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漢三國] 大秦之帝國再起 作者:榮譽與忠誠 (已完成)

 
王烏鴉 2018-11-5 10:26:14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101 151446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11-11 10:13

第1060章 幾無退路的匈奴

  “他們會答應嗎?”

  “相信我,會的,他們一定會!”

  這裡是峻稷山北部,是匈奴的臨時王庭所在地。

  峻稷山其實就是後世蒙古的杭愛山脈以北區域的一處山脈,它臨近蒲奴水、姑且水和匈奴河,西南部又有一處大澤和一條叫龍勒水的水系。

  峻稷山以北還有一個山脈,那裡現在叫燕然山,千八百年之後會叫杭愛山脈。

  目前匈奴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局,單于頭曼率軍入侵南方,歷時六年最終只有少部分逃脫,其餘不是死掉就是被俘。

  曾經人口已經將要逼近百萬的匈奴,因為頭曼在南邊的敗亡,導致失去至少二十萬的青壯和附屬的近小十萬人口。

  將近三十萬的人口啊!哪怕是人口多如南邊那些國家有個七八百萬,十年內損失掉三十萬人口肯定也是要勞筋傷骨,對於人口只有接近百萬的匈奴來說,已經不止是勞筋傷骨那麼簡單,是將有可能崛起成為西部草原霸主的匈奴直接變成隨時可能滅族的存在。

  十分幸運的是,頭曼南下的時候不止召集了匈奴本族的牧民,他還糾結了呼揭人、堅昆人和部分南丁零人,甚至是召集了一些戎人、狄人、犬人,導致的是經歷南邊的大敗之後,草原上不止是匈奴一家承受損失,其餘靠近匈奴的各個部族也是十分淒慘。

  匈奴啊,有可能成為草原中西部霸主的部落聯盟,恰恰就是因為那一段時間的強大,那些部族才不得不接受頭曼的邀請一塊南下搶劫,因為他們一旦不答應,頭曼南下之前肯定是要先找一個部族收拾,立威之後才可能南下。誰也不想成為被立威的對象是不是?再則南下搶劫什麼的挺好。

  確實是挺好,頭曼生出南下搶劫的念頭,那是因為有南邊的國家派人過來提出聯盟。

  什麼聯盟?就是齊國先提出向匈奴借兵和買馬,又給予一些好處想要讓匈奴進攻秦國,然後又有韓國和燕國也提出類似的要求,頭曼立刻就覺得事情可以幹。

  那個時候秦國的統治已經接近崩潰,頭曼在之前也有收到消息,說是秦國的皇帝正在準備出兵草原,要不是發生內亂,一個叫蒙恬的傢伙就該領著三十萬秦軍進攻河套。

  秦國要進攻匈奴,有了齊國、韓國、燕國的邀請和給予的好處,再聯想一下南邊人自己在內亂,不去搶一把的話,遊牧民族還叫遊牧民族嗎?對得起天,對得起地嗎?什麼都對不起,所以果斷招呼人手,反正就是南下幹一票,搶劫財物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掠奪人口!

  沒有錯,就是掠奪人口!草原上的部落是依靠什麼變得強大?不是單純的依靠本族人自然生育,其實是依靠戰爭進行人口上的掠奪。像是草原部落與部落之間作戰,一般情況下就是擊敗然後殺死敵方首腦,剩下的部落民眾其實是被進行吞併,可能是直接融合成為部落領民,但大多數是作為奴隸存在,女人則是成了生育的工具。

  依靠自然生育需要的週期太長了,從懷孕到十個月之後娃兒出生,然後再從嬰兒養育十幾年使其成為勞動力,太長且根本就沒有把握能不能讓嬰兒長大。

  絕對不是在開玩笑,生活環境安定且食物不缺的中原地區,十個嬰兒能夠健康成長的一般是只有六成,中原固定居住的農耕民族都這樣,經常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族嬰兒倖存率有多高?

  時間對於任何人來說都缺,對於想要壯大的國家或是勢力來講,時間則是更缺。

  草原上的部落沒有辦法完全依靠自然生育來壯大人口,然而人口不多的部落在草原通常是被擊敗並兼併的存在,只有通過不斷的勝利來進行兼併,誰的腳步慢了就會成為被兼併的對象,那是生存與滅亡的賽跑。

  匈奴會逐漸成為中西部的草原霸主,那是因為匈奴一直在兼併戰爭中獲得勝利。

  吉脫曾經考慮過在帝國沒有發動更大的入侵之前,他們搶先對周邊的部族進行戰爭,但是很可惜的是不止一個人認為不能那麼做。不是不行,不是無法,不是不合適,就是簡單的不能。

  匈奴周邊還有什麼其它的部族?還有呼揭人、堅昆人、丁零人、東胡人。呼揭人和堅昆人一直都是匈奴的傳統盟友,匈奴在對月氏人發動戰爭的時候,這兩個部族是站到了匈奴這一邊。

  呼揭人和堅昆人只適合用來團結,那麼丁零人和東胡人呢?吉脫仔細思考了一下,又詢問一些有經驗的部落首領,甚至是很認真地尋求韓王信的意見,得到的答案是目前的匈奴根本就打不過丁零人或是東胡人。

  不用匈奴去想要不要對丁零人或是東胡人發動戰爭,是東胡人搶先動手了!

  東胡王集結了二十萬的部隊,他們放過了與之糾纏極深的渾庾,直接在東北部展開了入侵。

  匈奴現在的確是分成了兩個部分,不過不是吉脫匈奴和冒頓匈奴,是峻稷山的匈奴和狼居胥山的匈奴,冒頓那種打出匈奴繼承者旗號但實際上沒有多少匈奴人的存在,其實也只是名號,真正還生活著大多數匈奴人的是峻稷山和狼居胥山。

  東胡和匈奴開戰了,是看到匈奴接連不斷地敗在帝國的手中之後,毫不猶豫地展開入侵了!

  本來東胡就不是那麼看得起匈奴,那是因為好幾次東胡與匈奴的戰爭中,毫無例外都是東胡取得了勝利。

  世界就是那樣,體現一個民族自信心的來源就是在戰爭,在戰爭中取得勝利就會增強信心,那麼面對戰敗於自己手裡的敵人根本不會產生什麼尊重,反而會是一種打從心裡的蔑視。

  種族對種族蔑視毫無疑問是存在,並且會體現在許許多多的方面。最直接的體現某過於,哪怕是一個瘦小的人面對一個強壯的人,然而瘦小的人因為本身種族一直戰勝那個強壯者的種族,瘦小的人就敢肆無忌憚地羞辱那個強壯的人,並且強壯的人還不敢進行抵抗。

  匈奴是真的有點懼怕東胡,導致吉脫在知道東胡進攻狼居胥山之後整個人都傻了,甚至比帝國入侵草原還感到恐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的的確確就是因為匈奴起碼有戰勝過南邊的種族,但是他們面對同樣是遊牧民族的東胡卻基本沒有打贏過。

  東胡人進攻了?並且是進攻匈奴的聖山,也就是狼居胥山?這簡直就是壞到不能再壞的消息。

  吉脫有理由相信一旦冒頓知道東胡進攻狼居胥山,並且他守不住的話,必然是會被利用起來在匈奴內部攪風攪雨。他接受了韓王信的意見,哪怕是帝國的入侵是事實,哪怕帝國已經佔領了大部分區域的中部草原,他都應該向帝國卑躬屈膝地請求和解。

  匈奴需要單于,吉脫雖然是頭曼指定的繼承人,但很多時候名份也就是那麼回事,並不是說有名份就能成為理所當然的領導者,特別是在遊牧民族的匈奴更是這種現象。

  “聽說你的故地也在發生改變,血統統治正在終結?”吉脫看上去也就是二十來歲,他是純粹的白皮膚血統,並且有著一種藍色的眼眸。他看向了有些蒼老的韓王信:“帝國的皇帝有尊貴的血統嗎?”

  前半生是在顛沛流離,後半生是在逃亡,韓王信看上去又怎麼可能不顯得蒼老呢?他帶著不確定性,說道:“似乎是有的,但是皇帝本人並沒有直接承認。”

  吉脫帶著萬分的不理解:“為什麼?”

  “或許是因為直接承認的話,皇帝在對待另外一些血統高貴的人會受到局限。”韓王信是自稱自己是韓王室的後人,事實上他也真的而是戰國時期韓襄王姬倉的庶孫。他在回憶什麼,語速緩慢地說:“比如需要拿出更多的代價去安置那些接受和平兼併的王室成員。”

  “你也是有王室血統吧?”吉脫帶著審視問:“為什麼你會遭到這種待遇?”

  人生總是面臨一個又一個的選擇,韓王信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樣?平心氣和地回憶了一下,他認為自己是因為過於貪心,然後是貪心讓他無視了韓國宗室的安排,不接受韓成這個讓他覺得無能的傢伙成為韓王,是自己無視了韓國宗室的警告跳出來稱王。

  或許韓王信還不止無視了韓國的宗室,他更加無視了齊國、魏國、趙國、燕國……反正所有有聯繫的王室都被他無視了,所以才會是現在眾叛親離的下場。

  有一些東西明明後悔了也不能承認,所以韓王信對吉脫說:“我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本來是想要依靠東胡,但是被東胡出賣。後面,我來到了大熊國,希望得到單于的幫助,可是……”

  是的,匈奴並不稱呼自己為匈奴,他們自稱叫有熊國,希望別人稱呼他們為大熊國。很真實的一句話,誰他媽有毛病在自己的種族上帶著一個“奴”字?特別是匈奴那麼的強大,不是什麼垃圾種族。

  “可是父親戰敗被俘了,不是嗎?”吉脫看上去並沒有什麼憂傷,他又問:“你說皇帝會答應,那是基於什麼基礎?”

  “東胡人在攻打有熊國。”韓王信表情非常的認真,他說:“如果沒有發生東胡進攻有熊國的事情,皇帝不會答應,因為帝國有信心可以擊敗有熊國,從有熊國獲取土地、人口、財富等等一切想要獲得的。可是東胡對有熊國發動進攻,是在帝國已經佔據優勢的時候發動進攻,等於是在搶奪本來應該屬於帝國的戰利品。”

  吉脫只是在靜靜地聽,儘管韓王信是在說匈奴完完全全不是帝國的對手,甚至認為帝國可以從匈奴這裡得到一切想要得到的東西,他的臉上依然看不到有什麼惱怒的地方。

  關於帝國的強大,若說匈奴以前還是懷疑,但一次、兩次、三次……那麼多次的失敗之後,要是匈奴都還不承認,那已經不是什麼死硬分子或者是自尊心的問題,是腦子有病地想要將整個匈奴往死路上帶。

  沒錯,匈奴最強盛的時期,頭曼帶著匈奴以及盟友聯合起來的強大武力,但依然是敗在了帝國手中,甚至連身為單于的頭曼都被俘。

  要說是帝國使用陰謀詭計,或是利用什麼自然環境,最後才擊敗了最強盛時期的匈奴,那麼任何一個匈奴人都不會承認自己不如帝國,也不會產生無力感,是會充滿憤慨地仇恨。

  但是!帝國不是用什麼陰謀詭計,也不是利用什麼自然環境,是在兩軍堂堂正正的交戰中,以絕對的優勢在廝殺中擊敗了匈奴以及其盟友!

  韓王信一直在向吉脫灌輸的是,失敗不可怕,可怕的是失敗之後還不承認,更加可怕的就莫過於不承認還想要死磕。

  吉脫是經過很認真的思考認為韓王信說得沒有錯,現在哪怕是性格最頑固的匈奴貴族都承認不會是帝國的對手。他們想要尋求和平,對於匈奴來說也必須與帝國達成和平,但是他們不知道應該怎麼做。

  事實上吉脫已經派人向帝國的皇帝表示過臣服,期望能夠得到帝國皇帝的原諒,此後匈奴與帝國將會成為朋友云云,反正就是在皇帝聽來覺得無比幼稚的保證。

  “那麼……我們全面遷移,往西遷移,帝國皇帝真的會答應?”

  吉脫在看向南邊,那裡就是峻稷山,那裡估計時時刻刻都在發生交戰,在崎嶇的山地,在平坦的草原,在彎彎繞繞的山谷,發生著匈奴人與帝國軍隊的拼殺。

  “其實不是皇帝答不答應,是有熊國本身能不能辦到。”韓王信眼眸中有一種莫名的憂傷,不過很快就掩飾起來。他非常嚴肅地說:“首先有熊國要展現出實力,相當的實力。要是能夠對帝國造成威脅就更好,但非常可惜,有熊國現在威脅不到帝國。那麼,只有從另一方面入手,那就是展現出有熊國的利用價值。”

  吉脫緩緩地點頭:“應該是吧,至少東胡現在無論是從哪一方面來看都是我們對帝國的威脅大。要是我們展現誠意,帝國皇帝應該是會心動的。”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11-11 10:13

第1061章 遊牧民族的大招

  “朕很心動!”

  “那陛下……”

  “只是心動,明白嗎?”

  “……”

  呂哲穿著有點隨便,只是套著一個絲綢的長袍,光著腳丫子跑在一盆熱水。他在宮城的時候一直都是穿著這麼隨便,怎麼舒服就是怎麼來,為了這個問題被一幫禦史勸諫了多次,每次都是說會注意形象,但說完了該怎麼還是怎麼。

  宮城修建了近十四年已經快要接近完成,目前還沒有完工的只有極少的部分,例如一些林園和花菀。另外的各個殿和宮已經修建起來,那一處用玻璃搭建的光明殿更是進行了幾次修改,變成了一處幾乎是天宮才有的場所。

  玻璃被發明出來已經有小十年了,起初因為產量問題只有皇室和一些勳貴在用,後面最先走入的教室的建設,到目前為止普通人家也能在窗戶上裝上。

  不得不說的是玻璃是一項偉大的發明,它改變了的建築的修建方式。以前建築的窗戶沒有紙也沒有玻璃,除開一些特別富足的家庭,不然窗戶的“洞”並不大。紙比玻璃在帝國更早出現,不過並沒有被轉變到除了書寫之外的用途,還是要到玻璃沒有出現並且被大量投放市場,又有官方建築的引領,民間才出現變化。

  玻璃說白了不就是沙子做的玩意嘛!工藝粗糙的時候,玻璃會有五顏六色的反應,想要完全透明是需要一次又一次的研究。起初宮城的光明殿就是一個五顏六色的產物,看上去無比的華麗,但只有呂哲深深地感到不滿意。

  小十年過去了,透明的玻璃早就被研究出來,依然是皇室和勳貴最先使用,等待教室為了光線充足而使用的時候,產量實際上已經足夠投放市場。

  呂哲並沒有像諸多的“同行”那樣將玻璃視為積累財富的重要發明之一,他之前示意工匠試驗並製作出紙張,本來紙張也是能產生暴利的商品,偏偏他就只在成本的基礎上賺取一些毛利。玻璃同樣也是只保證毛利,然後大批量地投放市場,更甚的是呂哲將紙張和玻璃的製作方法賣出,賣的方式是收取專利費用,既誰生產多少給予多少智慧財產權金什麼的。

  說白了吧,呂哲是“擁有天下,富有四海”的皇帝……,哦,他沒有將天下視為私產,但是他缺錢嗎?不缺!對於他來說,有太多比賺錢更重要的事情。

  紙張的鋪開,有利於教化,使得更多人的可以獲取知識,不再是看什麼東西需要一大車的竹簡。

  玻璃的鋪開意義可能沒有紙張那麼大,而且說實話也是呂哲想要使更多的人加入到工業化上面,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更加直白地說,是他想要給予一些研究人員利益,額外也是在為民族點開“化學科技樹”做一種必要的推廣。

  不止是紙張和玻璃,許許多多的東西都是在呂哲的提醒下被發明或創造出來,他給予參與人員應該的酬勞之後,基本都是進行社會推廣,拿起必要的生產專利費用。

  專利費?對的,這個是現代人都知道的名詞,它在華夏長達數千年的歷史裡根本就不存在,也即是不管誰發明創造了什麼,任何人都能夠剽竊並用於商業經營。

  沒有智慧財產權和發明專利收益,華夏文明的幾千年都在幹什麼?並不單單是因為儒家排斥奇技淫巧,然後阻止了華夏族群的科技發展,事實上就是發明和創造可以任意被剽竊才是最大的障礙。

  試想一下吧,辛辛苦苦付出不知道多久的腦力和勞力運動,有了成果之後投入第一批商品到市場,然後發明人在隔幾天之後發現市場上已經有山寨產品,發明人沒有辦法阻止任何人的剽竊,亦是無法來保障自己的權益,誰還腦子有病去專研、發明、創新?

  剽竊不可怕,可怕的是一種“剽竊你的產品是你給面子”的思想幾乎是地固根深。當一個民族根本不尊重發明和創新的時候,誰還會去發明和創新?哦,別扯什麼四大發明,那已經上升到了全人類福祉的高度……也就是白貢獻,誰都沒領情。

  呂哲的想法非常的簡單,既然有這樣的機會,他應該在自己能夠做出一些事情的時候,將認為應該做的事情辦下去。

  同理,呂哲現在對於匈奴結束戰爭並西遷,西遷之前配合帝國進攻東胡的提議,他有點心動了。

  匈奴這個部族對帝國是威脅,其實並不止是匈奴,任何草原上的部族對帝國都會是威脅。這一點在華夏長久的歷史裡已經不止一次的證實,因此哪怕是全國上下都不認為草原占來有什麼用的時候,呂哲強硬地發動了對草原的戰爭,並且是在剛剛統一全國還沒有整合力量就發動了戰爭。

  “東胡確實是要比匈奴人口多和地盤大。”呂哲注視著張良,問:“你怎麼看待這一點?”

  張良穿得十分的正式,他也一直是恭敬地站著,聽到皇帝那麼問,平靜地說:“取決於陛下對匈奴人的信任程度。”

  呂哲對匈奴人能有什麼好信的?他能夠縱容本族一些人,不代表願意縱容異族。

  歷史上匈奴分成了兩個部分,是為南匈奴和北匈奴(也叫西匈奴),一部分留在了東方,另一部分向西遷徙。

  南匈奴是被漢帝國打服了的那一部分,他們向漢帝國稱臣,並成為類似於雇傭兵的部族,每每漢帝國要用兵的時候,會有匈奴中郎將召集匈奴的各個部落首領糾集騎兵,讓這些類似于僕從軍的騎兵跟隨漢軍作戰。

  不過得說一句天大的實話,漢帝國真正召集南匈奴的騎兵次數屈指可數,一方面是漢帝國幾乎沒有外敵了,有敵人也不適合騎兵作戰,因此真正到了召集匈奴騎兵作戰是在什麼時候?是在東漢末年的軍閥相攻上面,北邊的任何一個軍閥都有雇傭匈奴人的記錄。比較詭異的是,東漢末年的中央軍中其實是有匈奴騎兵的存在,並且是作為主力使用。例如蔡文姬(蔡琰)就是在洛陽戰亂時被“洛陽九校”中的匈奴騎兵擄掠到了草原。

  北匈奴其實更應該稱呼為西匈奴。這一批匈奴人打死不願意向漢帝國屈服,他們爬山涉水,走過沙漠和戈壁,穿越了大沼澤,先是抵達了安息帝國(帕提亞)的邊境。抵達安息帝國邊境的北匈奴毫無疑問是幹起了自己的老本行,而那個時候安息帝國正在和東擴的羅馬人進行戰爭。

  因為逃亡和戰敗西逃,北匈奴實際上已經只剩下十五萬人不到,但他們偏偏還能吊打安息帝國。雖說安息帝國的主力都是在和羅馬人交戰,可後面安息帝國有抽調精銳回到東邊試圖解決匈奴人,但依然是被吊打。最後,是羅馬人派人邀請北匈奴的單于前去羅馬,雙方達成了瓜分安息帝國的協定。

  羅馬人和剩餘不到十萬人的北匈奴結盟看起來像是笑話對不對?但事情就真的發生了。讓羅馬人願意與北匈奴結盟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北匈奴用不到兩萬騎兵將安息帝國十萬所謂的精銳給宰了個精光。

  事實是什麼?是那個時候的安息帝國確實已經衰敗,衰敗之前還向漢帝國求援?求援什麼的都是些野史,沒有官方記載的就隨便聽聽好了。

  呂哲的記憶沒有出現混亂,他深深地記得就是被打得苟延殘喘的南匈奴,就是南匈奴拉開了“五胡亂華”的序幕,東晉皇帝被抓去倒尿壺。而那個時候的南匈奴有多少人?是恢復到了將近三十來萬,是漢帝國劃出地盤,每年給物資和金錢,將原本快沒有多少人的南匈奴給壯大到恢復三十多萬人口!

  “我不喜歡任何一個異族,包括匈奴、東胡……,甚至包括西域人、波斯人、希臘人。”呂哲說得異常隨意,末了又補充了一句:“但是帝國不會在同一時間與所有異族為敵。”

  東胡進攻匈奴是在搶奪帝國勝利的果實,甚至發生了東胡直接搶了帝國地盤的事情,不過隨後是東胡王自行讓出,並派人到帝都道歉。

  帝國在未來某一天必然是要征伐東胡,但絕對不會是現在。那麼……在帝國進攻東胡之前,有沒有必要讓匈奴去和東胡拼一下?

  “根據我們的在吉脫那邊的內線送回的情報,吉脫麾下能夠作戰的不足五萬,其餘都是拼湊出來的老幼。”張良知道皇帝喜歡資料,認為資料才是真正不會騙人:“東胡王攻打匈奴召集了二十八萬牧民,以東胡總人口超過兩百萬的數字,再以遊牧民族全民皆兵的特性,估計還能再召集二十萬左右的人手。”

  呂哲對於遊牧民族遠比這個時代的任何一人都要瞭解,他繼續用著漫不經心的語氣說:“狼居胥山的匈奴人,他們不是抵抗住了東胡的入侵嗎?”

  “是的,狼居胥山的匈奴人擋住了東胡人,他們在幹吉脫正在做的事情,殺死牛羊拋于水源。”張良說到這裡的時候深深皺眉:“事實上,我們的軍隊也遭遇到了相似的難題。”

  用屍體污染水源製造瘟疫的手段,可不是到了漢武帝劉徹北征匈奴的時候才被“發明”出來,遊牧民族早就有了這樣的手段,那是他們的薩滿掌握這樣的知識裝神弄鬼的工具,用來懲罰一些不恭敬的人。

  事實上就是那麼回事,哪怕是到了蒙古時期,草原薩滿依然在用那樣的手段去進行震懾,維持神明威嚴或許是真的,保證薩滿的利益也是真的,讓人感染瘟疫病死,甚至是整個部落死光也是真的。至於瘟疫是個什麼情況,薩滿只要說是神的懲罰就夠了。

  “沒知識太可怕了。”呂哲帶著十足的輕蔑:“生化戰?那是在非流動活水的時候,拋下屍體才能製造污染,流動性的河流中使用這樣的手段,除非匈奴人宰殺數十萬牛羊造成河水堵塞,不然根本不可能……”

  皇帝後面是在說什麼張良聽不懂,聽著好像是某種什麼很專業的名詞之類的。不過,他倒是明白了皇帝的意思,那就是征北兵團只要牢牢控制住龍勒水,然後只飲用燃燒沸騰的水,匈奴人幹那些事情也威脅不到什麼。

  “對我們用處不大,對東胡肯定是有用。”呂哲看著好像是在幸災樂禍?他說:“那就難怪狼居胥山的匈奴人擋住了東胡大軍。估計是東胡人知道匈奴薩滿放‘大招’了,勸阻了東胡王繼續進攻。”

  張良發現了,今天皇帝的心情非常好。他仔細想了一下,似乎也沒有發生什麼值得皇帝這麼開心的事情吧?

  沒啥,就是今天呂哲已經接受大兒子的邀請,琢磨著就等張良彙報完之後,他就該收拾一下,然後出宮前去夷陵方向的郊外。

  呂啟又幹了什麼?他就是一直在忙碌製作茶壺的事情。

  哦,茶壺是一個代號,實際上它是一台蒸汽機,皇帝要去觀看的茶壺已經是第七號,之前的六個之中爆了四個……

  眼見張良還在繼續講,似乎一時半會也講不完,已經貓在門外面超過半個小時的呂議忍不住走了進去。

  呂議的出現讓張良找到了一些方向,很快就猜出應該是皇家有什麼事情,加快語速,似乎是想要儘快講完?

  “父皇,如果大哥製作的‘茶壺’真的成功,是需要執政府配合一些事項的吧?”呂議用著看似天真,實際上狡膩的表情,說:“執政有太多要忙的事情,可張尚書不是在嗎?要不一塊過去瞅瞅?”

  話說起來,呂議現在已經十二歲,因為伙食的關係長得比較粗壯,看著說十四五歲也絕對有人信。

  十二歲要是在一些家庭已經算是勞動力,在某些家庭估計也娶老婆打算開始生孩子,所以嘛……呂哲已經開始有意在培養呂議某些東西,比如將一些政務交給呂議處理。

  張良可沒有什麼閒工夫啊,他實際上也很忙的好不好,遲疑著想說什麼,那邊皇帝已經拍板了。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11-11 10:13

第1062章 貴圈真亂

  南陵在秋季的時候顯得很濕潤,那是因為秋季時分有著太多秋雨綿綿的季節。

  前些天呂啟實驗茶壺七號早就該進行,不過因為下雨給耽擱了下來,是等待天晴之後的第二天,確認不會再下雨才敲定下來。

  皇帝的出巡沒有多麼隆重,就是該有的護衛帶上,沒有誇張到數萬大軍開路,然後敲鼓的、敲鑼的、吹嗩呐的……反正就是沒有那麼多的花招。

  說不隆重,其實被安排保護的甲士和武士也有五百人,另外因為皇帝要離開宮城,隨行的還有皇后、妃子和皇子、皇女,伺候他們的侍女數量也有近百。

  此外,帝都的駐軍被通知加強警戒,需要的時刻能夠及時出動。因此表面上看去好像是沒有什麼,暗地裡的安排一點都沒有少。

  宮城的城門大開,最先走出的是一隊騎著高頭大馬的騎士,他們上身穿著腥紅色的戰袍,下身是一種馬褲,戰袍之外是看去黑乎乎的鐵甲,每一名騎士背後還會有一件鑲著金邊的披風。

  為什麼不用金甲?因為帝國延續大秦尚黑的習慣,同時加入了紅色的元素,軍隊的軍服基本上就是上身紅下身黑。必須說明的是,只要是正統的華夏皇朝,基本上都是黑和紅的搭配。

  好吧,不用金甲的理由比較操蛋,是皇帝駁斥了無數個腦子看似有病的傢伙,沒事將軍隊搞得金光閃閃是個什麼意思,又不是星矢聖鬥士,穿得金光閃閃能夠引發一種叫“小宇宙”的附屬技能嗎?不能?那純粹的炫富和裝X是吧!?

  皇帝早就不需要用某種形式來展現存在感的層次了。所以,低調是美,低調是真,沒有什麼比用黑甲來展現軍隊該有的肅殺感最好了。

  黑甲騎士的後面跟著的是身穿重甲的徒步甲士。每一名甲士的身高基本是在兩米左右,他們腰間懸著一柄厚背刀,每人的左手都是提著一個大盾,身上任何部位都是有甲胄防身,看頭盔的款式也是配有面甲,只是非作戰時期沒有將面甲拉下來。

  一百騎士、五十名甲士,他們除了宮門之後,幾輛馬車出現了。

  所有的馬車上面都有旌旗,旗面是黑色的底色,繡上了一隻非常華麗的鳳凰,它們是帝國皇族的獨有旗幟,也被稱為王(皇)旗。

  第一輛馬車的窗戶打開著,能看到一名十歲的小女孩將半個身軀伸出窗外,她穿著一身粉紅的宮裝正對著前面廣場上指指點點,時不時地扭頭看回車廂內,嘴唇一張一合像是在和誰說什麼話。

  小女孩是呂瑩,與之同乘一車的是一些姐妹。她自小就比較活潑,與之坐在車廂內保持一動不動的呂伊有著非常明顯的區別,不止是個性,還有氣質上的區別。

  第一輛馬車的車廂內有呂伊、呂瑩、呂婷、呂怡、呂靜,她們是皇帝的五個女兒,其中最小的呂靜才五歲,生母是翼秀。

  第二輛馬車的車窗也是打開,不過可沒人再把身軀探出窗外,從打開的窗戶看去,能夠看到裡面坐著四個人,她們是貴妃陽滋、德妃衛雯、賢妃韓豔、淑妃趙欣。四人也在有說有笑,時不時還說到什麼開心的事情,全部發出銀鈴般的笑聲。

  第三輛馬車的車窗封閉著,看不到裡面坐著誰,不過從一些聲音來判斷,吵吵鬧鬧又時不時地發出車廂牆壁被碰撞的聲音,裡面應該是裝著一些熊孩子。

  算上從穿越的第一天,呂哲已經在這個世界生活了將近十六年了啊!他的大兒子呂啟今年已經十三歲,他自己也從一名小小的屯長變成了一個龐大帝國的皇帝。

  宮城有動靜?一些人看到隊伍出來的時候都是齊齊一愣,然後互相面面相覷。

  作為一名皇帝,呂哲從很多方面來講是合格的,其中就包括沒有動不動就玩什麼微服私訪,除非是必要否則很少會出宮。

  皇帝的隊伍是專門走在“皇帝專道”,他們的出現引起了一陣陣的反應,其中就包括左右兩邊道路的車輛停下,街道旁的行人也是停下腳步,全部都是對著王旗所在的方向彎腰行禮,其中也不乏一些跪在地上的人。

  彎腰行禮的是帝國的自由民,帝國早就頒佈律法,其中就包括什麼樣的場合才必須行跪禮,不在規定之內沒人可以強迫誰跪拜。

  跪在地上的群體是奴隸,他們跪伏在地的時候身軀在顫顫發抖,那是一種難以形容的恐懼。

  因為是行走在皇帝專道,皇室車輛過後,那些原本停下來的馬車或是行人就可以再次自由行動,但大多數人依然是保持彎腰行禮的姿勢。

  毫無疑問,呂哲作為一名皇帝真的很合適,哪怕單單是廢除徭役這一條就該受到萬民愛戴。最近他還在琢磨著一件事情,那就是免除農業稅。會生出這樣的念頭比較複雜,有想要做“千古一帝”的虛榮心,其實也是因為農業稅在帝國的賦稅額度中占的比例一年比一年低。

  “知道我這一生覺得做最正確的事情是什麼嗎?”呂哲的車輛內只有兩人,那就是他和呂議。

  如果可以的話,呂議其實真的不想和自己的皇帝老子獨處一個地方,因為他感覺這樣實在是太有壓力了。另外,一種莫名的壓迫感其實也一直存在著,總覺得要是說了什麼不合時宜的話就會被自己的皇帝老子揪起來關小黑屋什麼的。

  “兒臣……能不能說是廢除徭役,和您在考慮要不要廢除農業稅?”呂議回答之後就後悔了,因為他看到自己的皇帝老子在蹙眉。

  呂哲做過覺得最正確的事情?

  不是割據,不是建國,不是成為皇帝,呂哲啊……一直都沒有和任何人說起過,其實他在最初的時候想要在秦軍好好地奮鬥,作為秦軍的一員去塞外與匈奴人拼命,要是能立下戰功,且能夠接近扶蘇,成為扶蘇的親信,他真的是想要成為大秦的一名忠臣和戰將。

  是的,最初呂哲真的就是那麼想的,可惜的是造化弄人,他被屠睢選中跟著南下,又因為照顧了那些被強迫南下的六國人士被信賴和倚重,慢慢地就跟自己最初的設想脫節了。

  不是矯情,呂哲沒可能一開始就知道自己的人生軌跡,他現在走到這一步認為做得最正確的事情只有兩件,第一件是以相對和平的方式壓迫列國接受兼併,第二件事情是啟動了民族向外不斷侵略的戰事。

  別看說列國兼併就兼併了,但是裡面真的沒有那麼簡單。列國為什麼願意接受兼併?那是呂哲窩在長江流域接近七八年,打百越光復南邊數郡,又頂著項楚的壓力發展起來,累積了誰都比不了的軍糧和器械,練出了當世之強軍,才有使用溫和手段兼併諸國的基礎。

  哪怕是有那樣的基礎,呂哲要是沒有先幹掉項氏一家,然後又風卷殘樓一般地解決列國最強的齊國,給予後方安定的同時又展現出強勢,用溫和手段兼併列國還是有點難度。

  對於呂哲來說幸運的是匈奴南侵,對於秦國和趙國來說匈奴的南侵卻是不幸。匈奴南侵削弱了秦和趙太多的實力,形成的局面是要麼被呂哲滅要麼被匈奴滅,呂哲提出的條件對於秦國和趙國已經是最好的選擇,絕對要比亡國然後家族滅強上不知道多少倍,他們又有什麼理由不接受兼併?

  最強的齊國被攻打滅亡,第二梯隊的秦國和趙國服軟,剩下的那些根本就沒得選了,呂哲一統天下的障礙也就不復存在。

  十六年過去,曾經的小夥子已經變成了三十六歲的中年大叔,比較詭異的是呂哲看上去似乎沒有衰老多少,這一點已經成為帝國最大的謎團。

  是真的沒有衰老多少,指的是面容和身體機能,呂哲自己也搞不太清楚是怎麼回事,猜測是肉體穿越的某種福利還是什麼。當然,他絕對不允許任何人來刺探這個秘密,不是沒人注意到這一點,但有多少人能夠親眼近距離的看過皇帝呢?察覺到的人是打死也不敢外傳或是試探,他們有最起碼的分寸。

  一個人,哪怕是最普通的人,他帶著軍隊浴血奮戰,他帶著一幫人從弱到強,然後又建立起了一個國家,使得這個國家上升到帝國的高度,隨後又稱為皇帝掌握一個龐大帝國十數年,身上又有著那麼多的秘密,這樣的人無論是誰面對都會產生壓力。

  呂議不是沒有奇怪過一點,那就是自己的皇子老子為什麼一直那麼年輕。恰恰就是因為發現這點,他既是興奮又是忐忑。興奮是因為聯想到自己是父親的兒子,那麼自己會不會也有“長生不老”的血統呢?忐忑則就更簡單了,要是自己的皇子老子“長生不老”,那自己今生還有希望成為帝國的掌舵人沒有?

  不,不是長生不老,呂哲很清楚不是那種不老不死的情況,只是衰老的速度非常緩慢。事實上他也期盼是不老不死,但是……作者君不允許啊,這又不是仙俠或者玄幻!

  會死的,也會老的,只是過程非常緩慢,呂哲萬分的清楚這一點。他以前可是有看小說的,每一個穿越者在發生穿越奇遇之後總是會有各種各樣的金手指,然而他一沒有隨身帶著老爺爺,二沒有什麼系統,那麼身體衰老緩慢估計就是福利了?

  感謝天,感謝地,感謝阿薩力……,呂哲沒穿越之前看過某一部辮子王朝的連續劇,講的是康麻子的一生,裡面有一短歌詞叫“向天再借五百年”。他最為期待和覺得幸運的是自己似乎不用借,估計可以活很久,但真心沒想做上多久的皇帝,等待覺得呂議或者哪個兒子能夠繼承了,他就該退居幕後,監督新任皇帝估計是順帶的,其實就是該玩就玩,該幹麼就幹麼,好好享受人生,唯一有些遺憾的是,他的那些女人們已經開始在變老……

  或許,呂議是察覺到了什麼,包括他雖然被當成下任皇帝在培養,但是皇帝老子也沒有說非他不可,面對皇帝老子的時候才會有那麼大的壓力?

  事實上現在帝國還沒有太子,這點是呂哲作為皇帝比較被臣工詬病的地方。但不是他不想確定誰為太子人選,是萬分的清楚自己的兒子都不是簡單貨色,大兒子不對勁,二兒子不對勁,看著好像就沒有一個兒子正常一些。

  有時候呂哲都不知道該覺得慶倖還是悲哀。因為他清楚穿越什麼的其實比較操蛋,帶著記憶穿越的話,那兒子們到底有沒有真的將他視為父親?不當成真正的父親是悲哀,但有熟知歷史的兒子似乎又是一種慶倖,至少帝國被玩壞的幾率應該是會降低的吧?

  “父皇?父皇?”呂議從馬車停下來就已經在呼喚,足足已經呼喚有一分鐘左右了。他見自己的皇帝老子眼睛有些迷離地看過來,打了一個激靈,說道:“到地方了。”

  呂哲剛剛的確是因為回憶和思考導致失神了。他依然是靜靜地坐著,眼睛看著略顯局促的兒子。

  從什麼時候開始呢?呂哲發現自己的這個嫡長子開始發展自己的實力開始吧?然後自己的這個嫡長子似乎是有點做賊心虛一般,變得有些害怕自己?

  不用多想,呂議壓根就沒有想過說,自己在建立班底能瞞過自己的皇帝老子。他一開始就知道肯定瞞不住,因此是一種半公開化地在培植自己的勢力。他本來是想要試探自己這個皇帝老子會是什麼反應,結果……是毫無反應,是真正意義上的毫無反應,甚至連問都沒有問,正是這樣他才害怕啊!

  呂哲敲了敲車廂牆壁,外面出現了悶聲悶氣的說話聲。

  說話的人以前叫猛三,現在叫江猛,已經給皇帝當了十來年的貼身侍衛。

  呂哲從車廂後門出來的時候,所在地已經是在郊外,他看到了自己的大兒子呂啟,也看到了不遠處的茶壺七號……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11-11 10:14

第1063章 超越千年

  茶壺七號看上去其實一點都不像是茶壺的模樣,按照呂哲的審視目光來看,它已經有西元18XX年的外觀,並且聽呂啟介紹,一些該有的裝置都有了。

  “父皇,氣缸是採取帝國最新的材料科技,也就是選用鋼材。”呂啟看上去十分的興奮,他大力拍打著圓筒鋼壁,說:“之前採用過銅和鐵。銅造氣缸是採用鑄造技術,可惜的是因為銅的軟性,壽命有點堪憂。鐵也能鑄造成功,壽命上面不差,但是性能差且不穩定。”

  專業的術語呂哲是聽不懂的,關於材料的選用倒是聽懂了一些,對於鑄造手法也有著相關的認知。他帶著好奇走在蒸汽機旁邊,能從外觀上辨認出進氣管、飛輪、連杆,內在結構卻是看不到的。

  “鋼材……”呂哲蹙眉說道:“選用鋼材並不好,我們的鋼產量低,太低了,每年的總產量不過四噸,需要用到鋼的地方卻是太多了。”

  “鐵也是可以的!”呂啟急聲說道:“之所以用鋼……”露出不好意思的笑容,頓了頓才說:“是因為活塞、滑閥、曲軸還有點小問題,父皇要過來視察,所以……”

  嗯……其實就是一些大臣害怕出現什麼意外,所以是什麼穩妥怎麼來,根本就不是注重用材資金,是為了安全。

  呂哲有一個比較模糊的印象,他記得最初的蒸汽機其實就是銅材料做成?到了後面才選擇用鐵。不過他也不去計較那麼多了,本身在西元前二零五年造出蒸汽機就是一個比較不符合時代的事情,他自己能搞出燧發槍,難道就不允許蒸汽機被自己的兒子造出來啊?

  “需要再進行近一步的改進,選擇鐵作為主要材料會是最終的方案。”呂啟極力地進行保證,見皇帝老爹專注地看著自己,略略不好意思地又補充了一句:“本來是想要開發陸地用的蒸汽機……”,看向旁邊那台龐然大物,低下頭:“看來要縮小體積需要一段時間。”重新抬起頭的時候又滿滿都是成就感:“但是用在航海上是絕對合適的!”

  呂哲已經不知道該用什麼語言來形容自己生的都是什麼兒子了。

  呂哲的大兒子對科學一直感興趣,知識面似乎還比較雜,能改進火炮和燧發槍,像是銅殼子彈就是呂啟弄出來的,現在又搞出了蒸汽機。天曉得後面還會弄出一些什麼,他萬分懷疑過上個一二十年是不是連內燃機都能搞出來,而似乎並不是沒有可能,現在阻礙呂啟進行發明的是材料跟不上,不是一些科技不能搞。

  呂哲的二兒子呂議在科學上沒有什麼發展,不過看樣子對政治和治軍倒是表現出不凡的一面。呂議四五歲的時候已經懂得拉幫結夥,領著一幫勳貴的熊孩子成為首領,七八歲的時候開始玩什麼童子軍,到了十二歲在一些治國的理念上也有成熟的看法。

  其他兒子也是千奇百怪,什麼愛好都有,最奇葩的是呂陽,知道成年後的封地會是在倭列島像是被開發了什麼奇怪的愛好,竟然連毛都還沒有長就知道雇傭一些傭兵團隊去倭列島收集倭人美女!

  女兒上面倒是讓呂哲感到欣慰一些,除了呂瑩看上去因為活潑過頭有點像是女神經,其餘的女兒都是比較淑女。

  事實上呂哲並不知道一點,呂陽的特殊愛好是呂議自小灌輸,呂啟似乎也在其中留下了屬於自己的痕跡……

  最近呂陽已經開始有點轉換目標了,開始轉到(朝鮮)半島那邊去了。因為他發現自己的審美觀很正常,倭女實際上是有美女,哪個民族會沒有美女?只是在身高上實在是……怎麼說呢?倭人的平均身高是一米三,成年後的倭女也就是一米二左右,帝國近幾年營養基本上都能跟得上,普通的孩子十歲左右都有將近一米四左右,收集一米二身高的倭人美女?當成吉娃娃養嗎?

  對了,呂陽還試圖將收集美女的愛好轉到國內,不過先是被呂議教正,嘴巴無法勸服之後是拳頭,呂啟也加入進去,讓呂陽停止的其實是呂哲。

  對著異族收集美女沒什麼,異族對於帝國來說就是兩隻腳的動物,收集異族最多是就是當寵物養。而事實上呂陽還真的就是將收集到的異族美女當寵物養的,他想要拿本族美女當寵物養?那一次呂哲知道後是直接拿腳踹來著!

  呂陽先是被大哥和二哥揍,被揍得時候還挺委屈的,因為收集美女的觀念就是大哥和二哥教的。他被皇帝老爹揍得時候也覺得委屈,倒不是矯情的覺得自己是皇子收集本族美女是天經地義,是他對本族美女是拿錢雇傭……

  民族主義已經在帝國被宣傳十來年,雖然到不了同為族人的人人互相禮敬,畢竟人與人總會有自己的思想,有思想就會產生衝突,但是最基本的一點倒是產生,那就是同為族人肯定是要做到面對外族的時候懂得團結。

  思想教育還有另外一些體現,比如反應在不將異族當人,或是覺得侵略外族覺得理所當然。其實也不是完全出於思想教育,主要還是因為侵略和掠奪產生的暴利。

  帝國的人為什麼都削尖了腦袋想要參軍?不外乎就是因為在外征戰的時候,有繳獲上繳六成,剩下的四成能夠合法持有。請不要忽視“合法持有”這四個字,因為可以心安理得的去花,不用擔心有什麼律法上的擔憂。另外,士兵的繳獲是建立在國家組織的集體搶劫,士兵的裝備也是由國家來提供,能留下四成還有什麼不滿意的?

  “再遲,五年之內可以將蒸汽機的整體結構縮小。”呂啟有著十足的自信,他說:“借鑒於現在有軌的馬車模式,蒸汽機能夠起到代替作用,那個時候困擾帝國快速交通網的就只剩下軌道鋪造速度的快慢。”

  呂哲看到蒸汽機的時候其實也是激動的,並且是那種狂喜的激動。

  帝國現在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亦是文明進程和軍事力量最強大的國家,對外開拓不是缺少資金和部隊,對開拓有障礙的不過是交通。

  蒸汽機要是能夠作為火車頭,並且建造足夠多的鐵路,帝國也不用再擔憂因為疆域太大無法顧及邊疆。迅速且便利的交通對帝國來說真的是太重要了,遠要比什麼都來得重要。

  呂哲激動的還有另外一項,蒸汽機被運用在航海,戰艦的噸位就能夠一再增加,有足夠的噸位對於海航來說是一個關鍵,不但是應對海浪的能力,還有可攜帶量的增加,對於遠洋來說還有什麼比承載量更重要嗎?

  “南美洲、北美洲、非洲……”呂哲兩眼放光地看著龐大的蒸汽機,心想:“一旦海用的蒸汽機應用成熟,地球將會是帝國的地球。”

  當然,地球成為帝國的地球還有一個關鍵,科技上的發達其實只是輔助,最重要的是帝國有一直開拓的決心,不然科技再怎麼發達也沒有什麼用。

  “我們現在修了多少有軌路?”呂哲問的是張良。

  張良非常明顯地愣了一下,回憶了一下,遲疑地答道:“主要是在關中,最長大概是……二十公里?除了關中之外,總合不會多過十公里。”

  關中?那就是始皇帝在位期間修的了,不然帝國後面修路都是集中在長江流域,並且有軌道路只是出於實驗性質才修了很短的距離。

  事實上不是帝國不修有軌路,一來是暫時沒有那個必要,二來是需要修的路太多了。有軌道路和無軌道路是兩回事,工程量上面有軌道路的繁瑣程度是無軌道路的七倍左右。

  “全部才三十公里?”呂哲一直都沒怎麼關注這個,一聽蹙眉了。

  三十公里,那也要看看是在什麼年代。在西元前二零五年,帝國的三十公里有軌道路是世界的百分之百,等於就是其它國家壓根就沒有有軌道路。

  “父皇,咱們的軌道還沒有確定規格……”呂議實在是忍不住了,低聲提醒道:“是要先確認車廂的規格,然後是車軌的規格,再來建設與之匹配的軌道。”

  呂哲再次愣住,不是忘了這麼回事,是他記得自己有佈置過相關的研究,讓執政府來確認應該是什麼樣的車軌規格。

  “執政府是有在做這項工作,但……”張良深深地憂鬱了,遲疑再遲疑,如實答:“馬拉軌車可以加快速度,但是對於馬匹的損耗太大了。另外,帝國目前並沒有太過需要有軌車道,所以……所以只是在進行相關的勘探和規劃,並沒有做近一步的研究。”

  呂哲釋然,的確,有軌車道建設起來的難度頗大,執政府根本不知道火車是什麼玩意,然後沒有實物進行相關資料測試,試驗要從什麼地方開始試驗?難道是一拍腦袋,說車廂要多大,然後車軌就得多大?

  現在是有相關力學和測量學的,只不過是不叫這個名字,但真真就是有相關的知識。

  沒有實物,依靠拍著腦袋,然後設定一連串的資料,不是做不做的事情,是無從做起,當今年代什麼都講求追責,那是大秦時期就留下來的好習慣,也就是誰負責什麼一定要留有痕跡,然後查驗到不合格的時候能夠找到人。帝國也有追責的律法,是用以品質檢驗,也是一種監督手段,誰敢無中生有?

  “是朕太強求了。”呂哲都沒好意思發火,他問呂啟:“既然已經有了初步的概念,那麼關於車軌等等,有相關的思考嗎?”

  別說,呂啟根本就不需要思考,他只需要按照“日後”帝國所用的規格資料就可以了,他答:“一百四十五點五釐米。”

  呂哲再一次愣了,然後是愕然,他哪怕是再沒有工程學之外的知識,也記得教科書上有教過天朝鐵路的寬度是一點四三五米,而似乎還是和全世界“接軌”來著?

  既然是全世界都採用那樣的寬度,那麼肯定是有經過無數次的研究和試驗才得出來最合理的數位,呂哲用著莫名的眼神看一眼呂啟,隨後很快就移開了。

  呂啟卻是被皇帝老爹那眼神看得渾身不自在。在沒有他的“歷史”裡,帝國的軌道寬度就是呂哲規定下來,然後在帝國執行。他剛才一時間忘記這個,說完內心裡其實就已經非常後悔了。

  “那麼……五年之內可以研究出用於陸地上的蒸汽機,是吧?”呂哲看自己的大兒子一臉精神恍惚地點頭,嘴角勾起笑容,轉而看向張良,說道:“那麼關於道路的規劃,執政府總該是有計劃了?”

  張良忙不迭地點頭,答道:“是的,陛下。”

  執政府不知道機械動力的有軌車是個什麼情況,但是他們在接到皇帝佈置的任務後可不敢什麼都不做。

  根據執政府的一再研究,有軌車道若是建設,最為基礎的就是將帝國的各處京城首先連接起來,起點還是設置在南陵這個中京,然後再連接東、西、南、北四個方向的各處。

  “……總長度會超過十一萬公里,計畫用十年的時間來修成……”張良說到這裡,花被皇帝打斷了。

  “太少,太少,並且不能只是將連接各京作為首要,應該考慮到帝國未來的擴張方向。”呂哲滿臉的笑意,說道:“西邊和東邊優先建設,我們未來需要開拓的地方有兩個,第一個是西域,第二個是遼東以北。”

  “同時修建嗎?”張良得到皇帝的點頭回應,苦著臉:“財政上沒有問題,但是勞力……”

  “會有勞力的。”呂哲滿臉的無所謂,用手撫摸著龐大的蒸汽機,開朗聲道:“海外的島嶼有的是南洋猴子,西域那邊也有一兩百萬的土著。我們還會對東湖展開戰爭,哪怕是隴西那邊也會有奴隸,不用擔憂沒有勞力。”

  呂議小心翼翼地說:“父皇,您沒有把倭列島算進去。”

  已經湊近的呂陽剛好聽到後面那一句,嘻嘻哈哈地問:“二哥,你說倭列島啥玩意?”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11-11 10:14

第1064章 掌握大海等於掌握霸權!

  五年可以修建多長的鐵路呢?要是在機械化的時代,五年可以修很長很長的一段鐵路,但是在西元前二零五年的時代裡,那可就要取決於能夠使用多少勞力,然後又是在什麼地方進行修建了。

  華夏的地形是多山,只有在華北地區才算是平原比較多,不然還真的哪裡都是不缺山地。在多山地形中修煉道路?還有什麼比這個更痛苦的事情麼!

  “看來,是應該停止向外用兵一段時間了……”呂哲看著已經在被加溫的蒸汽機,心裡想著:“交通沒有建設之前,本土的調動都那麼不容易,已經快要達到帝國極壁,再繼續開拓下去只會消化不良。”

  從南陵前往西域,徒步需要七八個月,騎馬的話需要將近三個月,可以說這樣的距離實際上已經不適合作為領土。

  無法快速抵達哪裡,哪裡的統治就不穩定,因為一旦發生了什麼事,資訊需要傳遞才會到中樞,中樞需要根據發生了什麼進行應對,應對花掉多少時間視所發生的事情大小來估算,但是總歸是需要一段時間。

  等待不知道多久過去了,中樞做出反應,又要踏上路途前往發生事情的地方,那該用去多久?

  從南陵到西域,往返需要半年,很多時候一天就能夠決定許許多多的事情。半年?那什麼都晚了。

  一個國家的控制力都說是體現在軍隊的戰鬥力,其實這樣的認知存在錯誤。

  一個國家的強大是體現在多少時間之內能夠對多遠之外的敵人實施打擊,這才是真正強大的體現!

  交通的重要性有多重要?是國家暴力機器能夠使用什麼樣的速度被應用的關鍵。要是一個國家能夠在一個小時之內打擊任何想要打擊的敵人,這樣的國家絕對屬於當世之強國。要是一個國家手上有毀滅敵人的武器,但是根本就打不到敵人頭上去,那與沒那麼樣武器幾乎沒有區別。用上“幾乎”兩個字,還是將可以自殘拉全球的人陪葬這一項代進去才有。

  “五年能夠修多長的有軌道路?”張良很想落荒而逃,他就知道跟著皇帝過來是一個錯誤。他苦著臉說:“陛下,臣……不是主管這一方面,管道路的是隗尚書……”

  執政府可是有不少尚書的,每一名尚書都是主管某個部門,張良現在主管的是移民,對於道路只是略有瞭解。

  移民一直是帝國的重心,畢竟還是那一句話,占下土地總是要有人去經營,不然占下了難道是當荒地?

  張良除了主管移民之外,他還負責鼓勵生育這一項。而這兩項都是未來帝國的重點,只要這兩項能夠按照計畫發展,帝國將會無敵……至少是在這顆星球上無敵!

  那一邊的蒸汽機已經預熱完畢,一聲汽笛之後,曲軸已經在轉動,飛輪也是跟著動了起來。

  聽動靜,蒸汽機的震動頻率似乎有點高?那不是裝置的不穩定,是因為活塞氣壓一直在變動,致使曲軸能夠旋轉,然後才能夠帶動一些什麼。

  “這一台已經是經過反復地實驗,它大概有四百四十六馬力。”呂啟停下來看向自己的皇帝老爹,發現皇帝老爹沒有像其他人露出迷惑的表情,才繼續說:“這算是初代機,要是繼續完善並且改進,還會有更好的發現。我預計……要是使用於海航,按照每小時消耗四斤左右的煤,看是使用多少台蒸汽機再配以多少台的渦輪,初步預計常壓狀態能夠接近一千馬力,強壓狀態能夠接近兩千馬力,只是目前受於材料限制,不然還會更多。”

  呂哲當然是有聽懂的。他在感慨歷史被自己改變之後,又來面臨新的一次改變。

  蒸汽機出現於十八世紀,但是現在帝國已經有了這一項技術!

  蒸汽機的出現被認為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開始,有了它之後世界將會變得不同,至少是在對交通工具的應用上會變得不同!

  “五年嗎?五年!”呂哲拳頭情不自禁地握住了,他抬頭看了一下天色,難掩激動地對呂啟說:“我建立了帝國,而你創造了一個新的世界!”

  呂啟矜持地低下了頭,他在想什麼?

  要是呂啟沒有出現,帝國也會有人發明並創造出蒸汽機,那是在帝國曆四十四年,經過長達一十八年的攻關,帝國皇家科學院製造了第一台可以被使用於航海的蒸汽機,然後在帝國曆四十八年,帝國擁有了第一台可以作為火車頭的蒸汽機。

  現在是帝國曆十一年,蒸汽機早了三十三年。對於很多人來說,三十三年已經是其一生,對於整個歷史來說卻是眨眼的一瞬間,然而歷史的這一次眨眼註定要讓世界變得不同!

  “需要什麼資源或是人,你可以直接向我彙報。”呂哲無比嚴肅地看著自己的大兒子,說:“你需要做的,就是儘快完善它,使它能夠被實際的應用!”

  呂啟在點頭,點得和小雞啄米似得。他當然希望能夠取得新的進展,可是很多東西是無法說出來的。

  在科學領域上從來就沒有單獨的進步,任何的科技進步都是取決於一個前提,那就是材料科學的基礎。

  很多時候,不是什麼樣的東西造不出來,是材料無法達到標準,使得某個機器哪怕是造出來也只是一個外觀,真正要使用的時候因為材料的不合適而使得機械崩潰。

  在動力領域上,能夠創造出多少馬力的機械更是取決於材料科學,因為明明是按照同一張圖紙製造出來,且絕對是構造一模一樣的機械,它會因為材料的等級而出現不一樣的性能。

  材料科學是一個範圍非常廣的知識,牽扯到的知識多到難以想像,並且與之關聯的學科更是多,像是金屬科學和非金屬科學就是兩個大的基礎,衍伸下去的東西更多。要是用記錄文字和圖案的紙張來堆,估計是能堆滿整個帝國的每一寸土地。

  呂哲顯然也是懂得科學並不是一蹶而就,但他理所當然地認為既然呂啟能夠搞出蒸汽機,那麼也是能夠不斷取得革新。所以,他依然還是一個外行人。

  帝國現在的材料科學在已知的國家中其實並不是最強的,將材料科學走在已知國家中最前端的是孔雀王朝(印度)。

  孔雀王朝(印度)是世界上第一個發現鋼的國家,並且他們已經熟稔地掌握了煉鋼的技術。然後,他們還發現了橡膠,並且在一些東西上已經開始在針對橡膠進行運用,不過很顯然他們是走錯了路線,用橡膠來應用在建築和一些古怪的巫術上。誰讓他們沒有穿越者,是不是?

  除開鋼和橡膠之外,孔雀王朝(印度)還領先于世界創造出了一種符文。這種符文讓數學變得更加簡單,既是0、1、2、3、4、5、6、7、8、9這些數字。後世的全世界都知道這些數位叫印度數位,似乎只有天朝還是死硬地、理所當然地認為叫阿拉伯數字。

  毫無疑問,呂哲本來以為符文數字是帝國最先出現,已經將這些符文數位叫“帝國數位”,全然不知道人家印度已經弄了出來。

  不過,無所謂啊,哪怕不叫“帝國數字”,總有一天帝國的軍隊會將軍靴踏上印度支那的土地,然後將那裡的文明摧毀,那個時候不叫“帝國數字”也叫“帝國數字”了!

  而似乎還不用去摧毀印度支那的文明就能辦到?因為印度鋼到後面成了龜茲鋼或是大馬士革鋼,印度數字也變成阿拉伯數字。那是因為自孔雀王朝瓦解之後,印度支那的土地就再也沒有統一,是分裂成了十多個邦(王國),還需要等待英國佬去殖民他們,然後又奴役他們,等待“殖民解放”階段才又形成大範圍的統一,不過仍然是被英國佬肢解成了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哦……還留下一個喀什米爾當做爭議區,因此英國佬也是挺毒的。

  “一旦蒸汽機被應用於海航,戰艦噸位的增加是必然……”呂哲開始覺得慶倖了,他轉頭對呂議說:“我們一直在致力於研究更大更好的戰艦,但是只生產出兩艘炮艦,沒有生產更多。”

  別看現在的船都是使用木頭,但是工序的複雜程度一點都不少,要是某一個時間階段生產出註定是沒多久就該被廢棄的戰艦,並且生產數量極多,造成的浪費哪怕是帝國都會感到心疼。

  “將蒸汽機使用於海航,我們的海航運載量將會變得非常可觀。”呂哲越說越興奮:“不止是運載量,事實上也不再看老天的風向,那麼速度上必然也將迎來一個飛躍!”

  兩千馬力等於多少航速?差不多會是十節以上,該是十幾看得還是船隻的構造。帝國有專門研究船體外形的科研院,是帝國曆三年就開始設立,到今年已經有八個年頭。帝國目前幾乎所有的船隻都是由位於閩南郡廈門的科研院來進行圖紙確定,然後才交給位於南海郡的堪江船隻製造局進行製造。

  “如果是採用蒸汽機,船隻結構設計上等於是要進行大幅度的革新。我們之前是有在進行相關的研究,但是取得的成果相當有限。”呂議肯定是專門關注過,他說:“我們現在最需要知道的是關於蒸汽機和相關渦輪的體積,然後再來進行船隻結構的佈局。”

  呂啟聽得不斷點頭,回應道:“是這樣的,父皇。我們會在最短的時間內確定體積,便於相關部門能夠有資料來進行研究。”

  呂哲對這些就不太懂了,他也不會不懂裝懂,默默點頭之餘,心裡已經在思考是不是要加強對美洲大陸的探索。可是想了一下立刻就覺得短時間之內沒有必要,帝國需要的是先征服“世界島”,然後才是將注意力轉到非世界島,極可能下一個征服的目標會是非洲,而不是美洲大陸。

  會有這樣的考慮是有理由的。首先,一個民族或者國家發展需要多少資源,一般情況下並不是越多越好,是越方便越好。另外,資源獲取的距離之上也是要有相關的考慮,不能是捨近求遠。

  沒錯,蒸汽機被應用於航海,等於是提升了速度的同時可以增加運載量,但是美洲依然太遠了,並且帝國想要征服那邊投入的人力物力也會是可怕的一個數字。對於帝國來說,需要銅可以到呂宋群島,需要金和銀應該去倭列島,需要香木、橡膠等等也是在南洋,美洲有什麼?美洲該有的南洋都有,難道帝國要提前搞煙草貿易?不然對於美洲的開發迫切性還真的就沒有那麼高。

  “另外一個最關鍵的地方,提前開發美洲,等於是帝國會形成鞭長莫及的兩個部分。”呂哲已經重新上了馬車,他要帶著皇室的成員前往夷陵的烈士園。他上車之後就在閉目沉思:“哪怕是到了十七世紀,科學已經進不到那個份上,英國佬已經快要踏上地球霸主的地位,但美洲大陸依然想要獨立。帝國過早開發美洲,特別是大量移民美洲大陸,肯定會有隱患!”

  發現美洲大陸是遲早的事情,但是帝國只進行一些珍稀資源的掠奪是可以的,移民和建立行政單位則是要延後。

  “比起美洲,或許對澳大利亞的佔領才是最迫切的!”呂哲仔細回憶一下海航探索隊的報告,比較詭異的是帝國官方和民間都還沒有找到澳大利亞。他突然開口:“南洋探索的面積達到多少了?”

  呂議先是愕然,然後遲疑答:“按照我們的劃定,探索面積應該是達到百分之六十?”

  呂哲沉默了。在他的印象中,南洋那邊的島嶼數量可是非常多。

  正是因為多,南洋艦隊已經探索南洋長達六七年,最想找到的麻六甲海峽依然沒有找到,不過從繪畫地形圖來判斷,呂哲已經看到了後世馬來西亞的影子。

  “父皇。”呂議好奇地問:“您是因為塞琉古和帕提亞、巴克特裡亞的新形式,希望早點暢通海路嗎?”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11-11 10:14

第1065章 帕提亞和巴克特裡亞

  塞琉古帝國又和帕提亞、巴克特裡亞組成的聯軍幹起來了,那一場戰爭動用到的兵力是,塞琉古帝國先期出動了二十萬步騎,帕提亞和巴克特裡亞聯合出動了二十五萬步騎,雙方漫長的國境線上展開了生與死的較量。

  戰事的爆發背景是,塞琉古剛剛在敘利亞區域獲得了針對托勒密王朝戰爭的勝利,然後覺得應該調轉頭來解決分裂出去的兩個叛軍勢力。

  塞琉古帝國的安條克三世,他調動了二十萬步騎之後又覺得不夠,近一步的徵兵之後又向東線派遣了十二萬的增援部隊。

  這一下帕提亞和巴克特裡亞有些驚恐了。

  此前,塞琉古帝國是有進行過撲滅叛亂的戰爭,不過因為有托勒密王朝一直牽扯著塞琉古帝國的兵力,東線的用兵一直是一種比較窘迫的姿態,才讓帕提亞和巴克特裡亞獨立成功。

  帕提亞和巴克特裡亞在獨立成功之後,他們有嘗試過向塞琉古帝國的其它省份發動過進攻,可是取得的成績根本就不怎麼樣。

  發現向西進攻無法取得成功,帕提亞和巴克特裡亞在西線留下必要的防禦部隊,兩國轉而向東進行擴張。他們先後擊敗了東邊的幾個部族,得以將國土擴展,一直是擴張到了西域邊緣位置,也就是康居等國的邊界線才停止下來。

  帕提亞和巴克特裡亞向東的進軍產生了很大的一個效應,那就是迫使一些戰敗的部族不得不進行逃亡。再加上兩國有意地驅趕原住民,使得逃亡的土著數量多達數十萬。

  這一批被迫逃亡人像是一幫蝗蟲,他們所到之處除了破壞還是破壞,一個又一個部落、部族,乃至於是國家被席捲,然後被裹挾,使得逃亡的隊伍一再地壯大。

  帕提亞和巴克特裡亞成功了,他們用驅趕逃亡者的方法輕易地獲得了大片的土地,並因此而擴張欲望大增。他們還在東方發現了一片龐大的土地,那裡的國家小而弱,認為只需要派遣幾萬的軍隊就能輕易地進行征服,唯一的障礙就是要先解決掉看似不弱的昭武九姓。

  正當他們要進攻康居國時,康居國表現了臣服。

  康居國不得不進行服軟,他們舉國上下的人口比那批逃亡者的數量還少,無法將逃亡者攔下,然後逃亡者的後面還跟著兩個大國的精銳軍隊,怎麼看康居國都沒有勝算。

  隨著康居國的服軟,帕提亞和巴克特裡亞通往西域的道路因此而變得暢通,那麼剩下的就是再次驅趕那些逃亡者進入西域,用數量龐大的逃亡者去攪亂那些小國家,使那片區域變得動盪。

  任何國家只要動盪就會變得虛弱,征服起來將會變得輕而易舉,事實上這樣的事情也被一再證明是真理。

  帕提亞和巴克特裡亞的七八萬聯軍十分輕易就進入到西域地界,他們所過之處迎來的是一片又一片的臣服,包括在北薩迦區域的斯基泰人和一個叫月氏的部族,他們本來叫交戰也暫停下來進行退避。

  月氏人和斯基泰人的戰爭並不為多少人知道,但是不代表雙方的戰爭規模不大,只因為那片區域是蠻荒才沒有多少人進行關注。

  帕提亞和巴克特裡亞輕易就進入西域地界,使得他們變得驕傲自滿,甚至是有那麼些目中無人,可是這一次他們撞到了一塊鐵板,那就是西域霸主的烏孫人承擔起了他們身為西域各國盟主的責任,出兵抵抗帕提亞和巴克特利亞的入侵!

  早在有外地入侵之前,烏孫人其實已經有不小的內患,那是烏孫這個龐大部落聯盟內部的貴族開始變得驕橫,因為西域各部族、城邦、王國的服順變得自大。

  一個強大的國家或是勢力想要被外敵入侵變得虛弱通常是會有一個過程,並且在外敵的入侵下可能還會爆發出驚人的能量。若是這個國家或勢力因為內部的腐朽而變得虛弱,能夠改革並重新變得強大實際上具有無比大的難度。

  為什麼?無非就是沒有危機致使腐化不被重視,或者是擔憂一旦進行改革將會引起更大的自我削弱,狠不下心來進行校正。

  通常狠不下心或是覺得沒有必要,會在有外敵的進犯下被扭正,那是因為感受到了真切的威脅,明白再不改變錯誤將會失去繼續生存下去的保障。烏孫屹立在西域成為長久的霸主也不是全然沒有理由,他們進行了某些改變,然後集結兵力前去與帕提亞和巴克特裡亞進行較量。

  對於烏孫來說,幸運的是他們遇上了比自己更加驕傲和自滿的敵人,因為敵人的輕視獲取了戰爭的勝利,將入侵西域的敵人驅趕了出去。可是,輕易的勝利對於烏孫人來說也是一項不幸,因為輕易的勝利讓烏孫人覺得自己依然強大無比,根本就不需要改變奢靡的生活方式,近一步認為自己依然強大到不需要進行任何的改變,因為改變都是多餘的。

  遭遇了失敗的帕提亞和巴克特裡亞,他們猶如被敲了一棍子那樣懵了,對於東方有能擊敗他們的勢力感到難以置信。

  許多時候遭遇失敗反而是一件好事,對於帕提亞和巴克特裡亞來說更是這樣。他們因為失敗重新變得驚醒,反而是烏孫因為獲勝增添了驕縱心理。

  長久的順利又再次戰敗的帕提亞和巴克特裡亞,兩國停下了繼續進軍東方的腳步,轉為對東方展開了謹慎的探索。

  烏孫嗎?帕提亞和巴克特裡亞很快就知道烏孫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知道了烏孫擁有近百萬的人口,有著差不多一倍數量的奴隸,是西域那片區域當之無愧的霸主。

  能夠成為一個區域性霸主的國家沒有一個會缺少底蘊,輕易招惹這樣的國家屬於一種不明智的行為。帕提亞和巴克特裡亞轉而派出了和平的使節團,他們本來的目的地是前往烏孫的王庭,為上一次的戰爭取得諒解,其中也不缺乏深入烏孫一探究竟的意思在內。

  打著和平旗號的帕提亞和巴克特裡亞使節團進入了烏孫,他們看到的東西與之前自己所瞭解到的片面情報不符合。

  是的,烏孫人口龐大且疆域遼闊,烏孫在西域還是霸主的存在,然而烏孫並沒有帕提亞和巴克特裡亞想像中那麼強,應該說因為烏孫內部的腐朽還顯得有些虛弱。

  帕提亞和巴克特裡亞開始明白一點,是他們自己的驕傲和自滿才致使軍隊在與烏孫的交戰中落敗,他們認為只要變得謹慎,那麼擊敗烏孫並非不可能。

  察覺到可以擊敗烏孫的帕提亞和巴克特裡亞,他們的國家本土再一次醞釀東征,但是一項新的發現讓他們停止了針對東方的戰爭準備,那是派出去的使節團發現東方遠不止是西域就到了盡頭,東方的草原上還有著匈奴、丁零等等強大的遊牧民族,更為可怕的是一個強大到難以想像的國家也存在於東方。

  知道帕提亞和巴克特裡亞將帝國存在的消息發回國內,兩國看到情報是什麼樣模樣嗎?他們第一個反應就是派出的使節團在撒謊!

  對,沒錯,完全正確!帕提亞的君主阿爾沙克二世和巴克特裡亞的君主歐提德穆斯一世•狄奧斯,兩人一致認為派出的使節團傳回國內的情報簡直荒謬到像是天方夜譚。

  怎麼可能會有一個幅員遼闊到等於帕提亞和巴克特裡亞的國土相加起來,比兩國疆域還要大上至少三倍的國家存在呢!最為讓兩國君主覺得可笑的是什麼?是那個帝國不但幅員遼闊,似乎人口有將近四千萬,並且全國軍隊的保有量達到三百萬!

  三百萬的軍隊?簡直就是太好笑了!阿爾沙克二世和歐提德穆斯一世•狄奧斯一次見面的交談中,他們以覺得荒誕語氣和臉色認為,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武裝起三百萬人,哪怕是那個國家有四千萬的人口都沒有可能。

  知道武裝三百萬的軍隊需要付出什麼代價嗎?

  知道三百萬的軍隊有多麼龐大嗎?

  知道養活三百萬的士兵每天需要耗費多少軍糧嗎?

  知道三百萬的士兵是多少國家的人口總合嗎?

  所以吧,歐提德穆斯一世•狄奧斯和阿爾沙克二世覺得荒謬那真的是有理由的。他們認為這樣的國家絕對不可能存在,有的話也是某個神靈的神國,不應該出現於人世間。

  關於東方有一個帕提亞和巴克特裡亞國土總合三倍,人口是兩國總合差不多五倍,一個不應該出現在人世間的“神國”一系列消息,很長時間裡在兩國是一種貴族們飯前飯後的笑談。

  直至兩國的君王再次派出使節團,然後再次傳回消息,前面被當成荒謬笑話的消息被證實是真的!

  因為覺得第一支使節團不可信,歐提德穆斯一世•狄奧斯和阿爾沙克二世派出的第二支使節團裡面可是存在王族,並且都是絕對可以信賴的王族成員,只是他們被要求不能洩露自己的身份,理由是擔憂被綁架或是覺得丟面子。

  消息被證實了,不應該存在於人世間的“神國”真的存在,那是第二支使節團去到遙遠的東方,深入並且是抵達那個帝國的首都,一路上親眼所見!

  歐提德穆斯一世•狄奧斯和阿爾沙克二世一再確認,特別是召見了第一支出使歸來的人員,詳細詢問過後,最終的確定,那樣的國家的確是存在。那一刻不但是兩位君主傻了,一切親耳聽到保證消息準確的貴族們也都傻了。

  “如果東方真的有那樣的國家,我們不應當與之產生敵意。我們應該竭盡所能地與之交好,聯盟瓜分西域就是一個展現善意的開始!”

  歐提德穆斯一世•狄奧斯和阿爾沙克二世的算盤打得劈裡啪啦響,他們並不認為自己的想法可笑,因為帕提亞和巴克特裡亞的聯盟關係牢不可破,不但是建立在兩國一樣從塞琉古帝國獨立,還因為兩國一直聯合起來在進行擴張。他們堅定地認為只有相同的利益才能走到一起,那是一種一再被證實的普世公理!

  除了必要的利益一致,帕提亞和巴克特裡亞雙邊的君主、貴族、官員,他們一再進行商議,認為單單是那樣的利益一致並不足夠,還應當建立起互惠的貿易關係,能夠和平從對方手裡獲得的東西就不應該使用暴力。

  不得不說,歐提德穆斯一世•狄奧斯和阿爾沙克二世還是挺睿智的君主,他們深知國家與國家應該怎麼相處,特別是與一個無法招惹的強國需要怎麼建立起友誼關係。然而,令他們覺得無法理解和困惑的事情發生了!

  帝國拒絕與帕提亞、巴克特裡亞一同入侵西域,強硬地告知西域是帝國禁臠,一旦帕提亞和巴克特裡亞試圖進入西域,那麼帝國就與帕提亞、巴克特裡亞事實上處於戰爭狀態。

  歐提德穆斯一世•狄奧斯和阿爾沙克二世再一次覺得荒謬了,他們知道帝國無比強大,但是帕提亞、巴克特裡亞與帝國並無實質上的接壤!交戰?那該怎麼進行戰爭?是帝國軍隊行軍幾萬里,來到遙遠的中亞,打一場跨越數萬里,後勤無法保證的戰爭?

  “那個東方帝國的皇帝有病,並且絕對病得不輕!”

  以上是帕提亞和巴克特裡亞絕大多數人的想法,他們甚至想要尋找到最厲害的醫師,然後保護著前往東方帝國,好好為那個病得不輕的東方帝國皇帝治病!

  但是在接下來帕提亞和巴克特裡亞就認為應該認真對待了,一切只因為帝國向草原進軍,並且可以追擊自己的敵人近萬里,展現出一種遠距離發起戰爭的能力。

  如果只是知道帝國有發動遠距離戰爭的能力,帕提亞和巴克特裡亞並不會那麼緊張,他們在後面還知道帝國進軍西域,並且一出動就是近十萬的騎兵,後面還會有源源不斷的援軍。這樣一來他們就該考慮一下那個病得不輕的皇帝,發出的戰爭威脅到底有沒有可能真的發生了……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11-11 10:14

第1066章 別人眼中的帝國

  尼薩(今土庫曼斯坦阿什哈巴德西北18公里的巴吉爾村)是帕提亞的首都,是一座人口約十一萬的大城,居民大多以波斯人為主,少量的希臘裔和其它種族。

  今天尼薩迎來了新的客人,那是遠道而來的近百個羅馬人,羅馬人之中身份最尊貴的是一個議員,他們為結盟而來。

  阿爾沙克二世親自接待了遠道而來的羅馬客人,一切只因為他知道羅馬共和國並不是一個小國。相反,他十分清楚羅馬共和國是一個強大的國家,這個國家不止一次戰勝了同樣強大的迦太基,還對巴爾幹半島有著很深的影響力。

  羅馬共和國剛剛結束與迦太基人的第二次布匿戰爭,這一次的戰爭是以雙方兩敗俱傷而暫時停止。與迦太基達成停戰的羅馬共和國需要從其它的地方找回損失,他們將目光盯向了巴爾幹。

  根據阿爾沙克二世所知,羅馬共和國似乎是和巴爾幹的伊利裡亞人剛剛結束戰爭,毫無疑問的是那一場戰爭以羅馬人的勝利而告終,畢竟伊利裡亞人說實話還生活在石器時代,怎麼可能是羅馬人的對手?

  征服了巴爾幹半島西邊沿海的羅馬共和國,他們又將目光盯向了巴爾幹的更南方,認為富庶的馬其頓會是一個“很好”的對手。

  羅馬人所謂的“很好”是,馬其頓人很早就開始向世界各地擴張,馬其頓最輝煌的時期是建立起了橫跨歐、亞、非三洲的龐大帝國,這樣一來馬其頓想不富庶都難。而現在馬其頓已經虛弱,正是一個很好的征服物件,只要擊敗馬其頓並使其屈服,羅馬能夠從這個衰敗的國家吸取到足夠的財富。

  馬其頓確實是沒落了,不再是那一個霸氣側漏的帝國,他們現在連周邊的國家都無法震懾,尤其是與色雷斯的交戰一敗再敗,曾經霸主的顏面早就被丟了個乾乾淨淨,要不是還有足夠的財富可以拉攏希臘各個城邦,估計擋不住色雷斯人的入侵。

  羅馬人前來帕提亞尋求結盟並不是為了針對馬其頓,是為了另外的事情,比如說那個站在塞琉古帝國一邊不斷找羅馬盟友麻煩的阿特洛派特內。

  是的,是的,羅馬共和國深深知道一點,他們認為哪怕是強大也需要盟友,越是強大越是需要更多的盟友,因為盟友的存在能夠使自己不孤獨,還能夠借用盟友的力量在自己想獲得什麼的時候減少更多的損失。

  現在羅馬共和國的盟友不算少,但是敵人也比較多。羅馬的盟友大多比較弱小,他們認為與弱小的一方成為盟友才能更好地獲得主導地位,讓盟友能夠聽從自己的指派,去完成盟約中應該完成的事情。

  剛剛與迦太基大戰完畢的羅馬共和國,他們失去了非常多的年輕人,第二次布匿戰爭讓羅馬永遠地失去了將近二十三萬人,對於整個羅馬來說等於是將近三分之一的壯年消失。

  羅馬共和國軍隊的人數在第二次布匿戰爭一直沒有能夠補充上來,可是他們又需要獲得財富和奴隸,那麼恐嚇小國與之結盟,然後讓小國的軍隊為其獲得財富而征戰就成了切之可行的辦法。

  目前,羅馬共和國正在進攻馬其頓,按照他們的預計,馬其頓很快就要屈服在羅馬共和國以及盟友的攻勢之下,那麼接下來羅馬共和國就需要一個新的征服目標,他們將目標預定在了托勒密王朝身上。

  第二次布匿戰爭戰爭的時候,托勒密王朝公開站在了迦太基人那一邊,給予財富以及礦產資源支援迦太基人對羅馬的作戰。那個時候羅馬人早就對托勒密王朝深感痛恨,只是因為一些原因而沒有展開報復。

  這一次羅馬議院派出一名議員長途跋涉來到帕提亞,與之帕提亞結盟只是一個試探。如果羅馬共和國能夠與帕提亞結盟,羅馬人希望帕提亞人可以暫時停止與塞琉古帝國的紛爭,即形成暫時的休戰。

  對於與塞琉古帝國休戰,帕提亞自然是感到無比的願意,因為安條克三世已經發飆,前前後後派遣了將近四十萬的步騎轉調東面,為此帕提亞以及其盟友巴克特裡亞集中了將近二十五萬的步騎,就等著拼命地抵抗。

  阿爾沙克二世難以理解的是,羅馬議員提出在幫助帕提亞解決來自塞琉古帝國的威脅之後,帕提亞應當給予羅馬回報,既是帕提亞一腳將巴克特裡亞踢開之後,羅馬共和國與帕提亞雙方結成盟友,然後帕提亞需要橫渡黑海攻擊阿特洛派特內。

  踢開巴克特裡亞這個傳統的盟友?阿爾沙克二世聽過很想將那個一直在展現羅馬貴族式優雅的傢伙拉出去腰斬!帕提亞現在之所以還存在,不正是因為與巴克特裡亞一直友愛互助,才能夠抵禦住塞琉古帝國的鎮壓和反撲嗎?帕提亞沒有絲毫的道理去與巴克特裡亞解除盟友關係,甚至因為東方的擴張計畫破產,東方出現一個“地上神國”,雙方更加應該緊密地團結在一起。

  “看看這個建立十一年的國家都做過什麼。”

  “沒有建立國家之前,那位皇帝從當地的一個郡崛起,席捲了一個叫長江流域的地區,短短的四年將領土擴張了四倍。”

  “有了基礎的實力,他們明智地沒有捲入更強大幾方的戰爭,是選擇了更弱的對手,一個叫作百越的部族。”

  “十一年的時間過去,那位皇帝先後擊敗了無數的部族和種族,他建立起了一個幅員遼闊且人口眾多的帝國。”

  安東絡•亞帕迪斯覺得自己聽到了一個很荒誕的故事,而那個故事是由一個強國的君主親口說出,並且君主在講述那個東方帝國的時候很明顯地露出了畏懼的表情。

  強大的國家總是會使得非其一員感到深深的恐懼,帝國的強大理所當然會讓阿爾沙克二世感到畏懼。

  因為阿爾沙克二世畏懼,他與歐提德穆斯一世•狄奧斯一致認為,與帝國交好是必須的,但是也不能沒有任何的做為。

  帝國在向西擴張,從帝國的軍隊進入西域就能夠看得出來。帝國進入西域打出的旗號是追擊匈奴大王子冒頓,後面又說是受到了烏孫人的邀請,但終究無法改變一個事實,那就是帝國控制了西域南部,按照帝國一貫的秉性,占下的土地沒有可能會再捨棄。

  阿爾沙克二世和歐提德穆斯一世•狄奧斯深深知道一點,帝國現在是離他們很遙遠,但是絕對不會永遠離他們那麼遙遠,為了使疆土的相連晚來哪怕是一天,他們都願意付出努力。

  “真的有這樣的國家?”安東絡•亞帕迪斯滿臉的不可思議:“疆域足有十五個帕提亞的大小,然後本族人口將近四千五百萬???”

  阿爾沙克二世苦笑著說:“已經不是這樣了,那是三年前的情報。根據最新傳回的情報,東方的漢帝國領土已經有將近二十個帕提亞的大小,本族人口接近六千萬。”

  “……”安東絡•亞帕迪斯有點犯懵了,他說:“不不不,世界上沒有這樣的國家,絕對不應該有這樣的國家!”

  “但的的確確是存在這樣的國家!”阿爾沙克二世一臉深受打擊的模樣,他說:“我先後派遣了四個使節團前去東方,每去一個使節團,他們都能給我帶回令人感到恐懼的新變化。”

  安東絡•亞帕迪斯知道阿爾沙克二世不是在開玩笑之後,表情有些呆滯了。他無法想像那該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按照計算,不算控制的海域,羅馬共和國的領土應該是有兩個半帕提亞的大小,人口上面與帕提亞相差不是太多,羅馬共和國不算奴隸的人口是七十多萬,帕提亞不算奴隸的本族人口近百萬。

  老天!東方漢帝國?還是什麼帝國?疆域真的有帕提亞的二十倍?然後人口六千多萬???這樣的玩笑聽起來一點都不好笑,甚至是讓人聽了渾身的雞皮疙瘩冒出來了!

  羅馬共和國的本族人口確實不多,但他們卻有著將近三百萬的奴隸。龐大數量的奴隸是羅馬共和國在長久的開拓中俘獲或是購買而來,隨著羅馬對巴爾幹和希臘半島的征服之戰,奴隸的數量還會繼續暴增。但是……

  “宙斯在上!是漢帝國嗎?”安東絡•亞帕迪斯總算是回過神來了,他根本就沒有掩飾臉上的驚恐:“他們將一個人口將近三百萬的大種族(百越)用將近十五年的時間消滅得一點不剩?然後,他們對一個人口數量一百來萬的遊牧民族發動了戰爭,現在也快要將屬於那個遊牧民族的土地佔領下來?”

  阿爾沙克二世不太確定消息准不準確,但他是對安東絡•亞帕迪斯很肯定地點頭,說道:“是的,沒有錯。我之所以稱呼他們為漢帝國,那是因為那位皇帝在稱帝之前先建立了一個名叫‘漢’的王國,後面才建立起帝國。他們的確是在和一個叫匈奴的遊牧民族開戰,戰爭似乎已經持續了將近十年。”

  安東絡•亞帕迪斯還是第一次知道遙遠的東方不是世界的盡頭,那裡也有著大大小小的民族和國家。他曾經不是沒有進行過想像,但是再天方夜譚的想像力也不會令人遐想出世界上會有那樣的一個國家。

  羅馬人攻破的城市不少,消滅的國家也有很多,被他們毀滅的國家和民族一雙手的手指絕對不夠來數。他們喜歡擴張,喜歡讓其他國家和民族在羅馬的進攻之下哀嚎和絕望,但是哪怕是幾百年的擴張也絕對沒有消滅一百萬人。

  “多少?十五年,將一個擁有三百萬的種族執行滅絕??!”安東絡•亞帕迪斯突然忘記自己來帕提亞是為了尋求結盟……錯,是拿帕提亞去當炮灰,為了羅馬的利益去送死。他從座位上站起來,喊:“三百萬,那是三百萬,哪怕是三百萬頭豬,也不可能是十五年之內殺光吧?”

  “起初也有不相信。”阿爾沙克二世不斷地苦笑,非常認真地說:“但那是事實,不止是漢帝國的人自己承認,連帶東方任何一個族群都知道那是真的。所以沒有任何人敢於招惹漢帝國,甚至是已經快要被攻擊得失去所有棲息地的匈奴,他們都在尋求獲得漢帝國的原諒,懇求漢帝國的皇帝能夠放回他們的單于,匈奴願意作為漢帝國皇帝手中的一把劍,為漢帝國的皇帝去消滅另一個對漢帝國東北邊有威脅的大部落聯盟。”

  “對漢帝國有威脅?”安東絡•亞帕迪斯抓住一個關鍵字,他問:“怎麼說?是實力上與漢帝國差不多的一個大部落聯盟?”

  “不不不,有點喪氣,但事實就是已知的世界中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夠在實力上與漢帝國相媲美。”阿爾沙克二世思考了一下,說道:“東胡,那個被漢帝國稱呼為東胡的大部落聯盟,他們是遊牧部落與山地部落的聯合,不採取正面戰場而是襲擾,能夠對漢帝國造成威脅。”

  “我開始明白了。”安東絡•亞帕迪斯不愧是一個混政治的,哪怕是西元前二零五年玩政治的人,思想的回路都有點特別。他說:“匈奴是要用血的代價來換取生存的權力,他們認為作為‘一把劍’與東胡那個大部落聯盟開戰遠比繼續和漢帝國為敵來得明智。我甚至可以猜想到一點,他們與東胡開戰是為了換取不被漢帝國攻擊而遷徙的許可。那個叫匈奴的遊牧民族,他們被打怕了,的的確確是被打怕了!”

  阿爾沙克二世就是覺得這樣才可怕啊!想要擊敗一個民族並不困難,但是想要徹徹底底讓一個民族失去與之為敵的念頭無比艱難,那應該是方方面面形成的碾壓,用最為強大的實力,不講陰謀詭計,用堂堂正正的實力,讓那個民族感到心靈深處極限的絕望。

  “那麼……”安東絡•亞帕迪斯是真的忘記了一開始來帕提亞的盤算,他問:“那個漢帝國,多久之後會出現?”

  阿爾沙克二世沉默了很久,足足十來分鐘才回答:“不知道……”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11-11 10:14

第1067章 四大文明古國之三

  幅員遼闊在冷兵器時代其實並不會令人覺得強大到讓人絕望,曾經的亞歷山大大帝建立起了橫跨歐、亞、非三個大陸的帝國,可是這個帝國是以不到五十萬的馬其頓人和希臘人為統治階層,統治著大概一千六百萬的各族群。

  很多歷史學家曾經無數次地研究,他們認為哪怕是亞歷山大大帝有子嗣,可是一旦作為開國之君的亞歷山大死去,他的子嗣也絕無可能繼續維持龐大帝國的統一。會有那樣的論斷,比較站得住腳的解釋是,從來都沒有一個國家是以少數民族統治多數民族而能一直穩定。

  帕提亞和巴克特裡亞的兩個君主,他們都是從塞琉古帝國分裂而來,能夠分裂成功所注重的就是族裔上的矛盾。正是因為兩人都是取決於民族矛盾才能分裂並建國,他們異常清楚一個國家的人口分佈有多麼的敏感和重要。

  世界上只有傻瓜才會去壓迫本族人口的權益,為了某些原因去注重少民而讓主體民族失望。

  一個國家的穩定在於什麼?是主體民族的穩定,只要主體民族能夠穩定國家哪怕是會有亂子也不足以致命。一旦主體民族對統治者產生失望的情緒被累積不滿,和平時期或許看不出有什麼,但是只要發生了戰爭,政策的錯誤必然會見證早已經親手栽種下的種子,盛開出名為“惡果”的鮮花。

  栽種下什麼樣的種子,必然會開出什麼樣的鮮花,那不是什麼因果迴圈,是一種最直接的統治顯現……

  “那是一個恐怖的國家,他們的皇帝執行的是主體民族的籠絡政策,是一種非常高明的政策!”阿爾沙克二世恨不得用無數個感嘆號來強調自己的理解,他說:“一切向外戰爭開拓的掠奪,有四成是被作為民間的戰爭紅利。不是單指他們的士兵可以自由分配四成的戰利品,也不是指他們的皇帝將掠奪來的戰利品平分。”

  安東絡•亞帕迪斯用著不理解但是願意傾聽的姿態在等待下文。

  “知道嗎?他們信奉的是‘沒有不用付出的給予’。這真是世間最為偉大的真理!”阿爾沙克二世用著異常嚴肅的表情抬起了手用力一揮,來增加自己說話的重要性,他說:“在那個國家裡,他們的民族思想講求沒有平白無故的給予,只有付出勞動之後才能獲得自己應得的那一部分。我之所以說他們的可怕,指的就是這種民族特性。這樣的特性可能會有懶散和好吃懶做的人,但絕對會是少數中的少數。”

  安東絡•亞帕迪斯重重地點頭:“的確,這樣的民族性格十分可怕。”

  羅馬是一個什麼樣的國度?他們的民族性格與帝國截然相反,任何向外開拓產生的利益應當給予平均地分配到任何一個羅馬公民身上,哪怕那個公民根本沒有為開拓做出一丁丁點的貢獻。

  羅馬的議院制定平均分配的政策,出發點是培養羅馬人的向外開拓之心,用分發下去的財富來告訴那些羅馬人:來吧!參與到對外的掠奪戰爭中,你們可以獲得想要的財富,獲得使人尊重的榮譽!

  一些有志之士卻在政策被執行之後有一點發現,羅馬是在呈現向外的開拓之心,可是社會上開始出現那麼一眾人,他們不事生產,每天領著議院發放的麵包和津貼,會為國家在外面征戰獲勝而歡呼,但絕對不會參與到任何的征戰中去。

  發現了這一社會現象的人,他們仿佛預言一般地說:羅馬會因為公民福利而壯大,也會因為無償的福利而虛弱,最後走向沒有可能再次崛起的滅亡。

  要不是家醜不能外揚,安東絡•亞帕迪斯很想苦笑告訴阿爾沙克二世,說羅馬現在非常詭異,比如議員的參選不再看為國家做過什麼貢獻,是依靠比拼財力,用財力去收買那些有權進行投票的公民,讓他們將選票投給自己。

  羅馬的兵源越來越少,因為不管是不是參與對外征戰都有免費的麵包可拿,軍隊中越來越多地充斥小偷和強姦犯,重視榮譽的人每天都在減少。

  安東絡•帕亞迪斯知道有一些人對羅馬的社會現象越來越感到憂心忡忡,他決定好好聽阿爾沙克二世述說遙遠東方帝國的國家政策,希望可以從中借鑒到一些什麼。

  “工程,每年都有舊的工程結束,新的工程開啟。”阿爾沙克二世一臉的羡慕,說道:“看得出來,漢帝國有錢,非常非常的有錢。我的財政大臣做過估算,按照漢帝國每年的工程量,他們每一年需要花費至少一千萬到一千五百萬金德拉克馬!”

  二點七金德拉克馬差不多才是一枚帝國金幣的價值,然後一枚帝國金幣等於十枚帝國銀幣,兩枚帝國銀幣等於一貫銅幣。

  阿爾沙克二世的說法是錯誤的,帝國每年用於工程的資金絕對不止五百五十多萬帝國金幣,應該是這個數額的十倍才算正確。但是哪怕是一千萬的金德拉克馬對於帕提亞來說都是一個天文數字,他們無法想像超過一千萬枚金德拉克馬堆在一起是個什麼模樣,只能是謹慎又謹慎地往低了算。

  “每年都在開啟新的工程,大多是道路建設和水利建設。他們有著很明確的計畫,每個季度應該完成什麼,每一年需要做到什麼地步,一切的一切都有規劃。”阿爾沙克二世說到這裡停下來,像是在思考什麼,問安東絡•亞帕迪斯:“我聽說羅馬也有這樣的規劃?”

  “呃?是,是的。”安東絡•亞帕迪斯明顯是被問愣了一下,反應過來之後,他微微昂起了頭,說道:“事實證明任何一個國家想要強大總是需要計畫,這一點我們與漢帝國同樣發現了類似的秘密。”

  是秘密嗎?的確是秘密,國家建設做出規劃,然後再制定一個切實可行的方案,在西元前二零五年只有極少數的國家會有這樣的認知。西方世界是羅馬共和國,東方世界哪怕沒有呂哲建立起帝國,大秦帝國或是大漢帝國也有類似的規劃,因此東方世界絕對不是有呂哲的出現才出現“幾年方案”,只是大秦或者大漢沒有“多少年計畫”的稱呼。

  歷史一再證明規劃的重要性,然而很多國家哪怕是知道這一點也並不重視,不……或許也不能說不重視,是他們有限的財力總是難以支撐制定發展計畫。

  阿爾沙克二世在聽到安東絡•亞帕迪斯說羅馬也是因為懂得制定國家的發展方案,讓羅馬走向了強大,他心思立刻活絡了起來。

  帕提亞也需要國家發展的方案,若說之前阿爾沙克二世只是有一個模糊的想法,現在他則是用非常認真的態度在進行構思。出於一種靈光一閃,他似乎是找到了屬於帕提亞的發展方向,那就是利用貿易!

  “交易?”安東絡•帕亞迪斯不中斷點著頭:“當然,當然,我們應當進行貿易,只是……”,他開始記起自己來帕提亞是幹什麼了,急促聲說:“我們並不接壤,甚至沒有安全的貿易路線。如果我們想要進行貿易,需要一條安全有保障的商路。”

  阿爾沙克二世開始恍惚了,安東絡•亞帕迪斯說的話不就是他向東方漢帝國皇帝說的嗎?他在最新一封給予東方漢帝國的國書中提起到,鑒於從東方抵達遙遠中亞的道路上並不平靜,帕提亞與巴克特裡亞的聯盟應當在加入漢帝國的基礎上,合作將一切認為是威脅的國家或勢力進行掌控或是清掃。

  在那一封國書中,阿爾沙克二世的觀點是,帕提亞和巴克特裡亞負責西域以西的區域,不再插手西域,承認西域為漢帝國的勢力範圍。同樣,阿爾沙克二世認為漢帝國的皇帝也應當承認帕提亞和巴克特裡亞對西域以西的擁有勢力範圍的合理性。

  之前,帕提亞和巴克特裡亞可是要求與帝國平分西域,分界線是定在了西域中部這個看似很合理的分界線,屢次提起都被帝國皇帝拒絕。

  後面,阿爾沙克二世和歐提德穆斯一世•狄奧斯認清了事實,兩國根本就沒有可能在帝國懷有戒心的情況下入侵西域,一旦入侵西域有可能引發兩國與帝國的戰爭。他們清楚在帝國不允許的前提下不可能佔有西域,轉而理智地尋求劃分新的勢力分界線,並認為那是試探帝國的重要方式。

  帝國在未來的十年並沒有打算大舉入侵西域,至少是不會將整個西域吞下。未來的十年,帝國主要的重心是在草原,然後會轉向遼東以北的東胡身上,對西域採取的策略是逐年的攻取或蠶食。

  實事求是的講,過早地擴張到西域對帝國並不好,西域並沒有什麼珍貴的資源,看上去反而因為到處是沙漠和戈壁顯得價值極低。但不過早佔領西域並不是出於價值上的考慮,是經過詳細的探討,認為在沒有心思向西進攻之前,比如說沒有打算與帕提亞、巴克特裡亞、喀什米爾、帕勒帕邁賽斯……等等國家開戰,那麼就不應該過早地展現出這種跡象。

  根據計畫,帝國需要將本土的基礎建設完善起來,特別是交通的建設需要達到一個標準,然後才是新一輪急速擴張的開始。在此之前,帝國只要專心對付北疆和遼東,更好地開發海洋,不需要再去向西邊進行負擔極大的擴張。

  的確,帝國上上下下已經發現一點,海洋並不是想像中的一無所有。相反,海洋是什麼都有,特別是因為發現倭列島,從倭列島獲取了難以想像的金銀,再從呂宋群島證實擁有足夠整個帝國用上一千年的銅礦,更別提一再可再生的香木、香料等等資源。如果這樣還不知道海洋的富庶,那絕對是腦子有毛病。

  近期帝國皇帝再次下達新的命令,要求南洋艦隊探索南洋西南部海域,找到一個真正的大陸。同時,皇帝也向民間發出懸賞,言明發現那塊大陸(澳大利亞)的人將會獲得爵位上的獎勵。

  天曉得皇帝怎麼會知道南洋西南部海域有一塊大陸,並且那塊大陸的地下深埋著全世界最大的鐵礦。不過,鑒於皇帝一再表現出神奇的一面,哪怕是再怎麼想不通,一系列人等已經開始卯足了勁,像是海航人員渴望爵位的獎賞,政府則是渴望獲得皇帝嘴中世界最大鐵礦。

  這不,蒸汽機就將要應用於海航,取之於海才是一個國家最良性的發展路子,對於帝國來說海航的發展也是最重要的一環,但是沒有利益的前提下肯定還是不被重視,皇帝只好再加一劑猛藥了。

  歐提德穆斯一世•狄奧斯和阿爾沙克二世想要試探的結果出現了,東方漢帝國的皇帝似乎並沒有繼續向西擴張的欲望,至少是暫時沒有這樣的欲望,如此一來他倆也就把那顆高懸的心臟慢慢放回該待的位置。

  後面帝國皇帝來了一封國書,重新讓歐提德穆斯一世•狄奧斯和阿爾沙克二世將心提了起來,國書中嚴厲警告了一點,帝國發現西域一些國家,包括帝國想要消滅的冒頓匈奴獲得了來自西邊國家的支持。國書上寫得非常明白,不管是不是帕提亞和巴克特裡亞支持,今後帝國不希望再看到類似的情況。

  毫無疑問,的確是帕提亞和巴克特裡亞在通過康居等國支持宛國和冒頓匈奴,他們那樣做無非就是害怕帝國過早攻佔整個西域。

  “所以……東方漢帝國的皇帝絕對不是一個易於相處的人。”阿爾沙克二世蹙眉,他剛剛聽安東絡•亞帕迪斯有前往東方帝國的意思,規勸道:“路途異常遙遠,並且那裡一直都在打仗,很不安全。”

  “不不不,不是我去。”安東絡•亞帕迪斯笑著說:“是會有其他的人去。”

  羅馬對於世界任何國家都是充滿了好奇,事實上也正是這種好奇在致使羅馬不斷向外擴張,任何一個國家對外的擴張都是從好奇開始,帝國不也是這樣?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11-11 10:14

第1068章 羅馬使節團

  基偌斯裡偉•盧斯•西庇阿•卡爾弗斯來自羅馬,他有著顯赫的身世背景,家族亦是羅馬目前幾個實權掌控眾多家族中一員。他的家族早在幾百年羅馬城被建立起來之前就已經存在,並一直是羅馬城內富有影響力的家族之一。

  卡爾弗斯家族參與了對義大利半島的統一,後面又經歷“十二銅表法”的產生,某一代的家主親眼見證“羅馬法”的誕生。他們一直與其它的家族一同致力於清除義大利半島上的希臘城邦和土著,終於在西元前三世紀左右完成這一偉業。

  現在,羅馬已經成為地中海周邊最大的勢力,只是依然有著馬薩里亞、茅利塔尼亞、努米底亞、迦太基、伊庇魯斯、埃托利亞、馬其頓……等等的一些絆腳石。

  第二次布匿戰爭在西元前二一九年開打,打到西元前二零五年的時候不得不暫時停止下來,一切只因為一個叫漢尼拔的傢伙先是襲擾西班牙半島,然後竟然繞過義大利半島登陸了巴爾幹,從羅馬人最想像不到的位置出現,並迅速征服了比利牛斯山和埃布羅河之間的各個部落。

  羅馬共和國被突然出現在巴爾幹的漢尼拔嚇了個半死,特別是漢尼拔在伊利裡亞獲得了當地部落的投靠,得到了兵源上的補充。然後,他們跨過了阿爾卑斯山,從北面對羅馬實施突然的猛烈突擊。

  那是一次軍事奇跡,西元前二一八年,漢尼拔率領迦太基軍隊自迦太基在伊比利亞的基地新迦太基出發。

  他們沿著海岸向北東北方向進軍。在埃布羅河,漢尼拔將他的軍隊一分為三。

  漢尼拔用了幾個星期的時間,通過軍事或外交手段征服了比利牛斯山和埃布羅河之間的各個部落,但在這些戰鬥中迦太基軍隊減員嚴重。

  在比利牛斯地區,在他讓一些不願離家的伊比利亞士兵駐守在這些新征服的領土,並把伊比利亞的兵權交與其弟哈斯德魯巴。隨後,他率領大約五萬名步兵和九千名騎兵進入高盧地區。

  為了避免和羅馬在沿海一帶的盟友交戰,漢尼拔選擇了在內陸行軍。在高盧地區,他通過外交手段使得迦太基軍隊可以穿過該地區,但在羅納河流域迦太基軍隊和阿洛布羅熱部落發生了戰鬥。

  第二次布匿戰爭要是真要詳細講解,篇幅不會小,總的來概括,第二次布匿戰爭其實並未結束,雙方只是因為流的血有點多,撐不住才進行的中場暫停。

  羅馬共和國從漢尼拔的一些行為中找到了一些規律,漢尼拔屢次使用成功的外交獲得了盟友,讓渡海之後迦太基兵力的不足缺點得到重要彌補。

  正是因為漢尼拔拉攏了那麼多的部族,他才能夠在遠離本土的時候與羅馬軍隊進行長久的較量。期間,那些被漢尼拔拉攏的部落不是沒有背叛,但總得來說利還是大於弊。

  羅馬共和國從中得到了啟發,他們也開始致力於拉攏更多的盟友,第二次布匿戰爭已經進入到類似于一種代理人的戰爭,羅馬和迦太基都是在提供資金和武器支持自己的盟友去流血。

  因為是迦太基首先拉攏,巴爾幹半島上的部落大部分是屬於迦太基那邊的陣營,為此羅馬還進行了“伊利裡亞之戰”,總算是逐漸將主動權收回。

  為了能夠更進一步地獲取主動,羅馬不但是在攻擊伊利裡亞人,他們本來是想迫使馬其頓站在自己這一邊,沒想到的是演變成了與馬其頓人的戰爭。

  新的戰場就需要新的盟友,羅馬人將外交玩得越來越純熟,羅馬也比迦太基人在財富上的底蘊更多,一場新型的經濟戰爭正在以爭取更多盟友的“戰場”上進行著激烈的較量。

  使用財富獲取盟友不止是讓羅馬在巴爾幹半島執行,羅馬人還將這一場經濟戰爭使用到了中亞,他們成功地拉攏了塞琉古帝國,比較可惜的是沒有能按照預期效果爭取到帕提亞,一切只因為帕提亞認為應當得到巴克特裡亞的諒解,然而兩國因為需要針對東方的一系列考慮,有新的想法。

  “我們這一次需要親眼看看世界上到底有沒有那樣的國家。”基偌斯裡偉•盧斯•西庇阿•卡爾弗斯揮著馬鞭,他們是一支五百人的隊伍。他揮了幾下之後用馬鞭指向了東方,說道:“如果真的有那樣的國家,我們將會在十天左右就見識到。”

  這一支來自羅馬的隊伍用了大概八個月的時間從地中海來到中亞,他們現在的位置大概是處於後世的阿富汗,也就是巴克特裡亞的境內,很快就要走出巴克特裡亞的國境進入到屬於康居國的勢力範圍。

  一路走來,基偌斯裡偉•盧斯•西庇阿•卡爾弗斯發現世界真的很大,哪怕他們到了帕提亞境內購買了足夠的馬匹,向東的路上一直是騎馬狀態,但走了將近五個月依然沒有走到所謂的世界盡頭。

  曾經,羅馬人以為東方的塞琉古帝國就是世界的盡頭,然後他們知道並不是那麼回事,原本屬於塞琉古帝國的帕提亞行省東邊還有巴克特裡亞行省,巴克特裡亞行省的南邊竟然還有一個叫孔雀王朝的國家。

  孔雀王朝在塞琉古人和帕提亞人的描述中也是一個非常大的國家,那裡是亞歷山大大帝折戟沉沙的傷心地,看起來有著非凡的國力,軍隊似乎也比較能征善戰?

  若說羅馬人是那麼看待孔雀王朝,又因為孔雀王朝幾乎是不插足中亞而忽視,他們在知道遙遠的東方還有一個叫漢帝國的國家,那就有點上心了。

  帕提亞和巴克特裡亞是怎麼向羅馬共和國描述東方帝國的呢?按照他們的描述,東方的漢帝國應該是天堂的神國,不應該是處在世俗的世界,一切只因為漢帝國的疆域龐大且人口多得異常嚇人。

  如果只是因為疆域龐大和人口眾多,其實大多數人並不覺得有多麼可怕,像是孔雀王朝就是一個疆域遼闊和人口眾多的國家,但沒有人會恐懼孔雀王朝,因為孔雀王朝很像是一個日落西山一般的沉默國度,孔雀王朝太過保守且侵略性不強,沒有人會去招惹,但也著實不令人覺得恐怖。

  東方的漢帝國則不一樣,那是一個用不到二十年建立起來的帝國,要形容的話就是一個朝陽一般的國度,那個國度正處於上升期,是侵略性和擴張性正高的國家。這樣的國家非常危險,任何被目光注視到的土地,他們都渴望能夠佔領,任何被知道的國家都面臨著極可能被入侵的可能性。

  羅馬共和國離東方很遠,遠到幾乎不可能會發生接觸,那麼也就不存在產生矛盾的可能性。基偌斯裡偉•盧斯•西庇阿•卡爾弗斯這一次出使東方,是羅馬帝國的一次好奇行動,他們就是純粹地想看看能夠讓兩國君主談到會色變的國家是個什麼模樣。至於合作?因為離得實在是太遠了,中間隔離著那麼多的國家和勢力,雙方之間似乎也沒有什麼好合作的。

  出了巴克特裡亞的國境……不,是到了巴克特裡亞東邊的地方,環境變成了極度的乾燥,遍處可見的是戈壁,城鎮理所當然地變少。

  “帕提亞和巴克特裡亞已經招呼了那個叫康居國的國家,他們會沿途幫我們進行必要的補給。”基偌斯裡偉•盧斯•西庇阿•卡爾弗斯儘量保持著屬於羅馬貴族式的優雅,但滿身的沙塵和乾燥的天氣,能表現出優雅就見鬼了。

  羅馬人並不知道一點,康居國最近並不好過,康居國陷入西域的事務陷得太深了,隨著帝國在草原那邊的戰事呈現順利趨勢,轉到西域的注意力越來越多,康居國已經開始在察覺危險。

  的確,帝國皇帝已經逐漸接受吉脫匈奴的屈服,讓征北兵團監督吉脫匈奴帶人離開峻稷山,隨後接管了峻稷山,以大約十來萬匈奴婦孺為人質,讓吉脫帶著匈奴騎兵和東胡人在東北部的草原展開了大戰。

  帝國皇帝接受匈奴的屈服是經過長久的猶豫,最終接受的理由比較簡單,那是帝國在峻稷山方向遭遇到了匈奴人最頑強的抵抗。

  說起來,匈奴這個馬背民族的部族,他們在下了戰馬之後玩山地戰卻是一點都不賴,也是因為帝國初步的戰爭部署錯誤,征北兵團前期是以騎兵為主力,等待後面步兵軍團調動到位已經是失去了先機。

  考慮到驅逐匈奴人進行遷徙也能達到目的,又因為東胡人屢次挑釁帝國,那麼讓敵人和敵人去拼殺流血,自己坐在旁邊看戲,怎麼也是一件令人覺得愉快的事情。

  東胡不知道是個什麼情況,他們在兵力佔據優勢的前提下未能拿下狼居胥山,等待吉脫率軍支援,東胡竟是以優勢兵力戰敗,令帝國很是瞧不起看似很強大但實際上外強中乾的東胡人。

  基偌斯裡偉•盧斯•西庇阿•卡爾弗斯抵達康居國境內的時候已經是秋天,他看到的康居國到處都充滿了戰爭的氣氛。

  “這麼說,那個叫宛國和匈奴的兩個勢力,他們正在逐漸地敗退?”

  “是的,主人。”

  “然後,東方漢帝國的軍隊正在尾隨追殺?”

  “是的,主人。”

  “但這跟康居國有什麼關係?”

  “主人,康居國一直在支持宛國、匈奴等勢力與漢帝國過不去。另外,宛國人敗退之後不會退入到康居國境內,但是由冒率領的匈奴肯定是會進入康居國,並且冒頓的名聲非常不好,康居國的備戰並不是為了漢帝國的大軍,是在防備冒頓。”

  基偌斯裡偉•盧斯•西庇阿•卡爾弗斯笑了,類似的事情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多多少少都會發生,支援某個勢力與另外的勢力進行戰爭,然後曾經支援的物件卻來進行入侵,羅馬曾經也遲到過類似的虧,只是那一次羅馬擋住了,並將背叛的那個勢力給滅族。

  帝國將注意力轉到了西域,第一個體現是征西將軍蒙恬終於不用再無所事事,他不是那麼願意搭理烏孫人,自顧自地對一再挑釁的宛國和冒頓發動了戰爭。

  話說,烏孫人自上次獨立與丁零、呼揭作戰,剛剛開戰的半年內確實是一再獲得優勢,讓他們更加堅定的認為光是依靠烏孫能夠戰勝丁零人和呼揭人的聯合。事情發生反轉是在月氏人加入到戰爭之後,月氏人與丁零人、呼揭人結成同盟,烏孫的西北部有帝國大軍駐防,但是並不妨礙月氏人繞路與丁零人、呼揭在烏孫北部進行會合。

  帝國只是答應烏孫人幫忙撲滅烏孫西北部的叛亂,蒙恬也真的是幫助烏孫撲滅了叛亂,不過嘛……征西兵團真不是那麼盡責,他們對於能抓的人才會去抓,不能抓只是驅逐了事,誰讓烏孫人那麼不地道,擔憂他們搶奪戰利品表現得那麼明顯。

  基偌斯裡偉•盧斯•西庇阿•卡爾弗斯見到了帕提亞和巴克特裡亞在康居國的使節,他用著滿是感慨的語氣說:“全世界都在進行戰爭啊!”

  的確,羅馬又和迦太基大規模的幹上了,除了迦太基之外還有馬其頓和一些小國,然後塞琉古帝國也開始東征帕提亞和巴克特裡亞這兩個分裂出去的國家。現在嘛,基偌斯裡偉•盧斯•西庇阿•卡爾弗斯還知道遙遠的東方有一個龐然大物在張牙舞爪。

  “我們現在沒有任何的辦法,一旦東方的漢帝國入侵康居國,我們只能被迫接受事實。”米拉特斯,他曾經出使過東方,親眼見識過東方那個帝國的強大,因此非常沮喪地說:“只希望漢帝國如傳言中那樣,是一個遵守契約的國家。”

  契約?上一次帕提亞、巴克特裡亞和帝國簽署了類似於備忘錄之類的國書,國書中指出了雙方的勢力範圍分界線,按照約定帝國的勢力範圍並不包括康居國。

  基偌斯裡偉•盧斯•西庇阿•卡爾弗斯笑著說:“現在證實東方漢帝國是不是真的強大的機會來臨了。”他扭頭對一樣來自羅馬的眾人補了一句:“真正強大的一方,懂得去維護自己的信譽。如果漢帝國不知道信譽的可貴,他們哪怕能夠強大一時也必將以非常快的速度衰弱。”
王烏鴉 發表於 2018-11-11 10:14

第1069章 漢帝國名稱的由來

  信譽對於國家的重要性應該怎麼描述呢?可以用“無價之寶”來進行定義!

  羅馬的契約法是從希臘人那裡學來,他們獲知了契約的本意之後,開始堅定地維護契約的神聖性,認為任何不可捉摸的人性無關乎信任程度,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契約才有真正的約束性。

  羅馬人還有一個觀點,任何輕信于道德的行為都是傻瓜,亦是不能用一個人的道德好壞那評價那人是否對國家有過貢獻,哪怕是壞到骨子裡流膿的傢伙一再做國家有益的事情,那麼這個壞蛋也是一名國家的英雄。

  既然羅馬人的契約精神是從希臘人那裡學到,那麼作為希臘裔創建的巴克特裡亞沒有道理不知道契約的神聖性,只是巴克特裡亞逐漸開始懂得了一件事情,也就是自己認為重要的東西,於其他國家或是族群來說不一定就那麼神聖。

  “是的,匈奴人非常野蠻,他們近乎于完全沒有開化!”阿波羅達斯也出使過東方對那裡的風土人情有過研究,他說:“那是一個近些年不斷在崛起的部族,他們的破壞性極其嚴重,所過之處家破人亡和妻離子散時時刻刻都在上演。”

  巴克特裡亞對於匈奴的西遷帶有很大的警惕性……不,或許不應該說是匈奴,只能說是冒頓的部族,頭曼被漢帝國釋放回去之後,宣佈冒頓為匈奴最大的叛徒,是冒頓讓匈奴在黃河源頭的戰勝遭到失敗。

  另外,頭曼還向匈奴人發佈講話,說匈奴之所以會南下是遭到了冒頓的鼓動,沒有冒頓的話,匈奴根本不可能遭受那麼嚴重的慘敗。

  頭曼說得有理有據,並且還拿出之前歷史上的例子,證明匈奴與南邊的帝國(華夏)根本沒有多大的衝突,雙方甚至是在針對月氏人的戰爭中有過良好的合作。

  發生慘敗的匈奴需要一個發洩口,他們很清楚自己不是帝國的對手,那麼從內部尋找一個敵人就有必要了。

  頭曼的言論讓匈奴的貴族和普通人都找到了宣洩口,特別是匈奴在與東胡的戰爭中獲得勝利,再近一步證實南下的戰爭是因為冒頓的出賣才會戰敗,責任不在頭曼或是其他匈奴人身上。

  頭曼的言論也不是沒有副作用,比如匈奴人認為是冒頓的出賣才讓帝國獲取勝利,他們開始不甘心於像一條狗那樣臣服於帝國,結果是展開了襲擊。

  毫無疑問的是,那些對帝國邊郡發動襲擊的匈奴部落遭到了最嚴厲的懲罰,一個又一個發動對帝國邊郡襲擊的部落在匈奴王庭和帝國邊軍的剿殺中消失。

  真的是因為冒頓才讓匈奴在黃河源頭之戰給戰敗?頭曼很清楚根本就不是那麼回事,他們是在正面戰場上被帝國軍隊堂堂正正地擊敗,根本就沒有什麼陰謀詭計,一切的一切都是絕對實力與實力的較量。這種失敗想要結果根本就找不到,他將戰敗的責任推給冒頓不過是一塊遮羞布。

  “那個叫冒頓的人,他的部族是出現了分裂。”米拉特斯尋思了一下,苦笑著說:“這是漢帝國首次採用心理戰,很顯然也得到了成功。”

  基偌斯裡偉•盧斯•西庇阿•卡爾弗斯點點頭:“我想我明白了,那麼這個叫冒頓的人,他他們自行分裂之後,被漢帝國的軍隊擊敗?”

  “是,也不是。”米拉特斯搖著頭:“是漢帝國的軍隊,但不是正規軍,是一支使節團的部隊。”

  “什麼意思?”基偌斯裡偉•盧斯•西庇阿•卡爾弗斯萬分的不解:“是我理解的那樣嗎?”

  米拉特斯愣了愣,他才不知道基偌斯裡偉•盧斯•西庇阿•卡爾弗斯是怎麼理解。他說:“或許很不可思議,但漢帝國的有一支使節團正在出使。他們自稱是使節團,卻有著龐大的部隊,按照漢帝國的軍團編制,那是一個滿編的五萬戰兵軍團。”

  基偌斯裡偉•盧斯•西庇阿•卡爾弗斯聽得很專注,他扭頭對書記官吩咐:“記下,漢帝國的一個軍團有五萬戰兵。”

  帝國的軍團士兵人數從來都不是什麼秘密,帕提亞和巴克特裡亞等國家只要稍微打聽就能知道,但他們並不清楚軍團的編制是什麼構造。

  “果然是一個人口大國,使節團竟然能拿出一個軍團的士兵來進行護送!”基偌斯裡偉•盧斯•西庇阿•卡爾弗斯略略有些不可思議地問:“那麼,這麼一支龐大的隊伍,他們的後勤補給應該怎麼支撐?”

  羅馬的軍團,分為駐軍和野戰軍。駐軍的人數一般不是那麼固定,通常也就是數千不到一萬,並且在裝備上只是佩戴必要的個人裝備;野戰軍的編制分為幾個等級,等級最高的野戰軍一個軍團滿編是三萬人,分為步兵、騎兵、工兵,步兵和騎兵比較好理解,工兵實際上就是類似於輔助兵種的角色,工兵也需要操作拋石車等等的戰爭機械。

  帝國近些年也有工兵的存在,與羅馬軍隊相同的是,工兵就是一些大型器械的操作者,然後他們又有專門的開路、搭橋等等的先導作用,所以是被稱呼為戰鬥工兵。而似乎……戰鬥工兵已經不止一次展現自己的存在價值,甚至是強悍的戰鬥能力。

  “他們攜帶著大量的牛羊,同時隊伍裡面也有大量的商隊。”阿波羅達斯回憶了一下,突然笑了一下,說道:“另外他們也能夠沿途購買物品,對此他們非常的大方。”說著他拿出錢袋,從裡面分別拿出金、銀、銅三種貨幣。

  基偌斯裡偉•盧斯•西庇阿•卡爾弗斯皺眉接過三種不同的貨幣,他發現入手之後貨幣的表面觸摸感非常光滑,周邊卻是有一種齒輪的咬齒,只是想一下就能明白齒輪是防止被刮的一種設計。

  “他們將金、銀、銅的不同貨幣稱呼為三進位,很是高明的一種貨幣體系。”阿波羅達斯一臉的羡慕,又說:“另外你可以仔細觀察,他們的貨幣不但貴重金屬含量十足,品質上也是難以想像的好。”

  品質?其實就是含金量、含銀量、含銅量,貨幣是否值錢看得就是貴重金屬的份量。

  基偌斯裡偉•盧斯•西庇阿•卡爾弗斯從帝國的貨幣上發現的秘密太多了,比如帝國根本就不缺金、銀、銅三種貴重金屬,同時帝國的機械工業肯定會是發展到一種程度。

  “也對,一個高速擴張的帝國,因為連續得到擴張,擁有的礦產資源等於是一直增加,怎麼會缺乏貴重金屬?”基偌斯裡偉•盧斯•西庇阿•卡爾弗斯無比感興趣的是:“那個漢帝國,在機械造物上很發達嗎?”

  “是的,是的。”阿波羅達斯用著誇張的口吻說:“有一些從東方返回的商人,他們帶來了關於那個帝國新的消息。聽說,帝國皇帝已經正式向全國發表講話,帝國進入新一輪的五年時期,在第一個五年裡,帝國將會進入工業初始階段。”

  基偌斯裡偉•盧斯•西庇阿•卡爾弗斯不太確定自己聽對了還是錯了,羅馬共和國目前的文字是一種象形的方塊字,語法則是與希臘不一樣。雖然很多羅馬貴族都會專門學習希臘語,但希臘那麼多王國和城邦,天曉得有多少語法和差別。

  “你沒有理解錯誤,他們的確是在進行五年的工業發展,並因為這個計畫有步驟地停止對外發動戰爭。”米拉特斯像是欣喜又像是發愁,總之表情非常複雜,他說:“帝國停止向外大規模擴張,對此我們是欣喜的態度。”

  基偌斯裡偉•盧斯•西庇阿•卡爾弗斯秒懂,帕提亞和巴克特裡亞一直提心吊膽地害怕東方那個漢帝國向西擴張,兩國現在又在與塞琉古帝國進行戰爭,要是再有東方的漢帝國加入進來,亡國絕對是分分鐘的事情。

  漢帝國要專注內政停止大規模的擴張?基偌斯裡偉•盧斯•西庇阿•卡爾弗斯開始覺得沒有接觸過的這個帝國比較可怕了。他們羅馬人早就發現了一個規律,擴張並不能是以佔領土地為最終目標,擴張也不應當是一種無休止的行為。

  為什麼而擴張?佔領土地是為了利用而不是單純地讓帝國的疆域圖得到擴展,這樣的擴張是負擔而不是助力,甚至是會被拖垮。佔領下土地需要能夠得到利用,是最大程度地進行利用,這樣一來才能夠得到良性的迴圈。

  之前基偌斯裡偉•盧斯•西庇阿•卡爾弗斯知道東方的漢帝國用不到二十年的時間進行擴張,是擴張到最初始的近三十倍大小,他一直難以理解這樣的擴張到底是什麼意思,並覺得這樣的擴張是讓國家的土地得到增加,但實際上風險也跟著不斷地擴增。

  不但是基偌斯裡偉•盧斯•西庇阿•卡爾弗斯,很多羅馬議員都是類似的論調,甚至有議員斷言看似強大的東方漢帝國,沒有看到擴張的風險,那麼強大只會是暫時性,很快就會自行土崩瓦解。

  會有這樣的言論,那是因為羅馬遇到過類似的情況,那一次也是因為擴張的速度太快了,引起了國家的“消化不良”,幸運的是羅馬及時發現到了這個問題,並作出了正確的處理。

  “果然啊,他們能夠強大並不是出於僥倖!”基偌斯裡偉•盧斯•西庇阿•卡爾弗斯對那個東方的漢帝國越來越有興趣了,問:“那麼你們親眼見識過他們的機械科技嗎?”

  米拉特斯和阿波羅達斯一陣面面相覷,他們有見識過東方漢帝國的太多的東西了,機械科技當然也有見識過,但沒有可能更加詳細的觀察,因此答不上基偌斯裡偉•盧斯•西庇阿•卡爾弗斯的話。

  帕提亞和巴克特裡亞現在需要來自羅馬共和國的説明,不是軍力上面,因為兩國離羅馬共和國太遙遠了,中間隔著那麼多國家。他們需要的是來自羅馬共和國財力上的協助,給予兩國資金上的援助。

  羅馬共和國確實也給予了巴克特裡亞和帕提亞資金上的援助,但並非是無償,是一種借貸。

  羅馬人在提供帕提亞和巴克特裡亞借貸的時候,他們也在向塞琉古帝國提供貸款。這是一種令人看不太懂的行為,因為將錢借給戰爭的雙方,不如單獨投資覺得可以勝利的那方,這樣才能得到豐厚的回報。

  一隊騎士的出現讓交談的眾人安靜了下來,遠遠看去那隊騎士應該有二百餘人,他們身穿華麗的制服,背後還有著一面很好看的披風。從騎士的裝扮看去,任何人都能看出一股異國的風情,那是有別於希臘式和波斯式的裝扮風格。

  “我們並沒有得到通知,會有漢帝國的騎兵出現在康居國的城市!”

  “難道漢帝國準備撕毀契約???”

  相對於吵鬧起來的帕提亞人、巴克特裡亞人、康居人,包括基偌斯裡偉•盧斯•西庇阿•卡爾弗斯在內羅馬人都是眯起了眼睛看向那隊依然在前進的騎士……傳說中東方漢帝國的騎士。

  哦,對了,說是“漢帝國”,那是外國人對帝國的稱呼,實際上帝國人並不那麼自稱。而外國人之所以稱呼帝國為“漢帝國”,原因是呂哲建立帝國之前是漢王。

  中亞和歐洲,他們對於權力的延續有自己的看法,通常是一個王朝代替一個王朝,國家的統治者會一再更變,但是國家的國號卻能夠得到延續,頂多就是XX國的XX王朝,而不將國名更改。

  帕提亞和巴克特裡亞知曉帝國的前身是秦帝國,按照習慣實際上也是應該稱呼目前的帝國為秦帝國的呂氏皇朝,不過只是稍微一提起就得到糾正,因為秦帝國仍然有後裔存在,最後才以漢帝國來進行稱呼。

  米拉特斯是等待有人去打聽,確認之後才說:“那些是秦王國的騎士,不是漢帝國。”

  基偌斯裡偉•盧斯•西庇阿•卡爾弗斯不瞭解東方的情況,問:“什麼意思?”

  米拉特斯也迷糊著呢!他說:“漢帝國的皇帝取代了秦帝國的統治,但是皇帝並沒有將秦帝國的後裔趕盡殺絕,是允許秦帝國的後裔成為統治下的一名親王,然後驅逐秦親王,讓其在外面建設封國。”

  基偌斯裡偉•盧斯•西庇阿•卡爾弗斯聽得雙眼一亮,情不自禁地擊掌,低喝:“真是高明!”

  ……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王烏鴉

LV:16 版主

追蹤
  • 2090

    主題

  • 219146

    回文

  • 88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