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歷史]重振大明 作者:路人家 (已完成)

 關閉
kelvin12354 2012-9-16 12:35:05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673 339962
kendo26 發表於 2012-10-27 01:54
第462章    惡有惡報
魏忠賢被這麼當眾受了淩遲之刑,對任舊在朝中的閹党官員們的衝擊還是很大的,直到這個時候他們才完全看清楚了形勢,知道皇帝這次是真的不會留半點的情面了。在恐懼之餘,這些人便做出了不同的選擇,有想著辭去官職保住性命的,有想著向皇帝表明心跡,企求得到皇帝寬恕的,反正這些人已經早沒了當初的氣焰。
但是這個時候,已經掌握了主動權的崇禎卻不會再給他們這些人已全身而退的機會了。當上了請乞骸骨歸老的顧秉謙打點好行裝將要離開京城的時候,錦衣衛的緹騎就突然上了門,他們的手中拿著聖旨,直接就抄沒了顧家的一切家產,並把顧秉謙給帶回了鎮撫司的衙門中去。因為顧家已經準備要離開了,家裡的財物也裝好了,倒也省得錦衣衛們再費一番手腳,直接就將這些裝了車的財物拉了去。
原來的首輔顧大人一倒,朝中閹黨更是惶惶不可終日,但此時他們已經沒了自保的手段,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禱皇帝不要趕盡殺絕,能留自己一條活路。崇禎還真的沒有打算趕盡殺絕,除了諸如顧秉謙、李夔龍等閹黨的骨幹被判了斬立決之外,其他的一些幫著魏忠賢等為了不少惡的官員都只是被奪去了官職,或是發配邊遠,或是直接遣送回了家鄉。
這些人的罪名也很好定,除了魏忠賢在刑部留下的說辭之外,之前讓他們相互揭露彼此過失的一招也派上了大用。朝中的閹黨但凡是居於要職的統統被拿下了,只剩下一些算是幫兇的人,這些人在見到了上官們的結局之後,也已經是驚弓之鳥,不敢再生事端了。這樣一來,原來對唐楓的攻訐也就不了了之了,誰都知道他是皇帝如今最信賴的人,現在要是再樹這麼一個強敵的話,只怕死得會更快,更慘。
唐楓這段時日以來更是忙碌,除了要逮捕一些京中的閹党高官之外,他還派出了得力的人等前往了薊州,前去將早些年被自己用計驅逐出京的崔呈秀重新逮捕回京定罪。這個閹党當年的智囊,所做的惡事也不下於顧秉謙等人,斷沒有在別人受刑的時候他卻能逍遙法外的道理。同時,已經關在詔獄之中有些日子的田爾耕和許顯純也再度被提了出來,這些人是要一一在刑部、大理寺的堂上被定罪,然後按著各自的罪名受罰的。
至於宮裡的王體乾等一干閹党在內的幫兇,則早在內務府的一干心性扭曲的人的折磨下死去了,倒省了這一把氣力。還有一個有些棘手的人就是客氏,因為她死在了天啟之前,所以她早就被隆重地葬在了北京城外了。按著國人向來強調的人死如燈滅,一切罪責人一旦死了也就消了說法,她應該已經可以安心地留在地下了。但是想到自己的皇兄被這個女人所騙,想到許多未出生的皇家子弟因她而夭折,想到魏忠賢就是因為她而成為朝中第一人的,崇禎就不甘心讓她這樣自在地埋在墳裡。
在魏忠賢被處以極刑的次日,客氏的遺骸就被人從墳中給挖了出來,再一次接受了國法的懲治,將之挫骨揚灰,死也不能安生。
在斷那田爾耕等人的罪名時,大理寺裡更是出現了驚人的一幕。當時,在堂上的除了受審的田、許二人之外,還有一眾曾被這二人所戕害的苦主或是被害者的親人,正所謂仇人相見分外眼紅,一見這兩個當年錦衣衛的首領也有今天,眾人紛紛喝罵,若不是上面的大魯寺官員不斷拍著驚堂木,周圍又有衙役看著,他們早就撲上去動手了。
看到這場面,許、田兩個已經被關了好幾個月的人更是嚇得心神不定,不過因為這次是事關自己存亡的時刻,所以雖然如此他們還是強自咬著牙,不肯招認一切,只是不斷地強調這都是自己奉命而為,一切都是當初的首領魏忠賢讓他們這麼做的。
上面的官員雖然知道他們這不過是在推委,將一切過錯都推到一個死人的身上,但卻也有些難辦,畢竟這裡是在眾目睽睽之下,自己也不曾親眼得見錦衣衛詔獄中的情形,所以一時也難下結論了。正當這個時候,一名站在證人中的青年走了出來,沖著上面的官員一拱手道:「大人,能聽學生說上兩句嗎?」
審官一見這青年是個秀才,又舉止有禮,便點頭道:「准你所請。」
那青年於是便說起了自己的父親被錦衣衛的人所殘殺的事情來:「當年我父親黃遵素身為朝廷高官,就因為與閹黨政見不合,便被他們誣陷入獄!在獄中,他更是飽受折磨,最後瘐死在了獄中,這一切我這個為人子者全可為證。而且,我父黃尊素的屍身現在就在京郊,大人若是不信大可前去一觀。至於他們所說的一切都是魏忠賢逼迫他們做下的如此勾當更是無稽之談,錦衣衛是獨立於司法之外的存在,若不是你們下了令,何人敢拷打犯人?」此人正是當初的少年黃宗羲,如今他已經長大成人了。
被他這番話一說,周圍的證人也紛紛上前陳述起了自己的悲慘遭遇,直聽得人人髮指,而田許二人一見眾人的模樣,也有些不敢開口狡辯了。正當這亂哄哄的時候,那黃宗羲突然一聲大喝道:「為人子者眼見得殺父仇人在眼前而不能報仇,如何立於天地之間!」說著話間,他刷地拔出了暗藏在腰間的尖錐撲向了許顯純。
許顯純一是沒想到在公堂之上居然有人會這麼大膽,二來也因為身上戴著鐐銬行動不便,居然在一聲驚叫之後沒來得及躲閃,就被黃宗羲以尖錐刺中了身子。
上面的官員見狀先是一驚,但隨後卻噙著一絲冷笑沒有開口阻攔,他也對這兩個不肯認罪的煩得有些怒意了,現在有人出手教訓他們卻也是好事。而周邊的衙役不見大人發話,便也都袖手站在一邊。這下可就苦了許顯純了,周身都被尖錐所刺,血流滿身。
那官員生怕鬧出了人命自己不好交代,才在最後命人制止了黃宗羲的暴行。但是這邊才剛把他拉開了,黃宗羲又再次來到了田爾耕的面前,又一次傷了他多處。這也是眾人有意放水,不然他一介書生怎麼也不可能連傷兩人。
「休得放肆,將他給我趕出堂去!」那官員直到黃宗羲傷了兩人之後,才義正詞嚴地下令道。雖然沒能殺了二人,但已經算報了仇的黃宗羲就這樣出了衙門,自此他的聲名在民間大噪。待他離開之後,那官員再次看向了許、田二人:「現在你們還有何話可說?」
遭到如此攻擊的兩人已經奄奄一息,現在他們知道自己無論怎麼樣都難逃一死了。所以在眾人的逼視之下,他們只得承認了自己過去所犯下的罪行。等待他們的將是和其他人一樣的斬立決!
閹党的紛紛落馬,使得朝野之人無不拍手稱快,更有人以為崇禎乃是中興我大明的英主,將其與唐玄宗和漢武帝相提並論。而崇禎此時也的確是有著中興大明,想要在自己的手上將這已經滿目創痍的帝國重新納入正軌的打算。
幾日來,除了偶爾關注一下這些閹党官員的罪名及處置之外,崇禎更多的精力都放在了治國之上。每日裡都要批閱奏章到二更以後,而每天的早朝卻從來不輟,這一切看在唐楓的眼裡很是欽服。他自認若是換個位置的話,自己是斷沒有這麼大的毅力來整日泡在繁重枯燥的國事之中的。
除了嚴懲閹党官員之外,皇帝也有善舉,比如對之前的冤假錯案,他都命有司衙門重新審理,而以前因為得罪閹黨而被入罪的官員和庶民也都被放了出來。另外因為有人的進言,雖然不知民間疾苦的皇帝卻也知道了如今百姓日子的難過,以及閹党在時的盤剝。於是在思索了一陣之後,皇帝終於再下一道旨意,減免天下各地的錢糧,既是賀新帝登基之喜,也是為了還以前閹黨所犯下的罪行。反正經過這一次次的抄沒家產,如今的國庫也得到了充盈,大可與民休養生息。
種種的一切,都昭示著一個信號:崇禎,將要做一個有為之君,將要和過去的一切完全斷絕,為大明的將來做出自己應該做的一切。
皇帝的這一大赦天下的詔旨一下,天下受盡欺淩的百姓都是歡欣鼓舞,原來因為交稅不能如數的百姓們也終於松了一口氣了,而那些因為某些不正當的原因而入獄的人們也得以出獄,一時間人人稱頌,人人都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而唐楓,這個幫著皇帝鬥倒了整個閹党,將魏忠賢等奸佞一個個送入絕路的錦衣衛同知也被知道或不知道的人傳得人盡皆知,都說他乃是大明朝的希望所在。
kendo26 發表於 2012-10-27 01:56
第十一卷  江南鋤賊
第463章    新的開始
既然皇帝發下了明旨要撥亂反正,各地的衙門自然不敢怠慢了,那些因為得罪了當地的權勢人物而被關進牢裡的人很快就全被放了出來,而邊遠之地,多是充軍發配之人集結的地方,也是一樣。西南、西北等邊疆地方的官府也開始仔細查找,看有沒有是受閹黨牽連的人在這裡服役,這一找在雲南的某處破敗的軍營裡還真讓他們找到了一個人。
已經在雲南邊遠之地充軍有好幾年的汪德道很快就被人查出了他的身份,原來他就是當年和閹黨為敵多時,最後卻落得個身死下場的汪文言家裡所剩的最後的男丁了。當日裡,汪德道是最先被定了罪的汪家之人,那時雖然閹党想要加重他的罪名,但因為東林黨上下還都在位,所以只判了他個流刑,發配到了雲南蠻荒之地。及後來汪家事發,他已經在發往雲南的路上,又是一個小人物,閹党也就沒再注意了,這才保住了他的一條性命。
一知道了這事,當地官府不敢怠慢,急忙命人將他給帶到了自己的面前,在好言寬慰了一番之後,才說出了要放他離開的話:「本官知道你是受冤枉的,不過朝廷裡所做的決定,我一個小小的地方官也做不得主。好在如今皇上聖命,閹黨已經徹底覆滅,從現在起,汪公子你已是自由之身了。」
「多謝大人,多些朝廷!」經過這幾年苦楚的生活,原來飛揚跋扈的汪德道早就死去了,現在的他是一個讓人看不透的人,雖然他的臉上佈滿了紅色的燙傷傷疤,但是卻不讓人覺著難看。而他的雙眼此時透露的只是歡喜,全無半點怨尤之色。
見他如此識得大體,那官員也是一陣歡喜:「好,汪公子能知道朝廷和本官的難處,那是太好了。只不知道公子有什麼打算,若是沒什麼去處,就留在本官身邊幫著打理一些公事吧?」因為知道此人的身份,或許有一日朝廷會因為他的家人之事而大加褒揚,所以那官員就很是熱心地提出了建議。
「謝大人的好意,草民在雲南多年久不回鄉,既然已是自由之身,若不回鄉看看怎麼都說不過去的,還望大人能理解。」汪德道很是委婉地拒絕了對方的意思。
「既然如此本官也不再相留了,這裡有一些盤纏,汪公子千里歸鄉總是需要的。」一包大概在五十兩左右的白銀推到了汪德道的身前。汪德道忙接過謝了,然後又道:「因為草民在此不聞外事,所以這閹黨敗亡的經過所知甚少,還望大人能給我介紹一二。」
「這個啊……好,本官就給你說說吧。」那官員也很久沒有與人談得這麼投機了,就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說了出來,其中當然有不少的演義成分,比如唐楓的功勞和所做的事情越發得突出了。那官員說得津津有味,卻沒發現在聽到他說起唐楓之後,汪德道的眼中就閃過了幾道殺機。
汪德道之所以要對方說閹党的覆滅經過,最主要的原因就在於他想知道唐楓的下場。在汪德道想來,既然連魏忠賢都被殺了,那身為閹黨一份子的唐楓不可能不死。為此他還有些覺得可惜呢,可惜自己不能親手為父親和叔父兄弟報仇了。但誰想這個唐楓不但沒有因此而死,反而搖身一變成了倒閹的大功臣,這是讓他怎麼都不敢相信的。
「不過這樣一來也好,這樣我就能手刃此人,為我汪家死難的人報仇雪恨了!」在離開當地的官府之後,汪德道終於從剛才的吃驚中走了出來,對自己說道。「現在我面目全非,便是往日裡的熟悉之人也認不得我,這也是上天給我報仇的絕好條件,我不能浪費了這個條件和機會,唐楓,我一定要砍下你的頭顱來祭我的家人!」在踏上去京城的路時,汪德道對自己發下了這個誓言。
遼東的袁崇煥在正月二十四的時候,也知道了京裡所發生的一切,他聞此事大喜,連連搓手道:「好,唐逸之不愧是唐逸之,不過幾個月工夫,他就將閹黨徹底從朝中給清了出去,這也讓我了卻了一樁心事了。當日我還以為他是一心求富貴的無恥之人,卻不想他是所謀非小啊。好,閹黨一除,我大明江山的內部就定了,那區區一個金國就無法再對我們有什麼威脅了!」
身邊的將領聞言也是隨聲附和,因為閹黨的存在,不少將領立了功都被別人冒領了去,如今去了這些奸佞,對他們來說也是一件極大的好事。將領的心氣一高,整個遼東的軍心士氣也就自然上去了,這時候他們都恨不能有那金人來攻打自己,也好在新帝的面前露露臉,立崇禎年的第一功。不過讓他們失望的是,在這個金人最有可能出現在大家面前的冬季裡,北邊的金人並沒有對遼東發一兵一卒。莫非這個冬天金人的日子很好過嗎?
當然不是,近些年來,北方冬季的天氣是越發的寒冷了,雖然這個時代的人不知道這是地球自身出現的小冰川氣候的表現,但是這天氣越來越是惡劣卻還是人所共知的。大明的百姓還好,更北邊的金人可就慘了。他們一來並不是人人都有可以遮擋風雪的房屋,那帳篷也有無法擋住大風雪的,二來牛羊等牲畜也在這惡劣的天氣下凍病而死,這使得金國上下都是一片愁雲慘霧。
但是自從幾番南侵都以失敗告終,不但得不了好反而損兵折將之後,金國內部對再次南侵就有了極大的不贊同了。當然,這也是因為皇太極的汗位尚沒有完全坐穩的緣故,若是他真的能做到他父親那樣有威信的話,也就沒人反對南侵了。可惜他之前想著用來鞏固自己的地位,提升自己威信的一次戰爭敗了,所以現在的他也只能有懷柔的手段來統治金國。
既然無法南侵,而金國上下因為惡劣天氣的損失又是極大的,金國就不得不再想一條出路了。終於在一些人的有意策動之下,金國群臣對皇太極提出了一個解眼下之急的辦法——出兵攻打西邊的蒙古各部落。
現在的蒙古早就不是當年韃靼瓦剌稱雄的時候了,一個個的小部落在草原上各自為戰,甚至相互之間還有不少的戰事。而幾年前金人就在李成梁父子的幫助下打擊過這些草原上的部落,更使得現在的蒙古草原無法與金人一戰。另外,金人也已經知道了明廷和蒙古草原在暗地裡的一些商貿活動,知道對方或許比自己更富,更有能力度過這個寒冬。
所以說挑上蒙古人來搶掠,從而保證自己能挨過這個冬季是很明智的選擇。不過似乎是有意為難皇太極,這些金國的掌權者們都提到了必須要攻打一個蒙古部落——科爾沁部。他們的理由很是簡單,一是當年的巴布海等就是在那裡被人所殺,雖然事隔多年,但是金人並沒有忘記這仇恨。二來科爾沁更是與明廷往來最是頻繁的蒙古部落,無論是從他們所擁有的物資來打算,還是怕他們以後幫著漢人,金人都必須先剷除了他們。
這兩個理由都很是充分,不過有一個理由是大家都明白的卻沒有說出來的,那就是科爾沁和皇太極是有著關係的。科爾沁族長的妹妹就是皇太極的妃子,若是金人現在攻擊他們,就能讓皇太極完全失去這個可能存在的外援。
皇太極雖然明白這一點,但是眼下的局面卻由不得他不答應下面的人的這個請求。如今的金國有著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自己這個大汗只能算是名義上的首領,若是因為自己的否定而使金國在這個冬天有什麼大的損失的話,那些原來就不服自己登上汗位的人會趁機發難,到時候不單是自己,整個大金都會遭難了。
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皇太極唯有聽從下面的人的建議,親自帶兵前往蒙古草原,進攻在那的蒙古部落。
那些蒙古部落從來沒有想到過金人會來攻擊自己這些比他們更窮困的人,所以戰鬥一開始金人就是連下數個部落,從而打通了前往科爾沁部落的道路。
在打下這些部落之後,金人還真的搶到了不少的生活必須品,牛羊等活物也被他們趕回了自己的地盤。這樣一來,金人的士氣也就更盛了,他們相信以自己現在的兵鋒之盛,想要一舉拿下科爾沁這個蒙古草原上最富庶的部落也絕非難事。
這時候的科爾沁部落已經得知了金人的動向,看著他們進攻的路線,這些草原上的人很快就猜到了對方會殺到自己的跟前。為了保護自己的財產和女人,科爾沁上下都動員了起來,雖然只有不過兩萬許的兵力,但是他們都是長生天的子孫,是不會甘心束手就戮的。
宰桑.布和在這些日子裡也是坐立難安,他很清楚以科爾沁的兵力是不足以擋住金人的進攻的,他們也沒有什麼防禦的工事,以寡敵眾在草原這一馬平川的地方能做到的真的很少。「我們該怎麼辦呢?萬能的長生天哪,你能告訴你的子孫我們該怎麼辦嗎?」宰桑.布和看著陰沉的天空大聲問道。
這個時候,一個輕盈的身影走到了宰桑.布和的身邊,正是他的女兒大玉兒。她也清楚現在自己部落所遇到的危難,在考慮了一段時間之後,她毅然提出了自己的主意。
PS:一年將盡,很久沒叫叫的俺又要大聲喊了:在2012到來之前,給俺票票和收藏去換張諾亞方舟的船票吧~~~~~~~~
kendo26 發表於 2012-10-27 01:57
第464章    新的開始(2)
看到自己最是疼愛和信任的女兒來到跟前,宰桑.布和的臉上露出了笑容,即便是如此危難的時刻,他都不想自己的這個女兒擔驚受怕。見父親露出這笑容來,大玉兒反倒更覺心裡不是滋味,同時也更堅定地要說出自己的看法:「父親,這一次金人出兵六萬多人,已經連破數個部落,看他們前進的方向,最終目標應該就是我們科爾沁啊。」
「嗯?」似乎是聽出了女兒的話裡有話,宰桑.布和轉眼看向了她:「你可是有了什麼辦法能解眼下之危了嗎?莫非你想學你的姑姑的那樣,通過和女真人結親來消弭這次的災禍?」說到這裡,老人的臉上露出了悲憤之色。當年正是因為科爾沁無力自保,為了得到金人的幫助自己的妹妹才會遠嫁給金國皇太極的,難道現在故事又要重演了嗎?這讓自認是成吉思汗後人的蒙古男兒很難接受。
不想大玉兒卻是一搖頭:「不,要是結親能解我們部落的危難,我是不會在意的,但是金人這次明顯是沖著咱們的財物來的,根本不可能因為我一人而改變他們的初衷。要是真的結親就能起作用的話,在金國大汗的身邊還有著姑姑呢,她也應該能勸阻住這一次戰爭了。」
「那……你有什麼其他的辦法?現在我們舉族也不過三萬戰士,但女真人卻是我們的一輩有餘。現在我們的戰士也已經不是那些女真人的敵手了,難道還有轉機嗎?」雖然口裡說著這樣喪氣的話,但宰桑.布和的雙眼還是滿懷希冀地看著自己的這個女兒,他很清楚大玉兒的智慧,有時候這個女兒比自己更適合當一族之長。
「單靠我們是贏不了女真大軍的,我們要找援兵。」
「援兵?這談何容易啊。現在的草原上的蒙古人已經不是成吉思汗和忽必烈大汗的年代了,就是韃靼瓦剌當年的盛時也不復存在,我們怎麼可能得到其他人的幫助呢?這些一直覬覦著我們科爾沁豐沃的草原和財物的部落不趁機來攻擊我們已經很好了。」
「不,女兒指的援兵並不是草原上的各個部落。」大玉兒一搖頭道。
「那還有什麼人能來幫助我們?」宰桑.布和有些納悶地說道。
「是漢人,父親忘記了我們與他們的人曾訂下的盟約了嗎?這些年來,我們與漢人之間多有貿易上的往來,我們科爾沁能有今日的富足也多虧了和漢人通商緣故。現在我們受到了女真人的威脅,漢人也該幫助我們一下了。」大玉兒說出了自己的主意。
但是宰桑.布和卻是連連搖頭:「這個恐怕是不行的。一來漢人和我們雖然訂了盟約,但那只是口頭的,他們能和我們有所交易已經很好了,根本不可能為了我們和女真人為敵。二來,即便他們真的肯幫我們,真的出了兵,漢人有句話叫遠水救不了近渴,當他們的人趕來的時候,我們科爾沁部落也已經被女真人給佔領了。」
大玉兒微一簇眉,而後才說道:「父親的顧慮雖然有一些道理,但是到了這個時候無論如何我們都要賭上一把了。當日那個唐楓曾和餓我說過一番話,若是有我們雙方能相互合作的話,金人便再難有所作為,現在金人全力攻我們,他們若想要今後不成為下一個科爾沁,應該不會拒絕我們的求助的。至於另外一點,我看過漢人的兵書上有寫叫什麼圍魏救趙,明軍根本不必派兵直接來草原,只要攻打女真的領土,就能順利解了我們的困局了。」
「你說的倒也有些道理,但是該怎麼說服漢人同意出兵幫我們呢?」
「這個就交給女兒吧。只要我們科爾沁的勇士們能在草原上擋住女真人的幾次進攻,等到明軍真的出兵的時候,金人就只有退兵而走了。我想事不宜遲,趁著現在女真人還沒到我們的附近,形成包圍之前,我們就該先出兵阻攔,而我也該趕去向漢人求助了。」
「好,那我們科爾沁的安危就全交給你了。」宰桑.布和在沉吟了一下後說道。
這一日,在三十多名科爾沁部落中最英勇善戰的戰士的保護下,大玉兒離開了部落往南而去,她要前往遼東,尋找當日和自己有著約定,又與自己有著一夕之緣的男人——唐楓。可憐的大玉兒,因為雙方之間沒有任何聯絡方式的關係,直到現在尚不知道一直讓她記掛在心的唐楓早就離開了遼東了。
另外一方面,在宰桑.布和的授意下,族中最精銳的人馬組成了十支千人的騎兵隊伍,遠離部落所在地,前往金軍來的方向進行襲擾,希望能夠起到延緩對方進攻自己的作用。
這次金軍直殺進草原的深處,可以說是長驅直入。那些蒙古草原上的部落,或是完全沒有想到金人會攻來,或是在一聽說金人大舉進攻就嚇破了膽子,只是象徵地抵抗了一下,就讓金人掠奪了自己的財物,殺了自己的人而去。這大大地增強了金軍上下的士氣,什麼成吉思汗的子孫,什麼黃金家族,現在在金人將士的眼裡根本什麼都不是。
這一路的順利,也讓皇太極原來鬱結的心情好了許多,雖然將要對付的是和自己有著不淺關係的科爾沁部,但和自己的汗位以及大金的未來比起來,他們就微不足道了。想到或許經這一次之後自己的地位也會有所鞏固,皇太極就更希望能快些殺到科爾沁的領地了。
金軍上下都彌漫著自以為是的想法,再加上一路突進沒有敵手,軍士們自然就有了驕縱之心,全不將任何的蒙古人放在心上。晚間紮營的時候,也是如外出遊玩一般地草草佈置幾個人手,全不多加準備。當科爾沁部的突擊隊伍小心翼翼地接近金人時,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副場景。
在知道了金人如此大意之後,這第一路正面發現金人行蹤的科爾沁騎兵隊長賀哲根心中大喜,當即就下令趁夜對金人的大營發起攻擊。雖然他們只有一千人,但是在一馬平川的草原上,他們想要突襲一處營帳後再遠走還是很容易的,即便對方兵力是自己的幾十倍。
隨著一聲聲的呼喝聲響起,一千精騎如風一般地掠過了草原,直殺進了一座金軍的軍營。那營外守夜的金軍將士都還沒來得及做出反應,就被雪亮的彎刀割下了頭顱。一千騎兵沖透了這一邊的營帳,見人就殺,不過轉眼間就已經斬殺了上百名金人將士。
等到被驚醒的金軍各帳的軍士們拿著兵器,騎上戰馬趕出來的時候,那些偷襲者已經逃得遠遠的了。金人想要追擊,奈何雙方的馬上本領是半斤對八兩,已經拉開了距離的敵人是很難追得上了。唯一的辦法,就只有先嚴守門戶,等到進攻科爾沁部時再報這一箭之仇。
金人的噩夢從這個夜晚就開始了,只要他們稍有放鬆,無論是什麼時候,什麼方向,就會突然出現一支千許人的騎兵隊伍向他們發起突襲。雖然之後的幾次突襲所造成的傷害沒有第一次那麼的大,但是這卻嚴重地影響了金軍的士氣,他們時時都要提心吊膽的,生怕一不小心就會出現一路蒙古騎兵。這也拖慢了金軍進發的腳步,為了防止科爾沁人在半道上又設下什麼埋伏,他們不得不小心翼翼地向前進軍,不敢再如前面一般只是一味求快了。
趁著金軍的腳步被拖慢的時機,科爾沁人也在為之後的大戰作著準備。雖然草原上沒有任何的防禦工事,但因為天氣寒冷的關係,他們還是用沙石和堅冰造出了一座座堅固的城牆,雖然這些工事究竟有多大的用處還不知道,但是卻已經讓科爾沁草原上的人們安心不少了。
經過一路來吃盡苦頭之後,金兵終於踏進了科爾沁部落的屬地,但是他們原來想要進行的報復卻並未能如願,因為在他們面前出現的不是一片平坦的草原和連綿的蒙古包和牧民,而是一座座的堅牆,雖然那比不得明軍的防禦工事,但是卻也足夠讓金人頭疼的了。
不過一路來所積累的怒火終於勝過了謹慎小心,在只是草草地準備了一天之後,金軍就對這些簡陋的工事發起了進攻,他們要用敵人的生命和鮮血來洗刷自己的恥辱和澆滅自己的怒火。但是科爾沁人卻不會束手待斃的,一場大戰就在草原上展開了。
在草原大戰剛起的時候,在三十人護送下的大玉兒終於來到了大明的土地之上,她記得唐楓曾提到過寧遠,就直往寧遠而來。不過在他們來到寧遠城外的時候,卻被守城的軍士給攔在了外面。因為他們的一身打扮怎麼看都不是大明的子民,吃過金人奸細之虧的明軍將士,怎麼可能讓這些可疑的人進到如此重鎮之中呢?
kendo26 發表於 2012-10-27 01:58
第465章    進城之前
現在雖然不是與金國交戰的時候,但是甯遠作為遼東極重要的邊防城池守備一樣很是森嚴。每一個進出城門的人都要被仔細搜檢,以防有心懷不軌的金人探子混進城去做出什麼事情來。那些看著就不是大明百姓的人想要進城更是要被嚴加盤查,所以當大玉兒一行來到城門前時,一看他們的裝束,就有軍士上前攔住了他們的去路:「你們是哪裡來的人,來我寧遠所為何事?」說話間,因為看出他們有不少人,已經有更多的兵丁看了過來。
這些騎兵並沒有怎麼和明軍接觸過,也不懂得漢人的言語,見自己被人給攔了下來,後面的明軍將士還直往自己這裡看,頓時就有些緊張了,他們的手不自覺地就握上了腰間的刀柄。
「你們想做什麼?」看到了他們的動作之後,為首的一名伍長急忙叫道。
看出了明軍的擔心,生怕他們會起什麼誤會,大玉兒忙用最純正的漢話道:「這位軍爺,我們不是奸細,只是有要事要進城去。」
「嗯?」見這個怎麼看怎麼不是漢族女子的人開口說了漢話,那伍長也是一愣,但隨後又是一聲冷笑:「誰不知道你們這是要進城去啊。至於你們是不是奸細,可不是你們自己能說了算的。你們身上可有路引啊?可有我遼東地方官府的身份證明啊?」
「這個卻是沒有。」大玉兒一搖頭道,他們才剛剛從草原上出來,怎麼可能有那些呢?
「既然什麼都沒有,我寧遠城可就不能放你們進去了,誰知道你們是不是建奴的密探啊。」伍長說著一擺手道:「看你們還算規矩,就不為難你們了,你們趕快離開吧。」話雖然說得好聽,其實是看著對方人強馬壯的自己這點人手不夠才會這麼大方的。
「啊?你不准我們進城?」一明白了對方的意思,大玉兒可就有些不高興了:「我們千里迢迢地來到寧遠,正是為了給你們的唐大人帶個消息的,若是這個消息唐大人聽不到的話,他責怪起來可就只有你負責了。」到底是學過一些漢人的知識,她懂得如何利用人的弱點。
果然,聽大玉兒這麼一說,那原來就要回身的伍長腳下就是一頓,看向了她道:「什麼消息?還有你所說的唐大人又是哪個?」
「怎麼,你們寧遠有許多姓唐的大人嗎?」大玉兒並沒有回答對方的第一個問題,而是直接拿出了唐楓做開路先鋒:「我指的就是唐楓啊,他不是你們寧遠城的其中一個守將嗎?幾年前,我還曾救過他的性命呢。」
「唐楓……唐大人……」那伍長露出了古怪的神色,半晌後才嗤笑道:「我就說你們這些人很是古怪吧,現在總算是露出馬腳來了。唐楓唐大人並不在我寧遠,也不在遼東。你想要找個進城的藉口也找個好點的,居然找了這麼一個錯漏百出的藉口。」若是換了幾日前,以甯遠守軍已經有所改變的情況看未必人人知道唐楓,但現在隨著京城倒閹的成功,唐楓已經被整個遼東的將士們廣為傳誦,還真沒有不知道他是什麼人的兵士。一聽對方居然連唐楓在京城而不在遼東的情況都不知道,這讓這名伍長更不能相信他們了。
「什麼?他已經不在遼東了?」大玉兒聞言也是一驚,要是唐楓不在了,她就不知道該找什麼人幫忙了。一想到自己的族人可能會就此被金人給屠殺了,大玉兒就是一陣焦急:「既然他不在,你就讓我們去見見你們城裡最大的那個吧,我們要重要的消息要說與他知道。」
「哈,你們還真是異想天開,已經露出了馬腳還想著見我家大人。」那伍長一面說著,一面已經看到了有支百人數量的騎兵隊伍巡視了過來,便忙向人打了個眼色,自己則後退了幾步,然後才道:「不過只要你們束手就擒,或許我們袁大人是會讓你們見他一面的。」
他的話音一落,已經得到傳信的那隊騎兵就以最快的速度奔了上,將那三十名蒙古騎兵圍在了中間。一見這架勢,眾蒙古騎兵刷地就拔出了鋼刀,滿是敵意地看著那些明軍將士。大玉兒一見雙方就要動上手了,忙喊道:「不要動手,我們真的不是什麼奸細,這次來真的是有一個重要的消息傳與你們知道的。」說著又用蒙古的語言喝令那些騎兵收回鋼刀。
雖然看出了他們沒有反抗的意思,但是那些守軍卻不敢掉以輕心,依舊小心翼翼地看著那些人,同時也有那機靈的已經跑回城去,請上面的將領定奪了。
寧遠城的指揮所中,袁崇煥正看著一幅如今遼東及金國的地圖,身邊則是祖大壽等幾名部將。在幾日之前,潛入到金國探聽消息的探子就傳來了消息,說是金人之所以不在如今這個時候發兵南侵是因為他們已經出兵去襲擊蒙古人了。在得知了這個消息之後,就有人提出這是大明反擊金人的好機會。不過,因為顧慮到這可能是金人故意設下的圈套,所以袁崇煥他們才會一直舉棋不定。現在他看著這幅地圖,就是想著自己能不能派一支軍隊打一處金人的城池試試。
正當袁崇煥看著地圖,在心裡盤算著如何出兵,如何見勢不妙後退回來的時候,一名軍士已經到了堂外喊道:「啟稟袁大人,城門處來了幾名形跡可疑的外族之人,口口聲聲地說要見唐大人,已經被我們的人圍了起來。因為他們說有重要的消息傳與大人,我等不敢專擅,特來請問大人的意思。」
「嗯?」袁崇煥被人打斷了思路有些不快,但隨後便聽清楚了對方的話,便問道:「他們說要見本官?怎麼還捎帶上了什麼唐大人了?」
「是這樣的,他們開始時說是要見唐楓唐大人,因為小的們都知道唐大人已經久不在遼東的關係,所以才會看出他們的不妥,將他們圍困了起來。他們這才改口說要見袁大人。」
「哦,這倒的確有些怪異了。若對方真是金人的奸細,怎麼會犯下如此大的疏忽呢?走,帶本官前去看看。」因為他們提到了唐楓,這讓袁崇煥有些好奇。
待到袁崇煥來到城門處的時候,這裡的氣氛已經更加凝重了,那些明軍的騎兵一個個的都不斷地催馬在那三十名蒙古騎士的周圍打著轉兒,在蒙古騎兵的附近還掉落了幾把刀。卻是在剛才,有幾名大明的軍士貪功沖了一下,卻被這三十名科爾沁部中最精銳善戰的騎兵給打得大敗,連兵器都掉在了地上。好在這些蒙古人得了大玉兒的示意沒有下重手,這些戰敗的人才沒有受什麼傷害,不過這也幫了他們自己,若是真下了殺手的話,只怕明軍就可能以亂箭將這三十人射成刺蝟了。
大玉兒看著周圍的明軍越來越是不善,心裡也越發的緊張了,她也開始後悔了起來,在完全沒有確切消息的情況下自己貿然前來,這下可就真的麻煩了。不過這個時候即便她想先離開怕也是不行了,她唯一能做的就是等在這裡,看這裡的官員會不會出來相見。
袁崇煥出來看到這個情形,眉頭就是一皺,他是為甯遠的守軍如此不濟而感到懊惱,對方只得三十騎,就已經能給他們這麼大威懾力了,要是來三萬人的話,寧遠城可就危險了。收斂了一下怒氣之後,袁崇煥才拍馬上前,來到了大玉兒等人的不遠處才止步說道:「本官袁崇煥,便是這甯遠城文武之首,你們有什麼事情要說與我知道啊?」在他開口的時候,一些驍虎騎已經上前將他護在了身後。
大玉兒見到這個中年官員氣派的出場,就知道他說的不會錯了,便在馬上行了一禮道:「我們是蒙古科爾沁草原的使者,在這裡見過大明的大人了。」
「你們是科爾沁的人?」袁崇煥當然還記得這個當初被唐楓說服倒向大明的蒙古部落,要知道這些年來在邊境的榷場,自己沒少從他們那裡得到急需的馬匹。同時他的腦子裡也閃過了當初唐楓從草原回來之後說起的一些事情,便張口道:「那請問你們部落中可有一個叫大雲兒的女子?」為了謹慎起見,他故意叫錯了那個女人的名字,以試真假。
「我從沒聽說過這個名字,不過我卻叫大玉兒,是你們漢人大官唐楓的好……朋友。」大玉兒說到這裡,面上微微一紅,不自覺地她就想起了以前和唐楓的種種。
「對,是本官記錯了!」袁崇煥哈哈一笑,然後揮手道:「他們確是科爾沁部的朋友,大家都退下吧。」眾軍士見他下了令,才散了開去。
大玉兒他們也松了口氣,笑著沖袁崇煥施了一禮。袁崇煥拱手回了一禮後才道:「幾位遠道而來,還請隨本官進城,坐下來後再說其他。」說著頭前引路,帶著這三十人進了寧遠城。
kendo26 發表於 2012-10-27 02:00
第466章    說服
進了寧遠城,在指揮所的大堂之上入座之後,袁崇煥就命人上茶,並想著用什麼話再試一試對方剛才所言的真假。不想大玉兒身為蒙古人心性豪爽,又記掛著族裡的安危,所以不待袁崇煥的套問,就直接說道:「袁將軍,我們這次千里來到遼東,實在是有求於你們大明。」
「哦?卻不知是什麼要事,能讓姑娘不辭勞苦而來?」見對方直奔主題,袁崇煥也就不再拐彎抹角了,直接感興趣的問道。
「不知大明可知道了嗎,那金人已經派了大軍進犯我蒙古草原,他們的最終目的就是我們科爾沁部。我們部落勢單力孤,希望能得到大明的幫助。」大玉兒說完這話,就一瞬不瞬地看著袁崇煥,靜等著他的回答。
「哦?竟有這種事情?」袁崇煥裝作吃驚的樣子道:「金人雖然受了冬災,但比起他們來草原上的蒙古各部落應該也差不多吧,怎麼他們會放棄從我大明劫掠而改為攻擊你們呢?」雖然這話有些不地道,但是為防有詐,袁崇煥也不得不裝糊塗了。
「這個我們卻不知道了。」大玉兒歎了一口氣道:「在我離開部落趕往這裡時,聽說已經有不少的蒙古部落被金人擊敗了。我們科爾沁部雖然有著數萬的精壯,但是和大金的六萬大軍比起來卻還是太弱小了。希望大明看在我們曾與你結成同盟的份上助我們一把。」
「這個……實不相瞞,本官雖然被朝廷任為這寧遠的守將,但是想要主動出兵卻非得要朝廷的准許方可啊。而且你們科爾沁和我寧遠相隔千里,此時我們出兵恐怕也是遠水難解近渴。這不是袁某有意推脫,實在是為勢所限,還望姑娘能夠理解。」袁崇煥面露難色道。
「我聽說漢人有一句話叫作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不知這位大人可曾聽過?」|
「當然。」袁崇煥一點頭道,同時也在心裡暗道了一聲佩服,沒想到這個蒙古女子居然有這麼善辯的一張嘴:「那是為了防止不會出現將機會白白浪費才說的一句話,可與現在的情況不相符啊。」
「不,現在就是你們大明得到的一個絕好的機會。要知道現在金人已經將舉國最是精銳的人馬都調去了草原,國中所留不過是少數,要是大明能抓住這個機會突然進攻金國的話,不但能解了我們的危難,而且還能重創金人,可說是一舉兩得。我想要是你們的皇上知道這樣的大好機會就在眼前,他也會同意讓你們出兵幫助我們的。」大玉兒立刻反駁道。
袁崇煥聽了這話一陣沉默,這個女子居然說中了自己之前的打算,倒也算是難得。而她這一番話更是將自己的兩句托詞都解開了,更是讓他刮目相看,這樣一來,袁崇煥不禁仔細地打量起了眼前的這個蒙古姑娘來。只見她不過十七八歲的年紀,長得很是嬌美,但卻又有著一股勃勃的英氣,實在與中原的女子大不一樣。「沒想到草原之上的女子不但能說得一口流利的漢話,就連對事情的把握都如此到位,真是不簡單哪。」
看到袁崇煥發著呆,大玉兒只當他還在猶豫,就又說道:「想必大人還在擔心或許當大明出兵的時候金人會火速回兵救援。其實你大可放心,在離開部落的時候,我已經和族長說了,一定要盡可能地拖住金人。若是他們真想退的話,我們的勇士也會在金軍撤退的路上設下重重的阻礙,不讓他們從容回軍。」
「唔,姑娘的這一番話很是有理,對我大明來說也是絕好的機會。我倒真的被你說服了。」袁崇煥笑著點頭道。聽他說被自己說服了,大玉兒便是欣然一笑。不想袁崇煥卻又說道:「不過兵者大事也,這次出兵金國不是我一個甯遠兩萬人馬就能勝任的,所以我還需要一些時間。我得把在遼東各地駐守的將領都找來,問問他們的看法,若是他們都同意了,我們才好出兵,所以……」
「好,那我們就在這裡等你們幾天。」大玉兒很是爽快地說道,她也知道只是這一城的兵馬根本不足以對金國構成威脅,所以對袁崇煥的這番話倒也沒有起什麼別的看法。
「如此就請幾位先在館驛之中休息兩日吧。」袁崇煥說著就吩咐下人為他們安排住處。不想這時候,原來還很是爽快的蒙古姑娘突然有些扭捏地紅了下臉後道:「對了,有一件事情我想請問袁大人。」
「姑娘有什麼問題但請問就是了。」見她突然變成這樣,袁崇煥有些奇怪。
「嗯,是這麼件事,我在城門前曾提到了唐楓,他們說他已經不在遼東了,袁大人可知道他去了哪裡嗎?」到底是草原上的豪爽姑娘,在微一猶豫之後,就痛快地問出了問題。
「啊?」袁崇煥沒想到她鼓起勇氣問出來的卻是這麼一個問題,心裡也有些好笑:「看來這位大玉兒姑娘對逸之倒是有著一片心哪,在如此時候還記掛著他。」不過他的臉上卻沒有半分的笑意,以防大玉兒難堪:「你說唐楓啊,他因為立下了大功,已經被我朝廷封了高官,早就已經回去京城了。若是姑娘想去見他的話,我倒是可以為你安排去京城的一切。」
「這樣啊……你們大明的京城離這裡遠嗎?」被他這麼一說,大玉兒倒真想去見見唐楓了,自從與他在草原一別之後,這都已經有兩年了。不過唐楓在她心裡的記憶不但沒有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稍淡,反而愈加的深刻。
「只怕這兩三日內是很難來回的。」袁崇煥苦笑了一聲道。
「那就留待以後吧。」大玉兒也是個巾幗不讓鬚眉的人,雖然有些思念還能以大事為重。這讓一旁的袁崇煥對她更是佩服,這個女子讓他看到了草原兒女的另一面。
在安頓好了大玉兒一行之後,袁崇煥便將寧遠城中的一眾將領都叫到了自己跟前:「之前得到前方密探的消息,說是建奴出兵攻打蒙古草原上的各部落,我們因為無法確認其真實性,不敢冒這個險才舉棋不定。但今天我們已經得到了確切的消息,建奴這次是真的動了大半的兵力前去草原,現在金國內部已經一片空虛,我想問問大家有什麼意見。」
「大人你是指中午時進城來的那幾個蒙古人帶來了消息吧?不知大人你如何能夠肯定他們所說的就一定是真的呢?」有那原來就建議以不變應萬變的人說道。
「這個你們不必懷疑,本官自有我的辦法。這些蒙古人絕對不會是來使我們輕率出兵的。正因為他們的部落將要受到金軍的侵犯,所以他們才會遠遠趕來向我們大明求救。」
「大人,若這些蒙古人真是與我大明交好的部落的人,現在趕來求救在道義上我們的確應該幫他們一把。只是若需要出兵金國的話,只是我寧遠一城的兵力卻恐是不夠的,可若是調動了遼東其他駐地的人馬,只怕朝廷會怪責啊,而且若是被建虜早作了準備的話,只怕我們自己的遼東都可能會有危險。所以還請大人三思。」
「這個本官倒也曾有過考慮,不過這戰場上的事情沒有萬無一失的道理。現在一個可以予建奴以沉重打擊的機會就在眼前,我們若是放過豈不可惜?而且現在金人內部的守備力量一定有限,而那蒙人也會在草原上儘量拖住他們的主力,所以我們大可在留下一部人馬守在遼東,其他的大軍則主動出擊,不知各位以為如何?」
「若真能象大人所說的那樣當然是好,只是我們從未主動攻過金人,這一次突然出兵,會取得大勝嗎?」
祖大壽看到幾名將領前怕狼後怕虎地說著這些喪氣話,有些不快地說道:「各位,戰場之上機會稍縱即逝,我們萬不能因為各種顧忌而錯過這次的戰機啊。的確我們這些年來從不曾主動與建奴一戰,但這不代表我們主動出兵就不會勝。反而因為我們一直不曾主動出兵,建奴反而會因此而掉以輕心,倒是給了我們一個出其不意的機會。」
「祖將軍說得很對,這也正是我們的優勢所在。另外,還有一點各位想過沒有,這次建奴為什麼要出兵草原,只是因為在我們這裡吃了幾次大虧之後不敢南犯了嗎?不,想必除了有些怕了我們之外,他們也擔心後院失火,在與我大明交戰的時候被蒙人撿了便宜。如果一旦讓他們掃平了蒙古草原,沒了後顧之憂,今後對我大明的攻勢就會愈加的淩厲,到時候吃虧的還是我們自己。唇亡齒寒的道理大家總該明白吧?」袁崇煥也適時地說道。
其實那些將領也只是有些擔心而已,現在袁崇煥把話說到這個程度,大家自然也都同意了。接下來,同樣的道理又對其他守城將領說了一遍,在眾人全被說服之後,在這個冬季的末尾,明軍終於在繼薩爾滸之戰後第一次重新主動對金人發起了進攻……
kendo26 發表於 2012-10-27 02:02

第467章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
自大明萬曆四十七年的薩爾滸一戰失利之後,明軍在對金人的戰事上就一直處於被動的位置,但是在時隔七年之後,在這個大明崇禎初年的二月裡一切又發生了變化,守了這麼多年,一直被動挨打的明軍終於再次主動出擊。
在袁崇煥的努力勸說之下,再加上遼東眾守將也已經受夠了金人無休止的侵擾,終於讓他們同意趁著金人遠征蒙古草原的時候對金國發起突襲。不過因為此事決定得很是突然,所以明軍上下無法向朝廷請示再出兵,因為這樣一來只會讓金人有所準備,甚至錯過了出戰的最佳時機,所以能突襲金國的只有遼東的守軍而已。
可遼東畢竟是大明邊防要地,斷沒有可能不作防禦就將所有的人馬都帶去突襲金國的,所以在幾次商量之後,眾人終於決定由袁崇煥從遼東各城的守軍中抽出一半人馬進行這一次的突襲,其他的兵馬則繼續守在遼東各城,以防萬一。
這是最為保險的辦法,即便是袁崇煥自己也不敢保證能就此一戰將金人完全打得抬不起頭來,所以他也就同意了這個建議。經過數日的簡拔,從近十萬的大軍中抽出了五萬五千精兵,其中有三萬是騎兵,而遼東大軍中最是精銳的數千關甯鐵騎全被袁崇煥給調到了麾下。雖然這支大軍在野外與金兵的精銳相抗依然有所不及,但是突然襲擊之下,金人留守的那點老弱就不是他們的對手了。所以袁崇煥對這一次的突襲是抱著極大的希望的。
在得知明軍終於能依自己所求的出兵金國了,大玉兒很是歡喜,急忙來見袁崇煥向他表示謝意,然後又向他提出告辭,她將要回去草原,一來向自己的族人帶去這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二來她也要和自己的族人一起和金人血戰到底。聽了她的話後,袁崇煥卻是搖頭道:「大玉兒姑娘,以我看來你們再想回去怕是很難了。現在草原上的局勢我們完全不得而知,以金軍的戰力,怕是你們科爾沁部也未必能支撐太久,草原大部分應該已經為金人控制。若是這時候你們貿貿然地回去的話,極有可能落入金人之手,到時候你們可就有危險了。」
「那……我們該怎麼辦?」大玉兒知道這是極有可能發生的事情,所以一時也有些發愣。她很想返回到族人的身邊,但一想到將會落入敵人之手,甚至會被他們拿來威脅自己的父親和族人,女子還是打了個寒噤。
「這樣吧,姑娘你先留在遼東,一俟我明軍有所建樹,金人必然會回軍去救,到時候你再回遼東也不遲。」袁崇煥在沉吟了一下後提議道。
「現在看來,也只有如此了。」大玉兒發出了一聲無奈的歎息,其實在她離開部落來遼東求援的時候就已經猜到了自己將不可能再與族人一起共同對敵了。
二月二十,整裝已畢的五萬五千大明精銳終於離開了遼東現在控制在大明手中最北邊的城池錦州城。因為這一次出兵的目的除了圍魏救趙地説明科爾沁人之外,更重要的是能趁著金國內部的空虛取回我大明的土地,所以這五萬多人分成了兩路,一路直往北進,殺向原來就是大明疆域的義州等地,為的就是能取回北邊的控制權,好使遼東的防禦更為堅固,這一路人馬穩紮穩打,由趙率教帶著其中的兩萬人馬前去;另一路則由袁崇煥及部下最是善戰的祖大壽和滿桂等,率著全是騎兵的三萬多人直往東而去,其目的不是攻城掠地,而是盡可能地造成金國內部的混亂。當然,若是真能順利地攻到金都遼陽,他們也是可以接受的。因為這一路要深入敵國內部,所以他們要有著極強的機動能力,這就尤其考驗明軍的騎兵能力了。好在這些騎兵多是遼東一地之人,且有不少的蒙古人,倒也不是太過害怕。
在大軍開拔的前一日,請戰的奏摺才由人從遼東送去北京,這也是為了防朝廷中的保守之士對這麼好的機會也不敢出兵而不得以用的先斬後奏的辦法。
趙率教率兩萬人馬北進,一路之上沒有發現任何金人的阻撓,很快就殺到了義州城下。義州城的守軍不過是一些老弱,且全無防範之心。要知道自從數年前的那次大敗之後,明軍從來沒有主動出擊過,即便之前偶有勝利,他們也只是守住錦州就不再有所動作了,所以這裡的守軍壓根就沒有任何守城的意識。
一見到突然出現在視野裡黑壓壓的大量人馬,守城的金軍還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就他們這麼一愣神的工夫,最前面的三千用來突擊的騎兵就狂風一般地沖了上去。金人作為遊牧政權,善攻不善守,再加上義州城並不是易守之地,所以不過是短短的兩日工夫,這已經被金人控制了有數年之久的城池就易了主了。
眼見得攻下此城如此容易,明軍上下的士氣大振,在稍作休整之後,再往周邊的金人駐地殺去。幾番戰鬥下來,義州及其周圍的堡鎮就都回到了明軍手中。而這裡守衛的金軍則多數被殺被俘,只有少數逃了回去。這一下大大地增強了明軍的自信,原來以為不可戰勝的金人也不過如此,便是對攻,他們也未必個個都如狼似虎。其實這是很好理解的,金國畢竟人口不如大明,能用的兵馬也不是太多,再又前幾番失利之下的折損,以及被調去攻打蒙古的精兵,現在留在這裡的當然只有一些充數的無能之輩了。
在命軍士們對各處要塞進行修繕,以防金人在回過神來對此地發起反擊之後,趙率教就開始想著如何幫一把那已經挺進了金人屬地的袁崇煥所部了。雖然這一次大明的進攻一定會大大的出乎金人的預料,但是深入對方的腹地,卻也不是那麼輕易的事情。在經過一番細想之後,趙率教就決定自己也再次出兵,襲擾金人的其他城池,以為疑兵之用。
和義州的一戰很是相似,當袁崇煥帶著人馬突然殺到金國所屬之地時,也殺了他們一個措手不及。就連義州這樣緊挨著大明城池的守軍都想不到明軍會在這個時候對他們發起進攻,更不要提這裡的金兵了。在他們想來,明軍怎麼都沒有膽子敢在太歲的頭上動土,對兵強馬壯的自己的發起主動的攻擊。所以這就導致了袁崇煥所帶人馬一開始憑著突然性連下數城,有如破竹。不過十多日的工夫,就連破西寧、東昌等數個堡鎮,並且攻下了海城,做為了自己進一步入侵金國內部的跳板。只要他們能再取下鞍山,那金國的都城遼陽就近在咫尺了。
這一手跟金人以前攻打遼東時的用兵之道極象的千里奔襲,直殺得金人膽戰心驚,國內留守的其他人馬火速地動了起來。雖然現在留在金國的人馬還有近六萬,但真正算得上精銳的卻只有不到兩萬人馬。一見明軍已經殺到了自己的家裡,這些人便立刻趕到了遼陽防備,同時派出人馬向尚不知道國內危局,還在蒙古草原的大汗求救。
遼陽城中,因為不知道現在的情況究竟有多壞,一眾大金的官員們都一個個愁眉不展,他們的遼陽城雖然是都城,但是以金人的性子卻並不像漢人般會有建得有多麼的高大,畢竟他們金人崇尚的乃是進攻。這讓城中的百姓人人感到了威脅,城裡的情況很是危險。
此時留在金國國內的只有一干文臣,以及才十三四歲的多爾袞,一個少年帶著這麼些無兵無勇之人,就更是讓人擔心了。但是與那些官員們的表現不同的是,多爾袞卻並沒有因為眼前的情況而感到憂慮,他一個人在簡陋的地圖前看了兩天之後,就以貝勒的身份下了軍令:「命遼陽的守全部出動,趕去鞍山。若是到了鞍山還不見明軍來攻,那就反守為攻,反擊海城。」
這道命令一出,基本所有的官員都不能認同他的決定。現在的當務之急是守住都城,等著大汗帶兵前來相救,若是貿然出兵的話,只怕不但勝不了敵人,反而連都城都將保不住,到那時金國可就要四分五裂了。
對此,年紀輕輕的多爾袞卻頂住了壓力,硬是堅持了自己的看法。因為他知道,若論戰力,即便是在兵力不對等的情況下金軍也要強過明軍。而且現在金軍已經沒了退路,必然人人效死,這樣一來戰勝明軍的可能性就又高了幾分。
那些官員有些還是漢人,見貝勒這麼說話了,當然不敢再不從。所以在二月底的時候,金軍就離開了遼陽,直往鞍山而來。同時,已經休整了一番的明軍,也從海城直撲鞍山,為下一步攻打金國都城做準備。
同一時間的蒙古草原之上,金人已經幾番大勝,科爾沁部已經快要擋不住了……
kendo26 發表於 2012-10-27 02:04
第468章    計成
隨著時間進入到二月的末尾,草原上的天氣也就漸漸熱了起來,這使得科爾沁人利用木石和著冰所造出來的一座座城牆不用人攻就轟然倒塌。而這段日子以來,那幾支游離在外的蒙古騎兵也被金軍看破了攻擊的手段,從而屢次被金人殺得大敗,如此一來草原上原來還能支撐一時的科爾沁部就變得岌岌可危。
在草原上拖了這麼多時候的金軍,此時想到的已經不光是掠奪蒙古人的牛羊馬匹以為己用,而是要將之徹底摧垮,以解心頭之恨了。所以雖然現在已經慢慢的有了春天的氣象,但是金軍並沒有就此回軍的意思。有幾人甚至當眾說出了要將科爾沁舉族屠滅的豪言。
事到如今,這次攻擊蒙古的戰事已經不是皇太極一人所能控制的了,因為隨他到草原上來的人個個都掌著不少的兵馬,未必肯聽從他的意思。這也是皇太極在眼下金國內部依舊不穩的情況下所做的決定。在出兵蒙古草原的時候,雖然他將帶領著金國最是精銳的人馬,但他卻有著自己的擔心,擔心留在國內的某個貝勒做出奪取汗位的事情來,到那時,自己遠在蒙古草原,等到趕回去時只怕是一切都晚了。所以為了安全起見,他只有把金國內部可能對自己有著威脅的人都帶了出來。現在帶了這麼多貝勒和統兵大將的弊端就顯現了出來。
依著皇太極的心思,經過這一次的戰爭和掠奪,已經給了蒙古人以沉重打擊,大金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財物,那就該回去了。但是那些已經殺紅了眼,或是因為自己部下的傷亡而憤怒的人則不這麼想,他們要為自己的人報仇,要一氣屠滅整個科爾沁。經過幾次勸說依舊無效之後,皇太極只得任由他們去殺,在他想來這其實也並不是多大的事情。
連續的幾次大勝,金人的士氣更旺,眼看著就要將整個科爾沁部的人馬都給圍困住了。就在這個時候,金國方面急急派來的求援之人終於找到了他們的大汗。
「什麼?」在聽人說了金國內部遭到明軍的突襲之後,皇太極驚得面色大變,身子更是從座位上彈了起來:「你再說一次!明軍何來如此勇氣,竟殺到了我大金的國土之上。」
「稟大汗,我們在全沒準備之下,被明軍連下數城,現在只有多爾袞貝勒在帶了人馬守住遼陽。不過……還請大汗快快回師保我都城吧。」
「多爾袞……他才不過十三,從未上過戰場,現在只有他一人帶兵拒敵,只怕我大金的遼陽真的有危險了。不成,我必須要趕快帶兵回救。」皇太極此時已經定下了神來,立刻說道。在他帶兵來蒙古的時候,國中成年能戰的人都被帶了出來,只有多爾袞這個弟弟因為年幼,且沒有自己的本旗人馬,這才被他安心地留在了國內,現在看來自己還是犯了一個錯誤啊。「來人,速去將各帳的貝勒和額真與我叫來,我要和他們好好地談上一談。」
在聽了皇太極的敘述之後,眾人也都慌了神了。若是真如他所說的那樣,自己的都城都被明軍攻下的話,他們便是將整個蒙古草原上的人都殺了都是得不償失的。所以很快的,眾人就接受了皇太極的意思,立刻拔軍回金。
好在這段日子裡蒙古人已經被金人殺得全無還手之力,所以他們要退也不是什麼難事。不過為了以防萬一,金人還是決定在夜間突然撤退,不給蒙古人以任何的機會。
當金軍上下準備退走的時候,在離他們不遠處的一片山谷之中,宰桑.布和正帶著自己的族群以及剩下不到七千人的蒙古軍隊在那裡做著最後的佈防。看著自己的族人一個個無精打采,膽戰心驚的模樣,宰桑.布和也是一臉的擔憂和難安:「這都過去了有快兩個月了,怎麼明廷還是沒有如我們所想的那樣出兵呢?要是這樣下去的話,我們真要全部戰死在這裡了。」
「族長,事到如今,我們已經沒了任何的退路。明軍畢竟不是我們自己人,而且他們向來懦弱,或許多年前的慘敗對他們的影響依舊很大,他們根本不敢出兵。求人不如求己,我們想要改變眼前的局面,只有靠我們自己的勇士來殺出一條生路了。」身為族中長老的卓可布對漢人向來沒有任何的好感,現在雖然到了這個時候依然沒有半點的變化。
「你說的也有些道理,漢人畢竟不是我草原上的男兒,我們是不能把一切都交托到他們的身上。但是我的女兒卻去了漢人那裡,在她沒有回來之前,我們可不能絕望啊。」
「或許她被漢人拒絕之後回來,在路上被金人給截了……現在你身為族長應該為我們科爾沁所有的人打算,而不該只想著自己的女兒!」
「那你說我們該怎麼做?若是想要我們投降金人的話就不必說了,事到如今,他們已經恨我們入骨,我們投降只有死路一條而已。」
「我說了,一切只有靠我們自己。這兩日來,金人暫時停止了對我們的攻擊,想是經過這段時間的苦戰之後他們也有些勞累了。既然如此,我們何不趁著這個時候對他們發起反擊呢?論起夜戰的話,我們成吉思汗的子孫比他們可是強多了。」
「你說的很對,我們不能總是被動挨打。好,今天天一黑,我們就聚齊了人馬,殺他們個措手不及!要他們知道,我們科爾沁的勇士是不可輕侮的!」最後,宰桑.布和終於接受了卓可布的意見,只等天黑行動。
春日的草原上天黑得極快,當天完全黑下來的時候,科爾沁剩下的騎兵中就被抽出了最精幹的五千人,在他們的族長宰桑.布和的帶領下悄然地向著金人的方向而去。看著他們出發了,所有的族人都在那裡為他們祈禱,希望長生天能保佑著自己的親人能凱旋歸來。但有幾人卻不這麼認為,其中就有提出這個建議的卓可布。
「就是因為宰桑.布和你當日不肯聽從我們的意見,這才使得金人這次有了藉口對我們出兵。現在只有讓你死在了他們的手上,我再帶著誠意去見他們的大汗,金人才會相信我。這樣才能保全我們科爾沁部不被滅亡。」這是卓可布的心聲,可惜宰桑.布和是聽不到了。
在悄然來到早就判定的金軍駐紮所在附近之後,宰桑.布和才命所有人一齊上馬,然後全力衝殺了上去。其實許多人對著這一次的夜襲並不抱太大的希望,五千人在面對十倍於己的敵人時,能造成對方多大的殺傷啊?
當他們殺到了目標跟前的時候,卻被眼前的場景給驚得一呆。原來應該,滿是兵員的所在,現在居然只留了一地的人畜排泄物,就連一頂像樣的帳篷都沒有了。撲了個空的蒙古騎兵都呆住了:「這究竟是出了什麼事情,這裡的金人去了哪裡?」這是每個人心裡轉過的念頭,但卻沒有幾個人能說得出個所以然來。
「莫非……明軍終於出兵了?金人因為後方受到攻擊,又怕我們的人阻撓,所以趁夜離開了這裡嗎?」一個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的推論出現在了宰桑.布和的腦海裡。但是眼前的一切卻在告訴著他,這個推論極有可能是真的,不然眼看著能把自己完全殲滅的金軍不可能會突然不見的。
「來人,往各處仔細搜查一下,看看是不是有大軍後撤的跡象。」在愣怔了一陣之後,宰桑.布和終於回過神來吩咐道。不一會工夫,善於查看馬匹行跡的人便將得到的情報報了上來:「確有數萬的馬匹往東南退去,看架勢他們走得很是匆忙。」
「唔,我們的人在昨天還曾見過他們的人,現在他們卻不見了蹤影,一定是那樣沒錯了。既然你們的後方有難,金人必然退得匆忙。這是我們履行之前的約定,阻撓他們的撤退,為死傷的勇士們報仇的時候了。」一旦有了這個概念,宰桑.布和當機立斷,除了派出幾人回去報訊之外,其他人跟著自己循著蹤跡追殺上去。
金人急急退兵,在趕了一夜的路,剛剛想休息一下的時候,身後就傳來了密集的馬蹄聲,全速追來的蒙古人趕來了。剛剛才卸下甲胄,放下兵器的金兵當時就有些慌了,一場亂戰就在草原上展開了起來。
雖然一方有備而來,一方倉促應戰,但是雙方兵力上的差距還是極大的,在金兵回過神來之後,蒙古騎兵就落了下風。見到這情形,宰桑.布和很明智地選擇了逃跑。因為蒙人人馬少,更加靈活,所以金人一時也真難以追上他們,只得憤憤地看著他們遠去。
之後,金人就吃盡了這些蒙古騎兵神出鬼沒的苦頭,這也大大地拖延了他們退軍的速度,時刻要防著蒙人的突襲,讓金軍苦不堪言。不過因為心憂國中的情況,這些金人也不敢再糾纏於此,只得忍著繼續退軍,倒是給了蒙古人一個報仇的好機會。
kendo26 發表於 2012-10-27 02:06
第469章    難分勝負
鞍山城外七十裡處,明軍與金軍相對而立,時刻都在提防著對方會對自己發起新的一輪進攻。就在三日前,想要盡快攻下鞍山,然後再進一步殺到遼陽城下的明軍就與正趕來想阻擋明軍,甚至反攻海城的金軍在這裡遇上了。
雙方都沒有心理準備的一場遭遇戰就在這離著鞍山有著數十裡地的所在打了起來,結果卻是旗鼓相當。雖然明軍在兵力上占了優勢,但是論起騎兵的戰力來說,卻是金人稍勝一籌,而且金人都知道此戰敗不得,一敗就連都城都會不保,自然人人爭先,這一下兩萬許的金兵就硬是擋住了最精銳的三萬明軍的進攻。不過金人想要擊退明軍卻也是辦不到的,雖然沒有明軍對付金人最是有效的武器火炮,但那些遼東的騎兵也不是隨便就會被金人所敗的。這樣一來,雙方就在這裡對峙了起來,時不時地就會戰上一場。
滿桂在巡視了前方一陣,看到金人暫時沒有來攻的意思,而將士們在這幾日的苦戰之下也很是疲累,無法主動進攻,便回到了主帳去見袁崇煥。一進了主帳,滿桂就看到了身著輕袍的袁崇煥正低著頭在看著一份當地的地圖,嘴裡不斷地咕噥著什麼。為了能夠將眼前的敵人擊散,袁崇煥已經想了好幾條計策,但對方卻是一點都不為所動。
聽到有人進來,袁崇煥這才抬起了頭來,問道:「怎麼樣,對面有什麼反應?」
「大人放心,金人與我們一樣也很是疲勞了,一時半會兒不會對我們用兵,我已經命前面的將士們小心戒備了,不會有什麼差錯的。」滿桂說著也將目光落在了那份地圖之上:「大人可曾想到了其他破敵的法子嗎?我們攻入金國腹地已經達大半個月了,恐怕在得知本國受襲之下,那遠征蒙古草原的建奴大軍隨時會趕回來啊。」
「我也正在為此傷腦筋啊。」袁崇煥歎了口氣道:「前幾日我曾想了好幾個計策讓建奴上當,沒想到他們卻全然不為所動,看來他們的心思都在守字上,對於自己能戰勝我們的想法是沒有的。可這樣對我們卻很是不利,時間再拖久一些,他們的援軍就會到了,到時候我們只有後撤一條路可行了。現在若是有逸之在就好了,記得在遼東時他就能幾次定下妙計對敵,可惜我們卻想不出來啊。」
「大人,不若我們再強攻一次看看吧。」這時祖大壽也走了進來,正聽到了袁崇煥所說的話,便插嘴道:「如今我們已經兵臨金國都城之下,若是就此退去,兄弟們都不會甘心的。對方兵力明明不如我們,而且他們的精銳也都不在國內,我們一定有著能將他們擊敗的可能的。請大人再給兄弟們一次機會吧!」
「這……」袁崇煥也不想錯過了這機會,在躊躇了一陣之後,終於道:「既然你們都想著為國立功,我們便再與金人一戰!」在眼看著能立下曠世之功,一舉奪下金都遼陽的誘惑之下,便是袁崇煥這樣老成的人也不禁有了一些衝動。命令很快就傳了下去,讓所有的軍士在好好地吃上一餐飯,再好好地睡上一晚之後,次日一早就對金人發起進攻。
另一邊的金軍營中也是一片肅穆,幾日下來,金軍已經盡了自己的全力,但是面對比自己有著更多的兵馬的明軍時他們還是處在了下風。好在三軍將士用命,而多爾袞雖然年紀不大,也沒有從軍的經驗,卻也能指揮若定,幾次化險為夷,這使得金軍的士氣得到了振奮。而守的時間越久,對金軍也越是有利,所以三日之後的今天,在明軍不再主動進攻的時候,金軍也不盲目攻擊了,因為他們要等著大汗帶兵回援。
不過不進攻不代表不關注明軍的情況了,他們的人也時時盯著明軍,一旦明軍有任何的異動,他們都會第一時間做出反應。現在新的一個情報已經送到了眾將的面前:「明軍今日整天很是安分,黃昏之後便不再有人出營,倒是炊煙比之平時濃了許多。」
聽到這個情報之後,一些有著豐富戰爭經驗的金軍將領就說道:「這一定是明軍在準備,看情況他們是打算明日全力攻擊我們了。」這個推斷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認同,立刻就有人提出了應對之法:「既然他們是打算明天對我們用兵,那今晚的明軍一定會好好地睡上一覺,這正是我們化被動為主動的絕好機會!」
許多人都覺的這話說的有理,就都拿眼看向了如今已經真正成為三軍之主的多爾袞,看他怎麼說。在沉吟了一陣之後,多爾袞便是一搖頭:「不成,我們不能主動進攻,特別是晚上。雖然現在明軍那邊的表現似乎是這樣,但是你們敢保證他們這麼做不是為了引我們主動出兵,然後好設下圈套來對付我們嗎?前幾次,明軍就是利用了這些誘餌來引我們上鉤,若非我們謹慎,這對峙的局面早就被打破了。」
「可是……」有人剛想再說什麼,卻被多爾袞一擺手給打斷了:「我知道你想要就此挽回顏面,不過你們想過沒有,一旦我們的判斷出錯,反而墮入了明軍的陷阱的話,我們這些日子的苦戰都白費了,而且沒了我們,遼陽都城便會被明軍一擊即破,到時候我們就成為大金國的罪人了。另外,我們只要再在這裡守上幾日,大汗就會帶了人馬前來救援,到時候自然可以一泄心頭之恨了!」
因為前幾次多爾袞的指揮很是成功,這些年紀比他大了許多的將領都服了他,再有他的貝勒身份,這些人自然不好再爭辯下去,便聽命不再起夜襲的心思。不過為防明軍真的要在明天對他們發起進攻,金軍也做足了準備,靜等著次日的到來。
「嗚嗚~~咚!咚!咚!咚!……」隨著一陣號角聲和鼓聲響起,已經準備妥當的明軍發起了對眼前金軍最是浩大的一次進攻。三萬騎兵如風一般掠過了數裡的距離,向著金軍沖了上去。因為這將是明軍的最後一擊,成則一舉攻到金都遼陽,不成則引兵西還,所以全軍人人效死,士氣如虹。
當然,這次的衝鋒也不是隨便的擺開了陣型就了事的,為了能起到最大的作用,袁崇煥還是做了一些安排的。當先打頭陣的乃是這支大軍中最是精銳的關寧鐵騎,他們除了馬戰功夫不在金人之下外,手中還有著威力不俗的火器——三眼火銃。在這次的突襲金國中,為了能起到速戰的效果,明軍並沒有帶上威力最大,但卻很是沉重的火炮,而尋常的火槍威力還不如弩箭,所以這三眼火銃就成為了他們克敵制勝的法寶。
在關寧鐵騎的衝擊之下,金軍的陣型果然被衝開了一個缺口,而緊跟在後面的其他騎兵就從這個缺口處突入進去,想用鑿穿之法將金軍的陣形徹底沖散。
但是這騎兵最是常用的戰法卻早已經在金人的預料之中,所以他們也早就有了解決的辦法。在關寧鐵騎的衝殺之下,金軍雖然看似被打開了缺口,其實卻是有意為之,為的就是放了明軍進來,然後以局部的兵力優勢對這沖入自己的這些大明的精兵。而一旦感覺到入內的兵力差不多之後,金軍就會重新將缺口堵上,使明軍的前後無法呼應。
雖然金軍無論是設想還是施行都很是順利,但是他們卻還是小看了這支突進來的關寧鐵騎的厲害所在。雖然被金軍圍在了垓心,但他們依然用著自己犀利的進攻在包圍圈的內部攪起了漫天的風雨。幾番衝殺之下,雖然有不少明軍被殺,但金人也沒得什麼好處。而在這時,內外受敵的金軍先吃不住勁了,只得任由這支被圍的明軍突了出去。
不過明軍的計畫也未能成功,雙方只有再次對攻了起來。這一戰從早晨一直殺到下午,雙方死傷了有數千人之多,但是卻依然是一個難解難分之局。在此情況下,主動攻擊的明軍只得慢慢地退了回去,這些人馬畢竟是鎮守遼東的精銳,今後對金國的攻防還要靠著他們呢,當然不能在這裡全部戰死了。
經此一戰,袁崇煥已經清醒地認識到想要再進一步是不可能了,再在這裡拖下去只會使自己有更大的損失,而這次能侵入金國,奪回義州,又幫科爾沁人解了危難已經是大有所獲了。所以在這一戰後不久,明軍就慢慢地往後退去。
金人一邊,這一戰也損耗極大,再加上擔心明軍這是以退為進,他們的目的只是守住道路,所以便只有看著明軍退卻了。
在明軍退回到了大明所屬的遼東之地後,那得知了自己的國土被明軍所襲,卻因為被蒙人拖住了腳步的皇太極才帶了人馬趕了回來,但他所看到的只是那一片狼藉的戰後場面,真正的敵人已經早退了回去。
kendo26 發表於 2012-10-27 02:07

第470章    告假歸裡
撲了個空的金軍,在知道明軍的所為之後,一個個都是火冒三丈。在眼看著能將科爾沁部掃滅的時候自家的後院著火,而且連丟數城,連都城都差點被明軍攻打,這是金人怎麼都忍不下來的。要知道自從薩爾滸後七八年來,一向只有他們出兵攻大明,什麼時候被人如此欺負過?所以在這一怒之下,許多人向皇太極請命,要帶兵去對明朝發起進攻。
對這樣的請戰之言,皇太極卻不知該怎麼決定才好。雖然現在看起來金軍上下的士氣很旺,但是他卻知道在蒙古草原的幾番戰鬥,眾軍已經很是疲憊,而現在遼東的城池已經盡入明軍之手,想要再如前一般順利攻打他們怕是有些難處了。不過身為大汗的他卻也知道,若是這時候制止了眾人的這種想法,必會被人認定是懦弱的表現,說不定又會有人借此生事,到時候金國內部又將起什麼亂子,這是他極不想看到的。
就在皇太極猶豫不決的時候,突然有北邊的守軍傳來了消息,那裡的城池居然遭到了明軍的襲擊。這下剛好給了皇太極一個轉移大家視線的藉口,他當即就命人帶兵前往該處卻敵。見自家的城池還在被明軍攻擊,那些金國將領立刻就改變了原來的想法,領兵前去。
不過當他們急急趕到的時候,看到的卻是人去城空的場景,那處並不堅固的城池在他們到來之前已經被明軍攻破,將其中的糧食、馬匹搶掠一空之後揚長而去。這一路人馬便是趙率教帶領的明軍了,他們也不曾想到自己的這一次大膽突擊會幫了遼東諸城一個大忙。
因為就是利用這一段時間,已經退回到了遼東的明軍才急急布好了防線,若是讓金軍在此之前追上來的話,只怕剛剛到手的遼東北邊數座城池能否守住還在兩可之間。
這一次先斬後奏,趁敵內部空虛大膽侵入的攻擊終以明軍的勝利而告終。雖然他們只是奪回了幾座原來就屬於他們的遼東城池,但這已經是明軍夢寐以求的了,這完全改變了自薩爾滸之後明軍只能守在城裡被動的局面。
在回到錦州城之後,袁崇煥立刻將捷報通過八百里加急的方式傳去了京城,並求朝廷再派兵員來遼東,以用來守住新近到手的幾座邊城。
捷報到京,舉朝振奮。這是天啟一朝都沒有過的大勝,要知道當初的幾次勝利都是明軍先守,將金人擊退而已。如這次般能突到了金人的腹地,還奪回了久被金人所得的遼東的幾處城池,那是從未有過的。而這一切都在這個崇禎的初年就取得了,一時間百官都言這是今上仁德,在除去了魏閹一黨之後,上天的眷顧。崇禎帝對此也是很是歡喜,之前袁崇煥先斬後奏的行為雖然皇帝駁斥了朝中略有微詞的臣子,但他的心裡卻並不是很痛快。但在看到有此效果之後,崇禎立刻就將之前的不快丟到了腦後,當時就下旨褒獎了自袁崇煥以下的所有遼東守軍。
只是對於該怎麼封賞立有大功的袁崇煥卻有些為難了。畢竟他現在的官介並不高,若是越級擢升的話,說不定會惹來其他人的不滿。而皇帝更擔心會讓自己倚為臂膀的唐楓心裡不快,要知道自從將魏閹一黨剷除了之後,唐楓從未向皇帝提過任何的要求,只是盡心地做著善後的事宜,而皇帝也因為朝中大臣的彈劾之辭而不得以先壓抑下了想要提拔唐楓的心思。
雖然表面看來唐楓並無任何的不滿,但崇禎卻不知道這是不是他的真實心思,要是看到自己破格提拔袁崇煥,唐楓會不會因此而心生不滿。畢竟論起功勞,在崇禎的心裡打進金國是比不了剷除閹黨的。一者事關自己的存亡,而金人畢竟只是外敵,目前對大明的威脅也不是太大。但是為了不冷了邊將的心,崇禎卻又不得不大加賞賜,在躊躇了好一段日子之後,崇禎終於決定問問唐楓,看他能給自己一個什麼樣的看法。
在三月初一日早朝之後,唐楓便被崇禎喚到了身邊。皇帝在和他閒聊了幾句之後,便試探著問道:「逸之啊,如今遼東取得了大勝,不知你對袁崇煥等人的功勞如何看?」隨著君臣之間關係的進一步密切,皇帝已經只呼唐楓的字了,這是滿朝文武獨一份。
唐楓聞言不假思索地就回答道:「袁崇煥能抓住這個時機及時出兵金國,取回了原就是我大明的數座城池不愧是能戰之人,臣是很佩服的。至於功勞,他這一戰大揚了我大明的威風,使我軍在金軍前的劣勢大改,更是天大的功勞,無論給予他什麼賞賜都是應該的。」
「嗯?」崇禎仔細地看了看唐楓的神情,發現他說這話時沒有半點的作假,全是發自真心的,這就說明對方全沒有嫉妒袁崇煥的意思。這讓崇禎大為感歎:「逸之不愧是國之干城,能就事論事,的確讓朕很是欣慰啊。既然如此,現在恰好朝中因為閹黨之倒而有了不少的空缺,就讓他任兵部右侍郎銜經略遼東吧。」
「皇上聖明,能讓袁崇煥發揮所長的就在遼東,而得了如此封賞,他必然會更加用心為國效命!」唐楓贊了一聲道,他還記得在歷史上,袁崇煥就是在崇禎登上皇位後不久就位及人臣的,而他也確實沒有讓皇帝失望,直到金人使了離間之計。
皇帝看到唐楓發自真心的歡喜,不覺有些奇怪,終於忍不住道:「逸之,眼看著其他人都有所升賞,但你卻不得提拔,你心裡就不曾對朕的決定不滿了?」
「微臣不敢。」唐楓聞言一怔,隨即才小心地道:「臣在先帝時就已經成了錦衣衛的同知,從四品的武官,而我現在年不到而立。年紀輕輕就已經是朝中重臣,數盡我大明朝的臣子,臣不敢說是獨一無二,卻也是極大的恩寵了,臣不敢再有任何的非分之想。」其實他這話半真半假,世界上的人誰不想不斷進步,但唐楓卻知道一件事情,眼前的這個皇帝多疑,並不好伺候。
若是在自己不斷被拔擢的情況下,讓崇禎對自己的忠心起了疑心,恐怕自己會落得一個如歷史上的袁崇煥一般的下場,到那時可就真的有苦自知了。而現在自己只是幫著皇帝做事,而不求多大的權力,皇帝自然會對自己信任有加,在這樣不斷地接觸下,皇帝說不定會完全地信任了自己,到那時候,自己再有所升遷比現在的突然冒起要安全的多。
「逸之真乃國士也!」崇禎不知道唐楓尚有這一重的心思,由衷地讚歎道:「朕一直以來都沒有給你太多的封賞,的確是有些薄待了你。不知你可有什麼心願嗎?」
見皇帝露出了如此神情,唐楓一陣感動,突然想到了一事,便道:「說來臣還真有一事請皇上恩准的,只因為之前京中有著太多的事情一直不能稟與陛下知道。」
「哦?卻是何事,說來聽聽。」崇禎見唐楓有所請求,就來了興趣問道。
「自臣得蒙朝廷看重入仕已經有三年多了,這幾年來不是忙於在邊關與外敵作戰,就是和魏閹一黨作戰,臣已經有三年沒有回過鄉了。所以……臣懇請皇上能准臣回鄉去看看,祭拜一下先父先母和叔父,也好光耀有一下我唐家的門楣。」
「國朝以孝治天下,你之所請合乎天地至理,無論是什麼人朕都會准的。想不到你為了我大明居然三年不曾回鄉,實在是讓朕欣慰啊。」崇禎感歎了一聲之後,便點頭道:「那朕就准你三月假期,好好地回鄉去吧。如今閹黨餘孽已清,你的擔子也可以松一松了。對了,到現在朕還不知你是哪裡人氏呢。」
「蒙皇上下問,臣乃是浙江山陰人氏。」唐楓忙回答道。其實作為一個佔據了這個身體的他來說,還沒有去過這個時代的「故鄉」呢,若是皇帝要詢問那裡的情況可就抓瞎了。
好在皇帝沒有這方面的興趣,聞言只是微一點頭:「好,也只有江南之地,才能出逸之你這樣文武俱全的人出來。江南一地,乃是我大明稅賦重地,你既是朕信任之人,這次回鄉,就幫著朕多上些心吧。畢竟閹黨勢力在京雖然都被除了,其他地方的官員卻未必能盡數換走的。如今我大明已經不能再讓那些蠹蟲為禍了。」
「臣遵旨,臣一定不會讓皇上失望的。」唐楓忙答應道。
「好,朕這就與你一道密旨,著你密查江南各府州縣的一切官員,但有做出有違國法的官員,你可以之將其拿下。」皇帝說著便取過了一道聖旨,刷刷點點地就寫好了一道密旨。唐楓跪了下來接旨,但他的心裡卻是一陣苦笑,原來是想借著回鄉好好地休息一下的,卻不想還是攬下了任務。
幾日之後,唐楓在將一切事務都安排給幾名千戶打理之後,就帶瞭解惑和幾十名一直追隨在自己身邊的侍衛開了京城,往南方而去。雖然現在閹黨已經被除去了,但他卻不敢掉以輕心,還要以這有用之身為朝廷,為百姓一盡心力呢。
唐楓這一次不但是回鄉光耀門楣,還要將已經在歙縣待了大半年的妻女也給接了回來,所以他也得前往一次歙縣。而在這個時候,從雲南蠻荒之地出來的汪德道也已經進入到了南直隸的地界,想著在回鄉看看之後便去北京城,殺唐楓報仇……
PS:馬有失手,人又失蹄,發錯了章節,還好有yenming168書友的提醒,現在改過之
kendo26 發表於 2012-10-27 02:10
第471章    冤家路窄
唐楓之名如今在天下各府州縣都為人所知,所以當他帶了人回到徽州府的時候,早有當地的官員出迎數裡來參見了。一年多前,唐楓曾也回來過這裡,但那一次因為他名聲不顯,所以能從容而過,可這一次卻不同了。要是現在大明還有人不知道那將連皇帝都不放在眼裡的魏忠賢及其黨羽拿下除去的唐楓,那才讓人不敢相信呢。
離著徽州府城尚有著數裡路呢,唐楓一行人就被一大群穿著各種官服的當地官員給迎住了,然後便是一陣阿諛奉承,才將唐楓等接進了城去。看著周圍的這些帶著謙卑、討好笑意的官員們,唐楓只有在心裡苦笑了。他原來的意思是悄然去到歙縣,在見過岳父之後,便帶了柳慧,然後便再次起程趕去江南。可也不知道這裡的官員怎麼就能有如此靈通的消息,早早地就在城外迎候了自己,見他們一片盛情,唐楓只有先應付他們了。
「唐大人果然不是凡人,閹黨如此勢大,上敢欺君,下壓百姓,便是朝中的百官也不敢說什麼,只有唐大人你無懼他們,還將這為禍天下的奸佞給剷除了,真是讓我等地方小吏欽佩不已啊……」在來到了城中衙門,坐上為唐楓接風洗塵的酒席之上,當地的官員還是一個勁地誇讚著唐楓。
唐楓對他們這些話已經聽得耳朵都起了繭子了,但面上卻還是得帶著謙虛地笑容道:「各位太誇獎了,其實本官也不過是適逢其會罷了,若非聖上英明,這閹黨也斷不至於在這短短的時間裡被傾覆。所以我們該謝的是上天和當今聖上才是!」
「不錯,不錯!唐大人說的極是!但是唐大人也是功不可沒,我等再敬大人一杯。」有人忙附和地說著,又舉起了酒杯說道。唐楓看了一眼那滿滿的一杯酒,心裡又是一陣苦笑,今天一到這裡就連飲了數杯,自己的酒量不大,可真有些吃不消了,便推辭道:「各位聽我一言,今日唐某來徽州乃是為了私事,各位大人就不必如此多禮了,如今天色已不早,我也不勝酒力,這就要告辭了!」
眾官員之所以如此客氣,其實目的是為了打聽唐楓這次來歙縣的目的所在,要知道在閹黨當政的時候,這些人也沒有少在這位置上撈好處,生怕唐楓是奉了聖明來查貪污案子的。只因為不敢明著問,旁敲側擊地又問不出個什麼來,眾人才想到了用酒將之灌醉,讓他趁酒吐真言。如今見唐楓說到是一些私事才來的這裡,又想到他的妻子確是徽州歙縣人一事,眾官員才算是放下心來。
不過因為唐楓如今的地位不凡,大家自不能就這樣讓他離開,就索性提議他在府城裡歇上一晚,明天一早再上路也不遲。唐楓看了看外面的天,已經是過了中午了,現在再趕路已經有些晚了,而且自己的確帶了幾分的醉意,便領受了眾人的一番心意,留宿下來。
次日一早,唐楓才帶了人繼續向前而去,眾徽州府的官員又是一陣好送,直將他們一行送出了近十裡地,才看著他們離開。解惑在這一路上滿是笑意,唐楓見了便問道:「解惑,你怎麼如此開心啊?莫非昨天晚上也有人好好地招待了你?還是在這裡碰上心儀的女子了?」
「公子你說的那是什麼啊?」解惑一撇嘴道:「我是為你能得這裡的官員們的尊敬而感到高興啊。想想幾年前,公子受了風寒時,身邊只有我一人,現在真是……」
被他這麼一提,唐楓的心裡也起了感慨。是啊,當初自己來歙縣上任的時候,可沒想到能有今天,更不要提那個其實已經早就煙消雲散的唐楓了。若不是種種的機緣巧合,自己能升到知府之位,就已經算是燒了高香了。想著這些,唐楓也輕輕地歎了一口氣:「好了,過去的事情我們就不要提了,我們現在該往前看。過兩日後,我們就能回到故里,到時候,爹娘和叔父他們在地下也會為我而感到自豪的。」說著話,他已經催動了跨下馬兒,讓它更快地往前奔去,早日能到歙縣,見到自己的妻女。
和唐楓他們滿懷的希望和欣喜的心情完全相反的,一個孤獨的身影正站在一座已經破敗不堪的宅院之前。這裡原來是一座美不勝收,生機勃勃的宅院,有著許多的僕從,有著美麗的景致,更有著許多的親人。但只是幾年間,這裡的一切卻全然變了,宅子裡的花木都已經枯萎,僕從早流落到了外面或是被殺被流,而親人,更是全都死於了非命。看著這熟悉但卻陌生的場景,孤獨的汪德道的臉上一片激動之色。
在雲南的痛苦遭遇,那每日裡都要累得筋疲力盡才能有口飯吃的日子,已經讓汪德道認為自己不會再有情緒上的波動,但在看到原來的一切時,他還是控制不了自己的心緒。
汪家在汪文言被捕之後,就被抄了,其中值錢的東西都充了公,落進了閹黨的腰包之中。原來在當地無人敢惹的汪家當時就成了歙縣百姓們發洩的物件,那些沒有被官府抄走的東西,很快就被歙縣百姓搶奪一空,無論是磚石瓦塊,還是門戶柱梁,只要能用的,他們都不會手軟。所以其實不過是幾個月的工夫,原來氣派不凡的汪家就已經成了一片廢墟。
這一切都是那個叫唐楓的縣令的到來才造成的,這是汪德道的心裡已經死死刻上的認識。若不是他的出現,自己不會被毀了容貌,家裡也不會出現與他暗裡爭鬥敗北,最終要動用叔父的事情。那麼,後來汪家的慘事也不會一件連著一件發生,直到家破人亡。
「唐、楓!」在咬牙切齒地再一次叫了一遍這個名字之後,汪德道更是進一步地想到要為自己的家人報仇。雖然現在雙方的地位是天差地別,一個是當朝有名的官員,身邊扈從無數,一個卻連養活自己都有難處,但是汪德道卻相信只要自己肯耐下心來尋找機會,就一定能做到。
「對了,即便現在我殺不了他,也可以先找他的親人要些利息。我記得他娶的女人便是這歙縣柳家糧米鋪的閨女,要不是那姓柳的毀諾在先,我汪家也不會鋌而走險。對,這姓柳的也有著責任,我不能輕饒了他們!」心裡定下了主意,再看看天色尚早,汪德道抬腳就往縣城的方向而去。如今的他已經不是以往那個只會動口的紈絝了,他這幾年來飽受辛苦,也有了一身的力氣,再加上粗通的拳腳,他相信一定能先討回柳家欠他的債。
當汪德道趕到縣城的時候,卻發現那條通往城門的街道邊上滿是興奮的百姓,在他走過這些人的身邊時,就聽到了一個讓他大喜過望的消息——那個自己一心想要置於死地的唐楓,居然在這個時候來歙縣了,而且他現在已經到了城門之外了,縣令和縣衙裡的其他僚屬也都趕去迎接他了。
「真是天助我也!若是在京城裡,我人生地不熟的還未必能將你殺死,但現在到了這裡,你的死期就不遠了。」汪德道一面想著,一面跟著那些百姓一道等在路邊,想認准了那個自己的仇人。雖然對唐楓的印象他自認是很深刻的,但畢竟已經過了好幾年了,為了不認錯了人,汪德道還是要再看清楚唐楓的模樣。
等了不過半個時辰,在一眾縣裡衙役的開路之下,被縣衙官吏簇擁的唐楓就緩緩地打著馬出現在了眾人的面前了。他還是那麼的有朝氣,或許是因為身份的不同,現在的唐楓比之以前更多了幾分的貴氣。這一切看在汪德道的眼中,更是讓他心裡怒火難遏,只因為知道以自己的能耐不可能殺到唐楓的跟前,他才只能暫時忍耐,只是用仇恨的目光盯著唐楓。
正自坐在馬上笑著的唐楓,心裡卻並不享受這樣的待遇。「真是荒唐啊,這裡的縣令居然動員了全縣的百姓出來迎我,我又不是欽差,他何必如此呢?」雖然是這麼想的,但是唐楓的面上卻還得保持著矜持的笑容,他現在代表的可是朝廷啊。
不過看著百姓們一個個都是發自內心的尊敬笑容之後,唐楓原來的一點不快也慢慢地消去了,他知道自己所做的一切還是能得到百姓們的認可的,那就已經足夠了。
突然,唐楓感到了一雙充滿了恨意的眼睛在瞪著自己,這只是一種感覺,但卻很是清晰。感到古怪的唐楓忙順著心裡的感覺仔細地搜尋了起來,但是入眼的卻都是滿是尊敬之色的目光,全沒有異樣。「難道我多疑了嗎?應該是吧,我在此為官時也很是清正,不可能讓百姓們心存怨恨啊。」唐楓想著就將這異樣的感覺撇到了一邊。
而汪德道,則已經借著擁擠的人群離開了這裡,他已經認清了唐楓的模樣,只等著夜色降臨,時機到來了。
PS:平安夜,祝各位玩好,吃好,泡好,大步邁入生蛋節~~~~~~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kelvin12354

LV:9 元老

追蹤
  • 967

    主題

  • 16729

    回文

  • 5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