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玄幻] 定秦曲 作者:蒼穹戰狼(連載中)

 
Babcorn 2016-12-14 15:51:10 發表於 玄幻奇幻 [顯示全部樓層]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949 44100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5:24
第八十五章

    諸葛亮到底有沒有火燒敵軍成功的記載……哪怕是張嘉師所穿越的後世,都眾說紛紜。 ()

    但是有一點是確定的,那就是諸葛亮歷史上的北伐,並沒有六出祁山這碼事兒。

    ……

    「六出祁山」通常指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出兵北伐曹魏的軍事行動。史書記載諸葛亮北伐曹魏時僅有兩次出兵祁山,而「六出祁山」的說法出現於小說《三國演義》,由於《演義》在民間的影響力較大,因此「六出祁山」也漸漸成為諸葛亮北伐的代名詞。

    諸葛亮恢復與吳聯盟、平定南中後,就準備北伐曹魏。第一次北伐在蜀漢建興六年(228年)春,他令趙雲等作疑兵,擺出由斜谷(今陝西眉縣南)攻郿城(今眉縣北)的態勢,以吸引魏軍;自己則率主力向祁山(今甘肅隴南禮縣祁山堡)方向進攻,隴右的天水、南安、安定等郡相繼叛魏降蜀,又收服了姜維,一時關中大震。可是馬謖違背諸葛亮部署,為張合所敗,丟了街亭;趙雲等出兵也不利,諸葛亮只得退回漢中。不久,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又叛漢附魏。

    二出祁山:

    第二次北伐是同年冬,諸葛亮乘陸遜在石亭打敗曹休之機,出散關,包圍陳倉(今陝西寶雞西南),攻打二十多天未破,魏的援軍趕到,他不得已又退回漢中。

    三出祁山:

    第三次北伐是建興七年,亮進攻武都(今甘肅成縣)、陰平(今甘肅文縣西北),打敗魏援軍,佔了這兩郡,留兵據守,自己率部回師。次年,魏軍進攻漢中,諸葛亮加強防守,又增調援軍,再由於連續大雨,子午谷、斜谷等道路不通,魏軍撤退。

    四出祁山:

    第四次北伐是建興九年,蜀軍包圍祁山,魏軍統帥司馬懿迎擊,諸葛亮準備決戰。司馬懿知蜀軍遠來,軍糧不多,憑險堅守,拒不出戰。諸葛亮想用退兵的辦法引誘敵人,但司馬懿追趕很謹慎,蜀軍一停,他就紮營拒守。此時劉禪聽信諸葛亮早晚欲稱帝的謠言,下旨令武侯退兵,加上蜀軍糧草將盡,諸葛亮只得班師,在歸途中以伏兵殺了魏國名將張合。

    五出祁山:

    第五次北伐是十二年春,諸葛亮率十萬大軍出斜谷口,到達郿縣,在渭水南岸五丈原紮營。司馬懿也築營阻攔,不與蜀軍作戰,料知蜀軍遠來,糧草運輸困難,想把蜀軍拖垮。諸葛亮也有準備,在渭水分兵屯田,作長期戰爭的打算。諸葛亮在這次出兵前曾與孫權約定同時攻魏,五月吳軍十萬攻魏,不勝,撤回江東,所以蜀軍只得與魏軍單方面周旋。八月間諸葛亮積勞成疾,病情日益嚴重,不久就與世長辭。死後,姜維等遵照他的遺囑,秘不發喪,整軍退入斜谷。諸葛亮出師北伐共為五次,真正出兵祁山只有二次;還有一次是魏軍進攻漢中,不是諸葛亮出擊。後世概而言之,說成是「六出祁山」。

    ……

    史書記載,諸葛亮南征後對曹魏用兵共有七次:

    建興六年春:

    諸葛亮事先揚聲走斜穀道取郿,讓趙雲鄧芝設疑兵於斜谷,吸引曹真重兵,自己率大軍攻祁山(甘肅西和縣西北)。隴右的南安、天水和安定三郡反魏附蜀。張合出拒,大破馬謖於街亭,王平獨木難支,遂有諸葛亮空城計一事。諸葛亮拔西縣千餘家返回漢中。這是第一次出祁山。

    建興六年冬:

    諸葛亮出散關(陝西寶雞市西南)圍陳倉(寶雞市東),糧盡而退還漢中。魏將王雙來追,被魏延所斬。

    建興七年:

    諸葛亮遣陳式攻武都(甘肅省成縣周邊)、陰平(甘肅省文縣周邊)二郡。雍州刺史郭淮引兵救之,亮自出至建威(甘肅省西和縣西),郭淮退。遂得二郡。

    建興八年秋:

    魏軍三路進攻漢中,司馬懿走西城(陝西省安康縣西北),張合走子午谷,曹真走斜谷。諸葛亮駐軍於城固(陝西省城固縣東)、赤阪(陝西省洋縣東二十里)。時大雨三十餘天,魏軍撤退。

    建興八年秋後:

    諸葛亮使魏延、吳懿西入羌中,大破魏後將軍費曜(瑤)、雍州刺史郭淮於陽溪(南安郡內,當在甘肅省武山西南一帶)。

    建興九年:

    諸葛亮率大軍攻祁山,始以木牛運。時曹真病重,司馬懿都督關中諸將出拒。諸葛亮割麥於上邽(甘肅省天水縣)。司馬懿追亮至鹵城(又稱鹽官鎮,位於禮縣東北部,鹽官河兩岸,東接天水市、徽縣,西鄰西和縣)[1],掘營自守,有「畏蜀如畏虎」之譏。五月,司馬懿與諸葛亮交兵,魏延等將斬獲敵甲首三千級,玄鎧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六月,李嚴因運糧不濟呼亮還。諸葛亮在木門道設計,連弩射殺為名將張合。李嚴廢為平民。此為二出祁山。

    建興十二年:

    諸葛亮率大軍出斜穀道,據武功五丈原(陝西省岐山南),屯田於渭濱。司馬懿據守不出。八月,諸葛亮卒於五丈原。楊儀等率軍還,有「死諸葛走生仲達」事。魏延因與楊儀不和,謀反罪誅殺魏延。

    這七次用兵,出祁山只有兩次。第四次用兵是防守,蜀魏並未交戰。第五次只出偏師,諸葛亮未出漢中親至。因此人們通常按照清人俞樾《小浮梅閒話》中的說法,稱諸葛亮五次北伐。清人梁章鉅稱諸葛亮四次北伐,未記建興七年出兵。

    ………………………………………………分割線…………………………………………

    後世的觀點認為,諸葛亮北伐有著以下的幾個因素:

    諸葛亮六出祁山的決策,是貫徹落實《隆中對》策,北定中原,興復漢室,以成霸業的正確軍事舉措和重要戰略方針,有其重要戰略意義。

    得蜀取隴:

    使蜀隴連成一片,擴大地盤,建立蜀隴戰略基地,進可攻,退可守,有較大的軍事迴旋餘地。這一戰略思想,在《隆中對》中早有設計,同時劉備集團很早就把涼州列入獵取版圖之中。《三國志?馬超傳》云:昔孫權派諸葛瑾索還荊州諸郡,劉備回答說「吾方圖涼州,涼州定,凡盡以荊州還吳耳。」為此,劉備早就想中「信著北土,威武並昭」的馬超。《三國志?馬超傳》云:「超走保諸戎……楊說曹公曰超有信布之勇,甚得羌胡之心,若大軍還,不嚴其備,隴上諸郡,非國家之有也」。

    超過率諸戎以擊隴上郡縣,隴上郡縣皆應之,殺涼州刺史韋康,據冀城(今甘谷),有其眾,自稱征西將軍」。「聞先帝於成都,命書請降」。劉備得知,「先譴人迎超……以超為平西將軍,督服沮因,為前都亭侯」。「先主為漢中王,拜超為左將假節,章武元年(221)遷驃騎將軍,領涼州牧,進封鄉侯。」其目的是馬超「信著北土」,重用馬超「西和諸戎」,取其涼州,再挺進中原。尤其漢中已得,諸葛亮再平取隴右,使蜀、漢、隴連成一片,據守蜀北大門,請孫權「以同盟之義,命將北征,共清中原」,形成抗魏半包圍圈,改變蜀漢僅據川蜀偏僻一隅、遠離秦川中原,勢孤力單的局面。

    取隴保蜀:

    秦隴唇齒相連,取隴可打破曹魏得隴望蜀的美夢。取隴右,入秦川是條坦道,要比穿子午谷、過褒斜道安全。據當時荊州之失的蜀漢實力,諸葛亮所率北伐之師可謂蜀漢傾國而出,不能以軍事冒險行動越秦嶺以出秦川。宜「治戍講武」,邊整邊征,不斷充實。所以諸葛亮特別謹慎,扼去隴右,建立西線戰略後防軍事基地,「考微勞,甄壯烈,布所失於天下,勵兵講武,以為後圖,戍士簡練,民忘其敗」,「休士勸農」,「植谷農桑」,操練軍隊,設計製造「木牛流馬」,「戍陣齊而號令肅」,「以侯大舉」,奇翻隴山,沿渭水挺進中原,心復漢室,成其霸業。

    平取隴右:

    以奇兵「六出祁山」,平取隴右,是避實就虛,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曹魏赤壁戰敗後,將主力防線佈於長江、秦嶺,尤其劉備佔據荊襄,外接好孫權,故曹操更加緊長江防線。關羽荊州之失,章武三年(223)蜀主伐魏敗,曹魏以為「備已死,數多寂然無聲」,故「略無備豫」。諸葛亮迂迴曲線運兵隴上,以復伏羲之氏族東徒都陣、秦人入關遂滅六國,周武王伐紂興周之道,偷襲挺進中原。因而建興六年(228)首出祁山,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判魏應亮,魏將姜維降蜀,使曹魏「朝野恐惶」,魏明帝曹親駕長安坐鎮指揮,命曹真率關右諸軍防守,命張合督步騎五萬翻隴山西拒諸葛亮。由此看諸葛亮聲東擊西,出奇制勝的軍事舉策顯然有其戰略意義。對盡快形成抗魏統一戰線和抗魏統一戰線和抗魏聯軍有其重要的現實意義:

    1利用隴上居民多習武,善射騎,強悍勇敢善戰的習尚,為蜀師補充兵源。建興六年(228)首出祁山退兵中,「拔西縣千家還漢中」以充兵源。

    2利用隴山才多將廣之因素,納錄能征善戰的勇將。建興六年(228)首出祁山,想方設法,納錄足智多謀、忠於漢室的忠臣良將姜維。並倍加重用。「亮與留府長史張裔、參軍蔣宛書曰『姜伯約忠勤時事,思慮精密,考其所有,永南李常不如也。其人涼州上士也。』曰『須先教中虎步五六千人。姜伯約甚敏於軍事,既有膽義,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漢室,而才兼於人。』畢,教軍事,當遣詣宮觀,見主上,後遷中監軍,征西將軍《姜維傳》。諸葛亮建興十二年(234)病殪五丈原後,姜維確成為諸葛亮「北定中原,心復漢室」偉大事業的接班人,一直督兵抗魏前線,一生戎馬,欲血奮戰,最後以生殉國。

    3利用隴上土肥地廣,糧食豐盈為蜀師補充軍糧。諸葛亮「隴上剎麥」當在是處。

    4利用隴上繁茂水草,為蜀師繁息戰馬。今「木門道」、「祁山堡」等三國古戰場都傳有蜀軍的拴馬灣。今祁山附近鹽官,三國時的鹵城很早是西北著名的騾馬市,該市暫無三國詳細資料。但可肯定,隴右良馬是為蜀師所必須的軍需。

    5利用隴上眾多民族和尖銳的********,諸葛亮「西和諸戎,」建立抗魏民族統一戰線,抵禦魏兵。建興七年(229),亮遣陳式攻五都,陰平。魏雍州刺史郭准率眾欲擊式。亮自出至建威(今西和)准退還,遂平二郡。詔策亮曰……降集氏羌,興復二郡,威震凶暴,功熊顯然……「《諸葛亮傳》。」亮建興九年(231)圍祁山,招鮮卑苛比能,比能至,故北地石城以應亮「《諸葛亮傳》。建興十四年夏四月……徒武督氏王苻健及氏民四百餘戶於廣都」《三國志?蜀書》。比類例多不枚舉。

    6利用隴右突出的階級矛盾,動員隴右人民一致反魏。建興六年首出祁山,「南安、安定、天水三郡叛魏應亮」《諸葛亮傳》。

    7利用隴右在居民中遺留的遠古的傳統文化、伏羲文化、周文化、先秦文化、儒家文化素養,號召隴右人民說「曹操名為漢相,實為漢賊」,狹天子以令諸侯,」「當討逆之。」

    8利用絲路大道,企圖一舉進兵中原。諸葛亮對此特別重視,建興六年(228)首出祁山,立即派馬謖搶先佔據絲路古道龍口咽喉---街亭,結果馬謖沒有完成任務失守街亭,使諸葛亮出祁山,進中原的計畫藍圖破滅,失去戰機,故諸葛亮兵退漢中,「戳謖以謝眾」。

    除了這些方面之外,張嘉師自己認為,諸葛亮當其時力主進行北伐,主要還是有著「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的相應思維。」

    因為在蜀國防禦階段而言,魏國更加是得以集中大量兵力與蜀軍決戰,甚至是滅亡蜀國。

    ……

    而與此同時,後人還總結了幾個諸葛亮北伐失敗的主要因素,這些因素在後文敘述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5:24
第八十六章

    《火龍神器陣法》刨除在序章當中出現三國演義作為引述基礎的內容之外,在很多方面而言,此書在相關的內容描述上,不得不油然生出一種慨嘆:

    「這個作者該不會是從後者穿越過來,但是失去記憶才搞出這本東西的吧?」

    之所以張嘉師有這麼一個慨嘆,主要還是因為《火龍神器陣法》的部分內容,確實是讓張嘉師有種不知道該說些什麼的感覺。

    ……

    《火龍神器陣法》的內容算是頗為駁雜,因為其並不是單純的兵器描述書籍。

    其第一卷內容主要有關於火攻的內容:

    火攻風候:

    火攻之法,以風為勢。風猛則火烈,火熾則風生,風火相博,方能取勝。故為將者當知風候,以行月之度准之。月行於箕(在天十度)、軫(在天十七度)、張(在天十七度)、翼(在天十九度)四星,則不三日必有大風東北(數日方止,舊謂月纏箕畢多風,翼軫多雨);仰觀星宿,動搖不定,亦不出三日必有大風(終日而止);黑夜蔽北鬥口,來日風雨大作(自北方起者風必大);黑飛塞天河,大風數日(如豬形者名天豬過河);月暈而青色數圍,必風無雨(青生風,黑生雨);日沒,星相接,來朝風作。風來十里揚塵遞葉,風來百里吹沙飄瓦,風來千里力能走石,風來萬里力能拔木。知天之時而善用之,斯百戰百勝矣。

    火攻地利:

    火攻之法,上應天時,下因地利。平原曠野,遠擊者勝(用遠器擊之,先推其鋒);叢林隘巷,夾擊者勝(用利器夾擊則首尾不顧);漫坡盤谷,埋擊者勝(先埋神器,誘入套中而發);長江大河,迎擊者勝(用法器順風迎而擊之);憑高擊下,其勢順,用重器猛火以壓之(如山上、城上等地,以風勢為重);彼此皆有火器,卒然而遇,其勢易亂,用遠器先擊者勝(彼此俱用火攻,陣成而戰未免俱陳,用遠先擊者勝也);彼此皆札營,欲劫糧,先觀伏路,其勢易疑,用號器四擊者勝(風高月黑之夜,先觀伏路,埋伏精兵,勝則掩殺,敗則應援。使細作入營,烽火四面,用炮石攻之,各以號頭為約,號晌則火發,火發則兵四起,擊賊,使賊不敢出,而內自相殺,未有不能勝者也)。城中攻擊外者,當攻其堅(擇堅處用神器攻之,其堅處一破,則圍自解也);城外擊內者,當攻其暇(擇暇處用神器攻之,其暇一間,乘機而入)。

    水戰,必先上風(火隨風勢,風順則火烈,故先上風),用利器與煙障(用神器法火藥障江中,撲賊眼目,使賊一物不得見,一物不能施,破之必矣),蓬帆必以藥製,使不沾染火煙(水戰陸戰不同,四面波濤,退無奔路,用法藥製造蓬帆,不沾火藥則萬保無虞矣)。此水戰之上策也,苟不辨地利而用之,不得其宜,未有不捨器而走,徒資寇敵也。

    火攻器制:

    火攻之法,有戰器、有埋器、有攻器、有陸器、有水器,種種不同,用之合宜,無有不勝。

    其戰器,利於輕捷則兵力不疲而銳氣常充(輕捷則利擊刺,兵可手持);其攻器,利於機巧則兵可奮勇而運移不常(機巧則便於攻打,兵可移運);其埋器,利於爆擊而易碎,火烈而煙猛(用辰砂、水銀、麻子油和神史藥藏於炮中,則爆如豆粉,擊賊透骨,傷斃無遺);其守器,利於遠擊而齊飛,火長而氣毒(用黃豆末、砒霜、神沙和飛火藥藏於炮中以發之,賊受其毒立時而斃。一本以以砒黃、蛇埋、巴豆和飛火藥);其陸器,於遠近長短相兼,分番疊出,各為陣號。聞某號而出,聞某號而入,則兵力不疲於戰。

    火炮、火銳、火彈,此遠器也,則與長槍大刀相間(猛力用以支鋒);火槍、火刀、火牌、火棍,此近器、短器也,則與長弓硬弩相間(弩弓用以拒陣)。

    選以精兵,煉以陣法(利器、精兵、陣法,三不可缺一,一有所缺則非萬全)。

    器貴利而不貴重,兵貴精而不貴多,將貴謀而不貴勇。良將一員,火兵三千,足抵強兵四十萬,可以無敵於天下。

    若水戰之具與陸戰之具不同,衝鋒則主於迎頭直擊(如發焚、狼機是也),亂陣則主於燒染蓬帆(如火箭、火球是也),殿則主於多設矢石(如火炮、火弩是也)。將得其人,隨機應變,無不勝矣。

    火攻法藥:

    火攻之藥,硝硫為君,木灰為臣,諸毒藥為佐,諸氣藥為使。必要知藥性之宜,斯得火攻之妙。

    硝性主直(直髮者以硝為主),硫性主橫(橫發者以硫為主),灰性主火(火各不同,以灰為主有箬灰、柳灰、梧灰、櫟灰、葫灰、葵根灰、茄楷灰之具)。

    性直者主遠擊,硝九而流一;性橫者主爆,硝七而硫三。

    青楊為灰,其性最銳;枯杉為灰,其性最緩;箬葉為灰,其性最燥。

    雄黃高氣而火焰(神火以雄黃為君),石黃氣猛而火烈(法火以石黃為君),砒黃氣臭而火毒(毒火以砒黃為君)。

    金汁(人尿)、銀鏽、砂炒制鐵子,磁鋒著人則須爛見骨(爛火要內用之);牙皂紅霜(馬胡姜、乾薑、良姜、草姜俱研末,即姜霜也)、椒末,配合飛砂神霧,者人則立瞎雙睛(飛火要內用之);草烏、巴霜、雷公藤,少加水馬(虎藥中人,飲冷水即解,如水馬則見水愈急),焚箭藥矢龍槍,著人見血封喉(火箭火槍上用之,中賊立斃);江子(即巴豆也)、常山大半夏,略和大黃,造制噴筒藥罐,著人則禁辱不語(噴火要內用之);桐油、豆粉、松香,利用焚糧劫寨(偷劫火要內用之);人精(糞也)、鐵汁、巴豆□油用破革車皮帳(革皮車帳攻城,鐵汁燒沸,傾注城下,洞透層革);狼糞煙晝黑夜火,遞傳驚報;江豚灰(取骨燒灰)逆風愈勁,力顯神奇(凡火要,順風則發逆風則息,用江豚骨燒灰,配合諸藥,風愈烈而火愈熾矣)。他如猛火油(出佔城國),得火愈熾,可燒濕物;九尾脂(又名帶魚,出波羅國),見風熳無可遮,難得之物,為將者亦不可不知也。

    火攻兵戒:

    火攻之法,用無不勝,勢莫能當,故不可輕用,亦不可妄用也。且兵家之要,上順天時,下得地利,中應人和,三才之道備。而為將者,又能知彼知此,以仁為心,以義為軍聲,以明為賞罰,以信為紀律。因時以制宜,設奇以料敵。凡遇古先帝王陵寢、聖賢祠宇郡邑、民居里巷輻輳,用火攻之則非崇道之意、愛民之心。戒之一也。

    前阻茂林,進無所據;後背水澤,退無奔路;逼己營寨,軍陣未列。凡遇此地,用火攻之恐連焚及己。戒之二也。

    彼兵半欲歸,未得其間,乘風縱火,玉石俱焚。戒之三也。

    風候未定,及風滅火,禍莫大焉。戒之四也。

    內有驍勇智將,圖為己用,必設計以生擒之。戒之五也。

    彼兵已降,心疑其叛,從而抗之,以失士心。戒之六也。

    喪敗之賊,以掠擄吾民以張其勢,必思奇策脫民,不脫其民而即以火攻之,謂之不仁、不智。戒之七也。

    萌甲方長,鱗蟲始蟄,赤地焚燒,以損仁德。戒之八也。

    遵此八戒,而飛鳥集,鬼神莫測,其機電掣雷轟,造化莫窺其妙。上輔天子安邦定國,下為黎庶滅寇平逆,礪山帶河,封侯拜將,箸勳烈於廊廟,垂功名於竹帛,豈止萬人敵而已哉!將與孔明匹體並譽於萬世也!

    神槍彈銳發廣,糧機四器已傳於世,今不復錄。

    以上的這些內容,主要是關於該怎麼使用火器或者是火藥作戰的要領,其描述還算是比較正常的。但是接下來的相應火器描述,怎麼著都得有一種看科幻片的可能性。

    …………………………………………分割線………………………………………………

    木人火馬天雷炮:

    用木作櫃,高大約如人身,安馬背架上,櫃外籠罩亦如人形,外裝以盔甲,執以器械,宛如生人。腹內藏火鐵炮一枚,上藏神火要信,從馬尾盤曲度入木人腹中。或木人喉藏火種,兩傍用竹為欄杆,前後透出馬足一尺五寸,使馬直衝而去,不得旋轉退後,馬尾纟專以蘆葦,涂以膏脂。然之火,熱,則馬奔突入賊營寨(此際要有消息),信到炮發,霹靂傷人。雖至堅難,敵之陣破之必也。

    又法:水牛百具,各如木人火馬之制,衣以盔甲利刃,載以火器百種,次第而發,破堅陣無難。腹藏神火一斗、毒火一斗,炮藏烈火神沙或飛火、神火、毒火,三合一,量賊陣而斟酌也。

    火獸飛車炮散形:

    用堅木為車,下設雙輪,使不倚側,刻為虎豺獅象之形。腹藏火器二十四件,火從諸獸口中噴出,神火、毒火、法火、飛火、烈火、爛火,火器一一次第發出。藥信盤曲。每車一輛,用壯士四人更番推輪,車傍設飛翅神牌,牌留眼孔,以便觀望、遮擋矢石。車前裝利器,上蘸虎藥。號旗一舉,輪輪如飛,衝入賊陣,萬將難當。腹藏神器二十四件,神彈、神箭、神槍,又藏噴出神火、毒火一斗,法火五升,爛火五升,飛火一斗,烈火五升,爛火五升,神沙二升。

    以上二器,平原曠野用此沖之,無有不破之陣,若沖騎,尤為神捷。

    張嘉師不得不吐糟一句,以上二器在某個意義上完爆火牛陣什麼的,張嘉師自己很是好奇,這兩個東西該怎麼隨軍行動作戰,而在點火之後,這兩個東西就算是有前無回了……除非在作戰之後,戰場的勝利者是使用這兩種東西的一方……

    攔火神行沖敵飛篷:

    水戰之制,莫要蓬帆,何也?陸戰皆實地,設有不虞,再謀生路;江湖河海之間,四面波浪,蓬帆一沾火要,則三軍之命休矣。

    法:用晉石蜂蜜熬漬為水,將竹篾浸透,或布即投之於內,再曬再浸,務令極透,編造蓬帆。則火箭、火銃、火牡丹等皆不能染吾兵,可保無虞,而進可以克敵也。

    晉石即白凡,出山西,透明者佳。蜂脂出閩地者佳。

    晉石十斤,蜂脂二斤,水一百斤。試火,不染火者為度。

    竹篾編者或布造者,必用二味熬化,對水熬化,再浸再造,然後編造則火不能傷。

    八面神威風火炮:

    炮用精銅造鑄,長三尺,後為燕尾,下為水架。另鑄提心炮五個,每炮架用兵二人,一放一裝,八面旋轉,攻打不絕,最利之器也。遠則打二百餘步,近則打一百餘步,遇人穿心透腹。遠近之則,機在低昂之間;發藥之多寡,量鉛彈之多寡。水戰中遠擊之器,最利者莫過於此。

    四十九矢飛廉箭:

    編竹為籠,中空,圓眼,約長四尺。糊紙帛,內藏四十九矢,以薄鐵為鏃,捲紙為筒,長五寸,前裝燒火用砒霜、巴豆,合後裝推火,即發藥也。縛於紙上,順風發,去勢如飛煙,中賊則腐爛,中篷帆則焚燒。賊心驚怖,且焚且溺,破之必矣。

    前裝爛火,中賊則皮肉腐爛。用一半,前裝神火,掛帆則立時起火;後裝催藥、火發藥,務首尾、輕重相等則能遠去。箭簇蘸虎藥,中賊,見血封喉,此亦水戰之利器也。

    而面對以上的武器描述,在某個意義上,張嘉師甚至得慶幸明帝國並沒有將此書流傳在外,要不然,一般人估計都得知道很多關於這些武器所使用的化學物資的使用方式,用以殺人了。

    而在某個意義上,張嘉師自己不得不表示,除了這種看著確實是有相應效果的相關配方之外,這些武器在戰場上……能有什麼用??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5:25
第八十七章

    張嘉師認為《火龍神器陣法》真正有意義的地方是使用火器作戰時候,相應的配方。 而非作為《火龍神器陣法》當中,作為主角的各式火器。

    畢竟張嘉師自己都很想吐糟一句,那就是這些玩意,十之八九真心呵呵噠。

    比如說在前文提及到的八面神威風火炮:炮用精銅造鑄,長三尺,後為燕尾,下為水架。另鑄提心炮五個,每炮架用兵二人,一放一裝,八面旋轉,攻打不絕,最利之器也。遠則打二百餘步,近則打一百餘步,遇人穿心透腹。遠近之則,機在低昂之間;發藥之多寡,量鉛彈之多寡。水戰中遠擊之器,最利者莫過於此。

    張嘉師表示:八面旋轉不算是什麼問題,問題是這個東西的命中率,不用看都知道真心感人。

    再說了,以當其時的官兵的訓練程度而言,張嘉師自己都能夠想到,若非是真的有經過長時間訓練以及配合的人,這玩意打到自己人甚至是玩自爆的概率,比起打中敵人都要高得多。

    這麼一來,「水戰中遠擊之器,最利者莫過於此。」這句話,就是個笑話……

    ……

    而《火龍神器陣法》當中的相應武器內容,比比皆是:

    水底龍王炮:炮用熱鐵打造,用木牌載之,其機乃在於藏水。刻香為度,按時而發,或一更或二更,準定香限寸數,不差時刻。量賊船泊處入水淺,將重石墜之,黑夜順流放下,香到火發,炮從水底擊起,船底粉碎。水入,賊沉,可坐而擒矣。

    若潛伏水底,用銀打造。法:物約長一尺,上分兩管,塞於鼻竅,下合一管,含於口中,蓋人之被溺,以水之隨呼吸而入故也,能使人鼻口之氣上下往來,可保無虞。又用柳瓢漆黑,以護腎囊,將綿帶繫於腰間,漆絹以裹足底。腎囊與足底入水,其紅如火,恐魚蝦毒物水戰望光而來,以傷人命,護之則光不見,其害可免。此水戰之要備也。

    翻江混海飛波神甲:水戰之制固多,而甲冑之製為要。甲用油絹為裡,瓠片為甲,坳如魚鱗,或以鵝雁翎編為甲。浮乘水面,駕浪乘風,頃刻數千里,而長江大海之險不足慮也。《武經》有羊皮水袋等制,不若此妙。

    以上八器,用之水戰,我能燒賊賊不能燒我,我能制人人不能制我,乃萬勝之道也。

    無敵地雷炮(埋伏火龍神器共四件):炮以生鐵鑄,以極圓為妙,或容藥一斗,或容藥五升,或三升(神火、毒火、法火,合而為用)。車堅木為法馬,分引三信,以防閉塞。合通火竅。料賊必到之處,先埋於地中。賺賊入套,則舉號為令,火發炮響,奮擊如飛。

    量炮大小,裝藥多寡。

    穿山破地火雷炮:炮用銅鑄,身長四尺,容藥五升,鉛子三斤。或用鐵打造,式如碗口,容藥一升,發鉛子半斤。煙飛火烈,聲如巨雷,林木皆驚,人馬遇之,擊如粉碎。必相地勢之宜而用之,無敵不破,無功不成者也。

    先下發藥,次下法藥,再下鉛子。法藥五升,管鑑子三升。

    神火萬全鐵圍營:

    《兵志》曰:進為陣,退為營。故營寨之制,大將護兵之所,三軍保命之地也。見勢不虞,即奔本陣寨,賊雖攻圍,可以自保,豈有他哉。有法器可恃耳。

    法:用堅木為櫃,分作四層,內排神弩、神箭、神槍、神鉛十六件,遠近相間,用壯士五人守之。賊在近攻,萬火齊發而飛,與神牌相間隔,櫃藏遠器以攻擊,牌藏神火以噴燒。分遠近而用,分列八門。

    天地風、龍蛇虎豹,出入有門,仍將分奇正,撥驍將以統之。號旗、號炮總於中軍,中軍總號令以指麾,諸將聽令,以應賊兵。上為女牆,以便觀望,中分四層,以藏神器,下設兩輪,以便推轉。與牌相間,分為八門,乃火將三軍,保命重器。使彼不得休息,乘機一擊而成功矣。寶之。

    法器(四)神弩(四)神箭(四)神彈(四)神槍(四):

    天兵拒敵神牌:牌用青牛革為障,襯以亂,綴以綿紐,涂以柔膠,周圍用鐵□骨為格,張以軟帛,不可棚緊,使御彈石勁弓,蓋能制剛,理固然也。凡彈石透剛,遇柔,其勢自緩,此智將之貴於察物之性,智器之用也。

    應用法物:生草亂綿紐柔膠軟帛

    渡水神機炮:渡水神機炮者,隔水為陣。欲用火攻勝之,倘我兵寡,勢不能敵。必使細作之士,將炮埋險阻之處,元妙在火信二三十總於一信,機動則動齊發。將地掘槽,用貓竹破為兩半,中剜去節,用凡水浸紙,曬乾,裹其藥信,潮則不生,藏於竹內,埋於地槽,仍以土掩。覆磁盆,對合敲眼,以竹口相對,以埋法火火種。不用灰制合,用鐵精、干漆、不灰木、硝、硫等物合之,埋於地。經三月遇雨,亦不息。將長繩系火種之旁,賊至用繩曳動,則炮應手而發。

    炮藏神沙,著賊立瞎雙眼;磁屑著賊,見血封喉;毒火著賊,立時腐爛;鉛子著賊,透腹穿心。隨出奇兵以應之,勝之必矣。

    隔河神捷火龍車:以寡敵眾,以逸待勞,將之謀矣。倘我兵甚寡,賊兵甚多,遇不能敵。遇過河,為勢用火攻之,必相地形,料賊必至,周圍徑成浮溝,將光圓木釘以刃,刀鋒蘸虎藥,兩頭各設圓輪,聯以鐵環。仍覆以土,不露形跡。將騾馬牛驢藏於隔岸林木中,用兵隔岸挑之,賺入套內,舉號為令。或鞭策其馬,或火燒其尾,牛馬齊發,則圓木滾地而來。且刀刃蘸上虎藥,人足馬足,遇之盡皆砍折著傷,見血封喉。復架遠攻神器擊之,以驍騎捷其歸路,古之名將恆以此取勝。

    百子連珠炮:炮用精銅鑄之,約長四尺,中容法藥一升五合,藥從口發。旁鑄一嘴,長四尺餘約,藏彈、鉛百枚,堅木為架。八面旋輕櫃,干堅起則鉛彈落,銳竅次第發出,以擊賊兵,使賊不能偷我營寨。此銳一架,足抵強兵五十人。

    以上三器,用安營寨則萬賊不能,為主者不可不知也。

    燒天猛火無攔炮:捲紙為筒,中藏神器二三十種各不同,或飛或走,毒火、法火,或跳或躍,飛火、噴火;撲人眼目,燒人鬚眉,隨風四散,焚糧驚馬,勢不可遏。飛入賊營,彼必自亂,乘此擊之,大獲奇攻也。

    神威烈火夜叉銳:銳與常銳同,不必另造。惟用堅木車為法馬,馬釘利鏃,上蘸虎藥,布裹神火,鐵線縛緊鏃上。遇人馬則釘入骨,遇輜重則焚糧草,遇船則燒蓬帆。鏃上三棱倒鉤,遇物釘入,搖拔不出,器雖同常制而利害百倍。

    鏃上蘸虎藥,或布裹飛火、毒火、燒爛火、神火,馬後車空,填以硫磺帶飛火。

    飛花霹靂炮:炮用生鐵灌鑄,其形如碗,其圓如珠,中容火要半升,以母炮發出,飛入賊營,霹靂一聲,火光迸出。若連發十炮,則滿營皆火,賊必自亂。先,使奇將奇兵,相其地勢,預為埋伏,因其亂而擊之。又於應走之處多張幟,設為疑兵。古聖賢名將不傳心法也,變而通之,存乎其人。

    以上三器,宜偷營劫寨,可保百戰百勝。

    萬勝神毒火屏風:屏風用堅木製造,高與地門等,下設八輪,便於推轉。外以生牛革為障,內藏神機火器一十二條,遠用遠器,火銳、火炮、火箭是也,近用近器,火弩、火槍、火刀是也。用壯十人守之。賊兵近萬,火發,聲如巨雷,人馬遇之,擊成粉碎。大開城門,談笑而揮之。此守城第一器也。

    中藏火彈、神槍、神銳、神箭、神沙、神火、毒火、烈火、法火、爛火。

    以上五器,用之守城擊賊。火發風生,不勞兵力,乘其兵敗,設法以擊之,大功成矣。

    爛骨火油神炮:炮形、法與馬同前「鑽風神火流星炮式」。

    萬火飛砂神炮:鐵汁神車(應用法物:生鐵常炙,上全熱,易竹槽,內涂泥漿,曬極乾)

    如賊造撞車、板屋、革櫳(去聲)遮蔽形體,推至城下,滾木炮石俱不能傷破,勢不可破御,危在旦夕。為將者束手坐視,上負天子,下負庶民,城陷而死,死之何名?用堅木造車,下用四輪,以便推轉。載以冶爐,溶以鐵汁,剖竹為槽,涂以泥漿,曬極乾。如賊撞車等物攻城,隨推神車以鐵汁傾於城下,如萬道火星,四散迸擊,雖厚木層革,遇之無不穿透。用此車五十輛,足抵精兵十萬,且力不疲而功莫大焉。

    神仙自發排叉銳:

    用巨木鋸為兩半,剜刻陷槽以嵌火氣,外釘鐵環以安毒火,將索懸於城外,內用鐵苗釘於城角下。其妙在藥信盤曲有方,看賊勢急緩,次第發去。縱賊兵百萬圍繞,可談笑而卻之。或不時開城門,出奇兵以擊之,為將者則金湯之固,而民倚之如長城矣。

    中藏火銳、火炮、火箭、火彈,主遠擊;火弩、火刀、火槍,主近攻,加以六種火要,賊近則舉。

    轟天霹靂猛火炮:

    毒龍噴火神筒:截竹為筒,長三尺,以貯毒火、爛火於內,懸於高竿之首。令壯士持之,突攤城下,乘風發火,煙焰撲人。蟻附而登,內外相應,隨將利器擊之,破之必矣。

    筒裝六種火要,隨機而用,火發,飛空擊賊。

    神火飛鴉:用篾造制,形若飛鴉,兩傍設飛翅,腹懸神火,尾縛催火筒,逐風飛入城中,用鴉數百,火光蔽天,乘亂攻之,此其神機也。

    腹藏神火、飛火,中以爆火發之,尾縛推火。隨風發去火鴉百隻,滿城火發,內外交攻,賊可擒矣。

    毒霧神煙炮:

    用狼火、艾肉、砒霜、雄黃、石黃、皂角、姜粉、蓼屑、椒巴、沙油等藥,合和如法,藏於炮中。攻打土城,火發炮碎,煙霧四塞,燎賊面目,煙也;鑽賊孔竅,沙也;焚賊衣鎧,火也。乘機而登,無有不破,在主將者因時而舉,發之必矣。中藏六種隨用。

    以上四器,用攻賊城,無有不懼者也

    火龍萬勝神藥(二十八品,上應天垣二十八宿):一名神沙(順風揚去),一句神煙(火炮發去),一名神水(注於溪河井澗)。沙入賊目,頭眩睛瞎;煙鑽賊竅,血湧;隨流水入賊腹,腸斷心裂。騾馬獅象傷藥者亦然。

    我兵須噙解藥方可合制、舉放,遇之無不立死,萬無一生。恐傷己壽,不可輕用,至寶至秘。

    角木膠(十二度,主造化萬物,布君之威信),蛇埋草應之(《秘訣》一云:即馬旋草,操時手背不錄即腫。傅云:打死蛇埋地中,而上種荊芥,操而陰乾為末)。

    亢金龍(十九度,主天乙內相,邊隘險要之地),龍尾良姜草應之。氐土貉,□草應之。心月狐(六度,主五營,積卒之相),狐跋藜蘆草應之(酒浸)。尾火虎(十度,主天之中道),虎牙白吻草應之。箕水豹(十度,主蠻夷胡貊之地),豹眼南星草應之。斗木獬(二十三度,主天之都關),搜風甘遂草應之。牛金牛(七度,主右將軍之象),牛舌天雄草應之。女土蝠(十度,主周秦雍代晉魏韓陳燕齊鄭楚十二國之地),鬼頭大附草應之。虛日鼠(九度,夷人匈奴之地),鼠尾芫花草應之。危月燕(十五度,主天之府),墨計神仙草應之(黑點馬蓼,一雲即畢麻草也)。室火豬(十七度,主羽林之垣壘,地方之蕃部),豬牙皂角草應之。壁水(八度,主圖畫之府),牙皂鬼箭草應之(皂角次)。奎木狼(十六度,主兵戈之象),狼牙宣姜草應之。

    婁金狗(十二度,主山川藪澤之地),木鱉斷腹草應之(馬前子)。胃土雉(十五度,主積屍之象),雉頭鬼舊草應之(南星同類而大)。昴日雞(十一度,主兵戈之象),雞目胡草應之(胡椒)。畢月烏(十七度,主邊獵兵戈之象),川烏草應之。觜火猴(十度,主行軍之藏府),江子將軍草應之(巴豆)。參水猿(十度半,主左右將,後是後將,前是偏將及夷國),川紅細辛草應之(川椒)。

    井木(二十三度,主泉水積薪之象),雷公藤草應之(柴大黃花)。柳土獐(十三度,主天之中道),大戟紅牙草應之。星日馬(六度,主雷雨之施),雷丸草應之。張月鹿(十七度,主胡夷之長垣),紫玉金絲草應之。翼火蛇(天罡星,在天十八度,四夷之地),蛇埋蟠不食草應之(無絲菊,一雲夢蛇草)。軫水蚓(主德星,在天十七度,主天子六軍之門),魚鱗艾肉草應之(艾肉,松樹皮外絲衣)。

    右神草二十八品,上應天宿,炮煉干極,碾末羅細,和以砒黃、礦霜、班毛、石黃、蜈蚣、蛤蟆、虺蛇、虺蛇、孔雀尾、蠍尾,各為細末。製造如法,隨機而用,不可名狀。然製藥已成,選天將吉日,各依方位,沐浴齋戒,盛服虔誠,陳設鹿脯、酒醴、香燭之儀,夜深,於壘中先禱。

    天垣廿八宿之神,東方七宿,青旗青甲,列於東方;南紅西白,北黑中黃,各依方位陳列中設。

    雷師皓翁、風伯飛廉、火神祝融之位,兩傍設列代軍師名將之位及本境名山大川之神主,主將、副將、謀臣稽首再拜,鳴樂讀祝祭后土。此方用此法藥,法藥一擔,斃賊百萬。以天地生物之心、好生之德律之,沙人太重,恐傷己壽,武侯之燒藤甲兵,此其明鑑矣。須上順乎天道,下合民心,以安社稷,不得已而用之可也,戒之戒之。

    ……

    好吧,對於二十八星宿什麼的,張嘉師表示:我該做一個怎麼樣的表情?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5:26
第八十八章

    在某個意義上,《火龍神器陣法》的火器類型,看著都覺得不怎麼靠譜。

    但是作為一本被當其時的明朝統治者收錄並且沒有流傳到民間的軍事武器典籍,《火龍神器陣法》可以說有著它自身的一種必然性。

    而這種必然性的更大的體現,主要還是對後世的《武備志》之類的書籍的火器方面的影響。

    說一句比較有意思的話,那就是這本不太靠譜的《火龍神器陣法》,在某個意義上算是對當其時的中國火藥武器的發展,起到了承前啟後的作用。

    當然,這個承前啟後,貌似連腦洞之類的情況,也傳承下去了。

    因為在很多方面而言,《武備志》當中所描述的不少不靠譜的火器,要麼就是摘錄《火龍神器陣法》的內容,要麼就是與《火龍神器陣法》有著相當的關係。

    但是這麼一個情況,嚴格來說卻是明朝火器發展歷史的一個偶然以及有必然影響的結果。

    ………………………………………………分割線…………………………………………

    明代兵器有很大的發展。其主要冷兵器有長柄刀、槍、短柄長刀、腰刀及各種雜式兵器如钂鈀、馬叉、狼筅等等。

    除了繼承傳統的兵器品種外,明代的火器發展到鼎盛時期。其火器的管形火器品種頗多,形式複雜。當時的噴射火器(古代火藥火箭)製造已經相當精良,樣式繁多,據《火龍神器陣法》、《武備志》等史書記載,此間多使用的火箭種類有單發火箭、多發齊射火藥箭、多火藥筒並聯火箭、有翼火箭、多級火箭等,火箭的品種達幾十種之多。由於火器的蓬勃發展,明代軍隊普遍裝備了火器,戰爭的主要武器轉向了使用火器。

    燕王朱棣與建文帝爭奪帝位時,就曾使用火箭作戰。永樂年間(1403-1424年),明王朝還專門組建了「神機營「,這種獨立炮兵建制在當時中國乃至世界各國都首屈一指。

    神機營作為可以說是第一支以火藥武器為主體的建制部隊,其作為明代京城禁衛軍中三大營之一,是明朝軍隊中專門掌管火器的特殊部隊,開啟了世界上火器部隊的先河。

    清朝沿用明朝軍制,設火器營常守衛於紫禁城及三海,皇帝巡行時亦扈從。鴉片戰爭後,清政府建立的神機營俗稱洋槍隊則是一支裝備洋槍、洋炮的軍隊。

    永樂八年(1410年)征交趾(今越南)時,朱棣得神機槍炮法,特置神機營肄習[1]。明成祖在親征漠北之戰中,提出了「神機銃居前,馬隊居後」的作戰原則,神機營配合步兵、騎兵作戰,發揮了重要作用,使火器的應用更趨專業化,神機營也成為明軍的一個兵種。該營是京軍三大營之一(其餘兩營是五軍營及三千營)[2],裝備有火槍、火銃等,後期又添置火繩槍。這種獨立槍炮部隊建制在當時中國乃至世界各國都處於領先地位,比歐洲最早成為建制的西班牙火槍兵(創建於1510年),要早一個世紀左右,是明代早期火器部隊領先於世界的佐證。

    神機營擔負著「內衛京師,外備征戰」的重任,主管操練火器及隨駕護衛馬隊官兵,是皇帝直接指揮的戰略機動部隊。神機營與明初創編的衛所駐軍的編制不同,其最高編制級別為營,營編提督內臣2人、武官2人、掌號頭官2人;營下編中軍、左掖、右掖、左哨、右哨五軍,各設坐營內臣1人、武臣1人,除中軍下領四司外,其餘各領三司;每司設監槍內臣1人、把司官1人、把牌官2人。營專習神槍、神炮。稍後,又得都督譚廣馬5000匹,稱五千下營,附於神機營,設官如神機營以下各軍,營下編四司,每司設把司官2人。

    據史載,神機營為了能夠保證長時間持續的射擊,通常使用「輪射」戰術(日語中稱作:三段擊),此戰術分為三排,前一排首先由處於隊列第1、3、5、7、9、11等位置的士兵射擊,再由處於隊列第2、4、6、8、10、12等位置的士兵射擊。前一排的士兵在每一次射擊之後,馬上將神機銃遞迴中間一排的士兵,同時從中間一排的士兵手中接過裝好彈藥的神機銃。中間一排的士兵一方面負責從前排士兵的手中接過射擊之後的神機銃,並向後傳遞給第三排的士兵裝上彈藥;另一方面負責從第三排士兵的手中接過已經裝好彈藥的神機銃,並向前傳遞給前一排的士兵。如此反覆輪換,戰鬥力十分強大。

    此一戰術最早為明初名將沐英所創製,是所有前添槍最核心的戰術,領先西方二百餘年,領先日本二百餘年。

    此方法本用於對付沐英防守地段起義軍的大象,後經朱棣將其改良並用於對付機動性更加的騎兵,先由裝備火銃的士兵射擊敵方騎兵,射擊後立刻退向軍隊側翼之後便由五軍營及三千營的騎兵繼續對敵方騎兵展開第二次打擊,其後便由五軍營的步兵用制(反)騎兵武器對對敵方騎兵進行第三次打擊。其對騎兵的殺傷力非常大。

    明朝的戰爭形態,戰爭模式和之前的歷朝歷代相比,有了非常巨大的變化,其中火器的應用是起到了核心作用。如果說中國的火器在戰場上的應用,宋朝是萌芽階段的話,那麼明朝就是大發展的時代,而出現這種形勢則是與朱元璋的發展歷程息息相關的。

    朱元璋在長江附近起家,在他發展之初,就有一個叫焦玉的人獻上他所研製的火器,於是朱元璋的隊伍成為了江南起義軍中可以說是唯一的火器成為制式裝備的起義軍。江南水網縱橫,再加上劉福通的北伐,蒙古人引以為傲的騎兵隊伍發揮不了應有的威力,於是擁有火器的朱元璋很快就嘗到了甜頭。在與陳友諒的一系列戰鬥當中,火器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在洪都保衛戰當中,陳友諒揮軍六十萬圍攻洪都,結果洪都的朱軍在火銃的幫助下使陳友諒久攻不下。而其後的鄱陽湖大戰朱元璋的軍隊更是發揮了火器的威力,使用了當時中國最先進的「火炮、火銃、火箭、火蒺藜、大小火槍、大小將軍筒、大小鐵炮、神機箭」等火器,開創了在水戰中以「艦炮」轟擊敵艦的先例。

    明朝建國後,火器成為了明軍的制式兵器之一,通常明軍的構成為「銃十,刀牌二十,弓箭三十,槍四十」,火器的比例佔到了10%。而隨著火器的發展明朝出現了兩個新的兵種,一個就是神機兵(火器兵),而另外一個則是車兵——戰國時期被拋棄的戰車重新煥發青春。

    明代永樂年間,創建了戰略機動部隊——神機營,它與五軍營、三千營一起隨皇帝出征。神機營以火炮,即銅火銃為主要裝備,它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的炮兵部隊,使炮兵成為一個獨立兵種,完成特定的軍事任務。神機營創建後,多次跟隨明朝皇帝出征,用手中的厲器——銅火銃作戰。神機營的銅火銃作戰時,列於陣線前列,各炮隊之間有一定間隔,便於裝填炮彈,可以輪番齊射,用炮火摧毀敵人陣地。1410年2月,明軍受到蒙古軍隊阻擊,神機營立即用炮火突擊阻敵,敵軍的防守陣地被神機營的炮火所摧毀,大部分守軍在炮火中喪生。明軍的騎兵部隊發起攻擊,大獲全勝。

    但是,風勢輪流轉。時光到了1449年10月,在明朝經受土木堡之變後,蒙古兵越戰越勇,步步進逼,12萬蒙古兵已經攻到了京城附近。守備京城的將軍命令神機營設伏於北京德勝門外。10月13日,蒙古兵兵臨城下,明軍守衛部隊派出騎兵小分隊,將蒙古兵引入神機營設伏地區。

    明軍的神機營裝備著最早的火炮——銅火銃。而且,神機營久經百戰,有著火炮戰和機動戰的經驗。在蒙古兵被引入神機營設伏地區後,守城的將軍一聲令下,神機營的大小銅火銃一齊開火,大小銅火銃發射的石製或鐵製的球形彈丸,一齊射向蒙古士兵,用來殺傷敵人。

    神機營的大小銅火銃打亂了蒙古兵陣形。此時,城內外明軍乘勢出擊,大敗蒙古兵。在這次京城保衛戰中,神機營的銅火銃發揮了重要戰鬥作用,立了大功。

    ……

    神機營在明朝滅亡之後,逐漸被歷史的塵埃所淹沒。

    但是歷史的車輪的前進,最終導致神機營的再次建立,而這一次建立,則是神機營的最後的歷史。

    清朝建立後,製造的火藥兵器重火器主要是火炮,輕火器主要是火槍。清朝製造火器始於後金天聰五年(1631年),清代前期仍大量製造,到康熙時,火器製造的規模、質量、工藝都達到高峰。清中期後火器發展漸趨停頓,直到19世紀中葉鴉片戰爭前後,清政府又大量趕製火器,但結構仍沿襲祖制,性能已大大落後於西方列強所制。

    與此同時,在鴉片戰爭後,西方列強看到了中國的軟弱可欺,紛紛不遠萬里而來,企圖進一步對中國圖謀不軌。

    在這內憂外患交加的環境下,清政府在咸豐十一年(1861年)建立「神機營」,神機營是清晚期在內憂外患的壓迫下創建的一支使用新式武器的禁衛軍。兵員是從八旗原有的禁衛軍諸營中選出的,新組建時共有兵員1.4萬人,到同治四年增至約3萬人。由當時擔任議政王的奕欣親領。選八旗滿洲﹑蒙古﹑漢軍及前鋒﹑護軍﹑步軍﹑火器﹑健銳諸營之精銳者充之。常守衛於紫禁城及三海,皇帝巡行時亦扈從。下轄馬、步隊25營,官兵14000多人。

    神機營這個名稱,明代已有,但明代的神機營相當於清代的火器營。清末新建的神機營是用西方近代武器裝備的軍隊,建成後,神機營成為清末禁衛軍的主力,其官署的規模也是空前龐大的。但是由於清王朝的**和種種積重難返的問題,這支新建的禁衛軍與近代化勁旅的要求相去甚遠。

    神機營也是清末紫禁城的一支重要守衛力量。每日,神機營的管帶1員、營總1員,各帶兵10名,值守在宮中值房。隊官4員,各帶兵20名,分駐在皇宮的四角值守。上述官兵,共有10班輪替。御苑三海的牆外,神機營兵會同八旗各營中的槍兵技勇之士,共810名輪流值宿,內分為10班,每日更替一班。值守時還要傳籌走更。

    神機營衙門設在煤渣胡同。清末震鈞所著的《天咫偶聞》一書,對神機營衙門專有描述,其中寫道:「神機營署,在煤渣胡同。同治初,設選八旗精銳,別立此營。總以親王大臣,無定員。其下全營翼長二人。其下分為文案、營務、印務、糧餉、核對、稿案六處,各有翼長、委員。此外軍火局、槍炮廠、軍器庫、機器局,各有專司,共兵萬五千餘名。

    自設立後,八旗京官競來投效。文案處委員至一百六十餘員,營務處一百八十餘員,而書手不在此數,庚子以後廢。」神機營在王府井大街上的操練場就為現今東安市場。

    史料記載,咸豐十年,英法聯軍犯天津,僧格林沁密疏請幸熱河。文祥以搖動人心,有關大局,且塞外無險可扼,力持不可,偕廷臣言之,復請獨對;退偕同直侍郎匡源、杜翰具疏請罷所調車馬,……文祥密疏請選練八旗兵丁,添置槍炮,於是始立神機營,尋命管理營務。同治元年,……是年秋,馬賊入喜峰口,命文祥率神機營兵防護東陵,督諸軍進剿。……命率神機營兵往剿,增調直隸洋槍隊出關,約東三盟蒙古王公由北路夾擊,破賊於錦州東井子。……分三路進擊,十數戰皆捷,擒斬三千餘。

    同治初年,清王朝撲滅了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對太平天國和捻軍的征戰,全靠曾國藩,左宗棠等漢大臣自行招募的湘軍和淮軍,旗人遂對神機營賦予極大希望,派同治皇帝胞叔、光緒皇帝生父醇親王親自掌管,類似於天子親軍的地位,也被寄予不辱祖宗神勇、重振八旗雄風的重任。以後光緒接堂兄同治即位,醇親王因身份特殊,不再直接管神機營,則由其兒女親家「僧王」僧格林沁的兒子伯彥納謨詁統帶。「僧王」出自蒙古博爾濟吉特氏,即孝莊皇太后一族,為號稱滿蒙一家的清王朝第一至戚。在晚清歷史上有獨特作用的榮祿,也就是從幫助醇親王經管神機營的副手而起家的。於此都可見神機營身份的尊貴和地位的重要。

    同治四年奉上諭:「醇郡王奕儇等訓練神機營兵三萬餘人,操演漸著成效,綠營亦就整肅。令仍隸醇郡王節制,督操閱兵大臣,一併閱看。」這時太平天國雖己覆滅,但另一支農民起義軍一捻軍與太平軍殘部會合,分成東捻、西捻兩部,活躍在陝西、河南、山東一帶。清軍著名將領僧格林沁全軍覆投,湘、淮等軍也有的被擊潰。後來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等湘、淮軍統帥設下「畫河圈地」的辦法後,以賴文光、任化邦為首的東捻軍,在蘇北、山東地區遭到失敗。但在同治七年以張宗禹為首的西捻軍從陝北渡河而東,由晉南、豫北地區北上至保定、天律一帶地區,直接威脅北京。

    清廷驚慌失措,正月京師戒嚴,命恭親王奕?會同管理神機營王大臣辦理巡防事宜。閏四月詔授都興阿為欽差大臣,急速來京管理神機營事務,統轄壽春、張灌,宋慶、陳國瑞四軍率神機營兵出鎮琢州。一時李鴻章、左宗棠所率湘、淮各軍雲集直隸。六月,西捻軍張宗禹被包圍於黃河、運河之間,張宗禹等西捻軍領導人死難,捻軍抗清鬥爭失敗,京師宣告解嚴。此役神機營兵雖曾出隊但未接仗。

    此後神機營也和八旗軍一樣,訓練日漸鬆弛,紀律渙散。到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軍之役全軍潰散,建制遂亦取消。

    但是自神機營建立後,八旗官員競相投效,機構日益臃腫,各種職官540餘人,竟比兵部還多了300餘人。官兵漸染八旗腐化的積習。同治七年(1868年),西捻軍一度逼近京畿地區,慈禧太后欲遣神機營禦敵。一日神機營會操,遣內侍前往觀察。還報說:罷操後,諸兵各手拿一鳥籠,已遊蕩於茶館店舖中。民間謠諺,有「見賊要跑,雇替要早,進營要少」,諷刺他們臨陣奔逃,出操則預雇替身,平日很少到營出操。太后聽說震怒,令奕譞前往檢閱操練。奕譞受命大閱,只見士弱馬疲,步伐錯亂。有一兵丁竟從馬上跌落,摔斷了腿骨。經查問,回答說:「我是打磨廠賣臭豆腐的,哪能騎馬?」

    光緒年間,神機營紀律更加鬆懈,而且鴉片氾濫。神機營在順治門外校場口訓練,會操前各兵丁已將附近各胡同口用帳幔遮掩。兵丁每操練一回合,即紛紛步入帳幔。有好事者繞道窺視,只見「滿地排列鴉片煙具,各兵丁拚命呼吸,候令再出」。督操王大臣走後,便呼嘯而去。這些用洋槍洋炮裝備的八旗「精銳」,實際是一群無力作戰的菸鬼。在吳沃堯《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二十七回《管神機營王爺撤差》,對這事也有生動的描寫。

    ……

    而作為明朝火器作戰部隊的旗幟,神機營在某個意義上也見證著明朝的興衰以及相應的火器歷史發展:

    明朝建國之初,火器的發明和製作在世界上居於領先地位。嘉靖年間,南有倭寇,北有韃靼,內憂外患嚴重,軍事鬥爭十分激烈,促使火器在明朝又繼續發展起來。當時的有識之士就提出了「有精兵而無精器以助之,是謂徒強」;「若有人無器,則人非我有矣」(《徐光啟集》),這一批人大力推動了火器技術的發展。在嘉靖至萬曆年間,明人主要學習和改進了西方傳入的各類火器,其中佛郎機和鳥銑被明軍改造和完善之後大批量地裝備了軍隊。在學習和仿製外國火器的同時,傳統火器也有了較大的發展,大體可分為燃燒性火器、爆炸性火器和發射性火器三大類,約有二三百種之多。

    與此同時,隨著火器式樣的發展,火藥的配方和製作技術在明朝也趨於成熟,大體可分兩大類:由硝、硫、炭構成的純火藥配方和夾帶其他成分的毒火、神火(我國古代的化學武器)等火藥配方,隨著不同的用途而對應不同火藥的配方,在製作工藝和火藥理論方面均達到了成熟的階段。

    火器的發展也在明朝達到鼎盛時期,明末的兵書如《兵錄》《神器譜》《武備志》《西法神機》《火攻摯要》《籌海圖編》《軍器圖說》《火龍神器陣法》等詳細地記錄了明軍裝備火器的製法、圖譜以及火器部隊的編制和戰法。還誕生了數位知名的火器(包括理論)專家如趙世禎、畢懋康、胡宗憲、茅元儀、孫元化;十分重視火器運用的軍事將領如戚繼光、孫承宗等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5:26
第八十九章

    中國歷史上的古代火器使用的鼎盛時期是明朝,但是若是論質量而言,則是清朝更為有優勢。

    這是一種歷史發展的慣性所主導的影響。

    但是在一些方面而言,也就是因為歷史的一些「玩笑」,最終導致了本身有可能發展出另外一種近代火器進程的基礎,最終湮滅在歷史當中。

    清代中期之後,由於國家承平日久,統治者越發不重視武備,火器的發展漸趨停頓,以致鴉片戰爭時,清軍仍然使用舊制火器。太平天國運動期間,清朝又開始大量製造火器,並積極從西方引進先進武器。

    到洋務運動時,火器的製造和引進達到最高峰。這期間,清朝建立了大量近代槍炮製造廠,如安慶內軍械所、湖北槍炮廠、天津機器製造局等等,清朝軍隊的裝備基本完成近代化。

    從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到的是,清代中後期的火器,要麼在性能上被西方拋離很遠的一段距離,要麼則是在洋務運動前後,向西方引進相應的火器進行發展。

    至此,中國古代的火器,逐步成為了歷史的名詞。

    但是有一點,那就是哪怕是在明朝,中國古代火器的質量相對於西方而言,已經有了部分差距,但是這個差距並不算是很明顯。

    ……

    後世有一種觀點認為,火藥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很自然,中國也是世界上最早把火藥用於戰爭的國家。當成吉思汗的蒙古大軍把火器帶到西方時,給歐洲騎士帶來了巨大的衝擊和震撼,改變了歐洲人對戰爭的觀念。最早使用火器的中國,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火器技術,直到明朝初年中國的火器在世界上還是處於領先地位的。

    而到了明朝中期,中國的火器就不再是過去那樣不可一世的地位了,到了明朝末年,中國的火器已經無法與西方抗衡;儘管明朝設計出火器的種類比歐洲人多得多,軍隊中裝備的數量也相當多;但設計這麼多火器沒有幾項是好用的,連軍隊中的士兵都不喜歡用,最後只好以仿造西方的弗朗機和紅夷大炮兩種為主的能用的火器。

    而用於野戰的弗朗機炮由於明朝製造工藝水平不行而使用量少,火銃也是又重又笨,射擊精度很差,只有笨重的紅夷大炮還堪使用;雖然明朝仿造的紅夷大炮比歐洲人的笨重,射擊精度也不高,但其裝彈量大,架在城牆上一打就是一大片,並且也不需要經常搬運,用於守城還是比較適合的。這就是明朝長於守城而短於野戰的主要原因;假如明朝的弗朗機數量多一些,火銃射擊精度高一些,就不會在野戰中輸於滿清了。

    為什麼過去火器一直領先世界的中國,到了明朝竟會出現這麼大的反差呢?這完全是文化制度造成。在明朝時期,西方文藝復興,出現了近代科學,促進了各方面的技術發展;而中國在那個時候卻將文化束縛在以八股文為主題的科舉考試上,造成有文化的人不搞科學,搞技術的人沒有文化,並且使用武器的軍人也沒有文化;而這些沒有文化的工匠不可能創造出先進火器的。

    原來大家都是用古代的方法來認識世界和發展生產、工藝和技術,中國人富有想像力和認真精神,有很多方面領先是正常的,當西方出現近代科學後,中國的這種文化體制所能產生的發展水平就無法與其相比了;一直到明朝末期,中國鐵器的製造技術還不如唐朝時的水平,用來鑄造大炮的銅器的製造技術與3000多年前的商朝相比,基本上沒有什麼進步。就以火器而言,明朝製造火器的絕大多數都是沒有文化的工匠,即使有些認得字的,也是根本沒有科學知識的人,要製造好的火器,他們首先面臨以下不可克服的問題:

    1、不懂化學。不知道火藥發射和爆炸的化學反應原理,無法準確鑑定火藥中硝和硫磺的含量,因此無法得知所用的火藥裝多少所得到的射程是多少;由於火藥中的有效成分無法保證,同樣多的火藥,這一批火藥裝了打不遠,下一批火藥儘管數量一樣多,卻有可能會炸膛。

    2、沒有力學和運動學知識。根本沒有物體拋物線運動的概念,不知道炮彈飛行的運動軌跡,無法形成準確的射擊理論;偶爾出現幾個「神炮手」,也是憑感覺而已,根本沒有保證,大多數都是瞎放炮。

    3、沒有冶金理論知識,不懂鐵中的含碳量和其他化學成分的作用,也不知道合理的冶煉工藝,到現在一些老鐵匠還有用一個美女扔到爐中就可以煉出好鋼、造成寶劍這種荒唐的傳說;所以這種落後的傳統習慣即使煉出一些好鐵,但大批量生產中鐵的強度無法保證,這次用這麼厚的炮管可以,有可能另外一門這麼厚的炮管就會炸膛;所以為了安全起見,很多野戰用的炮都用銅造,而由於銅礦缺乏,所能生產的銅無法滿足需求;由於害怕炸膛,明朝造的鐵炮不斷增加厚度,造成炮的重量很大,無法製造像弗朗機這樣的輕型野戰炮,使得明軍的野戰能力大減。

    4、沒有機械加工理論及設備。儘管明朝仿造了西方的紅夷大炮,但其內孔是直接鑄造出來的,沒有對內孔的加工工藝及設備,所以炮彈與炮膛之間的配合很差,無法保證射擊精度,射程也大打折扣。當時西方以製造鐘錶的加工工藝加工出來炮膛,沒有文化的明朝工匠再聰明也無法達到他們的精度,無法造出趕上西方水準的大炮;所以在明朝後期鄭成功2萬多人無法攻下900荷蘭人據守的城池,就是因為鄭成功的火炮無法與荷蘭人的大炮抗衡;最後只好採用圍城的方法使其糧食斷絕,荷蘭人出來談判退出台灣。

    5、沒有標準的炮彈生產工藝,造出的炮彈在尺寸、形狀、重量和表面粗造度方面都沒有統一的標準,對炮彈的發射角度和出口速度的概念根本沒有,這對大炮的射程和威力影響相當大。

    6、軍隊中沒有對炮兵進行有效的理論培訓,或者說,根本沒有能夠正確指導和培訓炮兵的師傅;都是憑個人經驗或者感覺來操作,不可能形成強有力的炮火。

    直到現在,很多中國人還在遺憾,明朝沒有重用某個什麼火器專家;甚至自我陶醉的認為中國在古代就製造出了機關槍;這些人根本不知道製造機關槍需要些什麼工業基礎和條件,以為憑某個人的聰明就可以造出來;沒有相當的科技基礎,如何「聖人」都不可能造出來的。在全民普遍沒有科學知識的情況下,一兩個「專家」能夠起多大作用呢?不對孩子們從小進行科學的教育,不僅火器,其他需要技術含量的方面越來越落後是不可避免的。

    ……

    以上的這種觀點理論,先不說其是否正確或者是是否有所偏頗,但是有一點很明顯的是,那就是明朝時期的火器,大部分很難稱得上是有著相應基礎而製作出來的精良產品。

    至於為何說是大部分火器的質量都不怎麼樣?

    那是因為因為在明朝後期,因為財政問題而導致火器的更新換代變緩甚至是停止,明軍官兵的火器越發難以使用。

    ……………………………………………………分割線……………………………………

    明代火器從其分類來看主要有兩大類:

    第一類是用手持點放的火銃和鳥銃,其形體和口徑都較小,一般筒內裝填鉛彈和鐵彈等物,其射程僅數十步至二百步。

    第二類是安裝在架座上發射的口徑和形體都很大的火炮,多數筒內裝填石、鉛、鐵等物,俗稱「實心彈「,少數則裝填爆炸性的球丸,射程一般在數百步至二三里距離,主要用於守寨和攻城,也用於野戰、水戰和海戰。

    明代的海船製造已經相當的發達,海船上就裝備了這些火器(明末年間,鄭成功率水師海船收復台灣,曾用這些武器痛擊荷蘭殖民者)。

    明代的爆炸性火器已經相當發達,具體有兩大類:

    一類就是地雷,品種繁多,有石頭雷、陶瓷雷、生鐵雷等數十種;另一類就是水雷,有水底雷、水底龍王炮和混江龍等兵器。根據大量的史實證明,中國是世界上最先發明和使用「兩雷「的國家。

    而作為常規的火器,明朝的常規火器主要有以下幾種:

    三眼銃:3管單兵手銃,由3支單銃繞柄平行箍合而成,成品字型,各有突起外緣,共用一個尾部,單銃口徑15毫米,全長350—450毫米,都有藥室和火門,可連射。射後可當錘擊敵。

    三眼銃是中國古代一種短火器,使用鐵或粗鋼澆注而成。外形為三根竹節狀單銃聯裝,每個銃管外側都有個小孔。使用時在銃管內添加火藥,最後裝填鋼球或者鑄鐵塊、碎鐵砂等,在小孔處添加火帽,使用時將火帽朝石頭等發射台敲擊,引爆裝填火藥將彈丸發射出去,三個銃管可輪番射擊。在三眼銃的尾部留有柄座,安裝有長度不等的木桿用以握持,保障射手安全。

    三眼銃在明代常見,但是射程近,比不了弓弩;再次裝填速度太慢。由於上述原因,三眼銃並沒有多大的發展前景被遺忘。

    後世認為三眼銃的使用方法如下:(馬上)步兵的三眼槍每銃只著鉛子一個,在八十步內平放發射;明朝騎兵的三眼槍由於馬上發射命中率低,為了提高命中率,有時用的是散彈「每銃著鉛子二、三個」,在三四十步內發射,但馬上步兵一般都會下馬結陣放三眼槍,如果來不及下馬,就各按隊伍條為長營輪番更打且戰且行,有進無退。三眼槍若單獨使用時是連發的;與鳥槍配合時,有時為了彌補鳥槍火力弱的缺點,是齊發三彈的,有時為了加大近距離的殺傷效果,每銃管用二三個鉛子。

    三眼槍可根據戰場情況選擇是否將三條引線並在一起,連發還是齊發。(很多人雖知道三眼槍可連發、齊發三彈,但卻沒想過三眼槍在什麼情況下連發、齊發三彈。)每隊造十五人為三眼銃手,四人為大炮手。火炮故虜人所忌,然今習聞而巧避,每見放了,卻才裝藥,虜便突來沖屣,故必十五人為三疊,便遞入藥,可以接放。又多用紙爆,先後混之。此引申前人之法,亦多方誤敵之意也。(在明初,有些敵人在臨戰時伏在地上聽聲,等明軍的銃響過之後,便躍起突陣。因此,明軍開槍前後,會在附近連放三五個爆竹,真真假假,使敵人無所適從。)

    三眼銃近身作戰可參考『夾刀棍、大棒』。第六。校刀棍正所以比敵馬討一寸便益之物也,俱用大棍。教師之法,一打一戳,余皆花法也。只專刺馬腹、人喉、馬眼、人面。聽中軍豎紅高招,刀棍手俱集中軍聽候,亦照前備二項木棍。聽擂鼓,騎馬飛馳,向短根戳一下,即戳馬眼、馬腹也。次將長棍截一下,即戳賊喉、面也。先將鋒炭染黑,或以灰刷白,中者為止。務要戳入重,拔出速,不然不得戳第二下也。第七。校大棒聽中軍立起藍高招,各棒手俱集聽候。每隊備短枝一根,長一尺,長枝一根,長四尺。稟安訖。兵以六人為列,聽擂鼓,飛跑向前,一齊打去。先打短一下,如打馬腳同。又高打長棍一下,如打馬頭同。賞罰例與刀棍同。

    而明朝雖然早就有了三眼銃,但是從相應的歷史記載而言,三眼銃在明朝後期之前,也就是後金崛起之前,並不受到重視:

    萬曆二十三年,「三眼槍」配發遼東。

    《明神宗實錄》記載:萬曆二十三年三月庚子:「工部覆薊遼總督孫礦、撫按李化龍、宋興祖所請,戊字庫舊貯盔甲、弓箭、撒袋及京庫舊貯三眼槍快槍,合行量給,以濟軍興,他邊鎮不得援以為例從之。」

    然而,即使如此,遼軍在萬曆二十年之後幾年,「三眼槍」的使用也不普及,包括李如松征朝鮮時,出征遼軍的火器使用就非常少。

    《明神宗實錄》記載:萬曆四十六年五月庚寅:「錦衣衛鎮撫周仁卿陳破虜在用火器:昔從提督李如松征倭,見遼兵歸陣止攜弓箭、短刀,未諳火器之用。請給敕諭浙江巡撫,容職往彼處挑選各營火器手精兵三千員名,各帶鳥嘴銃、三眼槍等件,借府州縣未解錢糧為安家盔甲等費。」遼東地區開始較大規模使用「三眼槍」當在萬曆末女真人崛起之後——《明神宗實錄》萬曆四十六年六月癸亥:「兵、工二部議:以庫貯盔甲並銅鐵大小佛郎機、大將軍、虎蹲炮、三眼槍、鳥銃、火箭等項,委官挑選演試,解赴遼左。」

    至天啟朝,「三眼槍」的製造和使用規模才開始擴大。

    《明熹宗寶訓》記載:天啟四年八月戊申:「諭督師輔臣孫承宗:佛朗機二十副,內提炮八十個、三眼鐵銃五百桿。」

    《明熹宗實錄》天啟六年三月丁未:「聖諭:……簡得軍前滅虜應用神器等件錢糧:頭號發熕三位,二號九位,九邊神炮二百位,虎蹲神炮二百位,頭號佛即機一百位,二號佛郎機一百位,鐵湧珠炮一百桿,鐵連珠炮一百桿,鐵三眼銃一千桿,各隨用什物全火藥二萬斤。」《明熹宗實錄》天啟七年二月乙巳大學士黃立極等題:「……二號佛郎機二十位,三眼鐵銃五百桿,隨用提炮什物全盔五百頂。」

    至崇禎朝,「三眼槍」的製造和使用規模越來越大。

    《崇禎長編》記載:崇禎二年二月戊戌:「大同巡撫張宗衡疏言:時道臣宋統殷造紅彝大炮一門,外臣陸續督造精好三眼搶一千餘桿。」《崇禎長編》崇禎二年十月:「大同巡撫張宗衡疏言:臣請鳥銃五千桿,又臣新造三眼槍五千桿。」最後三眼槍替代了快槍、神機槍等單管銃,成為主戰火器。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5:26
第九十章

    三眼銃在明朝後期逐漸成為了明軍火器部隊的主流裝備之一,最主要的原因很有可能就是因為明軍的作戰陣勢的改變。

    在明軍九邊當中,三眼銃比例最高的無疑是遼東鎮,而遼東鎮的火炮戰術體系逐漸成型之後,遼東軍的火器部隊有不少成為了這些火炮部隊的主要護衛力量之一。

    因為在遼東鎮的火炮戰術體系,在野外作戰當中同樣很倚重車陣。

    在某個意義上,車陣在野外作戰當中,往往會成為明軍火炮部隊的主要作戰掩體。而遠程部隊也需要依靠車陣來進行作戰,在車陣內向外射擊。

    而三眼銃相對於鳥銃之類火器,射程確實是處於劣勢,而且在裝填速度方面,更加是緩慢無比。但是在緊急的情況下,能夠三發連射或者是直接齊射的三眼銃,無疑在火力傾瀉方面形成更強的密度。

    同時,三眼銃有著一個鳥銃無法比擬的優勢,那就是假如說鳥銃在近戰方面只不過是一個燒火棍的話,那麼三眼銃好歹還能夠用來當鈍器來砸向敵人……

    ……

    明末時,遼東各鎮幾乎都以三眼銃作為制式裝備,無論騎兵還是步兵都普遍裝備著三眼銃。根據遼東鎮於1630年的編制,正兵火器營的基本戰術單位」隊」,即是全裝備三眼銃部隊。

    《開原圖說》列出了三眼銃部隊的作戰方式:

    正兵槍手四百名分為四方,每方一百名,百總統之,共百總四人。每總分為四隊,隊二十五人,隊長統之,共隊長十六人。每方大炮十位,四方四十位,一炮二人,共炮手八十名。每方三眼槍八十桿,四方三眼槍三百二十桿,共槍手三百二十名。每槍十桿間大炮一位,共大炮八位,余二位設於營門。車營既苦無軍,若前無障拒又不得施火器之用,每方且安拒馬槍八十架,四方共三百二十架,行則帶於槍手,馬上駐則以鐵鎖環之,此方營也。其中子營以協營門,下人役二百名,內丁一百名,中軍內丁五十名,共三百五十名,分十四隊,羽翼主將即兵法所謂握機也。

    其射打號令掌,一聲號各槍手上馬,二聲號各挨隊伍站立,三聲號各照隊伍前行。遇敵掌喇叭即止,點鼓下營,槍炮手各按隊伍擺列,先列拒馬槍,次大炮及三眼槍,擺列齊備。摔響鈸一聲鼓止,如遇賊沖,一陣擊金一聲,槍手點放三眼槍一孔,擊金第二聲點放第二孔,擊金第三聲點放第三孔。如遇賊三連沖不止則連聲擊金槍炮更番裝打不絕。則退起營,掌號一聲收拒馬槍及槍炮入隊,二聲號上馬,三聲號條隊前行。若追襲之際,卒遇逹賊不及下營,槍炮各按隊伍條為長營輪番更打且戰且行,有進無退焉。(『逹』是「達」的訛字。)若與賊持久,欲使炮聲不絕,則以四炮為朋,每方二朋,四方八朋,共炮三十二位。每朋馬兵十六名,騾四頭,八朋共馬軍一百二十八名,騾三十二頭。

    一朋十六人之中選能幹有眼力者一人看苗頭,選有膽氣者一人點放,選手疾者一人安火線,選便利者一人裝火藥,一人裝大小鉛子,再選有力者專管捅炮二人,一炮共八人,余三人捉馬騾看苗頭及點放,二人在營前不動,裝完候放之炮,在見放炮後之左安火線裝火藥鉛子,三人在裝完候放炮之後,放過候裝之炮,在裝炮三人之後各專一事不許錯亂,各按方位不許那動,輪流裝替更番打放庶循環不絕。每朋布藥袋一筒,木馬二十筒,皮條串帶裝火藥之人司之,大小鉛子袋一筒,木手捶一柄,鐵通杖一根,皮條串帶裝鉛子之人司之,火線袋一筒,鐵錐二把,小刀一把,皮條串帶安火線之人司之,火繩點放之人司之,支炮木馬厚薄不等三四十筒,皮條串帶看苗頭之人司之,平居『稽』查庶臨事無誤。

    …………………………………………分割線………………………………………………

    而這些列裝三眼銃的部隊數量不少,但是比較著名而且成建制的是關寧鐵騎。

    關寧鐵騎,作為明末歷史上的一支頗有傳奇色彩的騎兵部隊,其爭議考究於後世而言,算得上是一個有意思的地方。

    後人認為,清順治九年成書的《綏寇紀略》中首次明文使用「關寧鐵騎」這四個字。但是依據當時的輿論傾向,「關寧鐵騎」不大可能是指袁崇煥訓練的騎兵,而有可能是戚繼光抗倭之兵中的一個分支。

    袁崇煥當時有「投敵叛國」之嫌,直到清朝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清人根據《清太宗實錄》編寫《明史》時,乾隆下詔為袁崇煥翻案,而這時已經是150年後了。而《綏寇紀略》成書於順治九年,此外《太宗實錄》六十八卷,吳偉業本人沒有參與《太宗實錄》的編纂,不可能有機會提前知道內幕,所以他本人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而為袁家軍歌功頌德。

    根據《綏寇紀略》明確指出所謂「關寧鐵騎」指的就是祖大壽的家將入關所帶的軍隊。祖寬(胡人,見明史)是祖大壽的家僕,祖大樂是祖大壽的堂弟。此兩人攜家將部隊入關清繳農民軍。

    根據《明季北略》明確記載祖大壽組織家丁,形成一支善戰的部隊。《明季北略》明確給出了關寧鐵騎的定義:「鐵騎者,山北近河北、山西、遼陽人,俱控弦習戰之士。」可見家丁中的來路是比較複雜的,多是弓騎的戰士。

    同時《明季北略》裡說吳三桂也有一支「關寧鐵騎」。考慮祖大壽與吳三桂的關係(祖大壽是吳三桂的舅舅,吳三桂之父吳襄是祖大壽的部下),這是同一支部隊。談遷的《國槯》參考了《綏寇紀略》等書,這裡談遷稱之為」關遼鐵騎「,同樣指出是漢人組成。

    《明史》中介紹遼東將領尤世威中,也有這麼一段:「七年命偕寧遠總兵官吳襄馳援宣府。坐擁兵不進,褫職論戍。未行,會流賊躪河南,詔世威充為事官,與副將張外嘉統關門鐵騎五千往剿。」與《綏寇紀略》《明季北略》,經查詢史料確定,此為楊嗣昌崇禎四年任山永巡撫時在山海關所編練的關門鐵騎營。與傳聞中的關寧鐵騎無關。

    所謂鐵騎,不外乎兩種解釋:1披掛鐵甲的戰馬的騎兵,2借指精銳的騎兵。因祖大壽和吳三桂的兵屬於關寧軍,才稱其為「關寧鐵騎」。這與傳聞中的鐵血軍團沒什麼關係,可證傳聞為假。

    而關寧鐵騎也並非為孫承宗所編練,根據熹宗實錄,天啟六年袁崇煥上書遼鎮軍編制,依然沿用孫承宗所額定的編制,並沒有關寧鐵騎。到天啟七年,戶部尚書郭允厚疏言:「關門內外兵馬自樞輔裁定,而後連匠役雜兵一萬一千三百八十一員名在內共一十萬七千三員名馬騾五萬三千八百五十二匹頭。」又一次證明關寧軍依然是孫承宗所定編制。

    根據《明檔》記載,崇禎元年三月前後,有約十萬眾蒙古部落歸順明廷,被時任遼撫安置在錦州附近,遼鎮將領即從中招募大批精壯善戰之夷人充做家丁,時錦州總兵祖大壽更直接將部分蒙古人整編為降夷左右營,以蒙古部落首領為將,成為了祖大壽直屬指揮的一直精銳軍隊,人數約三千人左右。

    關寧鐵騎也並非袁崇煥所編練,袁崇煥被任命薊遼督師是崇禎元年四月,七月入都見皇帝,後面一直忙著平兵變,策劃殺毛文龍,然後就是己巳之變被捕下獄。短短一年多時間並未來得及對關寧軍做出變動。梁啟超《袁崇煥傳》與金庸所著《袁崇煥評傳》也均無關寧鐵騎的記載。

    袁崇煥下獄後,祖大壽成為了遼軍方面的軍事首腦,任遼鎮總兵官。從此,以祖大壽為首的以降夷為主要戰力的祖家軍跨上了主導明代遼東十數年的歷史舞台。隨著崇禎八年,祖家軍的將領祖寬、祖大樂帶以降夷家丁為主的部隊入關剿匪,祖家軍的善戰之名即在關內傳開,至崇禎九年,有人開始以「關寧鐵騎」稱呼祖大壽所領的以家丁為主力的祖家軍。

    吳三桂其父為吳襄,與祖大壽是姻親關係,也屬於祖大壽軍事家族內的一員。當祖大壽於松錦之戰投降於皇太極後,吳三桂即成為祖家軍在明朝遼軍方面的代表。其麾下三千家丁也成為其所依賴的重要戰力。

    綜上,歷史上真實的關寧鐵騎實為祖大壽為首,以家丁為主要戰鬥力的一隻家族化的軍隊。因大凌河之戰與松錦之戰,祖氏家族大部降清,這只軍隊也得以為清廷所用,成為了漢八旗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在這之後,吳三桂的關寧鐵騎事實上就是吳家的家丁,在經過祖大壽之前的訓練的人員為基礎,重新組建起來的一支「吳姓」的關寧鐵騎。

    至於兩支關寧鐵騎,亦或是說當其時的關寧鐵騎與漢軍正黃旗的騎兵交戰,歷史上並沒有詳細的記錄。

    因為有關祖大壽降清之後的記載並不算太多:

    1642年(明崇禎十五年,清崇德七年)農曆三月初,被圍困了整整一年的錦州糧絕援盡,城中殺人相食的慘狀再度重演。於是祖大壽在三月初八親率部眾開城出降。

    捷報傳到盛京,皇太極大喜過望,命人立刻將祖大壽送到盛京。當祖大壽跪倒在崇政殿時,皇太極走下寶座,親自將他扶起,好言撫慰:「你上次背叛我是為了你的主子,為了你的妻子兒女和宗族。我曾經對大臣們說過,祖大壽一定不能死,如果以後再次投降,我也決不會殺他。事情過去就過去了,只要以後能夠盡心盡力地侍奉我就可以了。」

    祖大壽被授予漢軍正黃旗總兵的職位。塔山、杏山也相繼落入清軍之手。山海關外,僅存寧遠一座孤城。祖大壽的外甥吳三桂既是明軍事重鎮寧遠總兵,又是遼東提督,統率關外明軍。皇太極讓祖大壽寫信招降吳三桂,吳三桂回信拒絕。

    1644年(清順治元年)農曆九月,愛新覺羅?福臨在輔政大臣濟爾哈朗的護送下,從盛京(今遼寧瀋陽)抵達北京,祖大壽跟隨入關。

    1656年(順治十三年),祖大壽在病死於北京祖家街的府宅。

    ……

    而關寧鐵騎在吳三桂時代的征戰記錄,事實上不多,其最著名的並不是在遼東對抗滿清,而是三藩之亂:

    關寧鐵騎在吳三桂的反動統治下,幫助清軍佔領了北京。後來在吳三桂的帶領下徹底擊敗農民軍,隨後又協助吳三桂反清,一度幾近將清朝推翻,康熙喪失了50萬軍隊。

    隨著康熙二十年「三藩之亂」被平息,曾經威名赫赫的關寧鐵騎終於在炮火硝煙中歸於沉寂。

    由於關寧鐵騎歸袁崇煥指揮過,所以明朝對這支部隊的記載只是輕描淡寫。清朝立國之後,由於關寧鐵騎曾是八旗軍的死敵,且最後又助紂為虐,參與吳三桂的反叛,所以,清朝的記載也是能貶則貶。這種「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境遇,使關寧鐵騎在後人的眼中,印象一直模糊不清。

    有一種觀點認為,關寧騎兵是明朝統治者學習先進軍事產業的一次嘗試。話說天啟年間,兵部尚書王在晉主持遼東戰事,當時正值廣寧大敗,遼東官軍已是全線崩潰,各個膽寒。王在晉勘察前線之後,認為朝廷邊軍已不堪再戰,縱然僥倖收復廣寧,也無力堅守。而且國家財力疲敝,根本無法與建奴長久對峙,於是主張盡數放棄遼東、遼西,以長城為邊境,重修山海關作為最後防線,只以水師騷擾建奴腹地,如此便可大大減少軍費開銷,所需工程費用總共亦不過一百萬兩銀子。

    但當朝諸公皆以為,王在晉不謀劃恢復遼東失地,反而還要再丟棄遼西,實在怯懦無用,於是將其罷免,改由帝師孫承宗督師遼東。孫承宗倒是一心想要打回遼陽和瀋陽,收復遼東,但朝廷官軍在野戰之中實在打不過後金,便想出一條堡壘計,在山海關外大興土木,不斷往東修堡壘。建奴來了,軍民就縮進堡壘堅守,建奴退去,就再往前繼續修新的堡壘,一邊挺進一邊施工,最後把堡壘修到瀋陽為止。

    此策如果用在永樂、嘉靖年間,國家財計充裕之時,或許倒也可行。然而自從天啟年間以來,天下災荒頻繁,賦稅難以征齊,戶部銀庫早已入不敷出。孫承宗為了推行堡壘戰術,在遼西集結十餘萬大軍,還要修堡壘、鑄火炮、囤積糧秣,卻依然無力主動出擊,反而每逢野戰必敗,未能收復一寸失地,不能遣散大軍休養生息,軍費開銷自然也降不下來,還白白送給了後金大筆的糧草、兵器、馬匹和餉銀。而且每一次女真兵來襲,摧毀沿途各堡壘之後,官軍還得再一次重修,於是朝廷又要拿出一大筆的工程開銷。

    結果,朝廷在遼西關寧軍身上每年花費的軍餉,居然高達五六百萬兩白銀之多,而之前朝廷戶部的歲入,也不過每年四百萬兩上下,戶部很快就開始哭爹叫娘。孫閣老看看似乎不行,於是又想要自力更生,在遼西屯田,但遼西之地能夠收穫的糧秣賦稅,折合白銀只有十五萬兩。而且在關外屯田的話,如果關寧軍無法在野戰之中擊敗建奴,沒辦法阻止敵軍劫掠,那麼你這些屯田裡的莊稼就等於是為女真人種的。

    這般入不敷出之下,朝廷不得不一再加征遼餉,搞得天下人心惶惶,可是依然無法彌補這個無底洞。由於在遼東要修築這麼多堡壘,工程用度太大,朝廷不得不拆東牆補西牆,於是西北各鎮的糧餉長期欠發,導致山陝邊軍嘩變,西北流寇橫行之勢遂不可遏止。而中原、山東也是不堪重負,民變蜂起。無論大凌河之戰勝負如何,只要孫承宗靡費巨萬的堡壘計不改,以朝廷財力之窘迫,遲早要被活活拖垮。

    而關寧鐵騎同樣收到了這樣的影響,最終導致其規模一直不過是五千人左右。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5:26
第九十一章

    張嘉師並不是沒有想過製作三眼銃這款算得上是相對而言較為容易製作的火器。

    因為三眼銃相對於槍管較長的鳥銃之類的火器,可以說是粗製濫造的一種火器。

    但是以秦帝國眼下的冷兵器使用程度而言,手弩的大量列裝,讓三眼銃在秦軍當中並沒有列裝的必要,而且在一些方面而言,張嘉師不認為缺乏有效訓練的軍隊,能夠保證在使用這種比較古老的火器方面,會注意安全。

    這也就是說,在一定的時間內,想要訓練出一定比例的火器部隊,是非常困難的事情。

    ……

    而在某個意義上,三眼銃作為一種改良自火銃的武器,張嘉師都不得不承認,在沒有成熟的製作火銃,以及讓火銃的使用成型之前,更先進的火器有可能會導致更多的問題出現。

    ………………………………………………分割線…………………………………………

    火銃可以說是作為火槍類型武器當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發展歷史。

    或者是說,火銃是歷史上最為重要的一種火門槍。

    火門槍,它有一個鑄銅或熟鐵製造的發射管(即槍管),發射管的下端有一火門,用來點燃火藥,發射管尾端接一稱之為「舵桿」的木棍或長矛,木棍或長矛便於射手握持、瞄準和控制。火門槍的發射一般需要兩個人。發射時,將黑色火藥從槍的膛口裝入,然後再插入諸如石彈、鐵彈、銅彈或鉛彈一類的彈丸,接著用燒得紅熱的金屬絲或木炭點燃火門裡的火藥,從而將彈丸射出。發射時,兩名發射手分別負責瞄準和點火。然而兩個人使用一桿火門槍,顯得很不方便,特別是騎兵,根本無法兩人操作,

    德國的黑衣騎士是最早裝備和使用小型火門槍的軍隊,騎士們全都一人挎一支火門槍。儘管這種槍在今天看來很落後,但在當時,卻產生了令人難以相信的威力。一次,黑衣騎士與法**隊交戰,黑衣騎士用繩子把槍吊在脖子上,左手握槍,右手點火,打完一次重新從膛口裝人火藥和彈丸。儘管德國火門槍命中率較低,操作麻煩,發射效率低,但是,手持長矛和刀劍的法國士兵從來沒有見過這種能噴火飛彈的新式武器,嚇得爭相逃脫。

    然而火門槍實在太不方便了,當時,射手們這樣評價火門槍:「單人操作火門槍,得有兩雙眼睛三隻手才行!」

    而在中國,火銃元朝和明朝前期對金屬管形射擊火器的通稱。有時又稱「火筒」。換句話說,明朝前期依舊是火門槍列裝數量最多的時候。

    火銃以火藥發射石彈、鉛彈和鐵彈,是在南宋長期使用的各種火槍的基礎上,隨著火藥性能的提高而逐步發展起來的,是元明時期軍隊的重要裝備。元朝時,管形火器得到發展。火槍,火炮的竹管改用金屬製作,起初是用銅鑄造,叫做「銅火銃」,後來又改用生鐵鑄造,稱為「鐵火銃」。這時金屬管形火器不僅裝填火藥,而且還裝有球形鐵彈丸或石球,從而開創了在金屬管形火器中裝填彈丸的先例。是中國勞動人民對兵器發展的重要貢獻。這一時期火銃的發展,大量生產和裝備軍隊,特別是專用火器軍隊的組建,使交戰雙方開始發生了變化。火器的巨大作用,已便它成為戰場上決定勝負的重要因素之一。

    元朝製造的火銃最早始於何年,目前尚缺乏文獻記載。現存最早的有銘文的元代火銃,是陳列在中國歷史博物館至順三年(公元1332年)的製品。火銃採用青銅鑄造管身,能耐較大膛壓,可以填較多的火藥和較重的彈丸,因而大為提高了火器的威力。火銃使用壽命長,能反覆裝填使用發射。因此,在發明以後不久就成為軍隊的重要裝備。

    在元代火銃問世後,發展很快,元末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明朝建立後,大量製造火銃,加強了邊防、海防和城防設施,並於永樂年間組建了專用火器的神機營,促進了明軍訓練和作戰方式的改變,創造和發展了火銃同冷兵器相結合的戰術。嘉靖以後,明軍裝備的輕型手銃和重型火銃,逐漸被鳥銃和火炮所取代。

    火銃的前身是突火槍,突火槍出現在宋理宗開慶元年(公元1259),以粗竹筒為槍身,內部裝填火藥與子窠(鐵砂、碎瓷片、石子、火藥等的混合物,其實就是反射彈藥,突火槍某種意義上可以理解為是散彈槍)。突火槍前段是一根粗竹管;中段膨脹的部分是火藥室,外壁上有一點火小孔;後段是手持的木棍。發射時以木棍拄地,一手手扶管身,一手點火,發出一聲巨響,射出碎石或者彈丸,未燃盡的火藥氣體噴出槍口達兩三米。

    因當時生產技術上的限制所用火藥的推力相當有限,射程也就百米左右,它的射擊精度和射程較難控制,再因為其槍管為天然竹管,在射擊了幾次之後,槍管末段的竹質就會因為火藥燃燒時的灼燒而變得十分脆弱,甚至直接導致炸膛,所以突火槍的真正實戰效果並不十分理想。

    火銃初創於中國元代,它是依據南宋火槍尤其是突火槍的發射原理製成的。雖然長期以來對火銃創製的年代無據可依,但是在後世,由於蒐集到的出土和傳世的元代火銃日漸增多,從而為分析其創製的時期和有關問題,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資料分析表明,火銃應是中國最早的金屬管形射擊火器。

    元代創製和使用的火銃,使中國管形射擊火器出現了由原始的竹筒火槍向金屬材質鑄造的火槍的一次飛躍性過渡,同南宋創製的突火槍相比較,它們在構造上有許多相似之處,反映了火銃對突火槍的繼承性,也可以認為元火銃是突火槍發展的產物。相比宋代的突火槍,火銃的優點無疑是明顯的,突火槍用的是天然的竹筒,火銃是金屬鑄造,在使用壽命、使用安全性和射程上突火槍都是難以比擬的。突火槍是最早自發運用發射原理的管形射擊火器,元火銃也是自發運用發射原理的較為先進的金屬材質管形射擊火器。

    後世認為:元火銃與突火槍相比,有許多改進之處。首先,元火銃的使用壽命較長。金屬製元火銃銃壁的熔點高,耐燒蝕性好,抗壓力強,不易炸裂,能夠適應因火藥性能的改良和裝藥量的增多而增加的膛壓,所以一支元火銃能夠使用多次而無須更換,使用壽命大為延長。

    其次,元火銃的製造規格易於統一。元火銃是按一定規格進行成批鑄造的,同一批火銃的各部尺寸事先都有設計,除了因製造工藝不平的限制所產生的誤差外,其他誤差甚小,這樣便可嚴格控制火銃藥室的尺寸,保證裝藥量達到標準,既能保證發射威力,又可提高發射時的安全性能和控制射程、設計精度。

    再次,元火銃的構造比較合理。在外形上已能明顯區分出銃膛、藥室和尾銎三個部分,各部分的橫截面都呈圓環形,口徑、銃長、銃膛長、藥室長之間,雖無準確的數量比值,但其外形結構已反映出適合發射需要的粗略的數量關係。

    如藥室部呈燈籠罩式隆起,內外徑大於銃膛的內外徑,因而使藥室具有較大的容積和橫截面,這種構造的特點,能使火藥在較大橫截面的藥室內迅速燃燒,增大了橫向燃燒面,提高了燃燒的瞬時性,瞬間生成具有較大壓強的大量高溫氣體,並被擠壓(壓縮)入截面較小的銃膛中,使壓強再次增大,從而提高了發射力和彈丸飛行速度及殺傷力,最後一點,元火銃的射速較快。元火銃的內壁較光滑,發射後殘存於銃膛內的藥渣清除較易,費時較少,因而提高射速。由於火銃的優越性,所以在創製成功後,便裝備軍隊,用於作戰,不但元軍使用,而且元末農民起義軍也多有採用,尤其是朱元璋率領的起義軍使用最多,為其奪取政權立下了汗馬功勞。火銃在元代創製以後即被用於作戰,到元末時期使用逐漸頻繁。

    ……

    而在同一時期,有可能是由於貿易作為前提,元代火銃流傳到西方。

    也就是因為如此,在西方的文獻當中,出現了以下的記載:

    1364年,意大利佩魯賈城兵器庫的清單:「500門炮,約8英吋長,可以持在手中,非常漂亮,能夠射穿任何鎧甲」。

    這也就是說,在這之前一段時間,西方已經掌握了關於火門槍的製作工藝,甚至是有著自己的發展方式,形成另外一條火槍發展體系。

    而在中國,則是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繼續沿用火銃這樣的較為原始的火器作為軍隊裝備:

    由於火銃在元末戰爭中顯示了較大的優越性,所以在明代前期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其間又可分為兩個發展階段。

    第一個階段以朱元璋建立明王朝為開端,以建文帝失位而結束。建明之初,朱元璋不斷採取各種有效的措施,發展兵器製造,把元代創製的初級火銃,加以規範統一,根據實戰的需要,發展成包括大中小三種類型在內的洪武系列火銃。洪武系列火銃按形體大小、構造特點和作戰用途可分為三類:其一是裝備單兵使用的手銃,其二是裝備於戰船和關隘守備用的中型碗口銃,其三是專用於城防要塞的大型銃炮。

    第二個階段自朱棣稱帝至正德末年佛郎機傳入前為止。朱棣稱帝后,對火銃的發展尤為重視。他利用發達的手工業、礦冶業所提供的技術和原材料等有利條件,大力推動火銃製造業的發展。火器研製者也根據當時的需要和可能,把研究的重點放在火銃結構的改進、質量的提高、品種的增加、性能的改良、威力的增強等方面,從而使火銃得到長足的發展,成為明軍的制式裝備。朱棣以後的各代繼承者,也都利用其成果,不斷加以發展,直到製成重達千斤的大型銃炮,從而形成大中小相結合的永樂系列制式火銃,把洪武時期的火銃發展到了鼎盛時期。

    其改進之處有:外形的改進,前膛由直筒改為由筒口到藥室逐漸增大的形狀,即藥室壁加厚,使設計更加合理,也更加科學,反映了當時的科技水平。其二是增加了火門蓋,使其更加安全、可靠,利於作戰。其三是增配了裝藥匙,使藥量有了一個統一的標準,避免了藥多或少帶來的危險。四是增加了「木馬子」,用以壓實火藥,增加爆發力,增大射程。總之,在火銃的製造和使用上,更加規範、合理和科學。

    在這個時期的火銃用銅或鐵鑄成,銅鑄較多。由前膛、藥室和尾銎構成。通常分為:單兵用的手銃,城防和水戰用的大碗口銃、盞口銃和多管銃等。手銃輕巧靈便,銃身細長,前膛呈圓筒形,內放彈丸。藥室呈球形隆起,室壁有火門,供安放引線點火用。尾銎中空,可安木柄,便於發射者操持。有的手銃從銃口至銃尾有幾道加強箍(見圖)。

    大碗口銃和盞口銃都因銃口的形狀而得名,基本構造與手銃類似,只是形體短粗,銃口呈碗(盞)形,可容較多的彈丸。有的碗(盞)口銃尾銎較寬大,銎壁兩側有孔,可橫穿木棍,將銃身置於木架上。發射時,可在銃身下墊木塊調整俯仰角。用於水戰的碗口銃,多安於戰船的固定木架上,從舷側射擊敵船。

    自嘉靖年間(公元1522~1566年)佛郎機炮與火繩槍傳入後,興盛兩百餘年的中國火銃才在明軍中退居次要地位。

    從這一個方面的記載來看,火銃雖然說有所改進,但是始終還是在火門槍的範疇,而火繩槍的發展,似乎不受重視亦或者是根本沒有出現過。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5:26
第九十二章

    在東方的歷史當中,比較善於運用火器部隊作戰的國家有兩個,一個是中國,另外一個則是日本。

    日本的話,火器逐漸成為主流,應該是安土桃山時代的中前期。

    在長筱之戰當中,織田德川聯軍大量使用鐵炮(比較初期的火繩槍),成功擊敗了當其時在日本戰國相當著名的騎兵部隊——武田赤備,並且成功讓武田家的實力一落千丈,為武田家最終在高遠城一戰之後滅亡,埋下了伏筆。

    ……

    1575年5月武田勝賴包圍德川家康女婿奧平信昌居城長筱城。長筱城當時只有守兵500人。德川家康向其盟友織田信長求救。1575年5月18日,織田信長的救兵到達,與德川家康會師。

    武田勝賴得知德川家康、織田信長的援軍到達後,就放棄了對長筱城的包圍,而繼續向清井田原進發,他的意圖是讓敵人跟著他移動,這樣他可以發揮出他的騎兵的長處。但他忽略了自己的後方。織田信長得知武田勝賴繼續進發後命令他的部將奪取鳶巢山砦。這樣一來武田勝賴的後路被截斷,為了保障他的退路,他不得不回過頭來在織田信長的營寨前與織田信長決戰。當他發現織田信長的營寨設在一個窪地裡時,他決定用騎兵從高處衝下來,試圖一舉衝破織田信長的陣勢。

    1575年5月21日早,當武田勝賴的騎兵衝到織田信長的營寨前時就被防馬柵擋住了,這時織田信長的火槍手開始放槍,火槍除比弓箭的射程遠以外,還使馬受驚。在三排槍放過之後,武田勝賴的騎兵或被槍打死,或被馬踐踏壓死,或戰馬失去控制,一片大亂。武田家世代經營的精銳騎兵——赤備精銳盡損,武田四名臣四去其三!

    以上為普羅大眾認知的版本,亦即「武田家全是騎兵」的謬誤。

    1575年5月21日武田軍從6點開戰至下午2點間,綜合《信長公記》及《長筱日記》的記載,總共有五波攻勢,第1波為山縣昌景,第2波為武田信廉,第3波為小幡信貞,第4波為武田信豐,第5波為馬場信房。武田軍並非所有部隊都是騎馬隊,戰術應用為步兵先前進,待敵陣出現空隙才運用騎兵突擊。

    武田軍第1波攻勢被防馬欄欄阻下來後就遭受鐵炮的洗禮,損傷相當多,然而隨時間流逝,鐵炮攻擊火力不再,因此防馬欄間成為白兵戰。

    武田軍第2波攻勢沒有像第1波那麼積極,聯軍數度主動跳出防馬欄與武田軍作戰,但皆被擊退,而信廉追擊至第2道防馬欄被擊退。

    武田軍攻勢逐漸猛烈,投入赤備隊,據《信長公記》及《長筱日記》記載,第3波攻擊就衝破第3道防馬欄,直逼信長本陣,然而指揮第3波的主將--小幡信貞戰死(此處為誤記,實際上小幡信貞一直活到1592年),《信長公記》寫到是由鐵炮隊亂槍打死。隨後武田軍派出第4波突擊,朝第3波的縫隙進行突破,《信長公記》提到調動信長本陣的步兵防衛,辛苦的激戰終於擊退第4波。

    第5波馬場信房隊早在第3波攻擊時就迂迴繞到聯軍的左翼去了,而後進入欄內突擊佐久間隊,羽柴隊、瀧川隊馬上調動向馬場信房隊攻擊。武田軍終於呈現劣勢敗退,織田德川聯軍開始追擊。

    此戰聯軍斬獲武田軍的首級高達7000~12000顆不等,而聯軍傷亡高達6000人,其中第3及第4波攻勢甲斐武士眾還差點突破本陣斬首德川家康,聯軍其實是辛苦的戰勝這場戰爭,假若第5波的馬場隊還是衝向第4波甲斐武士的衝擊點,聯軍此戰就敗了。

    ……

    而這一戰當中,即使是在後世的日本,也有著很多的爭議:

    長筱合戰是日本歷史上火槍第一次在一場戰役起決定性作用,同時也是世界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使用槍支。這場戰役後織田信長的聲勢大為興起。

    武田信玄畢生以頑強敢戰的家臣團自傲,他曾經說過,堅城並不可恃,人才才是最重要的——「人は城人は石垣人は堀」(人是城,人是垣。人是護城河)。經過長筱合戰,武田氏無數名將戰死沙場,信玄親手組建的家臣團瀕臨崩潰邊緣,存者無不離心背德,甲斐武田氏就此日薄西山,逐漸走向滅亡。

    一,三段射擊說:

    長筱合戰中,織田軍的三千人鐵炮隊運用名為三段擊的戰術,將三千人分為三組,每組一千人,戰役開始時先用第一隊射擊,入替子彈時則回到後方,輪到第二組攻擊,如此類推。這種戰術也類似西方黑騎士的半迴旋戰法。

    三段射擊說是江戶時代的學者所提出。但有一個漏洞:武田軍明知前面是信長布下的槍林彈雨陣,為什麼仍會沖上前去送死?因此不禁令人質疑其真實性。

    還有另外一種三段射擊法之說,是三人一組。一個人是專門的射擊手,另外兩人負責裝填彈藥。這種說法的來源是《信長之野望12》。

    但是不管爭議如何,織田軍使用大量的鐵炮部隊,是決定這一場戰爭走向的一個關鍵。

    二,武田騎兵人數:

    後世所渲染的武田騎兵並非很多,最高估計有三千,因為有研究指出日本馬不合適於戰鬥。而且根據武田軍編制記錄,當時騎兵只佔軍團一小部分。也有人指出,當時戰國時代武田家與北條家比較,「武田騎兵多,北條步兵多」的概念是錯的,事實上,北條騎兵比重還高於武田騎兵。簡單來說,後世所想「武田騎兵團」是不存在的。

    而在這一點而言,武田軍的騎兵人數不多,但是赤備之名卻威名遠播。

    赤備字面意思即紅色的鎧甲。日本戰國時期,甲斐國的武田家即採用赤備裝束,統一的火紅盔甲,獨特的訓練機制,出眾的戰鬥能力,頂尖的領軍武將,無疑使它成為整個戰國的一道特殊風景,此外,它更是一個極具色彩的名詞。

    武田赤備並不是指全騎兵部隊,但是毫無疑問的是,武田赤備的核心是騎兵部隊:

    自武田信玄接過武田家督以來,便著手一系列的改革,軍備問題自當是首要問題之一。其實信虎時代的甲斐武田軍,已有著相當的戰力,但還不夠成熟,雖然平定了甲斐自己身邊的豪族勢力,但要想向領地以外的地方擴張,就必須組建一支訓練有素的軍隊,武田信玄把這個任務交給了其麾下重臣飯富虎昌。再說飯富虎昌其人,可以說是當時信玄手下除武田信繁外最具綜合能力的干將了,其人不僅在作戰軍事上有豐富的理論經驗,在治理領地上也有一套十分了得的功夫。所以從他自身來講,也是責無旁貸的。

    這樣,在飯富虎昌的倡導下,一支由他調教的特殊部隊初現端倪,這就是為後人所熟知的赤備,但從當時來講還不能稱為王牌部隊,畢竟這只是剛剛開始,再一個要澄清的是,武田家還擁有其它軍事部隊力量,赤備並不是唯一的部隊兵種,比如還有小山田信有的特殊攻城部隊,這些都是信玄上台軍事改革的成果。

    有一種不算錯得太離譜的觀點是:赤備就是紅甲騎兵,其實這樣理解也不算特別片面,畢竟它還是以騎兵為主的部隊。

    一些資料反映了那場戰鬥裡赤備的作戰情形:在部隊最前沿的是步兵,同樣是著紅色盔甲,後面則是精銳的騎兵。由此可見,赤備的兵種大概分兩種,則為步兵騎兵。可能還可以分細一點,步兵裡可能還會存在長槍兵,短刀兵,甚至弓箭兵。此外還有一種可能,部分士兵還可能是身背弓箭,手持兵刃的『綜合型』步兵。再談騎兵,其實赤備真正的核心戰鬥力應該是騎兵,至於作戰的方式,其實是存在疑問的,比如有人認為是類似歐洲中世紀的騎兵突擊那樣,直接在馬上作戰的,也有人認為是騎兵機動,靠近敵軍則下馬近身肉搏。

    但即使如此,赤備的威力仍令人驚嘆。飯富虎昌締造的赤備究竟是怎麼個訓練、作戰的具體方法,不得而知,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武田的赤備有著與其它部隊一個最大的不同點:人員配置。戰國裡大名手下的步兵俗稱足輕,這裡面包括許多農民、商人、豪族等許多其它職業的人,這些並不是武家出身的武士。比如說到了農忙時期,那些農民則擔心自家的農田而分心作戰。而赤備不同,其建制均為真正武家出身的武士,其中還包括一些極具組織觀念的忍者,可以說他們生來就是為作戰服務的。在作戰時,赤備講究小組的團隊分工、協作,因此時常能夠以一敵二,有時甚至能以一擋三,所以說赤備的戰力強並不是表面上看那麼簡單,其中還是有一些說道的。

    三,陣城說:

    土木工程及濕地是此場戰爭的勝利關鍵,特別是防馬欄的建構及挖壕溝堆土牆的土木工程阻礙了武田軍的大攻勢,《甲陽軍鑑》記錄此戰就好像攻城般的困難,由遺蹟不難得知。聯軍於1575年5月18日駐進陣地後的施工因連續幾天大雨的掩蓋,使武田軍以為只是做防馬欄,然而聯軍其實是在修築城寨,也許是織田軍對雜賀家時吃盡鐵炮的苦頭才想用這招對付武田軍。

    《信長公記》對於防馬欄被突破後都是輕描淡寫的記錄用鐵炮擊退,但依地形及土木工程的檢證實在是不可能組織鐵炮隊的攻擊。武田勝賴的指揮由《信長公記》來看就好像笨蛋叫軍隊送死,但由《長筱日記》看來其實是差點就獲勝。《信長公記》的記錄是壓倒性的大勝,因此6000人的傷亡從何來就是問題,而由《長筱日記》的解讀過程來看比較合情合理。

    以記錄此戰的整體來說,《信長公記》的記錄又再次出現了問題,《長筱日記》雖被歸類為野史,但此戰的記錄卻比《信長公記》還符合真實。

    ………………………………………………分割線…………………………………………

    而作為火繩槍的一種,鐵炮比起依舊佔據明軍火器一定數量的火銃,有著很大的優勢:

    鐵炮是日本的火繩槍。公曆一五四三年由葡萄牙人漂流到種子島而將火繩槍傳入日本。日人八板金兵衛模仿其構造製作出第一把日本製的火繩槍,遂以此地命名種子島銃,不久後迅速傳遍日本。

    大名織田信長軍十分擅長使用鐵炮,在長篠之戰中以鐵炮大破武田勝賴的騎兵。豐臣秀吉在侵朝時也曾大規模使用鐵炮,火力十分強大,給援朝明軍造成很大傷亡。

    日本製成火繩槍經歷了三個階段:元至元十一年(日本文永十一年、公元1274)到至元十七年(1281)蒙倭戰爭,日軍從作戰中見到了蒙古軍使用的火炮,從此得知世界上已經有了火藥武器,這是日本初知火器的階段;爾後在明成化二年(1466),琉球人到日本時傳入了明銅火銃(原始手銃);大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南夷(葡萄牙)商船被颱風帶到了薩摩以南的種子島,葡萄牙商人帶有歐式火繩槍,嘉靖二十三年(1544),工匠八板清定仿製出日本最早的火槍:種子島銃,這就是給日本歷史帶來巨大變化的「鐵炮傳來」——火槍在日語中寫作「鐵炮」。

    而日本的鐵炮作戰方式,主要還是維持戰線為基礎的多段射擊:

    鐵炮戰法中以織田信長在長筱合戰中使用的「三段」最有名,但鐵炮集團「雜賀黨」的首領鈴木重秀的組擊也很厲害。

    重秀就是傳說中的「雜賀孫一」,也有人認為他是虛構人物,原形是鈴木重朝。

    鐵炮組擊的戰法就是由四人使用一門鐵炮,其中一人負責舉槍射擊,另外三人分別站在左、右、後方負責不同的分工。比如說左邊的裝彈,右邊的裝火藥,後面的負責安放和點燃火繩。經過訓練後,一組人可以在4~5秒之內進行連發。

    一般來說,1門鐵炮是一個人來使用,射擊的間隔在20秒多,信長的三段射擊的間隔是7秒多。而重秀使用兩組輪流進行組擊,間隔只需要2~3秒!這樣看來,還是雜賀黨的射擊法最厲害。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5:27
第九十三章

    日本人在歷史上真正使用大量火器的戰爭,應該算是萬曆朝鮮戰爭。

    在這兩次侵略朝鮮的戰爭當中,豐臣秀吉以及麾下日本大名所組成的軍隊,列裝了相當比例的火器在戰爭當中。

    而這一次戰爭,可以說是中日兩個作為東方古代火器使用大國的兩次正式的大戰。

    ……

    日本太閣豐臣秀吉在1588年基本統一日本後,為了平息國內武士對土地分封不均的不滿,在1591年5月決定對外發兵,以獲取更多的土地。他在萬曆19年(1591年)6月,派出使者宗義智通告朝鮮國王宣祖李昖,表示他有意於次年(1592年)春天假道朝鮮進攻明朝,並請予以協助。

    豐城秀吉致書朝鮮國王云:

    「日本豐臣秀吉,謹答朝鮮國王足下。吾邦諸道,久處分離,廢亂綱紀,格阻帝命。秀吉為之憤激,披堅執銳,西討東伐,以數年之間,而定六十餘國。秀吉鄙人也,然當其在胎,母夢日入懷,佔者曰:『日光所臨,莫不透徹,壯歲必耀武八表。』是故戰必勝,攻必取。今海內既治,民富財足,帝京之盛,前古無比。夫人之居世,自古不滿百歲,安能鬱鬱久居此乎?吾欲假道貴國,超越山海,直入於明,使其四百州盡化我俗,以施王政於億萬斯年,是秀吉宿志也。凡海外諸藩,役至者皆在所不釋。貴國先修使幣,帝甚嘉之。秀吉入明之日,其率士卒,會軍營,以為我前導。」

    但朝鮮拒絕。當時朝鮮八道武備廢弛,李昖重文輕武(朝鮮朝廷黨派內鬥激烈),以致「人不知兵二百餘年」,全國300多郡縣大多數沒有設防。

    為了侵朝鮮,豐臣秀吉早在1591年(日本後陽成天皇天正19年、明神宗萬曆19年、朝鮮宣祖24年)開始進行準備,正月時就已經對各大名下達水軍部隊兵員的徵召******:

    東起常陸,經南海至四國、九州,北起秋田、阪田至中國,臨海各國諸大名領地,每十萬石準備大船兩艘。各海港每百戶出水手十人,乘各國諸大名所建之大船;若有多餘,則集中至大阪。秀吉本軍所用船隻,各國大名每十萬石建大船三艘、中船五艘。所需建造費用,由豐臣秀吉撥給;各國大名將所需建造費用,以預算表呈報,先撥給一半,待船建造完畢後,再行付清。

    水手每人給予兩人俸米,其妻子食糧另外給付。軍陣中所僱用之下人妻子,亦一律給予食糧。以上所述及之各船舶、水手,皆須於天正20年(1592年)春季時,集中於攝津、播磨、和泉三國各港口。到了同年3月時,亦決定了陸軍部隊兵員的徵召******。各國諸大名每萬石應徵召人數各地不同:

    四國、九州600人。中國(日本的一個地區)、紀州500人。畿內400人。駿河、遠江、三河、伊豆300人,由此以東,200人。尾張、美濃、伊勢、近江350人。若狹、越前、加賀、能登300人。越後、出羽200人。

    另外為了補充兵源,命德川家康、前田利家、上杉景勝、蒲生氏鄉、伊達政宗將他們的旗下軍隊集結在肥前名護屋(今佐賀縣)作為預備隊,共10萬5千人。在戰略上,採用德川家康的提案,確定了「陸海並進」、「以強凌弱」、「速戰速決」的戰法;以水軍保證陸軍的戰略物資供應,陸軍分三路齊頭並進,一舉佔領朝鮮。

    在一切工作準備就緒後,豐臣秀吉以朝鮮拒絕攻明為由,於4月正式開始了對朝鮮的戰爭。1592年4月12日其第一軍團一萬八千七百人渡海至對馬島待命。4月13日九軍出發之命到達,4月14日侵朝的日軍首先於釜山登陸,19天後的5月2日克朝鮮王京漢城,1592年6月15日陷平壤。

    1592年「明神宗萬曆20年、日本後陽成天皇天正20年(同時於同一年改年號為文祿)、朝鮮王朝宣祖25年」3月,豐臣秀吉共調動了軍隊30萬6250人,以15萬8700人之陸軍部隊區分為九個軍團渡海至朝鮮作戰,以宇喜多秀家為總指揮官。

    面對日軍的大舉侵略,朝鮮各地的有力鄉士自立組織義軍,如慶尚道星州的郭再祐於1592年4月21日組織義兵,屢次令安國寺惠瓊敗戰使其無法順利進入全羅道,甚至在1592年10月10日的第一次晉州城之戰中擊退細川忠興和長谷川秀一的大軍,人稱「天降紅衣將軍」,還有鄭仁弘、孫仁甲、金沔等也令毛利輝元無法順利佔領慶尚道。

    全羅道光州的金千鎰、全州高敬命也於1592年6月1日組織義兵,忠清道公州出身的趙憲、僧人靈圭則於1592年7月3日整頓兵力,聯合抵抗小早川隆景、立花宗茂等日軍第六軍團,其中經歷清洲城之戰、梁丹山之戰、兩次錦山之戰。另外還有京畿道海州的李延馣對抗黑田長政,以上皆妨礙了日軍的前進。但是朝鮮的武備廢弛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程度,僅僅一個月即「三都守失,八道瓦解」。

    1592年5月8日朝鮮國王李昖倉皇出奔平壤,但在1592年5月27日日軍第一、第二、第三軍團追擊而至,突破臨津守備攻陷開城,於是宣祖李昖不得不在1592年6月11日離開平壤,再繼續流亡至中朝邊境的義州。

    而明朝朝廷亦認為「倭寇之圖朝鮮,意實在中國,而我兵之救朝鮮實所以保中國」。因此,不久後便答應宣祖李昖渡過鴨綠江,居住在大明領土遼東半島的寬奠堡,正式受到明廷的保護,同時出兵援助朝鮮。

    對於明朝而言,朝鮮的告急幾乎是不可思議之事,根據《宣祖實錄》,明朝曾經遣使來問說,貴國向為東國之強者,為什麼突然失陷於倭賊?……同時也有使節表示,貴國既然求援怎麼不曾提及幾月幾日那道淪陷、發生什麼戰役、損失多少兵馬、將領有誰戰死、臣子有誰死節等等……讓朝鮮國王與諸臣一時驚懼,擔心明朝懷疑朝鮮與日本同謀,想要假借向明朝求援引誘明軍進入朝鮮來殲滅之。

    當時也有福建海商,以到朝鮮經商時聽聞的消息,回報朝廷說,朝鮮與日本同謀。國王在得知此消息後,為了讓明朝釋疑,除了反覆派出使臣外,也將日本威脅朝鮮的書信轉呈給明朝,以表示朝鮮之無二心。與此同時兵部尚書石星也秘密派遣曾經出訪過朝鮮,看過朝鮮國王者,來辨別朝鮮國王的真假,遼東也遣畫師前來,秘密畫下國王的相貌以資辨別。

    在明朝中央反覆蒐集情資與討論之際,遼東已經在6月己亥日先派遣出寬奠堡副總兵都指揮佟養正率領8名飛騎傳信先渡江到朝鮮義州附近準備,分為5撥,每撥須奔馳百里,遇到緊急軍情,迅速傳遞。恰巧倭將屯住在江沙,發數百名騎兵舉行操演,朝鮮大臣特地請明將前往偵查,有說:「若只如此,天兵一來,可以剿滅。」

    6月癸卯,隨著明軍的即將到來,明朝與朝鮮反覆磋商的事宜開始集中在基本的事務上,首要需要解決的就是軍糧問題,因為朝鮮無餉,所以明朝朝廷已經決定由中央直接撥餉給明軍,同時也先賞賜朝鮮國王2萬兩銀兩。只是糧食轉運不便,所以在明軍的立場是希望朝鮮能夠提供。宣祖實錄裡在此段時間充滿了國王與大臣之間關於軍糧的討論,本來預估在平壤有4萬餘石,在安州有20餘萬石,可以供5000人15日食用,不過其後平壤淪陷,糧食盡歸日軍。後說嘉山有5~6百石的糧食,可以供2000士兵使用,卻有說安州連1石糧食都沒有。由這些記載裡面可以看出朝鮮政府對於地方的掌控已經完全失控。地方官員很多因為避難都逃亡無蹤,中央也不知道地方的詳情。

    最終在1592年6月15日參將戴朝弁與游擊史儒開始率軍渡江,根據《宣祖實錄》紀載一共是有1029名士兵、馬1093匹。在之前因為朝鮮使臣已經回報說明軍分為兩梯,首梯由初七日由史儒率領發兵,次梯則是初十日由王守官領兵發兵。第一梯一渡江後朝鮮政府隨即一再催促出兵南下,並且還為了軍隊的指揮權,明軍將領與朝鮮大臣起了小小的口角,不過明軍將領相當堅持要等全軍到齊才出兵,可以看出明軍將領的確是老於戰陣,朝鮮的大臣則是因為缺少軍事經驗與一再的失利而喪失了判斷力。在丁末日原任參將郭夢征與游擊王守官率領500軍馬渡江回遼東,隔日17日,兩人又再度率軍渡河回朝鮮,共率領506名士兵與馬匹779匹,副總兵祖承訓也同時率軍到來,有軍隊1319名馬匹1529匹。相加之後就可以得知,遼東第一次發兵時共出兵2348人、馬匹2622匹,指揮官為副總兵祖承訓,後勤調度則是由駐防在九連城的遼東總兵楊紹勳總理其事。

    6月間朝鮮使節李德馨屢次上書明朝遼東巡撫郝傑,並在巡撫帳下日夜痛哭不走,遼東巡撫受其感動,遣副總兵祖承訓率騎兵三千餘人渡鴨綠江救援朝鮮。

    1592年7月17日黎明,祖副總兵長途奔襲以游擊史儒、王守官等為先鋒統軍進迫平壤城,史儒率領千總馬世龍、張國忠兩官先入城,手斬敵首10級,由於連夜大雨導致遼東軍火器失效,加上祖承訓不熟悉日軍戰法導致軍潰將亡遭到鐵炮命中而亡。軍隊潰散,祖副總兵僅以身免,一日之內敗退過大定江,朝鮮急派兵曹參知沈喜壽往九連城,希望楊紹勳總兵能命令祖承訓副總兵暫時留守在朝鮮境內,但祖副總兵撤退過速,已經渡過鴨綠江。

    祖承訓副總兵在其後上呈給楊紹勳總兵的報告裡面,提及了數個問題:

    1:糧草不繼,朝鮮無法提供足夠的糧草夠軍隊食用。

    2:軍情不實,朝鮮情報指出平壤只有1000多名倭軍,實際交戰後估計倭軍有上萬人。

    3:指揮權不專,朝鮮群臣一直希望明軍能由朝鮮將領指揮,並且壓迫明軍在天時不利的情況下出兵。明軍對朝鮮軍缺乏信賴,祖承訓副總兵指出同時去平壤的也有500名的朝鮮軍,結果臨交戰時,400名朝鮮軍先潰逃,剩下的100名則是與對方有所交談。

    同時,明軍多有遭弓箭射傷與射死,根據朝鮮的情報,倭軍只有鐵炮與長劍,所以懷疑射箭的是朝鮮人。經過朝鮮使臣的反覆申辯,楊紹勳總兵後來接受了朝鮮的解釋,也就是軍情是由朝鮮的節度使提供的,可能偵查有誤,關於射箭一事可能是因為朝鮮兵器落入倭軍手中,或者是因為有朝鮮人遭到俘虜,才受到倭軍指使。

    明軍第二波增援而自從平壤兵敗後,遼東軍就等同是移交了此戰爭的主導權到中央兵部手裡,在其後朝鮮使臣雖然數度拜見楊紹勳,或是其他游擊、參將等等,請求再派兵進入朝鮮以壯士氣,甚至說出派幾百人聲援都可以。不過,明朝已經另有戰略規劃,茲摘錄《宣祖實錄》裡的幾段話:「……此賊非南方炮手不可制,欲調炮手及各樣器械先到於此矣,待南兵一時前進……」,「……今則霖雨頻數,道路泥濘…秋涼後方可發大軍前進剿滅…偌大軍留義州及你國…則你國糧料不敷,你國今且省了糧料,留備大軍之用…發兵救援已有明旨,我天朝無有內外之別,寧有終始之異乎…」。

    可見後來明廷和遼東軍已知倭軍絕非朝鮮以為的數千兵馬,而且也已經規劃要以中國內地後勤補給來支援作戰,並期望能以優勢兵力盡速擊倒倭軍。至於後來為何成為梯次增兵,還是不脫補給不繼與情報缺乏兩原因。

    明軍自7月起多次派遣游擊沈惟敬到朝鮮,甚至遠赴平壤與倭軍談判,其目的在於拖延時日以待大軍集結。

    同時先派出先鋒,不過因為考量到朝鮮的軍糧缺乏,所以暫時駐兵在遼東境內,根據《宣祖實錄》紀載,所派先鋒人數為6000人,其中有副總兵祖承訓的薊州鎮兵2400人,和本來要派往建州衛的南軍炮手600人,游擊張奇功麾下3000人。至於總兵力則是號稱10萬人,實際派發在7萬人。9月己未,敕使薛潘渡江到朝鮮晉見朝鮮國王做最後的協調,「…曰:天兵十許萬方到,且千里饋運,事所未易,預以銀來此換米,何如?…」,這段是說千里運糧不是很簡單,天朝想要帶銀兩來此,然後現地買軍糧,可以嗎?

    國王是這樣回答的:「…小邦土地偏小,人民貧瘠,且國俗不識貨銀之利,雖有銀兩,不得換米為軍糧矣…」,一段話就等於告訴明朝大軍必須要自帶糧食,朝鮮的農業基本上是已經破產了。在同月的辛酉日也有如下紀載,遼東巡按命令林世祿詢問朝鮮司諫院司諫李幼澄,「…你國糧料可支幾月?答曰:可支萬兵一月。又問:一月之外做何計較?答曰:若除平壤之賊,則忠清、全羅亦可取用…」,由此可知為了支應大軍,平壤是首要戰略目標。

    後世有一種關於日軍人數與明軍數目的討論:9月甲子,朝鮮宣祖召見尹根壽與韓應寅討論,沈惟敬只看到平壤的敵軍人少,咸鏡道的敵軍更數倍於平壤,尹根壽轉述說沈游擊表示平壤光是看到的敵軍就有1000人,其他分駐的人應當更多,尹根壽說偵探回報平壤軍隊只有900人,沈惟敬則說,此偵探所言不實應該斬首,預估需要7萬人才可以攻陷平壤…。事後以此觀之,7萬人的確是首次出兵的估計人數。至於朝鮮全境的日軍人數討論,可以見實錄再10月庚寅,宣祖召見多位備邊司官員討論,其中有問說「…賊數幾何?尹斗壽曰:「…賊自言32萬雲矣…」,這時尹根壽接著說,賊自己這樣說,如果有8萬人就可以迅速攻陷朝鮮,因為只有5萬人,所以無法迅速戰勝。李恆福回答,「我軍殺死倭軍幾乎有10萬人矣,如果倭軍只剩下40萬人,為何到處都有倭軍呢?…」所以,雖然已經經過4個多月,朝鮮還是無法確定日本軍到底是登陸了多少人,這也為後來的明軍所需要派出的兵力估算增加了不少的困擾。

    建州衛的女真人對朝鮮提出援助,9月辛未,建州衛的女真人努爾哈赤在向明朝朝貢馬匹的貿易後,聽說日本軍入侵朝鮮之事,派使臣馬三非來朝鮮說:稱建州衛部下有馬軍三、四萬,步軍四、五萬人,皆精勇慣戰,聽說倭軍入侵朝鮮,因為跟朝鮮唇齒相依,願意出兵援助朝鮮。經過朝鮮國王宣祖與大臣討論後,禮貌性的拒絕了(實際上朝鮮探知了努爾哈赤支援朝鮮為假,借路聯盟日軍,消滅海西女真為真。而日軍此時已在北部拔海西女真二十營有餘,其餘女真部落紛紛潰散。)。

    明軍的軍略。在10月庚辰,朝鮮禮曹判書尹根壽等見明朝葛總兵,葛總兵私底下告訴他們說:「這次動員有關內薊州、宣府、大同等處鎮兵及南兵10萬人共7萬人,廣寧、遼東等地鎮兵60萬人共70萬人,……聖旨以為直殺到王京,如果讓倭軍今年逃走,則明年必當再次入侵,當使倭軍片甲不還。」

    這就是明軍一開始的用兵規劃,希望能集結大軍一次殲滅入侵的日本軍,只是事後才發現計畫與實際有所出入。朝鮮大臣又問糧餉,葛總兵說:「鴨綠江以西車運,以東馬運,並不需要使用貴國的錢糧。使臣又問說,那麼沈游擊的和談之說,如何?如果真的和談,小邦的痛就沒有辦法申張了。葛總兵回答:如果倭軍束手哀求請降,那我們也只能默默接受。如果頑強抵抗,就將倭軍一次殺光。」

    明軍首波渡江入援人數的朝鮮官方紀載,10月壬子,朝鮮的備邊司啟曰:「天兵共計48005人,將領中軍千把總還沒有算在裡面,一日糧每一名是1升5合,馬匹26700匹,將領等官之馬不在數內,每一匹日給料豆3升。以此計算,則48585人的糧食一天是720石,2個月則需要米843730石;馬一日用豆801石,2個月需要豆48060餘石。……目前估計自義州至平壤,留谷之數大約有51488石,豆33127石……,抽西補東軍糧可以支應50餘日,馬豆則似乎不足……。」

    ……

    從這些記錄來看,朝鮮的情報失實導致明軍在前一次援助作戰當中付出慘重代價,也是事實。

    而有一點,那就是朝鮮人有不少投靠或者是被日本人扶持收攏起來的「偽軍」,用於戰爭當中。
Babcorn 發表於 2016-12-15 15:27
第九十四章

    而在某個意義上,萬曆朝鮮戰爭與其說是東方火器體系的對抗,還不如說是一種比較另類駁雜的東西方火器作戰的舞台。

    在一些方面而言,無論是明軍亦或者是當其時的日軍,使用的火器類型當中,有不少都有當時較為主流的西方火器的影子。

    比如說日軍的鐵炮,就是當初流傳到日本的葡萄牙火繩槍的一種日本版本。

    ……

    後世有一種觀點很有意思,那就是很多方面而言,在萬曆朝鮮戰爭當中,比較古老的東方火器體系事實上已經落伍,而先進的西式火器裝備,逐漸在兩國成為了裝備的重點。

    只不過這種觀點敵不過歷史的發展潮流。

    因為本來可以發展出自身特色火器體系的兩個國家,先後放棄了更先進的火器研發。

    這一個情況不得不說是一種諷刺。

    ………………………………………………分割線…………………………………………

    後世有一種觀點認為:萬曆朝鮮戰爭是交戰三方的火器展現舞台……

    在明代的戰爭實踐中,明軍逐漸不再以人多勢眾作為取勝的主要條件,而開始更多地依賴武器,以火器的優勢來爭取對北方遊牧民族的勝利,正所謂「火器之為利也,迅如雷霆,疾如閃電」,當時的明朝人頗帶幾分得意地宣告「中國之長技莫過於火器。」

    在明軍陣中,最為引人注目的是舶來的「佛郎機」。16世紀早期,更為先進的西歐火器開始傳入中國,對明朝火器的發展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1522年8月,5艘葡萄牙艦船對廣州進行挑釁,被明軍擊敗,2艘艦船及20多門佛郎機炮被明軍繳獲。佛郎機炮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火器,佛郎機是明朝對葡萄牙國的稱呼,後將其火炮稱為佛朗機。其炮的最妙之處,就是分母銃和子銃,裝有火藥和彈子的子銃,放入母銃膛內發射,這就避免了銃膛與火藥、彈子直接接觸而發生爆炸。因子銃是單個的,便可以發射一個子銃後換上另一個。幾個子銃迅速更換,就能形成「彈落如雨,所向無敵」的巨大殺傷力。佛郎機炮的母銃不僅堅固結實,而且還裝有準星,使射擊的準確性大為提高。入朝明軍使用的被稱為「大將軍炮」的重型佛郎機長1.4米,口徑110毫米,重達1050斤,每門配子炮3個,輪流發射,「一發五百子,擊寬二十餘丈,可以洞眾」,威力著實驚人。

    除了洋貨「佛郎機」,國產的虎蹲炮是明軍的又一利器。此器因其形似虎蹲而得名,炮約36斤,為中小型火炮。它是由明朝著名抗倭將領戚繼光發明創製的。所謂「虎蹲」就是在炮口與炮尾處皆備有鐵爪、鐵絆,可以用大鐵釘釘地,防止因發炮而產生的後坐力傷害炮手。此炮較佛郎機輕巧靈便,又能一發射上百枚小彈丸,能有效殺傷密集進攻之敵。正因虎蹲炮與西洋火器相較仍有其優越性,為國貨爭氣,所以在明中後期的明軍火器裝備中佔有一定地位,直至清朝仍在使用。

    與此同時,火器在明軍的單兵裝備中的比例也甚高。援朝明軍分南軍、北軍。南軍主要使用鳥銃(仿自西歐的一種火繩槍),戚繼光認為:「諸器之中,鳥銃第一」。一名鳥銃手攜帶鳥銃一支,鉛子(子彈)200枚、火藥4斤、火繩3根。一個齊裝滿員的南軍步兵營2700人中鳥銃手達1080人之多,佔編制總數高達40%。至於北軍則使用國產的三眼銃。相傳崇禎帝在李自成農民起義軍攻破北京內城後,也是手持三眼銃作為防身武器,足見其在明代火器中的地位。按照時人的說法,「鳥銃宜南而不宜北,三眼銃宜北而不宜南。」鳥銃須用手持,且風猛會將信藥吹散,因此不適於氣候寒冷、風大的北方。而三眼銃是由三支鐵製單銃,呈品字形箍合而成,銃口有突起外緣,有道鐵箍加固銃身,三銃共享一個藥室,因此以火繩引燃火藥後會三銃齊射或連射。有效射程在34步左右,而且彈藥射畢,還可以「執此銃以代悶棍」擊打敵人,非常適合北軍尤其是騎兵使用。

    ……

    明軍入朝之際,正值朝鮮李朝危急存亡之秋。李朝陸軍之中,雖然也裝備了少量諸如虎蹲炮之類的仿製「天朝」的火器,但士兵仍然更樂於練習弓箭。連作為統治階級的兩班貴族,都把射箭作為修德、娛樂的手段,名臣柳成龍曾悲嘆道:「吾**事只用弓箭,未能練就其他技術。」

    於是乎,戰端一起,承平日久的李朝陸軍便顯得不堪一擊,節節敗退。以至於「天兵」(當時朝鮮對明朝軍隊的尊稱)從跨過鴨綠江的第一天起,便成為戰場上的主角,至於作為東道主的李朝陸軍,就此徹徹底底地淪為毫不起眼的配角——當然,在今日韓國拍攝的歷史影視劇裡,李朝軍隊永遠是這場戰爭中高大上的抗倭主力。

    與陸戰相反,李朝軍隊在海上的表現卻可圈可點,在閒山島、鳴梁、露梁海戰中,李朝水軍均顯示了不俗的戰鬥力。連敵軍的最高首腦豐臣秀吉也為之詫異,感慨「朝鮮人水戰大異陸戰」。毫無疑問,李朝水軍的戰鬥力來自天才將領李舜臣與新式戰艦「龜船」的黃金組合,龜船所裝備的火器,正是其克敵制勝的法寶。

    龜船設有三層甲板。火炮置於最上一層,弓箭手置於中間層,水手則部署在最下一層。龜船的主要武器,是「天」、「地」、「玄」、「黃」、「勝」五種不同口徑的火炮。其中最大型的銅鑄「天」字號火炮重達300公斤,口徑達到140毫米,能夠將13公斤重的實心鐵彈打到數里以外。更有甚者,「天」字號火炮還能發射一種朝鮮獨創的「大將軍銃箭」,這是一種形狀類似今天火箭彈的巨大木劍,長達3.6米,直徑77毫米,在木劍的後面還貼著三片長約一米的鐵板尾翼,箭頭也用鐵包裹,射程達500米。這種「銃箭」在開闊地的殺傷力很有限,精確度也不及弓箭和火繩槍,對陸軍而言,有如雞肋。但水軍卻不一樣,當時的船隻多為木製,水上移動速度也慢,銃箭一旦命中戰船的木製龍骨,經常可以將其擊成碎片,若是銃箭點上了火,敵艦更是難逃被火箭焚燬沉沒的下場,殺傷力不言而喻。

    ……

    相比之下,明軍戰場上的對手日軍裝備火器的歷史並不久遠。儘管早在13世紀的元朝征日戰爭中,元軍的鐵火砲(一種投石器,而不是嚴格意義上的「火器」)已給日本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但直到16世紀的「戰國時代」,日本的戰爭形態仍然停滯在200年前的水平:先由主攻部隊發射「鳴嘀」,表示進攻開始,再由一勇士單騎馳前挑戰,然後大隊跟進衝殺。武士們擅長的戰鬥方式是「一騎打」,也就是單挑,武士們一個一個上前自報家門,挑戰對方級別相當的將領。作為軍隊核心的少數武士敗北之後,整個軍隊便樹倒猢猻散,往往一場號稱上萬人的「合戰」下來,傷亡只以百人計。

    情況在公元1543年發生了改變,當年,三個葡萄牙人乘船前往中國寧波,途中船隻被大風吹至九州南部的種子島。他們攜帶的火繩槍「發射時發出電光,聲音如雷,聞者掩耳,銀山可以破碎,鐵壁可以打通」,令目擊的日本人極為震驚,種子島島主種子島時堯以各2000兩黃金的價格買了兩把火繩槍,這種被稱之為「鐵炮」的武器從此傳入日本。

    最初,日本人只能高價從歐洲人手中購得火槍,在與歐洲人的「南蠻貿易」中,火器是最搶手的商品之一,彼此敵對的日本大名經常互相競爭以獲得最好和最多的鐵炮。但很快日本人便掌握技術開始自行生產鐵炮,其性能甚至青出於藍。歐洲火槍有許多侷限性,但經過日本人的潛心研究,在很短時間內便找出了解決辦法。下雨的時候,他們用塗有防水漆的盒子罩住槍身,避免火繩和火藥被淋濕。同時,日本人一直致力於把歐洲火槍中粗糙的零件進行優化,比如他們改良了火槍零件——螺旋彈簧,使之更適合發射。據說他們還發明了一種新式火繩,在雨中照樣能夠點燃,當時的歐洲還沒有這種技術。

    作為一種前膛裝的火繩槍,鐵炮長度80—185釐米,重量1.5—5千克。槍上有一金屬彎鉤,彎鉤的一端固定在槍上,並可繞軸旋轉,另一端夾持一燃燒的火繩,士兵發射時,用手將金屬彎鉤往火門裡推壓,使火繩點燃火藥,進而將槍膛內的彈丸推射出去。其傷害力比當時的弓箭強。實戰中使用的弓箭殺傷距離80米,確實殺傷距離40米,相對於此,火繩槍的殺傷距離200米,確實殺傷距離達50米。於是,鐵炮在日本迅速得到普及,到16世紀末,日本已經成為東亞最大的火槍製造國。

    由火槍組成的步兵隊伍,短時間內能夠把非武士出身的農民訓練成能夠作戰甚至戰鬥力強過武士的士兵。因此,在很短時間內,騎馬武士的個人單挑被持有鐵炮的足輕(步兵)集團對抗取代,從nhk大河劇《太平記》(1991年)中的湊川戰役(1336年)與《葵德川三代》(2000年)中的關原之戰(1600年)裡,就可以很明顯地看出日本的軍隊編成和戰爭形態因鐵炮傳入而發生的劇烈變化。戰爭的激烈與血腥程度與往日已不可同日而語。

    在1575年著名的長筱之戰中,織田信長(與德川家康)的軍隊聚集了3000名鐵炮手,周圍由三層木柵欄和眾多長槍手保護。他把鐵炮手分為三排,一排裝彈,一排傳遞,一排射擊(「三段擊」)。此戰之前,日本人還未佈置過如此龐大的火槍隊伍,雖然對方武田氏也有火槍兵,但是數量和戰術均趕不上織田軍。由於武田勝賴過分信賴傳統的騎兵戰術,而英勇的武田騎士沒有能夠攻破信長的步兵陣容,「當信長數量龐大的火槍部隊扣動扳機之後」,武田軍傷亡上萬,以慘敗收場,就此一蹶不振。

    軍事學家傑弗裡?帕克這樣評價這次戰役的意義:「信長的步槍兵在長筱以新穎的戰術擊潰了武田方面久經陣戰的騎兵。步槍的這種用法是戰爭史上應大書特書的事件,因為連歐洲人也還沒有開創這樣的戰術」。

    ……

    在某種程度上,日本當時獨步東亞的鐵炮技術成為其統治者侵略野心的「催化劑」。從當時東亞的軍事實力來看,日本挑戰龐然大物一般的明王朝的自信何在?除去豐臣秀吉個人的狂熱偏執之外,他對火器威力的崇拜以及對自己火槍部隊的充分信任可能也是悍然入侵朝鮮的原因之一。或許可以設想,如果日本沒有火槍,其軍隊僅僅裝備同時代的冷兵器,豐臣秀吉是否還會如此狂妄自大?

    壬辰年的戰爭一開始,火器便成為戰爭的主角。日軍依仗先進的鐵炮,僅兩個月就從釜山打到了平壤。1592年7月19日的平壤之戰中,日軍為掩護攻城部隊,用鐵炮射殺城牆上的朝鮮守軍,因守城士兵所用弓弩的射程不及火繩槍,紛紛敗退;柳成龍感慨日軍鐵炮「其致遠之力,命中之巧,倍於(朝鮮)弓矢……來如風雷,其不能當必矣」。日軍遂輕取平壤。

    轉眼到了第二年2月8日,明朝援朝大軍對日軍盤踞的平壤城發起進攻。此戰之中,日軍在城牆上做土壁,多穿射孔,望之如蜂巢,用鐵炮從射孔向外發射彈丸,令明軍傷亡甚眾;而明軍則利用在重型火器上的絕對優勢,用將軍炮(120門)與虎蹲炮(20門)等火炮猛轟平壤城;鐵炮在真正的大炮面前,猶如螳臂當車,毫無還手之力。最後遭受重大損失的日軍喪失作戰信心,主動退出平壤。此戰,充分表現出火器的優越性,而敵對雙方的火器亦分出了高下,明軍的大炮在氣勢上完全壓倒了日軍鐵炮,贏得了榮譽。《(朝鮮)宣祖實錄》之卷三十五記錄了朝鮮國王李昖與其臣下李德馨進行的一番意味深長的問答,李昖問道:「銃筒(指日本人的鐵炮)之聲,不與天兵(指明軍)之火炮同耶?」李德馨回答:「倭銃之聲,雖四面俱發,而聲聲各聞,天兵之炮,如山崩地裂,山原震盪,不可狀言;響徹天地,山嶽皆動……」李昖讚歎道:「軍勢如此,可不戰而勝矣!」

    此時的明軍與日軍,幾乎與西歐國家大體同步地站在了冷兵器向熱兵器過渡的門檻之上。可惜,火器在朝鮮戰場的輝煌過後,在東亞的發展步伐卻戛然而止。在朝鮮,戰後的李朝很快又回到了修文偃武的軌道,武備的更新被棄之不顧,連龜船的製造方法也失傳了;在中國,明末清初的戰爭一度刺激了火器的繼續發展,但隨著清朝統治的穩固,中國火器就此停滯在17世紀,直到乾隆年間,清軍裝備火器的比例才恢復到壬辰年間明軍的水平,而在鴉片戰爭裡,清軍仍在使用早在雅克薩之戰中就被證明技術上落伍於歐洲的火炮、火槍;而在日本,鐵炮最後一次起重要作用的戰役是1637年的島原之戰。雙方(幕府軍與農民起義軍)均使用了大量火器。這次戰役以後,武士又回到以前的騎兵時代,僧侶繼續苦練他們的黑羽弓箭,日本的工匠則每天都不停地打造盔甲和武士刀。如此經過250年和平歲月後,日本仍然停留在火繩槍時代。最後,到了十九世紀中期以後,東亞的大清帝國、江戶幕府、李氏朝鮮,相繼被進入火器時代的歐洲列強強行叩開了國門…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Babcorn

LV:9 元老

追蹤
  • 986

    主題

  • 920465

    回文

  • 38

    粉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