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三國] 策行三國《原名:三國小霸王》 作者:莊不周 (連載中)

   
noriko1026 2018-4-3 15:20:18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2268 4927902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5-12 23:48
第920章 陶謙很受傷

    孫策晝夜急行,兩天時間趕到厚丘。

    與後世人口密集的蘇北相比,眼下的厚丘、朐縣一帶人口還不算多,大半人口聚集在縣城附近,離縣城較遠的地方就是荒野沼澤,除了牧豬放羊之輩,罕有人至。

    朐縣在海邊,由南而來有兩條官道:一條經朐縣之南的海西,一條經朐縣之西的厚丘。厚丘最重要,是朐縣與郡治郯縣之間官道。麋竺經常往來此地,在厚丘有一些朋友。他派人進城一打聽,才知道根本沒有人馬經由此地趕往朐縣。不僅如此,他們連劉和等人進入徐州的消息都不知道。

    孫策哭笑不得。我是不是有些高估劉和了?

    既然朐縣安全,孫策也就不那麼急了。他讓麋竺趕去琅琊,將劉和等人進入徐州的消息通報陶謙,商量雙方如何配合。他本人繼續趕往朐縣,並派人向南打探消息,防止劉和取道海西進入朐縣。

    麋竺利用驛馬的便利,隻用了一天半時間就趕到了陽都。連續三天三夜的策馬狂奔,他又困又累,剛看到陽都的城門就支撐不住了,一頭從馬背上栽了下來,“呯”的一聲巨響,他卻感覺不到一點痛苦,隻想躺在地上,好好睡一覺。

    但他知道自己不能睡。他強撐著爬起來,用力搓搓臉,覺得沒什麼效果,又咬咬牙,用力拍了拍大腿。連續騎兵急行,他的大腿內側已經被馬鞍磨破,鮮血淋漓,一碰就疼得鑽心,總算讓他清醒了些,但他再也不能騎馬了。

    隨從無奈,隻得將他背了起來,策馬入城。

    麋竺是徐州別駕,又是陶謙信任的人,亮出身份,看城門的士卒沒人敢攔,立刻放行,還呼喝著讓等待進出城的百姓讓道,由著麋竺一行策馬而去。百姓敢怒不敢言,隻能默默地看著他。

    人群中,一個二十左右的年輕人看著麋竺一行進城,皺了皺眉,又把目光收了回來,眼神中多了幾分憂慮。他身邊有一個少年,身材高大,看起來已經與成人相仿,但麵相清秀,麵白無須,唇邊隻有淡淡的茸毛,顯然尚未成年。兩人默默地看了一眼,等進了城,離開了人群,少年加快了腳步。

    “兄長,琅琊大戰將起,不能再猶豫了,趕緊回去稟明叔父,舉家遷離吧。”

    年輕人轉身看看少年,淡淡地說道:“孔明,你怎麼知道?”

    “剛才那人入城順利,守門士卒對他畢恭畢敬,卻又不是我們琅琊名士,當是州府官員,陶牧的親信。他由人背負,不能行走,自然是長途乘馬所致,非兩日不能至此,所以不會是從青州來的,而是徐州南部來的。既然如此,必是南部出了大事,而且是壞消息。北方有袁氏,南方再亂,陶牧敗亡在即。可他又不是肯輕易認輸的人,必然據琅琊而戰。”

    年輕人點點頭,覺得有理,也加快了腳步,很快消失在人群中。

    陽都原本隻是一個普通的縣,現在卻成了陶謙的駐地。袁熙攻勢凶猛,已經略取青州大半,前鋒已經進入琅琊境。麋竺趕到的時候,他正在收拾文書,掾吏來來往往,神色緊張。陶謙坐在堂上,烤著火,將一份份簡帛分檢開來,或是命人拿去掩埋,或是直接扔進火中。

    看到麋竺被人背進來,他的手停了一下,原本就黑的臉更黑了,皺紋也更深了,尤其是眉間的皺紋,像刀刻一般清晰。他放下手裏的東西,起身迎了上來,扶住麋竺。

    “子仲,出了什麼事?”

    麋竺搖搖手,臉色蒼白。“有喜有憂,喜憂參半。”

    陶謙眼珠轉了轉,笑了一聲。“說來聽聽。”

    “喜事,孫將軍已經到達徐州,他親率步騎一千五百人,已經到達朐縣。”

    陶謙眼神微縮,刹那間眼神如刀,嘴角顫了一下,隨即又放平了。“那憂呢?”

    “劉和率部進入徐州,可能正在攻擊笮融。”

    陶謙手一抖。麋竺感覺到了,卻什麼也沒有說。他慢慢推開陶謙,拖著腿,緩緩走到一旁的席上,艱難的坐下,攤開兩條腿,掀起衣服的下擺,露出血淋淋的大腿,低頭打量。陶謙大吃一驚,連忙招呼醫匠。

    “子仲,怎麼會傷成這樣?”

    “四天三夜,幾乎片刻未離馬背。”麋竺慘然而笑。“不試一下,我都不知道自己有這樣的體力,看來人的潛力真的很大,甚至超出自己的想象。”

    陶謙顧不得和麋竺說笑,催促麋竺細說。他經驗豐富,知道麋竺疲憊到了極點,又有傷在身,這一下子睡過去,就算不死也要一天才能醒。情況緊急,他可不敢浪費一天時間。

    麋竺把事情的經過說了一遍。陶謙的臉色越來越難看,卻不是因為孫策。孫策很謹慎,他增援朐縣隻是出於私人交情,並無搶占東海之意,否則有麋竺的幫助,他可以輕而易舉的拿下郯縣。

    但東海並沒有因此更安全,反而更危險。笮融是個廢物,不是劉和的對手。擊敗笮融之後,劉和不僅解決了軍餉,還擁有三千匹馬和數以萬計的青壯,實力更強。他是徐州大族,身後站著他的父親劉虞和袁紹,徐州世族都會支持他,包括東海郡在內的四郡隨時可以叛變,甚至連彭城、琅琊也不例外。

    北有袁熙,南有劉和,他已經無路可退。

    難道撤入泰山做賊嗎?

    唯一的辦法,就是向孫策求援,請他擊敗劉和,為自己守住後背。孫策也不是什麼善輩,他對徐州覬覦已久,要請他幫忙,必然要付出代價。

    陶謙憤懣不已。為什麼袁紹和孫策做對,先倒黴的卻是我?他想問問麋竺,轉身一看,麋竺已經倒在席上睡著了。他睡得那麼沉,如果不是胸口起伏,簡直和死人沒什麼兩樣。

    陶謙哭笑不得,轉身下堂,讓人叫來長子陶商。把麋竺帶回來的消息告訴陶商。陶商一聽就傻了,麵無血色,嘴唇顫抖,連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出來。

    “這……這可怎麼辦?”

    看到陶商這副模樣,陶謙更是生氣,抬手就是一個大耳光。“乃公做了什麼孽,怎麼生了你這麼一個廢物。看看孫伯符,再看看你,乃公真是無顏再見故人,不如一死百了,落個安穩。”

    陶商捂著臉,一句話都不敢說,眼淚在眼眶裏打轉,卻不敢哭出聲來。

    陶謙背著手,在堂上來回轉了兩圈,猛地停住。“你去朐縣,對孫伯符說,他如果能幫我擊敗劉和,我把彭城給他,東海給他一半,襄賁以西歸他,以東歸我。如果他不同意,我就投降袁紹,讓他什麼也撈不著。”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5-13 00:18
第921章 人比人得死

    朐縣很偏僻,但偏僻也有偏僻的好處,安靜而祥和。

    孫策一路奔馳,原以為迎接他的將是一場血戰,沒想到朐縣平靜得像世外桃園。一群吸溜著清鼻涕的半大小子在路邊玩耍,看到成隊的騎兵過來,尖叫著讓到一旁,躲在樹後,露出半個腦袋,好奇地打量著這些行色匆匆的騎兵。一些人聽到聲音,從屋裏走了出來,將自家的孩子拉回去

    麋芳走在最前麵,很快被人認了出來。這些百姓不認識戰旗上的字,卻認識麋芳的臉。

    “麋家二郎,那是麋家二郎。”

    幾個孩子圍了上來,又蹦又跳。麋芳有點尷尬,回頭看了一眼,撥馬來到孫策麵前。孫策早就注意到了,體貼的下令停止前進。

    “挺受鄉黨歡迎啊。”孫策調侃道:“看來你們家還不算是為富不仁。”

    “豈敢,豈敢。”麋芳謙虛了幾句,麵帶得意之色。“如果這些百姓的意見能夠上達,我麋家早就是徐州有名的世家了。”

    孫策哈哈一笑,又覺得有些心酸。麋家也是一肚子委屈啊,若不是沒辦法出人投地,估計也不會豁出去支持劉備。可惜劉備是個白眼狼,麋家最後很淒涼,麋芳投降了孫吳,反倒比麋竺父子在蜀漢過得安生。

    麋芳和父老們說了一會兒話,又給圍上來的孩子發了一些幹糧。雖然行軍幹糧並不好吃,但這些孩子還是很開心,圍著麋芳有說有笑,膽大的還問起麋蘭。孫策在一旁聽著,這才知道麋家以前逢年過節都會散粥賑濟,貧困戶還可以得到一些酒肉打打牙祭,一般都由麋芳、麋蘭操辦,尤其是麋蘭,從小就喜歡做這些事,幾乎年年不落。現在他們三兄妹都不在家,今年的賑濟力度不足,麋蘭更是沒露麵,讓這些百姓非常想念。

    休息了一陣,孫策等人重新上馬,趕往麋家莊園。

    麋家是朐縣當之無愧的首富,僮仆過萬,閉門成市,防盜自然成了當務之急,莊園依朐山而建,莊裏修建了塢堡,抵擋一般規模的盜賊不成問題。隻是最精銳的騎兵被麋芳帶走了大部分,戰鬥力強的部曲又有一部分隨麋竺在外,麋家的武裝力量有所削弱,對付普通盜賊還能應付,對付劉和率領的正規部隊就力不從心了。

    以劉和的影響力,他如果來攻麋家,絕不會隻帶騎兵,除了俘獲的笮融信眾之外,還會有附近諸縣豪強的部曲。麋家是塊肥肉,隻要劉和願意分肥,想趁火打劫的人絕不會少。

    孫策入駐麋家,迅速部署防務,並抓緊時間恢複馬力。這些都很簡單,麋家有足夠的人手,戰鬥不怎麼高,幹活沒問題。麋家也有雄厚的財力、物力,養兩千匹馬根本不是問題,不管是鹽還是精料,要什麼有什麼,要多少有多少,有閻行、馬超這樣的行家指點,連續急行軍帶來的馬力衰減很快就能恢複。

    孫策安排妥當,也沒有在莊裏閑著。他提升閻行為騎督,負責親衛騎的訓練。許褚、典韋則從麋家部曲中挑出兩千青壯充當步卒,進行基本戰法訓練。這些人多少都有一些基礎,再強化一下,和郡兵打個平手應該不成問題。

    孫策自己帶著郭武、陳武和白毦士在附近轉了一圈,麋芳全程陪同。

    孫策趕到朐縣來,可不僅僅是為了救麋家。他到這裏還有一個更重要的目的:為水師物色合適的港口。朐縣在後世就是連雲港,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為朐縣從秦漢起就是一個重要的海港,名聲沒有東萊的黃、腄諸港名聲大,作用卻一點也不小。麋家能在這偏僻之地積累起偌大家業,和這個海港密不可分。

    他們家的大部分生意都和海運有關。

    孫策查看了相關的地形後,非常滿意。與後世的連雲港相比,現在地形還有很大不同,雲台山的主體還在海中,中間有一道淺淺的海峽。麋家在此經營多年,基礎設施已經比較完備,隻要稍加改造就可以停靠大型戰艦。

    當然缺點也有。相比於後世,朐縣附近海浸頻繁,土地鹽堿化嚴重,不太適合耕種,糧食產量有限。要供應大軍,就必須從其他地方調運。不過孫策並不擔心,徐州西部有足夠的良田,再不成,還可以從豫州運。這裏水道縱橫,船運非常方便。淮水的支流遊水由此入海,溯遊水而入,進入淮水,可以直抵汝南、南陽。

    孫策提出了合作的意見。麋芳無所不從。別說現在麋家需要孫策的保護,就算沒這回事,僅憑孫策願意平等的和他們做生意,他們就感激不盡了。商人再有錢,麵對官府還是弱勢群體,尤其是孫策這種掌握了強大武力的諸侯。如果不能入仕為官,就算賺再多的錢也是任人宰割的肥肉。

    準備得差不多的時候,消息也陸續傳來。首先是劉和在淮陰攻擊笮融得手,不僅俘虜了數萬人,而且奪取了大量的戰利品,其實就包括那三千多匹馬。

    之所以沒有立刻北上,是因為劉和正派人到周邊各縣聯絡,陳瑀就是他的使者。因為劉和的家世和他擁有的實力,陳瑀的遊說任務完成得非常順利,幾乎是無人不應。各家要麼派人去迎劉和,要麼等著劉和北上,粗略的估計一下,劉和能擁有三萬人左右,其中包括為數不少的騎兵。

    聽到這個消息,孫策很感慨。比起吳會,徐州更容易得到馬匹,徐州的世家豪強幾乎家家有馬。麋家當初就能挑出三百餘騎,由此可見一斑。雖然不是所有的馬都是戰馬,有馬不等於就騎兵,這依然是不可忽視的實力。有了馬,縱使不能成為衝鋒陷陣的騎兵,用來傳遞消息總比兩條腿的人快吧。

    真是人比人得死,貨比貨得扔。相比於一呼百應的劉和,陶謙坐擁徐州,卻得不到徐州世家的支持,響應他的隻有世家豪強看不起的麋家,他隻能重用丹陽人,簡直是捧著金飯碗討飯。當然,這樣的乞丐不僅僅是陶謙,孫策本人也好不到哪兒去。他和陶謙算是同病相憐。

    感慨的同時,他更感到壓力山大。三四倍的兵力對比,要想打贏這一仗可不容易。

    這時,陶商趕到了朐縣,轉達了陶謙的談判條件。

    孫策看著陶商在地圖上劃出願意割讓的地盤,苦笑著搖搖頭。“伯允兄,我倒是願意接受這個條件,助令尊一臂之力。可是很可惜,我心有餘而力不足。別說東海,我連守住朐縣都沒把握,隻想保住麋家。”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5-13 13:13
第922章 唯快不破

    陶商本來以為孫策會貪心不足,漫天要價,萬萬沒想到會是這個結果。

    沒等陶商搞清楚孫策說的是真話還是假話,孫策把剛收到的消息說了一遍。得知劉和勢力膨脹得如此迅速,陶商倒吸一口涼氣,下巴差點掉在地上。他不懷疑孫策的誠意了。換作他,看到這樣的兵力對比也會這麼幹。如果是為了自己的地盤,也許還會咬牙拚一拚,為了別人的地盤,完全沒必要啊。

    可問題是這地盤就是他們陶家的,孫策可以躲在朐縣不動,他卻不能。

    陶商苦苦哀求,涕淚俱下。這對他來說倒不是什麼難事,來之前剛被老子抽了一個大耳光,腫還沒消盡呢。這要是不能求得孫策幫忙,回去肯定又得挨耳光。一想到這悲摧的生活,陶商悲從中來,放聲大哭,哭得那叫一個見者落淚,聞者傷心,哭得孫策都不好意思了。

    大男人哭成這樣,劉備的原型有你一半吧?

    雖然明知漢人感情充沛直率,不像後世那樣遮遮掩掩,欲哭還忍,孫策還是不習慣看到陶商哭成這樣。他把陶商拉了起來,好言安慰,托著腮,對著地圖看了半天。

    “辦法倒是有,能不能擊退劉和,現在也不太好說,我們以守代攻,盡力攔住他,為令尊爭取時間。現在是正月下旬,再拖兩個月,天氣轉暖,黃河開封,我們就有機會了。不過不是我一個人能實現的,需要我們兩家通力合作。”

    陶商抹抹眼淚,連聲答應。“將軍你說,要我們怎麼做?”

    “既然令尊這麼慷慨,願意將彭城讓給我,我卻之不恭。你立刻修書一封,讓令弟仲允移鎮下邳。下邳陳家是袁紹的死忠,這次又這麼積極,形如反叛,再不敲打敲打,徐州世家有恃無恐,以後就更沒人把令尊放在眼裏了。令尊騰不出手來,你們兄弟應該當代勞。”

    提起下邳陳家,陶商恨得咬牙切齒。陳登接受袁紹的任命去廬江,已經在打他們父子的臉,好在那時候隻是與孫策做對,他們可以裝聾作啞,現在更過份,居然配合劉和造反,劍鋒直指陶謙。正如孫策所說,如果再姑息陳家,其他世家誰還把他們放在眼裏?

    必須殺雞儆猴,遏止這場反叛之潮,才有可能壓製住徐州。

    得到陶商配合的承諾,孫策隨即做出一係列的調整。麋家的塢堡防務調整完成,孫策留麋芳鎮守,又傳書沈友,讓他安排甘寧、陳到由海路增援朐縣。陶商趕往郯縣。郯縣是東海郡治,又是徐州治所,城池堅固,又有陶謙留下的丹陽兵,陶商應該能守得住。

    如果能守住下邳、郯縣、朐縣三城,攔住劉和北上的道路,陶謙的後背就安全了。

    陶商聽完孫策的安排,覺得有理,但他有一點不解。“將軍,你準備駐守何處?”

    孫策解釋道:“兵以正合,以奇勝。有守無攻,困害孤城,形同坐以待斃。有攻無守,飄忽不定,又如無根浮萍,不能長久。三城既守,我當以騎兵遊弋三縣之間,伺機而擊,斷其糧道,截其補給,讓劉和不能全力攻城,才能爭取到時間。”

    陶商連連點頭,歡天喜地的答應了。

    孫策隨即帶著親衛步騎離開了朐縣,與陶商趕到郯縣。

    清晨出發,一路急行,下午酉時,他們到達沐水。孫策下令停止前進,就地休息。

    陶商急了,趕到孫策麵前,還沒說話,眼圈就紅了。“將軍,救兵如救火,此地離郯縣還有三十餘裏,抓緊一點,天黑就能趕到,到了城裏再休息也不遲,為何在這裏停留?”

    孫策搖搖頭,看著西方的地平線。“你確認郯縣還進得去嗎?”

    陶商的額頭全是汗,臉色紅一陣白一陣。他們這一路走來,舉旗響應劉和的可不是一個兩個。郯縣是劉和故裏,要說郯縣世家沒動靜,誰也不會相信。

    孫策見陶商六神無主,暗自歎息。陶謙有子如此,怪不得要將徐州讓給別人,留給陶商也守不住啊,倒不如大方一點。劉備去了幽州,徐州就給我吧。“萬一劉和已經拿下了郯縣,或者郯縣的世家已經控製了郯縣,我們隻有一千多步騎,是不可能強攻郯縣的。”

    陶商急得聲音都變了。“那怎麼辦?”

    “我在這裏等著,你派人前去郯縣查看情況。如果郯縣還沒有易手,我們就連夜進城,然後抓人。如果郯縣已經失守,那我們就不用去費勁了,我去彭城與令弟會合,你去陽都,通知令尊做好應變準備。總之不能就這樣趕去郯縣。就算郯縣未失,郯縣世家得到消息,我們想抓人也沒機會。”

    陶商覺得有理,立刻派兩個親信趕到郯縣查看。

    郯縣人心惶惶,世家暗中聯絡,準備響應劉和,守將張闓六神無主,既想鎮壓,先下手為強,又怕弄巧成拙,火上澆油,正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陶商的親信趕到郯縣。得知陶商回來了,隨行的還有孫策,張闓總算鬆了一口氣,立刻派人通知陶商和孫策,並做好抓人的準備。

    天後之後,孫策收到了張闓的回複,得知郯縣無恙,慶幸不已。郯縣如果丟了,再想奪回來可就難了。他不知道劉和為什麼沒有奪取郯縣這樣的要害之地,但結果如此,說明形勢還沒有惡劣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趁著天黑,孫策迅速行動,趕到郯縣。他顧不得休息,立刻抓人,將郯縣幾個大家族的家主全部州治公廨軟禁起來。雖然未必有什麼大用,但讓那些家族有所顧忌總是好的。陶商已經亂了陣腳,孫策說什麼,他就做什麼。在孫策的配合下,他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連續出擊,忙了一夜,將郯縣城裏及周邊幾個大家族的家主抓了起來。

    第二天清早,收到任務圓滿達成的報告,一夜未眠的孫策這才將提到嗓子眼的心放回了肚子裏。

    說起來,這裏麵有很大的運氣成份。這些家族都接到了劉和的邀請,有的派人去支持劉和,有的則準備等劉和來再響應。陶謙本人在琅琊作戰,脫不開身,對郯縣的控製僅限於城池。如果不是陶謙留有重兵鎮守,這些人說不定就自己拿下郯縣了。盡管如此,他們還是相信自己是安全的,覺得張闓不敢輕舉妄動。他們料到了張闓,卻沒料到孫策,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一覺醒來,郯縣已經變了形勢。

    孫策將郯縣留守陶商、張闓鎮守,自己立刻起程趕往彭城。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5-13 18:17
第923章 出山第一箭

    薄姑陂東。

    兩軍對壘,戰鼓聲緩慢而低沉,一聲接著一聲。北風吹得越來越緊,吹得人陣陣生寒。大戰在即,雙方將士在做最後的準備,沒人敢掉以輕心。

    郭嘉坐在新搭好的指揮台上,一手搖著羽扇,一手拈著棋子,似笑非笑地打量著顧徽。

    “讓我啊?”

    顧徽臉色蒼白,鬢角都濕了。他苦笑道:“祭酒,我認輸。我沒你這樣的心境,這時候還有心思下棋。”

    “你怕什麼?”郭嘉將棋子收了回去,扔在棋盒裏。“孫將軍不在,你覺得我們打不贏?”

    顧徽沒吭聲,但眼神已經暴露了他的擔心。孫策帶騎兵去朐縣增援麋家,結果劉和沒去胸縣,卻和他們迎麵相遇。郭嘉收到斥候的消息後立刻改變行軍路線,在薄姑陂立下大營,避免了在曠野被騎兵突擊的危險。盡管如此,形勢依然不容樂觀,劉和的兵力超出他們的想象,不僅有騎兵近四千,還有兩萬多步卒,總兵力是他們的兩倍有餘,而且援兵還在源源不斷的趕來,兩天時間就又增加了四五千。

    顧微知道這些新兵是精銳,從征兵開始,他就全程參與,知道孫策對這支新兵傾注了多少心血,不久前的芍陂之戰,也證明了這些步卒不愧子弟兵的稱號,但他們畢竟剛組建不久,兵力又遠遠不足,能不能擋住劉和的攻擊,他心裏一點數也沒有。

    郭嘉拉他下棋,還沒到中局,他就一敗塗地了。

    “祭酒不擔心?”

    “擔心,但是擔心也沒用,所以不如不擔心。”郭嘉放下羽扇,攏在袖子裏,盯著棋局看了好一會,伸將拿起棋盒交換了一下。“你我換子,我看看能不能將這局扳回來。”

    顧徽瞅瞅郭嘉,嘴唇動了動,想罵人的話湧到嘴邊又咽了回去。這人是大智若愚還是沒心沒肺,都這時候了,還想著下棋?他起身走到指揮台邊,憑欄俯視大陣。一萬六千餘將士各就各位,井然有序,看起來就像一盤棋,隻是更加均衡一些。每個小陣麵前都有一道用輜重車組成的車陣,長矛手、刀盾手坐在車後麵,有的在閉目養神,有的在吃東西。弓弩手有的調試弓弦,有的活動身體,看起來都很輕鬆。指揮台下的騎兵都站在地上,節省馬力,隻有傳遞命令時才會上馬。

    看著這安靜的陣地,顧徽突然覺得奇怪。一支組建不到半年的新兵怎麼能這麼從容?

    “祭酒,上次芍陂伏擊戰很激烈嗎?”顧徽轉身看著郭嘉,問道。

    郭嘉抬頭看了他一眼。“你不是在營裏嗎,還問我?”

    顧徽有些尷尬。上一次芍陂的伏擊戰是夜戰,他沒有參與,聽到結果時隻是詫異了一下,沒往深處想,畢竟對手隻是一些山賊水寇而已,烏合之從,勝亦不足道。但這次不同,這次他們要麵對的是劉和率領的正規軍,而且有近四千騎兵。如果將士們真的胸有成竹,勝劵在握,那當然再好不過,可就怕他們是無知者無畏,一會兒真打起來,形勢不妙,就可能亂了陣腳。

    虛假的自信更容易崩潰。

    “放心吧,這些兵雖然是新兵,但有一半屯長、都伯是老兵,軍侯以上全是作戰經驗豐富的悍卒,他們心裏有數,知道如何調度,我們等著看就行了。下棋,下棋。”

    顧徽想了想,知道自己多想無益,也坐了回去,重新觀察起棋局來。

    劉和手挽馬韁,運足目力,打量著對麵的陣地。他不久前還在薄姑陂駐營,知道這裏的地形,北側是睢水,南側是薄姑陂,這是一個三麵背水的死陣,除了東側可以發起進攻,其他三麵都無法進攻。

    中軍太遠,他看不清是不是有孫策的戰旗,他隻能看到前陣的戰旗。前陣有兩麵戰旗,他認識其中一麵,是孫策麾下校尉董襲的戰旗,另一麵隻知道校尉姓魯,究竟是誰,他不知道,好像是新冒出來的,不久前還沒有這麼一個校尉。

    難道是新來的援兵?

    劉和心裏有些隱隱的不安。他輕踢馬腹,來到淳於瓊麵前。“淳於將軍,等你立功了。”

    淳於瓊哈哈大笑,滿不在乎的拍拍胸口。“將軍放心吧,兩倍的兵力對比,我就是用人堆,也要把這第一陣啃下來。後生可畏,我們這些老朽也不是吃幹飯的。”

    劉和笑笑。“將軍說笑了,你正當春秋,誰敢說你老?我們這些小輩有機會看將軍指揮作戰,三生有幸。孫策自尋死地,結下這麼一個死陣,這是千載難逢的良機。如果能生擒孫策,徐州牧亦不足以酬將軍之功,屆時還要請將軍多多關照。”

    淳於瓊心情大好。孫策背水立陣,騎兵無用武之地,隻能從後麵包抄,防止孫策涉水逃生,正麵主攻的任務全落在步卒的身上。他有先見之明,適時的讓出了一千胡騎的指揮權,換取了一萬步卒,實力僅次於主將劉和。這一戰如果能首戰得勝,就不會再有人說他搶文醜的功勞了。

    “請將軍為我掠陣。”淳於瓊拱拱手,客氣而自信滿滿。

    劉和再次施禮,退回中軍大陣。他半路上又回頭看了一眼遠處的陣地,心裏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這麼容易就將孫策堵住了,他總覺得有點不太真實。

    戰鼓聲響起,淳於瓊準備進攻了。在一千長矛手、刀盾手的保護下,兩千弓弩手緩緩上前,準備列陣,進行遠程打擊,掩護步卒強攻。

    魯肅聽到了戰鼓聲,輕踢馬腹,來到陣前,站在所有人的麵前,摘下弓,搭上一枝鳴鏑響箭,靜靜地看著越來越近的敵軍。當對方進入一箭之地,停止前進,開始立陣的時候,他舉弓過頂,又緩緩放下,猛地拉開弓,撒手鬆弦。

    鳴鏑響箭離弦而去,發出刺耳的厲嘯,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正對魯肅的數名刀盾手握緊盾牌,將身體縮在盾牌後麵,等待著盾牌被射中的悶響。他們並不擔心,七十步的距離,射中很容易,射穿盾牌卻很難,隻要躲好,根本不會有性命危險,甚至不可能受傷。

    厲嘯越來越近,鳴鏑響箭飛躍七十步,“呯”的一聲,射穿了盾牌。木屑飛舞,盾牌後的士卒還沒來得及反應就被射中,前胸入,後心出,悶哼一聲,仰麵栽倒,鮮血從口鼻中溢出,眼神迅速黯淡,很快就停止了呼吸。兩隻眼睛睜得圓圓的,死不瞑目。

    看著被一箭射穿的盾牌和倒地的同伴,旁邊的刀盾手、長矛手們不約而同的倒吸一口涼氣。

    七十步外一箭破盾,這人的弓力究竟有多強?

    魯肅收起弓,看向正準備下令攻擊的強弩都尉,微微一笑。雖然隔著一百多步遠,那名強弩都尉還是感受到了魯肅的殺意,下意識的向後退一步,躲在了親衛的身後,一陣冷汗透體而出。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5-14 00:35
第924章 戰事如棋

    魯肅舉起手,輕輕招了招。 .親衛上前,以他為中心立下防守陣勢,兩翼延伸開來,與之前的兩個小陣相接。他雖然沒說一句話,意思卻非常明白。他將身先士卒,一步不退。

    魯肅一箭射破對方大盾,並將大盾後的敵人射殺,他麾下的士卒雖然驚訝於他的武藝,卻沒什麼動靜。與對麵驚叫四起相比,這些吳會健兒非常安靜,一言不發。此刻看到魯肅在陣前立陣,他們還是沒人說話,但有一種異樣的情緒蔓延開來,將魯肅及其部曲和他所領的兩千士卒漸漸聯係在了一起。

    魯肅新附,雖然和這些吳會健兒朝夕相處,但並肩戰鬥卻是第一次。孫策給了他校尉的官職,也給了他兩千人,可能能不能讓這兩千人跟著他出生入死,要看他自己的本事。不僅他的部下在看,董襲、全柔等人也在看,中軍的郭嘉、顧徽也在看,他的表現最後會通過不同的渠道落入孫策的耳中。

    孫策允了他青徐方麵之將的重任,他不能錯過這個機會,更不能讓孫策覺得自己看錯了人,第一戰不僅要勝,而且要勝得漂亮。激勵士氣最好的辦法就是身先士卒,不是給我上,而是跟我來。這比他一箭破盾更有說服力。

    一箭破盾是強,身先士卒才是勇。

    魯肅雖然沒有回頭,但他感覺到了麾下將士的情緒,悄悄地籲了一口氣。有了這樣的情緒,他不僅有機會取勝,而且有機會和董襲一較高下,至少不能遜色太多。

    相隔兩百餘步,董襲將魯肅的一舉一動看在眼裏,暗自讚賞。他讚賞魯肅的武藝和勇氣,更讚賞孫策的眼力。孫策在緊急行軍之中趕往東城,麵見魯肅,一回來就授魯肅為校尉,不少人是抱有懷疑的,可是看到這一幕,他知道魯肅當得起孫策的賞識。

    在敬佩的同時,他心中又湧起一股戰意。今天這一戰,絕不能讓魯肅比下去。

    董襲與魯肅暗自較量的時候,淳於瓊再次下達攻擊的命令。他不知道前麵發生了什麼事,卻看到了魯肅的戰旗向前移動。這無疑是一種挑釁,本該全力防守的人居然敢主動出擊,這是對對手的最大蔑視。

    戰鼓聲再起,越發激烈。強弩都尉回過神來,下令射擊。

    魯肅也下令弩手還擊,並用行動予以支持。他連射數箭,用不弱於強弩威力的強弓給對方點名,接連射殺數人,讓他對麵的弓弩手、長矛手非常緊張,生怕自己成為下一個目標。

    雙方對射數合,各有傷亡。雖然無法統計數量,可是從對方陣型的變動來看,孫策軍的損失要小得多,不僅陣型幾乎沒什麼變化,射擊的頻次也保持得非常好,不急不徐,間隔幾乎相同,每一次射擊都基本同步,受傷的人也沒有失去戰鬥力,中箭淺的拔去箭矢,中箭深的折斷箭杆,以免影響行動。

    相比之下,對麵的弓弩手雖然更多,陣勢卻有些混亂,不斷有人被射中,失去了戰鬥力,被人拖到一旁,由其他人上前補充,保持射擊密度。

    一通鼓罷,雙方同時停止射擊,弩手換防。連續上弦射擊對體力要求很高,沒有人可以連續射擊,通常射完一囊箭就要輪換。在休息的間隙,雙方將士都在打量對方,心理漸漸發生了微妙的變化。

    孫策軍精良的裝備體現出了優勢,受傷的人少,重傷的更是屈指可數,沒有人喪命。隨行醫匠趕了過來,將重傷的士卒抬到後陣包紮,輕傷的則現在處理。受傷的人少,他們的工作也比較輕鬆,處理完畢,提著藥箱,有說有笑的退回後陣。

    還沒有接戰的士卒看不清前陣的形勢,可是看到醫匠神態輕鬆,被抬回來的人隻有寥寥數人,知道損失非常有限,緊張的心情也放鬆了許多,耐心地等待著輪換的機會。不過看這架勢,沒有半天時間怕是沒機會上陣。

    全柔坐在馬背上,看得比普通士卒清楚,見魯肅的戰旗一通鼓戰罷不僅沒有鬆動,反而更加嚴整,不禁咂了咂嘴,歎了一口氣,有點無奈。

    “又是一個對手啊。”

    旁邊的親衛交換了一個會心的眼神,想笑又不敢笑。之前因為對征剿山越沒信心,全柔被孫策臨陣換將,太史慈僅用五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任務,隨即被孫策授予重任,全柔多少有點沒麵子。上次芍陂之戰,他非常用心,小立一功,算是掙回一點臉麵,現在又看到魯肅後來者居上,他剛剛緩解的壓力又增大了。

    孫策部下高手如雲,一個賽一個的能幹,不賣力氣,就隻能看著別人升職。

    身為吳會人,孫將軍的子弟兵,難道還要被一個淮泗人比下去?全柔能忍,他們也不能忍啊。

    指揮台上,郭嘉放下棋子,不甘心的咂咂嘴。“剛才還是不勸你好,難得有個贏棋的機會,又從手邊溜走了。”

    顧徽展顏而笑,瞥了郭嘉一眼,意味深長的說道:“身為將軍的鄉黨,我雖不能提刀上陣,也不能給將軍抹黑。”

    郭嘉哈哈一笑。“子歎,我可不是你的敵人,你這麼說可不利於團結啊。”

    顧徽笑道:“是我失言了,還請祭酒海涵。祭酒,再來一局?”

    “好,再來一局。”郭嘉一邊收棋子,一邊說道:“子歎,你這定式是不是蔡伯喈所授?”

    顧徽含笑不語。圍棋開局有定式,其中的奧妙是高手的不傳之秘。蔡邕是全才,他的圍棋水平很高,自創有定式,顧雍是蔡邕的親傳弟子,學了一些,棋藝突飛猛進。他求了很久才學了一兩招,當然不能輕易告訴郭嘉。

    “我有一種感覺,你的優勢全在開局,棋力並不比我高,對局時間越長,落子越多,我的優勢越明顯。”郭嘉重新落子,慢條斯理的說道:“如果由縱橫十七道增長到一兩道,我就有贏你的機會了。”

    顧徽眉頭微顫,忍不住說道:“郭祭酒,你的勝負心太強了,這有違弈道本心。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郭嘉噗哧一聲笑,撇撇嘴。“屁話!不爭勝負還有什麼意思?與天爭命,與地爭勢,與人爭勝負,其樂無窮。”他頓了頓,抬起頭看了一眼交戰的雙方,又道:“不爭是為了爭,劉和開局雖好,戰力卻不如我軍,拖的時間越久,我軍勝率越高。”

    顧徽點頭讚同,暗自歎息。論下棋,他略勝一籌。論智謀,他不如郭嘉太多。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5-14 00:36
第925章 短兵相接

    接連三通鼓戰罷,淳於瓊損失了兩百多名弓弩手,沒有占到任何便宜。 .明明已方的弓弩手人數更多,箭陣更密集,聲勢更盛,卻隻是場麵好看,每次休息的時候,自己一方都要拖下幾十具屍體,受傷的更多,對方的陣地卻沒什麼變化,依然射得不緊不慢。

    淳於瓊有點急了。他本想憑兵力優勢取勝,現在看來,孫策的部下擁有更強的射擊能力。他們的命中率更高,彌補了人數的劣勢,而且軍械優勢也明顯。他們打劫過葛陂軍械工坊,比較過雙方的軍械,葛陂軍械工坊生產的箭破甲能力更強,甲盾的防護能力也更好。雖然單獨看起來差距並沒有大到碾壓的地步,在兩軍對陣時卻有不可忽視的放大效應。

    這應該就是己方傷亡更大的原因。

    再這麼對峙下去,己方士氣會受挫,傷亡會越來越大。一旦弓弩手的優勢被削弱,再想強攻就難了。淳於瓊左思右想,決定采用短兵相接的戰法,充分發揮兵力優勢。

    命令下達,戰鼓聲再起,四曲步卒越過弓弩手,開始衝擊,強行攻擊。

    見淳於瓊一下子就派上四曲士卒,魯肅、董襲立刻明白了他的用意,下令迎戰。弩手退後,弓手向前,進行覆蓋式打擊,隨著一聲聲呼嘯,一蓬蓬箭雨躍出,射向衝鋒的將士。

    這時候多一張弓就多一分力量,除了準備廝殺的長矛手、刀盾手,其他人能夠拿起弓的都開始射擊,魯肅和他身邊的親衛也不例外,一箭接著一箭,嗡嗡的弦聲不絕於耳。

    箭矢入體,噗噗有聲,血花飛濺,一個接一個士卒中箭倒地,短短的六十步距離成了生死關,很多人沒能邁出這一步,還沒短兵相接就倒在了地上,發起衝鋒的四曲士卒衝到陣前的不足一半。

    “殺!”幸存的劉和軍士卒紅了眼,舉起環刀和長矛,衝了過來。

    江東健兒依然沉默,刀盾手半蹲,左手持盾,右手持刀,身體藏在盾牌後麵,用肩膀頂著盾牌,不看遠處,隻看眼前三尺,隻要有身影出現在視野中就出刀猛刺,然後用力拖曳,盡可能造成更大的傷口。長矛手前弓後箭,雙手挺矛,身體微微前傾,長矛穿過兩麵盾牌的間隙,機械地一刺一收,幹淨利索,沒有一個多餘的動作。

    衝鋒而來的劉和軍士卒雖然揮刀挺矛,全力劈砍刺殺,砍得盾牌咚咚作響,搖搖晃晃,卻無法衝破盾陣,擠在一起,成了長矛手最好的靶子,接二連三的倒下。

    比起箭陣對射,短兵相接更殘酷,更加考驗雙方士卒的實力和心理素質。個人武藝再好也沒用,前後左右都是人,根本沒有空間發揮,生死隻在一線之間。攻破防守陣型,進攻方就可以獲得更大的發揮空間。攻不破防守陣型,他們就是活靶子,遲早要死。

    雙方攪殺在一起,原本平直的陣型像波浪,扭動起來。

    魯肅一邊射擊,一邊用眼角餘光查看兩翼的形勢,當他看到陣型波動越來越大時,他放下了弓,拔出了戰刀,大喝一聲:“突!”

    親衛們齊聲響應,手持弓弩射擊的讓在一邊,魯肅率先衝了出去,手起刀落,將迎麵殺來的一個長矛手斬殺,隨即又揮刀格開另一柄長矛,刀身沿著矛柄滑下,砍下了幾個手指頭,隨即架在了長矛手的脖子上。魯肅用力一拖,鋒利的刀鋒割開了長矛手的頸動脈,鮮血噴濺而出。

    魯肅的親衛營大多是淮泗遊俠兒,武功都不錯,絕非普通應募的士卒可比,在魯肅的率領下,他們殺入人群,迅速撕開了對手的陣型,突到他們身後,又返身大肆砍殺。攻擊受挫的劉和軍士卒被前後夾擊,傷亡迅速增加,攻勢更弱,轉眼間就被砍倒一大片。

    魯肅的部下見狀,發一聲喊,同時向前挺進,開始反擊。

    戰鬥到此時,他們第一次呐喊,四百人的聲音彙成一道,整齊雄壯,就像一柄無形的大錘,狠狠的擊在劉和軍即將潰敗的陣型上,更打在那些士卒的心上,很多人不由自主的打了哆嗦,不敢置信的看著如猛虎下山的對手。

    兩百步外,趕到陣前的淳於瓊也聽到了這一聲呐喊,心頭莫名的一驚。他這才注意到一個問題。雙方打了這麼久,聽慣了己方士卒亂糟糟的喊殺聲地,卻是第一次聽到對方喊殺。

    這些士卒居然冷靜到這個地步,戰鬥這麼激烈,還能一聲不發?

    兩軍交戰,需要聽戰鼓聲行動,不必要的聲音越少越好,但人心都是肉做的,緊張的時候會不自由主的呐喊,既是互相聯絡,也是緩解壓力,鼓勵士氣,無法真正做到令行禁止。生死之際,誰顧得上那麼多。

    但孫策的部下做到了。這讓自詡征戰半生的淳於瓊很驚訝,心裏的不安也越來越強。

    他不敢怠慢,顧不上還有部下在前麵廝殺,下令弓弩手壓上去齊射。

    急切的戰鼓聲響起,密集的箭雨躍上空中。魯肅聽到鼓聲時,就知道對方要下毒手,不分敵我的殺傷,立刻下令舉盾。他們剛剛舉起盾,箭矢就破風而至,射得盾牌啪啪作響,就像下了一陣冰雹似的。

    正在廝殺的雙方步卒措手不及,不少人中箭。吳會健兒有精甲和盾牌保護,又站得遠一些,隻有數十人中箭,那些背對己方陣地的劉和軍士卒損失就大了,幾乎在一瞬間倒下一大半,剩下的人一邊尋找保護,一邊破口大罵。

    箭陣還沒結束,淳於瓊又派出四曲步卒強行攻擊。在戰鼓聲的催逼下,在親衛營寒光閃閃的戰刀威帶下,四曲步卒踏著同伴的屍體向前衝鋒,衝向還沒來得及重整陣型的魯肅等人。

    魯肅看得清楚,一邊大聲下令,指揮弓弩手上前射擊壓製,一邊還刀入鞘,重新舉起了弓,看準五十步外正對自己的敵軍軍侯,連射三箭。

    “噗!噗!噗!”三箭幾乎同時飛至,一箭射空,一箭射在曲軍侯的肩上,一箭射在他身邊的掌旗兵胸口。曲軍侯仰麵栽倒,掌旗兵一個踉齧,也跟著撲倒在地,替補的掌旗兵搶過戰旗,還沒等他舉起來,又是一箭飛至,正中他的麵前。

    替補掌旗兵倒地,大旗呼啦啦地傾倒,攻勢為之一滯。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5-14 14:29
第926章 誰是黃雀

    魯肅利用自己的箭術打斷對方的衝擊節奏,為弓弩手爭取時間。另一側,董襲采用了更直接的方式,他帶著親衛營迎了上去,強行阻擊,將對方攔在自己的陣前二十餘步,好讓弓弩手有時間調整。

    兩人雖然誰也沒表示,但與對方拚殺的同時也進行著悄無聲息的較量,誰也不肯落後。

    戰鬥越來越激烈,傷亡漸漸增加,魯肅、董襲連續強力出擊,一次又一次的打斷對方攻擊節奏,陣地堅若磐石。淳於瓊接連發起三次攻擊,付出了近千人的代價,卻還是無法撼動孫策軍的防線,頓時急了。

    這些士卒有的是各家豪強的部曲,有的是剛剛招募的新兵,他們的心理承受能力有限,久攻不下,繼續強攻就有會引發反抗,到時候要麼消極怠戰,要麼潰逃。消極怠戰還好辦一些,一旦發生潰逃,對方趁機掩殺,整個大軍很可能因此崩潰。

    淳於瓊想了很久,最後決定放下臉麵,向劉和求援。他讓部下後撤到安全距離,自己帶著幾個親衛趕到中軍。劉和正和陳珪等人席地而坐,暢談徐州形勢。孫策自陷死地,如果能拿下孫策,不僅徐州南部將成為他的囊中之物,豫州也將迅速易手,整個山東的形勢都將逆轉。這時候他需要徐州世家的支持,才有資本和袁紹講條件。

    看到徐州士族濟濟一堂,淳於瓊有些遲疑,他向劉和使了兩個眼色,將劉和請到一旁。陳珪等人見狀,不動聲色的互相看看。淳於瓊是潁川人,又是年逾不惑的成名人士,擔負主攻任務這麼久,沒能取得任何進展,還要向劉和求援,無形中汝潁人就輸了徐州人一陣。

    世家與世家之間也有爭鬥,不同地域的世家抱團更不是什麼新鮮事,如果劉和能在袁紹麾下立住腳跟,徐州人就有機會和冀州人、豫州人鼎足而立,遲早會有分歧。淳於瓊有可能成為徐州刺史,將來免不了要打交道,這時候占點上風,將來也好說話。

    淳於瓊在官場混了二十多年,對這些事再清楚不過,隻是以前都是他們汝潁人欺負別人,而在卻是被徐州人欺負,非常惱火。他強壓心頭不快,簡略地說明了形勢。劉和倒是有心理準備。他跨上戰馬,跟著淳於瓊來到陣前,看著橫七豎八的屍體,他也有點意外。

    “早就聽說孫策精於練兵,沒想到會強到這個地步,難怪袁兗州圍住了他,又讓他走脫了。”

    淳於瓊原本心情很焦躁,聽了劉和這句話,莫名的平靜了很多,不禁對劉和好感大生。袁譚與孫策在兗州大戰的事他知道,當時袁譚的優勢更明顯,最後還是被孫策突圍而去。相比之下,他現在的這點挫折實在不算什麼。

    劉和雖然沒有轉頭看淳於瓊,可是他從淳於瓊的呼吸感受到了他的情緒變化。他等了一會兒,估計淳於瓊的臉色已經恢複正常,這才轉頭看著淳於瓊,平靜地說道:“孫策就算再擅長練兵,他也就這些精銳,其他人不會這麼強。天色不早了,我想緩一緩,圍而不攻,將軍以為如何?”

    淳於瓊思索片刻,如夢初醒。“這個計策好啊。圍而不攻,以逸待勞,等他的援兵趕來,一一予以殲滅,也免得四處奔波。沒有了援兵,他遲早要投降。”

    “將軍不愧是宿將,我想了半天的戰法,將軍一點就透。”

    劉和搖著頭,擺出一臉的敬佩。淳於瓊很尷尬。他要是能想到這一點,就不會傻乎乎的強攻了。現在損失了近千人,吃了一個大苦頭,劉和才提出來,分明是早就想到了這一點,坐在一旁看他出醜。說不定剛才和陳珪等人有說有笑就是在說他、笑他。

    “將軍說笑了。”淳於瓊訕訕地說道,心裏很不是滋味。不用說,圍住孫策的事由他承擔,打援的任務就隻能交給文醜了。搞了半天,自己啃的是骨頭,肉卻便宜了那寒門武夫。

    劉和取得淳於瓊的同意,下令停止進攻,撤退回營。他在營中設宴,為淳於瓊慶功,說他今天作戰成果斐然,大挫孫策銳氣。陳珪等人雖然知道這不可能是實情,卻非常配合,與淳於瓊推杯換盞,臉不紅氣不喘的說著言不由衷的奉承之詞。觥籌交錯,賓主盡歡,其樂融融。

    蒲姑陂的另一側,文醜坐在一塊倒臥的枯木上,咬下一塊又幹又硬的餅,慢慢地嚼著。

    “將軍,看起來打得不怎麼順利啊。”親衛將張蓋走了過來,揚起下巴,指向遠處的戰場方向。

    文醜笑笑,沒吭聲。天色已黑,遠處的戰鼓聲早就停了,戰事結束得比他預計的還要早,看起來攻擊並不順利。文醜有些意外,孫策隻有一萬多人,劉和有兩倍的兵力,攻擊怎麼會不順利?不過想想負責進攻的是淳於瓊,他又釋然了。

    “那就是一個庸才,他哪裏知道怎麼戰鬥,遇到的又是孫策這樣的奇才。”

    “將軍覺得孫策是奇才嗎?”張蓋很好奇。“將軍,你這沒這麼誇過別人。”

    文醜愣了一下,隨即笑了起來。“那是因為能讓我佩服的人不多。”他轉過身,抬起一條腿,抱著膝蓋,看著隔水相望的孫策大營,沉默了一會,突然說道:“孫策會不會不在這裏?”

    張蓋不解。“將軍為什麼這麼說?”

    “孫策那麼善戰的一個人,為什麼會自投死地,在這種地方立營?”

    張蓋眨眨眼睛,一時也不敢判斷。他想了片刻,突然說道:“將軍,被我們圍住的可是孫策的親衛營,他不和親衛營在一起,還能去哪兒?”

    文醜灌了一口酒,在嘴裏含了片刻,慢慢將酒水咽了下去。“我就是覺得不合常理,所以才想不通。如果你是孫策,你會離開親衛營,還是會在這種地方紮營?”

    張蓋尷尬地撓撓頭。“將軍,你這不是為難我麼,我要是能猜到孫策想什麼,我還會坐在這兒?”

    文醜無聲地笑了起來,幽幽地歎了一口氣。“是啊,我們都不是孫策,所以我們都想不到孫策想幹什麼。麵對這樣的對手,除非看到他本人,任何情況都有可能發生。劉公衡以為自己堵住了孫策,我卻擔心他會撲個空。等他攻得精疲力盡的時候,孫策突然出現,那麻煩可就大了。”

    張蓋臉色變了幾變,眼中露出驚恐。“將軍,不會吧,要是這樣,那我們就可慘了。”

    “沒有準備,肯定要慘。有備無患,就不會慘。”文醜站了起來,張個雙臂,伸了個懶腰。“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看看究竟誰是螳螂誰是黃雀。”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5-15 13:30
第927章 笨功夫

    孫策還沒離開東海郡就接到了陶應的回複,他已經離開彭城,正率領一萬餘人趕往下邳。

    孫策對陶應的配合非常滿意,陶應則對孫策的果決感到驚訝。純騎兵的行軍速度是步卒望塵莫及的,孫策以平均每天百裏的速度快速移動,若非如此,他絕不可能控製郯縣,隻要半天功夫,郯縣劉家就能收到消息,將莊園守得嚴嚴實實,讓孫策望塢興歎。

    拿不住那些家主,東海就是世家的東海,不是陶家的東海。拿住了那幾個家主,那幾個世家就會投鼠忌器,不敢輕舉妄動,劉和本人也麵臨著兩難的選擇,有所忌憚。

    “將軍用兵,快、準、狠。”陶商看到孫策,還沒說話,就挑起了大拇指。“佩服,佩服,這才是真正的靜如處子,動如脫兔。”

    孫策苦笑著搖搖著,指指身後的騎士。“仲允兄,我這次可是拚了老命,你看看,人馬皆疲,風一吹就倒。在麋家好容易養回來一點驃,這兩天一跑,又沒了。”

    陶商打量著孫策身後的騎士,羨慕不已,卻沒有效仿的心思。這代價實在太大了,以徐州的條件,建一支如此規模的騎兵不難,難的是舍得花錢。春天馬瘦,要想保持馬力,就隻能用糧食喂養戰馬。長途奔襲作戰,戰馬損耗極大,體力差一點的馬跑著跑著就倒斃的事也時常發生。如果交戰,損耗會更加驚人。

    “將軍放心,你這次為我家父子如此用心,我們記在心裏。拿下下邳,陳家的產業我一錢不取,全部當作酬勞。如何?”

    陶應拍著胸膛,慷慨激昂,孫策瞅瞅他,笑了起來,用馬鞭指指陶應。“仲允兄,難怪徐州世家不喜歡你們父子,你們也忒精了。令尊要我幫忙打劉和,把彭城那一塊劃給我,看起來大方,其實是想讓我替你們守住左翼。你現在要我幫你拿下邳,又拿陳家的產業當酬勞,你一毛不拔。這要是拿不下下邳,我豈不是要蝕本?”

    陶應哈哈大笑。他接到陶商的消息時就知道父親陶謙的用意,所以毫不猶豫的放棄了彭城。此刻被孫策說破心思,他也不見氣,反而很開心。孫策和他開玩笑正是不把他當外人的表現。以當前形象,沒有孫策的支持,他們父子很難守住徐州。陶謙年過六旬,誰也不知道他還能活幾年,他們兄弟倆誰將繼承徐州,已經成了陶謙必須考慮的問題。在這方麵,他有明顯的先發優勢,當然不會輕易放過。

    “將軍,彼此彼此,你的生意做得更精,我也是向你學的。豫州世家背叛你,徐州世家也不是什麼好東西,這次可要好好整治整治。”陶應收起笑容,臉上露出幾分猙獰。

    孫策表示同意。陶應說得沒錯,在這一點上,他們有共同的利益訴求。

    兩人合兵一處。陶應從彭城帶來了大量的物資,僅是運輸輜重的船就有三千多艘,不僅有糧食、軍械,還有大量的奢侈品,酒肉之類更是不在話下。孫策有種感覺,陶應這小子是早就準備放棄彭城了,能帶走的全帶走,留下的隻是一座空城。

    這也可以理解,彭城是兵家必爭之地,但防的主要是蕭縣來的敵人,既然陶應不打算和他為敵,守彭城就沒什麼意義。放棄的是負擔,收獲的卻是自由,就像孫策放棄魯國一樣。放棄魯國,他爭取到了大半年時間,平定了江南,實力大增,現在不僅魯國回來了,他一直想要的彭城也到手了。

    舍得,必先舍而後有得。

    孫策傳令孫賁進據彭城,建立防線。為了讓孫賁盡快進入角色,孫策傳書張昭,請他安排人協助孫賁。張昭是彭城名士,他的影響力要比孫賁強太多。張昭以文,孫賁以賁,可以減少不必要的衝突甚至流血。

    ——

    之前的下邳相是笮融,笮融被劉和一戰擊殺後,下邳就落入劉和之手。陶應趕到時,下邳城已經換了守將,是劉和的從兄劉安,輔佐他的是陳珪之子陳應。劉安五十多歲,養尊處優了一輩子,做過兩任太守,政績平平,說不上好也說不上壞,名聲還不錯。陳應剛剛弱冠,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忽然被授予重任,意氣風發,做事非常積極,下邳的防務主要由他負責。

    說起來,孫家和陳家還有過交集。孫堅曾任下邳丞,陳家是下邳響當當的世家,雙方肯定有過接觸,不過孫堅是武夫,喜歡和淮泗遊俠兒來往。陳家以儒者自居,也不太喜歡招攬豪俠,和孫堅不是一路人。一個小小的縣丞,也無法讓陳家正眼相待。等陳登成年,陳家開始改變門風時,孫堅又已經離任了。

    孫策與陶應一起查看了下邳城的形勢後,都覺得攻取不易。他們又去看了陳家的主園,陳家早有準備,莊園也守得比較嚴實,大部分人都集中到了塢堡中,由陳瑀的弟弟陳琮全麵負責。沒有攻城器械,強攻不是什麼易事。

    陶應扼腕歎息,還是來遲了一步。

    孫策卻不這麼覺得。陳家原本就不支持陶謙,準備不是一天兩天了。陳瑀為劉和奔走,陳家自然做好了應變的準備。他讓陶應稍安勿躁,在下邳城北的嶧山立營,從長計議。取下邳的目的在於阻止劉和北上,陶應帶有充足的物資,又有大量的民伕,砍伐山上的樹木,立下大營,守住嶧山,一樣能起到預期的作用。

    在冷兵器時代,因為技術條件的限製,攻堅常常是迫不得已的下策。攻守的傷亡比例較大,通常會達到四倍以上,甚至更高。隻要客觀條件允許,固守比攻堅的代價要小得多。

    陶應接受了孫策的建議,在嶧山立營。

    嶧山呈東北、西南走向,主峰在西南側,高近百丈,東北側還有一個山坡,高七八十丈,兩峰之間有一道山穀。陶應將主寨立在主峰,又在兩山之間立營,將兩個山峰聯成一體。

    站在嶧山的主峰上,看著陶應的大營草圖,聽陶應講完他的規劃,孫策很滿意。雖然談不上出類拔萃,也算是中規中矩,沒什麼明顯的破綻。

    “仲允兄這兩年下了不少功夫啊。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

    得到孫策的誇獎,陶應非常開心。“將軍,這可都是拜你所賜啊。前年隨你征戰蕭縣,雖然隻有短短月餘,我卻是受益匪淺,總算是找到了努力的方向。我不像將軍是天生將才,隻能下點笨功夫了。”

    孫策笑道:“行不由徑,肯下笨下功夫才是大智慧,總想投機取巧的人隻是小聰明。”他頓了頓,又道:“令尊如果看到你的成就,一定會非常滿意。”

    陶應會意,親筆寫了一封信,詳細說明下邳的情況和自己的安排,派人送往琅琊。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5-15 17:47
第928章 朽木與金子

    劉和坐了起來,拍拍額頭。雖然他極力控制,但昨天談得太開心,敬酒的人太多,他最後還是有點過量。酒雖然醒了,頭卻還是有點疼。

    帳門一掀,荀諶走了進來,見劉和這般模樣,他輕笑一聲:“將軍,頭疼?”

    “唉,讓友若見笑了。兩軍交戰之際,居然喝醉了,我真是一塊朽木,難成大器。”

    劉和苦笑著,伸手示意荀諶不要拘禮。荀諶卻沒有坐。“將軍,人孰無過,有過能改,善莫大焉。現在不是自責的時候,待會兒可能會有更頭疼的事,還請將軍振作起來,有所準備。”

    劉和吃了一驚,身體微動欲起,隨即又強行控製住了。雖然隻是一瞬間,卻沒能逃過荀諶的眼睛。荀諶暗自點頭,這劉和到底是經曆過風波的,心性上佳。

    “出了什麼事?是吳兒斫營嗎?”劉和盡量用平和的語氣說道,心裏卻有些打鼓。昨天白天交戰不利,士氣已然受損,如果夜裏再被襲營,對軍心非常不利。

    “沒有,不過這件事比吳兒斫營更麻煩。孫策不在對麵的大營裏,他在郯縣。”

    劉和猛地一抬頭,清晰的聽到脖子咯吧一聲輕響。“你說什麼,孫策在郯縣?”

    荀諶早有準備,默默地點了點頭。劉和雙手撐著榻邊,躬身欲起,卻又沒有動作。他停了片刻,慢慢坐了回去,緩緩吸了一口氣,又慢慢吐了出來,臉上露出一絲苦澀的笑容。

    “這還真是讓人意外啊,孫策居然脫離了主力,出現在郯縣。這麼說,東海恐怕不保。”劉和起身,從案上找出地圖,鋪了開來,目光來回逡巡片刻,手指在地圖上點了兩下。“下邳恐怕也會出事。不過孫策行動如此迅速,應該是以騎兵為主,沒有攻城器械,他拿下邳沒什麼辦法。友若,你覺得孫策趕去郯縣是什麼意思?”

    “阻止將軍北上,為陶謙守住後背。除了下邳、郯縣,孫策還可能派人去朐縣。朐縣有麋家,孫策很容易控製朐縣。控製了這三個點,陶謙的後背就算是安全了。”

    “安全不安全,他們說了不算。”劉和手指屈伸,冷笑道:“我有騎兵在手,整個徐州都去得。”

    “將軍說得沒錯,利用騎兵穿插突襲,的確可以達到效果。不過步卒不能這麼幹,將軍如果不惜一切代價北上,就隻能放棄廣陵、下邳了。”

    劉和的眼角抽了抽,嘴裏有些發苦。這是一個意外,誰也沒想到孫策會與主力脫身,居然趕去郯縣,打亂了他的計劃。如果東海在手,他就擁有大半個徐州,向北可以聯合袁熙夾擊陶謙,向西可以聯合袁譚夾擊孫堅,現在形勢突變,他隻有廣陵、下邳在手,被困一隅。

    突圍當然沒問題,隻是他占據徐州的計劃就落空了。

    劉和的目光轉向荀諶。“友若,可有妙計教我?”

    荀諶笑笑。“將軍無計,何不請示盟主?”

    劉和眼珠轉了轉,心領神會。他歎了一口氣。“孫策用兵,正不可攻,奇不可守,非我能敵,隻能向盟主求援了。”

    兩人會心而笑,又不約而同的搖搖頭。荀諶退出大帳,時間不長,劉和的家人趕來了,向劉和彙報了郯縣易手、家主被困的消息。劉和有了心理準備,表現得很鎮定,表示自己會有辦法。隨後不久,文醜又送來了消息,孫策、陶應出現在下邳,在嶧山立營,在固守之意。

    劉和隨即請陳珪來商量。得知孫策出現在下邳,陳珪也很驚訝。不過他並不是很擔心,下邳城也好,陳家也好,都不是孫策急切之間能攻得下的。隻要劉和及時回援,下邳安全得很。

    “將軍有何計劃?”

    “移兵下邳,看看能不能攻破嶧山大營,擊走孫策。”劉和歎了一口氣。“孫策的確是勁敵,非眾誌成城不可勝。陳公,還請你多多襄助才行啊。”

    陳珪一聲長歎。“家仇國恨,即使將軍不說,我也不能與孫策善罷甘休。將軍,孫策有豫州、揚州為根基,又與陶謙結盟,實力非廣陵、下邳兩郡國可以抗衡。如無外援,將軍很難堅持太久。”

    “陳公所言甚是,我想向袁盟主求援,需要一個能讓袁盟主尊重的使者,不知陳公能否辛苦一趟。”

    陳珪慨然應諾。

    劉和大喜,隨即召集諸將議事。他先通報了郯縣、下邳的消息,宣布將移兵下邳。為了方便行事,他自領下邳相,並與廣陵太守趙昱商量,將本屬廣陵的淩縣暫時劃歸下邳,搜集賦稅,征發民伕,爭取早日擊退孫策,以免影響農時。

    趙昱答應了。劉和兵強馬壯,他已經決定支持劉和,劉和這麼說是給他麵子,他豈有不答應的道理。

    劉和投桃報李,宣布趙昱為副將,請他負責大軍的後勤補給,並派人控製中瀆,以免江南的沈友部突入廣陵郡。隨後,他通知文醜殿後,率領大軍向下邳進發。

    郭嘉也收到了孫策的消息,尾隨劉和趕往下邳。不過他走得很小心,讓魯肅、董襲分別負責前後兩軍,隨時準備戰鬥。文醜雖然一直在附近遊弋,卻始終沒能找到機會。

    三日後,雙方先後趕到下邳。孫策收到消息,派人來聯絡,引郭嘉到嶧山大營。兩人見麵後,交流了相關的情況,郭嘉特別對魯肅表示了認可。薄姑陂是魯肅第一次參戰,但他有勇有謀,有獨當一麵的潛質。時間緊急,他建議孫策給魯肅更多機會,讓他盡快展現能力,為將來委以重任鋪墊。

    孫策笑笑。是金子總會發光的,郭嘉能見微知著,他一定能看到魯肅的潛力,這個結果早在他的預料之中。不過他卻不急於讓魯肅走到前台。

    “陶謙還不肯放手,徐州短時間內不會成為我們的地盤,魯肅這樣的人才也不宜提升太快,否則容易招人忌恨,對他反而不利。”

    郭嘉笑了。“將軍說得沒錯,這魯子敬骨子裏是個驕傲的人。如果在將軍身邊,自然沒什麼問題,一旦鎮守一方,能不能和同僚和睦相處,實在是一個問題。”

    “無妨,他是驕傲,卻不是自以為是,對有真本事的人,他還是認可的。讓他在親衛營多留一段時間,也能讓董襲、全柔他們不敢鬆懈。太一團和氣,反而沒有激情。”

    郭嘉撫掌而笑。

    正在這時,營外傳來一陣喧鬧,有人在大聲爭辯。片刻之後,有義從來報,外麵來了一個人投軍,卻不肯按正常程序接受考試,聲稱要與孫策本人比武。

    孫策很好奇。“誰啊,這麼自信?”

    “他自稱琅琊人,姓徐名盛,字文向。”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5-15 18:26
第929章 徐盛

    孫策心中一動,起身出帳,見帳外不遠處站著一個年輕漢子,大約二十出頭,身材高大,一手牽著一匹黑色戰馬,一手提著一杆黝黑的鐵杆長矛,正與許褚理論,微黑的臉膛像生鐵一般,濃眉豎起,兩眼瞪得溜圓,怒氣勃發。

    郭嘉跟了出來,站在孫策身後,輕笑一聲:“久聞琅琊人性烈粗猛,果然算是見識了。”

    孫策表示同意。敢在許褚麵前大喝小叫,還向他挑戰,這的確不是一般人敢做的。這麼說來,他應該就是那個徐盛。當著魏國使者的麵,當所有人都忍氣吞聲,連張昭都敢怒不敢言的時候,只有徐盛敢強烈表示不滿,聲稱要並許洛,吞巴蜀,折了魏國使者的銳氣。

    “仲康,讓他近前來。”

    許褚退在一旁,臉色始終平靜如一潭秋水,看不出一點波動。孫策出帳的時候,徐盛就看到了他,很是用心打量了一番。聽到孫策招呼,他也不客氣,將長矛用力戳在地上,又將馬韁係在矛柄上。孫策瞥了一眼,長矛矛鐏入土一尺有餘,這徐盛手上有把力氣,怪不得他這麼自信。不過這樣的實力在他的大營裏不算什麼,更別說向他挑戰了。

    果然,還同等徐盛邁步,一旁的謝廣隆走了過去,一伸手,輕輕鬆鬆地將長矛拔了出來,笑嘻嘻地說道:“這位壯士,將軍帳前不能拴馬,我替你牽一會兒。”

    徐盛微怔,著意打量了謝廣隆一眼。他清楚自己這杆鐵矛的份量,也知道要拔出這杆長矛需要多大的力氣,謝廣隆隻是一個普通的親衛,怎麼也有這樣的力氣,看起來竟不在自己之下。

    “咦,鐵的?”郭援也走過去,接過謝廣隆手中的長矛,在手裏掂了掂,又單手持矛尾耍了兩下,連連搖頭。“好沉,我肯定使不了這麼沉的矛。謝兄,你呢?”

    謝廣隆一本正經的搖搖頭。“我也使不了,太沉了。我估摸著這個大營裏能使這麼沉的矛的人不多。”他掰著指頭算了一下,又點點頭。“嗯,應該不超過十個。”

    “那要算上其他營呢?我聽說魯校尉臂力過人,開得三石強弓。”

    “加上其他營,估計再多七八個吧。”

    孫策也不說話,看著謝廣隆和郭援一唱一和,卻留意徐盛的臉色。徐盛的臉色變了幾變,臉上的傲氣不知不覺已經淡了幾分。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沒有,看看謝廣隆和郭援將他的鐵矛耍得風生水起,就知道這兩人不是信口開河。尤其是郭援,單手持矛尾還能耍得那麼輕鬆,說明他不僅腕力、臂力與他不相上下,而且矛法也不弱。

    孫策身邊都是些什麼人,哪來這麼多高手?一個兩個已經難得了,怎麼會有十七八個?

    見火候差不多了,孫策咳嗽了一聲,上前從郭援手中接過徐盛的鐵矛,揮揮手。“都給我滾蛋,一天到晚就知道欺負新人,能不能有點出息?有本事去把關雲長給我打服了。”

    “噫”謝廣隆和郭援異口同聲的搖搖頭,轉身就走。“將軍還是讓許都尉、典都尉出手吧,要不你自己出手也行。關雲長那種猛人可不是我們能對付的。”

    徐盛轉頭看看許褚。謝郭二人已經讓他吃驚了,怎麼還有一個能讓謝郭都不敢惹的關雲長,而不怎麼說話的許褚卻是能和那個關雲長匹敵的頂尖高手?

    “徐盛?”孫策拱拱手,將長矛送了回去。“某便是江東孫策,字伯符,幸會,幸會。”

    徐盛連忙接過長矛,卻沒了傲氣,拱手還禮。“琅琊徐盛,字文向,敢問將軍起居。”

    兩人客氣了一番,孫策請徐盛入帳說話。徐盛將馬匹、長矛交給義從,又準備解下戰刀。孫策攔住了,笑道:“出門在外,還是有所戒備的好,刀就不用解了。觀文向一臉正色,絕非行刺之人。”

    徐盛也沒堅持,跟著孫策入帳,分賓主落座。孫策派人奉上酒食,又問起徐盛來意。徐盛也不客氣,他就是來投軍的,本來仗著自己一身武藝,不願像普通士卒一樣接受測試,想和孫策本人過過招,爭取能得到孫策的賞識,留在身邊。現在見到謝郭二人的實力,知道自己有些孟浪了,向孫策表示歉意。

    孫策哈哈一笑,讓過了這個話題,問起琅琊的情況。陶謙正在琅琊作戰,他需要了解那裏的情況。

    徐盛歎了一口氣。陶謙戰事不利,現在已經退守陽都,半個琅琊都丟了,能堅持到什麼時候,誰也不清楚。莒縣已經看到袁熙的前鋒,估計很快就會成為戰場。他就是因為家鄉呆不下去這才南逃,想去江東避難,途經郯縣,聽說孫策就在附近,便將家人留在郯縣,自己趕到下邳來投軍。

    “家裏還有什麼人?”

    “老母和妻兒,一共四人。”

    孫策明白了。徐盛是單門,沒有家族支持,沒有部曲,所以才沒有選擇北上去投袁熙,就算去了,他也是一個低級軍官,衝殺在第一線,沒有部曲保護,能不能有命活著升職到中級軍官,誰也說不清。與其如此,不如到吳會去避難,過個安生日子。之所以來投他,自然是因為他出身也低,世家看不上,人才有限,徐盛有更多的出頭機會。

    這是很現實的取捨。徐盛名列江東虎臣,但他起點太低,即使在江東將領中也是如此,初投孫權時授兵才五百人,也就是一個都尉。他後來英年早逝,很可能和早年受傷太多有關。

    郭嘉忽然說道:“琅琊人對陶牧印象如何?”

    徐盛苦笑著搖搖頭。“陶牧隻相信丹陽人。丹陽人抱團,排斥徐州人,所以本地人都不願意投軍。琅琊戰事不利,徐牧尚在陽都,各縣已經紛紛逃難,不是南下,就是北上。我聽說臨沂大族顏良還為袁熙領軍,頗得信任。陶牧之前受挫,與顏良投袁有很大關係。”

    孫策在地圖上找到臨沂的位置,心中不安。臨沂已經在陽都身後,臨沂大族顏良投奔袁熙,臨沂自然不會支持陶謙,看來陶謙守住陽都的可能性很小。一旦陽都易手,他就隻能退守國都開陽了。

    “形勢很嚴峻啊。”孫策點著地圖。“如果劉和派騎兵奔襲琅琊,策應袁熙,陶牧的麻煩可就大了。”

    “無妨。”郭嘉搖搖羽扇,胸有成竹地說道:“劉和有心占徐州,在沒有必勝的把握之前,他不會輕舉妄動,我們還有機會。”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noriko1026

LV:8 領主

追蹤
  • 26

    主題

  • 29668

    回文

  • 5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