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宇昌案, 一個生技人的小小看法… (Part 3)

 
specter1970 發表於 2011-12-28 01:46:06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26 19057
labert 發表於 2011-12-28 22:50
回覆 18# 玉衡

你不也是先入人於罪?

你用道德標準看蔡, 為什麼不用道德標準看劉?

如果蔡當時拿不出原件, 只是指天發誓說那文件日期是錯的, 請問誰會相信蔡的說法?

你難道忘了, 劉第一次開記者會, 就直指蔡的文件日期是重大問題嗎?

難道, 一句道歉, 就船過水無痕?

你看過指責別人犯法的, 在第一次指責錯誤後, 還是指責別人有問題, 但是問題在那, 嗯.....等我幾天, 我再跟大家報告?
   
學樓主一句話, 你如心有定見, 很好, 去投你心中的明主吧! 但少在這裏說道德標準!

馬的道德標準是, 早發現蔡有問題? 但不說不查, 就是等選前要一槍弊命? 好! 如果這是真的, 他是這樣對待台灣民主? 這種道德? 他根本是在激化對抗!
frenchpie 發表於 2011-12-29 01:23
回覆 1# specter1970


    感謝樓主精闢的解說;自己是圈內人,這次一連三集終於看到有人談到生技產業技術層面的討論。

幾天前跟一個前輩討教過這個問題,從比較研發與商業策略的觀點來談這個事情。

就事論事~ 唐南珊何許人也? 我不認識他,在這個案子裡,他就是當初做出 TMB 的人。楊育民? 我也不認識他,在這個案子裡,他就是接下 TMB 的人。簡單來說,兩個人,都是商人。

跟商人打交道,找的是翁、何? 今天政府要推IC設計產業,會找誰諮詢? 張忠謀、曹興誠,以及各大電機系裡諸多 IEEE Fellow 吧~ 問題在哪? 問題在跟商人打交道,為什麼只找個學界的去? 學界對於真正的 "產業" 能了解多少?

當中幾個策略上的錯誤包括:
1. 疾病領域很多,愛滋病到底值不值得做? 或著說,甚麼治療領域需要新藥? 當然是會致命的,比如癌症、嚴重感染用藥。愛滋病算是嚴重感染,但是拜何大一雞尾酒療法之賜,現在愛滋病已經能夠有效控制;小分子愛滋病藥物還是有人在開發,但是市場上已經有學名藥可以用;能夠用相當低廉的價格對疾病做有效的控制,還值得去開發新藥嗎? 這個在研發策略上大大錯誤。

2. 開發蛋白質藥物? 聽起來是很炫啦~ 但是那個門檻比起小分子藥物高了非常非常多~ 台灣自己的蛋白質工廠沒有,對於蛋白質藥物法規層面的認識缺乏,就貿貿然的要投入戰場? 這是第二個錯誤。

3. 如果說政府就是要大力推動生技產業,要找案源? 那好~ Stanford 行之有年的 STAR program, 裡面多的是好案子可以挑~ Harvard, MIT的育成中心也多的是好案子,為何就一定要你 Tanox 的不可? 如果要說業界的案源,Pfizer, Merck 手上一堆做完二期沒資金做三期的案子,肯定是比 TMB 成熟,而且是前兩大跨國藥廠,為何不跟它們找案源?

4. 那價錢呢? 不管唐南珊、張子文、楊育民等認為這個案子多麼有前途,但是它是 "GENETECH 不要的專案"。人家不要的東西還拿著大把銀子去換? 前不久的案例,基亞生技自 Progen 引入臨床前的專案,五百萬台幣,合美金16萬;做完再賣回給 Progen, 五百萬美金~ 怎麼算都用不著三千萬美金不是麼? 拜託,Stanford, Harvard 一堆幾十萬到數百萬美金的好案子不去找,去找個人家不要的,貴死人的三千萬美金,技術門檻又高得嚇人的專案? 它們到底知不知道自己在玩甚麼樣的 game?

回過頭來,在評估的過程中,除了兩位利益相關的商人之外,為什麼我們只找了何、翁兩位? 之前衣錦還鄉的前 IVAX 總裁許照惠、其前夫蕭俊雄先生、前陣子才在竹南投資鉅資蓋廠房的 IMPAX 總經理許中強 (他們和GSK合作帕金森氏症三期臨床)、前惠氏 senior director 現任安成總經理的顧蔓芹、安成老闆陳志明,這些人在07年前後都常在台灣出沒,也都是見過大風大浪的人物,更重要的是,它們也是商人,懂得那樣的 game 怎麼玩;為什麼不找他們? 而只找了兩位學術界代表? 這個評估的過程根本有問題。

我跟前輩問到這個問題,劈頭第一句話就是 "都是 appraisal 的問題", 都是鑑價的問題~ "我用幾十萬,幾百萬就可以買的到比他更成熟,不比他差的案子,我幹嘛要買這個案子?"

另一方面,至於南華案,前輩的說法:"那就是下一個面板廠~ 產業界的問題不在於產能不足,而是產能過剩"。

所以,單從策略面簡單的結論,南華案本來就不該投資;至於宇昌案,是"很不聰明"的人幹的事。不聰明就算了,還拿國家的資金去玩.....除了笨之外還有其他的責任了~
eav 發表於 2011-12-29 04:47
總算樓上看到了一篇坦率的文章,其實宇昌案差不多就是巴紐案的翻版,
邱義仁不管外交的,不過他卻要求外交部必須配合,所以弄出了個巴紐案,
蔡英文既不是生技專家也不管國發基金卻弄了個宇昌,開始都是有人牽線,
整個情節發展也都差不多,邱義仁算是掉到水溝裡了,蔡英文呢?

建議蔡當選後把五部六院全解散,沒用的機構何必浪費錢。
ALARN 發表於 2011-12-29 06:09
回覆 1# specter1970


    不能同意支持你更多了
小亮哥 發表於 2011-12-29 06:38
到現在還是在那打~~~~~屁~有弊端有直接告發~話說那麼多幹嘛~特真組部市已經接手了嗎~有弊端就告阿~幹嘛還廢話一堆~尤其是依各政務官~立場不中立~還搞出假資料~現再是無政府了嗎~公然偽造文書都沒事情~那以後我們有樣學樣好了~
labert 發表於 2011-12-29 09:26
回覆 23# frenchpie

嗯......, 所以你的看法是以後政府投資, 要咨詢的人要找商人? 學者即使再有名望也是個屁??????

高見啊~~~~高見啊~~~~!

信手拈來幾個人, 幾個案, 然後...........一陣亂打?

這就是你的公正客觀?
labert 發表於 2011-12-29 09:26
回覆 23# frenchpie

嗯......, 所以你的看法是以後政府投資, 要咨詢的人要找商人? 學者即使再有名望也是個屁??????

高見啊~~~~高見啊~~~~!

信手拈來幾個人, 幾個案, 然後...........一陣亂打?

這就是你的公正客觀?
玉衡 發表於 2011-12-29 11:17
本帖最後由 玉衡 於 2011-12-29 03:20 編輯


回覆 22# labert


    隨便你扣帽子.我上篇回覆哪裡有說誰違

法.你說我為何不用標準來看劉...資料

弄的一團糟.誰都知道他有錯.我針對的

是利益是否回避的議題.與你只針對文件

日期的問題.都是一樣的.各有各的觀點.

我不是生技界的.也不是官府的.更不是

當事人.誰會知道真相.當你覺得人家心

中已有定見.很不以為然.我也用這句話

回贈與你.當你叫人別在這裡說道德標準

.那我也同樣這句話回敬你...大聲公這

版是在開假的嗎.一大堆文章都是道德觀

感下討論時事.能說誰對誰錯.至於激化

對抗.彼此彼此.兩邊都一樣...野百合.

大埔事件.紅衫軍及一些歷年來的運動甚

至於中指蕭...哪一個不是道德觀感下得

以申張.用法律能好好解決嗎..黃仁宇先

生說過..道德非萬能, 不能取代技術,

尤其不可取代法律.過用之則倒退..但這

個國家現況你問看看有多少人相信政府

相信司法.講錯話.拿錯文件.亂說話(如

兩位副總統候選人).我們只能用觀感用

譴責別無他法...別那麼認真...扣我帽

子有啥用.如果你爽那就沒話講..小弟上


看看版面文章無非就想了解我所不知道

的時事..我如果跟你認真.哈哈我就輸了

...不如去看看還有哪裡還有另人深思的

文章跟回覆...
labert 發表於 2011-12-29 12:04
回覆 玉衡

還是老話一句, 你用道德標準看蔡, 為什麼不用道德標準看劉?

我只希望, 當看倌用高標準看人時, 要雙方都看!

否則少用"道德"兩字!
wc10 發表於 2011-12-29 14:34
本帖最後由 wc10 於 2011-12-29 14:49 編輯

回覆 23# frenchpie


感謝這位圈內人 提供更多生技業的相關訊息

可是
當南華和宇昌的問題 轉到專業的評估比較的時候
這位圈內人 開始質疑當初的評估的專業性
然後 試著推論出決策錯誤 亂花國家錢的結論
接著就有人連巴鈕案都搬出來了 :(

要怎樣評估才夠專業
"跟商人打交道,找的是翁、何? 今天政府要推IC設計產業,會找誰諮詢? 張忠謀、曹興誠,以及各大電機系裡諸多 IEEE Fellow 吧~ 問題在哪? 問題在跟商人打交道,為什麼只找個學界的去? 學界對於真正的 "產業" 能了解多少?"

張忠謀 曹興誠 以及各大電機系裡諸多 IEEE Fellow 夠格
翁啟惠 何大一 陳良博(這位似乎被故意忽略了) 不夠格?
僅提供以下這位圈內人沒提供 或不知道的資料給大家參考
其他的就不說了
留給公正 和 認真的讀者自己去判斷

還是 那句老話
99%的正確資料 加上1%的錯誤資料
結果可能讓讀者誤下完全錯誤的結論而不自知

至於 那錯誤的1% 是無意 還是蓄意
有時還很難說

維基百科 翁啟惠 http://zh.wikipedia.org/wiki/%E7%BF%81%E5%95%9F%E6%83%A0

翁啟惠在麻省理工學院拿到博士,他回台灣中研院之前,在美國曾有三度開公司的經驗......。(from 當科學家遇到企業家(三)陳良博的感言 2008/07/10 七葉膽的網誌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hsieh1698/2027617#ixzz1gJj6wBed)


維基百科  陳良博 http://zh.wikipedia.org/wiki/%E9%99%B3%E8%89%AF%E5%8D%9A

1943年出生的陳良博,目前是哈佛大學醫學院退休榮譽教授(Emeritus),也是第一位拿到此頭銜的華人。陳良博曾參與過十家生技公司的創立,其中一家,2002年成立的Synta製藥公司,今年底將有一項治療「移轉性黑色素瘤」的新藥可完成第三期人體臨床試驗,Synta已獲得英商葛蘭素史克(GSK)藥廠8,000萬美元前期權利金,未來藥品在全球上市後,總授權金可達10億美元。  
陳良博也是宇昌生技公司發起人之一,現任宇昌生技及台懋生技創投董事,並擔任美國知名避險基金(Hedge Fund)Caxton Associates的科技顧問,該基金旗下掌管資產達100億美元。(from 當科學家遇到企業家(三)陳良博的感言 2008/07/10 七葉膽的網誌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hsieh1698/2027617#ixzz1gJj6wBed)

維基百科  何大一 http://zh.wikipedia.org/wiki/%E4%BD%95%E5%A4%A7%E4%B8%80


想想 當初台灣要發展IC時 不知道有沒有找張忠謀評估
如果 張忠謀給了正向評估 然後接著回來接了台積電董事長
不知道 各位讀者 會怎麼看待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specter1970

LV:5 騎士

追蹤
  • 12

    主題

  • 175

    回文

  • 3

    粉絲

台北上班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