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70章 一路向東去
二月十四日,新任蕩寇將軍兼討倭欽差常浩,率領自己的親兵和五百禁軍,離開了洛陽城,啟程前往徐州東海郡。
頗為讓人玩味的是,這位大漢朝有史以來最為年輕的欽差出行,和以往的那些欽差們出行時那熱鬧非凡的場面極為不同,很是有些冷清。
因為根本就沒有人前來送行。
圍觀的人倒是不少,但送行的卻是一個也沒有。
從常浩率著眾人出發,一直到出了城門,一路走來,所有看見這一幕的洛陽百姓,無不感到驚奇。
其實這也是沒辦法的事,誰讓這位欽差大人也不知從什麼地方突然就冒了出來,而且還一下子就青雲直上,竟然成了欽差呢?
大家和他不熟哇,沒打過交道,自然不會前來相送了。
再說了,他和魏公公的關係,又不是什麼眾所周知的事情。
倒是有些宮中的太監有來送行的想法,可宮中的尋常太監,輕易又哪裡出得了宮?有那份心也沒那個能力啊!
當然有能力出宮的也大有人在,不過到了這個層次的太監,就算想通過常浩巴結魏公公,也不可能做得這麼露骨。
魏公公自己也沒有去送行,這也是為了常浩著想,私底下大家關係好是一回事,你在明面上表現出來又是另一回事,如今永和帝對常家對常浩的態度,都頗為讓人玩味,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常浩也為了自己,魏公公當然也不可能去送行。
而且魏公公為了以防萬一,還和自己那一系的人暗中打了招呼,也讓他們全都低調點,別在這時候整出什麼事兒來。
寧飛燕寧郡主也同樣沒有去送行,相比魏公公,寧郡主更深深知曉自己和常浩之間的關係一旦曝光,讓永和帝知曉了,會惹來什麼樣的天大麻煩來,這件事暫時還只能爛在肚子裡,不然的話,不但是常浩和寧飛燕兩人,說不得晉王府那邊都會跟著遭殃。
因為於永和帝那多疑的性子,肯定會想,這是不是晉王府要和天水郡常家聯手了?他們聯手,又是為了什麼呢?
如果真出現這樣的情況,顯然事情就大條了!
寧飛燕雖然平時大大咧咧,但她並不是個傻瓜,當然不可能這樣去刺激永和帝。
高志山和高巧兒父女兩個也沒有去給常浩送行,因為根本就沒有這個必要,上官柔已經決定,這一次要親自領著上官家商隊,和常浩這個欽差大人一起往徐州跑一趟,高志山身為商隊護衛的副統領,自然要隨行,高巧兒鬧了鬧,也如願以償地跟著一起出發了。
不過上官柔之所以有如此決定,倒也不完全是因為私心作祟,而是她覺得,徐州如今因為倭寇來犯而一片混亂,雖然有些危險,卻也不失為一個大好機會。
徐州之繁華,天下聞名,而且因為靠海,當地時常會有來自海外的商船,帶著許多異域的珍奇玩意,上岸來和大漢朝的商隊交易,徐州本地也有一些豪商自己跑船到海外行商。
上官家做的,本就是珍奇玩意方面的生意,一直以來都將徐州當成了自家一個重要的進貨地點。
而且上官柔目光長遠,在接手家業之後,早就有心染指海外貿易,奈何一直不得其便,一來上官家沒有懂得航海的專業人才,二來也沒有這方面的門路,再者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上官家在徐州沒有地方上的勢力支持,算是一個外來戶,想要染指日進千金的海外商路,談何容易?
所以當得知常浩竟然成了討倭欽差之後,上官柔馬上就開始打起了拉虎皮扯大旗的主意,有欽差大人在背後撐腰,上官家要在徐州立足,進而染指海外貿易,想必會容易一些。
雖然大家都不看好常浩到徐州之後的處境,也都覺得這位欽差大人在徐州只怕呆不了多久,但上官柔顯然對常浩有著非同一般的信心。
「常公子此去徐州,必然大有作為!」
在私底下,上官柔這樣對因為徐州之行而憂心忡忡的王掌櫃說:「這是常公子的機會,也是我們上官家的機會,萬萬不能錯過!」
對此,王掌櫃實在是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他總覺得自家小姐這是情人眼裡出西施,覺得常公子什麼都好,那信心來得一點依據都沒有。
只是上官柔下定了決心要這麼做,王掌櫃幾次勸說不成,也只好是無奈的認了。
高志山對商事一竅不通,自然不會對此發表什麼意見,反正在他看來,能和常浩一起到徐州去,總是件好事,到時候真出了什麼事,自己說不定也能幫上什麼忙不是?
高巧兒更是因為徐州之行而雀躍不已,甚至還偷偷地用上官柔給她的私房錢置辦了一身衣甲,說是到時候要跟著常浩一起去打倭寇,當然,除了高志山之外,沒有人將這事當真,只當小女孩兒心血來潮說著玩兒,瞎湊熱鬧。
不過上官家商隊當天並沒有跟著常浩一行人一起出發,而是提前一天就先自行上路了,因為常浩畢竟掛著個欽差的名頭,上官家一介商隊要是這麼光明正大的跟著一起上路,實在是不太好看,也太過招搖,總要等走出了一段路程之後,才好會合,到時候天高皇帝遠,路上再低調一些,也就不怕有人再說三道四了。
常浩低調上路了,不過冷清歸冷清,欽差的排場卻是不差,禁軍的戰鬥力雖然很成問題,但賣像還是不錯的,至少常浩的這五百人拉出來一看,個個人高馬大,衣甲鮮明,刀槍鋥亮,確實很有幾分強軍的模樣,用來震攝路上的宵小,倒也不錯。
不過今天,這一行人之中最為引人注目的,卻不是這五百禁軍,而是常浩身邊的親兵,準確的說,是這些親兵當中的騎兵。
當初常浩從洛陽奴市中買來的武安國等人,其中有傷在身的那十幾位,這些日子在洛陽得上官柔關照,傷勢俱都是大好了,他們原本還想著要到涼州去尋常浩來著,沒成想常浩卻又回了洛陽,於是雙方會合之後,以武安國為首的這二十八名前禁軍精銳,終於是齊聚一堂,其中除去有九人因為落下了殘疾不能再上陣殺敵之外,其餘十九人都是一等一的精銳好手。
以這十九人為基礎,加上潘家五虎,常浩又自常家過來的那些青壯中挑了些騎術好的,組成了一支五十人規模的騎兵小隊,這五十人清一色的紅色戰袍銀色鎖子甲,除了人手一支雁翎刀外,還俱都配上了長矛作為馬戰時用的長兵器。
雖然只有五十人而已,但這支規模不大的騎兵一拉出來,仍是嚇了許多暗中關注常浩的人一大跳。
因為他們發現,常浩給這支騎兵配的馬匹,竟然是一水的戰馬。
尼瑪,這可是戰馬啊,雖說其中有些缺了頭上的獨角,可那確實是實打實的戰馬!
大漢朝缺馬缺得厲害,除了邊軍之外,就算是堂堂禁軍也沒有多少戰馬,可這常浩竟然能弄到這許多戰馬來裝備自己的親兵?
在大漢朝,要找會騎馬的兵很容易,可要找能打仗的戰馬,卻不是那麼容易的!這常浩是什麼來頭,怎麼能弄到這許多戰馬?
一時之間,關於常浩怎麼能弄到這許多戰馬,成了許多人暗中關心的一個問題,而常浩的身上,也因此而籠罩上了一層神秘的光環。
永和帝得知這件事之後,也是有點驚訝,為此還特地找魏公公來打聽了一番,在得知常浩的這些戰馬大都是得自響馬賊和前往涼州時一路上自盜匪手上繳獲的戰利品,以及上官家的資助之後,永和帝也是有點無語了。
除了這五十騎兵之外,常浩的親兵還有以王平為首的那些常家過來投奔的青壯,人數約在百人左右。
常浩為這支百人隊也是花費了不少心思,除了配備和騎兵同樣的衣甲之外,在武器方面他也是不含糊,除了基本的衣甲武器樣樣不缺之外,還人手一具強弩。
其實常浩的本意是想請高志山幫他訓練一隊弓箭手出來的,不過弓箭手培養起來麻煩,要花上一定的時間才能形成戰力,而且高志山如今是上官家商隊的副統領,他也不好意思和上官柔開這個口,後來又想起王平的弩術似乎極好,而且弩這種東西練起來也比弓箭要快得多,容易上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