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晉隋唐] 唐朝好地主 作者:木子藍色(已完成)

 
mk2258 2016-12-1 11:51:37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1606 2092879
V123210 發表於 2017-9-23 14:15
第1526章 斯巴達訓練營

    「在西方,曾經有一個短暫霸佔過整個希臘的城邦斯巴達。斯巴達人以其嚴酷紀律而聞名,斯巴達人的孩子更是從小開始嚴格的軍事訓練。你知道他們是怎麼訓練自己的孩子嗎?」

    河邊的柳樹下,鋪開一張毯子,皇帝和帝國重臣們坐著閒聊。

    馬周身為帝國首相,對於扶桑的叛亂有些擔憂。主要是擔心皇太子,畢竟太子是帝國的繼承人,所謂千金之軀坐不垂堂,而現在皇太子卻面臨著一個如火山噴火的扶桑。

    皇太子手裡的兵馬也並不算多,除去四萬倭兵,皇太子手裡能用的也就兩萬帝國陸軍和一萬人的朝鮮艦隊,還有一支兩萬人的遼東蕃部民兵。

    馬周認為應當向扶桑增派一些兵馬,主要還是得防範那蕃人民兵,尤其是那四萬倭兵,擔心他們不可靠,會威及太子的安全。

    張超並不擔心,溫室裡可長不出參天大樹。

    讓太子去扶桑,本就是要給他一個鍛鍊的天地,如果處處擔憂他,不讓他涉半點險,那又何必費力給他一塊太子采邑呢。

    「臣聽說斯巴達是位於希臘半島南部的拉哥尼亞平原,拉哥尼亞三面環山,中間有一塊小平原,扼守著泰格特斯山脈。斯巴達的原意就是可以耕種的平原,也就是中原西周建立的那個時代,一批叫做多利亞人的希臘部落,南下入侵了拉哥尼亞,他們毀掉了原來的城邦在這裡居住下來。這就是多利亞人的斯巴達城,不過它既沒有城牆,也沒有像樣的街道。」貴族院長魏徵倒是知道不少斯巴達的情況。

    得益於張超推動的東西方文化交流,大華官府也在編修整理中原各朝史書同時,也引進了許多西方的史書資料,甚至還彙編了西方歷史,編纂了世界歷史、世界地理等書。

    這讓許多中原人也眼界大開,知道了中原之外的這個世界,瞭解到原來除了中原的三皇五帝等華夏殷商早期文明之外,也還有信度古文明、埃及古文明甚至是美洲的瑪雅古文明等,甚至是歐洲的希臘城邦文明等也都有了一個系統的瞭解。

    如魏徵這樣喜歡研討西方歷史的大臣,甚至能夠當皇帝說到斯巴達人時,就能說出斯巴達人的歷史來。

    張超點了點頭。

    「魏議長說的很對,斯巴達人其實就是一個入侵拉哥尼亞的多利亞人。這是一個天生好戰的部族,他們在征服哥拉尼亞的過程中,把原有的居民變成奴隸,稱作希洛人,後來,斯巴達人又向鄰邦美塞尼亞發動長達十年的戰爭,最後將之征服,他們將那些美塞尼亞人也變成奴隸,一起並為希洛人。」

    「那些希洛人被固定在土地上,從事艱苦的農業勞動,每年要將一半以上的收穫繳給奴隸主,自己過著半飢半飽牛馬不如的生活。斯巴達人經常打仗,對外侵略,因此時常征發這些希洛人做為先鋒,讓他們去打頭陣,探明敵人虛實。」

    「希洛人是所有斯巴達人的公共財產,個別斯巴達人無權買賣希洛人,但卻可以任意傷害希洛人。因為這些殘酷的壓迫和剝削,希洛人的起義反抗不斷。為了鎮壓希洛人的反抗,以及保證斯巴達人對外的征討,斯巴達人整個社會都過著軍事化的生活,孩子從小就開始受軍事訓練。」

    張超覺得斯巴達人是一個很奇特的部族,他們全民皆兵,充滿了侵略性。

    他們好像天生就是戰士。

    這些斯巴達人甚至為了防止內部貧富分化,而不允許斯巴達人從事工商業,不用金銀做貨幣,而是用價值低廉的鐵幣。

    所有的斯巴達人,除了軍事外,不得從事其它生計。

    斯巴達人崇尚武力精神,整個社會就相當於是一個管理嚴格的大軍營,在張超看來,這是十分極端而且不可取的。

    但在某些方面,斯巴達人還是有些值得學習的地方的。比如斯巴達人對孩子的教育上,就相當的嚴格。

    比如他們的嬰兒呱呱落地時,就要抱到長老那裡接受檢查,如果長老認為不健康,這個孩子就要拋到荒山野外的棄嬰場去。母親用烈酒給嬰孩洗澡,如果他抽風或失去知覺,就證明他體質不堅強,任他死去,因為這樣的孩子不可能成長為良好的戰士。

    男孩七歲前,由父母撫養。父母從小就注意培養他們不愛哭、不挑食、不吵鬧、不怕黑暗、不怕孤獨的習慣。

    七歲以後的男孩,就要被編入團隊過集體的軍事生活。

    他們被要求對首領絕對服從,要求增強勇氣、體力和殘忍性。

    他們練習跑步、擲鐵餅、拳擊、擊劍和鬥毆等,為了訓練孩子的服從性和忍耐性,他們每年在節日敬神時都要被皮鞭鞭撻一次。他們跪在神殿前,火辣辣的皮鞭如雨點般落下,但卻不許求饒,不許喊叫,甚至不許出聲。

    在軍事訓練的同時,斯巴達人還向兒童灌輸斯巴達人高貴、希洛人低賤的觀點,教官甚至在兒童面前任意侮辱和鞭打希洛人,甚至帶他們直接屠殺希洛人。

    而這些,是在他們未滿十二歲前。

    男孩到了十二歲,就要編入少年隊,他們的生活更加嚴酷,不許穿鞋,不論冬夏只穿一件外衣,睡在草編上,這些草編是他們不用刀,而是用手拔湖邊的草並親手編成的。

    平時連食物都很少,卻鼓勵他們到外面偷食物吃。可如果被人發現,回來卻又要挨重打,因為這說明他們偷竊的本領不高明。

    據說曾經有一個少年偷了一隻狐狸藏在胸前,狐狸在衣服內咬他,為了不被人發現,他不動聲色,直至被狐狸咬死。

    滿二十歲,斯巴達青年正式成為軍人,得等到三十歲才能成親,每天依然要參加軍事訓練,他們要直到六十歲時才退伍,可依然是預備軍人。

    就連斯巴達的女孩,也不一樣。

    她們七歲後雖然仍留在家裡,但她們不是整天做家務,而是從事體育鍛鍊,學習跑步、競走、擲鐵餅、搏鬥等。

    他們認為只有身體強健的母親,才能生下剛強的戰士。

    這些斯巴達婦女們不怕看到兒子在戰場上負傷或死亡,每個斯巴達母親送兒子上戰場時,不是祝他平安回來,而是給他一面盾牌,說,要麼拿著,要麼躺在上面。

    要麼光榮勝利歸來,要麼光榮戰死被別人用盾牌抬回來。

    正是這種全民皆兵,整個社會都如同一個大軍營的特徵,才讓斯巴達人的勇武舉世聞名。

    在千年前,波斯人入侵希臘,斯巴達王列奧尼達斯帶著三百名斯巴達士兵前往要塞溫泉關,與百倍於已的敵人展開三日夜的血戰,最後殺傷無數敵軍,成功阻慢波斯軍隊入侵的時間,雖然最後全部戰死,可國王在開戰前鼓舞士氣時產的那句,今晚,我們在地獄用餐,卻是豪情萬丈。

    一個小小的城邦,最後還成為了希臘的霸主,雖然時間短暫,可也依然是相當了得。

    張超沒想著要如斯巴達人這麼變態,可他認可孩子就得鍛鍊。

    哪怕是帝國的皇太子,也更需要鍛鍊。

    扶桑不過是一個小小的訓練場,那些倭人就如同是斯巴達孩子們鍛鍊膽氣時要對付的希洛人。

    當初張超訓練暗影的時候,建立的訓練營,就有幾分斯巴達人的訓練影子。那些孤兒們在訓練營裡,正是用斯巴達式的訓練成長起來的。

    「如果說有什麼需要對太子交待的,朕只有一句話,不要瞻前顧後。做事要果決,事前做好充分的謀劃與準備,然後開弓沒有回頭箭,全力以赴就好。對於那些倭人,也不必心懷顧慮。」

    「真要血洗屠殺那些舊貴族豪強們?」

    房玄齡在一邊道,「也不用都殺了,殺了就是浪費。我看可以把那些人俘虜瞭然後貶為奴隸,運回中原嘛。如今處處缺少勞力,修城築路挖運河,開礦做工甚至是開墾種植,哪哪都需要人的。」

    這幾年,奴隸的價格是越發的貴了。不說各地諸侯們缺人,朝廷自己也都嚴重缺人。

    「倭人這麼多,這次將其上中層全都一網打盡,起碼能得一百萬奴隸。這要是運回中原,青壯去開礦修路,婦女做工,能大大緩解下我們如今的用工壓力。」

    一句話,就決定百萬倭人貴族豪強名主們的命運。

    但房玄齡說這話的時候沒覺得有什麼壓力,倭人那麼多,不把這些人打掉,早晚還是個後患。

    清除了這些人,才更好的控制扶桑,同化那些扶桑百姓。

    「房公說的不錯,不要浪費了。殺人太浪費,要少殺,把人都運回中原,能解決不少用工緊缺。況且,這上百萬的奴隸,本身就是一筆巨大的財富。如今我們大華官方民間每年從海外運回的奴隸,可是筆大開支。扶桑就能弄回這麼多奴隸,不能浪費了。」

    「就這樣發信給太子吧,讓他放手去做!」
V123210 發表於 2017-9-23 17:57
第1527章二營長

    「其實要我說,倭人那麼多,就算是將其中的一半貶為奴隸,也沒關係。」眾議長許敬宗對倭人的死活毫不關係,在他的眼裡,倭人其實就跟斯巴達人眼裡的希洛人一樣,那都不算人。

    大華如今這麼的缺人,如果把一半的倭人貶為奴隸,那可就一下子得到幾百萬的倭奴。到時朝廷各地的官有的礦場、鹽場啊,都不缺人了,甚至是築城修路挖河,以後也有人了。

    哪怕是在邊疆建立屯田官莊,弄這些倭奴過去墾荒屯田那也是極好的。

    不過張超倒認為這就有些過了。

    這次主要還是針對倭人中的貴族豪強們,這些人有田有產的,大華征服倭國,他們是利益受害者。而那些普通的倭人,大華征服之後,他們其實還能享受到更好的待遇,因此他們會是大華的支持者。

    當年大唐征服高句麗,也是搞過將整個高句麗國的人都貶為奴隸發賣到中原的。這種做法,雖然算是徹底絕了高句麗的後患,可也還是造成了不少後遺症,其中之一就是使得高句麗地區成為無人區。

    哪怕朝廷後來不停的往那邊移民,可又哪有好麼多人可移,結果還是使得高句麗故地十分荒涼。

    從統治的角度來說,朝廷可謂得不償失。

    如果朝廷也在倭國實行這種策略,那麼除了製造無人區,除了讓倭地荒蕪,沒什麼好結果。因為現在中原這些年的高速擴張,不斷的對邊疆開拓移民,使得現在已經沒有什麼人口可再往外移了。

    「我們要的並不是一塊荒地,要的是統治。」

    張超始終認為,倭人也是能夠被轉化為帝國子民的,這就如同中原幾千年來,不斷的同化週邊的那些蠻夷戎狄,甚至在歷史上,許多曾經很強大的民族最後都乾脆就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了,什麼鮮卑什麼柔然什麼匈奴什麼突厥什麼契丹等等。

    更早的諸如東胡各部、東夷各部等等,也都最終被漢化。

    扶桑島上的多數普通倭人來說,他們才不會有什麼大和民族的意識,這些一直生活在底層的人,一直在溫飽而奮鬥著。

    一直壓在他們頭上的那些貴族豪強的大山被大華掀翻,大華更溫和的對待他們,他們只會高興,會支持大華,哪裡還會想著什麼倭國啊大和族的。

    接受漢化教育,三代之後,可以說這個時間就再無倭人,就如再無突厥人再無高句麗人一樣。

    其實如果真要還有足夠的漢民,張超也是不介意把整個倭國的人都給貶為奴隸的,雖然這樣做很殘酷,但在這個時代,可沒有什麼國際秩序,也沒有什麼國際道德可言,完全就是野蠻發展的時代。

    弱肉強食。

    有能力的時候不上,沒能力的時候就要被別人上了,所以為了保證自己能夠不被上,那該上的時候就一定得上,沒有什麼可扭扭捏捏的。

    只不過二十年間,中原人口翻了一倍,增長到破億。人口雖然暴增許多,可漢民人口總數其實增長不多,到處移民到處拓邊,潛力已盡。

    再要移民,已經難了。

    大華現在的奴隸數量都突破了三千萬,這佔了總人口的三成,已經到了一個危險的警戒線。

    ‧‧‧‧‧‧‧

    扶桑群島。

    松浦清秀最近榮升了。

    他原是一二零師的一個旅長,現在他所在的旅被改編為稅警部隊,五千人的稅警部隊,他成為了最高長官,榮升為稅警司令。

    最近扶桑風雲變幻。

    倭國滅,大和亡。大和國變成了大華扶桑道還成為了太子的采邑。可又因為收田令和清欠令,豪強貴族們又都反了。

    松浦清秀當然也在這次的新政中受了很大損失,他本是肥前國松浦郡的大名松浦郡的土地大多是他的,這次一下子地都要收歸國有,他的損失不可謂不大。

    另一方面,他以前也放貸借錢,那些百姓沒少欠他的錢,其中不少就是高利貸,現在一個清欠令下,以前的債務大多要一刀切,他又損失一大筆。

    若是一般的名主,肯定就要氣的跳腳,然後大喊一聲反了。

    可鬆浦清秀沒這麼做。

    跟著大華太子半年,他的眼界更寬廣了。

    那些田地雖然是世代傳下來的祖產了,可一年才幾個收益。再說了,做為大華太子手下的倭人軍官,松浦清秀也得了太子賞賜的不少勳田,這些田就是屬於他的私田了,雖然遠不如他過去擁有的多,可這也是太子的賞賜。

    何況太子還讓他出錢入股了一家銅礦場,每年的收益預期可觀。除了田,松浦家其它的財產都得以保留,比如他家的商船隊。甚至還因為他如今在大華太子手下供職,還有了門路可以買到不少商船,哪怕這些船不是最新最大的商船,可也都是以前倭人難以買到的。

    當然,他這忠心耿耿的態度也得到了回報。

    皇太子特意提拔他為稅警司令,掌握著扶桑五千稅警部隊的指揮大權。他頭上雖然也還有監軍御史,也還有副司令、參謀長,各旅旅長等職,可畢竟是晉陞為司令了啊。

    「弟兄們都集結好了沒有?」

    松浦清秀踩著閃亮的鹿皮靴走了出來。

    幾名下屬都立即上前來。

    「報告司令,各旅都已經集結完畢,聽侯司令發令。」

    腰挎長刀的松浦清秀滿意的看著自己的隊伍,裝備著火繩槍和刺刀的稅警們,甚至還都配備了戰馬。

    這火力,絕對能把那些不識時務的叛亂名主們打的落花流水。

    「弟兄們,有那不識時務的土豪劣紳們,那些反動的名主們,他們不但不知道感恩大華的仁慈和寬宏,反而煽動不明真相的百姓,糾集手下的奴隸佃戶們,試圖武力對抗朝廷。」

    「我們身為土生土長的本地人,如今成為了光榮的扶桑稅警。皇太子殿下如此信任我們,我們也有責任和義務維護秩序。現在,我們就要去給那些不識時務者,一些顏色教訓瞧瞧。」

    「對那些叛亂者,我們稅警要執行三光政策。所有去清剿叛亂的隊伍,要分成三部份,搶光、抓光燒光。

    一部份負責搶,一部份負責抓,一部份負責燒。

    凡是參與叛亂者,皆為大華之敵人,絕不輕饒。

    為了鼓舞士氣,松浦清秀還從皇太子那裡請來了政策,就是他們每次行動打下來的戰利品,可以得到百分之一做為賞賜,分給稅警們。

    百分之一聽起來不多,但如果能搶的多,加起來自然也不會少

    松浦清秀一番動員,這些倭人一個個嗷嗷叫,興奮的不得了。

    這些稅警此前都是倭人民兵,他們在此前征服倭人的過程中,也是十分賣力,因此事後也得到不少賞賜,勳田、錢糧等都不少,如今一個個也都是小地主,而且這些地既不用再繳納契稅、財產稅,也不用再上繳給大華朝廷,是完全屬於自己的私田。

    上次他們早搶出了甜頭,如今又有了公然搶劫的機會,哪怕搶劫的戰利品要歸公,最後只能得到一小部份瓜分,也足夠他們起勁了。

    「搶光、抓光、燒光!」

    「走!」松浦清秀對這戰鬥力非常滿意,翻身騎上大馬,帶著隊伍洋洋得意的出發。

    第一個目標,是一個守護大名。

    在上次天皇死後,直接歸附了,而現在又叛亂了,帶著一群士兵守在一座莊園裡不肯交出田地。

    「抓到一個活的,我賞錢一百。」松浦清秀站在城外對手下高喊,皇太子可是早有交待,儘量抓活的。

    每抓到一個活的,太子張璟給松浦清秀五百錢。

    雖然松浦清秀深知,現在一個青壯奴隸在中原的奴隸市場上,起碼要賣到上百貫,哪怕倭人奴隸沒有那麼值錢,但一個七八十貫也是能值的。一個倭女也能賣到五六十貫,甚至一個倭人少年都能賣四十貫。

    皇太子一個只給他五百錢的賞,看著有些少。可若能多抓一些,絕不會少。抓上一萬個,那就是五千貫錢,這可是一大筆錢。

    他手下有五千稅警,抓上幾萬倭奴肯定不難,到時可就能輕鬆賺上幾萬貫,哪怕再分潤一部份出來,也能大賺一筆。

    一名倭人稅警上前勸降,結果被一箭射中,幸好身上披了一件甲。稅警狼狽的逃回,松浦清秀惱怒的招手。

    「二營長,他娘的把老子的小鋼炮推上來,給老子轟開大門!」

    小鋼炮火力不強,遠不如陸軍火砲或海軍艦炮,但稅警能夠擁有幾門小鋼炮,都已經是太子殿下格外開恩重視了。

    這小鋼炮固然不能跟陸軍的野戰炮和海軍的艦炮比,可用來對付大名的莊園大門,卻也是正好。

    一門百來斤的鑄鐵炮被推了上來,一名漢人砲兵士官鄙夷的打量了幾眼面前的那座莊園大門。

    他隨口下著各道命令,手下的倭人砲兵立即老實的依令操作。

    「好了,現在點火轟他娘的。」砲兵士官是個又黑又壯的大個,本是個退役砲兵士兵,現在加入到倭人的稅警部隊中,充任砲兵士官,拿著不錯的薪水,被司令松浦清秀寶貝似的供著,日子倒也瀟灑。

    「開炮!」

    松浦清秀揮刀前指,高聲吼出命令。

    轟的一聲巨響,硝煙過後,前方緊閉的莊園大門,已經露出一個大洞來。

    松浦清秀滿意的看著這個結果,小鋼炮果然名不虛傳。

    「給我上,搶光、抓光、燒光!」

    「老子要活的,抓一個活的賞錢一百,打死一個扣薪水!」

    一群倭人稅警口裡高喊著搶光抓光燒光,唸著抓一個一百錢,奮勇當先的衝了進去。
V123210 發表於 2017-9-24 14:51
唐朝好地主 第1528章聞腥而至

    「殿下,一百萬倭奴,朝廷還真是獅子大開口啊。」

    扶桑國相忍不住向太子張璟抱怨,扶桑確實有幾百萬倭人,可這些倭人已經被太子采邑的東宮官員們視為是太子的邑民,甚至視為東宮財產了。如今朝廷一句話,就要求東宮將倭國原來那些貴族豪強名主們都貶為奴隸送回中原,甚至還定了一個數字。

    還挺整,一百萬。

    「哪怕一個奴隸按五十貫算,不,就算按三十貫一個的批發價格算,一百萬那也是相當於三千萬貫錢啊。」國相扳著手指頭跟張璟計算。

    三千萬貫啊,如果僅是收田稅,一畝才收十五文錢,整個大華一年的田賦總量不過三千萬貫左右。就算太子在扶桑把田地都收歸東宮所有,然後再租給那些倭人,畝收六鬥的田租,田租也根本賺不到一年三千萬貫。

    這是一筆大錢,東宮的官吏們甚至早就在計畫著如何用這筆錢了。

    「這些倭奴送回中原,朝廷也不會白要我們的。到時,也是會換回船隻、耕具等各種物資的。」張璟倒是比較淡定。

    他相信皇帝老爹也不會來佔他的便宜。

    父親給了他十年時間經營扶桑,這十年時間他必須拿出一份合格的成績單來。征服倭國算不上成績,現在只是開始。

    「就算朝廷給我們物資,肯定到時也會佔我們的便宜。一百萬倭奴啊,哪怕一個虧上十貫,也得虧一千萬。」

    「國相也不要斤斤計較了。」張璟揮了揮手,目光又回到了眼前的報告之上。朝廷要求扶桑把一百萬的倭人運回中原為奴,而且說明是得把原倭國上層中層的這些貴族豪強甚至是一些小名主們都送回去。

    這可不是隨便抓一百萬倭人,這是要把倭人中上層徹底的清除。

    這樣做的好處他是清楚的,但力度確實超乎想像。

    一百萬倭奴,甚至已經超過十分之一了。

    「陛下不也說了,到時還會從東北和西南等地,遷移一批突厥人、吐谷渾人、羌人、吐蕃人、薛延陀人、契丹人、奚人、靺鞨人、室韋人、獠人、林邑人、真臘人等來扶桑嘛。」

    「都是一群蠻夷,要之何用,還不如倭人好管理呢。」國相一臉嫌棄。再說,朝廷遷又能遷來多少,要走一百萬倭人,到時送來十萬蠻夷,這生意怎麼算怎麼虧本。

    「朝廷也剛決定組建第十三艦隊,扶桑艦隊,專駐扶桑群島。原朝鮮艦隊,則改專駐朝鮮半島。第十三艦隊進駐扶桑後,海軍陸戰隊也將新增設第十三陸戰師進駐扶桑。原陸軍那兩萬人,也會再駐守一年時間,幫助我們加強對扶桑的控制。這些軍隊的駐紮在我們這裡,可用的是朝廷的軍費,這一年可也是筆大開支的。」

    「要是朝廷能夠答應我們移民個十萬戶漢民來就好了。」國相一臉嘆惜。

    十萬戶漢民,那可就是五六十萬漢民,放在扶桑,雖然依然只能佔到十幾分之一,可有十萬戶漢民,絕對能夠讓這邊的統治順利起來。

    張璟搖頭笑笑,哪有這麼容易。

    在這些年的擴張之下,漢民做為大華的主體民族,可謂是享受了許多擴張的紅利。基本上所有的漢民,個個手裡都有一份田地,數量還不少,堪稱都是自耕農小地主。

    許多漢民還抓住了機會,開作坊建工廠,僱傭工人甚至是購買奴隸,產業做的紅紅火火的。

    就算是過去許多窮山僻壤裡的百姓,也藉著這股東方,移民到邊疆,圈地建起農場,成為了農場莊園主。

    說實話,現在的漢民,絕大多數都成了中產階級,小日子過的舒心的很。

    起碼溫飽是不用愁的,想要再大量移民,哪裡再去找那些飯吃不飽衣穿不暖的人去。

    別說十萬戶,能讓朝廷給移來十萬人口,都可以說是盡最大努力了。畢竟扶桑能有什麼,漢民過來,也頂多是多給些田地他們圈佔。

    但現在田地又不值錢,哪沒有呢,人家為何要千里迢迢的飄洋過海來。

    現在張璟準備吸引一批漢民來扶桑,但已經不打算靠土地來吸引人了,土地也吸引不了人。

    他還是準備用些其它的招數,比如說,扶桑過去只是個傳統的農業社會,但以後扶桑做為朝廷直轄地,又是太子采邑,肯定還是有很大的發展潛力的。

    這邊銀銅礦儲量極高,同時這邊的人口也多。

    哪怕這次要將百萬倭人運回中原,可皇帝也答應會移來二十萬蕃人十萬漢民,那麼這裡依然是有近千萬的人口。

    有人口就有市場。

    這邊的手工業等還比較薄弱,正是大有可為之時。不說馬上就能建成跟中原相競爭的手工製造業,但起碼供給扶桑需要,還是有些優勢的,畢竟從大洋對面的中原運來,這個運輸成本也不小的。

    一些簡單的東西,完全可以自己生產。

    張璟就是打算在扶桑招商引資,以一些低稅等條件吸引一些中原商人過來投資建工廠作坊,甚至是讓他們帶一些中原的技術工人等過來,若能吸引這些人過來後移民落戶,這也是極不錯的。

    在張璟與國相等製訂的扶桑第一個五年發展計畫中,第一大項目就是開發扶桑的銀銅礦產,把礦產開發打造成第一產業,進而帶動一些產業鏈上的其它產業。

    第二是手工製造業,發展能夠滿足扶桑所需要的一些手工製造業。

    再然後才是農業和漁業、船業。

    張璟還制訂了一個修路計畫,就是把過去扶桑的七道,七條國道給拓寬,並在扶桑增修港口碼頭。

    這些的投入其實也是不小的,尤其是修路。

    既要修貫通整個扶桑的七道,又要修港口碼頭,這可不是小投入。但不修路又不行,要致富先修路。中原到現在,都還一直在修路。

    從唐時貞觀起,各地都在修路,尤其是四邊之地,不管地形多差,但修路沒停止過。幾大重點國道在修建的同時,各個道內的、州內的甚至是縣內的路,都在修。

    修路的好處是看的到摸的著的,帶動一個地方發展有極強的效果。

    扶桑若要經營出成績,這路必須得修。不能讓扶桑再跟過去倭人手裡時一樣,弄的地方上各自割據一方。

    要修路,要發展,離不開朝廷的支持。不僅是需要錢財,更需要專業的技術人員。

    所以朝廷要扶桑道運一百萬倭奴回去,張璟並不覺得這是吃虧,這頂多算是合作。用倭奴換中原的物資和技術。

    拋出各種減稅免稅等新政,來吸引中原的商人前來投資,吸引那些漢民前來落戶。

    建設扶桑需要錢,不僅是采邑裡的幾萬軍隊需要經費,修路也要錢。那些倭奴不能直接變現,但好在張璟來錢的項目並不只那一個。

    把整個倭國原來的皇室、公卿大臣、貴族豪強們全都打倒,這些人他可以不要了,但他們的財產可是還在的。

    僅沒收這些財產,那就是一筆巨額收入,簡直是飛來橫財。就算朝廷那邊打了招呼,扶桑這邊要將三分之一上交到朝廷國庫,可剩下的依然是一筆巨額收入。

    只要有錢就好辦事。

    有了錢,張璟就可以高調的邀請中原各大商號掌櫃們前來扶桑開會。

    在大會上,張璟是十分豪爽的一次拿出了無數的採購訂單。

    各種各樣的物資,而且數量龐大。

    張璟很爽快的表示可以貨到就付款,甚至願意先付三成的貨款。這樣的合作方式,那可是深得商人們的喜歡。

    這樣的生意誰不願意做,更何況這甲方還是皇太子殿下。

    張璟有錢,沒想著要佔商人們的便宜。

    一切都按照朝廷官方採購流程進行,邀請商人們前來開會,然後公開招標,讓他們競標。

    很公平,也很公開公正。

    奪標的都是些很有實力的大商號,給的價格低,也有足夠的供貨能力,信用度也好。

    那些沒能奪標的倒也保持很好的心態,畢竟整個過程很公開公平公正,大家沒中標也只是實力不濟。

    不過來都來了,也不能就這樣空手而歸。

    太子張璟又請他們開了一個招商大會,向他們推薦了許多招商項目。還別說,不少項目還真的挺有遠景。

    當即,不少商人還就留了下來,沒有急著馬上離開。

    認真的考察,仔細的商議,一番唇槍舌劍的談判交鋒後,商人們與東宮官員們就扶桑開發,達成了許多商業合作項目,願意前來投資。

    什麼造船廠、修船廠、什麼木料廠、什麼磚廠瓦廠陶瓷廠,什麼皮革廠製衣廠紡織廠等等。

    這裡有近千萬的人口,是一個巨大的市場,過去這裡的本土製造業太弱了。中原商人們有的是新技術,甚至許多商人只需要從自己中原的廠家抽調點技術人員過來,就能開一家分廠,迅速的搶奪這裡的市場份額。

    而且太子給出的許多稅費減免政策也確實非常有吸引力,甚至規劃的商業區等的地皮都是可以免費給。

    連一些餐飲娛樂業的東家,都聞訊趕了過來。

    管他是扶桑還是朝鮮,只要是有商機,商人們自然就會聞腥而至。
V123210 發表於 2017-9-24 14:51
唐朝好地主 第1529章 龍生龍,鳳生鳳

    「太子在經濟民生這塊很有天賦啊。」

    內閣裡,馬周看到扶桑道宣撫使徐感呈上的報告,深有感慨。扶桑道現在叛亂四起,皇太子居然能夠一邊派出軍隊四處圍剿這些叛亂,卻還能夠有餘力邀請中原商人們前去扶桑。

    又是揮舞著支票大採購,又是各種招商引資,吸引了許多商人在那邊投資。甚至聽說華津還剛出了一個二十里周長的新港城建設規劃,吸引了中原最有名的一眾設計、建築大商號前往競爭。

    次相褚遂良笑著抬頭對馬周道,「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陛下本就是經濟民生的宗師,太子殿下肯定也是深得真傳的。況且元輔別忘記了張仲堅可也是一個經濟高手。」

    張仲堅做為海軍總司令,目前負責籌劃著海軍第十三艦隊扶桑艦隊的組建,親自坐鎮扶桑,還擔任了張璟扶桑剿匪總指揮一職。這位老帥,過去可是海商世家出身,早年縱橫海上,遠航泰西,對商業這一塊可是非常有見地的。

    更何況,張仲堅早年與灞上張家合作,揚州張家本來也已經成為了大華朝數的上號的商家大佬。在造船和船運這一塊,灞上張家第一名自然當然不讓,但第二名則也非揚州張家莫屬。

    張仲堅現在不但是太子的剿匪總指揮,還是太子治理扶桑的總顧問。

    發展一個地方經濟說難也難,說容易也難易。

    要說難,是因為地方越大,那麼官吏也更容易良莠不齊,甚至是地方勢力的排外,會影響到外來商人進入。

    而要說容易,只要上下一心,管理團隊好了,剩下的也比較容易。

    扶桑本是新徵服之地,原本的貴族豪強這些地頭蛇,如今正面臨著泰山壓頂般的滅頂之災,這些本地勢力正在分崩離兮之中。

    這些舊勢力的崩塌,對於太子統治這片新徵服之地,是有巨大幫助的,沒有了許多的掣肘。

    而太子身為扶桑最高長官,特別是扶桑還是太子的采邑,他在這塊地方,擁有著極大的話語權和決策權,甚至有許多地方,都並不需要通過朝廷。

    張璟對商人的態度,也和皇帝一樣,是從沒什麼歧視的。他管理下的扶桑官方,現在的吏治也還很良好,並沒有什麼不良風氣,不會出現什麼敲詐商人,甚至是辦事不力的情況。

    再兼之張璟掃蕩扶桑舊貴族豪強得到的那筆巨財,讓他有充足的底氣來招商。他可以對商人們先開出許多低稅甚至是幾年免稅這樣的條件,甚至開出建廠就送地皮等極優惠待遇。

    太子招商,需要的並不是馬上能收到的稅,他需要的只是在短時間內建立起一個嶄新的工商業體系。

    誰先來,誰就能佔便宜。

    張璟短期裡似乎損失了許多稅收啊地皮錢等,但只要這個體系建起來了,就能成為良性循環。

    管理好一座城,繁榮一地的經濟民生,都極為不容易。而太子張璟現在做的卻是繁榮一個千萬人口的道,甚至還是一邊戰爭平亂,一邊發展經濟民生。

    雙管齊下,兩不耽誤。

    這份本事,更顯功力了。

    「從這報告上來看,太子的策略取得了成功,如今越來越多的商人跑到扶桑去投資,許多商人都看好扶桑,認為扶桑未來會成為一個巨大的商興市場。現在都急著去搶佔先機,搶佔市場份額呢。各大商行,基本上都開始主動的往那邊投資建立分廠。」

    「不但手工製造業如此,就連許多餐飲業娛樂業,甚至是建築運輸等這些行業,也都在往那邊跑。千金市骨的效果已經顯現出來了。」

    褚遂良也很是感嘆,哪怕太子有許多能力輔佐,可是能讓扶桑在這麼短的時間內,迅速的發生著脫變,依然是讓人驚嘆的。

    張璟初期確實是往裡面砸了錢,也砸了不少真金白銀。

    可現在扶桑這個市場已經出了名,商人都看好扶桑未來,甚至在炒作扶桑未來。比如在那些加工製造業大規模進駐扶桑之後,餐飲娛樂運輸建築等各行業,以及金融等諸行業也隨之跟進。

    一千萬人的大市場,誰都不會忽視,尤其是扶桑與朝鮮、遼東,現在更是被商人們視做是未來中原最大的三個新興市場。

    這三地緊鄰中原,又是海運的優勢,未來發展潛力是十分巨大的。中原的各道,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可以說其實好多地方都市場飽和了,想開拓新市場很難。

    而遼東、朝鮮、扶桑這三地,與中原隔海相望,在海運的幫助下,其實與中原並沒有什麼距離。

    三地既有人口,又有資源,未來發展潛力不可限量,誰都看的出,未來這三地開發會力度更大,人口會更多,市場也會變的更大。

    而在這三地中,扶桑人口最多,氣候條件或者海運等方面都有優勢,尤其是扶桑還是太子采邑,這也是一大優勢。

    相比起朝鮮和遼東,扶桑是一個更緊密的整體,且有著太子親自統領,有著政策以及資金上的優勢,發展起來會更快。

    張璟的一個華津港城規劃,已經吸引了無數商人參與。張璟甚至可以拿一個規劃沙盤,就賣出了無數的地皮,並成功建起了一個又一個的新城建設項目。

    賣地皮的收入,極為可觀,數錢都數的手抽筋。

    「華津新城的這個規範開發方案,非常的眼熟啊,其實就完全是當年陛下在廣西欽州的開發方案嘛。你看連這城池以及港口碼頭等佈局,都非常相似。」

    岑文本笑著提醒兩位宰相。

    馬周笑著道,「這個我也發現了,要說殿下肯定是仿照著欽州港來做的開發案。」

    褚遂良道,「連招商的手法都是一樣的。」

    「管他是不是一樣的,反正效果都是一樣的好。華津新港如此一來,太子連設計規劃的成本都基本省了,然後就套現無數,用不了多久,還能得到一座新城。」

    一座巨大的新港城,將成為扶桑的中心。到時,肯定也還能帶動更多商機。

    而華津新城不過只是頭一炮而已。

    現在太子已經開始在規劃唐津新城、平戶新城等新的港城規劃,基本上都是準備採用華津新城的模式,打造集港口碼頭、工商製造、官衙軍堡、民宅商業區、學區倉庫等為一體的新城模式。

    「聽說不少貴族都已經派人往扶桑去了,都想在這輪開發中分一杯羹呢。」

    岑文本哼了一聲,「當年陛下經營嶺南之時,開發建設沿海諸港,當時各大豪門可都是分了一大杯羹,最後哪個參與進去的,不都是賺的盆滿缽滿。就連元輔,當年也分了一杯羹啊。」

    「我不過是陛下捎帶上而已,小賺一點。」馬周呵呵笑道。

    當年西南諸港的建設,那些開發的大族確實賺了許多。

    如今太子的扶桑開發計畫,被許多中原豪門視之為又一次西南大開發,也不是沒有道理的。

    機會難得,先到先得。

    「說來,扶桑可確實是一塊好地,甚至比朝鮮還有強一些。」

    「畢竟扶桑沒什麼大的戰亂,不比朝鮮,高句麗百濟新羅混戰多年,而且北方又較寒冷。」

    「是啊,扶桑最大的優勢還是人口多。都是些島,居然能有上千萬的人口,想想都是不可思議啊。」

    馬周問褚遂良,「石見銀山聽說已經挖到銀了,想必褚相也是放心不少吧?」

    「可不是。」褚遂良笑著回道,「我那不爭氣的兒子,幾乎把我老褚的棺材本都全扔到那石見銀山裡去了,要是挖不到銀子,那我老褚肯定會把那小子打死。」褚家入股了石見銀山,而且確實投資很多,是大股東之一。他說是他兒子入股,其實不過是讓兒子出面方便一些罷了。

    現在石見銀山都采出銀了,確定銀山確實銀儲量豐富,年開採量估計還會比預期的高,銀礦的收益自然也就更高。

    這個利好的消息一傳回來,石見銀山的股票都飛一般的往上漲,直接就漲了好幾倍,現在在揚州的交易所裡,雖然股票價格高漲,但根本有價無市。許多人在求購,可就沒有人願意出手。

    誰都知道,石見銀山是一個真正的聚寶盆搖錢樹,抱緊了以後坐等年年分紅派息就行了。現在賣股票,誰賣誰傻呢。

    岑文本沒參股石見銀山,他參的是伊予的別子銅山。別子銅山也已經正式開採,同樣是利好的消息。

    一年能產百萬斤銅,這消息傳回來時,岑文本都高興的一夜沒睡。身家一夜暴漲百萬的感覺,確實美妙。

    「不過我們可比不過馬相啊,還是馬相的眼光最準。去年登萊金礦組建,馬相可是重金入股,如今登萊金礦年產五十萬兩黃金,佔全國黃金年總產量的一半,這才是真正的聚寶盆啊。聽說,登萊金礦準備再招一批礦工,新增一些機構,這年產量還要大增啊。」

    「一般一般。」馬周笑著謙虛道。

    登萊金礦、石見銀山、別子銅山,如今大華金銀銅礦開採之首。三位宰相各入股一礦,可謂是近水樓台先得月,賺的盆滿缽滿。
V123210 發表於 2017-9-24 14:51
第1530章中華幸甚

    「松浦清秀,你個日姦!」

    「你不配做一個大和人!」

    「漢狗,鷹犬!」

    殘破的莊園裡,松清清秀居高臨下的看著被五花大綁押過來的守護大名織田晉三,這位被俘的守護大名破口大罵。

    「某是大華人。」松浦清秀不屑的回應道。

    「呸!無恥狗賊!」織田晉三聽到這話氣的肝疼。

    可鬆浦清秀卻根本不將此話放在心上,他確實生為大和人,但他可不願意做大和的鬼。還是改當大華的人好,多少人想當大華的子民還沒機會呢,也就織田晉三這些腦袋裡全是屎的大名們,才會蠢了一樣的要反華。

    降了就降了,何必再反覆呢。他們要真有那骨氣,又何必降而復反,一直反抗到底不好嗎?

    就如寶皇女那個瘋子一樣,雖然瘋狂的要反華,但好歹她堅持到了死的那一刻。而眼前這些人,不過全是些眼皮子淺的蠢貨。

    為了一點田地,就要把家族性命都送上。

    「給我把刀,我要切腹自盡。」織田晉三吼道。

    松浦清秀拔出一把短劍,卻並沒有扔給織田。

    「現在就想著自盡尋死?這就是你的骨氣?呸,懦夫,無能。你想死,也沒有那麼容易。我不妨告訴你,你這具身軀起碼還值五十貫,裝船運到中原,你還是值得幾頭牛的價值的。雖然在我看來,其實你根本連一頭牛都值不了。好好珍惜下這條命吧,下半生挖礦修路築路開河,又或者墾荒種地做工,會很精彩的。」

    織田聽了這話,氣的臉都白了。

    「給我一個痛快。」

    「給你一個痛快,那我可就損失了五百錢。」

    織田更怒。

    「我堂堂一國守護大名,豈只值五百錢?」

    「你當然不只值五百錢,你值五萬錢。但在我這裡,你只值五百錢,在那個俘虜你的稅警兄弟眼裡,你只值一百錢。等到了中原奴隸販子手裡,你能值五十貫,又或等你到了哪個煤礦主手裡,你或許就能值到六七十貫了。」

    「織田晉三,你看,你其實還是挺值錢的。」

    「士可殺不可辱!」

    「呸,你算個屁的士,你不過是個蠢貨罷了,織田家有你這等蠢貨,家名不亡才怪。」

    他叫過幾名稅警,讓他們將他押下去。

    「這傢伙和其它人已經沒什麼區別,所以也不用給他什麼優待。還有,將他扔進俘虜營前,先把這傢伙身上的所有衣服鞋襪都扒下來,他身上的東西還都是不錯的,不能浪費了,反正以後他也用不上了,給他一套麻衣就行了。」

    織田晉三氣的大怒,破口大罵不止,可鬆浦根本不再理會。

    一個守護大名,在過去,是他松浦巴結的對象。但是現在,這只是一條喪家之犬而已,不值得多瞧一眼。

    反正這樣的喪家之犬還會有很多很多,又不差他這一個。

    他過去的守護大名身份,甚至都不再有半點價值,大華根本瞧不上,不會給他半點優待。甚至連將他們押去漢京斬首的資格都沒有,一個喪家的倭犬,大華上下根本無人在意。

    他唯一還活著的原因,不過是因為他還比較年輕,能夠成為一個奴隸,發揮一點剩餘價值。

    不出意料,織田晉三的下半輩子,到死也不會出奴隸營,會一直做苦力到死。

    也許三年,也許五年,甚至是十年二十年。

    這樣的可憐蟲,他都懶得再瞧一眼。

    「松浦,放我一馬,我拿錢財贖我自己。」

    「你哪裡還有什麼錢財,你現在的一切,包括你自己,都已經是皇太子殿下的私人財產了。」

    「押下去,別讓他再叫喚了,難聽。」

    攻破一座莊園,為了賞錢,那些倭人稅警都沒有大開殺戒,也就殺了幾十個人,然後其餘的老老少少全都被俘虜了。

    在火槍面前,大名的私人武裝太弱了。

    稅警在分工有序的進行著洗劫,或者乾脆說拆遷更好。

    金銀細軟,珠寶首飾,甚至是文房四寶,衣服鞋襪等都被先搜了出來。然後是一件件的家具,床椅桌櫃。

    再是各種牲畜、糧食等。

    一件件一樣樣,還有專門的人在登記。這些稅警畢竟是專用於徵稅緝私的,查賬記賬本就是老手。

    在抓俘虜的過程裡,不免的出現了有的倭人趁機**婦女的情況。

    松浦清秀也睜隻眼睛閉隻眼睛,他知道自己能有今天,既是自己識時務,也還是自己表現的能力有關。

    而他的能力,與他手下弟兄們的戰鬥力離不開關係。這些人肯那麼賣力,自然還是他每次都對手下很豪爽,同時,也經常會適當的讓自己的手下發洩發洩。

    反正這些婦女,馬上都將成為奴隸了。

    讓手下玩玩就玩玩。

    「讓弟兄們都悠著點,玩歸玩,但那些年輕未嫁的女子,可不能玩。保持完璧,能夠賣更好的價錢,可不能玩的不值錢了。還有,別把人給傷到了。死一個殘一個,到時他們得按價賠償。」

    說著,松浦摟過一個年輕的婦人,得意的笑著伸出了魔爪。

    松浦的衛隊則開始檢查戰利品,每一個士兵都要經過檢查,防止他們私藏戰利品。

    松浦清秀是嚴禁私藏戰利品的,這本是大華軍隊的軍規,一切繳獲要歸公,歸公入冊之後,再按價值拿出相應比例來做為賞賜。

    禁止私藏戰利品,有助於管理,更能提高戰鬥力。

    松浦很好的把這條軍規拿到了自己的稅警中。

    「司令,收穫不少,東西堆積如山。」一名旅長笑著道。

    東西確實很多,一位守護大名的財產還是很多的,畢竟不少守護大名的家族往往是百年甚至是幾百年的地方豪族,累積的財富相當驚人。

    松浦掃了幾眼賬本,上面的數字很驚人,可這些並不屬於他。

    「好了,把東西都封存好,運回去上繳。」

    那旅長有些猶豫。

    「全都上繳嗎?」

    「你別打什麼歪主意,有些東西是碰都碰不得,連想都不能想的。別怪我沒提醒你,知道了沒?」

    「可是這麼多東西,要是分一點也沒人知道吧?」

    「你難道不怕錦衣衛,你知道咱們這裡有哪個是錦衣衛的人呢?」

    一聽錦衣衛之名,那旅長不由的打了個冷戰。

    錦衣衛之名誰不知道啊。

    有關於錦衣衛,在倭軍之中傳的很神奇。畢竟錦衣衛可是憑一已之力,就拿下了難波,甚至攻入了天皇宮殿,將天皇斬首。

    別說錦衣衛了,就是錦衣衛在倭國發展的下線組織第五縱隊,如今都是很神氣。

    錦衣衛和第五縱隊最特別之處還在於,一般情況下你根本不知道他們的公開身份,這些人就隱藏著,行走在黑暗之中。

    每一個倭人,都有可能是錦衣衛手下的第五縱隊成員。

    而錦衣衛,更加神秘。

    他們似乎無所不知,無所不曉。

    尤其是在軍中,事無大小,就沒他們不知道的。此前,就有一個倭人營長,因為悄悄的私扣了一些戰利品,是一批黃金,相當的隱秘,根本就沒幾個人知道。

    可這個事情,卻依然還是為錦衣衛所知道。

    尤其是這個營長頭天才私扣了這些黃金,但錦衣衛第二天就找上門來了。

    那人被帶走,從此後再無人見過他。

    旅長不由的打了個冷戰。

    他訕訕的道,「那還是算了吧。」

    「兄弟,如今我們成了大華人,以後有大好前途,切莫與那些蠢貨一樣自誤啊。為了一點芝麻,最後卻丟了西瓜,那就太蠢了。而若是為了芝麻,連腦袋都丟了,就更加愚蠢了。」

    「多謝司令提點。」旅長擦著汗水道。

    ‧‧‧‧‧‧‧‧

    「殿下,稅警又攻破一座莊園,生擒了一位前守護大名。」

    正喝著茶的太子張璟聞言只是點點頭。

    生擒一個守護大名,已經引不起他絲毫的興趣了。

    復興三年的扶桑大叛亂,雖然雷聲大,但卻根本沒有落下幾滴雨。

    都不需要朝廷駐扶桑的幾支正規兵馬出動,僅是由倭人民兵改成的扶桑采邑警衛隊和稅警還有扶桑民兵,就已經橫掃這些大小名主們了。

    完全沒有一合之敵。

    被大華武裝起來的倭人,雖然還是倭人,可跟大名們的倭軍一打,高下立判。

    「俘虜已經押往港口,準備運往中原。」

    「嗯。」張璟隨口應了聲。

    「殿下,那守護大名不需要特別關押嗎?」

    「一個倭奴而已,管他原來是什麼,就算原來是倭王,現在也一樣只是個倭奴。孤現在忙著扶桑招商引資、修路建港的事情,哪有那麼多功夫關注這樣一個人。以後再抓到什麼守護大名,又什麼公卿大臣,也不需要再特意上報。」

    「臣明白。」

    海軍總司令張仲堅此時正在看著幾份招商方案,聞言放下手裡的方案,笑著道,「那些倭人也鬧不出什麼來,殿下以倭平倭,倒是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績。某本來還對那些倭人有些懷疑,可現在看來,他們殺起倭人來,倒更狠辣。」

    「其實家國天下的概念,並不是所有人都有的。我大華以法治國,以儒為本,這家國天下的概念已經是深入人心,都知道民族、國家的概念,知道家族為小家,國家為大家,可對這些倭人來說,哪有這樣的觀念呢。些許倭人貴族豪強們也 還有點家族和國家的概念,但對更多的倭人百姓來說,他們碌碌一生,連家族都難保存長久,更別說什麼國家了。」

    那些歸附於大華的倭人,享受到了大華給他們不同一般倭人的待遇,他們早就以自己為大華人而沾沾自喜,哪裡還願意跟其它倭人並論。

    他們對於那些倭人下起手來,自然也不會有什麼同胞之誼,手足之情。

    「倭族悲哀,中華幸甚!」張仲堅感嘆著道。

    太子張璟也感嘆著道,「正因有了我父皇這樣的偉人,我華人幸甚、漢族幸甚,中華幸甚!」
V123210 發表於 2017-9-24 21:16
第1531章錢多了發愁

    太府寺卿拿著一個厚厚的本子向皇帝稟報帝國新一季度的財務報告,帝國的財政非常良好,沒有赤字。

    而且還有非常良好的結餘,尤其是隨著帝國的登萊金礦、石見銀山以及別子銅礦這三大金銀銅礦的產出,帝國鑄幣總局的材料現在是相當的充裕。鑄幣車間日夜不停的鑄造著金屬貨幣。

    「預計今年帝國黃金年產量達到一百萬兩,白銀年產量達三百萬兩,而銅年產量能達到三百萬斤以上。」

    大華以銅錢為主幣,以金銀幣為輔幣,又發行鈔票流通。紙鈔為是貨幣,只是金屬貨幣的代替品,本身依靠的還是能夠隨時兌換金銀銅幣的信用。

    大華的貨幣靠的還是金銀銅幣,過去中原的金銀銅產量一直很低,雖然千百年的貴金屬累積,但依然是長期錢荒,貨幣不足。在發行了紙鈔之後,才算是勉強解決了一些錢荒問題。

    隋唐之時,每年黃金開採量不過萬兩左右,白銀的產量也同樣極低,就算是銅的產量,也一直不高。

    而現在,大華的堪探和開採技術不斷提升,在各地不斷的發現金銀銅礦,開採力度也大增,尤其是這兩年這三大超級巨礦的發現以及開採,更是讓大華將步入不再缺金少銀沒有銅可用的新局面。

    金銀銅都算是貴金屬,甚至是天然的貨幣。這可不比完全靠信用的紙鈔,紙鈔本身一錢不值,但金銀銅卻是天然貨幣,哪怕離開了大華帝國的疆域,到了番邦外國,也一樣能夠做為貨幣使用。

    一年一百萬兩黃金產量,三百萬兩的白銀產量,還有高達三百萬斤的銅產量。

    這是一個非常讓人震驚的數字。

    這麼多的金銀銅,能鑄成多少貨幣?

    金銀幣都只有八成八的含量,這意味著每年開採的金銀都鑄成金銀幣,那一年能鑄成一百多萬金幣,和三百多萬銀幣。一金現在值五銀或二十貫銅錢,那就是價值兩千多萬貫的金幣,一千多萬貫的銀幣。

    三百多萬斤銅,也有鑄造大量的銅錢,面額兩文和五文的銅錢,一枚含銅並沒多少,這麼多銅,至少能鑄出三百多萬貫。

    加起來,一年的金銀銅開採量拿來鑄幣,就能得到三千多萬貫銅錢。這僅是一年而已,如果每年都有這麼多,十年可就是三億多貫。

    大華如今貿易興旺,工商繁榮,但經濟總量也頂多幾十億而已。

    可以說,這麼大的金銀銅開採量,很快就能徹底改變錢荒的問題,甚至可能會帶來貨幣過多,進而導致物價上漲,通貨膨脹。

    錢少了愁人,現在錢多了也一樣愁人。

    朝廷獲得這麼多的金銀銅,也是一個麻煩。

    雖然這些金銀銅開採過來並不就是屬於朝廷,就以三大礦為例,都是私人投資,招募股本建礦開採。

    朝廷向他們收承包費、收礦稅以及企業所得稅這些,其餘的大頭是歸礦場商人和股東們所有的,他們產出的金銀銅,除上繳礦課的那部份外,其餘的則按收購價由官府收購。

    所以,得到這些貴金屬,朝廷一年也得花不少錢。

    當然,朝廷轉手鑄造成貨幣,鑄幣的利潤能達到一成。轉手就賺了一成的利潤,那就是起碼三百多萬貫,這些貴金屬成為貨幣,一部份用做付給礦商的收購款,剩餘的就進入國庫。

    國庫的貨幣再轉存銀行,進入流通,又能放貸收息。

    錢會越滾越多。

    太府寺卿想著以後不缺錢,是非常高興。

    但皇帝張超卻開始考慮另一個問題了,歷史上西班牙人在美洲發現了許多銀礦金礦,每年運回去的金銀無數。

    但挖了無數金銀的西班牙卻沒因此強大太久,反而很快衰弱,倒是成就了英法等國的崛起。

    究其原因,還是大量金銀流入西班牙,導致王室貴族以及那些大商人們開始揮霍成性,奢侈無比,而這些金銀並沒讓普通百姓受益,反而因為大量的金銀湧入,導致物價過高,百姓生活更難。

    西班牙人有錢後,沒有發展自己的工業,反倒是一味的到英法去買買買,英法拿著西班牙人的訂單和錢,慢慢的發展起了自己的基礎工業,最後這強大的工業製造能力,成就了他們崛起之路。

    所以說,有時候錢多了也不是好事。

    過多的貨幣追逐過少的商品,就必然導致通貨膨脹。

    當然,沒錢也不行。

    「陛下?」

    太府寺卿見皇帝神遊天外,等了一會也沒見回神,只得小聲呼喚。

    「嗯。」張超終於回過神來。

    「愛卿,朕以為如今朝廷自從有了鈔票之後,其實對於貨幣需求依賴減少了許多。這兩年朝廷回收舊幣,改鑄發行新幣,到目前為止,也發行了不少幣了吧? 」

    太府寺卿做為專管財務的大管家,當然很清楚這些。

    那些數字他熟記在心,幾乎脫口而出。

    「陛下,大華開國以來,禁舊幣流通,統統回收改鑄為新幣發行。銅錢發行二文和五文錢,而金銀幣皆發行一元幣。另發行可隨時兌換金銀銅幣的紙票流通於市。得益於我大華的金銀銅儲量,以及鑄幣技術。三年來,總共鑄造發行二文銅錢三百億個,五文銅錢二百億個。一元金幣五百萬個,一元銀幣五千萬個。」

    太府寺卿說的都是整數,但數量還是非常驚人的。

    要知道,在唐朝的時候,全國錢監在各地有一百個鑄錢爐,每爐一年鑄錢不過三千貫左右,全國一年鑄造的銅錢總量不過三十來萬貫。

    三十萬貫銅錢,不過三億枚銅錢。

    而大華立國不過三年時間不到,通過回收舊幣獲得大量材料,利用在貞觀之時已經成熟的先進鑄幣技術,每年鑄造銅幣過百億個。這是唐初鑄幣量的幾十倍之多。

    而鑄幣量更高,因為大華的銅錢沒有一文的銅錢,而是兩文和五文銅錢,使得這五百多億個銅錢,實際上價值更高。

    一千六百億文銅錢,那就是價值一億六千萬貫,三年相當於鑄造了唐初五百年的貨幣量。

    這還不說鑄了五百多萬個金幣和五千萬個銀幣。

    五百萬金幣又值一億貫,五千萬銀幣更值兩個億。

    三年鑄幣的金銀銅貨幣量,達到了四億六千萬貫值。

    而紙鈔也發行了兩個億。

    這其實還並不就是大華的所有貨幣總量,因為大華雖然下令回收舊錢,但這個回收也給了時限,並不是馬上就禁止流通舊幣,還有大量的貨幣依然在使用。

    甚至在一些偏遠的地方,依然直接把金銀稱重來講價交易,更有些地方,還拿著漢朝時的五銖錢在用的。

    有這麼多的金銀銅貨幣,以及大量的金銀儲量,其實大華完全可以以此為準備金發行更多的紙鈔。

    畢竟如今的趨勢是大家越來越習慣於用紙鈔,紙鈔交易發便,銅錢最小的面額都是兩文錢,而紙鈔不但有一文錢,甚至還有半文錢的面額,這大大方便了平時的生活零用。

    紙鈔不但有小面額,而且也有百文的面額。

    至於更大額的交易,則可以直接到銀行轉賬,或者用銀行的支票,哪怕是用金銀幣也可以。

    如果拿一年的金銀產量做為準備發行金,三千萬貫價值的金銀,可以直接發行一億五千萬鈔票。以現在的金銀儲量來說,哪怕朝廷發行個十億二十億鈔票都是可以的。

    「以後不用把所有的金銀都用來鑄幣,朕以為每年鑄造大約一百萬枚金幣,和五百萬枚銀幣就可以了,再二文和五文銅錢各鑄五十億。」

    這個量,相當於金銀幣值四千萬貫,銅錢三千五百萬貫,總值七千五百萬貫。

    「每年再發行三千五百萬貫紙鈔。」

    如此一來,每年貨幣發行總量一億貫。

    「陛下,那剩下的金銀呢?」

    「一部份做為紙鈔的發行準備金,按一比五的準備金直接鑄成金磚儲存。剩下的,一部分可以放開出售給民間,用做金銀首飾器物等。餘下的,朕另有他用。」

    大華現在的金銀產量確實非常多了,從缺金少銀,一下子成為金銀產量大國。甚至可以說,現在大華的金銀產量可能已經能佔到全球產量的絕大部份了。

    在歐洲,金銀產量比在一比十之間,所以羅馬的金銀比率在一比十到一比十三之間,而在法蘭克,因為銀產量高些,並且能從蠻國得到不少銀,因此金銀比更高。

    而大華現在的金銀比卻只有一比五。

    大華的銀子比歐洲的銀子那是貴多了,貴了兩三倍。

    如果把大華的黃金拿到歐洲卻套現白銀,能換回更多白銀。不過如今大華的白銀產量這麼高,也並不需要白銀進口,大華反而是可以做白銀出口。大華的黃金現在也產量高,拿黃金到歐洲去套白銀,再換成各種物資,比如奴隸、皮毛、礦產等倒也還是有的賺的。

    甚至可以給歐洲各國借款放貸,貸款的時候以黃金為單位,然後結算的時候,要他們用白銀為單位結算,一進一出,能賺不少。

    有了錢,到時到歐洲去買買買,買地皮買奴隸,有什麼就買什麼回來,只要買的都是資源類的就絕不會虧,這些資源弄回來,在中原深加工一下,到時還能再賣回去,又能賺一筆。

    張超捏著自己的下巴,感覺自己這賬一點都不虧。
V123210 發表於 2017-9-25 17:21
唐朝好地主 第1532章 禮不伐喪

    信度。

    坦尼沙國王最近有點閒。

    天氣有點悶熱,人都昏昏欲睡。

    「大王,好消息,戒日王死了。」

    「怎麼死的?」

    本來昏昏欲睡的王玄策一下子來了精神,從葡萄樹下騰的坐起。在信度幾年,王玄策最佩服的人就是這個戒日王了,號稱持戒的太陽神。一開始的時候,還覺得這個老頭牛皮挺會吹的。

    但在信度主持大局好幾年,這老頭雖然沒能把信度的大華諸侯聯軍怎麼樣,可王玄策卻也沒能再有什麼大的進展。老頭的圍攻不行,但強守卻還是有點本事的。

    到現在,基本上已經是對峙的僵局。

    王玄策這兩年也摸清了老頭的能耐,佩服之餘,也不再去強攻。反正朝廷如今的策略是在戒日的東邊,是要滅獅子國和阿拉干國,以及奪取戒日的東部沿海,要打通與雲南和青藏的通道。

    在西面這邊,皇帝並沒有再多給王玄策兵馬,朝廷把信度港和永吉港列為了朝廷的直轄港,現在這裡是信度艦隊駐紮,還有陸戰隊一個師駐紮,與王玄策為首的信度諸侯倒也有點井水不犯河水的意思。

    王玄策這個坦尼沙國王不但管著坦尼沙國這片與戒日交界的前線土地,同時也還擔任著信度領總督一職,算是諸侯們的指揮。

    朝廷的大策略下,王玄策很遵從。

    等到農閒的時候,就徵召一下諸侯們會盟,然後帶著兵馬到邊境上掃蕩一番,給戒日老頭製造一點麻煩,也算是給東邊的海軍弟兄們幫幫忙,牽制下戒日老頭的一些軍隊,讓他疲無奔命,無法把所有軍隊主力都調到東邊去。

    更多的時間,王玄策還是經營自己的領地。

    他最得意的是在信度種植茶葉,比起其它那些諸侯種什麼甘蔗、稻穀以及黃麻、棉花這些,王玄策種植的茶葉並不佔據良田,是用奴隸們開墾的坡地種植。一開始,好多人都不看好他的茶葉種植。

    可他從中原請來了許多茶葉老師傅,研究了這邊土壤氣候等等,最後挑選了合適的茶樹品種。

    到現在,他的茶園已經有了不少的規模。他還建立起了茶葉加工廠,專門生產加工紅茶,這些紅茶銷往中亞歐洲北非,甚至有時也會銷往信度各地。

    連戒日王的宮廷裡,現在都喝上了王玄策的坦尼沙紅茶。本來專做出口外銷的坦尼沙紅茶,如今甚至也開始轉銷往南洋以及中原等地,更別說許多信度以及大夏、河中、西海等地的分封諸侯領內,都在流行坦尼沙紅茶。

    無他,價格便宜實惠,卻又有著自己獨特的口味。

    王玄策最近甚至打算主動跟戒日老頭聯絡一下,看看雙方能不能也偶爾坐下來談談,搞個雙邊互市什麼的。

    卻沒想到,戒日居然這麼快就死了。

    「我記得戒日老頭年紀還不算大吧?」

    「他怎麼就死了呢?」

    「上次他不還親自帶著兵馬跑到我坦尼沙城下耀武揚威,然後無功而返嗎?」

    一連數個問題。

    這樣一個老頭就死了,還挺懷念的。若是戒日王死了,那以後在信度就沒有對手了啊。

    沒有了戒日王的信度,那會多麼的寂寞啊。

    「戒日王乘船準備前往東邊的高達,結果在恆河上遇到暴風雨,船翻了,溺水而亡。」

    「溺水而亡?」

    王玄策簡直不敢相信,在他印象裡這個戒日老頭好像無所不能啊,不但能征善戰,而且勤政能幹,銳意改革,統一了信度北方,而且還會作詩和寫劇,是個能人。

    居然連游泳都不會。

    他長嘆一口氣。

    「大家一定要記住,在信度這個地方,一定得學會游泳。一到雨季,洪水氾濫,不會游泳可是非常危險的。」

    報信的軍官沒有想到自家大王憋了半天,卻說出這麼番話來,怎麼聽著都像是在幸災樂禍啊。

    「大王,戒日王一死,現在戒日國算是亂套了。這個戒日王雖然有本事,可不但不會游泳,而且還沒有子嗣的。現在他一死,據說為了爭奪王位,他的那些族人可是已經亂了套了。」

    當年戒日王本來是沒資格當國王的,當上國王的是他的兄長。後來他的兄長在與敵國交戰時戰死,又沒子嗣,這才輪到他來當。

    戒日王如今五十歲去世,可同樣沒有留下子嗣,這個新興的王國,面臨著一個繼承人的問題。

    戒日王生前並沒有指定繼承人,而他死的也太突然了,掉入恆河中溺死,根本沒法交代後事。

    「這麼說,戒日國要大亂了?」王玄策捏著下巴,輕捋著他的那叢鬍子。

    在信度呆了幾年,他對於老對手戒日國的國情還是有些瞭解的。戒日王當年臨危受命,繼任了坦尼沙王位,然後東征西討。

    本來幾十年前信度北方是四國混戰,兩兩聯盟。最後戒日王硬是統一了北方四國,然後還讓周邊不少小國臣服。他甚至還曾經打算南征,只是碰上了對手。後來又打算西征,結果在王玄策他們手裡吃了不少虧。

    這幾年更是被大華東西夾擊,丟城失地,也算是有些顏面大損。

    但能夠硬撐著到現在,也還是很有本事的。

    不過戒日王一死,只怕真的要局面大變了。

    戒日王雖一統北方,但整個戒日國的體制,其實是一個分封制。戒日王分封了許多貴族諸侯,一些大的諸侯,其實就是過去一些王國的王室貴族,還有他的手下功臣等,他們的封地很大,尤其是封地相當獨立,完全就是一個獨立的國中之國。

    這些封地,甚至是國王的軍隊和官員,都不得私自進入的。

    與其說戒日國是一個國家,但不如說是一個信度的北方聯盟,戒日王不過是一個盟主而已。

    比起大華的分封制來,戒日王對諸侯的控制力太弱,甚至可以說是沒有。

    戒日王在的時候還好,畢竟這些人都是他的舊部、盟友之類的,他的威信之下,還能維持一個聯盟狀態。

    可他一死,又沒有繼承人,這下就肯定要亂了。

    可以預見,王位之爭,必然要導致本來就是鬆散聯盟的戒日國的分崩離兮。

    王玄策興奮不已,端起茶杯,慢慢品起自家的紅茶來。

    茶裡加點奶再加點糖,這種獨特的味道,讓他的思緒更加的清晰。

    「你說,我們是應當現在就趁亂出兵,還是說先讓他們自個先內鬥起來,我們坐山觀虎鬥呢?」

    「趁喪發兵,似乎無禮。」那名軍官想了想道。

    就算是民間,別人家有喪事,也不能在這個時候去要債啊。

    「國與國之間,遵守的是叢林法則,哪管這些。」王策玄搖頭,「不過嘛,若是我們這個時候發兵,說不定戒日國的這些傢伙就會團結一致對外,反倒是幫了他們大忙。」

    「嗯,還是先坐山觀虎鬥,最後再出來收拾殘局的好。我們得讓他們先安心的鬥起來,別讓他們擔心我們。」

    王玄策估摸著戒日國的那些人,可能也會擔憂大華會趁機發兵。

    若是他們顧忌著大華,到時自己不打起來,那就太沒意思了。

    「派個人去弔唁一下戒日老頭,也跟戒日國的那些人講一下,就說我們大華向來是禮儀之邦,絕不會趁敵國喪事期間進攻的。我王玄策身為大華帝國信度總督,與戒日王也是惺惺相惜,如今他去世,我深感遺憾。我向他們承諾,一年之內,絕不發兵。我希望與戒日國互相約定,一年之內,雙方維持現狀,互不越界。有什麼事情,我們一年之後再談。」

    「大王,真要一年不出兵?」

    王玄策笑笑。

    約好一年不出兵,這也是為了讓他們能夠打起來。到時戒日人無後顧之憂,才能全力去爭奪王位,大打出手嘛。

    等他們一打起來,一年時間哪裡能夠就決的出高下結果的。

    一年後,王玄策再出兵收拾殘局,剛剛好。

    「一年會不會太久?」

    「差不多了。今年海軍各艦隊重新劃編,咱們這邊信度艦隊和東邊的孟加拉艦隊也還在磨合之中,海軍陸戰隊的兩個陸戰師一東一西部署,不也還在適應當中嘛。再說了,最近這個天氣,也不太適合打仗的。」

    「好飯不怕晚,咱們等他瓜熟蒂落,那時才剛好。給我準備筆墨,本王要給陛下上奏摺,呈奏這邊的情況。」

    筆墨紙張準備好,王玄策一邊提筆蘸墨,一邊嘆惜。

    「本來還打算要跟戒日老頭談談貿易互市,他娘的,他這一死,戒日國算是亂了。老子的紅茶看來今年是沒法順利的賣過去了。」

    「大王,我倒覺得戒日王死了還更好呢。不能直接邊市貿易,不也還有許多戒日國走私商人嘛,咱們賣給他們,也都是一樣。管他是正常貿易,還是走私交易。咱們的紅茶,在戒日國還是很搶手的,照樣能賣出去就是,頂多就是價格上要損失一點點。」

    「你說的也是,不過既然要賣,也不能都便宜那些戒日國的走私商,咱們賣歸賣,但該收的稅還是不能少的。」

    「偷稅漏稅可是要不得的。」王玄策一本正經的道。
V123210 發表於 2017-9-25 17:22
唐朝好地主 第1533章秦瓊、李靖

    錦衣衛宣佈對戒日王恆河落水溺亡一事負責。

    張超接到錦衣衛的報告後,特意宣召指揮使柯雄發入宮面聖。

    「朕此前怎麼沒有收到你們的行動計畫報告?」

    戒日王死了,對於信度的局勢還是有非常大的影響的。要知道這位戒日王可是印度歷史上最後一位本地人統一印度北方,而且在次大陸的歷史上,這也一樣是一位非常有才能的國王。

    文治武功,都還是非常了得的。

    錦衣衛把戒日王殺了,這當然是好事,畢竟別國的國王太厲害了,這對大華來說可不是什麼好事,尤其大華還跟戒日長期交戰之中。只不過有些事情還是得搞清楚一些的,張超可不希望錦衣衛吹牛,把沒做過的事情攬到自己頭上邀功,到處宣說對這個負責對那個負責的。

    柯雄發老實的回答,其實錦衣衛總部確實沒有刺殺戒日王的計畫。

    「那這個事情是怎麼回事?」

    說來也很搞笑,事件事情其實可以稱之為一個偶然。一位錦衣衛的情報人員在戒日發展了一些線人,其中有一位恰好就是戒日王的一個隨從。這個人一心嚮往著能夠移居到大華生活,去那個東方商人們傳揚歌頌的美麗天堂般的地方居住。

    「一個線人?別跟朕說這一切都是這個線人自己行動的。」

    「確實就是那個線人的自作主張,在隨戒日王出行的路上,這個隨從因為一點小事被戒日王的手下鞭打,他懷恨在心。找到一個機會,在戒日王的船艙做了點手腳。」

    「什麼手腳?」

    「那人跟我們的密探學了一些手段,戒日王所乘坐的是一條大船,一般情況下就算是船艙漏水也不會有大礙。因此這人在船行至恆河中,又是狂風暴雨中時,他來到貨艙打開了幾袋麵粉,拋撒開來,然後往艙裡扔了一支火把。」

    「草,人才啊。」張超聽了都忍不住讚揚了一句。

    他聽到這裡,已經知道為什麼一個小小隨從能夠把戒日王送上天了。

    粉塵爆炸,這簡直是個天才。

    雖然這個知識明顯是那位錦衣衛特工教他的,粉塵爆炸的原理很簡單,當空氣中的粉塵濃度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遇明火就會爆炸。

    船艙底里裝著不少麵粉,這是戒日王船上的食材,而且船艙本就比較封閉狹小,那位隨從打開幾袋麵粉,往空中一撒,空氣中的麵粉濃度絕對夠爆炸,一支火把扔進去,立即就爆了。

    粉絲爆炸的威力,絕對不小。

    戒日王的船雖然不小,可畢竟是木質船,而麵粉又是放在底艙裡。底艙爆炸,船立即進水,恰又是在風暴之中的恆河上,當場雖然沒炸死幾個人,可進水太快,船上補救不及,又不能及時靠岸,倒霉的戒日王還不會游泳,於是乎,堂堂一代雄主戒日王就此魂歸恆河,去見太陽神了。

    「那個人才呢?」

    「他受了點傷,然後趁亂跳水游上了岸。現在我們錦衣衛信度分部,正療養之中。」

    張超點頭道,「這是個人才,也是個功臣,這個人得重賞還得重用。」

    一代雄主戒日王,被手下一個卑微的奴隸隨從給弄死了,這真是如同那個故事一樣,一個國王因為一個馬蹄鐵釘輸了一場戰爭。

    因為鐵匠少給國王的馬釘了一個馬蹄釘,結果戰爭的時候,國王的馬掌掉了,馬失前蹄,國王落馬被俘,戰爭輸了。

    因為事情太過奇怪,以致於戒日國人都沒想到這次國王遇難,居然會是因為一個小小隨從所導致的,他們還以為是船隻遇到閃電呢。

    「不管怎麼說,這次你們錦衣衛也是有功的,畢竟那個人才也是你們錦衣衛的線人嘛,他也是你們的人。不過這個事情,你們心裡有數就行,朕也會記住你們的功勞的,外面嘛,就不用公然宣傳了。」

    斬首刺殺這種事情,做了就好,並沒必要大肆去宣揚。

    「那個人才,朕賜他錦衣衛百戶之職,賞他一個男爵,在信度賜封他十里封地,再賜他奴隸百口,錢千貫。朕也賜你錢千貫,另賜那個線人的上線錦衣衛特工男爵,錢千貫。」

    殺死一個國王,立即從卑微的戒日奴隸,變成了大華尊貴的實封男爵,還得了千貫錢、百口奴隸,這簡直就是現實版的大華夢實現了啊。

    就連那位特工,也因為發展了一位這麼聰明和膽大的線人,結果也得了大好處,直接被皇帝御口欽封開國男爵,哪怕就是指揮使柯雄發,都得了好處。他倒是不在意那點錢,關鍵是在皇帝面前漲了面子啊。

    要是他不說,誰又知道這件事情其實只是個偶然呢。

    上次錦衣衛在倭國大展神威,第五部隊直接把倭國都城攻佔,錦衣衛行動隊更是攻入倭國皇宮,把天皇都在宮中斬首。

    現在時隔不過半年,錦衣衛又一次露臉,把戒日王給滅了。

    坦尼沙國王王玄策厲害吧,皇帝的得意門生,在信度聯合諸侯們,硬是把統一信度北方的戒日王打的沒脾氣,可再厲害又如何,王玄策現在也只是跟戒日王僵持,並沒能破國殺王。

    倒是他們錦衣衛,不聲不響的就把戒日王給殺了。

    從實際效果來說,刺殺戒日王,完全頂的上陸戰隊十個師的效果。

    「刺殺斬首,本就是錦衣衛的一個重要的戰術。大華雖強大,可敵人也不少。我們的將士雖精,但能減少傷亡也極重要。有的時候,刺殺一個敵軍將帥,或者是國王,能夠抵的上幾萬大軍的效果。不論是攻入倭國王宮斬首天皇,還是這次炸掉戒日王座船溺死戒日王,其效果都是非常好的。」

    張超沒吝惜讚賞之詞。

    「你們應當繼續發揚光大,水陸真臘國王、獅子國王、阿拉幹國王,甚至是狼牙修、羯荼、室利佛逝這些的國王,也研究研究一下,若有機會能夠刺殺斬首,就去做。」

    柯雄發聽的也是熱血沸騰。

    若是能把這些敵國國王給除了,那以後錦衣衛在三大情報機構裡,可就真的威風了。

    兩國交兵,仗還沒開打,他們錦衣衛不但把敵國情報給摸準了,甚至先把對方的國王或者元帥給先斬首了,這仗他們還怎麼打?

    戒日王死了,不少將軍們開始摩拳擦掌,都在叫嚷著要發兵戒日,直接滅他們。

    戒日可是好地方啊。

    當年大唐趁羅馬和波斯戰,還有阿拉伯在背後捅波斯人刀子的時候,趁機而入,將大夏、河中、信度等這些原本波斯和突厥人控制的地區,全都攻奪入手。

    然後就此分封諸侯。

    那個時候,在信度就分封了大小一千多個諸侯。許多諸侯其實還很嫌棄信度的封地,覺得天長地遠,那地方又悶熱,比嶺南、廣南等地都差的遠了。

    那時分封過去的諸侯基本上都是如李唐的宗室這樣被皇帝防範,甚至是那些功臣的庶子之類的。

    但是現在十來年過去,信度的諸侯發展的風生水起。

    這裡處於東西海上貿易的必經之路上,兼之唐華兩朝對於經營大夏河中、河西、西域等地,也開始主要從海上補給,使得信度更成為一個必經之地。

    而信度雖然悶熱,但信度河流域的肥沃平原,依然使得這裡成為一個優良的糧食產地,種什麼都有好收穫,兼之有商利,信度諸侯這幾年日子過的都不錯。尤其是在與戒日國的征戰中,收穫極多。

    現在誰不巴望著早點滅掉戒日國,甚至是一統整個信度大陸。

    誰又不想著能夠在信度這塊沃土上分封一塊土地,讓家族在那裡開枝散葉。

    御前軍機會議。

    樞密院、兵部、三軍司令部。

    一群老帥大將們齊聚。

    就連已經退休在家,安享晚年,含飴弄孫的李靖老元帥,都身著一套錦鎧出席了會議。

    李靖、秦瓊、蘇定方、青鸞、程咬金一干將帥個個將星閃爍。

    「聽說戒日王沒有子嗣,他一死,如今為了爭奪王位,戒日國已經分成了幾股勢力,這正是我們出兵的好時機,先把戒日國的東西海口土地全都攻下來,把他變成一個內陸國先。」

    「要我說,乾脆就發兵順著恆河一直打過去,打到他們的國都曲女城去。」

    「對,擒賊先擒王,直接打到曲女城去。」

    張超笑呵呵的看著一眾將帥們喊打喊殺。

    自張超讓太子掛帥東征,其實朝中的這些大將們就很有些寂寞了。大華對外用兵不斷,可沒有一個強大的對手,什麼真臘什麼獅子國什麼阿拉幹,都是些小國,朝廷派出去的統兵將領,基本上都是少壯派,是崔琰程處默王玄策劉仁軌這些,如程咬金羅士信這類的老將,基本上已經沒有機會上戰場了。

    他們要麼是呆在樞密院、三軍司令部,要麼就是被派任九戰區司令部。還有不少老將,更是只能呆在家吃閒飯,偶爾到講武堂上上課而已。

    閒的久了,也是無聊。

    跟阿拉伯人議和了,漠北的鐵勒人臣服了,東海三國亡了,對手越來越弱,出場的機會已經越來越少了。

    現在終於有一個稍微像樣點的對手了,怎麼能錯過呢。
V123210 發表於 2017-9-25 17:22
唐朝好地主 第1534章少壯派

    在家休養了一段時間,李靖最近的精氣神不錯。

    面色紅潤,腰不酸了腿不疼了,一口氣能夠登上九層高塔而不喘粗氣。本來腿一直都不太利索,而現在卻是已經養的生龍活虎。

    以前急著退休,倒也不完全是因為腿,主要還是想要激流勇退,免的外在高位被皇帝猜忌。可是回家呆久了,也無聊啊。

    堂堂戰神,整天呆家裡,陪著夫人整理花園,種花栽草,遛狗逗鳥,早上練練太極,晚上散散步。這樣的日子一開始的時候確實新鮮,確實不用整天早起上朝,不用每天處理一大堆的軍務,甚至都不用再領兵在外風餐露宿的,挺好。

    但短時間還好,時間一長,李靖就覺得處處不自在了。

    可要退下來的是他,總不能又跑回去上班吧,再說樞密院也沒他位置了啊。於是乎,李靖也只能不時的跑去講武堂上上課,畢竟他還掛了個講武堂總顧問的頭銜。

    這次再回到御前,只是以太保之銜回朝顧問軍機,但坐在那裡的感覺確實不一樣。

    一種久違的激昂。

    聽著那些老夥計談著打這殺那的,熱血沸騰啊。

    「老帥,你以為如何?」皇帝笑問李靖。

    李靖收回心思,忙道,「老臣以為,打戒日國肯定得打,不打,信度領早晚都受威脅。但什麼時候打,怎麼打,這卻還是有講究的。臣認為,陛下近來對信度的態度,是值得肯定的。」

    「信度日趨安穩,已經完全站穩腳跟,戒日國根本已經奈何不了我們信度領。相反,在朝廷的信度、永吉、新吉幾大港口的封鎖下,戒日王國其實正處於雖還東西臨海,但卻實際上失去出海口的局面,他們已經成為了一個內陸國。朝廷的策略下,就算戒日王現在沒死,用不了幾年,他們的沿海土地也都將徹底的失去。」

    「這就是一個溫水煮青蛙的過程,失去沿海土地,他們就再無法出海,也將徹底的失去參與海上貿易,威脅我們商船的資格。甚至也將失去與南亞其它諸國聯絡的途徑。」

    李靖在家呆了很久,可對局勢的研究可沒停止過。

    他不但在家編寫完了自己的幾本兵書,甚至還一直在研究一個問題,那就是大航海時代,大華如何維持海上利益。在他的研究中,中南半島和南亞地區,那是大華必須要拿下,並且需要將之轉化為朝廷直轄本土的地方,只有如此,地緣戰略上才能夠毫無破綻,也唯有如此,大華才能變的更加安穩。拿下南亞大陸和中南半島,再加上南洋諸島,即可奠定大華八百年基業,甚至是千年基業。

    這將會是如同周王朝分封天下後,華夏族群擴張八百年後的又一個巨大擴張契機。

    華夏族群能夠徹底的走出去,不再侷限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

    只要堅持著這個戰略,哪怕需要用百年,甚至更久的時間去開拓征服,但沿著這個目標,最終肯定能夠打下這片疆域,讓大華能夠有千年基業。甚至就算是將來大華亡國,可也只會是華夏族群的另一個家族取而代之,繼續統治這片廣闊的基業,而不會是由異族來代替。

    要佔領南亞大陸,信度是關鍵。

    那是大華在南亞大陸的立足點,有了這立足點,大華要做的就是滅掉戒日。滅掉這個信度北方一統的新興王朝。

    先滅北方戒日王朝,然後再攻打南方的遮婁其,最終一統大陸。

    「戒日國有三十多個藩國,還不算那些大大小小的分封諸侯,現在戒日王一死,又無子嗣繼承,不說誰能爭奪到王位,就是那三十多個藩國,只怕也無人肯服新王。一場內戰再所難免,信度北方分裂也是必然。王玄策總督提出來的休戰一年,老臣以為提的很好很關鍵,先讓他們打。」

    張超本身也是這種想法,打戒日不急於一時。

    先得讓戒日王朝這個聯盟給崩潰分散了,到時才好各個擊破。

    「那元帥之意,朝廷現在什麼也不用做嗎?」

    「當然不是,朝廷做好一年之後了兵的準備即可。兵馬未動,但糧草要先行。」

    朝廷現在對海外領地,也並不完全是分封,在許多重要的港口都是實行朝廷直轄,這些港口都處於大華海貿路線上,是重要的商港、補給港,甚至是轉貿港。得益於龐大的外貿,使得這些商港都很繁華。

    朝廷直轄控制的這些港口,一年的稅收甚至能夠超過十倍百倍的其它諸侯分封之地。而且朝廷以這些港口為基地,駐紮海軍艦隊,駐紮陸戰師,甚至在一些極重要的港口還駐紮了一些陸軍部隊,各港還有民兵部隊。

    僅信度,就有信度港、永吉港、孟買港、果阿港、孟加拉和新吉港六座港城,這六座港城也是六座軍堡要塞,由海軍信度艦隊和孟加拉艦隊兩大艦隊分駐,並有陸戰隊的兩個師分駐。

    六座港,全都是由朝廷直轄統領。

    朝廷現在還在徵討獅子國,獅子國就是後世的斯里蘭卡,印度大陸南端隔海相望的一座大島,在這些年因為得了海貿的便宜,也發展的不錯。結果就有些夜郎自大,還想跟大華挑釁,現在正被海軍拿著練手,輪番攻打。

    若不是海軍有練兵之心,這小小的獅子國早已經被攻破了。

    「先結束獅子國和阿拉幹的徵討,讓海軍認真點。練兵也練的差不多了,別再折騰他們了,朕要求他們在年底之前徹底拿下兩國。」

    獅子國與阿拉幹都不過是一個撮爾小國,要人口沒什麼人口,要實力沒什麼實力,對這種小國,大華是說滅就能滅,就看大華能拿出幾分認真態度來。

    此前,朝廷讓信度艦隊對付獅子國,讓孟加拉艦隊對付阿拉幹。兩支艦隊,都是抽調各分艦隊輪流去練兵。

    每次沿海攻幾座城,再護送著陸戰隊登陸,上陸後再掃蕩個百來裡,拔幾座城,掃蕩一片村莊,抓上萬把奴隸然後就帶著戰利品班師了。

    幾次下來,各艦隊都得到了鍛鍊,海軍與陸戰隊的配合也更好了,最重要的是,這種進攻模式,最有利於大華的海軍和陸戰隊,每次都能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後勤補給壓力小,而且並不與敵軍做正面的硬碰硬,所以基本上都沒什麼傷亡。

    每次殲滅敵人一部份兵馬,積少成多,也是不知不覺就殲滅敵軍許多人馬了。特別是在這種進攻方式下,現在那兩國的沿海地區,基本上就跟篩子一樣,破綻百出,大華海軍是想來就來,想走就走,他們無可奈何。

    除了一些內陸的山區,大華軍隊還沒有深入過,其它地方,基本上都轉遍了。

    張超說時機到了,該收網了,兩艦隊和兩陸戰師,自然就能把這已經成熟的果子替皇帝摘下來。

    「給信度艦隊、孟加拉艦隊以及兩個陸戰師,各拔軍費五百萬貫,讓他們該買的買,該賞的賞,做好全力備戰準備。年底前,徹底的攻佔獅子國和阿拉幹國,等明年,朕要求兩艦隊聯合信度諸侯,對戒日發動全面進攻。」

    李靖忍不住道,「臣在家閒了一段時間,閒的骨頭都僵硬了。臣請求前往信度!」

    「哎呦,在京呆久了,確實閒的慌,臣也請求去信度轉轉。」樞密使秦瓊也不甘落後。

    另外一眾老帥大將,也紛紛請求。

    「殺雞焉用牛刀?諸位老帥若是親自出馬,只怕那小國國王,直接就給嚇死了。授劉仁軌為孟加拉提督,負責孟加拉、阿拉乾地區軍事,全權指揮滅阿拉幹事。授薛仁貴為信度提督,負責信度西南沿海軍事,全權負責指揮滅獅子國軍事。」

    李靖秦瓊等很想去信度走走,但張超最後還是拒絕了。

    這些軍界大佬輕易動不得,也沒那個必要。

    大帥們還是在京城呆站就好,地方上嘛,讓年輕人去。

    劉仁軌薛仁貴這些皇帝門生,也是少壯派中的佼佼者,多讓他們出出力。

    錦衣衛衙門。

    柯雄發笑容滿面的召集錦衣衛的一眾高層開會,今天在御前受到皇帝的讚賞,出來的時候還碰到飛騎大統領柯青以及六扇門的總捕頭。三位情報界的大佬見面時,那兩位都對錦衣衛最近的大手筆佩服不已,讓他大有面子。

    「諸位,戒日王死了,死在我們錦衣衛的手裡,就如同那倭國天皇一樣,凡跟我們大華做對的敵國君主,我錦衣衛雖遠必誅。」

    「陛下今日與朝中老帥大將們軍議,已經決定要在年底前攻滅獅子國和阿拉幹國,這回是認真的,不再跟他們玩了。我們錦衣衛照例要負責軍事情報,軍情方面這是我們的主要本職,我也相信諸位的職業能力。」

    「不過今天我要交待的不是這些,我給各位一個特別任務,就是把兩國國王的人頭給我帶回錦衣衛。」

    「能做到嗎?」

    「能!」

    一群錦衣衛高層個個凶神惡煞的高聲喊道,殺國王,最刺激了。
V123210 發表於 2017-9-25 17:22
第1535章世風日下

    琉求的蔗糖、佔城的稻、孟加拉的麻和信度的棉,草原的牛羊、南洋的香料。

    四方的物產匯聚中原,中原沿海的港城都因此而繁榮,當年曾被中原鄙夷的嶺南之地,現在繁華的不得了,哪個港口不是白帆點點。

    據不完全統計,如今大華擁有五萬多條商船,這個數量是相當的驚人的。從東海到南洋,再到太平洋、信度洋乃至大西洋,從遼東半島到朝鮮海峽,再到白令海峽,從呂宋到李家坡再到信度港,從紅海到地中海。甚至從大華到澳洲到美洲到非常,大洋之上,到處都是大華的商船。

    大華已經獲得了一個海上馬車伕的稱號。

    交州、欽州、廣州、杭州、揚州、登州這些貿易大港,基本上港口常年停著數千條商船。

    大華的商船,幾乎佔據了當下世界九成九的總噸位,壟斷了幾乎所有的海上貿易。其餘各國的商船數量極少,那些外國商人更願意直接僱傭大華的商船運輸貨物。

    而大華的海軍更是縱橫海上無敵,阿拉伯、羅馬、戒日、室利佛逝等等諸國,沒有一國能有真正可以與大華海軍一戰的艦隊。

    甚至就連羅馬和阿拉伯的那支可憐海軍,其實都完全是向大華借款軍購的產物。所用的戰艦,絕大多數都是大華淘汰後的舊軍艦,還是貞觀年間製造裝備的軍艦,如今這類軍艦全都退役,換上了最新式的戰艦。

    他們的艦隊數量少,戰艦也小,風帆戰列炮艦數量更是少的驚人。想用那點戰艦跟大華海軍交鋒,可以說是完全沒有可能。

    「大航海時代是真正的到來了,而我們大華也站在了風尖浪頭之上。」

    北苑,張超一身休閒裝束,品茶納涼,好不自在。

    「短短二十年,翻天覆地的變化。總的來說,是好的,但臣這些年細細觀察,也發現有許多不好的苗頭。」

    房玄齡執掌翰林院,做為專掌封駁審議大權的重臣,他從過去負責決策執政,轉而為封駁審議,所處的位置不同,考慮問題的角度也變的大不同。

    「過去,男耕女織,絹帛也與銅錢兼行天下。百姓的日子過的很安穩,甚至幾代都不會有什麼改變。可如今,卻流動性極大。僅說這個絲綢,絹已經不再為貨幣,不能直接背著絹帛做為貨幣交易,也不能用以納稅。」

    「最重要的一點是,如今的技術也是日新月異,有這專利法出現後,新技術獲得專利之後能夠獲益許多。特別是那些有資本的商人,能夠利用新技術轉化為更多的利益。」

    新的紡車織機,比之二十年前,已經提升了十倍甚至是幾十倍的效率,尤其是水力大紡車等的出現。

    在江南,到處都是紡織廠。

    那些紡織廠裡,擁有上千女工,上千紡織機都已經算是一般規模的。甚至那些更大的,擁有上萬工人。

    他們使用新技術新機器,用流水線生產,一天的產量,就是過去普通農婦傳統手工紡織想都不敢想的量。

    而這些紡織廠生產出來的絲、綿、布,卻又因為規模大,成本更低,在他們的衝擊之下。如今傳統的男耕女織的模式基本上過破了。

    過去是全民種桑種麻,紡絲織布,每年的絲綢布匹,都是靠著家庭手工紡織出來的。而現在,在工廠的衝擊之下,絕大多數婦人都已經放棄家庭紡織了。她們紡織已經沒有半點優勢,根本賺不到錢。

    許多農民還在種麻種桑,也在養蠶,但卻不再紡織。他們直接把收好的麻賣給商人,把蠶繭賣給繭商。

    當然也有一些膽大的農民,擴大經營,專做養蠶生意。

    過去種桑、養蠶、紡織都是一體的,而現在,正在分離出來。

    「房公,這其實也是好事。紡織業興起,工廠越來越多,成本越來越低,產能和效益卻越來越高,雖然說對傳統家庭紡織產生衝擊。可你也應當看到,如今大華絕大多數的漢人家庭,都分到了許多田地,不紡織,卻能夠買到便宜的絲、綿、布,婦人們不再織布,可是卻可以專門種桑養蠶,或者是幫忙種植更多的地,或者是從事家庭養殖。」

    社會發展就是如此,並不是一成不變,也不是每個人都自給自足就好。自給自足聽起來似乎很好,但這其實是沒有發展。

    分工越多,才是越好,每一個人只從事一樣分工,技能更熟練,產能更高,商品的成本也越低,大家用自己工作所得去購買其餘所需,這種模式正是後世的生活常態。

    對朝廷來說,如果人人都自人自足,只有少量的交易,那沒有商品流通,沒有商業交易,朝廷從來收稅呢?

    靠收的丁稅、田賦?那這稅收也太少了,就算加上鹽稅這種人頭稅,其實也是無法適應現在的這種局面。

    過去的朝廷講究的是官少吏少,管理上更是放羊式管理,而現在呢,朝廷官多吏多軍隊多,甚至還有專門的稅警等警察部隊。

    朝廷的管理更細節。

    「臣也明白這些,不過臣還是想提醒一下陛下。過去商人雖有資本,但沒有地位,他們的資本很多時候是受到限制的,發揮不了多少作物。可如今,資本被放開,他們已經展現出越來越強的力量,尤其是工商資本已經在和貴族以及官僚合流,形成了官僚資本以及貴族資本、地主資本,他們正在涉及各個領域。」

    資本有逐利的本能,他們天生就是追逐利益的。為了這個慾望本能,他們有時甚至會壓倒他們面前的一切。

    張超也早對此有過警惕,為此他特別早早制定了諸如勞動保護法案,制訂了最低薪水標準,制訂了工傷賠償標準,制訂了休假加班補薪的標準。還出台了諸如工商管理法案,工商稅法等等。

    出台的這些法案規定,就是為了約束這新興的資本力量。

    「官商勾結,利益輸送,這些事情已經越來越嚴重了。許多商人現在地方上,成了官員們的座上賓,偷稅漏稅,用黑工、不足最低薪水標準,加班不補薪,甚至出現惡意欠薪不給,各種理由罰扣工人工資等情況。」

    「官商勾結,這種事情肯定會有,這就如同官員貪污腐敗一樣,哪怕是大華剛開國,這種事情少些,但也難以杜絕。朝廷不能說因為官商勾結,就要把眼前的製度更改,倒退回過去那種情況。」

    「過去的關係雖然簡單一些,但並不是什麼好制度。不管怎麼說,如今大家的日子怎麼都比過去好,起碼絕大多數大華人都解決了溫飽問題,絕大多數的孩童都能上免費的小學,可以開眼識字不再做睜眼瞎。」

    不管什麼時候,社會總少不了問題,但也得往好的方面看。

    固然,現在因為工商大興,大家也慢慢的變的往錢看,甚至笑貧不笑娼,人人逐利談錢,世風日下。

    但大家的生活確實是變好了啊。

    「我們應當堅持改革開放不變,對於那些不法商人、官員,甚至是那些貴族等,只要犯罪,該打擊就打擊。他們敢動搖我們大華的根基,大華就敢先毀掉他們。」

    張超建立稅警,就是專門用來面對越發複雜的徵稅環境。

    他手裡的六扇門和飛騎,也是用來監察和反腐的。

    「其實面對這種情況,也並非沒有應對之策,情況不嚴重,那就敲打敲打,若是嚴重了,就殺一批人。不管怎麼說,不論到什麼時候,殺人總是最管用的。 」皇帝張超的話語裡,透露著冰冷的殺意。

    不管那些商人怎麼跳,也不管他們如何與貴族或官僚們勾結,但就現在來說,他們是沒有一個能跟朝廷對抗的。

    如今畢竟是開國之初,資本也還沒有形成那種可以左右朝政國勢的恐怖地步。張超一句話,有飛騎和六扇們,想要查一批典型出來,那還不是易如反掌。到時皇帝一個殺字,滿朝公卿文武,又各地諸侯,誰敢說個不字?

    殺上一批,肯定能管上一段時間。

    有這麼一把利劍懸在頭上,誰都得小心謹慎一些。

    張超沒想過說,能夠杜絕這種種惡行,就如同朱元璋大殺貪官污吏,甚至把那些官員剝皮塞草也杜絕不了貪污一樣。但是,朱元璋時代,貪官還是要比明末之時好的多的。

    「就由翰林院牽個頭,然後三法司、議會兩院再加上六扇門、錦衣衛、飛騎聯合,建立督查組,專門督治一下這個專項問題。從中央到地方,從中原到海外,各地都要排查一遍,甚至還要交叉檢查,回頭調查。」

    這次行動,就是要來一次經濟嚴打。

    什麼偷稅漏稅,什麼生產假冒偽劣產品,什麼走私,什麼非法用工、欠薪欠債等等問題,甚至是官商勾結,什麼串標圍標,走關係批條子的官倒等這些涉及經濟領域的問題,都要嚴查,而且這次的標準就是從嚴從速處理。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mk2258

LV:9 元老

追蹤
  • 1120

    主題

  • 100531

    回文

  • 46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