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元明] 明末瘋狂 作者:再次等候 (連載中)

 
mk2258 2013-4-20 08:58:30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967 68519
GGCMEAT 發表於 2017-3-12 20:10
第八百一十一章 賭性十足的余子璉

    “下官濟寧知州林德勤率本州官員恭迎大司馬。”一隊濟寧州的官員在知州的帶領之下,來到了碼頭邊拜見余子璉。

    “辛苦了!”余子璉點點頭,擺出了自己的官威。

    “下官已在城中備下薄酒,要為大司馬與眾位將軍洗塵。望大司馬屈尊一行。”那林知州客氣道。

    “不必了。本官也只是路過,軍情又告急,就不麻煩諸位了。”余子璉不緊不慢地說道。

    接著,那林知州又誠懇地相邀了幾次,可是見余子璉的態度實在堅決,他也就不再堅持了。

    現在的余子璉在官場上的位置其實是相當尷尬。他那個南京兵部尚書是個領餃,是虛餃。而他勉強說的上的實職也只有自行募兵。

    也就是說,朝廷就給了余子璉一道聖旨,就讓他自己想辦法變出兩萬部隊,而且沒政策、沒糧餉,絕對是把余子璉當成了孫悟空來看待。所以說,余子璉這個萬年替補確實做得相當憋屈。

    要不是余子璉以命相搏,要不是大明朝確實已經是危在旦夕,沒有了南京官場的保持中立,不要說兩萬了,余子璉猴年馬月也招募不到二百。所以說,官員哪怕是虛餃再高,只要沒有實權,那也只不過是一個放屁都不響的角色。

    而那林知州當然也知道余子璉的真實情況,所以今天的碼頭相迎,也只不過是例常的官場迎送,林知州並沒必要過分巴結。

    可林知州不巴結,余子璉該要的東西他還是得要︰“本官從金陵出發時較匆忙,攜帶的軍中錙重不多,還需林知州幫襯一二。”

    “這……!”林知州露出了一副為難狀,“今年州中也逢旱災。賑災後庫中存糧不多。不過大司馬之軍事也很緊要,本州願出糧五百石。”

    按照余子璉的官職任命,其中並沒有讓他領軍出征的任務。當然,萬一余子璉逆天般的完成募兵,再愚蠢般的主動帶兵上前線,那朝廷也肯定是不會反對的。

    所以對于余子璉完成了這種極小概率事件,朝廷也有些出乎意料,因此,也不可能發出什麼讓沿途州府籌措糧餉的公文。

    而沒有公文,林知州當然是能少給就少給。如果不是余子璉著實年輕。可能還會有將來,林知州可能連這些糧都不願意給了。反而是給余子璉私人送禮,林知州會不惜給上個一、二千兩(這價值遠遠的超過了五百石糧),而這也是官場上特有的“公私分明”。

    余子璉混跡了大明官場這麼多年,當然也明白林知州的心思。不過他也只是微微一笑,並沒有什麼動氣。

    船上的兵丁都已下船。現在各隊的將校正在組織人手搬運錙重。突然。碼頭處傳來了一陣喧嘩,沒一會兒,余子璉的親兵隊押解著三名兵丁過來了。

    “大人!這三人是我們搜查船艙時找到的,他們想躲起來逃走!”領頭的那位親兵稟告道。

    “哦?那把各營的將校集合起來,先處置這事吧。”余子璉不緊不慢地說道。

    見此情形,林知州這些濟寧官員倒也不能馬上離開了。他們總要等余子璉出理完畢以後。才能辭行。沒過了一會兒,各營將校就集中到了余子璉跟前。

    “這是哪營的人啊?”余子璉問道。

    兩名營千總臉色難看地出列。

    “小隊之人隱匿不報,營中管帶茫然不知。都是有罪。”余子璉不溫不火地說道,“算了。首次犯過,從輕處置了吧!管帶和小隊之人都是帶罪立功。這仨人也留個全尸,不斬首示眾了,改絞刑。下不為例。”

    听了余子璉這一番處置,那林知州就在心中暗暗想道︰“這余本兵看來也是位寬容之人。”

    沒想到接著余子璉說道︰“以後再有此事,本小隊十人全部斬首,帶隊營官也剝奪官職。再傳訊回金陵,這三人的家人夷三族。”

    那林知州渾身是一抖,驚訝地看著余子璉,他沒想到這位四十不到的六部高官竟然是如此的心狠手辣。

    接著余子璉滿面笑容地看向了林知州,並且不容置疑地林知州說道︰“林大人,本官已把所需寫了條呈,你三日內給本官備齊。”

    一旁的左吟立刻把一張紙遞給了林知州,林知州打開一看,紙上整整齊齊地寫了十幾行,首行就是︰糧——五千石。

    ……

    等到林知州他們走後,左吟對余子璉笑道︰“東翁!此法甚妙,那林知州無言耳。不過學生今日方知,東翁為何不先挑那體格健壯、家世清白者,而要挑選那些有家有口之人。”

    余子璉也苦笑了一下,說道︰“也無他法,時日太緊也。此軍也只能練個粗粗,真的上陣,靠得住的也只有個‘勇’字。而南人之健壯其實不亞于北人,根本毋須調理,其弱也就是無膽耳。捆其家人,總比無牽無掛者潰逃好上許多吧!”

    在明朝的時候,因為江南地區的營養較好,其實體格並不比北方人差什麼。所以當年戚繼光戚家軍所用的也是南方的義烏兵。當然,作戰意志和勇悍程度,南方人就要比北方人差上許多了,所以余子璉就用株連家人、全隊連坐的方法激起這些新兵丁的勇氣,並且讓兵丁們互相監視、互相幫襯。

    “東翁!這新立一軍,您就起個吉名吧!”左吟說道。

    “就叫……就叫黑雲軍吧!”望著天邊的黑雲,余子璉是脫口而出。

    “好……”左吟剛吐出半個音,就覺得這名字其實不怎麼吉祥。他又看到了余子璉望著天邊,還想到了“黑雲滾滾”這個詞,左吟的心情也沉重了起來。

    “再傳令下去,順利開拔,每人賞銀一兩。將交由兵丁們的家人。”余子璉吩咐道。

    “是!”

    這也是余子璉打一棒,再喂顆蜜棗了。畢竟那些新兵丁的心理還很脆弱,如果一味的采用強壓政策,余子璉生怕這些新兵丁都要被自己的心理壓力所擊垮了。

    對于余子璉的此次出兵,贊者說其忠君愛國,嘆著說其不自量力。只有區區二萬新立之軍,竟然就想要解了開封城之圍,去迎戰百萬農民軍。可是所有人都不知道,其實余子璉是有著自己的想法的。

    在賦閑在南京的幾年中,余子璉其實也在反思,他覺得朝廷閑置他的最主要原因就是︰他手中已經沒有了他所創建的汝州軍。

    可是余子璉並不想這樣沉淪下去。如果說想要轉混大明官場,余子璉可以說是毫無根基。而要一展所長,那他手中一定要有一支自己掌握的軍隊。

    所以一等到那道募兵聖旨,余子璉就敢賭上身家性命強行成軍;一听聞開封城危急,他就要把這支新軍帶上了戰場。就是想要脫離南京官場,把這支牢牢地控制在自己的手中。

    而余子璉也對怎麼樣練這支新軍很有心得。畢竟當年他所練的汝州軍也是新軍上陣,余子璉就是想在戰斗中磨礪自己的部隊,把其打造成為一支精銳之師。

    而且這支新軍的兵源素質也很不錯,起碼營養都很足,都有著體力,能夠馬上拉上戰場。而當年汝州軍成軍的時候,為了調理好那些缺乏營養的新兵丁,余子璉就用了足足一個月的時間,讓他們餐餐飽飯來供養他們,之後才能訓練、戰斗。至于黑雲軍中新兵丁的膽量,反正有株連和連坐嘛。

    至于黑雲軍的裝備,那就更不錯了。在這件事上,南京鎮守太監盧九德並未卡余子璉分毫,是給了他最好的裝備。如果說有什麼遺憾,那也只有戰馬的供應少了一些吧!

    其實本來南京京營的戰馬並不缺,民間的騾馬也不少。但是那些在汝寧有著巨額投資的江南豪商,他們就在市面上和軍中大肆購買戰馬、騾馬,以此來支援、交好汝寧軍。而得知這一情況以後,余子璉也只能苦笑了。

    當然,余子璉肯定不會雞蛋踫石頭般的與農民軍正面交鋒。他也就是想在農民軍包圍圈的外圍不斷游斗,通過不斷地騷擾,減輕開封城防守上的壓力。

    這時候的余子璉其實已經看明白了,現在正是各方勢力角逐天下之局面。而只要余子璉有著這支精銳之師,無論是哪一支勢力最終登台,最後總有余子璉的一方之地的。

    說到底,余子璉是位有野心、有能力、有頭腦和有賭性之人。

    在獲得濟寧州的補給以後,余子璉的黑雲軍途經徐州。之後在徐州余子璉就故伎重演,又獲得一批糧餉輜重,並在徐州強行征發徐州衛軍戶一千多人和民夫三千多人。至于沿途官府的怨聲載道,現在的余子璉已經是無視了。

    在黑雲軍行軍至徐州邊境時,他們恰好遇上了圍繞李、羅聯軍打轉的,直隸總督楊文岳所率領的七千人馬。這時候的楊文岳即不敢北返,又不敢去進攻李、羅聯軍,所以他們也只能劃著圈圈詛咒李自成和羅汝才了。
GGCMEAT 發表於 2017-3-12 20:10
第八百一十二章擊破農民軍偏師

    當余子璉的黑雲軍和楊文岳部匯合以後,倆人就簡單地商議了一下,之後一致決定合兵一處,共同向著農民軍進攻。

    現在的楊文岳是戴罪立功,而余子璉有些師出無名,因此,他們都沒有其他選擇,需要主動地與農民軍戰斗,以此來表現出自己的“積極進取”。而他們的“積極進取”卻立竿見影的起到了成效。

    雖然李、羅聯軍有著百萬人,可是其中能戰斗的兵丁人數也只不過有四、五十萬。再加上包圍圈其實就是在開封城外形成一層“蛋殼”。李、羅聯軍的部隊是在“蛋殼”上平均分布的,所以在某一點位置上的部隊並不會很多。

    再加上李、羅聯軍一直緊盯著南方的汝寧軍和左良玉部,他們把主力部隊也都安排在這個方向,因此,對東面突然出現的黑雲軍和楊文岳部就有些措手不及。

    當此支大軍進入蘭考縣境內時,立刻迎來了李、羅聯軍的一支偏師。而那帶兵的並不是闖營和羅汝才部的核心部隊,而是一個後來歸附的旁系。這支部隊的首領都是稱呼“大櫃”的,這也可以看出,這支部隊在依附之前就是做沒本錢的買賣的。

    雖然做的是沒本錢買賣,但這位大櫃做的也上了“檔次”,當他依附到闖營的時候,他的人馬就有一萬多。而在之後的幾次大捷以後,他的部隊更是得到更多小股流民和盜匪的依附,所以現在的人馬都已經接近兩萬了。

    而現在的闖營正在進行著正規化建設,他們都對自己的聯軍——羅汝才部都有所窺視了,那麼當然對自己闖營旁系的各股部隊也有著動作。闖營就是想把這些旁系的部隊都打散,把其融合到闖營核心部隊中。加強李自成的統一指揮。

    而這名大櫃生怕自己犯了什麼錯處被上面抓住。導致自己的部隊被裁撤,自己也喪失了所有權利。因此,他就抱定了主意︰如自己擊退了這支官軍,那就上報求賞;若是無功而返。那就把這件事壓下來,不讓上面知道。一句話︰就是欺上瞞下。

    不過這也可以看出。現在的闖營諸將是如何的信心爆棚。就是位旁系的將領,在兵力佔據弱勢的情況下,依然敢與和官軍野戰。要知道,不提裝備、兵員素質的差距,如果加上民夫的話,黑雲軍和楊文岳部的聯軍的兵丁數已經是超過了三萬了。而這位大櫃還是想要把這支官軍吃掉。真是自信、自大一字之差啊!

    兩軍一相遇。毫無疑問就列陣開打。一開戰,那名大櫃就用起了農民軍的“古典”戰術,讓手下三名大頭目率領著三千人沖在前面。按照農民軍的想法,只要這三千人沖到官軍跟前,根本毋須接戰,可能官軍就被嚇垮了。不要說還有後面一萬多農民軍的接著沖陣呢。

    誰想到當著三千人剛沖進幾百步的距離之後。對方的火炮就發射了。余子璉也從汝寧軍中學到很多。雖然他手中沒有能造汝寧軍這樣精良火炮的工匠,但找些人造些炮車總是沒有問題的。

    因此,余子璉就在南京武庫領取了幾十門佛郎機炮和虎蹲炮,雖然這些跑的口徑都比較小,都是一磅左右的,但是卻可以架設在炮車上,快速地發射。避免了火炮在戰前長時間挖坑、埋橛子的弊端。

    之後當然就是農民軍進入百步以後,迎來的密集火銃射擊了。立刻把那三千人打倒、打潰散了大半。

    若是李自成手下那些親信大將率領的闖營主力部隊,方才黑雲軍的炮擊肯本不會取得那麼大的殺傷。因為闖營的核心部隊早就脫胎換骨了,他們已經從“古典派”升格為了“現代派”,會在沖陣前用火器和弓箭與敵軍對射,不會這樣盲目的沖鋒。就是沖鋒的時候,隊形也會變得很散。

    同樣的,這樣的炮擊和火銃發射所造成的殺傷,也不足以阻攔闖營主力部隊的沖鋒腳步。因為闖營嫡系老營的老八隊,都有著很頑強的作戰意志。而且因為都是老兵出身和沙場百戰余生的,他們的戰斗技巧也都相當高超。

    可這部隊的規模一大,良莠不齊的現象必然會出現。而這次那位大櫃所率領的二萬兵馬,也就是一群拿著武器的盜匪和農民,根本談不上什麼戰斗意志。所以就被一擊而潰了。

    而這三千人一打散,幾千多名農民軍兵丁就亂哄哄地朝著後面本隊跑去。可這麼一來,直接又是把本陣沖了個亂成一團。就在此時,楊文岳部中,總兵虎大威所率領的二千騎兵開始沖鋒掩殺了。

    這也是戰前余子璉和楊文岳商議而定的。余子璉的黑雲軍將負責正面戰場交戰,而楊文岳部則負責騎兵掩護和掩殺。那是因為楊文岳部的騎兵比率較高。不過也是,在朱仙鎮被圍以後,能沖出包圍圈的官軍,基本上都是長有“四條腿”的。

    干脆利落的一場大捷。官軍最終斬首一千三百多人,俘虜超過了三千。要不是後來官軍兵丁哄搶繳獲,此戰的戰果還會大上許多。

    接著余子璉就與楊文岳簡單地分配了一下繳獲和俘虜以後,開始整編自己的部隊了。

    首先當然是把分配給余子璉的一千多俘虜全部整編入黑雲軍。

    接著,抓出了在剛才戰斗中退縮的和哄搶繳獲的兵丁,加上他們的連坐者共三百多人全部斬首,並傳訊回南京,把除連坐者以外所有斬首兵丁的家人都夷三族。

    在連番執行了嚴酷軍法以後,黑雲軍的面貌是煥然一新。而余子璉也以最快速度建立起了黑雲軍的紀律。不過這樣的手段也是把雙刃劍。也就是南方兵膽小,他們慣于盲從上峰,不敢做出什麼反抗。要是遇上些桀驁不馴的北方兵,在這樣嚴苛的軍法之下,他們可能早就大規模逃亡或者嘩變了。

    接著,余子璉就把全軍的繳獲公示,並且在留下軍用物資和提留了一部分公產以後,平均分配到每一位兵丁的身上。雖然這一平均分配,每一位兵丁得到的並不多,也就是六、七百文錢的樣子,可是如此公平的分配方法,卻一下子讓黑雲軍兵丁的情緒穩定下來了。
GGCMEAT 發表於 2017-3-12 20:11
第八百一十三章遭遇包圍

    余子璉雷厲風行的幾個手段一使出,使得一直在旁觀的楊文岳是贊嘆不已。這時候的楊文岳也明白了余子璉的名不虛傳,也贊嘆他確實有著治軍的手段。

    可是這些手段卻是其他官員學不了,也不想學的。除了余子璉在軍中有著極高的威信,使得將士們都難起反心以外,他的做法就是得罪了大明整個官場,也在將來給言官豎起了無數的靶子。因此,余子璉完全就是以明天賭今天。所以說,旁觀的楊文岳也僅僅是贊嘆而已。

    不過贊嘆歸贊嘆,該據理力爭的時候,楊文岳也不會松口的。在接著商議下一步的行動時,余子璉和楊文岳就發生了激烈的爭執。

    余子璉的看法就是︰反正已經獲得了一場大捷,那就見好就收了。余子璉要把部隊後撤,依然維持著在農民軍外圍的游斗。

    對于余子璉來說,此次出兵的目的其實已經是達到了。勝利使得新兵丁們樹立起信心;治軍手段使得新兵丁們培養出了紀律。只要再這麼小勝上幾場,余子璉就有信心把黑雲軍培養成像原先的汝州軍一樣,讓將士們崇拜自己,並且對戰斗有種狂熱的狀態。至于是否能真的解圍開封城?余子璉的意思就是盡力即可,已經無需強求了。

    余子璉並不會夜郎自大。他的賭性雖重,可絕對不會認為現在自己的黑雲軍,有著越級挑戰李、羅聯軍的實力。

    可楊文岳卻希望趁勝追擊。他認為︰應該緊追大敗潰逃的農民軍,爭取滾雪球般的把李、羅聯軍擊潰,起碼也要打通去開封城的道路。

    說實話︰楊文岳確實不怎麼懂軍事,他對李、羅聯軍的實力有著嚴重的低估。不過這也不能責怪楊文岳這個外行。因為明軍對農民軍的勝利已經是等了好多年了,就是斬首幾百、擊敗上千農民軍的戰斗。報到朝廷都是一場大捷。于是楊文岳就被勝利沖昏了頭腦了。

    但楊文岳的此項選擇也是無奈之舉。因為在朱仙鎮他所犯下的戰敗之罪太大了,如果不能解圍開封,楊文岳就根本沒可能來個功過相抵。所以出發點的不同,也就造成了兩位主帥對下一步行動的不同。

    可就在爭執不下的時候,一支來匯合的援軍就打破了這個平衡。

    說的準確一些。這也不是一支援軍,只是一支才有近二百人的民壯武裝。可是率領這支民壯武裝的首領卻是赫赫有名,他就是原兵部尚書、督師天下兵馬的盧象升的首席幕僚——參贊主事楊廷麟。

    在當年到高起潛大軍處搬救兵未果以後,楊廷麟為了盡自己的輔佐之義,帶著自己的幾名隨從就奔赴了戰場,想要與盧象升同生共死。可是多爾袞卻並沒有遂了楊廷麟的心意。當楊廷麟趕到戰場後。清軍已撤退去追殺高起潛的大軍了,而留給楊廷麟的,就是滿地天雄軍將士的尸首。之後楊廷麟就是做著些掩埋尸首,護送盧象升靈柩返鄉等等這類的事了。

    再之後,因為不屈服楊嗣昌的貶官侮辱,楊廷麟也就辭官回到自己的清江老家。不過到了此時。他那熟知兵事、人品高潔的名聲已經傳遍了宇內。也確實,作為盧象升的首席幕僚,楊廷麟怎麼樣也不會是一名軍事上的小白,而他願意與盧象升同生共死,也證明了他的人品足以稱得上是一流。

    之後楊廷麟就居家閑養,他幾次拒絕了朝廷的征召起復。或許是楊廷麟悲于盧象升之死,對朝廷有些灰心;或許他是要養望。反正楊廷麟並沒有重返大明官場,只是時而游歷天下,尋親訪友。

    而當開封城被圍之後,城內的官員也肯定會向黃河對岸的北直隸官府去求救。可是現在讓北直隸官府再派出援軍,他們肯定是無能為力的。但是這並不妨礙讓官員們坐下來商討一番。而在這樣的“務虛會”上,恰好游歷到此的楊廷麟也被邀請了。

    事實證明,這時候的楊廷麟血還未冷。當他得知了開封危急以後,他就自告奮勇去募兵,想要以自己的主動投軍來加強官軍援軍的力量。

    而天雄軍的起家所在地就是在大名府,所以楊廷麟就很容易地募了些天雄軍的老兵。所以就這樣。渡過黃河的楊廷麟就遇上了黑雲軍和楊文岳的聯軍。而楊廷麟的到來,使得他理所當然地加入到了聯軍的決策團之中了。

    而原先的余子璉和楊文岳,論官位,余子璉稍高;可是論資歷,楊文岳可是遠遠超出。所以這倆人可以說是爭個旗鼓相當。可是楊廷麟一加入。那天平立刻是傾斜了。

    楊廷麟的意思很簡單,那就是繼續向前,解圍開封。要不然,楊廷麟吃飽了撐的熱血一場啊?楊廷麟繼承了盧象升創建的天雄軍那熱血的作風,他的主張就是熱血再熱血,要以不間斷的進攻、不間斷的貼身肉搏,徹底地把李、羅聯軍打垮。

    說實話,幾年的賦閑在家,已經讓楊廷麟脫離了實際情況了。他不知道︰現在的李、羅聯軍已經不是幾年前天雄軍對付的農民軍了。不過發生這樣錯誤判斷的官員,楊廷麟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而楊廷麟說話的分量很重。雖然他已經不是官員,但天底下沒人敢把他不當成官員。再加上他的赫赫有名,其實他的話語分量已經是不亞于余子璉和楊文岳了。

    另外還有一點,總兵虎大威等人也都是盧象升的原屬下,他們也願意听從楊廷麟的話,所以余子璉的意見就被壓制住,最後也只能隨同繼續進攻了。

    一開始的進攻依然相當順利,少了農民軍的那支偏師以後,此地其實已經出現了一個包圍圈上的大空檔。而黑雲軍和楊文岳部在接連擊敗了幾支小股農民軍以後,很順利地推進到平城鄉這一帶。

    而到了這時候,終于隱瞞不住的那位大櫃也只得向李自成上報了。一听自己的東側突然出現了一支官軍,而且此地也防御空虛,李自成是大驚,立刻命令袁宗第率領一萬人馬,先去堵住這個缺口。

    而袁宗第趕到以後,先收編了那位大櫃的近萬殘軍,接著與余、楊聯軍展開了會戰。可是會戰的結果還是連連失利,畢竟袁宗第匆匆率領的只是臨時集合的部隊,其中老營的兵馬相當少。要不是黑雲軍的作戰表現是相當生疏,楊文岳部也是打得縮手縮腳,說不定袁宗第又會遭遇一次慘敗。

    萬幸的是,在損失了三、四千人馬以後,袁宗第總算是頂住了,他終于等來了赫搖旗所率領的六千老八隊騎兵的支援。而赫搖旗一到,他也立刻就接過了農民軍的指揮權。

    而在此刻,余子璉再一次提出了連夜撤退,但是遭到了楊文岳和楊廷麟的拒絕。他們認為︰夜間大軍撤退,很容易就會演變成一場潰敗。而且官軍中夜盲癥的現象也是很嚴重,就算是順利地撤退,官軍的損失也將會很慘重。

    所以楊文岳和楊廷麟就提出︰在明日與農民軍的會戰中,先把赫搖旗部擊退,之後再從容地撤退。而這一決策就讓此支官軍喪失了最後一個全身而退的機會。

    而在第二天的戰斗中,闖營的騎兵就發威了。這是一個騎兵為王的年代,當騎兵集團開始沖陣的時候,都是一種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架勢。所以兩軍對陣,憑借的就是雙方將士的勇氣。

    可是當闖營的騎兵列隊開始沖鋒時,楊文岳部的兵丁率先而逃。反正他們在朱仙鎮已經逃過一次了,再逃一次也不丟人。可這麼一來,頓時造成了官軍的陣形大亂。

    余子璉算是倒霉踫上豬隊友了。一見形勢不妙,他立刻約束部隊,形成緊密的集團,且戰且退地向後而行。

    在這場戰斗中,反而是以新兵為主的黑雲軍表現的可圈可點,在余子璉的身先士卒之下,黑雲軍進行了幾次反沖鋒,殺傷了大量農民軍,讓他們不敢太過逼迫。而且余子璉沒日沒夜地訓練黑雲軍排好陣形的訓練也起了效果,雖然闖營的騎兵圍繞著黑雲軍在打轉,但還是沒找到下嘴的地方。再加上農民軍的騎兵還要追殺楊文岳部,因此就造成了攻打黑雲軍的兵力不足,最後竟然讓黑雲軍順利地撤出了戰場。

    之後就是官軍逃跑、農民軍追擊的戰斗了。在經過了兩天的後撤以後,黑雲軍撤退到了陽堌鎮那裡時,發現四周的農民軍已經都圍了上來。於是餘子璉就下令就地紮營,依托鎮子的建築修建防禦工事,抵禦農民軍的圍殲。並且餘子璉還派快馬去汝寧求援,希望吳世恭再一次拯救他於水火之中。

    而楊文岳部則潰散成了兩大塊。一支四千多人的,跟隨著楊文岳和虎大威逃進了蘭考縣城。另一支近二千的,與余子璉的黑雲軍一起,逃到了陽堌鎮據鎮而守。

    而農民軍的田見秀部八千余人、李過部的三千騎兵、劉體純部七千余人都逐漸趕到,他們和赫搖旗一起,共同把這兩支官軍再一次地包圍了起來。
GGCMEAT 發表於 2017-3-12 20:12
第八百一十四章 固守陽堌鎮

    首先說說在蘭考縣的楊文岳。

    楊文岳等四千人馬進縣城以後,立刻被尾隨的農民軍一萬二千多人圍了起來。而圍城的農民軍並沒有攜帶過多的火炮和攻城器械,于是他們就圍而不攻。

    可楊文岳已經無心城防了。他知道自己的錯誤判斷已經葬送了這支大軍,自己是罪上加罪,就算逃出生天也沒什麼好下場了。只有總兵虎大威還在勤勤懇懇地布置著城防。

    已經是這麼巧,維持的農民軍試著向城內發射了炮彈,無巧不巧地把正在城頭巡視的虎大威的腦袋給打碎了。這一意外的情況,也可讓守城的官軍兵丁是亂成一團。再加上又沒楊文岳約束,蘭考縣內的官軍頓時全軍崩潰。有些兵丁暗自開城門向城外的農民軍投降;有些就像無頭蒼蠅般在城內亂竄;最多的就是化妝成百姓想要蒙混過關。

    而農民軍在短暫的驚愕之後,也欣喜若狂般地攻入了蘭考縣城。幾乎沒有任何傷亡,就全殲了這支官軍,並把這支官軍的兵丁們也都編入到了自己的闖營中。

    而楊文岳這些官員全部陣亡。尤其是楊文岳,他在農民軍入城以後,還穿著官袍、披頭散發地在城中道路上游蕩,口中只是不斷地喃喃道︰“大明完了!大明完了!”之後被一名遇上的農民軍兵丁一刀砍死,使得他的精神總算是保留了些最後的體面。

    接著,圍困蘭考縣的農民軍就加入到了圍困陽堌鎮的部隊中,而圍困的總兵力已經達到了五萬多。而據鎮防守的黑雲軍,這時候的兵力是二萬一千人。

    從人數上來看,似乎黑雲軍根本沒受到什麼損傷,但是實際情況並非如此。因為在徐州征發的一千多軍戶和三千民夫基本上都是作為輔兵使用的。根本沒上戰場,所以逃跑的時候也未受到很大的損失,再加上楊廷麟帶過來的一千多楊文岳部的殘兵,所以在這時候,黑雲軍的那些新兵丁的損失其實已經超過了二、三成。

    而此時的余子璉也有兩個選擇︰一個就是全軍向外突圍。雖然包圍的農民軍有著五萬多,但是他們怎麼也阻擋不住二萬多人的突圍,只要集中在一點突圍,黑雲軍總是能跑掉一些的。

    不過現在的黑雲軍因為剛遭遇大敗,那些新兵丁的軍心十分不穩。讓他們據鎮防守還好上一些,如果讓他們服從命令。有條不紊地突圍,那可能一出鎮,這支部隊就要潰散了。

    另一個當然就是據鎮防守了。不過此項選擇雖然能苟延殘喘,但當農民軍的大部隊調集過來以後,整個鎮子外圍的包圍圈將會越來越緊密。最後就會造成黑雲軍的突圍不能。除非也有外面援軍,否則的話。黑雲軍的下場也將會和開封城內一樣。無非是拖延時日而已。

    不過最終余子璉還是選擇了據鎮防守。因為余子璉治軍的手段十分特殊。一定要以不斷的勝利來維持他本人的威信。否則的話,根本沒什麼兵丁會服從如此嚴苛的軍法。所以說,一旦慘敗而歸,余子璉在軍中的名望也就結束了,以後也絕對招募、訓練不出任何新軍。當然,沒有了新軍。余子璉在官場上的前途也是同樣沒有了。

    所以現在余子璉就盼著汝寧軍來救援了。為了增強兵丁們的信心,他還在軍中大肆宣揚自己與吳世恭的私交深厚,而那些不了解實情的黑雲軍新兵丁竟然還都信了。真是天可憐見!

    再加上余子璉發布的防御命令也是條理清晰,一路征集的糧草也未丟失。足以全軍二個月所用,所以在一陣慌亂之後,黑雲軍的軍心也逐漸地安穩了下來。

    而農民軍這邊就想要追求一場急勝了。雖然包圍了黑雲軍,但是也牽制了農民軍五萬多人馬,再加上外圍輔助的部隊,全部加起來足有八萬多。如果急勝的話,那就可以把這支農民軍解放了出來,畢竟農民軍還是要重點準備南方的汝寧軍和左良玉部呢。

    而且攻克蘭考縣的順利也給了農民軍以極大的信心,他們認為被圍的官軍已經是軍無斗志,只要發動幾次小小的沖鋒,這支官軍也同樣會全軍潰敗的。

    可是一攻之下,農民軍就知道遇上了硬骨頭,沖鋒的部隊還未靠近圍鎮壘砌的土牆,就被黑雲軍的火器一陣射擊,農民軍丟下了上百具尸體就敗下去了。

    接著在當天晚上,余子璉親率死士千人,夜襲農民軍的營盤,再次造成農民軍的一陣大亂。天亮一點名,農民軍又死傷了幾百,遭遇了第二次小敗。

    而接二連三的勝利,也使得黑雲軍的新兵丁信心爆棚,余子璉在軍中的威信,也在不知不覺中回來了。

    而現在的農民軍就有些騎虎難下了。沒有重型火炮和攻城器械進行強攻。傷亡大暫且不說,還沒有把握一定能攻下來。

    如果運送在開封城和朱仙鎮那里放置好的重型將軍炮和大將軍炮,一方面花費的時間曠日持久;另一方面炮擊也不一定奏效,因為黑雲軍的火炮數量也挺多。雖然他們的口徑較小,但畢竟是在土牆上居高臨下地發射,在射程上也吃不了什麼大虧。

    如此一來,農民軍也只有一個選擇了︰老花樣,集合大量的勞力,圍繞著陽堌鎮再次挖掘壕溝。就這樣,黑雲軍和農民軍就在陽堌鎮僵持了下來。

    “平兒今天真俊!今天就是小大人了。”李月奴眉開眼笑地打量著薛呈平,而今天的薛呈平是一身正裝打扮,接著李月奴就用手捏了捏薛呈平的小臉,說道︰“等會兒給月姨爭氣些,要上得了大場面。”

    “是!月姨。”薛呈平挺著胸說道,一副長大了的樣子。

    李月奴牽著薛呈平的小手向著前廳走去,快走到時,遇上了躲在前廳屏風後的李馨和也是一身正裝的吳呈瑛。

    李月奴立刻深深一福,道︰“拜見李夫人!拜見二公子!”

    而薛呈平也是跪下行禮︰“拜見李姨!拜見二哥!” 本帖最後由 GGCMEAT 於 2017-3-12 20:14 編輯

GGCMEAT 發表於 2017-3-12 20:15
第八百一十五章 收買人心

    李馨一把將快要跪下的薛呈平拉起,接著擠出笑容對他說道︰“平兒這麼大了,快到李姨身邊來。”接著她就一手牽一個,牽住了這倆個孩子的小手。

    趁著倆個孩子都不注意,李馨是一臉寒霜地掃了掃身邊的那個下賤女人一眼。只見李月奴低眉順目的一副小鳥狀,好像是一副逆來順受的樣子。

    “……沒想到余傻子能耐倒不小,都能折騰出幾萬新兵送給陝賊去包圍了。還想要咱們去救他。救當然會去救,就希望他支撐的時間長一些,那麼我們汝寧軍遇上的陝賊兵力也將會少上許多。你們說,我是不是該給余傻子發上一個傻子獎?”吳世恭在屏風前的前廳內,對著自己的文武官員說道。

    “哈哈哈——!”前廳立刻是爆發出一陣大笑。

    “好了,這次誓師典儀什麼的都不準備舉行,咱們就悄悄地出征。不過在出征前,有件事要向大伙兒宣布一下。”吳世恭接著叫道,“平兒!瑛兒!都出來。”

    李馨連忙讓薛呈平和吳呈瑛轉到屏風之前。吳世恭接著牽著這兩個孩子的手,向著眾文武宣布道︰“向全軍傳令,接任本官者︰嫡長子薛呈麟;順者︰嫡子薛呈平;再順者︰二子吳呈瑛。要傳到每一位將士的耳中。”

    “諾!”眾人齊聲領命。

    為了防止上次繼任人問題造成的汝寧軍內亂,吳世恭就再次重申了一遍,他的繼承者是嫡長子薛呈麟。因為薛呈麟身在北京城,本身的安危難以得到保證,所以吳世恭就一下子制定了繼承人的前三位順位者。

    而在屏風後听著的李馨,她的心中是一陣發苦。接著她又橫眉掃了一眼低眉順目的李月奴,仿佛要把心中的憤恨都通過目光傳送到李月奴的身上。

    而屏風後雖然站滿了吳世恭的妻妾子女,但是他們都保持著一片安靜。而躲在邊上的羅輕君偷偷地看了一眼站在前面的李馨,又看了看自己凸起來的小腹,不知在想些什麼。

    ……

    崇禎十五年八月十一日,汝寧軍全軍出征。汝寧軍將兵分三路︰右路是由楊如松、書墨率領的三萬五千兵馬,左路是由周巡、張彪率領的二萬八千兵馬;中路是由薛永利、楚格率領的四萬二千兵馬。緊隨中路的是吳世恭的中軍,有著赫飛率領的一萬一千近衛直屬部隊和遲明率領的二千親兵隊。全軍十一萬九千兵馬,正式投入到中原混戰中。

    幾位農民軍的探子正在樹蔭下乘涼。這里是豫中太康縣境內,離汝寧軍、歸德的邊境還有二百多里。平日里汝寧軍的偵騎也不怎麼來。所以這幾位遇上的農民軍探子,就想要偷懶一下。

    這些農民軍的探子都說著陝北方言,聊著些家鄉的趣事。一個酒囊輪流到各人手中轉了一圈,每人都能解上一口饞。他們是說說笑笑的都有些不亦樂乎。

    可就在此時,他們發覺大地震動了起來。這些探子互相打量著。都發現旁人的臉色有些發白。突然一個人猛然驚醒,他急跑到樹旁去解戰馬的韁繩。其他的探子也都反應了過來。他們也都去解韁繩,連酒囊掉到地上都沒發覺。

    等到這些探子騎上戰馬,上了高坡,他們只見到南方的大地邊冒出了一條黑線。

    “快跑!快回營去傳訊!”一位探子就調轉了馬頭。

    “劉大哥!不上去打探一下是哪家的兵馬,有多少人嗎?”另一位探子問道。

    “還打探什麼?”那位準備好逃跑的探子嘶啞地叫著,“肯定是吳屠夫。一定是吳屠夫,他的軍隊全部出動了。再不走,咱們可就走不了了。”

    說完以後,那名探子首先揚鞭。他的馬就吃疼竄了出去。

    沒過一會兒,一隊汝寧軍的騎兵疾馳到那幾個農民軍探子的落腳處。看著遠逃的那幾個人,領頭的那名騎兵隊長驅著馬踩了一下那酒囊,笑道︰“那些兔崽子可溜得真快啊!”

    ……

    “喬松!你先安排人手把咱們拿下的地方都控制起來。土地荒蕪、渺無人煙都不要怕,先建立起從鄉鎮到州縣的官員體制,以後的事可以一步步來。至于人口,以後本官會給你送來的。”吳世恭吩咐道。

    “諾!”

    “燕知州!那州縣官員的事就要你費心了。如果有舉人、監生的,只要他們心向著咱們汝寧軍,都可以先任命,先佔上位置再說。如還有缺員,那就擇優從生員中挑選吧!還有,與朝廷和巡撫衙門的交涉,也交由你。什麼事都以拖為先,要保證我們的人確實控制住這塊地盤。”吳世恭又對原汝州知州燕兢吩咐道。

    “是!大人!”

    在出兵之後,汝寧軍很順利地佔據了豫中的幾個縣。于是吳世恭立刻讓喬松和燕兢把攜帶出的一千多名預備官員安排了下去。可隨著佔據的地方不斷地擴大,所需的新官員也不斷增多,于是一方面吳世恭讓汝寧緊急再安排一批預備官員,一方面就是原地提拔了。汝寧軍想加快速度,趁著朝廷沒反應過來,先要在這塊無政府的土地上,建立起汝寧軍自己的政權。

    “將軍!前方有地方鄉老來慰問將軍!”一位親兵稟告道。

    “好!那咱們就去看看吧!”吳世恭笑道。

    “老朽日夜相盼,總算是盼到王師了。今日一睹將軍容顏,老朽是不甚歡喜!”幾位面慈目善的老者,帶著大批犒勞,跪迎吳世恭。

    “快些請起!”吳世恭虛扶道。他也笑得很親切,“眾位地方賢良心向汝寧軍,本官是不勝感激。本官也來晚甚多,真是有愧!有愧!”

    “不敢!不敢!”

    大伙兒都是傾情表演著軍民魚水情。可是吳世恭心里明白,這些老者就沒一個是吃素的。在盜匪、流民橫行的現在,能在本地生存下去的都是些本地的大族。而且這些大族都有著自己的武裝,也就是些地主武裝。平時那些地主武裝保衛本族,偶爾也客竄一下盜匪。而這些地主武裝也都向汝寧軍購買過兵器。

    可是為了盡快地安穩地方,汝寧軍還是不得不與這些地方大族合作,要通過他們的力量盡快地恢復生產,建立起有效的統治體系。

    “本官曾听聞︰眾位家中也都是耕讀世家,族中子弟也都是俊良。而地方凋零,也需人來治理,望各位賢良不吝自家子弟,讓他們出來為我們汝寧軍做事吧!”吳世恭笑著拋出了胡蘿卜。

    “那是一定!那是一定!”那些老者都是大喜過望,他們今天就是要與吳世恭建立緊密的關系,為族中子弟尋覓個好的前程的,“只要將軍看得上,族中之人都由將軍您盡情挑選。絕不會有推辭之事。”

    “那就最好!多謝諸位了!”

    “哈哈哈——!”

    一陣賓主皆歡以後,終于結束了這場表演。眾人是各取所需,對會面的結果也都很滿意。

    而那些地方大族的行動很是雷厲風行,他們很快就湊出了四千多地主武裝交由汝寧軍指揮,而吳世恭也立刻把這支武裝安排成為了汝寧軍的輔兵。而喬松和燕兢也接收了一百多名各族的子弟,並把他們立刻安排到空缺的崗位上。

    而這種安排也是汝寧軍的權宜之計。那些突擊加入的官員都將會在以後經受考驗,只有切實融入到汝寧軍里面的,以後才會有所發展。而且以後這樣的官員也不會在原地為官,他們也都將會安排到異地,防止出現官地勾結的情況發生。

    結束了會見以後,吳世恭問遲明道︰“右路的如松和書墨到了何處?”

    “他們已經進了杞縣,快要和陝賊遇上了。”遲明答道。

    吳世恭點點頭,又吩咐道︰“去永利叔和巡子那里吩咐一聲,要他們壓著速度,別沖得太快,這次的主攻是如松那里。別三下五除二把陝賊都給嚇壞了。”

    此次汝寧軍的出征是分為兩個階段的︰

    第一階段當然是要為開封城打開一條通道,起碼要保證能把糧食運入城,並讓城中的軍民有著守城的信心。當然現在又追加了一個任務,就是要救出余子璉的黑雲軍了。

    而這一階段的任務,是由右路的楊如松和書墨部來完成的。而中路的薛永利、楚格部基本上就是側翼掩護。而左路的周巡、張彪部更不會沖得太過靠前。他們還害怕把李、羅聯軍打得太狠,讓他們不敢經南陽入湖廣呢。

    而第二階段就是要與李、羅聯軍長期相持了。汝寧軍不會主動發起進攻,當然也會在正面擋住李、羅聯軍前進。汝寧軍就是要與百萬農民軍拼消耗,最終逼迫著李、羅聯軍不得不離開開封城。

    再怎麼說,百萬人的糧食供應總比十幾萬人要多上許多。汝寧軍又有背後的汝寧、歸德來供應,如果說是拼消耗,李、羅聯軍是拍馬也拼不過汝寧軍的。
GGCMEAT 發表於 2017-3-12 20:15
第八百一十六章 杞縣投降

    午夜的杞縣縣城,突然傳來了一陣騷動。縣城里寥寥無幾的居民听到動靜以後,都把腦袋躲藏進被窩中。這大軍來來去去,兵禍連連,使得這些居民起床打探動靜的膽氣都沒有了。管他外面鬧得天翻地覆,能躲藏在家中享受一些安穩的時光也是好的。就是等會兒亂兵沖入家中燒殺搶掠,那也就這樣吧!反正能拖上一些時間是一些。他們都已心冷如鐵了。

    杞縣的縣衙中,肥胖的魏知縣卻是汗如雨下。在這短短的二年時間內,魏知縣的人生旅程是刺激無比,他仿佛像是坐上了過山車,上下來回了好幾次了。

    當農民軍一開始殺入豫中後,魏知縣只要一得知農民軍的靠近,就立刻躲藏到附近的山區里。等到局勢稍一平靜,他又回到縣城依然做他的縣太爺。

    而此時大明朝廷已經不對魏知縣這樣的官員要求守土有責了。也沒辦法要求,就是新安排的官員,也寧願棄官也不到這樣送命的地方去。所以只要魏知縣這些人還是聲稱心向朝廷的,大明朝廷也就眼開眼閉了。

    可是農民軍的來回肆虐也太頻繁了些,經常爬山也很累,不要說魏知縣的體型還很“壯觀”。所以在一次躲無可躲的時候,魏知縣索性投降了農民軍,做起了闖營的順民了。而闖營也恰巧要在這時候要樹立些投順官員的典型,于是也就順水推舟,同樣留任了魏知縣為杞縣的知縣。

    而杞縣作為一個外圍的重要據點,本來農民軍是在此安排有一支大軍的。可是隨著余、楊聯軍的進攻,農民軍也抽調了大部分兵力去圍剿這支官軍,其中也包括了在杞縣的大部分兵力。

    可是等到了汝寧軍的出兵,農民軍才發覺杞縣這個據點需要加強。可是時間緊、農民軍主力又被陽堌鎮的黑雲軍牽製住了。所以李自成隻能匆匆的讓附近的幾支旁係農民軍部隊進入了杞縣縣城。

    而在此時,魏知縣那種天花亂墜的口才就起到作用了。論打仗,農民軍中選出任何一個小頭目都比魏知縣要強。可是論口才,杞縣縣城內近四千的農民軍,加起來也頂不過魏知縣一個人。

    而原先遺留在杞縣的千余農民軍已經早就被魏知縣收買,再加上那些旁系的農民軍大多數都是河南本地出身,他們對著汝寧軍有著天生的恐懼感,所以在魏知縣的一番游說連橫之後,大多數的農民軍都準備跟隨魏知縣投降汝寧軍了。

    之後就是些去除“雜草”的行動了。所以在今天晚上,魏知縣就安排自己親信的部隊。去消滅那些頑固的農民軍首領。而這場兵變也相當順利,只有半夜時光,魏知縣已經重新控制了杞縣縣城,就等著汝寧軍的到來了。

    “書爺!和那群牆頭草打交道我可不行。看到他們那張臉都覺得惡心。所以這種安撫、招降的事還是交給你吧!”楊如松對書墨笑道。

    “以後你踫到這樣的事還多著呢。多學著點。”書墨笑著教楊如松道,“無非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而已。實在看不慣。殺幾個牆頭草也行。不過你也是位領軍一方的大將了,要拿出為將者的官威。不要像你爹一樣。做了這麼大的官了。還沒有一些氣勢。說實話,還是你娘的威勢足上一點呢。不過我們手頭上的人手確實太少,而且都是打仗的,治理地方的卻沒幾個。少爺也說過︰能用的也就勉強用吧!牆頭草雖然人品不行,但咱們也不是要把他們娶回家做媳婦,只要他們為我們汝寧軍做事。有些事也就眼開眼閉吧!只要他們不過分地欺壓百姓就行了。”

    “說實話,這些煩心事還真不願意去踫。在戰場上真刀真槍地搏個功勛,那多爽快!誰願意去做那勾心斗角之事。”楊如松抱怨道。

    “行行行!今天就我出面吧!”書墨笑道,“能兵不刃血的攻下杞縣。兒郎們總是少些損傷。咱們這些為將者就是惡心些也就算了。再說,有了杞縣那些投誠的民賊,接著修建工事的民夫也就有了著落了。”

    “天兵到來,杞縣知縣魏忠亭領全縣上下恭迎兩位將軍!”前方的道路上,魏知縣帶著投降的那些農民軍頭目在路中間跪迎。而在他們身後,投降的農民軍兵丁也都棄了兵器,手無寸鐵地跪在道路兩旁迎接。

    書墨笑著對楊如松一揚眉,低聲說道︰“你就看好了吧!別看那位以前是位縣太爺,今天我就是要他的老婆,他都會笑著雙手相送。不過能在這種亂世中,他還能如魚得水,這人也是位油滑腹黑之人,只要能掌握得住他,以後會用得很順手的。”

    “可如果我們汝寧軍離開此地,這魏知縣會不會賣掉咱們?”楊如松奇怪地問道。

    “肯定會!而且會以最快的速度賣。”書墨笑道,“不過我們也就用他這段時間,只要我們一直獲勝,這樣的‘聰明人’也不會隨便反水的。以後你就會知道,用小人有時候比用君子還要順手呢。”

    今天書墨的話完全顛覆了楊如松的世界觀。接著他就看到了書墨滿面笑容地上前,說道︰“久聞魏知縣忠義無雙,忍辱負重為朝廷。今日一見,真是吳某三生有幸。快快請起,也請魏知縣介紹一下身邊的諸位吧!”

    “不敢!不敢!下官也久聞吳將軍是大帥之心腹人,真是雄奇偉岸、前程似錦。今日能見尊面,也是下官前生修來之福也。也給將軍介紹一下︰此位是主薄嚴正寬。”

    “久仰!久仰!”

    “此位是原匪齊家營的齊虎齊統領。”

    “久仰!久仰!”

    ……

    看著書墨如魚得水般與投降的魏知縣他們打著招呼,偶爾還會很親切地聊上幾句、開些玩笑,楊如松就在心中暗暗地搖了搖頭。這種事,還真不是一般人可以做的啊!

    八月十七日,右路的楊如松、書墨部順利地攻佔了杞縣縣城。而如此快速的進軍,立刻把李、羅聯軍的包圍圈撕開了一個大口子。于是李、羅聯軍立刻調兵遣將,首先要堵住在杞縣的汝寧軍。
GGCMEAT 發表於 2017-3-12 20:20
第八百一十七章 惠濟河對峙

    杞縣的陷落,造成了農民軍的完全被動。這時候的楊如松、書墨部可以北上與被圍在陽堌鎮的黑雲軍彙合,也可以朝著西北方向直接解圍開封城。所需要的時間最多也不過是三、四天。

    而農民軍在此地的兵力卻是集中的集中、分散的分散,完全阻擋不了這支汝寧軍。再加上根本就不知道汝寧軍會選擇哪個方向,所以已經演變成為了一種被動挨打的局面了。

    而李、羅聯軍內部也是一片混亂。戰斗到了現在,都是李自成的闖營在戰斗。而羅汝才卻對這樣的戰斗興趣不大,他依然認為︰還是不要與官軍硬拼,該流竄就早些流竄,天下之大,又何處不可去逍遙呢?

    而羅汝才這樣的思想也影響到了一部分闖營的將士,他們也覺得李自成有些魔障了,何必在開封城這棵樹上吊死呢?既然官軍大軍來了,還是能躲就躲吧!

    這也就是闖營等農民軍發跡的速度太快,所以現在很多人都還不能接受建立正規政權、建立根據地的想法。農民軍中流寇的思想還是很嚴重呢。

    不過接著汝寧軍的行動就讓李、羅聯軍沒有選擇了。當得知汝寧軍三路大軍超過了十萬人馬,而且在短時間內完全控制住了豫中地區,李自成和羅汝才他們就被逼上梁山了。

    因為這架勢,怎麼看怎麼像是逼迫著李、羅聯軍跳下黃河。再加上又得知孫傳庭的秦軍在西面蠢蠢欲動,李、羅聯軍頓時發現了自己處在了一塊絕地上,如果不拼命,他們真的是要全軍覆沒了。

    可是這真的有些冤枉汝寧軍啊!為了讓李、羅聯軍發現薄弱處,汝寧軍的左路大軍甚至都沒去佔領汝州,就是要讓李、羅聯軍發現南陽這條通道入湖廣。可是現在的李自成和羅汝才他們已經成為了驚弓之鳥。他們反而認為這是汝寧軍故意露出的破綻,要讓李、羅聯軍走上這條被官軍“埋伏”的道路。

    所以說,信息不暢總是會造成許多誤解。這時候的吳世恭可能恨不得給李自成發個**,向他表白自己的“赤子之心”吧!

    而一感到危險,李自成和羅汝才就立刻拋開矛盾,齊心協力了。他們立刻把部隊逐漸地撤出了開封城四周的包圍圈,集中到了朱仙鎮附近,準備再來一次成功的圍點打援。

    而此時的汝寧軍也像是腦抽風了,他們也暫緩了進攻的步伐,尤其是在杞縣的楊如松、書墨部。他們更是按兵不動,仿佛是在等待著李、羅聯軍的部署就位。

    其實汝寧軍的這一表現也可以理解。因為開封城和黑雲軍的死活他們並不在意,只要這兩地沒有失陷,能夠牽制住李、羅聯軍,汝寧軍還巴不得李、羅聯軍與這兩地的官軍拼個你死我活呢。

    當然在此以前。汝寧軍也要把自己到來的消息傳遞到這兩處,這也是給這兩處的軍民以堅持下去的信心。

    相對而言。陽堌鎮那裏的消息就很容易傳遞。在休整了幾天以後,楊如鬆、書墨部就北上到惠濟河岸邊,向著對岸猛射了一通炮彈。戰果不論,起碼這炮聲能傳遞到了陽堌鎮內。

    而陽堌鎮內的黑雲軍聽聞援軍的到來,他們立刻對餘子璉崇拜得是五體投地。那餘大人不僅會打仗,而且朋友遍天下。跟著他,那是肯定沒錯的。

    可接下來黑雲軍的兵丁們就是盼星星盼月亮了。可他們怎麼樣盼,都沒有盼到援軍的到來,只能听著遠方的炮聲。幻想著在某一天能逃出生天吧!

    而當時逃到汝寧的幾位陳德的親兵,他們再次繞道上了黃河上的船,接著在夜間泅渡進入了開封城,把汝寧軍出兵的消息傳回了城內。

    于是開封城內的軍民是大為振奮,為了堅持住,也為了慶祝一下,他們就在城里搞了一次盛大的“慶祝活動”。

    而到了此時,城內的糧食已經所余無多,普通居民已經是大批地餓死。城內的糧價也逐漸漲到了每石八十兩,甚至有錢還買不到。

    經過了官員們的一番商議和妥協,開封城內的官府也終于出台了一個奇葩的政策︰作為正義化身的大明朝官府,當然不能到民間搶糧,所以他們決定到民間購買糧食,以支撐到汝寧軍的到來。當然,現在開封城內尋常百姓家里也幾乎沒什麼存糧了,糧食也都集中在那些官紳豪富之家,所以搶糧的行為也不一定執行得下來。

    而這購糧銀當然就是向民戶強行攤派了。有糧交糧,無糧的折銀交納也可。而此政策一出台,城內的糧價立刻狂漲到每石一百三十兩。

    至于交不出糧食和銀錢的就“先捉幼男女以大針數百刺其膚,號叫冤慘。”甚至有的富室交納了上萬兩白銀仍不免于拷掠而死。守城的官軍持巡撫的令箭闖入民家搜糧,除郡王以上的府第外,無處不搜。

    接著市面上的糧價更加飛漲,米粟百金一斗,青菜千錢一斤。接著就完全斷市,有錢也買不著食物。城里糧食告絕後居民們吃牛皮、皮襖、藥材、水草、瓦松、馬糞、膠泥等以求苟延時日,最後竟至于出現人吃人的悲慘局面。

    而城中之人誰都不知道,那幾位傳訊回來的親兵,也給河南總兵陳永福帶來了一個吳世恭的口訊……

    杞縣西北的惠濟河,因為連年的干旱,水流已變成了小溪。又因為大軍的取水和上游的大批人馬的來回經過,河水也從清澈變為了混濁。

    楊如松、書墨部比農民軍早上兩天來到惠濟河的南岸。可是他們並沒有趁機過河,等到赫搖旗率領著一萬多從陽堌鎮那裏抽調出的農民軍來到北岸時,汝寧軍在南岸的工事已經布置完全了。

    沿著河岸,汝寧軍豎起了三、四排一人多高的木柵欄,那些木柵欄的空隙處可以很方便的架設火銃射擊,也可以很方便的伸出長矛刺殺。而在木柵欄和木柵欄的接縫處還安放有火炮,形成了完整的火力網。並且河岸高坡處後面的情況還不能觀察到,使得赫搖旗根本摸不透坡後到底有著多少汝寧軍。

    雖然惠濟河的徑流已經是頗為的小,河底的一些石塊也露了出來,使得人馬都可以涉水過河。可赫搖旗卻並不敢冒然發起進攻。因為汝寧軍佔據的地形太有利了,如果農民軍要進攻,部隊根本沒辦法施展開,他們將要面臨汝寧軍的以逸待勞、迎頭打擊。

    見到對岸的汝寧軍擺出一副防御的架勢,赫搖旗也就依河對峙了起來。不過他也加緊回報李自成,讓其加派援軍來對付這支汝寧軍。

    又過了兩天,田見秀率領的三萬多農民軍趕到了。兩軍一匯合,田見秀就急著要去觀察汝寧軍的工事,準備攻打到對岸去。

    現在的李、羅聯軍,雖然圍著開封城和陽堌鎮的黑雲軍,可是這兩支官軍也同樣是農民軍肚子裏的“定時炸彈”,一旦這兩支官軍與外面的援軍裏應外合成功的話,李、羅聯軍非但不能圍點打援,反而會立刻陷入多面作戰的窘境,大捷也將變成大敗。

    可是對于開封城和陽堌鎮的黑雲軍,李、羅聯軍又不能強攻,他們即沒有把握在短時間內攻克,又承受不了這麼大的傷亡。面對著逐漸靠近的中路和左路的汝寧軍,李自成和羅汝才他們就決定:先要把右路的汝寧軍擊潰,以此來占據一個有利的決戰位置。

    可是當田見秀把李自成的決定告知給赫搖旗時,卻立刻被赫搖旗反對。赫搖旗曾經與汝寧軍作戰過,他有些了解汝寧軍的戰斗力。他覺得︰如果能在惠濟河保證兩軍對峙狀態就可以滿足了,農民軍是絕對沒有實力去攻下一心死守的汝寧軍的,更不要說現在還不知道惠濟河的南岸到底有多少汝寧軍呢。

    可是田見秀依然要執行李自成的命令。而在闖營中,因為制度還不完全,雖然赫搖旗的地位要稍高于田見秀,但是他們倆並沒有統屬關系。所以在惠濟河北岸的農民軍里,最後的決定還是要這倆位將領商量著辦。

    而當田見秀看到南岸的汝寧軍工事時,他倒覺得自己有了一些機會。雖然田見秀可以想象得出,在農民軍涉水過河和攀爬、推翻木柵欄的時候,會受到汝寧軍火銃、弓箭的射擊,以及長矛的刺殺,但這些應對都是有跡可循的。

    而在一般的戰斗中,不怕敵人守。就怕敵人對攻。因為攻擊的手段五花八門,必須是見招拆招,很考驗統帥的指揮功力和兵丁的戰斗素養。而自己攻、敵人守,那就可以玩出許多的花樣了,而且不怕敵人反擊,反正敵人只能是被動挨打。

    所以說,同樣的情況,看在不同心態人的眼里,就會得出不一樣的判斷。因此,田見秀就決定渡過惠濟河,先擊潰對岸的這支汝寧軍。
GGCMEAT 發表於 2017-3-12 20:20
第八百一十八章 流民渡河

    田見秀這大半輩子就是在與官軍的戰斗中渡過的。有被官軍追殺的經歷,更有揚眉吐氣的時候,所以他對官軍的戰術和心理是相當了解。

    只要是官軍,如果他們不敢主動進攻,無論他們的裝備有多麼的好,人數有多麼的多,這支官軍都沒有作為士兵起碼的素質——勇氣。

    而看看對面的這支官軍,他們已經提早好幾天到達了惠濟河的南岸,可是根本就不敢過河,只敢躲在南岸大修工事。而這樣膽怯和懦弱的官軍,也根本提不上“可怕”這二字。所以現在的田見秀也有些懷疑,關于吳屠夫軍隊的強悍,是不是有些吹噓得太過了?老赫的銳氣也是不是被消磨掉了?

    可田見秀根本不知道,汝寧軍是一支完全另類的官軍,他們只是因為另有目的,所以才保持住這樣的對峙狀態的。

    所以現在的田見秀就有些信心了。他知道,對付這樣一心防守的官軍,動用戰技出色的老營兵馬並不合算,反而是動用那些流民炮灰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因為只有那些炮灰才會出現那種狂化狀態。

    正好,田見秀帶來的三萬多人馬中有著一萬多這樣的流民炮灰。于是田見秀立刻把這一萬多人調了上來,並且派出了自己的幾名親兵,涉水尋找可渡河的地方。

    幾名親兵小心翼翼地涉水朝著對面走去,可汝寧軍這邊還是毫無動靜。一開始,那幾名涉水的親兵還做著戒備,只要汝寧軍有所反應,他們就立刻轉身而逃。可見到了汝寧軍毫無反應,這幾名親兵的膽子也大了起來。

    闖營這邊看到汝寧軍這邊是如此膽小,他們都是大聲地嘲笑了起來。而那幾名親兵也受到了鼓舞。他們的動作也大膽了起來,直接就向著對岸走去。

    而田見秀則是盯著自己涉水親兵的腳下,看到他們的落腳也沒有什麼磕絆,明白河底也沒什麼大石塊。而惠濟河最深處也只不過漫到了膝蓋左右,除了過河時的速度影響一些,其他就沒有什麼影響了。

    直到走到了離岸邊還有四、五步,那些親兵都能看見第一排木柵欄後面汝寧軍兵丁的相貌了,他們才在農民軍的喝彩聲中,蹦蹦跳跳地跑回了自己的本陣。而迎接他們的,是一陣更響亮的英雄般的歡呼聲。

    ……

    “牛氣什麼呀?”站在第一排木柵欄後的一位汝寧軍老兵很不服氣地說道。“如果連長您開個口,我老陳就單槍匹馬殺出去,不刺死那幾個亂賊,我的姓就倒過來寫。”

    可站在那老兵身邊的程牛立刻給了他一記後腦勺,接著程牛就罵道︰“你懂個屁!等會兒能吃肉。誰稀罕那幾根小肉絲?你的姓還倒過來寫?先把識字課學好吧!戰後我可是要報送你去考小龍門的,如果不通過。看我不擼你個茄子色。”

    那老兵身邊的兵丁立刻爆發出一陣大笑聲。

    可處在歡呼聲中的農民軍並沒發覺程牛這邊的大笑聲。只有赫搖旗的臉色依然是陰沉。他提醒田見秀道︰“這吳屠夫如此布置,倒有些引我們去攻的意思。咱們千萬要慎重,莫要上了吳屠夫的當!”

    可田見秀的心中暗自有些不屑。以前的田見秀一直很佩服郝搖旗的見識和狠辣,可今天赫搖旗的表現卻讓這種印象淡化了許多。雖然赫搖旗說的有些道理,硬攻是會有不小的傷亡。可是田見秀動用的都是炮灰,真的有什麼損失。闖營也不會怎麼心疼。可萬一攻進去了,那就是一場大勝,闖王的擔憂也將會小上許多。

    “沖到了對岸,打破了官狗的柵欄。所有的人都能進入老八隊,家人也都能吃飽飯。首先沖進去的十人,都升為百人隊隊長;前一百位的,都賞酒肉,去洗衣營那里樂呵三天。”

    農民軍的動員,使得歡呼聲是更加響亮。那些將要沖鋒的流民,臉上都是有種很狂熱的神色。在闖營之中,這些流民最起碼從快要餓死的境地,變成了有一口飯吃,而在這地獄般的世道之中,能有口飯吃,已經是莫大的幸福了。

    而這些流民並非不知道自己是炮灰。但為了這口飯,這炮灰當也就當了,如果能在這次炮灰生涯中活了下來,那就不僅僅是自己能吃飽飯了,而且還能讓全家吃飽。這簡直就是“神仙”般的待遇了。

    雖然是做炮灰,可平時連這種做炮灰的機會都沒有。既然現在有了這樣的機會,那每個人都是很興奮。如果死了,那就死了吧!這樣的世道,死未必不是一種幸福的解脫。

    號炮一聲響,流民們爭先恐後地沖下了河。他們分成了兩隊,前面的舉著刀槍在涉水而過,而後面的幾千流民**著上身,用麻袋甚至自己的上衣包裹砂石,接著扔到河中填埋著,要為自己後續的騎兵沖鋒開闢道路。

    “裝填彈藥!”

    “檢查火繩!”

    “穩住!听號令射擊!“

    ……

    站在第一排木柵欄後的火器統領們有條不紊地發布著命令,他們都緊盯著木柵欄前方做好的標志,那里離木柵欄有五十步左右,正是火銃能發揮最大威力的射程距離。

    流民涉水的速度並不快,可他們的聲勢卻相當浩大,所有人都是撕心裂肺地嚎叫著,以此來為自己壯膽。而在木柵欄後面的汝寧軍卻是一片安靜,他們就等著那些流民進入到死亡地帶。

    “發射!”

    木柵欄後面的火銃爆豆般地打響了,一時間所有嘈雜和喧鬧,全被這火銃的爆響掩蓋住了,涉水的農民軍頓時倒下了一大片。

    可那些流民並沒有被嚇倒。倒下了一個,後面的人卻並沒有被嚇退或是躲避,反倒是前赴後繼地繼續向前沖去。

    眼見著流民一排排的倒地,田見秀的臉色也開始陰沉了下來。他看了赫搖旗一眼,感嘆道︰“老赫!你說的對。這吳屠夫的火器確實犀利啊!”
GGCMEAT 發表於 2017-3-12 20:21
第八百一十九章就是要拖垮

    汝寧軍的士兵都是全脫產的,除了吃飯、睡覺以外,天天就是訓練再訓練。所以火銃射擊的動作已經成為了兵丁們的本能。他們都能壓抑住自己的情緒波動,一絲不苟地裝填、射擊、輪換。

    而汝寧軍幾乎所有的火銃又集中在了這幾排木柵欄那里,所以火銃射擊的密度是相當高。而農民軍的那些流民,不要說盔甲了,許多人都是衣不遮體,這樣的不設防遇上了密集的子彈,簡直就是一場單方面的屠殺。

    可是那些瘦骨嶙峋的流民卻毫不畏懼,他們的臉上都露出狂熱的神色,仿佛是在相應死神的召喚,都不顧一切地往前沖,好像前面穿梭的子彈和彌漫的硝煙並不存在似的。

    所以再密集的火銃射擊,也擋不住這樣密集的流民人潮。雖然河流中倒滿了尸體,河水也逐漸變成了暗紅色,但是流民離木柵欄也是越來越近。

    看著農民軍的靠近,汝寧軍這里又傳出一聲號令,上百個一窩蜂開始集中發射了,上萬枝火箭爭先恐後地朝著流民人群中竄去,立刻把流民又打倒了一大片。

    而一窩蜂的射擊,對付這樣沒有盔甲的流民是效果最好的,尤其是他們還排列得如此密集。

    不過這也是汝寧軍富裕。一只一窩蜂怎麼樣也要十幾兩,而且火箭都是一次性的。所以這樣一次發射就扔掉了近兩千兩銀子。只要流民這樣沖上五、六次,汝寧軍一窩蜂的消耗就要達到上萬兩,這樣的戰斗還真不是窮人玩得起的。

    可是一窩蜂的發射依然未打掉流民的狂熱,他們依然踏著前面同伴的尸體在往前沖。而這樣視死如歸的精神確實讓人可敬,不過汝寧軍的兵丁也都處在木然狀態中。他們在軍官們的指揮下,依然機械般地進行著火銃射擊。

    在後方的郝搖旗和田見秀,他們找了個高處在觀戰,看見成片成片的流民倒下,這倆人神色都是紋絲不動。赫搖旗還在默默地數著火銃發射的次數。他在等著火銃發射了三、四輪以後,槍管發熱停止射擊時的空檔。

    可是汝寧軍的火銃是輪射的,有著足夠的散熱時間,槍管的質量又相當好,所以給人的感覺,就是在進行著無窮無盡地射擊。

    听到最後。郝搖旗忍不住罵道︰“那吳屠夫的火銃到底是哪里打造的,居然這麼厲害?官狗什麼時候有了這樣的火銃了?”

    而田見秀則看著下面的情景,終于松了一口氣。他“嘿嘿”地笑道︰“火銃再厲害。也頂不住咱們這麼沖。老郝,你看看,已經上岸了。”

    從頭到尾,赫搖旗和田見秀都未對流民這樣大的傷亡而感到什麼同情。

    而狂熱的流民也確實沖上了岸。不過因為惠濟河的水流變小。其實他們踏上的岸還是在裸露出來的河床上,離著第一排的木柵欄還有二十步左右的距離。

    可就在此時,木柵欄的間隙處,伸出了一門門火炮,“轟——!”那火炮的發射聲比火銃要響亮許多,仿佛是悶雷般地在農民軍面前炸響。

    而許多流民剛剛踏上北岸,就被這突如其來的巨響聲給震住了。可這樣呆滯的場面僅僅維持了一瞬間,接著他們就面臨了一場鋼鐵暴風雨的洗禮。

    汝寧軍的火炮發射的是霰彈,炮口迸射而出地鐵砂和鉛粒,立刻覆蓋了木柵欄前二十步的範圍之內。高速飛行的鐵砂仿佛像是死神鐮刀般揮掃而過,一下子把前方給清空了。

    沖在最前面的那些流民都被霰彈打得渾身好像是篩子一樣,還有直接被打得粉碎的,而後面的也是傷亡慘重,三十步之內幾乎是生機斷絕。

    而到了此時,由于火炮、火銃和火箭的發射,汝寧軍的木柵欄前已經是硝煙彌漫。完全遮擋住了兵丁們的視線。不過隨著火炮的發射,汝寧軍依然開始了三排火銃輪射,要打掉任何漏網之魚。

    而這一次的射擊是徹底把流民給打清醒了。從炮聲響後的這一刻,整個戰場也安靜了下來,許多站著的流民們都是呆若木雞。他們都呆呆地看著眼前的尸體,呆呆地看著對面的木柵欄。整個戰場都是安靜異常,也沒有什麼人鼓噪叫囂了,都是盯著岸邊和木柵欄,可再也沒有人敢動分毫。

    一個、兩個、三個……,有人領頭,流民們終于開始往後跑了,他們再也不想戰斗了,只想早些離開這個血腥的戰場。死亡的恐懼終于開始佔了上風。

    彌漫的硝煙也是逐漸的散去,木柵欄前方四十步內也都躺滿了尸體。有幾個重傷者在尸體堆中翻滾哀嚎。令人驚訝的是,竟然有一位幸運者還是毫發無損地站立在了尸體堆中。

    汝寧軍前排的一名軍官又是發出了一聲號令,一小隊火銃手又做好了發射的準備。隨著一聲“射擊!”,那位幸運者身上立刻是噴出幾股血箭,連慘叫聲都未發出,他就被打倒在地。而隨著這排槍響,逃跑的農民軍就跑得更快了。

    “傳令!擊鼓!接著沖敵營,後退者斬!”田見秀對著自己的親兵隊長吼道。

    這時候的田見秀已經有些惱羞成怒了,他就感到流民的沖鋒是功虧一簣。都已經摸到木柵欄的邊上了,還會被對面的官軍打回來,田見秀就準備嚴格執行軍法了。

    “回來!”赫搖旗卻立刻大叫道。接著他就向田見秀解釋道,“不能再沖了,都嚇破膽了,再沖,咱們就壓不住隊伍了。”

    使用炮灰沖陣也是把雙刃劍,如果逼迫得太狠的話,逃回來的炮灰可不會管你督戰隊什麼的,遇上了擋路的,他們照樣也會狂化戰斗的。雖然最終也能彈壓下來,可農民軍絕對會大傷元氣的。不要說河對岸的官軍是否會趁亂進攻了。

    于是田見秀長吁了一口氣,他也知道自己有些沖動了,接著他就說道︰“按照郝將軍的命令去做吧!收兵!”

    ……

    “當當當”,陣陣鳴金聲響起,逃跑的流民們如逢大赦般,爭先恐後地朝著後面退去。這時候的田見秀才再次觀察了汝寧軍的防線,只見到層層木柵欄後面,火炮、火銃、長槍都是層層布置,從遠程武器到近程武器都是門類齊全,就等著農民軍的進攻呢。

    “現在該怎麼辦?”田見秀問道。因為遭受了大敗,田見秀也不怎麼好拿主意了。

    “退後二百步挖溝壘牆吧!就照著吳屠夫的樣式建工事,也讓咱們的馬隊有施展的地方。如果吳屠夫填河進攻,他們的火器也未必這麼厲害,咱們就學著他這麼打。”赫搖旗答道。

    “可他們現在就進攻呢?”田見秀又問道。

    赫搖旗心煩地抹了一把臉,說道︰“也只能盼著他們犯錯了。我也把馬隊調上來,怎麼樣也要掩護著把工事修完。”

    見到了農民軍退下去,觀戰的書墨是連連搖頭,他有些惋惜地說道︰“就這麼結了?還有很多手段都沒有使出來呢。”

    一旁的姚亮連忙請示︰“是不是讓末將領著騎兵沖殺一陣?賊人這樣亂哄哄,再下去一錘子就能把他們的脊梁骨全部敲碎了。”

    楊如松無奈地看了看姚亮,說道︰“大人嚴令過︰相持即可,不得逼得太緊。咱們就是要耗,不是要讓賊軍全軍覆沒。哎——!這仗打得真有些憋氣啊!”

    汝寧軍的軍官們頓時發出了一陣嘆息聲。

    ……

    在這場惠濟河旁發生的戰斗,最後以汝寧軍的零傷亡結束。不過農民軍也在接下來修建成了工事,兩軍依著惠濟河相持了起來。

    而中路的薛永利、楚格部也開進到通許縣的地方停止了腳步,等待著李、羅聯軍上前對峙。這讓李自成、羅汝才他們是相當難過,他們在身後的朱仙鎮已經嚴陣以待了,可汝寧軍卻不肯上前。雖然農民軍幾次派了小股部隊佯敗引誘,可是汝寧軍總是不上鉤。

    不過這也不是汝寧軍看穿了農民軍的計謀,他們本來就是希望與農民軍相持的,並沒想過要急援開封城。而李、羅聯軍最終也不可能放棄這樣一塊空地盤讓汝寧軍去佔領,因為萬一汝寧軍真的靠前了,中路的汝寧軍可能側擊赫搖旗的農民軍,反而讓李、羅聯軍是更加被動。所以在萬般無奈之下,李、羅聯軍還是提兵上前,最終與汝寧軍對峙了起來。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左路周巡、張彪部依然是按兵不動,這使得李、羅聯軍還是有著寬裕的兵力,能夠應付四面對敵的局面。

    不過當赫搖旗的戰報傳至李自成和羅汝才營中後,他們也不敢主動進攻了。他們依然是發揮自己人多勢眾的優點,大挖壕溝、大修工事,要阻擋住汝寧軍救援的腳步。

    現在的李、羅聯軍也就在咬著牙堅持了,他們就是要比誰堅持不住。希望開封城和陽堌鎮的黑雲軍首先因為缺糧而崩潰,把那裏的農民軍解放出來,之後再集結兵力與汝寧軍決戰。

    而最輕松的就是汝寧軍了。他們根本就不在乎開封城和黑雲軍的死活,只要把農民軍慢慢地拖垮,之後驅趕著他們離開開封城就行了。
GGCMEAT 發表於 2017-3-12 20:21
第八百二十章朝廷的棘手事

    金秋九月,正是秋高氣爽時分。可進入太和門議事的四、五十位朝廷重臣都是禁若寒蟬,他們都縮著脖子生怕被龍椅上的崇楨皇帝發現,因為現在的崇楨皇帝已經到了暴怒的邊緣。

    “昨日朕又收到一份折子,是侯恂呈上來的。他竟然向朕夸耀,是他讓那個贅婿出兵的。”

    崇楨皇帝的兩邊的臉頰上有著兩抹病態般的潮紅,嘴唇也有些發白,只要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已經控制不住什麼情緒了,很可能接下來就是大開殺戒。

    “那贅婿是八月中旬出兵,徐州地方是二十日呈報,侯詢作為總督兵馬,上折子的日子竟然是二十三日,直到昨天才送至京城。那侯詢想干什麼?難道把朕當成了晉惠帝嗎?”

    話說到這里,後排的幾位官員就在偷偷地打眼色了,他們都知道︰侯恂是要倒霉了。

    “駱養性!你這指揮使是怎麼當的?那贅婿都拿出了十幾萬兵馬了,你安排在汝寧的人都不知?”崇楨皇帝接著就把矛頭指向了錦衣衛指揮使駱養性。

    駱養性立刻跪下稟告道︰“皇上,錦衣衛在河南只有一個千戶所,又要看管住八位王爺和這麼多郡王、將軍,而在汝寧的十幾個也都盯著崇王呢,確實難查吳將軍的實情。望皇上恕罪!恕罪!”

    而在駱養性心中,其實還有一句話沒說出口,那些在汝寧的錦衣衛這些年都把家人搬到的汝寧,報回來的消息也都是“平安無事”,那他們傳回消息的準確性也就可想而知了。很明顯這些錦衣衛都被吳世恭收買或者軟禁了。

    “東廠那里呢?”听得駱養性說的話有些道理,崇楨皇帝也不願意責罰這位潛邸中的老人,于是他又把矛頭指向了另外一個特務機關。

    王承恩連忙繞到崇楨皇帝身前。跪下稟告道︰“東廠辦事都在京城,無旨尋常不會出京。而汝寧營監軍是御馬監的人。”

    在這時候,王承恩可不會承擔責任,而且順便還要給司禮監的老對頭們上點眼藥。

    可連續兩次被噎住以後,崇禎皇帝也是一口惡氣悶在了胸口。這時候的他就覺得頭發暈、胸發悶。剎那間他似乎就想要不再處理這些煩心的國事,逃避到後宮安心享受。于是他不耐煩地揮揮手,吩咐道︰“周閣老!你與內閣拿出個章程,再讓朕批紅吧!回宮!”

    出了太和門就是內閣理事的場所,周延儒把六部侍郎以上的官員都留下,再加上司禮監、錦衣衛等列席會議者。共同要對汝寧軍的出兵做一個決策。

    “首輔大人!那吳蕩寇哪里來的這麼多兵呢?您看該如何處置?”一進議事堂,一位大學士就問周延儒道。周延儒此人人品、治政雖然都不怎麼在行,但他學問、見識是好的,又很會揣摩崇禎皇帝的心,所以這時候那些重臣們就想要先听听周延儒的分析。

    “怎麼處置?”周延儒苦笑道,“那吳汝寧犯了什麼錯了嗎?”

    這句話倒把所有的大臣都給噎住了。他們仔細一琢磨。發覺吳世恭其實並沒有做錯什麼。提兵解圍開封,主動與農民軍作戰,都是朝廷武官該干的正經活。至于他的十幾萬兵馬,也都是吳世恭自己花錢養的,並沒有讓朝廷花上分毫。

    如果說吳世恭超額養兵的話,那麼左良玉的二十幾萬兵馬又該如何說?唯一做的不地道的就是︰吳世恭出兵的時候未向朝廷稟告一聲。可是這最多也就是個程序上的小錯誤,根本說不上一個罪名。雖然在場的所有大臣們都明白吳世恭確實是有反心了。

    “那是不是下旨讓吳蕩寇回京城,給他榮養?”一位大臣建議道。

    接著那位大臣就發現,其他的人都像是看傻瓜那樣的看著他。直到那位大臣的某位同鄉有些看不過眼了,他就對那大臣解釋道︰“以前曾有御史矯旨召其入京,在宣旨時吳蕩寇遇刺。”那名大臣頓時是恍然大悟,他向眾人拱拱手退到後面去了。

    “那能不能剿呢?”禮部的某位侍郎建議道。于是眾人又把目光看向了新任兵部尚書張國維。

    張國維也不容推辭,他說道︰“據德州傳回的消息︰河間一戰,吳蕩寇也損兵折將上萬,所以現在其所余家丁數也最多八千,唯慮者其馬、戎齊全。短時擴至十萬。也都是新兵耳。”

    “他哪里來這麼多的錢?哪里來這麼多的家丁?”一位官員忍不住插話道。

    按照大明朝軍制的一般判斷,其實一支軍隊的人馬數是次要的,關鍵就是軍隊的核心——家丁數。而在大明朝的歷史上,有著八千家丁實力的,唯有已故“遼東王”——李成梁。所以不熟悉汝寧軍的官員就對張國維的說法有些難以置信。

    “其父、其岳都曾提督京營。听聞其出京時帶上了兩府中的不少家丁,之後又得兩府銀錢的資助。”另一位久居京城的官員解釋道,不過他的消息也是以道听途說的為多。

    眾官員都是點點頭,張國維也向解釋的那位官員點頭表示感謝。他接著說道︰“如要剿,也需把民賊一起納入。起碼要有兵三十萬。現在遼軍能抽出一、兩萬,晉軍、京營拿出五萬,孫督師的秦軍拿出兩萬。再加上南京京營和鳳陽拿出三萬、魯軍拿出兩萬,左平賊那里多少也要拿出五萬,總共才二十萬掛零,此外還要募新兵十萬……”

    可說到這里,戶部尚書就有些忍不住了,他立刻反駁道︰“那新軍的招募費、開拔費、軍需糧餉等就要過百萬兩,張大人是否能先拿出了章程出來?”

    沒錢什麼事都辦不了,就是真的有錢了,難道就能募齊這麼多的兵嗎?還不用說吳世恭之後還有農民軍和清軍這兩個大敵了。不見得大明朝內部先來個自相殘殺?所以圍剿汝寧軍的想法也就是想想而已。

    “那就讓他去,反正吳蕩寇和民賊誰死誰活都無所謂。”一位大臣終于忍不住這不行、那不行了,他就心直口快地賭氣道。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mk2258

LV:9 元老

追蹤
  • 1120

    主題

  • 100531

    回文

  • 46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