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三國] 策行三國《原名:三國小霸王》 作者:莊不周 (連載中)

   
noriko1026 2018-4-3 15:20:18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2268 4930943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5-5 13:42
第890章 渤海秘辛

    聽到荀攸答應與郭嘉一起布局,孫策很意外。這不符合荀攸的性格。可是一看郭嘉那得意的眼神,孫策又明白了。

    荀攸並不是不願意發表意見,而是不願意隨便發表意見。願不願意說,一要看人,二人看時。如果人和時都對了,他還是願意表達自己的。所謂不得其人而言,失言;得其人而不言,失人。眼下這個場合不論是人還是時都非常難得,又被郭嘉刺激,他也有了表達的欲望,這才接受郭嘉的挑戰。

    這既是郭嘉針對荀攸設的一計,也是為荀攸創造的機會。荀攸自然明白,所以欣然應戰。

    “知已知彼,百戰不戰。將軍的對手是袁紹,因此應該先了解袁紹是何等樣人。”

    郭嘉清了清嗓子,說了開場白。孫策精神一振,豎起耳朵,全神貫注。他與郭嘉多次討論過天下大勢,但心隨境轉,形勢在變,人也在變,沒有人會一成不變。他對此深有體會。兩年前他剛到這個世界時自信滿滿,以為自己是先知,現在才知道,曆史記載縱使不全是謊言,至少也是很片麵的。

    誰會想到袁紹才是三國時代真正的大佬?

    他會變,袁紹也會變。就曆史記載而言,袁紹前期的英明果斷和後期的昏憒反差之大,常讓人瞠目結舌。即使是曆史上簡略的記載也能讓人咋舌,而現實中的現實之大比曆史記載有過之而無不及。初平元年成為盟主,率山東諸侯討董,建安四年擊敗公孫瓚,據有四州,再到建安七年嘔血而死,前後隻有十二年時間,就完成了他人生中最輝煌到最落寞的轉折。

    “我曾到河北,與袁紹有數麵之緣。以我觀之,袁紹兼有自信與自卑兩種性格,而且極其強烈,這使他既寬厚又狹隘,既仁慈又殘忍,既隱忍又易怒,既理性又瘋狂,而這之間的轉換看似無規律可循,其實非常簡單,就在於有沒有觸及他的尊嚴……”

    郭嘉一邊來回走動,一邊搖著羽扇,大冬天的,他這把羽扇也不離手,扇得呼呼作響。由於太用力,有羽毛被甩了出來,圍著他飛舞,他卻沒有注意到,隻是口若懸河的分析著袁紹的性格,思路極其跳躍,一會兒講到袁紹年輕時,一會兒又說到現在,如果不注意聽,根本跟不上他的節奏。

    “袁紹出奔,目標直指渤海。為什麼會去渤海?原因有二:一是他的目標是冀州,渤海在冀州東界,又在海邊,進可取冀州,退可跨海去遼東。二是因為他在渤海早有安排,隻是當時沒想到會用在自己身上。”

    “什麼安排?”孫策好奇的打斷了郭嘉。

    郭嘉一愣,隨即看了看荀攸。“公達,你來解釋一下?”

    荀攸一愣,嘴角抽了一下。郭嘉目不轉睛地盯著荀攸。荀攸避而可避,窘迫地挪了一下身體,欠欠身。“當今天子原本封渤海王。按本朝故事,少帝登基後,他應該就國。先帝在世時有意易儲而不能,隻能退而求其次,大將軍便在渤海安排了一些人,希望能輔佐渤海王安心王位,莫作非份之想。”

    郭嘉哈哈大笑。“公達,說得那麼隱晦幹什麼,什麼輔佐渤海王,就是想斬草除根,製造個意外身亡之類的。袁紹不僅是黨人領袖,他還天下遊俠兒仰慕的首領,好為刺客的人比比皆是。”

    郭嘉一邊說,一邊戲謔地看著荀攸,眼神調侃。孫策看得清楚,心驚肉跳。他知道荀攸就是一個刺客,他和何顒曾經想謀刺董卓,隻是出了意外,沒能成功。除了他們之外,曹操也做過刺客的人,野史記載他曾行刺張讓不成,演義裏改成獻七星寶刀,刺殺董卓。但曆史上的確有人打算行刺董卓,那人叫伍孚,就是汝南人,和袁紹一樣曾是何進大將軍府的掾吏,應該也是袁紹的追隨者。

    原來袁紹去渤海是因為他在渤海早就設了局,就等少帝登基,渤海王就國。後來渤海王改封陳留王,張邈隨即由騎都尉遷陳留太守。沒想到董卓攪了局,要廢少帝,立陳留王,袁紹被迫出逃,渤海反倒成了他的根據地。

    周瑜用玉如意輕敲案幾,輕笑道:“郭奉孝,說正事。”

    郭嘉歪歪嘴。“哈哈哈,我一直在說正事啊。為什麼說這件事?這件事說明了袁紹兩個特點:謀定而後動,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安排,以備不測,此其一也;他以領袖自居,身邊從來不乏追隨者,勢傾天下,此其二也。這是優點,同時也是缺點。謀定而後定,一旦事情出了意外,沒有按照預定方案進行,他就會亂了陣腳。以領袖自居,就容不得其他人的冒犯,凡是觸及他尊嚴的人,不管他是誰,必除之而後快。”

    郭嘉轉身看向孫策。“很不幸,袁公路就是其中之一,出身是袁紹最不能觸碰的逆鱗。”

    聽到這裏,孫策已經明白了郭嘉的意思。他淡淡的說道:“就算他肯放過我,我也不會放過他的。袁將軍去世前,留下三句遺言,其中一條就是要我無論如何都要幹掉袁紹。”

    郭嘉早就知道這句話,周瑜也知道,所以他們都很平靜。荀攸卻是第一次聽說,不禁愕然。這袁家兄弟還真是與眾不同,都將對方視為死敵。他眼珠一轉,不動聲色地看了一圈,知道孫策這句話是故意說給他聽的,郭嘉和周瑜早就知道。也就是說,從現在開始,孫策已經將他納入這個心腹的名單之中。可想而知,郭嘉今天是要他逼他表明態度,剛才讓他說破袁紹在渤海的布局隻是開始,不說也不行。

    這句話傳到袁紹耳中,他再想投袁紹就不可能了。

    郭嘉點點頭。“將軍與袁紹是命中注定的對手,遲早會有一戰。可這是一個意外,至少對他來說,將軍從來不是他計劃中的對手。所以在過去的一年多時間裏,他從來沒有將注意力放在將軍身上,以為袁譚、周氏兄弟足以從南北兩個方向困住將軍,即使將軍擊潰周氏兄弟,他還以為劉繇能力挽狂瀾,穩定揚州。如今將軍取揚州如探囊取物,不到一年,揚州六郡隻剩下豫章,他才意識到自己的失誤。”

    郭嘉搖了搖隻剩下不到兩根羽毛的羽扇,慢條斯理地說道:“這是一個意外,他不適應這樣的意外,所以才會急於補救。急則出錯,這是一個破綻。公達,你打算如何利用這個破綻?”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5-6 13:34
第891章 袁紹的三個意外

    郭嘉兩眼發亮,臉色微紅,像一團火。

    荀攸依然默默地坐著,臉上連一點笑意兒都沒有。麵對郭嘉的邀戰,他微微欠身,慢條斯理地說道:“誠如奉孝所言,袁紹好謀而後動,應付意外的能力有所不足。”

    孫策一下子沒聽懂荀攸究竟想說什麼,但他並不著急,輕輕嗯了一聲,目不轉睛地看著荀攸,臉上帶著淺淺的笑容,示意他繼續說。

    “袁紹誌在天下。他欲效光武帝故事,占據冀州,再取幽並,以幽並突騎俯衝洛陽,取中原腹心。袁安四世尚撫胡之策,無論是匈奴人還是烏桓人、鮮卑人,諸部大人皆對袁氏感恩,劉虞施政尚寬仁,得胡漢之心,與袁紹連和。公孫瓚有驍勇之名,威鎮漠北,是以袁紹入渤海之初,即遣使結好。若得公孫瓚臣服,幽州即為袁紹所有。至於並州,北有匈奴人,南有王允等黨人世族,亦可傳檄而定。”

    “但計策尚未施行便出現了一個意外。”荀攸呷了一口水,潤了潤嗓子。“討董時,袁紹身為盟主,統領十餘萬大軍,無尺寸之功,袁公路卻因為令尊接連擊敗董卓,威名大振。麵對這個意外,袁紹派周昂奪豫州。大敵當前,兄弟交兵,此舉實屬不智,不僅讓人看到了他的狹隘,而且直接導致了另一個意外:公孫越死在豫州的戰事中,公孫瓚因此與袁紹離心。”

    孫策突然有所領悟。郭嘉之前就說過,袁紹——準確地說是袁家——早就有以河北為根據地的構想,但他沒有細說,現在聽荀攸一說,袁家的計劃就更清晰了。公孫瓚現在和袁紹是死敵,但這並不是袁紹的本意,他和公孫瓚原本並不是敵人,反而是同盟——他們都和劉岱有姻親關係。

    但他和公孫瓚的關係出了意外。因為袁紹不顧大局,急於爭豫州,導致公孫瓚的弟弟公孫越死在流矢之下。公孫瓚把這個仇記在了袁紹頭上,兩人因此生隙,並最終成為死敵。

    這個意外導致袁紹在幽州浪費了將七八年時間,給曹操提供了崛起的機會。如果不是袁紹當時急於力壓袁術一頭,出此下策,後麵的曆史可能就是另外一個模樣。沒有公孫瓚牽製袁紹的主力,曹操就不會有機會在兗州坐大,袁紹很可能在短短的幾年時間內統一中原,就像光武帝劉秀當年一樣,形勢甚至更好。劉秀起兵的時候可沒有袁家的顯赫身世,就連他那個宗室的身份也不稀罕,比比皆是。

    “幽州未下,並州又被西涼人所占,當前形勢與袁紹當初設想不同。當務之急,袁紹必先解決公孫瓚和西涼軍才能大舉南下。公孫瓚有勇無謀,難以持久。西涼人殘暴好殺,無法在並州立足。他們都不是袁紹的對手,如果袁紹能及時調整計劃,他依然優勢在握。但意外從來不會缺少,將軍異軍突起,坐斷東南。麵對這個意外,袁紹再一次做出了錯誤的決定,本末倒置,兩線作戰。不僅如此,他這個決定還暴露了一個破綻,這個破綻就是他們君臣之間利益的分歧。”

    荀攸眼神微縮,嘴角挑起一絲冷笑,眼中閃出憤怒的火焰。“豫州乃是衣冠之地,黨人有大半是豫州人。汝潁士人雖然崇尚德政,主張安撫胡人,卻嚴守夷夏之辨,絕不會容忍胡騎踐踏中原。建此計者,必冀州人也。袁紹納此計雖可得逞於一時,卻失汝潁士庶之心,因小失大,殊為不智。經此一難,豫州人當知將軍仁德,將軍在豫州的根基不僅不會動搖,反而會更加穩固。”

    孫策忍不住輕笑一聲,不置可否。或許荀攸說得對吧,但前提是他能打退袁紹的進攻。不能說人心不重要,但畢竟是軟實力,能不能轉化成硬實力,中間還有一段相當大的距離。

    “將軍發笑,是擔心自己不能擊敗袁紹吧?”

    荀攸抬起頭,直視著孫策的眼睛。孫策沒有任何心理準備,一時愣住了。荀攸什麼時候也學郭嘉了,如此咄咄逼人?他想了想,坦然地點點頭。“這應該是事實,不算丟人吧?”

    荀攸點點頭。“將軍所言甚是,這是事實,承認這一點並不丟人,明知不敵還能迎難而上,這才是真正的勇者。”他頓了頓,又補充了一句。“當然,僅有勇氣是不夠的,還需要有眼光。不謀天下者,不足以謀一域。將軍欲與袁紹相爭,切不可著眼於一州一郡,而應該放眼天下。”

    孫策這次沒有笑,而是微微點頭。他已經明白了荀攸的意思。一個人打不過袁紹,可以拉兄弟們一起圍毆他啊。別的不說,公孫瓚就憋著一口惡氣,準備捅袁紹的菊花呢。以賈詡為首的西涼人也在並州虎視眈眈,怎麼能讓他們閑著。至於陶謙,他已經被袁紹打得鼻青眼腫了,不用號召,他也要和袁紹拚命。

    孫策坐直了身子,微微前傾。“公達,詳言之。”

    荀攸起身,走到掛地圖的架子前。陸議連忙遞上荊竹。荀攸接過荊竹,點了點青州的位置。“幽州貧瘠,青州對公孫瓚而言事關生死,公孫瓚絕不會輕易放手,隻是袁紹大軍在側,公孫瓚無力增援青州,將軍若能出手相助,公孫瓚必然響應。”

    孫策恍然大悟。這是禍水東引啊,青州毗鄰冀州,公孫瓚想要,袁紹同樣想要。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一旦青州告急,袁紹哪裏還有餘力攻豫州?

    “怎麼出手相助?”孫策摩挲著唇邊的短須笑問。

    “上計,用大船橫渡渤海,助公孫瓚馳援青州;中計,派兵參戰;下計,為田楷、陶謙提供軍械、糧食。”荀攸又在樂安、臨淄附近點了一下。“如果能將袁熙誘入北海、琅邪一帶,再攻占樂安、臨淄,切斷他的退路,逼袁紹出手相救。待袁紹主力盡出,冀州空虛,則公孫瓚擊其北,西涼軍擊其西,將軍擊其南,袁紹必敗。”

    孫策想了想。“我已經派太史慈統兵去青州,增援陶謙、田楷,可否?”

    “可,但不夠。”荀攸說道:“太史慈隻是一偏將,素無名聲,難與陶謙、田楷比肩,不合輕重之義。”

    “以公達之見呢?”

    “此戰不僅關係到豫州安危,更關係到天下形勢,爭霸中原從此戰起,將軍宜自往。”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5-6 13:43
第892章 尊王攘袁

    月色婆娑,天地悠悠。清風徐來,水波不興。彭蠡澤的夜色安靜而迷人。

    孫策背著手,沿著湖邊緩緩而行。周瑜跟在一旁,麵帶微笑,神態從容。彭蠡澤就是後世的鄱陽湖,但具體的位置有點偏移,並不完全重合。彭蠡澤的位置偏北,與長江聯成一體,冬天水淺,麵積縮小很多,也沒什麼風浪,到了夏天,這裏一大片都是水域,彭蠡澤隻是其中一部分而已。

    孫策前世來過著名的廬山,也在這裏看過大江,看著眼前異樣的風景,不禁心生感慨。

    “公瑾,荀公達是個人才。”孫策說著,轉頭看了一眼不遠處的郭嘉和荀攸。郭嘉換了一把羽扇,正手舞足蹈地說著什麼。荀攸拱著手,默默地站著,又恢複了那副不死不活的模樣。但孫策知道,這個看起來沉默寡言的人心裏有一團火,一旦爆發出來,威力驚人。

    周瑜轉頭看著孫策,眼神清澈。“伯符,荀公達才不止於謀士,他足當一麵之任。”

    孫策點點頭。他知道荀攸不僅有謀略,還通曉武藝。荀攸沒有露過武功,但他的武功肯定不差。否則他不會去做刺客,想刺殺董卓。董卓出身行伍,武功高強,在他之前,伍孚行刺董卓,被董卓當場擊殺。他聽周瑜說,荀攸已經決定將家屬遷往吳會,有依附之意。如今又遇上袁紹縱胡騎踐踏豫州的事,他才受郭嘉之邀,為他謀劃了一個爭霸之局。

    爭霸的核心是四句話,兩個步驟:尊天子,霸中原。執牛耳,開新風。

    孫策出身不足以袁紹相抗,但朝廷可以。借助朝廷的道義,得到朝廷的授權,孫策就可以成為山東除袁紹之外實力最強的諸侯,集結眾人之力,完全有機會擊敗袁紹。這就是尊天子,霸中原。霸者伯也,並非霸道之意。項羽被稱為霸王,指的就是他為諸王之首,並非指他武力過人,橫行霸道。

    擊敗袁紹,孫策成為諸侯之首,就可以借助自己的權勢和實力推行新政,將他在南陽的新政推行於天下,造福於民。他可以按照自己的設想來改變這個世界,比現在更容易。

    荀攸沒有講接下來怎麼辦。他可能對朝廷還有眷念,不願意說出那句話,但以荀攸的智商和見識,他應該知道結果是什麼。他可不是曹操,藏著掖著,最後才露出不臣之意。他的所作所為已經超越了一個臣子的本份太多,所以他本不指望荀攸能為他出謀劃策,就像他知道荀彧不太可能為他效力一樣。

    所以說,他今天其實很意外。

    但他還是不想給荀攸獨當一麵的機會,尤其是現在。人的想法是和實力相匹配的,現在的荀攸沒有兵權,他是一種想法。等他有了兵權,可以左右天下形勢的時候,可能又是另一種想法。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他主動獻計,看似為郭嘉所迫,未嚐不可能是因勢利導,故意如此。

    將取先予,又不是什麼特別高明的理論。之所以沒有捅破那層窗戶紙,也許是他有意誤導呢。你怎麼想是你的事,反正我沒有說過支持你造反,不存在食言這回事。

    用他可以,但一定要在自己能控製的範圍以內。孫策搖搖頭,拒絕了周瑜的建議。周瑜很聰明,但是他畢竟太年輕,還有些少年意氣,推崇古直之風,意氣相投便推心置腹。在荀攸這種城府極深的人精麵前,他未必是對手。

    荀攸今年三十七,人到中年,不像郭嘉、虞翻,沒這麼容易轉變。計可以用,該防的還得防。

    “公瑾,如果我北上,你一個人負責柴桑的戰事,有困難嗎?”

    周瑜用玉如意輕拍手心。“劉繇孤立無援,柴桑遲早必破,隻是耽誤些時間罷了,並沒有什麼難度。”

    “耽誤就耽誤吧,千萬不要急。我們可能缺很多東西,唯獨不缺時間。”

    周瑜沉吟片刻,忍不住笑了,點頭表示讚同。他們才十九歲,的確不缺時間。“你也不要急,該著急的是袁紹。”周瑜輕聲歎息。“知其不可而為之,我看到的不是壯烈,而是狼狽。”

    ——

    “公達,你將來一定會後悔。”郭嘉猛搖羽扇,顯得有些焦躁。“形勢如此,你還猶豫什麼?你在南陽住了那麼久,難道還不知道天下所歸?這麼好的機會錯過了,將來你一定會後悔。”

    荀攸麵對湖水,微微地眯著眼睛。等郭嘉說完了,他才不緊不慢地說道:“奉孝,你與孫將軍朝夕相處,難道就沒覺得他有什麼古怪嗎?”

    “我沒覺得他有什麼古怪,我倒覺得你古怪。都到這一步了,還說話留半句,真搞不懂你在說什麼。”

    荀攸嘴角微挑。“你啊,就是離得太近了,當局者迷。這可不是謀士應有的本份。身為謀士,拾遺補闕,時時警惕,以期有所匡正,如何能視而不見?”

    郭嘉怔了怔,轉頭看向荀攸,想說什麼,話到嘴邊,又放棄了。

    “我說的沒錯吧?你也有這樣的感覺,但你沒有認真想過,或者說你不願去想。就像人在做夢一樣,明明知道那可能是一場夢,可是這場夢過於美好,所以自欺欺人,沉迷其中,不願醒來。”

    郭嘉眉梢輕顫,嘴角挑起一抹淺笑。他明白荀攸想說什麼了,但那是孫策的秘密,他不會告訴任何人,哪怕這人是荀攸。忽然之間,他有一種說不出的得意,就像站在高處,看著荀攸在迷宮裏摸索,苦苦尋找出路,明明出口就在眼前,卻又錯過了。

    “莊周夢蝶,是莊周夢為蝶,還是蝶夢為莊周,誰又說得清?天天考慮這些問題,豈不是無聊得很?”

    “不為無聊之事,何以遣有生之涯?”荀攸轉過身,慢慢向前走去。“等你到了我這個年齡就知道有時候還是慢一點好。慢了也許有遺憾,卻不會後悔。逸馬馳聘固然快意,卻容易馬失前蹄,有不虞之禍。”

    “且——”郭嘉揚揚羽扇,不想再聊這個話題。他加快腳步,趕上荀攸。“孫將軍北上,你和周公瑾負責江南戰事,可不能這麼慢悠悠的。江南早一日平定,孫將軍便能早一日爭霸中原。”

    荀攸雲淡風輕。“奉孝盡請寬心,期年而已。”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5-6 13:44
第893章 愚不可及

    孫策接受了荀攸的建議,將柴桑的戰事交給周瑜負責,自己回師北上豫州。

    這純屬無奈之舉,誰也沒想到袁紹會出這樣的昏招。常言道,其智可及,其愚不可及。如果拋卻那些神話般的靈機一動,在一定的客觀條件下,正確的方法無非那麼幾個,水平相當的人都可以猜得出來。但人一旦犯起蠢來就沒下限了,誰也猜不準。

    所以傳說中神機妙算的諸葛亮常常被對手算中,對袁紹了解甚深的郭嘉卻沒能算到袁紹會出這一招。因為這個意外,他不得不放棄圍攻柴桑的計劃,而周瑜取江南的戰事也被迫延後。

    考慮到此行要對付烏桓騎兵,孫策將之前留給周瑜的騎兵又收了回來,集結了近千騎士。半年時間,賈詡、韓遂先後送來馬三千餘匹,周瑜、黃忠等人已經陸續擁有了親衛騎,就連婁圭、鄧展等人也分到了一兩百不等。但大部分馬匹還是用來維護郵驛。消息快速傳遞的背後,是大量郵驛的設立,數以千計的驛夫和驛馬的辛苦付出,財政的沉重負擔。

    戰爭時期,消息的及時傳遞更加重要。

    孫策走得不快,但聲勢造得很大,還特地打出了驅逐胡虜、維護華夏衣冠,為汝潁百姓報仇的旗號,就差上升到民族大義了。孫策本來是想這麼幹的,不過這時代隻有華夷之辨,沒有民族一說,隻好作罷。但這並不影響他將袁紹定義為漢奸。

    很快,他收到了袁權送來的消息,得知袁權已經搶先一步將袁紹定義為袁氏不孝子孫,孫策隻能表示佩服,這政治敏感性,巾幗不讓須眉啊,虧得她是個女兒,要是個兒子,估計也不會有我什麼事了。既然如此,那就更不用著急了,這些烏桓騎兵折騰的時間越長,袁紹的名聲越臭,到時候看他怎麼收場。

    接著,孫策又收到了孫堅的命令。果不其然,孫堅火了,主動發起進攻,要進入兗州境,還袁譚以顏色。秦鬆攔不住他,隻好使出緩兵之計,能不能奏效,孫策暫時也沒把握。不過他估算了一下,以孫堅的戰力和兵力,隻要他不大意,曹昂應該占不到什麼便宜,最壞的結果也是兩敗俱傷,不會有什麼大的危險。

    好消息當然也有,陶謙在袁氏父子的強大壓力下終於低頭,同意孫家父子進入徐州,太史慈已經在路上,與他同行的還有剛剛招降的徐岩等千餘人。徐岩等人願意投降,但他們提出一個要求,隻接受太史慈一人的指揮。事出倉促,來不及請示,沈友先斬後奏,代孫策同意了徐岩的要求。所以現在太史慈統領的是三千多人,接近四千。他們由丹徒渡江,沿中瀆水北上,估計十天左右能趕到青州。

    孫策計算時間,就算他現在派人送命令,太史慈已經到了淮陰,也來不及回頭了,不如就讓他從陸路前進,也耽誤不了幾天。以沈友、太史慈的能力,應該會想到提前送消息給田楷和陶謙,鼓舞一下士氣,多支撐一段時間。

    孫策隨即給沈友寫信,詳細解釋了荀攸為他謀劃的爭霸之局,讓沈友安排船隻和糧草,隨即準備從海路投送更多的兵力,或者接應公孫瓚到青州參戰。並讓他轉告太史慈,盡可能將袁熙誘到青州東部。如果能以袁熙為餌,就能將主動權控製在手中,袁紹不想救也不行。

    成為戰場,青州會因此蒙受更大的損失。孫策承諾和陶謙商量,由豫州、徐州和揚州提供一部分糧食、藥物支援青州百姓,盡可能減少損失。如果青州百姓想南遷,也可以搭乘運兵的大船南下。

    ——

    柴桑城頭,劉繇看著天際漸漸消失的帆影,眯著眼睛,眉心緊蹙。

    許劭站在一側,也陰著臉,心情很不好。他已經收到消息,為解豫章之圍,袁紹派騎兵突入汝南,四處襲擾,搞得人心大亂。這些騎兵以烏桓人為主,烏桓人貪婪好殺,進入汝南這富庶之地,殘殺擄奪在所難免,汝南此刻已經處處狼煙。

    孫策撤走了,袁紹的目的達到了一大半,但影響卻非常惡劣。身為汝南人,許劭對此感觸猶深。雖然許家大部分人住在城裏,不會受到傷害,他還是很不舒服,有一種說不出的失望。

    劉繇拍拍城垛,轉身看著許劭,眼神凝重。“子將,孫策此去汝南,雖解燃眉之急,卻是割肉補瘡、飲鴆止渴,汝南世族怕是要遭大禍。孫策遭此叛變,豈能善罷甘休。”

    許劭一聲不吭,但眼神中的擔心卻怎麼也掩飾不住。即使他不通軍事,也知道袁紹這次所為貽禍不淺,甚至有禍害汝南世家的嫌疑。如果袁紹決心拿下豫州,那汝南世家響應他,反對孫策,沒什麼問題。趕走孫策之後,汝南成為袁紹統治的區域,孫策有意見也沒用。可是袁紹如果隻是派騎兵襲擾,並不打算真正進駐汝南,一旦孫策重新控製了汝南,勢必要對響應袁紹的進行報複。

    之前借著侵占土地的由頭,孫策已經殺了不少人。這次有這麼好的借口,他沒道理不再殺一批。上一次殺人還隻是針對土地,這一批殺的卻全是袁紹的支持者。將來袁紹再想進攻汝南,可就沒人能支持他了。

    “使君,袁本初能一鼓作氣地拿下豫州嗎?”

    劉繇縮起脖子,裹緊了大氅。北風正緊,吹得人遍體生寒。江南的冬天比青州的冬天還難受,不僅鐵甲又濕又冷,厚厚的絮袍也擋不住寒意。他沒有回答許劭的話,他覺得袁紹不是想不想拿下豫州的事——想肯定是想的——而是能不能拿下豫州的事。

    幾千騎兵是無法占領豫州的,袁紹的勢力要進入豫州,蕭縣、沛縣、睢陽、陳縣這幾個重要的城池必須拿下,但孫策在那裏駐有重兵,沒有一年半載的圍攻,袁紹很難得手。孫策已經回援,沒有步卒策應,汝南的騎兵支撐不了多久,很快就要撤出。

    要為袁紹爭取時間,就要拖住孫策。如今之計隻有趁孫策撤走,周瑜兵力有限的情況下,出城反擊,擊退周瑜,迫使孫策首尾難顧,無法北上豫州。

    劉繇停住腳步,看著遠處的大營,又看看遠處的大江。“子將,讓許乾做好準備,在廬江截擊孫策。等我擊退周瑜,再增援廬江,與他會合。”

    許劭思索片刻,緩緩點頭。“周公瑾雖是世家子弟,畢竟不像孫策出身將門,或許有機可趁。”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5-9 09:28
第894章 少年陳武

    數日後,孫策到達舒縣。

    程普率部前來迎接。他看起來狀況不太好,行禮時左臂不太自然,臉上還有痛苦之色。孫策看了一眼他的左臂,發現戰袍袖子繃得緊緊的,戰甲的位置也有修補的痕跡。

    這個發現讓孫策很意外。進入廬江,斥候就陸續發現了山賊的蹤跡。他人馬眾多,那些山賊不敢來找麻煩,躲得遠遠的,但沿途聚落被山賊打劫過,臨湖縣還險些被山賊攻破。廬江是郡治,有郡兵駐守,居然也被山賊圍攻,說明形勢比他想象的還要嚴峻,隻是程普自己扛下了這個擔子,並付出了不小的代價。

    “程公,受傷了?”

    “皮肉傷,不礙事。”程普故作輕鬆地笑道。

    孫策沒再說什麼。程普是父親的舊部,而且資格很老,戰功卓著,被一群山賊圍攻而受傷,可能覺得丟臉。既然他不肯說,就不用追問了。以程普的身份,本草堂的傷藥肯定有,也不用他做人情。

    孫策隨即向程普介紹董襲、全柔等新附將領。見孫策如此禮敬程普,董襲等人也敢大意,紛紛上前行禮。甘寧、郭武等人早就和程普相識,此刻也主動行禮。程普隨即也介紹了自己的隨從。這些人大多是廬江郡人,在太守府任職,有的則是賓客,有的則是廬江世家代表,一起來迎接孫策的,比如周瑜的兄弟周瓘。周瓘身邊還站著一個少年,是他的兒子周峻。孫策以前見過一麵,當時還是個垂髫小兒,兩年沒見,個子竄了一大截,是個青澀少年了。

    當時周家並不是所有人都和周瑜一樣看好孫家兄弟,平時接觸並不多。除了周瑜本人外,其他人很少到道南大宅,更別說一起玩耍了。現在情況不同了,孫家已是一方諸侯,連廬江都成了孫家的地盤,周瓘不僅親自來迎,還帶來了兒子,投效的意思已經很清楚。

    孫策當然不會虧待周瑜的家人,非常客氣,給足了周瓘麵子。孫權也主動和周峻搭話,很快就說得熱絡,就像當初關係有多好似的。

    介紹完了賓客,程普叫過一個少年,手按在少年的肩上,眼中充滿欣賞,還有一些不舍。

    “少將軍,有一個少年勇士,我想推薦給你。”

    孫策打量著少年。看樣子十六七歲,身材魁梧,大約有七尺六七,五官端正,相貌堂堂,是一個帥小夥,雖然麵容猶顯稚嫩,卻已經略具剛毅之氣。站在孫策麵前,他很激動,臉色微紅,兩眼放光。程普話音剛落,他就拱手行禮,大聲說道:“尋陽陳武,拜見將軍。”

    孫策忍不住笑了。這可是命中注定的部下啊,姍姍來遲。

    見孫策發笑,陳武有點窘,以為自己失態所致,臉憋得更紅。孫策見狀,拉著陳武的手臂,上下打量了兩眼。“程公武功高強,步騎皆精,能讓他稱為勇士,想必你的武功很不錯。不知道你最擅長什麼?”

    “呃……”陳武想了想。“武亦能步能騎,騎射與矛法皆略知一二。不過要說最擅長的還是矛。”他看看程普,不好意思的撓了撓頭。“某不自量力,曾與程公較量矛法,蒙程公相讓,二十合不敗。”

    孫策再次笑了。程普的武功他還不是清楚的,算不上超一流,一流偏下,在普通人中也算是高手。不過拳怕少壯,棍怕老郎,比試兵器時經驗很重要。程普征戰多年,經驗老到,陳武能和他較量二十餘合不敗,說明陳武在矛法上的確有過人之處,好好培養,又是一個猛將。

    “我的矛法雖然不如程公,馬馬虎虎也說得過去,有空一起切磋切磋。”

    陳武大喜。他知道孫策身邊高手如雲,當初有個叫郭武的少年曾經連挑程普、韓當等人,程普現在還經常說起,他擔心孫策看不上自己,不願意收錄,或者看在程普麵子上收下了卻不肯留在身邊。現在聽了孫策這句話,心裏一塊大石頭總算落了地。

    見孫策給麵子,程普也非常滿意,拍著陳武的肩膀說道:“小子,努力,不要辜負了自己的天賦。”

    “多謝程公。”陳武感激不盡,一拜再拜,然後歡天喜地地和郭武等人站在一起。通報姓名,得知眼前便是那位傳奇般的小將,陳武更加興奮,向郭武表達了景仰之情。郭援有些酸溜溜的調侃說,沒想到郭武這麼有名,居然還有了崇拜者。謝廣隆等人紛紛打趣郭援,說他嫉妒自家兄弟。

    一群年輕人很快就聊得火熱,相約有空一起比試武藝。陳武初來乍到,見孫策身邊盡是一些年齡相當的年輕高手,很是開心,自以為多了良朋,卻沒注意到馬超等人眼中的狡黠。孫策看得明白,知道陳武要吃苦頭了,被這些猛人挨個虐一遍,不知道這孩子會不會自信心崩潰。

    孫策和程普一起回城。途中,程普向孫策彙報了廬江的情況。

    廬江的形勢的確很嚴峻,尤其是孫策、周瑜包圍柴桑之前。劉繇以揚州刺史的身份,派人聯絡山中諸賊,一度包圍了郡治,山區的灊縣、龍舒就不用提了,估計已經被山賊占領了。

    孫策安慰了程普幾句。廬江形勢如此惡劣,不是程普無能,而是客觀條件所限製。一是廬江西側是大片山區,也就是著名的大別山,中部還有一片西南——東北向的山脈,適合耕種的狹長地區夾在兩片山區之間,防守並非易事。孫家沒什麼威望,程普也不是什麼名士,還是幽州人,能夠力保郡治不失已屬難能可貴。

    這裏麵周瓘的功勞不小。作為廬江第一世家,周瓘的態度可以影響很多人。

    “有件事……比較古怪。”程普看看四周,見隻有親衛在側,低聲說道:“俘虜交待,這些山賊裏好像有許家的人。”

    “哪個許家?”

    “這個不太清楚,但他們是衝著你來的。”程普有點遲疑,猶豫了好一會兒才說道:“聽說許劭在豫章為客,會不會是他從中聯絡?”

    孫策想了想,覺得有可能。但平輿許家已經低頭,家業又全在平輿,許劭的兄長虔就在太守府任職,許虔的夫人還支持袁權建立工坊,似乎不太可能這麼激進,冒著全家被殺的可能與山賊勾搭。要說許貢的家人倒是有可能,他連同賓客被全殲,但他在老家還是有人的,要為他報仇也很正常。

    “既然是衝著我來的,那我就會會他們。”孫策說道。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5-9 09:31
第895章 敗家郎,關雲長

    宛城,本草堂。

    關羽蹲在台階上,托著腮,兩眼茫然地看著街上來來往往的行人,一動不動。一群背著書包的小孩跳著歌謠,蹦蹦跳跳地從門前經過,見關羽像石獸一般蹲在那兒,互相擠了擠眼睛,嘻笑著,換了個歌謠,拍著手,齊聲唱了起來。

    “關雲長,河東郎。人九尺,髯一丈。讀春秋,武藝強。”

    關羽鳳眼一睜,瞥了那群孩子一眼,懶得理他們。這些小孩子也不怕他,拍著手繼續唱。

    “脾氣大,敗家當。年三十,沒婆娘。關夫子,心慌慌。東求親,西問訪……”

    關毅大步流星地從遠處走來,急赤白臉的喝道:“哪來的混帳小子,誰說我家長生沒婆娘?”

    孩子們見了關毅,一哄而散,關毅雖然身體恢複得很好,眼神卻依然不濟,隻能看到模糊一片,看不清是誰,隻得由他們去了。關羽起身,將關毅扶了回來。關毅猶自憤憤不平,卻反過來安慰關羽道:“長生啊,你別急,我又求了人,很快就有消息。”

    “阿翁,我不急。大丈夫但有功業,何患無妻。”

    “是啊,最啊,我家長生將來是要封侯拜將的人,怎麼會沒有妻子呢。是這南陽人以帝鄉人自居,有眼無珠,不識英才……”

    關羽很尷尬,原本就紅的臉更紅,連忙將關毅扶到一旁。“阿翁,你最近覺得怎麼樣?”

    “我還能怎麼樣,急啊!你看我這眼睛都急花了,眼前總是霧蒙蒙的……”

    “不是,我是說,你的身體怎麼樣?”關羽打斷了關毅的抱怨。要是讓他一直說下去,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停下來。“你看我們在本草堂住了這麼久了,錢早就花完了,若不是看公明的麵子,早被人趕出去了。如果……”

    關羽一臉期盼地看著關毅。關毅愣了一會,歎了一口氣,轉身坐在台階上,輕輕捶著膝蓋。“長生,我知道你想說什麼。讓你在這兒陪我,的確委屈你了。算了,反正一時半會也找不到合適的女子,不如先去立功。你準備去哪兒,去幽州嗎?如果你想去幽州,先送我回河東吧。”

    “我……”

    “其實啊,我急著替你尋個女子,讓你成家立業,也是想讓你去得安心一些。”關毅拉拉關羽,讓他在一旁坐下。“這男人啊,不成家,終究還是個孩子,沒有定性。你呢,有學問,武功好,是個做大事的,隻是這性子太躁了些,不夠穩重。成了家,有了牽絆,你才是一個男人。”

    關毅嘮嘮叨叨,忽然沉默了,半晌才嘀咕道:“可惜了杜夫子的女兒,要是當初你能忍一忍,說不定現在我已經抱了孫子。唉,那麼好的一個女子,也不知道是不是還活著。”

    關羽的眼神忽然有些落寞,他把頭轉向一旁,避開了關毅的眼神。其實這純屬多此一舉,以關毅現在的視力,根本看不清他臉上的表情。不過父子連心,關毅看不到,卻能感覺得到,他拍拍關羽的手,站起身,向本草堂裏麵走去。

    “走吧,收拾東西,回家。”

    關羽低著頭,跟了上去。兩人進了後堂,關毅摸索著收拾東西,關羽坐在一旁看著,忽然說道:“阿翁,我想……你也許可以去襄陽。”

    “襄陽?又去麻煩公明?”關毅搖搖頭。“長生,公明也不容易。一個河東人,得孫將軍賞識,做了襄陽都尉,不知道有多少人盯著他呢。你若是願意留在孫將軍麾下,那還好說,你又不願意離在孫將軍麾下,將來說不定還要與孫將軍為敵,豈能連累公明。”

    “不,阿翁,我雖然不能轉投孫將軍,但是我會立了功再走,將來也不會與他為敵。”

    關毅轉過身,瞪著一雙泛著白翳的眼睛看著關羽。“長生,你究竟想說什麼?”

    “阿翁,我說,我要去陣前立功,以報孫將軍之恩。就算我去了幽州,將來也不會與他為敵。這樣你不就可以留在襄陽了嗎?你在這兒,說不定哪天我還會回來。”

    “這樣啊。”關毅覺得有道理,開心地點了點頭,咧著嘴笑了起來。“好的,好的,這樣最好了。南陽人太勢利,襄陽人也許會好一些,說不定能幫你定下親事,有老有小,就算在這兒安家了。河東先有匈奴人,現在又有西涼人,太膻氣,不如荊州好。”

    關羽哭笑不得。見關毅同意了他的計劃,他也不再多說,收拾東西,趕往碼頭。

    關羽這段時間大部分在本草堂,別說出宛城,就連內城都不怎麼出,對外麵的情況並不清楚。出了城,來到津口,才發現津口的船雖然多,客人更多,找了半天,竟然沒找到了願意搭載他們的船隻。關羽有些急了,拽著一個船家一問,才知道最近南下的人太多,每艘船都裝得滿滿的,前些天還翻了一艘船,淹死了人,搞得大家很緊張,不敢再隨便超載,要控制數量,以免再發生意外。

    關羽無奈,只得報上姓名,自稱不僅與襄陽都尉徐晃是鄉黨,與孫策也是好朋友。關羽相貌堂堂,身材出眾,船家原本就覺得他眼熟,聽他一說,這才想起宛城兒童傳唱的敗家郎關雲長,不禁莞爾,給關家父子安排了一個通鋪,還一個勁的道歉,著實是艙位緊張,要不然一定給他單獨安排一個艙位。

    關羽倒不在乎,他很喜歡與這些普通百姓閑聊,沒半天功夫就熟悉了,這才知道很多人是從洛陽來的。袁紹率兵南下,洛陽很可能會戰事再起,太尉朱儁正在征兵。聽說袁紹部下有胡人,殺人不眨眼,百姓們紛紛逃亡。先到南陽,聽說周瑜南下,準備攻取江南,要在江南屯田,他們就想去江南做屯田民。屯田雖然辛苦一些,總比在洛陽被胡人殺好。

    關羽很驚訝。袁紹部下有胡人,難道他已經攻取了幽州?不久前,劉備剛剛給他寫信,說他已經到了幽州,和解劉虞和公孫瓚,擔任了漁陽太守。按理說,幽州應該還控制在劉虞和公孫瓚手中才對,袁紹手下哪來的胡人?

    這些百姓回答不了關羽的問題。關羽隻好帶著一肚皮疑問坐了三天船,來到襄陽。見到徐晃之後,關羽提出了這個問題,徐晃卻略知一二,一句道破其中要害。

    “袁紹和幾個烏桓部落大人聯姻,還矯詔封他們為單於,區區幾千胡騎又算得了什麼。”

    關羽勃然大怒,破口大罵。“此等敗類,若相逢於兩軍陣前,羽必斬其首,以為溺器。”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5-9 09:32
第896章 尷尬的任務

    得知關羽來意,徐晃沒有任何猶豫,一口答應了關羽的請求。他還告訴關羽,袁紹派數千胡騎侵入汝南,四處襲擾,不久前還燒了葛陂旁的工坊,殺了不少人,眼下鬧得汝南人心惶惶。孫策已經從柴桑撤兵,趕往汝南作戰。

    關毅曾經在葛陂工坊住過幾個月,對葛陂工坊很有感情。得知工坊被胡騎燒了,關毅很難過。關羽更加惱怒,將父親托付給徐晃,匆匆起程趕往汝南。有徐晃開具的路傳,關羽可以住驛舍、征用驛馬,隻用了三天時間就趕到了冥阨關,聽說了一個消息。

    有一千多胡騎正在附近劫掠,聽說和大別山裏的山賊有聯絡,為首的將領姓文,叫什麼不太清楚。

    關羽當即出關,尋找目標去了。

    在宛城住了大半年,關羽難得的清閑,不愁吃,不愁穿,除了偶爾去郡學去聽聽課,大部分時間都是一個人讀書習武。規律的生活,充足的營養,他現在的狀態極佳。當初隨劉備清查豫州世家的時候,他對汝南的地形也有一定的了解,重回故地,他很快就找到了熟悉的感覺,僅僅用了兩天時間,他就在附近捕捉到了那些騎兵的蹤跡。

    但情況與冥阨關守軍所說的不同,不是一千多,而是三千多。

    關羽曾奉孫策之命助吳景擊破周禺,對附近地形很熟悉,一看這些騎兵的行軍路線,他就知道這些騎兵會有大的行動。在伏擊了兩個斥候之後,他打聽到了一點眉目。孫策在廬江,這些騎兵集結起來,打算奔襲廬江,打孫策一個措手不及。

    在附近轉了兩天後,見對手兵力眾多,自己很難找到突襲的機會,關羽轉而進入廬江境內,去尋孫策。

    ——

    劉和挽著馬韁,看著寬闊的淮水,幽幽地歎了一口氣。

    一旁的荀湛恍若未聞,臉比淮水還冷。他知道劉和為什麼歎氣。他的心情也不好,越想越覺得這次行動是個錯誤。正因為如此,他才極力建議將分頭襲擾的騎兵集結起來,轉戰廬江。

    他奉命趕到豫州聯係諸家的時候並不知道袁紹派來的會是烏桓騎兵,他以為是以漢人為主的幽州突騎,就算有胡人也隻是一部分,沒想到漢人寥寥無幾,絕大部分是烏桓人、匈奴人和鮮卑人。尤其是鮮卑人,與中原人相貌相差太大,即使戴上漢軍的頭盔,穿上漢軍的戰袍,還是無法掩飾他們的異族身份。

    引異族人入境,這觸及了汝南世家的底線,尤其是袁權宣布袁紹是袁氏不孝子孫,張昭發布聲討袁紹的檄文之後,不少人紛紛改變了態度,客氣的找個理由送荀諶出門,不客氣的當麵指責荀諶無恥,甘與胡虜為伍,愧對荀氏先人,搞得荀諶無地自容,狼狽不堪。

    轉戰廬江不僅意外著改變袁紹的成命,而且會帶來意外風險。孤軍深入,原本就有危險,現在汝南世家大多反目,不肯提供支持,這些騎兵很快就麵臨補給問題。這時候最明智的做法是撤退,回到兗州境內。進入廬江,一旦戰事不利,他們很難全身而退。

    但利益也是明擺著的。孫策就在廬江,如果能擊潰孫策率領的主力,他們就超額完成了任務。袁紹取勝,占領豫州,這件事就可以掩蓋過去了,不會有人再提。

    “淳於將軍,你是前輩,用兵經驗豐富,給個意見吧。”

    見劉和遲遲不肯答應,荀湛轉而向淳於瓊求助。淳於瓊不僅是潁川人,還是袁紹的同輩人,很久以前就跟著袁紹,是西園八校尉之一。如果不是考慮這些騎兵都是幽州來的,有劉虞從中配合的作用,淳於瓊才是最有資格指揮這場戰事。劉和也清楚這一點,所以他對淳於瓊非常客氣,不敢以主將自居。

    淳於瓊咳嗽一聲:“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是一個好機會,不應該錯過。”他看著劉和。“孫策隻有一萬餘人,加上程普的人馬也不足兩萬,騎兵不過千餘,三千突騎有取勝的機會。就算不勝,我們也能從容撤退。”

    劉和用馬鞭指指眼前的淮水。“淳於將軍,這可不是大河,沒有船,很難渡越。”

    淳於瓊不以為然。“船不難找,隻看你肯不肯找。這是最繁忙的水道,若不是戰事,每天不知道有多少船經過。現在他們隻是藏起來了,派人沿岸搜尋一番,幾十條船很輕鬆。”

    “那就請淳於將軍派人找船吧。”劉和轉頭看著荀諶。“友若兄,這幾天的糧草還要請你多費心。大戰在即,人馬體力要有保證,否則就算找到孫策也未必能取勝。”

    見劉和同意改變計劃,進入廬江,荀諶暗自欣喜。“將軍放心吧,我會想辦法的。”

    劉和嗯了一聲,撥轉馬頭,向遠處馳去。文醜見狀,向淳於瓊和荀諶打了個招呼,跟了過去。淳於瓊和荀諶交換了一個眼神,不約而同的笑了一聲。荀諶搖搖頭,輕蔑地吐出兩個字。

    “傖夫!”

    淳於瓊輕踢馬腹,與荀諶並肩而行。“友若,文若在長安可好?”

    荀諶皺起眉。“不好,內外交逼,舉步維艱。”他頓了頓,又道:“一年地震兩次,實在不是什麼好兆頭啊,也不知道應在誰的身上。”

    淳於瓊咧著嘴,無聲地笑了起來,斜睨著荀諶道:“怎麼,你覺得孫策還有這資格?”

    荀諶沒有回答。過了一會兒,他突然說道:“將軍,你說這一次會不會是個圈套?”

    “什麼圈套?”

    “針對我們汝潁人的圈套。盟主明明無法取豫州,卻派胡騎襲擾,豈不是自掘根基?如果豫州世族與盟主反目,盟主就隻能倚重冀州人了。”

    淳於瓊撫著胡須,眨眨眼睛,臉上的笑容漸漸消失,也覺得這件事不那麼簡單。他偷偷地打量著荀諶,越想越覺得荀諶的分析有可能,尤其是對荀諶而言。荀彧去了長安,荀攸去了南陽,荀家三麵下注的意圖非常明顯。因為韓馥的事,荀諶說過幾句怨言,被袁紹冷落了好長時間,這次突然重新起荀諶,卻又安排了一個非常尷尬的任務,怎麼看都像是冀州人的陰謀。

    “友若,你……不知道是誰的計策?”

    荀諶臉上露出一絲苦笑。“將軍又不是不知道,我不涉機密很久了。”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5-9 09:33
第897章 關羽戰馬超

    文醜策馬追上劉和。

    劉和聽到身後的馬蹄聲,嘴角閃過一絲笑意。他勒住馬韁,放慢速度,等文醜追上來。兩人並肩而行。文醜回頭看看身後,淳於瓊和荀諶站在一起,不知道在說些什麼。

    “公衡,真要進入廬江嗎?”文醜問道。

    劉和不置可否,反問道:“子俊有什麼建議?”

    “恕我直言,我覺得不妥。這汝南沒什麼山,僅是這些縱橫交錯的水道就已經讓我們頭疼了。廬江不僅水多,而且兩側有山,適合騎兵奔馳的平地不多。一旦被截斷後路,我們就很難安然退出了。再者,汝南是主公舊郡,原本說好提供我們糧草的,現在也變了卦。廬江誰能支持我們?沒有糧草,用不了幾天,戰馬就要掉驃,沒有箭矢補充,我們無法進行大戰,這和送死有什麼區別?”

    劉和勒住坐騎,眉心緊蹙。“是這個道理,為什麼淳於將軍和荀友若沒想到這些原因?”

    “這還用說麼,要麼是蠢,要麼是狠。”文醜唾了一口唾沫,咒罵道:“這些南方人叵信無義,一個比一個奸詐。公衡,我們不能聽他們的。過了淮水就回不來了,必敗無疑。”

    劉和咳嗽一聲,忍著笑提醒道:“子俊,言多必失。”

    文醜也反應過來,卻不肯承認。“難道公衡會告發我?”

    劉和哈哈一笑,回頭瞅瞅。“先讓他們去找船吧。找不到船,什麼也說不成。子俊,抓緊時間收集一些糧草,能借就借,不能借就搶,準備得差不多,我們就撤退。他們想去廬江就讓他們去吧,各安天命。”他停頓了片刻,又道:“反正是各不統屬,他們不聽我們的,我們也沒必要聽他們的。君子和而不同,求同存異,你說對吧?”

    文醜會意,嘿嘿一笑。

    劉和回到自己的營地,命人取出紙筆,寫了兩封信。

    一封給袁紹,在表述了當前的形勢後,他提出汝南世家變卦,糧草難以籌措,擾民在所難免。孫策已撤豫章之圍,預期的任務基本完成,騎兵當盡快撤出豫州,為避免影響惡化。他打算轉戰徐州,策應袁熙作戰,希望袁紹能派人和青徐世家聯絡,為他們提供糧草,避免出現將士因生存而擄掠百姓。

    一封給劉虞。袁紹的部下內訌嚴重,尤其對北方人有歧視,以蠻夷視之,配合起來很困難。以後合作當有所警醒,不可自陷險地。

    劉和寫完信,立刻派親信送出。

    ——

    關羽和周倉渡過淮水,策馬急行。

    宰了兩個烏桓騎兵後,他們搶了烏桓騎兵的戰馬和弓箭。有備馬輪流騎乘,他們的速度非常快,半天就趕到了六安附近。當初關羽曾在這裏伏擊周禺,這是他從軍以來打得最漂亮的一仗,每每想起都會很開心。舊地重遊,他不由得停住匆匆腳步,看著陂邊的蘆葦蕩,感慨良多。

    但他的感慨很快就變成了警惕,一抹不屑的冷笑浮現於嘴角之上。

    他伸手取下馬鞍上的青龍偃月刀,環顧四周,同時示意周倉小心。

    蹄聲特特,十餘騎從四周的草叢中緩緩走出,馬背上的騎士有的持矛,有的張弓,看起來沒什麼章法,卻將關羽的圍得嚴嚴實實,不論關羽從哪個方向突圍,他都會遇到至少兩個持矛騎士的阻擊,同時還要麵對至少三張弓的遠程打擊。

    關羽仔細觀察。這些騎士沒打旗號,穿的是漢軍製式甲胄,看不出是哪一方的。侵襲汝南的騎兵也是如此裝扮,隻是麵容與漢人不同。這些騎士的相貌也有些異族的感覺,隻是說不清究竟是哪裏人。

    關羽也沒心情問他們是哪裏人,打量了一圈,便盯上了對麵的一個少年。這少年大概二十上下,身披雪白的大氅,沒有披甲,卻穿著一身白色的錦袍。他騎著一匹雄駿的白馬,手持長矛,矛上綁著一簇白色馬尾製成的矛纓,配著白晳的俏臉,倒是一個俏郎君,隻是眼神多了幾分桀驁不馴,不是那麼溫良。從他的衣飾和戰馬來看,無疑是這些騎兵的首領。

    少年打量了關羽一番,尤其是盯著關羽手中的青龍偃月刀看了一會,突然笑道:“關雲長?”

    關羽冷笑一聲,一手提刀,一手撫著,輕輕往外一推。“既知關某威名,還不讓開?”

    少年正是馬超。他在營裏閑不住,帶著龐德等人出來打獵,順便偵察,見關羽一人三騎而來,騎的又是北方戰馬,本來以為關羽是對方的斥候,這才想伏擊他。此刻看到關羽的相貌,又認出了關羽的刀,本來已經散了敵意,打個招呼,聽了關羽這句話,頓時不高興了。

    “威名?”馬超哈哈大笑。“你逢戰必敗,有什麼威名?長了這麼大的個子,偏偏沒長腦子,一對眯縫眼,隻看到身前三尺,不知天下之大的井底之蛙。”他笑容一收,厲聲喝道:“說,從何而來,為何而來,可有公文路傳?”

    見馬超出言不遜,關羽也火了,懶得跟他解釋。“關某來見孫將軍,何必與你小兒糾纏。讓開!否則休怪關某刀下無情。”

    “看你這賊眉鼠眼的模樣,還想見孫將軍?要見可以,棄刀下馬,免得我麻煩……”

    關羽大怒:“胡奴放肆!吃我一刀。”猛踢戰馬,向馬超衝了過去,揮起青龍偃月刀,迎頭斬落。

    馬超的祖母是羌女,相貌與漢人不同,在羌地也就罷了,回到關中卻常被人罵作羌種,對此非常敏感,聽到“胡奴”二字,頓時熱血上頭,俊臉憋得通紅,二話不說,猛踢戰馬,挺矛迎戰。

    矛是刺兵,利於正麵衝擊,關羽用刀,不利於接敵,但他得刀之後,這幾個月一直在琢磨,對破鋒七殺的研究很深,武藝又進了一層。見馬超躍馬挺矛而來,不慌不忙,青龍偃月刀劃出一道弧光,一刀砍在馬超的矛頭。青龍偃月刀比一般的長刀寬厚,份量更重,輕而易舉的磕開了馬超的長矛,餘勢未減,長刀順勢抹向馬超的脖子。

    馬矛相交,馬超手心中一陣發麻。他天天在孫策身邊,對破鋒七殺很熟悉,一看關羽這刀勢,知道形勢不妙,二話不話,順勢橫轉長矛,擋在脖子前。

    青龍偃月刀擦過矛柄,發出刺耳的摩擦聲,擦出一連串的火星,照亮了馬超的眼睛。馬超的瞳孔下意識的緊縮,一瞥之下,在雪亮的刀身上看到了關羽輕蔑的眼神,頓時大怒,右臂用力,矛頭豎起,挑開關羽的青龍偃月刀,一矛刺向關羽後背。

    “回龍殺!”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5-9 09:34
第898章 臨陣悟道

    兩馬對衝,一觸即分,生死勝負都在一瞬之間,誰能先刺中對方誰就有更多的機會活下去,矛戟類刺兵在這方麵有先天的優勢,所以騎戰高手幾乎都是用矛戟,後來漸變成槊和槍,而且隨著馬鐙的出現,穩定性有了保證,武器越來越長。

    在騎戰中用刀,這種情況很罕見。對馬超來說更是聞所未聞,所以才吃了關羽的虧。如果不是他對破鋒七殺很熟悉,幾乎要被關羽一刀斬殺,惱羞成怒,情急之下,使出了他的絕技回龍殺。

    回龍殺就是在兩馬交錯的瞬間突施殺手,回身擊刺對方後背。這也是一個很少用、很難用的怪招,戰馬的速度很快,一般人都很難抓住這樣的機會,可是這因為如此,一旦施出,往往能夠取意外之功。

    關羽就沒想到馬超會使這一招。兩馬交錯,他已經收刀,準備下一個回合的攻擊。聽到馬超的喝聲,手中的青龍偃月刀又被馬超挑起,頓時知道大勢不妙,後背露空,來不及揮刀格擋,隻得緊急側身,盡可能的將身體前傾,同時雙腿用力,猛夾馬腹,加速脫離。

    說時遲,那時快,馬超的長矛破風而至,刺中了關羽的左肩。

    “當”的一聲,關羽手臂一痛,心裏也是一驚。他策馬脫離接觸,轉頭看看,見沒有血流出,隻是肩甲上多了一個坑,這才放了心。他打量著馬超,心生警惕。他知道孫策身邊有一些西涼騎士,還有馬超、閻行兩個年輕高手,雖然沒見過,可是看馬超這身打扮,已經猜到了他可能是誰,更添三分戰意。

    幾個月的苦練,成功的將刀法應用於騎戰,他本來覺得自己已經無敵,這次出征一次能斬將奪旗,立下赫赫戰功,足以報答孫策的恩情,然後就可以沒有牽掛地去幽州尋劉備。沒曾想,他不僅沒能斬殺馬超,反而差點傷在馬超的矛下。

    孫策身邊高手眾多,如果連一個馬超都無法戰勝,還有什麼臉色在孫策麵前稱雄?

    關羽撥轉馬頭,再次踢馬加速,衝向馬超。

    馬超心中的震撼絕不亞於關羽。關羽不僅將刀法用於騎戰,化攻於守,險些一刀取了他性命,還成功的避過了他的絕技回龍殺,武功不可小覷。他對關羽的狂妄早有耳聞,如果輸給他,將來不免被人取笑。

    況且這樣的對手難尋,如果不痛痛快快的殺一場,實在太可惜了。

    見關羽殺來,馬超也抖擻精神,策馬衝鋒。剛剛險些被關羽斬殺,他不敢再大意,先守緊門戶,想看看關羽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

    兩人戰在一起,你來我往,殺了數合。關羽雖然力猛刀沉,攻勢淩厲,但馬超守得嚴實,並沒有讓關羽占到什麼便宜。行家一伸手,便知有沒有,馬超是年輕一輩中的佼佼者,每天一起玩耍的也是高手,戰鬥經驗豐富,大致摸清了關羽的套路後,他便開始了反擊。

    馬超用矛。相比於關羽的青龍偃月刀,矛輕而長,容易操控,利於久戰,隻要不將力道用老,變招很快,可以掌握主動權。他身材健壯,卻還屬正常範圍,再加上胯下這匹戰馬雄壯,是真正的西涼名駒,馱著他一點也不吃力,連戰數十合還有餘力,反而更精神了。

    相比之下,關羽沒能在第一合回斬殺馬超,喪失了突襲的優勢,拖得越久越不利。青龍偃月刀重,以他的臂力,速度並不比普通人慢,但也不會比馬超快多少,當馬超不肯與他硬碰硬的時候,刀重的優勢就無從發揮,反而影響了速度。他更大的麻煩是戰馬。這匹馬隻是一匹普通的戰馬,能夠馱著他趕路,但全力以赴的奔馳卻有些勉強,十幾個回合過去,戰馬就有些力不從心,遍體是汗,嘴邊全是白沫。

    關羽暗自歎息。有了好刀,他還缺一匹真正的好馬,每次總是差那麼一點點。

    換作以前,關羽此刻隻怕已經暴跳如雷。經過這幾個月的讀書習武,陪伴老父,他的性情不知不覺間沉穩了很多。眼看著久戰不下,馬超卻越戰越勇,關羽勒住坐騎,大聲喝道:“且慢。”

    馬超打得更過癮,聽得關羽叫停,不禁大笑道:“關雲長,怕了麼?”

    “我怕你?”關羽翻身跳下馬,將馬韁扔在馬背上,拍拍馬臀,讓戰馬到一邊去啃草。他倒提青龍偃月刀,輕撫長須,冷笑道:“騎戰不分勝負,可敢比一比步戰?”

    “有何不敢?”馬超翻身下馬,提著長矛,大步流星地向關羽走去,迎麵就刺。

    關羽歪了歪嘴,撤步轉身,揮刀就劈。

    步戰與騎戰不同,相互之間的距離更近,纏鬥的機會更多,利於以劈砍為主的刀,卻不利以刺為主的矛。加上關羽身高臂長,力猛刀沉,幾個回合一過,馬超就知道自己上了當,隻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

    他突然明白孫策為什麼不用矛戟,喜歡用霸王殺了。霸王殺可刺可劈,兼具矛戟和環刀的作用,而且柄更長,可以像斬馬劍一樣用,威力更大。關羽的刀法不僅與破鋒七殺相似,手中的刀也和霸王殺、千軍破異曲同工,步騎皆能,而且更利於步戰。相比之下,他的長矛則顯得太長了,一旦被關羽搶到身前,長矛就失去了作用,接連遇險。

    眼看著關羽步步緊逼,馬超心急如焚,額頭沁出了細密的汗珠,白晳的臉也憋得通紅。他看了一眼麵帶得意的關羽,突然靈機一動,想起了孫策與虞翻比武時所用的矛法。

    孫策與虞翻比矛,最後用長矛劃出一個太極圖,折服虞翻。這件事為孫策身邊的人津津樂道了很久。虞翻是個狂徒,學問好,武功好,口才還特別好,幾乎是沒有他不敢罵的。孫策能讓他心服口服,這一點讓馬超等人非常佩服,所以他們都對孫策所說的太極矛法做過一定的研究。

    可是他們研究了很久,隻能勉強用矛頭劃出圓圈,卻沒人能畫出那兩個點,更沒人能搞清楚如何區分這兩個點的陰陽。此刻被關羽逼得節節敗退,馬超卻突然有了想法。

    他一邊向後撤步,一邊舞動長矛劃圓。關羽正對著他,將矛頭劃出的圓看得清清楚楚,但沒有當回事,隻是愣了一下,揮刀就劈。馬超矛法一收,圓圈消失,矛頭化作一點,向他胸前急刺。關羽冷笑一聲,揮刀再劈,這次卻劈了一個空。

    馬超是個虛招,一擊即收,等他這一刀劈實了,胸腹間露出空門,馬超卻突然再次擊刺,又快又猛。

    關羽吃了一驚,連不及變招,隻得向後退了一步。

    馬超成功奪回主動權,發起了反攻。這一次,他以虛刺為主,間夾著一兩招猛攻,關羽摸不清他的底細,不敢大意,揮刀格擋,卻頻頻落空,一時手忙腳亂。他看了片刻,忽然明白了,向後連撤兩步。

    “你這矛法可是孫將軍所授?”
noriko1026 發表於 2018-5-9 09:37
第899章 甲乙計

    馬超突然想通了困擾了他們很久的道理,心情暢快,心裏的憤怒散了大半。

    “雖非孫將軍所授,卻也受其啟發不少。你這刀法也是由破鋒七殺化出吧?”

    關羽的刀法中有很多他自己的東西,但的確受破鋒七殺的影響不小。兩人互相看了一眼,都有些尷尬。說來說去,他們的武功都受益於孫策,爭勝負也沒什麼意義,剛才殺得死去活來實在有些莫名其妙。

    馬超看看四周,忽然說道:“今日在此伏擊你其實還是受你的啟發,聽孫將軍說你曾在此大破周禺,又長驅直入,一戰而定九江,誠為快事。”

    關羽頓時心情大好,看馬超也順眼了很多。兩人說了幾句客套話,關羽說起他看到烏桓騎兵的事。馬超不敢怠慢,立刻帶關羽去見孫策。關羽很詫異,他原本以為馬超會趕到淮水去查看情況的。馬超解釋說,他雖然是出來偵察情況的,但他只負責五十里以內,五十里以外另有斥候負責,不用他擔心。

    關羽點頭讚同。他清楚孫策用兵的特點,什麼人幹什麼活,分工很明確。徐晃當初就是斥候營的,對斥候營如何運作非常了解,兩人閑聊時說過一些。

    兩人一邊走一邊閑聊,傍晚時分趕到舒縣。

    見關羽與馬超同來,而且兩人似乎相處得還不錯,孫策多少有點意外。關羽將他了解的情況對孫策做了說明。孫策對情報不怎麼感興趣——有郭嘉負責的斥候營,他對劉和等人的行蹤還是清楚的——他對關羽的打算更感興趣。

    “你有何打算,是留在我這裏,還是去幽州?”

    關羽很失落。他原本以為孫策會熱情地挽留他呢,可是聽孫策這口氣,根本沒這意思啊。

    “如果將軍不反對的話,我想去幽州。”

    “我為什麼要反對?你又不欠我的。”孫策笑笑。話說出了口,他才聽出關羽話中有話。“你是說你父親留在公明那兒?”

    “家父擔心會影響公明的前程。”

    “不會。”孫策給出自己的承諾。這是徐晃與關羽的私人交情,不涉及公務,他完全沒必要擔心。徐晃這個人很謹慎,他清楚他的身份特殊,不會做出犯忌主諱的事。他和關羽的交情很好,但後來曹操還是讓他去救樊城,而他也沒有辜負曹操的希望。

    疑心那麼重的曹操都能做到,他有什麼做不到的?如果什麼人都懷疑,那什麼事都別做了。

    關羽沉默了片刻,神情怏怏地告退。孫策突然靈機一動,叫住了他。“玄德最近和公孫瓚相處可好?”

    “他說調解了劉虞和公孫瓚的矛盾,應該相處還算和睦。不過以我對公孫瓚的了解,他不是那種心胸開闊的人,肯定會對以前的事耿耿於懷。”

    孫策點點頭。公孫瓚的確不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他和袁紹翻臉就是因為他弟弟公孫越的死。不過他現在需要公孫瓚堅持得久一些。“雲長,冤家宜解不宜結,玄德和公孫瓚畢竟是同門,如果能和睦相處,盡釋前嫌,對他在北疆有好處。田楷在青州的處境不容樂觀,你如果能去助他一臂之力,或許會對他們之間的關係有所幫助。”

    關羽想了想,覺得有理。孫策隨即讓顧奉以他的名義給田楷寫了一封信,說明他推薦關羽去青州的用意,希望田楷不計前嫌,與關羽合作。又給了關羽一道手令,讓他在必要的時候和太史慈聯絡,尋求幫助。關羽很開心,心滿意足地走了。

    送走關羽,孫策讓人請來郭嘉,通報了關羽提及的情況。郭嘉思索片刻。

    “本該四處奔襲的騎兵聚在一起,要麼是打算強行攻堅,要麼是準備撤退。將軍,不管他們是哪一種打算,你都要做好準備。太史子義曾經說過,這些烏桓突騎一旦以我漢軍的模式作戰,殺傷力還是很強的,尤其是對步卒來說。我軍騎兵數量有限,一旦損耗太快,短時間內無法補充。”

    孫策眼神微閃。“難道就這麼讓他們離開?”

    “按我的計劃,的確應該如此。”郭嘉搖搖羽扇,嘴角微挑,眼中帶笑。“可是觀將軍之意,似乎不太甘心。”

    孫策笑笑。郭嘉總是這麼直接,一語道破。正如郭嘉所說,他清楚這時候應該示弱,助長袁紹的自信,然後在放鬆警惕,繼續四麵出擊。可是讓三千烏桓騎兵就這樣走了,他總覺得不太妥當。

    “我擔心袁紹當我好欺負,食髓知味,糾纏不清,反而會弄巧成拙。”

    “將軍所言也有道理。強者示之以弱,弱者示之以強。打痛袁紹,讓他不敢輕舉妄動,未嚐不是一個辦法,隻是比起以靜製動來風險要大得多。須運籌得當,不僅要勝,而且要大勝,這樣才能起到震懾袁紹的目的,讓他短期內不敢再對豫州出手。若是殺敵一千,自傷八百,不如不戰。”

    郭嘉搖搖羽扇,神態輕鬆。“是示強還是示弱,全看將軍怎麼選。我順便提一句,如果將軍打算示強,那關羽可用。這人雖然用兵全無方略可言,衝鋒陷陣卻是一員難得的猛將。”

    孫策同意。論用兵能力,關羽不算上乘,至少到目前為止還沒展示出過人之處。論亂軍之中斬將,關羽絕對是一把好手。誅文醜虛實難辨,斬顏良可是貨真價實的戰績。就之前的戰績而言,他也的確擅長這種單刀赴會的戰鬥模式。

    這麼一把快刀,不用一下太浪費了。

    孫策隨即讓人去請關羽來,表達了他的意思,希望關羽能助自己一臂之力。關羽正為無用武之地而失落,聽了孫策這個提議,正中下懷,當即一口答應。

    孫策隨即召集眾將,部署反擊事宜。

    關羽和馬超不打不相識,孫策安排他倆北上,到淮水附近偵察敵情。考慮到對方全是騎兵,步卒能發揮的作用有限,孫策命令麋芳、閻行做好準備,隨時準備脫離主力作戰。程普守舒城,他自己則率部北上,擺出準備渡過淮水,進入汝南作戰的姿態。

    第二天一早,孫策拔營,離開舒城,率領一萬五千步騎向北進發。

    孫策一出城,潛伏在灊山一帶的許昭就得到了消息。
本帖最後由 noriko1026 於 2018-5-9 09:40 編輯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noriko1026

LV:8 領主

追蹤
  • 26

    主題

  • 29668

    回文

  • 5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