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同人』紅樓旁觀的平淡生活 作者:落花菩提〈已完成〉

 關閉
小玩 2012-11-24 14:50:48 發表於 其它小說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72 47378
小玩 發表於 2012-11-26 12:05
七十回 雷霆震怒大廈傾倒 黃粱夢醒香消玉殞


如果說往日的賈府曾是世人豔羨的人間富貴之地,那麼如今卻變成了一個避之不及,可怖的大牢籠。

自賈赦等人被抓入獄後,賈府內外便被錦衣軍包圍的水泄不通。各房的主子們皆被聚攏到一起,關押在一處空曠的院落之中。至於那府中的奴僕、丫頭則被分別關押在另外兩個院落。

自此,賈府的所有人等皆成為了階下囚徒,等待著未知的命運降臨。

邢夫人、熙鳳對此早有心理準備,雖心中存著幾分忐忑,倒還算鎮定自若。熙鳳與平兒抱著一雙兒女陪伴在邢夫人身邊,陪著她一起靜靜等待。

相對于她們的從容淡定,二房之中卻是亂了陣腳。王夫人與襲人因心中有鬼,自是惶恐不安。她們被這壓抑的氣氛所逼,不免有些心浮氣躁起來。

賈蘭因年幼,自是不會與寶玉一般被關進牢中。他與李紈相擁著坐在牆角,不時用話語安慰著面帶憂色的母親。湘雲、寶釵望著這一幕,心中酸澀之餘卻又帶著一絲羡慕。大嫂子雖年輕守寡,有此懂事孝順的兒子傍身,也不算虛度此生了。想到沒有擔當的寶玉,二人皆是長歎一聲。

王夫人見此情景,不禁想到了自己的兒子寶玉。想著從未受過苦楚的他,如今還不知是何淒慘的摸樣?越想越擔憂的王夫人,再看到眼前這母慈子孝的一幕,便覺得甚為刺眼。於是,她便將自己的恐懼與憤怒皆發洩到了李紈母子身上。

只是此時不同往昔,賈府處在這覆滅時刻,李紈壓抑多年的鬱氣終於爆發!為了兒子,她第一次毫不留情的控訴了王夫人對她們母子的無視與打壓。那聲聲哭訴讓人為之傷心落淚。王夫人對這些事實自是無可辯駁,且又被李紈突然爆發的情緒所驚,倒是消停了不少。

自上午時分被關押至此,除了熙鳳匆忙之中帶出了幾塊糕點,給巧姐、賈桂、賈蘭略添補了一下外,其餘人等皆是水米未進。如今已是月上中天,眾人自是饑腸轆轆餓的不行。

就在王夫人罵罵咧咧之際,那把守的軍士端著兩個木盆及碗筷走了進來。他們將東西往地上一擲,就此離去了。

眾人低頭看時,見是一盆普通的白米飯及一盆清湯寡水的菜蔬。

王夫人不禁皺眉說道:“這東西如何吃得!竟把我等當成了下人了不成?”

寶釵一旁冷笑道:“太太莫不是糊塗了?別忘了咱們此時是何處境,不吃這些,難不成還要給太太大擺宴席?”湘雲見寶釵如此頂撞王夫人,不禁詫異的睜大了眼睛。

王夫人聞聽寶釵如此擠兌自己,心中甚是惱怒 。她才欲張口教訓與她,豈料看到寶釵那眼中的恨意之時,不禁身上一凜心虛的低下了頭。

邢夫人才不管二房的這些是是非非,她與熙鳳起身盛好飯菜,坐在那裡吃了起來。那些飯菜甚是粗鄙,讓她們這些每日裡山珍海味的人實難下嚥。巧姐姐弟只吃了幾口,便搖頭再也不吃了。

熙鳳自是知道賈府的所作所為罪不容恕,等那些爺們的罪責一旦確認,怕是這樣的飯菜也不會有了。如今不趁機好生吃上一頓飽飯,且等著日後後悔吧!是以她與邢夫人好生哄勸著姐弟倆把滿滿一碗飯菜吃了下去。

李紈倒是沒想那麼多,她只是單純的怕兒子挨餓,遂繼熙鳳之後,也盛了飯菜與賈蘭勉強吃了下去。

王夫人、湘雲看著那不甚乾淨且無滋無味的飯菜,覺得終是難以下口。寶釵嘲笑的看了她們一眼,對她們這種看不清現實的行為鄙視不已。她自顧自的走了過去,襲人畢竟是丫頭出身,比這苦的日子也不是沒經歷過。在略微猶豫了一下後,也隨著寶釵吃了起來。

等婆媳二人被餓的前胸貼後背,實在支撐不下去逼迫自己去吃之時,卻絕望的發現飯菜已所剩無幾了!二人面面相覷愣了一會後,不約而同的朝飯菜撲了過去。

婆媳倆分食完那點殘羹剩飯猶覺饑餓,心中不禁懊悔不已。看眾人都靠在一起閉目歇息,她們也只得忍著腹中的不適,蜷縮在牆角睡了過去。盼著一覺醒來,就能恢復以往那富貴的日子。

只是現實卻是何其殘酷,王夫人等人沒盼來希望,卻得到了噩耗。隨著那些爺們紛紛認罪,賈府終於被抄家了,而她們也從賈府轉至牢獄之中,過起了真正的囚徒生活。

王夫人這才發現,同是被關押,這牢中的生活比之先前簡直是天壤之別。原先那些粗鄙的飯菜如今看來,就是那珍饈美味再不可得。取而代之的是一桶冒著酸氣猶如泔水般的混合物來維持著每日的身體所需。

在此情況下,不幾日眾人便變得面黃肌瘦形容憔悴。再加上不能梳洗打理,又無衣物可以替換。那副淒慘狼狽之象可想而知了!

此時,王夫人才徹底認清了自己的處境。她實在是承受不了這打擊與苦楚,整日裡哭天搶地的哀求娘娘搭救。那尖利的哭喊聲在空曠的牢獄中迴響,吵得人心煩意亂甚是頭疼。那些獄卒不堪其擾,在忍無可忍之下,著實賞了她幾記耳光後,才將她打怕了躲到牆角不再言語。

而被王夫人當成救命稻草的元春,此時的日子也著實不好過。自小皇子夭折後,備受打擊的她便精神恍惚起來。她總覺得是德妃前來索命報仇,驚懼之下更是瘋魔起來。

如今的她一時清醒、一時糊塗自顧不暇,根本就不知道賈府獲罪抄家之事。因她在糊塗時的胡言亂語,讓皇上、太后等人知曉了她這幾年來在宮中的惡行,震怒之餘念在她已瘋魔的份上,被禁押在鳳藻宮自生自滅。

那些被其欺壓過的嬪妃見其失勢,自是落井下石的來痛打落水狗。元春被她們辱駡責打,病情更是嚴重了幾分。在她們又惡意告知賈府此時的淒慘處境後,元春再也承受不住這打擊,精神崩潰徹底瘋魔了。

她每日裡嬉笑怒駡,瘋癲之時便拿著身邊的物事與宮人摔打不停。如此一來,那些宮人內侍皆不敢再服侍與她,紛紛找尋門路逃離了鳳藻宮。以致偌大的鳳藻宮僅剩下抱琴與兩個行將就木的老太監。

抱琴看著自家小姐落到這步田地,自是痛心不已。看著小姐身上那自虐被虐的累累傷痕,更是抱著神情呆滯的小姐嚎啕大哭。如今沒了賈府的支持,她們主僕在這吃人的皇宮中再難立足,怕是已到了山窮水盡的那一步了吧。

似是被抱琴悲愴的哭聲所驚,元春呆滯的臉上有了些許微小的起伏,茫然的眼中滾落了一滴眼淚。

是夜,抱琴一如往常般哄著元春入睡後,才到了外室歇息。操勞了一日的她,不一時就酣睡了過去。

就在此時,本已沉睡的元春慢慢的睜開了眼睛。她輕輕地起身,眼中的淚水不停的滑落。今日安嬪前來尋釁,將她推到掌摑了多時,那時她便清醒了過來,這段時間發生的一切自然浮現在腦海之中。

想著賈府已倒,親人不知近況如何,而自己也因惡行暴露,再無翻身可能。元春徹底絕望了!又想到因果迴圈報應不爽,更是被心魔所迷,有了辭世的念頭。

她走下床榻,翻檢出一身素服穿在身上,自己對鏡整理儀容。待一切料理完畢,她對著鏡中的自己含笑說道:“我累了,再也掙扎不下去了。禍福昭然,你們自求多福吧!”

元春跪倒在地,恭恭敬敬的對著牢獄的方向行了大禮。起身後,她拿起滴淚的蠟燭回到床榻上躺好,閉上眼睛喃喃自語道:“如有來生,但求平凡簡單的生活,再不入這富貴之家!”說完,手一松,那燭火登時點燃那床帳帷幕,燃起了熊熊烈焰將其吞噬其中。

抱琴於睡夢之中被濃煙嗆醒,迷糊之間見元春的寢室被烈焰包圍,立時嚇得清醒過來。她想沖進去營救小姐,奈何火勢太大,著實靠近不得。她返身來至院內,大聲呼喊求救起來。

那巡夜的守衛聽得呼喊匆忙而至,見此情景也不禁駭然。趕緊敲起警示的鐘聲,皇宮之中登時亂成一團。待大批的人員趕至,鳳藻宮已是烈焰熊熊再無挽救的可能。他們也只能將周邊的殿室澆濕,避免火勢蔓延。

抱琴癱倒在燃燒的宮殿外,面如死灰一片絕望之態。她呆呆地思慮了片刻,心中做出了最終的決定。她猛地站起身,在眾人訝異的目光中,毅然決然的撲向了烈焰之中。此舉讓眾人大驚失色,繼而又為她的忠心讚歎不已。

火勢在眾人的全力撲救下,終於熄滅了,而兩條鮮活的生命也隨之而去。洪慶帝得知此事沉默良久,最終吩咐以妃子之禮好生安葬。如若可能,賈府中的那些無罪之人,他自會網開一面,也算是對其利用一場而做出的補償吧。

就在元春香消玉殞的同時,身陷囹圄的王夫人也做了一場噩夢。夢中元春盛裝而來,對其哭訴她已命入黃泉,望其珍重,他日母女定會在九泉之下重逢。

王夫人被噩夢嚇醒,正自慶倖不是現實之際,就聽得獄卒來說:“你們府中的娘娘沒了!”王夫人登時被驚的癱倒在地,不省人事。
小玩 發表於 2012-11-26 14:46
七十一回 恩怨償風流雲散 事態穩風平浪靜


人說:甯得罪君子,不得罪小人,此話卻是不假!賈府的覆滅固然有皇上的算計與其自身的原因在內,但與那忠順王府也是脫不了干係。

自兩家反目成仇以來,這忠順王爺一派自是與賈府誓不兩立。兼著德妃的橫死與柳文淵的致殘皆與賈府有關,他們更是對其恨之入骨。

為了報仇雪恨,他們收買了不少賈府的下人作為內奸,時時刻刻注意著賈府主子們的一舉一動,搜集罪證以待他日一舉將其剷除。

俗話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那些內奸倒也不負所望,將賈府的一些重要資訊源源不斷的傳了出去。

忠順王爺雖早已搜集了大量的賈府罪證,卻不敢輕易發難。只因為當年的一些江南舊賬尚在賈府。有此把柄在對頭手中,他自是不敢輕舉妄動。

在內奸的多方查探下,最終確定此證據就藏在賈母房中。只是當時賈母健在,那內奸無法潛入偷取,讓忠順王爺甚是惱火。

就在他無計可施之際,卻不想這賈府突起內亂。那老謀深算的賈母竟陰溝翻船死在了兒媳手中!

他正想借這天賜良機動手之際,那王夫人竟又幫了他一個大忙。這蠢婦竟為了賈母一筆子虛烏有的財富,將府中很是倒騰了一遍。

如此一來,那些內奸便趁機從容不迫的找尋到了那些陳年舊賬。這下,忠順王爺再沒了後顧之憂,自是對賈府發起難來。

如今賈府獲罪鋃鐺入獄,忠順王爺當然不會輕易放過他們。他故意延長審理此案的時日,讓賈府眾人在牢獄中多受些苦楚,才稍解心頭之恨。

在他的授意下,那些獄卒對賈府的這些囚徒自是沒有什麼好態度。這讓日子本就難捱的賈府主子們更是雪上加霜,苦不堪言。

所幸皇上心中對元春略有幾分歉疚之情,故命北靜王爺儘快理清此案,並對賈府無罪之人網開一面。那忠順王爺無奈,只能加快了審理進度。

在此情況下,李紈因是節婦,而賈蘭又年幼無錯,母子二人首先被無罪開釋,並歸還查收的財產自行生活去了。那李紈的娘家見女兒僥倖逃過此劫,不忍女兒外孫再受委屈,便將母子二人接回了李家。

而邢夫人、熙鳳婆媳倆雖是主子,卻無真憑實據證實參與了賈府的罪惡,且後來二人又有立功的表現,所以僅僅抄沒了她們的所有家財,便與一雙兒女也被釋放了出去。

忠順王爺對此頗有微詞,便將此事稟報了皇上。皇上早從士隱處得知了前因後果,自是不會追究熙鳳等人的微小過錯,任憑北靜王爺處理此事。

忠順王爺氣恨不平之時,恰好靖安侯來訪。閒談中說道致殘的柳文淵,靖安侯便哀歎其尚未娶親生子便一生盡毀,言語中對賈府之人痛駡不停。忠順王爺無意中想到賈政之女容貌美麗,氣度不凡,讓她伺候柳文淵倒是不錯,也算用她來稍贖一下賈府的罪孽。

靖安侯聞言,思量了一下覺得這法子不錯。反正兒子已廢,好人家的女兒自是不肯嫁於他,倒不如讓這賈探春過來伺候,想必還能給淵兒留下一男半女,承繼香火。

打定主意後,靖安侯便回府告知夫人懷淑公主。

懷淑公主回想起在太后生辰宴上見到的探春摸樣,便同意了此事。隨即她便進宮去求皇上太后,為其做主。

在她的死纏濫打下,皇上太后實在受不住這糾纏,又想到探春不過是一罪臣之女,將來免不了被發賣的下場。如今免去罪責去伺候不良于行的柳文淵,對探春來說也不見得是件壞事,於是便應允了此事。

自此,探春便被送至了侯府伺候癱瘓的柳文淵。這探春本就人才出眾聰明伶俐,且又深知自己此時的處境。到了侯府之後,便低眉順眼、任勞任怨的將柳文淵伺候的舒舒服服。

那柳文淵癱瘓之後脾氣暴躁,不時的拿探春出氣,將其打得遍體鱗傷。探春對此並不計較,依然盡心盡力。時日一長,到讓柳文淵對其軟化了三分。

探春借機百般討好奉承,終於在日後懷上了身孕。如此一來,侯府眾人便對探春有了幾分好臉色,念在其腹中胎兒的份上,給了她正妻的名分。至此,探春才放下忐忑不安的心來,算是在侯府有了一席之地。縱使後來侯府被忠順王爺拖累獲罪,終是憑著柳文淵的殘疾之身逃過此劫,倒是讓他們夫妻倆得以平安一生,也算是圓滿結局吧。

放下探春不提,再來說說賈府其餘人等的不同下場。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賈赦、賈政、王夫人這幾個背負數條人命的罪魁禍首最終被斬首示眾。

而賈珍雖未親手傷害人命,但他身為族長自是不能逃脫罪責,再加上他道德淪喪,罪不可恕,最終與害了秦可卿性命的尤氏一起,落得一個身死的下場。

至於賈璉、賈蓉等罪責在身的一眾子弟,皆被充軍發配到邊疆地帶,永世不得赦免。與這些人相比,寶玉倒是幸運的多。他雖然有功名在身,卻是一事無成,只知在內維廝混。最終被削去功名與一眾女眷變賣了事。至於失蹤已久的賈環,一來年幼又無過錯在身,便不予追究任他自去了。

那些賈府下人中,除了幾個罪大惡極之徒如襲人、賴大、周瑞等人被斬首外,其餘人等皆落得被發賣的下場。不過這結果對於這些下人來說,倒也算不了什麼,畢竟他們本就是奴僕之身,如今也不過是出了東家到了西家而已,能保住性命已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待邢夫人帶著熙鳳、李紈,為賈赦等人簡單裝殮完屍身後,又含淚送走了充軍發配的賈璉一行人。

賈璉此時極其懊悔,悔不當初不聽從熙鳳的勸說,而落得如今淒慘的下場。臨行前他良心發現,對熙鳳懺悔了從前的所作所為。最後更是痛哭著欲寫下休書放熙鳳別嫁,最終被熙鳳阻止才歇了這心思。

熙鳳義正言辭的告知賈璉,他們既然有緣成為夫妻,自是不會在這艱難之時棄他而去。縱然賈璉此生不得回轉,她自會將一雙兒女撫養成人,承繼賈家血脈,擔起重振賈家的職責。

賈璉聞言自是欣慰不已,在大禮感謝了熙鳳的大恩大德後,便踏上了他的贖罪之路,此一去便終生未能再返京城,這樣的結局真是讓人唏噓不已。

待這些事情才處理完畢,熙鳳幾人尚未喘口氣,便到了發賣賈府主僕的日子。賈府在京城可謂煊赫一時,這京城百姓誰人不知?如今聽得要發賣他家人,自是紛紛湧來瞧熱鬧。

有那娼館妓署聽說賈府丫頭俊俏,也來分一杯羹,想著掏摸幾個美人回去為自己斂財。也有那無聊閑漢想著趁此討個漂亮老婆,自是也屁顛的跑來圍觀。

於是,待熙鳳等人來至發賣地點之時,便發覺此地已是人山人海了。熙鳳在賈芸夫妻及幾個下人的保護下,費了好大的力氣才好不容易擠到了台前。

將至巳時時分,在兩位王爺的監督下發賣正式開始。熙鳳不是那濫好人,自是不能每個人都救下。於是只撿那為人忠誠,身家清白之人買下。待下人發賣完畢,熙鳳也只買下了鴛鴦,司棋、繡橘、晴雯、入畫等等寥寥數人而已。

幾個丫頭正害怕被賣入娼館落入萬劫不復之地,就發覺買她們的人竟是璉二奶奶,登時松了懸著的心抱在一起喜極而泣。至於其他姐妹的下場,她們尚且自顧不暇,又哪來的能力挽救別人,也只能保佑她們有個好的去處罷了。

就在她們慶倖之時,主子們的發賣開始。與先前的踴躍不同,此時的場面頗為冷清。畢竟世人都知道,這賈府主子們素來都是養尊處優之輩,要他們為奴,還不知道誰伺候誰呢,是以大多是瞧熱鬧並不出手。

也有那寥寥幾人看寶釵、湘雲幾人相貌著實出挑,便有心買去做妾。不過在熙鳳等志在必得之人的打壓下,終是敗下陣來。

最終熙鳳買下了寶玉與湘雲,而寶釵卻被她原先的嫂嫂夏金桂給高價買了去。至於賈蓉之妻胡氏及各房的大小主子皆被他人分別買去,就不在此一一敘述了。

那金桂買走寶釵後,曾來到熙鳳這邊告別。熙鳳原本還擔心寶釵的安危,在看到金桂對寶釵甚為親熱之時,才真正的放下心來。

寶釵不顧寶玉的搭訕,逕自將熙鳳拉至一旁敘述多時,臨了請熙鳳代為轉告寶玉,但求一紙休書。熙鳳自寶釵口中已得知了此事的前因後果,自是替寶釵感慨不已,便答應盡力替寶釵辦成此事。

熙鳳將寶釵的意思轉告給了寶玉夫妻,寶玉自是不肯休棄寶釵,湘雲更是辱駡寶釵嫌貧愛富,叫囂個不停。

待熙鳳冷著臉喝止了兩人的行為,將賈府對薛家的所作所為一一訴說了一遍後,寶玉夫妻不禁啞口無言,羞愧的低下頭來。

原來,當日寶釵在去牢中探視薛蟠之時,偶爾聽到兩個獄卒在牆後談論薛蟠之事。寶釵這才發覺自己哥哥之所以被翻起舊案判了死刑,皆是賈母及王夫人派人告發之故,為的就是用薛家的錢財填補賈府的窟窿。

寶釵得知此事後,自知勢單力薄保不住薛家家產,便苦思多時與嫂嫂達成共識,力保薛家家產不被賈府侵佔。金桂感念薛蟠讓自己另嫁之情,再加上寶釵願拿薛家一半家財奉送,金桂也不是無心之人,自是答應寶釵,幫她保住薛家。

寶釵從小便被父親帶在身邊教導,自是對父親的筆跡模仿的出神入化。她寫了一封長信言明此事並附上一張偽造的借據,派人快馬加鞭送至金陵二叔之處。

那薛二老爺雖厭惡薛姨媽母子,但也不能眼看著兄長家財被他人侵佔,是以便按照寶釵的意思前來相助。最終帶走大批銀兩鋪面,為薛姨媽母女保下了日後生存的根本。為了寶釵能更好的從賈府脫身,薛二老爺更是帶走了癡癡傻傻的薛姨媽,免得賈府用她來要脅寶釵。至此薛二老爺能為寶釵做得都做了,以後的路就端看寶釵的造化了。

熙鳳講完薛賈兩家的恩恩怨怨,寶玉自是無顏再求寶釵留下。經歷了這諸多變故,寶玉也對世事變通了許多。他深深望了寶釵一眼,最終寫下了休書。他神情低落的說道:“寶姐姐,是賈府對不住你,但願你日後生活的平穩安樂,那寶玉便可放下這顆心了。”

事到如今,湘雲才算徹底明白了黛玉與寶釵的不易之處,換做是她遭遇到二人的境遇,她真的不知自己會如何自處。想到此,她不禁為從前的錯誤懊悔不已。隨即鄭重的對寶釵說了道歉的話語。

寶釵淡然的笑了笑,對寶玉夫妻說了聲:“珍重”後,便隨著金桂轉身離去了。其實此時的寶釵已身懷有孕,不過她並不想告知寶玉等人。她想讓這個孩子承繼哥哥的血脈,讓薛家得以延續下去。

寶釵隨金桂回到夏家,略作休整後,便在夏家下人的護送下回到金陵老宅。因她的賣身契文已被金桂焚毀,又有薛二老爺早就為其做好鋪墊,是以倒是為其免了不少口舌是非。最後,寶釵為了給孩子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她變賣了金陵老宅,帶著薛姨媽搬遷到了杭州。

九個月後,寶釵生下一子,取名薛晟睿,盼其能重振薛家輝煌,不負九泉下的父親與哥哥。在寶釵的嚴厲教導下,薛晟睿日後終成一方首富,重現了薛家鼎盛時期的勝景。後來在孝子賢媳的殷勤照顧下,寶釵壽至七十有二無疾而終,也算不枉此生了!

至於寶玉與湘雲的結局倒是讓人唏噓。熙鳳自救了寶玉夫妻後,便詢問二人如何打算,畢竟寶玉已經成人有了家室,自是不能與先前一般碌碌無為讓別人養活。奈何二人皆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公子小姐,哪懂得仕途經濟,自是束手無策。

熙鳳無法,只得暫且為他們尋了一處小院落暫且安身,又積極的幫他們想謀生之道。想到素日裡寶玉有那調脂弄粉的毛病,如今倒是可成為一個謀生的手段。最終熙鳳為他們盤下一處門面,寶玉與湘雲便從此做上了胭脂生意。不得不說寶玉於此道倒是頗有幾分天份,調製的胭脂水粉很受女兒家喜愛,一來二去生意很是紅火,端的衣食無憂了。

只是寶玉終是一個脾氣乖張之人,對這些俗務極其厭惡,平日裡也是勉強自己去做這一切。時日一久,不免沉迷于經書佛卷中以求解脫。後來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終是拋下一切隨一個雲遊的僧人離家出走了!

可憐湘雲獨自一人生活,身邊又無一子半女可以依靠,最終在三十六歲之時鬱鬱而終。她的後事到底是熙鳳為其操勞,送歸賈家祖墳安葬,免了她孤魂野鬼的不幸命運。

自此,賈府徹底成為昨日黃花,所有人物風流雲散各得其所。正是:冤冤相報自非輕,分離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問前生,老來富貴真僥倖。恰似食盡鳥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小玩 發表於 2012-11-26 14:52
七十二回 得天意夫妻卻塵緣 沐皇恩甄家延世澤 〈完結〉


四大家族的煙消雲散,雖震驚了朝野內外。

但隨著時間的不斷流逝,終是成為歷史長河中的一朵小小浪花。

如今的賈家嫡系也只剩下了賈蘭與賈桂兩個男丁。所幸在經歷了大起大落的人生經歷後,二人在其母的教導下腳踏實地的為人處世,再無先輩們那般浮誇無能,想必有朝一日定能撐起賈家的門庭。

黛玉自賈母葬禮過後,便與賈府再無聯繫。就是賈府上下被抄家入獄,她也僅僅是派雪雁等人不時的前去牢中探視熙鳳等人,自己卻從未親臨。之所以如此,全因她實在是無法面對這些害了林家的兇手。到時見了徒惹氣恨與傷悲,倒不如不見的為好。

而今罪魁禍首得以伏法,林家的大仇得報,黛玉心中的死結終於打開。為此,她在甄逸的陪伴下,帶著老管家林安特地趕回姑蘇為林如海掃墓祭奠。

黛玉在如海墓前含淚稟報了賈府的覆滅,仇人的伏誅,安慰親人終於可以含笑九泉了。黛玉多年的情緒在此刻盡情宣洩,直哭得花鳥同悲,幾欲暈厥。

宣洩過後,黛玉擦乾眼淚與甄逸並肩而立,自此在愛人的陪伴下,她將開始全新的生活,幸福的人生。

回到京城後,黛玉本想搬離王府,回到早就裝飾一新的林宅居住。怎奈王妃與黛玉早就情同母女,自是捨不得她就此離去。再加上姐姐甄珠竟在此時查出身懷有孕,黛玉更是不能離開了。她協助王妃管家理事,讓姐姐得以安心養胎。

甄珠的有孕,自是惹來多方的關注。北靜王爺和王妃自是不必說了,高興的合不攏嘴,逢人便說自己要做祖父祖母了,此舉讓被糾纏到的人很是無語。你說誰家還沒有個孫兒孫女的,至於像得了什麼寶貝似的,吵嚷的天下人都知道?不過想到王府人丁單薄,也就理解了他們此時的心情,任憑他們在耳邊絮絮叨叨了。

相比較王爺夫妻的不著調,其他人就實在的多了。凝煙得知女兒有孕後,趕緊將自己前世的經驗寫下來編成冊子,交給女兒閱讀參考。士隱父子則按照凝煙的吩咐,搜羅了不少珍稀藥材製作成補身丹藥,讓甄珠不時的服用。

而太后見自己最疼愛的孫兒終於有了子嗣,豈是開心可以形容的。老太太當即叫來皇后,讓她從宮中找尋最有經驗的接生婆子及嬤嬤,提前到王府伺候世子妃。

韓皇后見此著實好笑,這侄媳婦不過才兩個多月的身孕而已,如此之早的預備這些伺候之人,皇后可以預料到甄珠往後的日子怕是不太好過了。不過深宮寂寥實在是沒什麼可以消遣的,閑來無事看看這些晚輩的笑話倒也算是個解悶的好法子。

沒了德妃、賢德妃的深宮恢復了往日的平靜,韓皇后沒了那些糟心事,性子也活泛了不少。再說她也是個聰明之人,知道太子將來還要靠水溶及甄家兄弟的大力輔佐,對甄珠多加照拂自是百利無一害的。

是以韓皇后按照太后的吩咐,精心挑選了幾個身家清白,精明能幹的嬤嬤和接生婆,連帶著太后及自己的賞賜一股腦的送到了北靜王府。

果不其然,那些兢兢業業的嬤嬤們到了王府,水溶與甄珠便開始了水深火熱的生活。且不說甄珠的一舉一動皆有嬤嬤們緊盯著,絕不許有任何超出尺度的大動作,就連吃食也是精挑細選後按量食用。這讓頗為挑食的甄珠苦不堪言。

相對于甄珠的這些苦楚,水溶才是最悲慘那個。小夫妻情深似海如膠似漆正是難捨難分之時,卻不想被嬤嬤們以情難自控怕傷了腹中胎兒為由被分隔開來。可憐水溶在每個夜晚可憐兮兮的望著甄珠的臥房難以入睡。時日一久,欲求不滿的水溶不免脾氣暴躁起來,這讓一直關注夫妻二人的那些無良之輩,著實瞧了熱鬧樂得不行。

就在水溶快要達到爆發的臨界點時,那些嬤嬤們終於開了金口,言說過了危險期允許夫妻團聚。這下水溶如逢大赦,激動地跑到臥房抱住甄珠喜不自勝。那些丫頭們被他突然的舉動嚇得不行,唯恐他毛手毛腳的傷到甄珠和胎兒。待看到水溶看似魯莽實則小心的行為後,才放下心來含笑離開,將此地留給了二人。

是夜,小夫妻自是親熱了一番。小別勝新婚,那甜蜜的滋味著實讓二人沉侵於此,纏綿不休。將手輕放在甄珠的腹部,感受著胎兒的氣息,小夫妻相視而笑。這是他們愛情的結晶,血脈的延續,甄珠此時才真正感受到在這個時空有了根的感覺。

在凝煙的保駕護航下,甄珠終於在七個多月後生下一個大胖小子!這個帶著眾人期盼的孩子甫一降臨,便成了皇宮內外幾家人的寵兒。除了百日之前,水溶與甄珠還能不時的看到孩子外,之後的日子這對父母壓根就摸不到孩子的邊。看著簇擁在孩子身邊的老老少少,小夫妻也只能搖頭苦笑。

光陰倏忽,轉眼即逝。在歡聲笑語中不知不覺的便到了洪慶二十年。因朝堂之上已經風平浪靜,忠順王爺也只是苟延殘喘再翻不起大浪,士隱與凝煙便有了隱退之心。

在功成身退之前,自是要為兄弟倆操持完終身大事,二人才能放心的離開。因再過幾個月,黛玉的孝期便滿了。凝煙便想著在此之前為甄文挑選一門親事,待黛玉除孝便可一起完婚。兄弟倆本就是雙胞胎,一同成親既方便也熱鬧,倒是極不錯的法子。

甄家兩兄弟少年有為,家世清貴,且又生的清俊無比,自是成為不少人家乘龍快婿的不二人選。再加上甄家有著不納妾的家規,更是讓那些閨閣千金趨之若鶩。

只是兩兄弟中甄逸已有了婚約,那些小姐羡慕黛玉之餘,皆把目光聚集到了甄文身上。有那性急的唯恐被別人搶了先,便托了相熟之人先來探探口風。

士隱夫妻對於兒媳的要求並不高,一切皆以兒子的意願為主。畢竟與其相伴一生的不是父母,而是相濡以沫的妻子。

夫妻二人叫來兒子商議此事,凝煙正色說道:“文兒,此事關乎一生的幸福,你定當慎重才是。既然做出了選擇,便要相互扶持,白首到老。這世道對女兒家甚是苛刻,切莫要負了人家,毀了她的一生。”

甄文鄭重的回道:“母親且放心,兒子不是那寡情薄幸之人。自是如父母那般情深意重,相守百年。”

凝煙見兒子如此,欣慰之餘便詢問他可有中意之人。此話剛一問出,老成持重的甄文便羞澀起來。士隱與凝煙相視而笑,看來兒子心中怕是已有人選了,這倒是免了他們的一番辛苦。

在夫妻二人的追問下,甄文才期期艾艾的說出了內情。原來他的意中人不是別人,竟是東平郡王之女,明月郡主!

這明月郡主楚玥婷年方十六,恰與甄文幾人同年。凝煙因與郡王妃是好友,自是對其熟悉的很。此女相貌不過清秀而已,品性倒還是不錯的。夫妻二人對兒子的選擇頗為好奇,便一再詢問其中原委。

在甄文的描述中,二人才瞭解了此事的來由。原來甄家兩兄弟同東平世子楚燁霖是至交好友,相處久了自是知根知底。楚燁霖本就極為欣賞兩兄弟的為人與才學,便有心選其一作為自己的妹夫。

於是他經常在兩兄弟面前,裝作不經意的談起自己兄妹之間的瑣事,引起二人的注意。豈料當時甄逸因一腔心思全在黛玉身上,而甄文更是不懂情為何物,直叫楚燁霖的一番苦心付諸東流了。楚燁霖見兄弟二人不為所動,便以為二人對自己的妹妹無意,便漸漸地歇了這個心思。

不想,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就在楚燁霖以為此事無望後,此事竟峰迴路轉有了轉機。

原來有一次,兩兄弟與水溶護送甄珠及黛玉去城外道觀還願,恰好遇見一窮苦民婦因衝撞了一位貴婦的轎子,而被其家丁護衛圍著毆打。就在他們想著上前干預此事時,就見到已有人上前處理了此事。而這二人就是同來上香的楚燁霖兄妹。

因都是世家同好,自是不會避忌太多,於是兩起子人湊到一處好生遊玩了一通。也就是在此期間,活潑善良的楚玥婷便在甄文的心中留下了印象。以往聽到的那些關於她的事情也在腦海裡漸漸清晰起來,心裡也不時的回想起她的一舉一動。直到有一日茅塞頓開,這才發覺自己已用情至深了。

聽完甄文的講述,士隱夫妻感覺到兒子是真的喜歡明月郡主,自是要為兒子達成心願了。兩人立時便請來北靜王爺做冰人,前去東平郡王府提親。王爺與兩家皆是好友,自是樂見其成,遂興高采烈地去了。

甄文的才學人品有目共睹,那郡王自是極為滿意,當即便應允了婚事。郡主聞聽此事,也是心中喜歡。她早就從哥哥口中得知了甄文的才華出眾,再加上前番遇見之時,看到他的風華氣度,自是芳心暗許了。只是自己容貌平庸,怕是與其無緣,為此她很是惆悵了多時。豈料如今卻夢想成真,她真是覺得如在夢中一般。

兩家既已結成秦晉之好,接下來的程式便順遂簡單的多了。因著兩兄弟同時成親之故,接下來的幾個月甄家、林家。王府、郡王府便忙了個昏天黑地。皇上與太子聞知此事,也插了一腳。於是兄弟倆的婚事便著實熱鬧起來,讓京城百姓很是羡慕嫉妒了一番。

待諸事準備妥當,恰好黛玉孝期已滿。等到了選定的良辰吉日,兩兄弟便開開心心的迎回了自己的心上人。這轟動了大半個京城的婚禮,直到多年後,仍被人津津樂道不時的提起。

自兄弟倆成親後,兄友弟恭、妯娌和睦,甄家一派祥和景象。士隱與凝煙見此自是徹底放下心來,便決定辭官歸隱。

洪慶帝接到士隱的辭呈本不想應允,奈何當初請士隱重新出仕之時早有承諾,等朝中風平浪靜之際,便是放他歸隱之時。如今忠順王爺大勢已去,再無餘力與太子抗衡,便沒了挽留的理由,最終只得答應了士隱的請求。好在太子身邊尚有甄家兄弟輔佐,也算有得有失損失不大。

士隱與凝煙花了幾日時間,將府中的事務交代給兩對小夫妻。又一一拜別了眾位好友及親家,便在幾個子女的相送下離開了京城。兩人先回到姑蘇老宅,將家業重新做了整理,除了留下子孫將來的用度外,其餘的皆捐出救濟窮苦百姓。待這些瑣事料理完畢,便又去辭別了封家一行人。

等從封家出來,夫妻二人再無牽掛,便相攜著遊歷名山大川,尋仙訪道去了。此一去便是二十餘年,除了期間因黛玉與郡主懷孕產子回來幾次外,其餘時間再沒回到京城。

北靜王爺等一眾老友曾多次派人尋找他們,奈何二人神龍見首不見尾,實在是追尋不到他們的行蹤,最終不得不歇了這心思。

二十四年後,士隱夫妻在一次遊歷中罹難,甄文、甄逸為父母舉辦了隆重的葬禮,士隱夫妻這才徹底消失在了世人的視線之中。

洪慶二十二年洪慶帝退位,太子登基為帝改年號為嘉佑。而甄家兩兄弟與水溶、楚燁霖、梅致遠、崔英、封子寒等七人輔佐皇上將雲朝治理的政通人和,路不拾遺,達到巔峰盛世。而“嘉佑七傑”也名垂青史,為後人敬仰。

多年後,甄家兩兄弟已是兒孫滿堂。甄文與郡主育有一子一女,郡主壽至六十三歲去世。而甄文在料理完髮妻喪事後,便不知所蹤了,後人無法只得將他的衣冠與郡主合葬。

而甄逸與黛玉竟在五十九歲之時同時辭世,讓人為他們的夫妻情深感慨不已,傳為佳話。兩人膝下有二子,一個延續了甄家血脈,另一個則過繼到安樂侯府,承繼了林家的香火,讓林家得以後繼有人。

至於水溶甄珠夫妻,則長壽的多,直活到八旬之上才無疾而終。北靜王府子孫繁衍,綿延了幾百年猶未斷絕。且歷代才人輩出,成為世人尊敬的世家大族。

……

九重天外的飄渺仙境中,琳宮貝闕、玉宇瓊樓,在五色的雲霧中若隱若現,端的是神仙洞府神秘而清幽。那園中奇花開爛熳,百鳥囀清幽。青鸞仙鶴雙雙舞,白鹿丹麟對對遊。好一派祥和的仙境風光。

一個身著青衣的女子站在雲霧繚繞的入口處,望著駕雲而來的幾個年輕人,施禮笑道:“幾位師兄此番遊歷倒是耗時不少,看師兄面露喜色,必是收穫頗豐,度人無數。寧雅好生羡慕,在此恭喜各位了!”

仙衣飄飄的甄珠笑道:“師弟忒的自謙了,你的修為進展神速,假以時日定會大成,實不必羡慕我們。”

張寧雅微笑道:“多謝師兄誇獎,我自會努力的。師傅他們已久候多時,師兄們還是隨我趕緊回去拜見才是。”

幾個年輕人嬉笑著隨她向琉璃寶殿而去,路途中,寧雅悄悄拉住黛玉問道:“看大師兄他們如此興奮,莫非……”

黛玉笑道:“可是呢,此番遊歷恰好得知水義兄及楚表嫂歷經十世苦修,不日即將飛升。他們夫妻分別了近千年,眼看就要團聚,自是心中喜悅了。”

寧雅恍然大悟,心中也為他們高興不已。一行人加快腳步向大殿而去。

那仙雲繚繞之處已有一對仙風道骨的男女在翹首以待了……

【全文完】
12345678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小玩

LV:6 爵士

追蹤
  • 11

    主題

  • 1456

    回文

  • 0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