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元明] 葬清 作者:純潔的小龍(已完成)

 
嚴羊 2019-2-18 20:14:55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409 80676
嚴羊 發表於 2019-2-25 10:21
第十四卷 逐鹿中原

第01章 早有準備

  數十名護龍衛迅速抽出隱藏在身上的短柄火槍,同時另一隻手持著兵刃,做好了全力備戰的姿態,只等著孫德正一聲令下,即使面對的是一千闖軍,他們也無所畏懼。

  一千闖軍中的那個帶頭將領迅速翻身下馬,隨後就一個人徑直沿著小徑走上煤山,待得走近了些,孫德正才看清對方的面貌,原來是個面色黝黑身體高壯的漢子。

  “末將常德,參見孫將軍!”常德向孫德正單膝下跪行禮。

  昔日李闖被洪承疇和孫傳庭絞殺得只能帶著十八騎逃進商洛山中,一年多的時間後趁著護龍軍在山海關大敗明軍主力之際領著一千人馬又重新複出。

  而一千人中,就有三百多人是護龍軍安排下的兵士。這些在遼東戰場上打生打死過的漢子們在李闖軍中自然大受重用,除卻一部分人戰死,其餘將近兩百人都在李闖軍中取得了不低的位置,甚至就連李闖麾下幾員重將也都是護龍軍兵士。當然,這一切李闖自是不清楚,他依舊在做著皇帝大夢,絲毫沒有察覺到自己看似強大的勢力早已喲一大部分根本就不屬於他了。

  孫德正問道:“衣服都準備好了麼?”

  “回將軍的話,一切都準備妥當了。”常德恭敬地回話。

  孫德正沖身旁數十名護龍衛下令道:“換上闖軍的衣服,隨我去接太子和二王。”

  “諾!”

  ……

  十八日夜晚,駐紮在北京阜成門外的李自成大本營,各文武衙門和軍營,也包括釣魚臺行宮,徹夜燈火通明,大小文武官員,都幾乎徹夜未眠。大家不但是因為懷著無限興奮的心情,不能安睡,而且還要商議和準備明早進城的事。

  果然到十九日黎明,北京內城九門幾乎是同時大開。到底是怎麼回事兒,至今沒有人說得清楚。曾傳說是郭安讓他的手下人開的城門,但沒有確鑿的史料為證。總之,在朱由檢亡國之前,北京城已經人心瓦解,到昨天下午外城開門迎降以後,防守內城的太監和軍民的精神更加瓦解。太監頭兒們連夜秘密商量,活動得十分緊張。黎明時候,攻城義軍向城上打了幾炮,催促開門,但炮彈越過城頭,並不傷人。守阜成門、宣武門、朝陽門的太監們首先打開城門,緊跟著各城門一時俱開。

  在城門剛打開時候,西城上有的守城軍民不知太監頭兒們的密謀,看見大順軍就要進城,一時陷於恐怖,紛紛從城上滾下逃命,住在阜成門附近的百姓有許多人攜帶包袱,扶老攜幼,紛紛向他們認為比較安全的地方奔跑,亂了一陣,大順軍從各城門整隊入城,另有從正陽門入城的一支騎兵,大約有一千人,俱是白帽青衣,外穿綿甲,背著弓箭,進城後分為數隊,拿著劉宗敏的令旗。令箭,一邊疾速前進,一邊呼叫:

  “大順朝提營前總將軍汝侯劉爺有令:我奉大順皇帝之命,率大軍來安汝百姓,勿得驚惶。爾等須用黃紙寫‘順民’二字粘於帽上,並粘門首!”

  但在剛打開城時候,有一陣情況較亂。有些進城部隊按照往日破城習慣,沿街大叫:“不許開門,開門者殺!有騾馬的火速獻出,違令者殺!”

  自從奉劉宗敏命令進城的安民部隊手執令旗、令箭沿街叫喊以後,百姓不再亂跑了,紛紛互相告訴:“好了!好了!不殺人了!”於是再沒有人奔跑逃命,也沒有呼兒喚女之聲,大街小巷中十分寂靜,但聞疾馳的馬蹄聲和兵器的碰擊聲。

  北京畢竟經過遼、金、元、明四朝,幾百年在皇帝輦轂之下,是一個政治城市。居民們知道新皇帝李自成將要進城,臨大街的家家戶戶都不約而同地在大門外擺設香案,供著黃紙牌位,用恭楷寫著:“永昌皇爺萬歲萬萬歲”,或將大順皇爺寫做“大順皇帝”,也有誤寫為“順天皇爺”。大家如欲走出大門,便用黃紙寫“順民”二字,粘在帽上。

  昨天晚上,李自成幾乎通宵未眠。晚膳以後,因為北京內城將破,入城在即,他將牛金星、宋獻策和李岩召進行宮,商量進入北京後的重要急務。從崇禎二年起義以來,李自成經過十五年的艱難苦戰,幾經挫折,血流成河,終於有了今天:打進北京,滅亡了明朝,奪取了江山。大順軍全軍上下,所有文臣武將,都興奮鼓舞,認為是大功告成,江南可以傳檄而定,李自成本人當然也認為大順朝的萬世之業已定,只等在北京舉行登極大典,然後返回長安,一邊統一江南,一邊營建大順皇宮,恢復盛唐規模。今晚的小型御前會議,一直到深夜方散。從三更到四更,這一段時間裡,李自成只是躺下去朦朧一陣,但因為想知道朱由檢是否會在皇宮中舉火自焚,兩次詢問是否看見紫禁城方面起了火光。

  四更以後,駐紮在釣魚臺的禦營親軍和文武百官都起來了。黎明前飽餐一頓,收拾了行裝,待命進城。李自成也提前用了早膳,坐在行宮正殿的暖閣中,等待關於內城情況的稟報。他由於興奮,總在想著各種問題,忽而是重大問題,忽而是很小的問題。如今在他的胡思亂想中,他想到稱“孤”和稱“朕”的問題,不禁微笑了。

  他起小對人們稱自己就是一個“我”字,稱了三十多年。去年五月,在襄陽殺了羅汝才,稱新順王,也開始設置了從中央到地方的各級職官。當時以牛金星和宋獻策為首的文臣們一致建議他自稱為“孤”;他對國王自稱為“孤”的事並不陌生,戲臺上國王或是自稱為“孤”,或是自稱為“寡人”,都不自稱為“我”。

  他小時讀過《孟子》,梁惠王對孟子說話就自稱“寡人”。在襄陽稱新順王之後,他很久仍然在說話時自稱為“我”,不習慣改口稱“孤”,引起了在襄陽“從龍”的楊永裕、喻上猷等文臣們幾次進諫。到了西安以後,改西安為長安,局面大不同了。從今年元旦起,建立國號大順,改元永昌,受文武百官朝賀。當時文臣們都向他三跪九叩,山呼萬歲,將他看做是開國皇帝,所以建議他自稱為“朕”,以正視聽。但是他一再表示謙讓,答應到北京後改稱為“朕”。今日就要進駐北京的紫禁城了,儘管尚未舉行登極大典,也可以稱“朕”了;雖然一時不習慣,但很快就會習慣的。想著不到兩年中,他從自稱“我”到稱“孤”,又到稱“朕”,不禁心花怒放,靜靜地笑了一陣。

  正在這時,李雙喜掀簾進來,跪下說道:“啟奏父皇,各城門已經大開!”

  李自成摹然站起,說道:“果如軍師所卜!汝侯已經知道了麼?”

  “他已下令,安民的三千騎兵開始分路入城。先從正陽門入城的是一千騎兵。他自己也要很快入城。”

  “紫禁城內起火了麼?”

  “紫禁城方面沒有起火。只看見內城東南角有兩處火光。人們說那火光在崇文門內。”

  李自成坐下說:“啊,朱由檢沒有自焚!”隨即又問:“你大哥率領的清宮人馬出發了麼?”

  “已經出發,我子直叔和副軍師同他一起前去。”雙喜抬頭望一眼滿臉春風的義父,又說道:“宋軍師與牛丞相一會兒就來行宮,陪侍聖駕進城。”

  李自成輕輕點頭。他對養子雙喜雖然很愛,但平日受到“嚴父慈母”的傳統思想影響,對雙喜的態度總是十分嚴肅。此刻他由於即將啟駕進城,內心激動,一反常態,忽然對雙喜笑著問道:

  “朱元璋因為生活沒有辦法,到皇覺寺裡當小和尚。後來皇覺寺也窮得沒有飯吃,他到郭子興的手下當兵。這故事你知道麼?”

  “兒臣聽人們談過朱洪武的‘小出身’,知道他的出家故事。”

  “雙喜!朱元璋從當兵開始,出生入死,歷盡千辛萬苦,費了十五個年頭,終於奪取天下,建立明朝。孤自起義至今,你說巧不巧?也恰是十五個年頭!”

  雙喜趕快叩頭說:

  “父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嚴羊 發表於 2019-2-25 10:22

第02章 剪辮子

  有著常德這一千人馬做掩護,孫德正等人可以堂而皇之地去接了太子和二王,其實在朱由檢將太子和二王送出去的路上,就已經遭到了孫德正手下一批護龍衛的截擊。

  大明亡國在即,那些太監和兵士早就沒了死戰護主的欲望,見護龍衛勢不可擋,也就隨即作鳥獸散了,大不了再也不回這皇宮就是,反正隔幾天還有大明麼?

  一切做完,已然是晨曦將至,李闖軍中各路文武也開始進京了。

  如今北京城各路李闖軍橫雜,這才給了孫德正從容行事的機會,若是等了李自成正式進了北京,各路兵馬全都開始歸入秩序,孫德正怕是再想脫身就有點難了,畢竟他手下足足上百人,還有一具大明皇帝的屍身。

  所以在李自成進北京的當口,孫德正便帶著自己麾下和大明太子及二王從廣渠門準備出城。

  廣渠門守將赫然也是護龍軍兵士,在常德示意之下,即刻將孫德正這批人馬給放了出去。眾人成功出了京,在京畿郊外的一處莊園落了腳,孫德正親自命人用自己先前保留的情報網將自己行事成功的消息傳了回去。

  接下來,就是等待著十幾萬護龍軍虎賁南下,一舉將這些跳樑小丑給統統肅清了。

  ……

  二王都是驚懼異常,互相抱在一起哆嗦著,太子朱慈琅還稍顯好些,勉強能夠維持鎮定,只是不斷顫抖的身子卻已經出賣了他。

  孫德正雖然老了,但還不至於老到遇到小孩子就去疼愛的地步,見朱慈琅還在強裝鎮定,笑道:

  “娃娃,你幾歲了?”

  朱慈琅咽了口唾沫,儘量將自己的語氣放平緩,道:“孤十歲!”

  孫德正笑笑搖了搖頭,他已經沒興趣再陪著這娃娃嘮嗑,當真無趣得很,這老朱家的孩子難道就這麼沒眼力見兒麼?再想想王爺家的兩個公子,皆是不凡,隨便那個小拇指頭比怕都能將這太子和二王給比下去。何況,其中的二公子還是自己的准外孫女婿。

  朱慈琅又平定了一會兒心緒,開始出聲向孫德正詢問道:“孤問你,你們是誰的人,是我父皇派來的麼?”

  孫德正樂了,你父皇的屍身就在那邊被一卷黑布裹著呢。

  “你父皇若是能將你們這般送出來,他自己幹嘛不走?”

  朱慈琅硬聲道:“父皇身為人君,自當天子守社稷,以身殉國。”

  “天子?你老朱家氣數已經到頭了,還談什麼個鳥天子。殉國?這國都不是你家的了,殉了除了給自己留個好名聲外,還能有個屁用處。”

  見孫德正說話這般不恭敬,朱慈琅也意識到這批帶著自己和兩個弟弟出北京的人絕不是“自家”人,就不知道是哪路人馬了。

  孫德正拍了拍手,對身旁的兩個護龍衛道:“拿一些乾糧分給這幫兔崽子,若是閑粗糧吃不下,餓死他們是活該。”

  兩名護龍衛當即從自己身上掏出一些乾糧扔到了朱慈琅和二王面前,一夜的擔驚受怕再加上趕了這麼長時間的路,三個孩子早就已經餓得前胸貼後背了,見有吃的,急忙拿過來往嘴裡塞,只是塞到一半,當即全都吐了出來。

  朱由檢雖說平時節儉,但帝王體度還是有的,這些皇子們自然也是嬌生慣養養大的,平時也是錦衣玉食,哪能吃得下這般粗糧。

  就連一直強裝鎮定的朱慈琅也是皺著眉頭,這些吃食,是根本咽不下去,到了嗓子眼兒裡就像是火辣辣一般的疼痛。

  孫德正一邊將乾糧放入口中,一邊閉目想著心思,對三個娃娃的窘境毫不在意。

  ……

  瀋陽城上,天氣微涼,龍辰和自己長子龍傲站在城樓上,眺望遠處。

  “父王,為何這幫漢民我們幫他剪辮子他們卻不幹?”龍傲向龍辰問出這個問題。

  龍辰親率三萬直屬軍鐵騎以水師開路,強行突襲了女真韃子所謂的盛京瀋陽,並且在內應的策應下破城而入,俘虜了大金國小皇帝福臨以及皇太后布木布泰,更是直接逼死了大金國攝政王多爾袞。

  可以說,大金國中樞在龍辰一擊之下宣告破碎。

  同時,義州的祖大壽即刻出兵,在朝鮮和滿洲邊境上和正黃旗開戰,不為殺敵,只為了拖住正黃旗;在蒙古草原上,額哲領著自己的察哈爾部大軍開始主動向駐守蒙古草原的女真正白旗部;黑龍江下游的諸部聯軍在溫布紮帶領下再次向鎮守這裡的正藍旗莽古爾泰發起攻勢,大金國最後剩下來的三支旗都被拖在了外面,而龍辰則則開始在大金國內部對其進行徹底改造。

  第一件事,命大金國大汗福臨下詔在外三旗,棄械投降。

  第二件事,命大金國境內所有漢民剪辮子。

  然而,出人意料的事情發生了,瀋陽附近的很多漢民居然本能地排斥剪辮子,甚至還哭喪著不許剪。

  不得已,龍辰下達了“留頭不留辨”的命令,在屠刀的威懾下,這些漢民才不得不被剪去辮子。

  龍辰深吸了一口氣,笑道:“人,都會有一種習慣,當他們習慣於某件事情時,就會本能的反對它去發生改變。”

  龍傲笑了笑,道:“父王,我不是二弟有那麼聰明的腦子,你給我再說明白點吧。”

  龍辰蹲下身,將龍傲抱起來,小傢伙已經快八歲了,又加上自小練武,份量已經不輕,饒是龍辰抱起他來都有些手沉的感覺。

  “說小了,就像你每日練武一樣,你已經習慣了這樣的生活,若是忽然有一天有人叫你不要練武了,你會不會不習慣?會不會不舒服?就像這幫已經被女真人統治十幾年的漢民一樣,他們已經習慣了自己腦子後面的辮子,習慣帶著這條在我們看起來很醜陋的辮子種地、做飯、睡覺,當我們在今天叫他們剪去時,他們自然會不習慣,不適應。”

  龍傲點了點頭,道:“父王,我懂了。”

  龍辰歎了一口氣,沉聲道:“就如同一個王朝,最開始,它是充滿生機的,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王朝的皇帝和臣子們已經習慣了在這樣的體制,即使這個王朝已經出現了毛病,他們也不會去改動,直到整個王朝積重難返,喪失了活力。然後這皇帝就會和自己的臣子們陪著這個腐朽的王朝一同埋葬。習慣,有時候是最可怕的東西。”

  “父王,你是在說大明麼?”

  “呵呵,也可能說的是我們。”
嚴羊 發表於 2019-2-25 10:23

第03章 江南孟氏

  大明北方,除卻山海關外,其餘地域基本上快成為農民軍的樂土,而在大明的南方,依舊是一片歌舞昇平的景象。

  一部分文人雅士在得知北京遇險後,洋洋灑灑寫了不知多少“心憂”家國社稷的豪言壯語,大有慷慨陪著君上赴死的肝膽勇氣,然而,筆墨動完後,該找名妓的找名妓,找孌童的找孌童,日子該怎麼過就怎麼過就是了。

  以南京為守的官員們拼命打聽著朱由檢是否逃出北京,又或者有沒有太子逃出北京,他們想著是如何在這場國難危機之中更上一步!是迎回朱由檢還都南京,又或者奉迎太子繼位,再或者擁立新王登基,這一切的一切都需要早做準備。

  當大明這艘大船已經轟然倒塌之時,船上的這些乘客態度顯得很是冷漠。

  ……

  孟氏祖宅-----

  “江南各處秘密糧倉內的糧食都清點完畢了麼?”孟安安一手拿著帳簿,一邊向下面站著的一排掌櫃的問話。

  “回夫人的話,上個月我們這幫老傢伙全都親自出去查看了,有幾處地方存在中飽私囊的現象,但也被我們瞧破了,懲治了那幫不開眼的傢伙後事後也將糧食給補齊整了。”

  一名年紀最長的掌櫃出來回話,其身後的諸多掌櫃們也一齊附和。

  孟安安輕笑一聲,眼神中有著毫不掩飾地嘲諷,喝道:“虧我孟安安平日裡還喊你們一聲叔伯,你們就是這般合起夥來糊弄我的?”

  堂下的數十名掌櫃們全都大吃一驚,有的眼神躲避,有的驚怒,有的惶恐。

  孟安安揮了揮手,當即就有一批年紀很輕的帳房先生走入大堂,開始高聲報出每一處糧庫所存糧食具體數目,隨著一處處糧庫具體存糧數目被報出來,幾乎所有掌櫃們都面色羞愧地低下頭去。

  “養兵一日用在一時,諸位也多是大半輩子侍奉我孟家產業的老人了,在老太爺還在時,有的人就已經是一行掌櫃了。只是如今,為何要做出如此之事!若在平時,我孟氏大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但是在眼下這個節骨眼兒上,在我孟安安數次申明不可私吞的前提下,你們居然還能伸得出手,真當我孟氏可欺,當我孟氏不敢治你們麼?”

  年輕時獨當一面,主持家族在遼東的生意,之後下嫁當今遼王的孟安安,無論是氣質和手腕都不再是當初那個孟氏家族的小姑娘了。

  依舊是那個最為年長的老掌櫃咳嗽了一聲,說道:“夫人,無論如何,按老規矩來說,這些回扣和火耗都是必須的。”

  孟安安冷聲道:“我曾經說過,若是各地秘密糧倉的事情辦不好,就休怪我孟安安不念舊日情分!今日,我孟安安要重新動用孟氏家法,懲治你們這幫家奴,這幫老骨頭若是不經打,死了活該!”

  一句死了活該,充滿著殺氣疼疼,讓這幫掌櫃們徹底慌了神,就連那最年長的老掌櫃也是踉蹌地往後連退數步,隨即胸口起伏,怒聲喝道:

  “小姐,按照規矩我們這些老骨頭們喊你一聲夫人,因為你肚子大了,但是天知道你肚子裡懷著是哪裡的野種!如今你忽然回來主持孟家家務,我們這幫老骨頭念著昔日的舊情,也就捏著鼻子認了,但你可千萬別蹬鼻子上臉!我們要見家主,叫他看看,他那個懷了野種回家的妹妹是怎麼在敗壞孟家的!”

  “對,我們要見家主!”

  “懷了野種的女人,有什麼資格對我們指手畫腳!”

  孟安安根本無視底下掌櫃們的污言穢語,而是撫摸著自己已經很大的肚子,裡面有一個小生命在孕育,並且即將出世降臨。

  “你們想要知道這個孩子是誰的?我可以告訴你。”孟安安微笑地說道,臉上有著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驕傲。

  “呵呵,我們倒要聽聽是誰的種,能得到小姐青睞的男人,定然不一般吶。”其中一名掌櫃高聲起哄,言語很是不靜。

  孟安安不會對這些人生氣,因為當自己決定說出這孩子父親的同時,這些如今已然是孟氏毒瘤的老掌櫃,已經算是必死之人了。

  “他的父親,姓龍。”

  一語驚起千層浪,能當上掌櫃的人又有幾人是傻子?皆是心思通透之人。姓龍,再聯想小姐是在遼東懷了孩子回來的,那孩子的父親是誰,已然呼之欲出了,能讓小姐甘心委身下嫁,定然是那個攪動遼東風雲的遼王龍辰!而如今孟氏在江南各處建立秘密糧庫為了什麼?豈不就是為了接應護龍軍大舉南下?

  一念至此,一些掌櫃已然全身打起了冷顫。

  如今的男方依舊是大明之所,而孟氏此舉意在幫助護龍軍奪取天下,這樣的事情被自己等人知道了,說明孟氏是真的打算下殺手了!

  果不其然,一群持刀的孟氏護衛在家主孟凡的親自帶領下走了進來。

  孟凡冷聲道:“殺!”

  堂下頓時血流成河,孟安安絲毫不以為意,這些年,這樣的大場面自己已然見得多了。

  “妹妹,你都快生了,就在房間裡好生將養著吧,不必如此操勞,對孩子不好。”孟凡對孟安安柔聲勸說著。

  孟安安搖搖頭,笑道:“小傢伙在肚子裡不怎麼鬧騰,他這麼乖,就是讓我這當娘的多替他爹做一些事情,哥哥你說我能歇下來麼?”

  孟凡歎了一口氣,對自己這個性子倔強的妹妹實在是無可奈何。如今的孟氏,由孟安安來親自負責具體物資調派,為了迎接護龍軍南下做準備,而孟凡則是聯繫各大江南豪族,共同密謀,準備在護龍軍南下時給予政治上的巨大幫助。這些傳承數百年的老家族自然能夠看得清天下大勢,李闖和大明都不過是跳樑小丑,而遼東的護龍軍卻是一頭兇狠的餓狼,日後逐鹿中原,這天下,很大可能就會落到護龍軍手中。如今無論如何,都得為自己的家族傳承計,是時候做出一些承諾和付出一些代價了。

  一名侍女給孟安安端來了安胎湯,孟安安皺了皺秀眉。

  孟凡知道,自己這個妹妹大小就討厭湯藥的味道,而且是那種聞了一點點這種味道就能兩天吃不下飯的那種嚴重。

  孟安安眨了眨眼睛,還是捏著鼻子把整碗安胎湯一點不剩的全部喝光,無論自己感官怎樣,只要對自己腹內的孩兒有好處,他都會去做,喝一碗湯藥又算得了什麼?

  孟氏護衛們開始清理起堂下的血腥和屍體,這些掌櫃都是孟氏的家奴身份,將他們殺了再控制住他們的家眷,憑著孟氏的手腕和能量絕不會有任何意外,自古民不舉官不究,再說了,如今隨著李闖入京,南方的朝政正是一團混亂的時候,誰還有心思關心這些命案吶。

  而孟氏最近的出手更是血腥很辣得多,不再有一絲千年門閥的氣度,不光對自己孟氏本身進行著血腥的清理,就是對外面敢於破壞孟氏計畫的人都不再留絲毫情面。

  孟氏的真正崛起,就在這一刻!只能孤注一擲放手一搏,孟氏掌權者都清楚,只要遼王坐定了江山,那孟氏憑藉著孟安安以及其腹中孩子的關係,就能一躍成為開國功臣和皇親國戚,孟氏,將迎來屬於自己的最大輝煌!

  孟凡出去了,他還要親自再去一趟揚州安排一些事宜,而孟安安又看了一會兒帳簿,感覺一陣睡意襲來,拄著手臂輕輕打起了盹兒。
嚴羊 發表於 2019-2-25 10:24

第04章 虎賁南下!

    十幾萬護龍軍虎賁自山海關而出,目標很明確,直指北京!因為護龍軍之後的作戰計畫,都將以北京為基點展開。

  昔日龍辰親領一萬護龍鐵騎就能輕鬆穿插過明軍防線,抵達京師城下指著朱由檢一陣斥咄,並且從容離去。而如今,由於李闖大軍的緣故,整個大明北方疆域一片混亂,基本沒有了什麼防禦體繫,李闖主力只知道一味向北京猛攻,沒有精力來整合和控制自己的佔領區域,基本上成了不設防區,又何談擋得住十幾萬護龍軍?

  想那原本歷史上,李闖在一片石被八旗軍和關寧軍打敗後,直接全域崩潰,多爾袞打著替大明報仇的旗號幾乎兵不血刃地從山海關開到了北京城。可見這些流寇性質的軍隊之急功近利、沒有長遠目光的本性。

  對於這些流寇性質的軍隊,護龍軍上層將領都很是不屑,大傢伙心裡都明白,李闖張獻忠之流之所以能夠趁勢而起,還不是因為自家護龍軍將大明遼鎮破滅,將朱由檢最後竭盡拼湊出來的十幾萬的大軍給消滅掉的緣故?

  若是洪承疇和孫傳庭還在大明,手中依舊有著十幾萬明軍,李闖之流又何足懼哉?

  諸將雖然不明白自家王爺為何硬生生地等了兩年,非要等這農民流寇和大明的決鬥分出勝負的一刻才出兵,但是只要護龍軍出動了,這中原局勢就再也沒有第二個結果,只能是護龍軍的天下!只能是遼王的天下!

  ……

  吳三桂手中還有兩萬兵馬,基本上是整合了山海關之戰後殘餘的明軍力量,今日一早,他早早的收到了消息,親自帶著手下一批親信將領在軍營外二十裡處設下亭帳,擺下酒水,準備著自己的正式投降。

  日頭快到了正午,遠處旌旗蔽空,沉悶的行軍腳步聲震撼人心,十幾萬護龍軍終於行進到了這裡。

  吳三桂重新拾掇了下自己的甲胄,準備迎接那個早就撼動遼東並且即將手掌中原天下的男人。然而,他等來的只是一個騎馬而來的七歲稚童。

  在八百白馬親軍的護衛下,龍軒來到了吳三桂身前。

  吳三桂明顯是有些愣住了,他不知道護龍軍這是何意?怎麼就派來一個稚童來接受自己的受降?

  龍軒下了馬,端起桌面上的一碗酒水,笑道:

  “三桂叔,軒兒真的不會喝酒,但是既然是我父王出征,這酒,自然得喝。”

  話畢,龍軒將碗中的酒水一飲而盡,放下碗,臉頰上就像升騰起了紅色的祥雲。

  吳三桂終於聽出味道來了,這孩子居然是龍辰的兒子,只是龍辰為何自己不來,而讓他兒子來?

  “三桂叔,我父王已經打下瀋陽了,如今我是代父伐明。”

  話畢,龍軒一個踉蹌,似乎是小孩子不勝酒力,已經微醺了過去,接著,龍軒整個人身子扶在了吳三桂身上。

  吳三桂趕忙伸手將龍軒抱住,這娃娃既然是龍軒的孩子,自然不能讓他在自己跟前摔跤。

  龍軒趁勢抱住吳三桂的脖子,在他耳邊輕聲說道:“若卿堪用,許諾王爵,永鎮一方,世襲罔替。”

  這四個詞,雖然出自一個看似醉醺醺的孩童之口,但卻給吳三桂帶來極大的震動。

  封王!世襲罔替!

  這是龍辰給自己開出的價碼!

  ……

  李自成在一陣鼓樂聲中從釣魚臺啟駕了。走在最前邊的是李雙喜,他身後是軍容整齊的二百騎兵,全是甘草黃高頭大馬。這二百騎兵的後邊是一位傳衛武將,騎在馬上,身材高大,擎著一柄黃傘。黃傘左右是十名駕前侍衛武將和傳宣官,都是儀錶英俊,神情莊嚴。然後是李自成,穿一件繡著飛龍和潮水的淡青色箭袖綢袍,腰繫杏黃絲絛,頭戴寬簷白氊帽,帽頂有高高的用金黃色絲線做成的帽纓,帽纓上邊露出耀眼的金頂。帽首碼一塊閃光的藍色寶石。黃傘,帽纓,袍上的繡龍,說明他已是帝王,而淡青色龍袍和帽前的藍色寶玉,表示他是“水德應運”。

  為著要臣民明白他是從馬上得天下,而江南尚待平定,所以事前議定,他今日以箭袖戎裝入城。因為是箭袖戎裝,所以這件淡青色繡龍綢袍比普通袍於短半尺,僅及靴口。他本來就身材魁梧,今日身穿戎裝,腰掛寶劍,騎在高大雄駿的烏龍駒上,更顯得他的威嚴和英雄氣概。

  這一匹大順皇帝的禦馬烏龍駒,在西安時已經換成了黃轡頭,黃絲韁,銀嚼環,盤龍鎏金鐙,鍍金銅鈴。

  騎馬跟隨在“聖駕”左右,稍後一點,是牛丞相和宋軍師,以備皇上隨時有所垂詢。跟在“聖駕”馬後的是六政府尚書。按照大順制度,這班文官們,因為天子是戎裝,他們今天都穿的是藍色官便服,暫以絳色絲絛代替王帶。但為著在東征的路上可以顯示文官的官階,官便服上也有補子,顏色是淡藍。牛金星是一品文臣,所以補子用金線繡著一個大的雲朵。宋獻策的補子上繡著兩個雲朵。

  尚書暫定為三品,補子上金絲線繡了三朵雲。然後是李自成特准隨駕進城的一個小官,即老馬夫王長順。雖然李自成曾說過要任命他為牧馬苑使,但因為新朝官制尚不完備,大順朝的牧馬苑使究竟是幾品官,尚未確定,所以王長順今天只是穿著前袖藍袍,沒有補子。他雖然官職不高,卻憑著他是挑選駿馬的內行,又是李自成的老馬夫,今天騎著一匹青海產的雪白紅唇大馬,使人羡慕。王長順的背後是二百名扈駕騎兵,一律是棗紅駿馬。大順的將士一律是藍衣藍帽,十分整齊。文武官員們的奴僕。長隨、親兵,人數眾多,一律騎馬走在最後。

  李自成以大順皇帝身份,沿路“警蹕”,自城外緩轡徐行,望著洞開的阜成門、西直門,並不進城,而是繼續往北走,然後轉過西北城角向東,到了德勝門外。守城門的大順軍將士跪在大道兩旁迎接。從甕城門外的大街開始,到進城後的沿途大街,已經由軍民們匆匆地打掃乾淨,街兩旁的香案也擺出來了。

  李自成由大臣和兵將扈從,威武地走進德勝門。劉宗敏率領幾十員在黎明時已經迸城的部分武將,還有新朝中央各衙門六品以上文官,都在城門裡邊迎接聖駕。依照宋獻策和牛金星在御前擬定的新皇帝入城儀注,按照戰爭中勝利入城規矩,皇上不乘法駕,不用鹵簿,戎衣氈笠,騎馬入城,而迎駕的文武官員騎在馬上肅立街道兩旁,不用俯伏街邊。劉宗敏因為在大順朝位居文武百官之首,所以單獨立馬前邊,然後按照唐宋以來習慣,文東武西。而文臣是先按衙門次序,再按品級次序,即按照俗話所說“按部就班”的傳統規矩騎馬肅立在大街的東邊;武將們按照權將軍、制將軍、威武將軍、果毅將軍、遊擊將軍等官階為序,騎馬肅立在大街西邊。看見李自成的黃傘來到眼前,劉宗敏趕快在馬上抱拳躬身,聲若洪鐘地說道:

  “臣劉宗敏,率領文武百官,恭迎聖駕!”

  李自成輕聲說:“卿率文武百官隨駕進宮!”

  劉宗敏又聲音洪亮地說:“遵旨!”隨即,劉宗敏勒馬到了街心,走在黃傘前邊,隨著聖駕前進。

  李自成從文臣們面前走過時,尤其是看見了地位高的六政府尚書、侍郎,幾乎忍不住拱手還禮。但忽然想起來昨夜牛金星和宋獻策曾一再向他說明,皇帝不可向臣下還禮,他才不拱手了,僅僅用笑容回答群臣。

  迎接聖駕的兩行文臣武將之後,接著是三百多名跪在地上迎駕的人。他們早已下馬,一望見黃傘就趕快跪下,俯伏地上。李自成看見這一群跪在地上迎駕的人都是蟒袍玉帶、冠服整齊,但同明朝的文官冠服似乎略有不同,最特別的是這些人的下巴和嘴唇上都是光光的,沒有鬍鬚。他正要向左右詢問,忽見杜勳從地上抬起頭來,聲音琅琅地說道:

  “奴婢臣杜勳啟奏聖上:前朝司禮監內臣王德化恭率十二監二十四衙門大小掌事內臣,東廠提督臣郭安恭率東廠各級掌事內臣,另外有在大同、宣府、居庸關各地降順之監軍內臣,共三百一十二員,前來跪迎聖駕!”

  李自成一聽說都是明朝內臣,駐馬問道:“誰是王德化?”

  王德化抬起頭來,惶恐地說:“臣是王德化。”

  李自成又問:“你是明朝內臣之首,是崇禎的一個心腹。如今崇禎下落不明,你知道他逃在何處?”

  “昨夜臣在阜成門,不在宮中。只聽說宮中很亂,但不知崇禎皇爺逃往何處。”

  “崇禎逃出宮去,必有內臣相隨。你知道是哪個內臣跟隨在他的身邊?”

  王德化回答:“司禮監的秉筆太監共有七人,有一人體弱多病,長期請假在家。六名秉筆大監有五人今日隨臣來跪迎聖駕,只有一個王承恩近日常在崇禎皇爺身邊,頗受寵信,今日未來迎接聖駕,聽說天明前他跟隨崇禎皇爺逃出宮了。”

  李自成不再詢問,說道:“啟駕!新降順的內臣們,有職掌的隨在後邊,無職掌的都回家去,聽候發落!”

  傳宣宮接著高聲傳呼:“啟駕!”

  倘若為著趕快進入紫禁城,最近的道路是走地安門進入皇城,再經玄武門進人紫禁城。但是新皇帝一不能走後門,二不能走偏門,必須走皇城的向正南的大門,即當時的大明門,今日的中華門。從德勝門到大明門經過的路線,是牛。宋和一群文臣議定了的。沿途“警蹕”,每隔不遠的距離就有兵丁布崗,氣氛肅穆,只欠來不及用黃沙鋪路。

  李自成由文武百官和禦營親軍前後扈從,進德勝門後一直向南走,然後從西單牌樓向東,轉上西長安街。所經之處,異常肅靜;沿街兩旁,家家閉門,在門外擺一香案,案上有黃紙牌位,上寫“永昌皇帝萬歲,萬萬歲”。門頭上貼有黃紙或紅紙,上寫“順民”二字。

  李自成騎在高大的烏龍駒上,神態莊嚴,時時在心中提醒自己是大順皇帝身份,非同往日。他左手輕提杏黃絲韁,右手下垂,坐直身子,眼睛炯炯前視,不肯隨便亂看。然而在這種冷靜的外表遮掩下,他的心中十分激動,不停地胡思亂想,竟忽然想起來童年時替本村艾家地主放羊和挨打的情形,也回憶起起義後許多艱難的往事,不由得在心中感歎說:

  “果然有了今日!”

  就在李自成感慨良多之時,外面有傳令兵驚呼道:

  “皇上,皇上,護龍軍打到通州了,打到通州啦!”

  通州是北京門戶,護龍軍兵鋒已經殺到了他李自成脖頸處!
嚴羊 發表於 2019-2-25 10:24

第05章 勢不可擋

  護龍軍的攻勢可以用勢如破竹來形容,因為眼中只有北京城,只有那座龍椅的李自成根本就沒有料到護龍軍會在這時候忽然大舉南下,要知道護龍軍已經止戈息兵了數年,關內諸多勢力都在猜想護龍軍是不是已經疲于應付來自滿洲和蒙古的壓力呢?大家都是野心家,如同李自成張獻忠之流,在他們腦中,只有不停造反、攻城、裹挾流民,最後打北京,自己做皇帝!

  護龍軍擁有這麼大的威名,卻沒有順勢南下爭奪江山,這就已經超脫了他們的“人生觀”,甚至大部分文人士子以及很多清談之輩都對護龍軍數年的毫無動靜很是驚愕,這根本不符合常識啊!

  不說他們,就是護龍軍上層將領們也對遼王硬是壓著護龍軍南下很是不解。

  每個人都有自己眼光的局限性,當某件事物已經超脫他們的常理認知後,他們會盡自己所能來尋找原因,尋找動機,甚至不惜編造,然後就出現了很多的陰謀論。

  其中就有好多個版本來說明護龍軍不得南下,最受關內諸方勢力接受的版本就是護龍軍已經陷入對蒙古和滿洲的戰爭,並且已經陷入朝鮮本土的農民反叛不可自拔,甚至連勉強維持一個框架都很困難,自然無法顧及南下了。甚至很多人認為護龍軍這幾年正在不斷地被削弱中,已經成了一頭紙老虎。

  然而,眼下蒙古諸部基本成了護龍軍的小弟,遼王龍辰更是親率三萬鐵騎踏破了女真韃子的盛京,收復了瀋陽,囚禁了大金汗王福臨以及太后布木布泰。

  而此刻,李自成以流寇的作風席捲了大半個大明北方,摧毀了大明京畿,逼死了大明皇帝朱由檢,直接宣告了大明正統的完結,護龍軍等待許久的時機終於到來!

  逐鹿中原,就在此時!龍騰九州,驚動風雲的時刻已經來臨!

  李岩先前曾勸李自成在通州附近駐紮了兩萬兵馬,以防不測,他想要防備還是那個雄踞關外的護龍軍,李自成也同意了。但是令人發笑的是,這兩萬駐守通州的闖軍其統領之將居然大部分就是護龍軍在商洛山中安插下來的兵士,在護龍軍到來的刹那,他們迅速發動,控制住了忠於闖軍的將領,並且帶著自己麾下一萬多人馬宣佈歸附護龍軍。

  正是因為這樣,護龍軍幾乎毫不費力地就突破了通州,京城,就在眼前!

  李自成正在享受著進京的快感,然而這一絲絲快感都被護龍軍的突然逼近給擊打得煙消雲散。

  不過李自成也不是什麼好相與的主兒,畢竟自己已經差不多算是皇帝了,雖然聽說護龍軍戰力強悍,但是自認為自己的大順軍也是天命所歸之軍,定能將護龍軍全部殺回去!

  李自成連忙命令劉宗敏點齊八萬大軍,準備禦敵於京畿之外。

  劉宗敏也當即拍下了胸脯保證道,即使他護龍軍是天兵天將,也別想進這京畿!

  事實證明,護龍軍的確不是天兵天將,但是虐他農民軍確實不需要怎麼費力氣。

  在幾乎沒有統帥的情形下,護龍軍諸部都放開了打,想怎麼打就怎麼打,想怎麼沖就怎麼沖,只要最終目標是京城就行。

  冉義部上萬剛剛從蒙古草原征戰下來的騎兵直接一頭紮進了劉宗敏的八萬大軍之中,相傳,這一戰,長槍染血無數,冉義身上的甲胄都被血水浸染了一遍又一遍,護龍軍兵士高呼死戰,愣是以一萬兵馬生生用鏖戰的方式擊潰了劉宗敏的八萬大軍!

  交戰之中,冉義部更是殺得遊刃有餘,直接拒絕了友軍的支援,首戰之功就這樣被冉義奪下!

  劉宗敏率著殘部灰溜溜地退回北京,而在其餘方面,大仁部兩萬人馬氣勢洶洶,一舉擊潰了李雙喜部的阻攔,直逼京師。趙一名部兩萬人馬擊潰了高一功部,向京城進發!朴正恩部、尚可喜、耿精忠、李九成和孔有德部基本沒有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就將軍旗插入了京畿大地。

  吳三桂大軍緊隨其後,不是他吳三桂不想爭功,而是這些個護龍軍將領都太生猛了,吳三桂從來沒見過這種毫無顧忌的戰法,甚至連來自上頭的軍令都沒有,就由著各路大將恣意撒歡。

  護龍軍生猛的作戰方式也是驚愕住了大順朝廷上層,他們以前就是陪著腐朽的明軍打打鬧鬧,就認為自己已經是精銳之師了,這兩日一連串的戰敗消息無情地扇了他們無數個耳光,用事實告訴他們在真正的精銳之師面前,他們的軍隊是多麼的不堪。

  無奈之下,李自成急急忙忙的在武英殿登基稱帝,隨後儀式還沒舉行完,龍椅還沒坐熱,就率領著他的大順殘軍逃出了京城。

  兩日後,第一支護龍軍部隊開到了北京城下,沒有遇到任何抵抗,京城城門洞開,一批前明官員穿戴整齊,跪在道路兩旁來歡迎“王師”進駐。

  之後一批又一批的護龍軍要麼開入京師,要麼在京畿駐紮。

  前明皇宮被兵士封鎖起來,有人建議龍軒先代父坐上龍椅,替遼王來宣佈京城所屬,只不過龍軒一直不肯。他的這一舉措,到也是替他挽回了一些將領的好感。

  同時,在滿洲方面,莽古爾泰領正藍旗正式向護龍軍投降,龍辰親自接見了他,賜他郡王爵位,世襲罔替,正藍旗其餘諸固山額真也都有爵位賞賜。

  正藍旗的成功投降也吸引了正黃旗,數日後,正黃旗正式向義州的祖大壽投降,龍辰去信向他們保證爵位封賞等同正藍旗。

  如今的滿洲,成建制的並且還在抵抗的也就正白旗一部了,正白旗是多爾袞的親領旗,因為多爾袞身死,這支旗上下充滿著怨氣,硬是不肯受降。

  至於如何料理正白旗,龍辰將這個任務交給了祖大壽,並且同時將祖寬和自己的數萬直屬軍留在了滿洲供祖大壽調遣,這麼多的精銳在手,一個正白旗也只有被碾壓至死的結局。

  龍辰自己則是領著一路護衛,帶著龍傲從瀋陽回到了朝鮮義州,在這裡,李凝和龍馨已經等候多日了。當然,以方仲為首的護龍軍朝廷班子全都在此恭候,之後這支龐大的隊伍入了關,直接向北京城而去。

  這一次遷徙,象徵著護龍軍的政治中心正式從朝鮮轉移到了北京,標誌著一場新的統一戰爭即將來臨。

  半個月後,這支隊伍終於來到了北京城,全城上下護龍軍列陣歡迎自家王爺。

  同時,一個振奮人心的消息傳來,遼王將要在近期稱帝!
嚴羊 發表於 2019-2-25 10:25

第06章 統一戰爭(一)

  遼王將要稱帝的消息一時傳得沸沸揚揚,而就在此時,南明的弘光政權終於被建立起來,那幫南明大臣們終於知道了朱由檢身死消息,眼見著遼王將要稱帝的消息傳來,自然不甘落後,自己也建立起了南明王朝。

  就在這時,戲劇性地一幕發生了,遼王居然沒稱帝,而是在北京給朱由檢進行國喪!

  而此刻正是在弘光帝繼位之時!

  老皇帝正在發喪,你新皇帝就登基了,而且你打的還是明朝正統的牌子,這也太不像話了吧。

  護龍軍此舉,著實是讓南明君臣就像吃了無數隻蒼蠅那般噁心,而且不是一般的噁心,弘光帝被奉為大明正統,他登基後自然要追封朱由檢為先皇,而先皇正在發喪。

  一時間,弘光政權在最開始就飽受江南士族的詬病,而護龍軍因為替朱由檢發喪之舉倒是收攏了很多民心。

  弘光帝的登基大典剛剛進行完,北京的護龍軍就推出了太子朱慈琅,並且向天下宣佈弘光朝廷是徹徹底底的謀逆,在根基上動搖弘光朝廷的統治基礎。

  南邊也派了幾名見過朱慈琅的大臣來確認太子真假,最終還是確認了的確是朱慈琅本人無疑。

  遼王發佈文誥要求弘光帝退位,還位朱由檢的太子。

  這拉出來的屎你還能吃回去麼?同理,弘光帝既然已經登基了,又怎麼可能自己再退下去,就算是他這個傀儡皇帝肯,那幫扶持他上位的權臣們也不會肯。

  一段時間後,南明方面發佈了詔書:要求護龍軍將太子朱慈琅送過來。

  遼王不予理睬。

  而在這段時間內南明還發生了一件小插曲,位高權重的史可法居然親筆寫信數封給投降護龍軍的吳三桂,信中讚揚吳三桂忠勇可嘉,並且要求他繼續做明朝的忠臣良將。同時,史可法拋出了“聯合護龍軍蕩平農民軍”的策略,簡直和他在原本歷史上的“連擄平寇”之策沒什麼兩樣。

  一番你來我往後,護龍軍各部終於調派完畢,原本就在朝鮮建立起來的朝廷班子開始運作起來,首先對京畿區域開展行之有效地統治。

  同時,遼王命太子朱慈琅監國,借著朱慈琅的名義封他自己為大明攝政王,獨攬“大明”軍政大權。護龍軍居然扛起了大明忠臣的大旗,開始了所謂的平叛之旅。而朱慈琅,在走完過場後就被完全的幽禁起來,上百護龍衛專司負責對其的看押。與此同時,護龍軍諸部的戰鬥佈局和戰事準備都已經完成,屬於龍辰的統一大業也開始進行!

  兵出京畿,四方征伐!

  ……

  大明攝政王元年年五月,李自成率大順農民軍撤離北京,經山西退守西安,於潼關設重兵防守,以阻止護龍軍西進,確保以西安為中心的根據地。

  十月,在完成前明太子監國等事宜後,大明攝政王龍辰決定發兵討伐李自成的大順。

  十九日,朝廷命趙一名為靖遠大將軍,同吳三桂、尚可喜等大將,率五萬兵馬由北路入陝,途中又盡調宣府、大同兩鎮降兵,兵力達8萬人,準備先進攻陝北,然後南下西安,滅大順政權。

  二十五日,朝廷又命大將冉義為定國大將軍,同大將孔有德、耿仲明等率兵五萬南下,收取江南。

  在朝廷調兵遣將之時,大順軍兩萬人於十月十二日由山西垣曲東下河南懷慶,連續攻克濟源、孟縣,進攻懷慶府城沁陽。

  大明攝政王龍辰聞報,立即改變進軍南京的計畫,命冉義部先救懷慶,然後攻取潼關,同趙一名部一同夾攻西安。

  冉義部進抵懷慶後,大順軍不敵,主動撤退。

  十二月,冉義部由孟津渡過黃河,連破洛陽、靈寶等地,二十二日進抵潼關二十裡外立營,等候紅衣炮。

  李自成獲知護龍軍將攻陝北的消息後,便陸續將軍隊北調,直至冉義部開近潼關時,才發現已陷入被南北夾擊的困境。於是臨時決定由他自己親自率軍立即增援潼關。

  二十九日,戰鬥打響,大順軍于關前據山列陣,護龍軍前鋒軍于側後包抄,冉義率領麾下騎兵由正面進攻,大順軍雖頑強拼戰,仍失利。

  次年正月初四日,大順軍將領劉芳亮領兵千餘,偷襲護龍軍大營,被護龍軍擊敗。李自成親率馬步兵拒戰,又被護龍軍擊敗。初五、初六兩日夜間,大順軍連襲清營,俱敗。初九日,護龍軍的紅衣大炮運至,進逼潼關口。大順軍鑿重壕,立堅壁,堵截護龍軍。

  十一日,護龍軍先用紅衣炮轟擊,接著大舉進攻,相繼攻入大順軍陣。大順軍仍頑強奮戰,以騎兵數千反擊,又分兵迂回到護龍軍陣後攻擊,俱敗。

  這時,北路護龍軍由趙一名率領,已由山西保德州渡過黃河,進入陝北,圍榆林,占米脂,主力向西安推進。李自成面臨護龍軍兩路夾攻,被迫率主力撤回西安。

  十二日,護龍軍冉義部佔領潼關,大順潼關守將馬世堯率所部7000人降。

  此戰,為大順軍與護龍軍在西北地方進行的一次決定性戰役。護龍軍戰略重點明確,及時調整部署,集中兵力,南北夾擊,從而取勝;大順軍因兵力不足,不明敵情而失敗。

  初五日,兩軍又戰於真定(今河北正定),激戰一日,雙方互有勝負。後大順軍終於擺脫吳三桂部之尾追,由固關(今山西陽泉與河北交界處)退入山西。此時大同明總兵姜壤等已降了大明攝政王龍辰。

  六月,李自成遣軍攻滅榆次、太谷、定襄等地,襲殺大順地方官員的前明地主武裝,留明降將陳永福部守太原,將主力收歸於陝西。

  因李自成疑殺制將軍李岩,內部失和,士氣大衰。護龍軍進入山西後,十月攻下太原。

  李自成南北受敵,於十三日放棄西安,出藍田,走商州(今陝西商縣),轉戰於湖廣地區。

  大明攝政王龍辰命平南大將軍大仁率部追擊。

  大順軍進入湖廣地區後,原駐兵該地區的南明弘光朝廷將領左良玉十分恐慌,率部順長江東下,避開大順軍。

  三月,大順軍佔領守備空虛的武昌,護龍軍跟蹤而至,圍武昌,李自成隨即棄城東去。

  四月,李自成企圖奪舟南下,攻取宣、歙(今安徽宣城、歙縣),於距九江四十裡處突遭護龍軍襲擊,大將劉宗敏陣亡。

  二十四日,大順軍退往咸甯、蒲圻地區。

  五月,大順軍自咸、蒲南下,李白成為全軍殿后,率二十八騎過通山縣九宮山麓(鄂贛交界處),被地主武裝襲殺。

  大順政權亡。後大順軍劉體純、袁宗第、郝搖旗等部入湖南;白旺部在江西;李過、高一功兩部由陝北繞道川江,會師於荊州(今湖北江陵)地區,繼續抵抗護龍軍。

  野史記載:李自成走九宮山時身旁的二十八騎中有兩騎就是護龍軍安插在李闖軍中的暗樁,趁此機會發動,殺死了李自成。畢竟,在縱觀護龍軍對大順軍的作戰中,大順軍中層將領總是喜歡在關鍵時刻投降或者反戈一擊,讓還有數十萬大軍做老本的李自成是一敗再敗,在護龍軍面前基本上是潰不成軍。

  當然,大順軍中是否有護龍軍早些年安插的暗樁,一直是後世史學家所樂於探索的事情之一,圍繞在那個大明攝政王身上的光環,確實太多也太神秘。
嚴羊 發表於 2019-2-25 10:28

第07章 統一戰爭(二)

  大明攝政王二年(1645年)三月至三年(1646年)十一月,在護龍軍統一戰爭中,進行了絞殺張獻忠大西政權的作戰。大明攝政王元年(1644年)十一月,農民軍領袖張獻忠於成都稱帝,國號大西。時護龍軍主力正于山東、陝西與李自成大順軍作戰,後又進軍東南,與南明弘光政權作戰,無暇西顧。

  大西軍在四川,主要與故明殘軍及官紳武裝作戰。二年十一月,大明攝政王龍辰以駐防西安內大臣李九成為定西大將軍,領諸路兵馬進兵四川,征剿大西軍。

  三年正月,大明攝政王龍辰又增派靖遠大將軍朴正恩入川。這樣,大西軍同時面臨故明軍隊與護龍軍主力的兩面進攻,局勢嚴重。

  三月,故明川陝總督樊一蘅、兵部尚書四川督師王應熊,會師瀘州(今屬四川),約期進攻大西軍。故明參將楊展,亦攻大西軍,取嘉定(治今四川樂山),佔領川南諸州縣。

  大西軍十餘萬眾試圖順長江東進湖北,遭到阻攔,于彭山(今四川眉山以北)敗于楊展,退回成都。五月初五日,樸正恩率部由西安向漢中進發。十八日,護龍軍抵雞頭關,擊敗大西軍;及抵漢中,又擊潰大西軍賀珍營。

  二十五日,樸正恩遣麾下數將等分別於漢中、西鄉(今屬陝西)追擊大西軍賀珍、孫守法部和劉體純部。

  這時,故明總兵曾英、參將王祥聯兵趨成都。在護龍軍和明軍、鄉紳武裝的多路進攻下,大西軍于七月放棄成都,撤往陝西,“以躡敵後”。

  十一月,樸正恩率部抵四川南部縣,大西軍保寧(今四川閬中)守將劉進忠歸降。

  時大西軍尚有部眾數十萬,列營於西充縣境。朴正恩以降將劉進忠為嚮導,自己親自為先鋒,星夜兼程,進擊大西軍。

  二十七日淩晨,護龍軍抵西充。時大霧彌空,大西軍哨兵報後營路有盔甲聲,張獻忠謂其煽惑軍心,立斬哨兵數人。

  不多時護龍軍已到,張獻忠急率部將出營,至鳳凰山。時護龍軍已及營門,僅一小溪之隔。張獻忠方引弓,卻被樸正恩軍中火槍手射中,陣亡。

  大西軍頓時驚潰,護龍軍四出追擊,破一百三十余營。大西政權亡。孫可望、李定國等收集餘部,由順慶(今四川南充)南奔,後於川滇黔地區堅持抵抗護龍軍。

  此後,樸正恩乘勝攻入四川中南部之榮昌、隆昌、富順、內江、資陽、夔州及貴州之遵義等地,至大明攝政王五年(1648年)二月,四川略定,班師回京。

  征討大西的過程中,樸正恩謹慎行軍作戰的風格得到最大發揮,以步步為營的方陣硬是將張獻忠慢慢逼入了絕境,最後也算是張獻忠命已該絕,死於亂軍之後,看似人數眾多的大西軍皆是作鳥獸散。

  再次向世人證明了,這些看似強大的農民軍,不過是烏合之眾罷了。

  大明攝政王二年(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在清滅南明弘光政權之戰中,南明弘光朝兵部尚書史可法督率揚州軍民抗禦護龍軍圍攻的城池守衛戰。

  揚州是長江以北的重鎮,又是弘光朝廷所在地南京的門戶。史可法于弘光元年(1644年)五月始,便著手以揚州為中心的防禦。他將高傑、劉良佐、劉澤清、黃得功四部,分別部署於泗州(今安徽泗縣)、臨淮、淮安、廬州,自駐揚州,節制調遣。此時,護龍軍主力正在兩路進攻陝西李自成大順農民軍,暫時無暇顧及南方,然而南明弘光朝廷並未如史可法所請,乘機率師北伐,而是忙於內訌火拼、爭權奪利,把希望寄託于向護龍軍求和,南北劃江而治。

  大明攝政王二年正月,定國大將軍冉義率軍攻克潼關,破陝之局已定,便奉大明攝政王龍辰之命轉兵東南,兵鋒直指南明。

  與此同時,南明派往北京講和的使臣左懋第被扣留,南北和議宣告失敗。

  顯然,戰爭的中心已由西北轉向東南。史可法見情勢危急,檄招江北各鎮支援揚州,僅總兵劉肇基率所部4000人自高郵(今屬江蘇)入援。

  四月十七日,護龍軍前鋒進抵揚州城郊,集結兵力,搜羅船隻。十八日,冉義率主力兵臨揚州城下,先派明降將李遇春等勸降,遭史可法拒絕。

  護龍軍隨即發起攻城。史可法泣諭士民,為死守計,督萬余官兵登陴分守各門,自守舊城西門險要。劉肇基守西北門。二十二日,總兵李棲鳳、監軍高岐風率4000餘人乘夜出降,使城中守備更加薄弱。二十三日,總兵劉肇基請求,乘敵不備,背城一戰,未被史可法接受。

  護龍軍連日由四面向城中發炮,屢毀城牆。史可法督軍民以草袋盛土填障,修補城牆,多次擊退護龍軍的進攻,殺護龍軍數千。同時,史可法血疏告急,請求援兵,不應。

  此間,護龍軍多次勸降,均被拒絕。二十四日,護龍軍從泗州運來紅夷大炮。二十五日,冉義集巨炮猛轟城西北隅,城破。護龍軍壘屍為梯,蜂擁攀援入城。

  史可法被俘,冉義敬重其忠義,命兵士好生看押,不得虐待,送到北京由攝政王龍辰去定奪處置。

  這時,孟氏在江南各地的秘密糧庫幫了護龍軍的大忙,不僅解決了護龍軍自身的糧草問題,還能間接地可以拿這些糧草來收買人心。

  史可法在守城時曾蠱惑揚州百姓說:城若破,護龍軍必定屠城。

  然而,在冉義破城之後,並沒有行大肆屠戮之舉,而是分發軍糧給饑荒嚴重的揚州百姓,史料記載,揚州百姓心服之。而冉義,也因為在對南明作戰中的一繫列親民作風,給他贏得了極好的聲譽,甚至在後來一度演變成用冉義的肖像做門神的習俗,那一杆長槍,永遠矗立在江南百姓心中。

  而後來,在大明攝政王龍辰親自命人修撰的功過錄中,就寫到了史可法為求一人之名聲置千萬揚州百姓性命于不顧之事,執筆者深刻剖析了史可法的內心世界,並且將其血淋淋的呈現出來。

  據說,這一冊內容有人拿給了被看押在北京的史可法看,史可法看了後痛哭流涕,在當夜自盡。
嚴羊 發表於 2019-2-25 10:30

第08章 統一戰爭(三)

    五月初八日,護龍軍乘大霧夜渡長江,次日克鎮江。

  南明沿江守軍皆潰。總兵鄭鴻逵、鄭彩部水師東遁入海,退回福建。十四日,護龍軍自鎮江南下丹陽,西趨句容,直抵南京城下。大明攝政王二年(1645)五月十五日大臣趙之龍、王鋒、錢謙益等獻南京城投降,護龍軍佔領南京。

  二十二日,護龍軍俘獲逃奔蕪湖的弘光帝朱由崧。至此,弘光政權亡。南明先後歸降者共計馬步兵23.8萬人。二十四日,冉義抵南京。

  六月初五日,大明攝政王龍辰詔令下達江南各處,安穩江南民心,並繼續撫剿江南未下城邑。

  護龍軍自常州、無錫直取蘇州,十三日進入杭州。基本平定了江南各部,之後,冉義部重新整合,在江南進行休整,隨時準備投入接下來的戰事。

  大明攝政王三年八月,大明攝政王龍辰命孔有德為平南大將軍,率部進攻湖廣和廣東。十月,大明攝政王龍辰又命佟養甲、李成棟領兵由閩南攻廣東。

  十一月間,在廣東建立了兩個南明政權:桂王朱由榔在肇慶稱帝,年號永曆;唐王朱聿钅粵稱監國于廣州,年號紹武。二者互爭正統,相煎火拼。護龍軍將領佟養甲、李成棟軍乘南明內訌,於十一月下潮州(今廣東潮安)、惠州,十二月攻入廣州。紹武政權僅存在41天,便遭覆亡。於是,孔有德、李成棟兩路大軍合攻永曆政權。大明攝政王四年(1647年)正月,李成棟軍攻佔肇慶,連下高、雷、廉三州,尾追朱由榔入廣西,攻取梧州。孔有德軍于三月攻佔長沙,繼而連下衡州(今衡陽)、寶慶(今邵陽)、桂陽、武崗、沅州(今芷江)、辰州(今沅陵)等地,佔領湖南,並進軍廣西。

  五月,孔有德軍進攻桂林,被瞿式耜、焦璉統南明守軍擊敗。十一月,孔有德軍又於全州被南明何騰蛟、瞿式耜擊敗,退回湖南。

  李成棟軍攻廣西亦受挫,退回廣東。時大順農民軍余部李過、郝搖旗等與南明聯合抗擊護龍軍,軍勢大振。

  大明攝政王五年(1648年),江西提督金聲桓、廣東提督李成棟、大同總兵姜壤,先後反叛護龍軍歸南明,更振南明聲勢。

  護龍軍失去贛、粵、晉諸省,朝廷震動。

  大明攝政王龍辰令定南王孔有德軍於湖廣積極動作,並以李九成定遠大將軍,統兵往湖廣,協孔有德部;命吳三桂自錦州移鎮漢中,活動於陝川,以為策應;命耿精忠、尚可喜率所部兵各兩萬,往征廣東;同時,命將分路征剿叛軍。為征金聲桓,大明攝政王龍辰命譚泰為征南大將軍,同何洛會、劉良佐等征江西。該部克九江、饒州(今饒陽),圍南昌孤城凡六個月,至大明攝政王六年(1649年)正月,用紅衣大炮破城,金聲桓死。

  同月,護龍軍攻佔湘潭,擒殺明東閣大學士何騰蛟,衡、永、寶、郴等州下。

  二月,護龍軍突襲江西信豐之李成棟營,李成棟死。

  贛、湘失而復得。

  對姜壤,趙一名先統兵圍大同。隨之,大明攝政王龍辰調祖寬部急援大同;六年正月,命大軍先討汾州,後圍大同。

  四月,複遣諸路援軍前往大同。其間,龍辰兩次親往大同,多次諭降大同叛軍;

  八月,叛軍內訌,護龍軍入城。山西複平。

  廣西方面,大明攝政王六年十二月李九成所部先敗三路攻全州之南明軍,再敗道州之南明軍,于大明攝政王七年(1650年)正月班師回京。

  孔有德軍至七年四月間征戰於湖南,先後於衡州、永州、武崗、龍虎關戰勝南明軍。

  十一月入嚴關,攻克桂林。八年(1651年)十二月取賓州(今賓陽)、南寧。廣東方向,耿仲明、尚可喜部於六年九月至吉安,後由南雄入廣東。在圍困廣州十個月後,於七年十一月攻陷廣州。八年,下肇慶,複雷、廉、潮、惠等府。兩廣悉平。陝川方面,吳三桂部先下陝西延安、榆林、保安諸城,大明攝政王九年(1652年)二月入川,戰勝大西軍白文選部,入成都,下嘉定,取重慶。在護龍軍進展順利,節節取勝之際,大西農民軍余部,在孫可望、李定國等率領下,積極經營雲貴數年,力量壯大。九年初,孫可望迎永曆帝于雲南府,挾天子以令諸侯。

  南明軍勢複振。三月,孫可望命兩路出師,爭奪廣西、四川。以李定國、馮雙禮率兵8萬,出湖廣,由武崗、全州趨桂林;以劉文秀、衛複臣率兵6萬,出川南,由敘州、重慶進圍成都。六月,孔有德迎戰李定國部于大榕江,迫於其象陣,退守桂林。七月,桂林被李定國部攻破,孔有戰敗突圍受傷。

  大明攝政王龍辰急調自己十七歲的長子龍傲為定遠大將軍,往征廣西以援耿、尚部;命吳三桂部於四川阻止南明。

  十一月龍辰又命孫承宗之孫,自己的義子孫建功為靖南將軍率軍增援廣東,以防李定國部東進。

  二十三日,定遠大將軍龍傲率師15萬,號稱30萬,進攻衡州,誤中李定國伏,結果龍傲率部死戰,最終率軍反擊成功,擊敗了李定國部,挫敗了李定國的埋伏。

  大明攝政王十年(1653年)五月,龍辰派洪承疇經略湖廣、雲、貴等省,制定了先安湖廣,後平雲貴,嚴防重鎮,互為犄角的方略。

  護龍軍趁南明嚴重內訌之機,于大明攝政王十二年(1655年)重新控制湖廣。

  大明攝政王十五年(1658年)四月護龍軍攻佔貴陽,遂定貴州。

  大明攝政王龍辰親自制定多路進攻雲南的方略;吳三桂率北路,自遵義經七星關;趙一名率南路,自平浪(今都勻)經安隆所;龍傲率中路,自平越經關嶺鐵索橋,三路會攻昆明。

  大明攝政王十六年(1659年)正月,護龍軍三路大軍攻佔昆明,永曆帝逃往緬甸。

  大明攝政王十七年(1660年)八月,龍辰以自己第三子,孟安安所出,龍缺為定西將軍,率部往雲南會剿。

  大明攝政王十八年(1661年)九月,護龍軍分兩路追擊南明永曆帝。吳三桂率右路5萬兵,出隴川、猛卯(今瑞麗);馬甯、王•輔臣率左路2萬兵,出姚關。

  十二月,吳三桂部入緬甸境,後索獲朱由榔,班師昆明,永曆政權亡。

  同年,大明攝政王命吳三桂支持征伐緬甸的攻勢,歷時兩年,最終佔領緬甸全境,緬甸國主親自來北京做人質,向龍辰請罪。大明攝政王二年(1645年)至九年(1652年),在統一戰爭中,護龍軍攻滅南明魯王政權之作戰。大明攝政王二年閏六月十二日,故明刑部員外郎錢肅樂於寧波(今屬浙江)起兵,與定海總兵王之仁締盟抵抗護龍軍,並遣舉人張煌言赴台州(今浙江臨海),表迎魯王朱以海監國。

  二十八日,朱以海稱監國於紹興(今屬浙江),以抵抗護龍軍相號召。時南下護龍軍已於六月佔領杭州,定國大將軍冉義奉調回京。

  魯王政權主要擁有張國維、方國安、王之仁、錢肅樂等部武裝,含大量水師,佈置于錢塘江南岸。八月,魯監國大學士張國維連克富陽(今屬浙江)、於潛(今浙江臨安西紫溪東岸)。

  魯王朱以海賜上方劍,令張國維總領諸軍。九月初二日,鎮東侯方國安、武甯侯王之仁率部從富陽進攻杭州,被護龍軍擊敗。

  十月十四日,張國維出師錢塘,會同錢肅樂等部合攻杭州,于城郊連戰10日,獲小勝。

  護龍軍一部援杭州,明軍遂退。

  大明攝政王三年(1646年)三月,王之仁率舟師于錢塘揚帆,大敗護龍軍,乘勝進圍杭州,不克,遂還。

  五月二十日,護龍軍陳兵錢塘江北岸,時魯王諸軍綿亙200餘裡,艤舟江上以待。護龍軍未具舟楫,不能渡。

  二十七日,護龍軍攻富陽,北蜂山南明守將潘茂斌等敗走,護龍軍遂以數百騎尾後,策馬渡江。夜,方國安擁兵10萬,不戰而退,拔營走紹興,與馬士英、阮大鋮攜朱以海南行。

  次日,江上南明諸師聞訊俱潰。兵部尚書黃宗羲等集兵3000,擬入太湖,行至乍浦(今屬浙江),聞江上師潰,兵亦散去,黃率餘眾500人結寨於四明山,繼續抵抗護龍軍。六月初一日,護龍軍大部渡過錢塘江,初二日入紹興。魯王朱以海自台州出海,命張國維防遏四邑,以圖後舉。

  張還守東陽(今屬浙江),知勢不可支,遂赴水死。方國安、馬士英、阮大鋮等降了護龍軍。

  七月,護龍軍破義烏,取東陽,下金華,陷衢州、嚴州(今浙江建德東北),迅速平定浙東。朱以海逃奔舟山,魯王政權名存實亡。守禦浙閩交界仙霞嶺的南明將領鄭芝龍,以備海寇為由,盡撤兵回安平鎮(今福建晉江安海鎮)。八月,護龍軍克建甯(今福建建甌市),遂進兵入閩。大明攝政王四年(1647年)魯王入閩,繼續以抗擊護龍軍相號召。二月,魯王部從先後攻克海澄(今福建龍海)、漳浦,未幾複失。

  七月,魯王親征,到達長垣,會鄭彩、周瑞、周崖芝、阮進諸師攻福州,敗績,遂合。

  八月,魯王遣兵攻連江(今屬福建)。大明攝政王五年(1648年)正月,魯王舟次琅岐嶼(今福建連江與長樂間海上),其部將楊耿攻佔興化(今福建莆田)。至三月,魯王所部收復福建三府一州二十七縣。

  龍辰調兩廣、江、浙護龍軍三路進討。

  至七月,魯王僅余寧德、福安二縣。大明攝政王六年(1649年)四月,護龍軍將領陳泰底定全閩,鄭彩率師他去,張名振、阮進護魯王奔浙,抵南田(今浙江牛頭山)。

  此後,魯王即於浙江沿海飄泊。六月,張名振率軍自南田收復健跳所(今屬浙江臨海)迎魯王居之。九月,張名振等襲殺南明隆武政權將領黃斌卿,奪舟山,移魯王往。

  大明攝政王七年(1650年)十月,護龍軍浙閩總督陳錦圍剿四明山等山寨抵抗力量,張煌言、王翊等敗走舟山。

  大明攝政王八年(1651年)七月,護龍軍攻舟山,魯王以張煌言留守舟山,以阮進守橫水洋,自己與張名振督舟師,出吳淞作牽制。

  八月十八日,阮進敗死于橫水洋。九月初二日,護龍軍破舟山,張名振奉魯王航於海上。後鄭成功迎魯王居金門。大明攝政王九年(1652年)正月,張名振、沈宸蒼、張煌言奉魯王抵廈門。

  大明攝政王十年(1653年)三月,魯王自去監國號。最後的抗擊護龍軍的力量就只剩下了割據臺灣的鄭成功。
嚴羊 發表於 2019-2-25 10:32

第09章 歲月匆匆

  烏蓬小船,靜水流深,小船雖沒有給人富貴逼人之感,卻依舊顯得十分精緻,船頭一婦人正在親自燒著水,彎著腰在小火爐下扇著扇子,婦人青絲滑落在臉上,卻依舊遮不住那令人心動的絕世容顏。

  接著,船內走出來一個蓄著須髯的中年男子,步履間隱然有著鏗鏘之音,上位者的威嚴盡顯無遺。見婦人在燒水,男子也就蹲下身子,從婦人手中拿過扇子。

  “煙薰火燎的,幹嘛親自燒水。”男子一邊親自給火爐扇著風,一邊對婦人說道。

  婦人順勢依偎到男子懷中,用手輕輕把玩著男子的須髯,笑道:

  “爺,若是當年,我決不會想過你會留這麼長的鬍鬚。”

  男子溫和一笑,道:“一晃都二十多年了。”

  “是呐,都這麼長時間了。”婦人也輕輕感歎。

  如今是大明攝政王十六年,護龍軍剛剛徹底平定了整個天下,就剩下一個鄭家依舊割據在島上,其實他已然不成氣候。只等護龍軍在北方的艦隊調到臺灣海峽,鄭氏除了滅亡就只剩下投降一路。

  龍辰則帶著孟安安趁此機會,輕車簡行,悄然下了江南。

  江南已經歸於護龍軍治下十多年,社會秩序和經濟等等早就已經恢復並且重新達到了巔峰,其實老百姓的要求很簡單,只要為政者能夠給他們保持一個安穩的生存環境,百姓自己則會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開創出一個盛世榮華,華夏百姓自古以來都是最為堅韌和偉大的。

  到了揚州口外,龍辰和孟安安換了馬車,一路行進到城內,拐了幾個街,在一處稍顯偏僻的宅子面前停了下來。宅子大門上“孫府”的牌匾似乎也因為主人家的低調而愈發深沉。

  龍辰下了馬車,孟安安在龍辰的扶持下也跳了下來,兩人準備上前叩門。

  就在此時,原本冷靜無人的附近忽然湧現出十餘名身披甲胄的兵士,各個目光寒冷,身上殺氣陣陣,護龍軍執掌天下也快十六個年頭了,除卻一些邊地省份還反叛不斷,其餘地方基本平穩,這就導致了新一批的護龍軍兵士能上戰場的機會很少了。可如今出現在自己面前的這一批兵士,龍辰可以肯定他們是剛剛從戰場上下來的,身上的血腥味還沒有被普通的市井生活消磨掉呢。

  馬車夫怒喝一聲,從腰間拋出一塊牌子,為首的一名甲士接過牌子,大吃一驚,忙向龍辰單膝下跪:

  “末將參見攝政王,攝政王萬歲萬歲萬萬歲!”

  周圍的兵士在一愣神後也迅速反應過來,忙跟著自家百戶一齊叩拜。

  龍辰笑道:“你們是剛從雲貴下來的?”

  百戶官恭聲回話道:“回攝政王的話,末將的確是剛從雲南退下來的,原本是吳將軍的舊部。”

  吳三桂領軍在平了雲南後又被龍辰命令順便平了敢於收留南明餘燼的緬甸,最近兩年,也就吳三桂部的戰事不斷了。

  “行了,你們讓開吧。”

  “諾!”

  十餘名甲士全都散開,再次隱沒。

  龍辰上前,親自叩門,宅門很快就開了,守門人也很是熱情,畢竟能夠過得了外面那群如狼似虎的甲士並且登門叩門的,絕不是什麼簡單人物。自家老爺自從退下來後就一直這般閉門謝客,那些想攀關係之類根本連敲門的資格都沒有,但是能親自登門的無一不是自家老爺昔日同僚舊部。

  “叫孫德正出來見我。”

  守門人聽聞此言,眉頭一皺,自家老爺當初是什麼身份他可是知道,那可是跟著當今攝政王一同打天下的人物,如今在評書戲曲中不斷上演的奪錦州、入京畿這類的戲碼都把自家老爺演得像神人似的,可眼前這人卻如何不知尊卑,居然敢直呼自家老爺名姓。

  但是能進這扇門的,非富即貴,遠遠不是他一個守門人能夠訓斥的,這會兒只能通報下去。

  龍辰則牽著孟安安一同走入了堂中,孫德正這座宅子不是很大,也不分什麼九曲回廊,入了正門,直接就是待人接客的廳堂,龍辰徑直坐上了首座,孟安安站在他身旁。

  前來上茶的丫鬟女子見這個客人如此作派,主人都沒來就自個兒坐上首座了,心裡是百般的不舒服,宅子的老爺就像是個慈祥的爺爺似的,對待下人極為溫厚,下人們自然也對老爺很是愛戴。當下丫鬟的小臉就拉下來了,就連上茶時也帶著些明顯的怨氣。

  孟安安笑著從丫鬟手中接過茶几,道:“好了,你可以下去了。”

  雖然已經年近四十,但是歲月似乎不曾在孟安安身上留下多少痕跡,反而給她增添了一股成熟嫵媚的迷人,原本生悶氣的丫鬟也被孟安安給驚豔到了,同是女人她居然生出了一種自慚形穢的感覺,當下也顧不得生氣了,只能低著頭轉身離去。

  就在她出廳堂時,孫德正正好急匆匆地來了。

  “老爺。”小丫鬟給孫德正輕輕一福。

  孫德正此時哪裡顧得及這些,只能微微點頭,隨後踏入了廳堂,接著向坐在首座的龍辰單膝下跪,恭聲道:

  “末將孫德正,參見攝政王,王爺萬歲萬歲萬萬歲!”

  小丫鬟腳底一個踉蹌,差點一個跟頭摔下去。

  “起了吧。”

  孫德正應聲而起,神態也放開了,笑道:“早些跟老頭子我說您要來,我也得預備點吃食不是。”

  “聽說你這老傢伙前陣子剛剛染了病,我就放心不下,特意過來看看你死了沒有。”龍辰笑駡道。

  “嘿,還沒見著王爺登基稱帝呢,老頭子我還不想死。”

  龍辰舒了一口氣,歎道:“倒是苦了你們這幫陪著我打天下的兄弟了,本王一日不上位,你們就一日不得封王。”

  孫德正擺擺手道:“說這話就見外了,如今眼下雖說大明還是大明,但天下百姓心裡誰不清楚,真正的天下之主是咱們護龍軍,是咱們的攝政王爺,這天下,早就不姓朱,姓龍了。”

  “再撐一會兒吧,這日子,也快了。”龍辰拍了拍孫德正的肩膀。

  孫德正呵呵一笑,點了點頭。
嚴羊 發表於 2019-2-25 10:33

第10章 朝鮮內附

  朝鮮原國主忽然駕崩,朝鮮國內一時亂作一團,幾個王子紛紛動了心思,開始進行最為激烈的權力爭奪。

  當然,這其中最重要的一碼還是比拼誰能真正獲得“大明”國也就是護龍軍的承認。護龍軍雖然已經撤出朝鮮十六年,但是在朝鮮留下的影響力依舊不容小覷,甚至說是依舊壓倒了朝鮮本土的一切力量。如今朝鮮軍中各路將領皆是護龍軍出身,這些人自然效忠著護龍軍,而且朝鮮當權者也是投鼠忌器,不敢動這些將領,生怕引得護龍軍動怒,只能捏著鼻子認了這個局面。

  龍傲如今已經是二十五歲了,十四歲的時候就已經跟著諸位叔伯大將們征伐天下,十七歲時更是親自獨領一軍,為護龍軍平定天下立下了汗馬功勞。十幾年的戎馬生涯,早就將龍傲打磨得如同一塊玄鋼,頗有乃父之風。

  此時,龍傲領麾下八萬大軍開入了朝鮮,名義上是護送自己的母親李凝回鄉省親,畢竟剛剛駕崩的朝鮮國主是自己的舅舅也就是自己母親的胞弟,無論如何,李凝都堅持回去看一眼。也因為這個原因,朝鮮方面只能用冰塊將先王屍身暫時保留著,就等著這個宗主國國母前來。

  只是,若是僅僅一個回家省親,用得著帶上八萬大軍麼?

  不過人家宗主國勢力強大,人家高興搞個八萬人的陣仗,你朝鮮又能怎樣?難道你還有什麼資格去發表意見?

  明日李凝的鑾駕就要進王京了,李凝的精神確實有些不好,自己也就一個弟弟,自小感情很好,忽然就這麼沒了,作為姐姐情緒低落也是應當的。

  在帳中,李凝招來了自己的長子龍傲,龍傲知是母親召喚,自是不敢耽誤,立刻前來。

  “傲兒,告訴母后,你這次護送母后回朝鮮,究竟是做的什麼打算?”李凝的聲音很低,很淡,卻有著不容置疑的權威,二十多年的主母所蓄養出來的威望,確實不凡。

  龍傲笑了笑,道:“這個,母親就不必知道了,一切事情,兒子會去辦好。”

  見龍傲不回答自己,李凝嘴角露出一絲微笑,將手中的茶杯輕輕拿起,抿了一口,道:“你們父子倆,是不是打算收回朝鮮?”

  “呵呵,還真是瞞不住母親。”龍傲撓了撓頭,似乎依舊是那個小時候傻乎乎的小子。

  李凝歎息一聲,道:“如今雖說你父王遲遲不肯稱帝,但龍家已然是天下之主,你們兄弟幾個和皇子又有何異?已經坐擁了這麼大的天下,為何就不能放過朝鮮一隅呢?”

  龍傲聞言,收起了笑容,道:“母親,李澄能在位這麼久,還不是父王看在母親你的面子上麼?如今李澄駕崩了,這朝鮮李氏,就沒有自治的必要了。”

  “李澄可是你的親舅舅!你怎麼能對他如此不敬。你身上也流著朝鮮李氏的血!”李凝聲音陡然提高,呵斥龍傲。

  龍傲卻絲毫不以為意,說道:“我姓龍,而且我一直認為自己是個漢家兒郎,和朝鮮人沒半點關係。再說了,要讓我龍傲真的敬重,得有真本事出來。我那個舅舅,若是沒有母親您的面子照拂著,說不定連朝鮮君上的位置都坐不穩當,這樣一個膽小如鼠卻又沒絲毫本事的男人,他豈能配我龍傲去敬重?”

  母子間的談話,火藥味越來越濃。

  龍傲又道:“還請母后認清自己的身份,您是護龍軍主母,是當今天下之母,不再是那個朝鮮翁主,應該以大局為重!”

  “好啊,我的兒子長大了,都學會訓斥他母親了。”李凝雙目隱隱有怒氣閃現。

  龍傲聳了聳肩,道:“這件事後,傲兒會來向母后請罪。不過,有些事情,傲兒必須先去做。還有,本來這件差事,父王是打算派二弟來做的,被我給搶下來了。”

  李凝的手微微一抖,她自是知道自己的二兒子龍軒是怎樣一個人,若是收回朝鮮這件事由他來做,怕是整個朝鮮上下一切不穩定的因素都會被他無情地抹殺,定然是血流成河的局面。而自己這個大兒子,雖說脾氣剛毅衝動了一點,但是並非嗜殺之人,無論嘴上怎麼貨,多少會留一些情面。

  一年至此,李凝歎道:“母后我累了。”

  “兒子先退了。”龍傲恭身退出帳篷,走回了自己的帳篷內,裡面已經站滿了諸路將領,一打開帳篷,森然鏗鏘之意迸發而出。

  龍傲點頭道:“今夜發動,朝鮮,是時候被收回來了。”

  “諾!”

  就在今晚,八萬護龍軍分為八路,分別撲向朝鮮諸道,朝鮮原本的軍事體繫本身就是護龍軍當年幫他打造的,而且朝鮮軍隊將領百分之七十都是護龍軍老卒,基本上沒遇到多少抵抗,護龍軍就重新收回了朝鮮。

  而後,龍傲親領一千騎入了王京,手持一份詔書。

  三位王子當即從各自府中出來跪迎,對這些親戚,龍傲很是不屑,也沒有客套的必要。自己都已經戎馬廝殺十多年了,這幫年紀比自己還大些的“哥哥”居然還只會玩窩裡鬥,這樣的李氏,不要也罷。

  “本將手中有一份詔書,誰願意念,誰就是朝鮮下一任君上。”龍傲將手中的詔書傳遞下去給三位王子閱覽。

  看畢詔書,三位王子當即臉色煞白,再無半點血色。他們前些日子在父王死後爭來爭去,現在才發現,自己爭的根本就是鏡中花水中月。

  “宣召者,可繼續保留王位,去‘大明’榮養,我龍家自是會護他一脈傳承。”這不是交換條件,這是施捨,因為朝鮮李氏根本就沒資格談什麼條件,沒有軍隊的支持,沒有大臣的擁護,沒有世家的幫助,這幫李氏飯桶拿什麼和龍家討價還價?

  ……

  大明攝政王十六年末,朝鮮李氏上書“大明”請求內附,朝廷准之,遂命李氏宗親移居“大明”,在朝鮮推行漢子,廢除朝鮮文,設立府衙,實行全面的接收和融合政策,此舉,標誌著朝鮮正式成為中國不可分割的神聖領土。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嚴羊

LV:8 領主

追蹤
  • 32

    主題

  • 16827

    回文

  • 7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