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歷史] 清末梟雄 作者:雨天下雨 (已完成)

 
regn13 2018-3-22 22:00:17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714 53654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4
第兩百六十九章 死城安慶

    中華軍已經圍困安慶多時,城內的太平軍雖然說有著事先的準備,在城內囤積了大量的糧食以及軍械等,但是也經不住城內軍民的巨大消耗,為了在圍困中堅持更長的時間,實際上早在九月份的時候,安慶城內的太平軍就開始扣留城內百姓的口糧。

    九月時,當時城內的太平軍軍民中,只要參與戰鬥的骨幹士兵每天才能夠獲得三合米的配給,而輔助士兵以及參與了城內防禦工事勞動的壯勞力,每天只能獲得兩合米的配給,至於不參與守城的普通百姓每天只能購買到一合半的糧食。

    而一合米不過零點一升而已,按重量計只有七十五克!

    到了十月份的時候,城內的守軍再一次減少了糧食的配給,骨幹士兵保持了三合米的配給,但是不參與戰鬥的輔助兵力和徵召而來的勞力的糧食配給只有一合半,而城內的普通老百姓每天只能獲得糧食連一合都不到。

    而等到現在的十二月尾巴,臨近1858年一月的時候,城內守軍的糧食已經是無法滿足城內軍民的需求,太平軍的骨幹士兵能夠獲得的糧食配給都已經不足兩合,至於輔助兵力以及青壯每天只有一合米。

    至於城內的百姓,太平軍守軍已經是在十二月下旬正式停止了他們的糧食配給,任其自生自滅!

    這原本配給就少,城內的百姓都已經被餓的皮包骨了,不過之前雖然只能吃點稀飯,但總算是勉強吊著一條命。但現在被徹底停止了糧食配給,立馬就是出現了大規模的餓死浪潮。

    而一旦出現大規模被餓死的情況。一些違背了人類本性的場景就會出現,什麼易子而食。烹妻女果腹都不算什麼了,因為城內的百姓徹底封掉了,他們如同野獸一樣遊蕩,然後看見不管是活人還是屍體,都會瘋了一樣沖上去撕咬,你咬我一口,我咬你一口,你吃我,我吃你的情況。

    被餓的失去人類本性的人類比任何末日場景裡的喪屍都更為恐怖!

    面對城內的這種動亂。太平軍非但沒有阻止,反而是自己也加入了捕食民眾的行列來,太平軍雖然還有少許存糧還不至於餓死,但是就算是得到最優配給的骨幹士兵也是被餓的肚子咕咕叫啊。

    中華軍還沒有發動進攻的時候,城內的百姓就已經開始大規模死去,而這種情況持續月餘的時候也就是等到中華軍對安慶發動大規模總攻的時候。

    城內除了太平軍的將士外,已經沒有一個普通百姓存在,那些城內居民不是餓死了,就是被當成食物吃掉了。

    這百姓吃完了。已經吃紅了眼的太平軍已經是打算把目光瞄向了那些輔助兵力!

    如果中華軍一直在城外圍城而不去進攻的話,估計等上一兩個月,這城內的太平軍就得自己把自己吃的一個不剩。

    可惜的是,外頭圍城的中華軍將領不是神仙。探子也沒辦法在兩軍對持中深入其中然而發現城內的亂局,他們還以為城內的太平軍依舊糧食充足足以支持半年以上呢。

    而等中華軍對安慶發起進攻後,得到了統帥部在兵力以及作戰物資上支援的第二軍一鼓作氣的壓了上去。此外還有第四軍派遣的兩千餘皇家陸軍和海軍方面的十餘艘戰艦配合。

    這城內的太平軍自然是無法抵擋的!

    當中華軍的士兵攻破了安慶城牆,走進城內的時候並沒有發現他們想像中的大量屍體。只在城內各處看見諸多破碎的白骨以及一個個依舊散發出肉味的大鍋。

    一個騎著馬的步兵連中尉連長看著依舊冒著熱氣的大鍋,大鍋裡諸多肉塊。而大鍋旁邊是一個案板,案板上還有數把剁骨刀,上頭是一具只剩下軀幹的屍體,它的雙手雙腳在旁邊的大鍋裡。

    饒是這個中尉連長已經參加過了多場戰役,看見過的陣亡士兵也不在少數,就算是讓他看見被炮彈擊中成為數塊散肉的屍體,他也頂多只略微皺眉但是卻不會和新兵那樣驚慌失色,甚至嘔吐不止。

    但是現在,看到這些場景的中尉連長卻是怎麼也忍不住胃部的翻滾,然後還在馬上的他就是嘔吐了起來。

    有如此表現的不僅僅是他,諸多士兵同樣都是被驚到了,當成嘔吐的士兵就有十餘人之多。

    攻打安慶城並沒有讓第二軍的士兵遭到太大的傷亡,但是打進安慶城內後,卻是讓第二軍的士兵受到了極大刺激,後續有無數的士兵會在夢裡一遍一遍的回放他們所看到的景象。

    如果用後世的話來說:這些士兵就是受到了戰場精神創傷,這後半輩子怕是很難恢復如初了。

    徐言青進入城內的時候,城內的慘狀依舊還在,聽著手下作戰參謀的報告,他是越聽越憤怒。

    「目前的情況顯示,城內的普通百姓已經無一倖存,城內應該只剩下這些太平賊軍了,我們在攻城戰鬥以及後續城內的肅清作戰中被擊斃了兩萬餘人,另外有近萬人被我們俘虜,餘者潰散,我們正在進一步清剿中!」身旁的少校參謀的表現要比大部分將士甚至比徐言青都要好得多,他說話的時候平靜而冷淡,彷彿說的不是殘酷之極的事,只是一件普通事一樣。

    徐言青問道:「城內百姓難道一個都沒剩下?」

    少校參謀道:「沒有,連屍體都沒有!」

    徐言青的臉色終於是開始了變化了,只見他深吸了口氣道:「吩咐下去,此戰我們不收俘虜!」

    少校參謀道:「那已經俘虜的那些人呢?」

    徐言青道:「他們連人都不算,自然也就不是俘虜!」

    少校參謀聽到徐言青的話,臉色終於是有了變化。但是這種變化卻不是因為徐言青要下令大規模殺俘,而是因為徐言青這麼做的話有可能引起中華軍的內部震動。

    中華軍成立至今。從來都沒有過大規模殺俘的情況,對於俘虜的處理一般都比較優待。會選擇收編為協防軍。

    但是今天,徐言青拼著受到林哲的訓斥,他也要做一件他認為是正確的事,那就是安慶城內的太平軍,他一個都不打算留!

    他要屠城,屠一座沒有人,只剩下野獸的城!

    徐言青的命令一下,那已經投降原本以為可以過上不用吃人日子的俘虜們立馬就是一個個被中華軍士兵的刺刀捅死,殺上萬人的俘虜。徐言青都沒啥的用子彈,而是用刺刀。

    只見中華軍的士兵們用繩索幫著一排一排的太平軍士兵,然後等他們走到城外自己挖好的大坑中,然後一個個用刺刀一捅,接著一排排的俘虜就是滾入大坑中。

    這些俘虜有的大聲哀嚎求饒,有的一言不發只是默默等死,但是等待他們的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死!

    超過一萬名的太平軍俘虜被中華軍就地處決,再加上戰鬥中陸續擊斃的三萬多太平軍。安慶城內五萬餘名太平軍被殺的一個不剩!

    當城內的太平軍被殺光了後,也就代表著現在的安慶城內除了中華軍之外,已經沒有任何一個活人了。

    戰前安慶城內的二十萬軍民一個都沒有活下來,一個都沒有!

    徐言青攻克的安慶城。只是座沒有活人的死城而已!

    不過徐言青不管是處於何種目的大規模殺俘,但是殺了已經投降的一萬餘太平軍俘虜是事實,而這個事情很快就是被匯報到了南京。並為此也是引起了一番不小的評論,徐言青受到了不小的指責。

    但是這種指責並不是他殺了多少人。而是說他的舉動給中華軍後續接受俘虜造成了惡劣的負面影響,如果說中華軍的將領都和他徐言青一樣大規模殺俘。那麼還會有清軍和太平軍對他們投降嗎?

    對此徐言青也是親自寫了摺子送到平仁堂,向林哲這個皇帝解釋他大規模殺俘的動機和理由。

    徐言青的理由很簡單:不殺不足以撫慰安慶十餘萬百姓之靈!

    對於他的辯解,林哲是有些不滿的!

    你徐言青是什麼人?是去拯救安慶百姓的聖人嗎?不是,你是個征服者,你要做的就是征服安慶,而不是說是為瞭解救安慶而去的。

    不過這種想法也只能是自己心裡想像,直接公開說出來是肯定不能的,他身為帝國的皇帝,需要保持自己的形象,不管他願不願意,他都得符合所謂的仁德,有些話不能說,有些是不能做。

    所以他的做法就是比較曖昧了,他扣下了徐言青的摺子,對此事沉默不表態!

    安慶城一事,雖然對第二軍將士造成了極大的影響,甚至也在南京裡引起了一番小動亂,但是對於中華帝國的戰略而言,依舊只是其中的一個小環節而已。

    徐言青拿下安慶後,統帥部那邊甚至都沒有他感懷的時間,直接命令他率軍沿江東進!

    如此一來,在長江南北兩岸,第二軍和第四軍是齊頭並進,大有徹底發起大規模西征的跡象,但是這只是表象而已。

    實際上對於西面戰事來說,安慶戰役是起點,同樣也是終點,在中華軍的未來一年戰略規劃中,除了奪取安慶外,根本就沒有大規模西進的打算。

    拿下安慶後,按照既定規劃,統帥部的目光就是迅速轉移到了廣東方向!

    大量軍事物資已經不再運往安徽地區,而是用大量船隻運往福建用以供給第三軍,作為配合,軍訓部把在浙江南部以及福建北部招募的三千名新兵派往了福建地區,其中半數都會用來補充第十步兵師,而剩下的將會用來組建一個獨立的步兵團。

    中華軍的大規模戰略行動,向來都是各種軍事物資準備以及兵員補充先行,等準備妥當了後才會發起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現在對廣東方向的行動也不例外!(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4
第兩百七十章 戰爭通牒

    中華軍對廣東採取大規模軍事行動,這並不是說心血來潮的事,而是早在江北戰役結束之前,參謀部戰略司制定的1858年度戰略規劃中,就已經是把廣東攻略列入了1858年度戰略規劃的前期核心目標。

    按照1858年度戰略規劃,其主線目標,也就是一整個計畫的核心是進軍直隸,攻克京師,奪取北方諸多省份,然而徹底奠定帝國統一根基。因為只要等中華軍拿下了山東,直隸等省份,就可以毫不客氣的宣稱控制了大半個中國,接下來不管是江西的林成庭還是背依雲貴桂等省的湖南曾國藩又或者是盤踞在湖北以及贛北地區,同時正在進軍四川的石達開,又或是說其他省份的殘餘清軍勢力都不值一提。

    但是要實現這個戰略目標並不容易,要擊敗依舊有著十餘萬甚至超過二十萬大軍的清軍從而奪取北方地區,這對於中華軍來說並不輕鬆。

    因為目前來說中華軍的兵力還是太少,同時戰線越來越遠導致中華軍調動困難,增援和補給都是非常的麻煩,同時其他幾個方向也都不是甘心認輸的角色,林成庭,石達開,曾國藩他們能夠依舊站在這個國度上保持棋手的身份,然後和林哲下爭霸九州的棋,就足以說明他們並不是容易對付的角色。

    所以中華軍需要在福建,贛北,安徽都需要保持大量的兵力,哪怕是不主動西進,但是也需要保持大量兵力來預防不測,要知道隨著中華帝國的強勢崛起,原來江西,湖廣地區的曾國藩、林成庭、石達開三方勢力的交錯纏鬥已經是逐漸平緩了下來。林成庭已經和曾國藩達成了私底下的秘密協議,放棄對視從而針對太平軍。

    但是石達開在攻佔了湖北後,雖然也派遣了部隊南下湖南。但是相當多一部分的兵力卻已經是進軍四川,打的四川境內的清軍節節敗退。如果不出意外的話,石達開拿下四川只是時間問題。

    而石達開為什麼要去四川,這裡頭的原因並不複雜!

    那就是因為中華帝國的強勢崛起給他造成了極大的壓力,如果他不想失敗,那麼就得掌控更多的地盤,然後還得是守得住的地盤。

    四川屬於非常典型的易守難攻之地,想要進入四川相當難,到時候萬一中華軍西進的話。石達開才能夠憑藉四川的險地抵擋中華軍的西進。

    石達開把注意力瞄向四川,甚至都懶得在湖南和曾國藩繼續交戰了,近幾個月來湖廣地區的大規模戰爭已經很少出現了。

    為什麼?因為石達開要去四川,他曾國藩雖然有些不甘,但是他也知道自己和石達開現在打生打死的話,後頭就會被中華軍撿了便宜,所以還不如埋頭髮展,保存實力呢。

    為讓麾下的湘軍獲得更加充足的經費,曾國藩已經是把手掌伸到了兩廣以及雲貴省份,尤其是雲貴兩省更是被他當成了後方基地。

    這些人防備著林哲。但同樣的林哲也防備著他們,對於林哲來說首要重任就是把滿清朝廷給滅掉,接下來才是收拾曾國藩和石達開等人的時候。現在嘛,林哲沒有必要,同時也沒有多餘的力氣去插手西部省份的局勢。

    因此在贛北以及安徽地區囤積重兵也就成為了定局,囤積重兵並不是為了西進,而是為了防備曾國藩以及石達開等人在中華軍進行北方戰事的時候出來搞事。

    然後還有廣東那邊以及福建那邊,還有如同一個牛皮癬一樣的皖北捻軍,這些都牽扯了中華軍大量兵力以及諸多戰爭經費。

    而為了能夠在後續發動華北地區的大規模戰事,中華軍有必要獲得更多的戰爭經費,有必要肅清其他地區的危險。從而騰出更多的兵力來進行北伐。

    同時也是為了能夠更早的控制廣東,從而讓中華帝國再收穫一個財賦重地。

    諸多原因才有了1858年初的廣東攻略!

    讓第三軍進軍廣東。並不是簡單的一個戰術選擇,而是中華帝國通盤戰略規劃的其中一個環節!

    而就當中華帝國把大量作戰物資從上海裝船。然後運往福建南部,用以支持第三軍即將開始的廣東攻略時。

    林哲卻是聽到了一些不太想聽的話。

    英國駐香港總督,同時兼任駐中國公使包令卻是抵達南京,然後求見了林哲!

    對於包令要來南京,其實林哲一開始有所排斥的,這倒不是因為他對洋人有所憎恨或者討厭,實際上他並沒有什麼種族歧視,漢特?威廉這個金發碧眼的英國佬他照樣封爵重用。而是因為這個包令的到來意味會要求太多的東西,而很多東西是林哲不想給,不能給的。

    但是包令卻是堅持要來!

    因為包令這個英國公使,還有其他幾個公使在上海已經和中華帝國的外務部官員扯皮了好幾個月,雙方是談談停停,幾個月過去了愣是啥結果也沒談出來。

    而更讓這些洋人鬱悶的是,負責上海談判的中華帝國外務部協辦大臣宋關前在每次談判破裂後,這些洋人叫嚷著讓火炮和步槍解決一切問題的時候,總是會拋出一些讓他們無法拒絕的條件,比如說開放洋人在更多城市的通商居住權力,又比如說允許洋人在南京設立大使館,又比如說組建更健全的商業等各種法律,以保障洋人在華的合法資金安全,又說關稅也不是不可以商量。

    但是每當宋關前承諾做出某些讓步,從而吸引到這些洋人回到談判桌上的時候,這個宋關前就會把問題扯來扯去,說關稅他能夠扯到稅卡,走私,說要求中國放寬對布匹進口的限制,人家就說生絲出口的稅率問題。

    總之一個問題就會牽扯出幾個甚至幾十個問題來,而當這些洋人和宋關前把這幾十個問題一個個都說一遍後,宋關前立馬就換個角度,然後又是拋出更多的細節問題。

    這一來二往,時間就不知不覺過去了半年多,到了十二月底的時候,包令終於是回過神來,這宋關前根本就沒打算和他們進行正式談判,又或者是沒權利和他們簽訂相關條約,他只是在拖延時間而已。

    於是乎,包令就是扔下了宋關前,然後執意要前往南京親自和林哲面談,不然的話他就會宣佈談判徹底破裂,然後他還親自對宋關前表示,一旦談判破裂,那麼他包令就會正式辭去駐中國公使一職,然後全權公使這個職位將會由在剛率領數千大軍抵達香港的英法聯軍司令額爾金伯爵擔任。

    也就是說,到了那個時候,英法兩國將會直接用戰爭的方式來獲得他們想要的利益,至於是和清廷打還是和中華軍打,這對於他們來說並不重要!

    此外包令這麼著急來南京,也是聽聞了中華軍即將進軍廣東的消息,因為現在英法練軍就籌劃著進攻廣州呢,如果不是因為包令他們一直在上海和中華帝國談判著,估計他們早就直接動手攻打廣州了,那裡會等到現在啊。

    剛抵達南京的包令見到林哲後,說的話不多,他說:英法兩國的近萬士兵就在香港,只要一聲令下立馬可以登陸廣州地區!

    他沒說要去打誰,這些士兵可以是去打清軍,也可以是去打中華軍!

    包令走了後,林哲原本平靜的表情很快就是變得有些猙獰起來,少有的暴了粗口:他媽的,真當老子怕了你們啊!

    那些滿清文臣武將要麼畏洋人如狼如虎,看見洋人的時候,那洋人還沒開口呢,自己的膝蓋就是軟了下來。要麼就是坐進觀天,認為只有自己泱泱中華才是文明世界,洋人什麼的都是蠻夷,從頭到腳都是一副夜郎自大的樣子。

    但是林哲卻是不同,對於這些洋人,他既沒有恐懼的心思,也沒有自大到直接無視他們的地步。

    他對於這些洋人瞭解的很清楚,他們就是要市場,要原料,要賺錢,如果利誘可以達成這些目標他們就會談判,如果恐嚇可以讓落後國家屈服,那麼他們就會恐嚇,如果利誘和恐嚇都不行,那麼他們就會直接派出軍隊,發起一場戰爭!

    對此林哲也是早早就開啟了準備,要不然去年新成立的第六步兵師也不會沒派到急需兵力的北方或者皖南地區,而是留在了上海。

    上海那邊可是有著第六步兵師、第七步兵師兩個步兵師,兵力之密集乃是中華帝國裡的頭一份,要知道就連北伐主力部隊也就只有三個皇家陸軍師而已,在西線的皖南以及贛北地區也就兩個皇家陸軍師,而在福建那邊更是只有一個,哪怕是首都南京也只有一個新編練的近衛師。

    但是只有上海這個彈丸之地,卻是集中了兩個皇家陸軍師,而除了陸軍部隊外,還有海軍方面的吳淞要塞,雖然要塞還沒完工,但是基本工程已經陸續開始,海軍方面已經在上面安裝了若干火炮,同時派駐了高達兩千人的要塞部隊。

    之所以在上海部署這麼多兵力,自然就是防備這些洋人直接發起戰爭!

    而現在包令的話,說是最後的戰爭通牒也不為過,現在林哲所需要面對的就是:要麼給他們所需要的利益,要麼就迎接他們的戰爭!(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4
第兩百七十一章 御前戰略會議

    早在去年夏天中華軍剛西進南京,並定都南京的時候,就已經開始和各國洋人,尤其是和英國,法國進行相關的談判。

    談判的內容大體有下述幾個條件,其第一點就是他們要求中華帝國承認在1856年前清廷和各國簽訂的一系列條約,其中包括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南京條約以及後續附屬條約,比如說上海商貿區章程等。第二點就是英國要求鴉`片貿易合法化,第三點則是英法等國要求中國開通更多的通商港口。第四點則是英法各國希望在南京設立大使館。

    此外也有中華帝國方面的要求,比如說中華帝國要求變更和關稅的相關條約,自行調整進出口的關稅稅率。

    第二點就是要求各國放棄中政策,正式宣佈承認中華帝國為中國之唯一合法政府,同時不再因為中立政策而限制各國公民為中華帝*方效力(主要是各國退役軍官擔任中華軍的教官),允許中國自行購買所需的軍械物資,主要是希望進口更多的大口徑火炮,先進戰艦。

    第三點則是重點,那就是對南京等諸多條約進行更變,取消一些洋人的特權,比如說領事裁判權等治外法權,對通商條約進行細節上的補充和變更。

    第四點同樣很重要,那就是禁止鴉`片貿易!

    各國的要求以及中華帝國的要求是相互交叉聯繫的,而這些條件存在著極大的矛盾,如果只是正常談判的話根本就不可能談判成功。

    正是因為談判困難,所以在上海的外務部協辦大臣宋關前和各國領事們的談判才遲遲無法取得實際有效的進展。

    林哲同樣非常清楚很難通過談判桌拿回自己想要的利益,更加明白一旦英國和法國察覺到了無法通過談判獲得他們想要的利益時,他們將會毫不猶豫的發起一場戰爭。

    對此。林哲早在去年的時候對上海談判就不抱有太大的希望,他只是讓宋關前儘量的拖延時間。

    而宋關前這個人精也算是沒有辜負他的期望,在上海和各國領事扯來扯去。已經是拖延了半年時間,由於談判沒有結束。所以那個時候各國領事對中華帝國是採取了比較克制的中立政策,早在十一月份就抵達的英法聯軍也沒有著急著對廣東發起進攻,而是等待著上海談判的結果。

    在這段時間裡,林哲也是積極準備,防備英法兩國的戰爭威脅。

    其中第六步兵師的編練就是最直接,最明顯的手段了,林哲在上海地區駐紮了超過兩萬人的重兵,就是防著英法兩國直接登陸上海。而建設吳松炮台也是為了防止英法的艦隊進入長江從而威脅到南京。

    只是宋關前拖延了半年後,也不能一直都這麼拖下去,現在很明顯,各國領事,尤其是英國方面已經對遲遲無法取得進展的上海談判感到了厭煩,甚至也可能猜得出來這只是中華帝國方面的拖延政策。

    為此,英國駐華公使包令不惜用戰爭威脅也要獲得來南京面見林哲的機會,從而和林哲直接面談,並給予了林哲最直接的建議:要麼做出讓步通過談判讓英法獲得相關利益,要麼就承受來之於英法的戰爭!

    對於包令的威脅。讓許久已經沒有動過怒火的林哲憤怒不已!

    他的憤怒並不是來之於什麼國家利益的受損,而是這個英國佬竟然敢跑到南京來,然後直接當著他的面下達戰爭通牒。這把他林哲當成了什麼?

    難不成是道光以及咸豐父子嗎?

    這幾年來,林哲的變化是非常大的,如果只是1853年的時候他不過是一個普通人,心裡有著野心的普通人而已。但是到了1858年的今天,五年過去後的林哲已經名副其實的皇帝,長時間位於權力的高層,見慣了臣下對自己恭恭敬敬甚至忐忑驚恐,而今天突然冒出來一個洋人對自己指手畫腳甚至發出威脅。

    不得不說這讓林哲的自尊心受到了極大的踐踏!

    他是數十萬中華軍的最高統帥,億萬臣民效忠的皇帝。如此的他絕對無法忍受區區一個英國公使的侮辱!

    高度集權的帝制王朝就這點不好,皇帝一怒。血濺千里!

    在包令離開後,不等中華帝國的答覆就坐船離開南京。前往上海的時候,林哲立即就是召開了御前戰略會議。

    只是和以往的會議裡商討北伐或者西征等軍務不同,這一次會議的內容卻是討論一旦和英法聯軍發生戰爭,該如何打?是否能夠獲勝?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

    當參加會議的高級將領們得知包令已經發出類似戰爭通牒的威脅後,第六軍軍長施清瑄就是面帶怒色道:「區區蠻夷小國竟然也敢威脅我大中華上國!」

    說著的他站了起來,然後道:「陛下,臣請前往上海領軍禦敵,他們要戰爭,我們就給他們一場戰爭!」

    看著施清瑄激動的站了起來,端坐在上首的林哲並沒有說什麼,這種場合裡,林哲需要保持皇帝的威儀,所以他連口都沒開,手指都沒有動一動,只是繼續看著前方長方桌上的其他將領。

    此時聯合參謀部總長陳雲陶也是開口道:「我認為立即開戰並不妥,目前我軍的擴編計畫才剛剛開始,1858年度擴編計畫裡的新部隊只在福建那邊編成了一個混成旅而已,計畫中的五個步兵師以及其他部隊尚未展開。兵力嚴重不足的我們很難在同時在贛北、安徽以及華北地區持續和敵軍作戰的時候,再抽調更多的兵力增援沿線一線!」

    這個時候,近衛師的師長林邁嵐卻是道:「我軍在上海有兵兩萬餘,而且都是皇家陸軍將士,戰力不遜於任何一支皇家陸軍部隊,用來阻攔區區數千人的洋人軍隊輕而易舉!」

    「洋人雖然是萬里遠來,但是英法聯軍會從南亞地區就近抽調部隊,就算是我們擋住了他們幾千人的進攻,但是等他們增援到萬人甚至更多人怎麼辦?」說話的是軍訓部的新任總長費群陽。

    中華帝國的高級將官們可不是滿清朝廷那些坐進觀天的人,他們可是知道英國和法國雖然距離中國萬里之遙,但實際上英法兩國的練軍並不是從本土抽調而來,這些英法聯軍實際上都是從南亞以及印度地區的殖民地就近抽調而來,英軍主要是從印度抽調而來,其中相當多部分其實還是印度士兵,而法軍則是從法屬印度支那地區抽調而來。

    所以中國如果和英法交戰,所謂的萬里之遙是個偽命題,因為人家根本就用不著從本土抽調士兵,只是南亞地區的殖民地士兵就夠中國難受的了。

    要不然的話你以為風帆時代的英國是怎麼掌控全球的,英國幾乎每時每刻都在地球上和某個國家或者地區進行戰爭,如果都是從本土抽調兵力的話可是來不及的,這個時代的英國基本上就是在全球各地廣泛駐軍,在非洲,在中東,在南亞,在東亞,在美洲以及太平洋等上,幾乎到處都可以看見英軍的蹤影。

    日不落帝國可不是白叫的!

    越是清楚的認識到了當代的世界局勢,越是清楚瞭解到了英法等列強的強悍實力,實際上就越容易對英法的威脅感到恐懼和絕望。

    林哲聽著下放的諸多將領們進行討論,而這些將領都是武將,這說話的聲音是越來越激動,支持發動戰爭和支持保持克制,以積蓄更多力量的將領們是針鋒相對。

    如果今天不是御前會議,沒有林哲坐在上頭的話,恐怕這些高級將領就會大聲吵鬧起來。

    不過因為有林哲在,他們雖然辯論的非常激動,但是一個個都還是會保持最基本的利益,可沒人敢在君前失儀,只是說話的內容已經是熱嘲冷諷起來,彼此針對的語氣是越來越刻薄。

    當施清瑄說陳雲陶畏敵如虎,妄圖置帝國利益不顧的時候,一直沉默的林哲終於是輕抬了抬手。

    下頭的高級將領們看見林哲抬手,立馬一個個都是閉上了嘴巴,然後重新端坐下來,彷彿前面將近一個多小時的爭論沒有發生過一樣。

    林哲開口道:「不管是戰是和,我們都要實現做好準備!」言罷他看向陳雲陶繼續道:「回頭參謀部把相關章程遞上來!」

    言罷,他就是直接起身,下頭的諸多將領們見林哲起身,一個個也是立即起身後躬身送林哲離去!

    林哲知道自己繼續聽下去估計也是聽不到什麼建設性的說法,這吵來吵去聽著也沒意思,還不如讓他們先爭吵,等他們吵完了自然會給自己遞上一個相關方案。

    林哲一走,這會議室內瞬間又是爭論聲四起,這些平日裡高高在上的高級將領是口水橫飛,一個個堅持著自己的觀點。

    離開了會議室後,林哲心情有些煩悶,當即沒有回辦公室繼續辦公的心思,而是自顧自走著離開了平仁堂然後返回了後殿。(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4
第兩百七十二章 初步方案

    陳靜看著林哲走進來,她露出略微疑惑的神情,看了眼座鐘發現現在才是上午十點一刻,除了特殊事件外,平常這個時候林哲往往都是在前殿處理政務的,一般要等到中午時分才會返回後殿用餐。●⌒,.

    有時候下午時候林哲會偷懶不辦公,但是上午的時候林哲很少說扔下政務返回後宮休息的。

    帶著心中的疑惑,陳靜沒有讓侍女去接過林哲的外套,而是自己上前了兩步主動接過林哲的外套,紅唇微動:「今天怎麼這麼早?」

    林哲一邊往前走,一邊道:「嗯,覺得有些累!」

    陳靜並沒有問他為什麼會累,看林哲的神情明顯是煩著某些事情,而能夠讓林哲心煩的估計也就只有那些軍國大事了,而身為一個傳統女子,她非常清楚有些事情是自己可以問的,而有些事情是自己不可以問的。

    而軍國政務就是她的禁區,別說主動問了,就算是林哲主動說起,她都不能發表任何的意見,而且她也不會去刻意記住什麼,往往是林哲說完了,她聽過了也就忘了。

    雖然說林哲並沒有刻意去制定什麼不允許後宮干政的制度,但是內閣那邊的一大票官員卻都是睜大了眼睛盯著呢,上次林哲的母親也就是現在的皇太后說了幾句,說什麼家裡有幾個後輩的仕途問題,結果風聲傳到了外頭,內閣總理大臣畢余同就是親自帶著內閣的幾個大臣,竟然是毫不客氣的給林哲上書,雖然不可能說直接指責林老太太的話,但是言語之間卻是大談特談後宮干政,女官、宦官干政以及外戚干政之類的害處。

    很明顯,朝臣對後宮干政的防範是非常警惕的!

    陳靜雖然是皇后,這後宮事務盡歸她一手之手,但是除了後宮事務外,陳靜卻是從來都不會去關注前殿軍政事務,那是一個她不能涉足的雷區。

    因此陳靜並沒有去問林哲為什麼。她只是接過了林哲的外套放好後,然陪著林哲進去,口中道:「既然累了,就在這邊好好休息!」

    林哲看著這個已經和自己相濡以沫數年的妻子。這幾年來陳靜可以說是傳統妻子的典範了,和林哲的相處並沒有什麼所謂的甜蜜,但是卻是非常融洽,從來不會讓林哲感到什麼為難。

    就算是當初林哲打算給陳靜的弟弟封一個爵位的時候,她也是主動代弟推遲。最後還是林哲堅持才授予了陳家弟弟一個最低級的男爵爵位。

    進入內院後,就是看見了已經一歲多,正在牙牙學語的女兒淑純公主正在奶媽的懷裡,似乎是看見了父親的到來,她開始哇哇一叫,竟然是哭了起來。

    陳靜連忙走了過去,從奶媽的手中接過了女兒,一邊輕搖著一邊說:「素素不要哭!」

    林哲看著這對母女,並沒有去上前添亂,讓他去逗逗正在玩的開心的女兒沒問題。但是這哄小孩實在不是他的強項,之前的多次經歷就已經證明,這哭起來的女兒到了他懷裡會哭的更厲害。

    好不容易等這寶貝女兒停下了哭聲,林哲這才拿著一個毛茸茸的布娃娃上前去逗她,等這小女娃伸出肉肉的小手抱住這布娃娃後,不用幾秒鐘就是傳來咯咯的笑聲,這小傢伙笑了。

    陳靜看著這一對父女,心中不由自己的卻是看向了自己已經隆起的腹部,再等上了七八個月又會有一個小傢伙會誕生!

    她在不久前就是被宮務廳醫務處的醫生確認為懷孕,這是她的第二胎!

    但是讓她有些鬱悶的是。在她懷孕之前,另外兩個嬪妃卻也是相繼懷孕,其中一個是九嬪之一的李惠嬪,這個李惠嬪出身一個中級官員之家。其父親是浙江的一名知縣,自從入宮後其人非常低調,也算不上什麼得寵,林哲都只是例行公事一般去她院子裡歇息了四五晚而已,但是架不住她運氣好啊,僅僅是幾次房事就是讓她懷孕了。

    被查出來懷孕之後。也許是知道李惠嬪在宮內處境不太好,再加上林老太太做夢都想要一個孫子,而且林老太太可是豪族大家出身,對大家族裡的各種宅斗是瞭如指掌,生怕宮內裡有人對李惠嬪不利,所以一得知李惠嬪懷孕後,立馬就是把李惠嬪接到了她住的院子裡,很明顯就是怕有人用小手段讓李惠嬪流產之類的。

    而懷疑的目標自然就是陳家這個皇后還有其他嬪妃了!

    除了李惠嬪外,還有方德嬪也是在前幾天被檢查出來懷孕,方德嬪是後宮一後九嬪裡最受林哲寵愛的女子,林哲在後宮的時間幾乎有近半都是和她待在一起的,就連陳靜這個皇后見到林哲的時間都沒有方德嬪見到林哲的時間多,這懷孕也不奇怪。

    林哲喜歡方德嬪,自然也是愛屋及烏,得知她懷孕後,更是親自派了兩位自己的貼身女護衛到她身邊,以防出現什麼意外。

    按照預產期來看,李惠嬪是最早生的,而皇后陳靜的第二胎其次,方德嬪的再次。

    別看只是生產時間的順序不同而已,但是裡頭將會影響到後續帝國皇位繼承人的順序,儘管到目前為止林哲尚沒有確定是立賢還是立長,但是長子肯定會有極大的天然優勢。

    不過不管是林哲還是林老太太,都是嚴防宮內的潛在爭鬥,你可以和方德嬪一樣用心計奪得林哲的寵愛,但是不能把手伸得太長,如果搞出來手段讓懷孕的妃嬪流產,這就是林家母子無法忍受的。

    也好在林老太太掌管家業多年,對於這些兒媳看的非常嚴厲,就算是陳靜這個皇后也是在林老太太的防備之中,所以到目前為止,林哲的後宮還是呈現了一種和諧氛圍,沒有出現宮斗小說裡描述的那慘烈無比的景象。

    在皇后陳靜這裡用過午飯後,林哲一直等到午後將近兩點才是返回平仁堂繼續辦公。

    這軍政事務那麼多,他林哲總不能一直偷懶不處理政務。

    林哲並不算什麼太過勤奮的人,也沒有和朱元璋等開國皇帝一樣天天把自己累得半死,總體而言他處理政務的時間不算多,而很多時間都是用來召見臣子。

    不過雖然不至於沒日沒夜的工作,但是林哲也不會說搞什麼三日不上朝之類的事,帝國正處於風雲湧動的浪潮之中,他必須時刻對時局保持掌控。

    在平仁堂的辦公室裡把上午擠壓的文件處理完畢後,外頭的秘書就是通報,參謀部總長陳雲陶請求覲見。

    等陳雲陶進來後,向林哲遞上了手中的文件,同時口中道:「這是統帥部各部針對英法聯軍制定的一個初步方案!」(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4
第兩百七十四章 應對

    「根據我們初步得到的情報顯示,英法聯軍由額爾金伯爵率領,目前在香港屯兵約六千人,其中法軍一千五百人,另外有四千五百多人則是英軍,這些軍隊裝備的步槍是米尼步槍,火炮以滑膛炮為主,但是也有一部分線膛炮!」

    「而值得注意的是,英國在印度,緬甸,馬來西亞等殖民地上尚有大量兵力,法國也可以從法屬印度支那地區調動一定數量的兵力,也就是說一旦和英法聯軍開戰,我們面對的不僅僅是已經部署在香港的六千聯軍,還極有可能會面臨從上述地區增援而來的敵軍,有可能數千人,甚至有可能是超過萬人!」

    「通過英國在遠東地區的艦隊規模實力龐大,一旦備戰敵軍的艦隊將會輕易封鎖長江出海口以及東南部沿海區域,屆時我們將會無法從海上向第三軍提供補給增援!同時敵軍有可能理由海軍優勢,隨意擇地進攻,廣東,福建,浙江以及江蘇沿海都有可能是他們的襲擊目標。(.in.)

    不過參謀部認為,敵軍最大可能登陸之地點有二,一個是敢在我們拿下廣州之前登陸廣州,並在第三軍之前控制廣州周邊。

    第二就是有可能從上海直接登陸,進攻商貿區之外,他們既有可能沿江而上,在艦隊的配合下直奔南京而來!」

    陳雲陶並沒有先說制定的計畫,而是先簡單說了一遍敵情,而英法聯軍在香港屯兵數千,以及在南亞地區殖民地也有大量駐軍並不是什麼秘密,在上海商貿區裡隨便問幾個洋人都能夠問的出來。

    而猜測聯軍可能登陸進攻的方向,這就需要從他們的戰略意圖去判斷!

    英法聯軍如果要進攻中華帝國的話,那麼他們的目的和清軍以及太平軍是不一樣的,中華軍和清軍以及太平軍的戰爭,目標是奪取更多的控制區,最終目的是統一中國。

    而英法聯軍和中華軍的戰爭呢?他們並不是單純為了中國的領土,他們是為了最單純的商業利益。最終目標是逼迫中華帝國屈服然後簽訂他們所希望的條約。

    而要達成這樣的戰爭以圖表,他們要怎麼做才能達成目的呢?

    最簡單的就是和第一次中英戰爭一樣,通過威脅南京,甚至是直接攻下南京來獲得中國方面的求和。

    而一旦摸清了這些洋人的所求。那麼也就不難猜測他們的後續戰略行動了!

    「基於上述判斷,我們制定了相關的戰略規劃,首先是向上海地區增援更多的兵力,囤積足夠的彈藥以及糧食等作戰物資,同時加速吳淞要塞的建設。力爭把敵軍阻擋在長江口外,在他們登陸上海的前期就重創他們!」

    「把敵人擋在上海之外,這是最理想的情況,但是考慮到這些聯軍可不是清軍也不是太平軍,一旦敵軍糾結超過我們預計的兵力進攻上海,那麼我們就需要備份計畫,那就是在上海失守的情況下,我們必須在另擇一地作為防守之地阻攔他們。

    在上海到南京這一帶,我們認為最好的地點就是江陰,江陰的長江江面狹窄。如果在江陰修築一座炮台,所發揮的作用將會比吳淞要塞更有效!

    再者考慮到時間緊迫,即便是現在開始修築江陰炮台也有可能難以在敵軍進攻之前徹底建成,對此參謀部戰術司的建議是在江陰段長江採取閉塞作戰,即集結一切可以動用的大型船隻,包括海軍多艘千噸級戰艦在內搭載砂石主動沉江,徹底斷絕長江航線,阻擋敵軍艦隊之西進!

    失去了艦隊的支援,敵軍的陸軍就算是有萬人之眾,但是主要我軍抽調蘇南地區現有兵力。再抽調贛北、皖南以及華北方向的部分兵力回援蘇南,屆時數萬將士齊心協力,必定能夠鎮江攔住敵軍的前進步伐,絕不會讓一個蠻夷之敵抵近京師!」

    陳雲陶說到最後的時候。語氣是充滿了決斷!

    如果在上海擋不住英法聯軍,在江陰也擋不住英法聯軍的話,他們就必須在鎮江攔住他們,因為那個時候他們已經沒有了任何的退路,再退一步就是南京,而南京可是中華帝國的首都。臣子百姓口中的京師。

    林哲不是咸豐也不是洪秀全,他是絕對不會棄城而逃當一個懦夫的,中華軍也不是清軍或者太平軍,他們是絕對無法忍受自己的首都被外**隊攻佔的。

    中華帝國是一個新生的王朝,現在它的一切都是潮氣蓬勃,上到文臣武將,下到普通士兵都認為自己是遲早要取代滿清成立一個全新的中國,如此的他們是絕對無法遭受首都被洋人攻克的恥辱!

    這對於新生的中華帝國而言絕對是致命的一刀,如果南京被攻克了,林哲也洪秀全一樣狼狽而逃的話,後續中華軍還怎麼和清軍以及太平軍等國內勢力作戰,還怎麼統一中國?

    上海丟了大不了損失些許財賦,但是南京要是丟了原本淺薄的帝國根基可就會被徹底動搖了!

    真到了那個時候,中華軍肯定是顧不上什麼北伐或者西徵了,必定會把在外征戰的主力部隊抽調回來,以保衛南京!

    聽著陳雲陶說話的時候,林哲自己也是陷入了沉思,他也是在思考著諸多得失,也是在考慮著一旦和英法爆發戰爭,後續應該怎麼應對。

    半響後,林哲才是抬起頭:「如果要實施上述戰略規劃,參謀部打算怎麼做?」

    陳雲陶道:「從現在開始,暫停對贛北、安徽、華北、福建方向的作戰物資以及兵力支持,在上海、江陰、鎮江、京師、杭州囤積大量的作戰物資,尤其是鎮江,如果敵軍推進到鎮江之後,到時候鎮江極有可能陷入包圍從而被短缺補給,因此必須提前囤積大量的作戰物資,尤其是糧食!」

    「從現在開始,從贛北、安徽抽調至少一個師兵力回援,從華北抽調最少一個師,一個騎兵團回援。」

    「另外,緊急加大新兵的徵召,必須時候降低兵員的素質也要在最短時間內徵召到超過五萬人的後備兵力,其中有一部分將會用於組建第八師以及第九師,而其餘新兵則是留作預備士兵,隨時補充作戰部隊的傷亡!」

    林哲開口問道:「擴軍五萬人,短時間內軍械如何解決?」

    陳雲陶道:「這一點是有些難度,由於英法聯軍使用的都是米尼步槍,要與其對抗就必須使用米尼步槍,協防軍手裡的那些燧發槍和火繩槍用處不大。對此除了讓林德機器廠加班加點生產外,也要敦促金陵兵工廠盡快完成廠房建設以及設備調試,爭取在三個月內完成生產。

    不過要想完全解決軍械問題是非常困難的,對此軍械部步槍司的建議是,多人共同使用一支槍,即作戰時兩人或者三人使用一支步槍,由於我們將會採取防守作戰為主,因此士兵被在傷亡以後槍支會遺留在己方陣地,此時由替補士兵繼續使用槍支作戰,確保現有火力不會因為人員的傷亡而降低!」

    陳雲陶說的這個可是非常殘酷的,說是共同使用一支步槍還聽不出什麼來,但實際上這個模式就是讓幾個手無寸鐵的士兵和那些拿著槍支的士兵一起作戰,他們只能在戰友傷亡後才能撿起槍支作戰。

    歷史上二戰時期,受到德軍閃擊而損失慘重的蘇軍由於嚴重缺乏軍械,蘇軍就是不得不採用這種辦法,讓諸多手裡沒槍的士兵跟著有槍的士兵一起發起衝鋒,前面拿槍的士兵倒下了,後面的士兵撿起步槍繼續衝鋒,倒下,撿起槍支再衝,如此週而復始直到死光為止。

    現在陳雲陶說的這個同樣是屬於無奈中的無奈,這米尼步槍又不是滑膛槍,很難依靠小型手工作坊大規模生產,只能是依賴林德機器廠以及未建成的金陵兵工廠這種大型的正規兵工廠批量生產。

    這產量就這麼多,就算是按照正常損耗以及擴軍速度都無法供應中華軍,現在又來緊急擴軍就更加不夠了。

    槍支不夠也沒辦法,只能用幾個人合用一支槍了!

    陳雲陶和林哲繼續商談著,還要是林哲偶爾問幾個問題,陳雲陶再進行解答,不過說的都是一些戰略層面的東西,具體戰術細節的話卻是很難在現在就做出決定,而陳雲陶來平仁堂匯報該戰略的時候,實際上軍方內部也沒有統一意見,彼此的爭論還非常大。

    這不,陳雲陶從平仁堂出來後,剛返回統帥部那邊,那些高級將領就是迫不及待的拉著他再一次進行會議。

    而會議的內容自然是陳雲陶的這份戰略報告了!

    最先發難的是海軍部總長林達標,只見他滿臉的怒氣:「為帝國而戰,為陛下而戰是我們海軍的義不容辭的責任,但是我們海軍將士有信心,也有勇氣在上海外海和敵軍任何之艦隊進行決戰,怎麼能一炮不發就退守江陰,怎麼能讓花費了數百萬圓才打造起來的艦隊不和敵人進行決戰,反而是自沉與江陰?

    關於閉塞作戰,我們海軍是保持反對的意見!」(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4
第兩百七十五章 嚴陣以待

    而此時近衛師師長林邁嵐也道:「要增援上海是應該的,但是我不同意把近衛師也調往上海,我近衛師肩負控衛京師,包圍皇室重任,怎可輕易調動!」

    林邁嵐並不算傳統意義上的軍人,他雖然也是隨營學堂出身,而且還是第一期學員,但他卻是很少在野戰部隊任職,他早先畢業後前後,就一直是在軍司令部擔任文職,先後在軍需部,軍械部,參謀部任職,調任近衛師師長之前,他乃是統帥部總務司司長。∷∷,

    從軍好幾年的他除了在1855年的時候因為需要積累資歷擔任過三個月團長後,他就沒帶過兵了。

    而這樣一個相當標準的文職軍官能夠坐上近衛師師長這個職位,自然和他的身份背景有關。

    看他的姓氏就知道了,他姓林,和林安飛一樣,他也是餘姚林家族人,而且論輩分關係的話,比林安飛還要和林哲更近一些。

    林哲由於沒有嫡親兄弟,而且三代之內也只有一個堂兄林嵐,所以說起林家,實際上大部分林家人還是那些隔了四五代的族人。

    林邁嵐就是其中之一,當年林哲搞餘姚縣勇營的時候,有著相當多的林家族人也是跟著他從軍,有些是從林氏商行裡直接抽調過來幫忙的,而有些則是讀書讀的半吊子的過來試圖博取一個功名,這種情況在林哲在浙北地區連戰連捷,後續被委任為商貿區督辦開始主政一方後,就有更多的林家族人前往投靠他了。

    這種情況就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了,林哲發達了,自然有著諸多各種各樣的親戚找上門了,不僅僅有林家族人,同樣還有林哲的妻子也就是陳靜的娘家族人,此外林哲的母親娘家方家那邊也是來投奔了不少。

    對於這些來投奔自己的人,林哲沒有全部拒之門外,也沒有說來一個就賞一個。如果來人是出色之輩,那麼他就不會吝嗇自己的重用。如果說來人只是尋常人,那麼就隨便安排一個閒職給他,以後怎麼樣了就看他自己的造化。如果來人乃是慵懶之輩,那麼林哲就會讓他直接滾蛋!

    但是林邁嵐和林安飛一樣,他們並不是後來才去投靠林哲的族人,他們而是一開始就追隨林哲打天下的老人,資歷可是響噹噹的。

    有了身份背`景。也有了足夠的資歷,再加上林邁嵐這個人雖然說帶兵打仗的能力暫不可知,不過好歹也是從軍多年,這沒看過殺豬,但是總見過豬跑吧,在軍中混了這麼多年一些基本的東西總該是會的。

    再加上中華軍持續大規模擴張中,那些少將軍銜以上的老資格將領一個個都是寶貴人才,而近衛師雖然表面看起來很重要,但實際上平日裡是沒有什麼機會上戰場的,林哲也不可能把杜永濤。許鵬安、施清瑄這些骨幹將領放在近衛師裡頭無所事事。

    此外近衛師的師長以及團長這些軍官人選。他們最重要的並不是能力,而是忠誠!

    說起戰鬥力的話,現在滿勤那邊的練軍以及已經覆滅的江淮戰鬥力更高,但是清廷可沒讓這些新軍擔任恭維皇室的眾人,而是一直用中看不中用的八旗新軍,甚至連綠營以及蒙古騎兵等舊軍都是不敢用。

    中華帝國這邊雖然沒那麼極端,但是整體上也有些類似。

    林邁嵐作為近衛師的師長,他首先考慮的並不是上海地區的得失或者勝敗,他要考慮的是林哲以及皇室的安全,如果近衛師調到上海去了。林哲以及皇室的安全誰來負責?

    林邁嵐提出反對,海軍也有意見,而其他將領多多少少也有意見,實際上上午的時候眾人就是意見不統一。

    現在進行細節討論意見就更大了!

    一時間。統帥部的巨大會議室裡是如同菜市場一樣爭吵聲不斷!

    但是爭論總有結束的時候,比如說海軍反對進行閉塞作戰,不願意讓海軍為數不多的戰艦自沉在江陰。

    對此在諸多高級將領中威望以及資歷最深的施清瑄毫不客氣的開口道:「海軍的顧慮我們陸軍是瞭解的,但是我們需要面對的並不是清軍或者太平軍,而是英法聯軍,他們的艦隊實力要遠遠勝過我們的海軍。就算是你們海軍傾盡全力在長江口進行作戰,但是你們有把握把他們阻攔在長江口外嗎?」

    林達標聽到這話,臉色極其複雜,想要開口說可以,但是理智告訴他不能這麼說,只能是硬著頭皮道:「為了陛下,為了帝國,我們海軍將士將會視死如歸,決不後退半步!」

    施清瑄卻是冷哼一聲:「不後退半步又如何,反正是擋不住人家艦隊的,還不如把戰艦臣在江陰,這樣至少能夠阻擋敵人艦隊的西進!」

    說著,他略微緩和了語氣接著道:「此戰一旦爆發,就是我軍自成軍以來的最大威脅,帝國興廢在此一舉,我們陸軍已經是做好了大量犧牲的準備,難道海軍方面連區區幾艘戰艦都舍不得嗎?」

    林達標聽罷,想要開口反駁什麼,但是最後還是沒說出口!

    他也是知道,為了應對此戰,陸軍方面已經是做好了大量傷亡的準備,要不然也不會緊急準備超過五萬人的新兵,這些可都是準備用來填補前線傷亡的。

    陸軍如此,而他們海軍自然不能為了自己的些許榮譽以及保全實力的想法避而不戰,最後只能是嘆氣道:「即便如此,但是光靠我們海軍的幾艘戰艦恐怕也難以徹底阻絕長江航道啊,江陰航道雖然比其他航道狹窄一些,但是江面依舊非常寬闊,而如今我們海軍不過只有區區三艘千噸級戰艦,其他數百噸的戰艦也只有幾艘,就算全部自沉於江陰,也無法有效斷絕江陰長江航道啊!」

    此時,軍需部總長齊宣浩道:「閉塞作戰如果船隻不足的話,我們軍需部這邊還有幾艘僱請的洋人商船,是用來向福建以及廣東運輸補給的,必要時候也可以加入海軍的閉塞作戰,此外上海港口那邊有著大量船隻,花大價錢購買以及徵用華商的船隻。短時間內應該湊出一些來。」

    海軍方面雖然不情不願,但是也是不得不接受大局,林達標最後表示海軍方面可以接受閉塞作戰,但是要求必須到了最後關頭才進行閉塞作戰。也就是等英法聯軍打到江陰的時候,上海守軍以及江陰要塞頂不住了,他們的海軍才會進行最後一搏進行閉塞作戰!

    而近衛師調往上海參戰的問題,卻是因為近衛師師長林邁嵐的堅決反對,甚至毫不客氣的指責參謀部作戰司提出調動近衛師到上海參戰是懷有不軌之心。

    涉及到林哲這個帝國皇帝以及皇室的人身安全問題。而且近衛師和皇家陸軍又不是同一個體系,所以就算是陳雲陶和施清瑄也不好勉強,如果堅持調配近衛師到上海參戰的話,估計就會被林邁嵐等人參一個圖謀不軌的罪名了。

    而其他方面的安排雖然吵吵鬧鬧,但是總歸是能夠相互妥協的!

    當這場會議進行到了晚上八點多的時候,終於是把主要事項都決定了下來!

    首先最為重要的就是在浙江、江蘇、皖南地區緊急募兵,必須在一個月內招募到五萬人,招募到士兵後就近安置到上海、江陰、鎮江進行新兵訓練,如果英法聯軍來的早,這些沒有完成訓練的新兵也得直接補充進入前線作戰部隊。如果英法聯軍來的晚,三四個月甚至半年以後才來,那麼就會寬鬆很多。

    其次是第二軍提前結束安徽戰事,調回南京,屆時將會和近衛師一起肩負起南京的戰略守備任務。

    而安徽方面的戰事將會全部移交給第四軍,如此也就代表著後續第四軍只依靠一個皇家陸軍步兵師以及幾個協防師的兵力,負責九江以東的贛北地區、皖南、靠近湖北的皖北地區的防務,其任務將會變得非常繁重,因此統帥部給第四軍的制定的規劃就是一個字:守!

    甚至在局勢不明朗的時候,允許第四軍退出贛北地區。只要守住安慶長江兩岸即可。

    已經進軍廣東的第三軍,則是緊急傳令他們加速進入廣州地區,力爭在英法聯軍登陸之前奪取廣州,然後依城而守。而考慮到到時候廣東和江蘇的海面交通將會被斷絕。而陸路遙遠,補給困難,所以將會給予第三軍一定的戰略自主權,允許第三軍根據事態的發展自行選擇收或者撤退。

    同時為了就地補充第三軍的作戰物資以及兵員,同時又考慮到野戰部隊方面不能夠自行招募士兵進行訓練以及發放薪餉之類的事務,所以統帥部的各部。尤其是軍需部、軍訓部將會提前派遣高級軍官前往廣東,就地負責第三軍的補充以及後勤供應問題。

    而在北方的第五軍以及第一軍方面,第五軍中的第五步兵師以及第五騎兵團將會緊急南下回援,至於第五軍原有的協防師部隊,則是被配屬給了第一軍。

    後續華北戰事將會全部交付給第一軍負責,而第五軍的回援,也就代表沈馳雲剛剛制定並謀劃的冬季攻勢被無限期退後。

    因為第一軍後續將會很難從後方的蘇南地區的作戰物資支援,一切只能依靠現有儲備以及少量的補給,這種情況下自然是沒有辦法繼續發動大規模工事了。

    失去了第五軍,又沒有了作戰物資的支援,第一軍在華北方向的戰事將會變得極為困難,進軍河南的時間表被推遲,而進抵濟南的時間表也是被推遲。

    而蘇南以及浙江地區已有的部隊中,在上海地區的第第六師以及第七師將會組成臨時性的第七軍,由第七師師長兼任第七軍軍長,同時還第七軍還會轄有駐防松江府城、太倉州的第五協防師以及第六協防師,於此同時海軍的吳淞要塞部隊大約三千人,即海軍第一海防團、海軍第一岸防炮團也會臨時性納入第七軍統轄。

    而尚未編成,目前只有空架子的第六軍則是被派駐到江陰,施清瑄等軍官們提前抵達,等招募而來的新兵抵達後,將會就地組建第八步兵師、第九步兵師然後進行訓練,是否能夠趕上戰爭就得看英法聯軍什麼時候來上海了。

    而從外圍戰線抽調回來的第二軍、第五軍由於是沒有帶著協防師回來,而是只帶著皇家陸軍回來,兵力過少,而具體怎麼安排也需要看他們的回援的時間以及英法聯軍進攻的時間。

    如果時間上趕得及,他們就會奔赴上海或者江陰參戰,如果趕不及他們就會前往鎮江,或者是留守南京,屆時怎麼安排就得看實際情況了。

    這一個整體的作戰方案可以說是中華軍成立以來最大規模的調動,如果一切順利的話,那麼三個月後中華軍將會在上海、江陰地區集結超過五個現役主力師,同時還有兩個新建步兵師,以及至少三萬人以上的替補新兵,總兵力至少也會有八九萬人!

    中華軍將會依靠他們迎戰得到增援之後的英法聯軍,有可能是一萬人,也有可能是兩萬人甚至更多!

    就當中華軍做著戰爭準備的時候,在上海的外務部的協辦大臣宋關前收到了來自林哲的親筆密詔,密詔要求他無論如何也要拖延最少三個月以上的時間。

    如果能夠拖延英法聯軍三個月以上,那麼林哲就會親手封他一個男爵爵位,如果他能夠拖延英法聯軍半年以上,那麼林哲就會封他一個子爵,如果能夠依靠外交手段在不損害帝國利益的前提下把這場戰爭給提前掐滅掉,那麼伯爵甚至侯爵都不在話下!

    宋關前得到林哲的密詔後,卻是露出了為難之色!

    爵位固然讓人心動,但是這事真不好辦啊!(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4
第兩百七十六章 戰前準備

    進入1858年後的上海商貿區和前幾年相比,已經是截然不同,沿著黃浦江北岸的外灘大道內側,聳立著各種風格的建築,有著巴洛克風格,比如那棟剛落成開業不久,並且是目前上海地區最高的建築外灘飯店,也有著纖巧的洛可可風格,比如信德洋行的總部,此外也有著中國傳統風格的建築,比如說上海海關,還有哥特式的建築,比如說外灘酒店對面屬於皇室產業的上海紡織公司總部。↑,.

    基本上西洋各國的建築風格以及中國的傳統風格都彙集在這小小的商貿區內,再加上商貿區裡的說著英語,法語,西班牙語,德語,俄語等各種語言的各國洋人,使得這商貿區變成了名副其實的萬國城市。

    整個商貿區發展一日千里,商貿區內的諸多工廠發出隆隆機器聲,然後生產出諸多商品,有已經暢銷全球,為商貿區,乃至為了中華帝國撐起財賦收入大頭的生絲,也有著民眾日常所需的肥皂、火柴、洋布等消耗品。

    同時還有著大量軍械,槍炮戰艦,甚至是那些兩輪,四輪馬車都是包含其中。

    這是一個充滿了生機,充滿了希望的城市!

    宋關前站在外務部駐商貿區辦事處的辦公室窗前,看著窗外的外灘大道的景象,還有遠處永遠都擠滿了船隻的黃浦江。

    如果戰爭爆發的話,這一切還能維持多久?

    宋關前不知道,也是無法預測戰爭一旦爆發後會對商貿區造成什麼樣的負面影響,作為外交人員他知道軍方已經開始做戰爭準備,但是他並不知道詳情,也不知道軍方到底能不能守住。

    勝利還是戰敗?

    宋關前不知道!

    他知道的只是,林哲已經給他發來了親筆密詔,要求他無論如何也要拖延英法聯軍的宣戰時間。

    宋關前雖然不是軍事人員,但是他也知道這是軍方需要時間來做準備,不管是事先囤積物資還是說抽調兵力,在沒有航空運輸和鐵路運輸的時代。戰爭準備是非常花時間的。

    囤積物資,抽調兵力少說也得幾個月的時間!

    而現在宋關前的任務就是,給軍方爭取這些時間,避免在軍方完成戰爭準備時間英法聯軍就打過來了。

    宋關前看著外頭的夜色逐漸將領。才是恍悟過來他在窗前已經站了兩三個小時,緩緩轉身然後推開了辦公室的門,向著外面的下屬道:「準備一下,明天約見英法兩國領事!」

    不管是拖延時間的任務有多麼難,但是宋關前都必須去做。不僅僅因為這是林哲的親自要求,更是為了林哲許諾的爵位。

    林哲的密詔裡,可是白紙黑字向宋關前許諾,只要他的這次任務能夠完成,那麼最次也會是一個男爵,如果順利的話,得到子爵甚至伯爵侯爵都不沒有可能的。

    身為帝國的高層官員,外務部的協辦大臣,宋關前比外人更加清楚爵位的可貴!

    偌大的中華帝國裡,文武要員數以百計。從1856年底正式舉旗,1857年初稱帝建制以來,林哲一共也就封了三十來個爵位而已,而且其中還有七八個是賜予皇室族人、外戚的,比如說林哲的堂兄林嵐,這個林嵐作為林哲三代以來的唯一一個堂兄,從血脈來說乃是林哲生出兒子之前,帝國皇位的唯一一個合法繼承人,林哲就是給他封了一個子爵。

    又比如說皇后陳靜的兩位兄弟,都是被封為男爵。然後林哲的母親娘家那邊,也就是林老太太的娘家方家那邊,林老太太的兩位還健在的兄弟以及兩位表親也是被封為男爵。

    不過這些皇族宗親的人所獲得的爵位都是不是世襲的,而且這些人除了林嵐在宮務廳任職外。其他人都是沒有任何公職,也就是說屬於閒散貴族的行列,手裡並沒有什麼實權。

    目前帝國的貴族裡,軍事貴族是最多的,僅有的三位伯爵都是軍方將領,分別是施清瑄。林安飛,徐言青,七位子爵裡除了林嵐這個皇室宗親以及文官系統的內閣總理畢余同外,其餘五個也是清一色的軍方將領。

    而男爵也都是軍方將領居多。

    文官系統裡,目前獲得爵位的人只有畢余同一人而已!

    如果說宋關前能夠獲得林哲封鎖的爵位,哪怕是最低等的男爵,也足以奠定他在帝國內的根基,以後在內閣大臣會議上,他宋關前就有足夠的資歷僅位於畢余同之下,而過上幾年,誰敢說他沒有機會和畢余同一樣登上內閣總理之位?

    宋關前早年在洋人商行裡當買辦,後來經人介紹進入林哲幕府中,和內閣裡的其他高級官員們一樣,都是林哲的早年幕府班底成員之一。

    由於宋關前可以說一口非常流利的法語和英語,就算是西班牙語也能說上幾句,再加上他早年在洋行當買辦的時候和洋人打交道的時間非常長,而且和諸多為洋人工作的買辦一直都在上海打轉不同,宋關前可是跟著所效力的洋行船隻去過下過南洋,去過歐洲的人。

    這種經歷讓他進入林哲的幕府後,先是從事翻譯工作,然後擔任林哲的外交顧問之類的角色,長期負責和洋人,尤其是歐洲國家的外交事務工作。

    稱帝建制後,內閣各部官員其實都是直接從林哲的幕府中調任,比如說宋關前之前主要負責歐洲外交事務,所以內閣成立後他就直接擔任外務部協辦大臣,並主管歐洲外交事務。

    長期負責外交工作的人不能和軍方將領那樣,通過頻繁立下戰功而封爵,而現在帝國皇帝林哲對爵位的控制又是非常嚴格,如果沒有特殊情況的話,他宋關前要想獲得爵位恐怕就得等差不多退休的時候了。

    但是現在,林哲卻是給了他一個機會,一個可以獲得爵位,成為自畢余同之後第二個獲得爵位的文官,一個在內閣中大大提上自己話語權的機會。

    哪怕是前方路途再怎麼艱難,他也是不能就這麼放棄!

    就當著宋關前思慮著該怎麼努力以拖延英法聯軍的時間時,軍方方面也是展開了大規模的調動!

    從統帥部發出的多到調令已經通過六百里加急送往皖南以及華北地區等地區的中華軍部隊,同時第六軍的組建地點正式移往江陰,位於上海地區的第七軍的指揮機構也是悄無聲息的成立了。

    除了這些直接軍事調動外,軍需部的營建司開始大規模僱傭上海、江陰等地的民工,分別前往吳淞、江陰修築炮台,同時也是在上海外圍以及江陰地點修建堡壘要塞,為了加速這些防禦工事的修建速度。

    軍方一次性徵用超過十萬名民夫,力爭三個月內把上述堡壘工事完成!

    軍訓部方面,已經是派遣了高級官員前往福建,準備隨同第三軍一起進軍徵兵。同時也是加大了對江蘇、浙江、安徽地區的徵兵規模,為了快速徵兵首次降低了兵員的素質。

    軍校方面的學員培訓也是加速進度,爭取讓第六期學員提前畢業,然後充實到各部隊之中,以補充各部隊軍官嚴重匱乏合格軍官的問題。

    不僅僅是軍方在做著準備,財務部方面也是做著準備,並且一次性批准了高達三千萬圓的軍費,雖然該筆軍費是用1858年度第一季度軍費的名義批准的,但是該筆軍費的真正目的就是用來備戰英法聯軍。

    這一次備戰英法聯軍,是全方位的,因為這是中華軍成立以來所面臨的最大威脅,這種威脅要遠遠大於清軍以及太平軍的威脅,嚴重到軍方都沒有信心可以在上海擋住英法聯軍的程度。

    要不然軍方也不會在江陰那邊修建要塞,加強鎮江的防禦體繫了,甚至就連海軍方面都已經是準備好閉塞作戰,把好不容易才積攢起來的戰艦自沉於長江航道江陰段。

    說到底,還是軍方沒有足夠的信心!

    自家人知自家事,國內其他新軍是倣傚中華軍而建立的,江淮新軍以及清廷的練軍還有林成庭的鎮胡軍都是如此,面對這些學生中華軍並不擔心,有著擊敗他們的信心。

    但是面對自己的老師,正版的洋人近代軍隊,中華軍這個學生也是有些忐忑,信心並不算太充足。

    畢竟這些洋人軍隊的訓練以及裝備都是國內的其他敵人可以相提並論的,這些洋人軍隊使用的也是米尼步槍以及新式洋炮,在武器裝備上中華軍沒有半點優勢,甚至一定程度上還處於劣勢。

    而訓練上說實話也是略有不如,中華軍的訓練體系以及執行的嚴格軍紀是學誰的?就是學的英國人的。

    甚至在戰術陣型上,學的也是英國人!

    中華軍進行線列作戰的時候最喜歡用兩排橫隊作戰,這就是受到了英國陸軍的影響,英國佬的陸軍部隊就是以橫隊進入戰場,兩列橫隊作戰並最後發起刺刀衝鋒而聞名全球的。

    當年拿破崙那麼牛逼的一個人,但是率領的法軍還不是一樣被英國佬打的抱頭鼠竄!

    在一戰之前,興許其他國家,比如德國,法國,俄國以及美國各有所長,在某些方面可以和英國一爭長短,但是英國佬之所以能夠繼續稱霸全球,其艦隊實力固然是重要的一個方面,但是他們的陸軍同樣不可小窺。

    而現在,中華帝國所需要面對的就是本時代的地球霸主英國的威脅,同時還有算得上是目前地球上第二強大的法國。

    世界老大和世界老二聯手打一個剛成立不過年逾的新生帝國,這中華軍的將領能夠有多大自信才是怪事了。(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4
第兩百七十七章 工廠內遷

    中華軍的將領們並不是歷史上清軍裡那些夜郎自大的將領,他們非常清楚自己所面對的敵人有多麼恐怖,所以他們做準備的時候都是往最壞的情況去考慮。{中文.

    }

    軍事準備是這樣,同樣還有林德機器廠的內遷同樣如此!

    林德機器廠作為中華帝國目前唯一能夠批量提供先進武器的兵工廠,其重要性不用多說,但是現在這個林德機器廠卻是建立在上海商貿區。

    一旦戰爭爆發,商貿區就會被戰爭所波及,而且非常重要的是,軍方沒有多大的信心能夠守住上海,所以為了防止上海失守,皇室產業方面就不得不考慮把林德機器廠這種戰略級別的企業內遷了。

    但是林德機器廠這個時候還在加班加點進行大規模生產,根本停不下來大規模內遷,因為一旦大規模遷移,就算一切順利至少也會停產數個月以上,而這幾個月的時間足夠讓林德機器廠生產出數以百計的火炮,近萬支步槍以及其他軍械武器了。

    為此,皇室產業的負責人,也就是宮務廳財務處的處長潘立宣再一次啟程前往商貿區,親自負責林德機器廠的生產和遷移事務。

    「雖然現在時局緊張,但是還沒有到最後階段,為了不影響到軍械生產,暫時生產還是需要繼續進行的!」潘立宣並沒有對林德機器廠幾個高管隱瞞什麼。

    因為上海商貿區這個地方就沒有什麼秘密,英國駐華公使包令前往南京對林哲下達最後的戰爭通牒並不是什麼秘密,儘管目前中華帝國已經派遣宋關前等外交官員和各國領事緊急談判,根據參加談判的英國人傳遞出來的消息,儘管中華帝國方面已經做出了一定的讓步,但是依舊沒能滿足各國在華正常通商居住的需求。

    也就是說,他們並不派出繼續發動戰爭的可能性!

    而法國駐上海領事更是在一次酒會裡公開宣稱,法國已經在印度支那半島地區廣泛動員,更多的兵力正在集結,只要戰爭一爆發。將會有至少五千名法**人將會為了法蘭西而戰!

    法國人都是在調動更多的兵力增援了,英國人自然也不會幹等著和宋關前磨嘴皮,在談判進行的時候,英國人已經是在印度以及緬甸等南亞地區進行大規模的動員。更多的士兵正在集結。

    儘管英國人沒有公開說他們會增援多少兵力過來,但是依照英國人在南亞地區的軍事力量,徵集超過萬人兵力是輕鬆的,儘管這些兵力並不是說都是英國本土徵召的英國士兵,而是以印度士兵為主。但是英國人訓練殖民地部隊還是非常有一手的。

    一戰,二戰期間,英國人徵召並訓練的印度以及其他殖民地的士兵表現可不差!

    英國駐華公使包令已經不止一次的在公開場合宣稱,如果遠東局勢再無法得到緩解,那麼他將會引咎辭去駐華公使一職。

    這個所謂的引咎辭職可不是說他要灰溜溜的滾回歐洲,而是一種威脅。

    因為他一旦辭職,根據英國本土方面在去年就批准的計畫,後續對華事務將會交付額爾金伯爵全權負責,而這個額爾金伯爵同樣還是英法聯軍的總司令,也就是那個時候雙方的戰爭就會爆發。

    戰爭的陰影已經是籠罩在商貿區上空。那些商人們倒是不太擔心,因為英法的領事們已經多次私底下承諾,他們是為了開擴商路而來,絕對不會對已經發展良好的商貿區進行破壞。

    這商貿區不僅僅是中華帝國的命根子,其實同樣也是各國的一個錢袋子,就算是戰爭爆發了,估計商貿區都不會受到多大的影響,生絲的生產還會繼續,生絲的出口也不會受到阻礙。

    為什麼?因為人家來打仗就是為了做生意的,如果因為打仗而無法做生意裡。怡和洋行,信德洋行等洋行的背後股東們早就在英國國會鼓噪起來,這戰爭也就打不起來了。

    但是生絲產業以及一些普通產業可能不會受到波及,但是林德機器廠肯定是會受到影響的。

    隨便問住在商貿區的洋人華人。他們都知道這個林德機器廠算得上是中華帝國的皇家兵工廠,其生產的武器就是中華軍的主要武器來源,戰爭一旦爆發,商貿區如果失陷的話,這個兵工廠肯定會被佔據。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林德機器廠方面在生產任務極其繁忙的情況下。依舊開始展開了工廠遷移的前期準備工作。

    由於生產不能停下來,所以遷移的準備是在其他方面進行的。

    為了支持林德機器廠的遷移,內閣方便特批了一塊當涂縣內靠近馬鞍山的一大片土地,作為林德機器廠的遷移用地。

    而林德機器廠的將會在這快土地上建設新廠房,暫時命名為林德機器廠當涂分廠。

    為了盡快把廠房修建起來,當地的太平府官方親自徵用了超過數萬名民夫用於平整土地,修建廠房。

    於此同時金陵兵工廠的建設也是如此,為了加快金陵兵工廠的投產時間,江寧府官方是徵用了數千名民夫,和原本負責該廠建設的協防師官兵們一起進行土木作戰。

    當然了上述官方的扶持並不是無償的,這些民夫可不是白白徵用過來的,而是要給工資的,不過這些人的工資金陵兵工廠或者林德機器廠短時間內肯定難以拿出,所以官方只是讓他們打個欠條,由官方先行墊資。

    林德機器廠當涂分廠的建設,對於林德機器廠的遷移來說是非常重要,先在當涂那邊修建好廠房,萬一上海真的守不住了,那麼立馬就是場內的機器拆下來然後運到當涂分廠去,那些熟練工人也是隨同一起奔赴當涂。

    如果說戰爭並沒有和想像中的那樣發生,又或者說中華軍戰鬥力爆表把英法聯軍打的抱頭鼠竄,從而守住了上海,那麼這遷移自然也就用不上了。

    不過宿遷分廠的廠房也不會白修,因為林德機器廠將會在這裡投資建設第二家分廠,用以擴大產能,降低生產成本,降低戰爭威脅等。

    現在林德機器廠是在上海。一開始的廠房是在英租界內,後來英租界變成了商貿區後,商貿區的地價水張船高,為了降低建設成本林德機器廠是在原上海縣城東南部建廠。

    但是隨著商貿區的持續發展。如今商貿區以及上海縣城以及周邊加起來,總人口已經超過了五十萬人,這麼多人擠在這麼一個小地方裡,這地價不漲才貴,這才幾年時間呢。上海縣城南部的地價就是漲了好幾倍。

    就算沒有後續戰爭的威脅,但是為了降低建設成本以及人員薪資成本等,林德機器廠的後續擴張計畫也是會選擇其他地方的,而最好的選擇就是靠近馬鞍山鐵礦地區了,到時候原材料的供應就會更加方便。

    也就是說不管戰爭有沒有爆發,林德機器廠都是會在當涂建設新的工廠的!

    中華軍不同尋常的調動,突然的大規模回援以及官方的其他方面的異動,就很容易讓有心人察覺出來不同尋常的氣息來。

    江西南昌,林成庭放下手中的密報,面露疑惑道:「這個林哲想要搞什麼?竟然同時從北線還有西線抽調兵力?難不成他們是想要從福建西進還是說從廣東北上?」

    林成庭有些不理解。中華軍為什麼突然要從北線和西線抽調兵力?難道說他是要先不大清軍和太平軍,反而是瞄上了自己?

    這種可能性可不是沒有,反而還是很大,江西在南方數省中可謂是戰略地位最為重要的一個省份,其戰略地位和北方的河南差不多,一旦中華軍控制了江西,不僅僅是可以保障安徽、浙江、福建的戰略安全,而且還可以保障廣東的安全,同時進軍湖南、湖北以及雲貴廣西也就更加方便了。

    「他們的第三軍呢,現在在那裡有沒有異動?」林成庭問著自己的手下。

    那個手下道:「暫時不太清楚。他們自從上月就已經南下廣東,目前尚未得知他們的準確方位,但是他們既有可能是去廣州的!」

    林成庭早在林哲造反前,就已經是有著向中華軍方面派遣探子的習慣。雖然鎮胡軍的規模不算大,但是說起對中華軍以及林哲的瞭解,其他幾個勢力超過他的比如曾國藩,石達開還是清廷方面,都是不如他林成庭的。

    林成庭派遣的探子嚴密關注著南京方面以及各支中華軍的一舉一動,這中華軍平常的中小規模調動他可能無法得知。但是像現在這種涉及到全軍的大規模調自然是知道的。

    中華軍如此大規模調動,肯定是有所目標的,但是這個目的是什麼?會是自己嗎?

    林成庭不知道!

    因為他怎麼也想不到,這前頭和洋人還關係好的同穿一條褲子的林哲竟然要和英法開戰了!

    就算是和英法開戰了,但是林成庭也不認為憑藉遠道而來的洋人能給林哲造成什麼威脅,他們在上海就有兩人多人呢,來幾千洋人那裡管用 。

    很顯然,林成庭也不太瞭解英國和法國的實力,更不知道英法兩國還繼續增援,到時候能來上萬甚至是兩萬人都是有可能的。

    和林成庭不解的還有李鴻章,雖然被軟禁了起來,但是不知道為何到了南京後中華軍方面也可以苛待他,這軟禁是一個人住一個院子,雖然不能和以往一樣有人伺候著,但是也是衣食無憂。

    呆的時間久了,他就會開始讀書、練字以打發時間。

    而讀的書卻不是什麼經書,他李鴻章是正兒八經考上了進士的傳統讀書人,這四書五經可以說是倒背如流,已經算是到了看無可看的地步,所以看的一些書都是看守他的軍官幫他買的閒書,其中有相當多一部分都是所謂的新學書籍,最近一段時間裡他就對所謂的物理非常感興趣。

    除了看書外,偶爾他還會和看守自己的憲兵閒聊,這些憲兵太過機密的事自然是不會知道的,但是一些流傳出來的大眾消息他也能說一些,比如說第五軍和第二軍相繼返京的事。

    聽到說中華軍竟然抽調了第五軍和第二軍返回蘇南,李鴻章同樣也是陷入了沉思,中華軍為什麼會突然抽調兵力回援呢?

    難道說是南京這邊發生的內訌,就和前年的太平賊軍一樣內訌起來了?要不然的話怎麼會在前線兵力不夠用的情況下還大規模抽調兵力回援呢?

    李鴻章可是知道,別看中華軍已經好幾十萬了,但實際主力就那麼幾個皇家陸軍步兵師而已,在北方作戰的中華軍裡的皇家陸軍往大了算都只有兩三萬人而已,這一下子抽調上萬人回援,這不就是說只剩下一萬多了嘛。

    就靠這一萬人多要想同時進軍山東還有河南,還有進軍直隸,就算是中華軍戰鬥力再強悍也做不到吧!(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4
第兩百七十八章 兵臨廣州

    中華軍的大規模調動行為瞞不住,為此不禁林成庭不解,李鴻章搞不懂,就算是在濟南忐忑不安,生怕著中華軍打到濟南來的都興阿和胡林翼等人同樣也是大感不解!

    自從在宿遷一敗塗地之後,僧格林沁被清廷直接革職問罪,胡林翼先一步帶著殘兵一千多山東練軍逃回山東,至於都興阿則是先退往邳州收攏殘兵。∽↗∽↗,

    在邳州的時候,都興阿也是陸續收攏了大約三萬人的殘兵,其中只有五千人不到的練軍,這和當初五六萬人的規模相差極大。

    等到李鴻章率領江淮新軍北逃的時候,都興阿也曾經試圖派兵東進和李鴻章聯手,但是還沒等他派出的部隊抵達呢,就是傳來了江淮新軍全軍覆沒的消息。

    嚇得都興阿那裡還敢繼續派兵東進啊,急忙召回東進部隊,但是東進的那萬把人沒逃回來,被西進的中華軍第一軍迎頭痛擊而被全軍殲滅。

    得知東進部隊被全殲,而且中華軍還在大舉西進邳州後,自知不敵的他沒有任何猶豫,立馬帶著兩萬殘兵迅速北逃,之後一路狂奔直逃濟南而去。

    等到了濟南後,他和胡林翼是提心吊膽,生怕中華軍打過來,為此一方面他們是加固濟南城防工事,另外一方面也是就地徵召士兵,試圖就地編練更多的士兵。

    但是這些新徵召來的士兵實在不怎麼樣,根本無法編練為合格的新軍。

    清廷的練軍雖然戰鬥力上要差一些,但是好歹也是新軍呢,戰術和武器裝備都和舊式軍隊截然不同,清廷以傾國之力花費數年時間才練出幾萬人,單品都興阿和胡林翼在山東就地編練,其難度是可想而知的。

    為了守住山東,都興阿是三天兩頭就向清廷去信請求援兵!

    但是清廷那邊可動用的新軍已經只有京畿練軍、直隸練軍萬餘人而已,這僅剩下的一萬多練軍被清廷視為控衛京畿的最後力量,自然是不敢輕易派出去。

    至於說北方的其他部隊。比如說八旗新軍以及那些綠營舊軍等,就算是那些愚昧無比的清廷官員都知道這些舊軍靠不住。

    但是面臨著中華軍大舉北上的局勢,清廷也不能坐視山東和河南失守,所以也是抽調了部分部隊南下。

    其中大多數都是一些綠營舊軍。清廷方面顯然也是知道這些綠營舊軍靠不住,去個萬把人估計也沒啥用,所以很乾脆從直隸、東三省、山西、陝西等北方省份抽調了高達六七萬人的綠營以及團練、鄉勇等舊軍分別前往河南以及山東。

    而考慮到蘇北等一系列戰事的情況,緊靠這新增援的六七萬綠營也是沒啥大用的,要想守住山東和河南。還得靠新軍。

    所以清廷儘管不願意,但還是決定繼續把直隸練軍剩下的部分四千餘人調往山東,至於京畿練軍則是繼續留守京畿。

    加上這一部分直隸練軍,再加上都興阿手底下剩下的五千練軍以及胡林翼手底下的一千多練軍,使得清廷在山東方面即將彙集起大約一萬人的練軍部隊,他們將會有都興阿全權統帥,由胡林翼協辦山東軍務。

    此外,過去半年來,山西、河南、陝西、甘肅等省份或多或少也練成了部分練軍,因此嚴令上述省份的督撫們把新編成的練軍派往河南。每個省派出約千人練軍,倒也是讓清廷在河南方面彙集了大約四千人的練軍,由清廷裡主辦新軍的第二號人物,即原直隸練軍督辦納德統帥。

    而值得注意到是,興許是打的敗仗越多,清廷的這些人就越喜歡以敵為師,蘇北大敗後,清廷再一次大舉山寨中華軍。

    這一次他們不僅僅效仿了中華軍的前身,也就是余勝軍時代的編制以及戰術等,而是直接把目光瞄向了現在的中華軍。開始更大規模的山寨!

    為此,去年十二月份清廷正式成立了『總理新軍處』,全權負責新軍編練事宜,並制定了一個規模更為龐大的編練新軍計畫。這個計畫的核心依舊是裁舊練新。

    同時還把他們現有的比較混亂複雜的新軍、練軍等進行再整編,提出了所謂的整編統一章程,而且還直接套用了中華軍的編制模式,廢除以往以『營』為主要單位的編制模式,採用營、標、協、鎮、軍的新式編制。

    其八千多名八旗新軍被改編為陸軍第一鎮,不過雖然改了名字。但是這個禁衛軍依舊是中看不用的貨色,人雖然有這麼多,但是原有的那些洋槍樣炮早就已經被抽調走了,只剩下少許燧發槍和大量的舊式火繩槍而已,該部由清軍裡的僅剩幾個能打的滿族將領樂善擔任督辦統帥,任統帶官。

    留守京畿的京畿練軍剩餘部分大約六千人則是被改稱為『陸軍第二鎮』,這部分人已經是清廷控衛京畿的最後力量了,戰鬥力遠遠超過那些綠營舊軍以及八旗新軍,由清軍裡另外一名綠營出身,前幾年一直協助都興阿編練直隸練軍的史榮椿擔任統帶官。

    而增援到山東的直隸練軍部分,都興阿原來統帥的部分來自京畿練軍、直隸練軍、山東練軍以及其他零碎番號的練軍則是被統一整編為『陸軍第三鎮』由都興阿親自兼任統帥。

    至於陝西、山西、甘肅等省增援而來以及河南本地殘存的練軍等四千練軍則是被編為『陸軍第四鎮』,由原直隸練軍統帥納德擔任統帶官。

    而上述四鎮就是清廷在北方僅有的四支新軍部隊了,如果只說能夠打仗的話,還得把陸軍第一鎮也就是霸氣新軍給去掉,如此一來就只剩下三個鎮了。

    當然了清廷的計畫顯然不止如此,咸豐已經詔令各省編練省軍,要求各省編練至少一個鎮,重要省份最少編練兩個鎮的新軍,至於說能不能辦成那就是以後的事了,現在還無法得知。

    但是很有意思的是,盤踞在湖南的曾國藩所統帥的湘軍卻是不在整編的行列,湘軍依舊是湘軍,多用的編制還是他們自己的那一套。

    而從清廷整編新軍也就可以看得出來,他們已經是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就算是把八旗新軍改編的陸軍第一鎮算上,這能夠拿得出手的新軍也不過四個鎮,總兵力不超過三萬人。

    然而他們面對的敵人,也就是中華軍卻是有著七八個皇家陸軍步兵師,不僅僅是主力部隊中華軍已經超過了清軍,實際上就算是那些普通部隊,也就是協防軍和清軍裡的綠營團練等舊軍,中華軍也已經是超過了不包含湘軍在內的清軍。

    在雙重持續了一年多戰爭以後,雙方的力量對比已經完全改變!

    這也就是都興阿和胡林翼等清軍將領忐忑不安的主要原因,如果說沒有英法練軍來找林哲的麻煩,估計不用半年時間,中華軍就得兵臨北京城下了。

    只是英法聯軍的威脅迫使中華軍徹底改變了戰略計畫,北伐清廷或者西進湖北已經不是中華軍的頭號任務,現在他們最重要的就是要備戰英法聯軍,保衛帝國根基。

    這種情況下也是給予了清廷方面更多的喘息時間,雖然現在清廷方面還是搞不明白中華軍為什麼減緩了北上的石頭,不知道他們為什麼撤軍了。

    但是不管怎麼說,中華軍沒來就是好事,趁著中華軍再一次大舉北上之前,他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準備。

    可以說包令的南京之行,不僅僅是給中華帝國帶來了威脅,給林哲帶來了麻煩,甚至是給整個中國局勢都帶來了極為深刻的影響。

    不管外頭是什麼反應,不管林成庭和都興阿他們有所措施,但是現在對於中華帝國來說,心腹之患已經不是他們,而是英法聯軍。

    因此在進入1858年後,中華軍在北線、西線已經是徹底停下了大規模進攻,攻克濟南、進入河南鄭州的計畫已經被無限期推遲,從山東到河南再到安徽和贛北,各地的中華軍已經是全面轉入了戰略防守的態勢。

    除了抽調少量兵力繼續清剿皖北地區的捻軍外,整個北線和西線已經停下了戰爭!

    但是於此同時,大量的兵力開始彙集蘇南地區,無數的炮彈以及糧食被送進江陰、鎮江以及上海等預計戰區,而上述地區數以萬計的民夫正在揮灑著汗水修築著各種各樣的防禦工事。

    其中被寄予厚望的吳淞炮台更是一天一個樣,一座座炮台被修起來,一座座堡壘被修起來,剛從林德機器廠出廠還嶄新的火炮被運送到吳淞炮台安裝起來。

    由於後續戰爭裡海軍可以發揮的作用出了自沉江陰堵塞航道以外別無他用,所以在陸軍方面的強硬要求下,海軍方雖然不情願但還是從現有的戰艦上拆除了大量火炮然後安裝到吳淞炮台上。

    而就當蘇南方面做著戰爭準備的時候,南下廣東的中華軍第三軍卻已經是和當地清軍陸續發生戰鬥。

    為了執行統帥部要求他們搶在洋人之前攻克廣州城的任務,第三軍離開福建後,一路西進奔襲,而且也沒有進入廣東東北部方向的浮現,而是一路直線打了過來,短時間內就是攻克了潮汕府,緊接著又是直奔惠州府。

    等到一月低的時候,第三軍已經兵臨廣州城下!

    中華軍之第三軍兵臨廣州城下,這不僅僅讓城內的清廷官員將領們大為驚慌,也是引起了香港英法聯軍的注意。(未完待續。)
regn13 發表於 2018-3-22 22:04
第兩百七十九章 洋人出兵

    廣州城上,兩廣總督兼任通商大臣葉名琛以及廣東巡撫柏貴站立在城頭上,看著城外的大片營地,營地上聳立著巨大的紅底藍龍旗,這種旗幟從去年開始已經插向了整個江蘇、浙江、福建以及安徽,現在中華軍的這面陸軍旗已經是飄揚在廣州城下,而不願的將來它還會飄揚在廣州城下。

    看著城外中華軍那延綿數里的營地,葉名琛雖然表面上依舊鎮定,沒有和一旁的柏貴那樣面露驚恐之色。

    但是他的內心裡卻是同樣感覺複雜!

    葉名琛主政廣東多年,從道光二十八年開始擔任廣東巡撫,再到咸豐二年起擔任兩廣總督,至今已經有十年之久。

    在廣東多年的他可以說是清廷內和洋人打交道最多的地方督撫了,雖然他針對洋人的方略是以拖延為主,總之是能躲就躲,不能躲也躲,力爭避免和洋人打交道。

    也許有人說了葉名琛的這種行為是懼怕洋人或者生性膽小之類的,但實際上並不是,不管後世歷史如何評價他這個人,但是他能夠在四十歲之前就成為廣東巡撫,成為封建大臣之一,然後又是坐鎮廣東和英國人等周旋達十年之久,就足以證明了他並不是史書那樣評價的不堪。

    不管任何時代,能夠主政一方的封建大臣都不是庸俗之輩,當代裡諸多封建大臣,不管是在當代還是在後世都是名聲顯赫之輩:比如說之前江南地面上的向榮;前任浙江巡撫,後來的兩廣總督黃宗漢;又比如說後任浙江巡撫何桂清,還有幾任江蘇巡撫許乃釗、李鴻章、前任湖北巡撫。現山東巡撫胡林翼,已經被清廷委任為湖廣總督的曾國藩等。

    對於這些人。你可以去評價他們的功過,用後世人的目光看也許會覺得他們有所愚昧。但是你不能否認他們的能力。

    葉名琛在這幾年裡,一邊要應對洋人的頻繁挑釁,另外一方面還要動用一切力量和太平天國,和中華軍,和林成庭進行戰爭。

    而且說實話,相對於太平軍,鎮胡軍以及中華軍的威脅來說,區區洋人算個屁啊,大不了就和他們簽訂幾個條約賣下國。這些洋人又不要大清的江山,但是中華軍以及太平軍等可不是只要做生意之類的,他們要的是大清的江山。

    所以從去年開始,儘管已經和洋人相繼爆發矛盾,去年洋人甚至一度攻打廣州,但是葉名琛依舊沒有去管,也沒有從韶關以及福建方向抽調兵力回援,只是就地編練了團練兩三萬人略微加強廣州城防而已。

    儘管葉名琛不顧洋人的威脅,已經把所有能夠動用的資源都投入到了抵抗鎮胡軍以及中華軍上。但是在北面還好,林成庭的鎮胡軍自從和曾國藩簽訂了私底下的協議後,已經停止了向湖南以及廣東大規模擴張的行動,而是專注於內部整訓上。

    這個林成庭也是知道要想擴大地盤。爭霸天下之類的,最重要的還得是自己手底下有一支強悍的軍隊,至於地盤什麼的倒不是太重要。

    因為到目前為止。葉名琛派到韶關等廣東北部的綠營軍隊還能夠守住,但是在東面福建方向卻是有些糟糕了。

    去年開始。他從廣西,廣東抽調了將近三萬綠營、團練等舊軍。另外還有近千人還不容易才訓練出來的廣東練軍陸續派往福建以及廣東西部佈防。

    但是這派到福建增援的大約兩萬人卻是一個都沒能回來,第三軍在福建的戰鬥雖然規模都不大,但是今天打掉你幾千人,明天再打掉你幾千人,這不用幾個月葉名琛派往福建的兩萬兵力就是損失殆盡了。

    福建失守後,葉名琛又是蒐羅了僅剩的兵力試圖守住潮汕府,但是1857年底開始第三軍已經是得到了大規模的增援,南下能夠的第十步兵師可是達到了歷史上首次的滿編制,一共八千多人皇家陸軍將士再加上兩萬多協防軍。

    這廣東守軍根本就守不住潮汕,連續遭遇數次慘敗後,兵力損失過半的廣東守軍被迫主動放棄了潮汕,甚至連惠州府都沒守,而是直接帶著僅剩的五六千人逃回了廣州。

    到了現在,雖然廣州城內擁有比第二次鴉`片戰爭更多的兵力,但實際上他們的情況並沒有好到哪裡去。

    葉名琛可以動用的正規部隊也就只有五千名綠營舊軍,此外還有近千名廣東練軍,至於剩下的都是從廣州周邊徵召而來的民壯團練,人數雖然有將近三萬人,但是這些民壯團練連綠營都比不上,要想憑藉他們就抵擋住中華軍的進攻,無疑是痴人說夢。

    看著城外的那些中華軍,葉名琛實在是想不出來任何守住廣州城的可能性!

    面對中華軍兵臨廣州城下,不僅葉名琛悲觀到一點信心都沒有,同時在香港裡的額爾金伯爵也是有些顧慮。

    額爾金伯爵去年就已經是拿著委任狀來到香港上任英法聯軍司令一職了,並且在去年十一月份的時候就已經陸續集結了超過六千人的英法聯軍。

    但是讓他氣悶的是,包令等英法等國的外交官們竟然還在上海和那個什麼中華帝國談判扯皮,並數次否決了自己率領出兵廣州的計畫。

    至於理由,他們說,就算是聯軍勇猛無比攻克了廣州城,但是也無濟於事!

    為何?

    因為這廣州可不是在中華軍手裡,而是在清軍手裡,甚至那個時候整個廣東都不在中華軍手裡,你打清軍怎麼可能讓中華帝國屈服呢?

    但是讓人更鬱悶的是,如果他們打了清軍,就算是清廷屈服了把整個中國都賣給了英法聯軍,但是也沒有任何作用,因為清廷不用多久就會被中華帝國幹掉了。

    這些洋人也不是傻子。他們是見過中華軍的,也是知道中華軍在過去的一年裡連戰連勝。中華軍統一中國不是可不可能的事,而是需要花費多少時間的事。

    也就是說。現在把注定要被消滅的清廷給打服並簽訂條約是沒有任何用處的,因為等到中華帝國統一中國後,這些條約就是廢紙一張。現在中華帝國連南京條約都不肯承認,你還讓他們承認獨立造反之後的清廷和洋人的條約,這不笑話嗎!

    所以他們如果想要獲得自己想要的利益,就必須從中華帝國手上取得!

    而這也是為什麼包令要給林哲下達戰爭通牒的原因,同時也是數次反對額爾金先出兵廣州的原因。

    一方面是第一次鴉`片戰爭就已經證明,你洋人就算把整個廣東都給佔了,也別指望讓這些以天朝上國自居的中國人屈服。要想讓中國人屈服,最好的辦法就是直搗黃龍,兵臨南京城下甚至是攻克南京城。

    但是要直搗黃龍的話也不容易,單靠額爾金的五六千人還真不夠用,這些洋人是知道中華軍的,這些中華軍可也是用米尼步槍的近代軍隊,雖然說戰鬥力比列強軍隊要弱一些,但是人家兵力多啊。

    中華軍近期的異動也瞞不住這些洋人,他們也是知道一旦自己登陸上海的話。可能面臨的中華軍絕對不是一萬兩萬人,而是三萬四萬甚至更多。

    因此英法聯軍也需要時間來準備。

    但是現在,情況卻是已經變得不一樣了,中華軍大舉南下廣東。甚至是兵臨廣州城下,而一旦讓中華軍也拿下廣州城的話,那麼接下來對於香港的英法聯軍來說就不太妙了。

    打個比方說。萬一到時候英法聯軍主力北上上海,這在廣州的中華軍卻是來個釜底抽薪。直接來進攻香港怎麼辦?

    如果要對此作出防備,那麼就會大量牽制英法聯軍的兵力。

    英法聯軍本來就難以抽調眾多的兵力。如果還要在廣東方面被牽制大量兵力的話,那麼到時候登陸上海就更加困難了。

    基於這些考慮,額爾金伯爵是不準備等上海方面的談判結果了,他要出兵!

    反正上海那邊的談判已經持續了大半年,但是到現在愣是毛都沒談成,一眼就能夠看得出來這是中華帝國在拖延時間,再等下去的話可就不太妙了。

    不過為了避免外交上的麻煩,額爾金伯爵並沒有直接宣戰或者進攻之類的名義,而是用保護僑民為由,選擇出兵廣州。

    額爾金伯爵可不是什麼外交家,能夠被英國本土方面委任為英法聯軍的總司令,一旦戰爭爆發後全權負責中國方面事務,他可不是什麼猶豫不決的人,既然是做出了決定,他是在得到了中華軍兵臨廣州城下的時候就是下達了動員令,在第二天他的士兵們就開始登上了船隻。

    然後一直在遠東地面上從未有過的龐大艦隊從香港,除了海軍自身的船員外,這支艦隊還搭載了高達五千名的陸軍士兵。

    英國人出兵了,他們並沒有顧忌上海那邊還在進行的談判,而是選擇了直接出兵廣州,這讓第三軍的新任軍長曲攀雲頗為意外。

    「這些蠻夷非要在廣州插上一腳是嗎!」曲攀雲冷哼一聲後把目光重新投向了牆上的那珠三角地區的地圖上。

    半晌後他才道:「傳令,全軍提前結束休整,午後對廣州發動總攻!」

    說完這句,他還用著自言自語的口氣道:「必須在洋人登陸廣州前拿下廣州!」

    當曲攀雲選擇了提前攻城的時候,城內的葉名琛已經是陷入了混亂之中!

    「報,城外逆軍動了,似有攻城之舉!」

    「報,城外珠江口發現大量洋人的艦隊!」

    連接聽到城外中華軍異動和洋人艦隊沿江而上的報告後,葉名琛終於是站不住了,一屁股跌坐了下來,嘴邊喃喃著:完了!完了!(未完待續……)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