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元明] 葬清 作者:純潔的小龍(已完成)

 
嚴羊 2019-2-18 20:14:55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409 80699
嚴羊 發表於 2019-2-25 07:59

第34章 主動出擊!

  “諸位,是不是很奇怪,在這時候,本帥不讓你們在前線指揮佈陣,卻讓你們到這大帳中來,開這勞什子會?”袁崇煥對著在場諸將問道。

  “既然大帥這麼問了,末將也就不藏著掖著了,現在祖大壽和王承胤兩位將軍都擋住了韃子的攻勢,末將料想韃子不會再啃這兩塊骨頭,而是該瞄著我們中軍了。當務之急,就是應該趁著韃子未來,將中軍陣勢再鞏固些。”參將劉應國起身回話。

  “你們也是這麼認為的嗎?”袁崇煥環視四周。

  “末將附議,韃子要想真的擊破我遼東軍,眼下也就只能打我們中軍了。我們兩翼都擋住了韃子的攻勢,韃子也已經算半個疲兵,這皇太極想來也知道,就算此刻再投入兵力打下我軍一個側翼,也對戰局無影響了。有我中軍和另一路側翼在,這陣勢依舊鞏固。”

  “韃子氣力耗盡,也就只能止步於此,再無力對我們整個陣勢構成威脅,那我們身後的京師也就安全了。”遊擊將軍羅景榮起身附議,並提出自己的看法。

  “末將也認為此時局面對我軍來言已是穩若泰山,只要守住這中軍,韃子就成不了氣候!”遊擊將軍施敏蛟也起身發出自己的意見。

  袁崇煥將自己的文官袍褪下,放在帥桌上,“也就是,你們認為,守住中軍,就能守住這京師,斷了韃子的念想了嗎?”

  “末將等均以為,只要佈置得當,中軍大可固若金湯!韃子定無法攻破,自此之戰後,韃子銳氣消散,再也無力圖及我大明京師!”

  “末將也是這麼認為。”

  “末將附議。”

  ……

  袁崇煥沒有立即回復這些將領,反而拿起身旁一直放著的甲胄,自己給自己穿了起來。只是這甲胄太過沉重,袁崇煥竟然發現自己一個人居然無法獨立穿上去。

  督師苦笑一聲,“來個人上來,幫本帥穿下。”

  劉應國站在最前列,也只好上前幫袁崇煥穿甲胄。

  其餘諸將提議了後,都幹坐著,沒有話說,整個場面竟然有一些尷尬。

  這時候,眾人才明白祖大壽這廝在的好處了,什麼話都可以讓祖大壽去問,畢竟人家是督師心腹,忌諱少一些。眼下祖大壽和王承胤等一杆心腹戰將都被派到兩翼去了,中軍的諸位將領平時和袁督師的關係還隔著一層。

  在劉應國的幫助下,袁崇煥終於將甲胄穿了起來,原本儒雅的督師頃刻間變成一名浸漬沙場的宿將,就連人的氣質也發生了變化,這絕對不是一件甲胄所能帶來的效果。只能說明,袁崇煥本身就是一名虎將,或者,他從心底認為自己是一員將領而不是那朝堂之上不食煙火的文官。

  明朝,也是執行以文抑武的國策,但是明朝一直有著邊患,所以沒有到宋朝那般誇張到自廢武功的地步,但武官地位還是很低下的。同級別的文官根本看不起同級別的武官,作為文官,去領那武職,可以說是比殺了他們還難受。

  但是,袁崇煥卻主動去了遼東,並且如今更是手掌遼東精銳,督師遼薊,何等威武,朝廷對袁崇煥也算是不錯,雖然背地裡扯後腿使絆子,但是明面上給袁督師不斷加封的卻是文官職。

  不過,當此末世,國家危難之際,做個文官又怎麼能匡扶社稷?真能修的四夷來服的局面嗎?只有靠武功,靠軍隊,將敢於冒犯天威的蠻夷打回去,這大明社稷才能保存。

  為了這個,他袁崇煥放棄這文官之身,投身成一員武夫又有何不可?袁崇煥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只有從心底接受自己武將的身份,才能發出這種武將的氣質,讓這些遼東虎將真心臣服于袁崇煥麾下,凝聚在一起。

  以前朝廷派下來的封疆大吏打心眼裡瞧不起這些武官,其實尊重是互給的,武官自然也不會臣服你這個上司。

  “這中軍,我們守得住嗎?”袁崇煥終於發話了,但是不等主將回話自己又接著自己的話說道:“可是,為什麼咱們一定要守呢?”

  這話的問得就有些莫名其妙了,為什麼要守?

  似乎這些年就是這麼守著過來的,除非迫不得已情況下,大明邊軍絕不主動進攻。韃虜野戰無敵觀念,已經深入人心了。孫老帥在的時候就是築城,練兵,低頭幹事,絕不挑事的作態,袁督師是孫承宗的高徒,不也是一直這般嗎?今兒個怎麼忽然冒出這麼一問。

  “難道說,如今,我漢家兒郎面對韃虜時,已經沒了主動迎戰的勇氣了嗎?”袁崇煥的聲音一下子提高了許多,震得諸將一愣。

  諸將都低頭不語,是的,他們之前一直就沒有想過主動進攻這一茬,只想著議事完畢,立馬回去佈置防守,等著韃虜來攻。

  “自薩爾滸之戰後,遼東漢軍精銳一掃而空!我恩師埋頭十年,積攢力量,如今,遼東精銳在我手上再次被組建,天下人皆謂之精銳,咱們自個兒也這麼認為。認為這大明,除了咱們遼東軍,再也沒有一隻軍隊可以和韃子較量了。我們是大明第一強軍!”

  袁崇煥從武器架上取下自己的佩劍,那最上面擺放的是御賜“尚方寶劍”,只是這“尚方寶劍”象徵意義高於實用,真想殺敵,拿著它沒用,唱戲還可以。所以袁崇煥並未取“尚方寶劍”。

  “可是,本帥卻不這麼認為。薩爾滸之戰前,我大明邊軍尚有與建奴一戰之勇氣,即使敗了,也是敗在主動出擊的路上!反觀現在,我們引以為傲的勝利,不過是靠著城牆僥倖取得罷了。又有哪次是主動出擊,尋敵而戰所獲得的?在座諸君都是從當年薩爾滸之戰下倖存下來的,本帥問你們,你們心中可還有勇氣,正面對正面,與這韃子一戰!”

  拔出佩劍,森森冰寒,映襯著此時袁崇煥的臉上的堅毅。

  在座諸將沒有一人起身回答,他們心中早就植下了滿洲野戰無敵的恐懼,這是一時半會兒難以抹去的。

  “看看,都像個什麼摸樣,你們不敢去,本帥親自帶隊!本帥就不信了,祖大壽和王承胤擋住了韃子的攻勢,本帥手上還有九千關寧鐵騎,還真怕了這韃子。”

  這話說得就誅心了,文臣愛面子,武臣愛氣節,這般被上官數落,已經算是很打臉的事兒了。

  “大帥這話就嚴重了,末將等提議守,也只是為我大明保留這一支能戰之軍罷了。若是咱們遼東軍也拼光了,或者一仗敗了,那誰還能給這大明守遼東?”羅景榮話語中有著些許掙扎和無奈。

  “自本帥步入遼東伊始,本帥就沒打算守這遼東,因為本帥要的是蕩平遼東韃虜,還大明邊疆一個太平!現在,本帥麾下已有強軍,但是卻沒有一支強軍的魂!進攻,永遠是最好的防守,本帥要的不是守住這京師,更是要將皇太極打回遼東去!”

  總體上來講,此時諸將對於袁崇煥主動出擊這一冒險行徑是很不贊同的,兩翼都擋住了後金軍隊的進攻,只要中軍也守住陣腳,不叫後金軍隊衝破,那京師可保無虞,後進軍隊想要再組織下一場戰鬥起碼得休整段時間。到時候大明將可以調動更多的力量來保衛京師,甚至逼退韃虜,局面也會大為改觀。

  又何必如此冒險。

  可是,袁崇煥搞“一言堂”搞“集權”的好處再次表現出來,在座諸將你只能發表不同的意見,但是怎麼打,還是袁督師一人說的算。

  既然袁督師心意已決,放棄穩妥之法,求戰,那咱們就打吧,別讓督師看不起咱。

  “大帥,老劉我自薩爾滸之戰下來,撿了條命,沒啥好說的,殺韃子,老劉我從來不惜命!”

  “末將請戰!”

  “末將請做先鋒!”

  既然大的方向北確立了,那就打唄。遼東軍裡面可沒怕死的孬種,要是讓手底下的士兵知道自家主將在督師面前怯場不敢請戰,回去等著被白眼淹死,甚至被部下拋棄!

  誰打韃子,大家就跟誰混,遼東軍底層士卒都是和韃子有著血海深仇的!你要是這時候怯場,回去就等著人心渙散吧。

  “前鋒由本帥親自單擔任,你們就別搶了。”袁崇煥就這麼將前鋒拍板定了下來。

  “這……”雖然知道這樣很不妥,但是諸將也不再反駁,若是祖大壽在這裡,定會扭起鼻子反對,說這樣讓大帥涉險,於大局無利。但是畢竟人祖大壽不在不是,在場的諸將也沒那個膽子死勸。須知,“尚方寶劍”還在那裡掛著哩。

  大體佈置了下,諸將便回去收整自家兵馬,準備追隨督師出戰。

  而袁崇煥在出帳前,又看了眼那武器架最上方擺放著的“尚方寶劍”。

  “時間或許不多了吧,那就抓緊時間,給這支遼東軍再注入點血性和軍魂吧。”
0.jpg
嚴羊 發表於 2019-2-25 08:00

第35章 怒海滔滔(上)

  既然選擇了不再顧惜滿洲勇士的生命來拼一把,那麼皇太極就不會再猶豫什麼,若是因為這些個小小不順就對自己的決斷產生動搖,那他就不是皇太極。現在兩白旗和兩藍旗對遼東軍兩翼的攻勢全被擋了回來,那本汗就親自帶軍來打你袁蠻子的中軍!

  只要擊垮袁崇煥的中軍,遼東軍全陣必然大亂,到時候八旗軍再發動總攻,自己眼前的這支大明唯一一支值得自己重視的部隊,就將被擊潰!

  那這大明京師,就像脫光了衣服的小姑娘,任憑自己施為,無力反抗。

  袁蠻子,你等著,本汗再和你過過手!

  此時皇太極身後的是滾滾鐵騎,兩黃旗精銳以及一萬蒙古騎兵,這股力量,已經足以縱橫大明北方無敵手!此刻,卻被集中起來,一起撲向袁崇煥所在的中軍,為的,就是將眼前大明最後的依仗,擊垮!將漢家最後一支有著血勇之氣的部隊,打散!

  不要小看在冷兵器時代蒙古族部隊的力量,成吉思汗統一了蒙古後,給這個世界帶來了怎樣的動盪,大家都應該清楚。即使此時蒙古草原一片散沙,但是蒙古族騎兵的驍勇還是毋庸置疑的。滿洲也只是趁著蒙古族自家內亂拉一批打一批才整合了蒙古,拉上自家的戰車上,但是絲毫沒有對蒙古有任何輕視之心。

  有清一朝,都是嚴格限定蒙古人口的,多生出來的嬰兒都要被殺掉,若不是清朝統治者真心畏懼蒙古族的戰力,何必防的如此厲害?

  整個大蒙古有興衰,但是蒙古草原上勇士們的戰力卻沒怎麼變化,在冷兵器時代,他們是當之無愧的王者。可惜,蒙古族更像一個大部族聯合體,不能真正的統一,內鬥的厲害,不然這樣的民族絕對是最可怕的。

  再加上兩黃旗近八千精銳,近兩萬滿蒙鐵騎,裹挾著錚錚之音,踐踏著腳下大地,浩浩湯湯地撲向那袁崇煥中軍所在方向。

  袁崇煥督師遼東,對蒙古和滿洲都帶來了很大的壓力,這壓力才僅僅持續一年,就已經讓蒙古和滿洲雙雙見識到袁蠻子的手段,孫承宗是屬於不聲不響埋頭苦幹型的,袁崇煥也是埋頭苦幹,但是卻讓你難受的要命型的,真正做到了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當然,這是在軍事上,在為人處世上,袁督師可遠遠不及孫老帥了。

  眼下,自家正在衝擊的是帶給自家一年多難受的那個人中軍,那個人也在那裡!擊破了他的中軍,以後再也不會有人去給自己添堵添難受了。蒙古王公對此戰也是很賣力,大明京師的繁華誘惑不算,就光光算除掉袁崇煥,他們都必須拼命!

  兩黃旗的勇士的目標其實也是和蒙古王公差不多,袁蠻子來了遼東,滿洲日子就是一天比一天難過,那寧遠防線更是滿洲勇士的噩夢。如今,滿洲更是受到小冰河時期氣候影響,開始出現饑荒了。這袁蠻子要真繼續在遼東呆兩年,這滿洲說不定就能被他活生生餓死!這可比在戰場上被擊敗更讓勇士們憋屈。

  可能袁督師現在不知道,他現在在這兩萬滿蒙聯軍心中的誘惑力居然比自己身後的繁華的大明京師更大!不過,若是袁督師知道了,估計也會笑出聲來:“老夫大慰啊。”

  ……

  “大人,快看,韃子動了。看這架勢,是向著咱們中軍去的。”

  “你當我瞎子,我看不見?”祖大壽沒好氣地對著身旁的副將吼道。

  “韃子是直奔大帥的中軍去的,我們是不是應該支援。”副將也知道此時祖大壽心裡焦急,所以對自己的態度也沒往心裡去。

  “誰敢動,我砍了誰!咱們前面還有韃子兩白旗呢。”祖大壽兩眼發狠,他是袁崇煥的心腹,更是肝膽相照的兄弟,比誰都擔心袁崇煥的安危,但是此刻自己絕對不能亂,也不能動,韃子在自己陣前虎視眈眈,絕對不能有絲毫鬆懈!只要自己露出一些破綻,他毫不懷疑,對方肯定會抓住,給自己致命的打擊。

  “娘的,這麼多騎兵,嚇死人了都!”王承胤看著遠處塵土喧囂,對著地上狠狠地吐了口唾沫。

  “起碼得兩萬多騎吧,大人,這可都是奔著大帥中軍去的,咱們得支援大帥啊。”

  “支援個球,大帥之前就吩咐好了,各自守好各自軍陣,不許亂動,萬不可自亂陣腳!別忘了,大帥手中還有九千關寧騎兵呢。”王承胤這倒像是在自我安慰。

  九千關寧騎兵,真的能拼得過兩萬多蒙古騎兵和兩黃旗精銳嗎?

  ……

  此時袁崇煥所在的中軍處,之前佈置的工事都被拆除,就連轅門也被移開,整個場地變得非常空曠。其實,現在已經可以感覺到大地輕微地震動了,萬騎齊奔的陣仗那是非常恐怖的。

  不過此時中軍所屬將士卻出奇的安靜,當袁崇煥下令移開全部工事後,他們就明白自己要做什麼了。

  自家身後是大明京師,自己不能退!

  皇帝不讓自己進京,自己也無法退守京城。

  眼前,就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大帥要帶著咱們,向後金軍隊進攻!

  當準備進攻的命令被傳達後,整個中軍壓抑了,不過是一股子興奮的壓抑。多少年了,邊軍不敢向滿洲軍隊主動進攻,只顧著防守,此刻,邊軍不敢求戰的局面將會被自己打破。

  都是血氣兒郎,也是在沙場上浸潤多時的老兵,在戰場上,他們已經沒有了畏懼的情緒,有的是由內而生的興奮。或許,漢民族體內也深藏著嗜血的本能,只是長期儒家馴化,導致這股子本能被打壓良久,使得現在都很難尋到了。不然我們祖先當年怎麼從一個小部落,拓展到神州大地?真的靠的修文德使四方來服?

  不過,此時的袁崇煥手中的遼東精銳,卻都找回了自己的本能,否則,又豈能在遼東生存,又豈能與崛起中的滿洲抗衡?

  “出發!”袁崇煥就說了這倆字,整個中軍就開始動了起來。

  那種戰前總動員只能算是笑話,一個將領在戰前搞個誓師大會,將整個軍隊士氣都提升起來,最後擊破了敵人,那情景只能在小說中才會發生。真正的軍隊,就必須有戰勝敵人,打贏戰爭的自覺!這是軍人本能,只要開戰時,這股子本能就會自然而然被激發出來。

  戰鬥前,永遠是沉默的,都默默積蓄著氣力,等待著戰鬥時的爆發。

  這中軍內,真正能戰的精銳也就是關寧鐵騎,這支傾末世大明全力供養出來,袁崇煥大半心血浸潤的漢家最後一支鐵騎,今日將撕開面紗,露出獠牙,向世人展現他們的強大的一面。因為袁崇煥手下能戰的,都放在了兩翼,袁崇煥擺了這個陣勢,就是打算靠手下不滿萬的關寧鐵騎拼一把!或者說,袁督師對自家親手訓練出來的騎兵有信心,對漢家兒郎戰力的信心。

  要用此戰向世間宣告,漢家兒郎仍然可戰!仍然敢戰!即使,他們面對的是崛起的滿洲八旗,一樣戰之!

  “大汗!前面,遼東騎兵!”阿濟格勒住了韁繩,指著遠處沖來的騎兵方陣。

  “好你個袁蠻子,這次不當縮頭烏龜了,居然敢主動沖來,還當本汗怕了你不成!”問世間誰跟袁督師最有仇,也就是皇太極了。自家父汗在袁崇煥手下吃了虧,前年自己在寧錦城下也嗑碎了幾顆牙,都拜這袁蠻子所賜。

  “本汗倒要看看,沒了城牆,你袁蠻子手中的關寧騎兵,能不能和我麾下八旗鐵騎鬥!”

  “大帥,看到韃子騎兵了。”

  “遼東軍,衝鋒!”袁崇煥低吼著。

  袁崇煥和皇太極都是當世名帥,打仗時都會保持絕對的冷靜,但是此刻老對手見面,兩人居然同時興奮了起來。情緒開始不由自主地失控,無法控制!

  皇太極安排兩黃旗中路,蒙古騎兵兩翼,而袁崇煥就將自己的九千關寧騎兵放在中路,準備和皇太極來硬碰硬。身後跟上的遼東步兵只要牽制著兩翼蒙古騎兵就行,真正決戰雙方,就是關寧奇兵和兩黃旗騎兵!

  蒙古王公再恨袁崇煥也不會死戰,將自家勇士都死磕在這裡,他們只是跟著來幫把手,搶點東西,你八旗要是被打敗了,蒙古王公肯定立馬帶著自家人馬回去。

  終於,此時東亞大陸上,最強大的兩支不同民族的騎兵碰撞在了一起!

  就像兩股颶風,呼嘯著合併成一路,夾雜著的是腥風血雨!

  自薩爾滸之戰後,漢家軍隊終於再次主動沖向滿洲軍隊,面對滿洲軍隊的打擊,終於不必再依靠城池固守,他們也有能力,主動出擊!

  之前,他們的勝利,被置疑,被不屑,因為他們依城而戰,那麼,就在此刻,用這場戰鬥,讓那些只會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人閉上嘴巴!

  關甯鐵騎,威武!

  這是一支滿懷必死之心的部隊,它冷靜的狀態下包含的是復仇的怒火!

  兩黃旗的勇士有點刹那的恍惚,他們感覺,眼前的明軍和自己之前遇到的明軍不一樣,他們似乎永遠不會潰敗,除非將他們全部殺光!

  好吧,那就殺光你們看,讓你們這些明豬知道,誰才是真正的野戰無敵!誰才是這個世界上最強大的騎兵!讓你們看看,黑水白地間鍛煉出來的武勇,究竟是如何的強大,強大到讓你們這些孱弱的漢人絕望!綿羊,永遠是綿羊!
0.jpg
嚴羊 發表於 2019-2-25 08:02

第36章 怒海滔滔(下)

  城外遼東軍和後金軍隊大戰的動靜早就驚動了整個大明京師。下到販夫走卒,上到朝堂巨擘以及龍椅上的那位,都被驚動了,但是各自反應卻不一樣。

  城外的喊殺聲已經持續了數個時辰了,可還是沒有停的意思,對比起來,之前京軍出城一戰的勝利,所造成的動靜,和這個比起來就是毛毛雨了。

  其實,那些大臣只要不是還有點腦子的,大體都能猜出來這京軍之前的那場勝利,絕對摻了水分,只是沒人敢想到是京軍勾結了後金方共同演繹的一場勝利,這實在是太聳人聽聞了。當異族鐵蹄逼近,自家軍隊居然還和對方勾結,這叫什麼事兒嘛。

  可是,或許有一個人他不懂,那就是朱由檢。半路出家的朱由檢正在不斷成長成為一名成熟的政客,他的榜樣現階段也就是嘉靖萬曆這些能夠玩轉朝堂的先祖,太祖成祖的武功是一點也沒來得及學,或許說,這根本學不來。

  大家都知道明太祖是叫花子出身,是啊,從一名叫花子成長成為一代君王,他的武功可是全是靠自己一點一點鍛煉出來的。成祖爺呢?在朱元璋還在位時,對付北方草原上蒙古族的騷擾的任務就已經是燕王朱棣的了,也是正正經經在軍旅中成長的“王爺”,到最後收拾自家侄子朱允炆時不跟玩兒似的?

  但朱由檢不行,以前呢是被當藩王養著,大明傳統,藩王最好就是當豬養,絕對不能太優秀。後來做了信王,仗著天啟阿哥的庇佑,其實小日子過過蠻舒坦的,至於有些史料記載朱由檢做信王時被閹黨怎麼迫害怎麼壓迫,估計是扯淡。是文人們故意給朱由檢臉上貼金,為後面讚揚他“傻乎乎”地平了閹黨造勢罷了。魏忠賢還是很聽天啟帝的話的,天啟帝又對這個弟弟非常好,魏忠賢也不會那麼不識抬舉去招惹朱由檢。

  等到後來,當了皇帝,在一竿子文官忽悠下幹了好多連天啟帝都不會幹的“蠢事兒”,自斷臂膀。朱由檢終於明白,當皇帝不是那麼簡單的事兒了,可惜,大好光陰已經浪費。朱由檢這一生註定無法成為一名堪比明太祖或者明成祖的帝王,深宮中是無法成就一名文治武功集大成的大帝的,在大明這種體制下,後世君王只能成長成為一名政客。

  他們可以玩轉朝堂,卻玩不轉國運,朝堂玩得越順溜,國勢就滑落得越順溜。

  朱由檢的潛意識裡,還是相信之前京軍的那場勝利是真的,自家京軍還是可戰的。要不然整個大明朝廷都得仰著遼東軍過活嗎?這不符帝王合制衡之道,更別說那掌控遼東軍的傢伙越發放肆恣意,帝心之中已經無法容下他了。這就是朱由檢的局限性,想明太祖起家時,身邊聚集了一大批猛將,即使後來老朱大殺功臣給下任皇帝鋪路,但朝堂邊疆都能掌控在手中。這個國家不會亂,那些個人人自危的將領也亂不起來!

  明成祖靖難成功後,靖難功臣都得到了善待,並未狡兔死走狗烹,因為朱棣很自信自己可以駕馭的了他們,不會反噬。但是後代子孫沒那麼大的本事,大明朝中後期出了名將不比其他朝代少,但是下場往往是令人心寒的。無一不是皇帝怕影響到自己的地位,將那些功高蓋主的都搞掉了,不然心裡不舒服。因為這些大明皇帝也知道,自己沒本事,沒有先祖那種駕馭天下虎將的本事。

  此時,正在戰場上為這大明京師拼殺的袁督師或許知道,或許不知道,自己已經成為自己效忠的皇帝眼中刺了。因為袁督師的權柄,太重。袁督師的性格,太沖。袁督師的心性,太扭。在別人眼中或許只是小節,但是在帝王眼中,這就是不安因素,是腦後有反骨的表現。

  朱由檢閉著眼睛,坐在禦書房內,他在等,等戰場大戰的結果出來。遼東軍敗了,他還有京軍,還有城外陸續趕到的數之不盡的勤王軍,他不怕。即使此時朱由檢的手指節在微微地發抖。那麼,若是遼東軍勝了,那皇太極就被打敗了,京師危局解開,那個人也就沒存在的必要了。

  其實,他的心裡早就下定了決心,那皇太極只是為了搶些東西罷了,這天下還是老朱家的,而那個人,卻是一個可以威脅到自家地位的存在,威脅到了皇權的安穩,必須除掉!

  他,現在比皇太極更讓朱由檢忌憚!

  ……

  “父親,外面打得很熱乎呢。您難道不去看看?”

  “有什麼好看的。”吳英鬆白了自家兒子一眼。

  “這個……”

  “其實,為父本來以為這袁崇煥會聰明點兒,就在這城外和韃子僵持著,可誰知,他居然自己迫不及待地打起來了。好了,這下子無論勝敗,他袁督師的路,都算是走到頭了。咱們還是自己顧著自己的路吧,別瞎操心了。”

  ……

  “哎,你聽聽,這外面還在打呢,都打了半天了都,還不消停。”

  “是啊,都是這些該死的遼東蠻子,將這些天殺的韃子引來了,害的我們都不安生!”

  “就是,這些混帳遼狗,把這些韃子放進來,害的咱們和他們一起受罪!”幾名街面上的老闆湊在一起發著牢騷。

  現在這京師人心惶惶,大家生意都不好做了。一些商戶都半開著店門,聚在一起拿著果盤,聊著天兒,發著怨氣。

  而且京師裡面哪家哪戶在城外郊區每個親朋沒個好友?這下好了,都被後金部隊屠了個乾淨,只是這些人很奇怪,他們居然沒有將怒氣撒向滿洲部隊,而是撒向了千里賓士而來救援的遼東軍身上。

  “這日子過得真他媽晦氣,這些該死的遼蠻子,平時得我們供著吃喝不說,現在居然還把韃子放進來禍害咱,讓咱們遭了這番罪過,該下地獄去!”

  “沒想到這些蠻子心眼兒這麼壞,吃咱的,用咱的,結果還來禍害咱。”

  “要我說啊,那姓袁的督師才最壞呢,我聽說啊,就是他放韃子進來的!”

  “真的啊?”

  “呵,我會瞎說?就是這袁崇煥故意將韃子放進來迫害咱們的。”

  “我可是聽說這袁崇煥前些年在這兒當官時,風評不錯嘛。”

  “那是,咱這兒什麼地方?天子腳下,皇城啊,有龍氣壓著呢。那些宵小怎麼敢抬頭?倒是啊那遼東,全是蠻子,苦哈哈,下賤貨就多了,這袁崇煥去了那兒,啥事兒不敢做?”

  “這倒是,遼東的那些土老帽,估計是看著咱們日子過得舒服,眼紅了。所以才故意放韃子進來,想讓咱們見見血哩。”

  “這些下賤地方出的下賤人,滿肚子下賤的彎彎繞繞!這袁崇煥真該下油鍋,給咱們城外被韃子禍害的親戚報仇解恨!”

  若不是遼東軍千里馳援,這大明京師估計也就成了一堆廢墟了吧。靖康之恥的翻版就會重演!這些自以為高人一等的京師百姓,命好的話也就是被押去遼東當包衣奴才,命不好直接屠了。

  此時的滿洲還未真正完全自我改造,半原始半封建結構,若是此時滿洲軍隊破了京城,那大明京師就會成為北宋末年那個被女真攻破的汴梁吧。漢家二百多年的菁華之城也就成了一堆瓦礫。而不是等十幾年後,已經完成了自身封建改造的“清”軍過來,褪去野蠻的“清”那時才知道什麼是該被保護,被保留的。

  現在,遼東軍還在城外與韃子決戰,用自己的生命保護著身後的城池,自家大明的都城,以及城內的萬千百姓,保護這漢家二百多年的文明菁華之城!

  可是,這些被保護的百姓卻仍然在用著最低下,最污濁的詞彙來詆毀他們,詆毀著那些正在與韃子拼殺的遼東漢兒們。
0.jpg
嚴羊 發表於 2019-2-25 08:03

第37章 大捷!

    後金滿洲、蒙古騎兵,分為六隊,湧向袁軍。後金軍的前鋒護軍,先向南直撲祖大壽陣。祖大壽率兵奮死抵禦,後金軍前鋒受挫。後金軍接著又向北直沖王承胤陣,也失利。後金軍左、右兩次衝鋒,都沒有達到預期目的,再集中三路騎兵,向西闖袁崇煥軍陣。袁崇煥率領將士,英勇抵禦,奮力鏖戰。後金阿濟格貝勒所乘戰馬受創而死,本人身受箭傷,險些喪生;阿巴泰貝勒中了袁軍的伏擊,進攻受挫。蒙古額駙恩格德爾等騎兵驅馬驟進,也被擊敗,退卻潰走。

  八旗軍失利敗退,明軍乘勝追擊。袁崇煥軍遊擊劉應國、羅景榮,千總竇浚等追擊後金軍,直到通惠河邊。八旗兵潰退,倉皇擁渡。大約有一千左右的騎兵連人帶馬跌落到護城河裡,連凍帶淹,死傷慘重。袁軍沿著通惠河一帶追了三十裡路,後金軍隊大敗而回。朝鮮史書記載:“賊直到沙窩門(廣渠門),袁軍門、祖總兵等,自午(11~13時)至酉(17~19時),鏖戰十數合,至於中箭,幸而得捷。賊退奔三十餘裡。賊之不得攻陷京城者,蓋因兩將力戰之功也。”

  ---------------(《李朝宣祖大王實錄》)

  這場廣渠門血戰,袁崇煥軍與八旗軍,自巳(巳正10時)至酉(酉正18時),炮鳴矢發,激戰四個時辰,轉戰十餘裡,明軍終於克敵獲勝。督師袁崇煥在廣渠門外,橫刀躍馬,沖在陣前,左右馳突,中箭很多。

  “兩肋如蝟,賴有重甲不透”,就是說身上中的箭像刺蝟一樣,因身著重甲,而沒有被穿透。他在與八旗兵搏鬥中,馬頸相交,奮不顧身。後金的騎兵揮刀猛衝,“刀及崇煥,材官袁升高格之,獲免”。就是說,後金騎兵的戰刀砍向袁崇煥時,被部下袁升高用刀擋回,才免於死傷。在督師袁崇煥的指揮下,經過遼軍將士的浴血奮戰,取得廣渠門之捷。

  這是一場應該被永遠銘記的戰鬥,這是一場永遠不該忘記的戰鬥,但是這也是一場被諸方故意遺忘淡去的戰鬥。

  遼東巡撫、薊遼督師袁崇煥領九千關寧鐵騎大敗由皇太極親領的八旗精銳,真正的打破了八旗野戰無敵的神話。

  後金悍將莽古爾泰,敗!

  後金勁旅阿巴泰部,敗!

  後金大將阿濟格,敗!

  後金虎將思格爾,敗!

  關寧鐵騎奮力殺敵,斬首逾千,八旗死傷慘重,皇太極喟歎:“十餘年來,何嘗遇此勁敵?”

  只是,這樣的一場戰鬥,在那個時代,已經被大部分人給遺忘了。有清一代對這場戰事的描寫極為含蓄,畢竟是自己一方敗了。而人們的視角全都聚集在這場戰鬥之後發生的事情上,都對這場戰鬥選擇性忽略了。

  漢武帝劉徹征匈奴,漢家拼湊出數十萬虎騎,方可橫掃草原,逼的匈奴遷徙。

  唐太宗兵鋒之銳,使得四夷來服,那是靠著大唐鐵騎打出來的聲威!

  就連被人們所說的弱宋,在開國之初,也有著自己的大規模騎兵兵團,方可與大遼在邊地爭鋒,只是後來西夏自立,北宋喪失了最後的養馬基地,騎兵開始日漸萎縮。

  明代成祖掃漠北,手中有的是邊軍未曾衰敗的數萬精騎以及靖難之役中自己帶出來的兩萬餘精騎,這才是橫掃漠北的主力軍!

  如今,關寧鐵後世有人言,漢族在歷史上一直是用步兵對戰異族的騎兵,這純粹是扯淡,漢族的每個盛世,都是靠著騎兵打出來的。由於生活環境的詫差異,漢家兒郎騎射天生比不上少數民族。但是,漢家血統內有著強大的好戰因數以及祖先遺傳的武勇,只要集漢家之力,供養出一支十萬鐵騎,那麼少數民族再善戰我漢家也不懼他,稍加磨練,漢家騎兵絕不遜於草原民族,甚至尤有勝之。畢竟漢民族那龐大的底蘊絕非少數民族所能比擬的。

  如今關寧軍也有了這般強軍的氣象,借著此次勝利,或許就能是一個轉捩點,一個民族的轉捩點!

  但是,惋惜的是,這確實是轉捩點,但不是轉向強盛,而是,滑向了更恐怖的深淵。

  ……

  禦書房中,氣氛顯得很是壓抑,朱由檢遣開了陪侍的宮女太監,一個人靜靜地坐在那裡。

  “皇上,大捷,大捷啊。”王承恩一路小跑著趕來報捷。

  “什麼,勝了?”坐在書桌後的朱由檢眼睛猛地一睜。

  “我軍大敗後金軍,殺敵數千啊,韃子敗了,大敗啊。老奴恭喜皇上,吾皇神威蓋世,方破韃虜,天佑大明,中興不遠矣。”王承恩跪拜在地。

  周圍的奴婢太監們也一起跪下高呼:“天佑大明,中興不遠矣。”

  朱由檢暗暗捏緊了拳頭,臉上出現了一陣潮紅:是啊,聽起來不可戰勝的滿洲軍隊,到了朕的京師腳下,就敗了!這說明朕是勇武之君,天佑之君,皇太極,你根本不配和朕鬥!天,站在朕這邊,你怎麼和朕鬥!笑了,這被傳得不可戰勝的韃子,怎麼在遼東就這麼能打,到了朕的跟前兒,就像廢物一般了呢?嗯?

  此時的朱由檢才登基沒兩年,依舊是個躊躇滿志,立志中興大明的君主,同時,他還顯得那麼的稚嫩。雖然在自己登基第二年就被八旗軍打到了自家京師外面,差點動搖了國本,也使得朱由檢很是難堪。但這並不算什麼,關鍵是一直被傳得神乎其神的八旗軍居然在自己面前屢屢吃癟。

  先是被大明京軍擊潰,再被遼東軍擊潰,在朱由檢心中,八旗軍也有點不過如斯了。也正因此,朱由檢的“王霸”之氣在這時候熊熊燃燒起來。朱由檢很自負,這從他登基以來不停瞎指揮戰事和不停調換內閣首輔和收拾前線將領可以看出,但是在這個當口,朱由檢徹底被自負沖昏了頭腦。

  也許,十年之後,那個經歷了農民軍不停折騰,八旗軍數次入關劫掠,大明江山搖搖欲墜的朱由檢,回想今日,是否會後悔自己這次的自負?
0.jpg
嚴羊 發表於 2019-2-25 08:04

第38章 遼東軍離去!

  這三天,祖大壽沒有合眼睡覺。因為只要一閉上眼睛。那一幕,就會不斷在祖大壽腦海中重演:

  皇帝派人下來宣旨,命袁崇煥祖與大壽覲見,初始,祖大壽還以為皇帝要商議糧餉事宜了,心裡還很開心,唯有袁崇煥臉色稍顯陰沉。

  平臺相對時,皇帝突然喝問袁崇煥,糶米之事,擅殺毛文龍之事,引賊入京之事。

  袁崇煥沒有辯駁,束手而立,對這一天似乎已經早就準備好了,竟然透露著一絲坦然。

  皇帝認為這是袁崇煥伏罪,明在暗處待命的錦衣衛上前拿下此時的兵部尚書、遼東巡撫,薊遼督師袁崇煥。

  上問殺毛文龍、致敵兵犯闕及糶米之事,崇煥不能對。上著錦衣衛拏擲殿下。校尉十人,褫其朝服,杻押西長安門外錦衣衛大堂,發南鎮撫司監候。----------《明季北略》

  祖大壽不曉得,自己究竟是怎麼從宮內走回來的,只感覺自己的雙腿在發顫,是的,發顫。

  一名見慣了萬千生死,手中亡魂無數的將軍,居然雙腿發抖。

  他不是被嚇得,他是被“冷”的。

  他很冷,一種發自內心的寒冷,席捲他的身軀,那種冷,勝過遼東苦寒冬風千萬倍!

  這三天,祖大壽的腦子裡一片混沌,他不想去想,不想去思,也不想去問,他只想坐著,就這麼一直坐著。

  “直娘賊,人要是能永遠這麼坐著,該多好啊。什麼都不用去想,什麼也不用去做,什麼也不用去面對。”祖大壽不禁感歎一聲。

  可是,這對於祖大壽來說,只是一種奢望罷了。因為,袁崇煥被崇禎下獄了,這遼東軍的實際掌控者並不是名義上被崇禎任命的滿桂,而是他祖大壽!

  縱是滿桂在遼東軍一繫中威望再高,也高不過祖大壽,因為他是袁崇煥第一心腹愛將,更有令人信服的赫赫功勳。

  而且伴隨著袁崇煥的下獄,滿桂在遼東軍一繫的形象已經轟然倒塌。作為此次事件的利益獲得者,滿桂已經被打上了遼東繫背叛者的烙印。即使終此一生,也再也沒機會融入這個體繫,被遼東軍給認可!

  可以說,此刻真正有能力影響這支遼東軍,這大明最後一支精銳之師的,不是大明朝廷兵部,也不是龍椅上的那位,更不是大軍統帥滿桂,而是他,祖大壽。

  從自己的軍帳中走出時,祖大壽愣住了,因為自己面前,跪著一片遼東軍一繫的將領,天知道,他們在自己的帳外跪了多久了。

  “諸位,何必如此。”祖大壽面色一凝,他已經大體猜出接下裡會發生什麼事兒了。

  “自我軍入這京畿以來,有六十七名弟兄,被當地百姓冠以奸細之罪名,或拘押,或綁架,或勒索,更有甚者,擊殺!”一名遊擊京軍起身而出,向著祖大壽,向著在場諸將吼道。

  “自我軍入這京畿以來,朝廷未讓吾等入京,吾等在這城外凍土之上堅守兩月!與後金八旗軍隊鏖戰!”接著是第二名。

  “自我軍入這京畿以來,朝廷未發一絲糧餉,將士們忍饑挨餓,堅守這大明京師!”這是第三名。

  “自我軍入這京畿以來,與韃子血戰數場,亡者數千,傷者更是無數!”這是第四名。

  “自我軍入這京畿以來,韃子未曾觸碰身後城牆,這大明京師安穩如故!”第五名。

  五名遊擊將軍起身,依次吼出自己的話。

  這五句怒吼,吼出了遼東軍對這大明京師的貢獻,吼出了自己所受待遇之不公!泥人還有三分火氣,何況這些丘八?

  他們為這京師流血丟命罷了,可是還得受這種待遇!

  “直娘賊,老夫問你們,你們這是要作甚?”祖大壽指著眼前的一排將領,因為祖大壽愕然發現,似乎自己,也失去了對這支軍隊的控制。

  “你先別問俺們,讓俺們先來問,為何這君上無德,冤枉忠良!為何這京師百姓無義,鄙夷我等遼東軍漢!”起身而出的是一名遼東老將,官位雖然不是最高,但是輩分和資格擺在那兒,沒人敢無視。此刻,更是話頭直指當今君上。

  在邊地舔血生存的將士,對朝廷,對天子那些都看得很淡,沒有那種內地百姓對朝廷的敬畏。

  “末將也想問,為何帶著俺們一心殺敵報國的大帥,就這麼莫名其妙的被下了錦衣衛的大獄!那打了敗仗的滿桂那廝,卻能竊位而上?”這次起身說話的王承胤,在遼東軍一繫中,地位如今是僅次於祖大壽。

  “末將也想問,咱們來這京師,為這幫子躲在城裡的百姓拼生死,為的是什麼?俺們得到什麼?這兒不是俺們的家,俺們家在遼東!遼東軍是不惜死,但也要為我們的家去死,不是白白死在這裡!”遊擊將軍羅景榮也起身說話,在這次對滿洲軍隊的作戰中,湧現出一幫年輕一代將領,羅景榮就是其中之一。而他說的話,所代表的意思就是此刻廣大遼東軍底層將士們心中的想法。

  看著眼前的一切,祖大壽知道,這遼東軍,自己已經無法掌控了,這支軍隊已經有了自己的意志,屬於自己的意志。

  自己要麼去當這股意識的執行者,要麼,就會被這支軍隊拋棄!

  遼東軍為何配稱之為精銳?關鍵是袁崇煥以難民為主體,選取那些家園被後金軍隊踐踏過的青壯,組織起這支“恨”軍!面對,後金,自己的仇人,這支軍隊時不畏生死,不會退縮。但是凡事也有局限性,這支軍隊本土氣息太濃重,大部分將士是遼東本地人,他們的歸屬感,在遼東。那個數十年來一直飽受韃虜蹂躪的家園。

  本身,帶著遼東土軍,到這京畿與韃子拼殺,保衛這大明京師以及裡面的王公百姓。就是袁督師以自己在軍中無可匹敵的威望強行推動的,可以說,袁督師活生生地強姦了這支軍隊的本土意識。硬是拉著他們來這兒異地,為這異地百姓拼殺流血。

  如今,袁崇煥被朱由檢打入錦衣衛大獄。他祖大壽,沒有袁崇煥那種力量,來扭轉整個軍隊的意志,甚至,無法去左右它。

  “你們想要老夫,怎麼做!”祖大壽感覺這句話,耗盡了自己的所有氣力。

  “帶我等離去。”王承胤再次低首。

  “帶我等離去!”場下所有將領都低首請願。

  這是遼東軍的意志,在向著祖大壽下最後通牒。

  “不就是要走嘛,你們逼老夫作甚,你們就當老夫我沒受夠這地方鳥氣嗎?直娘賊,督師都被抓了,咱們還來護衛個球京師。他們有能耐,讓他們自己守去!老夫也不幹了,也不高興幹了!”

  “傳本將軍令,明日拂曉,全軍起拔,咱們回遼東!”

  “遵軍令!”

  ……

  朱由檢是一名成熟的政治家,當他發現袁崇煥的存在,已經開始威脅到他的皇位穩固時,就開始準備除去他。當皇太極領著滿蒙聯軍,在京師之下被袁崇煥打疼了,退去之時。也是袁崇煥的喪鐘敲起之時。

  這是一名帝王的本能,即使,袁崇煥是自己之前力挺的將領,在皇位面前,什麼都是虛的。

  所以說,朱由檢只是一名政治家,或許再給他十餘年,他也可以成長成為堪比嘉靖帝的君主,手中掌控朝堂,文武百官莫敢拂帝須。但是,他不知兵事,更不曉得這些丘八的脾性。他天真的認為,撤了袁崇煥,拉上滿桂,順帶著敲打下祖大壽,這遼東軍依然可以被穩穩地控制住。

  這實在是太天真了,朱元璋殺功臣時事先都會架空對方,消磨對方在軍在政的影響力,再下手。而朱由檢卻想當然地認為只要掐個頭,就萬事大吉了。

  袁崇煥不在了,這遼東軍體繫還存在。朝廷之前使勁拉攏打壓,才搞出個滿桂。其餘招數,都被袁崇煥化解掉,因為袁崇煥要的是一支軍心凝聚,號令統一的善戰之軍。

  那個被崇禎寄予厚望,可以幫滿桂穩住遼東軍的祖大壽,已經被遼東軍體繫給脅迫了,祖大壽心裡怎麼想,無法揣度。但是這支軍隊的離去,已經是既成事實,無法改變。

  ……

  拂曉時分,遼東軍開拔了。離開了,在這裡堅守兩個多月的地方,這裡有自家兄弟的鮮血灑落,這裡有袍澤的英靈安息,這裡有著正面擊敗八旗精銳的榮譽,更有的是寒心。

  當袁崇煥入獄後,他帶來保衛北京的遼軍受到歧視。城上的明軍用石頭打,甚至用箭射廣渠門外的遼軍,致使不少人死傷。袁軍夜裡巡邏的兵士被抓起來殺了,說他們是引敵入城的奸細,極盡誣衊之詞。還有一個負責巡查的兵士被抓,要他拿六十兩銀子來贖命。

  當自己發現,自己用性命來保護的人,卻如此對待自己,誰的心不寒冷?

  在這樣的境地中,袁崇煥依然可以帶著這支軍隊,擊敗皇太極率領的八旗鐵騎,這,又是何等的成功?
嚴羊 發表於 2019-2-25 08:05

第39章 進軍大明

  當龍辰率領著護龍軍出了朝鮮邊境時,即刻觸動了各方神經。遼鎮、朝鮮、女真乃至蒙古都為此側目!

  遼鎮,因為袁崇煥領遼東幾乎所有野戰之兵回援京師,剩餘力量僅僅夠固守城池卻無力阻擋護龍軍開入大明,故而對龍辰的舉動很是緊張。這傢伙在朝鮮廢了國王,立了新君,更被封為了什麼勞什子朝鮮兵馬大元帥,純粹是個無法無天的人物,等朝廷平息了韃子之患,也就該收拾他了吧。可這時候他領兵出來做個球?

  而女真一方相較遼鎮卻比較鎮定,畢竟在皇太極率大軍伐明前就已經考慮到了袁崇煥是否會來救援京師,若是袁崇煥不來,他會去哪裡?毫無疑問,袁崇煥若是不去救援京師,那麼定然會圍魏救趙,直接率遼東精銳殺入盛京都有可能。

  因此,皇太極和上次征伐朝鮮一樣,在盛京等金國重地都留有足夠的力量以應對可能出現的局面,各旗都有留守力量存在,還有蒙古諸部也能調派出一些人馬,憑著這些人馬,在佔據著地利的情況下已經足以應付遼東軍的反應了。自然,龍辰這五千人馬根本比不上數萬遼東軍來的強大,女真人連遼東軍的全力反撲都能應付,又何懼龍辰?若龍辰真的率軍想來個直搗黃龍,留守的八旗王公不介意將這支人馬直接吞掉。

  蒙古人生怕護龍軍直接竄到蒙古草原上打草穀,如今蒙古諸部剛剛因為和察哈爾部一戰傷了元氣,眼下部族內的戰士大部分被招入皇太極的滿蒙聯軍中殺入了大明腹地。要是護龍軍真的殺入草原,他們拿什麼去抵擋?女真人雖說還存有著一些後備兵馬,但他們巴不得看得蒙古諸部衰落下去呢,又豈會出兵相幫?

  朝鮮上下前陣子幾乎被龍辰手中的護龍軍碾壓一邊,就連仁祖也被廢了,流放覺華島,讓他和光海君做鄰居去了,可是有句話叫物極必反,眼下龍辰率五千大軍出征,若是出了什麼意外,朝鮮定然會生出巨大的反彈。眼下朝鮮還有趙一名和大仁以及李聚的三路人馬,只能勉勉強強應付護龍軍對朝鮮掌控的局面,朝鮮中樞中方仲也只能勉強立足,一切,都要看龍辰出征的情況,這場戰事牽一髮而動全身,干係到整個護龍軍的基業。

  原東江鎮所繫力量眼下也僅僅是被龍辰以力壓服,若龍辰此役真的出了什麼意外,傷了元氣,說不得那些原來毛帥手下的驕兵悍將就會重新生事兒,陳繼勝也不見得能壓得住場面。此刻的陳繼勝還擔負著彈壓東江鎮舊部的任務,而趙一名也開始著手防備正在慶尚道開辦軍工的弗朗機人。非我族類,其心必異,要知道此時的弗朗機人還是地地道道的殖民者,你不用武力把他震懾住,可能就會背過來反咬你一口。

  而龍辰的目標很明確,直入大明,尋著皇太極的八旗軍狠狠地戰上一場!

  日後,龍辰定會率麾下虎賁與滿清決戰于滿洲,但不是現在,自己還沒準備好,或者說,光憑一個朝鮮,暫時還無法支撐起一支可以和八旗鐵騎爭鋒的力量。在歷史上,滿清能夠席捲天下,定鼎中原,又豈是區區“運氣”二字使然?天命汗努爾哈赤和天聰汗皇太極用了數十年時間替這個民族埋藏下了駭人的能量,最後多爾袞趁勢而起,靠著這股底蘊掌控了漢家江山。與他們相比,龍辰的底蘊還是太過淺薄。

  ……

  一座錦州城,就像一根魚刺,卡在八旗軍的喉嚨裡,他們可以無視錦州的存在,呼嘯南下,但是錦州城內的明軍就會不斷突襲他們的後方,不斷對他們進行騷擾。就算是他們搶掠回來了很多物資,也會有被明軍截取的危險,正是像錦州這樣的一座座城池,堪堪抵擋住了八旗軍南下的馬蹄,讓大明王朝能夠苟延殘喘。

  眼下的錦州城,因為護龍軍的出現局勢一下子變得十分緊張,直娘賊,天知道朝鮮那疙瘩裡怎麼出來了這麼一支人馬,馬俊人傲,精甲利器,每個軍漢都是一身的殺氣,定然是從屍山血海中淌出來的!

  換做是誰守城,面對這支忽然出現的人馬都會吃驚,並且進行全神戒備。

  龍辰端坐戰馬之上,身後是千騎橫立,端生是好大的威勢,但是這種姿態明顯不是用來攻城的,拿騎兵去攻城?這是天大的浪費!

  “我說冉義那廝在折騰什麼呢,怎麼還不出來,要我們在這裡等著著急。”袁鵬嚷嚷了聲,策動戰馬走了兩步。

  “應該快了。”

  龍辰話音剛落,錦州城大門便緩緩打開,從內跑出一列列兵士,整肅且雄壯,給人一種精悍的感覺。

  這些兵士怕是可以比得上大元帥的直屬軍了吧,到底是他厲害,好大的本事,假意投了遼鎮,還能保存下這支人馬,甚至依舊精銳如斯!袁鵬心中暗暗敬佩著,在他心中,冉義一直比他高一頭,無論過去、現在亦或是將來。

  出來了估摸著兩千多人馬,錦州城下列陣待命,一名如同山嶽般挺拔的男人策馬而出,其身後背著一杆長槍,一人一騎一槍,恍若可以獨擋千軍萬馬!不是冉義還是誰?

  冉義在陣列前勒住韁繩,翻身下馬,向著龍辰單膝叩拜:

  “末將冉義,參見大元帥!”

  冉義身後數千兒郎一齊下跪高呼:“參見大元帥!”

  這兩千多兒郎跟隨著冉義投了遼鎮,但他們依舊沒忘自己是從聚風寨中出來的人,他們最渴望的就是能夠重新歸附于龍辰手中,再次馳騁疆場。再加上他們的家小也都在義州城內,自己怎麼可能傻到去生出二心來?

  龍辰自嘲一笑,這袁崇煥,就算定自己會來馳援麼!居然就讓冉義一軍在這錦州城內等著自己來。

  錦州城上,忽然傳來一陣呐喊聲:

  “殺韃子!殺韃子!殺韃子!”

  他們知道,這支人馬即將開赴何方,他們清楚,這支人馬將背負怎樣的使命,他們願意,在這裡為即將奔赴沙場的戰友們呐喊,即使大家不是同一路人,即使大家不是一個作戰序列,但大家都是去殺韃子!他們有著自己的使命,那就是替大明固守這些遼東堅城,無法跟著袁督師出征,故而將希望寄託在護龍軍身上。

  冉義回首,長槍鏗鏘而起,表達出自己的決心。

  龍辰舉起手臂,高呼:“必勝!”

  “必勝!”

  護龍軍將士一齊怒吼,即使即將面對的是數之不盡的八旗鐵騎和恐怖的蒙古騎兵,他們也敢發出這樣的怒吼,他們堅信,在自家大元帥帶領他們能夠取得一個接著一個的勝利,用敵人的鮮血澆築自己不敗的神話!
嚴羊 發表於 2019-2-25 08:06

第40章 遭逢遼東軍

  夜,涼如水,絲絲沁人的寒意尋覓著軍漢們身上的每一處縫隙鑽進去,貪婪的吮吸著他們身上為數不多的熱乎氣。還好,護龍軍兵士大部分來自遼東或者朝鮮的難民,都是漢民中的苦哈哈,早期艱苦的漂泊鍛煉出他們駭人的忍耐性和堅韌性。

  再說,全朝鮮都被動員起來支撐這支七千多兵馬(加上冉義手中的兩千兵馬)還是綽綽有餘的,每個兵漢晚上都領到了硬梆梆的窩窩頭,雖說難吃了點兒,但管飽,亂世掙扎,可不是求個吃食填肚子麼?那些肉食和米麵兒也是備得足足的,但那是真的打仗時才能拿來吃的,大傢伙心裡都清楚。開戰前喝完肉湯,咬上幾口饃,整個人精氣神都不一樣了,上了陣更有一股子拼勁兒。

  據說,就連大帥和將軍們這時候也是和大家一樣的伙食,一想到龍帥也跟著自家丘八一樣啃著窩窩頭,兵漢們到覺得這冷硬的窩窩頭有一股子香甜味兒。

  “大帥,看來我這嘴巴是在朝鮮養叼了,這窩窩頭一時還真有點咽不下去。”袁鵬一臉苦相。

  龍辰笑著搖了搖頭,將手中最後一口窩頭放入嘴中,輕輕咀嚼著。食物,有的時候能給人口腹享受,但是在戰時,食物唯一作用就是給你提供作戰拼殺的能量。真正的戰士,不會挑剔自己手中的食物,這是他們的生命!

  冉義掀開軍帳,在他身後跟進來一名穿著輕甲的校尉。

  龍辰輕輕拍了拍手,坐直了身子,目光投向了那個校尉。

  袁鵬將窩頭放入熱水中蘸了蘸,一邊放入嘴中一邊打量著冉義身後的校尉。

  冉義•解開了披風,讓開了身子,將那個校尉顯露出來。

  這名校尉遠看有點俊逸倜儻,細看之下發現眉目帶媚,女兒姿態根本就無法隱藏的住,不過她身上那種軍伍氣息十分濃厚,若非細細打量也看不出她是個女娘。

  “袁語嫣,見過將軍。”話語中帶著少女的柔媚,但更多的卻是鏗鏘,給人一種矛盾又和諧的感覺。

  龍辰沒說話,袁鵬接著吃窩頭,冉義抖了抖披風,便在下首坐了下來,似乎這個女娘根本不是自己領來的。

  袁語嫣輕咬貝齒,心中暗恨,這三名護龍軍掌控者如此作態還不是為了削了自己氣勢,好讓自己低頭麼。她身份尊貴,平日在這遼東軍中雖是女兒身,卻依舊可以橫著走,遼東諸將莫不畏她三分,幾時受過別人臉色?但眼下自己的父親據說已經被京師裡的皇帝下獄,遼東軍群龍無首,自己眼下可以倚靠的或者說是唯一的希望也就是坐在首座的那個年輕將領。

  為了自己的父親,自己放低姿態,又有何不可?

  袁語嫣雙膝著地,整個人向龍辰跪了下去,一腔委屈和惶恐不再隱藏,全都噴湧而出,悵然而呼:

  “求將軍救救我家父親,語嫣願生生世世做牛做馬以報答將軍的恩情。”

  袁鵬皺了皺眉頭,不知是被那個女娘梨花帶雨的模樣痛惜了,還是因為牙齒咬到了窩窩頭裡的石子兒。

  冉義撇開了目光,隱隱約約有些不忍,他在遼鎮的這些日子,也是和袁語嫣有過些接觸的,這個年輕女娘一向喜好軍伍,再加上其父在遼東軍獨一無二的地位,對其又十分寵溺她,也就讓她可以一直逗留在營頭裡面。女娘爽朗大氣,很能和丘八們打成一片,不過也很是有些威嚴,一般的遼東將領根本不敢招惹她。可是這樣一個心高氣傲,立志成為一代女將的女子,正捨棄自己的尊嚴下跪乞求,冉義心中還真有點惆悵。

  龍辰思慮得更多,之前這個女娘作校尉裝扮,一副不卑不亢的模樣,眼下下跪時的女兒作態,轉換自然,好不扭捏,端生是好生果斷。光憑這一點,世間大部分男子都不如她。

  “是誰讓你來找本帥的?”人家女兒家都這般放低姿態了,龍辰也不好意思再磨下去。

  “是我父親。”語嫣似乎是一個字一個字嚼出來。

  “他怎麼說?”

  “他說,若是真出了事兒,你會來;若真出了事兒,讓我來找你。”

  “前一句是你父親說的,後一句,肯定不是。”龍辰一臉篤定。前一句,說說明袁崇煥篤定自己會率軍前來和女真韃子對陣,後一句就不是袁崇煥的風格了,以袁崇煥對這個大明的忠心,無論那個年輕皇帝怎麼拿捏自己,他都會坦然接受,絕不會讓自己女兒找自己搬救兵。他相信袁崇煥知道他龍辰是個怎樣的人,若真求自己去搭救,必然會和那個朝堂上的年輕皇帝產生正面衝突,這一幕,忠君思想極為濃郁的袁督師是寧死也不願看到的。

  袁語嫣低下了頭,沒有說話。

  龍辰歎了口氣,走下首座,來到袁語嫣身前,一隻手提起女娘的下巴:

  “我這次來是殺韃子的。”

  袁語嫣強忍著自己的眼淚不至於掉落,這個年輕男人身上氣勢濃郁,自己根本就無力反抗。

  “不過,我答應你,等打跑了女真韃子,哪怕撕破了這個鳥京師,我也要將督師救出來。”

  “謝謝。”袁語嫣似乎從龍辰的承諾中得到了莫大勇氣。

  龍辰隨意一笑,自己既然穿越而來,那就不要讓那個悲劇再次重演吧。

  ……

  “敵騎!”

  哨騎傳來預警之聲,關寧鐵騎迅速化作三列散了出去,騎兵可以成為大軍的長毛也可以作為大軍的護盾,靠著他們的快速機動能力,迅速在週邊將可能出現的敵軍擋下來,給步兵預留準備作戰的時間。

  祖大壽手中的是遼東軍,大明放眼大明皆是一等一的精銳,作戰自然有其章法,不像眼下大部分明軍打仗只是憑著家丁帶動一股腦衝鋒。

  祖大壽眉頭微皺,難道女真韃子在這裡還預留著人馬,亦或是女真韃子放棄京師來追自己了?

  “列陣!”

  無論怎樣,既然遇到了,那就做好作戰的準備,祖大壽一繫列的作戰命令下達下去,遼東軍迅速就位,即使在京師腳下和韃子浴血廝殺了一陣,損失慘重,就連袁督師也被下獄,但遼東軍作為強軍的底子還在。

  “大帥,末將請命!”袁鵬意氣風發,率先請戰。

  “去,給本帥殺殺這些管寧鐵騎的銳氣!”龍辰遙見三路關甯騎兵向己方不斷遊動,即使沒打算和遼東軍開仗,但也必須掌控好自己的戰略縱深,絕不能讓對方騎兵真的壓上來。再說,護龍軍一向高傲慣了,豈會受這種鳥氣!

  袁鵬一聲令下,上千護龍軍騎兵便跟著他沖出陣列,抽刀縱馬列陣一氣呵成,以一種極度霸道昂揚的姿態迎上了關寧鐵騎。

  “大人,不是韃子。”

  祖大壽見聽聞前方通傳,心下也是疑惑,這遼東哪裡又出來這麼一支人馬?當即翻身上馬,向陣前而去。

  到了陣前,祖大壽眼神不由一滯,他清楚地看見對方的騎兵居然和己方的騎兵對峙著,從精氣神上可以推斷出對方騎兵的戰力絕對不會弱于自家關寧鐵騎。不過祖大壽更清楚地看見那些騎兵並未留辮子,自然不會是韃子騎兵。

  “直娘賊,究竟是哪裡來的兵馬!”祖寬揚起了馬鞭,其身後的關寧鐵騎一一齊停住了腳步,不然兩方騎兵真的到了衝鋒廝殺的距離了。

  祖寬轉身看向中軍的旗語,見中軍沒有命令下達,自己也只能按兵不動。

  袁鵬呼喝一聲,長槍橫立,身後的護龍軍騎兵紛紛勒住韁繩,戰馬打著響鼻,騎士們都挺身欲戰,與關甯鐵騎遙遙注視著。

  “你們是哪路人馬?”祖寬手下一名中郎將喊問著。

  “護龍軍,朝鮮護龍軍!”袁鵬嗓門比較大,直接回話。

  祖寬面色一凝,徑直喝問道:“你們怎麼從朝鮮出來了,還有沒有規矩!”

  在遼東軍眼中,遼東地界就是他們遼東軍的地盤,護龍軍這明顯是越界了。

  “你們不是去殺韃子的嘛,咋麼,韃子被你們全殺光了,你們都已經班師回去了麼?佩服啊,不愧是遼東軍,當真是大明精銳啊!”袁鵬嬉笑著對方。
嚴羊 發表於 2019-2-25 08:07

第41章  何去何從(上)

  袁鵬的話對此時的遼東軍來講就是最大的刺痛,想當初,他們意氣風發,在督師的率領下開赴京師,去保衛自家所謂的皇帝。

  儘管在京師遭遇了一連串不公,但遼東將士還是憋著一口氣和女真韃子廝殺。等到督師被皇帝下獄後,遼東軍將士們心中悲憤達到了頂點,這才在祖大壽帶領下毅然離去,毅然返回山海關,回遼東,不再管京師那些達官貴人以及那個不辨忠奸的皇帝生死!

  祖寬怒哼一聲,此時的他真想帶著身後的關寧鐵騎上前廝殺一場,去將那個討厭的傢伙嘴巴給撕爛!

  只是,中軍的命令下來了。

  不是進攻,而是撤退,關寧騎兵主動撤回,將戰略主動拱手相讓。祖寬對祖大壽一向是言聽計從,迅速收攏麾下,撤了回去。

  袁鵬見關寧騎兵先慫了,護龍軍騎兵在他的帶領下一齊哄笑,直到龍辰的命令下來,他們也只得將笑意憋了回去,而且是變成了一肚子鬱悶。他們也要回撤,不得有誤。

  遼東軍陣列中,祖大壽一身甲胄,端生威武霸氣,給人一種可以徒手撕破蒼穹的感覺,在袁崇煥被崇禎下獄後,遼東軍暫時就聽他指揮。手掌大明第一強軍,自然得有這麼一股子氣勢風采。想那袁崇煥是一介文官出身,在掌控遼東虎賁後也有了統兵大帥的沙發果斷,更何況地地道道丘八出生的祖大壽了。

  祖大壽一人一騎出了遼東軍軍陣,就這麼傲然坐於馬上,靜等護龍軍反應。

  龍辰策馬向前,他沒有提著馬蹄一步一步穩健前行,而是揚鞭而上,神駒如風,直接沖出了自家軍陣。龍辰身形宛若擎天之柱,桀驁之氣似乎可以攪動風雲,再加上他胯下神駒乃是一名女真甲喇章京的坐騎,神駿異常,馳騁起來,給人一種蛟龍入海的感覺。

  “威武!威武!威武!”

  護龍軍將士們見自家大帥如此神勇,歡呼起來。

  倒是遼東軍這邊氣勢就被打壓下去了,畢竟遼東軍真正的主帥是袁崇煥,大家最信服的也是袁崇煥,此刻的祖大壽還不足以調動起整支遼東軍的支持。

  祖大壽看著迎面而來的龍辰,揚聲道:“所來為何?”

  龍辰嘴角露出一絲微笑,吼道:“救督師,殺韃子!”

  這句話,足矣!

  ……

  遼東軍帥帳,龍辰祖大壽相對而坐,在龍辰下手坐的是袁鵬和冉義,祖大壽下手坐的是吳襄等遼東重將,兩方大將雖然坐在一起,但針鋒相對的氣勢十分明顯,整個帥帳中彌散著濃濃的火藥味兒。

  首座空懸,此刻無論是龍辰或者祖大壽都沒資格坐上去。因為,那個唯一有資格坐在那個位置的人正在錦衣衛的詔獄中,憑他的威望,遼東軍必然謹遵號令,憑他的本事,龍辰也願意讓自己的護龍軍聽其調遣。

  帥帳掀開,褪下甲胄、換上女娘打扮的袁語嫣走了進來。

  遼東軍諸將見了她,紛紛動容,隨後眼神中更有羞愧閃爍。

  是啊,他們曾發誓,一生追隨督師,他們也曾堅信,由自己等遼東兒郎護持,就算八旗鐵騎再如何兇悍,也無法對督師造成威脅。可是如今,督師已經下獄,自己等人也只能負氣率軍撤回山海關,他們沒能保住自家大帥。他們萬萬沒有想到,努爾哈赤沒能擊敗督師,皇太極也沒能擊敗督師,真的讓督師倒下去的居然是自家皇帝!

  袁語嫣目光在遼東諸將身上掃過,她的眼神很平靜,平靜得有點滲人。

  祖大壽歎了一口氣,緩緩起身,向著袁語嫣滿臉愧疚道:

  “語嫣,是叔叔無能,沒能護得住大帥。”

  袁語嫣欠身行禮,“語嫣怎敢責怪祖叔叔,語嫣又有什麼資格去責怪叔叔?”

  祖大壽面色訕訕,他很不習慣以前性子風風火火的袁語嫣忽然變得這麼脆弱,若非真的傷心至極,她豈會恢復到一個普通女娘姿態?這不明擺著這個女娘內心很無助麼。

  “語嫣,那個人抓了大帥,叔叔們氣不過就帶著兒郎們回來了,等著看吧,他不放大帥回來,俺們就堅決不回京師,讓女真韃子和他們好好鬧騰鬧騰!”

  “對,他們不放大帥,俺們就不再入關,讓那些個皇族貴戚們自己操刀子和韃子拼命去!”

  遼東諸將們紛紛表態,只為了這個他們看著長大的女子可以稍微寬心一點。

  “語嫣在這裡,替家父謝謝諸位叔叔。”袁語嫣輕輕一福。

  袁鵬冷哼一聲,嘀咕道:“真慫。”

  此刻軍帳中氣氛比較壓抑,袁鵬的話清晰地傳入遼東諸將耳中,眾人面色為之一變。

  吳襄站起身怒喝道:“死瞎子,這裡有你說話的地方麼!”

  袁鵬雙目一凝,他是獨眼龍,但最忌諱的就是別人喊他瞎子,若是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們喊這個綽號倒無所謂,眼下這個遼東將領卻敢拿這個侮辱自己,袁鵬頓時火起。

  未等袁鵬作出反應,龍辰已然起身,一腳踹向吳襄。

  吳襄實在沒料到對方居然敢在軍帳中直接動手,但他也算是沙場宿將,近乎本能的重心下沉,雙手下攔,想到擋駕住龍辰的一腳,而且吳襄同時挺直腰身,準備隨後反擊。

  但吳襄明顯是低估了龍辰這一腳的力道,他只感覺自己的雙手處傳來一股駭人的力道,若是自己堅持擋下去,那雙手指不定就會這麼被廢了。

  吳襄當即腳下卸力,整個人隨著龍辰這一腳倒退了數步,撞翻了座椅。

  在絕對的力量面前,吳襄的所有後手都無法展開,在外人看來就是龍辰輕鬆一腳就將這一遼東老將踹退。

  侮辱我兄弟,就是侮辱我,這是龍辰的準則,所以他動手了,哪怕這裡是遼東軍營。即使身居高位,龍辰依舊沒有改變自己的原則,而這種最純粹的血性,就是龍辰能夠彙聚護龍軍軍心的關鍵,也是龍辰能夠聚集全體將領信任和愛戴的原因。

  祖大壽怒哼一聲,單手一拍座椅,喝道:“夠了!”

  遼東諸將紛紛起身,面對龍辰,冉義和袁鵬也站到龍辰兩側,即使這裡是遼東軍軍營,他們也要和龍辰共進退。

  龍辰目光如炬,和祖大壽對視,左手指著冉義道:

  “知道為何督師知道冉義是我的人,卻還會接收他的人馬嗎?”

  祖大壽沉默不語,倒是吳襄再次嚷嚷起來:

  “背信棄義的東西罷了!”

  龍辰以一種冷酷的眼神掃向吳襄,其中有著赤裸裸的殺意,若非此地情形不允許,依照龍辰的脾氣,敢侮辱自己的兄弟,無論是誰,都得去死。

  “你當督師和你一樣蠢?”

  一句話,將吳襄噎了回去,他吳襄雖然有些傲氣和衝動,但是對袁崇煥極為信服,他是不會相信是因為袁督師看走了眼才將冉義收留的,所以他現在也只能被迫閉口。

  “督師早就想到了這一天,他收留冉義,許他駐兵錦州,其目的無非就是配合我率護龍軍進入大明而已,只要有著錦州方面的默許,從朝鮮運來的軍糧器械就可以源源不斷的接濟過來。到時候我護龍軍就能順利開入大明,去支援督師對女真韃子作戰。”龍辰頓了頓,而後提高了自己的聲音:“現在,我來了,麾下七千兒郎,我帶來了!但你們,卻捨棄了督師,自己灰溜溜地跑回來,還算個什麼男人!”

  “你當某願意?你當某不想去給督師尋個說法?”祖大壽也提高了自己的聲音,很明顯,龍辰的話已經刺激了他的心神,袁崇煥被下獄,他也是悲憤到了極點。

  “那你為何做此懦夫行徑!”龍辰進一步逼問,“朱由檢為何將督師下獄,還不是怕了督師手中的兵權,怕督師擁兵自重,你如今擅自率軍離去,不正好給朱由檢給督師定罪的口實麼!”

  祖大壽猛地一驚,隨後通體發涼。

  遼東諸將亦是大驚失色,手足無措。

  袁語嫣一個踉蹌,差點站不住身子。

  “我豈不是,我豈不是,害了督師。”祖大壽喃喃自語,可見這個頂天立地的漢子此刻心神所受到的打擊之巨大。

  “我知道,你本想靠著撤兵來逼迫朱由檢放人,但你也太小看朱由檢這個皇帝了。八旗兵攻克了京師,那督師必死,若八旗兵未能攻克京師,督師更是必死!是你祖大壽,親手將督師推向了死地!”

  龍辰說話毫不留情,字字戳在祖大壽心頭上。

  袁語嫣定了定心神,“請龍將軍救救家父。”

  她以袁崇煥之女的身份來請求龍辰,這是一種姿態,這是一種肯定,做給在座的遼東軍軍將們看。這也是事先商量好的,只是那時龍辰還未講出袁崇煥此時的境地。

  祖大壽也穩了下來,看向龍辰,他想知道龍辰是否有什麼方法,但一時又放不開臉面開口詢問。

  相比而言,吳襄就光棍多了,絲毫不在意自己之前在龍辰腳下吃的虧,趕忙開口問道:“那你說該怎麼辦,才能救出督師?”
嚴羊 發表於 2019-2-25 08:08

第42章 何去何從(下)

  當兵部快馬文書送來時,根本就沒進得去遼東軍軍陣,直接被行軍時散開的週邊遊騎給截下來了,接著就是毫不客氣地搜身,兵部文書自然被搜了出來,最後文書不知所蹤,遼東軍還是不停的往遼東撤。

  至於朱由檢的親筆詔書,前來傳旨的太監乾脆被變相軟禁在帳篷內,就是沒人來接旨。

  既然決定離開,那就不需要扭扭捏捏了,上到祖大壽下到每個遼東軍士卒心裡都憋著一股氣:

  俺們來這裡,是因為袁崇煥帶著俺們來。

  俺們殺韃子,是因為要給俺們的親人報仇。

  俺們的血,也是血;俺們的命,也是命。

  天子之城又怎麼樣?京城百姓又怎麼樣?不是俺們拼死殺退了韃子,還不知道你們現在怎麼樣呢!

  俺們是在遼東掙扎求存,不惜死,可那護著的是俺們自己的家園,俺們心甘情願!

  俺們家,在遼東。

  俺們的根,在遼東!

  這近乎是每個遼東軍心中的呼聲,在遼東,和後金對陣,他們無所畏懼,只因身後是自己飽受戰亂折磨的家園。

  在袁崇煥的帶領下,在京師之外對陣後金八旗,咱也不怕,因為帶領我們的是我們敬重的大帥!

  但是,如今督師被下獄,已經激起了遼東軍上下的憤怒。

  京師百姓對自己的鄙夷與那種對待,更是寒了這些遼東漢兒的心。

  別跟那個時代的丘八們說什麼民族大義,自古“好鐵不打釘,好男不當兵。”大部分去當兵的,不就是為了那點糧餉嗎?丘八們想法其實很簡單,你跟他們談民族大義,江山社稷,對談們來說這是扯淡。那種被愛國主義精神武裝起來的真正軍隊,是數百年後毛太祖逆天獨創,在這個時代,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兒。

  只是這支遼東軍,由於其組成成分大部分是遼東飽受滿洲蹂躪的漢民,所以對滿洲軍隊有著一股子復仇渴望,使其面對強大的八旗鐵騎時,也敢迎戰!

  既然決定離開,那就走得爽快點。兵部文書?笑了,兵部算什麼東西。天子詔書?在遼東見慣了生死的漢子們最不怕的就是這賊老天,成天向著老天掙扎求活的丘八們,還怕那勞什子“天子”嗎?天子能拿咱們怎麼樣?

  縱觀大明,還能挑出一支人馬來鎮壓俺們嗎?

  遼東軍的不告而走,給京師大捷慶祝的餘韻澆上一盆冷水,引起大明朝野的巨大動盪。

  緊接著,朝野發現,兵部文書被遼東軍視為廢紙,就連天子親筆詔書也對遼東軍無效。

  這,已經形同於“兵諫”!一種整個遼東軍上下對皇帝的“兵諫”。他們用自己的毅然離開,向皇帝表明自己的態度,表達自己對朝廷對自己態度的不滿,對皇帝將自家督師下獄的不滿。

  這種“兵諫”沒有揮戈面朝宮闕的忤逆聲勢,卻有著一股子堅決與果斷。畢竟滿蒙聯軍還在境內沒走,皇太極才剛出京畿呢,隨時可以回來。這時候走,擺明是將大明京師與皇帝棄之不管了。

  可他們萬萬沒有意識到,自家遼東軍這次負氣而走,究竟會給督師的處境帶來多大的危險,這些丘八們上陣殺敵確實是好手,但論到政治這方面,就有點不夠看了。

  “當今之計,就是先將蒙古韃子和女真韃子趕出去,正好攜此功績讓朝廷放人。”

  吳襄冷哼一聲,“那萬一朝廷不放督師呢?”

  龍辰嘴角露出一絲微笑,字字鏗鏘道:“那就給那個不懂事的皇帝來個兵諫!諸位,莫非你們胯下戰馬和手中兵刃都是假的?”

  在場遼東諸將紛紛倒吸一口氣,心裡都在嘀咕:這姓龍的是不是在朝鮮無法無天慣了,要不然怎麼到了大明境地還是這般桀驁,兵諫啊,那等於是逼迫君上。

  祖大壽目光中有神采閃爍,隨後坐回了椅子上,他在沉思,或者說他在權衡。

  龍辰很理解祖大壽眼下的心態,甚至說龍辰也很理解祖大壽這個人,這個男人,即使在歷史上祖大壽投降了滿清,但後世除了那些個讀個半吊子歷史就喜歡瞎嚷嚷的小白,真正懂歷史的人都不會喜歡拿祖大壽說事。因為,這個男人,做的夠了。他盡到了自己的本份,即使他最後投降了滿清,但依舊無法抹殺他的功績!

  雖然最後的變節讓祖大壽成為了歷史上一個飽受爭議的人物,但在龍辰心中他比那個殉國的史可法更應值得肯定,畢竟史可法除了最後殉國表明氣節,其實真的對阻擋滿清步伐毫無建樹,甚至由於他的瞎指揮方便了滿清奪取江南。而祖大壽,做的實在是夠多的了。

  先不提他為國戍邊,阻擋女真鐵騎十餘年,就光歷史上大淩河一役中:明大淩河城內糧絕薪盡,軍士饑甚,殺其修城夫役及商賈平民為食,析骸而炊,又執軍士之羸弱者殺而食之。

  在這種情況下,祖大壽向皇太極投降,並向皇太極建言:自己妻子兒女均在錦州城裡,趁錦州不知自己已經投降,願帶一支兵馬去錦州,在城裡當內應,奪取錦州城。

  皇太極同意放祖大壽去錦州城,但沒想到祖大壽一回錦州城就組織防禦,抗擊清軍。皇太極兩次御駕親征,攻打錦州、寧遠城都未能攻克。遼東巡撫邱禾嘉探聽到祖大壽降清的情報報告給朝廷,崇禎皇帝不但沒有降罪,反而提升祖大壽為左都督。這反倒讓祖大壽寢食難安:皇帝多疑,剛愎自用,怎麼會輕易放過自己?畢竟袁崇煥可是祖大壽親眼看著被崇禎下獄的。

  故而崇禎皇帝三次下詔,命祖大壽進京覲見,祖大壽均藉故推辭,始終堅守在錦州城裡,再加上祖大壽掌握著遼東軍大部,崇禎也是投鼠忌器,一直沒動祖大壽。

  崇禎十四年,皇太極再次將錦州團團包圍,而且圍困了整整一年,祖大壽糧絕援盡,城中殺人相食的慘狀再度重演,祖大壽終於降清。

  祖大壽降清時,清朝統治者還沒能完全擊敗明朝軍隊。為了政治和軍事上的需要,清政權恩威並施,許以降將高官厚祿、宅邸田地。清定鼎北京後,賜宅祖大壽於大橋胡同,胡同遂更名為祖家街。順治十三年,祖大壽死于祖家街的府宅,他在北京生活了十二年。他死後,宅邸改建成祖家祠堂。

  龍辰記得在後世,寧遠中心的鼓樓上還有袁督師和祖將軍的塑像。督師慷慨陳詞,將軍低頭沉思。其實祖大壽的一生很像李陵!最終背舊主投降,卻終生不為新主效力!
嚴羊 發表於 2019-2-25 08:09

第43章 崇禎二年的崇禎(上)

  龍辰接著揚聲道:“朝廷為何動督師?還不是因為怕督師擁兵自重,還不是怕遼鎮尾大不掉?等督師倒下了,遼鎮沒了領頭羊,那朝廷接下來就要拿你們開刀了。要知道老朱家可是向來有殺功臣的傳統,呵呵。”

  道理,大家都看得明白,能當上將領的人豈會是傻瓜?督師下獄,甭管朝廷安了多少罪名,最關鍵的一條無非就是帝王猜忌,再說,老朱家確實對待功臣不怎麼地道。上有明太祖屠戮功臣,中有於謙含冤受死,下有一心為國的督師被下獄。遼東諸將也是寒了心了,好男兒當不負國,可這國家卻負了自己,那該怎麼辦?

  眾人的目光都投向祖大壽,他現在是遼東軍的暫時領導者,只要他點頭,大家都不會含糊,即刻提點麾下兵馬殺回京師,趕跑韃子,再向那姓龍的說的那樣給那個不懂事兒的年輕皇帝來個兵諫,一定要把督師救出來不可!

  祖大壽心中有了決斷,再看了眼龍辰,現在,他有點明白當初督師為何會這麼看重這個年輕人了,好個沙發果斷的性子,居然將自己也比了下去。

  一把抓起茶杯,向地上摔去,祖大壽昂然吼道:“諸君,隨我一同殺退韃子,迎回督師。佛擋殺佛,遼東軍上下一心,某要看看誰敢阻擋!”

  遼東諸將也一同摔碎自己身邊的茶杯,以此銘誓。

  恰在此時,兵部的傳令再次來到,和以往不同的是,這次傳信的不是普通人,而是一名兵部侍郎,其地位在文官中也算不低了,但居然做起了信使,足以可見朝廷對這支遼東軍的重視程度,以及京師的危險局面,而且他手上更是帶著督師的親筆信。

  信中的內容很簡單,袁崇煥規勸祖大壽帶著遼東軍回來保衛京師。

  見身陷囹圄的督師還這般一心為國,祖大壽愴然而泣,遼東諸將皆是跪而聽命,遼東軍即刻回師京師。

  只是,這次和以往不同的是,這支遼東軍因為龍辰而被注入了一股不達目的不甘休的狠厲,若崇禎再像歷史上那般給袁崇煥來個淩遲處死,天知道這些遼東軍漢會做出什麼事兒出來。

  與此同時,護龍軍和遼東軍分開行軍,遼東軍火速趕往京師。兩支人馬互不相屬,故而乾脆分開,再加上龍辰也不願意自己的護龍軍受到制約,他有自己的一套方法,這次率軍而來,定要咬下八旗軍一大塊肉!

  ……

  關於袁崇煥被抓後,祖大壽的帶兵出走,是袁崇煥到底是民族英雄還是漢奸賣國關鍵的一環。

  批駁袁崇煥的人無不抓住這一點,痛斥袁之人馬,是袁軍還是明軍?是忠於袁還是忠於明?更曰:京城處於極度危急之中,皇帝處於極度危險之中,京師的百姓在滿清軍隊的鐵蹄下哀號。他們卻走了,他們就是這樣給袁崇煥洗涮清白的?

  接著,讓我們再看一下這個細節:在後金大兵壓城之時,在袁崇煥在城外奮力殺退後金精兵之時,朱由檢將袁崇煥進宮,在宮中令錦衣衛將其逮捕下獄,並放出話,說袁崇煥通敵謀反被捕,餘者不問。

  祖大壽目睹了袁崇煥被抓的過程,似乎朱由檢太過自信自己的王霸之氣,或者是覺得若是再抓了祖大壽那遼東軍就沒人指揮了,總之崇禎很臭屁的當著祖大壽的面命人扒了袁崇煥的衣服,然後打入詔獄,卻沒動祖大壽。可能那時的崇禎還覺得祖大壽已經被自己嚇住了,不敢有二心。

  誰知祖大壽先是不露聲色,等到出了京城,過了幾天即刻帶兵回錦州,路上碰到遼東軍的主力,聽說抓了袁督師,也都憤而返。

  此時,北京城四周勤王軍也不在少數,可是,全都不敢進,基本是戰鬥力不足五的渣渣,又沒有總指揮,滿桂一個人又挑不起大樑,反而被後金大破數陣,損傷數萬。朱由檢大驚,細節這時出來了,他派人到監獄,讓袁崇煥寫信,召回祖大壽。

  首先,說明一點,袁崇煥寫這一封信,崇禎不可能不知道,而且小龍斷定,這封信還是崇禎要袁崇煥寫的。不然身在錦衣衛詔獄內的袁崇煥怎麼可能拿到筆墨紙硯寫信,又怎麼可能讓這封信傳遞出去,而且是經由兵部傳訊通道給祖大壽傳訊?

  要知道一些重犯寫個信都要被層層檢查,確定沒有隱患後才可發出,更別提身在錦衣衛詔獄中的袁崇煥了,那封信,定然是出自袁崇煥之手,而且定然是經過崇禎親自審閱的,不然若督師在心裡隱晦要求祖大壽來個“兵諫”什麼的,那崇禎豈不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腳?

  甚至在這裡小龍可以很邪惡地想像下,為了讓袁崇煥寫這封信,崇禎是否動了點手腕?比如,用刑,比如用袁崇煥性命做脅迫。崇禎,可不是純潔的小龍,他首先是個政治家。但是,小龍還是堅持認為在崇禎派人通傳袁崇煥後,袁崇煥心甘情願地給祖大壽寫信,勸他們回來保衛京師。這是小龍的堅持,也是小龍的看法,我們的目光不能總那麼勢力,小龍還是希望在那個時代有真正的英雄,有真正的為這個民族願意犧牲一切的英烈!

  這個細節我看了很久,也想了很久,因為面臨危險,就屈膝求一個通敵賣國的疑犯,這是一個有骨氣的人應該做的事嗎?這是一個有骨氣的君主應該為的事嗎?

  十五年後,李自成率軍打入北京,朱由檢煤山自縊。“君王死社稷”,朱由檢的擔當,確實令小龍佩服。比之滿清時期那些個皇帝在洋人打來時逃來逃去,朱由檢無疑是值得稱讚的。

  但小龍覺得讀歷史時,我們容易走入一個誤區,舉個例子,就是你讀了一個人的記載,那件事是他自五歲時偷拿了鄰居的黃瓜,然後這個人很可能就被我們這些讀歷史的人給定性了。他是一個貪小便宜的小偷啊,這種人難成大器。可是這個人卻在長大後參加軍隊,為民族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這個例子說明一個道理,歷史人物也是人,他是會成長的,會變化的。我們歷史讀者,卻往往只能記得某個歷史人物的某個生命片段,然後就先入為主的將這個片段中該人物的性格強行貫穿他的整個生命過程。

  再拿韓信舉例,如果韓信日後沒有追隨劉邦開創一片基業,那麼他當初承受的胯下之辱也不會那麼令人津津樂道。我們讀史書時看胯下之辱這個故事時,腦子裡已經自己給自己定性了,要知道韓信日後可是功成名就的,那他承受胯下之辱也是男子漢大丈夫能屈能伸啊。可是,有可能韓信當時是真的怕了,他真的沒辦法,只能鑽胯下了。這事兒,誰知道呢,但是我們這些讀史的後人就是習慣性這麼人為了。就像如今“病態”的語文閱讀理解題,請寫出這段文字中作者所想表達的思想感情。很有可能一篇很正常的遊記,僅因為作者之後當上了將軍去抗擊外敵,我們後人就認為其內思想感情是:對家國的喜愛,決心保衛國家,抗擊韃虜的不變信念。其實,那作者很可能當時只是玩了玩,純粹的賞景罷了。

  就比如朱由檢,當他在煤山自縊時,他確實很有骨氣,很有擔當,他不逃,他要死社稷。可是十五年前呢?難道說十五年前的朱由檢和十五年後的朱由檢一樣嗎?十五年啊,足夠改變一個人的性格了,經過十五年皇位歷練,朱由檢才學會做一名敢擔當的帝王吧。

  因此,小龍認為,在崇禎二年,朱由檢抓袁崇煥時,他這個皇帝骨子裡還是自私沒擔當,且相當懦弱怕死的。

  那時朱由檢的為人,此時昭然若揭,在他貌似勤政為民的背後,其實不過是個貪生怕死之輩。既許袁崇煥五年平遼東之軍令狀,而不過一年半,因為後金繞路突襲,就分寸大失,臨陣抓捕大將,信義何在?原本已經很脆弱的君臣關係,就在他這一道手令間,變成君臣交相賊的惡果。

  或曰:若袁崇煥通敵是真,那可關係到國之存亡,如何能不當機立斷,抓捕歸案。這裡,或曰的人想的很周到,卻如何解釋。

  第一,讓一個通敵賣國的人寫信召回驚怒而走的袁之軍隊?

  第二,若袁崇煥通敵賣國是真,有憑有據,那就應該立刻羅列罪狀,斬首示眾,再傳首各營,以震軍心,並威懾後金軍馬;如何卻在大敵當前之時,把通敵重犯,關在牢中數月,不明不白,如此作為,該如何安定軍心,而等到後金人馬退走了,才大張旗鼓的押赴刑場,淩遲處死?若你的理由真的堂堂正正,你直接抓人痛痛快快地殺了不就瞭解了麼。朱由檢為什麼不敢殺?而是關了袁崇煥半年多?原因很簡單,那時候滿蒙聯軍還沒撤回去,在前線,遼東軍還在和八旗軍浴血•拼殺著。朱由檢不敢在這時候殺袁崇煥。

  他怕!是的,他很怕!

  他很怕自己殺了袁崇煥之後遼東軍再次撂挑子,他怕八旗軍再次打過來。

  然後,等到戰事結束,八旗軍回去了,崇禎就大張旗鼓地將袁崇煥淩遲處死。這樣的皇帝,這樣的朱由檢,這樣的大明,還有救麼?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嚴羊

LV:8 領主

追蹤
  • 32

    主題

  • 16827

    回文

  • 7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