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元明] 攝政大明 作者:蟲豸 (連載中)

 
mk2258 2012-8-2 01:01:02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019 581932
as000538 發表於 2015-7-16 21:18
第三百三十二章 京城此時(上)

    到目前為止,德慶皇帝的南巡計劃雖然會偶爾出現波折,但總體而言還算是平穩順利。&

    但與此同時,京城中樞的官場局勢,卻逐漸的出現了一些混亂。

    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滿朝上下,有能力掌控大局者不外乎兩人,一人是德慶皇帝,另一人則是首輔周尚景。

    如今,德慶皇帝與周尚景皆是不在,京城之中再也沒有人可以掌控大局——不管是監國的太子朱和堉、還是輔政的閣老黃有容,他們在聲望、經驗、手段、謀略等方面均有不足,又都是不甘於寂寞之輩。

    如此一來,京城的局勢出現一些混亂,也是在所難免的事情了。

    *

    這種混亂,主要體現在朝中各黨派相互傾軋情況的愈演愈烈!

    德慶皇帝離開了北直隸之後,黃有容為了報復趙俊臣,當先按耐不住,迫不及待的再次點燃了「趙黨」與「黃黨」之間的衝突,借助自己輔政閣老的職權,屢屢出手打壓「趙黨」官員、並趁機搶奪趙俊臣派系的權勢,而「趙黨」因為群龍無首的緣故,則是盡落下風、連連敗退。

    對於這般情況,太子一黨自然是喜聞樂見,甚至還拋棄了過往的成見,與「黃黨」聯手一同打壓趙俊臣的派系勢力。

    一時間,京城裡的「趙黨」官員們盡皆是狼狽不堪,每個人都或多或少的受到了彈劾與責罰,其中都察院右僉都御史顧全與吏部侍郎劉長安二人,甚至還被罷免了官職,而戶部侍郎詹善常也被勒令停職反省。

    可以說。這是「趙黨」自從成立以來最為狼狽的一段時間,有許多趙黨官員因為頂不住壓力與恐慌,也是為了謀求自保,紛紛拋棄了原先的立場,轉而投靠了其他派系。

    當然。這種情況本來就在趙俊臣的意料之中。但趙俊臣並沒有準備太多的應對計劃!

    因為,在趙俊臣的眼中,黃有容與朱和堉的這次聯手打壓。對「趙黨」而言未嘗不是一次淬煉的機會,可以將一些立場不堅、心性不佳的官員趁機排擠出去,這樣一來,趙俊臣將來改革「趙黨」的時候,也會減少許多阻力。

    並且。根據趙俊臣的猜想,這種情況並不會持續太久,因為太子朱和堉與閣老黃有容二人絕不會一直聯手下去。

    而接下來的發展,也正如趙俊臣的預料一般,朱和堉與黃有容的立場不同,又有著完全不同的計劃,再加上利益分配的矛盾。兩人很快就拋棄了合作態度,開始彼此衝突了起來。

    其中,朱和堉是監國太子,黃有容是輔政閣老,朱和堉的地位更加尊貴。留在京城中的勢力也更加完整,而黃有容經驗豐富,手段也更加老道圓滑,並且還得到了沈常茂派系的全力支持!這樣一來,雙方基本上是勢均力敵,所以兩派的衝突也格外的激烈,彼此牽制、勢均力敵,但誰也奈何不了誰。

    也正因為如此,朱和堉與黃有容皆是將注意力轉向對方,漸漸有些忽略了對「趙黨」的打壓,而「趙黨」也借此有了喘息的機會。

    而且,黨派傾軋的情況也不僅僅只是出現在「趙黨」、「黃黨」與「太子黨」之間,局勢逐步混亂之下,朝中所有黨派都受到了牽連,不論是周尚景的「周黨」、還是沈常茂的「沈黨」、又或是中間派,皆是無法避免。

    就這樣,朝中各派系開始沉溺於相互傾軋,已是漸漸不可自拔,所以也就別指望他們會認真的商議政事了。

    事實上,這段時間以來,無論是議政還是行政,京城中樞的效率皆是極低,所有官員都將注意力都放在黨爭之上,一旦朝中某個黨派提出了建議,就一定會有另一個黨派站出來反對,所以許多政務都因此而耽誤了。

    *

    就在趙俊臣、鮑文傑、霍正源三人到達淮安的時候,遠在千里之外的京城,太子朱和堉也正為這段時間以來朝廷裡的混亂局面發愁。

    東宮之中,除了伴駕南巡的禮部侍郎鮑文傑之外,所有的「太子黨」官員濟濟一堂,商議著近期的朝廷局勢。

    環視了眾人一眼後,朱和堉緩緩開口,向眾人問策道:「近段時間以來,朝中局勢混亂動盪,讓我等無法掌控大局,不僅耽擱了朝廷政務,連『商稅改革計劃』也遲遲不能推行,眾位大人可有良策教我?」

    詢問之間,太子朱和堉的剛毅臉龐上佈滿了疲憊,眉頭也緊緊皺著,顯然這段時間以來的黨爭讓他的身心皆是疲倦不堪。

    另一邊,聽到朱和堉的詢問後,新任閣老程遠道、都察院左督查御史呂純孝、太子少傅郭湯等人相互對視了幾眼,卻儘是沉默不語。

    事實上,這段時間以來,他們各種方法都想過了、試過了,然而都不見有太多的成效。

    而且,並不是所有的太子黨官員都全心全意的支持太子朱和堉的「商稅改革計劃」,所以「太子黨」的實力也一直不能盡數發揮。

    往常,「太子黨」的官員最看不慣朝中的貪官奸臣們,認為這些貪官奸臣們除了貪污受賄、以權謀私、爭奪權勢之外,簡直再沒有其他本事了。

    然而,太子一黨如今為了推行「商稅改革計劃」,卻必須要先掌控朝廷的大局、擴充自己的勢力與影響,所以這段時間以來,太子一黨也不得不放下身段,不遺餘力的參與進入黨爭之中。

    只是,等太子黨官員們真正的參與進入黨爭之後,才發現「爭權奪勢」絕不只是簡簡單單的四個字而已,這裡面大有學問,並非看上去那麼簡單,至少他們就做不好這件事情。

    若是說難聽一些,這段時間以來。太子一黨就好似瘋狗一般四處咬人,無論是「趙黨」、「黃黨」、「沈黨」、「周黨」,他們全部都出手打壓——這次的黨派傾軋雖然是黃有容率先挑起的,但局勢混亂到如此地步,卻大都是太子一黨的功勞——然而成效卻並不明顯。如今朝中局勢依舊僵持著。太子一黨耗費了無數的心力,但依然沒能獲取足夠的權勢影響,所以「商稅改革計劃」也遲遲不能推行。

    對於這般局面。「太子黨」官員們也盡皆是束手無策。

    見眾人沉默,太子朱和堉眼中閃過失望之色,剛準備說些什麼,突然有人進入正廳,並快步來到太子朱和堉身旁。輕聲稟報道:「太子殿下,七皇子來見您了,如今他正在書房候著。」

    聽到稟報後,朱和堉不由一愣。

    自從德慶皇帝南巡之後,七皇子朱和堅的病情就再次出現了反覆,這段時間以來一直臥病在床,太子朱和堉為此還十分擔心。並屢次去探訪朱和堅的病情,怎麼今天朱和堅突然拖著病體來拜訪自己了?

    想到朱和堅的身體情況,朱和堉不由有些著急,再看到眾人都沒有提出可行的建議,便揮手道:「既然如此。各位大人就先回去想想辦法吧,若是想到了可行之策,無論什麼時候,都可以來找我商議,若是可行,我也一定採納。」

    說完之後,太子朱和堉當先站起身來,向著書房方向走去。

    *

    來到書房之後,太子朱和堉顧不得其它,首先向著朱和堅打量而去。

    只見朱和堅滿臉病容,一副虛弱至極的模樣,但坐臥之間,依然謹守著禮節,見到太子朱和堉出現之後,更是連忙起身,向著太子朱和堉行禮問安。

    朱和堉快行幾步,將朱和堅扶起身來,並歎息道:「七弟,我和你說過多少次了,咱們二人是親兄弟,平日裡完全不需要這些虛禮……還有,你身體尚未康復,怎麼不在府裡休養,來我這裡幹什麼?若是有事,派人通知我一聲就好,我自然會去你府裡找你,你的身體不好,應該多休息,這般跑來跑去,若是身體再有反覆,可如何是好?」

    朱和堅起身之後,卻是面無表情,緩緩道:「三哥,我這次來尋你,是為了如今的朝廷局勢向你諫言的!」

    聽到朱和堅的話後,朱和堉不由又是一愣。

    在明朝,王爺是絕不能干政的,否則就會犯了大忌諱!朱和堅雖然尚未封王,但也應該避諱才對,而朱和堅也一向謹守本份,怎麼會突然為了朝廷政局找自己進諫了?

    就在朱和堉疑惑之際,朱和堅已是緩緩說道:「三哥,臣弟只是一個臥病在床的無用皇子,連王位也沒有,按理說根本沒資格向你諫言,但聽聞了近日的朝廷局勢之後,臣弟思來想去,為了朝廷大局考慮,也為了三哥你考慮,卻是要僭越一次了!」

    說著,不待朱和堉反應過來,朱和堅已是換了一副苦口婆心的表情,說道:「三哥,臣弟聽聞,近段時間以來,朝廷局勢震盪混亂,不僅耽擱了政務,百官也是人心惶惶,這可是真的?」

    朱和堉猶豫了一下,見朱和堅神色認真,所以也沒有隱瞞,點頭道:「近些日子以來,朝廷裡的局勢確實不大安穩。」

    「臣弟又聽說,這般震盪局勢,全都是因為三哥你與朝中各派係爭權而起?」朱和堅雙目直視著朱和堉,再次問道。

    朱和堉遲疑了片刻後,依然點頭道:「也可以這麼說。」

    「三哥你糊塗啊!」朱和堅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樣子,大聲道:「前些時間,因為南巡籌備與『南巡籌備舞弊案』的緣故,三哥你的聲望已是降低了許多,只因為父皇的力挺,才沒有造成什麼麻煩。在這個時候,三哥你應該表現沉穩一些,多辦些實事,藉機挽回聲望,怎麼可以趁著父皇南巡之際與各派係爭奪權勢?如此一來,父皇知道後會怎麼看你?百官又會怎麼看你?……」

    說著,朱和堅愈加大聲,道:「三哥,我已經和你說了多少次了,你就算再是看不慣朝廷裡的那些貪官奸臣,也應該盡量隱忍,否則就會被人抓住把柄、引來敵視!只要你無過錯,皇位遲早都是你的,你也遲早可以除去那些貪官奸臣,又何必急於一時!」

    說話間,朱和堅因為過於激動,引來了一陣激烈的咳嗽,原本慘白的面孔也因此通紅。

    朱和堅的這般模樣,卻是嚇壞了朱和堉,慌忙照顧著朱和堅,又是端水又是撫背,忙了好一陣之後,朱和堅才緩了過來,但緩過來之後,朱和堅還是不斷的向朱和堉進諫,讓朱和堉不要再妄生是非,否則只會損人損己。

    見到朱和堅這般模樣,朱和堉只覺得朱和堅這是一心為自己考慮,再看到朱和堅此時的痛苦模樣,更是又感動又心疼。

    所以,朱和堉決定將自己的計劃向朱和堅全盤托出。

    「七弟,其實你誤會三哥了……罷了,我也不必瞞你,我這次與朝中各派係爭奪權勢,並不是為了增加自己的權勢,而是為了掌控朝廷局勢之後,推行一項商稅改革計劃,這項計劃一旦推行成功,朝廷每年可以增加千萬兩銀子的稅入,這可是一件利在千秋的好事!」

    頓了頓後,朱和堉又補充道:「這件事情,如今除了我身邊的一些親近官員之外,還沒有人知道,如今見你誤會於我,所以才向你解釋的,但你切不可向其他人提起。」

    聽朱和堉這麼說,朱和堅的眼中閃過了一絲輕藐。

    太子黨官員向來嘴不嚴,太子朱和堉的「商稅改革計劃」也早已經洩漏了出去,朱和堅自然是早就知道了。

    在朱和堅看來,朱和堉推行這項「商稅改革計劃」,絕對是自取滅亡之道,因為朱和堅對儲君之位野心勃勃,所以也是樂見其成的。

    然而,太子黨的無能實在是超乎朱和堅的想像,在佔盡優勢的情況下,竟然這麼長時間也無法掌控廟堂局勢,這樣下去的話,恐怕等到德慶皇帝南巡結束之後,太子朱和堉的「商稅改革計劃」也無力推行。

    於是,朱和堅實在看不下去,只好親自出手「幫一下」朱和堉了。

    之前,朱和堅的種種作態,也是為了讓朱和堉說出商稅改革的計劃。

    如今,聽朱和堉終於說了商稅改革的計劃,朱和堅的表情也隨之一緩。

    「原來如此,卻是我誤會三哥了。」向朱和堉道歉之後,朱和堅思索了片刻,突然又說道:「不過,三哥若是想要掌控朝中局勢,我倒是有一個辦法!」
as000538 發表於 2015-7-20 08:58
第三百三十三章 京城此時(中)

    太子朱和堉沒想到,一向本份低調的七弟朱和堅,竟然會有辦法幫助自己。

    一時間,朱和堉既是意外、又是驚喜,連忙問道:「哦?七弟你有辦法?快說與我聽!」

    朱和堅不答反問,道:「三哥,目前都有誰妨礙你掌控朝廷局勢?」

    朱和堉眼中閃過一絲怒色,道:「還能有誰?還不是留京輔政的閣老黃有容?他仗著有另一位閣老沈常茂派系的鼎力支持,全然不將我這個監國太子放在眼裡,處處與我為難……他這哪裡是輔政?簡直就是亂政!」

    朱和堅點了點頭,說道:「與我的猜想一樣,朝中各派系的首領,如今皆是隨著父皇南巡去了,群龍無首之下根本不足為懼,也唯有黃有容作為輔政大臣留在京城之中,又得到了沈常茂一黨的全力支持,所以才能夠為三哥製造麻煩。」

    頓了頓後,朱和堅說出了自己的建議,道:「所以,只要解決了黃有容,三哥你就可以輕易的掌控朝中局勢了!而黃有容之所以麻煩,首先是因為他處處針對三哥,其次也是他得到了沈常茂一黨的支持,既然如此,咱們只要轉移黃有容的注意力,並且讓沈黃聯盟破裂就好了。」

    朱和堉搖了搖汀碩說恪誦 慫擔琺c▽om罰 迕嫉潰骸罷廡┤乙蠶氳攪耍 燦昧艘恍┤侄危  允遣淮笏忱 !br />

    朱和堅緩緩道:「這是因為三哥你還沒有想到關鍵之處!其實,不論是轉移黃有容的注意力,還是分裂沈黃二人的聯盟。只要做成一件事情就好——那就是設法引起沈黃兩派的內部衝突!如此一來,沈黃聯盟自然就會破裂。而黃有容也就會轉移注意力、並且自顧不暇,到了那個時候。三哥你再無阻礙,自然可以輕易的掌控朝中局勢了!」

    說到這裡,朱和堅又意味深長的補充道:「而且,想要做到這一點,其實並不困難!」

    朱和堉完全沒有發現,自己在不知不覺間已是被朱和堅牽著鼻子走了,只是心中愈加好奇,再次追問道:「哦?究竟要怎麼做?」

    朱和堅輕輕一笑,耐心解釋道:「黃有容與沈常茂皆是野心勃勃之輩。多年以來他們為了爭權奪勢,不僅是屢次發生衝突,更是結怨極深,如今他們雖然結盟了,但也只是為了對抗周尚景與趙俊臣的權宜之計罷了,私底下一定防範著對方,絕不可能推心置腹、坦懷相待!所以他們之間的結盟,也存在著不少破綻可以利用!」

    見朱和堉若有所思的點頭後,朱和堅又說道:「這次父皇南巡。由黃有容留京輔政,而沈常茂則是伴駕南下,黃有容在京城之中一家獨大,而沈黨官員也儘是唯黃有容馬首是瞻。雙方看似合作緊密,但黃有容這個人一向最是貪權,我相信他一定會趁機滲透沈黨、擴充自己的權勢。而沈常茂在離京之前,也必然佈置了防範之策。雙方可謂是貌合神離,這就是破綻之一;

    兩派過往的屢次衝突。讓兩派的官員們皆是深受其害,有許多黃黨官員被沈黨打壓過,也有許多沈黨官員被黃黨迫害過,這樣一來,雖然沈黃兩派結盟了,但兩派之中,也一定會有許多官員心生怨懟,不滿自己要與昔日敵人合作,這種怨懟情緒只要稍加撩撥就會爆發出來,這是破綻之二;

    此外,父皇這次南巡之際,有不少朝中重臣伴駕,其中還包括了黃有容的幾位得力助手,比如少傅張誠、禮部侍郎林維、大學士霍正源等人,如此一來,沈黃兩黨目前看似勢大,但實際上黃有容對內部的掌控力度卻是大幅削弱,這是破綻之三!」

    說到這裡,朱和堅抬頭看著朱和堉,目光炯炯道:「有了這三點破綻,只要再因勢利導、順水推舟,想要分裂沈黃聯盟、造成兩派的衝突,並轉移黃有容的注意力,並不困難!到了那個時候,黃有容也就沒辦法阻止三哥掌控朝廷局勢了。」

    聽到朱和堅的這些分析,朱和堉心中無比驚喜。

    這些日子以來,朱和堉一直考慮著如何破解沈黃聯盟,「太子黨」官員們也分別提出了一些想法,但絕沒有任何一個人可以像朱和堅這般思維清晰、有條有理,看似強大的沈黃聯盟經過了朱和堅的分析,卻好似土雞瓦狗一般可以隨手摧毀。

    不過,朱和堅雖然為朱和堉指明了前路,但這條路想要順順當當的走下去,也依然需要一些心思與手段。

    所以,朱和堉不斷點頭贊成之際,也暗暗思索著具體的計劃,只是朱和堉的心中雖然浮現了幾個看似可行的計劃,但這些計劃皆是存在著明顯破綻,卻又被朱和堉一一否決了。

    看著朱和堉的表情糾結,朱和堅的眼中再次閃過了一絲不屑,只覺得朱和堉雖然貴為儲君,但完全欠缺陰謀家的天賦。

    而且,朱和堅也實在不放心「太子黨」的辦事能力,十分擔心自己明明已經為「太子黨」指明了前路,但「太子黨」最終還是把事情辦砸了。

    所以,朱和堅又說道:「說起來,這種挑撥離間的事情,實在不適合三哥你這種光明磊落的人去辦,而且這件事情將來一旦傳揚出去,也會對三哥你的聲望有損……罷了,若是三哥你信得過臣弟,這件事不妨交給臣弟去辦吧。」

    「你去辦?」

    朱和堉認真打量著朱和堅,眼中閃過了一絲疑惑。

    朱和堅與朱和堉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所以朱和堉並沒有懷疑朱和堅的立場,只是在朱和堉的印象之中,朱和堅一向安分守己,從不會結交朝廷官員,在廟堂中也沒什麼勢力與影響,這般情況之下,朱和堅又如何可以完成計劃?

    朱和堅猜到了朱和堉的心思,又補充道:「不過,臣弟在前朝沒有絲毫的勢力與影響,所以希望三哥可以給予臣弟一些支持,讓手下官員按照臣弟的吩咐辦事,否則臣弟的計劃也無法完成。」

    見朱和堅一副信心滿滿的模樣,再考慮到自己確實沒什麼具體的可行計劃,所以朱和堉已是傾向於將這件事情交給朱和堅去辦了。

    只是,考慮到朱和堅這段時間以來身體狀況不佳,朱和堉心中還是有些顧慮,猶豫道:「我自然是信得過七弟,只是七弟你的身體狀況……」

    朱和堅表情堅定,語氣堅決道:「只要能為三哥解憂,我的身體並不算什麼。更何況我也只是負責動動腦子與嘴皮罷了,並不會太累。」

    聽朱和堅這麼說,朱和堉終於下定了決心,說道:「既然如此,這件事就拜託七弟了,我會吩咐程遠道、呂純孝、郭湯他們接下來按照你的吩咐辦事,你放手去做就是……哪怕是失敗了,我也不會怪你,這件事本來就很困難,所以你也不用有什麼壓力。」

    見朱和堉如此為自己考慮,朱和堅神色間滿是感動,垂首道:「請三哥放心,臣弟一定不會讓三哥失望!」

    只是,垂首之間,朱和堅的嘴角忍不住閃過了一絲得意的笑意。

    朱和堅萬萬沒想到,這件事情竟然是如此的順利。

    有了朱和堉的保證,朱和堅接下來不僅可以幫助朱和堉完成「商稅改革計劃」,並親手將朱和堉推向了萬劫不復、八面受敵的境地,他自己更是得到了光明正大的接觸「太子黨」官員的機會!

    再考慮到「太子黨」內部有許多官員因為「商稅改革計劃」而對太子朱和堉心懷不滿,這次的接觸機會,豈不是自己趁機掏空太子朱和堉權勢的大好機會?

    想到這裡,朱和堅心中不免有些激動。

    朱和堅隱隱預感到,離自己走向前台的時機,已經不遠了!

    廟堂之上,當你算計別人的時候,往往也被別人算計著!所不同的只是手段高低罷了。

    事實上,就在朱和堉與朱和堅兩兄弟商議著對付黃有容的時候,黃有容也正考慮對付太子朱和堉的計劃!
as000538 發表於 2015-7-20 08:59
第三百三十四章 京城此時(下)

    南巡開始之後的這段時間,大概是黃有容的人生中最得意的時光了。

    上面沒有德慶皇帝與首輔周尚景的壓制,身旁沒有沈常茂與趙俊臣的掣肘,下面也沒有敵對派系官員的搗亂,黃有容總算是體驗到了「大權獨攬」的快感。

    唯一的麻煩,大概就是「太子黨」這段時間以來好似瘋狗一般四處咬人,讓朝廷的局勢出現了一些動盪。

    不過,太子朱和堉畢竟欠缺了一些經驗,所謂的「太子黨」也大都是眼高手低的貨色,黃有容的心機、手段、城府等等雖然遠遠比不上周尚景等人,但對付太子朱和堉以及「太子黨」還是綽綽有餘的。

    至少,黃有容自認為目前的朝廷局勢雖然混亂了一些,但大局依然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其實,黃有容這段時間以來處處針對太子朱和堉,倒不是因為「太子黨」的四處搗亂,而是黃有容也同樣聽說了太子朱和堉打算改革商稅的消息。

    以黃有容的眼光,自然明白「商稅改革」究竟意味著什麼!

    明朝的商稅制度存在漏洞,造成了走私氾濫、稅入不足,這是任誰都知道的事情,但地方官員們通過商稅關卡牟利,商人們通過走私偷稅賺錢,京官們平日裡收受的賄賂也有很大一部分源自於此——可以說,除了朝廷之外,如今的商稅制度讓所有人都得到了好處!

    所以,若是太子朱和堉推行了「商稅改革計劃」,就一定會造成天下大亂。並引起所有人的敵視,而黃有容身為輔政大臣。也必然會受到牽連,甚至還會成為太子朱和堉的替罪羔羊……或者說。德慶皇帝到時候為了穩定局勢、保住儲君,一定會讓黃有容背黑鍋的!

    也正因為如此,黃有容才會處處針對太子朱和堉,絕不讓太子朱和堉順利的掌控朝廷局勢!

    不過,黃有容覺得,僅只是這樣還遠遠不夠,還要將太子朱和堉的目光轉移到其它方向才可以!

    這一天,同樣的時間,沈黃二派的主要官員齊聚於黃有容的府邸。商討著接下來的對策。

    黃有容坐在主位上,依然是笑面虎的樣子,一臉溫和無害的笑意。

    飲了一口香茗之後,黃有容笑瞇瞇的說道:「這段時間以來,大家都表現的很好,咱們兩派的權勢也增長了許多,並且也沒讓太子掌控朝中的局勢,但僅僅只是這樣,還遠遠不夠。咱們若是不轉移太子的注意力。說不定太子就會鋌而走險,強行實施『商稅改革計劃』,到時候在座的各位同僚都會有大麻煩。」

    說到這裡,黃有容將手中茶盞放在一旁。又自問自答道:「不過,究竟該如何轉移太子的注意力?老夫這裡倒是有一個辦法,大家來商議一下是否可行。」

    大堂之內。沈黃兩派官員紛紛答道:「我等恭聽閣老吩咐!」

    黃有容笑意不變,慢悠悠的說道:「說起來。咱們這位太子殿下,雖然是任誰都看不慣。但要說他最討厭的人,那無疑就是趙俊臣了!所以咱們要轉移太子的注意力,還是要從趙俊臣這裡下手。」

    頓了頓後,黃有容突然喚道:「嗯……熊大人可在?」

    「下官在!請黃閣老您吩咐!」

    隨著黃有容的召喚,一名官員連忙起身,恭聲答道。

    此人名叫熊有保,原本是大理寺少卿,生平最善於查案審賬,也是沈常茂手下的得力干將。

    近幾日,在黃有容的運作下,原先的戶部侍郎詹善常被罷免了官職,所以戶部侍郎的位置就出現了一個空缺,接著黃有容將這個肥缺交給了熊有保,所以熊有保也就成為了新任的戶部侍郎。

    對於黃有容的決定,熊有保自然是滿懷感激,這段時間以來也是越來越親近黃有容,甚至漸漸有些忘記了自己原本所屬的派繫了。

    此時,見熊有保的恭敬模樣,黃有容眼中閃過了一絲得意,覺得自己的良苦用心沒有白費,但神色間依然是溫和平靜,緩緩道:「我這次讓你接任戶部侍郎的位置,就是想用你這一身查賬的本事,在戶部鬧出一些動靜來!太子他一向怨恨趙俊臣,只要你在戶部查賬,擺出一副尋找趙俊臣罪證的架勢,太子他或許就會轉移注意力,同樣將目光放在趙俊臣身上……當然,若是你真能找出趙俊臣的罪證,自然就更好了……如今,趙俊臣伴駕南巡,戶部的另一位侍郎馬森也是如此,戶部以你為尊,你也大可以放手而為!」

    聽到黃有容的吩咐,熊有保的臉上閃過了一絲為難。

    擔任了戶部侍郎之後,他才發現趙俊臣對戶部的掌控力竟是如此之深,雖然趙俊臣目前已是伴駕南巡了,而熊有保則是戶部唯一的在職侍郎,但熊有保對於戶部的事務依然插不上手。此外,戶部所用的記賬方法,十分新穎古怪,也讓熊有保有些捉摸不透。

    不過,在這個時候,熊有保也不能說什麼煞風景的話,連忙保證道:「下官一定盡心辦事,還請黃閣老放心。」

    黃有容笑著點了點頭,又將目光轉向了另一位官員。

    這名官員,赫然是趙俊臣的門下官員——工部侍郎陳東祥!

    當初,陳東祥假意投靠黃有容,將一份「趙黨」官員的罪證交給了黃有容,黃有容也憑藉著這份罪證,除掉了許多「趙黨」官員!

    可惜,這一切都是趙俊臣的計劃,只是趙俊臣借助黃有容之手除掉一些不堪造就的蛀蟲罷了,所以趙俊臣並沒有什麼根本性的損失!

    與此同時,黃有容的兩位得力干將——刑部侍郎閆鵬飛與督察御史劉詮安——在趙俊臣的算計下紛紛被罷官免職,「黃黨」勢力也因此損失嚴重!

    所以。黃有容原本已是開始懷疑陳東祥的立場,認為陳東祥的投靠只是趙俊臣的「反間計」而已。並漸漸的疏遠了陳東祥!

    然而,自從南巡開始之後。陳東祥卻是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再次贏得了黃有容的信任!

    這段時間以來,無論是右僉都御史顧全與吏部侍郎劉長安被罷免了官職,還是戶部侍郎詹善常被勒令停職反省,都是因為陳東祥提供的情報!

    顧全、劉長安、詹善常,這三人皆是趙俊臣的得力干將、鐵桿親信,既然陳東祥幫著黃有容將這三人扳倒了,那麼黃有容又有什麼理由繼續懷疑陳東祥呢?

    事實上,黃有容已經將陳東祥視為自己的鐵桿親信、得力干將了!

    於是。在注視陳東祥的時候,黃有容的目光也格外的親切溫和,並緩緩說道:「不僅僅戶部要查賬,工部同樣是趙俊臣的勢力範圍,也要查賬!關於這一點,就麻煩陳大人了!」

    陳東祥連忙起身,答道:「謹遵閣老之命!下官一定辦到!」

    黃有容笑瞇瞇的說道:「你辦事,老夫很放心!」

    然而,黃有容得意之餘。卻沒有注意到陳東祥眼中一閃而過的輕藐。

    這一次,陳東祥依然是假意投靠黃有容,實際上依然在為趙俊臣辦事!

    如今,顧全、劉長安、詹善常三人固然是被黃有容扳倒了。但他們的「罪行」全都是源自於陳東祥的情報,而這些情報自然都是假的!也就是說,只要趙俊臣回到京城之後。顧全、劉長安、詹善常三人的罪名馬上就會推翻,他們也很快就可以官復原職!

    所以。這次的黨爭之中,除了一些意志不堅、心性不良的牆頭草之外。趙俊臣根本不會損失什麼。

    而黃有容到時候卻會增加一項「誣陷官員」、「惡逆不道」的罪名!

    此外,陳東祥這次「投靠」黃有容,也是為了滲透「黃黨」勢力、籠絡「黃黨」官員,等將來黃有容倒台之後,盡可能的為趙俊臣收編「黃黨」勢力!

    雖然,趙俊臣收買霍正源也是為了這個目標,但趙俊臣從不會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可以說,黃有容自認為掌控著京城形勢,但實際上他依然被趙俊臣玩弄於股掌之間!

    眼看著黃有容被趙俊臣玩弄於股掌之間,卻沒有任何察覺的樣子,陳東祥自然有理由鄙夷黃有容。

    與此同時,陳東祥對於趙俊臣則是愈發敬畏了。

    *

    大人物有大人物的煩惱,比如權勢還不夠大、比如金銀還不夠多、比如妻妾還不夠漂亮……

    而小人物也有小人物的憂愁,比如吃飯、比如妻兒、比如生存……

    這些日子以來,不管是太子朱和堉,又或是閣老黃有容,皆是沉溺於黨爭之中,不免忽略了一些其它事情,比如……皇宮又開始向民間招募太監與宮女了!

    在明朝後期,太監雖然沒了陽根、絕了後代,會被人看不起,但從某方面而言,亦是一個很有前途的職業,至少,有內庫供養,衣食無缺,若是運氣好些,能在內廷站穩腳跟,更是有權有錢,處處威風。

    而如此一來,自然有會許多人或是因為迫不得已、或是因為好吃懶做,想要入宮成為宦官!

    但頗為殘酷的是,明朝內廷在選拔新太監的時候,選取範圍是「自宮者」!

    也就是說,那些想要入宮當太監的人,僅僅只是為了參加一次選拔,就必須先行自斷陽根!

    這樣一來,若是最終沒能入選,這些「自宮者」命運之悲慘,自不用多提。

    在明朝,內宮每隔三年,都會招收一次太監,而且每次招收的「自宮者」都有千人之多,看似數量不少,但實際上落選者更多,這些落選者聚集在京城之中,甚至成為了京城較為嚴峻的社會問題之一。

    而這些「自宮者」聚集的地方,則被世人稱為「閹人巷」。

    對於「閹人巷」裡的「自宮者」而言,這次選拔關係到他們的生存問題,卻要比「商稅改革」與「黨派傾軋」重要多了!

    他們迫切的渴望自己被選入宮中成為宦官,這是他們人生中最大的志向!

    而曾經的舉人、在陰差陽錯之下同樣成為閹人的嚴如安,也是其中之一!
as000538 發表於 2015-7-20 09:00
as000538 發表於 2015-7-20 08:59
第三百三十四章 京城此時(下)

    南巡開始之後的這段時間,大概是黃有容的人生中最得意的時光了。

第三百三十五章 滲透內廷

    「閹人巷」裡的閹人們沒能成為太監,又遭受到世人鄙夷,大都會自暴自棄、自甘墮落,他們為了活下去,也為了等待下一次選拔,皆是用盡了一切合法或非法的手段,有乞討要飯的、有當相公的、有坑蒙拐騙的,其混亂狼藉之處,自是不用多提。

    所以,「閹人巷」絕對是一處烏煙瘴氣的不法之地!

    這樣的環境下,「閹人巷」裡的閹人們也大都性情卑劣、無情無義。

    正所謂「相由心生」,在性情卑劣之下,閹人們的模樣也大都可憎,再加上他們平日裡的生活水平極差,所以一個個也皆是身材枯瘦、獐頭鼠目。

    如此一來,當內廷向民間招募太監的時候,嚴如安的出現也就格外引人注目了!

    嚴如安的相貌並不算英俊,但也是五官端正、身材提拔,〔無][錯〕再加上他畢竟是一位讀書人,所以氣質文雅、舉止端莊,容易讓人心生好感,除了眼神有些陰鷙之外,與周圍的閹人們完全沒有任何相似之處。

    嚴如安靜靜的混在一眾閹人之中,引起了周圍閹人的陣陣注目,其中有不少閹人心生妒恨,認為嚴如安這般品貌,是一定可以進入內廷、成為宦官的。

    但奇怪的是,雖然有不少閹人妒恨嚴如安,但竟是沒有任何一個閹人找嚴如安的麻煩!

    原來,嚴如安養好傷勢之後,就離開了趙府。前往「閹人巷」居住了,如今他已是在「閹人巷」裡待了不少日子了。

    在這段時間裡。所有找嚴如安麻煩的閹人,都無聲無息的消失了。而所有與嚴如安交好的閹人,則會時不時得到嚴如安的救濟。

    一些閹人得到嚴如安的救濟後,或是出於感激,又或是出於討好,也會自發的擁護嚴如安。

    漸漸地,嚴如安在「閹人巷」內的影響與勢力越來越大,到了現在,嚴如安在「閹人巷」內也算是一大勢力的領袖了

    所以,那些敵視嚴如安的閹人們。漸漸的都不敢再找嚴如安麻煩了,他們固然妒恨嚴如安,但也更加的敬畏嚴如安。

    ***

    此時,嚴如安被一些閹人擁簇在中間,卻是不言不語,只是靜靜的思索著什麼。

    事實上,在即將進入內廷、成為一名宦官之際,嚴如安開始有些不受控制的回顧自己的人生軌跡!

    他原本是一位舉人,雖然赴京趕考後並沒能杏榜題名。但他的人生依然充滿著希望。

    畢竟,即使這一次落榜了,但還有下一次機會!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因為無意間得罪了幾個閹人,嚴如安被這些閹人襲擊了,並且在受襲期間。嚴如安的陽根受到重創,從此再也不算是一個完整的人。他的人生也徹底失去了希望!

    幸好,趙俊臣這個時候救下了他。並為他指明了新的道路——內廷十二監!

    按照趙俊臣的描述,鄭和、魏忠賢、劉瑾、王振……這些人都是太監,但哪一個不是呼風喚雨、權勢滔天?又有哪一個不是留名千古、世人皆知?達到了這般地步,又何必在意身體是否完整?

    身體不完整之後,嚴如安迫切需要一些東西補全自己的人生,而趙俊臣的描述也確實令人著迷,所以嚴如安接受了趙俊臣的建議。

    正如趙俊臣所說,若是他像鄭和、魏忠賢、劉瑾一般權勢滔天、可以肆意掌控他人的命運,那麼即使他是一位閹人,又有誰敢小看?

    就這樣,嚴如安的人生方向終於確定了。

    事實上,此時的嚴如安對於自己加入內廷、成為太監的事情,不僅沒有絲毫反感,反而有些迫不及待了!

    ***

    而就在嚴如安回顧自己一生的時候,在陣陣喧嘩聲中,內廷終於開始選拔招人了。

    嚴如安也回過神來,帶著一些陰鷙,突然低聲笑道:「不能九鼎食,亦當九鼎烹……」

    喃喃之間,嚴如安已是邁步向前走去!

    前行的腳步,義無反顧!

    ~~~~~~~~~~~~~~~~~~~~~~~~~~~~~~~~~~~~~~~~~~~

    內廷在招收新人的時候,有先後兩個步驟。

    首先是體測,審查應徵者是否有傳染疾病、身體殘疾、以及……是否已經自宮。

    然後則是面試,詢問應徵者的基本情況、審核應徵者的籍貫文書、並檢視應徵者的品貌是否合格。

    最後,若是擔任面試考官的幾位太監大都同意的情況下,應徵者就算是合格入選了。

    過程看似很簡單,但標準很嚴格,每年都會有大批「自宮者」被淘汰。

    *

    體測這一關,嚴如安很順利就通過了。

    接著,長時間的排隊之後,嚴如安又進入了面試的房間。

    負責選拔新人的太監共有三位,他們坐在一張桌子後面,先是打量了嚴如安幾眼,又不引人注意的相互對視了一眼,眼神皆是意味深長,然後就開始向嚴如安提問了。

    為首的太監問道:「你的姓名是什麼?」

    「李如安。」嚴如安緩緩答道。

    嚴如安自覺愧對於家族先輩,在加入內廷之際,雖然沒有改變名字,卻換了姓氏。

    從此之後,世上再無嚴如安,只有李如安了!

    另一位太監問道:「看你的樣子,有些像讀書人,認識字嗎?」。

    「認識一些。」

    第三位太監問道:「哦?識字?那為什麼要進內廷當太監?」

    「家裡沒錢,又欠了一大筆債。」

    聽李如安這麼說,三位太監皆是點了點頭——這是很常見的理由,也是很常見的現實。

    接下來,三位太監又問了幾個問題,並審核了李如安的籍貫文書——這些東西趙俊臣自然早已經準備好了——在確定了李如安的身世清白之後,又相互間商議了幾句,就宣佈李如安入選了!

    出於意料的簡單,沒有任何的意外與波折。

    事實上,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李如安的品貌在閹人之中鶴立雞群,又是識字的稀缺人才,最重要的是,趙俊臣花了一大筆銀子幫著李如安打通了關係人脈,所以李如安的入選,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而隨著李如安的入選,趙俊臣滲透內廷十二監的計劃,也正式拉開了帷幕。

    事實上,在趙俊臣的滲透計劃之中,李如安的存在也只是冰山一角罷了。
as000538 發表於 2015-7-20 09:00
第三百三十六章 立場

    離京之前,趙俊臣在京城中留下了許多計劃。

    到了現在,在這些計劃開始逐步實施了,其中有一些產生了效果,又有一些完全沒有效果,甚至還有一些出現了反效果!

    不過,趙俊臣已經沒辦法再去修改的這些計劃了。

    因為,趙俊臣此時正在淮安城內,距離京城兩千三百餘里之遙。

    所以,趙俊臣並沒有擔心京城裡的風雲變幻——即使擔心也沒用——對於趙俊臣而言,重要的是處理好眼前的事情。

    比如,前任淮安知府李欣的貪污案。

    這件事究竟應該如何向德慶皇帝交代,是需要花費大心思的。

    來到淮安城的第二天,趙俊臣與霍正源、鮑文傑一同前往淮安府衙,開始複審李欣的貪污案。

    進入淮安府衙之後,趙俊臣等人很快就見到了淮安知府賀恆澤——如同傳聞中一般,賀恆澤是一位很容易交流的「好好先生」,當趙俊臣與霍正源、鮑文傑表明了身份與來意之後,就受到了他的熱情招待,對於趙俊臣等人的諸般要求,賀恆澤也是有求必應、積極配合。

    面對賀恆澤的慇勤與奉承,趙俊臣不由再一次感慨——為什麼在【≌官場之中,容易相處的總是貪官呢?

    或者,是因為貪官沒有太多原則的緣故吧——只要不觸犯他們的根本利益,貪官們總是明白「變通」與「忍讓」的重要性。

    不過,趙俊臣並沒有感慨太久。很快就陷入了忙碌之中。

    翻閱檔案、收集線索、尋找證人、並再次提審李欣……

    經過了兩天時間的忙碌,漸漸的。案情真相越來越清晰,而鮑文傑的面色也越來越難看。

    當初。太子朱和堉之所以會斷定李欣是位貪官,一來是因為淮安境內的一些貪官污吏被太子朱和堉抓捕入獄後,皆是信誓旦旦的舉證李欣就是他們的主謀;二來是因為東廠收集到的「情報」皆是顯示李欣有過貪污受賄的跡象,三來也是因為李欣家中抄出了巨額銀兩。

    所以,太子朱和堉在「證據確鑿」之下,也輕易的斷定了李欣是一位貪官,並將李欣罷官免職、抓捕入獄。

    然而,趙俊臣、霍正源、鮑文傑三人仔細的複查了案件之後,所得到的情報卻是截然不同。

    根據這三人所查到的情報。前任淮安知府李欣顯然是一位清官,為官期間沒有任何貪污受賄、以權謀私的跡象。雖然家資豐裕、抄家時抄出了數萬兩白銀,但考慮到李欣的祖輩皆是著名商賈,所以這筆銀子也很可能會是李欣繼承祖業所得,皆是乾乾淨淨的銀子。

    至於東廠所收集到的「罪證」、以及其他貪官們的舉證,更是完全不可相信。

    各方面的情報皆是表明,東廠曾經向李欣索要過好處,卻被李欣斷然拒絕了,而東廠出於報復心理。才會羅織罪名誣陷李欣,而淮安境內的其他貪官們大都是因為李欣提供的情報才會被太子朱和堉定罪的,他們為了報復李欣,也紛紛在東廠的暗示下提供了偽證。

    所以。李欣是一位清官,他是被冤枉的!

    確認了這一點之後,鮑文傑的神情不斷變幻著。似乎受到了極大的打擊。

    因為這件事情,太子朱和堉英明聖武、明鑒萬里的形象。在鮑文傑心中出現了一絲裂痕。

    鮑文傑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像是太子朱和堉這般聖明睿智的人竟然也會犯錯!而且還犯了這麼嚴重的錯誤。竟然將一位有口皆碑的清官誣陷為貪官,並且讓這位清官在獄中受盡了折磨!

    在提審李欣的時候,李欣渾身傷痕、虛弱至極,一副隨時都會頂不住的樣子,顯然李欣在淮安為官期間得罪了不少人,所以入獄之後被某些人趁機報復了,這段時間以來受盡了折磨,若是趙俊臣等人遲來幾天,或許李欣就要冤死在獄中了。

    因此,鮑文傑心情矛盾之餘,對李欣也多了一些同情,畢竟他本身也是一位清官,看到李欣的模樣,不免有些心有慼慼焉。

    …………

    查明了案情之後,這一天晚上,趙俊臣、霍正源、鮑文傑三人聚在一起,商議著他們接下來應該如何向德慶皇帝稟報案情。

    最開始的時候,三人皆是沉默不語,只是等著其他人表明態度。

    畢竟,如今案情真相已經很明顯了,但若是據實稟報,就會影響太子朱和堉的聲譽,更會產生一系列的連鎖反應,這裡面的「政治責任」任誰都承擔不起,不過若是他們知情不報、虛構事實的話,卻又是欺君之罪,這般罪名同樣無人可以承擔。

    如此一來,三人皆是陷入了進退兩難之地。

    其中,鮑文傑尤為矛盾,一方面是自己的良知,另一方面則是維護太子朱和堉的聲望,兩者之中必須要捨棄一個,這般情況讓鮑文傑的心情無比糾結。

    不過,沉默之間,最終還是鮑文傑率先表明了態度,緩緩道:「如今,案情很明顯了,李欣是一位難得的清官,也是我大明朝的忠臣,這樣的人不應該蒙受冤屈,所以我們應該據實稟報陛下,歸還李欣的清白。」

    最終,因為耿直的天性、心中的良知、以及一些同情心理,鮑文傑做出了這般決定。

    雖然,這個決定會給太子朱和堉帶來一些麻煩,但鮑文傑相信,太子朱和堉也會支持他的選擇。

    因為,「太子黨」基本上是由清官與清流構成,這關係到「太子黨」的根本利益!

    然而,趙俊臣與霍正源對視一眼後,卻紛紛搖頭了。

    趙俊臣當先說道:「我並不贊成鮑大人的提議。咱們身為朝廷重臣,無論什麼都時候都應該以大局為重!所以在這個時候。咱們應該優先考慮太子殿下的聲望,而不是某位官員是否受到了冤屈。所以我建議以『巨額財產來歷不明』為理由,維持太子殿下的原判,不過考慮到李欣為官期間確實為百姓辦了不少實事,而太子殿下也有些量刑過重了,咱們可以請求陛下為李欣減罪,讓李欣回家養老、頤養天年,這樣也算是對得起他了。」

    因為事前有過交流,所以霍正源也同樣趙俊臣的看法,點頭道:「我同意趙大人的看法。相比較太子殿下的聲望,李欣是否受到冤屈並不算什麼,所以李欣必須有罪!為了大局,犧牲一些個人利益,也是臣子應有之責……當然,咱們也不會讓李欣白白受冤,維持原判之後,為李欣減刑也是應該的,我想這也是陛下的心思。否則陛下也不會讓我們複審此案。」

    鮑文傑原本以為趙俊臣與霍正源都會支持自己的觀點,畢竟太子朱和堉的聲望受損之後,對他們二人而言皆是有利無弊。

    此時,聽到趙俊臣與霍正源的提議之後。鮑文傑不免有些吃驚——難不成,趙俊臣與霍正源會真心為太子朱和堉的聲望考慮?——鮑文傑只覺得自己耳朵出現了問題。

    有那麼一瞬間,對於趙霍二人的提議。鮑文傑確實心動了,認為這是一個兩全其美的良策。

    不過。設身處地的為李欣考慮之後,鮑文傑還是搖了搖頭。依然是堅持己見,道:「對於李欣這樣的清官而言,名聲就是他一生最看重的東西,若是咱們依舊維持他的罪名,怕是比殺了他還讓他難受!所以趙大人的提議絕不可行。」

    頓了頓後,回想著趙俊臣的提議,鮑文傑又覺得有些好笑,道:「以『巨額財產來歷不明』為由維持原判?我可不記得我朝還有這麼一項罪名!」

    趙俊臣緩緩道:「我朝確實沒有這項罪名,但天子金口玉言、言出法隨,只要陛下認可了,那麼這項罪名自然就有了。畢竟,李欣的家產高達近十萬兩白銀,但他沒辦法將這些銀子的來歷全部說清楚,其中說不定就會有貪污受賄的銀子,所以這項罪名也不算錯。」

    鮑文傑冷笑道:「這天底下的官員,又有誰能說清楚自己家產中每一兩銀子的來歷?這項罪名一旦成立,豈不是天下官員人人有罪?更何況,李欣的家產雖然數額巨大,但與趙大人相比,卻只是九牛一毛罷了,趙大人提出這項罪名,就不怕將來自掘墳墓?」

    趙俊臣笑瞇瞇的說道:「所謂『清官』,是『清廉』的『清』,而不是『清貧』的『清』,這一點我自然明白,但如今為了太子殿下的聲望考慮,也只能尋找這麼一個理由了,畢竟咱們實在抓不到李欣的其他把柄。至於鮑大人說我這是自掘墳墓……我也多謝鮑大人的關心,不過我既然敢提出這個建議,我就不會擔心將來會有人用這一招對付我,還請鮑大人放心就是。」

    事實上,趙俊臣的提議,並不僅僅只是為了「維護」太子朱和堉的聲譽,還有更長遠的考慮,不過趙俊臣並不會向鮑文傑詳細解釋就是了。

    至於鮑文傑說趙俊臣的這項提議是「自掘墳墓」,趙俊臣更是毫不擔心。

    像是趙俊臣這般層次的權臣,所謂「罪名」根本就是最無關緊要的事情,若是趙俊臣倒台的話,他的政敵們只要願意,隨時都可以為趙俊臣羅織七八十種罪名,根本不需要尋找「巨額財產來歷不明」的理由:若是趙俊臣沒有倒台,所謂「巨額財產來源不明」的理由也根本無法對趙俊臣造成任何影響。

    事實上,一旦李欣因為「巨額財產來歷不明」而定罪,那麼最容易受到影響的只會是朝廷中下層官員,而這也是趙俊臣提出這項建議的真正原因!

    最終,經過反覆辯論之後,鮑文傑、霍正源、趙俊臣三人依然是各自堅持己見,鮑文傑堅持要為李欣翻案,而霍正源與趙俊臣也堅持要維持原判。

    這世上的事情就是這麼奇怪,鮑文傑明明是太子朱和堉的鐵桿親信,但他卻是堅持推翻太子朱和堉的判決,而趙俊臣與霍正源明明與太子朱和堉是敵對關係,但此時卻偏偏以維護太子朱和堉的聲譽為首要目標!

    說根到底,在官場之上,所謂「立場」往往是最靠不住的東西,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出發點,隨著利益出發點不同,所謂的「立場」往往也會發生變化!

    霍正源為了討好德慶皇帝,所以要維持原判,趙俊臣除了要討好德慶皇帝之外,還有其他一些考慮,所以他也堅持要維持原判,至於鮑文傑,他之所以堅持為李欣翻案,何嘗不是因為他自己同樣是一位清官,所以心有慼慼焉呢?

    最終,因為誰也說服不了誰,所以趙俊臣、霍正源、鮑文傑也就不再堅持辯論了,只是等待德慶皇帝駕臨淮安之後,再分別向德慶皇帝闡述他們各自的看法。

    而且,根據消息,德慶皇帝也很快就要駕臨淮安了!
as000538 發表於 2015-7-26 11:47
第三百三十七章 深遠謀劃(上)

    第二天,下午申時。

    萬眾矚目之下,德慶皇帝的南巡御駕終於來到了淮安。

    在德慶皇帝駕臨之際,諸般禮制、迎接流程,看似莊重熱鬧,但只是千篇一律,毫無驚喜意外之處,所以自是不用多提。

    卻說德慶皇帝來到了淮安府的臨時行宮之後,第一時間招來了趙俊臣、霍正源、鮑文傑三人,詢問前任淮安知府李欣貪污案的查案進展。

    面對德慶皇帝的詢問,三人不敢隱瞞真相,將案情詳細向德慶皇帝解釋了一遍。

    聽到趙俊臣等人的解釋後,德慶皇帝若有所思,沉吟道:「這麼說,李欣確實是被冤枉的?他為官期間當真沒有任何把柄可抓?」

    不待趙俊臣與霍正源說話,鮑文傑已是搶先說道:「陛下,李欣確實受到了冤屈,他的貪污罪名根本經不起推敲,為官期間也是出了名的清廉有為,在民間有口皆碑,所以臣懇請陛下為李欣翻案、還李欣清白!」

    得到了肯定答覆之後,德慶皇帝的眼神中閃過了一絲失望,對於鮑文傑的建議,則是沉吟不語,沒有任何回應。

    德慶皇帝這次派趙俊臣、霍正源、鮑文傑三人複查李欣的貪污案,是因為♂李佳敏的緣故,想要減免去李欣一些罪名,讓李欣免去牢獄之災,但絕沒有想要將太子朱和堉的判決徹底推翻,因為這樣會影響太子朱和堉的聲望!

    所以,趙俊臣等人這次查案。最好是平反了李欣的貪污罪之餘,再從李欣身上找出一些不輕不重的罪名。最後由德慶皇帝避重就輕的下一道旨意——李欣確實有罪,但太子也有些量刑過重。所以特免去李欣的牢獄之災——這樣一來,德慶皇帝既是對李佳敏有了交代,也是維護了儲君的威望,可謂是兩全其美、面面俱到。

    然而,德慶皇帝萬萬沒想到,李欣竟然真是一位沒有任何把柄的大清官,趙俊臣等人審查了兩三天時間,竟是一點罪行都找不到,如此一來。卻是讓德慶皇帝的如意算盤落空了。

    究竟是為李欣翻案、任由太子的威望受損?還是不再理會李佳敏的請求、假裝不知道李欣的冤情,將這件事掩蓋下去?

    就在德慶皇帝考慮著下一步應該怎麼辦的時候,趙俊臣卻突然說道:「李欣此人,確實是一位清官,但要說他沒有任何把柄可抓,卻也不一定。陛下,太子當初查抄李欣家產的時候,足足抄出來近十萬兩銀子,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銀子。李欣根本說不清楚來歷。」

    「哦?」德慶皇帝抬眼看著趙俊臣,雙眼微瞇,問道:「什麼意思?」

    趙俊臣解釋道:「臣的意思是,李欣的這些家產。數目十分巨大,但它們究竟是乾淨銀子、還是貪墨受賄所得,誰也說不清楚。甚至連李欣自己也說不清楚,不妨以『巨額財產來歷不明』為罪名。維持太子殿下的原判,也未嘗不可。」

    另一邊。霍正源注意到德慶皇帝的失望神色,再結合趙俊臣的提醒,也確定了德慶皇帝的真實心意,於是連聲贊同,道:「臣也是這個意思!李欣身為地方父母官,卻擁有巨額家資,偏偏又說不清所有家資的來歷,這未嘗不是一個罪名啊。」

    鮑文傑依然堅持著自己的意見,反對道:「此策絕不可行!陛下,臣等已是查清楚了,李欣的祖輩皆是商賈,生意規模不小,直到李欣這一代才開始從事仕途,所以這筆銀子皆是李欣的祖傳家產,只是李欣沒辦法解釋與證明罷了,又豈能以此為罪名?這天底下的官員,又有誰可以將自己手中每一兩銀子的詳細來歷都解釋清楚?若是此例一開,怕是天下所有官員皆是人心惶惶啊!更何況,李欣確實是一位貪官,他受了冤枉,理應為他翻案,又怎能羅織罪名維持原判?這豈不是讓忠臣寒心?」

    霍正源搖頭道:「鮑大人,你一向與太子殿下關係親近,怎麼不明白這個道理?如今李欣他究竟是清官還是貪官,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李欣的貪污罪是太子殿下親自審定的,若是翻案了,豈不是會損害太子殿下的威信?這關係到朝廷大局!相較於太子殿下的威信,李欣的個人榮辱只是無關緊要的事情!」

    霍正源說的很嚴重,但鮑文傑卻是寸步不讓,堅決道:「太子殿下的聲望固然是至關緊要,但百官的想法心思也同樣是朝廷大局!若是李欣以『巨額財產來歷不明』定罪,百官必然會人人自危,誰也不知道這個莫須有的罪名今後會落在誰頭上,到時候一旦廟堂局勢不穩,又該如何?」

    就這樣,在德慶皇帝面前,鮑文傑與霍正源再一次的辯論了起來。

    不過,和昨天晚上一樣,兩人各有觀點,誰也說服不了誰。

    只是,在兩人辯論的時候,趙俊臣並沒有表述觀點,只是偷偷打量著德慶皇帝,而德慶皇帝也沒有表明態度,只是若有所思。

    事實上,自從趙俊臣提出了「巨額財產來歷不明」的罪名之後,德慶皇帝就轉移了注意力,並想到了許多更加深遠的事情!

    自從封建王朝出現之後,「皇權」與「臣權」一直明爭暗鬥著,時而「皇權」佔據上風,時而「臣權」扳回一局。

    到了明朝,通過控制軍隊、設置廠衛、廢除宰相等等手段,「皇權」已是漸漸佔據了優勢,但依然不能徹底壓倒「臣權」,明朝數百年來,還是會時常出現一些足以抗衡「皇權」的臣子,比如張居正、比如三楊、又比如現在的周尚景,許多時候,皇帝並不能一言九鼎,許多事情都需要內閣的支持,不免受到了掣肘。

    對於這種局面,德慶皇帝自然不會滿意,所以他一直都在想辦法壓制「臣權」、擴張「皇權」,這即是為他自己考慮,也是為子孫後代考慮。

    正因為如此,趙俊臣提出的「巨額財產來歷不明」罪名,讓德慶皇帝十分感興趣,因為這種罪名的出現,讓皇帝增加了一種威懾臣子的手段,有利於皇權的增長。

    所以,從本心上講,德慶皇帝很贊成趙俊臣與霍正源的提議——以「巨額財產來歷不明」的罪名,維持太子朱和堉對李欣的原判,然後再隨便找些借口,免去李欣的牢獄之災。這樣一來,德慶皇帝對李佳敏有了交代,也保住了儲君的聲望,最重要的是,還形成了一項「先例」,而一旦有了先例,「巨額財產來歷不明」就會真正成為一項罪名,今後德慶皇帝就可以揮舞著這根「大棒」威脅朝廷百官了!

    但是,鮑文傑的觀點也很有道理, 「巨額財產來歷不明」的罪名一旦出現,百官一定會人心惶恐,也一定會出現反彈,到時候朝廷局勢就會不穩,這是德慶皇帝絕不願意看到了。

    所以,德慶皇帝不免有些猶豫,對於霍正源與鮑文傑的爭執,也遲遲沒有表態。

    最終,就在鮑文傑與霍正源的辯論越來越激烈的時候,德慶皇帝突然揮手,打斷了兩人的激辯,並將目光轉向趙俊臣,問道:「俊臣,朕認為霍大學士與鮑侍郎的說法都各有道理,只是這個『巨額財產來歷不明』的罪名,終究是由你提出來的,朕還是想聽聽你的看法。」

    趙俊臣微微垂首,平靜的說道:「陛下,事到如今,案情已經很明顯了,李欣確實無罪,也確實是太子殿下當初錯判了案件……當然,這件事也不能怪太子殿下,當初留給太子殿下的審案時候確實有些緊促,廠衛們也是欺上瞞下、誤導了太子的判斷,所以太子殿下出現了些許疏漏,也是在所難免的事情。」

    德慶皇帝點了點頭,並示意趙俊臣繼續講下去。

    趙俊臣繼續說道:「臣冒昧揣測聖心,認為陛下您這次派臣等複查此案,是不忍心忠臣蒙難,想彌補這個疏漏、並為李欣平反,但如此一來,太子的聲望就會受損,所以局面就有些進退兩難了。然而,臣認為,因為南巡前後的一些事情,太子殿下的聲望已經出現了一些損失,現在絕不能再有波折了,否則太子殿下的聲望在短時間內連連受損,所產生的影響實在是難以估量,所以太子殿下當初的判決必須要維持!這既是前提、也是底線!」

    聽趙俊臣這麼說,德慶皇帝再次點頭,表示贊同。

    另一邊,鮑文傑的神色也是微微一變,顯然他之前只是孤立的看待這件事情,如今聽到趙俊臣的提醒,才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

    是啊,因為南巡前後的一些事情,太子的聲望已經接連受損,如今確實不能再有波折了。

    想到這裡,鮑文傑原本的立場也有些動搖了。

    同時,趙俊臣又說道:「不過,李欣為官期間,確實沒有任何把柄,想要維持太子殿下的原判,也需要一個理由,所以臣才想到了『巨額財產來歷不明』的罪名。這既可以維持了太子殿下的原判,也讓陛下您有了充足理由減免李欣的刑罰,當然,鮑大人的顧慮也有道理,這項罪名一旦提出,必然會引起百官擔憂,但依臣看來,只要換一種說法,就不會有麻煩了。」
as000538 發表於 2015-7-29 16:08
as000538 發表於 2015-7-26 11:47
第三百三十七章 深遠謀劃(上)

    第二天,下午申時。

第三百三十八章 深遠謀劃(中)

    「哦?什麼說法?」德慶皇帝饒有興趣的問道。

    趙俊臣緩緩道:「當初,太子審辦『南巡籌備舞弊案』期間,淮安是重災區,除了知府李欣之外,還有一位同知、一位通判、四位知縣,皆是被定了貪污罪,也同樣被罷官入獄了。關於這幾位犯官,臣這兩天也抽空查了一下,發現他們與李欣不同,皆是罪證確鑿、辨無可辯,絕沒有被誣陷的可能!」

    聽趙俊臣這麼說,德慶皇帝的眼睛一亮,似乎已經猜到了趙俊臣的想法。

    趙俊臣繼續說道:「臣以為,陛下您若是單獨減免了李欣的罪責,必然會十分惹眼,也會讓世人注意到太子當初的疏漏,這樣就會損及太子殿下的聲望,所以不妨將淮安境內所有涉及了『南巡籌備舞弊案』的犯官擺放在一起,用他們的案子作為掩護,在重點提及這些案件的正確性同時,再稍稍提及一下李欣的事情,稱李欣雖然有大量財產來歷不明,但罪證不足、罪名有待商榷,不免有些量刑過重,所以特免去他的牢獄刑罰,只是罷官為民——這樣一來,李欣的處理結果就不會惹眼了,到時候世人們也不會把目光集中在太子殿下的疏漏上,更不會損及太子殿下的聲望,畢竟太子殿下既是出現了些許失誤,但大部分的審案結果都是正確的,終究是瑕不掩瑜,更何況李欣確實有大量財產來歷不明,也不能確定他就是一位兩袖清風的清官。」

    一旁。鮑文傑的立場雖然有些動搖了,但還是再次提出了異議。道:「趙大人,似乎你並沒有抓住重點!你的這個方法。固然是維護了太子殿下的聲望,但『巨額財產來歷不明』的罪名終究還是出現了,這樣必然會引起朝廷動盪!更何況,李欣是一位清官,你的這個說法,還是讓他蒙冤了!這樣豈能讓百官服氣?」

    趙俊臣微微一笑,詳細解釋道:「若是換了我的這種說法,那麼『巨額財產來歷不明』就不再是一項『罪名』了,而變成了一個『理由』!這既是維持太子原判的理由。也是陛下減免李欣罪罰的理由!而『理由』與『罪名』終究還是有差別的,並不會造成百官的恐慌。畢竟,一位官員抄家抄出了近十萬兩白銀,難免會引起各種猜測,已是再難取信於民,這樣的人也不適合擔任地方父母官了,所以不妨以此為理由,先免去李欣的罪罰,再將李欣罷官為民。從側面維持太子殿下的原判,我認為還是合適的。」

    一旁,霍正源連連點頭道:「趙大人果然聰慧,只是換了一種說法。卻已是面面俱到,將諸般隱患化於無形,正是穩妥老成之策。」

    另一邊。就在鮑文傑猶豫不定的時候,德慶皇帝也終於表明了自己的立場。

    「俊臣的辦法。深得朕心,也確實可行。依朕看,就這麼決定吧。」德慶皇帝先是用讚賞的目光看了趙俊臣一眼,又轉頭向鮑文傑說道:「鮑侍郎,朕知道你性子剛正,這也是朕看重你的地方,但身為朝廷重臣,卻不可一葉障目,性子剛正之餘,也需要著眼全局、謀慮深遠,並且手段靈活一些,關於這些,你就不如霍學士與趙尚書了,今後不妨向他們二人好好學學,這樣朕才能更放心的用你。」

    「臣……知道了。」

    德慶皇帝既然已經有了最終決定,鮑文傑雖然有不同看法,但也只能無奈接受了。

    只是,在回答的時候,鮑文傑的表情明顯有些不滿,似乎猶自不服。

    反倒是一旁的趙俊臣,雖然得到了德慶皇帝的誇獎,但神色依舊平靜。

    事實上,德慶皇帝最終會接受趙俊臣的建議,也是趙俊臣意料之中的事情。

    *

    正如前文所說,「巨額財產來歷不明」的罪名一旦成立,就會引起百官惶恐、朝廷動盪,但也會進一步增加皇權的威懾力,對於德慶皇帝而言,可謂是利弊參半、很難取捨。

    然而,趙俊臣的方法,卻解決了德慶皇帝的煩惱。

    將「巨額財產來歷不明」從一項罪名變成一種理由,只是稍稍變化了一下名義,不僅能減少百官的關注與恐慌,更還會成為德慶皇帝的一顆探路石,讓德慶皇帝藉著這件案子的處理結果試探百官反應,若是百官的反應不那麼激烈的話,德慶皇帝就會一步一步將「巨額財產來歷不明」確立為一項真正的罪名,並成為帝王威懾臣子的一種手段!

    出於這些考慮,德慶皇帝最終會採取趙俊臣的辦法,也就不足為怪了——依照趙俊臣的方法,德慶皇帝不僅對李佳敏有了交代,而且還保住了太子的聲望,更又多了一種擴張皇權的手段,可謂是「一箭三雕」。

    所以,德慶皇帝接下來的興致頗高,念及趙俊臣、霍正源、鮑文傑三人這幾天以來查案頗是幸苦,德慶皇帝還刻意嘉獎了他們幾句,其中,趙俊臣與霍正源因為猜對了德慶皇帝的心思,德慶皇帝又挑了一些宮中御品獎賞給二人。

    趙俊臣身為德慶皇帝的身邊寵臣,經常會得到德慶皇帝的嘉獎與賞賜,如今再次得到德慶皇帝的嘉獎與賞賜,雖然表面上是一副感激不盡的樣子,但實際上心情很平靜,只是暗暗思考著自己下一步的謀劃——事實上,這次的建議,只是趙俊臣計劃中的第一步罷了。

    然而,霍正源因為性格原因,平時在廟堂之中沒什麼表現,也很少得到聖眷,這次被德慶皇帝又是嘉獎又是賞賜,就難免有些受寵若驚了。

    受寵若驚之餘,霍正源考慮到自己這次之所以會猜對了德慶皇帝的心思,還是因為趙俊臣的提醒,心中也對趙俊臣愈加感激了,甚至還覺得自己若是投靠了趙俊臣,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畢竟,趙俊臣至少可以「有福同享」,不似黃有容那般獨攬聖寵。

    當然,這般想法只是一閃而過,僅僅只是這些好處,還不足以讓霍正源改變立場。

    不過,霍正源對於趙俊臣的好感確實增加了,而這種好感,在將來黃有容倒台的時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霍正源的最終選擇。
as000538 發表於 2015-7-29 16:08
第三百三十九章 深遠謀劃(下)

    從古至今、無論中外,在王朝變幻、皇位更迭之間,既有許多勤政愛民的帝王最終成為了亡國之君,也有許多嬉戲怠政的皇帝開創了承平之世,類似的情況並不罕見,僅只是明朝就有好幾個相關例子。

    由此可見,皇帝的聖明與昏聵,在許多時候其實並不會影響天下大勢。

    為何?

    原因有很多,有時勢原因、有歷史原因、但更多的還是人為原因!

    皇帝終究只是皇帝,雖然是高高在上,但也是孤家寡人,他的政策、想法、觀念,必須在臣子們的輔佐下才能實現。

    再是如何聖明的皇帝,若手下官員儘是些尸位素餐之輩,那麼本應該造福百姓的善政最終也會成為禍國殃民的惡政!

    同樣,再是如何昏聵的帝王,若得到良臣輔佐,那麼禍亂江山的惡政最後也同樣會變成澤被萬民的善政!

    說到底,在許多時候,臣子要比皇帝重要,執行政策的人也要比政策本身重要!

    所以,趙俊臣從不介意向德慶皇帝獻策獻計,每當德慶皇帝遇到困難的時候,趙俊臣也總是會盡心盡力的提出一些「善策」、「良策」,這些「善策」、「良策」看似完全為德慶皇帝考慮,其中有許多甚至會損害趙俊臣自己的利益,但趙俊臣卻從不擔心!

    因為,無論是怎樣的「善策」與「良策」,德慶皇帝終究需要百官幫他執行,若是執行之人欺上瞞下、暗中使壞。那麼這些「善策」與「良策」,最終也只會適得其反。

    而這種可能性。正是趙俊臣所需要的機會!

    在趙俊臣看來,德慶皇帝並非愚人。雖然會偶爾遇到一些困窘情況,但德慶皇帝只要用心去想,終究會想到辦法解決,既然如此,趙俊臣何不在德慶皇帝想出解決方法之前,搶先向德慶皇帝提出自己的方法?這樣既可以討取德慶皇帝的歡心與信任,也可以將未來形勢掌控在自己手中!

    事實上,太子朱和堉一向敵視趙俊臣,而德慶皇帝也只是將趙俊臣當做「肥豬」來養。可以說趙俊臣與「皇權」之間的矛盾根本無法調和,但德慶皇帝卻從未真正的懷疑過趙俊臣的立場,雖然會偶爾有防範手段,但也只是帝王的平衡之術罷了。在大部分時間裡,德慶皇帝都是將趙俊臣視為鐵桿親信,為何?就是因為趙俊臣每次都會設身處地的為德慶皇帝考慮,每當德慶皇帝遇到困境之時,趙俊臣都會幫德慶皇帝想到解決方法,哪怕這些方法會損害趙俊臣自己的利益。趙俊臣也從不見任何猶豫,如此一來,德慶皇帝自然是認為趙俊臣是「馴服」的。

    但實際上呢?

    當初,太子朱和堉想要得到南巡籌備的差事。於是趙俊臣盡心盡力的為太子朱和堉制定了看似「完美無缺」的籌備方案,但暗中卻聯合周尚景、黃有容等中樞閣老、以及南巡途徑各地的地方官員,不斷的暗中使壞。卻是讓太子朱和堉辦砸了差事,並造成了太子朱和堉的聲望大損。

    然後。德慶皇帝想要挽回太子朱和堉的聲望損失,趙俊臣依然是獻力獻策。幫助太子朱和堉拿到了審辦「南巡籌備舞弊案」的差事,並同樣制訂了看似很美好的策略,但又在暗中推波助瀾,最終不僅讓太子朱和堉得罪了眾多的勢力,更還讓太子朱和堉辦了許多像是李欣貪污案一般的冤案,可以預見的是,太子朱和堉的麻煩才剛剛開始。

    這就是趙俊臣的策略,一方面向德慶皇帝提出看似有利於皇室卻不利於自己的計劃,另一方面卻在這些計劃實行期間上下其手,於夾縫中謀求利益,最終能不能通過這些計劃達成自己的目的,就要看趙俊臣自己的手段了!

    到目前為止,趙俊臣做的還不錯,在趙俊臣的策略之下,德慶皇帝的信任依舊不減,但太子朱和堉的聲望卻不斷受到損失。

    而這一次,趙俊臣同樣是這般策略,一方面向德慶皇帝提出看似有利於皇權與皇室的策略,但另一方面,趙俊臣依然有著自己的目標,也依然會暗中使壞,最終將形勢扭轉向一個完全不同的方向。

    只是,這一次,趙俊臣的目標不僅僅只是太子朱和堉的聲譽,更還包括了德慶皇帝本身的威望!

    事實上,趙俊臣離開了德慶皇帝的臨時行宮,並回到自己的住處之後,就開始著手準備下一步計劃了。

    這一次,趙俊臣的後續計劃並不複雜,只是準備通過輿論與流言,將德慶皇帝的心思透漏出去。

    可以預見,無論是德慶皇帝為了太子朱和堉的聲望而誣陷一位有口皆碑的清官,還是德慶皇帝為了擴張皇權而準備將「巨額財產來歷不明」定為一項罪名,這些事情一旦透漏出去,都必然會引起朝堂裡的軒然大波!

    到那個時候,不僅德慶皇帝與太子朱和堉的聲望威信會受到損失,德慶皇帝為了平息朝堂裡的混亂,恐怕也會對百官做出一些讓步,到那個時候,皇權不僅無法增長,反而會出現些許衰退!

    不過,究竟應該如何將這些消息透漏出去,並且不讓德慶皇帝懷疑自己,卻讓趙俊臣費了不少心思。

    最終,趙俊臣決定把這些消息透漏給某些「太子黨」官員,並通過「太子黨」官員之口,將這些事情宣揚出去——反正「太子黨」官員大都嘴巴不嚴,根本守不住任何秘密。

    而且,今天禮部侍郎鮑文傑對於德慶皇帝的決定十分不滿,甚至還將這些不滿表現在臉上,趙俊臣通過「太子黨」官員將這些事情透漏出去之後,鮑文傑正是一位天然的背黑鍋人選,到時候德慶皇帝也不會懷疑趙俊臣的立場。

    拿定主意之後,趙俊臣就開始給京城寫信了,將自己的諸般謀劃詳細解釋給方茹知道,趙俊臣相信方茹一定會將這件事辦妥當的。

    而就在趙俊臣剛剛把信寫完之後,許慶彥突然推門而入,向趙俊臣稟報道:「少爺,陳芷容陳小姐求見。」
as000538 發表於 2015-8-3 20:12
第三百四十章 陳芷容的暗示

    聽到許慶彥的稟報,趙俊臣突然抬頭打量了許慶彥幾眼,並且眉頭輕輕一皺。

    見趙俊臣這般模樣,許慶彥不由奇怪,問道:「少爺,怎麼了?」

    趙俊臣搖了搖頭,道:「沒什麼,你去請陳小姐進來吧。」

    說話之間,趙俊臣表情平靜,但心中卻在暗暗感慨著許慶彥的性子跋扈,除了趙俊臣之外,誰也不放在眼裡,與方茹之間更是充滿了矛盾,然而許慶彥在提及陳芷容的時候,卻稱之為「陳小姐」,語氣十分客氣。

    顯然,這段時間以來,陳芷容在趙俊臣身邊收買人心的計劃很成功,連許慶彥這樣的人都沒辦法討厭她。

    但趙俊臣並不信任陳芷容,有心想要提醒許慶彥警惕一二,不過陳芷容此時就在門外,並不是恰當時機,所以趙俊臣也沒有多說,只是讓許慶彥將陳芷容請進來。

    *

    很快,許慶彥就領著陳芷容來到房中,接著也不打擾二人談話,直接出去了。

    於是,房中只剩下了趙俊臣與陳芷容二人。

    趙俊臣起身相迎,並抬手道:「陳小姐請坐,你這麼晚來找我,不知有何事情?」

    其實,對於陳芷容的來意,趙俊臣大約可以猜到,之前在徐州的時候,趙俊臣曾暗示陳芷容去試探一下張佳敏的背景與目的,而陳芷容如今一心想要在趙俊臣面前證明自己的價值,這幾日必然是用心去辦了,她這次突然求見趙俊臣。應該就是為了李佳敏的事情。

    不過,這只是兩人之間的默契。十分隱晦,並不方便明說。所以趙俊臣還是開口詢問了。

    聽到趙俊臣的詢問,陳芷容嫣然一笑,反問道:「難不成,芷容沒有事情就不能找趙大人了嗎?芷容可是很喜歡與趙大人聊天的……還是說,趙大人此時正有公務要辦,芷容打擾到趙大人了?」

    說話間,陳芷容坐在距離趙俊臣最近的椅子上,然後妙目一轉,看了一眼趙俊臣手邊的筆墨與密信。似乎有些好奇趙俊臣正在做些什麼。

    趙俊臣輕輕笑道:「怎麼會,我與陳小姐聊天的時候也十分開心,陳小姐今後若是想要找我說話,我也會隨時恭候的。」

    然而,趙俊臣的這一番話雖然很客氣,但說話的同時,趙俊臣卻又不引人注意的將手邊密信塞進了一堆奏折之中,顯然不打算讓陳芷容知道自己接下來的真正計劃。

    對此,陳芷容不免有些失望。

    因為先天性格以及後天養成的原因。陳芷容對於爭權奪勢、陰謀算計之類的事情,總是充滿著興趣,這些讓尋常人避之不及的危險詭譎,反而會讓陳芷容感到無比的興奮與沉溺。

    而趙俊臣的身旁。這類的事情似乎隨時都會發生,在趙俊臣的腦中,更好像時刻都在謀劃著什麼。所以陳芷容十分想要參與其中,奈何趙俊臣對她的信任依然欠缺。

    不過。陳芷容也知道,想要贏得趙俊臣的信任。她還需要慢慢來,趙俊臣沉浮宦海之餘,難免養成了多疑的習慣,所以這種事情急不得。

    現在,陳芷容的當務之急,是辦好趙俊臣交代給她的事情。

    所以,陳芷容也不再客套,直接說道:「只要趙大人不嫌芷容打擾就好……說起來,芷容自從在徐州見過李佳敏姐姐之後,就十分欽佩李姐姐的堅毅與孝道,這幾日趙大人不在,芷容閒來無聊,也抽空拜訪了李姐姐幾次,與李姐姐聊了許多,如今關係已是十分親密了。」

    趙俊臣眉頭一挑,緩緩道:「哦?那位李佳敏姑娘我也是十分敬佩的,可惜她性子外柔內堅,除了陛下之外,對其他人都有些冷淡,並不容易交流,雖然她的衣食住行都是由我負責,但我與她也說不上幾句話,沒想到李姑娘竟然能與你聊得來……嗯,不知道你們這些日子裡都聊了些什麼?」

    陳芷容笑道:「還能聊些什麼?就是相互說些自己的事情罷了。」

    接著,陳芷容就好似閒談一般,將她與李佳敏這幾日的交流內容,向趙俊臣詳細的講訴了一遍,而趙俊臣也認真聽著。

    陳芷容的講訴看似漫不經意、極為隨意,但實際上條理分明、邏輯清晰,並著重向趙俊臣描述了一些在她眼中應該重視的細節。

    比如,李佳敏的父親李欣這段時間以來蒙受了冤屈、在獄中受盡了折磨,按理說李佳敏應該神思不屬才對,但實際上李佳敏每天都會認真打扮,雖然粉黛並不明顯,但也是恰到好處。

    又比如,李家的家產已是被全部查抄了,族人也大都被軟禁了起來,按理說李佳敏雖然逃了出來,但她手中應該沒什麼銀子才對,但根據陳芷容的打探,李佳敏這一路上並沒有缺過銀子,而且這次是李佳敏第一次單身外出,但一路上也沒遇到什麼麻煩,似乎有人在暗中幫她。

    再比如,李佳敏看似柔弱,但實際上極有主見,並且頗有心機城府,雖然李佳敏極力的隱藏這些,但陳芷容還是從一些細節中發現了許多端倪。事實上,這幾日以來,陳芷容在試探李佳敏的同時,李佳敏也在不斷的試探著陳芷容,陳芷容有一次稍不小心,就險些將趙俊臣暴露出來,為了應付李佳敏的試探,即使精明如陳芷容,這些天以來也費了不少心思。

    *

    就這樣,陳芷容不斷向趙俊臣講訴著她與李佳敏之間的「姐妹情誼」,但並沒有加入她自己的看法,只是將所有的事情都詳細的描述了一遍,然後由趙俊臣親自做出判斷。

    等到陳芷容講完,趙俊臣沉吟了片刻。突然問道:「你可有向她說過你與七皇子之間的關係?」

    趙俊臣一直懷疑,李佳敏的這次出現。背後或許有著七皇子朱和堅的推動與謀劃,但趙俊臣並不能肯定這一點事實上。趙俊臣這次讓陳芷容去試探李佳敏,就是想利用陳芷容與七皇子朱和堉之間的關係,探一探李佳敏的背後有沒有七皇子朱和堅的影子。

    聽到趙俊臣的詢問後,陳芷容先是點了點頭,然後又搖頭道:「自然是說過了,不過李姐姐並沒有什麼表情變化,據我的猜測,七皇子殿下一向低調,或許李姐姐根本不知道七皇子殿下的存在也說不定。」

    頓了頓後。陳芷容又補充道:「當然,若是李姐姐最後能隨著陛下進入內宮之中,成為陛下的寵妃,那麼她自然就會知道七皇子殿下的存在了。」

    說著,陳芷容與趙俊臣對視了一眼,彼此的眼神皆是意味深長。

    顯然,陳芷容也認為,李佳敏的出現或許有七皇子朱和堅的原因,只是朱和堅一向做事謹慎。就算是利用了李佳敏,恐怕也只是隱藏在幕後,不會讓李佳敏知曉他的存在。當然,若是李佳敏最終成為了德慶皇帝的寵妃。利用價值大增,那麼朱和堅自然會向李佳敏表明自己的存在。

    明白了陳芷容的暗示,趙俊臣輕輕點頭。又沉思片刻後,突然笑道:「看起來。這個李佳敏的心機手段,要比我想像中還要更厲害一些。竟是讓你也感到難纏……不過她與你不同,她懂得利用女子的柔弱將自己的鋒芒隱藏起來,讓人更加難以防範。」

    陳芷容淺淺一笑,道:「趙大人是說,芷容有些鋒芒畢露、不懂收斂嗎?」

    趙俊臣看了陳芷容一眼,亦是笑道:「這是你的理解,可不是我說的。」

    陳芷容搖了搖頭,認真道:「在趙大人面前,芷容固然會有些鋒芒畢露,從不掩飾自己的心機、手段、以及野心,但芷容只有在趙大人面前才會如此,因為趙大人你聰慧睿智、眼光敏銳,芷容即使隱藏了一時,也隱藏不了一世,終究會讓趙大人發現真相,到了那個時候,趙大人恐怕就再也不會信任芷容了,但芷容卻希望得到趙大人的信任,所以為了長遠考慮,芷容又何必在趙大人面前偽裝收斂?」

    頓了頓後,陳芷容神色間閃過了一絲不屑,道:「在芷容眼中,那位李姐姐固然很聰明,但也有些過度沉溺於小聰明之中了,她現在的偽裝固然很妙,但陛下絕不是笨人,遲早都會發現她的根底,到了那個時候,她不僅救不了她的父親,反而會將李家族人全都搭進入。」

    顯然,在陳芷容的眼中,李佳敏的聰明也只是「小聰明」罷了,並不值得與自己相提並論。

    對於陳芷容的理論與暗示,趙俊臣不置可否,只是說道:「你與李姑娘之間既然相談投機,那麼不妨找機會提點她一下,畢竟你們二人關係不錯。」

    其實,陳芷容對於李佳敏的看法,趙俊臣也十分贊同,同樣認為李佳敏的偽裝恐怕瞞不了德慶皇帝太長時間。

    但對於趙俊臣而言,李佳敏的存在還有許多可利用之處,所以趙俊臣也不想讓李佳敏太早「露餡」。

    對於趙俊臣的想法,陳芷容也明白,所以很乾脆的答應了。

    只是,答應之餘,陳芷容話鋒一轉,突然說了一些看似完全不相干的事情。

    「依芷容看來,這種有意識的偽裝,並不難拆穿,因為總有一些蛛絲馬跡可尋,根本瞞不過聰明人。而真正難以拆穿的偽裝,卻是那些連自己都被騙過的偽裝,人心難測,有時候自己的真實心意隱藏太深,連自己也發現不了,明明心中有恨,卻誤將自己的怨恨視為愛意,反而一心一意的為自己所恨之人辦事,根本沒有任何蛛絲馬跡,所以這種偽裝也最是完美無缺,根本讓人無法察覺……不過,也正因為如此,若是有一天此人發現了自己的真實心意,那麼她所產生的威脅也遠非旁人可比……趙大人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說完,不待趙俊臣回答,陳芷容已是起身告辭離開了。

    而趙俊臣並沒有起身相送,只是靜靜的坐在書桌後面,面色深沉。

    顯然,陳芷容最後這一番話,所針對的不是李佳敏,而是……方茹!
as000538 發表於 2015-8-3 20:13
第三百四十一章 「歸鄉」 上

    在李代桃僵之前,曾經的那位趙俊臣仗著自己有德慶皇帝的庇護,囂張跋扈、恣意妄為,辦事的時候也從來都不知收斂,自然是留下了許多破綻,根本瞞不過有心人的追查。

    所以,陳芷容會知曉趙俊臣與方茹之間的過往事情,也就不足為奇了。

    如今,陳芷容的這一番暗示,也顯然是因此而來。

    「怪不得……陳芷容這段日子以來處處針對方茹,卻從不擔心我的反感,原來她還有這麼一番話等著我……恐怕,這些話她早就想對我說了吧?只是等到現在才終於找到機會,倒也有些耐心……」

    *

    只是,趙俊臣雖然很清楚陳芷容的真實心思,但陳芷容的這一番暗示,也確實影響了趙俊臣的思緒。

    這一夜,趙俊臣遲遲沒有入睡,只是靜靜的坐在書房之中,並不斷沉思著。

    方茹……究竟值不值得自己信任?她對自己的癡狂愛意,究竟是發自真心?還只是自我欺騙?又或者是兩者混雜?

    趙俊臣很清楚,方茹看似精明堅強,甚至還有些潑辣,但她本質上只是一個外堅內柔的小女人,喜歡胡思亂想、有些敏感自卑,並且她所擁有的一切——生活伴侶、情感寄托、人生目標、身份地位等等——皆是因為趙俊臣而存在著,若是失去了趙俊臣,方茹也就會失去她所擁有的一切!

    但同時,方茹過往的悲慘境遇與趙俊臣大有關係——將她救出苦海的人是趙俊臣,但那處「苦海」本身也是趙俊臣所創造的——所以方茹也有著充分的理由怨恨趙俊臣。

    這樣一來,方茹對趙俊臣的感情,可謂是十分複雜,既有愛、也有恨,既有依賴、也有隔閡,相互混雜,任誰也說不清楚。

    也許,就像陳芷容所暗示的那樣。方茹對趙俊臣的癡狂愛意,只是自我催眠而已,她依舊怨恨著趙俊臣,只是將這些怨恨深埋心底、連她自己也沒有發現。畢竟,方茹若是怨恨了趙俊臣,就意味著她將會一無所有……

    這種可能性的存在,對於趙俊臣而言,終究是一個隱患!

    所以。得到陳芷容的暗示之後,趙俊臣就不由開始沉思——自己這段時間以來,是不是太過於信任方茹了?自己的許多秘密計劃,都有方茹的參與,若是有一天……

    事實上,到目前為止,趙俊臣還是信任方茹的——畢竟,只要趙俊臣繼續善待方茹,方茹心底深處的怨恨就不會爆發出來,而且隨著時間推移。這些怨恨也會漸漸減少、直至完全消失。

    只是,趙俊臣在信任方茹的同時,卻並不信任自己!

    趙俊臣很清楚,這段時間以來,自己在沉浮宦海之餘,性情也在不知不覺間發生了轉變,漸漸變得冷漠、功利、多疑。

    現在,趙俊臣依然繼續信任著方茹,但將來呢?隨著趙俊臣越來越多疑、也越來越猜忌,是否還會繼續信任方茹?到了那個時候。趙俊臣又該如何處置方茹這個「隱患」?

    事實上,聽到陳芷容的暗示之後,有那麼一瞬間,趙俊臣的腦中近乎本能的閃過了許多可怕念頭。這些念頭是如此的可怕,以至於連趙俊臣自己也嚇了一跳。

    雖然,這些念頭都被趙俊臣瞬間否決掉了,但那一瞬間,趙俊臣也真切的感受到了自己的可怕轉變!

    所以,為了范防於未然。趙俊臣覺得自己必須要做出一些改變了。

    「為了方茹考慮,也為了自己將來不會成為孤家寡人,或許……自己的一些計劃,不應該再讓方茹繼續參與了,她知曉的事情越多,威脅也就越大,我現在雖然還信任著她,但將來的事情……誰也不敢保證……」

    「當初,我的手下缺乏可靠人才,在迫不得已之下,才會讓方茹參與了許多事情,但如今的情況已經有所轉變,一些隱秘的事情再讓方茹處理就不適合了……長遠考慮的話,我這樣做也是為了保護她……」

    *

    沉思之間,時間飛逝,不知不覺之間,時間已是深夜子時。

    許慶彥一直候在房間外面,見趙俊臣遲遲沒有休息,不免有些擔心趙俊臣的身體,反覆猶豫之後,終於忍不住推門進入房間,向趙俊臣輕聲提醒道:「少爺,已經是子時三刻了,你明天還要伴駕,還是早些休息為好。」

    此時,趙俊臣正在埋頭寫信,聽到許慶彥的話後,不由微微一愣,抬頭道:「哦?已經是子時三刻了?我光顧著考慮事情,竟是完全沒有察覺……嗯,也確實該休息了。」

    說完,趙俊臣又執筆寫了幾個字,終於將這封信寫完,然後將信紙裝進信封裡,並向許慶彥吩咐道:「這份密信,十分重要,你記得明天找可靠的人送到京城,交給詹善常詹大人,讓詹大人按照密信裡的吩咐辦事。」

    這封密信,內容並不複雜,與趙俊臣之前寫給方茹的那封密信一樣,就是將李欣貪污案的詳細情況、以及德慶皇帝打算將「巨額財產來歷不明」設為一項罪名的事情告訴詹善常,並暗示詹善常將這些事情透漏給某些太子黨官員。

    本來,這件事情,趙俊臣是打算交給方茹去辦的,但因為之前的種種考慮,趙俊臣卻又改變了主意,決定撇開方茹,將這件事情交給詹善常去處理。

    依照趙俊臣的想法,從今往後,方茹將只會負責情報收集與產業經營的工作,除此之外,趙俊臣的各種計劃,就不會再讓方茹參與了。

    …………

    淮安境內,有著許多知名景點,比如雷湖八景、洪澤湖、鐵山寺等等。

    按理說,德慶皇帝應該在這裡多遊玩幾日。

    然而,德慶皇帝駕臨淮安的時候,時間已是三月二十四日,眼看著三月將盡,德慶皇帝為了實現自己「煙花三月下揚州」的願望,卻只在淮安停留了兩天時間,除了明祖陵之外,其餘景點只是走馬觀花的遊覽了一遍,然後就急匆匆的起駕離開了。

    而下一站,正是德慶皇帝這次南巡的第一個目的地——揚州!

    揚州,歷史悠久,文化璀璨,商業昌盛,有著「淮左名都,竹西佳處」之稱,除此之外,這裡還是趙俊臣在這個世界的「家鄉」。

    所以,趙俊臣這次伴駕前往揚州,也算是「錦衣還鄉」了。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mk2258

LV:9 元老

追蹤
  • 1120

    主題

  • 100531

    回文

  • 46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