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元明] 明末瘋狂 作者:再次等候 (連載中)

 
mk2258 2013-4-20 08:58:30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967 68545
GGCMEAT 發表於 2017-3-12 13:52
第二百六十一章父子游戲

    就在吳世恭和蔓鈴熱情相擁,剛想纏綿的時候,忽然听到屋門口傳來敲門聲,接著听到自己的繼女小潔在壓著嗓子叫道︰“爹爹!爹爹!”

    吳世恭連忙放下了衣冠不整的蔓鈴,讓她到後面去躲一躲。接著,吳世恭自己整理了一下,走到屋門口,打開屋門,把躲在屋外的小潔放了進來。

    小潔已經十一歲了,雖然還脫不了童稚,可也已經有些少女的模樣了。她全身裹著一件裘皮大衣,毛茸茸的顯得特別的可愛。

    吳世恭笑著摸了摸小潔的小腦袋,問道︰“這麼晚了,你還不睡覺,找爹有什麼事嗎?”

    沒想到小潔卻猶豫了,她歪著腦袋想了一會兒,最後好象下定了決心一樣,對吳世恭說道︰“爹,女兒告訴你一件事,不過你可千萬不要向小桃子說,這件事是女兒說的啊!”

    吳世恭知道小潔說的小桃子,就是自己的徒弟陶辛。可陶辛會有什麼事呢?于是吳世恭接著有些奇怪地問道︰“我保證不說。不過陶辛那臭小子又欺負你了嗎?”

    “他敢!”小潔立刻英氣勃發。吳世恭一想也對,小潔和陶辛在一起的時候,陶辛不被小潔欺負,那已經是很罕見的事情了。

    “那是什麼事啊?”吳世恭接著問道。

    “今天小桃子來找女兒,他告訴女兒說,他要和爹爹一起到遼東打韃子去。”

    “胡鬧!”吳世恭立刻皺起了眉頭,“他才幾歲啊?我怎麼會同意讓他到遼東去呢?就算是我同意了,他媽也不會同意的吧。”

    “小桃子知道爹爹和他的母親肯定不會同意,所以他準備帶著童子營里的一些兵丁,離家出走跟隨著爹爹出征呢。”

    “更胡鬧了。沒我的命令,誰敢隨隨便便調動軍隊。小潔你放心,這臭小子肯定走不了的。”吳世恭斷然說道。接著吳世恭又想起了什麼,問小潔道︰“那小辛怎麼不找別人,卻來找你告別啊?”

    小潔的臉一下子紅了起來,她扭扭捏捏地回答道︰“沒有啦!就說了幾句話,還送了一些東西。其他沒什麼啦。”說著說著,小潔就低下了頭,說話的聲音也越說越小。

    “臭小子!”吳世恭忍不住罵出聲來。這陶辛小小的年紀,就玩起早戀來啦?這明朝的人呢,早熟倒早得可以啊!

    就在這時,門口又傳來敲門聲。吳世恭又打開房門,見到趙如雅虎著臉站在外面。

    趙如雅也不理睬吳世恭,對著小潔高聲說道︰“這麼晚了,還不在自己屋里睡。到你爹這里來干什麼啊?”

    吳世恭見到小潔有些畏懼她的母親,所以立刻就摟住小潔說道︰“女兒找我說些悄悄話呢。你瞧瞧!我就是喜歡女兒呢,我們父女倆的關系多好啊!”吳世恭這時還忘不了剛回家時,趙如雅說的話呢。

    “德行!”趙如雅白了吳世恭一眼,接著對小潔招招手說道,“還不快跟娘回屋去睡啊?”

    吳世恭走到了小潔跟前,避開了趙如雅的眼光,向小潔做了一個鬼臉。接著牽著“咯咯”直笑的小潔的手,把小潔送到了趙如雅的跟前。

    見到了吳世恭賊溜溜的眼楮一直盯著自己的胸脯看,趙如雅不自覺地挺了挺胸,沒好氣地問吳世恭道︰“你看什麼看啊?”

    吳世恭探過頭去,附著趙如雅的耳朵小聲說道︰“看宜男之相啊。明天我到你房中去。”

    趙如雅的臉再也繃不住了。她再次白了吳世恭一眼,牽著小潔的手回屋去了。

    趙如雅這缺口一打開,接下來吳世恭的內宅維穩工作就開展得很順利了。不過,維穩工作也是很辛苦的,至少接下來的這幾天,吳世恭走路的時候,總感覺到自己的腳步有些發飄。

    當然,這幾天吳世恭也不可能不管任何事,光做宅男。他抽空把陶辛叫了過來,阻止他離家出走,和自己一同出征的舉動。

    沒想到那陶辛一听,就悲憤地埋怨道︰“這女人的嘴就是不緊啊!”

    吳世恭看著陶辛這個初中生年紀的男孩,大發成年男人感慨的模樣,愣了半天硬沒有反應過來。

    可是吳世恭的勸說並不順利,他無論是威逼恐嚇還是苦口婆心,陶辛就是跪在吳世恭的面前,一副強頭倔腦的樣子。

    無奈之下,吳世恭只好把楊如松叫了進來,他讓楊如松幫忙自己一同勸說,和陶辛舉例講了當時楊如松的經歷,最後安撫陶辛說︰未來有的是陶辛立功的機會。

    到了最後,吳世恭也只能夠退了一步,答應了陶辛︰自己的這次出征,也將會帶上童子營中年滿十六歲的兵丁。將來等陶辛年滿十六歲了,吳世恭也將帶著陶辛一同出征。這樣好說歹說,才讓陶辛打消了這次隨同吳世恭出征的念頭。

    終于到了臘月初八的早晨,吳世恭在家中喝完了臘八粥以後,準備出發到汝寧營大營中,和自己的兵丁匯合。

    所有兵丁歸隊的時間定為臘月初八的午時。作為主帥的吳世恭當然也不能夠遲到。在初八的下午,他們將在大營中做好出征的準備,在第二天,也就是臘月初九的清晨正式出發。

    所有的夫人和吳世恭的子女都到了門口告別,吳世恭也和他們一一相送。到了最後,李馨一推自己的兒子吳呈瑛,說道︰“快過去和你父親大人道別啊!”

    三歲多的吳呈瑛听了自己母親的話,他也不懂得什麼離別之情,所以虎頭虎腦的他,就樂呵呵地蹦到了吳世恭的跟前。

    吳世恭笑著蹲下了身子,想抱抱自己的這個兒子,可沒想到吳呈瑛見到吳世恭的舉動,立刻尖叫著轉身而逃。一邊逃,他還一邊“咯咯”笑著。

    吳世恭的臉抽筋了一下。他只見到自己的這個兒子一下子逃到李馨身後,接著向吳世恭探出了小腦袋,“咯咯咯”地笑個不停。而吳呈瑛的那幾個姐妹弟弟也都樂得笑個不停。

    吳世恭苦笑著搖搖頭。這些天吳世恭在家中逗自己的孩子玩,那吳呈瑛就迷上了讓吳世恭抓他的這個游戲了。

    到了最後,當吳世恭離開家以後,他還在回想著自己那些孩子可愛的模樣。感嘆道︰那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啊!吳世恭是長嘆了一口氣,該拋開這一切,全心面對出征遼東的事啦!
GGCMEAT 發表於 2017-3-12 13:52
第二百六十二章鼓勵童子營兵丁

    遲二娃率領著童子營的二十一位小伙伴,列隊走進了汝寧營大營的校場。

    童子營雖然不是汝寧營的軍隊,也只有七百多人,可陶辛還是把其編成了一個千人隊,陶辛自己也自封為這個千人隊的千總。

    而遲二娃也是童子營千人隊的一名百人隊的隊長了。在童子營千人隊的百人隊隊長中,絕大多數都是吳世恭在聖靈會亂民造反那時候收留的孤兒,象遲二娃這種後來從北直隸收留的孤兒,因為資歷比較淺,所以最多也就是成為了一名低級童子營軍官。

    能夠在這麼多人里脫穎而出,也可以看出來遲二娃的軍事技術和文化知識的學習,在童子營里也是出類拔萃的。因此,這次童子營要派出年滿十六歲的,軍事技術合格的兵丁。陶辛也就從童子營中挑選出了二十二人,就由其中最出色的遲二娃帶隊了。

    為了在守備大人面前留下一個好印象,遲二娃在出發前,讓自己的兵丁都把身上的棉衣收拾得干干淨淨,然後他們踏著整齊的正步,一板一眼地列隊走進了汝寧營大營。

    在汝寧營大營的校場中,聚集著歸隊的汝寧營兵丁。他們看到突然進來了這樣一支隊伍,都是十分的好奇。紛紛議論道︰“哪里來的小兵蛋子啊?”;“他們來是干什麼的啊?”……

    听到了周圍兵丁的議論,遲二娃他們有些得意地揚起了頭,目不斜視,按照著遲二娃口中發出的號令,踏著正步向著吳世恭的方向走去。

    見到了遲二娃這隊人走過來,吳世恭也停止了和身邊武官的談話,面帶微笑看著遲二娃這些人。

    遲二娃走到吳世恭面前立定,用力用自己的右拳擊打了自己的胸脯,向著吳世恭行了一個簡易軍禮,報告道︰“守備大人,童子營百人隊隊長遲二娃,帶領童子營二十二名兵丁向守備大人報到!”

    吳世恭看著眼前軍容整齊的童子營兵丁,笑著點點頭說道︰“不錯!來了一群小老虎嘛!”

    吳世恭的話,引起了身邊那些武官和親兵哈哈大笑。對于守備大人的夸獎,遲二娃這些童子營的兵丁也覺得臉上有光。

    等到笑完,吳世恭問遲二娃道︰“你們都會騎馬,都會射擊火銃嗎?”

    遲二娃一挺胸脯回答道︰“稟告守備大人,這次童子營派出的,都是軍事各項技術優秀的兵丁,火銃射擊、騎馬、列隊和長槍刺殺等都有優良的考核水平。”

    “哈哈!”吳世恭對遲二娃的回答相當滿意,他向著身邊的武官夸獎道︰“小辛的兵看起來練的不錯啊!”

    接著,吳世恭安排道︰“如松!你去給我們的小老虎每人備一匹馬、一套棉甲、一把火銃和一套騎兵兵器。”

    得知自己能夠有馬有兵器,那些童子營的兵丁雖然還保持著整齊的隊列,但是他們的臉上卻掩飾不住興奮的神情了。

    對于童子營的兵丁來說,雖然他們一直接受著軍事技術的訓練,但是他們畢竟不是正規的兵丁,所以除了訓練時,才能夠接觸到馬匹和火銃那些兵器外,他們平時也就只有一把長槍能夠隨身攜帶。

    而這次能夠裝備馬匹和完整的騎兵兵器,對于童子營這些剛成年的兵丁來說,那是他們夢寐以求的事啊!

    看著遲二娃他們興奮的臉,吳世恭接著對他們說道︰“你們這次都待在本官身邊,作為本官的親兵參加這次出征吧。”

    吳世恭的話,宛如在遲二娃這些兵丁的頭上澆了一盆冰水,作為領頭的遲二娃遲疑了一下,還是忍不住向吳世恭提出了抗議︰“守備大人,我們都是訓練合格的,打仗是絕對沒有問題的。守備大人還是把我們安排到汝寧營中去吧。就是打最危險的仗,我們都不怕。我們這里沒有一個人是怕死的。”

    “呵呵!”吳世恭再次笑出聲來。他走到了遲二娃身前,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本官知道你們都是好樣的。可這次出征,本官就帶著你們千號人,遇到危險,說不定本官也要親自上陣,你們也不要怕沒有仗打。”

    “再說,這次本官帶上你們童子營的人,最主要的想法就是讓你們多學習。你們待在本官身邊,並不僅僅是要保護本官的安危,最主要的事情就是向本官,也向著其他大人學習怎樣打仗。來日方長,本官將來倚仗你們的時日還很多呢!”

    少年的心確實好哄。吳世恭幾句鼓勵的話,又把遲二娃他們的心氣鼓起來了。

    到了午時,所有歸家的兵丁都歸隊完畢。讓吳世恭很滿意的是,沒有一個兵丁愈時歸隊。吳世恭點點頭想道︰“自己這麼多年狠抓兵丁的紀律和思想,看起來是很有成效啊。”

    用過午飯以後,所有的兵丁都開始準備著出征的工作,他們互相檢查各自的盔甲和兵器,還有大車和馬匹馬掌上的馬蹄鐵,就這麼忙忙碌碌了一下午。

    在用過一頓豐盛的送別宴以後,吳世恭就在睡覺前,向全體出征的兵丁發表了一番熱情的演講。

    而吳世恭演講的開場白,就把所有的兵丁的注意力都集中了起來。吳世恭說道︰“各位弟兄!很抱歉。這次朝廷調兵出征,我們汝寧營的這些弟兄又不能夠在家中過年了。因此,在出征之前,本官就先給弟兄們送上一份年貨吧!”
GGCMEAT 發表於 2017-3-12 13:52
第二百六十三章士氣如虹

    給予汝寧營兵丁年終紅利,是吳世恭和鄧啟帆、薛永利等幕僚和武官商量的結果。汝寧營壯大到現在,為了維持手下軍官和兵丁的忠心,思想教育是免不了的,可必要的物資獎勵也是必不可少的。

    這也就象現代的企業一樣,成功的企業除了要講究企業文化以外,每年加薪和年終獎的增加也是收攏企業員工對企業忠心的一個重要手段。

    吳世恭接著說道︰“我們汝寧營發展到了現在,在座的弟兄,有的是一開始和本官一起創業的,有的是半路加入的,雖然進入汝寧營的時間有長短,但都為汝寧營的壯大做出了很多事。”

    “不過很多弟兄加入汝寧營的時候,家中都吃不了幾頓飽飯。而到了現在,再怎麼樣,跟著本官的弟兄,家中總是衣食無憂了吧。”

    “可這麼樣就為止了嗎?汝寧營還要發展,那麼汝寧營難道就不能夠給各位弟兄富貴了嗎?其他什麼話也不用多說。本官就在這里保證,等到這次出征歸來,在座的弟兄們,只要沒有成家的,本官都給你們每人安排一個老婆!”

    “這打光棍的日子,眾位弟兄還想不想過啊?”

    “不想!”兵丁們的氣氛一下子調動了起來。他們異口同聲地大聲回答道,接著爆發出一陣歡快的笑聲來。

    等到笑了一陣,吳世恭雙手往下壓了壓,讓兵丁們安靜了一下,接著說道︰“這次出征,要到遼東極寒之地,說不危險,那就是本官在騙各位弟兄。”

    “可是這次朝廷也是調動各地大軍雲集關外,這打仗的事,也不用我們汝寧營挑什麼重擔,反正有個高的頂著。”

    “只要我們各位弟兄團結在一起,听從各自帶隊軍官的號令。本官就保證,怎麼樣也會把各位弟兄都帶回來。”

    吳世恭的軍隊成立到了現在,每次出征以後,不要說把戰死受傷的兵丁帶回家鄉了,連戰死的戰馬的骨灰都帶回來安葬了,所以吳世恭的這個承諾沒有引起任何兵丁的疑問。

    “但打仗總有死傷,本官也不願意讓各位弟兄一輩子在刀尖上過活。因此本官也決定了,加入到我們汝寧營的弟兄,就只要在我們汝寧營服役八年就可以退役回鄉。遇到打仗,這服役的一個月就作為兩個月計算。也就是說,打四年仗就等于服役八年了。”

    “當然,服役期滿,有弟兄願意延長服役,本官也會歡迎。不願意延長服役的,本官也絕對不會勉強。不過,退役的弟兄都會轉到地方的民團中,萬一打仗,這還需要退役的弟兄保衛家鄉的哦!”

    “這具體的退役條例,將會在以後詳細向各位弟兄公布。但是這政策是肯定會實行的。”

    其實吳世恭的軍隊成立到現在,吳世恭已經听到了一些軍官的反映,自己的有些兵丁,甚至有些軍官在長年累月的緊張的軍事訓練中,在生死存亡的戰斗中,都有了些厭戰情緒。

    因此,這次吳世恭也就順勢推出了退役的事宜。有了退役的保證,兵丁逃離危險的戰爭也就有了一些盼頭。這對安定自己汝寧營的軍心也是有著很大的作用的。

    再說,在汝寧營中形成合理的兵丁流動,對于壯大吳世恭的實力也是有著很大的好處的。因為通過兵丁的流動,接受完整軍事訓練的兵丁數量也會增多。而那些退役的兵丁,也將會在地方上的民團中成為軍事骨干,以此組成汝寧營的預備役軍隊,隱性的擴充了吳世恭的軍隊數量和實力。

    還有一點是只有吳世恭自己心中有數的。這馬上就要天下大亂了,這戰爭頻發,那些退役的兵丁其實根本沒有可能完全退役。吳世恭也只是給了他們一個空心湯團吃。

    但吳世恭對于這些兵丁的關心可以說是到位了。到了天下大亂的時候,那些退役的兵丁最多感嘆自己的命不好,再怎麼樣,也責怪不到吳世恭的身上。

    不過吳世恭的這番話,卻沒有引起兵丁們很大的反響。他們不是不願意接受吳世恭的這個政策。畢竟不是所有的兵丁都喜歡在戰爭中用自己的生命來博個富貴前程的,絕大多數的兵丁還是希望過一個安穩的日子。因此,對吳世恭的這個政策,兵丁們還是很歡迎的。

    但是很多兵丁也習慣了當兵吃餉的生活,他們想到了自己萬一退役以後,當拿不到軍餉以後,他們和他們家人的生活該怎麼辦呢?難道又要回到過去的苦日子里去了嗎?

    好象知道自己兵丁的想法,吳世恭接著說道︰“所有退役的兵丁也不用擔心,本官是不會把你們撒手不管的。”

    “以後兵丁發放的軍餉可以有兩種領取方式,一種就是全額發放,就象現在一樣,一種就是只領取七成,而且這軍餉的領取,也是銀子和糧票相結合的方式。”

    “選擇第二種領取方式的弟兄,可以在退役以後,每人按照家人的狀況和在汝寧營的職位高低,到本官這里領取二十畝以上的土地歸本人所有。只要向本官繳納一成收成的土地常例,這土地就可以世代相傳。”

    吳世恭的話,立刻在兵丁中引起轟動。能夠自己擁有土地,就算是掛靠在吳世恭的名下,對于大多數是農民出身的兵丁來說,都是一種極大幸福的事。

    其實兵丁們扣除的軍餉,相對于那些土地的價格來說,這數量是相當少的,看起來好象是吳世恭吃了大虧。

    可是,為了保衛自己的土地,也因為如果沒有吳世恭庇護的話,那些退役兵丁擁有的土地也會有被奪去的危險,所以這些人將會有意無意地成為吳世恭的死忠。

    再說,吳世恭除了近期內減少了軍餉的發放以外,也將在軍餉的發放中,加大糧票的發放額度。這對吳世恭節省手中的現銀,延長吳世恭軍隊的軍餉發放時間,也是有相當好處的。

    現在吳世恭這里的糧票,其實已經有了一些貨幣的功能。要不是明朝朝廷也是發行紙幣的,吳世恭也要避免惹出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吳世恭可能早就在糧票上印上錢幣數量,而不是印上糧食數量了。

    至于發行糧票的數量和吳世恭庫存的糧食數量之間的貓膩,任何一名有點現代金融知識的現代人都懂的。當然,為了保證自己的信譽,吳世恭現在還是按照庫存糧食數量發行糧票的。在未來條件成熟以後,吳世恭也會溢價發行的。

    當然,萬一將來遇到很大的經濟危機,吳世恭也肯定會濫發糧票的。至于什麼通貨膨脹的,吳世恭也將會顧不得了。那種時候,吳世恭也肯定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時候,那還管他人洪水滔天啊?

    在听了吳世恭的話以後,所有在座的兵丁都短暫的沉默了一下,接著發出了一陣震耳欲聾的歡呼聲。兵丁中的士氣一下子沸騰到了極點。

    “大人英明!”

    “願為大人效死!”

    “殺光韃子!”

    ……

    這口號聲此起彼伏,吳世恭也微笑著向兵丁們連連點頭示意。

    吳世恭听著那些口號心想著︰“還殺光韃子呢!這次汝寧營出征,就是準備著要逃跑的。最好是不要踫到任何韃子呢。”

    “不過自己的兩次出征,上一次是當烏龜,這次是要當兔子逃跑。這明朝版的龜兔賽跑,自己的汝寧營倒演齊了。不過,這男人,又當烏龜,又當兔子,這怎麼听是怎麼別扭吧!”
GGCMEAT 發表於 2017-3-12 13:52
第二百六十四章大凌河城困境

    就在吳世恭準備出征的時候,大凌河城守將主帥,總兵祖大壽和副帥何可綱正在一籌莫展地站在大凌河城的城牆上,看著城外後金軍的營地。

    本來祖大壽對于守住大凌河城是極有信心的。在後金軍和明軍的戰斗中,雖然在野戰中,明軍幾乎被後金軍打破了膽,但是對于守城,明軍還是有著很強烈的心理優勢的。

    到現在為止,後金軍攻克明軍的城池,除了明軍主動放棄的那些以外,基本上都是後金軍派出內應,混到城池中里應外合打破的。直接攻打下一個重要的明朝城池的例子都是幾乎沒有的。

    當時更讓祖大壽樂觀的是,他認為後金軍不會長期圍困大凌河城,因為後金軍圍困大凌河城的時間已經是快要接近秋收了,後金軍中的兵丁,還要回去忙著干農活呢。

    而對于有著火炮和堅固城池的祖大壽,又在大凌河城里有著一萬多名兵丁和二萬多名建城民夫,還有在城中存有四個月的軍糧,祖大壽認為後金軍一定會在大凌河城下踫個頭破血流的。

    但沒想到的是,後金軍竟然不硬踫硬地攻城了,他們玩起了耐心,在大凌河城外,後金軍挖了三道壕溝,壘砌了兩道土牆,建立了堅固的大營,把大凌河城嚴嚴實實地圍困了起來。

    祖大壽不知道的是,上次後金軍入關,搶掠了大量的漢人勞力,這些勞力現在都作為奴隸給滿人種田呢。後金軍的兵丁根本就不用分心去管家中的收成,他們只要安心地在大凌河城打仗就可以了。

    可後金軍這一改變戰術,大凌河城內的明軍可抓了瞎。這出城野戰是去送死,可守在城內呢?這糧食可只有四個月啊!這對敵時,最毒的計策可就是斷糧啊!

    祖大壽和何可綱知道督師孫承宗不會拋棄在大凌河城的他們。可是他們的心中也明白,在遼東的軍將中,也根本沒有什麼有膽略、有能力敢和後金軍野戰叫板的軍將了。那趙率教已經戰死了啊!那滿桂也已經戰死了啊!

    可是祖大壽和何可綱還是沒有絕望,因為山海關的明軍並非不努力,他們已經組織了兩次救援,不過遺憾的就是,他們都在野戰中被後金軍擊了個大敗,沒有成功地救援了大凌河城罷了。

    不過後金軍也成功的利用了大凌河城內明軍的這種心態,他們也化妝成明軍,組織了一次假救援,當祖大壽親自帶領城內明軍去里應外合以後,立刻陷入了後金軍的層層包圍。要不是祖大壽的親兵拼命救援,祖大壽又是命好,他絕對不會只是受傷撤回了大凌河城內。

    不過這次從城內出兵,也把祖大壽手中最精銳的親兵折損了個七七八八,明軍的信心也受到了極大的打擊,大凌河城里的明軍也就再也沒有能力向城外的後金軍出擊了。

    而這些天,大凌河城內的糧食都已經耗盡,城內的木料也基本上也都燒光,連城中的騾馬也都基本上宰殺干淨了。這沒有了糧食,就是天兵天將也沒有折,不要說在野戰也佔于絕對下風的明軍了。

    何可綱看著城外,問祖大壽道︰“祖總兵,仗打到了現在,我們都已經到了絕路。這是守城還是突圍,你可得拿個主意啊!”

    祖大壽听了這話,眉頭立刻緊縮。其實應該還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向城外的後金軍投降。而皇太極也已經好幾次向城內的明軍送來了勸降信,答應只要明軍投降,將給予城內明軍軍將和兵丁極優厚的條件。

    可祖大壽知道何可綱是絕對不會投降的。可祖大壽卻有些猶豫,這城內的明軍,絕大多數都是祖大壽的嫡系,而且還有祖大壽的幾十名子佷在城內明軍中,擔任了各級軍將。

    要祖大壽把這一切都犧牲,就是想著和大凌河城共存亡,祖大壽也確實狠不了這份心。不過,自己去投降這一直被遼東軍將視為蠻夷的後金軍,祖大壽的心中也絕對不會樂意的。

    想了一會兒,祖大壽開口說道︰“這沒了馬,怎麼突圍啊?就算是有馬,你看看城外那壕溝和土牆,我們照樣沖不出去,還是在城內固守待援吧。”

    “可這一直守下去也不是辦法,這援軍也不知道猴年馬月才會來到啊!”何可綱說道。

    “也不見得,孫督師一定不會放棄我們的。再說,城外有資歷率大軍救援我們的只有吳襄了。他一定會盡全力的,畢竟他是我的妹夫。”

    “吳襄?你那妹夫……?”感覺到自己說的話可能會刺激到祖大壽,雖然何可綱和祖大壽比較熟,平時倆人說話也比較隨便,可是何可綱還是在最後硬生生地把自己的話頭收住了。

    “盡天命吧!”祖大壽當然知道自己的這位老搭檔要說什麼話,他苦笑著搖搖頭。說實在話,祖大壽對自己的這位妹夫,有沒有能力來救援自己,祖大壽自己都沒有什麼信心。

    “熬下去,城中你我的兒郎肯定沒話說,可這糧食怎麼辦呢?”何可綱接著問道。

    可是何可綱卻有些驚訝地發現祖大壽並沒有回答他的問話。祖大壽反而轉過了身,目光看向了城內。

    順著祖大壽的目光,何可綱發現祖大壽看向的正是城內的一隊民夫。雖然那些民夫也餓了很久了,可這隊民夫依然搬動著守城所需的檑木磚石。

    一剎那,何可綱有些不忍心,可立刻,他又鐵石心腸了下來。為了能夠和城外的後金軍耗下去,這總有人要做出犧牲吧。

    當祖大壽的目光轉向何可綱的時候,何可綱也微微地點了點頭。祖大壽立刻向身後的親兵隊長吩咐道︰“到城里先找些老弱開刀吧。記住!做的干淨一些!”

    ……

    祖大壽沒有失望,因為督師孫承宗確實組織了四萬明軍,在總兵吳襄的率領下,又一次地來救援大凌河城了。

    可祖大壽又失望了,當知道明軍再次救援以後,後金軍立刻組織了二萬軍隊進行了阻擊。

    可這次戰斗卻根本沒有打起來。當吳襄看到對陣的後金軍時,還沒有戰斗,吳襄就帶頭逃跑。見到自己主將的舉動,明軍立刻大潰。後金軍順勢掩殺,明軍立刻尸橫遍野。

    可令人好笑的是,帶頭逃跑的吳襄卻沒有逃掉,他被追擊的後金軍圍困起來,情形是萬分危機。

    就在這個時候,整場戰爭中的唯一亮點出現了。隨同一起出征的吳襄的兒子,年僅十六歲的吳三桂率領著身邊僅有的幾十名家丁沖入了後金軍的重重包圍,竟然把自己的父親吳襄給救出來了。

    而這個舉動,也因為這是明軍戰斗中的百暗中的唯一亮點,而被孫承宗奏報到朝廷中。作為偏執地認為︰孝子就是忠臣;孝子就是勇將的崇禎皇帝,立刻把吳三桂的名字給牢牢地記住了。從此以後,吳三桂也就乘上了升官的直升電梯。

    更為了宣傳,吳三桂勇冠三軍的名聲,在明朝朝廷的大肆宣揚下,立刻傳遍了大江南北。當然,吳世恭也不會這麼快得到這個消息。不過,如果吳世恭知道吳三桂是這樣得到了勇冠三軍的名聲的,他也一定會笑掉大牙的。

    但吳三桂的名聲,並不能夠挽救大凌河城內的明軍。督師孫承宗是一籌莫展。雖然再一次的損兵折將,可是遼東的明軍數量還是比後金軍的多。

    但是這些敗兵也都喪失了基本的勇氣,他們也只敢待在堅固的城內,每天的舉動也就象是行尸走肉。靠這些人去打仗?就算是最樂觀的人也不會覺得會成功。

    孫承宗知道依靠這些明軍去救援大凌河城是肯定不現實了,他現在就盼望著關內的明軍快些趕到山海關,去再次和後金軍在大凌河城決一死戰。
GGCMEAT 發表於 2017-3-12 13:52
第二百六十五章大事件

    孫承宗是盼望著關內的明軍早日來援,可關內卻有一支主要的明軍,卻因為莫明其妙的原因停止了行動。

    登萊巡撫孫元化得到朝廷的調兵命令,又接到了首輔周延儒的私信以後,作為周延儒的主要心腹,他立刻把手下最有戰斗力的軍隊派了出去。而這支援軍,正是由孔有德和李九成率領的。不過讓孫元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當這支援軍剛出了山東到了北直隸,他們卻立刻出了意外。孔有德和李九成被淹留在吳橋已經一個多月了。

    孫元化,字初陽,上海川沙縣高橋鎮人。作為一名官員,他只是在孔有德叛變之時露了一小臉,在歷史的舞台上沒有什麼表演的機會。

    可是談到中國科技史,這孫元化就鼎鼎大名啦。他是一名西洋火炮專家,從徐光啟學西洋火器法。因此,在現代人看來,孫元化作為有著這麼先進西方科技思想能力的人,很容易引起現代人的好感。所以很多史書和文學作品中,就有些吹噓地把孫元化夸成了一名大好人。

    可是雖然筆者和孫元化也算是老鄉,卻不願意胡說八道。孫元化在明朝的官員中,算不上好,也算不上壞,也就是一名平庸之輩罷了。

    但孫元化火器之長確實名聲在外,因此,他被孫承宗舉薦為兵部司務,在遼東關外築台制炮。這種技術工作孫元化當然很擅長,所以他的升官也十分順利,隨即進兵部職方主事,崇禎初為職方郎中。

    接下來,孫元化一生最閃亮的時刻到來了。在崇禎二年後金入關時,當時的督師袁崇煥帶著遼東明軍主力入關勤王。

    而孫元化作為留守遼東的最高文官,在明軍主力被抽調的情況下,孫元化主要依靠東江鎮的明軍,再加上孫元化通過雇用了葡萄牙(當時西班牙和葡萄牙為一國,葡萄牙處于半獨立狀態。當時明朝人一般都稱其為佛郎機)雇佣軍,幫助訓練出一支很有戰斗力的火炮隊伍,經過作戰,竟然反攻收復了一些遼東明軍的失地。

    雖然這場勝利有著例如︰後金軍主力已經到了關內;後金軍主動放棄了一些城池等原因,但是,這勝利畢竟是勝利,在關內明軍一片慘敗的襯托下,孫元化的勝利就顯得是特別亮眼。

    但是好景不長,隨著袁崇煥被抓捕,孫承宗再次上任為遼東督師,以祖大壽為首的遼東軍將主力又回到了關外,而他們與東江鎮明軍之間的矛盾又是不可調和的。因此最終的結果,當然也是孫元化和東江鎮的明軍被調離遼東了。

    但孫元化的調離,作為督師的孫承宗並沒有在背後下黑手,再加上孫元化又是首輔周延儒的心腹。按照孫元化立下的功勞,他當然也就升為右僉都御史,巡撫登萊。

    而東江鎮的明軍,在毛文龍被殺以後,立刻成為了一盤散沙。東江鎮的那些軍將,有的心灰意冷,有的爭權奪利,再加上外部袁崇煥和後金皇太極的不斷引誘分化,因此東江鎮軍將之間的聯合、火並、暗殺、反叛、投降……這些情節簡直可以拍一部扣人心弦的長篇電視連續劇。

    糧餉供應幾乎沒有,又不斷遭受著冷眼。這日積月累,東江鎮的軍將和兵丁不要說士氣了,就是日常的情緒都是深陷入深深地自卑之中的。

    所以當孫元化短暫地主持了遼東軍務以後,東江鎮確實獲得了大量的糧餉,他們又得到了孫元化的重用,最令人欣喜的是,跟隨著孫元化,東江鎮的明軍獲得了久違了勝利,這些都極大地增強了東江鎮明軍的自信心。因此,東江鎮的軍將對于孫元化也是十分感激的。

    當然,就是有了孫元化的這些恩惠,東江鎮軍將也絕對不會對孫元化產生什麼士為知己者死的感情。大家都是成熟的男人了,這種只有在文學作品中才會出現的感情還是省省了吧。

    不過,孫元化還是對東江鎮明軍相當地照顧。當孫元化升任登萊巡撫以後,他立刻把東江鎮明軍主力都帶到了登萊,作為自己巡撫標營的主要戰力。

    而東江鎮明軍離開遼東時也十分高興,他們認為自己終于脫離苦海了,再也不會象在遼東一樣,象小娘養的一樣看別人的臉色了。

    可是東江鎮的明軍也想的太美了一些。當他們到了登萊以後,立刻發現登萊當地的士紳和民眾都對他們是白眼相待。

    這就要說一下遼東漢民的組成了。在明朝當時,遼東的漢民除了有很少一部分是流放到關外去的以外,絕大部分都是山東逃荒逃到遼東去的。

    這山東闖關東的路線有兩條,一條是陸路;一條是海路。這路途上的苦難反正大家也想象得到,反正最終能夠到遼東平安落戶的,還不到一半人吧。

    明白了這些,我們可能就有這樣一個疑問︰這遼東的漢民大多數是山東人,那登萊的士紳和民眾也是山東人,可登萊人為什麼會看不起遼東人呢?

    其實道理很簡單,在明朝當時,內地的人認為只有活不下去的漢民,才會逃到關外和海外。因此,他們對關外和海外的漢民,總有一種說不出來的優越感。面對關外和海外的漢民,內地人也總是有意無意地有些岐視他們。

    確實,就象以後到南洋種橡膠樹的漢人和到北美修鐵路、挖金礦的漢人一樣,他們當時也確實是在國內活不下去的一群人。當然這並不妨礙,現在內地的美女對這些海外漢人的後代大拋媚眼。

    再加上當時因為袁崇煥卡住了東江鎮明軍的糧餉,引得當時的毛文龍帶領東江鎮的明軍,乘船到山東沿岸,象海盜一般大肆搶掠。這種行為,怎麼讓登萊的士紳和民眾對東江鎮的明軍有好感呢?

    因此,處在有敵意的士紳和民眾包圍里的東江鎮明軍,就算是他們以前相互之間有什麼成見,那些軍將也都是放下了爭執,緊密地團結在了一起。

    但孫元化還是對東江鎮的明軍很不錯的。因此,當這次孫元化要求孔有德率領一千兩百名東江鎮的明軍出征關外時,孔有德也是一口答應了下來。

    而孫元化又給了另一位東江鎮的軍將——李九成一萬多兩銀子,要求他隨同孔有德一同出發,想辦法用這些銀子在沿途購買一些馬匹。

    但所有的人都沒想到的是,在東江鎮明軍行軍的沿途中,一件可以說是很小的事,卻釀成了一場影響到後世歷史的大事件來。
GGCMEAT 發表於 2017-3-12 13:52
第二百六十六章吳橋兵變

    就象陝西省有陝西巡撫和三邊巡撫一樣,明朝當時的山東省也有山東巡撫和登萊巡撫,這兩位巡撫的管轄地是互不相干的。

    當孔有德的軍隊離開登萊地區以後,他立刻踫到了吳世恭上次勤王過程中的,糧草供應不上的問題。

    但一開始,因為出征的時候,孔有德的軍隊攜帶的糧草還比較充足,再加上登萊和濟南府畢竟還都是山東地界,所以孔有德軍隊的糧草還算是供應得上。

    但是一出了德州,到了北直隸地界,當地的官府就再也不肯給孔有德的軍隊供應糧草了。其實咬咬牙,餓個幾頓,靠著存糧,孔有德的軍隊還是能夠到通州補充糧草的。

    可是孔有德是這麼想的,他手下的兵丁可不願意挨餓,因此到了吳橋以後,幾名兵丁就在扎營以後,到了一個當地士紳的莊子里摸了幾只雞來開開牙祭。

    之後無非就是那位士紳的家奴發現了,他們來鬧了。孔有德為了息事寧人,也願意對那名士紳進行賠償的這些事。

    可是那位士紳卻聯合了當地的官員不依不饒,他們阻攔住了孔有德軍隊的前行,一定要孔有德對偷雞的兵丁進行軍法處置。

    這種行為腦殘與否暫時不予置評,他們這麼做是不是為了從孔有德這里多敲詐一些銀子也不去探討。可是從這個行為就可以看出來,當時明朝的文官和士紳是如此的強勢,他們根本不害怕有刀有槍的軍隊,也不害怕這種攔截軍隊的行為可能會延誤軍機。

    到了這個時候,孔有德還是放下了身段委曲求全。他抓了那幾名偷雞的兵丁穿箭游營,要給那位士紳一個交待。

    可是孔有德的這個行為,頓時讓自己軍隊里的兵丁炸開了鍋。這長久的憋氣,兵丁的火氣已經到了火山爆發的臨界點了。

    隨即,一些兵丁在夜間出營,把那位士紳家中的家奴給殺了。這下子,雙方的矛盾立刻激化了。

    那名士紳立刻要求孔有德交出殺人的凶手,而孔有德這時候也不可能退縮了。現在因為他的委曲求全,孔有德對于自己兵丁的控制力已經是很薄弱了。這再不護犢子,孔有德也將到了眾叛親離的地步了。

    可看到孔有德不交出凶手,那名士紳也就動員附近的民眾,把孔有德軍隊前行的道路嚴嚴實實地堵了起來。這一僵持,就僵持了一個多月。

    而這下子,孔有德的軍隊可苦比了。他們自己的存糧吃個精光,向當地的民眾購買,買來的也都是高價質次糧,甚至有銀子還買不到。

    而萬般無奈之下,孔有德也只好動用李九成買馬的銀子來賄賂當地官員,想著早些離開這塊是非之地。可是當地官員是銀子照收,事情照樣不干,就想著斬孔有德他們這些冤大頭,要把他們壓榨干淨為止呢。

    不知不覺中,李九成買馬的銀子也花個精光了。而孔有德的軍隊,這時候竟然在自己的國土上陷入了絕境。

    孔有德沒事就躲在自己的大帳中已經幾天了。他知道這些天,自己手下的兵丁軍紀是蕩然無存,他們在互相串聯。可是孔有德依然象鴕鳥一樣,對這一切是不聞不問。

    但是當他听到一群人靠近自己大帳的腳步聲,听到自己的親兵喝止住那些人靠近自己的大帳,孔有德也被逼迫地走了出來。

    一出大帳,孔有德就看到了李九成帶領著自己手下主要的軍官,手拿著腰刀,和自己的親兵在對峙著。

    孔有德似乎對李九成他們手中的兵器是視而不見,他對著自己的親兵怒罵道︰“把刀都收起來,有對著自己的弟兄動刀子的嗎。”

    在孔有德的怒目而視之下,孔有德的親兵不情不願地收起了兵器,而李九成他們也放下了他們手中的腰刀。

    在冷場了一會兒以後,李九成對孔有德說道︰“這外面的刁民欺人太甚了,孔大哥您就發一句話,您就帶領著咱們這些弟兄給他們一些眼色瞧瞧吧。”

    “怎麼瞧?造反嗎?”孔有德立刻火冒三丈,“殺了外面那些刁民是解氣了,可以後咱們該怎麼辦呢?”

    “沒有什麼以後了,這樣拖下去現在就會被活活餓死的。”李九成根本沒有被孔有德嚇倒,“孔大哥,我老李不會說話,我們東江鎮出來的弟兄這氣也受夠了。毛大帥在的日子里,我們弟兄們的日子過的是怎麼樣的?毛大帥走了以後,我們弟兄們的日子又是怎麼樣的啊?”

    “這次莫明其妙為了幾只雞,咱們在這里被拖了一個多月了。如果有其他的辦法解決,我老李肯定不含糊,絕對不會走上這條絕路。要知道,我身上買馬的銀子也都花光了,這罪名也就是個死字吧。可為了弟兄們,我老李拿銀子出來的時候含糊過沒有啊?真的走投無路啊!孔大哥!走投無路啊!”

    “再走投無路,也不能夠走上造反的絕路吧!就算是不為他人,咱們也要為孫大人想一想吧。我們一造反是爽快了,可孫大人會怎麼樣呢?我們對得起他的知遇之恩嗎?”

    “是對不起孫大人。可現在的情形,就是爹死娘嫁人,個人顧個人吧!”李九成的回答是毫不示弱。

    孔有德和李九成對看了好一會兒,到了最後,他還是先軟了下來。孔有德向著李九成這些軍將拱手行禮哀求道︰“各位弟兄。你們都散去吧!你們都逃吧!也不要挨這苦日子了。我老孔就求求你們,別走這一步了,到時候最多老孔的腦袋交給朝廷,也算是我老孔對得起朝廷,對得起孫大人,對得起各位弟兄了吧。”

    “我知道孔大哥講義氣。可毛大帥走了以後,我們東江鎮的弟兄死的死,逃的逃,現在能夠在一起喝碗粥的還剩下幾個啊?我們自己都不抱成團,那還有什麼將來?還有個什麼活路啊?”

    說著說著,李九成這個五尺高的漢子就流下淚來。四周的軍將,甚至孔有德的一些親兵都唏噓聲一片。孔有德也鼻子一酸,忍不住自己的淚水。

    他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說道︰“也罷!也罷!我回去睡覺去了。你們要做些什麼,我是什麼也不知道,什麼也看不到啊!”說完以後,孔有德就轉身向大帳走去。

    見到了孔有德的默許,李九成立刻臉色猙獰地說道︰“各位弟兄,咱們干吧!”

    圍在孔有德軍隊大營四周的當地民眾這些天宛如在狂歡。他們辱罵著大營中的明軍,不斷地嘲笑著那些明軍的一切舉動。在他們看來,這就是一件賞心悅目的娛樂活動。

    可是沒想到的是,今天這支明軍大營中是一陣騷動。接著,大營中呼嘯著沖出了大批的兵丁,他們手持著兵器,氣勢洶洶地向著大營周圍的民眾殺了過來……
GGCMEAT 發表於 2017-3-12 13:53
第二百六十七章要鬧就要鬧大

    吳橋兵變本不應該發生,至少不會造成很嚴重的後果。之所以到最後一發而不可收拾,最大的責任就是在當地官府的身上。

    當發生了殺人事件以後,很明顯孔有德對軍隊的控制力已經非常弱了。當地官員當時應該立刻承擔起責任,至少也應該命令孔有德的軍隊加速前行,防止事態進一步惡化。

    同時,當地官員也應該及時向朝廷報告,請求明白事理的朝廷大員主持局面,並且和孔有德的上級——孫元化聯系,幫助孔有德穩定軍心,並且再查出殺人犯,一方面正軍法,一方面也要穩定部隊。這才是正確的做法。

    反正現在說什麼也晚了,孔有德的軍隊在吳橋發生了……暫且稱其為嘩變吧。當然,這時候這支軍隊也認為自己只是嘩變而已。

    明朝軍隊的嘩變並不罕見,不過其他明軍的嘩變大多數是為了欠餉或者上司不公什麼的原因,可這支明軍卻是被當地的士紳民眾給活生生地逼得嘩變的,所以這原因在明朝也算是獨一無二的了。

    但是我們要知道,孔有德的這支出身于東江鎮的明軍的特性。他們基本上都是長期和後金軍戰斗的,戰斗力在明軍中也是首屈一指的。

    這支明軍更主要的特性就是,他們有著豐富地在後金後方打游擊的經驗。換句話說,他們就是職業的搞破壞的軍隊,如果搞起破壞來,他們會比最凶殘的土匪還要凶殘。

    而這支明軍的嘩變準備工作也是十分倉促的,或者說根本就沒有什麼準備工作。而李九成這些軍官對于嘩變以後該如何行事也根本沒有考慮。他們就是頭腦一熱,現在就想著把這些天欺負和嘲笑他們的當地士紳和民眾都殺光。

    于是,當李九成他們沖出大營以後,他們立刻掃蕩了周圍看熱鬧的那些民眾,接著,他們就沖到了與他們發生沖突的士紳家,把那位士紳全家殺了個雞犬不留。

    應該說到了這個時候,李九成他們心中的惡氣應該是發泄完了。可是這支明軍的獸性卻已經上來了。不需要多大的鼓動,一不做二不休,他們立刻兵鋒直指吳橋縣城。

    那吳橋縣城是毫無防備,不費吹灰之力,這支明軍就打破了縣城。當天晚上,整個吳橋縣城立刻成為了人間地獄。而那些吳橋當地官員,也被這支嘩變的明軍給殺了個一干二淨。那些官員就想著在陽間死要錢,他們根本沒想到自己在陰間連紙錢都收不了啦!

    ……

    孔有德再怎麼當鴕鳥,他也知道了自己在這場嘩變中也肯定脫不了干系了。所以在第二天清晨,想明白的孔有德率領著留守大營的,自己的所有親兵也趕到了吳橋縣城。

    到了縣衙以後,孔有德讓親兵把縣衙的尸首清理了一下,接著立刻派出親兵,把散落在縣城各處的軍官召集到縣衙。

    過了好一會兒,這些軍官才興高采烈地來到了縣衙。他們似乎依然處在昨晚狂歡中,見面以後互打招呼,相互交流著昨晚搶劫收獲和御女心得。

    有一位軍官還笑著向孔有德說道︰“孔大哥,我還給你留了幾個女人呢!今晚你……”

    孔有德立刻打斷了那位軍官的話,他大聲叫道︰“都靜一靜!靜一靜!別再談什麼娘們怎麼軟,怎麼白了。九成你說一說,昨晚你們把那些官員怎麼樣啦?”

    “都殺了唄!”李九成毫不在乎地回答道,“他們都把弟兄們欺負得這麼慘了,留著他們干什麼啊?”

    “你……!”孔有德被李九成那理直氣壯的話給噎了個半死。手下的那些軍官可能不明白,可孔有德卻相當明白︰自己軍隊嘩變,如果只是殺幾個百姓士紳的話,這事倒並非沒有可能挽回。可殺了文官,那可就不是嘩變,而且就是明明白白地造反了。

    “好了!弟兄們快活也快活過了。那你們就說一說,下一步該怎麼辦呢?我們這一千二百名弟兄該怎麼樣闖出一條活路來吧!”孔有德這時候也不再糾纏什麼,他決定還是面對現實吧!

    “這!?”孔有德的話一下子讓那些軍官冷靜了下來。這沖動過後,那些軍官才發現,自己這些人的前景是相當的不妙。

    孔有德他們才一千二百人,他們又身處人生地不熟的內地,根本沒有辦法沖過層層重兵駐守的城池返回遼東東江鎮。他們這時候才發現,不知不覺中,自己依然走上了一條絕路。

    看到在座的軍官都沒有了聲音,還是李九成腦子轉的快,他對孔有德說道︰“孔大哥。您也不用藏著捏著了,您領個頭,以後該怎麼辦?我們兄弟們都听您的。”

    “也不用領頭不領頭的。有什麼事,我們弟兄們都商量著辦。”孔有德客氣了一句,“現在既然已經如此了,那也只有一條路了。”

    “如果就靠我們這些人,怎麼樣也不會有個好下場。起碼我們手下的兒郎可以投降朝廷,我們在座的這幾位,腦袋卻肯定保不住的。”

    “要有活路,只有鬧,往大里鬧。擴充我們的實力,多打下幾個城池,最好把朝廷的軍隊都打垮那麼一、兩支。這樣讓朝廷看到了我們的實力,我們再托著孫大人向朝廷表一下被招撫的決心,那麼我們弟兄還可能保存下來。”

    那些軍官听了孔有德的話,確實感到有理。因此,他們立刻就下了決心,把這次嘩變先往大里鬧了起來。

    要知道孔有德是騎兵參將,他率領的只是騎兵和輕步兵隊伍。而孫元化除了派出了孔有德這支軍隊以外,還派出了重炮部隊,當時這支重炮部隊就駐扎在孔有德軍隊身後幾十里的新城。

    而那重炮部隊的軍官和兵丁當然也是遼東東江鎮明軍,孔有德立刻派人和這支重炮部隊聯系,毫無意外,那支重炮部隊也加入了這場嘩變。

    而孔有德這些東江鎮的軍官的出身是什麼啊?他們以前都是毛文龍的部下。毛文龍的東江鎮從幾百人在幾年內發展到幾萬人,這擴充軍隊的那一套肯定是玩的得心應手的。

    于是孔有德打開了吳橋縣的大牢,收羅了一些當地的亡命之徒和地痞無賴,再加上孔有德分發糧食,山東也連年大旱,民間有大量的流民投靠。孔有德的勢力立刻象氣球一樣膨脹了起來。

    接下來,孔有德轉身進入魯西南地區。他們接連攻陷陵縣、臨邑、商河的諸多州縣,在魯西南地區大肆掠奪,這些士兵也正式變成了土匪。而孔有德的軍隊也膨脹到了五千多人。

    而魯西南地區,已經很靠近山東的首府濟南城了。再加上孔有德活動的地區就在南運河的附近,因此,對于孔有德的這支軍隊,朝廷和山東官府肯定不可能無動于衷。

    匆忙之下,山東巡撫余大成搜羅了濟南附近明軍和漕運軍隊共八千余人去剿滅孔有德的軍隊。這時候余大成還以為孔有德還只有近兩千人呢,他根本不知道孔有德軍隊的真實實力。

    而孔有德的軍隊戰斗力是相當強悍。不說他的核心兩千人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兵了,就看看火器專家孫元化武裝給他們的裝備吧!

    西洋大炮和中炮有九十幾門、鷹銃一百多支支、鳥銃一千多支,炮手還配備手銃,這樣火器幾乎達到了人手一支。更為了適合近戰,每個兵丁還裝備一把鋒利的日本刀。

    從這支軍隊的火器火力來說,可能比吳世恭的軍隊還差一點。可從火器的擁有量來說,他們在當時的全世界軍隊里,也是遙遙領先的。

    因此。這場戰斗的結果就是毫無疑問的。根本沒有費什麼氣力,孔有德就把那支明軍打了個大敗。

    接下來就是連鎖反應了。雖然孔有德的軍隊還在濟南府附近活動,可是潰兵、流民、土匪,再加上在山東永遠也不會安分的白蓮教挑動,這動亂的局面立刻沿著運河,向山東全境蔓延開來。

    而又因為明軍戰敗,濟南城立刻關城門嚴防死守,他們除了派出信使到京城向朝廷報告孔有德嘩變的消息以外,也根本顧不得山東的其他地區了。

    而山東其他地區的地方官府,看到城池外一片動亂,又傳來各式各樣的謠言,還沒有上級官府的指令,因此,整個山東官府立刻處在半癱瘓狀態。

    而朝廷接到孔有德軍隊嘩變的消息以後,卻認為這不是一件大事,因為面對軍隊的嘩變,整個明朝朝廷中的大臣,都已經成為了熟練工。

    再加上首輔周延儒知道孔有德是孫元化的人,為了保住自己的這個心腹,他就向崇禎皇帝提出,要力主招撫孔有德的軍隊。

    因此朝廷就敕令了山東、登萊兩巡撫迅速解決此事,按照朝廷的經驗,只要糧餉發足,並不追究責任,這次兵變應該就很快能夠解決的。

    可這個命令卻讓再次集合起來要剿滅孔有德的山東明軍是無所適從,他們只好猶猶豫豫地待在原地,看著山東動亂的局面一步步地惡化下去。

    而我們的主人公吳世恭卻在這時候根本就不知道這種情況呢。他還在絞盡腦汁想著怎麼樣從遼東逃回來呢,根本就不知道在他北上的時候,會莫明其妙地遇上這場戰爭。
GGCMEAT 發表於 2017-3-12 13:53
第二百六十八章歸德府休整拜訪

    對于吳世恭的出征,最高興的不是在大凌河城,望眼欲穿等著明軍來援的祖大壽(當然他也不知道有吳世恭這麼一支明軍援軍),而是現在等在汝寧府城,盼著吳世恭出征的那幾個凌師爺留下的隨從。

    當他們終于等到吳世恭如約出征的消息以後,有幾個還不放心陪同著吳世恭的汝寧營一同行軍,剩下的那幾位就飛馬到開封城,向著河南巡撫報告這個好消息去了。

    吳世恭當然不會管這幾個人的舉動,他率領著軍隊,經過了兩天的行軍,來到了千戶所堡壘這里。接著,吳世恭在這里休整了一天,最後一次補充完所有的物資。

    雖然吳世恭的工坊絕大多數搬遷到了汝寧府,但是在千戶所堡壘這里還是留下了一些工坊的。

    這次吳世恭的汝寧營出征遼東,最大的問題就是道路不熟。這個道理也很簡單,就設想一下,現代一位河南當地,不大出遠門的人,把他空投到錦州,讓他在不能夠問路,沒有路標的情況下,走路走到山海關,那他十有八九就會暈頭轉向的。

    再說,吳世恭也合計了一下,自己救援大凌河城的時候正好就是在春暖花開的時候。這時候冬天的積雪也正好融化,那麼遼東的道路也肯定相當的泥濘。這種道路也肯定不利于大車的迅速前行的。

    因此,吳世恭就要在千戶所堡壘這里的大車制作工坊里補充一批大車和大車輪子。還好,因為在這工坊里也有存貨,而這崇禎四年的十一月又是潤月,吳世恭又多了一個月的準備時間,因此,那大車制造工坊也拿的出吳世恭要求的大車和車輪。

    還有,為了萬一在大車陷入泥濘時,吳世恭是準備著扔下大車逃跑的。因此,為了能夠帶上逃跑時所需的干糧,吳世恭還在千戶所堡壘的制衣工坊為每位兵丁制作了一個干糧袋。

    這干糧袋的樣式,只要看過描寫長征電視劇的人都有印象。而這個干糧袋,將裝有可以滿足每位兵丁十天的存糧。

    吳世恭這次出征一共帶了三百輛大車。而拉大車的馬,吳世恭也為每輛大車準備了兩匹。帶上這麼多馬,也是因為萬一大車陷入泥濘後,兵丁可以扔下大車騎馬逃跑。而準備了這麼多的馬,也幾乎就把吳世恭所有的馱馬給掃蕩一空。

    吳世恭準備這麼多的大車和馬匹還有一個原因。在上兩次吳世恭的作戰中,雖然有些運氣的成分,但吳世恭每次作戰還是收獲很多的,可以說是發了兩次戰爭財。

    但這次出征遼東就有些不同。吳世恭判斷著,這遼東是人煙稀少,而和韃子作戰也最多繳獲些韃子的首級,根本不可能有什麼金銀和糧草的繳獲。就算是有,人少的汝寧營也搶不過自己的那些友軍。

    因此,吳世恭在一路北上的時候,就會找機會在各地多撈一些。待到汝寧營走到通州的時候,再把那些撈來的物資交由張春宇,讓他以後就地發賣也好,為汝寧營運回河南也好,反正是給汝寧營的這次出征彌補一些花銷。

    所以,不要看吳世恭帶了這麼多的大車,很多的大車其實都是空置的,吳世恭自己也只攜帶了十天的存糧,就準備先到濟寧漕糧官倉去補充呢。

    應該說,吳世恭為這次出征的準備工作是把想到的都安排到了。至于吳世恭的汝寧營在出征行軍途中,會遇到這麼大的意外,這也只能夠說是計劃趕不上變化吧!

    軍隊在準備著最後的物資,吳世恭也要接待一下當地送行的人。龔浩然帶著幾十位當地的秀才也為吳世恭送行來了。

    吳世恭和龔浩然其實見面的次數也不多,倆人的習性、愛好和年齡等方面也相差很多。但是每次倆人一見面,總是能夠相談甚歡。對于這一點,吳世恭自己也感到有些奇怪。

    可這次送行,龔浩然卻有些傷感。吳世恭以為是龔浩然認為自己這次遠征遼東會凶多吉少,所以龔浩然才會表露出這樣的感情。

    可是在交談下來以後才了解,龔浩然根本就沒有為吳世恭的這次遠征而感到擔心。他認為吳世恭的這次遠征也肯定會馬到成功的。

    龔浩然的傷感是因為他的年紀已大,就要致士回鄉養老了。而等到吳世恭出征歸來,估計龔浩然也不會再在這里當教諭,早就回老家了。按照明朝的交通和通訊條件,龔浩然基本上也不會再和吳世恭見面交談了。所以這次,龔浩然真的是和吳世恭生離死別啊!

    當依依不舍地送別了龔浩然以後,吳世恭又接待了另外一批訪客。那正是送來一批犒勞品的當地士紳,姚員外這一批人。

    不要說,吳世恭在千戶所堡壘這里,除了和那個知縣余子璉不對付以外,吳世恭的群眾基礎還是相當牢固的。

    在這次見面的時候還發生了一個花絮。姚員外他們請求吳世恭把他們的一些子佷安排到汝寧營中任職。當然,姚員外他們也說的很大義凜然,說什麼︰送他們的子佷隨同吳世恭一同出征,保家衛國,不懼死傷什麼的。

    在以前吳世恭要求姚員外他們送族中子佷到吳世恭軍隊任職以後,姚員外他們基本上都送來了他們族中的旁系男丁,當時他們還不很看好吳世恭的前景呢。

    可這麼長時間過去以後,他們卻發現那些旁系的男丁在汝寧營中混的是前程似錦,姚員外他們也當然也坐不住了。因此,這次他們就趁這個機會,要吳世恭接收他們直系的子佷了。

    吳世恭當然也明白姚員外他們的想法,看著姚員外他們賊兮兮的表情,吳世恭差點忍不住踹他們幾腳。

    因為大家也很熟了,吳世恭也就不再裝腔作勢。他先笑罵了姚員外幾句,接著對姚員外他們說道︰“你們放心把家中子佷交由本官帶去遼東,本官自己還不放心呢。去干什麼啊?又都不會打仗,難道去送死啊?”

    “你們的想法本官也明白。就這樣吧!先讓他們到汝寧府城找鄧先生,讓鄧先生安排一下,讓他們都為本官做事吧。你們放心!只要他們好好干,本官保證他們都有一個好的前程的。”

    在嘻嘻哈哈中,吳世恭結束了和姚員外他們的會面。而讓人驚訝的是,無論是龔浩然這些文人,還是姚員外這些士紳,都對吳世恭的這次出征極有信心。

    而這次吳世恭本人卻因為覺得前景不妙而準備逃跑呢。而這些外人對于汝寧營倒有那種絕對的信心,不知道是他們有些盲目呢?還是旁觀者清呢?

    接著吳世恭的汝寧營再次出發,他們又在歸德府城外停留了半天。吳世恭將要進城去,拜訪一下侯老太爺和趙銘趙指揮。

    拜訪趙銘也就是禮節性的,所以這次拜訪也沒有花了吳世恭的多少時間。而吳世恭拜訪侯老太爺就有一些目的性了。

    吳世恭通過郭曾庵知道,自己的這次出征無論勝敗,首輔周延儒都會把自己調離河南。因此,吳世恭就想通過侯恂的關系,想辦法轉圜一下,最好在這次出征以後,能夠把自己留在河南。

    吳世恭這次並沒有動用自己吳家和岳父薛家的勢力,因為吳世恭也知道他們並沒有能力解決自己的這件事。不要看在老百姓的眼里,勛貴子弟的地位很高。可在明朝有權力的,還就是侯恂這些文官了。

    沒想到吳世恭的這次拜訪很順利,侯老太爺根本沒有等到吳世恭提出請求,就隱諱地向吳世恭說道︰“這次吳守備帶走的都是河南的好兒郎,吳守備切記要戒驕戒躁,要盡力把這些好兒郎給帶回來啊!”

    吳世恭一下子听出了侯老太爺話中與以往的不同。以往,侯老太爺說什麼話還要帶上幾句冠冕堂皇的話,例如︰多殺蠻夷、以報皇恩什麼的。可他這次就赤裸裸地直接交待了吳世恭要保存實力。這種意思吳世恭當然就馬上領會了。

    吳世恭不知道的是,侯老太爺通過和侯恂的書信,以及他在官場上的那些老關系,對明朝的局面也是相當了解的。

    曾經做過高官的侯老太爺當然是很有眼光的。他認為在這種局面下,在文官中發展勢力已經是不那麼重要了。籠絡住一些有實力的軍將,對于侯恂仕途上的發展反而是相當重要了。所以侯老太爺當然不希望吳世恭損失什麼實力。

    見自己的這次拜訪已經達到了目的,吳世恭也就磕頭告辭了。雖然吳世恭還是認為侯恂說服首輔周延儒的可能性很小,但這有希望總比沒有希望好一些吧。

    離開了歸德府城以後,吳世恭讓軍隊正式展開了行軍隊形,向著濟寧加速行軍了過去。
GGCMEAT 發表於 2017-3-12 13:53
第二百六十九章領糧風波

    這次出征,吳世恭帶走的汝寧營主要軍將並不多。除了自己的親兵統領楊如松和炮兵統領梁輝以外,吳世恭也就帶了周巡、俞繼和騎兵統領李三河這三人。

    明朝的軍隊調動其實是很嚴格的(在各個時代軍隊的調動都是很嚴格的)。除了兵部的調令以外,還對軍隊的行軍路線有著很嚴格的規定。

    象吳世恭這次出征,要事先向沿途的地方官府報備,當然也不可以進入沿途的城池。糧草的補充也有規定的地點和數量。

    如果軍隊隨意改變行軍路線的話,是很嚴重的罪行,最嚴重的甚至可以把你當成造反來處理。當然,在戰區和緊急情況可以不遵守這個規定,就比如上次吳世恭的勤王一樣。

    所以,吳世恭並不能夠進入濟寧城,他只能夠在濟寧城郊的,運河邊上的漕糧官倉補充糧草。

    有些好笑的是,吳世恭當了這麼多年的武官,打了這麼多的仗,他的軍隊還從來沒有一次從朝廷的官倉中領過軍糧呢。

    不過吳世恭卻不在意這一點。這次吳世恭的出征,手續完備,所以吳世恭根本不怕官倉不發放給自己軍糧。

    但是吳世恭沒想到的是,在領取軍糧的時候,還是遇上了麻煩。

    因為為了保護官倉里物資的安全,軍隊也是不可以開進官倉。所以吳世恭的汝寧營就在離官倉五里左右的地方停止了前行,俞繼拿著手續,帶著二百名兵丁和大車到官倉領取軍糧。

    可是吳世恭等了良久,還是沒有等到俞繼領出軍糧來。派人去一打听,不出意料,俞繼遇上了刁難。

    應該說,吳世恭對于明朝官員貪婪的本性也有著心理準備的。可現在的吳世恭正不爽呢。自己這次被人陰了一下,要帶兵出征遼東。這樣也罷了,起碼自己的胳膊擰不過首輔周延儒的大腿吧。

    可自己的手續完備,憑什麼要交上些常例才能夠領出軍糧來呢?老子都要去拼命去了,哪個沒開眼的敢刁難自己啊?

    吳世恭是二話不說,立刻帶著軍隊向著官倉開進。當接近官倉門口時,幾位看守官倉的漕兵在一名小吏的帶領下,對著吳世恭的軍隊呵斥了起來。

    看守官倉,那可是一個肥差。就算是一名小吏也是有背景的。再加上那些小吏對于南來北往的領取軍糧的軍隊也看多了,哪一位軍將不是為了順利地領取軍糧,而對他們都是和顏悅色、紅包滿滿的啊?

    可是讓那名小吏沒想到的是,他剛張嘴叫道︰“哪個沒張狗眼的敢靠近官倉啊?你們就不怕殺頭啊?”

    吳世恭就根本沒和那位小吏廢話,他一招手,就沖過去幾十位親兵,把那幾個漕兵給繳了械,和那名小吏一起看守了起來。

    可那位小吏也根本不害怕,他依舊罵罵咧咧的,直到周巡跳下馬,來到他的跟前給了他幾個大巴掌,他才捂住紅腫的臉閉上了嘴。

    就在這個時候,听到動靜的倉運大使帶著幾十位漕兵出來了。他看到自己的手下這副模樣,立刻陰陽怪氣地向吳世恭一拱手說道︰“這位大人火氣怎麼這麼大啊?就算是小的們不懂事,也輪不到你來教訓啊?”

    吳世恭依然沒有理睬倉運大使,他見到俞繼也出來了,就問俞繼道︰“怎麼回事?怎麼到這個時候也沒有領出軍糧呢?”

    “這……!”俞繼看了看那名倉運大使有些猶豫。

    “快說!照實說!”吳世恭見到俞繼吞吞吐吐的樣子,也有些不耐煩地加大了聲音。

    “卑職按照大人的命令要領取三百石的軍糧,可這位大人只交付了二百石,還用的是小斗,每石才一百斤出頭,這分量根本就不足。卑職就這麼和這位大人有些爭執。”俞繼辯解道。

    “這位軍爺不領世情吧!”倉運大使斜了俞繼一眼說道,“這天底下領軍糧的,都要扣除耗損,你懂不懂啊?”

    發放軍糧時,確實要扣除耗損。這也是倉運大使這里的一筆收入。但這位倉運大使心也太黑了一些,他當時提出這樣的折扣,無非是想從吳世恭這里多敲詐一些好處罷了。不過現在看到吳世恭打了他手下的狗,這倉運大使也動了氣,他決心要給吳世恭好好上那麼一課。

    可吳世恭根本沒有給倉運大使上課的機會。他听明白了這一切以後,立刻下令︰“把他們都抓起來!誰敢阻攔,格殺勿論!我們自己動手搬軍糧。”

    听了吳世恭的命令以後,一批兵丁立刻上前,用手中的兵器指向了倉運大使和那些漕兵。

    這莫明其妙地丟命是誰都不願意的。看到吳世恭兵丁那種氣勢洶洶的態勢,那些漕兵很識相地把手中的兵器都扔到了地上。

    可那倉運大使還是很不服氣。他剛才就想著和吳世恭說理,斗斗嘴皮子呢,沒想到來了一個不講理的大兵。倉運大使頓時有種秀才遇到兵的感覺。

    倉運大使對吳世恭叫道︰“沖搶漕倉,那是死罪!這位大人難道不思後果嗎?”

    吳世恭騎在馬上,居高臨下看著被兵丁包圍著的倉運大使,說道︰“本官北上力拒韃子,為國效力,哪懼生死?反倒是你這小小的九品官,敢扣克軍糧阻礙朝廷大軍。惹得老子火氣,老子用延誤軍紀的罪名先殺了你。反正到時候本官和韃子打仗死不死不好說,你就先到閻王殿給本官打個前站吧。”

    吳世恭丟下了目瞪口呆的倉運大使,又抓了一個小吏帶路,來到了漕運糧倉。

    其實這個倉庫區是相當大的,除了儲存糧食的倉庫以外,還有一些儲存著棉花、布料、木材等南來北往貨物的倉庫。這就是一個轉運京城物質的中轉倉庫。

    還有,在這個倉庫區內,還有一些儲存著漕兵使用的兵器、盔甲和火藥等軍事物資的倉庫。所以這個倉庫也有這麼多的漕兵來保衛。

    吳世恭對儲存其他物資的倉庫也只是了解了一下。雖然這時候吳世恭的兵丁已經完全控制了這個倉庫區,但是吳世恭並不準備搬運其他的那些物資。否則的話,沒有提料文書,強行搬運官倉物資,吳世恭也不想背上這種罪名,平白惹上這種麻煩。

    反而是軍糧的領取。吳世恭的提取軍糧的文書,規定吳世恭的汝寧營在這個倉庫只能夠提取三百石糧食。可吳世恭肯定不會這麼老老實實的。

    多提取一些糧食,以後總找的到一些理由,最多到時候和這位倉運大使打打嘴皮子官司而已。就算是有處罰,那對吳世恭的處罰也是皮不癢肉不痛的。

    因此,吳世恭不管不顧地一下子把自己的空大車都裝滿了。領取了一千多石的糧食。

    吳世恭的舉動引發了倉運大使殺豬般的噪音。為了消除這個噪音源,在吳世恭的指揮下,一幫兵丁把倉運大使壓在了一堆糧食下面,只把他的腦袋露了出來。

    吳世恭做事也沒有做絕,他讓一旁的倉庫小吏開取了一張提取一千一百石糧食的單據,接著在這張單據上蓋上了自己的官印。這個舉動,倒讓倉運大使不再糧食堆下掙扎了。

    你不要說,做這種有些違法的事,確實讓兵丁們的士氣高昂了起來。他們裝運好了糧食,唱著山歌,在倉運大使和漕兵的目瞪口呆之中,揚長而去了。
GGCMEAT 發表於 2017-3-12 13:53
第二百七十章救出五哥吳世文

    軍隊行軍是相當枯燥的,所以接下來的這幾天,在行軍的過程中,許多軍官和兵丁就不斷地談論著這次的搶糧行動,把它當成了一種娛樂活動了。

    這一天,周巡又在俞繼面前吹噓著︰“也只有你這種沒見過世面的人,才會怕這麼一個小小的九品倉運大使。”

    “想當年,我們大人在京城做指揮的時候,和那個崇文門稅關大使都是稱兄道弟的。你知道那崇文門稅關大使是什麼啊?那可是天底下最威風的九品官了。所以我們大人怎麼會把現在這個九品官放在眼里啊?”

    “所以我說俞兄弟,跟著我們大人干,就是要放大膽,別一天到晚瞻前顧後的,該搶就搶,該殺就殺。听我們大人的話總是不會錯的。搶一些糧算什麼啊?搶幾個女人都沒事!”

    “我們的周兄弟除外!”見到周巡說的是興高采烈,梁輝在一旁插嘴道。

    梁輝的話引起四周人的哈哈大笑。因為雖然周巡當時逃婚,嫌棄自己的未婚妻相貌不怎麼樣。可當勤王後,他和自己的未婚妻完婚以後,周巡倒和自己的妻子感情很深。看來這官宦家的女兒確實有教養和手段,這娶妻要娶賢,也就是這個道理了。

    所以在公開的場合,周巡的怕老婆已經成為了汝寧營軍官團內部的一個笑話了。當然,那些軍官認為汝寧營中最怕老婆的是吳世恭,就是誰也不敢當著吳世恭的面說起罷了。另外,他們對于楊狗蛋已經是不再評論了。

    就在這些人說笑著的時候,遠處突然出現了幾匹飛馳的馬匹。吳世恭的前軍立刻做好了應敵的準備,等到這些馬匹走近了以後,才發現是虛驚一場。這幾個正是吳世恭派出去探查前方的幾名騎兵。

    放這幾名騎兵到吳世恭跟前,領頭的那名騎兵向吳世恭行了一個軍禮稟告道︰“大人,前方四、五里的地方發現有一群流民在內斗。”

    “哦?”有流民這不奇怪,現在大災連連的,這道路兩旁的流民群群,汝寧營的這些軍官也都司空見慣了。可這流民內斗,倒是讓吳世恭有些興趣。

    出于謹慎,吳世恭就下令道︰“三河,你就帶一個騎兵百人隊去看看,了解一下情況再說吧。”

    等到李三河帶著騎兵百人隊出發以後,吳世恭的軍隊也停止了前進,就地休息,等著消息傳遞回來。

    又過了一段時間,只見到李三河護送著一隊車隊回來。而這車隊的主人卻讓吳世恭大吃了一驚。那正是吳世恭的五哥吳世文。

    吳世文也真是倒霉。當時他到貴州當了一個知縣,後來因為奢安之亂亂兵進犯而棄縣城而逃,丟了官職。後來好不容易通過吳世恭的讓功勞恢復官職,來到了山東又成為一名知縣。

    可這安穩的日子沒過幾年,這次又遇上了山東亂民四起的局面。而逃過一次以後,吳世文對棄城而逃已經沒有了心理負擔了。當他了解到了縣城周圍已經有亂民出現的痕跡以後,根本沒有派人打探清楚確切的情況,為了保命,立刻放下一切帶著自己的家眷逃離了縣城。

    吳世文倒沒有放棄同僚,在逃跑之前,他也通知了縣城里所有的官吏和大戶。可見到縣城里的一把手都逃跑了,這人都有隨眾心理,所有的官吏和許多大戶也帶著家眷組成了一個車隊,隨同著吳世文一同逃離了他那個縣城。

    吳世文是這麼想的,只要逃到了濟寧城,再派人通知他的十四弟——吳世恭。吳世文並不知道這次吳世恭會北上出征,但吳世文卻知道吳世恭這里有一支強軍,雖然那支軍隊駐扎在汝寧府,但離濟寧城也並不遠。這為了五哥的安危,這十四弟吳世恭也該伸出援手吧。

    就算是十四弟吳世恭沒有調兵的命令不能夠來救援,那起碼待在重兵把守的濟寧城內,自己的生命安全總有保障了吧。要知道,這濟寧城就是運河的樞紐,朝廷就一直在這里駐扎著大軍的。

    至于以後朝廷追究吳世文什麼棄城而逃的罪名,那就到了以後再說吧。起碼現在要先保住自己的性命吧。反正吳世文面對這種情況也不是第一次了。

    可在逃跑的過程中,還是出現了意外了。吳世文這支車隊的組成,都是些原來處在人上人地位的人。當他們遇到一群流民阻礙他們車隊前行的時候,吳世文這些人的家奴,當然揮開鞭子趕開這些不長眼擋路的流民了。

    可這兵荒馬亂的時光,那些流民對于官府的懼怕和對律法的遵守已經基本上是蕩然無存了。

    于是先是口角,接著口角變成了小摩擦,小摩擦變成了大械斗。要不是那些流民心不齊,人多勢眾的流民早就把這個車隊給吞沒了。

    但就算是這樣,當李三河的騎兵趕到,殺散了這群流民救出這個車隊以後,整個車隊已經損失了不少人手。所幸的是,這些人手也大多數都是那些官紳家的家奴,那些官紳和家眷的損失還是比較小的。

    吳世恭和五哥吳世文見面以後,知道吳世文都逃離了縣城,那肯定是發生了什麼大事件了。于是吳世恭匆匆地和吳世文的家眷相互行禮以後,找了一輛空馬車,單獨向吳世文詢問起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來?

    “五哥!你那縣城附近的亂民是哪里來的啊?”

    “我也不知道啊!也遇見鬼了,就睡了一夜,這附近的幾個縣城就這麼亂了起來。”

    “那你知道些什麼啊?”

    “就知道好象有支軍隊嘩變。具體是哪一支,我也不知道啊!不過听說是登萊這里出發到遼東救援的明軍。誒?十四弟你怎麼會帶著軍隊到這里的啊?”

    “也是兵部調令,讓我也帶著汝寧營北上救援遼東的。”吳世恭苦笑了一下,“那麼這支嘩變的軍隊究竟在哪里活動啊?”

    “那可真的不知道!”吳世文確實不知道,他當時就顧著逃跑呢。

    ……

    雖然詢問了良久,可是吳世恭依然沒有從五哥吳世文這里了解到什麼有用的情報。結束了談話以後,吳世恭和那些到其他逃跑的官紳哪里了解情況的軍官踫面了一下,了解到那些官紳知道的也不比自己的五哥吳世文知道的多多少。

    這下子吳世恭就犯了難。要知道現在的吳世恭可不是在汝寧營熟悉的河南,他們是在人生地不熟的山東。

    這山東突如其來的動亂究竟範圍有多大?嘩變的軍隊數量有多少?他們現在活動在什麼地區?離自己的軍隊距離有多少?這些吳世恭都不知道。

    而吳世恭的汝寧營也只有一千二百人,不可能派出大量的騎兵進行遠程偵察,只能夠偵察軍隊附近二十里左右的地區。

    而且現在的吳世恭的任務是趕到山海關。是遵守原來的任務繼續前進呢?還是就地駐扎抵御亂軍呢?還是亂軍勢大,退回河南呢?

    吳世恭感到自己的腦袋一下子大了起來!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mk2258

LV:9 元老

追蹤
  • 1120

    主題

  • 100531

    回文

  • 46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