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汽車,銀灰色的汽車。
在路邊走著的袁士騏在看到那輛“旅遊客車”的時候,便伸手向汽車上的人們打了個招呼,在他看來這是一個禮貌,畢竟他們花了錢所買的到,僅僅只是在汽車上走馬觀花的觀察這個城市,作為這座城市的居民,他有理由表現出自己的友好與禮貌。
“他們一定會羨慕自己吧!”
在即將進入研究院的時候,望著那在街道上駛過的銀灰色的“旅遊客車”,心底這般得意著,袁士騏在試驗工廠大門入口處展示了自己的證件,在保安人員檢查之後,他才走進工廠,雖說這座工廠的規模並不大,但所指的卻是那幾間並不算大的廠房,而在廠房的另一端,則有一座單跑道的機場,航研所附屬工廠的飛機製造完成之後,都是從這裡起飛進行試飛。
“速度、結構、機動性!”
在袁士騏進入工廠工作室的時候,他聽到老師的自言自語聲,顯然老師又在那裡思索著如何完善“試24-2”的設計,而“試24-2”直到現在,仍然停留在紙面上,原因非常簡單,許多技術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
在研究所研製這型飛機的時候,曾經對航空俱樂部裡的“高級飛行員”進行過調查,同時又收集了外國戰鬥機的發展動身,然後又據此“空想”出新飛機“應該”擁有的性能,諸如爬升能力、最高時速、航程、盤施能力、武器和引擎等都在最初的草案中決定下來,並據此制定了“設計計畫書”,然後又其於這一計畫書,將航空研究所分成兩個小組分別組織設計,按照所長的話來說這叫“內部競爭”,最後勝出的樣機,才能獲得生產許可。
儘管方案是“空想”的,但是作為一名高等專科學校航空工程系畢業的學生,袁士騏卻知道,那個設計計畫書是何等的苛刻。
首先發動機被限制為R1830的國產型號——BHS-5型1200馬力發動機,雖說發動機動力強勁,但是經過多次休改之後計畫書提出的技術要求卻極高,比如在4000米巡航高度最大平飛速度達到500公里以上,爬升能力則要求在3分30秒內上升至3000米,而作戰半徑為300公里加1。5小時續航時間,武器採用四挺12。7毫機槍,機動性優於菲亞特CR。32,炸彈可以攜帶兩枚200公斤炸彈……
別說是航空研究所中的中國工程師,即便是那些美國、法國工程師,在看到這個技術要求之後,都只覺頭皮發麻,直到現在,袁士騏還記得當這個計畫書下達之後,他的第一個想法就是——“想要世界上最好的戰鬥機,做夢去吧!”,第二個想法就是“這一群瘋子!”,不單他這麼想,那些從美國、法國聘請的航空工程師也持以同樣的態度。
無不認為所裡制定的這個“基本要求上調20%”意味著不可能,“多用途戰鬥機”這是計畫書的核心,同樣也是此時各國航空設計師的理想,因為他存在著太多的技術難題,既要保持戰鬥機的機動性,又要使其具備對地轟炸能力,而為保障前者,需要降低飛重量,而後者則需要增加機體防護,以抵禦小型防空武器的射擊,兩者根本就是矛盾的組合,可能設計出這樣的“多用途戰鬥機”嗎?
可無論如何,兩個設計組必須要硬著頭皮上馬組織這個看似“不可能”的項目,在北方公司內流行著一句話“我們只做最具挑戰性、前瞻性的研究”,因為這家公司就是要把“不可能”變為可能。
“綜合性能、性價比、製造簡易程度有很多相牴觸因素存在。比如單就綜合性能來說,盤旋能力、爬升能力和續航能力、火力互相矛盾,而速度和盤旋能力、視野、火力等根本就是勢不兩立…本計畫的目的僅是在這些矛盾中作最大限度的調和,以期最大限度地發揮整體的能力…”
諸多的矛盾交織在一起,對設計組的工程師們來說,根本就是一個折磨,而他的老師馮桂連這位去年剛從德國學習空氣動力學回國的航空工程碩士,也是從那時起,開始夜以即日開始了研究,在袁士騏和所有同學的眼中,馮老師的腦子裡想得太多,想的太細,也許他在夢裡頭還想著設計,當第一設計組在拿出初步方案之後,馮老師卻依然在風洞試驗室同華敦德、殷文友等人進行著風洞試驗,通過大量的風洞試驗積累空氣動力學數據,同時又多次前往中鋁公司查詢各種鋁合金的技術資料。
按照老師的要求研製“試24”有四個重點:引擎、螺旋槳、理想空氣動力外形、徹底減輕重量。
在這四個重點中引擎是已經定型的,而螺旋槳、理想空氣動力外形需要大量的吹風試驗,而徹底減輕重量,不僅要從結構上著手,還要從材料上著手,兩者缺一不可。
“老師!”
在袁士騏走到老師身邊問候時,馮桂連看著自己的學生,先是一笑,然後又叮囑道。
“士騏,能再減輕一點重量,可就要看你的了!”
在設計組中,袁士騏所從事的工作就是負責為減輕重量進行計算,以0。1克為單位,以減輕飛的自重,而這個工作已經快把他逼瘋了,而老師的叮囑卻又讓他意識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
“老師,放心下,今天我至少還能再減輕幾公斤!”
嘴上這麼說著,可在袁士騏走進工作室的時候,他立即產生一種幾近崩潰的感覺。
“自封閉油箱要使用、防彈裝甲要使用,還要降低重量……”
當再一次投入工作之後,袁士騏很便再一次陷入了“崩潰”,因為依照現在的結構設計,飛機依然超重,為了減輕重量,他已採用一切手段,甚至不惜採用正在試驗中的7075鋁合金,這種鋁合金物理性能與鋼接近,正因如此,才能對飛機主桁梁、框架進行重新設計以減輕重量,但是減輕重量並不是盲目的,不能犧牲飛機機體的強度,
而現在負責“減重”的袁士騏卻早已陷入一個瓶徑之中,如何進一步減輕重量,但凡是可以採用的辦法他都已經採用了,而為了降低重量,他不是沒有考慮過取消座艙防彈裝甲以及自封閉油箱,但是研究所卻拒絕了,理由非常簡單——飛行員培養不易,飛機機體必須能夠保護飛行員,就像自封閉油箱,完全就是為保護飛行員而特意研製,其原理非常簡單,在金屬油箱外粘貼一層生橡膠,利用生橡膠遇汽油融化膨漲的原理,避免燃油外洩。
“油箱……”
突然袁士騏像是想到什麼似的,連忙翻出油箱圖紙,以查看其結構。
“油箱內層為1毫米鋁合金,外層為2釐米生橡膠,橡膠為什麼這麼厚?”
心下疑惑著,他立即拿起圖紙離開了工作室。
“是這樣的,因為油箱是用鋁合金製造的包橡膠油箱,其被擊穿時,汽油會從彈孔流出,因為鋁基材料的彈孔上有毛刺,膠套不能封住彈孔,就是引發油箱燃燒。而為了避免這一現象呢,我們只能加厚膠套,從而使毛刺在膠套內產生……”
面對油箱組的解釋,袁士騏的眉頭一皺。
“那有沒有辦法把厚度減少一點?”
“2公分,已經是最薄的了,你可以到試驗場看一下,想要確保12。7公釐機槍彈擊中後油箱不至外洩,至少需要3公分,我們是一槍一槍試出來的結果,2公分是確保7成機率不至外洩……”
“毛刺、毛刺……”
在油箱組的工作室內,袁士騏一張張的看著手中的照片,照片無一例外,都是自封閉油箱的試驗照片,足足有幾百張之多,而每一張照片上都可以清楚的看到彈孔出口處的金屬毛刺,而這正是加厚膠套的原因。
“金屬會產生毛刺,而且還是不可避免的,如果不用金屬製造油箱呢?”
思索著,袁士騏翻看著手中的技術資料,他首先考慮到是研究所研發的竹製油箱,可以對其重量計算之後,便立即否決了,其重量太重,這畢竟不是“幼狐”那樣的教練機,一架戰鬥機,對於自身重量的每一克都有著極為嚴格的要求。
“還有什麼材料呢?”
隨後他又開始翻看著材料表,這張表格上清楚的詳列著公司生產各種材料以及材料的物理特性,其中中鋁公司去年剛剛實現批量生產的7075鋁合金,則是最重要的一種新型航空鋁材,不過現在,袁士騏卻完全放棄了鋁材甚至金屬材料,可是除了金屬材料,還有什麼材料呢?
突然,一種新型材料的物理特性映在他的視線內。
“拉伸強度323。7MPa,重不到鋁合金三分之二……”
這……詫異的看著表格上的這種一直被他忽視的新型材料,袁士騏的雙眼冒著光,仔細的翻看著他的物理特性表,又查閱的相關資料之後,袁士騏整個人隨之都變得激動起來,他像是發現了一個寶藏似的,大聲喊叫著。
“我找到了,我找到了!老師,我找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