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穿越]遼殤 作者: 秋無碩(連載中)

weichang95 2013-3-29 00:12:51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349 54909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3-3-29 20:06
第一卷 六十 收復府衙悍匪潰
   
    李爽趕忙命令大家後退,就是這樣,還是有兩個義兵被砸了個頭破血流。好在反賊們只是隨手一扔,力量不夠,又沒什麼目標,受傷的兩人並無大礙。

    李爽命令李喬帶領四百義兵去府衙的後門,不用攻打,只是堵住反賊們不讓逃跑就是了。剛才一戰,李爽對李喬的能力實在不敢過於相信,但現在又沒有別的人可派,李喬再怎麼說,現在名以上還是官兵和義兵們的總指揮,也只好把府衙後門交給他了。

    木匠們組裝簡易投石機的速度飛快,一會兒工夫兩架投石機已經組裝好了,自李爽讓做出第一架投石車後,就讓義兵們過去進行了練習,現在一聲令下,七八個義兵們就裝好石頭,向府衙內發射了過去。投石機的石頭可比飛石大得多,發射一輪後,又有新的投石機組裝好了,連著發射三輪,李爽就讓那抬著拉門巨木的八個義兵向府衙門口抬去。

    反賊們經過一場石頭的突襲,這會兒緊緊龜縮在府衙內。這府衙的院牆上是有女牆的,只是大門兩側各一個,上邊站了些拿著弓箭的反賊。李爽命令弓箭手和能用飛石的義兵們同時向兩邊的女牆射擊,雖然精度都很不夠,可是也壓得女牆是的十來個反賊們抬不起頭來,更不用說開弓射擊了。

    又有八個義兵跟在用木槓抬著巨木的後邊,到了府衙前,前邊的人抬好木頭,後邊的義兵們同時用力,一下下向那鑲著銅釘的大門撞去。官兵和義兵們分隊列站在大門口,大聲喊著讓反賊們束手就擒的口號。

    府衙的大門非常結實,足足撞了不下二三十下才撞出了幾個大洞。跟著李爽的義兵們士氣很高,此起彼伏地響起對反賊的叫罵,可院內現在靜悄悄的不見一點聲音。

    李爽感到有些不安起來,卻一時想不到哪兒不對頭,不得不伸手示意大家安靜。一下靜下來後,就聽到遠處隱約有兵器相交的聲音。

    不好,反賊要從後門跑,李爽連忙命令守備營的副將繼續帶人攻打正門,抽調了三百人跟著自己向後門衝去。府衙的院子很大,繞了將近一里半才到後門,遠遠看見兩火人正在交戰,李喬帶的幾百義兵眼看撐不住了,被反賊們逼得連連後退。

    一位身高一米八幾的粗壯反賊,揮著一把三四十斤的長柄大刀在義兵中橫衝直撞,在他身邊兩三米範圍內,只要有義兵接近,就被那反賊一刀劈個正著。這次義兵們做得很好,雖然被那反賊已經連劈了十幾個,卻緊緊地圍著一夥反賊們。儘管現在已經沒有義兵敢接近那彪悍的反賊了,但義兵們並沒有退開,而是保持一寒戰距離的把反賊們圍了個死死的。

    那反賊昨日李爽在城門口見過一面,就是帶頭砍殺官兵的張二郎。那李喬又犯了同樣的錯誤,帶著幾騎騎兵又和步兵們裹在了一起,雖然時不時的用長槍和張二郎或他身邊的反賊們挑上幾下,但被自己人圍得死死的,馬匹提不起速度來,根本就不是凶悍的張二郎的對手。

    李爽讓李喬帶過來的二十名弓箭兵,這時被自己人擠到了後邊,一個個手持著上弦的弓箭,前邊都是自己人,卻是射不到敵人。眼見幾個反賊又砍殺了幾個義兵,李爽帶人邊沖邊喊:「退開,全部退開,弓箭手上!」

    這一百多反賊現在已經是殺紅了眼,見義兵們聽了李爽的命令紛紛倒退了,卻緊緊地纏住他們廝殺個不停,根本就不給這些義兵們轉身的機會。

    圍在後邊的義兵聽了李爽的命令,都轉身退得遠遠的了,幾十個離反賊最近的義兵被反賊纏著,後邊已經沒有了兄弟們的支援,一個個都沒了戰意,邊和反賊們斗邊尋找後退的機會,這樣一分心,只片刻就被反賊們給殺了個乾乾淨淨。

    李爽後悔自己喊著讓大家退開的命令下錯了,如果繼續這樣圍住反賊,這些士兵們也不一定會死。反賊身邊已經沒了義兵,李爽連忙向弓箭手喊:「對著拿大刀的反賊頭領射,殺死反賊頭領者,賞錢百貫,殺死別的反賊,賞錢一貫!」

    弓箭手們當然知道一百貫和一貫哪個多,所有的箭支都向那張二郎射了過去。可惜只有二十個射手,射技還很平常,那反賊抓著一個義兵的屍體掄成圓圈,二十支箭射過去,也只有一箭淺淺斜斜地射在了張二郎的肩上。

    不是李爽喊出來的賞賜小氣,中國自古就貴金屬嚴重缺乏,在遼宋時代,一石米大約值三百錢,宋代一石等於66公斤,也就是說一貫錢能買200公斤大米。農業為古代的第一產業,除饑荒年外,糧價會被嚴重低估,綜合算下來,當時的一文線值現在的兩元到三元錢,而殺了賊首的賞錢百貫,就是二三十萬了。看某些小說,主角動不動就是身上帶著幾百上千貫錢(注意,是銅錢,而不是什麼交子),要知道漢代的五銖錢一千枚重6.25斤,遼宋時的錢要輕點,一貫錢也有四斤多,如果隨身帶上一千貫,不知道主角會被壓成什麼樣子?

    那張二郎受了傷,二勁也上來了,扔下屍體,提著刀向一邊的射手們衝了過去,那些射手們嚇得連忙扔下弓箭就跑,另一邊的射手的第二輪箭射了出去,也只有兩箭射中反賊的後背,同樣是淺淺斜斜的構不成威脅。

    二勁上來的張二郎又回頭向另一邊的射手們衝去,卻被別的反賊們給拉住了,聽不清跟張二郎說了句什麼,一夥反賊就跟著張二郎向北門方向逃去。

    府衙後門隔了一條街就是北門,見反賊要逃,李爽飛起一個嗡嗡石,打在了一個反賊的身上,同時一打馬,大喊著說:「衝!不能讓反賊們逃了!」

    身邊的孟氏子弟和幾個騎兵跟著李爽衝了過去,那些步兵們離反賊遠,一時卻追趕不上逃跑的反賊。被孟家的幾個高手緊緊地挾著,李爽感到非常的不爽,好不容易追上後邊的反賊,自己還沒出刀,就被保護著他的孟家人給殺了。隊伍後邊的反賊已經死了十多個,卻沒有一個是李爽殺死的,氣得他不得不抗議道:「娘的,也不知道給我留上幾個,讓我過過刀癮!」

    原以為反賊們要奪門而逃,自己帶著義兵們跟在後邊一路砍殺,不殺死他們也能拖死他們的。卻不想過了街道後一夥反賊跟著張二郎上了北門的台階。守北門的反賊們過來接應,站在高處向衝過來的李爽一行人扔起了石頭瓦塊。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3-3-29 20:07
第一卷 六十一 險惡不盡留遺患
   
    石頭瓦塊砸下來,傻子也知道趕緊後退躲開,李爽不傻,看看逃上城牆的反賊們,也只有傻傻地歎氣的份了。薊州的城牆不像一些大城市那樣變態地好幾丈寬,能在上邊驅車跑馬,但也兩三個人並行是不成問題的。李爽一邊命令孟氏子弟分出一半人來,帶著義兵們搶奪城牆的台階,一邊去府衙前門,帶上五百義兵向西門趕去。

    好狡滑的反賊,不直接從北門逃跑,而是先上了城牆。現在反賊們大勢已去,絕不會傻到守在城牆上不逃的,肯定會繞到西門逃跑。

    可惜經過城內的街道到西門,要比從城牆上過去要繞得多。等李爽趕到西門的時候,迎接他的卻是帶著二三百義兵的幾個孟家子弟。城牆狹窄,孟氏子弟帶著義兵們好不容易搶上城牆,那後邊的反賊們卻一股股地回頭抵抗,等殺了幾撥抵抗的反賊後,前邊的反賊早就到了西門,匯合西門的反賊們一起逃了。李爽帶人出了西門,外邊哪還有反賊的影子?

    雖然把反賊給打跑了,最終還是逃走了二三百反賊,李爽還是懊惱不已,除賊不盡,也果然給以後留下了很大的後患。

    南門還有些距離,守南門的反賊們應該還沒逃走,就索性從城外向南門跑去。趕到南門,遠遠地見一隊隊饑民們正從南門逃離。看見官兵來了,那些饑民們頓時鳥獸一般地逃散。

    這些饑民們也真是可憐,李爽帶著義兵們加快速度,打算攔住這些饑民們,勸說他們留下來。可饑民們知道自己進城後犯下的事情,那知道他有這麼好的心腸啊。看到義兵們加快了速度,還以為是衝過來屠殺了,連忙丟下帶著的物品,逃得更快了。等趕到近前,見地上只有丟了一地的各種雜物,還有跑不動的三四百個老人和小孩擠在一起嚇得瑟瑟發抖。

    望著那些不但丟棄行李,還連跑不動的家人都扔了的饑民們的背影,李爽再也提不起追趕的興致來。這些幾乎丟了全部行李,並和家人離散的饑民們以後會是什麼樣的命運,他是想管也管不著了。

    命令義兵們把沒逃走的老弱婦孺押會守備營,李爽帶著騎兵們悶悶不樂地先往回趕了。薊州城是收回來了,但反賊卻並沒有殲滅,在府衙正門前抵抗的那些,多是被反賊們逼迫裹脅的饑民,真正的反賊卻大多都逃跑了。而饑民們看見反賊勢去,更是連老婆孩子都扔下不管地逃得乾乾淨淨。這些饑民們以後不想被饑死,也就只有跟著反賊禍害燕地百姓這一條路了。

    李喬已先一步回到了守備營,幾百俘虜們集中也被他押了回來,暫時集中在空地上,讓義兵們看守著。見了李爽,掛著傷的李喬臉就紅了起來,迎到跟前說:「屬下無能,沒能在府衙後門堵住反賊。」

    這傢伙也實在無能,派上弓箭手在兩邊,出來的反賊見一個射一個,沒射死的再用騎兵衝殺,四散逃跑的再讓步兵去截往,這麼簡單的事情竟然沒辦好,讓反賊們擰在了一塊,騎兵又被自己人圍住,施展不開。要知道那府衙的後門是很小的,反賊們只能一個個地出來,只要讓弓箭手死死地封住後門,前邊的義兵打進去,這些反賊們又哪裡逃得掉。

    「你帶了那麼多的人,不管用什麼方法堵住後門不讓反賊出來就是了,前邊的義兵撞開大門後自然會進去殺賊的,卻沒想到你卻讓反賊們從小小的後門全部逃了出來,唉!」既然自稱屬下了,李爽說起話來也就不客氣了。

    李喬繼續紅著臉回答:「屬下趕到府衙後門,見有一隊人已經在那兒,還以為是反賊們已經逃出來了,就帶人殺了過去。卻沒想到是韓員外那邊的義兵,他們的袖子上沒有帶紅布條,所以鬧了誤會。那些反賊們趁我們剛剛開打,就從裡邊給衝出來了。我們雙方都以為對方是反賊的援兵,就讓反賊給鑽了空子。」

    唉,這傢伙打起仗來不但不長腦袋,現在連眼睛也不長了。雖然人家現在自稱為屬下,現在這薊州城,除了裴司馬就是他的官最大了,李爽也沒權利責備他,就揮揮手讓他去佈置城防去了。

    反賊退了,城內被反賊這一殘害已是千瘡百孔,百姓們都急著回自己的家,義兵們也都嚷著要解散,急著想回去看看自己家有沒有被反賊和饑民們給抄了個乾淨。嚷歸嚷,也多虧這些義兵們進行過半天的隊形和軍令的訓練,要不然估計早就招呼都不打地各回各家了。

    裴子期不見了影子,估計去城內安撫百姓了。現在城內的事情是千頭萬緒,李爽也沒有管理古代百姓的經驗,只好把撫慰百姓,統計損失的事情全部讓裴子期去幹了。但這州城的守備卻是不敢鬆懈,這些義兵卻是萬萬不敢全部解散的。

    除李喬帶走去城牆上查看的義兵外,李爽讓留在守備營的義兵們集合在一起,一場動員說服工作又是免不了的。

    連嚇帶安撫的,總算把現在留在守備營的八百義兵給留住了。這個時代的老百姓都非常老實,李爽只搬出官府來,告訴他們是官府招募的義兵,所有人的資料在報名時,都已經在府衙登記在冊了。從現在開始,每一都,每一隊,除傷亡人員外,有不在的,就按逃兵對待,由都將和隊將負責去捉拿歸案。

    聽了這話,所有的義兵都徹底打消了回家的打算,同時後悔昨天一時激動報名參加了這義兵。李爽接著又說,從現在起,除體質太差被淘汰的義兵外,所有義兵的待遇都和守備營的官兵相對,每人每月兩石糧,一貫錢。這些錢官府沒有,就先從韓員外家的集資和自己家綢緞莊的櫃上拿。聽了這話,那些義兵們一方面高興,另一方面懷疑李爽說的這軍餉的真假。

    穿越這麼長時間了,李爽知道大遼的漢兒鄉兵每年的軍餉最高不過是六貫錢,六石粗糧,這些收入差不多能維持全家四五口人的日用了。李爽一氣給他們把餉糧都翻了一翻,當然正規官兵,李爽也打算給漲上一倍。至於錢從哪來,當然是要自己掙了。娘的,自己苦逼地來到這世界,睜開眼睛就是被拐賣兒童,然後又被饑民搶,再然後又是和反賊打,沒一天安生的日子,現在反賊們暫時被打跑了,也得想些辦法掙些銀子花花了。

    ——————————————————————————

    今天終於收到赤蝶飛飛的打賞了,雖然只有200起點幣,並且還是朋友間的友情捧場,但《遼殤》上傳這麼長時間來,什麼打賞啊,評價啊,月票啊一直是空白。終於有上兩片遮羞的樹葉了,呵。

    還有,有很多朋友對小說的情節發展提出了不少建議,特別是心之刀刃,藍銘柱,魔老佛幾位。龍琨朋友幫秋碩設計的後期情節,更是驚天地,泣鬼神,有很多值得借鑒的地方。在此一併感謝大家。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3-3-29 20:09
第一卷 六十二 世家相聚議州事
   
    義兵們雖然懷疑李爽許下的每月一貫錢,兩石糧的畫餅的真實性,但是有官府在上邊壓著,名字都再官府登記著,再也沒人敢有散伙回家的打算了。李爽當即讓四都義兵在官兵帶領下去城牆上防守,兩都協助官吏巡城,其餘的暫時回去安排家裡的事情,明天一早到守備營集合,替換今天巡防的義兵。

    李喬靠不住事,自己對古代的什麼防守也是門外漢,並且這些瑣碎事情如果事事親躬,還不把這小屁孩的身板給累死啊。愁啊,手裡沒用得上的人,就看韓員外那邊能不能幫找上些了。

    來城東躲避的百姓們都回家去了,挖好的地窩子工地上也是空空落落的不見一個人影。李爽原來讓挖著地窩子的時候,其實就是給進城的那些遼東饑民們準備的。這會兒那些借居的饑民們,估計已經被主人趕出來了,自己得趕緊去把那些饑民們安排到這地窩子裡來。

    果然,接近韓府的那片街道上這會兒或站或蹲地堆滿了垂頭喪氣的饑民們。這些人都是由孟家人四處遊說才拉來的不願意從賊的饑民,現在反賊被打跑了,主人們回來了,李爽作主讓借住的這些饑民們都被主人們趕了出來。很多主人回家後見自己家裡住了一幫亂七八糟的人,還把屋子弄得一團糟。一問才知道這些人竟然是搶進城來,讓自己便宜棄家而逃的遼東流民們,一個個都是怒氣沖沖,爭吵衝突都是在所難免的。好在這些不願從賊的饑民們,一路來都是逆來順受慣了的,回來的主人們把他們的行李扔出院子,這些饑民們也只能出去把東西撿起來,爽溜溜地一堆一堆地聚在街邊,不知道等待他們的會是什麼樣的命運。

    有兇惡的主人把饑民趕出自家的院子,還不覺得解狠,就帶上家人去饑民堆裡找到在自己家裡借住的饑民,一陣亂棍地暴打。這些被趕出來的流民們現在已是待宰的羔羊,根本就不敢還手,只能把著腦袋哀嚎。

    李爽過來的時候,正看見四五個大男人對著幾個老人和婦女在腳踢棒打,立即去看是怎麼回事。那帶頭打人的四十多歲漢子理直氣壯地說,這伙反賊佔了自己的家,還偷搶了自己家的東西,不交出來就要把這些人抓回去做奴抵債。

    李爽問他家都丟了什麼,這人回答說自己放在家裡的金銀首飾和幾千貫錢都讓這些反賊給偷光了,竟然還說出什麼珍珠,水銀,香料等一大堆物件來。李爽一聽就大怒,在前世他最恨的就是碰瓷和誣陷別人的無賴,命令跟著自己的孟氏子弟把這些打人的傢伙綁了。

    孟家的這些人見自己的同鄉被打被辱,早就憋了一肚子火,李爽一聲令下,這幾個打人的惡徒哪有什麼好果子只,片刻間就被會武功的孟氏子弟踢倒,讓饑民找來繩子,綁了個結結實實。

    那些饑民們看著幾個惡漢對著幾個老人和女孺下死手的狠打,都是一腔的憤怒卻不敢過來勸阻。而城內百姓中有圍觀的,雖然沒有動手,卻在一邊不停地呼小叫地喊著什麼狠狠打,打死這些遼東反賊之類的話,只到李爽黑下臉來讓把你個打人的惡徒綁了,這些圍觀的百姓們才散去。

    城中百姓和留下來的饑民們現在已經是勢同水火了,不趕緊妥善安排,天知道會發生些什麼事情來。孟開武早就在不遠處安撫著自己的同鄉,看見同鄉被打,如果不是礙於自己的身份,早就出手了。見李爽趕來解救了被打的饑民,忙過來和李爽相見:「這次又多謝公子出手相救了。」

    「現在城中百姓都各自回家了,原來許諾給大家借住的地方也沒有了。城東守備營旁邊有剛挖好的地窩子,現在也只能委曲大家將就著先去那邊住了。還請孟族長組織饑民們到城東去,大家放心,糧食每天會按人頭供應的,雖然住得差了點,但再也不會讓大家再挨餓了。」沒有別的辦法,李爽也只能暫時如此安排了。

    「我等只要有一口飯吃,不被餓死,什麼樣的地方沒住過啊。現在薊州光復,我等理應讓出借住的房子。我這就去安排家裡的人收拾東西去城東住。」

    「孟族長誤會了,我是讓你安排這些被回來的主人們趕出來的百姓們去城東的。你家借住的是我家的店舖,反正那綢緞莊暫時也開不了業,你們就儘管先住著吧。」不管怎麼說,這姓孟的一家人是趕忙製造,對自己的幫助也很大,可不能虧待了他們。

    沒想到孟開武卻堅持著要和老鄉們在一起,並說什麼樣的地方,他們住著都一樣。和同鄉們住在一起,也好安撫大家的情緒。李爽無奈,只好說他家中的人,最近要跟著自己隨時聽用,住得遠了叫起來不方便,一再堅持下,孟家才答應留下一半人來,在李爽家的綢緞莊聽命。李爽讓跟著自己的孟家子弟和孟開武一起安排饑民們去地窩子,然後帶著孟彬進了韓家的大院。

    韓家院子裡現在也是空空落落的,過來躲避的百姓們大多都回家了,幾個家人在打掃著院落。李保已經找回了其他幾家鋪子的掌櫃和店伙們,這會兒也去察看那幾家鋪子的損失去了。

    李爽讓人把韓光遠,李保,孟氏父子和裴子期招集齊,韓光遠和李保又叫來了七八位薊州的大戶家長和名流來,大家落坐後李爽開口問:「大家可知府台,別駕和主薄幾人的下落?現今薊州已經光復,城內一片蒼夷,就等他們回來主事了。」

    這幾位薊州最大的官兒,自反賊攻破府衙,就沒了蹤影,棄城而逃,犯得可是死罪,估計是再也不敢回來了。所以李爽的話一開口,韓光遠就回答道:「現今不提那幾位大人,城破後他們早就是生死不知,即使僥倖活下來,也沒有再回來主事的道理。現今城內一片混亂,我們還是先選人出來暫攝州事,同時上報留守司,等著留守的任命。」

    韓家在這薊州是一等一的大戶,說出來的話,大家自然是同聲贊同。韓光遠就繼續說道:「自昨日城破,大家要麼是離散逃命,要麼是聚家自保。我們這些世代居住薊州的,竟然沒人站出來組織抵抗。多虧李相公的小公子先是帶著裴司馬守住一守備營和糧草庫,才沒讓反賊勢力擴大。又自臨矢陣,手刃賊寇,解救了我一家大小的圍困之危。這一天來李公子組織大家安置百姓,撫慰饑民,所做的事情都是大家有目共睹。儘管李公子年要幼沖,我覺得要想薊州平安,這暫攝州事,非李公子莫屬。」

    「小子何德何能,年齡又小,怎麼敢行受這暫攝州事?韓世叔,你就不要把小侄架在火上烤了。」在這個時代,謙虛是美德,李爽不得不先謙虛上一番。更何況,就是拿到薊州的大權,手裡沒可用的人,還不是被弄個焦頭爛額啊。

    「李公子再莫推辭了,自昨日反賊入城,如果不是李公子出力,州城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收復,我等也不知道會不會被反賊害了性命。為薊州十數萬百姓計,李公子就先把州事管起來吧。我等老朽馬上就上書朝廷,報薊州收復之喜,同時為公子請功。」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說道。

    「州事瑣碎,不是我這年齡能擔當得起的。韓世叔是忠親王后裔,又是薊州大戶,這攝州事一職非韓世叔莫屬。大家世居薊州,現今反賊雖潰,南京道饑民遍野,薊州城防薄弱,聽說盤山左近的饑民受反賊所招,正向薊州開進,大家應先老成持重著管這州事,怎麼如此難為小子。」李爽已經抱定主意,直接出頭主事,老子是不干的,但這薊州的大權,能抓還是要緊緊地抓在自己手中的。

    「公子如此說,難道是要棄我薊州不管了?」別人不急,韓光遠先是急了起來。

    「韓世叔莫急,且聽小侄把話說完。既然機緣讓小子在這薊州和大家遇上,小子自然不會不管的。請大家共同推舉韓世叔攝州事,小子從中輔佐。各位家中也都有能人,請大家都不要藏私,現在是薊州存則大家的家業可保,薊州破,大家也會淪為饑民。各家子弟中有知吏治,錢谷,算學,兵事的子弟,都請舉薦出來,共同為州事出力,保家衛土,不再讓反賊破了我薊州。」李爽進進有條地對大夥兒說道。

    韓光遠是一心想讓李爽上位,在薊州建下一份功業的。但現在聽李爽說的這些也都有道理,這李公子再是有材,畢竟只是個十二歲的少年,就算他明瞭州事治理,辦起那些瑣碎的事情,估計還是耐不住性子的。既然他如此說,自己就先把這州事管下來,遇上什麼難題找李爽幫忙就是了。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3-3-29 20:10
第一卷 六十三 試烤肉餅酬飯恩
   
    裴子期也是一心想讓李爽出來主州事的,李爽對自己有幾斤幾兩很清楚,不管大夥兒如何勸說,堅決不干。那些安撫百姓的瑣碎事情你們就先幹著吧,老子不能被這些雜事跘住,得想辦法掙點錢再說。在這世界上,不先撈些銀子做根本,什麼發展勢力啊,改變歷史啊,全他媽的是空談。

    於是大家商定,由韓光遠暫攝州事,裴司馬輔佐。各族再選拔人材進入臨時州州衙,各司其命。原來這薊州的人材並不缺,除了些舉人秀才外,什麼刑名啊,錢谷啊,吏治啊等等人材一會兒就找來了二十多個。可是找來找去,就是選不出來能治兵防守的人材來。

    原來有遼一代,契丹人對漢兒的統治雖然寬厚,在兵權上卻從來沒有放手。漢人學下治兵本領,不但難有用處,弄不好還會招來殺身之禍。所以,這薊州的各大世家,誰也不願意子弟去學什麼兵法謀略之類的東西,時間長了,燕地就再也找不到能治兵打仗的人材了。

    燕趙之地,自古民風彪悍,遠的不說,就在殘唐五代,河北的什麼魏博,盧龍,義武幾鎮全是天下強鎮。宋初的那些能征善戰的牛人們,趙普,曹彬,石守信,高懷德兄弟等等,都是從幽燕之地走出去的,卻沒想到一百多年後,這幽燕之地找上個略知兵事的人材竟然這麼難。

    沒辦法,李爽只好向孟氏父子求助,孟家人從流民中找了幾個遼陽府從過軍的出來,讓其協助李喬防守城池。好在現在饑民們還沒有形成大的反叛實力,更沒有什麼攻城掠地的器具,只要牢牢守住幾座城門,是不怕薊州再次失守的。

    商量完這些事情,李爽不放心,帶人去城牆上巡視了一圈。見李喬雖然能力有限,幹起事來卻很認真,正在帶人修復守城的器。選拔出來的幾個文臣雖然不懂兵事,也在城牆上協助,更有流民中選出來的幾位懂些兵事的人幫忙,這州城的防守,暫時不會有什麼問題。

    韓光遠既然被大家推薦著暫攝州事,就和裴司馬忙著安排事情去了。李爽回到守備營給自己臨時安排的房子,丫丫母女竟然把這臨時的房子收拾得乾乾淨淨,見李爽回來,立即給李爽打來了熱水來,洗過臉後又端上來飯菜。看來這母女已經把自己當成李爽的僕從了。

    李爽自穿越過來,就沒吃過像樣的飯菜,不過這些天來大多數餓著肚子,只要有個餅子吃,就已經很滿足了。到現在讓他唯一懷念的美食,還是高老大那天燉的那一大鍋羊肉湯。這兩天雖然忙個不停,總算是吃飽了肚子,胃口也就挑剔了起來,吃著丫丫娘燉的羊排和這樣那樣的蒸菜,卻懷念起了前世的那些美食來。

    丫丫母女送上飯來後就看著李爽和孟彬吃,李爽讓他們坐下來同吃,這兩母女卻嚇得跪了下來,說什麼伺候不周,請公子責罰。氣得李爽再也沒了食慾。

    看著這母女兩,李爽想起了她們的出路。要說最簡單的,就是讓她們跟著自己回燕京,自己那家雖然還沒回去過,想來再怎麼著也不缺上幾個僕人的。但這母女兩都忠厚的樣子,進了自己家,也只會是個粗使僕人。大家族的僕人間爾虞我詐,這母女兩進去,很可能也沒有太好的日子過。

    李爽把母女兩人拉起來,和她們商量著說:「大嬸對我有一飯之恩,現在家中又生了天大的變故,我說什麼也要給大嬸兩人謀上個出路的。思來想去有兩個辦法,請大嬸選擇。一個是大嬸跟我回燕京,讓家裡管家給大嬸兩人安排些事情,衣食自然是無憂的,每月還多少能有些例錢。另一個辦法卻是,我想辦法給大嬸開上個小店舖,再教上你們母女點謀生的手藝,雖然本小利薄,卻也自由自在。」

    「我們母女笨腳笨手的,怕去公子家幹不了什麼事情。」大嬸的話很少,丫丫小小年紀,突然沒了父親,又經過了反賊的驚嚇,只是低頭著玩著自己的衣襟。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李爽就立即行動起來,去守備營的廚房找了一袋白面,用水和了起來。這個時代還沒有什麼酵頭之類的東西,不過酵母菌是隨處可見的,手溫水和好面後用面單蓋好,估計到明天早上面就能發起來。

    畫好圖,讓守備營的鐵匠連夜趕製出炭爐,平鍋等一應物件,同時讓母女兩找來大蔥剝好切碎,和上菜油和牛肉末備用。

    第二天一大早,李爽就帶著母女兩在守備營外的大街上擺起了小攤來,前世最喜歡吃的大蔥牛肉餅。李爽定做的爐子和平底鍋,就是後世的街邊隨處可見的那種,除了下邊加炭,上邊也吊起個裝著炭火的平爐,餅子和好後放在鍋內,再倒上些菜油,上下烘烤,過一會兒把上邊吊著的頂爐移形,翻上一翻,只需四五分鐘,一鍋六個又黃又脆的牛肉餅就出爐了。

    第一鍋出鍋後,李爽先迫不急待的自己先抓上一個,啃了起來,手上燙處起了個小泡,嘴也燙得連吸冷氣。總算能吃上前世街邊的小吃了,不過吃了幾口後,李爽發現,味道雖然不錯,但比起前世街邊的那什麼老張老李家的牛肉餅的味道,還是差了很多。

    細一口味,除了調料沒有他前世那麼充足外,最主要的問題還在鹽上。娘的,自到這倒霉的世界來,吃什麼都覺得有一股子淡淡的苦味,原來是鹽的問題。遼國雖然產鹽的地方不少,卻不知道提純,老百姓食用的鹽中雜質不少,不但吃著有股淡淡的苦味,吃多了還會引起拉肚子。

    不知道宋人現在吃的鹽是什麼樣,如果也都吃著這種苦鹽的話,老子就不妨向宋境裡走私細鹽,換上些銀子來花花。

    ————————————————————————————

    收到短信,說通過了三江的初審,也不知道複審能不能過。到現在還沒收到下周推薦的短信,難道下周裸奔了?不管裸不裸,更新還是要及時地。感謝幾位打賞的大大,有推沒推下周都會保持日三更的。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3-3-29 20:11
第一卷 六十四 欲賺銀兩愁無緒
   
    李爽在薊州的知名度已是很高了,義兵和百姓們見這公子哥一大早帶著母女兩人在街邊烤起了肉餅,就好奇地圍了上來。於是李爽就學著前世學生時代練攤那樣喊道:「哎,又香又脆的牛肉餅哎,今日開張,價錢優惠,一文錢兩個了。」

    不用李爽喊,這第一鍋的肉餅除了李爽搶先吃了一個外,就紛紛被人賣走了。第二鍋下來,不等百姓們來搶著買,李爽先給丫丫母女各自一個,讓她們先嘗嘗。丫丫娘啃了一口,眼淚一顆顆地掉在餅子上。這母女兩人是不太會說話的實在人,她們心裡明白,李爽幫她們開上這個肉餅的小攤,再教了這手藝,以後憑這點手藝就不愁再餓肚子了。

    這牛肉餅的做法實在簡單,到第三鍋,大嬸就親自操作了,剛剛那兩鍋由於李爽翻得不是太勤,多少還有點黑點,大嬸烙出的這第三鍋餅子,才是真正的又黃又脆。

    李爽給母女兩在兵營的廚房賒了十袋麵粉,又讓先供應十天之數的新鮮牛肉,再給了她們五貫錢。告訴她們從明日起,每個肉餅賣上一文錢,十天後去兵營結帳,還上麵粉和牛肉錢,以後就讓她們自己經營了。

    這個時代的禮節雖然沒有李爽前世辮子戲中那麼繁瑣,但是老百姓們感恩的最好方法還是跪在地上磕頭。看著母女兩人磕起頭來就沒個完,覺得實在沒有意思,就喊了一聲餅子烤焦了,驚得母女兩人連忙站起來看平底鍋裡的寶貝餅子,李爽趁機就擠出人群離開了。

    一直跟著自己,不聲不響像個影子似的孟彬,跟著李爽擠出人群後終於主動說話了:「公子宅心仁厚,我跟著公子實在是福氣。」

    這悶葫蘆好不容易主動拍起個馬屁來,也是中規中距的沒一點創意,氣得李爽狠狠的踢了他一腳問:「現在去哪兒?」

    悶葫蘆嘿嘿傻笑著回答:「公子去哪兒,我跟著去就是了。」

    剛剛趕走反賊,全城所有人都很忙,只有推掉主管州事的李爽這會兒閒得不知道幹什麼了。就信步走到給饑民們安排的那排地窩子,遠遠地看見各家都在加固自己家地窩子的房頂。隨意走進一排地窩子一看,裡邊黑咕隆冬的,大白天也看不清路面。由於裡邊住的人多,空氣不流暢,氣味也很不好聞。各家的房間裡沒有床鋪,只是先在潮濕的地上打著地鋪。有的饑民人家還有床被子,大多數饑民,昨晚就在鋪著的草窩裡滾了一夜。好在一些人家等天一亮,就出去找些木頭來,自己動手在製作各大式各樣的床鋪。不管怎樣,支起個床鋪總比睡在地上要舒服好多。

    李爽覺得自己在作孽,把這麼多的人集中到這狹窄的地窩子裡邊,地面又很潮濕,萬一有人生病,是很容易流行起瘟疫的。可是現在這麼多的饑民需要安置,城中百姓家雖然多有空置的房間,怎麼也不可能再讓這些饑民們借住的。李爽出來後就再也沒有去別的地窩子體察民情的興致了,找來守備營的官兵,讓去找些生石灰來,給每一排的地窩子都撒上十來斤。

    看來這些饑民們都得另行安排了,怎麼安排卻難住了李爽。給他們造房子?得先造磚造瓦,得先開磚場。不用說這個時代這是個很不錯的實業,可是,這啟動資金又從哪裡來?

    一邊瞎轉悠一邊想著心事,大遼現在實在是太窮了,不但遍地饑民,又沒有什麼像樣的商品。在遼宋交易中,唯一拿的出手的不過是馬匹,皮毛這些原始產品,而馬匹又是戰爭物資,向來是控制交易的。所以兩國的貿易,是宋朝向遼國絕對的傾銷。如果自己不先發明出些簡單實用的東西來,根本就別想從宋人那兒賺來一兩銀子。至於在遼國賺銀子,更是想都別想,國家的百姓都窮成這樣了,哪有什麼銀子可賺啊?

    突然聽到有人在叫自己,抬頭一看,見來人有些面熟,想了會兒才記起是孟員外家的一個僕從。來人見李爽停下來,連忙上前來行個禮說:「李公子怎麼到了這等地方來了,讓我一陣好找。我家老夫人請公子去我家吃飯,請公子這就隨我走吧。」

    李爽猛然想起到薊州來後,還沒人請自己吃過飯。反賊去後,城中各家都還亂得像一鍋粥,都各忙自家的事情去了,哪還顧得上他這個小屁孩子。韓家和自己的交情不錯,人家自然來請了,中午飯正好沒個著落,就去嘗嘗韓府的美食吧。

    韓府的後院,李爽還是第一次踏入,進去後見裡邊被幾個月門隔成好幾個**的空間來,院內假山,花草,池塘,噴泉是應有盡有。不過前世見識過蘇州園林,見識過頤和園的李爽,除了驚歎這韓家的富有外,對這後院的景致卻沒太大的興致。

    韓老夫人帶著幾個中年美婦把李爽迎進了院內,說家裡的男人們都出去忙事情去了,午餐就先由家裡的女人們陪著,等到下午,再由家裡的男人們作陪。並一再聲明說城裡剛剛受了匪災,一切東西都不齊湊,只能委屈李爽先聽些粗茶淡飯了。

    所謂的粗茶淡飯,卻是什麼熊掌,鹿肉,羔羊,牛胎等等簾的東西,可惜廚子除了蒸就是煮,或者就是燉,弄得是又肥又膩,多虧李爽這些天來是餓壞了,對肥膩的東西並不拒絕,邊吃心裡卻不住地歎著暴殄天物。陪著李爽用餐的除了老夫人外,有韓光遠死去哥哥的遺孀,韓光遠的夫人,還有韓家堂族的幾個婦人,還有那對雙胞胎的姐妹花。家裡晚一輩的女子,除這兩姐妹外,都和幾個如夫人們在另一間屋子裡用餐。

    這一頓飯李爽吃得很是艱難,不但老太太,其他的幾位婦人們都唯恐李爽吃不飽,不停地給李爽夾這樣那樣的肥膩菜食,嘴裡又不停地向李爽問著問哪。一邊吃著一邊不得假裝禮貌地回答著各種各樣的問題,稍一停下來,碗裡就堆成了一座小山來。

    李爽望著碗裡堆成的小山發愁,雙胞胎姐妹花韓嫣兒和韓如兒先是好奇地看著李爽把頭埋在碗裡吃個不停,時而背過大人向李爽吐吐舌頭作著鬼臉。老夫人看著李爽的吃相,笑得臉上的皺紋都開了花,說自己最喜歡胃口好的孩子了,一邊誇讚著李爽,一邊訓斥兩姐妹不好好吃飯,氣得那兩小蘿莉只向李爽瞪眼睛。

    這會兒李爽終於吃不下去了,兩小蘿莉臉上那興災樂禍的神情,只差拍起小手來叫好了。李爽已經是把自己的胃口發展到了極致了,只是為了少聽兩句幾位夫人們的嘮叨,吃得這小肚子吃得像豬一樣滾圓了。在別人家吃飯,又不好意思把飯菜剩在碗裡,看著小蘿莉那得意的神色,心裡那個氣啊。

    正在發愁,突聽外邊響起了鬧哄哄的聲音,緊接著聽到外邊院子裡響起一片哭聲來。大家都是大吃一驚,突然如此慌亂的哭叫聲,難不成反賊們又打進來了?

    ——————————————————————————————

    情況不妙啊,三江複審被刷了,只是下周上個什麼三江潛力榜。小說上傳已經一個月了,新書榜也可悲地下榜了。下周的推薦通知還沒下來,起點剛剛收假,下周的推薦週六才下通知。如果下周沒推,我就是再怎麼更,讀者又哪裡能打到我的書啊。順便說一下,本周上了分版強推後,雖然點擊和推薦票一般,收藏卻是相對不錯的,截止現在為止,收藏淨增了一千三百多,總收快一千五了。起點的小說這麼多,我周周上推是不可能的,為了沒推的時候大家能找到我的小說讀,還是趕緊收藏吧。今天又收到兩個打賞,謝謝大家對秋碩小說的支持。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3-3-29 20:12
第一卷 六十五 壓穴排痰解危情
   
    聽到哭聲,飯桌上的女人們也跟著慌亂起來,兩個小丫頭站起來,緊緊地拉住奶奶的手,那樣子就像看見老鷹嚇處躲在母雞翅膀下的小雞。

    韓老夫人雖然一大把年紀,卻保持著鎮定,手一揮,把兩個膽小的孫女擋開,剛要開口發問,一位四十多歲的健壯婦人搶了進來,跪在地上,邊哭邊匯報著說:「老夫人,大事不好了,嗚-嗚,咱家的祖墳被天殺的反賊給掘了——」

    婦人的話還沒說完,剛剛還顯得很鎮定的老夫人卻突然哭出了半聲,眼睛一翻就倒了下去。多虧李爽這時已經站了起來,看著老夫人的神色不對,連忙過去準備扶住他。老夫人那一百四五十斤的身體突然向後倒,把李爽和兩個小蘿莉都壓在了身下。

    這突然向後倒去,如果不是三個小孩的身體這麼一墊,後腦勺磕在地上,那情況就嚴重了。眾人好容易才把老夫人搬開把壓在身下的三個小孩解救出來,兩個小丫頭還在唉喲唉喲地叫著疼,李爽卻急忙過去翻開老夫人的眼皮,對著窗子打進來的光線看了看。同時摸摸老夫人的脈搏,大體估計心率在一百五十次左右,並且還摸到有頻發的早搏。

    讓人把老夫人搬著坐起來,李爽用雙手用力地壓著老夫人的眉弓,同時命令人給老夫人捶背。一會兒老夫人突然張嘴咯出口粘痰來,差點吐在李爽的身上,長長地吐了口氣,哭出了聲來。

    李爽再拉住老夫人的手腕,數了數脈搏,估計已經下降到100次左右了,雖然偶而還能觸到早搏,但已無大礙,這才放下心來。

    「什麼人幹的?帶人去抓了回來,砍了他全家的頭!」哭了會兒,老夫人終於滿臉殺氣的開口了。

    這時,除了李爽還蹲著給老夫人數脈搏擦汗水外,屋裡屋外已經跪了好幾十人。老夫人看著跪成一排排的家人,邊哭邊恨恨地數落著:「不肖子孫啊,連祖宗的安息地都守不住,這讓我死後有何臉面對見列祖列宗啊!」

    「伯母且莫氣壞了身子,剛剛莊子上來人報告說,發現有盜墓賊在祖宗墳地挖了盜洞,幸虧發現的早,祖宗屍骸幸喜沒有露內荒野。」一位四十多歲胖胖的男人磕著頭說。

    「沒用的東西,祖宗屍骸沒被惡賊挖出來,你就高興著感到沒事了?派人去查,一定要把惡賊抓住砍頭。同時派人向上京,南京各支子孫匯報請罪,我薊州一脈留在祖地給祖宗守陵,現今出了此等大事,我們就等著各支子孫來向我們問罪吧。」老夫人聽說僅僅是發現了盜洞,沒有挖開祖宗的墓穴,嘴上雖然仍喝斥著跪著的這些後輩,心裡總算松上了一口氣。

    韓老夫人在府宅被反賊圍困的時候能從容自若,一聽祖墳被挖了,就急得昏了過去,讓李爽實在難以理解。卻不知直到近代,國人對祖墳的看重,遠遠超過自身的安危。在他的前世,東陵大盜挖了那皇清的祖墳,那一幫子拖著豬尾巴辮子的遺老遺少,也同樣是哭得眼淚鼻涕的四處告狀。

    更何況現在大遼的韓姓動脈眾多,韓光遠這一支本就勢力弱小,留在祖籍的重大任務就是給大家守好祖墳,現在祖墳出了事,各支子孫問罪下來,會給弱小的家族重大的打擊的。

    訓斥完後輩,韓夫人才記起救了自己一命的李爽來,轉頭感謝道:「幸虧爽哥兒今天在場,救了老身一命。大恩不言謝,今後爽哥兒但有用的著我薊州韓氏子孫的地方,不論何事,我家都會照辦。」

    「奶奶你去休息會兒吧,那捉拿賊人,保護祖墳的事情自有家中子弟去辦。你老人家如果氣出個什麼出歹來,你讓家中這些後輩怎麼辦啊!」李爽安慰著說。

    一位背著個藥箱的六十多歲老者,氣喘吁吁地進了屋,剛剛那跪在地上的胖子把老者迎進屋內對老夫人說:「孫大夫來了,請伯母坐好讓孫大夫給把把脈吧。」

    「哼,等他來把脈,我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剛才多虧有爽哥兒在,給我按了穴位,又捋順了氣息,現在是心也不跳了,血也不再往頭上湧了,出氣也順暢了。就不用再把脈了。」

    「老夫人這是生小老兒的氣啊,我可是一聽說老夫人被氣著了,扔下正在把脈的病人就一路跑來了。慶幸老天保佑,老夫人沒什麼大礙,不過還是讓小老兒給老夫人把把脈,用些藥調養調養吧。」那留著山羊鬍子的老頭也不管老夫人生不生氣,一邊微笑著說話,一邊過來按住了老夫人的脈門。

    老頭的三根手指在老夫人的右手腕按來按去,時而這根手指抬高,時而另一根手指離開脈門,眼睛閉著,臉上一片平靜,把了約兩三分鐘後,嘴裡突然「咦」了一聲,臉上現出吃驚的神情,過會兒又換上一隻手腕,同樣是手指抬抬按按的。

    李爽知道那老頭的手指抬抬換換,用的是中醫脈診中的寸關尺,自己在前世對這玩意兒不怎麼相信。身為急診醫生的他覺得,就算這種診脈方法有用,遇上急救病人,像老頭這樣閉著眼睛,一把脈就是十幾二十幾分鐘,人早就死翹翹了。

    把完脈,那老頭嘴裡卻直叫著怪哉,臉上滿是一副不相信的神情。老夫人的胖侄兒小心地問:「孫大夫,我伯母的身體有什麼大礙麼?」

    老頭滿臉不解地開口回答道:「從脈象上看,老夫人剛才應該是濁痰壅堵,急火攻心,心脈受阻,已出現脈結脈代,這可是要命的急病,一口痰出不來就會出大事。好在老夫人福大命大,這會兒已經氣息如常,已無大礙了。只是還需服些湯藥調理調理。」

    對中醫的脈診,特別是後來傳得什麼懸絲診脈啊,把脈辯胎兒性別什麼的,李爽是從來不相信的。但聽著老頭把上會兒脈,把老夫人剛剛出現的危險情況說得像模像樣的,李爽也不得不心下暗暗點頭。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3-3-29 23:06
第二卷 六十六 盜洞
               
    老頭給老夫人開好藥後遞給胖子,交待道:「按此方服用,連服二十劑,老夫人的身體當無大礙。」

    胖子正要把藥方交給管家去安方抓藥,卻被老夫人要過了藥方,自己也不看,卻把藥方遞到了李爽的手上。李爽看了藥方後,用筆劃掉人參,鹿茸兩味大補之藥,再劃掉磁石幾味礦物藥,留下些活血化瘀,寧志安神的十二味藥。然後把藥方遞了回去,平淡地說道:「先用這些藥吧,奶奶的病主要還是一時著急,氣傷了身體引起的。奶奶以後有什麼事情想開些,可千萬不敢再如此著急生氣了。」

    那孫大夫接回藥方後看了看,嘴裡唸唸有詞,尷尬地問:「這位小公子是?」

    「這是南京李相公家的小公子,雖然年紀幼沖,卻博學多才,剛剛伯母就是他在旁邊施救才沒出什麼危險的。」韓光遠的胖子堂弟韓光慶介紹道。

    老頭看了眼李爽,要拱手向李爽行禮,卻見李爽扶著老夫人半靠在了椅子上,沒工夫打理自己。再看韓府上下都愁著一張臉,知道這府上是出什麼大事情了。不好再留下來,只能滿腹疑惑地告辭,出了後院。

    「真的是那小公子救了你家老夫人一命?」老頭出了後院卻不急著離開,左瞅右瞅,終於瞅到了個相識的中年僕婦,就一把拉到一棵樹下問。

    那中年僕婦被孫醫生手急腳亂地拉到沒人處,還以為是這老頭要對自己動手動腳,正在思量著是半推半就,還是大喊大叫。沒想到老頭卻打探起了李公子的事情,就沒好氣地白了他一眼,回答道:「那還有假?當時我也在面前,我家老夫人聽說祖墳被挖——」僕婦說到這,連忙摀住自己的嘴,又在自己嘴上用力地抽了兩下,恐惶地小下聲來:「這事,我可什麼都沒說,你可千萬不敢在外邊說出去,否則我們兩都沒命了,孫神醫,我就求求你了。」

    「我只想知道那李公子如何救你家老夫人的,其他的事情,我是一句都沒聽到。當時是怎麼個情況,你給我細細道來就是了。」老頭捋著自己的山羊鬍子說。

    「老夫人一聽說,一聽說那事,我只聽他哭了半聲,就沒氣了,身子向後倒去,把兩位孫小姐和那李公子給壓在了身下。當時大夥兒都慌了,不知道怎麼辦,那李公子從老夫人的身下鑽出來後,好像是用手壓著老夫人的額頭還是眼睛,同時讓大家把老夫人扶坐起來。把了下脈後繼續在老夫人的額頭還是眼睛上按,再讓人給老夫人捶背,捶的輕了,那李公子還生氣,按了會兒,老夫人突然吐了口痰,人就醒了。」僕婦回答道。

    聽了僕婦的回答,老頭卻滿臉不相信的樣子,追問道:「你是說,那李公子只按了按老夫的的額頭或眼睛,又讓人給捶了捶背,老夫人就醒了,就這麼簡單?」

    僕婦連忙點著頭回答:「當時有好幾十人都在場,他就是那樣按了按,老夫人就醒了。」

    「那他按的到底是老夫人的額顱,還是眼睛啊,到底是什麼地方,你給我比劃一下。」

    「我當時離得遠,這個卻沒看清。」

    老頭從口袋裡掏出錢來,數了數,把十枚錢塞到僕婦的手上:「現在能記起那李公子當時按的是老夫人什麼部位了嗎?」

    僕婦把錢塞進自己的口袋,連連點頭道:「嗯,我突然一下子記起來了,那李公子當時是這麼按著老夫人眼睛的。」

    ————————————————————————————————————————

    看著溜光順滑的盜洞,李爽沒給別人阻攔的機會,就先一頭鑽了進去。悶葫蘆孟彬大吃一驚,緊緊地跟在他後邊,點起了火摺子說:「公子,裡邊危險,我們還是回去吧。」

    「大叫個屁你,不進來看看盜洞,我們又如何能抓住那盜墓賊啊。」外邊的一夥人也在大叫著讓李爽不要冒險,李爽生氣地向後踢了一腳孟彬,那姿勢很像驢子彈蹄,可惜並沒有踢著悶葫蘆。

    「快把火摺子遞給老子,我要看看這洞壁。」邊說就邊伸手向後邊抓去。

    孟彬把火摺子遞到他手裡,悶悶地說:「你自己身上又不是沒有,為什麼不自己點啊。」

    接過火摺子,李爽卻不答話,看著被削得圓圓平平的洞壁,心裡想著,難不成傳說中的摸金校尉,發丘中郎將不是假的?看這圓圓的直徑一米六左右的盜洞,地面十五度左右的夾角,也不知道這些盜墓賊是如何測量定位的,這樣的人材,不抓來用用,實在是暴殄天物了。

    沿路的地面沒有一點浮土,被磨得光光的,看樣子應該是用繩子拉著土筐,一筐一筐地把土垃出去的,可是奇怪的卻是剛才在洞的外邊,卻沒見到有土堆,也不知道這些傢伙把挖出來的土怎麼處理了。走上十幾米,洞的側面出現了一個能供一人容身的龕洞,估計是盜墓賊們作業時相互錯身時用的。再走十幾米,又出現一個同樣的龕洞來,一路走來,已經經過了七八個龕洞了,這些龕洞的分佈也是非常規律。李爽甚至懷疑自己不是走在盜洞裡,而是走進了他前世的什麼黑礦山的礦洞裡了。

    李爽進來後,後邊又跟了十來個人,就連大胖子韓光慶也氣喘噓噓地在後邊爬著。這盜洞雖然不算小,但成人進來,就是低著頭都走不開,想往前走,就只能手腳並用的爬了。李爽這時的個頭只有一米五幾,走在這盜洞裡卻是一點都不吃力,還能邁著方步,慢悠悠地邊走邊等著後邊的人。

    走了有兩里左右,才走到盜洞的盡頭,卻是一圈又白又硬的土質,被盜墓賊挖了條弧開的通道來,這能將要比盜洞高了好多,有兩米多高,五六米長,前邊是一個山石砌就的半圓,只挖了這一部分,卻是無法估計到底有多大,多高。估計這就是韓光遠哪一世先人的主墓了,反賊們挖到這兒,碰上石頭砌成的墓壁,還有外邊一圈堅硬的白土,工作量增大,才沒進到墓裡去。

    ——————————————————————————————————

    小說開第二捲了,第一卷的章節名太文藝化了,不免有章節的標題起來勉強,所以第二卷的章節名起得隨意一些。第二卷中李爽混闊了點,不再是被拐賣兒童了,但起步還很艱難,內容會比第一卷更精彩。什麼收藏啊,票票啊,別的什麼東西都一齊砸來吧。到現在都還沒收到下周的推薦通知,難道是裸奔定了?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3-3-29 23:07
第二卷 六十七 工具
               
    胖子韓光慶也說不上盜洞通向的墓穴是自己哪一世先人的安息地,李爽只好建議派人把那盜洞填了,再派人嚴加防守就是了。既然盜洞被發現,估計盜墓賊是再也不會再來打洞,等著被捉了。

    韓家的祖墳卻是在薊州下邊的玉田縣,在李爽的前世,這兒已經屬於唐山市的地界了。過了縣城向北,就是韓家的莊園了,一行人騎馬走了兩三個時辰,到了燕山腳下的祖墳,還沒走出韓家的地界。雖然南京道上飢民氾濫,這玉田縣的六千鄉丁,有四千都是韓家的部曲,所以在韓家的地界上沒見有飢民的影子。韓家的祖墳北枕燕山,向南遙對大海,右邊有一條大河蜿蜒繞過,左邊是一片開闊的平原,據說是一塊風水寶地。韓氏一族,除文忠王直系外,別的各支各門死後都落葉歸根,葬到了這塊風水寶地,整個墓群一眼望不到盡頭。

    (文忠王韓德讓陪葬在了蕭燕燕陵旁,而他的老婆又早早被蕭燕燕給毒死了,蕭燕燕給他生沒生孩子是死無所考,就是有也不可能再姓韓了。所以契丹歷史上的第一名臣韓德讓卻是沒留下直系後人,契丹王族對韓德讓很是厚道,竟然是世代讓直系皇族子孫給韓德讓繼嗣。前邊幾個繼嗣的耶律皇族竟然一個個也都沒留下後人來,天祚帝繼位後竟然讓自己的長子晉王敖盧翰給韓德讓繼嗣。也就是說,大遼國皇位的第一繼續人,現在名譽上是過繼給韓德讓的後代。)

    韓光遠現在攝了州事走不開來,這察看祖墳被盜情況,抓捕盜賊的事情,就落在了堂弟韓光慶的頭上了。李爽在薊州城裡左右沒什麼事情,就自告奮勇的跟著來了,跟他同來的,除了悶葫蘆外,還有那天保護他的那八個孟氏子弟,李保也硬塞給了李爽一個小廝,一個年輕帳房,讓跟著伺候李爽。

    見抓不到盜墓賊給族人交待,韓光慶是滿臉沮喪。李爽卻告訴他不一定,盜墓賊不敢再來韓家祖墳了,也許會去找別家的墓穴,只要算準他們的去向,到時候守株待兔就能抓住賊人。

    韓光慶知道這李相公家的小公子的辦法無窮,他不但親自驅馬殺賊,前天還救了自己伯母一命。自己家藥鋪的孫大夫昨天神神叨叨地求他去向李公子打問救下老夫人的方法。聽說他教會了一家貧寒母女製作什麼牛肉餅,只一兩天時間,整個薊州口袋裡有幾個銅板的人家都搶著去品嚐那一文線一個的餅子。韓光慶昨天嘗了一塊李爽拿到府上孝敬伯母的餅子,那餅子的黃酥香脆,是自認為富貴人家的韓家人這輩子都沒嘗過的,就邊向來嘴叼的嫣兒,如兒都聞著香味就流起了口水。聽說守備營的鐵匠得了李公子畫的鐵爐和平底鍋圖紙後,就在家裡開了個作坊來,兩天來已經接了無數的訂單。

    就在昨天這李公子為了讓老夫人吃些飯,竟然自己下廚,做了一桌菜來,那拍碎後帶著蒜味的黃瓜,什麼在火灰裡燒熟後涼拌的茄子,炒得又青又脆的青筍,竹筍炒的豬肉,燒得又熟又爛的牛蹄,香味四溢的羊排胡蘿蔔湯,不但讓病後沒胃口的老夫人吃了兩小碗飯,韓光遠的幾個嫂子和弟媳也是吃得滿嘴油膩,全然沒有平日的斯文樣。至於伯母最疼愛的那兩個寶貝孫女就更不用說了,吃得只拍肚子卻還要吃,最後大人們怕她們吃壞肚子,才不得不奪下她倆的筷子。好容易剩了點菜,一會兒工夫就被沒有上桌的子弟們給搶了個乾淨,自己那不爭氣的小兒子和三弟家的小女兒,竟然搶著把盤子都舔光了,真是丟了韓家人的臉面。

    據小公子說,他作的幾個菜中有炒菜,干煸,熗菜,紅燒,清燉什麼的,聽說南人汴京的幾個酒樓這兩年才出現了什麼炒菜,那些廚子都把自己的手藝當成不世之秘,作菜的時候根本就不讓人看,也不知道這小公子從哪學會的這身手藝。至於什麼干煸,熗菜,紅燒,清燉什麼的更是聞所未聞。

    反正現在也沒有什麼頭緒去抓那些盜墓賊,小公子既然這麼說了,就先按他的辦法試試吧。當即問小公子需要多少幫手去找盜墓賊的蹤跡,那小公子卻說人多了,反而會打草驚蛇,嚇跑賊人。只需帶上自己的那幾個隨從進山幾日,說不上就能找到賊人。

    小公子從下午就開始畫圖,那毛筆卻使得歪歪斜斜的,不管畫出來的圖,還是寫出來的字都是越看越彆扭。後來這小公子竟然去院子裡抓住了一隻白鵝,從翅膀上揪了幾根鵝毛來,用小剪刀修修剪剪的,再蘸上墨汁,不管寫出來的字,還是畫出來的圖,果然像樣多了。

    就這樣,小公子畫起圖來還是歇歇停停的,後來叫來了木匠,讓給他作了兩把三角形的尺子,一塊半圓形的也像是尺子的東西,在上邊刻刻畫畫的標記了些尺寸,還讓木匠給做了兩個兩腳分叉的玩意兒,一端綁著根黑炭,在紙上旋上一圈,一個標準的圓就畫出來了。

    直到第二天早上,小公子才交給鐵匠師付了幾十張圖紙來,上邊都是些稀奇古怪的物件,有大小不一,尖尖圓圓的鐵鏟,下邊卻封著口,看樣子鏟子插進地裡後,會把裡鏟子下邊的土給帶上來。各式各樣的鋤頭,鐵鍁,還有什麼鎖扣,鐵釘,甚至還有鐵鍋,水壺,還有幾把很小的鉗子,剪子,鑷子,小刀,也不知道是干什麼用的。鐵匠師付看著這些圖紙,卻是連連搖頭說有的能打造出來,有幾樣東西去造不出來。

    韓光慶怎麼看那些奇怪的物件,都覺得這小公子弄上這些東西,不是去抓什麼盜墓賊的,而是自己去盜墓的。

    小公子卻帶著幾個隨從,自己進了鐵匠房,讓鐵匠師付先熔上一爐鐵水來,邊不停用鐵棍攪拌邊讓人用皮老虎向鐵水裡噴磨細的木炭粉,那些木炭粉一遇上火紅的鐵水也著了,噴碰上高高的火焰,這個十二歲的小公子也不怕熱。

    用完木炭又用磨細的生石灰粉,他的那些隨從怕他出事,要搶著幹這些活兒,小公子卻只是不讓。等把鐵水攪得冒了好長時間的黑煙,小公子再讓鐵匠把這一爐鐵水倒進準備好的模具裡,待鐵水冷卻後,那些設計出來的各種奇怪的物件就有了初步的樣子了。

    不用說,李爽用的是炒鋼法,先用炭粉在鐵水裡不斷攪拌,去掉鐵水裡邊的硫,磷雜質,再用生石灰去掉別的一些雜質,再攪拌沉澱,給最下層的鐵水裡含有鈣雜質外,上邊的鐵水就是比較純淨的鋼了。

    ————————————————————————————————————————————

    一天三更,雖只六七千字,差不多已經是秋碩的極限了。每天下班後碼字,讀者幾分鐘就讀完的一章,卻起碼要碼上一個多小時,碼好後還得大致檢查一下語句和錯別字。更別提碼字前還要做功課,查資料了。所以請大家原諒秋碩只能更這麼多了,和那些一天更一兩萬字的神人比,秋碩是萬萬比不了的。但秋碩每天的這三更卻是認真碼出來的,望大家多多支持,多提意見。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3-3-29 23:08
第二卷 六十八 長城
               
    光製造工具就耽擱了兩天多的時間,這兩天裡李爽除了第一天熔化鐵水的時候自己動了動手外,其餘時間都在旁邊指揮。年齡還太小,就那天攪了攪鐵水,就累得好幾天胳膊和後背都發疼。好在韓家莊園的幾個鐵匠師付這幾天在李爽的督促下,超強度地日夜加工著李爽畫的那些工具,心裡卻沒有怨言。

    作為內行,只看了李爽煉鐵時的那些技巧,以及製作鐵模,設計的那些工具,這些打了好幾輩子鐵的師付們就知道,李爽演示給他們的這些技術,足夠他們下幾輩人吃穿不愁了。所以李爽怎麼要求,他們就怎麼幹,只求著能從李爽手裡再多學上點手藝。

    果然,所有工具打造好後,李爽又教給他們了新式的焠火方法,焠好火的工具還沒打磨,就發出些白中略帶些淡藍的光澤來。鐵匠師付們知道,只有極好的鋼,才會發出如此光澤的。

    李爽等那把他設計的三棱匕首焠好火後,還沒打磨及裝上刀把,就抓起來隨手向鐵匠房的柱子上一紮,那匕首差點全部鑽入木頭裡邊,外邊只留了裝柄的那一部分。因為還沒有裝上刀柄,扎進去容易,拔出來卻難,差點拆了鐵匠房子,最後還是叫來木匠,折騰了半天才把匕首給拔出來。

    韓光慶自那天吃了幾口李爽做的菜,這兩天是天天墾求著李爽再給他炒上幾個,解解饞癮。一般胖子都是好脾氣,這韓光慶對李爽是有求必應,李爽製造工具要什麼材料,他給找什麼材料,要鐵匠給鐵匠,要木匠給木匠,還跟在李爽後邊一口一個賢侄,一口一個公子地拍馬屁。莊園上他那幾個族弟,侄子聽韓光慶吹噓了李爽做美味,開始不相信會有多好。但聽說老夫人和長門的那幾位嫂子弟媳都吃得胃口大開,也就跟著韓光慶一起邊想像著美味,邊流著口水了。

    第一天李爽要忙著煉鋼,沒有時間就只能敷衍著,到第二天一早起來,看著韓光慶討好著眼巴巴地望著自己,也就只好列出些菜料讓先準備了。

    李爽上一輩子最煩的就是做飯炒菜了,和前妻談戀愛時,為了討好,就對著菜譜啊,中華美食啊狠學了一陣。結婚後同樣不喜歡做飯的老婆是天天誇他菜炒得香,誇來誇去,這家裡做飯的重任就完全落到李爽頭上了。老婆不但在家裡誇,還在單位同事和親戚朋友間誇,這樣誇下來,只要逢上李爽好不容易輪休的時候,就會有一幫子吃客算準日子來混飯了。

    時間一長,每次來混飯的吃客就不是一個兩個了,常常是李爽不得不做上一桌兩桌才夠這些傢伙。人家來的時候總會提上些水果啊,煙酒啊什麼的禮品,李爽就是再煩這些蹭飯的傢伙,總不能把這些傢伙趕出去吧。時間再一長,這些傢伙乾脆來的時候就先把菜啊,肉啊,什麼的買好帶來。進屋後把新買來的雞啊,魚啊往李爽手裡一塞,說什麼想吃麻辣魚了,想吃炒仔雞了,連聲謝都不給李爽說一聲,就一夥子人在李爽家的客廳裡打牌去了。廚房裡留下苦逼的李爽邊罵著娘,邊配著菜。

    所以李爽最怕,最恨的就是別人誇他炒菜的手藝好了。和前妻離婚也是因為做飯,擦地這樣的家務事越鬧越僵,一氣之下,不知道誰先說了聲離婚,另一個也絕不服軟,就一下子鬧著把離婚證給扯了。

    答應了韓光慶做菜的事情後,李爽心裡只狠自己手賤,好好的去薊州韓府顯擺什麼炒菜的手藝啊?好容易穿越到了這苦逼的世界,要干的大事太多了。如果以後熟識的人都這麼眼巴巴地求著自己做菜解饞,以自己的面軟,一般是不好意思太拒絕別人的,豈不是到這世界後最多只能混上個大廚的稱號?

    儘管心裡很不情願,還是在韓家莊園做了兩桌菜,一桌給韓光慶這些主人解饞,另一桌用來招待將跟自己進山的幾個隨從。好在李爽把那些粗活都讓韓家的廚子幹了,自己只在旁邊指揮,最後只掌掌勺。並且邊做菜邊給韓家那胖廚師講解,管他能不能一時學會這些手藝,反正你韓家人以後想吃炒菜,就找自己莊上的廚師啊,別再來煩老子。

    見李爽不但給自己做菜,還邊做邊教,不但韓家莊園的胖廚子笑了,韓光慶胖胖的臉上也笑開了花來,等李爽第二天一進山,就把莊子上跟李爽學了半天藝的幾個廚子都調到城裡的韓府去了。

    燕山山脈,西起八過嶺,東至山海關,向來是中原農耕文明和北方遊牧部族在東部的天然分界線。戰國時,趙長城的東部伸入燕山的西界,而整個燕長城全部沿燕山依山而建。後來秦,漢,北齊分別在燕山修築長城。李爽現在看到的殘垣斷壁就是北齊長城的一部分。自北齊後,隋,唐兩代國力雄厚,用不著修面牆來阻擋胡族的入個。到了宋代,嘿嘿,這云燕十六州早就割給大遼了,想修也沒在方修。於是所謂的萬里長城在李爽的面前只能是破敗的一些廢墟了。

    望著時斷時續的長城,望著遠處山頭上的垛口,再看看綿延不絕的燕山山脈,李爽不由得想起了「念天地之悠悠」的詩句來。一千多年來,中原的農耕文明就是用這樣的牆來阻擋蠻族的入侵的,就像農民在自己家的房子外邊再修上一圈圍牆一樣。不管牆修得再高再結實,強盜們總會想辦法翻過圍牆,或者乾脆把圍牆撞倒。所以幾千年的華夏文明史,也是一部血淋淋的異族入侵史。就是雄才大略的漢高祖,也不免有白登之圍;唐太宗也不得不和突厥劼利可汗暫時訂下城下之盟。至於現在那南邊的大宋,就更本是一個笑話,失去了燕云十六州這個天然的屏障,失去了幽燕之地的彪悍男兒,南朝的經濟再怎麼發達,也不過是堆在沙灘上的一座房子罷了。

    可是這長城,這燕山再不管用,也是外族入侵的一重重要的屏障。現今那耶律延禧不知道被女真韃子揍得怎麼樣了?按歷史的發展,他應該到明年或者後年就該逃到夾山去了吧?他這一逃,大遼長城以北的土地除西部不多幾塊外,都變成了女真韃子的牧馬場了。而苟延殘喘的北遼,也只剩下這十幾週的燕云之地。如果此時北遼延古長城一線布下防禦,女真韃子想輕易入關,也還是要付出很大的代價的。

    可是這契丹韃子也是不把村長當乾糧,不把豆包當幹部,不把長城當防線。現在北面,東面都亂成一鍋粥了,就沒人想到能在燕山一線阻擋一下女真韃子的南下。

    「小公子,你在發什麼臆症啊?」見李爽望著遠山,神遊物外了好半天了,孟冬蕊大聲把他的魂給叫了回來。

    公子就是公子,這孟冬蕊每次叫他的時候,總要在前邊加上個小字,還把那「小」發音特別重。李爽已經抗議了好幾次了,都是抗議無效。這會兒李爽也懶得再抗議了,轉頭問從遼東過來的孟氏幾人道:「你們一路從遼東過來,也是經過了古長城的嗎?」

    「廢話,不經過長城,我們能從山海關那邊飛過來啊?」孟冬蕊對李爽說話從來都不客氣。

    「那山海關,現在可有官兵把守?」李爽再問。

    孟冬蕊翻翻白眼,白痴樣地看看他,懶得回答小朋友的問題。孟氏子弟中年齡最長的三十多歲的孟耀武回答道:「所謂的山海關,現在不過是倒了多一半的一處破城牆,不知道荒廢多少年了,哪有什麼駐軍把守啊。」

    「公子,你帶我們大夥兒進山來,不會是來帶我們來看長城的吧?」孟冬蕊的侄女,比她還大上幾歲的孟星兒問。

    李爽指指長城的烽火台殘跡說:「就是來看看長城的,你們的老家遼東已經丟了。那個叫什麼高永昌的大渤海國皇帝是坐不上幾天的,遲早會被女真韃子佔了整個遼東。如果朝廷在長城佈防,起碼能保住這燕云之地不被女真韃子殘害。」

    「哼,我們看著又有什麼用?雖然你是什麼宰相家的公子,就算你回去給朝廷建議,一個小屁孩的話,估計也沒人會聽。」孟冬蕊氣哼哼地說。

    聽了孟冬蕊的話,再看看她那有意氣自己尋開心的嘴臉,李爽終於體會到孔老夫子為什麼會說出「唯女子與小人難養」這句至理明文了。

    「就當是跟我出來遊山玩水的還不成麼?薊州已經收復好幾天了,如果我沒猜錯,析津府的使者現在也到薊州了吧,我才不情願被我那老爹綁回燕京關起來。」想氣我,我們看誰氣得過誰,李爽心裡想。

    「可憐的娃,原來是翹家逃跑的,一跑就跑到山裡來當野人了。可是你翹家就是了,幹嗎把我們帶到這荒山上來吃冷風啊?」孟冬蕊摸著額頭生氣地說。

    李爽學她剛才的樣子,翻著白眼回答:「我又沒有請你來,可是你自己跟著來的。」

    ——————————————————————————————

    今天早上無故網絡不通,只能到現在才更了,抱歉。推薦通知終於等到了,下周是分類小說新書精選,希望大家能一如既往的支持。
忘情痞子 發表於 2013-3-29 23:09
第二卷 六十九 小郡主又不見了
               
    李爽猜的一點也沒錯,就在他們站在長城前說話的時候,一隊百十人的隊伍進了韓家莊園。這隊人馬中有八十人的燕京兵馬司輕騎,還有三四十位達貴官人的隨從。李爽的便宜哥哥李奭,耶律沃燕的堂兄耶律齊,蒲察干的老爸派的代表蕭賀魯三人是這支隊伍的領隊。

    當然,這隊人中還有耶律沃燕,蕭蒲察干和孟月兒這三個小屁孩。耶律沃燕一路上閉著小嘴再也不嘰嘰喳喳,蒲察干被蕭賀魯訓斥後也是苦著一張小臉,唯有孟月兒時不時的逗著兩人說著幾句話,臉上一副興災樂禍的得意嘴臉。

    聽到前邊的探馬到莊門口通報,韓家人雖然什麼樣的遼國官員都見過,但這隊人馬的來著也實在不小,韓光慶急忙帶著莊上的一些兄弟子侄到莊口迎接。

    李奭下馬後左瞅右瞅,不見李爽的影子,也顧不得跟莊上的人客氣,開口就問:「我那二弟呢,他怎麼不見出來?難道他現在躲得過和我見面,就能躲得過家父的責罰了麼?」

    這夥人是李奭帶著來找自己弟弟的,韓光慶一邊把大家迎進莊內,一邊尷尬地對李奭說:「匠作監來的實在不湊巧,李公子今天早上帶著些隨從進燕山去了。」

    「什麼?他跑到燕山去幹什麼?難道他還嫌自己折騰得不夠?既然如此,韓莊主就招待一下耶律兄和蕭兄吧,我這就進山去把那不聽話的小子給抓回來?」李奭聽說李爽進山,狠不得馬上就打馬進山。

    「匠作監先進莊合議合議再說吧,李公子這次進山卻是為我家的一些私事才去的。如果有什麼責罰,就請責罰在下吧。」韓光慶掂記著李爽進山抓盜墓賊的大事,怕李奭真帶人進山把李爽給抓了回來。

    李奭剛才說的也不過是氣話,茫茫燕山,不問清去向,如何能進山抓住李爽。

    跟來的輕騎安排著在莊外紮寨,幾人的隨從自然有韓莊的管家安排。韓光慶帶幾人進莊坐下後,相互開始交流起了這兩天的事情來。

    耶律沃燕和蕭蒲察干被李爽打發到漁陽軍,本來就是想讓漁陽軍的蕭盧翰把兩位小傢伙帶回燕京的。卻沒想到這兩個小屁孩子到了漁陽軍後發揚起了一哭二鬧三上吊的光榮傳統,說什麼薊州被反賊佔了,自己的爽哥哥被圍在裡邊,如果不趕快去救李爽就沒命了。

    不管兩個小傢伙再鬧,再用幾個人的老爹來嚇唬,蕭盧翰又怎麼可能在沒兵符的情況下發兵?不過這南府宰相家的公子如果真出了什麼意外,雖然罪責不能直接怪到自己頭上來,誰知道析津府的那位李郎會不會因此對自己有了成見?

    大遼的契丹和奚族軍人一般是不把漢族官員看在眼裡的,可對方現在是南府宰相,和魏王耶律淳又不是一般的親近。再加上這兩個小屁孩子又口口聲聲地鬧著說,如果不出兵相救,回去後就向自己的父王告狀,堂堂的一軍之主,竟然被這兩個小屁孩子鬧得心神不寧。

    後來耶律沃燕見哭鬧上吊都說不動這蕭盧翰,就問他,漁陽軍在薊州駐守,平時是不是要派遠攔子去周圍巡邏和打探軍情的?蕭盧翰想不到一個十歲的小丫頭竟然知道這些事情,再一想對方的郡主身份,也就沒覺得太奇怪了。

    耶律沃燕再出主意說,沒有虎符,大軍私自出營,肯定是違命,但是幾百遠攔子出去巡察,正好探聽到了薊州失守的消息,於是就出擊收復了薊州,並平了反賊的判亂,這可是多麼大的一場功勞啊。於公,不管平了叛亂也好,收復了薊州也好,都是大功一件;於私,這一出兵不但求了李爽,連他們兩人也是巡邏的遠攔子救的,自己這三家的長輩又怎麼會忘了蕭將軍解救他們三人的大德呢?有這三家長輩的感謝,蕭將軍的官職還不是噌噌只往上竄啊。

    原來大遼的漁陽軍,只有蕃漢馬步軍五千人,蕭盧翰現在也僅僅是個從五品的漁陽軍防禦使,過年的時候去燕京給留守耶律淳,統軍司回離保拜年,還不是想升上那麼幾級啊。現在被這耶律沃燕忽悠的,只要能去解了薊州只困,救下李爽,不管於公於私都是大功一件。還僅僅是幾百遠攔子例行巡邏的時候發現軍情,在主將指揮下果斷出擊得來的功勞,根本就不用背什麼私自出軍的大罪,他又哪能不動心啊!

    於是到達漁陽軍的第二天,三位小屁孩就樂呵樂呵地帶著五百遠攔子,威風凜凜地出兵薊州了,邊走邊想像著怎麼帶著大軍砍了反賊頭目的腦袋,怎麼在李爽正危急的時刻救他一命。心裡得意得狠不得讓這隊輕騎都插上翅膀來,瞬間就飛到薊州。

    卻沒想到到了薊州,李爽已經帶人把反賊給打跑了。耶律沃燕想了一路的得意情節一個也不會出現了,氣得耶律沃燕狠狠地抽著馬來出氣。

    可惡的李爽不但自己打跑了反賊,而且還扔下他倆,去韓家莊去看什麼盜洞去了,耶律沃燕和蒲察干正商量著去什麼韓家莊把李爽抓住問個明白,李奭這一隊人馬卻從燕京急衝沖地趕來了。

    家裡人真狠啊,派來接他們回去的是平時最怕的耶律齊和蕭賀魯。這兩人一到薊州,就代表兩家的家長對兩個小傢伙朝廷了處罰,蕭賀魯臨街前,蕭干命令不管在什麼地方抓住蒲察干,就立即打上二十板子。

    耶律沃燕是女孩,又有郡主的身份,不能象蒲察幹那樣在院子裡脫了褲子挨大板,但耶律齊告訴她,自從她失蹤後,她的那幾個丫環跟班都被關了黑屋子,並且一直餓著肚子,每天只給水喝。現在是不是已經餓死了,他也不知道,耶律沃燕什麼時候回到燕京,才給她的那幾個隨從吃東西。

    一夥人正在相互交換著情況,魏王府的一位僕人臉色鐵青地跑了進來,扒在耶律齊耳朵上小聲說了句話,耶律齊聽了,頓時跳了起來,一腳把那僕從踢了個跟頭罵著說:「交待了多少次了,讓你們寸步不離地看好小郡主,你們是怎麼看的!」

    見眾人投來疑惑的眼光,耶律齊苦著臉說:「小郡主又找不見了,還有回離保大人家的小公子也同時失蹤了。」

    ——————————————————————————————

    貌似今天收藏不咋漲,還時不時掉上一兩個,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接近兩千收了,卻總是翻不過去,急啊。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weichang95

LV:7 大臣

追蹤
  • 20

    主題

  • 12224

    回文

  • 1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