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元明] 攝政大明 作者:蟲豸 (連載中)

 
mk2258 2012-8-2 01:01:02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019 582173
as000538 發表於 2016-3-2 07:48
第四百零九章 勝負已定?
   
    到了第二天的清晨,德慶皇帝起床之後,剛剛洗漱穿衣完畢,旁邊的大太監張德就迫不及待的稟報道:「陛下,首輔大人今天不到辰時就來到了拙政園,並且一直跪在外面,自稱是來請罪的。」

    聽到張德的稟報,德慶皇帝的眉頭下意識的微微一揚。

    經過了滄浪亭的民變、以及百官的彈劾之後,德慶皇帝就知道周尚景一定會有所動作,但沒想到周尚景會擺出如此低的姿態,竟是跪候了自己大半個時辰,並且自稱有罪。

    「卻不知,周尚景此舉是真心想要認罪?還是藉著請罪的名義發起反擊?」

    暗思之間,德慶皇帝的神色略有嚴肅,一遍整理儀表,一遍吩咐道:「周尚景是當朝首輔,年紀也大了,怎麼能讓他一直跪著?讓他到臨時御書房等著朕,朕馬上就去見他……不過,事到如今,即使他沒有主動求見,有些事兒朕也要找他問清楚,他主動來見朕,倒也少了許多麻煩。」

    說完,德慶皇帝已是轉身向著臨時御書房的方向走去。

    若是尋常官員,受到百官眾口一詞的彈劾,又是鐵證如山的情況下,德慶皇帝根本不需做什麼,只要一道聖旨下去,就可以定罪罷官了。

    $≠,..

    但周尚景終究不同,他不僅是當今首輔、三朝老臣,黨羽門生更是遍佈天下,影響力巨大,所以德慶皇帝在確定周尚景的罪名之前。終須要給周尚景一次為自己辯解的機會,如此才能服眾。

    所以。德慶皇帝很乾脆的召見了周尚景。

    這次見面,也是德慶皇帝與周尚景二人最終決戰的前哨戰。

    ……

    等德慶皇帝來到臨時御書房之後。發現周尚景已是跪候多時了。

    雖然,太監們有為周尚景準備凳子,但周尚景並沒有入座的意思,只是靜靜跪在臨時御書房之中,蒼老的身軀略顯佝僂,讓人看著可憐。

    當然,看到周尚景的模樣,德慶皇帝並不會覺得可憐,只是心中有些疑惑難不成。周尚景當真要束手就擒、俯首認罪了?

    這絕不是周尚景的風格!周尚景一定在耍什麼花樣!

    暗暗提醒自己一句之後,德慶皇帝心中警惕之餘,臉上卻是不動聲色,只是來到周尚景的身前,垂頭打量著周尚景,然後緩緩說道:「你也年近七十了,若是一直跪著,恐怕你的身體也承受不了,還是起身說話吧。」

    周尚景依然跪著。俯首道:「老臣這次求見陛下,是來請罪的!罪臣自然應該有罪臣的模樣,卻是不敢起身。」

    「請罪?什麼罪?」德慶皇帝輕哼一聲,說道:「是欺君之罪?包庇之罪?結黨之罪?還是激起民變之罪?」

    說完。德慶皇帝繼續低頭打量周尚景的神色,無奈周尚景依然是俯首垂頭,讓德慶皇帝看不到究竟。

    見周尚景不說話。德慶皇帝聲音一揚,怒聲道:「就在昨晚。短短兩三個時辰之內,朕竟是收到了一百一十七份奏折!皆是彈劾你周尚景的!說你結黨營私、欺君罔上、包庇族人、激起民變。等等等等,種種罪名加起來竟是有數十種!哈!朕登基數十年來,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大的場面,倒是長見識了!若是這些罪名皆是真的,也不必你來請罪!朕自然會治你的罪名!你身為當今首輔、三朝老臣,知法犯法、影響惡劣,更還要罪加一等!」

    接著,德慶皇帝語氣稍緩,又說道:「不過,你終究是老臣子了,輔佐朝廷數十年時間,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朕也不能將你一棒子打死,總要給你一次辯解的機會!說吧,對於百官們的彈劾,你可有什麼要澄清的?」

    德慶皇帝的一番話語,看似是給了周尚景機會,但實際上只是為了試探周尚景的底牌。

    然而,德慶皇帝的期望卻是落空了。

    只見周尚景依舊是俯首垂首,緩緩說道:「老臣不敢辯解!老臣之罪,實在是罪無可恕,老臣為了包庇孫子周素海,竟是聯合朝中官員,向陛下隱瞞了蘇州倭寇之亂的事情,最終更還激發了民變!如此種種,皆是辨無可辯,還請陛下治罪!」

    德慶皇帝微微一愣,眼中閃過了一絲詫異,凝聲問道:「這麼說,對於百官彈劾你的種種罪名,你是不打算辯解,皆是認罪了?」

    周尚景的聲音中帶著一些苦澀,說道:「老臣這次求見陛下,就是為了請罪!諸般罪名,皆是鐵證如山,自然不敢辯解!接下來,無論陛下您如何處置老臣,老臣皆是心服!」

    聽到周尚景的回答,德慶皇帝只覺得自己一拳打在了棉花上,之前煞費苦心所準備的種種後手,竟是一個都沒有用上。

    此外,看著周尚景俯首認罪的模樣,德慶皇帝的眼中閃過了一絲複雜的神色,既有暢快、也有失落。

    說起來,德慶皇帝與周尚景已是明爭暗鬥了幾十年時間,德慶皇帝雖然是帝王之尊,卻又屢屢奈何不了周尚景!如今周尚景乾脆利落的承認罪名,已是任由德慶皇帝拿捏,表示德慶皇帝終於勝了周尚景一次,達成了多年夙願!如此一來,德慶皇帝自然是感到心中暢快!

    然而,贏得實在是太輕鬆了,完全沒有預想中的激烈與緊張,與其說是德慶皇帝贏了周尚景,還不如說是周尚景主動認輸,這也讓德慶皇帝的心中感到了一絲若有所失。

    原本,按照德慶皇帝的預想,周尚景此時應該出現激烈的反抗,但他的諸般手段卻是被早有準備的德慶皇帝一一化解,最終周尚景使盡了全身解數,卻也依然無法擺脫德慶皇帝的算計,只能無可奈何的俯首認罪唯有這樣,德慶皇帝贏了周尚景之後,才會有成就感。

    但如今的情況,與預想中大不相同,德慶皇帝不免有些失落。

    一時間,德慶皇帝愣愣的看著周尚景,竟是不知道自己該說些什麼。

    好在,太監張德的稟報,化解了德慶皇帝的尷尬。

    「陛下,沈常茂沈閣老、少傅張誠、戶部尚書趙大人、工部尚書左大人、禮部尚書林大人、南直隸巡撫蘇大人、南京吏部尚書唐大人、南京戶部尚書王大人……一同求見陛下。」

    張德報了一長串名字,足足有二十餘之多,如今蘇州境內的二品以上朝廷大員,竟是全都出現了。

    不過,這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不論是蘇州倭寇之亂的隱情、還是滄浪亭的民變、又或是百官彈劾周尚景,皆是足以震驚天下的大事,任誰都不敢怠慢。

    所以,朝廷重臣們這個時候來找德慶皇帝商議對策,也是題中應有之義!

    等到德慶皇帝與朝廷重臣們商議出了結果、態度達成一致之後,再召集百官、公示天下,才不會出現混亂。

    聽到張德的稟報之後,德慶皇帝卻是下意識的看了周尚景一眼!

    在這些朝中重臣之中,趙俊臣一派已是緊緊抱上了德慶皇帝的大腿,與德慶皇帝的步調一致;沈常茂一派與周尚景明爭暗鬥多年,是周尚景的朝中政敵;至於南京吏部尚書王保仁、南京戶部尚書唐臻等人,更是周尚景的死敵!

    可以說,這些朝廷重臣皆是敵視周尚景的,絕不會有任何人為周尚景求情!

    再加上周尚景本人已是乾脆利落的承認了罪名,所以等到德慶皇帝與朝廷重臣們商議之後,周尚景的垮台已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絕不會遇到任何阻礙!

    可以說,事到如今,德慶皇帝與周尚景的博弈,已是勝負分明、塵埃落定了。

    至少,看起來是這樣的!

    若是沒有意外發生的話!
as000538 發表於 2016-3-5 12:17
第四百一十章 周尚景的底牌(上)

    看著周尚景依舊是俯首垂頭、不發一言,似乎已是認命、不再有任何抵抗,德慶皇帝莫名的歎息一聲,似乎有些失望。

    然後,德慶皇帝向太監張德吩咐道:「讓他們都進來吧,朕正好有事情要找他們商議。」

    說話間,德慶皇帝移動了腳步,讓自己站在了周尚景的身前——如此一來,眾位大臣進入臨時御書房之後,一眼就會看到周尚景跪伏在德慶皇帝腳下的場景。

    德慶皇帝這麼做,既是為了樹立自己的帝王威嚴,但也是在刻意的羞辱周尚景了。

    很快的,朝廷重臣們已是魚貫而入,以閣老沈常茂與少保張誠為首,分列兩排。

    看到周尚景跪在德慶皇帝腳下的樣子,頗是落魄,但眾臣皆是沒有感到意外,只是許多人看向周尚景的眼神顯得有些嘲諷。

    時至如今,大部分人與德慶皇帝的看法一樣,皆是認為周尚景已是翻盤無望、鐵定垮台了。

    在場的朝廷重臣,大都被周尚景死死壓制了大半輩子,此時見到周尚景終於要垮台,自然是難免有些幸災樂禍。

    對於眾位臣子的神色變化,德慶皇帝自然是看在眼中,心中愈加有底,認為大局已定。

    於是,等眾臣站定之後,德慶皇帝緩緩說道:「昨天,滄浪亭的民變之事,眾卿想必都已經聽說了,但這場民變的根源是什麼。有些愛卿已然知道、但也有些愛卿不瞭解詳細……」

    說完,德慶皇帝環顧了群臣一眼,最終將目光停留在趙俊臣身上。

    昨天晚上。趙俊臣呈給德慶皇帝的那封奏折,可謂是將周尚景包庇周素海的前後經過講的十分清楚,顯然是西廠已經將整件事情都查明白了。

    於是,德慶皇帝說道:「趙俊臣,你不僅是戶部尚書,還兼管著西廠偵緝,這件事情你也一直跟著查。就由你來向眾位大臣們講解一下吧。」

    聽到德慶皇帝的吩咐,趙俊臣出列道:「臣遵命。」

    然後,趙俊臣向眾位大臣說道:「去年六月份。有兩船倭寇海賊沿長江進入了蘇州境內,總計約一百二十人左右。他們進入蘇州境內之後,沿途燒殺搶掠無惡不作,長江沿岸的百姓深受其害。其中。河上村、西鄰村與李家集受損最是嚴重!尤其是李家集,原本是蘇州境內出名的富裕地方,但經過了倭寇肆虐之後,該地的百姓竟是傷亡近半,整個村莊都被焚於一旦!

    雖然,蘇州境內的駐紮軍鎮也派了軍隊抵禦,然而蘇州軍隊多年未經戰事,近千軍士竟是被百餘位倭寇海盜殺的節節敗退……最終。倭寇海盜們在蘇州境內足足滯留了兩天多時間,才從容的揚長離去!期間。受害者不知凡幾,而蘇州駐軍經過了最初的戰敗之後,竟是不敢再戰……」

    聽到趙俊臣的描述,德慶皇帝怒哼一聲,而眾位大臣們則是紛紛色變。

    雖然,他們也知道倭寇海盜肆虐蘇州的事情,但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倭寇竟是如此的囂張殘忍、蘇州的軍鎮竟是如此的無能怯弱、而蘇州百姓們的境遇又是如此的悲慘淒哀!

    不過,無論是德慶皇帝還是眾位大臣,皆是沒有打斷趙俊臣的論訴。

    因為,對他們而言,接下來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

    頓了頓後,趙俊臣繼續說道:「這般事情,自然是非同小可,按理說蘇州官府與蘇州駐軍應該第一時間稟報朝廷才對,但蘇州的文武官員們擔心他們會受到朝廷的處罰,竟是妄圖隱瞞此事!於是,他們找到了蘇州知府周素海的祖父——也就是首輔周尚景,希望周首輔可以利用他的權勢影響,幫助蘇州官員們將此事掩蓋下去!讓人遺憾的是,周尚景身為當朝首輔,深受陛下的信任,輔佐朝廷多年,這個時候不僅沒有秉公處理、大義滅親,反而辜負了聖望,為了包庇周素海,竟是聯合朝中朋黨一同欺上瞞下、粉飾太平!所以,直至今日,我們才知曉了蘇州的倭寇之亂!」

    說到這裡,趙俊臣看了周尚景一眼,輕輕搖頭歎息,似乎十分惋惜。

    然後,趙俊臣又說道:「然而,天網恢恢、疏而不漏!周尚景欺君罔上的舉動,即使可以瞞過一時,又如何可以瞞過一世?到了如今,陛下南巡到了蘇州,蘇州百姓們早就聽聞了陛下的聖君之名,他們經歷了倭寇之亂後,冤屈不得申述、大仇無法得報、損失不能彌補,自然是心懷冤屈,又聽聞陛下暫住滄浪亭之後,就紛紛聚到了那裡,希望可以見陛下、告御狀!雖然,百姓們晚到了一步,當時陛下已是移居到了拙政園暫住,但事情發展到了這一步,周尚景的欺君之舉已是再也沒法遮掩!奈何,周尚景卻依舊抱著僥倖心理,一錯再錯,又聯合了蘇州駐軍一同驅散百姓,最終更還釀成了一場民變,也加重了自己的罪責!」

    說完,趙俊臣並沒有加入自己的意見,只是向德慶皇帝行禮之後,就退回到了自己的位置。

    德慶皇帝點了點頭,緩緩說道:「事情就是如此!皆如趙俊臣所述一般!諸般罪責,周尚景如今已是供認不諱!眾卿認為,這件事朕應該如何處置才好?」

    聽到德慶皇帝的詢問,眾位大臣們皆是是情緒激動。

    報仇雪恨、落井下石的機會來了!

    那南京吏部尚書王保仁,搶先出列道:「陛下,周尚景身為當朝首輔,卻又罔顧皇恩、欺君罔上、包庇族人、結黨營私,最終還激起了民變,影響更是惡劣!實在是罪無可恕!臣認為,為警示後人,理應重罰!」

    王保仁原本很有希望進入內閣,只是因為周尚景的算計,卻是被貶斥到了南京擔任戶部尚書,從此遠離中樞,浪費了十餘年大好時光!所以,王保仁對周尚景可謂是恨之入骨,態度也最是激烈。

    聽到王保仁的建議後,德慶皇帝眉頭一揚,問道:「那你認為,何為重罰?」

    王保仁的臉上閃過了一絲殘忍,用堅定的語氣一字一頓道:「罷官、抄家、問斬!並且公示天下!與此同時,也要追究周尚景諸多朋黨的罪責,絕不可讓一人逃脫!」

    德慶皇帝的眉頭一皺,只覺得王保仁的定罪有些重了,但也沒有說什麼,只是將目光轉向其他大臣!

    閣老沈常茂出列道:「陛下,臣以為,王尚書的量邢實在是過重了!周尚景之罪責,固然是不可輕恕,但他多年以來輔佐朝堂,乃是三朝老臣,不僅德高望重,而且也有許多功勞苦勞,如今犯了罪責,固然要罰,若是罷官抄家,也就罷了!但若是問斬示眾,卻有些過猶不及!何不以功抵過,只是罷了他的官職,貶為平民,讓他告老還鄉?」

    聽到沈常茂的這番表態,在場眾人皆是下意識的一愣!

    與王保仁的情況一樣,沈常茂也被周尚景死死壓制了許多年,明爭暗鬥之間也吃了許多暗虧,再加上沈常茂本身就是睚眥必報、冷酷無情的性子,這個時候沒有對周尚景落井下石就已是十分難得了,怎麼反而為周尚景求情了?

    一時間,不論是德慶皇帝,又或是眾位朝中重臣,皆是以一副詫異的眼神看著沈常茂。

    在眾人的注目之下,沈常茂則是一副公事公辦、奉公無私模樣。

    另一邊,趙俊臣也同樣是感到詫異。

    經歷了宦海沉浮之後,如今的趙俊臣已是「人之初性本惡」這一觀點的忠實信奉者,沈常茂竟會為周尚景求情,這種事情怎麼看怎麼透著詭異。

    再加上,趙俊臣無論如何也不相信周尚景已是束手就擒,心中卻是想道:「事有蹊蹺!周尚景絕不會就這樣束手就擒,再加上沈常茂這般反常表現……難道……」

as000538 發表於 2016-3-5 12:17
第四百一十一章 周尚景的底牌(下)

    不談趙俊臣的心中猜測,只說場上的情況。

    雖然,沈常茂乃是當朝閣老,在眾臣之中地位最高,觀點也較為溫和一些,但沈常茂剛剛發表了觀點之後,就馬上遭到了在場幾乎所有人的激烈反駁。

    那南京戶部尚書唐臻乃是南京吏部尚書的鐵桿支持者,當年也受到了周尚景的壓制,心中只恨不得周尚景遭受到千刀萬剮的刑罰,所以馬上出列反駁道:「沈閣老此言差矣!我朝法紀森嚴,有功自然賞、有罪也要罰,豈有功過相抵的說法?實在是太過兒戲!陛下,臣認同王尚書的說法,周尚景的諸般罪責,影響實在惡劣,必須重罰!」

    隨著唐臻的發言結束,南京六部的官員們也同樣是紛紛出列表態支持。

    另一邊,少傅張誠亦是出列道:「陛下,臣也認為,周尚景必須重罰,他這些年來固然是有些苦勞,然而他如今已是位列內閣首輔之位,正是陛下對他的獎賞,既然功勞已是獎勵了,又如何還能夠再抵罪過?」

    張誠乃是黃有容的親信,其秉性與黃有容也有些相似,皆是喜歡落井下石之輩,如今周尚景即將倒台,依張誠看來周尚景的結局自然是越慘越好,一時間竟是沒有顧及沈常茂與黃有容之間的聯盟關係,出列反駁了沈常茂的觀點。

    隨著張誠的發言,一眾黃黨官員自然是紛紛跟風表態。

    與此同時,趙俊臣雙目一轉。也決定要湊湊熱鬧,終於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出列道:「陛下,周尚景的諸般罪責。實在惡劣!若是不加以重罰的話,恐怕會引起朝野的不服!也無法警示後來者!更不利於樹立朝廷威望!所以,不論如何,周尚景都必須重罰!」

    趙俊臣這麼說,卻是為了再次向德慶皇帝表明自己的立場了。

    與此同時,聽到趙俊臣的表態之後,趙黨官員們也終於找到了自己的立場,亦是紛紛出列發言,贊同趙俊臣的觀點。

    隨著王保仁、唐臻、張誠、趙俊臣等等朝廷重量級大臣接連發表觀點。朝中各大派系也紛紛選擇了站隊。

    只可惜,周尚景屹立廟堂多年不倒,手握大權之餘,也壓制了太多人、得罪了太多勢力,所以一時之間,除了沈常茂出乎意料的溫和表態之外,幾乎所有的朝中派系都是支持王保仁的觀點,希望可以嚴懲周尚景!

    畢竟,在大多數人看來。周尚景已是注定要垮台了,周黨一派也注定要被連根拔起,所以眾位大臣們興高采烈的落井下石之餘,也不擔心自己事後會被報復!

    「是啊。陛下,周尚景之諸般罪責,皆是重罪。又影響惡劣!不殺不足以服天下啊!」

    「陛下,周尚景身為當朝首輔。卻又知法犯法、以權謀私,即使陛下顧念舊情。不願殺他,也應該囚禁他終身才對!」

    「周尚景不僅僅是包庇族人、激發民變,更還是結黨營私、欺君罔上,我朝數百年來,犯了如此重罪者,從未有過不嚴懲的先例啊!還望陛下三思……」

    一時間,臨時御書房內,皆是要求嚴懲周尚景的聲音!

    似乎,周尚景被抄家問斬的結局,已是板上釘釘了。

    卻說,眾位大臣發表觀點的時候,德慶皇帝的表現十分沉默,只是靜靜站在周尚景的身前,任由周尚景跪伏在自己腳下,並且面無表情的聽著眾位大臣發表觀點。

    等到眾位大臣皆是表明了觀點之後,德慶皇帝先是深深的看了沈常茂一眼,然後緩緩問道:「這麼說,除了沈閣老之外,大多數愛卿皆是認為周尚景該殺了?」

    與趙俊臣的想法一樣,德慶皇帝也認為沈常茂的表現十分反常,帶來了一些變數。

    只不過,沈常茂為何會有這樣的表現,連德慶皇帝也想不明白。

    所以,為了以防萬一,德慶皇帝也不再遲疑,決定馬上確定周尚景的罪責,將周尚景徹底打入萬劫不復之地。

    對於德慶皇帝而言,徹底打敗周尚景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至於周尚景究竟要如何責罰?是斬首還是囚禁?在德慶皇帝的眼中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

    如今,絕大多數朝廷重臣皆是想要嚴懲周尚景,德慶皇帝略略詢問了一句之後,也就順水推舟,說道:「嗯,眾位愛卿所言,皆是有道理!如今,周尚景犯了重罪,朕雖然想要顧念君臣舊情,但也不得不顧及民意……既然如此,傳朕的旨意,罷掉周尚景的內閣首輔之位,即刻將周尚景押送京城,等朕的南巡結束之後,就召開朝會,將他……」

    「陛下,老臣還有話要講!還望陛下聽完之後,再做決定也不遲!」

    然而,德慶皇帝的旨意還沒有宣佈完,就被人打斷了!

    打斷德慶皇帝的人,正是行為有些反常的閣老沈常茂。

    見沈常茂突然打斷了自己的旨意,德慶皇帝眼中閃過了一絲冷厲。

    不過,打量了沈常茂片刻之後,德慶皇帝還是說道:「哦?沈閣老還有話說?說吧,朕倒要聽聽,你還有什麼獨特見解!」

    「陛下,具老臣所知,蘇州的倭寇之亂,並沒有那般簡單,其實還另有隱情!這些隱情,事關緊要,牽連到了皇家聲望,若是一旦被發現了,我大明朝的根基也會出現動搖,所以就被周首輔設法隱瞞了,連廠衛也沒有查出來!而周首輔之所以會隱瞞蘇州倭寇之亂的事情,也絕不是為了包庇他的孫兒周素海,實是為了我大明江山的百年社稷,實是一片赤誠的耿耿忠心啊!」

    說到這裡,沈常茂原本古拙冷厲的臉龐上,竟是有些激動潮紅。

    頓了頓後,不待眾人開口質疑,沈常茂已是繼續說道:「其實,因為機緣巧合,蘇州發生了倭寇之亂後,老臣很快就得到了消息,並且也發現了這件事被周首輔給壓了下去!老臣當時十分氣憤,覺得周首輔犯了欺君罔上的重罪,就馬上找到了周首輔對質!然後,老臣得到了周首輔的解釋,才知道這件事其實還有一段驚天隱情!

    這段隱情,實在是太過重要!原本,老臣得到周首輔的叮囑之後,已是決定將它們爛在自己肚子裡,絕不可以公之於眾!而周首輔顯然也是同樣的想法,寧願自己承擔所有得罪責,也不願意將這些隱情說出去……奈何,朝中百官如今皆是要嚴懲周首輔,老臣卻不忍心看到周首輔這樣的忠臣蒙冤而死,所以,老臣猶豫許久之後,還是決定將這些隱情告於陛下,以換取陛下您的寬恕、減輕周首輔的罪責!」

    另一邊,原本一直沉默無語的周尚景聽到沈常茂的這一番話後,卻是身體猛地一顫,扭頭阻止道:「沈閣老,請慎言!你明明知道,這些隱情,絕不可說出去,否則天下就大亂了!老夫既然已經決定獨自承擔罪責,你又何必如此?」

    沈常茂則是搖頭苦笑道:「事到如今,卻是不得不說了!」

    見到周尚景與沈常茂的一唱一和,德慶皇帝的眼中冷光更甚。

    原本已是大局已定,沒想到沈常茂竟會橫插一刀!

    顯然,沈常茂已是被周尚景設法收買了!而沈常茂口中的所謂「隱情」,恐怕就是周尚景的翻盤底牌了!

    不過,到了這般時候,德慶皇帝也必須要配合下去,冷聲問道:「哦?你說了這麼一大堆,隱情究竟是什麼?這般不清不楚,又如何讓朕寬恕周尚景?」

    沈常茂在德慶皇帝的逼視之下,神色卻是十分坦蕩,只是環顧左右之後,又說道:「還請陛下您讓眾位大臣退下,這些隱情確實是十分重要,老臣只能講給陛下一人!」

    德慶皇帝猶豫了一下之後,也覺得不能讓沈常茂將他口中的「隱情」當眾講出,所以說道:「除了沈常茂與周尚景,所有人都暫且退到外面候著。」

    頓了頓後,德慶皇帝似乎又想到了什麼,補充道:「嗯,趙俊臣也留下來旁聽!」

   
as000538 發表於 2016-3-11 08:31
第四百一十二章 逆轉(上)

    聽到德慶皇帝的吩咐之後,趙俊臣不由一愣,心中略略有些感到意外。

    時至今日,趙俊臣已是完全認清了自己在德慶皇帝心目中的定位——用來斂財與背黑鍋的寵臣罷了,看似是心腹,但實際上並沒有得到德慶皇帝完全的信任。

    像是錦衣衛指揮使洪錦、兵部尚書王壽、三邊總督梁輔臣等人,才是真正的「帝黨」官員,趙俊臣充其量也只是「帝黨」裡面的邊緣人物。

    然而,沈常茂接下來要講訴的「隱情」,無疑會是極為敏感與機密的事情,越少人知道越好,按理說德慶皇帝應該瞞著趙俊臣才對!然而,德慶皇帝竟是特意留下趙俊臣旁聽,這般情況自然是讓趙俊臣感到十分意外。

    不過,轉瞬之間,趙俊臣也就明白了德慶皇帝的心思。

    昨晚,趙俊臣呈給德慶皇帝的那封奏折之中,詳細羅列了蘇州倭寇之亂的前後情況,讓德慶皇帝誤以為趙俊臣對於此事已是瞭如指掌,如今沈常茂宣稱倭寇之亂的事情還另有隱情,德慶皇帝為了避免被沈常茂所蒙蔽,自然是需要趙俊臣的旁證了。

    接下來,趙俊臣又想到,那些關於蘇州倭寇之亂的諸般消息,皆是周尚景與自己暗中結盟之後主動送給自己的,卻是對周尚景的手段算計愈加欽佩了——顯然,周尚景早已經算計到了這一點,所以他當初才會花費大力氣收買自己,正是為了今天的情況做伏筆!

    如今。唯有得到了自己的旁證,沈常茂口中的「隱情」才會有說服力!

    暗思之間。趙俊臣看了周尚景一眼,只見周尚景的表情十分矛盾。似乎還在懊惱沈常茂的決定,雖然他的計劃得逞了,但神色之間卻看不到任何的破綻,這般城府深沉,更是讓人心中暗驚。

    「這個周尚景,當真是把所有人都算計進去了……也罷,我倒要看看,你的這招伏筆究竟是什麼!」

    很快的,眾位大臣皆是離開了臨時御書房。只剩下了德慶皇帝、周尚景、沈常茂、與趙俊臣四人。

    直到今日,趙俊臣才知道沈常茂被周尚景收買的事情,但很顯然的是,沈常茂並不知道趙俊臣與周尚景暗中結盟的事情。

    所以,當房中只剩下他們四人之後,沈常茂看了趙俊臣一眼,神色依然有些猶豫,又向德慶皇帝說道:「陛下,內中隱情。最好是越少人知曉越好,趙大人雖然是朝廷重臣,但若是留在這裡旁聽,依然有些不妥……」

    德慶皇帝擺手道:「無妨。西廠一直在暗中追查蘇州的倭寇之亂,趙俊臣的嘴巴也一向牢固,朕對他很放心。」

    說著。德慶皇帝神色間閃過了一絲不耐,又說道:「現在。朕只想知道,沈閣老你所說的隱情。究竟是什麼事情!」

    沈常茂沉默片刻後,突然歎息一聲,緩緩道:「陛下,您難道不覺得奇怪?倭寇已是多年沒有生事了,為何會突然來犯?此外,那兩艘倭寇海船沿著長江進入蘇州境內,事前竟是沒有絲毫的預兆,這又是為何?要知道,我朝自從實施了禁海之策後,為了防止船隻隨意出入,就在長江口岸駐紮了水軍軍營,裡面有三千水軍!兩艘倭寇海船皆是大船,按理說它們的出現絕對瞞不過巡防水軍才對,但事實上,倭寇海船進出長江之際,皆是沒有受到任何阻礙,這裡面的事情,可謂是大有蹊蹺!」

    德慶皇帝眼中精光一閃,若有所思,然後又將目光轉向了趙俊臣,希望得到趙俊臣的說明。

    趙俊臣向前一步,解釋道:「陛下,這件事臣也感到奇怪,也刻意派了西廠番子前去詢問,長江口岸的三千水軍隸屬於江陰軍鎮的統轄,而按照江陰軍鎮指揮使方輝的說法,倭寇對於他們的巡防時間與巡防路線似乎是極為瞭解,竟是非常準確的找到了兩營水軍換防的空隙,神不知鬼不覺的進入了長江!」

    得到趙俊臣的解釋之後,德慶皇帝似乎有些不滿意,又轉頭看向沈常茂,示意沈常茂進一步的解釋。

    沈常茂則是冷笑道:「這恐怕是江陰軍鎮的推脫之語,如何可信?事實上,若是臣所料不差的話,江陰軍鎮的上下官兵,怕是早已經被人收買了!那兩艘倭寇海船,乃是他們刻意放進來的!」

    這一次,不待德慶皇帝表示,趙俊臣已是搶先一步質疑道:「沈閣老,你的這般推論,未免有些想當然了吧?江陰軍鎮駐守長江口岸,負責海防、海禁之事,所有出入的漁船、商船,皆受管轄,乃是極大的肥差,又如何會被倭寇收買?倭寇若是想要收買江陰軍鎮,必然需要一大筆銀子,但倭寇若是擁有這麼一大筆銀子,又何必去做海賊?再說了,江陰軍鎮的上下官兵即使糜爛了一些,但也絕不是傻子,怎麼會為了區區些許錢財,就將倭寇放入長江?一旦出了事故,江陰軍鎮絕對摘脫不了關係!這裡面的利害關係,難道沈閣老你就想不明白嗎?」

    一旁,德慶皇帝點頭道:「趙俊臣講的有理!沈閣老,你認為江陰軍鎮被倭寇收買了,可有確實證據?」

    沈常茂依然冷笑道:「若只是江陰軍鎮被倭寇收買了,卻還只是小事!臣也不會如此的小心翼翼,只敢將此事告於陛下一人!事實上,根據臣所收集到的消息,收買江陰軍鎮的並非是倭寇,而是另有其人!也正是此人,不僅收買了江陰軍鎮,無視我朝的海禁之策,以走私來謀取暴利,還為了某些目的,勾結了倭寇以禍害蘇州,而江陰軍鎮也被此人擺了一道,以為那兩艘倭寇海船隻是普通的走私商船罷了,所以沒有任何檢查就放他們進入了境內,如此才造成了蘇州的倭寇之亂!」

    德慶皇帝眉頭一皺,隱約猜到了什麼,問道:「哦?這個人倒是好大的能耐,不僅能夠收買軍鎮,還可以勾結倭寇,卻不知是何來歷?」

    依德慶皇帝看來,這個人的來歷恐怕是十分敏感了。若非如此,沈常茂也不會如此的小心謹慎,周尚景也不會將它視為自己翻盤的底牌!

    然而,沈常茂卻報出了一個十分陌生的名字:「此人名叫錢鮮如,乃是一家船行的掌櫃!」

    「哦?區區一家船行的掌櫃,竟是有這麼大的能耐?」德慶皇帝冷聲質疑道。

    沈常茂的表情不變,只是緩緩道:「此人固然不算是什麼大人物,但他背後的那家船行,卻是背景深厚,讓人不敢小覷。」

    「什麼船行?朕為何不知?」德慶皇帝又問道。

    沈常茂答道:「這家船行,原本叫做『六王船行』,如今則改名為『八王船行』,明面上的老闆是錢鮮如,但真正的老闆卻是另有其人。」

    「八王船行?倒是好大的口氣!這家船行是什麼來歷?」

    詢問之際,德慶皇帝的表情看似不屑,但心中卻是隱約感到了一絲不安。

    就在此時,一直沉默不語的周尚景突然開口說話了。

    「這家船行之所以叫做『八王船行』,倒也不是它口氣大,反倒是名副其實!因為,這家船行背後的股東,共有八位,皆是我朝藩王!分別是魯王、肅王、遼王、周王、代王、吉王、定王、永王!」

    「什麼!?」

    聽到周尚景的解釋之後,德慶皇帝只覺得自己的腦袋猛地一暈!

    與此同時,德慶皇帝也終於明白周尚景的底牌是什麼了!

   
as000538 發表於 2016-3-11 08:32
第四百一十三章 逆轉(中)   

    周尚景的語氣,輕緩平靜,但內容卻不啻於一顆重磅炸彈,無論是德慶皇帝還是趙俊臣,一時間皆是震驚無比。

    尤其是德慶皇帝,聽到周尚景的解釋之後,身體一晃,竟是險些摔倒!

    趙俊臣不愧是最善於溜鬚拍馬的佞臣,發現了德慶皇帝的狀況之後,連忙邁前一步,扶住德慶皇帝的胳膊,表情關切且又焦急,連聲寬慰道:「陛下,您千萬不要動怒,一定要保重聖體啊,還是先聽聽沈閣老與周首輔他們的詳細解釋吧,待咱們將這件事情完全搞清楚了之後,或可以找到解決之道。」

    不過,趙俊臣雖然寬慰著德慶皇帝,但心中情緒卻是起伏不定。

    就在昨晚,受到李倫的提醒,趙俊臣大約已是猜到了周尚景的底牌會是什麼——那就是與皇權形成某種一損俱損的關係——德慶皇帝若是扳倒了周尚景的話,皇權也會受到極大的損害,到了這般時候,德慶皇帝投鼠忌器之下,或許就會主動放棄對周尚景的攻擊。

    只是,趙俊臣雖然猜到了大略方向,但一直想不到具體的方法,畢竟周尚景乃是臣權的代表,與皇權是相互對立的關係,又怎能將自己的榮辱與皇權綁在一起?

    如今,當周尚景終於亮出底牌的時候,趙俊臣也終於明白了周尚景的具體方法了!

    海外貿易,一向都是日進斗金、一本萬利的生意,奈何明朝一直奉行著海禁政策。不允許商船出海,也就禁絕了海外貿易。到了隆慶年間,海禁政策略略有些寬鬆。但依舊受到諸多的管理與限制。

    然而,錢帛動人心,足以令人鋌而走險,所以明朝海禁政策的後果就是海上走私的氾濫,許多商賈與顯貴,皆是暗中參與,借此牟取暴利——所以,會出現「八王船行」這樣背景深厚的走私船行,也就不足為怪了。畢竟明朝藩王們也是愛銀子的。

    而周尚景就是利用這一點,因勢利導之下,將蘇州的倭寇之亂與「八王船行」聯繫到了一起。

    如此一來,周尚景之前的種種作為,就不再是庇護族人、欺君罔上,反倒變成了忍辱負重、維護皇室威望,頓時從萬惡不赦的罪臣變成了用心良苦的忠臣,也頓時讓德慶皇帝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事情發展到了這一步,細思起來。德慶皇帝只剩下了兩條道路可選。

    其一,繼續追究周尚景的諸般罪責,窮追不捨,趁著這次難得的機會。將周尚景徹底扳倒。

    但可以想像的是,若是德慶皇帝這麼做了,就必須要明查「八王船行」的事情。就算德慶皇帝沒有明查,周尚景也一定會將「八王船行」的事情宣揚出去!到了那個時候。明朝藩王們違法走私、勾結倭寇、禍害百姓的舉動,必然會在朝野之間引起一場軒然大波。明朝皇室的聲望,也必然會因此而大跌,甚至還會引發百姓們對皇家的敵對情緒,如此一來,德慶皇帝雖然扳倒了周尚景,但他鞏固皇權的目標卻是無法達到了,只是平白引發了一場風波罷了,得不償失。

    對於這樣的情況,德慶皇帝自然是不願意看到。

    其二,則是隱瞞真相,明面上不再追究倭寇之亂的事情,對於周尚景的諸般罪責,也是從輕發落,至於「八王船行」的種種罪行,則是交由廠衛們暗中處理,然後再將整件事情輕輕揭過去,只當它從來沒有發生過。

    只是,這樣一來,就代表著德慶皇帝與周尚景的這場博弈,最終是以德慶皇帝的完敗而告終!明明是佔據著絕對的優勢,竟是在勝負即將揭曉的最後時刻被周尚景逆轉翻盤,從某方面而言,德慶皇帝幾乎是被周尚景玩弄於鼓掌之間!

    以德慶皇帝的驕傲,這樣的結局也同樣無法接受!

    然而,到了此時,德慶皇帝除了這兩種選擇之外,已是別無他法了。

    從某方面而言,不論德慶皇帝如何選擇,這場博弈鬥法之中,他都會是輸家!

    所以,也怪不得德慶皇帝聽到周尚景的解釋之後,一時間竟是頭腦暈暈、險些摔倒,一方面是惱恨明朝藩王們的目無法紀、膽大妄為,另一方面也是德慶皇帝自覺受到了羞辱,所以有些羞怒攻心了!

    卻說,德慶皇帝聽到趙俊臣的寬慰之後,稍稍穩定了心神,也終於冷靜了許多。

    然後,德慶皇帝站穩了身體,又揮了揮胳膊,支開了趙俊臣的攙扶,只是死死盯著沈常茂與周尚景二人,咬著牙問道:「將你們所知曉的消息全部說出來!『八王船行』只是走私也就罷了,為何還要勾結倭寇禍害蘇州?朕要瞭解最詳盡的消息!」

    眼見德慶皇帝這般模樣,可謂是失態至極,沈常茂的眼中閃過了一絲得意,緩緩解釋道:「陛下,此次倭寇侵犯蘇州,受損最嚴重的地方莫過於李家集了。當然,在蘇州境內,李家集是出了名的富裕地方,倭寇將它視為一塊肥肉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實際上,據臣所知,倭寇之所以會禍害李家集,乃是另有內情。」

    說到這裡,沈常茂故意的稍稍停頓了一下,等待德慶皇帝的追問。

    然而,沈常茂最終迎來的並不是德慶皇帝的追問,而是一塊黃石鎮紙!

    原來,德慶皇帝如今急切的想要瞭解「八萬船行」與倭寇相互勾結的詳細消息,卻看到沈常茂不僅沒有認真解釋,反而得意洋洋的賣關子,頓時怒火沖天。

    若是平時,德慶皇帝還可以保持風度,但如今他正是羞怒異常的時候,又哪裡還能夠保持風度?大怒之下,隨手抓起書桌上的黃石鎮紙,狠狠朝著沈常茂擲去!

    好在,德慶皇帝的準頭不佳,明明是瞄準著沈常茂的腦袋,卻只砸到了沈常茂的肩頭,否則,皇帝砸破了閣老的腦袋,又會引起一場不大不小的風波。

    被鎮紙砸到之後,沈常茂一向是養尊處優,又哪裡能忍住痛楚?自然是忍不住大聲慘叫了起來。

    然後,沈常茂的慘叫聲嘎然而止!

    原來,慘叫之間,沈常茂看到了德慶皇帝的眼神——冰冷,無情,充滿了殺氣。

    這般眼神,十分可怕,即使沈常茂的性子一向冷厲,也是下意識的打個一個冷戰,心驚之餘,竟是忘記了肩頭的痛處。

    然後,只聽德慶皇帝冷聲說道:「朕現在只想要瞭解八王船行勾結倭寇禍害蘇州的詳細消息,不想聽你繞圈子、賣關子,朕現在心情很不好,沒那個耐心!」

    聽到德慶皇帝的最後通牒,沈常茂終於是不敢怠慢,連忙將「八王船行」勾結倭寇禍害蘇州的具體原因詳細講訴了出來。

    原來,李家集之所以會是蘇州出了名的富裕村鎮,乃是因為李家集位處於長江與幾條支流的交叉處,地理位置十分優良。

    「八王船行」的掌櫃錢鮮如正是看中了李家集地理位置的優勢,想要在李家集建一處貨倉,作為「八王船行」走私貨物的集散之地。

    剛開始的時候,一切都十分順利,因為李家集的存在,「八王船行」走私的效率提高了不少。

    然而,當李家集的百姓們發現了「八王船行」的走私活動之後,卻是起了貪心,屢屢向「八王船行」索要銀錢,並且還威脅「八王船行」,宣稱「八王船行」若是不給足他們好處的話,那麼他們就要去衙門告發「八王船行」的走私罪行。

    「八王船行」的背後股東乃是八位明朝藩王,背景固然是深厚,但這個時候反倒是有些投鼠忌器,生怕事情會鬧大,所以多有容忍退讓,卻是讓李家集的百姓們愈加的有持無恐了。

    最終,「八王船行」與李家集的百姓屢次發生衝突之後,那錢鮮如親自來到李家集調解,沒想到他不僅沒有調解成功,反倒是受了許多羞辱與威脅。

    於是,錢鮮如惱羞成怒之下,竟是聯絡了倭寇海盜,打算教訓一下李家集的百姓。

    只是,錢鮮如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倭寇之凶殘,竟是遠勝於傳聞,他明明只是打算教訓一下李家集的百姓就好,沒想到倭寇們竟是將整個李家集都焚於一旦,李家集的百姓們也是被殺了大半,連帶著李家集附近的河上村與西鄰村等等,也受到了極大的損失。

    只是,到了這般時候,錢鮮如已是無法後悔了,只能匆忙掩護倭寇離開。

    也正是因為有錢鮮如的掩護,倭寇們才可以來去自如,將江陰軍鎮的巡防水軍視為擺設!

    事實上,因為走私的緣故,江陰軍鎮的上上下下,早已經被「八王船行」收買了。
as000538 發表於 2016-3-16 11:09
第四百一十四章 逆轉(下)

    本來,依照德慶皇帝的計劃,他今天與諸位重臣們通氣商議之後,周尚景的罪名就可以確定下來了。

    然後,德慶皇帝就會返回京城,並且召開大朝會,向百官們宣佈周尚景的罪行與處罰決定,扳倒了周尚景之餘,也增強了皇權威嚴,至此一切皆是塵埃落定。

    然而,德慶皇帝卻萬萬沒有想到,就在勝負即將揭曉之際,沈常茂竟是被周尚景收買了,並且爆出了「八王船行」這個天大的隱情,一下子就將局勢扭轉了,而德慶皇帝的計劃尚未實行,就已是無疾而終!

    所以,聽完了沈常茂的陳述之後,德慶皇帝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並且一言不發,任誰也不知道此時的德慶皇帝究竟在想些什麼,但他眼神中的怒色與殺氣,惡狠如狼、凌厲似刀,卻是任誰都能看得出來。

    即使是趙俊臣,見到德慶皇帝的眼神之後,也是下意識的心神一顫,只覺得自己看到了一座即將爆發的火山,壓抑且又危險!

    第一次,趙俊臣看到了德慶皇帝真正生氣的模樣,竟是如此的恐怖!

    天子一怒,血流遍野,帝王的威懾力,果然是非同凡響。

    不過,德慶皇帝的憤怒,也是理所當然的。

    明朝數百年來,對於藩王們一向是防範甚嚴,稍有逾越規矩,就會受到嚴懲。

    在中都鳳陽的宗人府大牢,每年都關押著大量的皇族旁親。數量不下於百人,明朝對皇族藩親們的嚴酷防範態度,由此可見一斑。

    如今。竟是有八位藩王暗中聯合起來,組建了「八王船行」,違背了朝廷法紀,利用走私牟利,這般情況自然會讓德慶皇帝感到十分不滿。

    當然,若只是利用走私牟利的話,德慶皇帝的感覺也只是「不滿」罷了。還在承受底線之內,最多也就是暗中警告與懲處一下——對於德慶皇帝而言,藩王們只要沒有插手政務。安安分分的醉生夢死,即使偶爾做了些犯科違法的事情只是無傷大雅,也依然是德慶皇帝眼中的「賢王」。

    然而,「八王船行」並不僅僅只是走私這種小事而已。它還接連觸犯了德慶皇帝的三大忌諱!

    首先。「八王船行」為了順利走私,竟是收買了江陰軍鎮、插手了軍務!這代表著「八王船行」背後的那些藩王們已是擁有了反抗德慶皇帝的資本,很難說他們會不會因此而生出什麼覬覦之心。

    其次,「八王船行」只是為了區區私憤,竟是勾結倭寇禍害百姓——當然,百姓們的傷亡在德慶皇帝的眼中並不算是什麼大事——但這件事情一旦暴露出去之後,對於明朝皇室威信的損害,卻是德慶皇帝絕對不願意看到的!

    最後。因為「八王船行」的出現,德慶皇帝扳倒周尚景的計劃。已是失敗了大半,而且還是在即將要成功的時候被周尚景瞬間翻盤了,讓德慶皇帝再一次的敗給了周尚景,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境地,這讓德慶皇帝感受到了莫大的恥辱。

    這三大忌諱,很難說哪一項更讓德慶皇帝生氣。

    但可以肯定的是,德慶皇帝因為這些事情,已是出離的憤怒了!

    不過,德慶皇帝精通帝王心術,最善於權衡利弊、控制情緒。

    所以,此時的德慶皇帝雖然是出離的憤怒了,但終究還是保留了一定的冷靜,並沒有被沖昏頭腦、盲目做出什麼事情,而是認真理智的分析著利弊與現狀,尋找突破窘境的方向。

    ……

    在周尚景、沈常茂、趙俊臣三人小心翼翼的等待之下,德慶皇帝沉默了許久之後,終於緩緩開口了。

    德慶皇帝略過了沈常茂,雙目冷冷盯著周尚景,問道:「周尚景,這些事情,都是你查出來的?」

    周尚景答道:「回陛下,這些隱情皆是蘇州知府周素海查出來的,倭寇離開蘇州之後,周素海通過蛛絲馬跡,發現了事情的真相,並且抓到了八王船行的大掌櫃錢鮮如。但因為事關重大,周素海不敢宣揚出去,只是暗中通報於老臣,老臣得知消息之後,擔心此事會危及皇室聲望,就索性將整件事情壓了下去……沒想到陛下您明察秋毫,最終還是發現了。」

    德慶皇帝依舊是面無表情,只是眼中隱隱有凌厲的精光閃動,繼續問道:「哦?錢鮮如被抓到了?他現在又在哪裡?」

    周尚景同樣是面無表情,緩緩答道:「錢鮮如勾結倭寇、禍害百姓,可謂是罪大惡極,又牽扯到了皇室聲望,所以此人絕不能留!老臣已是私作主張,將錢鮮如、以及『八王船行』內部的一些知情者,全部處死了,這既是為了隱瞞消息,也是為了警告一下『八王船行』背後的那幾位藩王,讓他們收斂一些。」

    與此同時,趙俊臣似乎想到了什麼,插口道:「陛下,前幾日您曾經讓周尚景調查倭寇之亂的真相,周尚景當時給出的解釋是蘇州並沒有出現過倭寇,只是一些潑皮無賴偽裝成了倭寇禍亂百姓,已是被蘇州官府鎮壓處決了,在這些人的名單之中,就有錢鮮如的名字。」

    另一邊,周尚景也點了點頭,說道:「老臣確實是用這種方法處死了錢鮮如等人,將全部的罪名都扣在了他們的頭上。畢竟,也確實是錢鮮如等人引發了倭寇之亂,處死他們也是罪有應得。」

    然而,德慶皇帝很快就抓住了事情的關鍵所在,又問道:「哦?這麼說,包括錢鮮如在內,所有的知情者都被處死了,也就是說,沈常茂剛才所講述的那些隱情,如今已是沒有任何的確鑿證據了?」

    周尚景沉默了片刻之後,也承認道:「回陛下,這些隱情雖然都是實情,但事到如今,臣確實沒有任何證據可以證明!」

    出乎意料的是,周尚景承認之後,德慶皇帝並沒有窮追猛打,而是說道:「既然如此……關於『八王船行』的事情,朕會派人進一步詳查,在朕調查清楚之前,周尚景你就不要隨意走動了,朕會讓人在拙政園為你準備一處房間,你就留在拙政園一段時間吧,在此期間,不允許你接觸任何人!至於你手裡的諸般政務,也暫且交給其它大臣處理。」

    德慶皇帝的這般決定,竟是主動退讓了一步,只是奪了周尚景的權柄,暫時將周尚景軟禁了起來,但並沒有決定周尚景的罪名與處罰!

    這也就意味著——周尚景隨時都有可能復出!

    對於德慶皇帝的決定,周尚景似乎早有意料,並沒有任何的質疑,很乾脆的領旨謝恩了。

    然後,德慶皇帝又說道:「接下來,除了趙俊臣之外,你們都可以退下了。至於那些正在書房外面等候的大臣們,也讓他們暫且離開吧,等事情查清楚了之後,朕再傳喚他們。」

    聽到德慶皇帝的吩咐之後,周尚景與沈常茂表情各異,但皆是沒有說什麼,很快就離開了書房。

    一時間,書房內,只剩下了德慶皇帝與趙俊臣二人。

    ……

    「關於『八王船行』的事情,你怎麼看?」

    等到周尚景與沈常茂離開房間之後,德慶皇帝向趙俊臣問道。

    趙俊臣也沒有絲毫的保留,很乾脆的說出了自己的看法:「陛下,臣認為,沈閣老今天的表現十分異常,怕是已經被周尚景收買了!也正是因為他與周尚景的一唱一和,周尚景才會暫且躲過了罪責……不過,沈常茂所陳述的關於『八王船行』的種種隱情,沒有任何證據,只是一家之言,未必就是真的!或許只是周尚景為了逃脫罪責的謊言,想讓陛下您投鼠忌器罷了。」

    德慶皇帝點了點頭,又問道:「那麼,依你看來,『八王船行』的種種隱情,有幾成可能是真的?又有幾成可能是假的?」

    趙俊臣沉吟片刻後,答道:「依臣看來,有五成可能會是假的,畢竟周尚景拿不出任何證據,但也有五成可能會是真的,畢竟沈常茂的種種陳述,與西廠的調查皆是吻合。」

    頓了頓後,趙俊臣又說道:「不過,不論此事究竟是真是假,但周尚景的手段一向高明,絕不會編造那些經不起推敲與調查的騙局,所以『八王船行』的走私活動應該不會有假,為了順利走私,也一定收買了江陰軍鎮!此外,走私船行與倭寇海盜們有些聯繫,也是很正常的事情。所以,『八王船行』才會被周尚景利用,與倭寇之亂聯繫到了一起!

    臣以為,此事不論真假,都只能暗中調查、暗中處理!絕不可公佈於眾,否則就會引起一場天大的風波,皇族的聲譽都會受到損害,不利於朝廷大局……只不過,這樣一來,陛下您就相當於默認了周尚景的解釋,恐怕也只能暫且放過周尚景一馬了。」

    聽到趙俊臣的回答之後,德慶皇帝再次沉默了。
as000538 發表於 2016-3-19 11:59
四百一十五章 嘎然而止!
  
    此時的德慶皇帝,心情十分矛盾。

    正如趙俊臣所說的那樣,「八王船行」的事情雖然似真似假,但事關重大,又是時機敏感,只能暗中調查、暗中處理,絕不可公佈於眾!

    這樣一來,德慶皇帝在投鼠忌器之下,卻是有些為難,不知道自己是否應該繼續追究周尚景的罪責!

    若是繼續追究的話,就必須要明查「八王船行」的事情,然而「八王船行」的事情不論真假,只要捅破的話,就必然會引起一場軒然大波,給皇室聲望帶來一次沉重的打擊,即使能夠趁機扳倒周尚景,也是得不償失。

    然而,若是不再繼續追究的話,那就相當於默認了周尚景的說辭,德慶皇帝也就無法扳倒周尚景了,如此一來,德慶皇帝又如何能夠甘心?更何況,若是「八王船行」的事情只是周尚景的騙局的話,偏偏又把德慶皇帝給嚇退了,那麼這件事情將會是德慶皇帝一輩子的奇恥大辱!

    所以,猶豫許久之後,德慶皇帝依然拿不定主意。

    德慶皇帝是一個性情果斷、很有主見的人,像是今天這般猶豫不定的情況,已經很多年沒有生過了。

    *

    猶豫之間,聽到趙俊臣的建議之後,德慶皇帝並沒有生氣,只是確認道:「你的意思是,這件事朕不應該再繼續追究,就這麼放過周尚景?」

    趙俊臣垂道:「陛下,此時應以大局為重,您大可不必執著於眼前的得失,正所謂來日方長,將來未必沒有更好的機會。」

    停頓了一下,趙俊臣偷偷觀察了一下德慶皇帝的表情,見德慶皇帝眉頭緊皺之後,又補充道:「不過,周尚景畢竟是犯了欺君罔上的罪名。即使有再大的理由,也不能沒有任何的懲處!依臣的意思,陛下您可以趁機罷掉周尚景的輔之位,削弱周尚景的勢力影響。但依然保留他的閣老之位,這樣既可以以儆傚尤,也不至於逼得周尚景鋌而走險,將『八王船行』的事情宣揚出去!」

    聽到趙俊臣的建議之後,德慶皇帝依然有些猶豫。也依然是拿不定主意。

    沉吟了片刻,德慶皇帝緩緩說道:「罷了,這些事情,朕還要認真考慮一下,暫且不提了……朕這次將你留下來,除了詢問你的意見之外,還有一件事情要交給你去辦。」

    趙俊臣隱約猜到了德慶皇帝的想法,但還是裝作不知道的模樣,恭聲道:「還請陛下吩咐。」

    只見德慶皇帝沉著臉,一字一頓的吩咐道:「朕要你詳查關於『八王船行』的所有事情!當然。這件事還不能公佈於眾,你暫且只能暗中究查、收集證據,等朕有了決定之後,再做處理!」

    說話之間,德慶皇帝的語氣帶著一些殺氣——顯然,「八王船行」接連觸犯了德慶皇帝的幾大忌諱,不論倭寇的事情與他們有沒有關係,「八王船行」幕後的那八位藩王,都絕對要遭遇滅頂之災了!

    或許,接下來一段時間之內。會有八個藩王稱號被取消也說不定。

    趙俊臣明白德慶皇帝的心意,臉上也帶上了肅殺之氣,沉聲應道:「臣領旨。」

    接下來,見德慶皇帝再沒有其他吩咐之後。趙俊臣就主動告辭離開了。

    在離開之前,趙俊臣又偷偷看了一眼德慶皇帝的神色——只見德慶皇帝眉頭緊皺,眼中不住閃爍著思索神色,似乎依然猶豫著要不要追究周尚景的罪責。

    或許,德慶皇帝依然是心有不甘,正在苦苦思索破開眼前局面的方法也說不定。

    依照趙俊臣對德慶皇帝的瞭解。只覺得一切皆是五五之數,周尚景究竟是否會被定罪,目前依然說不準,一切都要看德慶皇帝的考量與心情了。

    「周尚景的計謀固然是得逞了,藉著『八王船行』的出現,竟是將局面扳回來了……不過,若是僅此而已的話,他依舊不能擺脫險境,德慶皇帝也絕不會甘心,接下來還會有所行動,兩人的博弈鬥法,恐怕還要再持續一段時間了……」

    離開臨時御書房的時候,趙俊臣暗暗想到。

    *

    可惜,趙俊臣終究還是小覷了周尚景的老謀深算,也小覷了德慶皇帝的果斷決絕。

    事實上,「八王船行」的事情,並不是周尚景的最後底牌!

    趙俊臣本以為,德慶皇帝與周尚景的博弈鬥法,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本來事情的展也應該是這樣!

    然而,就在這天晚上,一封來自京城的密折送到了德慶皇帝手中。

    也不知這封密折之中究竟寫了些什麼,但德慶皇帝收到密折之後,卻是大雷霆,砸碎了手邊所有的物件。

    洩一通之後,德慶皇帝終究還是冷靜了下來,然後,德慶皇帝竟是找到了被軟禁在拙政園的周尚景,與周尚景密談了大半夜的時間。

    德慶皇帝與周尚景究竟密談了些什麼,誰也不知道。但等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德慶皇帝竟是繞過了所有大臣,突然頒下了一道聖旨——稱周尚景「以權謀私」、「包庇族人」,於是罷掉了周尚景的輔之位,並且罰俸三年,但念在周尚景勞苦功高的份上,依然允許周尚景留在內閣,以「戴罪留職」的身份「立功抵過」!

    要知道,「以權謀私」、「包庇族人」之類的罪名,可大可小,對周尚景而言,更只是不痛不癢,而真正可以置周尚景於死地的諸般罪名,比如「欺君罔上」、「結黨營私」等等,在德慶皇帝的聖旨中,皆是被輕輕繞過去了。

    一時間,德慶皇帝與周尚景的博弈鬥法,竟是在最**的時候嘎然而止了!

    最終的結果,卻是雙方各退一步,德慶皇帝避重就輕的懲罰了周尚景,只是罷掉了周尚景的輔之位,但依然保留了周尚景的權柄勢力,而周尚景則是接受了德慶皇帝的懲治,並沒有再次反擊,算是給了德慶皇帝一個台階下。

    然後,在群臣們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德慶皇帝又下了一道旨意,稱南巡至此已是結束,並催促相關各衙門盡快準備,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起駕回京!

    顯然,這一切的根源,皆是緣於德慶皇帝所收到的那份密折!

    也正因為這份密折的緣故,德慶皇帝才會停止了與周尚景的爭鬥,並且急匆匆的結束了南巡,要盡快回京!

    於是,這份密折的內容究竟是什麼,成為了所有大臣皆是想要知道的事情。

    只是,德慶皇帝的保密工作做的很好,任是大臣們如何打探,也得不到絲毫消息,只能在心中暗暗猜測著。

    不過,與絕大多數官員不同,趙俊臣卻是很清楚這份密折的內容。

    事實上,因為某些緣故,在德慶皇帝收到密折之前,趙俊臣就已經知曉了這份密折的詳細內容!
as000538 發表於 2016-3-25 07:18
第四百一十六章 來自京城的消息

    花開兩頭,各表一枝。

    讓我們把時間轉回到前一天的晚上。

    卻說趙俊臣離開了德慶皇帝的臨時御書房之後,很快就回到了自己的房間。

    這一天,德慶皇帝與周尚景的鬥法博弈可謂是跌宕起伏,讓人眼花繚亂,趙俊臣回到房間之後,自然是想要詳盡認真的揣摩與分析一下。

    然而,趙俊臣回到房間之後,還未有來得及思考,許慶彥就已是推門而入,向趙俊臣稟報道:「少爺,有人自稱是周尚景府中的下人,想要求見少爺,稱是有重要事情要稟報少爺。」

    如今,正值時機敏感之際,趙俊臣與周尚景的使者秘密見面的事情若是一旦被人現了,無疑會引起德慶皇帝的懷疑。

    更何況,趙俊臣與周尚景的暗中合作,至今已是告一段落,周尚景需要趙俊臣暗中協助的事情,趙俊臣皆已是全部辦妥了,接下來趙俊臣只需要等待周尚景的回報就好,已是不必再冒著風險與周尚景產生瓜葛了。

    所以,趙俊臣沉吟片刻後,便搖頭道:「你去回復那人,說我累了,已是睡下了,就不見他了,有什麼事情等過段時間再說。」

    得到趙俊臣的吩咐之後,許慶彥就點頭離去了。

    然而,沒過多久,許慶彥就再次進入了房間,又向趙俊臣稟報道:「少爺,那人不肯離去,堅決要見少爺,說事情十分重要,必須要在今晚告知於少爺。」

    趙俊臣眉頭輕輕一皺,問道:「那人可有透漏過,究竟是什麼方面的事情?」

    許慶彥答道:「那人說,是關於京城方面的動態,與太子有關。」

    聽到許慶彥的回答,趙俊臣眼中頓時閃過了一絲精芒。

    與此同時,趙俊臣也改變了主意,說道:「既然如此,就帶他進來見我吧。」

    很快。許慶彥已是領著一人來到了趙俊臣的房間。

    趙俊臣定神一看,現眼前之人也算是熟悉——此人名叫周璐,表面上只是周府的一位尋常管事,但實際上他還暗中掌控著周尚景的情報網絡,是周尚景的鐵桿心腹。之前也經常擔任趙俊臣與周尚景之間的信使。

    進入房間之後,周璐十分恭敬的向趙俊臣行禮問安,但趙俊臣則是皺眉道:「陛下如今就住在拙政園,周圍皆是禁軍與廠衛,你這般明目張膽的見我,難道就不怕被人現了?」

    周璐輕輕一笑,向趙俊臣解釋道:「趙大人不必擔心,拙政園的禁軍與廠衛之中,自然有我家老爺的內應,雖然他們的職位並不重要。但足以遮掩小人的行蹤了,所以小人來見您的事情,絕不會讓他人現,這點還請趙大人安心。」

    趙俊臣輕哼一聲,並沒有繼續糾纏,只是直奔主題的問道:「說吧,你帶來的消息究竟是什麼?」

    周璐垂道:「大人,我家老爺讓我轉告大人,就在七天之前,太子在京城中有了大動作。宣稱要進行商稅整頓,府縣以下的收稅站,皆是要強行撤銷;與此同時,不論是皇莊、軍鎮、又或是六部衙門。從此皆是不可再臨時設立收費站。如此一來,卻是引起了朝中百官的反彈!然而,如今的京城,正是太子一黨獨大的時候,即使是黃閣老也無法壓制,所以太子的這項決策還是被強行通過了。」

    頓了頓後。周璐突然神秘一笑,又說道:「事實上,就在太子強行推動商稅改革之前的幾天,也就是距今十五天之前,黃閣老眼見形勢不妙,生怕自己將來會成為太子的替罪羊,所以就向陛下呈了一封密折,期望陛下可以阻止太子的莽撞行動。

    按照常理,這封折子應該在十天前就送到陛下御案前的,可惜……信使在趕路的時候生了意外,或許是他在驛站裡吃了什麼不乾淨的東西,竟是大病了一場,直到今天,這位信使才遲遲來到蘇州,若是不出意外的話,那位信使如今已是將黃閣老的密折呈給了陛下……可惜時間晚了些,太子的商稅整頓計劃,已是開始全面實行了。」

    說到這裡,周璐重新恢復了恭敬的態度,又說道:「我家老爺認為,這件事情與趙大人您的某些計劃有關,理應第一時間告知於您,所以就囑咐小人向您通報消息,期望趙大人您可以早做準備。「

    另一邊,趙俊臣沉默片刻之後,突然笑了。

    「周輔果然是老謀深算,竟是將所有事情都算計了進去……」說到這裡,趙俊臣向周璐點了點頭,說道:「這件事情,周輔雖然有自己的考慮,但終究是幫了我一個忙,等我見到周輔之後,自然會親自向他道謝。」

    周璐笑道:「趙大人您客氣了,從某方面而言,您與我家老爺的利益一致,或許……今後你我兩家的合作機會還有很多。」

    意味深長的說了這麼一句話之後,周璐就告辭離開了。

    看著周璐的身影離開了房間,趙俊臣突然歎息一聲,緩緩說道:「周尚景的手段,當真是可怕,如今的我依然是遠不如他……原本以為,沈常茂與『八王船行』的事情就是他最後的底牌了,沒曾想,他竟是連我陷害太子朱和堉的計劃都算計了進去……這次的博弈,卻是周尚景贏了!」

    *

    事到如今,趙俊臣總算是瞭解了周尚景的全盤計劃。

    就在德慶皇帝利用蘇州倭寇之亂的事情步步緊逼的時候,周尚景看似落入了德慶皇帝的陷阱,但實際上則是暗中收買了趙俊臣,並利用趙俊臣來轉移德慶皇帝的關注方向,讓德慶皇帝忽略了其他方面的線索。

    然後,就在德慶皇帝自以為勝負已定的時候,同樣被周尚景收買的沈常茂卻是突然拋出了「八王船行」的事情,讓倭寇之亂與皇室宗親聯繫在了一起,也讓周尚景與皇室聲譽形成了一損俱損的臨時關係,這樣一來,德慶皇帝在投鼠忌器之下,卻也不敢輕易的懲治周尚景,只能拖延著時間。尋找其它方法來破開局面。

    然而,就在這個時候,在周尚景的運作之下,德慶皇帝卻是突然收到了太子朱和堉開始整頓商稅的消息……

    周尚景乃是當今輔、三朝老臣。影響力巨大、勢力根深蒂固,他若是倒台了,就一定會造成朝野的混亂!然而,以德慶皇帝的政治手段,在這般情況之下也依然可以控制局面。

    不過。若是周尚景倒台的同時,「八王船行」的事情也洩露了出去,就必然會造成更大的混亂,皇室的聲望也會造成損失,這般情況之下,德慶皇帝再想要控制局面,就不大容易了——這也是德慶皇帝猶豫不決的原因。

    不過,在這般時候,德慶皇帝依然沒有放棄,依然考慮著扳倒周尚景的方法——可惜。就在此時,太子朱和堉突然開始整頓商稅了。

    明朝的商稅,關係到方方面面的利益,太子整頓商稅,就意味著他將會觸犯幾乎所有勢力的利益——這也是趙俊臣這般算計太子的原因所在——也必然會造成朝野大亂的局面。

    這樣一來,德慶皇帝若是堅持要懲治周尚景,種種因素疊加在了一起,就必然會是亂上加亂,整個大明江山都會動盪不堪,即使德慶皇帝自詡政治手段高。也沒有任何把握可以控制局勢,到了那個時候,任誰也不知道會生什麼事。

    事情展到了這一步,「八王船行」與倭寇之亂究竟有沒有關係。已是不再重要了,德慶皇帝最終會做出怎樣的決定,也就可以預知了。

    「周尚景的計劃,可謂是環環相扣,直逼德慶皇帝的軟肋。其手段之巧妙、時機之把握、思慮之全面,更是令人驚歎不已……時至如今。陛下已是輸了,為了穩定局勢、控制局面,不出意外的話,陛下他馬上就要找周尚景妥協了……不過,我也落得不少好處就是了……」

    趙俊臣暗暗想到。

    太子朱和堉之所以會推動商稅整頓,皆是因為趙俊臣的算計,德慶皇帝會收到消息,也在趙俊臣的預料之中。

    只不過,因為周尚景的緣故,黃有容的信使竟是在半路上生了「意外」,德慶皇帝延遲了好幾天才收到消息,再想要阻止,也是晚了!

    這樣一來,太子朱和堉的商稅整頓無疑將會更加的深入,也將會更加的無法挽回,而趙俊臣的計劃,也將會更加的成功。

    *

    事情的展,也正如趙俊臣的預料一般。

    德慶皇帝收到黃有容的密折之後,頓時大雷霆——在這個時代,「坑爹」二字尚未流行,但德慶皇帝此時若是知曉了這個詞彙,就一定會感同身受——因為太子朱和堉的商稅整頓,為了給太子朱和堉擦屁股,德慶皇帝扳倒周尚景的計劃也只能無疾而終了!

    不過,震怒過後,德慶皇帝終究還是冷靜了下來,並且馬上找到了周尚景,雙方密談之際,也進行了一場交易。

    到了第二天,德慶皇帝頒下了聖旨,對於周尚景掩蓋蘇州倭寇之亂的事情從輕落,只是免去了周尚景的輔之位,並且罰俸三年,但依然保留了周尚景的權柄與內閣席位。

    然後,德慶皇帝又頒下了聖旨,宣佈南巡結束,急匆匆的起駕回京了。

    值得一提的是,空缺的輔之位,卻是被沈常茂得到了——這應該就是德慶皇帝與周尚景達成的交易之一,也是周尚景用來收買沈常茂的條件!否則,沈常茂也不會在關鍵時候站在周尚景一邊。

    若是不出意料的話,周尚景回到京城之後,也會幫助德慶皇帝穩定朝野局面,與德慶皇帝一同給太子朱和堉收拾爛攤子!

    不過,對於趙俊臣而言,這些事情已經不重要了。

    因為,趙俊臣還有下一步的計劃要進行!
as000538 發表於 2016-3-25 07:19
第四百一十七 疑點重重.

    到了第二天早晨,收到了德慶皇帝的聖旨之後,趙俊臣就馬上求見了德慶皇帝,想要與德慶皇帝商議一下回京的路程安排。

    當然,趁機打探德慶皇帝接下來的計劃,也是趙俊臣的目的之一。

    趙俊臣身為德慶皇帝的親近寵臣,還是有些特權的,比如趙俊臣以往求見德慶皇帝的時候,總是很快就會受到召見。

    但今天的情況卻是有些不同,來到德慶皇帝的臨時御書房外,趙俊臣稟報了來意之後,竟是足足等待了近半個時辰的時間,但依然沒能得到德慶皇帝的召見。

    顯然,德慶皇帝正在處理某些重要事務,沒時間召見趙俊臣。

    對此,趙俊臣自然是感到好奇,可惜周圍沒有相熟的太監,趙俊臣也沒辦法詳細打探。

    就在趙俊臣漸漸有些不耐煩的時候,臨時御書房的房門終於打開了,只見錦衣衛的指揮使洪錦、東廠廠督馮德勝等等廠衛高層們一個個的魚貫而出,所有人皆是表情嚴肅、面色沉凝。

    見到這些人的出現,趙俊臣眼中閃過了一絲深思。

    趙俊臣不僅是戶部尚書,還暫時兼管著西廠,也算是廠衛的高層之一。然而,德慶皇帝召見廠衛∠,..高層的時候,竟是獨獨遺漏了趙俊臣,這內中的深意,自然會讓趙俊臣多想了一些。

    另一邊,洪錦、馮德勝等人見到趙俊臣之後,倒是沒有表現出太多的異常。只是紛紛向趙俊臣點頭示意之後,就腳步匆匆的各自離開了。

    似乎。有什麼緊要事情需要他們去處理。

    看著洪錦、馮德勝等人的背影,趙俊臣眉頭輕皺。不斷猜測著他們與德慶皇帝的談話內容。

    就在趙俊臣暗思之間,有一位小太監來到趙俊臣身邊,向趙俊臣說道:「趙大人,您現在可以面聖了。」

    趙俊臣點了點頭,說道:「知道了。」

    然後,趙俊臣收攏了心中思緒,轉身進入了臨時御書房之內。

    *

    進入了臨時御書房之後,趙俊臣抬頭一看,不由的又是一愣。

    就在昨天。德慶皇帝可謂是禍不單行,先是沈常茂曝光了「八王船行」的諸般惡跡,然後京城那邊又傳來了太子朱和堉整頓商稅的事情,最終德慶皇帝蓄謀已久的扳倒周尚景的計劃也遭遇了徹底的失敗……

    按理說,此時的德慶皇帝就算不是龍顏大怒,也應該是餘怒未消才對。

    然而,趙俊臣暗暗觀察之後,卻發現德慶皇帝此時的神色之間不僅沒有怒意,還顯得十分平靜。只是眼神要比平日裡陰沉了許多。

    見到德慶皇帝的神色之後,趙俊臣心中暗暗敬佩若是趙俊臣自己接連遭遇了這麼多、這麼大的挫敗,卻未必能像德慶皇帝一般控制情緒。

    從某方面而言,趙俊臣從前卻是有些小覷德慶皇帝了。

    不過。趙俊臣的心中雖然有些吃驚,但表面上卻是不動神色,只是恭敬的向德慶皇帝行禮道問安。

    然後。趙俊臣垂首道:「臣剛剛收到聖旨,得知陛下您已是結束了南巡。準備起駕回京了,臣承蒙陛下信任。負責南巡相關的諸多事宜,所以就連忙草擬了一份奏折,羅列了歸京路上的諸般安排與準備,還請陛下審閱。」

    說完,趙俊臣從袖中抽出了一份奏折,交給了一旁的小太監,並通過小太監呈給了德慶皇帝。

    德慶皇帝接過奏折之後,只是粗略的看了一遍,然後就將奏折放到了一旁,緩緩道:「俊臣你倒是明白朕的心意!按照你的這些安排,朕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趕回京城,不錯,很合朕意……」

    說到這裡,德慶皇帝略略停頓了一下,突然問道:「不過,朕打算回京的事情,可謂是毫無預兆,但俊臣你不僅沒有向朕詢問緣由,還猜到了朕急切回京的心意……難不成,你已經知道朕回京的具體原因了?「

    聽到德慶皇帝的詢問,趙俊臣心中暗暗一驚。

    德慶皇帝趕著回京的原因,自然是為了收拾太子朱和堉整頓商稅的爛攤子,這件事的幕後推動之人就是趙俊臣,所以趙俊臣心中自然是最清楚不過了。

    然而,在德慶皇帝面前,趙俊臣卻絕對不能表現出任何痕跡,否則趙俊臣根本無法解釋清楚自己的消息來源,也無法解釋自己知曉消息之後為何沒有及時向德慶皇帝匯報。

    於是,趙俊臣連忙解釋道:「臣並不知曉陛下您回京的具體原因,只是陛下您突然頒布了回京的旨意,臣想來一定是京城裡發生了什麼大事,就斗膽猜測陛下您一定是回京心切,所以臣安排回京行程的時候,皆是以節省時間為主。不過,這般大事,一定是涉及機密,陛下您既然沒有主動告知,臣也不敢主動詢問。畢竟,朝中所有的大事,皆是需要陛下您聖心獨斷,我等臣子只要做好份內工作即可。」

    得到趙俊臣的答覆之後,德慶皇帝中的疑慮稍稍退散了一些。

    然後,德慶皇帝考慮了片刻之後,終於還是向趙俊臣講訴了實情。

    畢竟,太子整頓商稅的消息根本瞞不了多久,趙俊臣遲早都會知道,所以德慶皇帝也不打算刻意瞞著趙俊臣,否則只會疏遠了兩人的君臣關係。

    此外,太子朱和堉的商稅整頓計劃,必然會引起一場大動盪,最終還需要趙俊臣的戶部幫忙擦屁股,所以趙俊臣提前知曉了消息,也能夠提前做好準備。

    於是,德慶皇帝抽出一份折子,通過身邊的太監轉遞給了趙俊臣,並且說道:「這份密折,乃是黃有容送來的。你看看吧。」

    趙俊臣拿到密折之後,馬上展開細看。

    片刻之後。趙俊臣彷彿才知道了此事一般,表現出了滿臉的震驚。喃喃說道:「整頓商稅?!這、這……太子殿下實在是莽撞了!」

    德慶皇帝輕輕歎息一聲,眼中閃過了一絲疲倦與無奈,說道:「現在,你知道朕為何要放過周尚景、又為何要急匆匆的回京了吧?」

    趙俊臣合攏了密折,點頭道:「陛下聖明,商稅整頓的事情,我朝每年都會進行,但只是小打小鬧罷了,就是因為商稅之事實在敏感。牽一髮而動全身,一旦深究下去,就必然會引起朝野大亂,在這般情況之下,陛下您趕回京城穩定住朝野局面才是當務之急。」

    德慶皇帝點了點頭,又問道:「那麼,對於太子整頓商稅的事情,你可有什麼看法?」

    趙俊臣沉思片刻後,說道:「陛下。臣認為此事疑點甚多,未必有那麼簡單。」

    有些事情,即使趙俊臣不提,德慶皇帝也會想到。所以趙俊臣就索性主動提了出來。

    果然,聽到趙俊臣的表述之後,德慶皇帝並沒有什麼意外之色。只是說道:「哦?你說說看。」

    趙俊臣緩緩說道:「疑點總共有四!其一,太子的心性一向剛直。他發現了商稅的諸多弊端之後,想要進行整頓。並不會讓人意外,但他整頓商稅的時機實在是太巧合了,就在陛下您即將要扳倒周尚景的時候,太子殿下就突然進行了商稅整頓……或許,太子殿下他之所以會整頓商稅,是被某些人利用了也說不定。」

    趙俊臣口中的「某些人」,自然是暗指周尚景了。

    雖然,趙俊臣與周尚景的合作才剛剛告一段落,但廟堂之中,從來都沒有永遠的盟友,趙俊臣為了減輕自己的嫌疑,轉移德慶皇帝的注意力,卻是毫不猶豫的將髒水潑給了周尚景。

    顯然,德慶皇帝也抱著同樣的懷疑,聽到趙俊臣的講訴之後,德慶皇帝突然冷哼一聲,緩緩說道:「你說的有道理,不過,如今的形勢之下,朕也只能先穩定住朝野局面,然後再圖後事……至於那些別有用心之人,朕雖然不會放過他們,但也只能秋後算賬了!」

    「陛下聖明。」趙俊臣恭維了一句之後,又說道:「疑點之二,則是留京輔政的黃有容黃閣老!以他的手段與影響力,想要阻止太子的行動並不算難,但最終的結果卻是完全相反……這未免讓人感到詫異了,或許,是有人在幕後推波助瀾、幫著太子殿下成事。」

    顯然,趙俊臣的這一番話,依然是給周尚景潑髒水了。

    有了前面的鋪墊,德慶皇帝此時也只會聯想到周尚景!

    趙俊臣屢屢給周尚景潑髒水,並不是因為他與周尚景有什麼仇恨,事實上,在滿朝上下、文武百官之中,趙俊臣最佩服的人就是周尚景!

    然而,唯有德慶皇帝繼續仇視周尚景、繼續針對周尚景、繼續將絕大部分注意力都放在周尚景身上,趙俊臣才會得到發展的空間與時間。

    所以,趙俊臣也只能栽贓周尚景了從某方面而言,周尚景也算是債多不愁了。

    事實上,在趙俊臣陷害太子朱和堉的計劃之中,這也是目的之一!

    另一邊,德慶皇帝的面色愈加陰沉,只是點頭道:「你繼續說下去。」

    趙俊臣接著說道:「疑點之三,則在於陛下收到消息的時間!臣看了黃有容的密折,按照黃有容的說法,早在二十天之前,太子殿下就已是表明了他想要整頓商稅的意圖,又過了兩天時間之後,黃有容眼見自己無法阻止太子殿下,就向陛下您呈送了密折,期望陛下您可以阻止太子殿下……然而,直到昨天晚上,這封密折才送到了您手中,這中間耽擱的時間實在是太長了,也完全耽誤了陛下您阻止太子殿下的時機。」

    頓了頓後,趙俊臣又說道:「此外,也不僅僅黃有容的密折!整頓商稅乃是頭等大事,雖然太子殿下並沒有調整稅率,只是撤銷了許多府縣衙門私設的收稅站,但依然足以震動朝野,這般情況之下,不僅僅是陛下,臣掌管戶部多年,卻也是到了今天才得知消息,這般情況未必有些詭異了……難道,除了黃有容之外,就沒有其他大臣向陛下您呈報消息嗎?這絕不可能!唯一的解釋就是,信使們在路上紛紛出現了意外,致使陛下您與京城的消息斷絕,所以才遲遲無法收到消息!」
as000538 發表於 2016-3-27 13:08
第四百一十八章 德慶皇帝的疑慮

    經過了昨天的諸多挫敗之後,德慶皇帝的變化很大,不再像從前一般總是刻意做作的展現自己的帝王威嚴,反倒是神色陰沉了許多,這般變化也不知道究竟是好是壞。¤,

    聽到趙俊臣的分析,德慶皇帝的眼神也愈加的陰沉了。

    沉默了片刻之後,德慶皇帝緩緩說道:「你分析的不錯,確實是有人刻意的隔絕了朕與京城的消息往來……朕派人詢問了黃有容的信使,他顯然是被人暗中算計了,一路上連續吃到不乾淨的東西,不僅腹瀉不止,還大病了一場,所以才耽擱了這麼長的時間。」

    略略一頓之後,德慶皇帝冷笑了一聲,又繼續說道:「除了黃有容之外,朕在南巡期間,也刻意將兵部尚書王壽留在京城中樞,那王壽出身於世代勳貴,與皇家的關係緊密,乃是朕的親信之一,朕將他留在京城之中,就是為了及時掌握京城裡的動態,太子透漏出了想要整頓商稅的意圖之後,王壽馬上就派出了信使向朕呈報消息,時間比黃有容的密折還要更早幾天,但他的信使離開了京城之後,很快就失去了蹤跡,也不知是死是活,王壽也是廢物,隔了好幾天才發現了異常,又再次派人向朕呈送消息,可惜還是晚了一步,直到今天早晨,朕才收到他的消息,卻還要是比黃有容的密折更遲了一夜。」

    趙俊臣表情嚴肅的說道:「這麼看來,臣的猜想沒錯,確實是有人刻意隔絕了陛下與京城的消息往來,隱瞞了太子整頓商稅的事情,實在是居心叵測……若是臣所料不差的話,除了王壽王尚書與黃有容閣老之外。還有其他大臣向陛下呈報消息,但他們的信使也同樣是遇到了意外……不過,能做出這樣的事情,幕後之人的勢力影響,實在是可怕。」

    趙俊臣的這一番話,依然是在影射周尚景。但趙俊臣卻清楚的知道,在這件事情上,周尚景充其量只是參與者之一,除了周尚景之外,還有其他勢力參與其中!

    那就是七皇子朱和堅!

    周尚景一向不喜歡把事情做絕,總會留給人一線餘地,像是黃有容的信使在路上的諸般遭遇,就很具有代表性——只是在驛站的飯菜中做了一些手腳罷了,就讓黃有容的信使上吐下瀉、大病一場。最終也成功的延誤了消息——不僅達到了目的,還讓人輕易抓不到把柄。

    但王壽手下信使的遭遇,卻是截然不同——剛剛出了京城,就突然失去了蹤跡,生不見人、死不見屍,若是不出意外的話,這位信使早已是被人埋到亂墳崗了,這般激烈狠絕的手段。顯然不是周尚景的風格,趙俊臣聽到王壽信使的遭遇之後。第一反應就想到了七皇子朱和堅!

    實際上,趙俊臣利用商稅整頓算計太子朱和堉的計劃,一直都存在著一位潛在盟友,這個人就是七皇子朱和堅!

    朱和堅對於朱和堉的皇儲之位,早已是覬覦已久,對於趙俊臣坑害太子朱和堉的計劃。自然會是樂見其成。

    所以,在離京之前,趙俊臣也通過了某些隱秘的渠道,將自己的計劃盡數通告給了朱和堅,因為趙俊臣知道。自己的計劃存在著許多漏洞,但這些漏洞趙俊臣不能親自出手修補,否則就會平白增添許多風險,說不定就會暴露了自己的意圖。

    於是,趙俊臣就想到了七皇子朱和堅,趙俊臣相信,以朱和堅的眼光手段,一定會主動幫著自己彌補漏洞的。

    事實上,朱和堅辦的很不錯,不僅「幫助」太子朱和堉壓制了閣老黃有容,讓太子朱和堉順利的推行了商稅整頓計劃,還隔絕了德慶皇帝與京城的消息往來,讓德慶皇帝直到現在才知曉了太子整頓商稅的事情。

    當然,關於七皇子朱和堅的猜想,趙俊臣暫時還不會告知於德慶皇帝,所以依然是將所有的髒水潑給了周尚景。

    另一邊,聽到趙俊臣的分析之後,德慶皇帝表情沉凝嚴肅,緩緩點頭道:「朕也是這般想法,剛才朕招來了東廠與錦衣衛的幾位魁首,就是為了派他們嚴查此事!某些人實在是膽大妄為,竟是敢如此的算計於朕,等朕穩定了朝野局面之後,絕不會輕饒他們!」

    說到後面,德慶皇帝已是再也無法壓抑制自己的怒意與殺意,語氣極為陰沉。

    這般時候,趙俊臣自然不敢反駁什麼,連忙順著德慶皇帝的意思說道:「陛下聖明,那些別有用心之人,即使能夠得到一時之利,也絕對逃脫不了陛下的制裁。」

    德慶皇帝似乎想到了什麼,突然補充道:「剛才,朕召集了廠衛的所有高層官員議事,卻獨獨沒有召你覲見,這並不是朕不信任你,而是朕知道你一直負責著南巡的所有相關事宜,等你回到京城之後,又要幫朕收拾商稅整頓的爛攤子,所以朕索性就不讓你參與這件事了,這是朕體諒你的幸苦,並非是朕不信任你,所以你切不可想岔了。」

    「陛下您多慮了,您對於臣的愛護關切,臣感激涕零還來不及,又如何會懷疑什麼!」

    說話之間,趙俊臣的表情誠摯,但心中究竟是怎麼想的,也只有趙俊臣本人知道了。

    德慶皇帝滿意的點了點頭,見趙俊臣不再開口說話了,卻是追問道:「你剛才說,太子整頓商稅的事情,總共有四處疑點,你已經講訴了其中三點,還剩下最後一處疑點怎麼不繼續說了?」

    聽到德慶皇帝的追問,趙俊臣面現遲疑,猶豫了片刻之後,終於說道:「關於最後一處疑點,臣也不知道是否只是巧合……只是,臣看了黃閣老的密折之後,發現太子殿下整頓商稅的種種措施,竟是與臣的某些構想近乎一致,所以心中有些吃驚。」

    在德慶皇帝南巡期間。太子朱和堉之所以會突發奇想的整頓商稅,根本原因還是在於趙俊臣的暗中慫恿,太子整頓商稅的種種措施,也皆是源自於楚嘉怡從趙俊臣這裡「偷去」的那份關於商稅整頓的折子,最終太子朱和堉更是一字不改的依計執行了。

    雖然,楚嘉怡的身份敏感。朱和堉未必就會曝露她的存在,但******官員的嘴巴一向不嚴,趙俊臣還是決定要以防萬一。

    等德慶皇帝回到京城之後,必然會追查太子朱和堉整頓商稅的緣由,到了那個時候,這件事情說不定就會被查出來。既然如此,趙俊臣就索性自己主動將這件事情說出來,為今後的事情發展做好鋪墊。

    當然,主動說出這件事。還是有些風險的,畢竟周尚景當初就是從這件事情之中推算出了趙俊臣的計劃與目的。

    不過,德慶皇帝與周尚景不同,在德慶皇帝的眼中,趙俊臣只是一個貪財怕事的弄臣罷了,連貪污受賄的時候都會留下一大堆的破綻,根本設計不出這麼精妙的計劃——雖然,趙俊臣的種種破綻。都是刻意留給德慶皇帝的——所以,德慶皇帝並不會對趙俊臣產生太多的懷疑。就算是心中產生了疑慮,趙俊臣也有後續的手段可以打消。

    另一邊,聽到趙俊臣的描述之後,德慶皇帝眉頭一皺,追問道:「什麼意思,你詳細解釋一下。」

    趙俊臣回答道:「陛下。臣自從擔任戶部尚書以來,就知道我朝的錢糧周轉十分困難,一直是陛下您為政的最大掣肘,臣蒙受皇恩,自然是想要扭轉這般局面。曾經有一度,臣想要從商稅入手,畢竟我朝的商稅實在是太混亂了,再加上走私的氾濫,造成我朝的商稅一直是少之又少,所以,臣曾經寫過一份折子,建議陛下您大刀闊斧的整頓商稅,裁撤府縣衙門、皇莊、軍鎮、乃至於六部等衙門私設的收稅站,同時嚴厲打擊走私商行,如此來提高我朝的商稅收入……」

    說到這裡,趙俊臣輕輕搖頭,繼續說道:「不過,寫完了這份奏折之後,臣發現自己有些想當然了,若是依照臣的想法去做的話,朝野必然會動盪不安,可謂是利弊難算,所以臣沒過多久就將這份奏折給燒掉了……然而,臣看了黃閣老的密折之後,發現太子整頓商稅的諸般舉措,竟是與臣當初的想法十分相似,然而臣從未將此事透漏給任何人,心中就有些懷疑……當然,也許只是巧合也說不定。」

    說到這裡,趙俊臣突然閉口不言了。

    但言下之意,卻十分清楚——若不是巧合的話,那就是太子在趙俊臣身邊安插眼線了。

    朱和堉身為儲君,若是真做了這樣的事情,卻是不大光彩。

    所以,聽到趙俊臣的描述之後,德慶皇帝目光一閃,已是斷然的揮手說道:「太子雖然莽撞了一些,但心性一向剛直,這件事應該只是巧合罷了,卻是俊臣你多想了。」

    趙俊臣看了德慶皇帝一眼,似乎想要再說些什麼,最終還是說道:「陛下聖明,確實是臣多想了。」

    說到這裡,德慶皇帝似乎有些疲乏了,又與趙俊臣商議了幾句回京的安排之後,就揮手讓趙俊臣離開了。

    等趙俊臣離開之後,德慶皇帝突然重重的歎息一聲,靠坐在椅背之上,神色之間滿是疲憊與無奈。

    德慶皇帝無論如何也猜想不到,事情竟然會發展到了這一步。

    這次南巡期間,德慶皇帝帶走了首輔周尚景與閣老沈常茂,以及朝中各大派系的諸多干將,卻留下了性格較為軟弱的黃有容擔任輔政大臣,又留下了閣老程遠道這位太子的鐵桿支持者,就是為了讓太子朱和堉在京城中樹立優勢,行事之時擁有絕對的便利。

    然而,德慶皇帝賜予太子朱和堉這麼多的優勢與便利,是為了讓太子朱和堉打壓異己、爭權奪勢的!哪怕是太子朱和堉在德慶皇帝南巡期間陷害大臣、壓迫忠良,德慶皇帝也絕不會生氣,反而會樂見其成。

    畢竟,與朝中其它幾大派系相比,太子朱和堉的勢力有些弱小了,又屢屢受到了打壓,德慶皇帝這麼做也是為了未雨綢繆。

    當然,在此期間,朱和堉若是能夠增加一些政務經驗、增長一些帝王心術,那就更加好了!

    可惜,德慶皇帝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朱和堅趁著這次難得的機會,不僅沒有擴充權勢、打壓異己,反而搞起了商稅整頓,讓自己置於風尖浪口之中,得罪了所有的利益相關方……最終不僅浪費了德慶皇帝的良苦用心,還拖了德慶皇帝的後腿,讓德慶皇帝急沖沖的趕回京城為他善後……

    這一刻,德慶皇帝只覺得無比的無奈與疲憊……

    與此同時,德慶皇帝心中也終於忍不住的產生了疑慮——朱和堉這樣的儲君,真的是合格的帝王人選嗎?自己百年之後,朱和堉真的能夠撐得起大明的江山嗎?

    這樣的疑慮,對德慶皇帝的打擊,卻是比他敗給了周尚景還要更加沉重!

    ……

    ps:這兩章的某些內容,本來應該出現在後面的章節,但一些老讀者認為「太子獨力推動商稅整頓」的劇情屬於bug,所以就提前寫出來,算是蟲子對這段劇情的解釋。

    恩,其實這些內容之前都側面暗示過了,比如第296章《兩份名單》,又比如上上一章關於驛站與信使的內容,再比如七皇子朱和堅的相關內容……而本章只是將原因總結一遍。

    另,」商稅整頓」與」商稅改革」還是有區別的,太子朱和堉並沒有調整稅率的權利,蟲子也從來沒有暗示過太子會調整商稅,事實上,蟲子前文說過很多次,其實明朝商稅算是低的,只是重複收稅的問題太嚴重了,而太子的商稅整頓,最開始也只是針對各級衙門私設的收稅站點,身為監國,這點權力他還是有的。

    此外,在德慶皇帝離京期間,太子在內閣是佔有優勢的,別忘了太子的鐵桿支持者程遠道雖然經常打醬油,但也是閣老啊。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mk2258

LV:9 元老

追蹤
  • 1120

    主題

  • 100531

    回文

  • 46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