥,也是知道己方的騎兵很難打過敵軍騎兵,但是現在面對敵軍騎兵的突襲,他哪怕是知道自家騎兵不敵,但是也必須把他們派上去?

    為何?

    因為要想攔截敵軍騎兵的衝擊,最好的辦法就是派出自家的騎兵去攔截!

    如果李鴻章不派出騎兵去攔截,那麼這一千多騎兵就會直接衝擊己方的步兵縱隊,到時候李鴻章就必須讓大軍停下步伐來,然後列出緊密的空心方陣或者其他隊形來防備中華軍騎兵的衝擊。

    到時候這些中華軍肯定不會傻乎乎的直接來衝擊準備妥當的己方步兵方陣,因為那個時候他們已經不需要這麼做了。

    這些中華軍騎兵的戰略任務是什麼?是拖延江淮新軍的逃跑步伐,他只需要讓你走不了那麼就是勝利了。

    一旦自己停下來,那麼身後的中華軍主力步兵就會追上來,不用多久,也許就一個多小時到時候不管自己願不願意,都必須和中華軍展開一場對決。

    而這種對決是李鴻章一直所極力避免的!

    基於這些考慮,哪怕是李鴻章明明知道己方的騎兵可能不敵,但是依舊把他們派了上去主動迎敵。

    他沒有指望自家的騎兵能夠大獲全勝,他只希望著己方的騎兵能夠拖住他們,最好是能夠己方騎兵徹底崩潰之前,重創中華軍的騎兵部隊。

    只要己方的騎兵能夠把中華軍的騎兵重創,哪怕是全軍覆沒都是李鴻章所能接受的。

    現在問題的關鍵是,己方的騎兵就算是拼著全軍覆沒去作戰,但是他們能夠重創王呂雲的騎兵嗎?(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4
第兩百五十六章 絕望之戰

    一場戰爭的勝負,往往是在剛開始的時候就已經決定,不可否認諸多的戰役裡會充滿奇蹟,但實際上奇蹟之所以被稱呼為奇蹟,那就意味著出現的幾率可以忽略不計(.o)

    而李鴻章的運氣並沒有好到足以讓奇蹟的出現,所以江淮新軍的騎兵毫無意外的戰敗了!

    從雙方的騎兵發起正面衝鋒的那一刻起,很多人包括李鴻章在內都已經知道,這一場騎兵對決己方勝利的機會無限接近於零!

    但哪怕是知道會戰敗,但是他也必須把騎兵派遣出去,因為如果不把騎兵派出去,中華軍的騎兵就會肆無忌憚的直接衝擊李鴻章的步兵縱隊,到時候他甚至連下行軍的步伐,組建步兵方陣迎敵都是不可能的。

    只有把騎兵派出去,才有機會用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方式重創中華軍騎兵,從而解決掉中華軍騎兵的威脅。

    哪怕是不能解決騎兵的威脅,己方騎兵的攔截,也能夠讓前方的步兵們有足夠的反應時間來組建方正,進而迎戰獲勝後的中華軍騎兵。

    看著己方的江淮新軍騎兵一個接著一個倒下,然後出現崩潰,最後只剩下數百騎狼狽而逃的時候,李鴻章此時此刻的感覺是複雜無比的。

    但是他沒有和都興阿或者僧格林沁那樣,瞬間就變得絕望甚至逃出戰場,他而是在騎兵還在交戰的時候就是傳令前方的步兵列陣,以空心方陣這種防守陣型來抵禦後續可能的騎兵衝擊。

    而當己方騎兵徹底潰敗後,李鴻章再一次傳令,全軍停止行軍,列陣迎戰!

    他知道,己方騎兵崩潰,而中華軍騎兵又沒有被重創的那一刻起,自己和中華軍的大決戰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了。

    繼續逃已經毫無意義,因為有著中華軍騎兵的阻撓,根本就無法順利逃走。剩下的唯一選擇就是原地備戰,然後和後面的中華軍步兵主力決一死戰,做最後的垂死掙扎

    北方吹來的風繼續刮著,衣著單薄的江淮新軍士兵們顧不上寒冷。而是一個個都在軍官們的命令下開始列隊。

    上萬人備戰,其陣型自然是複雜無比的,除了靠近北方的兩千多人組成了多個空心方陣,用以防備中華軍的騎兵突襲外,其餘步兵已經是靠近部署。在一些低矮的山坡上列出一個個三排橫隊。

    那些六磅或者十二磅的火炮也已經是緊急被部署到臨時選定的陣地上,炮兵們把戰馬拉開來,然後開始把一箱箱的火藥以及炮彈堆積在火炮旁邊。

    不得不說,江淮新軍的整體訓練素質是要遠遠超過尋常的清軍,同樣也超過了清軍裡的京畿練軍以及直隸練軍等新軍,這從他們在短短半個小時內就從行軍狀態,轉化為迎戰狀態就可以看得出來。

    甚至在這個人人都知道大戰將近,而己方很有可能會慘敗的時間裡,江淮新軍的伙伕們還在就地埋鍋造飯,然後把肉湯以及米飯送到了各部隊當中。

    在這個時間裡。王呂雲率領的騎兵部隊並沒有對江淮新軍的步兵方陣發起衝擊,因為這沒有任何意義,無數戰例已經說明了,騎兵衝擊線列步兵的方陣,哪怕是勉強衝進去了,也是得不償失,而且更多的可能性是非但沒能衝破敵人的步兵方陣,反倒是把自家騎兵給搭了進去。

    對於王呂雲的騎兵部隊來說,擊潰了江淮新軍的騎兵部隊,迫使江淮新軍的步兵主力部隊停止行軍。展開防禦陣型就已經是獲得了戰略上的勝利,接下來的戰事和他們騎兵關係已經不大了,要麼是己方步兵方陣大敗,然後王呂雲的騎兵不得不擔當斷後重任。發起誓死衝鋒掩護步兵的撤退,要麼就是己方步兵方陣大勝,然後他的騎兵對江淮新軍的潰兵進行追擊,以獲得更大的戰果。

    但是不管是哪一個結果,他的騎兵在接下來的戰鬥中,已經是無法影響戰略局勢。真正能夠決定雙方勝敗的,是那是拍著緊密隊形的步兵!

    如果說要想擊敗敵軍的騎兵,最好的方式是用自家的騎兵,那麼要想擊敗敵軍的步兵方陣,最佳辦法就是用己方的步兵方陣去擊敗他們。

    除了戰略因素外,讓王呂雲無法發起衝鋒的還有兩個原因,一方面是剛才那場只持續了二十多分鐘的騎兵對決中,以第二騎兵團為主的中華軍騎兵雖然擊潰了江淮新軍的騎兵,當場就至少擊斃了三百名以上的敵軍騎兵,其餘受傷以及俘虜的敵軍騎兵達到了三四百人,只有三百多名江淮新軍的騎兵潰散而逃。

    但是自身的損失也是極大的,剛才一戰裡,至少有兩百名中華軍騎兵傷亡,其中超過百騎當場陣亡,其餘受傷的多數也是重傷。

    也就是說,剛才的騎兵對決裡,王呂雲麾下的騎兵傷亡率已經是超過了百分之二十,這個傷亡率如果是放在古代軍隊或者太平軍以及清軍的舊軍裡,早就已經自行崩潰了。即便是放在近代部隊裡,如此高的傷亡率也是足以讓他們傷筋動骨,繼續強行發起衝鋒的話,很有可能讓部隊發生崩潰。

    所以不到萬不得已的情況下,王呂雲是不願意繼續帶著麾下的騎兵發起下一輪的大規模衝鋒!

    除了自身損失大外,也和江淮新軍的騎兵潰逃有關,江淮新軍的騎兵可不是散兵游勇,雖然潰逃了,但也是有組織的潰逃,那潰逃出去的幾百騎也不能不管,必須派人進行追擊,免的讓他們殺一個回馬槍。

    多方面考慮下來,就使得王呂雲已經無力對做好了戰備的江淮新軍步兵們發起衝擊了。

    現在他要做的就是等,等著施清瑄帶著步兵主力上來!

    而他也並沒有等待多久,僅僅是他擊敗江淮新軍騎兵的半個小時後,南方的一道低矮山坡上,就是出現了一排排穿著深藍色軍服的中華軍士兵,他們排著可以隨時進行戰鬥的三派橫隊,在軍樂隊的鼓點聲中一步一步向前踏來。

    在這些士兵之間,還有諸多騎著戰馬的軍官不時的下達各種命令。

    這些步兵們大多以營為單位,組成了一個個步兵方陣,然後在長達將近一公里的寬度上同時向北前進,這些步兵方陣之間,一個個傳令兵們飛馳著,把各種命令傳達開來。

    看著漫山遍野過來的中華軍步兵,已經從戰馬上下來的李鴻章嘴角略微抽搐,僅僅是看這一眼,他就估算出對面的中華軍至少有一萬五千多人,比己方萬人多了足足三千多人。

    不過雖然心中已經有著絕望的心理,但是他依舊神情平靜,然後用著鎮定的語氣道:「讓炮隊打準點,先把他們左翼的方陣打掉!」

    他的話音落下不久,江淮新軍的十餘門十二磅洋炮就是開始了射擊,沉重的實心彈劃過天際,然後落入了一千米外的中華軍第一師的步兵方陣中。)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4
第兩百五十七章 最強者的對決

    寒秋的蘇北平原上,雙方兩萬多名將士排著一個又一個方陣緩緩靠近!

    這是一場沒有事先構築好的工事,一場沒有太多雜七雜八舊軍士兵參雜的純線列步兵正面對決,儘管江淮新軍是被逼著才迎戰,但是李鴻章花費了無數精力編練出來的江淮新軍並沒有辜負李鴻章對他們的期待。◎,

    在施清瑄帶著第一軍的步兵主力追上來之前,江淮新軍就已經是提前佈置好了陣型,諸多火炮也已經是準備妥當,提前佈置好的火炮也使得他們可以提前進行炮擊。

    不過看著己方炮兵發射的炮彈一枚接著一枚落入中華軍的步兵方陣中從而造成大量殺傷的時候,李鴻章卻是沒有露出什麼高興的神色,更沒有和身旁的幾個幕僚一樣說出什麼『打得好』之類的話。

    反而是眉宇間持續皺緊!

    因為儘管己方的炮兵已經開始對中華軍的左翼進行猛烈炮擊,炮擊的效果也相當可觀,但是對面的中華軍的步兵方陣卻是彷彿沒有遭到任何打擊一樣,依舊是步伐堅定的向前推進!

    對面那些穿著深藍色軍服的中華軍士兵們面對江淮新軍的炮擊,陣型不時被實心球炮彈犁出一道血肉鋪就的道路,但是一個士兵倒下後,後排的士兵自動不上,那麼是三排的士兵都倒下了,那麼兩側的士兵也會自動的靠近,繼續保持著嚴密的橫隊逐漸進入戰場。

    彷彿那些被炮擊而倒下的士兵並不是他們的戰友一樣,那些前進的士兵甚至都沒有看倒下的戰友一眼,沒有去聽哪怕一聲受傷戰友的**。

    他們只是和往常一樣,步伐不快不慢,平穩的持續前進!

    那些騎著馬遊走在方陣兩側的軍官們更是一個個冒著炮擊走在最前方,絲毫沒有退縮的意思!

    中華軍的步兵方陣中,不僅僅有著低級軍官指揮,那些高級將官們同樣也是走在己方部隊的前方,線列步兵的時代裡,高級將官甚至一軍統帥帶著軍隊親自發起衝鋒是非常普遍的事。而一場戰鬥下來,高級將官陣亡或者死傷是常有的。

    看著這樣一支冒著炮火依舊繼續前進的軍隊,李鴻章是無論如何也高興不起來!

    戰鬥在持續進行,不過很快戰場的另外一側也是很快響起了隆隆炮聲。這是中華軍的火炮,儘管他們開炮的時間要比江淮新軍的炮兵要晚一些。

    但是他們也是和中華軍的步兵一同進入戰場的,施清瑄可不是什麼愣頭青,可不會做出把炮兵仍在後頭,自己單獨率領步兵發起進攻這種魯莽的事來。

    經過一番緊張的準備後。中華軍的那些戰爭經驗豐富的炮兵們也是陸續讓手中的火炮發射出一枚枚炮彈。

    不過和江淮新軍依舊大規模使用實心炮彈不同,中華軍的炮兵們雖然也有使用實心球炮彈,但是也普遍使用榴散彈以及榴彈。

    尤其是榴散彈,更是最近中華軍炮兵作戰時最喜歡發射的一種炮彈!

    經過林德機器廠的多次技術改進,如今採用木質彈托,同時改進了延時引信後的榴散彈景觀在爆炸威力上受限於黑火藥而沒有太大的改進,但是準確爆炸的以及啞彈的幾率上卻是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而一旦解決了引信問題後,那麼在實戰中,榴散彈榴彈的殺傷效果在大多數時候是要超過實心炮彈的。

    尤其是現在這種大雨之後的情況下,大雨過後不僅僅行軍的道路變得泥濘不堪。同時地面也是變得鬆軟起來,而鬆軟的地面對於嚴重依靠彈跳擴大殺傷的實心炮彈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

    實心炮彈在實戰中,想要更多的殺傷敵軍的有生力量,就非常依賴彈跳,如果讓實心球炮彈落在堅實的地面上會,它會進行彈跳,然後一直向前滾動,情況良好的時候甚至能夠貫穿一整個步兵連的縱隊。

    但是如果是在鬆軟的地面裡,實心球炮彈的能量就會被鬆軟的地面所吸收,跳彈滾動的距離就會大幅度縮減。從而造成殺傷力大大降低。

    正是考慮到目前的這種狀況,所以第一軍的炮兵們大幅度減少了實心球炮彈的使用,而是加大了榴散彈的發射。

    榴散彈可不會受到地面鬆軟與否的影響,因為它根本就不會滾動。甚至都不是在地面爆炸,榴散彈是在敵人的頭頂半空爆炸,然而依靠散發出來的小鐵球,鐵定以及彈殼碎片的衝擊來對人員進行殺傷。

    這種炮彈對付沒有工事阻攔,同時有著非常緊密隊形的步兵方陣效果相當不錯。

    當中華軍的炮兵也開火後,對面的江淮新軍的步兵方陣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嚴重的打擊!

    一時間裡。雙方的數十門火炮持續發射,實心球炮彈,榴散彈以及榴彈不斷的落入雙方的方陣之中,然後帶走一片又一片的生命!

    雙方如此猛烈的炮擊,對於雙方的部隊的心裡抗壓能力是非常嚴峻的考驗!

    畢竟現在雙方的步兵還沒有進行正式對決,但是卻都面臨著對方的炮擊,部隊持續減員,甚至有些步兵連倒霉一些遭到敵軍的火炮擊中轟擊,往往是挨上一陣炮擊後就是死傷慘重。

    這種猛烈的炮擊如果是換成了其他部隊來,比如說中華軍的協防軍,又比如是清軍中的綠營等舊軍,估計早就崩潰了,絕對不能和現在這樣一邊承受著猛烈的炮擊,一邊保持密集的步兵方陣然後緩慢靠近。

    儘管幾十年前拿破崙就說過火炮是戰爭之神,但是現實裡,如果大家的炮擊力量差不多,同時彼此的步兵又都是抗壓能力良好的線列部隊的話,那麼能夠決戰勝負的依舊是步兵方陣!

    現在就是如此,中華軍的皇家陸軍作為國內首支新軍部隊,其訓練以及武器裝備甚至是時期以及兵員素質都是首屈一指的。

    而江淮新軍作為國內最早效仿余勝軍建立的新軍,乃是國內第二支成熟的新軍部隊,同樣採用聘請洋人訓練,採用洋槍洋炮的他們同樣戰鬥力不俗。

    這兩支軍隊就是當今國內戰鬥力最強,同時也算得上是僅有的兩隻正規線列步兵軍隊,其他的練軍、鎮胡軍多少都有些欠缺。

    而如此的兩支軍隊進行絕對,僅僅依靠炮擊是斷然無法徹底摧毀對方的抵抗決心的!

    李鴻章看著雙方的距離從千米,再到五百米,再到三百米,此時對面的那些中華軍士兵齊齊停步,此時李鴻章就知道,決定勝負的時刻到了!(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4
第兩百五十八章 硝煙中的屍體

    當看到己方的步兵方陣冒著江淮新軍的炮擊挺進到三百米距離的時候,後頭拿著望遠鏡觀戰的施清瑄就知道,此戰已經進入到了即將分出勝負的時刻了。 新‧

    只要此戰把江淮新軍徹底擊敗,那麼後續整個蘇北甚至在山東境內都是再也沒有任何一支清軍可以阻擋大中華王師的北伐,稍候殲滅邳州之敵奪取蘇北是輕而易舉,拿下山東也不是難事,進軍河南這個中原腹地也不是難事,後續就是北上直隸,徹底擊潰滿清的抵抗收復整個北方的時候。

    此戰不僅僅是他施清瑄個人軍事生涯的轉折點,更是中華軍整體戰略的轉折點,容不得任何的失敗!

    而到目前為止,他麾下的將士也的確沒有讓他失望,第二騎兵團為主的騎兵部隊擊潰了江淮新軍的騎兵,拖住了江淮新軍主力的北逃步伐,迫使李鴻章和自己進行一場面對面的決戰。

    現在己方的步兵更是冒著敵軍的炮擊,一步一步上前,那怕是前進的道路上倒下了眾多的將士,但是依舊沒能讓他們停下前進的步伐!

    當前方的左翼第一師中的第二步兵團接近江淮新軍的步兵方陣三百米時,臨戰指揮的一個中校就是舉起了自己的指揮刀,口中大喝著:「射擊!」

    就和中華軍的以往線列作戰一樣,依靠米尼步槍的射程總是首先開火,在三百米距離上雖然齊射的命中率有些差,但更關鍵的是對面那些使用滑膛槍的江淮新軍士兵打不到他們啊!

    滑膛槍要想取得有效命中,最少也要進入一百五十米的距離內,而要想發揮出足夠的威力來,至少也要進入一百米的距離內,要徹底擊潰敵軍的信心,甚至進入到五十米的距離內才是最好的。

    然而使用米尼步槍的中華軍卻是沒有這種擔憂,理論上五百碼的有效射程,足以讓中華軍在三四百米外就進行首輪齊射,當然了這個距離上的齊射命中率相當低下。

    要想獲得比較可觀的命中率。還是要進入到三百米以內,最好是達到兩百米以內的距離。

    不過問題是,在兩三百米內開火儘管命中率低下,但卻是單方面的殺傷。敵軍的步兵火力無法打擊到自己,哪怕是命中率低一些但是在這個距離開火也是能夠接受的。

    實際上這也是為什麼開戰後,不僅僅中華軍主動上前,江淮新軍也是主動上前的原因所在,因為中華軍用的火槍射程遠遠超過己方的火槍射程並不是什麼秘密。如果自己站著不動,抱著以逸待勞的心思的話,那麼對面的中華軍估計就會在三百米外開槍了。

    要想到攻擊到中華軍的步兵方陣,己方的士兵就必須靠近到一百五十米以內!

    當中華軍第一師第二步兵團的首輪齊射打出去後,對面的江淮新軍不可避免的倒下了諸多人,但是這種情況也是在江淮新軍將領們的預料之內,他們沒有因為傷亡而逃跑,也沒有開槍,而是繼前進,恩當然前進的速度要比之前的穩步上前更快一些。而是在儘量維持緊密隊形的情況下小跑前進。

    對於他們來說,只要進入到一百五十米以內,甚至進入到一百米內的話,那麼他們儘管在命中率上依舊處於一定的下風,但是這種弱勢是可以克服的,因為到了那個時候彼此的射速並不會有太大的改變,都是一分鐘兩三發的射速。

    一開始只有一兩個營的江淮新軍小跑前進,但是隨著對面的中華軍各個步兵方陣開槍後,更多的江淮新軍方陣開始小跑前進。

    如果是不知情的人看了,估計還以為江淮新軍現在就要發起衝鋒了呢!

    但是誰又能夠想到。他們的跑動前進只是為了獲得足夠近的射程開火而已!

    時間一點一滴的過去,江淮新軍的各個步兵方陣持續跑動著,而對面那些陸續開了槍的中華軍士兵們則是一個個低下,進行著機械而熟練的裝填。只見他們把步槍槍口向上豎起來,直接用牙齒撕咬,把包著火藥的包紙撕開口子,再把火藥倒下去,然後把圓錘形的米尼子彈也是塞了進去,最後用通條沿著槍口射進去。輕輕的搗實了後再抽出通條。

    重新裝填完畢後,一個個重新舉起了手中的1855年型林德步槍,而邊上一支嚴密關注著己方士兵裝填的軍官們估算著時間,等到了差不多二十五秒左右的時間後。

    只見軍官再一次舉起了軍刀,然後一邊揮下一邊大喊著:「射擊!」

    受到中華軍的早期,也就是余勝軍剛建立的時候受到了英軍的深刻影響,再加上主要的洋人監管,即現任軍訓部總長漢特?威廉的影響,中華軍更喜歡用齊射而不是輪射作戰,一般輪射的時候只是在需要持續火力,同時敵人也不怎麼強悍的時候才會進行。

    而一旦進入雙方步兵正面交戰的時候,中華軍就是喜歡用齊射,即一個步兵方陣的三排橫隊的士兵同一時間開火。

    至於說打了齊射後,雙方距離過近,同時裝填太慢己方會面臨重大危機的說法,用軍訓部編寫的戰術手冊來說,同時也可以說是用漢特?威廉的話說就是:當打完最後一輪齊射後,就是直接發起刺刀衝鋒了!

    這種戰術也是英國陸軍的典型戰術的一種翻版。

    唯一不同的是英國陸軍以往是用滑膛槍,所以他們會堅持到很久的距離才打齊射,然後直接上刺刀。

    對於中華軍來說,則是因為武器射程相對於國內其他新軍的優勢,使得他們在兩三百米的距離上打出更多輪的齊射,不過到了最後階段也是一樣,都是打完最後一輪直接上刺刀。

    中華軍在線列作戰裡喜歡用齊射,但是這並不代表在戰場上中華軍無法形成持續火力了,因為這種齊射並不是說一整個師,甚至一整個軍的齊射,而是具體到某一個步兵方陣,而當代的一個基本戰術步兵方陣,是以步兵營為單位組成的。

    在這種大規模戰役裡,一個步兵營的齊射。但是在一整個師裡面有著十二個步兵營,因此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齊射實際上也就是更大規模的輪射而已。

    第一軍所轄的第一師、第三師都是皇家陸軍中的老部隊,可不是那些剛編練幾個月的新部隊。成軍歷史數年,經歷過無數戰鬥的這兩支部隊對於這種正面的線列作戰,可謂是經驗豐富,同時這種戰鬥模式也是他們最為擅長的。

    只見他們保持著大約每分鐘兩點五發到三發的射速,一個個步兵方陣持續開火。這個過程裡不可避免還會遭到來自江淮新軍的持續炮擊。

    而他們對面的江淮新軍士兵則是小跑前進,眾多人跑著跑著就是倒了下去,然後是再也爬不起來了。

    當三輪齊射過去後,由於戰場上的風不算太大,大量步槍射擊而散發出來的硝煙已經籠罩了整個戰場,諸多中華軍的士兵們甚至已經是看不清對面的江淮新軍的士兵,別說瞄準了,他們連人都看不到。

    開槍的時候他們只能看見自己的槍口的閃光,至於有沒有擊中敵軍那是無法得知的。

    而此時,那些騎在馬上的步兵軍官就是充分體現了這個時代為什麼要騎馬作戰的原因。因為騎在馬上可以獲得高度優勢,避免被士兵開槍後的散發出來的硝煙遮擋視線。

    黑火藥步槍交戰的時代,槍支發射後散發出來的硝煙是非常讓人討厭的事!

    為了獲得良好的視線,一個的肩膀上帶著上校軍銜的中華軍軍官更是騎馬上前,抵達軍陣的最前方,然後就地指揮部隊作戰。

    就當中華軍的士兵們被自己製造的硝煙而阻擋視線的時候,那些跑動中的江淮新軍士兵也已經是相繼停下了步伐,然後在那些穿著便服,帶著暖帽,揮舞著要到的江淮新軍軍官的扣下。齊齊扣下了手中槍支的扳機。

    他們終於是打出了第一輪射擊!

    持續響起的槍聲過後,中華軍的步兵方陣中首次遭到了大規模傷亡,這種傷亡比承受炮擊要更大,炮擊的話雖然聲勢嚇人。但是所遭成的傷亡還是比較有限的,遠遠無法和步槍火力的近距離相比。

    此時江淮新軍在百米距離內打出了他們的第一輪齊射,足以讓中華軍受到巨大的傷亡!

    但是以江淮新軍都能夠硬扛著中華軍的三輪齊射衝上來,中華軍自然不會因為敵軍的一輪齊射就崩潰。

    那些倒下士兵而空出來的缺口很快就是有後排的士兵補充!

    而後就是持續開開槍射擊!

    此時戰場上,雙方陷入了一種非常詭異的平靜,雙方士兵在相聚大約百米外。機械的進行裝填,瞄準,開槍這些動作,密集而持續的槍聲甚至把隆隆炮聲都給掩蓋了。

    雙方步兵方陣前的硝煙逐漸濃厚,士兵們甚至都已經是無法看見對面的敵軍在那裡,情況如何,他們只是在軍官的命令下執行各種戰術動作。

    他們彷彿和深藏在迷霧之中的鬼物作戰一樣,聽不見敵人也看不見敵人,彷彿四周除了自己和手中的步槍外,再無他人。

    步兵們的線列對射是殘酷無比的,面對敵人的子彈,他們不能躲,必須直挺挺的站在那裡持續裝填,然後開槍,直到敵人崩潰或者己方崩潰為止。

    不管是中華軍還是江淮新軍,大量的士兵成片成片的倒下,靠的最前的中華軍第二步兵團之第三步兵營因為遭到對面數個營江淮新軍的集中打擊,已經是傷亡慘重,三個步兵連已經是近乎全軍覆沒,好幾個軍官也已經是被集中而倒下,這些往日裡狂傲到連頭都不曾低下的軍官們躺在地上,有的閉上了眼睛毫無聲息,只有身旁的戰馬不停的圍繞在他身邊,而有的則是捂著傷口發出痛苦的嚎叫。

    在子彈面前,這些在普通人面前似乎高人一等的軍官們沒有任何的特殊,同樣會受傷,會死!

    剩下的士兵們有些人已經開始顫抖,裝填的速度比以往慢了許多,但是在倖存的軍官的命令下,他們依舊頑強的進行裝填然後開槍這種動作。

    他們已經不知道重複這種的動作有多久,也許是一分鐘,也許是五分鐘又或者是半個小時甚至更久,已經失去了時間觀念的他們彷彿忘卻了一切。

    當一陣秋風從戰場徐徐吹過,把那些瀰漫在戰場上的硝煙吹散了後,第二步兵團第三步兵營的還能夠堅持指揮作戰的軍官已經只有四名,士兵不足三百人。

    一個士兵在裝填之餘,抬起了頭看向對面,硝煙被秋風吹走後,都可以一眼就看到了對面的江淮新軍已經距離他們不足五十米。

    此時他對面的那些江淮新軍方陣中,已經沒有了之前的緊密隊形,只有凌亂百來個士兵而已,而在他們的腳下以及身後,則是滿地的屍體!(未完待續。)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