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史民國】大國崛起之東方日不落 作者:狂人阿Q(連載中)

 
mk2258 2018-2-24 20:39:01 發表於 歷史軍事 [顯示全部樓層] 只看大圖 回覆獎勵 閱讀模式 706 50319
mk2258 發表於 2018-7-4 21:02





    早在卡洛斯派在巴斯克叛亂之前,德國代表就跟西班牙政府接觸過,跟他們討論利奧波德再次繼任西班牙王位的可能性,如果西班牙政府願意讓利奧波德繼位,德國願意承認墨西哥等美洲領土,重新併入西班牙帝國。

    德國的目的很簡單,通過讓本國親王成為西班牙國王,從而獲取對法國的戰略優勢。

    但德國所想的,就是法國阻止的,法國在跟西班牙政府進行溝通之後,支持西班牙建立一個跟法國一樣的共和國。

    之後西班牙政府宣佈建立共和國,卡洛斯派開始叛亂。這時候德國又跟卡洛斯派聯繫,在確認西班牙政府倒向法國一邊之後,只要卡洛斯願意做出一些讓步,甚至只是美洲領土這種名義上的讓步,德國就願意支持卡洛斯政權。

    卡洛斯家族當年在中國支持下統治墨西哥的時候,就不重視墨西哥,而迷戀西班牙王位,此時用支持他們奪取王位換取他們放棄美洲領土,卡洛斯家族沒有絲毫猶豫。

    於是德國開始支持卡洛斯政權,公開宣布承認唐卡洛斯的王位合法性,從馬德里撤走外交官,轉而向巴斯克地區派遣外交官。同時在經濟上大力支持卡洛斯政權,給他們提供了優惠的貸款,並允許他們從德國採購軍火。

    法國則支持西班牙政府,其中除了西班牙政府願意建立跟法國一樣的共和國之外,還以為巴斯克地區不但位於西班牙境內,在法國的比斯開灣一部分也屬於巴斯克地區,這裡的居民說巴斯克語,跟西班牙境內的巴斯克地區連為一體,一直也在鬧獨立,一旦西班牙的巴斯克人建立獨立國家,或者高度自治的自治區,法國的巴斯克地區難保不會效仿。

    因此法國就相應向西班牙政府提供援助,優惠貸款和軍火援助,可惜法國的鋼鐵工業一直不如德國,軍火工業差距也不小。導致西班牙政府軍擴大之後,武器裝備一直不足。

    和平時期各國軍火工業的規模都不可能太大,隨著戰爭的延續,西班牙政府軍軍火緊缺的境況越來越嚴重。反觀卡洛斯政權控制的巴斯克地區,本就是西班牙機械工業中心,不但可以向軍事工業發達的德國採購軍火,更能夠自己製造,導致政府軍節節敗退。

    於是西班牙人開始在全世界搜購軍火,全世界軍火市場上,中國產品一項都頗負盛譽,質量好是一方面,供貨快才是西班牙人最看重的。因此他們找上了一些中間商為他們在中國採購軍火,作為最大洋行之一的德璀琳洋行,也接到了這筆訂單。

    德璀琳並沒有急著做這筆生意,他還需要了解行情,他需要調查清楚西班牙人還向那些洋行訂購了軍火,他需要跟這些洋行溝通一下,以防惡意競爭,導致利潤微薄。

    同時他還需要了解清楚西班牙人的緊迫程度,好方便作為索要佣金的參考,同時還得弄清楚西班牙政府的狀態,好評估這筆生意的風險。

    德璀琳發現,西班牙人幾乎向所有大型洋行都下了訂單,對軍火的緊迫程度可見一斑。

    德璀琳頻繁走訪各家洋行,約定一個不小於千分之五的佣金比例,然後才開始找西班牙領事談判。西班牙領事提出要求,這些洋行需要負責運貨,德璀琳則提出要求,西班牙政府必須支付現金。西班牙政府接受現金支付的要求,但要求必須在西班牙港**付,也就是貨到付款。

    由於有法國在背後支持,德璀琳認為西班牙政府的財政短時間內是有保證的,於是他接受了這個要求。在佣金上,西班牙領事也沒有太堅持,尤其是當德璀琳承諾給予他千分之一的返利之後,西班牙領事滿口答應了千分之五的佣金比例。

    此時德璀琳只關心西班牙人能讓他賺多少錢,至於他親愛的祖國德國是否會因此受損,他覺得這不是他一個商人該考慮的問題。

    德璀琳的人脈很廣,效率很高,很快就聯繫好了中國的軍工企業,並且跟許多家私營機器廠簽訂協議,他保證這些機器廠充足的訂單,機器廠則願意轉產軍火。

    接著就是組織貨源發貨,德璀琳讓西班牙人最滿意的地方是,在新武器生產出來之前,德璀琳通過自己的關係,為西班牙聯繫到了一批庫存軍火。不是中國軍隊的儲備軍火,德璀琳還沒有這麼大的能量,而是中國海外公司的庫存軍火,歐洲公司手裡的總計十萬隻後裝線膛步槍和一千門後膛砲。

    這批軍火大大解了西班牙政府的燃眉之急,加上法國人的援助,他們武裝起了五十萬大軍,成功穩住了卡洛斯派的進攻。

    但此時說能夠懟回去還為時過早,大概是因為山多,巴斯克人在西班牙向來有凶悍的名聲,西班牙政府軍也僅僅是阻擋住了巴斯克士兵組成的卡洛斯軍的進攻,然後主要穩定後方局勢,以防同樣有脫離傾向的巴塞羅那等西南方地區的反叛。

    西班牙還需要武裝更多的軍隊,而法國人的軍火供應一直不足,因此西班牙開始向德璀琳下達更大更多的訂單。

    大發戰爭財之餘,德璀琳也開始重視起那份政論報紙來了,因為他是通過關係明確知道西班牙內戰背後有大國的身影,而那份報紙卻單從分析上,就得出了相差無幾的結論。

    報紙的編輯筆名靜能居士,是一個有名的筆桿子。報紙的名字叫做戰國日報,基本立論就是如今的世界處於一個大爭之世,是全世界的戰國時代。

    靜能居士一直持有分久必合的主張,認為歐陸必有英雄起,掃**平八荒,一統歐陸。因此他判斷,歐洲必然還有一場曠世之戰,歐洲是分是合,就看這場大戰的結果。

    他還評論認為軍備競賽不會持續多久,必然會發生大戰。這一戰中國將徹底摧毀英國,與歐洲諸侯會盟,成為世界霸國。

    靜能居士認為,歐洲有可能統一,但中國無法統治歐洲,因此建立一個春秋時期的五霸體系,通過會盟讓歐洲列強承認中國的盟主地位,就是最現實的政策。

    靜能居士認為,西班牙內戰有可能引發大戰的方式有幾點,支持內戰雙方的列強直接干涉,必然引發大戰;即便各國都站在幕後,如果西班牙內戰,引發歐洲各國國內革命的話,同樣有可能引發大戰。

    靜能居士還準確的預言,在西班牙內戰問題上,德國和法國關係會出現緊張局面。因為德法都向爭取對西班牙的控制權,但法國優勢更大,同時法國也絕對無法接受德國控制西班牙的局面,所以一旦德國支持的勢力開始取得優勢,法國必然直接干涉,法國的干涉,一定會引起德國的對抗。法德的對抗,一定會將中英捲入進來。所以西班牙內戰,雖然未必一定引起世界大戰,但引發世界大戰的風險是存在的。

    以前德璀琳認為這個靜能居士就是在胡說八道,現在他覺得對方說的越來越有道理。

    而且他還從靜能居士的理論中,為自己站在祖國利益對立面的行為,找到了理論支持。因為靜能居士判斷,一旦德國支持的勢力佔優,法國就會干涉,法國一旦干涉,德法就會對抗,世界大戰就有可能爆發。

    因此德璀琳為西班牙政府軍採購軍火的行為,其實是為了避免事態惡化,從根本上是在維護世界和平。

    他都是為了維護世界和平了,那麼賣軍火自然賣的更歡,更沒有心理負擔。

    而經過他的手出售的軍火,很快就從十萬到三十萬,然後是一百萬支步槍了。

    如此大規模的軍火採購,也證明了西班牙內戰的慘烈。

    由於有大國在背後支持,這次內戰的規模和激烈程度,遠超歷史上的卡洛斯戰爭。

    卡洛斯在巴斯克人的支持下,很容易就佔領了大片地區。而且西班牙軍隊和政府也發生了分裂,其中大量軍事將領倒戈卡洛斯派,卡洛斯能在西班牙一次次掀起叛亂,卡洛斯家族本身的影響力確實是巨大的,宗教也能夠得到許多虔誠信徒的支持,而西班牙人對天主教的虔誠,在歐洲是排名靠前的,歷史上就是因為在上帝的旗幟下,他們聯合起來驅逐了回教國家的統治,這種特殊的情感,讓西班牙宗教氛圍一直很濃厚,西班牙的宗教影響力也一直很大。

    宗教、大貴族的影響下,軍隊和政府分裂,讓卡洛斯派勢力壯大很快。到1873年末,卡洛斯派就佔領了埃布羅河以北,直到法國邊境的整個北部地區,阿爾科伊、塞維利亞、加的斯和巴倫西亞等南方和地中海沿岸重要城市也相繼落入卡洛斯派之手,整個巴斯克地區,就只剩下一個畢爾巴鄂還在政府軍手裡控制著,1874年年初,卡洛斯派軍隊開始圍攻畢爾巴鄂。

    在這種情況下,政府軍將軍塞拉諾還發動了政變,推翻共和國。跟歷史上不同的是,卡洛斯派在德國的大力援助下,趕在塞拉諾穩定權力之前,攻占了塞維利亞,佔領了整個巴斯克地區。

    德璀琳沒想到西班牙政府會這麼混亂,政變發生後,他立刻讓一艘準備從黑海起航的軍火船暫時停止,他通知西班牙領事,以後的交易,必須先交錢後發貨,因為隨著地中海沿岸的重要港口一座座落入卡洛斯政權的控制,德璀琳的生意風險加大,而且對混亂不堪的西班牙政府的支付能力開始擔憂。

    在西班牙領事明確表示無力先付款後,德璀琳不能讓軍火砸在自己手裡,恰好卡洛斯派也在到處求購軍火,北方沿海地區還能從德國得到援助,但南方地中海沿岸的巴倫西亞、加的斯、塞維利亞等地,就很難得到德**火,因為西班牙政府控制著中部地區和東部以巴塞羅那為中心的加泰羅尼亞地區,將卡洛斯勢力分為兩段。

    所以巴倫西亞等地的卡洛斯派急需軍火援助。

    德璀琳有渠道聯繫卡洛斯派,在卡洛斯通過德國某個銀行進行擔保之後,德璀琳立刻將三十萬支步槍,兩千門大砲,以及數百萬發子彈和砲彈的軍火,送到了巴倫西亞、加的斯、塞維利亞等地。

    此時德璀琳依然沒有任何心理負擔,他心裡充滿了濃濃的愛國情懷,他知道自己這次是在幫助自己的祖國,他賣給卡洛斯派軍火,就是在幫自己熱愛的祖國德國爭取利益。
mk2258 發表於 2018-7-4 21:02
第六百四十四節法德爭奪西班牙





    讓德璀琳意想不到的是,得到這批緊急軍火支持的南方卡洛斯勢力,不但迅速擊退了依然混亂中的政府軍的攻擊,而且跟剛剛攻占了比爾巴耶之後,軍力大大擴充的卡洛斯軍隊聯合夾擊加泰羅尼亞。

    加泰羅尼亞地區,跟巴斯克地區一樣,都位於西班牙和法國邊境地區,也跟巴斯克地區一樣,歷史上因為法西之間的戰爭,有一部分加泰羅尼亞地區是割讓給了法國的,因此法國南部沿岸地區,有一片也是說加泰羅尼亞語的加泰羅尼亞人居住。

    此時塞拉諾才剛剛穩定了政權,結果還沒有來得及救援加泰羅尼亞地區,這個地區就在卡洛斯派聯合夾擊,以及本地民族起義的三重打擊下丟失了。

    卡洛斯宣布給予加泰羅尼亞人與巴斯克人一樣的高度自治權,允許加泰羅尼亞人建立自己的國家,加泰羅尼亞公國,他們自己制定自己的法律,自己建立自己的議會,自己建立自己的政府,同時加泰羅尼亞政府跟巴斯克政府一樣做出承諾,將承認卡洛斯對加泰羅尼亞的統治權,並支持卡洛斯進行這場戰爭,直到卡洛斯取得整個西班牙的統治權。

    巴斯克和加泰羅尼亞紛紛被卡洛斯佔據,整個西法邊境地區,都成了卡洛斯派的勢力。

    此時德國跟英國協商,不如讓卡洛斯統治巴斯克和加泰羅尼亞這些一直鬧獨立的地區,跟西班牙政府分治。西班牙政府將繼續統治中部,卡斯蒂亞人居住的的卡斯蒂利亞和阿拉貢地區。而讓卡洛斯統治巴斯克人、加泰羅尼亞人居住區。

    這樣的劃分,幾乎將西班牙最發達的東北、西北和東南等沿海地區都劃入了卡洛斯統治區,留給西班牙政府的只是最落後的中部山區地帶。

    不管這樣的劃分,西班牙內戰雙方能不能接受,一旦劃分成功,則德國支持的卡洛斯派勢力,將成為法國西部地區的親的力量,而且巴斯克、加泰羅尼亞都跟法國有領土爭端,將來必然會跟德國保持密切的關係,跟德國一起夾攻法國。

    英國人出於盡快杜絕法德可能爆發的衝突,傾向於接受這種劃分,讓西班牙這顆地雷,盡快熄滅。

    因此英國征求法國的態度,能否在確保法國領土不受威脅的情況下,支持卡洛斯統治巴斯克和加泰羅尼亞,法國人發現英國竟然在考慮如此危險的局勢之後,迅速採取了行動。

    之前隨著加泰羅尼亞和巴斯克的獨立,法國西部邊境地區出現了不穩的情況,兩地先後出現了一些獨立分子,他們號召要跟巴斯克和加泰羅尼亞合併,脫離法國。

    這給了法國政府藉口,派遣軍隊進駐法國的巴斯克和加泰羅尼亞地區,結果跟當地民族勢力發生了衝突,法國藉口加泰羅尼亞和巴斯克支持了這些法國叛亂勢力,因此直接派兵越過了邊界,在西班牙政府形勢危機,英國有可能支持一個對德國有利的方案的情況下,法國採取了果斷措施,直接派兵干涉了。

    此時卡洛斯主力已經開始跟穩定了局勢的塞拉諾軍隊進行決戰,後方十分空虛,法軍的入侵,讓卡洛斯勢力猝不及防,大量領土丟失,軍心開始不穩。

    卡洛斯的後台,德國立刻發出了強烈抗議,要求法軍立刻從西班牙撤軍,停止干涉西班牙內戰。

    法國則表示,這不是入侵西班牙,也不是乾涉西班牙內戰,而是對巴斯克和加泰羅尼亞人在法國支持叛亂的報復行動。

    眼看著卡洛斯形勢大好,佔領了加泰羅尼亞之後,卡洛斯控制區已經連成一片,而且統治區較為富裕,人口稠密,已經在跟西班牙政府的內戰中漸漸佔據優勢,有可能一統西班牙,至少也有能力割據這些跟法國接壤的邊境領土。

    可這時候法國人不按套路出牌,不再站在背後支持,而是直接跳上了前台,讓德國如何能夠接受。

    見法國不肯撤軍之後,德國向法國發出了最後通牒。

    要求法國二十四小時之內撤軍,否則德國將進行動員,同時德國常備軍開始向德法邊境集結。

    這二十四小時,是至關重要的二十四小時,戰爭還是和平,就在這二十四小時之內就能決定。

    一旦跟德國開戰,法國認為單獨對抗德國非常吃力,所以法國緊急詢問列強的態度。

    首先是這些年跟法國關係越來越密切的英國,法國明確表態,法國不能允許一個跟法國敵對,跟德國同盟的勢力統治西班牙,或者出現在法國西部邊境,法國為此不惜一戰,詢問英國,一旦法德之間爆發戰爭,英國是否能夠援助法國。

    英國祇想緩和矛盾,大陸國家之間沒有矛盾,也不符合英國的利益,讓法德一直對抗,也是大陸平衡政策的需要。同時兼顧跟中國爭霸的政策,拉攏法德支持英國對抗中國。

    所以之前英國也願意接受德國提出的卡洛斯割據巴斯克和加泰羅尼亞的建議,但在法國堅決反對的情況下,英國更願意支持法國,畢竟德國已經太強大了,破壞了平衡,英國需要支持法國維持平衡。

    因此英國向法國承諾,將支持法國的態度,不支持卡洛斯割據,也不支持卡洛斯統治西班牙。而這段時間,塞拉諾已經從法國迎接回了伊莎貝拉二世的兒子,並迅速登基為西班牙國王,是為阿方索十二世。

    英國表示願意承認阿方索十二世的合法地位。但希望法國還是能夠從西班牙撤軍,並且同時向德國施壓,讓德國停止對卡洛斯政權的支持。

    西班牙新國王阿方索十二世表現的相當出色,採取了政治和軍事兩面進攻,政治上宣布特赦卡洛斯派,並承認卡洛斯給予巴斯克和加泰羅尼亞的自治權力,瓦解這些地區對卡洛斯的支持,軍事上親臨前線,而大後方被法軍佔據的卡洛斯軍隊軍心渙散,步步退卻。

    只要在佔據一段時間,卡洛斯將徹底失敗,這種情況下,法國真的不甘心撤軍。

    在跟英國接觸的同時,法國還在跟中國接觸,無法讓英國絕對支持法國的情況下,法國奢望能從中國得到支持。

    但是法國失望了,中國表示在不影響中國利益的情況下,中國將保持中立。

    此時在德國威脅之下,呼吸都感到困難的法國,不知道是否對當年放棄中法同盟感到後悔。他們放棄了承擔支持中國對抗英國的義務,同時也失去了中國對法國的保護。

    法國國內,對是否屈服的態度也很不一致,一方認為法國目前的國力,還無法單獨對抗德國,一方認為,如此屈服,太過屈辱,法國將永遠背上屈服於日耳曼野蠻人的恥辱,一半內閣成員表示,一旦法軍在德國壓力下撤退,他們將宣布辭職,法國內閣就將倒台。

    法國人復仇喊了那麼多年,真到了敵人要亮劍的時候,法國卻顯得異乎尋常的恐懼。

    英國人始終不表態,其實目的不過是不想讓法國跟德國開戰,一旦法國戰敗的話,歐洲大陸就會更不平衡。英國將再也找不到抗衡德國的力量,所以最好是不要開戰。

    因此英國在不給法國保證,並希望法國撤軍的同時,也在向德國秘密施壓,希望德國撤銷最後通牒。並且對德國強硬的表態,一旦德國進攻法國,英國將不會站在德國一邊。同時宣布調動英國地中海艦隊進入英吉利海峽,公開宣稱是要應對可能發生的戰爭。實際上是向德國施壓。

    這跟歷史上的形勢有些類似,歷史上,普法戰爭後,1875年,法國不但在民眾的愛國熱情下,籌集到了60億法郎巨款,迫使普魯士從法國撤軍,而且民眾認購的債券還有剩餘,法國政府決定加強軍備,計劃購買1萬匹軍馬,法國議會還通過了新的軍隊編制法。

    這兩件事情匯集在一起,引發了俾斯麥的戒心,俾斯麥人認為法國人加強意在德國,他希望法國停止鼓動復仇主義情緒,減緩重新武裝的步伐。決定給法國施壓,發表反法言論,揚言要打擊法國,製造了著名的德法危機。這時候歐洲國家紛紛支持法國,尤其是英俄兩大強國旗幟鮮明的反對德國,連德國的盟友奧匈帝國都表示不希望危機升級,不肯支持德國。讓俾斯麥不得不退讓,公開聲明德國沒有攻擊法國的計劃。

    這一次英國同樣在向德國施壓,不同的是,沒有了強國俄國的支持。讓英國也不敢太明顯的支持法國,另外一個因素則是,中國是世界最大強國。

    英國向德國施壓,德國則詢問中國的態度,中國明確表示,如果德國與法國爆發戰爭,中國將保持中立,但如果英國進攻了德國,中國將向英國宣戰。

    中德之間沒有同盟關係,之前在利奧波德爭奪西班牙王位期間,曾短暫的結成同盟,但那隻是關於利奧波德王位繼承權的短期同盟。締結長期的,公開的,針對英國的同盟,不是中國不願意,而是德國不想跟英國對抗。

    這一次德國已經騎虎難下,要么選擇抗爭到底,堅持對法國的最後通牒,支持卡洛斯勢力在西班牙取得勝利,要么屈服於英國的壓力,宣布收回最後通牒。
mk2258 發表於 2018-7-4 21:02
第六百四十五節德法戰爭爆發





    如果是沒有統一以前的小國普魯士,也許就屈服了,但現在是已經統一的德意志帝國,一個民族心態膨脹到無以復加的大帝國,屈服於英國,不但君主的尊嚴受到羞辱,民眾也不會支持,憤怒的民眾會做出什麼,誰也無法保證。

    總之在英國宣布調回艦隊的時候,德國民眾就已經開始行遊。

    得到中國的保證,並且兩國緊急擬定了一份同盟條約,同樣是短期同盟,規定,一旦德國遭遇第三國攻擊的情況下,中國將站在德國一方,用自己的全部陸海軍力量戰鬥;中國在遭遇任何第三國攻擊的情況下,德國負有同樣的義務。同盟時限為三個月。

    條約緊急簽訂,由於來不及換約,因此在德國通牒時限結束之前,都不可能公開宣布。

    而法國會做出什麼選擇呢?

    法國總統瑪利·埃德米·帕特里斯·莫里斯·德·麥克馬洪本就是一個軍人總統,對德復仇是他最大的願望,他在公開場合也從不掩飾他的態度,那就是要對德國復仇,收回被德國奪走的國土。

    從麥克馬洪個人來講,他不懼怕打這一仗,儘管他也覺得,在沒有英國保證的情況下,開戰風險很大。可是他無法做出屈服的決定,他的內閣中一半人表示撤軍他們會辭職,另一半人則表示不撤軍他們會辭職。議會中也爭吵不休,中產階級出身的代表們支持開戰,工人階級主張和平,民族主義者強烈要求開戰,和平主義者強烈要求和平。輿論界同樣是兩種爭執不下的聲音。整個法國,都因為戰爭與和平的問題,分裂成了兩半。

    麥克馬洪既無法做出退兵的決定,也無法做出開戰的決定,最後他決定,將選擇權交給民眾,進行公投是來不及了,但在議會中,由代表國民的議員們進行投票還是來得及的。

    同時麥克馬洪召集內閣成員,要求他們宣誓,將尊重投票結果,無論結果如何,對法國來講,都是一個最困難的局面,法國需要保持團結,要求他們無論結果如何,都不要辭職,幫助國家度過難關。內閣成員同意了。

    投票結束的時候,已經到了深夜,投票的結果顯示,支持戰爭,或者說不能接受屈辱撤軍的議員,佔了多數。

    在德國的最後通牒只剩下三小時的時候,麥克馬洪召見德國大使,向對方明確表示,法國不會屈服於任何國家的壓力,從西班牙撤出本國軍隊。

    德國大使表示了遺憾,並立刻執行德皇已經發給他的命令,當面對麥克馬洪表示,德國將被迫斷絕跟法國的外交關係,他本人將立刻離開德國。

    法國拒絕通牒的消息傳到德國,德國皇帝立刻下達命令要求德國和波蘭進行總動員,但還沒有向法國宣戰。

    這時候英國大使又緊急求見德國皇帝,英國首相也在國內召見德國大使,表達的態度都只有一個,繼續給德國施壓,但知道戰爭已經不可避免,還希望法國不會戰敗,至少不要敗得太慘。因此英國表達了這樣一個態度,堅決反對德國動用第三國的力量,表示如果有第三國跟法國開戰,英國將被迫站在法國一邊。

    英國的意思,其實指的是波蘭,因為俾斯麥當年對波蘭的排斥,波蘭始終不是德意志帝國的一部分,但也不是一個完全獨立的國家,而是跟普魯士結成聯合王國,而普魯士卻是德意志帝國的核心,這種複雜的國家形態,就是讓整個法學家辯論個三天三夜也辯不出個所以然來。

    但德國公開對外的態度是,波蘭是普魯士波蘭聯合王國的一部分,但不是德意志帝國的一部分。因此歐洲國家都將波蘭視作獨立國家對待,在波蘭派駐外交官,但波蘭卻不向國外派遣外交官,而是由普魯士王國代理波蘭外交事務。

    英國顯然是將波蘭當作第三國來看的,由於波蘭人在普魯士軍事體制下發揮出來的戰鬥力,讓英國覺得有波蘭參戰,法國基本上沒有勝算。而排除波蘭,德國跟法國的實力對比,就沒有那麼強烈的壓倒性了。德國將以4200多萬人的人口規模,跟法國3600多萬人口規模對抗,在技術條件相當,軍事制度相似,動員體系和機制相似的情況下,法國至少有不輸的可能。但如果加上波蘭的兩千萬人口,德國能動員的軍隊數量就接近法國的兩倍,加上這些年德軍戰線的技戰術水平,一直高於其他國家,這讓法國就沒法打了。

    所以在戰爭不可避免的情況下,英國希望能在自己的援助下,讓法國跟德國打一場平局,最後還是通過談判恢復和平。至於西班牙人,讓卡洛斯跟阿方索各憑本事爭奪去吧。相信西班牙內戰分出結果之後,德法兩國之間也就沒有了繼續戰爭的必要,到時候英國斡旋一下,就能恢復平衡的狀態。

    不管英國算計的如何,當德國宣布動員之後,法國立刻跟著宣布動員。

    德國依然沒有宣戰,直到一周之後,德國才宣布跟法國進入戰爭狀態。

    這一周時間,當然不是為了進行動員,而是為了完成最後一道外交程序,那就是跟中國的換約,換約完成之後,德國立刻跟中國公開同盟關係,並且公開了條約內容,此舉意在威懾英國。

    然後德國才宣布跟法國進入戰爭狀態,德國軍隊越過德法邊境,向法國發起了進攻。

    法國同時對德國宣戰,法軍開始反擊入侵德軍。

    同時法軍開始從西班牙撤軍,要是他們早幾天撤軍,戰爭就打不起來,可戰爭一旦打起來,法國就必須集結所有能夠集結的力量。

    而十萬法軍對巴斯克和加泰羅尼亞多這幾天的佔領,也不是毫無收穫,因為在阿方索的成功指揮下,政府軍將卡洛斯軍隊全面擊退,然後轉入了反攻。先是收復了阿拉貢地區,然後消滅了塞維利亞和加的斯地區的卡洛斯勢力,將卡洛斯派擠壓到伊比利亞山脈以北地區。僅僅佔據著加泰羅尼亞、巴斯克和巴倫西亞地區,依託山地負隅頑抗。

    許多軍事評論家再次找到了市場,開始寫文章從報社賺取稿費,大多數半吊子軍事評論家都認為,卡洛斯敗局已定,很快就會被西班牙政府軍徹底擊敗,同時大多數軍事評論家都認為,德法戰爭一時半會分不出勝負,戰爭將向長期化發展,這是近十多年來所有戰爭的共同趨勢,以美國南北戰爭和俄國康斯坦丁叛亂兩場內戰最為明顯。

    但卡洛斯狠狠打了軍事評論家們的臉,依托伊比利亞山脈地形,在裝備了大量來自中國的機槍,並且在一次次撤退中學會了正確的防守方法的卡洛斯軍隊,成功阻擋住了西班牙政府軍的進攻,將西班牙政府軍阻擋在了伊比利亞、坎塔布里亞山脈以南,甚至在後方的埃布羅河還建立了第二道防線都沒有用上。

    反倒是德法戰爭,儘管法國軍方這些年對防守戰術的研究十分透徹,但開戰初期,法軍卻採取了錯誤的戰術,強調積極進攻,軍隊和政府都在鼓動輿論,拼命鼓吹法軍會在短時間內就將德國人趕出法國,而且還要收復阿爾薩斯和洛林。

    可是儘管德國礙於英國的威脅,在波蘭進行了動員,卻沒有調動波蘭軍隊參戰。可毛奇指揮下的德軍,在運動戰中發揮出來的戰鬥力,依然給法國人上了一課。

    熱情洋溢,充滿進攻精神的法國軍隊進攻猛烈,可卻不斷被毛奇抓住空隙,見縫插針的圍殲了多支法國軍隊,開戰僅僅一個月時間,就損失了近十萬兵力。

    不過由於法軍一直是進攻中損失的兵力,此時德軍反而是被擊退到了德國境內。損失慘重之後,法軍轉入防守。這些年防守的作用日益明顯,儘管歐洲人普遍看不上美國的經驗,但俄國內戰之後,防守就受到了各國的重視。

    法國在法德邊境,修建了大量的要塞,邊境地區的洛林高原,本就山地縱橫,配合上堡壘要塞,易守難攻,因此轉入防禦後的法軍,讓德軍進攻陷入停滯。

    軍事評論家們再次活躍起來,表示他們的判斷應驗了,法德戰爭以後將陷入殘酷的消耗戰之中,最後雙方都流乾血後,會不得不接受和平,就好像俄國內戰那樣,驍勇的烏拉爾軍隊最後都不願繼續進攻。

    可德國人又一次打了這些半吊子的臉,毛奇作為當世最傑出的軍事家,這些半吊子都能看到的現象,毛奇怎麼可能注意不到。

    事實上毛奇注意到防守開始強於進攻的現象,比任何人都早,早在三十年前,他在奧斯曼帝國做顧問的時候,他就通過研究中國在哈薩克跟俄國的戰鬥,看到了在火器時代,防守的強大力量,後來在黑海地區指揮奧斯曼軍隊跟俄軍作戰的時候,他就已經開始運用防守戰術消耗俄軍有生力量了。

    美國和俄國兩場內戰,更是讓毛奇看到,機槍時代的防守,變得比進攻優勢大了太多。

    毛奇不得不思考如何破解這種殘酷的消耗戰。長期思考中,毛奇不止一次心中浮現出當年中國軍官創造的哈薩克大迂迴奇蹟。以三十多年前中國軍隊的機動能力,就能在長達數千公里的範圍內進行迂迴,沒道理如今的德國軍隊做不到這一點。

    經過十年時間的摸索,毛奇制定了詳細的作戰計劃,而德國要向法國進行大迂迴,繞過法德邊境綿延的山脈地區,德軍沒有任何選擇,只能通過比利時領土,從比利時沿海平原,迂迴到法國北方,對巴黎實施直接打擊。

    結果讓全世界愕然的情況發生了,就當所有國家以為,德國不讓波蘭軍隊參戰,是因為懼怕英國參戰的時候,波蘭軍隊卻突然調動,侵入了比利時!

    沒有經過宣戰,只是在戰前三小時,通告了比利時,要求比利時開放國土,允許波蘭軍隊通過。

    可是此舉等於跟英國撕破臉,不提比利時的中立是得到英國保護的,就是英國警告的,不允許德國動用第三方勢力,也被德國違反了,難道德國就真的不擔心英國參戰?還是說,德國有相信,即便他們動用了波蘭軍隊,即便他們入侵了中立的比利時,英國也不會參戰?
mk2258 發表於 2018-7-4 21:02
第六百四十六節看守內閣不表態





    此時德國人怎麼想的,沒人知道,總之英國自己都不知道,自己該怎麼辦。

    內閣發生了激烈的爭論,不過跟法國不一樣的是,英國內閣對政府的控制力更強,因為英國的議會制度下,內閣是由多數黨進行組閣的,也就是說,內閣的決定一般都會得到多數黨的支持。另外內閣中,往往為了拉攏不同派系,時常進行聯合組閣,會有幾個少數派勢力得到某個重要職位。因此只要內閣通過的決議,一般都會得到議會的支持。非一般的情況是,內閣成員自己發生分歧,另外多數黨內部也出現分歧的情況下。

    此次復雜的政治事件,恰好就是一種能夠引發內閣和議會雙重分裂的事件。放任德國進攻法國吧,不但德國違反了之前英國對德國的態度,那就是不支持第三方勢力介入,可德國讓波蘭參戰了,罔顧了英國的警告;而且德國人還入侵了中立的比利時,比利時被確定為永久中立國,受到英法的公開承認,現在比利時被無端入侵,英國不制裁德國的話,英國的外交承諾,將失去信用。

    可如果跟德國開戰,那麼一場世界大戰就會爆發,三十多年前那次世界大戰,英國人依然記憶猶新,那不但是恥辱,還是恐懼。那時候的英國軍隊,在常勝將軍威靈頓的帶領下,最後都只能以投降退出戰爭,海戰中戰艦損失了三分之一,參戰海員幾乎無一倖免。最後的結果是,英國丟失了印度大量領土,還向中國支付了十億英鎊賠款。

    作為對比,那時候的中國還沒有如今這麼強大,那時候的中國祇有三億多人口,工業化水平還很低;可如今的中國,世界公認,在工業水平上,已經超過了英國,總體水平比不上英國,但東部地區和美洲西岸地區,卻已經大大超過工業停滯不前的英國,而這一地區的人口,是整個英國人口的八倍。

    那時候的中國盟友,也沒有現在這麼強大。那時候中國幾乎是本土跟海外公司,單獨對抗英國、西班牙、美國和俄國的聯盟。如今中國跟強大的德國暫時結盟,而英國卻只有一個法國可以聯盟,總體實力上,法國不如德國,英國也不如中國。當年英美俄西四國聯盟,打到最後,俄國幾乎被肢解,美國屬鼠兩端,西班牙被分裂,英國海軍受到重創。現在開戰,英國內閣認為,毫無勝算。

    沒有勝算的戰爭,也不是不能打,這一點上英國人向來是值得人敬佩的,比如對抗路易十四的戰爭,對抗拿破崙的戰爭,但英國人同樣是十分精明的,打不贏的戰爭他們會打,但一定是建立在本土安全的情況下。

    這一次一旦開戰,英國認為他們的本土安全,很可能無法保證,中國海軍經過這三年多的軍備競賽,已經達到了英國的兩倍,中國的附屬國和盟國的艦隊,也跟英國比肩,可以說英國將不得不對抗一個三倍於己的海軍力量。

    所以精明的英國內閣成員,堅決反對戰爭,但不表示他們坐視法國被德國擊敗,他們認為應該對法國施以前所未有的援助,讓法國人靠自己的力量抵抗野蠻的德國人的進攻。而英國,首先應該確保自己的安全。

    英國現任首相是格萊斯頓,他並不是一個籍籍無名之輩,在後世被評價為英國最偉大的首相之一。美國總統羅斯福公開表示崇拜格萊斯頓。在格萊斯頓手中,從1868年到今年(1874年),英國持續進行了五年改革。在各個領域都有大量改變。

    經濟領域中,格萊斯頓是自由黨,他推行自由貿易政策,英國強大的工業發展到巔峰,但也在他手中,英國工業開始走下坡路,美德等後起之秀後來者居上,通過關稅保護,各國建立的本國的工業體系,同時利用英國的自由貿易政策,大量向英國殖民地和本土市場傾銷。

    對全世界來說,格萊斯頓的自由貿易政策,確實貢獻頗多,因為許多後進國家,可以利用一個已經形成的龐大的英國市場,快速完成本國的工業化。但對英國來說,工業則在其他國家的競爭下,開始走下坡路。

    當然不同的世界觀下,對格萊斯頓的經濟政策評價是不同的,對英國來說,雖然在工業上開始下滑,可在商業上則因為這種自由政策而繼續保持優勢。英國維持了全世界最龐大的商船隊,那些競爭國家的工業品,也大量通過英國人的商業渠道和網絡對外輸出。依托發達的商業,金融業發展起來。最發達的商業網絡和金融體系,讓英國幾乎建立了商業霸權。這期間至少是歐洲經濟運行模式,是按照英國人的規範來的。

    可以說,格萊斯頓執政的幾年中,英國人徹底完成了經濟轉型。從一個工業國家,開始轉向了金融業國家。這種轉型,褒貶不一,但單純從經濟上來將,英國的各項經濟指標,其實都是大大提高的。英國的居民收入,遠遠高於其他國家。從這一點上來講,他是站在世界經濟產業鏈頂端的國家,他是成功的。

    同時這一階段的轉型,讓英國國內對政府影響力最大的勢力,從過去的舊貴族,徹底轉化為新貴族,讓航運集團、商業集團和金融集團,取代了過去的貿易和工業集團,成為英國政治的主導力量。

    格萊斯頓還做了政治、教育、行政和軍事上的大量改革,政治上,他通過立法,給了工會組織合法地位,同時又積極反對工會組建糾察隊的權力,結果一方面他讓工會可以合法的活動,但又嚴厲打擊工會武裝的可能,其實就是希望工人學會進行和平的鬥爭,而不是發動革命。

    教育上,他開始推行義務教育,以前英國的學校都掌握在教會手裡,大量學齡兒童得不到教育。格萊斯頓通過建立大量世俗學校,讓基礎教育在英國得到普及。

    行政上,推行文官制度,開始加強對官員的約束,讓往日貴族壟斷政府職位,同時大肆貪污腐敗的情況得到遏制。儘管英國政府的效率和廉潔程度,相比德國還有很大差距,英國在社會福利上的支出遠超德國,可德國城市裡幾乎沒有乞丐,而英國的大城市裡到處都有貧民窟。但總體而言,英國的行政機構,已經達到了世界一流水平,跟其他歐洲國家平齊。

    軍事上,格萊斯頓廢除了英國最腐敗的賣官制度,像威靈頓這種富家子弟,再也不能通過花錢買到軍銜了。同時推行短期兵役制,讓英國開始建立常備軍隊,而不是以前那種,平時只有軍官組成的空架子,讓這些花錢買到軍銜的軍官平時拿著政府下發的軍費花天酒地,戰時緊急僱傭僱傭兵。

    正是因為進行瞭如此之多的改革,讓英國在各方面走向了現代,推行的許多製度,影響了後來的所有國家,因此格萊斯頓在後世才有極高的評價。

    可跟歷史上任何一個改革者一樣,不管在後世他的評價如何,在當時他可能不會被人認可,因為無論意義多麼重大的改革,不可能馬上發揮正能量,損失帶來的陣痛,或許會更讓人刻骨銘心。

    就好像鐵娘子撒切爾夫人,在二戰後歐洲各國社會思想影響下,建立了大量國營企業,英國就將鐵路、郵政、礦產等大量資產收歸國有,可面對的,確實工人消極怠工,工會組織激進的維護工人利益,不允許解僱工人,結果這些國有產業大量虧損,卻無法解僱工人,也無法破產,只能不斷的通過財政補貼。

    撒切爾夫人力排眾議,開始推行私有化改革,在後來被認為是英國經濟恢復良性的必要手段,可在當時,撒切爾夫人是受到底層民眾的責難的,走到哪裡都會被襲擊,如果不是一場利用民族主義打贏的馬島戰爭,撒切爾夫人很可能無法維持執政到改革完成。

    格萊斯頓也一樣,他改革教育,得罪了教會;他進行行政改革,得罪了權貴;他推行軍事改革,斷了所有富人花錢買官、買地位的路子;他給工會合法地位,讓工會短期內成為他的支持者,可當他在擺工中大肆抓捕試圖組建工人糾察隊,發動暴力行動的工會領袖,又被工會憎惡。

    在執政的尾聲,他已經失去了所有人的支持。

    在這種情況下,德法戰爭爆發,英國陷入兩難,格萊斯頓威望最低的時候,對內閣和議會的控制力都讓他無法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動,至於他的想法是什麼,他沒有表態。

    在爭執之下,格萊斯頓馬上表示,作為看守內閣,暫時不適合做出關乎國家重要利益的決議,他決定將選擇權交給下一屆政府,因為此時正是大選時期,而格萊斯頓之前的政策,讓他鐵定失敗。
mk2258 發表於 2018-7-4 21:02
第六百四十七節持久戰和消耗戰





    一周之後,大選結束,保守黨大獲全勝,保守黨領袖迪斯累裡上台組閣。

    如果說格萊斯頓這一時期英國最出色的政治家,那麼這個迪斯累裡就是唯一能在政治上抗衡格萊斯頓的人。

    迪斯累裡是托利黨人,後來托利黨改名為保守黨,開始脫離貴族色彩,希望得到平民選民的支持。迪斯累裡對保守黨進行了大量的改革,在保守黨內部推行自由主義綱領。

    所以在政治態度上,迪斯累裡跟格萊斯頓是相似的,都主張貿易自由。跟格萊斯頓不同的是,迪斯累裡主張對外擴張。

    這是典型的帝國主義政策,對內妥協,對外擴張!對內提高民眾福祉,對外進行殖民掠奪。

    但擴張的基礎是,保證自己的安全,迪斯累裡願意在非洲擴張,在美洲擴張,在印度擴張,但讓他在中國擴張,至少在這個時代,是不現實的。

    所以歷史上這個巧取豪奪埃及的蘇伊士運河股票,發動阿富汗戰爭,布爾戰爭的擴張主義者,在面對是否要捲入世界大戰的風險,同樣十分猶豫。

    但對德國就沒必要那麼客氣了,對德國侵犯中立國比利時提出了強烈抗議,宣布對德國進行經濟制裁,凍結在英國的所有德國資產,包括官方的和非官方的。以英國安全為由,宣布關閉英吉利海峽,理由是防止出現比利時無端遭到入侵這樣的危險。規定任何經過英吉利海峽的商船,都需要經過英國海軍的檢查,嚴禁任何軍事物資通過海峽。

    這其實就已經是對德國進行封鎖了,因為德國除了波羅的海貿易之外,絕大多數海外航線都要通過英吉利海峽,此舉等於切斷了德國從其他國家獲得資源的能力,最重要的,是製造火藥至關重要的硝石原料,德國最大的硝石來源,是從南美的智利進口。

    同時這也是對法國的保護,經過這幾年的軍備競賽,德國依靠強大的工業製造能力和經濟規模,德國海軍規模已經基本上跟老牌海軍強國法國比肩,在主力艦方面,由於德**艦更新,設計更先進,對法國主力艦甚至處於絕對優勢。而且法國由於面向大西洋和地中海有兩到海岸線,因此法國海軍一直分散駐紮在大西洋和地中海,而德國海軍就面向北海,對法國大西洋艦隊擁有絕對優勢。

    但現在英國宣布關閉英吉利海峽,讓德國海軍不能直接進攻法國大西洋一側沿海,對法國的海上安全是一個巨大的保護,而且也讓德國無法通過海上路線,為侵入法國北部海岸的陸軍提供支持。

    英國的態度,當然引起德國的抗議,可在跟法國交戰過程中,德國也不想同時跟英國開戰,哪怕背後有中國的背書,但招惹了英國,德國受到的損失更大。所以德國的抗議,僅僅局限在口頭上。

    一方面打壓德國,另一方面,英國加強了對法國的援助。禁止德國商船通過英吉利海峽運輸戰略物資,但英國商船卻將這里當成了給法國輸送戰略物資的捷徑。大量武器裝備,軍事物資,原材料,源源不斷的運入法國。

    加來、勒阿弗爾、布雷斯特、南特和波爾多這些有鐵路通往巴黎的港口,一片繁忙,英國製造的軍火物資作為無償援助,潮水一般湧入巴黎。

    法國人完全不考慮經濟成本,對法國人力進行了最大限度的動員,十八歲以上,五十歲一下的法國男人,全都被要求進入軍隊服役,除了軍工生產、政府職員、鐵路員工之外,凡是跟軍工生產沒有關係的成年男性,都必須服役,這讓法國可以將軍隊擴大到五百萬人。

    非這樣的極限動員,不能保衛巴黎,保衛法國。因為此時法國主力被拖在南部的德法邊境,而德國人卻用兩百萬波蘭軍隊,通過比利時,從法國北方向巴黎逼近。前鋒已經攻占了亞眠,並且沿著鐵路向前快速推進。可法國卻無法抽調足夠的兵力抵擋波蘭人,法軍主力近三百萬人被拖在洛林高原,分佈在孚日山脈的貝爾福到默茲河的凡爾登一線,對面是三百萬德軍主力。從前線抽調軍隊,則有可能讓正面戰場突然崩潰。

    因此法國祇能動員大量的後備軍,這些後備軍派往前線阻擋波蘭人,已經來不及了,只能將他們向巴黎集結,利用巴黎周邊的馬恩河、塞納河等天然河流組建防禦陣地,同時留守巴黎周邊的有限軍隊,則派往前線,用他們的犧牲,來遲滯波蘭軍隊的推進速度,為後方組建新兵爭取時間。

    英國武器和法國自己生產的武器裝備,不斷的武裝新兵,組建後的新兵不斷湧入巴黎,巴黎的兵力不斷加強,短短一個月,在兵臨城下的壓力下,做事拖拉的法國人,展現了難得的高效,他們往巴黎送來了一百萬新兵。而且在巴黎城外完成了防禦真的的修建,只等著波蘭軍隊的進攻了,而波蘭人此時已經推進到了貢比涅。

    波蘭人的推進不可謂不快,才僅僅一個月,他們就從進入比利時,挺進到了巴黎附近,可以說,連後方都沒有完全控制的情況下,他們就在不停行軍,此時比利時的反抗力量還在激烈抵抗。但毛奇還是覺得太慢,他現在需要的就是速度,最重要的就是時間。

    他算是真正感受到了當年中國軍隊統帥迂迴哈薩克時候的緊張情緒,當真是晚一天,甚至晚一個小時,都有可能造成計劃失敗。

    但俾斯麥還是低估了進軍的難度,在行軍靠雙腿,補給靠牲口的時代,閃電戰真的是玩不起。如果後推一百年,還可以通過騎兵突進的方式,如果前推一百年,就可以利用車輛運輸的方式推進,但偏偏夾在這個機械化前的時代,最快的交通工具是火車的時代,在法國人大肆破壞鐵路,將機車全部調走的情況下,波蘭人前進的速度是有極限的。

    當波蘭人推進到瓦茲河畔的貢比涅森林的時候,發現河對岸的法軍已經建立了工事,毛奇馬上意識到,北方大迂迴的戰術失敗了。

    在毛奇本來的設想中,他是計劃讓波蘭軍隊快速推進,直接攻占空虛的巴黎。但一方面他高估的波蘭軍隊的推進速度,另一方面,他低估了法國人在壓力下的動員能力。

    波蘭軍隊到巴黎附近的時候,法國人已經成功建立了防線,毛奇知道,在這個守強攻弱的時代,要突破法軍的設防陣地,並不容易。

    毛奇當機立斷,讓波蘭軍隊放棄向巴黎北方迂迴進攻的計劃,轉而向東強渡瓦茲河,然後向馬恩河方向推進。

    當法國人還將防禦中心放在巴黎的時候,訓練有素的波蘭軍隊強行突破了倉促建立的瓦茲河防線,從貢比涅地區度過了河流,巴黎一片恐慌。但很快他們就發現,波蘭軍隊並沒有向巴黎推進,而是向馬恩河方向快速推進。波蘭的後續軍隊,竟然沿著康布雷到蘭斯的鐵路前進,從貢比涅渡河的波軍則沿著埃納河前進,這時候法國人才驚訝的發現,波軍轉向了,他們的目標是蘭斯。

    法軍從凡爾登和色當抽調了一部分預備隊,但沒來得及救援蘭斯,波軍佔領了這裡。蘭斯是一個交通樞紐,鐵路從這里通往四面八方,連接巴黎跟凡爾登地區。

    法國人馬上反應過來,德軍的戰略方向變了,他們放棄了直接攻占巴黎,而是想要切斷巴黎跟德法邊境主力的聯繫,包圍法軍主力。法國人想要阻止德軍的圖謀,可是德軍主力在正面戰場發起了猛烈的進攻,前線不斷告急。波軍則從蘭斯繼續向近在咫尺的馬恩河推進,目標是馬恩河上的重鎮沙隆。

    一旦讓德國人切斷了馬恩河,巴黎跟洛林高原的法軍主力將失去聯繫,儘管法國的鐵路網已經形成,但馬恩河被切斷之後,就需要繞路,戰局將變得極為不利,況且德國人肯定還會繼續進攻。

    保衛沙隆變得至關重要,法國政府開始向這裡派遣重兵,從巴黎抽調了三十萬人,乘坐火車開進這裡。南方新組建的軍隊,不要求開赴巴黎,而是直接開赴沙龍。同時命令沙隆守軍死守陣地。

    雙方沿著巴黎到沙隆之間的馬恩河防線,展開了激烈的角逐,開戰以來的最大規模戰役開始了。

    戰鬥至今,波蘭人上沒有碰到硬仗,他們一直在對付法軍後備軍,年輕人和老年人組成的軍隊。

    而波軍訓練、裝備水平都在倉促武裝起來的法軍之上,戰術素養上更是不知高了多少,指揮上,也優於法軍,因此一路勢如破竹,這時候卻遇到了硬茬,法軍死守不退。

    一個月之間,從沙隆到巴黎之間,法軍沿河、沿鐵路構築防禦工事,鐵路被炸斷了,但河流還在,波軍多次突進到河對岸,又多次被法軍擊退。

    法軍的戰損一直高於波軍,但他們勝利了,因為他們成功的守住了防線。但付出的代價十分高昂,先後出動80人次的兵力,損失高達25萬人。

    此時經過初期的混亂之後,凡爾登防線也已經穩固,開始從前線抽調兵力,回援沙隆,此時波軍後撤了,如果不後撤,他們將面對凡爾登與沙隆守軍的兩面夾擊。

    可這一撤退,讓毛奇明白,戰爭開始轉入持久戰和消耗戰了,這樣的戰爭,不是毛奇想要的,因為這樣的戰爭不會有勝利者。

    毛奇將自己的意見傳回國內,希望皇帝和內閣考慮這一因素,毛奇表示,通過單純的戰爭手段,已經不可能摧毀法國了,如果要避免更大的損失,應該考慮和談解決爭端。毛奇表示,他可以在談判期間,給巴黎施壓,但僅此而已,攻占法國首都的計劃已經失敗,圍殲法軍主力的計劃同樣失敗了,繼續打下去,只會無謂消耗德國和法國雙方的鮮血,將沒有任何戰略利益。

    連毛奇都這樣說了,以他的威望,這幾乎就是定案,德國內閣毫不懷疑,戰爭手段已經無法解決問題。

    要么選擇進入消耗戰,要么就只能和談了。德國通過了尚未斷交,但關係已經到了破裂邊緣的英國,傳達了德國可以接受談判的態度。

    德國認為他們依然佔有優勢,因此可以提出一些符合自己利益的要求,而且德國認為這要求一點都不過分,因為他們只是要求讓西班牙卡洛斯政權獨立建國,不謀求割佔一寸法國土地,也答應英國,會保證比利時的獨立,第一時間撤出比利時。

    但法國人拒絕了,因為他們剛剛打贏了一場大會戰,將德軍(波軍)的進攻擊退,樂觀的法國輿論甚至認為法國反攻的時機到了,接下來不但要全面擊退德軍,而且要收回失地。在這種樂觀態度下,法國政府不敢答應任何讓法國人民感到屈辱的條件。

    而且法國打這場仗的目的,就是為了不讓法國陷入德國勢力的兩面夾擊之下,因此法國不能接受法國西部邊境上有一個對法國充滿敵意,跟法國有領土爭端的新國家出現。

    法國明確表示,拒絕德國的條件,甚至在前線穩定,後備軍建立基本完成的情況下,法軍再一次跨過了比利牛斯山脈,攻入了卡洛斯派勢力範圍。因為法國人希望,能盡快聯合西班牙政府軍,打破西班牙內戰的僵局,將卡洛斯政權消滅之後,德國就沒有了繼續戰爭的理由,到時候不管是繼續戰爭,還是進行談判,法國都將佔據主動。

    法國不但拒絕了德國的談判條件,而且還派兵再次侵入了卡洛斯派領土,這被德國人視作挑釁,德國徹底憤怒了。

    此時什麼都顧不得了,速戰速決也好,持久戰消耗戰也罷,都不得不全力以赴打下去,德國開始進行第二次動員,這一次德國跟法國一樣,宣布五十歲以下,十八歲以上的所有男性公民,全部進入軍隊服役。

    德國人口比法國多,而且由於這些年增長快速,人口相對年輕化,因此他們能動員的士兵佔人口比例更大,4200萬德國人口,足可以動員700軍隊,加上波蘭的兩百萬軍隊,以及波蘭還有兩百萬的動員潛力,德國可以武裝起來上千萬軍隊。

    但問題是,如此龐大的軍隊數量,即便是德國的工業能力,短時間內也不可能為部隊配齊武器。

    於是國際軍火商的狂歡,徹底爆發了,之前他們向西班牙內戰提供武器,只是開胃菜,現在向歐洲兩個最強大的陸軍強國提供武器,才是真正的大餐。
mk2258 發表於 2018-7-4 21:02
第六百四十八節財帛動人心





    自從西班牙政府軍開始付不出錢之後,大掮客德璀琳就從和平主義者變成了愛國主義者,從支持維護和平的西班牙政府軍,轉向了支持德國的盟友卡洛斯政權。

    面對軍火這種暴利生意,德璀琳亢奮了許久,但當德法戰爭爆發之後,德璀琳就立刻變得憤怒起來,因為他發現,德法兩國這種超級大客戶,竟然沒有向他下訂單。

    而且因為德法開戰,德璀琳交付卡洛斯政權的軍火就變得不那麼順利了。之前他通過僱傭一些混跡在歐洲的走私船,通過各國像他這樣的掮客,打通了貿易渠道,在西班牙海軍的巡邏下,竟然也能有驚無險的出入卡洛斯勢力的港口。

    但德法開戰之後,法國海軍接替了西班牙海軍,他們開始對卡洛斯勢力的海岸線進行封鎖,法國人就不好打交道了。於是德璀琳只能化整為零,用最新式的汽油發動機驅動的快速走私船,或者利用夜幕的掩護,偷渡西班牙海岸。這些小走私船,速度快,吃水淺,不需要正規的港口,直接就能擱淺在沙灘上,防不勝防,讓德璀琳的生意得以繼續。

    但是這時候,在德璀琳嚴重,這種利潤豐厚的軍火走私,已經越來越讓他難以滿足了,因為德法兩國的軍火賬戶打開了,這才是饕餮的盛宴,可饕餮的盛宴,參加者只能是巨頭,德璀琳無法擠進這巨頭的盛宴中。

    西班牙內戰期間,雙方兵力最高的時候,也不超過百萬。而且都有強國無償進行援助,軍火採購本就不多,步槍總計不到兩百萬支,大砲不足五千門,子彈和砲彈都是消耗品,許多直接附送,而且還有其他國家的軍火商分享,光是中國做這門生意的就不止德璀琳一個。

    德璀琳從中搶走了一大塊,最終成功交付了三十萬支步槍,三千門大砲,光是佣金就收入了十餘萬英鎊,表現的極為出色,他自己也對自己的操作十分滿意,可德法開戰之後,他就立刻對自己不滿意了。

    因為這時候他發現,中國的軍工巨頭們入場了,他們不屑於小打小鬧的進行走私,他們是直接跟大國政府談判。最大的軍火公司是誰,歐洲公司和非洲公司這樣的跨國巨頭,他們有自己的船隊,甚至有自己的兵工廠,但這些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他們可以直接從中國的官辦兵工廠採購軍火,而這些官辦工廠,一般只做政府訂單,跟私人一直沒什麼來往,完全不像私有化的克虜伯等歐洲軍火公司。

    所以之前,德璀琳只能在中國找一些私人機器廠轉產軍火,無法從這些官辦大廠訂貨,因為對方根本看不上。

    由於有上千萬正規軍加後備軍,加上政府對軍工生產比較重視和敏感,中國打造出了全世界最龐大的官辦軍事工業,兵工廠遍布東部地區,最大的是位於浦口的金陵兵工廠,上海浦東兵工廠,福州馬尾兵工廠,廣東佛山兵工廠,這四大兵工廠,不但能生產槍砲,還能建造軍艦,是綜合性軍事工業。每家的工人數量都超過萬人,總計有二十多萬人。

    他們不但是直接生產商,還是承包商,平時他們利用政府訂單維持自己的生產能力,用盈利進行新式武器的研製開發工作。戰時,生產能力無法滿足的情況下,他們立刻轉為承包商,將訂單分包給私人工廠,或者委託私人工廠生產零部件,他們進行繼承總裝,或者直接委託給私人企業,他們進行過程監理。

    通過這種方式,四大兵工廠幾乎能夠將整個中國的機械工業組織起來生產軍火,生產能力難以想像。

    法德開戰之後,中國一些跨國公司迅速跟兩國簽訂了超大訂單,尤其是德國,雖然生產力比法國要強,可法國得到了英國的全力支持,反倒是德國的軍火更加緊缺起來。

    兩國武裝的軍隊數量,都超過了本國工業的負荷能力。

    法國在兩個月中,動員起了五百萬的總兵力,而德國第一個月,德波聯軍就有五百萬,第二階段動員之後,光是德國就要裝備五百萬人。

    這都不是正常狀態,正常狀態下,法軍平時兵力在70萬人左右,受過訓練的國民數量,

    總計不超過300萬人。法國的軍事機制分為三級,常備軍,後備役和國民預備役。常備軍士兵服役期三年,之後轉入後備役服役十一年,之後就成為國民預備役的一員,只要國家召喚,就要服役,因為這是人人都需要承擔的責任,這就是義務兵役制。

    但由於這套制度開始建立是在普法戰爭之後,僅僅過去了一代人,依然有大量適齡兵源不再預備役中包括,這些人沒有經歷過現役、後備役和國民預備役階段,一直是平民身份,但他們依然有服役的義務。

    所以當法國進行總動員之後,動員的只是現役、後備役和國民預備役軍人,這些都是受過軍事訓練,並且曾經長期服役過的士兵,拿上武器,稍加訓練就能進入戰鬥。最後進行的動員,則是徵調了那些從沒有服役過的兵員,實際上戰鬥力是很差的,就是武裝平民,而且是訓練水平有限的武裝平民。儘管有主力部隊的配合,這些武裝平民還是付出了比波蘭軍隊高的多的傷亡比例,而且是在防守作戰的情況下,才打退了波蘭人的進攻。如果讓這支軍隊去進攻,恐怕會在機動中,讓波蘭人分割吃掉。

    德國也差不多,平時兵力在70萬人左右,其實法軍就是按照德軍標準建立常備軍的。德國的義務兵役制實施的時間更早,但由於德國統一的時間晚,各地區之間的差異較大,普魯士幾乎是全民皆兵,整個國家的男丁幾乎都有軍事經驗,北德意志地區僅次於普魯士,跟波蘭差不多,但南德地區的巴伐利亞等王國,動員能力就差了一些。但是德國總受訓人口,還是比法國要多一些,法國有近三百萬受訓人口,德國則有四百多萬,加上現役部隊,德國進行動員之後,光是受訓兵力就能達到五百萬人。

    可是由於這些年武器技術革新太快,各國都積壓了大量老舊軍火,這些老舊軍火,各國的選擇都差不多,將前裝線膛步槍改成後膛,但只作為訓練之用,打仗用這些武器,會吃敗仗的。

    但法德兩國進行了充分動員之後,兩**工生產力,甚至整個工業體系,原材料來源,都已經無法滿足需求,法國的軍火缺口至少是兩百萬人的,德國則更多,高達四百萬。

    法國自己生產一部分,英國援助一部分,基本上能夠勉強自足,可是德國就不行了。德國建立了兵員動員機制,但這時代各國還沒有高效的工業動員機制,所以即便整個德國工業都動員起來,能夠滿足德國軍隊的裝備供應,可一時半會是動員不起來的。另外,法德兩國都面臨一個原料不足的問題。

    法國失去了阿爾薩斯和洛林之後,煤鐵資源本就變得稀缺,煤炭甚至從德國進口,鐵礦則從英國、瑞典進口,平時都需要進口,戰時就更緊缺了,即便擠占民用原料,可戰時供應本就大幅度下降,因為德國沒有能力封鎖法國海岸,但有能力封鎖波羅的海,瑞典的優質鐵礦砂無法輸送到法國,而瑞典鐵礦砂在歐洲是用於軍工生產的最優質原料。

    於是兩國開戰後,都不約而同的向其他國家直接採購軍火,法國主要向英國採購,也從中國採購一部分,德國向奧匈帝國採購,同時向中國採購一部分。當兩國二次動員後,英國和奧匈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的缺口,紛紛加大了向中國採購的規模。

    於是歐洲公司承接了法國的訂單,從地中海向法國輸送軍火,軍火通過鐵路,先快速運到黑海,然後歐洲公司裝船運往法國;向德國供應軍火就更簡單了,鐵路從中國可以一直開到柏林,甚至有需要,軍火列車可以直接開到前線。而為德國採購軍火的,正是經營中歐鐵路業務的全國鐵路公司。

    不過這些軍火併不全都是中國官辦兵工廠生產的,由於地理優勢,擁有相對強大軍工生產能力的烏拉爾兵工廠滿負荷運營,從這裡向歐洲輸送軍火,不但能節省運費,關鍵是節約時間。

    除了直接的武器裝備,戰爭中許多行業都會獲利,尤其是那些軍民兩用的商品。比如中國四大海外公司,戰爭期間,都開始用自己的船隊向歐洲輸送戰略物資。

    澳洲公司將澳大利亞北部的優質鐵礦不斷的輸送到法國和德國。非洲公司向兩國提供大量的藥品,主要是治療瘧疾等傳染病和治療外傷的傷藥。美洲公司則從智利採購硝石,源源不斷的供應德法兩國,由於英國的封鎖,直接繞過英國北部,從北海進入德國。

    由於這些巨頭的存在,讓德璀琳這種掮客,甚至無法為他的祖國提供服務,這讓愛國的德璀琳一場憤怒,他認為這些巨頭剝奪了他愛國的權力。

    除了中國巨頭之外,美國的商業大亨也抓住了機會,杜邦為德法提供火藥大發橫財、卡內基為兩國提供鋼鐵賺取暴利,除了交戰國之外,其他工業強國,幾乎都從這場大戰中,找到了發財的機會。

    這讓德璀琳感到異乎尋常的焦躁,還有什麼是這些巨頭做不了,而他可以抓住的機會呢?

    這時候他從報紙上看到了一些消息,中國跟英國之間的衝突越來越頻繁,德璀琳覺得,如果中國跟英國之間爆發了戰爭的話,是不是自己就可以有所作為了。
mk2258 發表於 2018-7-4 21:03
第六百四十九節這才是暴利





    本書還有三十多萬字就結束了,稿子已經全部寫完。壓縮到本月全部發上來,因此每天四更。因為某些原因,不敢保證所有稿子最後都能發到網上。如果有意外的話,希望看到結尾的朋友,請加四四六五六一三四二這個群。

    德璀琳從報紙上看到,多艘中國商船被英國海軍扣押,一開始是通過英吉利海峽的商船,後來發展到了從英國北部海域進出北海的商船也會被攔截的程度。

    被扣押的商船五花八門,當英國人宣佈在英吉利海峽執行檢查制度的時候,中國海外巨頭的商船並沒有太在意,因為英國檢查的主要是輸送給德國的軍火,可中國出售給德國的軍火,很少走這條線路,通過火車更便捷。最敏感的,不過是智利的硝石,但美洲公司的商船,運載智利硝石從南太平洋繞道南大西洋,然後橫渡大西洋到北大西洋之後,也就不在乎多走一些路,繞過整個英國走北海水道了。

    依然從英吉利海峽經過的商船,主要是一些民用和軍民兩用的商品運輸船,非洲公司運輸來自印度、南非、埃及的棉花和棉紗,澳洲公司運輸來自澳大利亞的鐵礦石,歐洲公司一直跟法國的關係更緊密,歐洲公司在歐洲大陸的總部就在法國的馬賽。

    英國人最先扣押來自澳大利亞的鐵礦,很顯然他們知道來自澳洲的優質鐵礦,對德國的戰略意義。然後澳洲公司的商船開始該走北海航線,同時也大幅度減小了鐵礦貿易,因為德國人開始從瑞典進口鐵礦砂。但很快英國開始在北部海域執行檢查制度,來自智利的硝石貿易被切斷了。來自澳洲的鐵礦再也無法進入德國了。但這時候類似棉花和棉紗,以及糧食等物資,依然可以走英吉利海峽。

    但在戰爭進行到第二個月,法國的局勢越來越不利,尤其是波軍推進速度讓英國十分擔憂,他們擔心法國防守不住巴黎,這樣法國有可能戰敗,法國戰敗是英國無法接受的,於是當波軍推進到貢比涅的時候,英國所幸連棉紗、糧食之類的軍民兩用物資也不允許進入德國了。

    戰爭才爆發了兩個多月,許多商船其實根本就不知道情況,發往歐洲的商船許多出航的時候,戰爭甚至還沒有爆發呢。戰爭爆發之後,發往歐洲的商船,並沒有減少,反而因為戰爭的影響,各大船運公司的運費大幅度上漲,遠洋運輸的貿易更加可觀。

    這些被扣押的商船,導致中國向英國提出了強烈抗議,在中國的施壓下,英國人一開始放行了一些商船,後來乾脆直接跟船主協商,將這批賣給德國的物資,全部進行收購,甚至是加價收購。以免給中國製造發動戰爭的理由,這種扣押行為,在這個時代,是真的有可能引發戰爭的,1812年美國向英國宣戰的理由就是英國隨意扣押攔截美國商船,強徵美國水手做海軍。

    英國人儘管對那些德國訂貨進行的收購,可海貿規模還是大規模下降,中國航運公司的經營變得困難。對德貿易的總量大幅度下降,而大幅度增長的軍火貿易,卻開始該走鐵路。

    法德(包括波蘭)兩個人口加起來人口上億的工業國家爆發戰爭,對世界經濟會產生巨大的影響,航運業萎縮只是一個領域,許多經濟領域都在萎縮,不過沒有航運萎縮的那麼厲害罷了,畢竟全球化程度此時還很低,各國推行了很長時間的保護政策,讓各國的經濟都相對保守一些,中國超過一半的對外貿易往來,是跟本國附屬國之間進行的。法德兩國,只佔了中國對外貿易的一層多一些。

    而對外貿易本身,在經過的經濟分量重也是很輕的,中國不是英國、德國這種對外貿依賴很重的國家,相對於中國龐大的本土市場,外貿只是一個可有可無的補充,而佔了外貿十分之一規模的法德貿易,就更加可有可無了。

    因此戰爭爆發之後,中國個別領域受到影響,但總體經濟狀態正常。

    反倒是英國跟法德經濟聯繫十分緊密,執行封鎖給英國帶來的損失更大。

    但卻是中國因此跟英國產生衝突,有時候,國際政治就是這麼離奇,外交官高喊利益,卻往往沒有按照利益原則辦事。

    由於分量很輕,而且英國人做出了彌補,這讓德璀琳十分失望,他感覺中國不可能因為這種事而捲入戰爭。

    唯一的可能是,英國進攻德國,中國宣布履行中德同盟義務,向英國宣戰。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因為中德同盟的公開,導致英國不敢向德國宣戰,而德國也不可能向英國宣戰,這就讓中國捲入戰爭變得越來越渺茫。

    不過最近,德璀琳突然又沒有那麼焦躁了,儘管他還是沒能打開軍火市場,可他突然明白,軍火市場同樣也是小錢,他發現,真正賺大錢的,並不是軍火商,不是兵工廠,而是金融家,相比金融業來說,軍火商和兵工廠更像是一個賺辛苦錢的工人。

    而金融業務,主動找上了德璀琳。

    隨著戰爭進入第三個月,而且毛奇斷定日後的戰爭會是消耗戰,這讓德國政府開始做長期戰爭的準備,持久戰他們又不是沒打過,普奧戰爭、普法戰爭雖然短促,但跟俄國的兩次戰爭都打了好幾年,德國應付得來。

    法國有英國支持,德國也得到了中國支持,但支持力度是不一樣的,法國可以從英國得到大量軍費援助,德國跟中國的同盟,在中國不參戰的情況下,就沒什麼實際幫助,德國需要自籌資金打這一仗。

    而且因為充分動員的關係,德國勞動力緊缺,許多原本德國的優勢產業,都因為勞動力的缺乏而減產,不但無法對外出口,甚至反過來需要進口。比如煤炭,挖煤的工人往往都是強壯的男丁,他們都要進入軍隊服役,而煤炭對戰爭又必不可少,德國原本是一個煤炭出口大國,現在反過來需要進口煤炭了。

    波德平原的農耕條件優良,之前德國的糧食能夠自給自足,還能大量向英國出口,可現在糧食也有可能需要進口,存糧還沒有吃完,可德國政府預計,今年糧食生產將受到影響,因為留在農村的老弱婦孺的勞動力,顯然無法讓德國波蘭的農業保持舊有的產量。因此德國波蘭禁止了糧食出口。政府開始徵集所有餘糧,應付可能發生的糧食緊缺。

    德國還沒有開始進口糧食,煤炭進口也不是從中國,而是從距離更近的俄國和烏克蘭,甚至從奧匈帝國也能進口一部分。煤炭被譽為工業的糧食,可就跟糧食一樣,很重要,但並不稀缺,許多國家都有煤炭生產。

    澳洲鐵礦進口斷絕之後,德國一方面從瑞典進口,一方面同樣從俄國、烏克蘭進口,同時本國的鋼鐵生產大幅度下降,也開始對外直接進口鋼鐵,主要進口國是奧匈帝國、俄國和烏克蘭,以及烏拉爾王國。

    可以說,單純從出口上來講,其實這場戰爭中,從德法獲取最大利益的,並不是中國。中國充其量只是出口附加值更高的武器裝備,原材料領域則基本沒什麼出口。

    法國主要從英國、美國進口鋼鐵煤炭,也不是從中國進口。澳洲公司從澳大利亞向法國出口鐵礦,也競爭不過美國,因為美國距離歐洲的距離更近,海運上佔有絕對優勢。

    可有一項產品,中國確實最大的提供商,誰也無法跟中國競爭,那就是信用,或者說基於黃金的貨幣信用。

    打仗打的是人和資源,人都被用來打仗了,資源就只能靠買,買就得有錢,金本位時代的錢就是黃金。

    法國不得不大量向英美借債,用來購買英美的商品和原料,可由於英國的封鎖政策,導致德國不可能從英國取得資源,從中國取得資源,就得擁有中國貨幣或者持有黃金。

    德國人通過各種辦法融資,作為一個在中國經營者最大洋行的德國商人,德國大使不可能不尋求德璀琳的幫助。

    這時候德璀琳才發現,原來做錢的生意,比買賣軍火利潤都大。德國大使希望德璀琳能把德國債券推銷給中國資本家,這方面德璀琳這個掮客,擁有比那些更強勢的德國資本更大的優勢,因為他做中間商,最大的競爭優勢就是人脈。

    德國大使給德璀琳的佣金是千分之三,這雖然比不上他做其他生意的佣金比例,可是規模極大,而且推銷的成本極低。他做一單奢侈品生意,佣金可以超過百分之十,但從設計到交貨,往往需要幾個月到幾年,然後才能做成一筆幾百到幾千英鎊的生意,極少有超過一萬英鎊的大業務。但推銷債券,只要賣出去了,佣金直接扣除,而且上限是沒有的,百萬英鎊不算多,千萬英鎊也有可能,德璀琳不需要承擔任何風險,就能得到幾千甚至上萬英鎊的利潤。

    這筆錢也不算多,可當德璀琳向一個相識的猶太銀行家朋友推銷之後,對方突然希望能夠跟德璀琳合作,並告訴了德璀琳銀行業難以想像的盈利模式。

    猶太人雅各布希望德璀琳能通過自己的關係,直接壟斷德國在中國市場上的債券發行,他希望能成為德璀琳洋行的高級合夥人,一起做這筆買賣。

    雅各布看重的並不是佣金,他提出,為了得到德國債券的承銷權,可以把佣金降低到千分之一的水平,相信這樣的優惠,加上德璀琳的人脈關係,應該足以打動德國政府。

    不從佣金中賺錢,那麼怎麼盈利呢?雅各布看重的是債券利息,國債的利率有高有低,根據不同國家的信用水平,有的國家借款甚至比商業借款都高,超過百分之十的比比皆是,但英國、中國這樣信用堅挺的國家,甚至可以把國債利率壓低到百分之三一下,也就是三厘以下的水平。

    不過戰爭中的國債利率都不會低,即便是中英兩國,戰爭債券的利率都能超過五厘,因為戰爭債券的風險大,最主要的,還是戰爭融資的不可替代性,導致資金緊缺,那麼獲取資金的成本當然就更高了。

    這次德國發行債券,提供的利率是九釐,而法國因為戰局不利,向英美借債的利率甚至達到了一分二厘。

    相比九釐的利率,千分之三的佣金,實在是一個小的不能小的利潤了。

    不過投資人持有九釐的債券,是作為戰爭風險的回報,德璀琳和雅各布都沒有足夠的資金持有債券,同時雅各布也不願意承擔這樣的風險。

    他希望德璀琳可以打通關係,壟斷德國債券發行,雅各布則提出,他有能力將這筆債券以更低的利率打包出售出去。

    雅各布表示,只要德璀琳能跟德國政府簽訂協議,以九釐的資金向他借錢,然後雅各布會將債務打包,發行七厘,最多八厘的債券,他們就能得到千分之十以上的利潤,而且風險是投資人承擔的,他們不承擔風險。

    德璀琳早就打聽清楚,德國希望在中國市場上融資十億英鎊,這就是一筆一千萬英鎊以上的利潤。這筆巨款,值得德璀琳付出一切。

    所以他馬上跟雅各布簽訂了協議,吸收雅各布成為自己的合夥人,這時候雅各布才向德璀琳公開他的全部計劃,這個計劃讓德璀琳更加震驚。因為雅各布後來的計劃,會將本就讓德璀琳難以想像的收益,提高三倍!

    雅各布真正的目的,從債券發行商獲利只是其中之一,如果僅僅如此,他大可以不必跟德璀琳合作,他看重德璀琳的原因,是因為德璀琳洋行在中介業務中建立的優勢。雅各布希望結合債券發行和戰爭中介,攫取到三千萬英鎊以上的收益。

    具體做法是,德璀琳跟德國政府簽訂融資協議,但這筆錢並不直接交給德國政府,而是用來幫助德國政府從中國採購商品。幫助德國政府融資,可以得到百分之一以上的利潤,然後承包德國的軍事訂貨,可以收取更高的中介佣金,行業慣例是百分之三。

    全盤計劃退出後,德璀琳不由得傻眼,感嘆這才是真正的暴利!

    簡直是罪惡的暴利,但他無比的痴迷!
mk2258 發表於 2018-7-4 21:03
第六百五十節毛奇大迂迴





    德璀琳是大掮客,做公關的能力很強,他又是容克身份,跟德國上層關係密切。

    德國大使只關心能盡快拿到錢,而且德國的國債利率在公開市場上就是九釐,所以他不是很在乎用九釐利率向德璀琳借款,於是在德璀琳保證一個月之內,就能幫助德國拿到第一筆兩千萬兩(一億英鎊)的資金後,德國大使跟德璀琳簽訂了合同。

    雅各布則以德國政府合同為擔保,印刷了兩千萬兩債券,分銷給了十幾家大銀行,他只用了一個星期,就完成了這筆融資。

    之所以這些大銀行願意接手,除了利率確實吸引人,同時還有德國政府信用擔保之外,雅各布給這些銀行提供了大量讓利。他印刷的債券利率是七厘,但他從這些銀行拿到的錢,直接扣除了一厘的利息,這筆利息就是銀行的利潤。這些銀行除了自己持有之外,其實大多數還是將債券推銷給了他們的客戶。

    這樣德璀琳雅各布洋行立刻就得到了一筆百分之一的利潤,花費的成本幾乎忽略不計,總利率卻高達一百萬英鎊。

    得到錢只是一周左右,但交付期還在一個月之後。

    雅各布挪用了這筆錢,他先是通過中國海外公司,向中國大型兵工廠支付了大筆定金,得到優先供貨的權力,目的是短期內佔用大型兵工廠的產能,讓德國人即便得到了錢,卻無法得到供貨,只能求助於他。另一方面,向那些已經在西班牙內戰期間,跟德璀琳洋行合作的私人機器公司合作,給他們支付定金,同樣得到優先供貨權。

    與此同時,讓德璀琳繼續跟德國政府談判,力圖得到德國政府的獨家訂貨權。以後德國政府在中國的軍火訂單,都通過德璀琳雅各布洋行訂貨的話,那麼現在的一億英鎊,以及計劃中的十億英鎊生意,就被德璀琳洋行壟斷了。

    德國大使此時突然發現,他很難找到合適的供應商,大型兵工廠都表示他們的訂單已經排滿了,而找一家家小型私人機器工廠生產,這不是大使能夠做的事情,德璀琳又表示,能幫德國盡快採購到足夠的軍火。而且德璀琳還表示,只要委託他代理採購業務,德國不是在一個月以後才能得到軍火,而是立刻就能開始接收軍火。

    大使別無選擇,只能相信德璀琳這種中間人的能力,但他很謹慎,他只是跟德璀琳簽訂了第一筆合同,一億英鎊的業務。

    大使驚訝的發現,合同簽訂之後,德璀琳雅各布洋行確實開始發貨了。大使不知道的是,這些軍火早就開始生產,他跟德璀琳簽訂合同的時候,許多已經進入了碼頭倉庫。

    結果德國的一億英鎊借款,自始至終就沒有進入過德國政府賬戶,從德璀琳洋行的賬上轉了一圈,帶給了的崔旅遊雅各布洋行四百萬英鎊的淨利潤後,最後都轉化成了中國生產的槍支大砲。

    對德國政府來說,他們並沒有損失什麼,因為德璀琳洋行代購的軍火,價格並不比市場上更高。對德璀琳洋行來說,他們賺取的利潤也符合市場行情。但德璀琳洋行確實賺取了暴利,之所以如此,主要還是因為集中的原因。金融業之所以暴利,其實並不是單筆生意的利潤有多高,而是大量集中的原因,相比其他行業,金融業從業人員的人均營收更高,紡織廠的業務員能跑到一萬貫的業務,那就是金牌推銷員了,可銀行職員動輒十萬百萬的業務,哪怕每筆利潤只有紡織品銷售的一半,也顯得銀行業比紡織業更賺錢。

    德璀琳順利完成了第一筆訂單的交付之後,德國大使對德璀琳的能力更加信任,急於得到資金和武器裝備的德國政府同意了大使的建議,大使代表德國政府,跟德璀琳雅各布洋行正式簽訂借款和訂貨合同。

    其實他們做的,不過就是歷史上,美國銀行巨頭摩根的做法。歷史上,到1917年,美國參戰前,光是英國戰爭辦公室就通過摩根銀行向美國企業下了總額超過200億美元的採購訂單,而摩根通過採購代理,按照淨價抽取2%的佣金。這才是摩根真正的戰爭財,而不是所謂的貸款利息。

    當然摩根攫取戰爭財富的方法還有很多種,其中幫助歐洲國家融資的規模巨大,收取的佣金不菲,戰後歐美國家債務增長到了2100億美元,大多數都是戰爭期間欠下的債務;另外摩根還通過壟斷採購權,向摩根財團控制的企業採購,而不向競爭公司採購,這這些公司的暴利,最後都會給摩根財團分紅。不過也導致了美國參議院指控摩根,直接從與摩根的合夥人有利益關聯的企業採購,向這些跟自己有關的公司輸送利益,影響了公平競爭的原則。

    德璀琳和雅各布現在取得了一戰時期摩根的權力,壟斷了德國的融資和訂貨合同之後,他們立刻改變了經營模式。

    跟摩根向自己的關聯企業訂貨一樣,雅各布一個猶太人,德璀琳一個德國人,在中國並沒有控股或者持股的關聯企業,但是他們可以通過壓縮生產商的利潤,提高自己的利潤。

    中國海外公司的利潤是無法壓縮的,於是他們就開始壓縮通過海外公司向官辦兵工廠的訂貨,轉而通過向數量眾多的私人生產商下訂單,組織起一個龐大的供貨網。軍火的生產利潤是相對豐厚的,因此有很大的壓縮空間,他們直接大量採購,將他們的佣金提高到了百分之五的水平,加上募集資金的利潤,他們能夠拿到德國戰爭融資的百分之六。

    不過他們的幫助對德國政府也是巨大的,德國政府快速得到資金和武器,成功完成了徹底動員。

    得到充足兵力的毛奇再次修改作戰計劃。

    馬恩河戰役失敗之後,速戰速決的可能已經不存在,但戰爭總會有勝負。即便是消耗戰,也總有一方最先堅持不下去。

    毛奇開始立足於消耗戰重新進行部署,從正面突破法軍陣地的可能性很小,毛奇所幸大膽的從洛林高原抽調兵力。這里德軍很難攻克法軍的永備工事,德軍也轉入了防禦,建立了防禦陣地,法軍同樣很難突破德軍的防線。

    因此毛奇將大量後備軍部署在正面戰場,反而從正面戰場大量抽調兵力,通過鐵路運輸到了北線,通過比利時進入法國北部戰場。

    毛奇選擇的戰略進攻方向,依然是迂迴比利時。這個戰略的可行性在於,法國北方的兵力依然不足,同時主要以預備役為主,戰鬥力弱,毛奇通過調動,用德軍主力進攻法軍二線部隊,取得進攻成果的可能性極高。

    馬恩河戰役結束之後,進攻失利的波蘭軍隊受到了質疑,波蘭軍隊在進攻中,也確實表現出了一些不積極的態度,否則訓練有素的波軍,是有很大機會突破當時幾乎沒什麼訓練的法軍防禦的。

    經過這些年俾斯麥跟天主教會的文化戰爭,波蘭人對德國的統治有所不滿。打俄國的時候,因為波蘭跟俄國的世仇,波蘭人還能積極作戰,同時因為打擊俄國,還能為波蘭收復立陶宛時代的領土,所以他們有明確的利益吸引。可這次打法國,波蘭人跟法國既沒有仇恨,反而許多波蘭人很感念拿破崙時期對波蘭復國的幫助,另外打法國,波蘭將不可能得到任何領土,完全是為德國人打的,因此從普通士兵的思想觀念中,戰鬥的積極性就不高。

    這只波蘭軍隊,是毛奇一手組建的,因此毛奇十分清楚波蘭軍隊的戰鬥力,他大膽將波軍放在北線突進,由德軍主力牽制法軍主力,其實就是信賴波蘭軍隊的戰鬥力。可惜波軍讓他失望了,他沒辦法改變波蘭人的民族傾向,所以只能將波軍開始放置在二線。

    馬恩河戰役之後,波蘭軍隊就一改之前放任後方不穩,一味追求推進速度的方式,而開始清剿地方抵抗勢力。此時比利時北部和法國北部地區,甚至都還在比利時和法國人的掌握之下,比利時重鎮安特衛普甚至還在比利時人手中,比利時國王退到了這裡組織抵抗。

    在波軍的打擊下,這些地區先後失陷,比利時的安特衛普,法國的加來相繼失陷。

    波軍之後不斷穩定地方秩序,而德軍開始接替波軍在前線的陣地,為進攻做準備。

    不到一個月時間,先後有三百萬德軍主力通過比利時迂迴到了法國北部,然後再次度過瓦茲河,從瓦茲河和埃納河方向,向馬恩河推進,目的還是切斷巴黎跟正面戰場的聯繫。

    第二次馬恩河戰役打響了!
mk2258 發表於 2018-7-4 21:03
第六百五十一節中國參戰的時機





    德璀琳從報紙上看到自己的祖國再次在馬恩河發起了大規模攻擊後,十分欣喜,當得知偉大的毛奇元帥成功佔領了上次懦弱的波蘭人始終無法攻下的沙隆的時候,德璀琳更是組織了江寧德國僑民進行大規模的慶祝活動,活動地點就在德國大使館。

    德璀琳真的太愛國了,當然這主要是因為他在為他的祖國,提供服務,如果他的祖國不需要他的服務,而法國人願意讓他幫忙融資和訂貨的話,德璀琳也可以是一個和平主義者,或者國際主義者。

    佔領沙隆可以看作是第二次馬恩河會戰中的一個局部勝利,不過這個勝利很重要,意味著洛林防線跟巴黎的直接聯繫中斷了。

    慶祝酒會上,德璀琳是德國大使的座上賓,他現在的地位,已經比克虜伯等德國巨頭在中國的經理更高了。

    德璀琳跟大使相談甚歡,但更多的希望能套取到更多的消息,他現在最擔心的是中國是否會參戰的問題。

    在中國參戰問題上,德璀琳又轉向了和平主義者的心態,他不太希望中國參戰。因為一旦中國參戰,意味著他利用中國的生產力,攫取高額戰爭利潤的業務可能受到影響。因為一旦中國參戰,中國的兵工廠很可能中斷向他供貨。那些官辦兵工廠停止供貨後,以目前德璀琳組建起來的私人供應渠道還無法短時間內滿足自己的訂貨。

    另外一點,目前德國雖然佔據戰爭優勢,可一旦中國參戰,戰爭很可能很快結束,那不利於他的發財大計。

    根據大使的判斷,中國參戰的可能性越來越小了,因為英國依然沒有參戰的打算,英國不參戰,德國就無法利用中德同盟關係,將中國拉入戰爭,而這份短期的同盟就剩下三天就要到期了。到期之後,即便英國參戰,中國也沒有參戰的理由。在這個文明的時代,儘管所有國家都做著不文明的勾當,但基本的臉面還是要的。因此不存在那種沒有任何理由,突然加入戰爭的情況。日本偷襲這種事情,在歐洲很少見。

    大使之所以做出中國可能不會加入戰爭的判斷,是有根據的,因為到目前為止,德國很積極的試圖延長中德同盟,可中國對此並不熱心,明確表示同盟關係不能延長。

    除非在這三天之內,所有英國內閣和議會突發神經病,否則英國絕對不會進攻德國,即便要進攻,也必然是在三天以後,這樣就不會給中國捲入戰爭的理由。中國不願意延長中德同盟的態度,大使認為,可能中國已經不願意捲入戰爭了,因為從戰爭的進程來看,即便中國參戰,打的也將是持久戰和消耗戰,這種戰爭,就算是中國也不願意打。

    中國的態度讓德國大使十分沮喪,因為在目前看來,中德同盟關係,是阻礙英國人直接軍事支持法國的最大保證,中國拒絕延長同盟關係,等於放棄了對德國的保護。

    但微醉的大使信心十足,認為德國有能力在英國直接參戰的情況,繼續戰爭下去,而且取得最後的勝利,大使的信心在於,英國陸軍實力弱小,即便參戰,也很難動員百萬以上的軍隊,小股精銳英軍,對法國的幫助有限。

    大使的判斷,讓德璀琳很放心,這意味著戰爭只可能擴大,而不是短期內結束。只要中國不參戰,哪怕英國參戰,也只是擴大戰爭規模,延長戰爭時間,而不是結束戰爭。那麼德璀琳的發財大計就不會受到影響。

    其實不止德璀琳這種發戰爭財的商人關心中國是否參戰的問題,全世界都在關心。因為中國參戰與否,是決定性的。中國祇要參戰,那麼德國必勝。中國如果不參戰,其實各國普遍認為德國勢力勝率不大。因為所有人都不相信德國的國力,可以跟英法聯合抗衡。英法聯合的話,在人力物力上,都會對德國形成壓倒性優勢。

    跟德國人一樣,中國皇太子也十分關心這個問題。

    這段時間他異常焦躁,尤其是中德同盟時間逼近,更讓他焦慮不安。

    皇太子是渴望一場戰爭的,不是他好戰,而是他已經難以容忍在全世界跟英國進行軟性爭霸的局面了。只要擊敗英國,中國將成為世界霸主。

    這個霸主是中國世界觀下的霸主,跟英國、美國建立的世界霸權性質不太一樣,中國政治家更多的是引用了春秋戰國時期的霸主概念,也就是建立類似齊桓公、晉文公那樣的春秋五霸概念。通過諸侯會盟的形勢,確認中國高於其他國家的地位,負責處理、調停和仲裁列國紛爭。

    目前基於這一套理論,中國已經在許多地區建立了這種霸主體系,但主要是東方國家,和受中國影響的地區,以及中國的附屬國。中國的附屬國,自然聽從中國的意見,他們跟中國之間沒有關稅,他們的君主通過中國冊封,外交由中國代管,但內政是資助的。東方國家中,日本並不是中國的附屬國,中國也沒有代理日本外交,但日本國內各派勢力,都接受中國的仲裁,幕府和東北、西南強藩聯盟之間的和平,受到中國的保護和約束。受中國影響的地區,則主要是海外公司領地,非洲公司控制的印度地區,澳洲公司控制的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美洲公司控制的亞馬遜河到拉普拉塔河地區,以及歐洲公司控制的埃塞俄比亞高原和索馬里,以及部分地中海基地。這些中國公司管理的領地,都按照中國方式在管理,接受中國的外交和經濟政策。

    但還有一些獨立國家,正在開始想這一體系靠近,美國南方分裂出來的聯盟國,這幾年跟中國簽訂了一些列經濟、軍事和政治條約,跟中國及中國統治的勢力範圍之間,取消了所有關稅,軍事上將邁阿密地區賣給中國建立基地,讓中**事力量終於直接進入了大西洋,政治上,跟中國簽訂了關於印第安人的一系列協議,承諾不再驅逐印第安人到中國領地,在本國建立印第安人地區。邁阿密周邊是大沼澤地形,邁阿密所在的整個佛羅里達半島南端,本就是一個印第安人聚居區。是南方五大印第安部落塞米諾爾人的領地,美國奪取佛羅里達之後,在這裡建立奴隸種植園,侵奪塞米諾爾人的土地,發動了幾次塞米諾爾戰爭。但成效不大,只有少部分士兵留下來經營種植園,當地依然是印第安人生活區域。歷史上,直到1890年末期,也僅有極少一些家庭在邁阿密定居。

    跟中國達成印第安人安置協議後,已經不存在繼續對印第安人實施種族滅絕的可能,為了得到中國的保護,從而對抗北方聯邦,聯盟國寧願放棄邁阿密周邊的印第安人區域。他們對這裡的印第安人十分不滿,除了渴望掠奪印第安人的土地之外,還對印第安人破壞他們的奴隸種植園十分不滿。塞米諾爾印第安人十分奇怪,他們的種族觀念不是很強,他們接收了大量從種植園逃跑的內人奴隸,結果形成了黑塞米諾爾人這樣的族群。由於塞米諾爾人不斷接受逃奴,才是導致聯盟對他們不滿的原因。連續打了兩場戰爭,第二次戰爭波及了整個邁阿密地區,讓當地人口幾乎滅絕。

    內戰之後,聯盟國已經很難對邁阿密沼澤地帶的印第安人進行控制了,因此當中國提出租借大西洋沿岸基地之後,他們乾脆直接將這裡賣給中國,中國管理這裡,加上跟中國簽訂的約束印第安人的協議,塞米諾爾人對美國種植園的破壞,將會漸漸消失。

    但除了美國聯盟國之外,大多數西方文化的國家,並不接受中國體系。他們既不願意向中國稱臣,加入宗藩體系,也不願意跟中國結盟,通過出讓部分利益的方式換取中國保護。

    皇太子認為,最大的障礙,就是因為有英國這種始終敢於跟中國正面對抗,而且還始終發展良好,在經濟、政治、文化方面都擁有極強話語權的對手。

    另外皇太子對英國極其沒有好感,相比他的父親,他跟英國人的對抗更加激烈,而且曾經失敗過一次。

    當年他主政美洲,雖然是試練,但他正是野心勃勃的年紀。將美洲從朱氏家族的控制下直接收歸版圖,然後建立州縣統治。然後以美洲為根基,開始在美洲跟其他國家爭奪。但是可惜的是,強勢擴張遭到了英國組建的英美同盟的阻擊,並且拉上了西班牙跟皇太子打了一仗。

    那一仗,一直被看作是皇太子無能的證據。因為那場戰爭,將本土都拖入了一場世界大戰之中,儘管最後付出慘重代價贏得了勝利,可許多政治勢力認為,本不需要通過戰爭的手段,能不戰而屈人之兵得到的利益,硬是讓皇太子經營成了一場戰爭,這就是失敗。

    於是那場戰爭還沒有結束,皇太子就被從美洲調回,接著被皇帝發配到了阿薩姆,雖然給皇太子頭上安上曼尼普爾和阿薩姆兩個國王的攝政頭銜,可那段時間,是皇太子這一生最難熬的時光,戰戰兢兢,充滿了危機感。
mk2258 發表於 2018-7-4 21:03
第六百五十二節太子之怒





    沒人知道皇太子那幾年是怎麼過的,被調到阿薩姆,跟讓他去美洲完全不同,去美洲是作為儲君去鍛煉的,而去阿薩姆,當時所有人的解讀都是皇太子將被廢黜。

    因為皇帝將他派到阿薩姆和曼尼普爾後,將皇太子身邊的人統統調走,不允許國內官員跟皇太子接觸,所有人,包括皇太子本人都認為,那是皇帝在剪除太子黨的羽翼。為廢太子做準備,而讓太子去阿薩姆和曼尼普爾,也是給皇太子安排的後路,一旦被廢後,他或許能得到這兩塊土地建立一個國家。

    相比失去中國皇位的危險,這兩個尚未發展起來的小國,當真不值一提。而且一旦失去儲君之位,是否真的能在海外度過餘生,都不敢保證。中國的皇權繼承,永遠充滿了血腥,萬一通過激烈的皇權鬥爭,最後成功登上王位的哪一位皇子,認為皇太子是一個隱患的話,恐怕皇太子都會有性命之憂。

    所以那幾年皇太子十分低調,他身邊沒有一個太子黨成員,皇帝允許他自己招募人才。

    失去了一個龐大的太子黨勢力支持的皇太子,這時候才發覺,離開了那些人的支持,他什麼都不是,他之所以是皇太子,是因為他是皇帝的嫡子,而不是因為他本身的才能。

    為了發展自己的國家,為了讓自己可能被廢後能夠生存下去,皇太子這才激發出來所有的政治潛力,他自幼受到的教育,他多年曆練的經驗,這時候都被調動了起來。

    他禮賢下士,細心挑選合適的人才,為此他不得不放低姿態,跟一些強大的勢力求助。他拉攏非洲公司這種海外巨頭,吸引他們到阿薩姆投資,從這些公司培養出來的人才中招募官員。他還不得不委屈球員,跟當地部落勢力的酋長、土司虛與委蛇,希望得到這些勢力的支持。

    他出台各種優厚待遇吸引移民,尤其是讀書人移居阿薩姆,一直兢兢業業的待了八年,把阿薩姆經營成了一個人口八百萬的國家,他才得到了認可,被調回了國內,同時將阿薩姆王國交給了他的次子週淳統治,作為跟俄國公主聯姻的彩禮。之後皇太子的地位得到加強,開始以監國的身份,主張大周國政。

    如今已經過去了快三十年,但皇太子對當初在阿薩姆所經歷的一切,依然記憶猶新。那是他人生中最好的年華,是他人生觀,世界觀徹底奠定的時期,是他從稚嫩走向成熟的時間,而那段時間留給他的印象,並不美好。

    皇太子不敢嫉恨皇帝,生在帝王家,這是他的命,而且皇帝並沒有真的放棄他。事後從所有跡象表明,皇帝並沒有廢太子的打算。儘管命令不准他回國,儘管命令不准國內任何官員跟他接觸,可皇帝從沒有表示過要考慮另立太子的態度。在國內,被看作廢太子準備的打壓太子黨的政策,也只局限於壓制了太子派官員幾年的發展。並沒有罷黜、流放任何一個太子派官員。而是將這批人全部排斥在中樞之外,卻讓他們大都在地方上任職實權部門,事實上那是在培養這些人。皇帝讓皇太子去阿薩姆,也是一種歷練,之所以限制他跟國內官員來往,一方面是為了鍛煉他獨立執政的能力,一方面其實是給他施加壓力,讓他更穩重,更快速的成長。

    皇太子不恨皇帝,就只能把自己所受的苦難怪罪到其他勢力頭上,而英國就是他最恨的國家。

    皇太子堅信,當年在美洲,要不是英國組建反對他的同盟,而且最後跟他打了一仗,那麼他在美洲會逐漸建立起來強大的力量,最後打造出回國執政的堅實基礎。可恨從他進入美洲起,英國人就在跟他做對。

    所以從阿薩姆回來後,重新掌權的皇太子,一直就在尋找打擊英國的機會。可惜的是,一直沒有一個契機,讓他可以狠狠打擊,甚至直接摧毀這個國家。

    監國的前十年,他還沒有穩定的根基,十分謹慎的蕭規曹隨,不敢改變皇帝的部署,不敢改換高級官員。十年後,國際聚變,德國已經統一,成為歐洲大陸上最強國。這時候,皇太子逐步逐步,將自己的親信安插到了中樞,週觀海這樣的太子派官員主掌了政府。但這時候,皇帝卻突然支持建立了議會。皇太子剛開始以為這是皇帝在針對自己,他十分恐慌,他沒敢公開對抗。

    議會制度剛開始運作的五年,各方勢力都還沒找到在議會中正確鬥爭的方式,國家秩序很不穩定,這五年,皇太子十分老實,防範歐洲那樣的革命,是他執政的重點,一度暫時放棄了跟英國的鬥爭。

    五年之後,在周觀海等一種太子派勢力的保駕護航下,皇太子不但在政府中建立了終於自己的官僚集團,議會也由周觀海凝聚起來的士紳派控制,這時候皇太子對國家的控制力,才真正形成。但皇帝依然壓在他的頭上,一方面是皇帝強大的威望,另一方面,則是皇帝依然對軍隊有絕對的權力。

    但此時皇太子勢力已經形成,他開始推行自己的意志,開始找機會打擊英國。美國內戰是一次好機會,但皇帝給他設了限制,在廢奴的基礎上,才可以支持美國南方,而且要求美國必須分裂。在一系列局勢變化下,中國和英國始終沒有走向對抗的一面。接下來的西班牙王位危機,是另一次好機會,當時中國艦隊已經跟英國海軍在委內瑞拉對抗,可最後德國人退縮了,他們放棄了對西班牙王位的爭奪。

    連續兩次都沒能找到機會,戰後皇太子積極支持海軍擴張,掀起一輪高過一輪的軍備競賽,就是對遲遲無法打擊英國不滿情緒的釋放。但這種軟性競爭,無法讓他滿意。這一次德法戰爭爆發,皇太子興奮不已,他認為他等待的機會終於到了。於是接受理藩院掌院李章銅的建議,戰前跟德國簽訂了同盟條約,讓德國敢於在英國的壓力下,跟法國開戰。

    皇太子本來以為,德法開戰之後,英國很快就會捲入,然後中國可以以履行同盟義務為由,加入戰爭,跟英國交戰。

    可是同盟關係有時效性,只有三個月,剛開始皇太子沒有在意,可隨著時限越來越近,皇太子開始焦躁不安,而且漸漸覺得他似乎被臣子欺騙了。

    他接連發怒,將主持談判的李章銅多次叫到跟前訓斥,給他施壓,讓他盡快推進參戰的進程。但李章銅一直沒有進展,現在距離中德同盟關係結束只有三天了,皇太子已經失去了耐心,他再次召見李章銅,他要給李章銅下最後通牒。
你需要登入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會員

本版積分規則

mk2258

LV:9 元老

追蹤
  • 1120

    主題

  • 100531

    回文

  • 46

    粉絲