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隋 作者:虎贲氏 (連載中)

gungear 2011-3-12 22:50:33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314 91145
藍雙魚 發表於 2011-3-27 16:17
第三百二十六章天下一統(五)

    刪毛大雪中,黎明中的大原城卻是有火米沖起。眾時城忙心套,先是城中世家門閥被扮成唐軍的漢軍一通濫殺,而在城中將軍府的殷開山方自得到消息,已經被粱師都帶著同樣扮作唐軍的漢軍殺上了府邸。

    而其余三處城門處,唐軍亦是遭到了漢軍的進攻,被漢軍潛入營塞,四處放火,混亂不堪,而這時候漢軍又四處大喊,十萬大軍已經進城,殷開山等人已經伏誅,更是讓唐軍士氣低落。

    不過太原城終究是李唐起家之地,又是北線防御漢軍的重鎮,那另外三處城門的守軍大營里仍是有李家的心腹將領奮起反抗,試圖奪回城市。

    城守府內,裴元慶一錘將殷開山砸碎腦袋以后,卻是拖著那具殘破的尸,朝四周猶自抵抗的唐軍大喝道。“頑抗者,殺無赦

    此時,羅士信和秦瓊則是帶兵猛沖唐軍在東城的軍營,這是唐軍鎮守太原的主力,只要拿下這里,其他兩處地方可以逼降。

    天明之后,聽著城門處殺氣沖天的刀兵聲,太原城內的老百姓都是死死地鎖住了家里的房門,驚恐地等猜測著到底是什么情況。

    只有一些大膽的地痞流氓趁機上街,尋找富戶下手,不過這個時候更讓他們感到驚訝的是,一些唐軍竟然主動攻打起那些世家門閥的宅邸,搶掠財物。

    被這些他們認為的唐軍亂兵刺激,太原城里龍蛇混雜的那些地痞流氓一下子都膽大了起來,這個時候漢軍已經打下了城門,正是他們渾水摸魚的時候。

    一些本來在大街上駐防的唐軍也受到了影響,跟著學了起來,這時候用不著漢軍大張旗鼓,太原城內的唐軍就徹底亂了。

    沒有了殷開山城守府的指揮,太原城的十多萬唐軍混亂無比,只有東城門的李唐老班底仍舊能夠組織起來頑抗,至于其他兩處地方。有要戰的,要要降的,自己先打了起來。

    到午后時,李靖看著東城們秦瓊派人送回來的軍報,滿意地點了點頭,雖然東城的唐軍還在頑抗,可是卻士氣低落,只是被軍官們逼著拼命,用不了多久就會崩潰,而其他兩處地方就更加順利,尤其是粱師都和裴元慶一起帶著殷開山的尸,綁于軍前,再加上梁師都的勸降,這兩處地方的唐軍大半都降了,剩下的抵抗人馬不多,只是有頗多唐軍趁亂去城中趁火打劫去了。對此,李靖并不在意,李淵是李唐的老巢,這里的世家門閥和李淵關系不淺,與其等拿下城池后,由他出面殺人,倒不如讓那些世家門閥現在被亂兵給殺了,家里遭了兵禍為好。

    一切都在按照李靖的意愿進行著,當臨近傍晚時,東城唐軍兵營被徹底攻破后,李奔心里最后的一絲擔憂也徹底沒有了,這一仗靠著粱師都的里應外合,被他以傷亡五千的代價拿下太原城,可以說是遠遠過他的預料。

    攻破唐軍東城大營后,漢軍一面收編唐軍俘虜,一面鐵騎四出,在城中張貼安民告示,捕殺亂軍。

    三日后,太原城終于平靜了下來,不過對于太原城的百姓來說。漢軍破城,自己成了大漢子民,讓他們感覺到無比的奇怪,但是這時候一股天命在漢的傳言卻在街頭巷尾興盛起來,大意無非是漢軍神兵天降,乃是老天注定大漢得天下。

    對于這種傳言,百姓們本就愿意相信,再加上漢軍就好象是一夜間拿下太原城,也著實當得上神兵天降四字,而且漢軍控制城市后。捕殺亂兵的舉動,也讓百姓們開始傾向于漢軍。

    這個時候,反倒是太原城內的世家門閥死傷慘重,先是被漢軍扮成的唐軍猛殺一通,接著又是那些膽大的地痞流氓和唐軍亂兵,而漢軍捕殺亂兵時,也是先從普通百姓那里開始,對于世家門閥的宅院卻是度非常慢。

    三天時間,那些肆虐的唐軍亂兵就像是參加了一場盛宴,城內的世家門閥里十成中有七成卻是再也不能稱之為世家門閥,可以說家道從此敗落。

    剩下的那三成世家門閥也是戰戰兢兢,縱使心里不愿降漢,可這介。時候誰也不敢得罪漢軍,這種亂世中,遇到兵禍,便是再大的高門望族也只有顧敗的份。

    李靖攻陷太原后,消息直到一個半月后才在關中傳開,這個噩耗對于原本還幻想著依靠關中之力和漢軍分庭抗禮的關隴世族如遭雷劈,而唐軍的士氣疼加低落,至于關中百姓,本就因為李淵強征賦稅,丁役之舉而民怨沸騰,現在更是物議洶洶,便連樓觀派的道士們也離開了長安城。

    李靖打下太原后,便修復城門,收編俘虜,固守太原,如今關湯的防御巳經被徹底撕裂了,等到開春,漢軍便啊心孫姚不絕地從北線進攻長安,到時候顧此失彼,唐軍的潢關也不是那么好守了。

    洛陽城內,接到李靖派人傳回的軍報,饒是郭孝恪見慣了大場面,也不由感嘆李靖的用兵之能,雖然能夠輕取太原,看似是梁師都主動投誠,但是換了一般人有几個能像李靖這般迅地作出決斷,畢其功于一役。

    太原既下,對于郭孝恪來說,這統一的最后一仗再無懸念,剩下來的無非是李唐能給自己造成多大的麻煩罷了。

    這個消息同樣也是震驚天下,原本還存有最后一絲觀望之心的世家門閥們這一回徹底地相信了天命在漢?

    春天過后,當大漢治下的百姓們開始春耕的時候,漢軍卻在不斷地調往潢關和太原兩線,冬季月過的時候,唐軍便強攻太原,試圖奪回這座重鎮,但是在李靖的穩健防守下,唐軍數次攻城,都無疾再終。

    而入春之后,從云中都護府而來的漢軍則讓李靖擺脫了防御方,這時候唐軍主帥李世民主動撤兵了,但是臨去前卻是下令強征了沿途的所有百姓家的余糧,帶不走的則全部付之一炬。

    李世民給李靖留下的是一個殘破的山西,漢軍這時候雖然可以不管那些百姓的死活,追擊李世民所率的唐軍主力,但是李靖沒有那么做,他這時已經明白李世民已經是窮途末路下的瘋狂之舉,若是他不管那些山西百姓,恐怕便會引起民變,到時后果不堪設想。

    李靖無奈之下,只能打開太原的糧倉,放出了全部的糧草,賑濟百姓,同時漢軍騎兵開始在唐軍破壞后棄守的耍地重新扎營立寨,撫守地方,安撫流民。

    太原城雖然囤積了不少的軍糧,但是面對山西的流民,仍是不夠,李靖不得已只用部分軍糧救濟,不過很快隨著一批國內運來的物資,李靖也得到了郭孝恪給他的指示。

    郭孝恪給李靖的指示很簡單,李世民歇然是想用飢餓的百姓來拖垮他,那么便想辦法讓百姓吃飽,沒有糧食的話,就找那些地方上的世家門閥,仗都打到這份上了,不找那些世家門閥,還能找誰。

    李靖雖然不想在山西之地殺戮過多,但是面對數十萬百姓,他最后還是按照郭孝恪的命令,向山西之地的豪強世家下手,所有修建都堡的世家都被當作李唐逆賊討伐,攻破后所獲的糧食全都被用來賑濟百姓。漢軍在山西的舉動,正是李世民所希望看到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讓那些舉棋不定的世家門閥們堅定和漢軍對抗的心思,因為即便他們投降了,漢軍還是會拿走他們所有的田產,不會給他們留下半點東西。

    當李靖被拖在山西時,郭孝恪只是回到洛陽和李秀寧,木蘭,長孫無垢等人在洛陽的皇宮里相聚了不到兩個月的時間,便再次親征了,二十萬大軍云集潢關。

    不過出乎郭孝恪意料之外的是,潢關原本的三十萬唐軍只剩下了五萬,剩下的居然全部退守長安,而關中一帶亦是和李世民在山西做的一樣,普通百姓家的糧食被搜刮大半,帶不走的東西都被破壞大半。

    漢軍猛攻潢關半月,潢關的唐軍便棄關而走,郭孝恪帶兵入潢關之后,面對的是關中一帶的飢民,這個時候就算郭孝恪再冷靜,也不由咒罵起李淵父子來,他們這不但是堅壁清野,更是焦土戰略,對于那些關中百姓,他不能不管,亂世中飢荒才是導致人口銳減的最大幫凶。

    郭孝恪的大軍同樣深陷在關中的泥潭中,不過值得郭孝恪慶幸的是,他手上并不缺糧,只是調運很不方便,但是郭孝恪還是不管路上的糧食消耗,讓國內不斷運送糧草進入關中,李世民的計策不可謂不毒,不過他這是飲鴆止渴之計,只要讓他安撫下關中百姓,就是李唐覆滅的時候。

    遠在洛陽的魏征,裴世矩等一干文官也是被郭孝恪不斷地催糧命令折騰得疲憊不堪,而膠著的戰況讓他們也是極為惱火,李唐的舉動簡直就是倒行逆施,人神共憤。

    洛陽的皇宮里,李秀寧也知道了前線的戰況,大軍被拖在關中,拉長的糧道,時常被唐軍騎兵騷擾,而關中則是無數飢民,造成這一切的都是她的娘家人,這讓她的心情更加郁結。
藍雙魚 發表於 2011-3-27 16:17
第三百二十七章天下一統(六)

    ;下的時間,郭孝恪才將大軍推講到長安附祈。而他也“出聳府空虛的代價,起碼這几年積累的糧草几乎消耗了個干淨。

    長安郊外,漢軍大營連綿三十里,這時整個關中的百姓都已倒向了漢軍,李世民抄掠境內的做法已經讓唐軍徹底地失去了民心。

    漢軍大帳內,郭孝恪此時的心情并不像表面上那樣平靜,李世民的確是個狠人,至少他現在只能保証大軍半年的用度,不過索性的是,唐軍騷亂糧道的騎兵差不多死傷殆盡,如今長安城內,算得上成建制的騎兵就只有李世民的玄甲精騎這支王牌。

    長安城內,暗流涌動,但是對于那些關隴世族來說,他們和郭孝恪已經是不死不休了,漢軍在進入關中以后,對各地筑有都堡的世家豪強,進行了毫不留情地打擊,簡直就像是五胡亂華時那些胡人掃蕩一樣。

    如今長安城內的關隴世族大半都已經是家園盡毀,失去了地方上賴以為根基的根本,而剩下的人也是兔死狐悲,心里再無投靠漢軍之念,在他們看來外面所傳的漢軍要清洗他們這些胡種的傳言已經并非是虛妄之辭,而是確確實實地要那么做。

    李世民站在城頭,面無表情地看著城外的漢軍大營,心中一片苦澀,他已經將兵法里的堅壁清野做到了極致,甚至于還讓漢軍平白無故要多照顧几十萬的關中難民,但是即使這樣他也依然沒有拖垮漢軍的后勤糧道。

    沉沉地嘆了口氣,李世民走下了城頭。他們已經把所有的注碼都押在了下面一仗上,只要能夠拖垮漢軍,他們就依然還有機會割據一方,他不相信他們已經一點機會都沒有,漢軍再強,也不可能始終斗志高昂。

    城外,數日后。安撫了山西的李靖也帶著大軍6續到達了長安,這時候天下一統就只剩下打下這座天下第一雄城,如今已然被唐軍徹底變成要塞的城市。

    四十萬唐軍,二十萬人的大營駐扎于長安城邊上,結寨固守,和長安城形成了犄角之勢,不管漢軍是要攻城也好,還是先打他們,都不得不顧忌。

    唐軍大營外,李靖和郭孝恪一起策馬觀察著,自郭孝恪親率大軍,兵鋒抵達長安后,唐軍便始終龜縮不出,不管他們如何派兵橢戰,唐軍只是緊守營寨。

    “營壘堅固。”李靖沉默了一下之后,終于開了口。“強攻的話,損失會很大。”這一次他帶著十萬大軍到達后,漢軍的數目過了三丰萬,但是面對堅守長安的四十萬大軍,作為攻城方的他們根本不算什么。

    “最重要的是糧草李靖補了一句,如今長安城內堆積著無數搜刮來的糧草,堅守一到兩年根本不算什么,而他們這邊雖然已經盡量動用了秋糧。但是最多也就支持十個月的時間,而這十個月之內要是國內有所動蕩反復的話,隨時可能導致戰況出現變化。

    “聯知道,所以聯決定抽調一部分兵力去各地駐守,長安附近留下十五萬至二十萬大軍足矣。”郭孝恪點了點頭,他的話卻是讓李靖一陣側目,長安的四十萬唐軍,他們三十萬大軍本就在數目上處于下風,這時候還要削減兵力。實在是太大膽了。

    但是李靖也是當世名將,他很快就明白了皇帝的意思,漢軍野戰,可以說得上天下無敵,但是攻堅的話,就算士氣高昂,糧草充足,也是不可能一鼓作氣地打下長安這種堅城,反而會在接連的慘烈戰斗中消耗自己的元氣,甚至于動搖軍心。

    對付長安,最好的辦法莫過于長期圍困,等待長安自行崩潰,現在他們眼前就有這樣一個機會,皇帝撤兵是打算鞏固占領區,同時以精銳軍隊牽制長安,試圖引誘唐軍出來野戰。

    李靖點了點頭,“皇上的意思,末將明白了,不過末將以為皇上還是坐鎮洛陽為上。”看著勸諫的李靖,郭孝恪知道他是擔心新打下的江淮,江南等地會出現反復,但是他并不想在洛陽看著這統一天下的最后一仗,最重要的是他不知道該怎么面對李秀寧,雖然他的心腸夠硬,但是他終究不愿意看到李弄寧黯然神傷的樣子,這或許是他第一次逃避自己應該面對的事情。

    李靖看著皇帝臉上露出的神情,很快就明白自己說了不該說的話,勾起了皇帝的心事,連忙沉默了下來。

    接下來數日里,漢軍不斷地大張旗鼓地在城外揮軍而去,終于引起了李世民的注意,看著城外縮小的漢軍大營,李世民臉上閃動的神情,他身邊的屈突誦。僂君集等唐軍將領亦是祁懈友卞六

    他們知道漢軍撤兵必然是去控制附近的州縣,如今城外的漢軍雖然不過十五萬之眾,但是擺出的姿態卻無疑是一副強者的姿態,在等待著他們出城野戰。

    究竟該不該趁這個機會出城和漢軍野戰,一向果決的李世民這時候心里無比的猶豫,不止是他,李淵,李建成,唐朝的重臣們也都是同樣舉棋不定。

    御書房內,劉文靜和唐儉隨侍在李淵身后,自從漢軍兵鋒抵達長安后,他們已經數日沒有誰過好覺了。

    “世民力主出兵,建成執意堅守,你們說聯該聽誰的。”李淵看向了身邊的劉文靜和唐儉,兩個兒子相左的意見正代表著朝堂上的兩派人馬,李淵雖然平時稱得上英武果斷,但是現在面對自己的身家性命,他第一次猶豫了。

    “皇上,漢軍分兵,駐守各地,是想要困死我們,同時也是引我軍出城野戰。”劉文靜苦笑了一聲,先前李世民的做法已經讓他們喪盡民心,雖說成功地拖住了漢軍,同時也最大限度地消耗了漢軍的糧草,但是漢軍現在的做法卻又抵消了他們先前所作的一切。

    “打也是死,不打也是死,皇上,不能再猶豫了,如今郭孝恪就在城外,不如全力一搏。”唐儉沉默了片刻后,咬牙切齒地說道,他的家族早在漢軍掃蕩關中時,毀于漢軍之手,此時心里剩下的念頭只有殺了郭孝恪。

    劉文靜沒有否定唐儉的話,如今局勢卻如唐儉所說一般,他們已經沒有了退路,戰也是死,不戰也是死,既然如此,不如全力一搏,或許還有几分生機。

    五胡十六國時,多少曾經強極一時的霸主僅僅是一仗失敗,就再無翻身之機會,或許漢軍和郭孝恪也是一樣。當年前秦苻堅號稱百萬大軍,最后還是一敗涂地。“好,三日后兵,聯親自上陣”小李淵終于做出了決斷,面對著郭孝恪和漢軍的步步緊逼,李淵決定放手一搏。

    隨著李淵的意志,長安城內的唐軍調動了起來,而城外的唐軍大營亦是做出了相應的調動,這一切都沒有瞞過城外的郭孝恪。

    “李淵終于按奈不住了。”三日后,郭孝恪眺望著長安城終于打開的城門,朝身旁的李靖道。

    “他們繼續守下去,也只是拖延敗亡的日子,現在有反敗為勝的機會放在他們面前,他們是不會錯過的”小李靖在一旁道,如果真讓漢軍鞏丹住了關中和山西之地,只要他們這里糧草跟得上,長安就會在這種圍困下等死。

    “皇上,雖然我軍野戰強于唐軍,但是我軍只有十五萬人,在兵力上處于劣勢李靖有預感,這次和唐軍的決戰,將是異常慘烈的一仗。

    “這一點聯亦知道,但是聯不相信四十萬唐軍個個都肯為李淵父子賣命。

    ”郭孝恪卻是不以為意地道,李靖的謹慎雖然是好事,但是有的時候,太過謹慎就不是優點了。

    “民心,在絕對的實力面前什么都不是,但是李淵父子并沒有絕對的實力,只要直接擊潰唐軍中樞,四十萬唐軍就會不戰自潰郭孝恪望著出城的唐軍,不是他看不起李淵,李世民,如果再給他們几年時間,他們會是自己在戰場上的對手,但是現在他們還差了些。

    李靖順著郭孝恪的聲音,看向了出城的唐軍大部中,那代表著皇帝所在的明要色大旗,眼中露出了精光,李淵居然親自上陣了,雖然只是坐鎮中軍,但是他這鼓舞士氣的舉動,亦將是唐軍的死穴,如果斬殺李淵于萬軍之中,甚至于只要斬斷唐軍中軍代表皇帝的大旗,都足以讓唐軍崩潰。

    “擊鼓,聚兵郭孝恪看向了身旁的親兵,既然李淵都已經出城了,他自然也不能怠慢。

    隨著漢軍大營里響起的鼓聲,接到中軍命令的各營將領,帶領著一營接著一營的漢軍人馬出了大營,開始列陣。

    隨著升起的日頭,在平原上各自列陣的唐軍和漢軍,沒有派出騎兵前去騷擾對方,唐軍是騎兵不夠,而漢軍則是郭孝恪不打算太早打擊唐軍士氣,以免好不容易得到的這個和唐軍野戰的機會失去。

    三十萬唐軍列成的龐大軍陣足足用了一個多時辰,而漢軍亦是同樣,面對背城而列的唐軍,在結成軍陣后,開始緩慢地推進。
藍雙魚 發表於 2011-3-27 16:17
第三百二十八章天下一統(七)

    二點下,是血肉橫飛的戰場,漢軍和唐軍的步兵在雙方糊咫匝地的箭雨下,互相頂著盾牌厮殺著,直到兩軍膠著,雙方的弓箭手才停了下來。

    唐軍占據著數量的優勢,尤其是中軍,兵力更是渾厚,即便出城野戰,唐軍卻依然不敢離開長安城的城牆太遠。

    看著如同血肉磨盤一樣不斷地吞噬著士兵生命的戰場,饒是李淵,此時也是神情緊張,今日一戰關系著天下歸屬。

    統帥玄甲精騎的李世民親自擔任了督戰隊,凡是后退的唐軍都會被他在現后第一時間命令弓箭手直接射殺于當場,如今已經被關中百姓稱做屠夫的李世民已經管不了那么多,這一仗不是郭孝恪死,就是他們李氏亡。

    漢軍中軍,看著唐軍不斷地從中軍調動兵力填到戰場上,李靖等漢軍將領都是變了臉色,誰都沒有想到開戰以后,唐軍竟然這般頑強,絲毫不管死傷。

    唐軍是要跟他們打消耗戰,李靖他們心頭浮起了一樣的念頭,雖然戰場上一直都是漢軍壓制著唐軍,每一個漢軍倒下,都會有三個甚至更多的唐軍倒下,但是這種損失仍是他們無法接受的。

    “步陣壓上,騎兵出擊,進攻敵陣側翼。”中軍的命令下達了,這道命令讓李靖回過了神,皇上終于打算打破眼前這種僵持的局面了,三十萬唐軍擺出的軍陣,雖然側重于防御,但是戰線仍舊長達十余里,他們有足夠的機會擊潰唐軍的側翼。

    李靖親自接管了左翼的戰場指揮,因為他手下的五萬士兵中,有三萬可以在馬上騎射。雖然說真正精通騎射的只有几千人,但是在這種密集步陣的戰場上,只要能夠將箭矢射入敵陣就足夠了。

    隨著漢軍中軍敲響的鼓點聲,原本壓在右翼的漢軍騎兵策馬出陣了,整整一萬騎兵,分作了十個千人隊,呈一字陣列朝前奔馳而出,手中或挽強弓,或張強弩,向著唐軍左翼壓去。

    “立盾。”唐軍陣前,看著奔跑起來的漢軍騎兵,軍官們大喝了起來,這些曾經去過邊境和突厥人打過仗的關中老兵,當然知道這種騎射戰法的可怕,很少有軍隊能夠承受住那無窮無盡的箭雨和騎兵席卷而來的恐懼,往往很多時候,那些箭雨未必能帶來多大傷亡,但是卻能讓心志不堅的新兵當場崩潰。

    唐軍左翼的弓箭手們開始了拋射,其中還夾雜著強弩的箭矢,想要阻擋騎射戰朮,就要用更凶狠的弓箭還擊。

    唐軍陣前除了立盾的步軍,還有圍成一圈的戰車,以及鹿角拒馬,用來阻斷騎兵沖鋒,而這也能最大限度地讓那些新兵感到安全。

    唐軍的箭雨中,沖鋒的漢軍騎兵毫不畏懼,沖近了兩百步的距離后,才開始松開了手中的弓弦,從兩百步到一百步的距離,是漢軍騎兵的打擊范圍,几乎沒有一個漢軍騎兵會沖近唐軍百步范圍內。

    一波接著一波的漢軍騎兵千人隊,就像洶涌的浪潮一樣,在唐軍陣前來回地騎射著,雖然間或有人中了唐軍射出的強弩落馬,但是卻始終不亂,就像不會疲累的機器一樣精准地運行著。

    十個千人隊完成一輪騎射后,就會撤到戰場一側,補充箭矢。或給強弩上弦,三萬人的漢軍騎兵一刻不停地運轉著,始終給唐軍造成著巨大的壓力。

    這時唐軍左翼的陣中,不斷有士兵被透過盾牌縫隙的漢軍箭矢射殺或射傷,一開始在軍官們的嘶吼下,唐軍士兵還能保持冷靜,但是時間長了,那些始終處于漢軍箭矢射程殺傷范圍內的唐軍士兵終于再也承受不住那種隨時會死去的恐懼,產生了潰亂。始終觀察著戰場的李靖敏銳地捕捉到了唐軍陣前產生的混亂,隨著他身邊親兵揮出的旗語,漢軍騎兵中,騎朮高的騎兵隊伍猛地奔近了唐軍陣前,冒著唐軍的箭雨,撒出了馬上攜帶的撓鉤繩圈,套住了那些拒馬和鹿角,甚至于結陣的戰車,然后便策馬回奔,在胯下雄峻的戰馬全力狂奔下,一下子拉翻了那些被套住的拒馬和鹿角以及戰車。

    唐軍陣前潰敗的亂兵很快就被鎮壓了下去,維持住了陣線,不過他們原本堅固的防線已經被打開了缺口,雖然唐軍試圖修補那些拒馬鹿角,可是在連續被漢軍射殺了沖到陣前的士兵后,唐軍不得不選擇放棄。

    李靖穩健地指揮著,唐軍的軍陣再厚。他也會把那層烏龜殼給磨出個洞來,到時后從一點突破,撕開唐軍整個左翼防線。

    來回馳射的漢軍騎兵在唐軍陣前帶起了無數煙塵,百步外就看不清,而這時漢軍的弩手在重步兵的保護下。推進到了騎兵們空出的地方,雖然煙塵繚繞,但是隊形卻始終未亂。

    就算是李靖站在高台上也看小;了和弩陣如今是否凡經宗成部署,他只能等待前線餉服背,不討很快他就等到了自己想要的消息,弩陣在重步兵的保護下,已經摸到了唐軍陣前兩百步的地方,他們的強弩可以直接殺傷唐軍陣中百步范圍內的士兵。

    “好。

    ”李靖眼中爆出了懾人的光芒,隨著他的命令,戰場上響起了不同的號角聲,而傳令兵們也奔向了他麾下各軍。

    很快,漢軍的弩陣開始威,一次整齊的齊射,整整一萬枚強弩箭矢同時划過致命的弧線落在了唐軍左翼的陣線上,無數血花飛濺唐軍

    僅僅是一會兒功夫,又是一波強弩箭矢落下,唐軍中,不止是士兵,就連軍官們也都亂了起來,“漢軍的弩陣就在前面,給我還擊。”屈突通是久歷戰陣的老行伍,他很快就明白了過來,那些漢軍騎兵踐踏而起的煙塵里藏著漢軍的弩手。

    隨著屈突通的大喊,一干唐軍將領都是紛紛明白了過來,調動著弩手還擊,而漢軍騎兵一直等待的機會終于到了。

    趁著唐軍混亂和弩手被下令還擊的時候,漢軍騎兵從唐軍左翼兩側猛地扑出,這時候已不是先前數百人的規模,而是整整近兩千人,拋出了手中的繩索和撓鉤,不斷拉翻著那些拒馬和鹿角,以及圍起的戰車。

    開始強攻的漢軍騎兵終于出現了大量的傷亡,整整近千人倒在了唐軍左翼的陣前,但是他們卻打開了通往勝利的道路,當那些拒馬和鹿角,以及圍起來的戰車所組成的堅固陣線被破壞了近半以后,煙塵中,舉著盾牌,挺著長槍的漢軍重步兵沖向了唐軍。

    直到他們沖近五十步,這時候唐軍才現這些披甲的漢軍重步兵,五十步的距離,對于這些漢軍精銳來說,奔跑起來也就是片刻的事情。

    屈突通看著涌進缺口的漢軍重步兵,驚得目瞪口呆,只能手忙腳亂地不斷讓后面的唐軍士兵頂上去,漢軍的重步兵沖進了唐軍陣中后,開始不斷地破壞著唐軍的陣形,擴大著缺口,沒有給唐軍任何喘息的機會,漢軍的騎兵也沖入了打開的缺口。

    這時左翼的戰場,裴仁基和張須陀一起指揮的漢軍也用和李靖一樣的戰法,沖亂了唐軍右翼,和唐軍短兵相接,整個戰場都陷入了亂戰中,長達十余里的戰線上,到處都是兩軍厮殺的士兵。唐軍中央,李世民看著居然被人數遠少于自己的漢軍壓制的唐軍,臉上露出了不甘之色,但是他并沒有氣餒,雖然漢軍始終壓著他們打,可是他們的兵力已經完全展開,他們在兩翼投入的兵力眾多,這意味著郭孝恪身邊剩下的漢軍不多。

    李世民不相信郭孝恪會犯這種錯誤,但是戰場形勢如此,那只能說明,郭孝恪還是那樣地狂妄,狂妄到認為他在兩翼投入的漢軍重兵能在他的中軍崩潰前,擊潰他們的兩翼。

    “父皇,我們的機會來了。”李世民朝李淵大吼了起來,漢軍剩下的后備兵力不多了,如今只要集中全部的精銳兵力突破中央戰場,殺了郭孝恪,這場仗就是他們贏了。

    李淵的目光銳利起來,他明白這是郭孝恪故意露出的破綻,但是能夠在戰場上殺了郭孝恪的誘惑實在太大了。只要這個男人死了,那么這天下之爭便結束了。

    “父皇。”李建成也看向了李淵,這個時候他也和李世民一樣,認為應該集中全部的精銳,襲殺郭孝恪。

    “建成,你留下。”李淵終于做出了決斷,但是卻留下了李建成,他不能讓自己最看重的兩個兒子一起踏上戰場。

    隨著李淵的命令,唐軍除了維持兩翼戰場的必要兵力,剩下的兵力都投入到了中央戰場,李世民,李玄霸。李元吉,李孝恭,李神通,羅成,侯君集,柴紹,長孫順德,薛舉,薛仁呆,這些唐軍中所有的猛將都各領手下的精兵匯聚到了李世民的軍中,唐軍的近萬精銳,則在李世民的帶領下,以玄甲精騎為前鋒,殺向了漢軍的皇帝旗幟所在。

    聽著戰場上斥候的回稟,郭孝恪的目光越過了那遮斷戰場的煙塵,那里有唐軍的精銳正在向他殺來。這將是最后一戰,他回頭看向了身后聚集的軍中猛將,秦瓊,尉遲恭,裴元慶,羅士信,程咬金,蘇定方,沈光,大喊了起來,“虎賁營,出戰,隨聯去取李淵的人頭。”

    隨著郭孝恪的高呼,漢軍的猛將們高呼了起來,而留守中軍指揮戰場的賀廷玉和徐世績則是露出了些許失望的神情,這將是他們和皇帝在戰場上最后并肩厮殺的機會,但是他們卻不得不錯過。
藍雙魚 發表於 2011-3-27 16:18
第三百二十九章天下一統(八)

    ”軍厮殺中,中央戰場,隨著傳令的背旗兵馳討,始鋒漢軍士兵為親自沖殺的皇帝和虎賁營讓開了道路。

    高達三丈。繡著盤旋的飛龍的皇帝大旗出現在了戰場上,當漢軍營壘中,過百面的金鼓同時被擂動,郭孝恪一手練了十年的虎賁親軍以摧枯拉朽的姿態出現在了戰場上。

    還未等李世民統率的一萬唐軍精銳殺到戰場中央,郭孝恪親自帶領的三千虎賁親軍和三千漢軍各營精銳,已經擊潰了唐軍在中央戰場上的重兵。

    盡管李世民無比憎恨郭孝恪。但是面對即使身為皇帝。卻仍舊親自沖鋒陷陣的郭孝恪。他心里面又充滿了敬意,因為他們是同一類人:

    “殺盡管嘶吼聲被漢軍擂動的震天鼓聲所淹沒,但是李世民仍舊用盡了全部的力氣,如同野獸般吼叫了起來,帶著玄甲精騎和唐軍最后的精銳騎兵迎上了虎賁營和漢軍鐵騎。

    李世民几乎是聚集了身邊所有唐軍能戰的猛將,殺向了郭孝恪所在的皇帝旗幟,只要砍倒那面旗幟,殺了郭孝恪,這場天下之戰就結束了。

    這時整個戰場。都因為郭孝恪的親自參戰,而讓漢軍瘋狂了。自古以來,主帥親臨前線。本就是最為鼓舞士氣的,而唐軍至今能在漢軍的進攻下始終維持著陣腳,便是因為李淵這個皇帝親自坐鎮中軍。但是現在郭孝恪這個比李淵更配得上皇帝二字的霸主親自上了戰場。對于漢軍的士氣的鼓舞是無法用語言形容的。

    左翼戰場,李靖也看到了那面在中央戰場上朝前推進的皇帝戰旗,一向是以儒將和鎮定自若的大軍指揮者出現在部下面前的他,也少有的舉起了手中的馬槊。親自上陣了。仗都打到這份上了,正是氣勢如虹隨皇帝一起直破敵陣的時候了。

    不止李靖動了。右翼戰場,几手是中軍皇帝的戰旗出現在戰場之后。張須陀和裴仁基也都下令總攻了,沒有任何的留手,最后的預備兵力几乎是一下子往唐軍最薄弱的一點進攻了下去,雖然兩人用兵不似李靖那般精巧,但是這時候兩人合力的一次猛攻。卻取得了最大的戰果。右翼戰場的唐軍被擊破的這一點。直接引了右翼唐軍的前軍崩潰。。漢軍,威武一波高過一波的高呼聲在戰場上響起和漢軍的金鼓聲一同呼應著,壓過了唐軍陣中的鼓聲。

    全身披枉重甲的虎賁營和玄甲精騎碰撞在了一起。這兩支天下數一數二的重騎兵精銳終于展開了最后的對決。作為李世民耗盡全部心血打造的關中最強之兵,沒有辜負李世民的期望,在第一時間就阻遏住了虎賁營的沖鋒。

    兩股鐵騎兵的浪潮,就好象洶涌的惡潮互相拍打。直到粉身碎骨。雙方的騎士凶悍地刺出著手上的馬槊。掉下馬的騎士則是揮刀厮殺。

    李世民為前驅的一千玄甲精騎,成功地阻擋住了漢軍鐵騎的沖鋒之后。其余唐軍騎兵和漢軍騎兵陷入了亂戰中。這時候雙方都圍繞著郭孝恪的皇帝戰旗厮殺了起來。

    唐軍中,李淵看著停下來的漢軍皇菲戰旗,果斷地投入了中軍最后的兵力。他要用數倍于漢軍的數目活活地拖死郭孝恪。

    而中央戰場上。厮殺的漢軍步兵也是向著皇帝戰旗匯聚著,護衛著沖擊力無雙的重騎兵的兩翼。

    郭孝恪端坐在馬上,看著李世民的帥旗朝自己逼近,手中握著的黑色馬槊上垂下的櫻絡如同火焰般在風中飛揚。自從在戰場擊敗號稱再世項羽的楊玄感之后。他已經很久沒有在戰場上遇到可以一戰的敵手了。

    “殺郭孝恪手中的馬槊指向了天空。他身旁的一眾漢軍猛將也是一同高聲呼喊起來,主動殺向了朝他們殺來的唐軍騎兵箭頭。而他們后面。數匹雄峻的戰馬拉動的牢固戰車也一同移動起來,這輛戰車正是插著郭孝恪的皇帝戰旗。三丈余高的旗杆。是海碗般粗細的堅硬原木。用來系住旗幟的也是緩緩相扣的鐵環。而非普通的繩索,整輛戰場極為沉重,才需要數匹戰馬才能拖動。

    一切無他,只因為郭孝恪的皇帝戰旗實在是太過重要,而郭孝恪自己過去在戰場上便經常斬將奪旗,麾下更有秦瓊,蘇定方這些神射。可以射落帥旗,因此面對以善射而稱的李世民和關西猛將,他不敢怠慢;

    戰場上。郭孝恪的皇帝戰旗再次移動了起來,帶動了厮殺的漢軍士兵的軍心氣勢,如同海潮般朝唐軍壓下,讓李淵調動上來的最后唐軍兵勢給壓了下去。

    李世民看著越來越近的皇帝戰旗,他知道漢軍雖然強猛,其軍勢如同燎原的烈火。但這一切都是建立在郭孝恪這個不可戰勝的軍神皇帝身上,而且不管他們多么善戰。他們的兵力始終太少,這是致命缺點,絕不能久戰。

    終于雙方的猛將和精銳騎兵面對了,秦瓊,羅士信,蘇定方。尉遲恭,裴元慶。沈光,程咬金。柴紹,侯君集。李孝恭,薛舉,薛仁易,羅成。李元吉。這些已經被戰場催了全部凶性的將領

    天殺機,斗轉星移;地殺機,龍蛇起6;人殺機,天地反覆。

    郭孝恪看著眾將截殺住了唐軍的猛將,目光落在了仍舊朝自己策馬沖來的李世民和身旁那咋小揮舞雙錘的少年將領,雙腿一夾馬腹,人也如箭般沖出,身后是蘇吉利等一幫侍衛親兵匕

    “李世民,李玄霸。”郭孝恪沒想到上天真是待他不薄,不僅是李世民,還給他送來了李玄霸這個對手。

    郭孝恪自和楊玄感一戰后。便再也沒有出手過,但是卻始終沒有放松過自己的武朮,因為這對他來說。是他在這個時代立身的根本。

    黑色的馬槊刺出了一道炫目的弧線,直取沖在最前的李世民,李世民沒有想到郭孝恪的出手這么快。大驚之下伏下了身子,躲開了這一刺,同時手中的馬槊斜揮而上,而他后面的李玄霸的雙錘亦是呼嘯而至。

    戰場上,被摔下馬的冀建德飛快地爬了起來,然后他看到了被李世民和李玄霸夾攻的皇帝陛下,几乎是下意識的,實建德拔刀沖了過去。這時李世民的親兵和郭孝恪的親兵殺到了一起。

    竇建德本身就是河北猛將,自到漢軍之后,整日習武,更是凶悍,而這時,不止是他。杜伏威也殺了過來,兩人不顧生死地沖進了戰圈之后,揮刀砍斷了李世民胯下戰馬的馬蹄。

    落馬的李世民很快被兩人纏上了。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身有隱疾的四弟李玄霸和郭孝恪厮殺在一起,縱使四弟有項羽之力,可是不能持久。對上郭孝恪這個曾經打敗號稱再世項羽的楊玄感的天下第一猛將。敗亡只是時間的問題。

    沒有了李世民的騷擾。郭孝恪終于和李玄霸可以一對一的交手,這個只有十六歲的少年力氣大得驚人,雖然他的招數簡單,可是對于錘這種重兵器而言。越簡單的招數越實用。

    郭孝恪沒有和李玄霸硬拼,黑色的馬槊在他手上將內家槍法的精要使用的淋漓盡致,依靠著馬槊的長度和詭異的圓弧刺擊,死死地壓制著李玄霸,要不是李玄霸那種比野獸更敏銳的直覺,或許這場戰斗已經結束了。面對竇建德和杜伏威,李世民顯得狼狽不堪,他是關西將門,一身的本事都在馬上,如何是縱橫6地的杜伏威的對手,就是寄建德也是一時的猛將,而這時能夠來救他的唐軍猛將已經被漢軍將領纏住了。

    終于,久守必失,李世民被杜伏威一刀砍斷握刀的手指后,被竇建德跟上一刀,砍斷了另外一只手腕,最后被搶功的二人砍下了腦袋。

    看到李世民被梟的一幕,李玄霸的眼睛一下子紅了,他的雙手錘爆出了更加凶猛的力量,讓郭孝恪的卸勁手法也承受不了,虎口開裂。

    李玄霸沒有管被自己震退的郭孝恪。而是策馬奔向了箕建德和杜伏威,看著如同魔神般沖向自己的李玄霸。剛從李世民身邊那些瘋狂的玄甲精騎的圍攻下脫身的兩人都是以為必死無疑,卻沒想到皇帝竟然后而至,硬架住了李玄霸那勢如山崩地裂的一擊。

    連續兩次爆出過自己身體承受之力的李玄霸和郭孝恪毫無花巧的一記硬拼之后,終于再也支撐不住,口中淌出了鮮血,他恨自己為什么會身有隱疾,可是他卻再也說不出來,因為郭孝恪的馬槊將他掃落了馬下,四周涌上的漢軍騎兵用手中的馬槊將他釘死在了地上。

    蘇吉利帶著皇帝宿衛親兵死死地護住了郭孝恪,他看得出皇上剛才那連續和李玄霸的交手,已經受了內傷,最后那一下將李玄霸掃落馬下,更是強行運力。

    “聯沒事郭孝恪吞下了涌上喉嚨的逆血,在戰場上他是所有漢軍的軍神,不能讓任何人看出他此時的虛弱來,他要撐到這場戰爭結束。

    隨著李世民和李玄霸的陣亡小其余的唐軍猛將也一一隕落,蘇定方殺侯君集,尉遲恭斬殺薛舉,薛仁暴父子,沈光刺柴紹于馬下,秦瓊擒殺羅成。

    在大將連續被殺,唐軍的中軍騎兵崩潰。除了玄甲精騎戰至最后一兵一車,其余的唐軍直接在戰場逃跑了。

    隨著唐軍中軍的崩潰,本就在漢軍猛攻下,危如累卵的兩翼也隨之崩潰,整個戰場上到處都是因為逃跑而互相踐踏的唐軍士兵,中央戰場,折損過半的虎賁營再次向李淵的旗幟所在動了沖鋒。

    唐軍中軍,李淵拒絕了劉文靜這些文臣謀士退入城中的建議,即使他退入城中又如何,軍心士氣崩潰之下,偌大的長安城是守不住了,與其如此。倒不如像祖上那樣,戰死于沙場。

    當虎賁營殺到李淵面前時,李淵已經換上了盔甲。手刃數騎漢軍后,自利而亡,結束了他本該作為開國皇帝而成為天下至尊的一生。

    退入城中的李建成,沒有繼續堅守長安城,而是選擇了開城門投降,他要為李氏保住最后一點血脈。(未完待續)“
藍雙魚 發表於 2011-3-27 16:18
第三百三十章大結局:舊時代的終結

    品注長安城頭,郭孝恪看著腳下的關中大地,他知道后訓腫終干在他手中結束了,接下來將是一段新的歷史,他會讓這個帝國在他手中成為這世間唯一的國。

    李建成看著站在前方的郭孝恪,他曾經無數次想過兩人再次見面的場面。可是卻沒想到會是現在這種場面,他的父親,他的弟弟們都死,了,他最疼愛的妹妹卻是郭孝恪的皇后,他都分不清自己現在的心情究竟是帳恨居多,還是慶幸居多。

    “李兄,我會放過李氏一族,但是你們不能再居住在大6,日本行省,將是你們的去處。”郭孝恪走到了李建成身邊,對于這個和他有舊的妻兄說道,如果李唐沒有李淵這個家主和李世民這樣的野心者,而是李建成當家的話。他或許不必做到這個地步。

    “臣口謝皇上天恩。”李建成跪在了地上,郭孝恪放過李氏全族,已經是格外開恩,念在秀寧的情面上了。

    郭孝恪離開了,天下之爭結束了,但是還有很多事情要等他去做。

    唐軍慘敗于長安城,漢軍克長安,取關中的消息很快傳遍了天下,對于早就期待著天下一統的百姓來說,這絕對是值得恭喜的好消息。

    而在李建成完整地交出長安城后,關中的飢民也被迅安撫了下去。仍舊屯駐于關中的二十余萬漢軍分駐各地,掃蕩著作為失敗方的關隴豪強,同時剿滅著各地的盜賊。

    在漢軍強力的手段下。均田制在富饒的關中比在幽遼之地更為徹底的方式實行了下去,而分到土地的關中百姓自然對新的政權充滿了感激之情。

    在郭孝恪趕回洛陽前,關于是否遷都長安,洛陽的裴世矩等一干大臣和山東士族爆了沖突,不管是魏征,還是長孫無忌都支持裴世矩提出的還都長安的建議。

    后漢遷都洛陽。山東士人入主朝堂小排擠山西。導致羌人入寇涼州。三輔胡化,最終導致董卓廢漢帝,引漢末軍閥混戰的前車之鑑,成為了裴世矩等人力主遷都的理由,尤其是如今關隴豪族徹底失敗。遭到清算的時候,如果將都城放在洛陽,將讓山東門閥的勢力從此高漲起來。

    是年冬,返回洛陽的郭孝恪面對遷都之議,根本沒有給山東門閥半點機會。直接乾綱獨斷,同意了裴世矩等人之議,在漢軍的護送下,各部衙門先遷往長安,對于那些以辭官威脅的山東門閥的官員,郭孝恪毫不在意,直接同意了這些人的致仕。而讓關中地區頗有賢名的前李唐官吏和士人頂上,再次安撫住了受到關隴門閥牽連的山西士人之心。

    洛陽,皇宮之內,李秀寧看著前往朝鮮行省出海口的大哥李建成,臉上的表情有些淒楚,她知道丈夫已經最大限度地收手了,父親和世民在戰場上的死亡。只能說是天數,她明白內心才強的父親是不愿意低頭的。所以他選擇了戰死。

    “秀寧,你要保重身體,皇上是個好人。”看著面色蒼白的李秀寧,李建成勸道,事已至此,他不希望李秀寧會因為這件事情而有所心事。如今李氏一族遷入日本行省。封藩王爵,實際上等同于流放,而李秀寧是李氏一族唯一的靠山了。

    李建成在洛陽陪李秀寧度過了整個冬天。或許郭孝恪自己也意識道妻子的時日無多了,才不顧魏征等人的勸諫。讓李建成停留了如此長的時間。

    漢光三年,春。郭孝恪正式遷都長安,而后世尊為千年帝國的皇漢王朝也正式登上了歷史舞台。

    新的帝國,新的官制。新的軍制,一場改革從帝國的關中地區和遼東地區開始。內閣文官制度被保留了下來,而樞密院統管軍事的制度也被確立了下來。

    漢光三年,本該是讓郭孝恪意氣風的一年,可是皇后李秀寧的去世讓他大受打擊,以至于在長安城戰場時落下的傷勢也爆了出來。雖然無礙于性命,卻讓強悍的郭孝恪再也沒有可能出現在戰場上,接受士兵們勝利的歡呼。

    李秀寧死后,木蘭成為了帝國新的皇后,而她和長孫無垢一起撫平了郭孝恪失去李秀寧的傷痛乙

    御書房內,郭孝恪看著魏征小長孫無忌等勛貴功臣,將自己所擬的麒麟閣功臣名單,交給了他們,如今整個帝國已然統一,內閣和樞密院,一文一武,統管天下軍國大事,他這個再也不能上戰場的皇帝只需要把握整個帝國的方向就行了。

    看著麒麟閣的功臣名單,沒有一個人有異議,事實上對于稱得上雄才大略的皇帝,魏征。李靖等人心中只希望皇帝不要太過哀傷于孝烈皇后的逝去。

    漢光四年,帝國太學建立,科學制度推行到縣一級,除了寒門士人可以通過科舉入讀太學,而勛貴子弟,和地方有德望的世家也能推荐自家子弟入讀太學,而新的帝國太學不再是學朮研究為主的地方而是徹底培養帝國政治精英的地方。帝國太學附屬的各家學派。成為了帝國培養各種人才的地方,為了自己世間只一國的**,郭孝恪整整忍耐了二十年,二十年的時間,足足培養出了一代在新時代成長起來的年輕人,帝國太學的政治精英。帝**校的年輕軍官,和在一系列邊境小型戰爭里成長的軍隊中堅將領。

    在二十年的修養生息后,郭孝恪的帝國迸了巨大能量,早已在益州接近青藏高原的高原地區練了五年的三萬帝國的精銳山地軍隊。踏上了青藏高原,開始誤仁吐蕃全境的戰爭,他們要教屯眾政不知天高地厚。敢國求娶公主的蠻子。

    漢光二十四年,漢軍深入嶺南,建安南都護府,威服東南亞各國,帝國遼東水師,江南水師合并,稱帝國海軍。

    漢光二十五年秋,拉薩城破,吐蕃國主松贊干布陣亡,漢軍在拉薩城建青海都護府。

    漢光二十六年,漢軍十萬出玉門關,隨行三十萬良家子弟為仆從軍。席卷天山南路西域各國,沿途設立州縣。良家子落戶屯田,與當地胡女通婚。

    漢光二十八年,漢軍占據西域,恢復漢武帝時期西域版圖,安西大都護府建于龜茲。

    漢光三十年,崛起于阿拉伯半島的白衣大食進攻吐火羅諸國昭武九姓入朝求援,請為皇漢藩屬。

    漢光三十一年,安西都護府四萬漢軍精銳抵達擔羅斯,于呼羅珊與白衣大食五萬軍隊對峙,同年,二十萬漢軍與長安完成集結,踏止了西征之途。

    漢光三十二東,恆羅斯會戰,四萬安西都護府漢軍精銳在白衣大食援軍十五萬的進攻下,僅剩殘兵一萬三千,卻仍舊堅守西線大營,初夏,二十萬漢軍援兵抵達。漢軍反攻,擊潰白衣大食聯軍,占據呼羅珊全境。設波斯都護府,薩珊王朝王子卑路斯在帝國支持下復國。

    漢光三十三年,青海都護府,漢軍兩萬山地精銳入侵南天些各國,建立南亞朝貢體系。

    漢光三十五年,帝國海軍打通海上絲綢之路,與東羅馬帝國建交。

    漢光三十七年,帝國海軍遠征艦隊和東羅馬帝國艦隊全殲白衣大食的阿拉伯艦隊于波斯灣,漢軍登6為白衣大食所入侵的埃及,埃及獨立。昆侖都護府建立。

    漢光三十八年,白衣大食承認帝國的霸權,退出河中戰場,在呼羅珊作為兩國緩沖地帶的傀儡波斯國被保留。

    漢光三十九年,得到帝國兵器輸入的東羅馬帝國向白衣大食宣戰,漢軍同時在呼羅珊重新動攻勢。

    漢光四十年,郭孝恪重病。在河中前線監軍的太子郭盛趕回長安。

    “聯是真正的孤家寡人了。”長安皇城。太極殿,老邁的郭孝恪看著趕回來的二兒子,一臉的疲倦,四十年的時間里,他深愛的女子一一離他而去,木蘭。長孫無垢,紅拂,楊吉兒,曾經的蕭皇后都先他而去。

    “父皇。”郭盛看著形容枯槁的父親,惶恐地跪在地上,才一年不到,父皇就憔悴到這種地步,讓他有種莫名的恐懼,他害怕父親會像大哥一樣突然死去。

    “父皇老了,這咋,天下是你的了,可惜了昌兒。”郭孝恪和李秀寧的兒子郭昌,本來該是太子,盡管因為他母親的緣故,他并不受那些老臣的歡迎,但是他用自己的才能折服了魏征那些反對者,甚至于郭孝恪也將全部的希望放在了這個長子身上,但是就像他母親一樣,這個他最看重的長子英年早逝,才讓他改立和木蘭的兒子郭盛為太子,這個兒子更像他軍人的一面。

    “照顧好你的侄兒。”郭孝恪拉起了兒子,讓他和自己坐在那張龍椅上,用一種寵溺的目光看著這個像軍人多過像一個太子的兒子,交代起了后事。“海權不可廢,不管是景教(基督教)還是大食教(伊斯蘭教),一概都是邪教,要禁絕其傳播,后代皇帝都要記得凡太陽照耀下的每一寸土地。都將為漢土。”

    “兒子記下了。”郭盛點著頭,記著父親的交代。然后看著父親說起自己兒時和諸兄弟們的事情。他開心地笑了起來。

    “盛兒,聯累了,你背聯回去吧,今天就不要回去了,陪聯。”感覺到有些疲倦的郭孝恪朝兒子說道,他很久沒有這么輕松過了。

    郭盛高興地背起了郭孝恪。小時候任性的他經常讓父皇背自己。雖然父皇最看重的是大哥,可是最寵愛的是他。

    “父皇,等明天,兒臣和您一起去打獵。”快到寢宮的時候,郭盛口中仍舊詣涵不絕地說著,可是這時候父親卻再也沒有應他一聲。他以為父親只是睡著了,可是這時候父親的手從他的肩膀上無力地垂下了。

    “爹。”郭盛跪倒在了地上,他沒有再喊什么父皇,而是像小時候那樣哭喊了起來。

    整個皇宮很快都充滿了悲坳的哭聲,尤其是那些侍奉皇帝的老侍衛軍,哭聲如嚎。

    這時候,整個帝國伴隨郭孝恪這位死后值為太祖武皇帝創建皇漢盛世的麒麟閣功臣已經泰半過世。但是剩下的老臣如長孫無忌,蘇定方,徐世績等人在接到皇宮的內侍消息后,都是連夜駕車趕往皇宮。皇帝駕崩的消息。對于帝國來說是最大的噩耗,這時候帝國的二十萬大軍還在河中前線和大食人戰斗。帝國的海軍艦隊也踏上了第二次遠征的航行。

    登基的郭盛遵從了郭孝恪的遺愿,在逼迫白衣大食讓出了波斯舊地后。停止了對白衣大食的進攻。派往波斯灣的帝國遠征艦隊也全數常駐于埃及,開始鞏固起父親在位時吞并的疆域。

    郭孝恪駕崩的同一天,一艘在海上迷航的帝國商船,現了帝國海軍一直在尋找的新大6,這一天是舊時代的終結,也是新時代的開啟,而漢人走入了新的紀元。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gungear

LV:5 騎士

追蹤
  • 1

    主題

  • 52

    回文

  • 1

    粉絲

200 字節以內<br /> 不支持自定義 Discuz! 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