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元明] 東廠 作者:傲骨鐵心 (已完本)

weichang95 2012-7-14 13:33:44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242 71627
weichang95 發表於 2012-8-18 21:31
本帖最後由 weichang95 於 2012-8-26 03:23 編輯

第二百四十章 統統殺了

  魏廣徽完了,事情鬧到這種地步,再加上袁大海和王體乾、梁棟的不斷「吹風」,魏忠賢再也沒給過魏廣徽好臉看。顧秉謙幸災樂禍,也不出手相救,霍維華、崔呈秀等人也與廣徽不和,都無意搭救。
  無奈,魏廣微只得引病回籍。臨行前他備下厚禮,親自送到魏忠賢府上,以釋前疑。
  更作詩一首獻與九千歲,云「秋雨沉沉夜未央,薊門有客欲還鄉。…蒼狗白雲仍變幻,傾葵捧日但悲傷。」
  寥寥數語,道出了自己一心擁戴九千歲,卻不料落個雞飛蛋打的下場,其失落之情,溢於言表。
  可惜,厚禮和這首詩沒有能到魏忠賢手裡,東西被梁棟收了,信卻被他給直接撕毀了。
  …………
  不久,又發生了內閣中書吳懷賢被害一案。
  吳是徽州府休寧縣人,東林黨人。他與馮銓同為內閣中書,但卻對馮銓充滿敵意,常以言語冷嘲冷諷。
  馮銓現有袁大海做後台,如何會怕他吳懷賢。探知吳平日裡 十分欣賞楊漣參魏忠賢二十四大罪疏,聽說常邊看邊擊節讚賞,並在精彩句子下圈圈點點。有人曾見其在楊漣劾疏結尾處,提筆寫過「應按北宋宰相韓琪懲治宦官任守忠的先例,遣戍流放。」

  又查知平日裡,吳懷賢又與工部郎中吳昌期關係親密,吳昌期上月因彈劾魏忠賢被罷官回籍,而吳懷賢經常與他通信,互相勉勵,約定此仇他日來報。
  魏廣徽去職那日,吳懷賢高興之下竟然在內閣隨手寫下了「事極必反,反正不遠」八字,馮銓無意瞥見,立即稟報了袁大海。
  「物極必正,反正不遠?」
  袁大海細細品味這八字,半響,嘿嘿一笑:「吳懷賢一小吏也,也敢誹謗九千歲,當真是活得不耐煩了!這八個字不是明著說咱千歲的日子不長麼?」
  馮銓忙點頭附合道:「是也,是也,下官也是這麼想的!」稍頓,又問:「不知大人如何治他?此輩素與下官不合,處處針對,實是根眼中剌!」
  「既是剌,便要拔除,焉能讓他再留著。」
  袁大海微一沉吟,招來李慶,對他耳語幾句。李慶聞令,立即派人買通了吳懷賢的家人程某,偷出了吳寫在楊漣奏書上的評語,及二吳之間的來往信件。
  拿到證物,袁大海請示過魏忠賢后,假傳聖旨把吳懷賢與妻子邱氏,及兒子吳道升,一同關入東廠大獄,以吳結交同鄉奸人汪文言的罪名,對其刑訊逼供。吳懷賢受刑不過,只能招供與黨人密謀要除魏閹,最後,一家皆被處死。

  ……………
  二審汪文言,袁大海指使差人給汪上了「紅繡鞋 。
  番子拿來剛燒紅的烙鐵,朝汪文言的前胸後背一頓猛燙,然後烙開了汪的雙腳。隨著汪文言的數聲慘叫,空氣中迅速瀰漫了一股肉皮燒糊的氣味,汪文言頓時疼的昏死過去。
  等他甦醒過來,發現袁大海正笑咪咪的望著他。
  「楊漣、左光斗等人收熊廷弼賄銀一事,你前番已經簽字畫押,按律,你亦當被處斬,不過本官看你是條漢子,給你最後一次機會,只要你肯當堂指證楊漣等人,本官便請廠公饒你一命,甚至還可以讓你官復原職,你認為如何?」
  汪文言聽罷,咧嘴一笑,旋即仰天大呼一聲:「要害便害,一個莫須有可供你們做得太多文章,要指證什麼?你們還需指證嗎?要我誣陷楊大洪他們,你休想!」…,
  「媽的,敬酒不吃吃罰酒!」
  袁大海大怒,本是要給汪文言個生路,因為只要他肯當堂指證,那便可以正大光明,公然殺了,不懼朝中非議,哪知他竟還是冥頑不靈,真是閹王叫你三更死,你休想留待五更時了!

  「用刑!」
  怒極之下,喝令番子們換刑具,一陣亂打亂拶亂敲後,汪文言再是出不得一口氣。
  ……….
  汪文言死後,袁大海進宮見魏忠賢,結果魏忠賢告訴了皇上要儘早結案的意思。
  天啟的話可能對魏忠賢有些威攝,可是對袁大海,卻是一點效果也沒有。他是鐵了心的要置楊漣等人於死地,此時如何能收手?
  打蛇不死反被蛇咬不是沒有的事,袁大海現在是騎虎難下,他不能不殺掉楊漣他們,否則以楊漣等人睚眥必報的性格,只要有機會,他們一定會找自己報仇的!
  為自保計,他進言道:「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爾後更是告訴魏忠賢一個壞消息,那就是左光斗受刑不住,已於昨晚死於獄中了。
  左光斗死了!
  魏忠賢大吃一驚,心道左老頭這麼不禁打的?事已至此,他也是沒有選擇了,皇上要的是一個不死,現在卻是死了左光斗,已經沒法交待了,索性就把餘下幾個也一股殺了,反正也是一樣的麻煩。
  魏忠賢一錘定音:「殺!」
  .........
  六月十四日,楊漣、魏大中受全刑,顧大章拶、敲五十。周朝瑞、袁化中各杖三十。

  當夜,袁大海親自帶領錢恩、李慶、郭可綱、張德喜四親信至楊漣囚室,采鐵釘貫耳、土囊壓身酷刑致楊漣死,次日,楊漣屍體送出獄外,只剩下一堆堆枯骨粘肉。時逢盛夏,蛆蟻爬上爬下,已難辨模樣。
  十五日晚,患病多日的袁化中,奉命轉移到獄中的關王廟,當夜被錢恩以利刃割破喉嚨而死。
  為掩人耳目,在楊漣、袁化中死後,袁大海上疏給皇上,說「周朝瑞病劇。」
  天啟看到奏疏後,立即派了御醫來獄中為周診病,可當場就被袁大海呵斥而去。御醫回宮後,人還沒來得及跟皇上稟報,就被一幫兇神惡煞的太監給帶走了。
  其實周朝瑞並未生病,只不過是袁大海用以掩人耳目的手段,因為周朝瑞如果現在死了,那是病重而死,可不是被人害死。
  十七日中午,周朝瑞被張德喜直接帶了出來,在距離宣教司不足三丈的地方,以重錘砸死。
  同日,顧大章被殺於囚室中。
  十八日,魏大中「自殺「,上吊死。其死後,屍體交還其子學高,那大棺才終是派得用場。

  楊漣、袁化中、魏大中、周朝瑞、顧大章相繼被殺,每一人死,袁大海必用刀剔出喉骨,用小盒封固,呈送魏忠賢過目。是謂「鐵證」。
  ……….
  《清洗東林》卷結束。《遼東屠夫》開始。
  ps:另在著手一本極端民族主義的歷史作品,背景明崇禎七年,可能是他站買斷,《東廠》的更新依舊繼續,更新量可能不會多了。畢竟買斷穩定些,收入要高些。(買斷是妻子對我的最後通碟,否則,剝奪一切公民權利)
weichang95 發表於 2012-8-26 03:24
本帖最後由 weichang95 於 2012-9-21 01:28 編輯

第二百四十一章 斬盡殺絕

    楊漣、魏大中等人相繼遇害,最先知道的人是同為獄友的趙南星。

    趙南星畢竟在官場中沉浮多年,識人知人甚深,他不大相信魏忠賢對楊漣上疏會輕易善罷甘休,果不其然,入獄沒多久便傳來了楊魏顧等人相繼被扭解入京的消息。

    知道楊漣被殺後,趙南星便清楚自己將會大禍臨頭。

    很快,袁大海下令再提趙南星過堂,這便是一不做二不休,順手把趙南星也給解決了。不過這次不能再直接殺掉,而是換一種方式解決這個老匹夫。

    同樣,為掩人耳目,袁大海和梁棟密商仍以追比為名對付趙南星,要趙家在三天日湊齊髒銀一萬五千兩。

    趙南星家境雖然闊綽,但畢竟是東林元老,與顧憲成等人是一批的,這手上便不敢太過貪墨,因此,趙家人要在三天內湊齊一萬五千兩銀子,難度很大。

    果然,三日後,趙家人未能湊足髒銀,袁大海當即差番子將趙南星之子趙清衡,外甥王中龐二人抓人,在東廠大堂上將二人各打三十板。

    梁棟在邊上陰側側的說了句「著實打」,結果趙王二人險些便被仗斃地上。

    「趙南星知法犯法,與奸邪小人汪文言同流合污,賣官鬻爵,中飽私襄,實十惡不赫之犯,然皇上有仁德之心,准爾等以髒銀贖其罪。本官秉承聖意,寬期三日與你等,卻不想你等不知感恩,搪塞於本官,哼,須要叫你們知道厲害。這三十板子且作教訓,本官再給你們一天時間,如果明日看不到髒銀解到,本官只能依律對趙南星動用大刑!」

    一番話摞出,袁大海冷哼一聲,不再理會趙王二人,轉過臉來滿臉堆笑的拉著梁棟進了後堂。

    這邊錢恩到二堂將趙家人喚來,命他們自備門板將趙王抬走,並言語威嚇他們,若是明日再見不到髒銀,可是要出人命的。

    趙家人聽了恐嚇,嚇得膽戰心驚,抖抖嗦嗦的把少爺和表少爺給抬了走。

    差點就被打死的趙清衡和王中龐為求保命,並救出趙南星,只能咬牙賣光趙家六世以來的田產及衣服簪珥等物,再加上鄉黨親友相助,傍晚時份終於湊齊一萬五千銀子,並連夜送到了東廠。

    銀子送過來後,袁大海和梁棟嘿嘿一笑,袁朝邊上的張國富打了個眼色,張國富忙將銀子盡數收到後堂,爾後原封不動的便送到了梁棟的房間裡。

    「不准收贖,依律遣戍」是梁棟和袁大海事先便給趙南星定下的結果。因此,不管趙家人有沒有把銀子湊過來,這人都是放不得的。

    縱虎歸山容易,再想擒虎可就難了。

    其實,三日前準備解決趙南星時,袁大海曾和梁棟進宮見魏忠賢,在議如何處置趙南星時,袁大海低聲和魏忠賢說了句「楊是前鋒,趙是元兇」

    聞言,魏忠賢哈哈一笑,叫來李永貞擬寫奏章,把趙南星給定了個戊邊流放。

    趙南星與外甥王中龐被發配到山西代州,兒子趙清衡被流放到甘肅莊.浪縣。生母李老太太因過度悲哀而死,七歲的孫兒受驚嚇而死。趙南星出發當日,夫人馮氏又因悲憤而死。

    趙南星與外甥坐在驢拉的小車上,車上載書一筐,趙南星泰然自若,他拉著外甥王中龐的手,抬頭望了望天,歎道:「咱爺倆兒到了代州,閉戶讀書,老天爺總有睜眼那一天!」言外之意是此次雖然是被流放,但總是撿了條命,只要好生堅忍等待,他日未必沒有東山再起之日。

    舅甥二人來到代州,租了個小樓居住,趙南星給書房題名為「味糵齋」,每日讀書自娛,時而放聲歌嘯,時而縱情吟詠。

    本以為這樣的日子會一直持續到皇上清醒那天,哪知他們的好日子僅僅持續了不到一個月。

    七月初六,味糵齋突起大火,趙南星與其外甥王中龐俱被燒死。

    事後,當地知府派仵作驗屍,仵作驗後,密報「死者口中無灰」。

    初九日,趙南星之子趙清衡在甘肅被老兵虐殺。

    至此,趙家家破人亡。

    ……………

    楊漣死後第三天,袁大海即授意熊廷弼寫一份《辯誣書》,熊慨然答應。

    熊的這份《辨誣書》經袁大海之手轉呈魏忠賢,魏忠賢即與王體乾一起去見天啟,二人同請免熊廷弼死,言道遼東糜爛已久,雖有督師孫承宗竭力維持,然軍中仍需有大將鎮守。念熊已知罪過,並為之懺悔,不若給他個機會戴罪立功,如此,也顯皇上聖德之心。

    天啟猶豫之後,答應下來。

    次日,傳旨熊廷弼以戴罪之身前往遼東軍前聽用。

    楊漣、左光斗、顧大章、魏大中等人皆因熊廷弼而死,當事者卻是無事,反而仍在軍前聽用。朝野一片嘩然,然無人敢上疏為楊漣等人鳴不平。

    ………

    在袁大海的極力推薦,王體乾的提攜,任敏的親情攻勢下,馮銓被魏忠賢重用,由少詹事升為禮部右侍郎,兼東閣大學士,入閣參與機務,頂替魏廣徽出缺。

    ………

    除掉楊漣、趙南星等人後,袁大海和魏忠賢心頭同時還有個大患,那就是巡關督遼的帝師孫承宗。

    在袁大海看來,孫承宗與東林一黨,又握有兵權,是心腹大忌,有他在,東林黨便不能說沒有還手之力,因此當務之急便是想法子解除孫的兵權。

    將此念與魏忠賢說後,可算是一拍即合。

    魏忠賢先指使一些言官上疏彈劾孫承宗,說孫耗費銀兩,只守不戰,「三四年如此,不聞一展勝算」……

    就在這時發生了一件對孫承宗不利的事兒,即馬士龍柳河折兵。

    馬士龍是孫的部將,在未徵得孫的同意下,派兵夜襲後金佔領的耀州,結果大敗而歸,死亡兵士四百,丟棄戰馬六百餘匹。於是言官們在魏閹的指使下又一次交章劾奏,多達三四十篇。孫承宗連上二疏進行自辯,並提出辭官。

    天啟念其捍衛邊陲之恩,除批准孫回籍養病外,還給予加官蔭子的「優遇」 。
weichang95 發表於 2012-9-21 01:27
第二百四十一章東林黨人榜

    拿下孫承宗後,袁大海本想保薦熊廷弼出任遼東經略,無奈,熊剛從大獄中出來,還是個戴罪之身,且時日太短,天啟那裡根本通不過。除非熊在遼東有所作為,那才可能考慮一二。

    王體乾提出不如由兵部右侍郎霍維華出任遼東經略,魏忠賢想了想,認為可以。不過卻遭袁大海反對,他私下與魏言道︰「霍侍郎這人,先前是葉向高的門生,爹發跡後方來投,可見此人人品不足信。況小婿觀這人,有紙上談兵的趙括之風,若是用他經略遼東,風險太大。萬一此人不堪用,那爹可就落個知人不明的名聲了。此還是輕的,要是皇上問罪下來,爹又何以交待?」

    這番話一說,霍維華的「進步」空間被扼殺。

    最後,還是李永貞提出一個可以接替孫承宗的人選,那便是兵部左侍郎的高第。

    這個人,袁大海不陌生,但覺此人與王在晉的治遼方略相同,應該可用,便沒有反對。

    七月十一,天啟下旨任命高第為遼東經略,加兵部尚書餃。

    高第的治遼戰略和熊廷弼、王在晉大體差不多,都認為應主守山海關,憑藉堅城耗盡後金實力,而不是耗損錢糧人力在遼東與金軍進行一城一池的爭奪。

    可惜,他太急了,上任後,便立即提出放棄遼東,把關外軍隊全部撤回關內。

    袁大海聽到這個消息後,大為震驚,因為現在不是廣寧大敗後,孫承宗雖然空耗錢糧,搞東方馬其諾防線,但怎麼說也實質控制了遼西走廊,就算不執行孫的戰略,也沒有必要一下全部撤回來,可以採用其它手段輔助。

    本想向魏忠賢進言,要他阻止高第,可是又怕被人說插手邊事,只能強忍不言。好在聽說袁崇煥沒有同意高第的意見,仍在寧遠堅守。於是,袁大海派人向在山海關以帶罪之身軍前聽用的熊廷弼傳話,要他想辦法能控制一些軍隊在手,他會在京城與之配合

    從遼東回到京城的孫承宗聽說高第要盡棄他的心血,焦慮萬分,立即上疏向天啟陳說利害,反覆力爭,怎奈他已無職無權,人微言輕了,更何況他的奏疏根本到不了天啟的手中,全部被壓在司禮監中。

    七月二十三日,內閣中書舍人,東林黨的朱廷禧被逐出。

    朱廷禧是山東人,與袁化中同籍,當東廠耀武揚威捉拿袁化中時,朱廷禧曾派人對東廠番子說︰「好好照看兩位大人,事情終會搞明白的!你們若是膽敢加害,日後饒不了你們!」

    這話傳到了袁大海耳中,袁十分不滿,先前抓周朝瑞時,便有無錫顧順昌敢藐視東廠,這人還沒去解決,現如今眼皮底下又冒出個朱廷禧來,當真是太歲頭上動土——活得不耐煩了。

    正要叫馮銓想個法子把朱廷禧趕出內閣,恰逢首輔顧秉謙提出,今後所有奏疏中一律要稱魏忠賢為「元臣」。

    元臣即第一大臣之意,如此稱呼魏忠賢,自然便是要給魏大高帽子戴了。

    東林黨出身的朱廷禧肯定不能容忍,在內閣中便發了怨言,說什麼「內臣如何能為元臣,若是內臣可為元臣,那這內外還有何分別?」言外之意你個太監憑什麼成為第一大臣,你要是第一大臣,那咱們是什麼?

    這話被馮銓聽了,立即添油加醋告訴了袁大海,袁大海自然是大喜,又修改了下告訴魏忠賢。魏忠賢聽後大怒,暗示顧秉謙找言官上疏彈劾這個朱廷禧。

    都察院爾今被閹黨控制,先前那幫被東林黨壓制的親閹黨御史們一個個都是臭鹹魚翻了身,正瞅無功可立呢,顧秉謙這個首輔再一示意,於是群起而攻朱廷禧。

    朱廷禧見大勢已去,就引病辭職。奏疏上去後,立即被批準了,不過除了準他辭官外,還命東廠抓捕治罪,罪名是「結黨」。

    袁大海本就想除掉他,朱廷禧的下場不言而喻。死狀極其慘,據說是被大石給壓死的。

    …………

    韓是自請辭職的,為防韓東山再起,魏忠賢又叫劉若愚擬了個聖旨,旨意中削去韓的一切官藉,佈告天下︰此人永不錄用!

    同月,已故的顧憲成、李三才同樣遭到削籍的命運。

    …………

    無所事事的孫承宗在隆福寺書攤淘書時,竟巧遇皇后之父張國紀。

    二人談起目前的朝局,彼此搖頭嘆息不已。張國紀對東林宮頗為同情,用滿含歉疚的語氣對孫承宗道︰「左公的門生史可法,登門求我設法解救楊左,我寫信轉告了小女張嫣,沒想到當今聖上完全聽信魏忠賢,小女勸說了幾次,皇上根本聽不進。有天月夜,皇上徒步到坤寧宮,小女又勸諫了一番,皇上不聽,竟耍酒瘋亂發脾氣。小女在座上裝睡,不理睬皇上。後來皇上忽聽到宮女笑聲,便懷疑皇后對他不滿,以後累月不再來坤寧宮。

    唉,前不久楊左六大臣遇難的消息傳到宮中,小女當天就病倒了,臥病在床有一月之久。最近身體剛好了沒幾天,變得沉默寡言多了。」

    聽了國丈這番話後,孫承宗長嘆一聲,沉默片刻,開口說道︰「老夫聽說皇上親手刻了兩顆金印,一顆賜給魏忠賢,上面寫有『欽賜顧命元臣忠賢印』;另一顆賜給客氏,上面寫有『欽賜奉聖夫人客氏印』,呸,他二人何功何德受此嘉獎!皇上真是太過兒戲了!」

    見孫兵部情緒有些激動,張國紀忙勸道︰「孫大人,《論語》有句話叫『知者樂,仁者壽』,大人急流勇退,未嘗不是件好事!大人既是智者又是仁者,晚生就無須多言了。」

    二人分手後,孫承宗就回了河北高陽老家。他卻是不知,這次回到老家,卻是得了個善終,而不是被清軍圍城而死。

    ……….

    十二月,朝廷竟以上諭的名義,頒發了一部《東林黨人榜》,上面羅列了三百零九個東林黨人,比袁大海進獻的《東林點將錄》還要多出二百人。

    《東林黨人榜》一書上居然標有皇后之父張國紀的大名,令張國紀憤懣不已。《東林黨人榜》後附有說明︰「凡被列入此榜的東林諸人,生者削籍,死者追奪,或逮問追贓。」張國紀望著自己的名字,又好氣又好笑,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出,自己怎麼會一夜間變成了東林黨?

    把張國紀列進東林黨人榜,是袁大海的意思,因為藍國安告訴他,張國紀屢與東林黨人來往,且經常在公開場合說些同情東林黨的話。

    這讓袁大海不能忍受,皇后的爹又如何,說你是黨人你就是黨人!聽說那幫勳戚們對東林黨的態度十分曖昧,正好像張國紀來嚇嚇他們。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weichang95

LV:7 大臣

追蹤
  • 20

    主題

  • 12224

    回文

  • 1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